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三峡东部地区奥陶系划分与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刘艺妮,胡明毅,张三,张君龙,高达,肖传桃[1](2022)在《碳酸盐缓坡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对储集层发育的制约——以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中一下奥陶统为例》文中指出基于最新钻井岩心、薄片、三维地震和测井资料以及近年勘探实践,采用精细碳酸盐岩沉积学理论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和沉积微相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二者对有利储集层发育的制约作用。结果表明,古城地区中—下奥陶统为1套典型的碳酸盐缓坡相沉积,进一步可细分为内缓坡、浅缓坡内带、浅缓坡外带、深缓坡共4种亚相及10种微相。内缓坡亚相由泥云坪和白云质泻湖微相组成,岩性以纹层状泥粉晶白云岩为主,岩性致密;浅缓坡内带亚相发育云化滩、滩顶云坪和滩间云坪微相,主要由具交代残余结构的晶粒白云岩组成,晶间孔及溶蚀孔发育,平均孔隙度达4.36%;浅缓坡外带由中—高能滩、低能滩和滩间海微相组成,岩性为砂屑、鲕粒灰岩和薄层泥晶灰岩等,孔隙欠发育;深缓坡以低能静水泥沉积为主,局部发育风暴滩沉积。中—下奥陶统自下而上依次发育6个三级层序,其中主力储集层SQ3层序鹰山组三段发育3个四级高频层序。研究区有利储集层发育明显受碳酸盐缓坡沉积微相和高频层序双重控制,前者控制原生孔隙结构,后者控制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和暴露溶蚀强度。不同时期浅缓坡内带云化滩及滩顶云坪纵向叠置、横向拼接,可构成一定规模的似"台缘带"优质储集层,是碳酸盐缓坡相有利勘探相带。
张元动,詹仁斌,袁文伟,唐鹏,李越,王志浩,周志毅,方翔,李文杰,成俊峰[2](2021)在《中国奥陶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提出本文根据当前国际通用的奥陶系"三统七阶"划分标准,对中国华南、华北、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西藏、滇缅马、印支等块体的奥陶纪岩石地层单元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总结,在大量近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厘定它们的岩性特征、地层时代、接触关系和划分对比,以统一的年代地层框架为标尺,建立了94个地层柱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关系。根据近二十年来中国关于奥陶纪的大地构造、沉积学、地层古生物学和生物古地理学研究成果,将中国奥陶系划分为12个地层区,其中对华南、华北和塔里木地层区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地层分区和地层小区。
朱茂炎,孙智新,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周志强,张俊明[3](2021)在《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认为寒武纪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时期,各门类后生动物爆发式出现,标志着地球生命系统发生了革命性转变。作为显生宙的第一个纪,寒武纪自1835年建立以来,经过180多年的研究,其年代地层框架已基本确立。中国的寒武系研究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地层分区及年代地层几经革新。近年来,中国寒武系综合地层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在岩石地层划分对比方面也形成了若干新认识。本文基于对已有地层资料和新进展的分析整理,以组为基本单元,以生物地层和化学地层为依据,以对比表的形式总结和梳理了中国寒武系8个地层区129条代表性剖面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提出了一些新的划分与对比方案和建议。
任军峰,刘新社,喻建,魏柳斌,王前平[4](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天然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巨厚的盐岩、膏岩沉积,封盖性能好,膏盐岩之下的碳酸盐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勘探领域。在对区域构造沉积背景及沉积相带分布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家沟组马五段膏盐岩盖层之下的马四段碳酸盐岩为目标,主要开展了储层及成藏特征研究。研究认为:马四段白云岩分布主要受控于古隆起控制下的台内分异作用,发育滩相晶间孔型白云岩储层,马三段等层段的溶孔型白云岩储层也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加里东期的风化剥蚀作用造成马四段白云岩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奥陶系盐下海相烃源岩形成了空间配置关系,天然气成藏具有双源供烃的特点,形成岩性相变控制下的白云岩岩性气藏。在对不同区域生储盖配置关系及成藏控制因素的差异性对比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认为盆地东部盐下马四段盐岩底辟隆起带和中部乌审旗古隆起控制下的岩性相变带是盐下勘探的有利目标,深层的马三段、马二段也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
雷倩倩[5](2021)在《靖边气田X井区马五1+2气藏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对靖边气田X井区马五1+2段气藏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对小层进行精细划分对比;利用岩心、测井和录井及试气等资料,确定X井区沉积微相类型及沉积相带分布。并通过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结构特征、储层物性进行了储层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建立气、水层识别标准,从而分析气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构造特征:X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构造简单的伊陕斜坡中部的向西倾斜的平缓单斜,局部发育有小型低幅度构造起伏,形成鼻状构造和局部向斜构造。(2)沉积特征:根据岩心相、测井相等分析,确定了X井区马五1+2段主要发育潮坪相,沉积微相类型主要由云坪、灰云坪、泥云坪微相组成,云坪最为常见。(3)储层特征:X井区马五1+2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以白云岩为主,主要储集空间为晶间孔、膏模孔、微裂缝、溶蚀孔(洞)。常见的成岩作用有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4)气藏分布规律:根据试气资料的统计分析,X井区马五1+2段同一口井内气层和水层分异不明显,很少出现气水互层的现象。X井区马五1+2段气层主要分布在X井区中部和东部,且产气情况良好,水层分布主要在井区西南部,气藏分布主要受地层岩相、构造、成岩作用和古地貌因素的控制。
