一、指压穴法疗疾举例(论文文献综述)
梁玲君[1](2021)在《隋唐五代佛医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佛医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隋唐五代是是佛医学的形成时期。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和其他诸多相关文献中蕴含着大量丰富的医学史料和医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系统而较为全面的整理与研究,以客观呈现隋唐五代时期佛医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探寻佛医学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梳理隋唐五代时期佛医学的发展传承脉络,发掘佛医有效的治疗方法,更好地为大众健康服务。方法本论文通过将隋唐五代佛医学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学、史学等研究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系统性地整理与研究。从隋唐五代佛教发展史的有关着作,了解隋唐五代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明晰该历史时期佛医学发展的背景。搜集《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隋唐五代时期翻译的佛经医药文献,和《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等史志书目,以及该时期与佛医相关的中医文献,不断挖掘并探讨隋唐五代佛医学佛经医药、佛医学与中医学的关系、医僧的医事活动,以此来客观评价佛医学在隋唐五代这一历史阶段中的历史地位。内容绪论部分,首先对佛医学定义进行介绍,阐明佛医学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其源流演变包括两大脉络,分别为佛经医药和中国佛医。然后对隋唐五代佛医学文献进行界定,说明本论文研究的范畴。最后对隋唐五代佛医学文献类型进行分类介绍。第一部分,探讨隋唐五代佛医学的发展背景。其中,隋前佛医学发展状况,说明了汉魏六朝佛医学的发展为隋唐五代佛医学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隋唐五代佛教发展对佛医学的影响,则反映出隋唐五代时期,佛教的发展为隋唐五代佛医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第二部分,通过对隋唐五代汉译佛经中的医药文献进行研究,从基础理论、诊断、治法、方药、治疗方法以及养生保健、医德规范等方面分析和论述隋唐五代时期佛经医药的学术思想和诊疗,以勾勒该历史时期佛经医药的发展面貌,深入地理解佛经医药丰富的内涵。文中进一步指出佛经医药具有鲜明的佛医特色,并归纳出其特点。第三部分,通过佛经、史志书目、笔记小说、中医学等中关于医僧的记载,分析该时期医僧分为本土医僧和来华医僧两部分,说明当时本土医僧占据主要位置。并且进一步分析该时期医学的医事活动,将医僧的医事活动分为行医治病、着书立说、瞻病施药、药事活动和传播医学五部分,通过这些分析以突显医僧在佛医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第四、第五部分,主要是从医学、诊疗、养生等角度,论述佛医学与中医学的相互影响关系,实质上包含了对佛医学两个即佛经医药和中国佛医影响关系的探讨和分析,反映出隋唐五代时期佛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大众对其接受程度,呈现出佛医学如何与中医学结合的状况和程度,以说明隋唐五代佛医学重要的历史地位。通过这两部分的研究,也说明隋唐五代佛医学既包括对古印度佛经医药的发展,又涉及对中医学的借鉴与创新,进一步说明隋唐五代时期佛医学是两种思想文明碰撞的结晶。第六部分,主要是通过前面五部分的研究,总结隋唐五代佛医学发展的特点,将其概括为三点,分别是:佛经医药特色鲜明,且呈现出中印医学交融的现象,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佛经医药与中国佛医并存,佛经医药的比重呈降低趋势;隋唐五代时期,佛医学已经形成。结论通过以上研究过程,隋唐五代佛医学丰富的内涵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的探讨,突出了历史时期佛医学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更好地帮助理解佛医学理论以及更好地指导医学临床实践有现实价值。通过佛医学与中医学的相互影响关系的分析,说明佛医与中医之间深厚的渊源。探讨隋唐五代佛医学发展的特点,理清了这一时期佛医学的发展脉络为佛经医药与中国佛医并存,中国佛医占主导。佛医学的本土化、世俗化和医学分科现象,说明该时期佛医学发展进入一个新高度。该时期佛医学既全面总结了汉魏六朝佛医学的成就,又为宋朝佛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作好了铺垫。
李海麟[2](2019)在《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当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生活与日益疲劳的日常生活中,腰部疲劳、腰部长期受损、腰椎长时间受外部震动或长期负重等因素,容易引起腰椎退行性病变,如侧弯、腰椎反生理性后凸病变等腰部畸形,极易引起神经根受压迫,进而损害神经,是骨科常见腰椎疾病之一,好发于老年人,且发病率逐渐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近些年脊柱外科学发展迅速,由于病情的需要,腰椎间融合成为终极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反馈效果良好。选择负作用小的手术方式以及合理有效的内固定方式是治疗疾病的关键。目前,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式是治疗该型腰椎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手术方式。但植入材料如何选择,目前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作为“金标准”的植入材料-自体骨颗粒,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当中如上肢、下肢、股骨头坏死、骨缺损、骨不连等治疗,术后效果良好。其用于腰椎融合的学术研究报道也有很多,传统植骨多采用髂骨区取骨,但存在着一些并发症如植入后骨块的移位、植骨区强度不够而导致塌陷、髂骨取骨区疼痛等。随着椎间融合的发明与临床应用,融合器置入后收到的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的维持椎间隙高度以及良好的术后即刻稳定性,并且缩短术后下床时间,更早的进行功能恢复锻炼。本课题设计主旨在于研究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应用Cage联合自体骨颗粒打压植骨融合术为主,并辅助应用新型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为临床应用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依据。