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粘土干燥灵敏性快速测定法(论文文献综述)
А.Ф.чижский[1](1967)在《粘土干燥灵敏性快速测定法》文中研究表明 目前存在几种测定粘土干燥灵敏性的方法。但是,用这些方法测定灵敏系数的时间需要持续几昼夜。设备复杂,测定时间长,使得这些方法不能有效地用于工厂条件,而需要连续控制粘土泥料(配方)时尤其是这样。我们提出的这种新的粘土干燥灵敏性快速测定法的实质在于确定用巨型幅射光热流幅射湿粘土试样至试样内产生开裂为止的周期时间。所获得的幅射周期时间Z。应当是该种粘土干燥灵敏性的准数。但是,数值Z。不能直接回答该种粘土属于哪一级灵敏性。因
武朝军[2](2016)在《上海浅部土层沉积环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沉积结构性黏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受到沉积环境、矿物组成、颗粒级配和孔隙溶液化学特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上海地区,地下工程建设一般涉及晚更新世(6)层硬土层及其以上全新世(5)层2层土,该土层的深度一般为3035 m,称为浅部土层。本文首先以现代长江三角洲的堆积过程为背景,详细描述了上海浅部各层黏土的沉积环境,并对上海浅部各层土体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的进行了综合研究。(1)上海浅部土层是作为现代长江三角洲的一部分堆积形成的。在晚更新世137.5 ka BP(千年之前),海面上升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海侵,在广大海岸带的海相环境中广泛沉积有一层软黏土,各地黏土在沉积完成后又经历不同的环境变化。这种不同的沉积环境和沉积历史影响着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长江巨大的流通量和挟沙量,使得在江水和潮汐流相互作用下形成的长江三角洲有独特的沉积环境。上海浅部土中的(6)层硬土和(5)4层土分别沉积于海侵发生前古河间地的湖泊沼泽环境和古河谷内的溺谷环境中。(5)351层软土沉积于海侵过程中的滨海相环境。淤泥质软黏土((3)层和(4)层)沉积于距今74 ka BP之间浅海–滨海环境中。表层(2)层土沉积于滨海–河口相环境,该层土裸露于陆地表面,长期经受蒸腾作用,与古地面(6)层土性质类似,表现为一定的超固结性。上海浅部各层土沉积环境的不同的使得物理特性、结构性和超固结性均有所区别。沉积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孔隙溶液的含盐量,从而影响土体的液塑限;结合河口位置、水流速率的差异,导致土体不同的絮凝程度。上海浅部(4)层土沉积于海侵最盛时期,水中含盐量最高,颗粒之间絮凝程度最高,从而导致其结构性最强。(2)通过试验,得到了上海浅部土体的基本物理特性典型剖面,揭示了浅部土体天然含水率(wn)、初始孔隙比(e0)、密度(ρ)、液限(wL)、塑限(wP)、液性指数(IL)与塑性指数(IP)沿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2)6层黏土范围内,随着埋深的增加,wn、e0、wL、IP和IL先增加后减小,ρ和OCR则相反。这些参数均在(4)层土所处深度(815 m)范围内达到极大或极小值。上海浅部各土层基本为黏土和粉质黏土,少量的粉土和粉砂(分布于苏州河附近及以北地区)。颗粒级配试验表明,上海(2)6各层土之间级配差别不大,均以粉土颗粒为主,黏土颗粒含量均不超过50%,可以定义为粉质黏土。浅部土层原生矿物不足1/3,以黏土矿物为主,其中伊利石含量高达70%,这是源于长江流域的岩源分布及地质作用。(3)分析了上海浅部土压缩指数(Cc)与其他基本物理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wn、e0和wL均与Cc有较好的相关性,并建立了wn与Cc的关系式。既有的Cc与wn之间的线性经验关系式并不适用于上海浅部黏土,尤其是当wn较大(>45%)时,实际Cc偏高。提出的Cc和wn之间的指数关系Cc=0.0426(e0.0444wn–0.794)可以更好地预测上海浅部黏土的压缩指数,并且基本适用于中国东部沿海其他地区的黏土。(4)对上海浅部各层原状土进行了固结和三轴试验,尤其是对厚度最大的(4)层海相软黏土,还进行了重塑试样和原状试样的对比试验,得到了结构性对上海浅部土层压缩性和剪切特性的影响。对于上海浅部(2)6各层土,结构性对压缩特性的影响均比较弱。对比Iv–lg p空间中浅部各层土的压缩曲线与沉积压缩线(SCL)和固有压缩线(ICL)的相对关系:(3)层和(4)层土处在SCL和ICL之间,结构性最强、超固结性最弱;(5)层土贴近ICL;(2)层和(6)层土基本位于ICL以下,处于超固结状态,结构性最弱。(4)层土重塑和原状试样的固结试验表明,与世界上其它结构性黏土(Ariake等)相比,Cc–p曲线在Cc达到峰值后衰减幅度很小,说明结构性对上海(4)层土的压缩特性的影响比较弱。在不同应力路径作用下,结构性对上海浅部(4)层土的三轴剪切特性影响不同。在固结排水剪切(CD)试验中,结构性原状试样和重塑试样的q/p′–εa曲线基本一致,εv–εa曲线的发展趋势类似,但结构性试样的最终体变量是重塑样的两倍。在固结不排水剪切(CU)试验中,结构性试样的初始刚度相对较大,但最终破坏时的孔隙水压力系数(Af)与基本一致。上海浅部(4)层软黏土的结构难以完全被破坏。在e–logσv空间中,原状试样与重塑试样的强度包线(即临界状态线CSL)并不重合,而是呈现出两条平行直线,表明在三轴试验剪切破坏时,原状试样的结构仍未完全破坏至重塑状态。