蔡超[6](2021)在《基于多源数据与尺度分割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上犹县为例》文中指出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分布范围广与破坏性强等特点,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我国是受到滑坡灾害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每年都有因滑坡灾害而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事件发生。滑坡易发性评价的过程是利用区域滑坡特征来预测该区域评价单元未来发展趋势的过程,其预测结果可以为滑坡灾害风险管理、城市规划以及滑坡监控提供科学依据。现有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滑坡发生位置及滑坡发生的可能性,然而滑坡是一个自然现象,其发生环境与发生原因多变,是一个动态系统。人为主观定义与滑坡发生的复杂程度共同导致滑坡易发性评价还存在一些问题:(1)多源数据处理流程不明确。(2)没有分析尺度分割对易发性评价的影响原因。(3)没有分析非滑坡单元的选取方法。基于此,论文首先以上犹县为研究区,在基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勘探与遥感解译的方法,进行上犹县地质灾害调查。其次按照低信息量区选取非滑坡单元构建信息量-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的耦合模型,基于斜坡单元与地形单元进行耦合模型的验证,并与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ANN/SVM)的易发性评价对比。再次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对研究区进行区域分割,用耦合模型对各分割区域进行验证与评价。最后分析新的耦合模型与尺度分割对易发性评价的影响,分析其产生影响的原因,通过对比得到较优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基础地质数据与现场勘探数据相结合,总结滑坡发育特征。将不同数据格式、不同坐标、不同文件格式与不同形式的多源数据转化到统一的坐标、格式与形式的框架内。通过数据处理,提取16个滑坡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与权重计算,筛选14个权重较大的弱相关因子,为滑坡易发性评价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2)建立信息量-ANN/SVM耦合模型,并以上犹县为例,进行耦合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其评价精度与ANN/SVM滑坡易发性评价精度对比,结果显示耦合模型的评价精度更高,精度提高3%~10%,验证信息量-ANN/SVM耦合模型的可行性与准确性。(3)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对上犹县进行区域分割,得到局部区域,并建立GWR-信息量-ANN易发性评价方法。基于斜坡单元与地形单元,对局部与区域两个尺度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基于GWR-信息量-ANN的易发性评价方法有利于提高易发性评价精度。(4)从多个角度分析区域分割与耦合模型对易发性精度影响的原因。通过Origin软件做出不同区域因子权重曲线与权重柱状图,由图显示:不同分区的权重大小不一,区域评价导致评价因子权重出现“平均”的现象。说明区域易发性评价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平均到区域的每个栅格上,局部尺度下的各个评价因子影响权重更能代表对应局部尺度滑坡产生的影响程度。在局部与区域尺度评价过程中,模型的参数随着训练集与测试集的改变而改变。文章研究不同分区下的模型参数变化对模型分类准确性的影响。通过混淆矩阵计算Kappa系数,结果显示:区域分割后模型分类准确,出错率低,使易发性评价精度更高,验证了区域分割的准确性与意义。
杨超群[7](2021)在《江汉盆地及周缘热年代学研究及其对长江三峡贯通的指示》文中研究指明长江是欧亚大陆最长的河流之一,几乎横穿整个东亚地区,它的形成与演化对于指示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地形地貌变化有着重要意义。然而,长江的形成与演化一直是地质学界争议最大的问题,尤其是在长江三峡和长江第一弯的形成时间上,学术界至今依然没有统一的结论。长江三峡被认为是长江演化过程中的最后一环,它的贯通即长江对黄陵隆起的切穿,代表着现今长江河流体系的建立。目前,学术界对长江三峡贯通时间的主要观点有三个,分别为45-40 Ma,36.5-23 Ma,3.2-0.75 Ma。争议产生的主要原因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限制有关。江汉盆地是长江三峡下游第一个卸载盆地,其新生代完整的沉积物,必将记录三峡贯通的信息。为了解决三峡贯通的时间的争议,本文以源-汇系统为指导思想,以江汉盆地完整的新生代沉积物和三峡地区河流两岸的基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磷灰石(U-Th)/He、磷灰石裂变径迹、碎屑锆石U-Pb等热年代学分析方法,并综合沉积环境和重矿物等分析,综合探讨长江三峡段河流两岸基岩的侵蚀过程及其在江汉盆地内的响应。长江三峡沿岸磷灰石(U-Th)/He和裂变径迹数据联合模拟显示,秭归盆地在23-32 Ma存在一期冷却事件,而黄陵隆起未检测到这次冷却事件,结合江汉盆地同时期的物源变化,本文认为这次冷却事件与长江的侵蚀有关。江汉盆新生代沉积物显示,古新统-下渐新统沙市组、新沟嘴组、荆沙组、潜江组和荆河镇组的沉积物主要为粉砂岩、泥岩和膏岩,为一套干旱的湖泊环境,同时期的碎屑岩重矿物分析表明盆地接受周缘造山带的主要物源输入。在上渐新统-中新统广华寺组沉积物主要为砾岩和砂岩,为一套河流沉积环境,代表三峡形成时长江的沉积物,并进一步被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和碎屑岩锆石U-Pb证明。碎屑岩磷灰石裂变径表明江汉盆地东西部分为两个源-汇系统,沙市组-荆河镇组时期,东部物源区主要以大别-江南造山带相关,西部物源与黄陵及湘鄂西褶皱冲断带有关,而晚渐新世-中新世广华寺组沉积时期,东部盆地主要物源区变为黄陵隆起,反映了三峡被长江强烈侵蚀。碎屑锆石U-Pb数据显示,荆沙组、潜江组、荆河镇组样品与江汉盆地白垩纪沉积物的锆石U-Pb年龄分布一致,表明从白垩纪-早渐新世江汉盆地源-汇系统相对比较稳定。而广华寺组样品中发现新生代锆石,这是青藏高原独有的锆石,它的出现代表长江上游至少在广华寺组沉积时期已经到达了江汉盆地。综合长江三峡23-32 Ma渐新世的冷却事件和江汉盆地晚渐新世-中新世广华寺组沉积时期沉积环境变化、黄陵的强烈侵蚀和来自于青藏高原的新生代锆石同时发生的,因此本文认为长江三峡形成于广华寺组沉积时期的早期(~26-23 Ma),对应时代为晚渐新世-早中新世。
陈正山[8](2021)在《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文中提出贵州位于上扬子地块西南缘,受西部特提斯域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及挤出构造远程效应影响,发育挽近期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形成良好的地热地质条件,蕴藏着大量的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尤以东北部最为丰富。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从而开展热矿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及其医学地质学研究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泉基础水化学方面,以及对一些知名温泉(如石阡温泉群、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等)进行过一些水文地质学及成因研究,综合采用多维水文地球化学技术手段对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医学地质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作为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大省的贵州尚缺乏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更未开展过与人群健康关联度研究。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应用价值。本研究以贵州东北部地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样42组进行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分析。