目的:通过人为破坏脊柱模型模,模拟不稳病态下的腰椎状态,进行实验。比较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通路置入Cage联合自体骨打压植骨与单纯置入Cage的术后即刻稳定性,通过研究得到实验数据为临床实施该术提供理论与支持。探讨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通路置入Cage联合自体骨打压植骨进行椎间融合,并应用新型椎弓根钉辅助内固定术在临床手术技巧,提供推广依据。方法:选用12具人体脊椎模型,取其L1-L4段腰椎,进行人工拆分打磨,使模型具有差异性。随机分组,第一组: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镜入路置入Cage(即对照组);第二组: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镜入路置入Cage联合自体骨打压植骨(即实验组)。固定模型脊柱L1,L4段,对脊柱模型进行打磨破坏制作腰椎不稳模型。分别在腰椎不同状态下进行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左/右侧屈生理活动,施加不同的作用力,并记录正常腰椎、不稳腰椎、置入Cage联合打压植骨融合后腰椎以及置入Cage融合后腰椎节段的运动范围,收集数据进行计算,应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腰椎:L2-3段各个方向活动(生理活动范围值)如旋转、屈伸、侧弯等均在统计学计算得出P大于0.05没有显着性差异,表明了标本均衡性符合可比条件。两组不稳状态腰椎与正常状态腰椎相比:各个方向活动如旋转、屈伸(除了侧弯方向活动的中立区范围值)等值均增加,计算得出P小于0.05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组融合后的腰椎与正常状态腰椎相比:两组融合后各方向活动范围及中立区范围减小,P小于0.05;对照组L2-3节段椎间各方向及中立区均较实验组小,但无显着性差异,P值大于0.05。结论:相对来说,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应用Cage联合自体骨打压植骨作为新的融合技术与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应用单Cage置入的术后即刻稳定性相比,前者大于后者。就椎间隙高度的维持与改善方面以及对于生理曲线的恢复等前者比较后者效果更加确切,并且前者应用临床后治疗疾病的效果也更加稳定。
马芳芳[3](2018)在《艾灸养生与禁忌的古代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考证古今艾灸养生的定义和实际含义,梳理古代针灸专篇专着中艾灸用以预防疾病、强壮补虚、益寿延年的养生宜忌情况,探索其临床应用规律和利弊,以期为现代艾灸养生学术及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照。方法采用文献学和统计学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医养生学、针灸学和史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古代艾灸养生宜忌和具体问题进行考证和分析。通过检索《中华医典》光盘,对“逆(针)灸”之名实进行考辨,探究逆灸与艾灸养生的关系。通过选取秦汉至明清以“灸法”“灸例”“针灸门”“针灸篇”“灸经”等命名的40本针灸专篇专着,以“艾”“灸”为检索关键词逐页检索相关内容,整理涉及艾灸养生适应证、常用穴位和禁忌症情况,统计艾灸养生证候、常用穴位、灸量和功效,以及艾灸禁忌穴、禁忌证候、灸误类型和原因,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结果:(1)艾灸养生三因制宜辨证施灸。艾灸用于养生,根据不同时令、季节气候因时制宜,依据不同地理、物候环境因地制宜,依据不同人群、少长老幼、体质禀赋等因人制宜辨证施灸。《内经》中涉及灸法共34篇,其中《灵枢经》16篇,《素问》18篇,记载寒证、陷下则灸之、病生于脉、经络虚、阴阳皆虚、风证6种证候适宜艾灸的病证。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记载灸法适宜用于脉陷下的少阴病和厥阴病的病证6条。隋唐时期有6本医籍记载艾灸养生适宜证12条,主要包括温/疮病、风疾、脚气、中风、痈疽、虚疾、年三十以上灸三里穴和小儿老人宜灸等。宋金元时期有12本医籍记载艾灸养生适宜证27条,主要包括预防风疾、寒疾、虚劳、脚气、中风、痈疽、心忧悲、嗜卧、灸三里下气和长寿灸。明清时期有14本医籍记载艾灸养生适宜证37条,主要包括虚劳、脚气、中风、痈疽、温/瘟病、表寒证、小儿疳瘦、五劳七伤、注夏赢瘦、灸痔漏和长寿灸。(2)常用艾灸养生穴位。通过以“虚”“劳”“五劳”“七伤”“羸瘦”为关键词检索40部古代艾灸专篇专着,整理常用艾灸养生穴位共25个,按出现频次排序主要有膏肓俞、足三里、气海、肾俞、魂户、支正和关元。按照身体部位划分,常见艾灸养生穴位分布在腹部、背部、腰部和下肢。按照经络归经划分,常见艾灸养生穴位分布在膀胱经、任脉、胃经和肾经。艾灸灸量以灸壮频次排序主要为三壮、百壮至二三百壮,五壮、七壮和灸随年壮。(3)艾灸禁忌。古代医籍整理统计共57个禁灸穴。禁灸部位为头颈部血管及眼球周围腧穴、胸背部、怀孕妇女腹部、四肢部大的血管神经或关节处。现代临床验证禁灸穴只有5个,如头维、哑门、人迎、丝竹空、承泣。历代艾灸禁忌病候共28条。《内经》记载厥逆、息积、阴阳俱溢、阴阳俱不足、毒邪发于胸胁部5种病证。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记载不宜灸的病证2条(115、116条),包括热证禁灸、阴虚禁灸、痉病有灸疮、饮酒大醉等艾灸禁忌和灸误变证。隋唐时期有6本医籍记载艾灸禁忌记载共13条,其中包括病症忌灸(忌过灸、伤寒忌灸证、瘴气候忌灸、霍乱不可逆灸、消渴百日以上忌灸)、孕妇忌灸、小儿忌灸(小儿变蒸忌灸、小儿忌妄针灸、小儿胃热忌灸、小儿立夏后忌灸、小儿戒逆针灸),以及忌灸八木之火和饮酒醉忌灸。宋金元时期有12本医籍记载艾灸禁忌记载共11条,其中包括病症忌灸(忌过灸、伤寒忌灸证、消渴百日以上忌灸、疽不宜灸、虚劳病暑月忌灸)、孕妇忌灸、小儿忌灸(小儿忌妄针灸、小儿戒逆针灸、小儿热极生风、小儿风疹眼暗),以及过灸年老热厥头痛。明清时期有14本文献记载艾灸禁忌记载共13条,其中包括病症忌灸(热证、过灸、伤寒忌灸证、夏月灼艾火逆、三伏治嗽忌灸)、小儿忌灸(小儿戒逆针灸、小儿囟门未合忌灸、年少灸三里伤目),以及过灸(臂脚穴忌灸、过灸致灸疮坏证、过灸年老热厥头痛、头不可多灸、无病忌灸)。结论:艾灸疗法确有预防疾病、强壮补虚和延年益寿的养生功效,但运用时须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三因制宜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原则,遵循灸治宜忌并紧密结合临床医疗。艾灸养生在古代并无专篇专着记载,相关内容散见于针灸医籍中。通过考辨古代医籍中“逆灸”一词不等同于现代艾灸养生的概念。因为“逆灸”虽有未病先迎预先灸之义,但所涉病证仅限新生儿痉病和霍乱两者,而古代医家从其有效性与安全性考量,皆强调须“戒逆针灸”。“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是艾灸养生谚语,最早出自南宋初年《琐碎录》,足三里艾灸原为防治“风疾”而设,以宣通脏腑气血为宜,非特指三里灸为化脓灸之意。