固结试验中,土体在1 600 kPa竖向荷载下孔隙指数Iv仍位于ICL以上。(5)通过对上海浅部各层土的原状试样进行固结和三轴试验,研究了各层土原位状态下的超固结性。固结试验所得各层土的超固结比OCR以(2)层土最高(Max≈10),该层土处于陆地表面,原位应力较低,又长期经受蒸腾作用,使得其具有较高的表观先期固结压力,因此OCR最高;其次是底部(6)层土(OCR≈2.0),因为其在晚更新世时期曾作为地表土长期暴露地面;中间厚度较大的(3)层和(4)层土淤泥质软黏土OCR接近1.0,可认为正常固结土;(5)层土虽然为海相软黏土,但是由于沉积历史较长,产生一定的表观前期固结压力,OCR≈1.4,为弱超固结土。上海浅部各土层的CD试验结果中,(2)层和(6)层土的q/p–εa曲线表现为一定的应变软化型,而(3)层和(4)层土则为应变硬化型,从另一角度印证了固结试验得到的上海浅部各层土的超固结性。(6)小应变区间内的应力–应变关系反映了土体屈服前结构的破坏过程。常规三轴系统的缺陷使得局部位移传感器成为小应变试验中必要仪器。对上海浅部(4)层土进行了一系列小应变试验尝试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一套使用霍尔效应传感器的小应变三轴试验流程,探讨了K0固结对小应变试验结果的影响,并修正了常规的试样帽与轴压传感器的接触形式,使得试验所得刚度衰减曲线更加合理。
汤琳[3](2009)在《环境污染控制过程高灵敏生物传感技术研究及其检测体系构建》文中指出在环境污染控制过程中,污染物的降解大多是通过微生物的相互协同作用完成的,对污染物及参与降解过程的微生物的种群分布、功能活性和代谢产物变化等进行快速、灵敏的追踪、监测与时空分辨,是研究污染物降解过程的重要途径。生物传感技术是一种对待测物实现快速、实时、在线分析检测的新兴技术,它利用生物识别作用对待测的物质进行分析测定,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具有高灵敏度、高专一性、快速测定、简便易携、适用于复杂体系的实时、在线测定等优点,为环境污染物及其降解过程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组分或代谢产物的分析检测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平台。系统地构建环境污染控制过程中生物传感技术检测体系,为环境污染控制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生物信息,对于解决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实时、在线监测技术难题,最终实现自动化控制,推动环境检测技术大跨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制了一系列生物传感检测方法,用于环境中痕量污染物及其降解产物等的高灵敏检测,并以堆肥环境体系为例,建立起了一套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检测环境复杂系统中的污染物及参与其降解过程的生物酶、微生物种群、功能基因和代谢产物动态变化的新方法体系,克服了传统的分析检测方法在环境污染控制过程实时在线检测等方面的局限性,有利于深入了解整个垃圾堆肥处理过程的微生物学机理,高效指导微生物接种和堆肥工艺革新。论文工作从整体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环境中痕量有毒有害污染物及降解产物的高灵敏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研究。通过采用二茂铁掺杂电聚合和伴刀豆蛋白A自组装等技术将酶固定在电极表面,构建了抑制型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和抑制型辣根过氧化物酶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土壤样品中的痕量Cr(VI)和Hg(II)与湘江水中的苯肼,具有灵敏度高、抑制可逆、稳定性和选择性好等优点,获得的Cr(VI)和Hg(II)的检测下限均为0.49μg L-1,苯肼的检测下限为1.7×10-6 M,并运用酶传感器实验数据,推导出了辣根过氧化物酶对H2O2、对苯二酚的催化反应以及苯肼对该反应的抑制作用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型拟合与参数估计;将有机氯农药毒莠定与牛血清蛋白交联制备人工抗原,并注射入新西兰大白兔体内提纯出抗体,研制了一种基于壳聚糖/纳米金复合膜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稻米、莴苣和稻田水中的痕量毒莠定,该免疫膜具有很好的选择性,灵敏度高,可批量制作、一次性使用,检测下限为5 ng mL-1 ;利用酚类物质普遍具有的还原性,研制了一种传感晶片,以固定在玻片表面的金纳米颗粒为晶种,运用在酚还原作用下金纳米颗粒催化增长的原理和吸收光谱变化规律,用于好氧发酵液等复杂体系中酚浓度检测,检测下限为7×10-6 M,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灵敏度高;还利用漆酶催化邻苯二酚氧化还原反应和磁性颗粒分离技术,研制了一种基于磁性纳米颗粒固定技术的漆酶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堆肥复杂系统中的浓度低至7.5×10-7 M的痕量邻苯二酚。