选择代表性地热井、地层剖面采集热储层岩石样77组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地质背景,采用H-O、13C、14C、87Sr/86Sr、34S同位素、稀土元素、相关性分析、XRD+SEM、矿物饱和指数法、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及医学地质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与健康的关联开展研究,提出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形成机理及其理疗价值。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的控制,温泉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第一储集单元、第二储集单元及变质岩储集单元内。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清虚洞组至奥陶系红花园组白云岩,夹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矿物成分以白云石为主,其次是方解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菱锶矿、盐岩及少量粘土矿物。变质岩热储层为清白口系清水江组变质砂岩、变质沉凝灰岩及板岩,矿物成分以含钾钠铝硅酸盐矿物(长石、云母、蒙脱石等)及石英为主,其次为萤石、高岭石、伊利石等矿物。(2)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温为36.00~70.00℃,平均46.56℃。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SO4·HCO3-Ca·Mg、HCO3·SO4-Ca·Mg为主,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HCO3-Na为主。基于理疗热矿水(温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采用地质地球化学理论及层次聚类分析将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分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锶泉、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氡泉、硫酸钠泉、硫酸钠钙泉、硫酸钙泉、硫酸钙镁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偏硼酸和锂组分;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重碳酸钠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氡、锂和偏硼酸组分。(3)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D值为-69.83‰~-44.89‰,δ18O值为-10.49‰~-6.82‰,表明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起源于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为564.87~1522.29m。氘过量参数d值和δ18O右漂移揭示了热矿水与围岩矿物发生强烈的水-岩交换反应。14C、氚、H-O同位素揭示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均为1952年前的次现代水补给,热矿水年龄为1536~28410a,补给区温度为6.58~11.33℃,为晚更新世气候较为寒冷的大气降水补给。采用平衡矿物法及SiO2温标估算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温度为59.53~105.25℃,计算热储埋深为2246~4278m,热矿水循环深度为918~2428m。(4)矿物饱和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碳酸盐岩热储层中白云石、方解石、石膏及萤石的溶解使得大量的Ca2+、Mg2+、SO42-及HCO3-离子向水中迁移和分配;天青石、萤石、菱锶矿及含SiO2矿物的溶解使得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富含Sr2+、H2SiO3、F-微量组分;受四川成盐盆地及热储层中粘土矿物或类粘土矿物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具有异常高的Na+、Cl-、TDS组分,并富含HBO2和Li+微量组分。在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中,铝硅酸盐矿物钠长石、石英及萤石的溶解形成了富含Na+、HCO3-、H2SiO3、F-化学组分的热矿水。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在深循环过程中,在强还原条件下,微生物脱硫作用将水中的硫酸盐分解为H2S气体,从而形成富含H2S热矿水。(5)稀土元素分析表明,碳酸盐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LREE/HREE高于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分异特征可能受到了不同酸碱条件的影响。而理疗热矿水(温泉)中HCO3-含量也是影响碳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稀土元素分异差别的原因之一。Ce负异常和正Eu异常研究表明氧化还原性并不是造成其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受原岩或沉积物的影响。(6)13C、87Sr/86Sr、34S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揭示了携带有生物成因和有机物来源CO2的热水作用于碳酸盐岩和铝硅酸盐岩分别控制了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87Sr/86Sr、34S分馏特征及其与Ca2+、SO42-、SI-Gypsum等相关性表明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中有大量的石膏和天青石溶解。随着水岩反应程度提高,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13C、δ34S值逐渐富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越来越低,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逐渐升高,揭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铝硅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7)PHREEQC反向模拟揭示并验证了区内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的水文地球化学反应受碳酸盐岩白云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钠盐溶解和部分微弱的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岩反应受铝硅酸盐岩中长石、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萤石溶解反应的控制。(8)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是由寒冷气候大气降水沿基岩裸露区或构造裂隙带渗入补给,在重力驱动下沿地温梯度不断加热增温进行对流循环。在热水径流路径上经人工开掘或天然出露为温泉。在热矿水对流循环过程中,热矿水与其碳酸盐岩热储层和变质岩热储层岩石矿物分别发生强烈的水岩反应,形成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9)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结果显示,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骨关节疾病有关联;过去一年泡温泉行为与皮肤症状、骨关节症状有关联;过去两周泡温泉行为与睡眠、食欲、精力充沛状况有关联。同时,不同类型的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的关联存在差异,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高血压存在统计关联;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存在统计关联。