将此句释为反复“灸疮”,是对《备急千金要方》“失气阳厥”诸症才用逾百壮灸和《针灸资生经》“报灸”法的误解。三里穴保健可选指压、搓摩、深汤足浴等法,从安全性考量,寒象明显者宜以悬空、隔物等温和灸调理。针对古人有“灸必发疮”才能见效之说,考灸疮最早出自汉代《武威汉代医简》《金匮要略》,本义为灸后灼伤疮疡,至晋代《针灸甲乙经》始有用草鞋热烫促使灸疮感染化脓的记载,“发灸疮”法成为化脓灸的标志。但化脓灸须在辨证选穴正确前提下,兼气血充盛、取穴准、灸量足三因素方可得效;若艾灸过度、选穴不准、触犯外邪、护养不当则易产生坏证。历代医家对灸疮安全性和疗效提出质疑,提出禁用八木之火、设禁灸穴以防其害,并临床证实灸感“气至”为灸法得效标志。因此“灸必发疮”之说并非艾灸养生的得效标志。灸性温热有其特定的适宜证候和灸法禁忌,“养生以不伤为本”,艾灸养生的要务首先需明辨灸禁及误区,以避免艾灸不慎所致伤害。古代医籍记载的禁灸穴、禁灸脉证病候以及艾灸时间气候禁忌,主要是从反面为艾灸养生起到警示作用,以防平人艾灸养生不遵循三因制宜、辨证施灸的原则,任意滥施产生坏证、灸误之弊。通过对艾灸养生的古代文献进行系统整理文献,强化艾灸养生安全和辨证施灸养生观,弘扬正确养生观念与方法,有利于制定一套具有中医特色及现实指导意义的艾灸养生规范提供文献和理论参考。
陈强[4](2017)在《美国NCCAOM中医针灸师资格认证考试体系的研究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研究美国国家针灸及中医资格审议委员会(National Certification Commission for Acupuncture and Oriental Medicine,NCCAOM)中医针灸师资格认证考试体系的起源、发展及现状,详细介绍了申请资格、所涉及的考试科目涵盖内容、考试形式、继续教育和再注册、以及医事法规及职业道德规范。通过与中国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中医针灸事业更加快速健康发展以及进一步走向世界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浏览官方网站、检索文献资料、查阅相关法规、咨询相应机构、了解官方公告以掌握和分析美国NCCAOM认证体系的起源、发展及现状,详细介绍了申请资格、所涉及的考试科目(中医学基础、生物医学、针灸及腧穴定位、中药学、洁针技术)涵盖内容、考试形式、继续教育和再注册、以及医事法规及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对美国NCCAOM认证体系进行SWOT分析,探讨对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借鉴和启示意义。结果:NCCAOM资格认证考试体系在美国从无到有,日趋完善。目前为止在考生资格、考试方式及考试内容等方面非常规范,这使美国的执业中医师团队整体素质大大提高,也有更多的美国民众愿意接受中医治疗。规范的认证体系有效地维护了中医针灸师的合法地位和相应权利和义务,改善了从业者在该国的就业环境,也为中国传统医学在中国海外外的健康存在和发展提供借鉴。结论:目前中医针灸已传入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能够有规范的执业准入及考试制度者甚少,美国的NCCAOM资格认证考试体系则更显完善和规范,更具示范意义。以往虽有学者对美国的中医针灸教育、中医发展现状、执业考试方式等做过一些报道,但这些研究或为多年前政策,或信息单一。本研究通过分析研究美国NCCAOM中医针灸资格认证考试制度,对我国中医针灸的教育、立法、执业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均有一定借鉴和启示作用。
吴晶晶[5](2015)在《“气功”概念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气功”概念,从气功的外延——功法内容;以及气功内涵——“气功”相关用词的定义及概念、“气”的含义、“气功”定义。两部分理清气功概念。为此笔者采用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专家面谈法进行分析研究。让读者了解什么是气功,气功是什么。对气功内容进行科学逻辑的分类和系统条理的汇总。界定气功范围,剖析气功的内涵,建立完整的气功概念。研究结果发现:气功功法内容之星罗棋布。调身类的有导引与按摩怕打,导引类的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站桩功等,是以肢体运动为主,并且主动配合呼吸的方法;按摩拍打与之相近用词有熨引、按跷,是一类自摸自捏之法。调息类相关用词有吐纳、服气(纳气)、行气、食气,类似功法还有闭气(定息)、胎息、龟息、六字诀等,是一类调节呼吸的功法。调神类的有虚静、意守、内视、存想、坐忘、静坐(燕坐)、坐禅等,是调控意念活动的功法;其他还包括包括咽津、内丹术、房中术、辟谷、硬气功等。它们练习方法主要是:肢体运动、按摩拍打、呼吸吐纳、意念活动等。气功之“气”类似于中医中能量之“气”,是指人体中不停运动带有功能趋势的,能对生命程序产生作用的,它本身并非是物质,而是物质的功能动向,这种动向是有方向性的,是物质流动或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流”或功能现象,是“能量”、“挠场”的概念。气:生命程序控制精微物质作用下产生的功能趋势。结论:气功的相关用词有,“气术”、“气法”、“仙术”、“仙宗”等等,这些主要指内丹术为主的道家气功。还有“导引”、“按摩”、“吐纳”、“服气”、“行气”、“食气”、“虚静”、“意守”、“存想”、“静坐”、“坐禅”、“房中术”、“内丹术”、“辟谷”等相关用词。气功概念包含这些用词的概念。气功的概念为:通过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自我调节与控制,以“三调”为手段,“炼气”为目的的,使人体阴阳平衡,优化生命程序,身体机能到达到最佳状态的技术。目的是为了祛病、保健、强身、延年、开智、对抗恶劣自然环境等。简言之,气功:炼气之法。
李乃奇[6](2015)在《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与近代学术流派整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岭南针灸是岭南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针灸医学与岭南医疗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针灸学术流派。既往对岭南针灸学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国后针灸名医个人的经验总结,随着近三十年岭南中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孤立、个体的研究方法已难以满足从历史和学术的高度总体把握岭南针灸学术内涵和对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从医史文献角度,全面收集和挖掘建国前岭南针灸文献,探析岭南针灸的学术源流,以达正本清源;在此基础上,对近代澄江针灸学派在岭南地区传承、韩绍康及其候气针灸法和靳三针疗法流派进行梳理和比较,探求各学术流派的学术渊源、针灸学术特征、发展脉络和学术影响。方法:主要运用文献学、史源学和田野考察法相结合。