第二部分着重开展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堆肥系统微生物降解酶活性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跟踪监测。堆肥系统中多种酶的活性是检测堆肥腐熟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电极表面固定化纳米金原位扩增对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氧化的生物电催化活性,研制了一种新型NADH电化学传感器,响应迅速,灵敏度高,能够在酸性缓冲液中检测浓度低至2.5×10-7 M的NADH,3个月内保持检测结果精确;利用在NADH还原作用下Au/Ag核壳型纳米颗粒催化增长的原理和吸收光谱变化规律,研制了一种NADH光学纳米生物传感晶片,检测下限为1.56×10-5 M;利用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P)催化底物的氧化还原反应,研制了一种快速同步检测堆肥中木质素降解酶活的电化学酶传感器,检测样品LiP活性范围为8.1429.79 U L-1 ,MnP活性范围为0.0851.37 U L-1 ,该方法能够排除堆肥浸出液中浊度和光干扰物质的干扰,较传统的分光光度法更加快速、灵敏和精确,是堆肥系统中快速、低成本的堆肥腐熟度检测技术;堆肥常见微生物铜绿假单胞菌发酵代谢产生的鼠李糖脂是一种可改善堆肥微环境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本文制备了二鼠李糖脂人工抗原和抗体,研制了一种基于3,3’-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的二鼠李糖脂酶联免疫试纸,可用于肉眼检测浓度低至0.05 mg L-1的二鼠李糖脂,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重复性良好。第三部分着重开展基于基因传感技术的堆肥系统微生物种群动态和功能基因的跟踪监测。堆肥中某些高效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具有相应的功能基因,LiP是真菌降解木质素的一种关键酶,设计合成了黄孢原毛平格菌lip基因探针,研制了一种夹心式杂交识别lip基因的酶联电流型DNA传感器,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酶切技术,成功检测了黄孢原毛平格菌的基因组DNA提取样品中的lip基因,检测下限为0.03 nM,该DNA传感器能够有效识别相同长度的错配核酸链样品;纤维二糖水解酶(CBH)是纤维素降解的一种关键酶,设计合成了瑞氏木霉cbh2基因探针,运用纳米金原位扩增技术制备了一种金/硅/铁三层复合型核壳磁性纳米颗粒,研制成竞争式杂交识别cbh2基因的电化学纳米DNA传感器,检测下限达到10-13 M;还将羧基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多聚(3,4-乙烯二氧噻吩)复合膜沉积在电极表面,制备了cbh2基因传感器,优化实验参数,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表征;细菌的16S rDNA/rRNA基因序列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可用于种属特异性鉴定,研制了一种基于分子信标荧光分析的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体外定量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总RNA提取样品中的16S rRNA,杂交反应需时约30 min,该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不受核酸交叉污染,检测前不需要对细菌总RNA进行分离和纯化。第四部分为复杂环境体系污染物及降解性能定量检测的数据解析。由于环境样品组成复杂,干扰物质较多,多种待测组分可能同时存在,给分析监测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s)解析信号的优良性能,将人工神经网络和电化学酶传感技术相结合,用于黄孢原毛平革菌接种堆肥中木质素降解酶活性电化学检测及漆酶传感器检测邻苯二酚的定量分析,与线性回归模型相比,该方法更加精确、灵敏、稳健;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是土壤保留阳离子营养物质和缓冲污染物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还构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土壤传递函数,用于定量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土层的土壤CEC,该复合神经网络模型在大规模数据拟合中具有优越性。