不同类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关联的差异,可能与其所富含的元素和化学组分的差异密切相关,提示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构造条件和含水围岩的矿物成分对人群健康的间接影响,这也为温泉理疗价值进一步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从区域地质背景角度出发,综合利用了多种水文地球化学技术,阐明了地质背景和水文地球化学反应是控制区内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的主要原因。基于化学元素的理疗热矿水(温泉)分型泡浴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对今后温泉理疗价值的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王琨[9](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下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天然气保存条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在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越来越受到重视。鄂尔多斯南部早古生代处于海相沉积发育部位,早古生代地层发育、沉积厚度大,研究其构造演化和天然气保存条件对古老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开展了系统的野外观察、剖面测量及样品采集工作,对盆地南部构造特征、变形期次及演化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应用多种方法对下古生界盖层及保存条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盆地下古生界构造改造强度、储层发育及盖层分布条件对研究区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前景进行了综合评价,取得了如下认识:(1)盆地南部断裂发育,走向以近东西向、北东-北东东向为主,北西-北西西向次之,由南向北构造形迹规模由大到小,构造变形由强到弱。断裂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其次为加里东期及喜山期。(2)盆地南部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燕山期最为强烈,主要表现为一系列背向斜及伴生的断裂构造,是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构造带的主构造变形期,奠定了渭北隆起的构造格架;加里东期在盆地南缘西段表现强烈,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向南倾北推的逆冲断裂;晚三叠世末,印支运动在盆地西南边缘较为强烈,表现为挤压抬升剥蚀;喜山运动以抬升剥蚀为主,发育正断层。(3)盆地南部主要有两期抬升冷却事件,分别是100-110Ma的早白垩世晚期和30-40Ma以来的新生代,具有南早北晚的特点。从早白垩世以来历经了强烈的剥蚀,抬升幅度较大,南部剥蚀量大,改造强烈,向北部改造强度及剥蚀量减小,改造强度周边强于盆地内部。(4)盆地南部区域性盖层主要是上古生界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泥岩;下古生界奥陶系发育致密石灰岩和泥灰岩,膏盐岩主要发育在东北部,作为局部的、直接的盖层。研究区南段(陇县以南)缺失区域性盖层,保存条件差。地层水矿化度具有北部高、南部低的特点,指示南部和西部天然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差,盆地内部较好。(5)上古生界石盒子组泥岩厚度大,有较高的突破压力,达15MPa,封闭性强,盖层品质好;本溪组铝土岩突破压力大于15MPa,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低,盖层品质较好;奥陶系膏盐岩突破压力最高,可达20MPa,孔隙度0.15%,渗透率0.8×10-7um2,封闭性能强,盖层品质好。其次为泥灰岩,突破压力达12MPa,为较好的内幕盖层。(6)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泥岩突破压力具有从西向东、从北向南逐渐降低的特点,各井下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及山西组泥岩突破压力大多数大于15MPa,封闭性能好。(7)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天然气保存条件可划分为3类,总体而言保存条件由南向北变好,最南部奥陶系出露地表,找气前景差。中央古隆起及演化对研究区生储盖的分布及天然气成藏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预测了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有利区,认为富县-宜川一带为天然气勘探有利区块,彬县-淳化为较有利区块。
邓倩[10](2021)在《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震旦纪–早寒武世是地质历史上生命演化的重要转折时期,古海洋中关键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沉积环境和生物发育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研究该时期沉积地层中的微量元素和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对了解震旦–寒武纪界线附近的古海洋环境、生物演化和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协同作用机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论文工作以华南扬子板块和塔里木盆地为例,对震旦系–下寒武统典型地层剖面上岩石有机碳含量(TOC)、微量元素分布、碳酸盐碳/氧同位素(δ13Ccarb和δ18Ocarb)以及干酪根碳同位素(δ13Cker)等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系统的分析,主要讨论了:(1)华南扬子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与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埃迪卡拉生物群发育的协同演化关系;(2)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和库鲁克塔格地区下寒武统富有机质地层的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3)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条件及成藏特征;(4)塔里木盆地和华南扬子地区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从斜坡相的洞坎上剖面到盆地相的凤滩剖面,华南震旦系–下寒武统的干酪根和碳酸盐碳同位素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反映了不同水体深度和不同沉积环境中主导微生物类群的差异和海洋氧化还原分层的影响。氧化还原敏感的微量元素比值参数U/Th、V/(V+Ni)、V/Cr和Ni/Co指示了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的深水以缺氧-硫化条件为主,并存在多幕式的短暂氧化事件。这种多幕式的短暂氧化事件促进了海洋生物的发育。另一方面,华南震旦系–下寒武统岩石干酪根普遍比全岩更加富集Co、Cu、Ni、Mo等微量元素,表明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中的生物对这些微量元素可能存在选择性富集作用。震旦纪陡山沱中期埃迪卡拉生物群兴起时,干酪根中这些与生物发育相关的微量元素含量的增加,体现了古海洋中微量元素与生物发育存在协同演化关系。