岭南针灸文献的发掘和整理方面主要采用中医文献学的方法,在全面占有建国前岭南针灸医籍情况下,以学术史研究的方式考证各医家生平、师承、着作版本存佚等基本情况;运用史源学方法分析各针灸着作的基本体例、文献构成与资料来源;在此基础上评析医家医着的针灸学术特点和学术价值。在系统完成上述工作后,整体归纳岭南针灸学术起源形成与发展规律,总结岭南针灸的学术特点,客观评价古代及近代岭南针灸的学术价值和学术贡献。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学方法结合名家后人访谈即采访调研方法,梳理岭南三大针灸学术流派的相关文献,探析三者的学术渊源,归纳各自学术特点,分析其传承现状,评价三者的学术影响。结果:论文研究成果主要分为岭南针灸文献的发掘与整理和岭南针灸学术流派两部分。在岭南针灸文献的发掘与整理方面:1.明确了岭南针灸古籍的数量和存佚情况。全面考察了建国前岭南针灸专着17种,其中清代2种,民国15种,与针灸相关的综合性医着3种,针灸铜人图1种,医家13人。2.在医家生平和师承考证方面,除叶茶山、李法陀两位医家的生平不详外,考证了其余11位医家的基本生平和师承情况,对17种针灸专着的着者、版本、刊行时间进行了翔实考察,纠正了《总目》等目录书的错误。3.重新发现了陈主平《刺灸术讲义》、曾天治《救人利己的妙法》和卢觉非《中国针灸科学论》3本未被各目录书收录的岭南针灸着作。4.对《幼幼新书》、《采艾编》、《采艾编翼》、《实用针灸学》、《针灸纂要》、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针灸学讲义》3种和曾天治《科学针灸治疗学》、《中国针灸治疗学讲义》等10种医籍的针灸文献进行了史源学考证,分析其针灸文献的构成。5.在上述基础上探析岭南针灸学术源流,归纳岭南针灸的学术特点,总结岭南针灸的学术价值。在岭南针灸学术流派整理研究方面,在综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课题组及学术界的意见选取了澄江针灸学派在岭南地区的传承、韩绍康及其候气针灸法和靳三针疗法流派为近现代岭南针灸三大针灸学术流派。研究理清了三者的学术渊源、传承脉络、针灸特色和学术影响,横向比较了三者形成的原因,探讨了各自的基本学说和诊疗特色,分析了其传承模式。结论:岭南针灸学术源流启源于葛洪《肘后备急方》,以后虽代有记载,但由于“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的原因,古代岭南针法一直不彰,而灸法直到清代方有灸法专着《采艾编》和《采艾编翼》问世,灸法独盛是古代岭南针灸的一大特点。近代随着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医学的繁荣,岭南针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在民国时期针灸名家涌现,针灸着作出版增多,针灸学术交流活跃,针灸传承模式由过去家传师授的单一模式发展为公开办学函授、面授和中医院校教育等多种途径,各种针灸学说的争鸣有力地提升了岭南针灸学术在全国的影响力。这一时期,岭南针灸家为适应针灸教育的需要,革新针灸教材,为粤港和东南亚等地培养了一大批针灸人才。近代岭南针灸的代表人物当数曾天治,他提出“科学针灸”的学说,以西医疾病分类法指导针灸临床诊治,构建“病——理——穴——术”临床一体观和“穴——术——病”教学模式,对岭南针灸的贡献尤多。岭南针灸学术流派最早形成于民国中后期,以曾天治等人为代表的澄江针灸学派传人立足岭南,对“针灸科学化”、针灸教育、针灸临床等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科学针灸”学说,对近现代海外针灸的传播和谋求北美地区针灸合法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韩绍康及其门人弟子为代表的候气针灸法属于岭南古典针法,该脉以《内》、《难》为宗,穷研针经,倡人迎寸口脉诊法,以针下八纲印证、补充、修正外诊八纲,讲求独取一穴,针下候气,以补泻导为大法,用疾徐补泻为主要针刺手法,其对针灸经典的阐释、针灸补泻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多有创见且自成一家,是岭南古典针灸的杰出代表。“靳三针疗法”流派以靳瑞为创始人,该流派以“三穴为主,辨证配穴”的针灸处方思想为其特色,临床以脑病为该流派临床和科研主要方向,流派的传承模式以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是当代岭南针灸新学派代表。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研究是近代岭南针灸医家医着研究的延伸,研究对象从医家个体学术思想转变为针灸名家共同体的流派研究,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研究仍是针灸流派的研究的主体。对针灸流派的进一步研究应以突出以学说理论指导临床,以临床验证理论学说为导向,坚持文献研究为临床提供支持的目的。
徐晖[7](2007)在《国家标准《针灸名词术语》基础研究 ——刺法灸法部分》文中指出中医药标准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课题,而针灸作为中医药宝库的奇葩最先走向世界,并在标准化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针灸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展开,作为其基础的针灸名词术语标准工作却相对落后,这必然影响针灸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本文从文献综述、研究过程、文献考证、总结等四方面对刺法灸法名词术语标准工作进行了基础研究。第一部分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从中医药标准化、中医药术语标准化、针灸标准化三方面阐述中医药标准化领域的现状,总结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及经验、存在的不足,指出针灸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为制定针灸名词术语标准做好初步准备。第二部分研究过程1、研究目的及意义:本课题的目的是运用标准化、术语学等方面知识对刺法灸法名词术语规范化进行预备性研究,总结出本项工作的一整套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形成《针灸名词术语》刺法灸法部分初稿,为建立一套统一规范的针灸名词术语标准体系做好奠基性工作。2、基本原则:(1)《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2)《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原则与方法》;(3)《针灸学名词审定原则与方法》;(4)《针灸学名词选词原则》。3、工作流程:本课题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应用术语学的原理和方法,对针灸名词术语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刺灸法名词术语标准工作的完整步骤。(1)就针灸学科框架进行研讨和确认;(2)依据文献广泛收集词条;(3)对入选名词术语进行规范定义,并做出名词注释;(4)在科学定义的基础上,根据术语标准的要求及特定格式进行编写,拟定《针灸名词术语》刺法灸法部分初稿。