文阳平[4](2013)在《电子型导电高分子生化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问题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目前,农业污染问题不仅直接威胁着农业安全,还严重危害农业生态环境与影响人体健康水平。与此同时,威胁人类健康的很多非遗传疾病多与摄入的营养有关,使得农业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粮食、蔬菜与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营养问题备受关注。传统检测方法诸如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及其联用方法虽然灵敏准确,但需要繁琐费时的样品预处理,且仪器昂贵笨重,需专业人员维护与使用,不适于现场在线检测分析。因此,建立快速、可靠、灵敏和实用的监测/检测技术与方法,对农业安全和营养健康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传感技术是现代分析检测中的重要技术,由于其价格低廉、制备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微型化和连续现场检测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生物工程、食品工业和环境检测等领域。然而,在生化传感器的构建中,如何选择有效的固定方法和合适的材料决定着生化传感器的稳定性、灵敏度和选择性等重要性能参数。电子型导电高分子(ECPs),尤其是聚苯胺(PANi)、聚吡咯(PPy)、聚噻吩(PTh)及其衍生物或复合材料由于其可逆的电化学掺杂与去掺杂、高而稳定的电导率、分子导线效应、可与其它不同固定方法结合及可与多种固定化材料共聚或复合等独特优势已在高效生化传感器的应用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基于此,本论文合成了不同新型ECPs传感材料或制备了ECPs复合传感材料,结合各种电化学或光学检测方法,研究了基于不同ECPs的生化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及其农业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了各种基于PPy、聚3-噻吩乙酸(PTAA)、聚(3,4-乙撑二氧噻)(PEDOT)等ECPs及其衍生物或复合材料的酶传感器。通过引入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ILs)、粘合剂、纳米材料、亲水基团等可不同程度改善酶传感电极的性能。尤其是ECPs纳米复合材料,能很好的发挥其协同生物电催化效应,表面活性剂可改善单体的水溶解性和聚合电位,ILs能为不溶于水的单体同时提供良好的溶剂体系和支持电解质。粘合剂等高分子膜能很好的提供生物兼容性和改善PEDOT: PSS膜的水稳定性。抗坏血酸氧化酶(AO)由于其长的寿命和高而稳定的生物活性可作为酶传感器固定生物组分研究的模式生物材料。更为重要的是,PEDOT及其性能优良的功能化衍生物或它们的复合材料也为生物活性组分的固定和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提供了优异的载体材料或传感材料。(2)以AO为模式酶,PEDOT为的固定化载体,构建各种基于PEDOT的电化学AO生物传感器并应用于农业基础探索研究。通过生物兼容性表面活性、磺基阴离子基ILs、Nafion、碳纳米材料和金属纳米颗粒、亲水基团等引入,改善了PEDOT及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性能。①生物兼容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和N-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的掺入不仅改善了3,4-乙撑二氧噻(EDOT)的溶解性和聚合电位及其聚合物膜的生物兼容性,而且获得的生物兼容性PEDOT酶膜有利于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并应用于蔬菜作物和商业饮料中的VC检测;②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硫酸乙酯是良好的“绿色”溶剂和支持电解质,它不仅可以解决单体溶解性问题,还可通过掺入PEDOT改善其导电性和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检测限和抗干扰性;③Nafion可改善生物传感电极的稳定性和生物兼容性及其抗干扰性;④纳米材料如多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金属纳米颗粒、石墨烯及其氧化物可改善PEDOT膜的电子传递、电催化性能、防止生物分子的泄露;增强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检测限、选择性、稳定性等;⑤EDOT衍生物,尤其是羟甲基化EDOT(EDOTM)和羧基化EDOT(EDOT-C4-COOH)不仅有良好的水溶解性和类似EDOT的聚合电位,而且获得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可通过功能基团进行生物活性组分的共价固定;⑥通过掺入黏附性聚合物如Nafion、聚乙烯醇等可改善PEDOT:PSS水溶胀性和易分解性等问题,还可解决其构建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性问题,是自制电极开发与商业化应用的良好候选者。(3)构建基于PEDOT及其衍生物或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应用于农业基础探索研究。通过引入碳材料、金属颗粒、亲水基团等改善PEDOT的性能,构建电化学化学传感电极。PEDOT复合传感电极不仅可解决PEDOT修饰电极弱的电催化性能和抗干扰性能,而且也提高了其灵敏度、检测限和稳定性。尤其是PEDOTM和PEDOT-C4-COOH不仅可以和不同材料共沉积或复合,还有利于纳米材料的自组装。已构建的PEDOT-C4-COOH/Cu电化学传感器可实现农作物和粮食中马来酰肼的检测。改良后的高水稳定性PEDOT:PSS复合电极为电极材料提供了最有前景的平台。(4)构建ECPs荧光化学传感器并应用于农业基础探索研究。ECPs的分子线放大效应可增强荧光传感器的灵敏度,而且醇/水溶性ECPs是开发“绿色”荧光传感器的优异材料。醇溶性PBA荧光传感器能高效、特异性识别Pd2+,可实现农作物或农业环境Pd2+的检测。水溶性P9AF荧光传感器可检测Fe3+和不同羧基化合物,通过磷酸盐对其Fe3+猝灭体系进行恢复,可实现二者的区分。通过进一步改良获得的醇溶性PFCA荧光传感器只对Fe3+有高效的特异性识别作用,这有利于进一步应用于农业中对Fe3+的感测。