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什艾日克剖面的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雅尔当山剖面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西大山组都沉积于缺氧环境中。当时的古海洋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在上升洋流和热液的共同作用下沉积物中富集了Ba、Cu、Mo、Ni、V、Zn等营养微量元素,其浓度分别高达10000 ppm、130 ppm、79 ppm、66ppm、1935 ppm、244 ppm,远远高于上地壳中平均含量。玉尔吐斯组偏轻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平均-34.89‰)指示了什艾日克剖面早寒武世早期以底栖藻类为主的生物类型,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相对较高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平均-32.65‰)指示了雅尔当山剖面早寒武世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混合的生物类型。西山布拉克组中大量浮游藻类、较高的碎屑输入和沉积速率,导致其有机碳含量比玉尔吐斯组低,但烃源岩发育层段厚度比玉尔吐斯组更大。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玉尔吐斯组的发育模式与塔西北地区相似,古生产力的提高和缺氧的保存条件是控制轮探1井下寒武统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轮探1井寒武系轻质原油相对富集三环萜烷,可能与原油较高的演化程度、较远的运移距离和特殊的母质来源有关。根据地质背景、原油与潜在烃源岩的热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推测轮探1井的寒武系轻质油与下伏的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塔里木板块与华南扬子板块的下寒武统地层在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发育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两个板块下寒武统底部碳酸盐碳同位素均存在负异常,反映了早寒武世的海侵和缺氧沉积事件。受海平面上升和构造活动的影响,两个板块均发育了一套优质的下寒武统烃源岩,是深层油气资源的重要母质来源。两个板块下寒武统烃源岩富集了与生物发育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反映了当时古海洋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其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同时具有催化活性(如Ni、Fe、Mo、V等过渡金属元素),对烃源岩的生烃过程也存在催化作用。总体来看,扬子板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的过渡金属元素浓度比塔里木盆地玉尔吐斯组高,这可能也是造成两个板块下寒武统有机质演化程度差异的潜在因素之一。
二、长江三峡东部地区奥陶系划分与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三峡东部地区奥陶系划分与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碳酸盐缓坡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对储集层发育的制约——以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中一下奥陶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概况 |
2 碳酸盐缓坡沉积微相类型及发育特征 |
2.1 内缓坡亚相沉积特征 |
2.2 浅缓坡内带沉积特征 |
2.3 浅缓坡外带沉积特征 |
2.4 深缓坡亚相沉积特征 |
3 高频层序格架内沉积微相展布 |
3.1 层序地层划分及特征 |
3.2 层序格架内沉积微相侧向展布 |
3.3 高频层序格架内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
4 沉积微相和高频层序对储集层发育的制约 |
4.1 不同微相的储集层物性发育特征 |
4.2 高频层序和沉积微相对储集层发育的制约 |
4.3 研究区内有利储集层分布预测 |
5 结论 |
符号注释: |
(2)中国奥陶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奥陶纪年代地层划分 |
2 中国奥陶纪生物带 |
3 中国奥陶纪地层区划 |
3.1 阿尔泰—兴安地层区 |
3.2 准噶尔地层区(I) |
3.3 塔里木—天山地层区(Ⅱ) |
3.3.1 塔里木地层分区(II1) |
3.3.2 中天山—北山地层分区(II2) |
3.4 华北(中朝)地层区(III) |
3.4.1 西部地层分区(III1) |
3.4.2 北部地层分区(III2) |
3.4.3 南部地层分区(III3) |
3.5 柴达木地层区(IV) |
3.6 喜马拉雅地层区(V) |
3.7 冈底斯—察隅地层区(VI) |
3.8 羌塘—昌都地层区(VII) |
3.9 松潘—甘孜地层区 |
3.1 0 滇缅马地层区(VIII) |
3.11印支地层区(IX) |
3.12华南地层区(X) |
3.12.1扬子地层分区(X1) |
3.12.2江南地层分区(X2) |
3.12.3珠江地层分区(X3) |
4 关于岩石地层单元名称及界线 |
(3)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寒武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
2 中国寒武纪生物带 |
3 中国寒武纪地层区划和代表性剖面 |
3.1 天山—兴安区(I) |
3.1.1 北天山—北山分区(I1) |
3.1.2 额尔古纳—兴安分区(I2) |
3.2 塔里木区(II) |
3.2.1 南天山分区(II1) |
3.2.2 库鲁克塔格分区(II2) |
3.2.3 柯坪分区(II3) |
3.2.4 铁克里克分区(II4) |
3.2.5 阿尔金山分区(II5) |
3.3 柴达木—祁连区(III) |
3.3.1 柴达木分区(III1) |
3.3.2 北祁连分区(III2) |
3.3.3 中祁连分区(III3) |
3.3.4 南祁连分区(III4) |
3.4 阿拉善区(IV) |
3.5 青藏区(V) |
3.5.1 西昆仑分区(V1) |
3.5.2 喜马拉雅分区(V2) |
3.5.3 川西分区(V3) |
3.5.4 滇西分区(V4) |
3.6 华北区(VI) |
3.6.1 西部分区(VI1) |
3.6.2 南部分区(VI2) |
3.6.3 中部分区(VI3) |
3.6.4 东部分区(VI4) |
3.6.5 边缘分区(VI5) |
3.7 扬子区(VII) |
3.7.1 扬子台地分区(VII1) |
3.7.2 扬子边缘分区(VII2) |
3.8 东南区(VIII) |
4 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存在的问题 |
4.1 扬子区 |
4.1.1 扬子区寒武系底界识别与界线岩石地层名称问题 |
4.1.2 扬子区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问题 |
4.1.3 扬子区寒武系顶界厘定问题 |
4.2 华北区 |
4.2.1 寒武系底部地层单元的时代问题 |
4.2.2 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和炒米店组的使用问题 |
4.3 塔里木及天山地区 |
4.3.1 柯坪分区玉尔吐斯组和肖尔布拉克组的时代问题 |
4.3.2 库鲁克塔格分区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的时代问题 |
4.3.3 库鲁克塔格分区金龙沟组和白云岗组的问题 |
4.3.4 柯坪分区下丘里塔格群、上丘里塔格群及寒武系-奥陶系界线问题 |
(4)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天然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地质背景 |
1.1地层发育特征 |
1.2古构造与沉积背景 |
2生储盖条件 |
2.1烃源岩条件 |
2.1.1奥陶系海相烃源岩 |
2.1.2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 |