4、研究内容:从选词、定名、分类、定义及注释各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各环节的具体内容及方法。5、研究方法:本课题综合运用调研分析、文献研究、会议讨论、统计比较等多种方法对刺灸法名词术语进行深入考察,保证研究过程的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第三部分文献考证文献的取舍直接影响到研究工作的质量,因此,文献使用的规范化就成为刺法灸法名词术语标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于现代文献要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将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估分级;古代文献是确定术语准确内涵最重要的资料,故对古代刺灸法文献进行系统考察,对各种刺法的形成及演变历史,各种疗法产生及发展应用情况进行整理,并列举具体词条研究示例进行说明。第四部分分析总结回顾本课题研究过程,从以下四方面做出总结:(1)术语工作要求及方法;(2)标准化工作的特定步骤和方法;(3)本研究结果可靠性、权威性分析;(4)体会:总结目前工作得失,为后期辞书编纂、针灸名词术语数据库建立、针灸标准动态修订打下基础。
邓丽明,孙绍丹,奉飞[8](2005)在《综合运动疗法配合物理疗法治疗急性Bell麻痹29例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综合运动疗法配合物理疗法对急性Bell麻痹的疗效。方法:将58例急性Bell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29例。采用I/t曲线0.05ms强度值作为判断Bell麻痹程度的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治疗后面瘫程度有明显改善,活动能力有明显恢复。结论:综合运动疗法配合物理疗法对急性Bell麻痹比常规方法有更好的疗效。
李戎[9](2001)在《中国古代针灸推拿(按摩)养生保健学术理论及方法学体系研究——兼论针灸按摩养生保健的现代科学作用机理》文中研究说明完整的医学应包括治病疗伤与养生保健两大体系,在“预防—治疗—康复”三阶段中,养生保健涵盖了所有阶段而主在第一阶段。有权威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的医学模式将实现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变,中医学要想发展,就必须改变目前这种以疾病医学为榜样、为标准的研究方式,回归自我。”另外,千百年来,针灸推拿(按摩)不仅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举世瞩目的疗效,而且在中华民族的养生保健方面,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灸推拿养生保健的学说和经验积淀是十分丰厚的。不过,由于有关资料非常零碎,又分散在历代医籍、针籍甚至道教典籍等经史百家古籍文献中;不仅分散在百科典籍中,而且有许多还与调气、导引、唾液、存想、房中等其他传统养生方法互相胶结、纠缠在一起,难辨难分,这就给探索、整理、研究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这些困难造成至今一直无人对传统针灸推拿养生保健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进行过较为全面、系统、深入而认真的搜集整理、探讨研究,更无人从构建这种理论与方法学体系出发,将历代有关学说经验系统完整地研究出来,以致留下一项亟待填补的学术空白。有鉴于此,本课题在有近15年养生学研究经验,有部、省、厅局各级养生保健类课题,有多种养生保健着述、论文的坚实基础上,直面困难,对历代针灸推拿养生保健的学术理论及方法体系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全面的搜裒、爬梳、探索、研究,构建针灸推拿养生保健理论与方法学体系, 研究结果包括三个子课题:1.对中国古代针灸按摩养生保健的文化基原做了发掘、探讨。科学技术与文化的整合是世纪主题,张文康教授提出要实现中医药(包括针灸推拿)现代化就必须研究中医文化。本课题的这种研究途径和这些研究结果符合这一精神,且在针灸推拿学界特别是针灸推拿养生保健方向极为少见,处于领先地位。2.对中国古代针灸按摩养生保健的理论与方法学体系进行了系统、全面研究。弄清了业界以前不太十分清楚的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针灸按摩养生保健究竟主要涵盖哪些方面。本文研究的结果是:涵盖“经 络养生保健”、“在针刺理论指导下调整阴阳平衡以防治老化疾病、保健延寿”、 “养生保健灸”和“养生保健按摩”四个方面(四个专题)。3.对中国古代针灸 按摩养生保健以现代科学机理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多方面的讨论。这些探索 包括“按摩养生保健的现代科学机理探讨”、“养生保健在现代科学层面上的 机理探讨及艾灸所做探索研究”等四个专题和“人体老化的兔疫学说及艾灸调 节作用讨论”、“人体老化的自由基学说及艾灸调节自由基水平作用讨论”等 17个子专题。 本文对中国古代针灸推拿(按摩)养生保健学术理论及方法学体系所做的较 为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是一项无人进行过的开垦性创新性研究,可以丰 富针灸推拿学的内容,丰富笔者提出的“东方自然养生法”体系的内容,可供 针灸推拿及养生保健等多学科学者参考,并促进针灸推拿学术的发展和东方自 然养生法的完善,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张小燕[10](2000)在《指压穴法疗疾举例》文中认为
二、指压穴法疗疾举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指压穴法疗疾举例(论文提纲范文)
(1)隋唐五代佛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绪论 |
一、佛医学定义 |
1、佛医学与佛教医学 |
2、佛医诞生和发展的原因 |
3、佛医传承脉络 |
二、隋唐五代佛医学文献界定 |
三、隋唐五代佛医学文献类型 |
1、佛经医药文献 |
2、中医涉佛文献 |
3、其他文献 |
第一章 隋唐五代佛医学发展背景 |
一、隋前佛医学发展状况 |
二、隋唐五代佛教发展对佛医学的影响 |
1、佛经大量翻译 |
2、佛教民间化的推广 |
3、寺院的蓬勃发展 |
4、佛教中国化的完成 |
第二章 隋唐五代佛经医药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佛经医药学术体系 |
一、基础理论 |
二、诊断 |
三、治法总则 |
四、方药 |
五、治疗方法 |
六、养生保健 |
七、医德规范 |
第二节 佛经医药特点探论 |
一、以医喻佛,阐明佛理 |
二、宗教特色,万病心生 |
三、诸法众多,注重禅咒 |
四、心法疗疾,身心共治 |
五、佛门戒律,规范防治 |
六、特色治疗,疗效显着 |
第三章 隋唐五代医僧及医事活动研究 |
一、医僧辈出 |
1、本土医僧 |
2、来华医僧 |
二、僧医的医事活动 |
1、行医治病 |
2、着书立说 |
3、瞻病施药 |
4、药事活动 |
5、传播医学 |
第四章 佛经医药对中医学的影响 |
一、佛教术语对中医的影响 |