2.2储集体特征及分布 |
2.2.1晶间孔型白云岩储层 |
2.2.2溶孔型白云岩储层 |
2.3盖层 |
3天然气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 |
3.1盐下天然气成藏模式 |
3.2成藏区带划分 |
3.2.1盆地西部 |
3.2.2盆地中部 |
3.2.3盆地东部 |
4 勘探方向与目标 |
4.1神木—米脂盐岩底辟隆起带 |
4.2乌审旗靖边—古隆起东侧构造—岩性带 |
5结论 |
(5)靖边气田X井区马五1+2气藏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2 碳酸盐岩气藏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层与微构造特征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X井区地质特征 |
2.1.2 地层发育特征 |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1 地层划分依据 |
2.2.2 地层划分方法 |
2.2.3 地层对比 |
2.3 微构造特征 |
第三章 沉积特征 |
3.1 相标志 |
3.1.1 岩芯描述中的相标志 |
3.1.2 古生物标志 |
3.1.3 测井相标志 |
3.2 沉积相划分 |
3.3 单井沉积微相特征 |
3.4 连井沉积微相特征 |
3.5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四章 储层特征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岩石类型 |
4.1.2 岩石组分 |
4.2 储集空间特征 |
4.2.1 孔隙类型 |
4.2.2 储层裂缝类型 |
4.2.3 溶蚀孔洞 |
4.3 成岩作用 |
4.3.1 成岩作用类型 |
4.3.2 成岩演化序列 |
4.4 物性特征 |
4.4.1 X井区各小层孔、渗特征 |
4.4.2 马五_(1+2)段孔渗关系 |
第五章 气水层综合识别方法 |
5.1 产层分类原则 |
5.2 典型气水层的测井响应特征 |
5.2.1 气层测井响应特征 |
5.2.2 气水层测井响应特征 |
5.2.3 水层测井响应特征 |
5.3 利用储层孔、渗特征分析法 |
5.4 电阻率-声波时差交会图法 |
5.5 视波阻抗-电阻率交会图法 |
第六章 气藏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 |
6.1 气水分布规律 |
6.1.1 单井气、水井垂向分布特征 |
6.1.2 气藏剖面特征 |
6.1.3 气、水平面分布特征 |
6.2 不同气水分布模式下气井生产特征 |
6.3 气藏分布主控因素 |
6.3.1 残余地层对气藏分布的影响 |
6.3.2 构造对气藏分布的影响 |
6.3.3 成岩作用对气藏分布的影响 |
6.3.4 岩溶古地貌对气藏分布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基于多源数据与尺度分割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上犹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多源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 |
1.2.3 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形地貌 |
2.2 基础地质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3 水文气候 |
2.4 人类工程活动 |
2.5 地质灾害 |
2.5.1 自然滑坡 |
2.5.2 工程滑坡 |
2.6 小结 |
第三章 多源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3.1 多源数据的定义 |
3.2 多源数据的获取 |
3.3 多源数据的处理方法 |
3.3.1 多源数据的分类 |
3.3.2 多源数据的特点 |
3.3.3 多源数据的处理过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区域尺度与局部尺度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 |
4.1 滑坡易发性评价的关键问题与处理流程 |
4.1.1 评价单元的选取 |
4.1.2 斜坡单元的划分 |
4.1.3 地形单元的划分 |
4.1.4 两种单元的对比 |
4.1.5 滑坡评价因子的提取及分析 |
4.1.6 多源数据处理 |
4.1.7 评价因子的筛选 |
4.2 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的选择 |
4.2.1 信息量模型 |
4.2.2 神经网络模型 |
4.2.3 支持向量机模型 |
4.2.4 信息量-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的构建 |
4.3 区域尺度下滑坡易发性评价 |
4.3.1 滑坡易发性评价流程 |
4.3.2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
4.3.3 非滑坡单元的选取 |
4.3.4 基于信息量-ANN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
4.3.5 基于信息量-SVM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
4.3.6 易发性评价结果精度分析 |
4.4 局部尺度滑坡易发性评价 |
4.4.1 区域尺度分割模型 |
4.4.2 区域尺度分割结果 |
4.4.3 基于GWR-信息量-ANN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流程 |
4.4.4 基于GWR-信息量-ANN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 |
4.4.5 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精度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尺度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分析 |
5.1 多区域尺度易发性评价差异原因 |
5.2 区域尺度与评价因子的关系 |
5.2.1 基于斜坡单元的空间尺度与评价因子关系 |
5.2.2 基于地形单元的空间尺度与评价因子关系 |
5.3 区域分割、耦合模型对模型训练的影响 |
5.3.1 区域尺度分割对模型参数的影响 |
5.3.2 非滑坡单元选取对模型参数的影响 |
5.3.3 区域分割、耦合模型对模型分类准确性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6.1.1 研究成果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江汉盆地及周缘热年代学研究及其对长江三峡贯通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长江三峡的形成时间的主要观点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
1.2.3 源-汇系统的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工作量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长江流域地质概况 |
2.2 江汉盆地地质概况 |
第三章 长江三峡沿岸基岩磷灰石裂变径迹和(U-Th)/He热年代学分析 |
3.1 样品信息 |
3.2 实验方法及流程 |
3.2.1 磷灰石(U-Th)/He定年实验流程 |
3.2.2 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实验流程 |
3.3 磷灰石(U-Th)/He结果分析 |
3.4 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 |
3.4.1 裂变径迹定年结果 |
3.5 裂变径迹和(U-Th)/He联合模拟 |
第四章 江汉盆地碎屑岩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分析 |
4.1 样品信息及实验方法 |
4.2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结果 |
4.3 物源分析 |