二、佛医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 |
1、四大学说 |
2、烦恼致病说 |
三、佛医对中医治疗思想的影响 |
1、药物疗法 |
2、金针拨障术 |
3、禅定疗法 |
4、咒禁疗法 |
四、佛医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 |
1、揩齿养生 |
2、饮食养生 |
3、服药养生 |
4、持戒养生 |
五、佛医对中医医德规范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中医学对佛医学的影响 |
一、中医学对佛经医药的影响 |
1、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吸收 |
2、对中医病因观的吸收 |
3、对中医诊断学的吸收 |
4、对中医方药学的吸收 |
5、对中医治疗方法的吸收 |
二、中医学对中国佛医的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隋唐五代佛医学发展特点 |
一、佛经医药特色鲜明,且呈现出中印医学交融的现象,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 |
二、佛经医药与中国佛医并存,佛经医药的比重呈降低趋势 |
三、隋唐五代时期佛医学已经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隋唐五代佛经佛医文献简表 |
附录2 《续高僧传》中医僧 |
附录3 《宋高僧传》中医僧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中医对腰椎不稳的认识 |
2 西医对腰椎不稳的认识 |
3 中医治疗腰椎不稳症 |
3.1 中药在治疗疾病上的优势 |
3.2 针灸疗法 |
3.3 针刀疗法 |
3.4 推拿疗法 |
4 西医手术治疗腰椎不稳症 |
5 实验设计 |
综述 |
1 椎间融合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1 单纯Cage置入融合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2 两枚椎间融合器-双侧椎弓根钉辅助内固定术应用与发展 |
1.3 斜行椎间融合器(单枚)-椎弓根钉(双侧)辅助内固定术应用与发展 |
1.4 单枚Cage-椎弓根钉(单侧 )辅助内固定术应用与发展 |
1.5 脊柱内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6 靶向穿刺技术的应用 |
1.7 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Cage联合打压植骨-椎弓根钉辅助内固定术应用与发展 |
2 回顾与展望 |
第一部分 CAGE结合打压植骨与单纯CAGE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1.1 实验模型 |
1.2 主要材料 |
1.3 主要实验器械 |
1.4 对照方法 |
1.5 统计方法及数据处理 |
2 结果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腰椎不稳的认识 |
2 祖国医学治疗腰椎不稳症 |
3 西医手术治疗腰椎不稳症 |
4 椎间融合材料 |
4.1 融合材料的选择 |
4.2 自体骨颗粒 |
4.3 自体骨颗粒的组织学特性 |
4.4 融合器融合 |
4.5 联合应用的生物力学特性 |
5 该手术在临床实施中的体会及改进 |
6 展望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情况 |
个人简历 |
(3)艾灸养生与禁忌的古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综述艾灸养生保健及其禁忌的研究现状 |
1 艾灸养生的现代研究概况 |
1.1 文献研究 |
1.2 实验研究 |
1.3 临床研究 |
2 灸法禁忌误区的现代研究概况 |
2.1 文献研究 |
2.2 临床研究 |
3 分析与讨论 |
3.1 研究现状分析 |
3.2 小结 |
4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古今艾灸养生定义的考证 |
1 现代艾灸养生(保健灸)定义 |
1.1 教材中的“艾灸养生”与“保健灸” |
1.2 专着中的“艾灸养生”与“保健灸” |
1.3 辞书中的“艾灸养生”与“保健灸” |
1.4 小结 |
2 古代艾灸养生定义 |
2.1 古无艾灸养生专篇或专着 |
2.2 “逆灸”非古代艾灸养生考辨 |
2.3 小结 |
3 讨论 |
3.1 艾灸养生,实为治病之辅 |
3.2 艾主灸百病,实指灸效,非宜百病 |
3.3 养生秉中和,无疾勿艾,虚者慎灸 |
4 结论 |
4.1 艾灸应属临床治疗学范畴,养生当依循灸法宜忌 |
4.2 历代古医书中无艾灸养生之名,但有艾灸防病保健延寿记载 |
第三部分 古代艾灸养生记载的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2 检索文献 |
1.3 查阅文献与资料提取 |
1.4 统计分析 |
2 统计结果 |
2.1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
2.2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 |
2.3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 |
2.4 宋金元时期(960~1368年) |
2.5 明清时期(1368~1911年) |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 艾灸疗法源流发展考 |
1.1 灸法起源 |
1.2 先秦古籍中灸法文献考辨 |
1.3 隋唐时期艾灸兴盛背景分析 |
1.4 宋代后灸疗地位下降原因探讨 |
1.5 小结 |
2 艾灸养生考辨 |
2.1 三因制宜施灸 |
2.2 辨证论治施灸 |
2.3 常见艾灸养生穴位 |
2.4 小结 |
3 艾灸禁忌考辨 |
3.1 禁灸穴 |
3.2 禁灸部位 |
3.3 禁灸脉证病候 |
3.4 艾灸时间气候禁忌 |
3.5 小结 |
4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考辨 |
4.1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出处考 |
4.2 三里灸原为防治“风疾”而设 |
4.3 三里灸目的为宣通“五脏六腑之沟渠” |
4.4 小结 |
5 “灸疮”不宜艾灸养生考辨 |
5.1 “灸疮”本义为灸后灼伤疮疡 |
5.2 化脓灸特指“发灸疮”法 |
5.3 灸疮坏证考辨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五部分 结论 |
1 对艾灸养生的总体认识 |
1.1 对艾灸养生适应证和常见穴位的认识 |
1.2 对艾灸养生禁忌的认识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价值 |
2.1 对“逆灸”和艾灸养生关系进行考辨 |
2.2 分析艾灸养生宜忌,强调三因制宜、辨证施灸原则 |
2.3 对“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进行考辨 |
2.4 “灸疮”不宜艾灸养生考辨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美国NCCAOM中医针灸师资格认证考试体系的研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美国NCCAOM的起源及发展 |
1.1 NCCAOM的起源背景 |
1.2 NCCAOM体系的发展现状 |
2 NCCAOM考试的申请资格 |
2.1 美国国内中医针灸院校教育 |
2.2 美国以外国家中医针灸院校教育 |
2.3 跟师学徒制 |
2.4 院校教育与跟师学徒复合制 |
2.5 针灸师、中药师升格为中医师 |
2.6 “过期”、“失效”状态的持证者重新申请考试 |
3 考试流程 |
4 考试形式 |
5 考试内容 |
5.1 “中医学基础”考试模块 |
5.2 “生物医学”考试模块 |
5.3 “针灸及腧穴定位”考试模块 |
5.4 “中药学”考试模块 |
5.5 “洁针技术”考试 |
5.6 参考书目 |
6 权利和义务 |
7 继续教育与再注册 |
8 医学伦理方面 |
9 NCCAOM体系的研究启示 |
9.1 考试操作方面 |
9.2 执业立法相关 |
9.3 人才培养相关 |
9.4 再认证相关方面 |
9.5 执业道德相关方面 |
9.6 医保支付相关方面 |
9.7 国际交流方面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和科研情况 |
(5)“气功”概念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动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正本清源“气功”内容 |
1.3.2 丰富气功养生学理论 |
1.3.3 弘扬中国民族传统养生学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分析法 |
2.1.2 逻辑分析法 |
2.1.3 专家面谈法 |
2.2 研究思路 |
3 气功功法内容研究 |
3.1 以调身为主要手段的气功功法内容 |
3.1.1 导引 |
3.1.2 按摩拍打 |
3.1.3 调身类气功功法内容小结 |
3.2 以调息为主要手段的气功功法内容 |
3.2.1 吐纳 |
3.2.2 仿生吐纳 |
3.2.3 六字气诀 |
3.2.4 调息类气功功法内容小结 |
3.3 以调心为主要手段的气功功法内容 |
3.3.1 意识放空——无念 |
3.3.2 诱导入静——以一念代万念 |
3.3.3 调心类气功功法内容小结 |
3.4 其他气功功法内容 |
3.4.1 咽津液(胎食) |
3.4.2 布气 |
3.4.3 内丹术(大小周天、和车搬运、斩赤龙) |
3.4.4 房中术 |
3.4.5 辟谷(休粮、断谷、却谷、绝谷、辟谷食气) |
3.4.6 硬气功 |
3.4.7 小结 |
4 “气功”相关用词及概念探讨 |
4.1 “气功”相关用词之探讨 |
4.2 “气功”相关概念之探讨 |
4.2.1 “气”与“功”概念探讨 |
4.2.2 “气功”的概念确立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6)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与近代学术流派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岭南针灸文献的发掘与整理 |
第一节 现存岭南针灸文献基本概况 |
第二节 已佚岭南针灸医籍概况 |
第三节 现存岭南针灸医籍述评 |
一、葛洪及其《肘后备急方》针灸学术成就 |
二、刘昉《幼幼新书》儿科针灸学术成就 |
三、《岭南卫生方》对针灸治瘴的贡献 |
四、丘濬及其《重修明堂经络前后图》流传和影响 |
五、叶广祚与《采艾编》基本学术思想 |
六、叶茶山与《采艾编翼》针灸学术特点 |
七、陈主平及其针灸着作 |
八、梁湘岩及其《针灸学讲义》 |
九、徐益年及其《实用针灸学》 |
十、吴韵桐与《针灸纂要》 |
十一、周仲房及其《针灸学讲义》 |
十二、曾天治着作及其“科学针灸”的探索 |
十三、卢觉非及其《中国针灸科学论》 |
十四、李法陀及其《针灸科讲义》 |
十五、汕头针灸学研究社《中国针灸治疗学讲义》 |
第四节 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 |
一、灸法独盛,针法致用 |
二、家传师授,各有所承 |
三、立足临床,融古汲新 |
四、革新教材,合理编排 |
第二章 近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整理研究 |
第一节 澄江针灸学派在岭南地区的传承 |
一、澄江针灸学派与岭南针灸 |
二、创始人——承淡安 |
三、岭南代表传人 |
四、澄江针灸学派岭南传人针灸特点 |
五、学术传承 |
六、学术成就及影响 |
第二节 韩绍康及其候气针灸法 |
一、创始人——韩绍康 |
二、代表传人 |
三、候气针灸法特点 |
四、候气针灸法传承 |
五、学术影响 |
第三节 “靳三针”疗法流派 |
一、创始人——靳瑞 |
二、代表传人 |
三、靳三针疗法流派特点 |
四、学术传承 |
五、学术成就 |
第四节 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比较研究探析 |
一、学术渊源 |
二、学说创立 |
三、医术特色 |
四、医脉传承 |
五、学术范式 |
六、结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国家标准《针灸名词术语》基础研究 ——刺法灸法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文献综述 |
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浅述——刺灸法名词术语规范化预备性研究一 |
1 标准化研究概况 |
2 中医药标准化 |
3 体会 |
4 参考文献 |
中医药术语标准化概述――刺灸法名词术语规范化预备性研究二 |
1 术语标准化背景 |
2 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简况 |
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 参考文献 |
针灸标准化研究概况——刺灸法名词术语规范化预备性研究三 |
1 针灸标准化简史 |
2 针灸标准化研究现状及问题 |
3 讨论 |
4 参考文献 |
二、研究过程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基本原则 |
3 工作流程 |
4 研究内容 |
5 研究方法 |
三、文献考证 |
(一)现代文献 |
(二)古代文献 |
四、总结 |
1 术语工作要求及方法 |
1.1 关于概念 |
1.2 关于定义 |
1.3 关于术语级别评定 |
2 标准化工作流程及特定要求 |
2.1 基础知识 |
2.2 标准化基本原理 |
2.3 标准化工作流程 |
2.4 标准的编排及要求 |
2.5 术语标准化 |
3 可靠性、权威性分析 |
3.1 不断加强学习 |
3.2 吸取成功经验 |
3.3 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
3.4 依靠专家指导 |
4 体会 |
4.1 难点分析 |
4.2 不足之处 |
五、参考文献 |
六、附录 |
附录一 意见征询表 |
附录二 刺法灸法名词术语分类树形示意图 |
附录三 各种刺法、疗法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 |