第五章 江汉盆地新生代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 |
5.1 样品信息 |
5.2 锆石U-Pb定年实验方法及流程 |
5.3 碎屑岩重矿物组合 |
5.4 碎屑岩锆石U-Pb定年结果 |
5.5 碎屑锆石的物源分析 |
5.6 江汉盆地古地理重建 |
第六章 长江三峡形成的综合分析 |
6.1 长江三峡形成时间 |
6.2 现今长江水系的形成及成因 |
6.3 长江三峡形成对盆地油气系统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1 碎屑锆石U-Pb定年数据 |
(8)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
1.2.2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
1.2.3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1.2.4 理疗热矿水(温泉)医学地质学 |
1.2.5 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关键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及气象 |
2.1.3 水文 |
2.1.4 地形地貌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地质特征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岩相古地理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 |
2.3 地热地质条件 |
2.3.1 热储单元结构特征 |
2.3.2 地热异常构造 |
2.3.3 地温场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球化学特征 |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测试 |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1 矿物岩石特征 |
3.2.2 主量元素特征 |
3.2.3 微量元素特征 |
3.2.4 稀土元素特征 |
3.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3.3.1 常量组份特征 |
3.3.2 微量组分特征 |
3.3.3 稀土元素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
4.1 地质成因类型 |
4.1.1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质类型 |
4.1.2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热系统类型 |
4.1.3 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类型 |
4.2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
4.2.1 基于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类 |
4.2.2 基于统计学分类 |
4.3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
5.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5.1.1 样品采集 |
5.1.2 样品测试 |
5.2 热流体起源及深循环特征 |
5.2.1 热矿水起源 |
5.2.2 热矿水滞留时间 |
5.2.3 热储温度及温标理论 |
5.2.4 水岩平衡状态判断 |
5.2.5 热储温度估算 |
5.2.6 热储埋深及循环深度 |
5.3 主要水化学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3.1 常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3.2 微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4 稀土元素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指示意义 |
5.4.1 REEs分异特征指示意义 |
5.4.2 Ce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5.4.3 Eu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5.5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 |
5.5.1 碳同位素 |
5.5.2 锶同位素 |
5.5.3 硫同位素 |
5.6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6.1 模拟的必要性和软件选择 |
5.6.2 反应路径的确定 |
5.6.3 可能的矿物相化学反应 |
5.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研究 |
6.1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条件 |
6.1.1 热储层和盖层 |
6.1.2 构造 |
6.1.3 水源 |
6.1.4 热源 |
6.1.5 物质来源 |
6.2 理疗热矿水(温泉)成因模式 |
6.2.1 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
6.2.2 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
7.1 流行病学调查 |
7.1.1 调查方法 |
7.1.2 调查结果 |
7.2 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
7.2.1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
7.2.2 理疗热矿水(温泉)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环境地球化学机理探讨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下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天然气保存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现状 |
1.2.2 叠合盆地构造演化与下古生界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1.2.3 盖层宏、微观封闭机理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质背景 |
2.2 下古生界地层分布特征及原型盆地 |
2.2.1 寒武系地层分布特征 |
2.2.2 寒武系原型盆地 |
2.2.3 奥陶系地层分布特征 |
2.2.4 奥陶系原型盆地 |
第三章 盆地南部断裂及构造特征 |
3.1 盆地南部主要断裂 |
3.1.1 断裂分布特点 |
3.2 断裂的形成演化 |
3.3 盆地南部构造带划分和构造特征 |
3.3.1 构造带划分 |
3.3.2 不同构造单元构造特征 |
第四章 盆地南部构造演化及后期改造特征 |
4.1 盆地南部现今构造特征 |
4.2 盆地南部不同时期构造格架 |
4.3 奥陶系顶面古构造演化 |
4.4 主要构造变形期次及变形特征 |
4.5 构造抬升期次及构造演化改造 |
4.5.1 盆地南部热演化史与剥蚀厚度恢复 |
4.5.2 改造强度 |
第五章 盆地南部下古生界生储盖特征及盖层评价 |
5.1 烃源岩和储层分布特征 |
5.1.1 烃源岩分布 |
5.1.2 储层分布 |
5.2 盖层展布规律 |
5.2.1 上古生界盖层 |
5.2.2 下古生界内幕盖层 |
5.2.3 盖层厚度宏观评价 |
5.3 盖层微观评价 |
5.3.1 孔隙度 |
5.3.2 渗透率 |
5.3.3 突破压力 |
5.3.4 成岩阶段与封闭性演化 |
5.4 盖层分类评价 |
第六章 天然气保存条件研究 |
6.1 天然气成藏要素时空匹配关系 |
6.2 天然气保存条件 |
6.2.1 构造活动对天然气保存的作用 |
6.2.2 渭北隆起构造带及其对油气保存的影响 |
6.2.3 盆地下古生界地层水矿化度指示天然气保存条件 |
6.2.4 盖层分布特征 |
6.3 天然气保存评价 |
6.4 奥陶系顶面演化对天然气的控制作用 |