附录四 《针灸名词术语》刺法灸法部分初稿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综合运动疗法配合物理疗法治疗急性Bell麻痹29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变程度判断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对照组 |
2.2 治疗组 |
2.2.1 超短波电疗 |
2.2.2 中频电疗 |
2.2.3 综合运动疗法 |
3 疗效观察 |
3.1 疗效标准 |
3.2. 统计学处理 |
3.3 治疗结果 |
4 讨 论 |
(9)中国古代针灸推拿(按摩)养生保健学术理论及方法学体系研究——兼论针灸按摩养生保健的现代科学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正文 |
2.1 中国古代针灸按摩养生保健的文化基原探讨 |
2.1.1 预防、摄养重于治疗的卫生思想 |
2.1.1.1 中国预防思想的嚆矢 |
① 萌芽与起源 |
② 预防的方法与目的 |
2.1.1.2 预防与养重于治的保健思想在医学中 |
2.1.2 中国先民对长生不死的追求 |
2.1.2.1 长寿思想与鬼神 |
2.1.2.2 不死之国、不死之乡与不死之药 |
2.1.2.3 方士觅求长生不死之道 |
2.1.2.4 向养生保健的逐步转化 |
① 先转而寄托于“节欲” |
② 进一步转向导引、调气、存想、房中等养生,而几种养生方法都已与经络结合起来 |
2.2 中国古代针灸养生保健理论与方法研究 |
2.2.1 经络养生保健 |
2.2.1.1 早期的经络养生保健 |
2.2.1.2 渐趋成熟的经络养生保健学说 |
①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养生保健上的重要意义 |
② 经络的受病及其影响与经络的调理养护 |
③ 在经络理论指导下的养生保健导引术 |
2.2.2 在针刺理论指导下调整阴阳平衡以防治老化疾病、保健延寿 |
2.2.3 养生保健灸 |
2.2.3.1 养生保健灸的发端与《黄帝内经》以前的养生保健灸 |
2.2.3.2 艾灸养生保健的历史评价及古代几种重要的灸法 |
2.2.3.3 古人对养生保健灸的质疑与施灸前后的注意事项 |
2.3 中国古代推拿(按摩)养生保健理论与方法研究 |
2.3.1 按摩的起源、养生保健机理及其与导引等其他养生保健方法的功能探讨 |
2.3.2 “小劳之术”是东方自然养生法精髓之一,而按摩即一种小劳之术 |
2.3.3 中国古代养生保健按摩方法及其作用探讨 |
2.3.3.1 “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保健预防按摩 |
2.3.3.2 头面养生保健按摩方法 |
2.3.3.3 腿脚、涌泉及肾俞穴的养生保健按摩方法 |
2.3.3.4 阴部、腹部养生保健按摩方法 |
2.3.3.5 肢节、不定部位或全身养生保健按摩方法 |
2.3.3.6 “清旦未起”、“平旦”清晨之养生保健按摩方法 |
2.3.3.7 “夜半子时”或睡醒时的“真人起居”养生保健按摩方法 |
2.3.3.8 食后食前按摩、日常起居按摩与四时导引按摩 |
2.3.4 养生保健按摩常与其他养生保健手段配合运用 |
2.3.5 关于按摩与导引如何界定的结论——要点是“凡有身体不同部位相互接触者即算按摩,不接触者则算导引” |
2.4 针灸按摩养生保健的现代科学机理探讨 |
2.4.1 按摩养生保健的现代科学机理探讨 |
2.4.2 针刺、针刺配合艾灸抗老化实验研究进展概况 |
2.4.3 艾灸抗老化实验研究进展概况 |
2.4.3.1 艾灸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的调节作用研究 |
2.4.3.2 艾灸对血液循环系统的调节作用研究 |
2.4.3.3 艾灸调节自由基水平作用研究 |
2.4.3.4 艾灸调节人体微量与宏量元素含量变化作用研究 |
2.4.4 养生保健在现代科学层面上的机理探讨及艾灸所做探索研究 |
2.4.4.1 关于人体老化所致组织与表象的衰变及艾灸调节作用方面的探索讨论 |
① 时序年龄、生物学年龄及艾灸调节二者偏离度的作用研究 |
② 艾灸调节衰老见症、NK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作用研究 |
2.4.4.2 人体老化的免疫学说及艾灸调节作用讨论 |
① 中老年人细胞免疫退行性变化、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及其艾灸调节作用探讨 |
② 艾灸调节体液免疫功能作用研究 |
③ 艾灸增强NK细胞、IL-2活性,改善免疫功能紊乱状况作用研究 |
④ β-EP广泛的免疫调节及艾灸对血浆β-EP含量的影响研究 |
⑤ 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及艾灸的良性调节作用探讨 |
⑥ 上皮生长因子的免疫功能及艾灸的良性调节作用研究 |
2.4.4.3 人体老化的自由基学说及艾灸调节自由基水平作用讨论 |
2.4.4.4 部分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对健康的影响及艾灸调节老年人头发锰锌钙铜铁水平作用研究 |
2.4.4.5 人体老化的“血瘀-虚瘀夹杂”学说及艾灸调节老年人血液流变性和红细胞变形能力作用讨论 |
2.4.4.6 艾灸调节老年人红细胞膜ATP酶活力作用研究 |
2.4.4.7 人体老化的“肾虚”学说及艾灸调节老年人血液尿素氮、肌酐作用研究 |
结语 |
(一) 研究结果 |
(二)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指压穴法疗疾举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隋唐五代佛医学研究[D]. 梁玲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D]. 李海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3]艾灸养生与禁忌的古代文献研究[D]. 马芳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4]美国NCCAOM中医针灸师资格认证考试体系的研究及启示[D]. 陈强.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7(06)
- [5]“气功”概念之研究[D]. 吴晶晶. 扬州大学, 2015(08)
- [6]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与近代学术流派整理研究[D]. 李乃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1)
- [7]国家标准《针灸名词术语》基础研究 ——刺法灸法部分[D]. 徐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8]综合运动疗法配合物理疗法治疗急性Bell麻痹29例临床观察[J]. 邓丽明,孙绍丹,奉飞. 中医药导报, 2005(07)
- [9]中国古代针灸推拿(按摩)养生保健学术理论及方法学体系研究——兼论针灸按摩养生保健的现代科学作用机理[D]. 李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1(01)
- [10]指压穴法疗疾举例[J]. 张小燕.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