6.5 有利勘探区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微量元素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
1.1.2 古海洋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
1.1.3 地质历史时期的全球碳循环与稳定碳同位素 |
1.1.4 关键地质时期微量元素/碳同位素与生物发育、有机质富集的协同演化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震旦–寒武纪过渡时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华南洞坎上和凤滩剖面震旦系–下寒武统全岩/干酪根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
2.1 引言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基本地质概况 |
2.2.2 研究剖面与地层 |
2.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2.3.1 矿物组成分析 |
2.3.2 总有机碳含量分析 |
2.3.3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 |
2.3.4 干酪根元素组成和碳同位素分析 |
2.3.5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2.3.6 干酪根微量元素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
2.4.2 有机/无机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 |
2.4.3 不同沉积相的全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2.4.4 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演化 |
2.4.5 干酪根和全岩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对比 |
2.4.6 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中微量元素、氧化还原环境与生物发育的协同演化模式 |
2.5 小结 |
第3章 塔里木盆地柯坪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系–下寒武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区域地质背景 |
3.2.1 基本地质概况 |
3.2.2 研究剖面与地层 |
3.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
3.4.2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地层对比 |
3.4.3 有机碳含量与干酪根碳同位素的分布差异性 |
3.4.4 主、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热液活动和陆源碎屑输入的指示 |
3.4.5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古环境和古生产力分析 |
3.4.6 塔里木盆地东、西地区下寒武统有机质富集机制和烃源岩发育模式 |
3.5 小结 |
第4章 塔里木盆地轮探1 井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发育及其成藏特征 |
4.1 引言 |
4.2 区域地质背景 |
4.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4.3.1 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碳同位素与主微量元素分析 |
4.3.2 核磁共振分析 |
4.3.3 岩石热解分析 |
4.3.4 干酪根催化加氢热解实验 |
4.3.5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轮探1 井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4.2 轮探1 井震旦系–下寒武统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
4.4.3 轮探1 井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条件与有机质富集机制 |
4.4.4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地球化学特征 |
4.4.5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的油源对比分析 |
4.4.6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藏勘探发现的地质意义 |
4.5 小结 |
第5章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
5.1 扬子古板块与塔里木古板块的可比性 |
5.2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碳同位素地层对比 |
5.3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情况对比 |
5.4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微量元素浓度对比与有机质演化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四、长江三峡东部地区奥陶系划分与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碳酸盐缓坡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对储集层发育的制约——以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中一下奥陶统为例[J]. 刘艺妮,胡明毅,张三,张君龙,高达,肖传桃.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 [2]中国奥陶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张元动,詹仁斌,袁文伟,唐鹏,李越,王志浩,周志毅,方翔,李文杰,成俊峰. 地层学杂志, 2021
- [3]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朱茂炎,孙智新,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周志强,张俊明. 地层学杂志, 2021
- [4]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天然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J]. 任军峰,刘新社,喻建,魏柳斌,王前平. 中国石油勘探, 2021(06)
- [5]靖边气田X井区马五1+2气藏分布规律研究[D]. 雷倩倩.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6]基于多源数据与尺度分割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上犹县为例[D]. 蔡超.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7]江汉盆地及周缘热年代学研究及其对长江三峡贯通的指示[D]. 杨超群.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8]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D]. 陈正山. 贵州大学, 2021(11)
- [9]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下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天然气保存条件研究[D]. 王琨. 西北大学, 2021
- [10]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D]. 邓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