张玉玺[5](2020)在《基于碳基纳米材料的地下水典型污染物电化学检测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是调查监测,调查的质量与效率是决定污染防治、修复、应急处置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场快速测试技术的进步是提升调查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电化学原理,以服务现场调查为目标,针对地下水典型污染指标Cr(VI)、Pb2+、NO2-、罗丹明B,开展电化学检测研究。采用碳基纳米材料,制备了四种高效、稳定,且环保、廉价、易得的电化学传感器,结合研制的便携式电化学工作站,构建了水质现场电化学检测平台,并在污染场地调查中进行了应用,为地下水污染调查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工作手段,能够促进地下水污染调查技术进步及碳基纳米材料在电化学检测中的发展。(1)通过科琴黑滴涂修饰碳布电极,制备了一种用于检测Cr(Ⅵ)的CB/CCE电化学传感器。sp2键合科琴黑拥有大量的介孔作为内表面电荷传输通道,提高了电极的传感效率和催化性能。最优条件下,时间电流法测得线性检测范围为0.025~483μM,检出限为9.88 nM。相比其他研究,科琴黑作为非金属催化剂,检测性能优势突出。(2)通过对碳布进行简单高温水热处理,制备了一种用于检测Pb2+的hoCCE电化学传感器。处理后的碳布表面增加了酮基位点与缺陷程度,提升了导电性和检测灵敏性。最优条件下,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得线性检测范围为0.06~1.6μM,检出限为30 nM。(3)利用超声复合获得硒化铋与多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制备了一种用于检测NO2-的Bi2Se3@MWNTs/GCE电化学传感器。Bi2Se3和MWNTs分子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活性比表面积和优效的电子转移速率,促进了NO2-的吸附及氧化。最优条件下,时间电流法测得线性检测范围为0.02~6000μM,检出限为20 nM。传感器除性能高效外,也避免了使用金属催化剂产生的电极毒化和环境污染问题。(4)利用食人鱼溶液对多喷碳纳米管表面氧化和进一步水热处理,制备了一种用于检测罗丹明B的MWNTs-COOH/GCE电化学传感器。羧基化的多臂碳纳米管提高了亲水性,暴露了更多的活性碳位点,利用羧基对罗丹明B的C=N键的氧化作用,实现了对RhB的高效检测。最优条件下,时间电流法得到线性检测范围为0.05~850 mM,检出限为 2.66 nM。(5)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电化学工作站,保留了常用的电化学分析功能,在灵敏度和准确性方面也无损失,并可用USB供电。结合便携式计算机、电化学传感器,共同构成了水质现场电化学检测平台。(6)利用构建的水质现场电化学检测平台,针对中山市Pb污染场地和西宁市Cr(VI)污染场地开展了应用调查,快速掌握了场地的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分析了污染成因与模式,并对应用效果和经验进行总结,简易概况操作流程。
杨浩森[6](2020)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合成及对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吸附与传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是目前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半衰期较长,在生物体内和自然环境中能够不断富集,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极具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方法不断丰富多样,但检测过程往往繁琐费力,而且目前的方法大多无法同时检测并且去除典型目标物。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结构材料,其多孔结构和特异的光学性质使其具备快速检测并且去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优势。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多孔结构和特性光学性质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研究了其对双酚类化合物等危害物的传感与去除应用,包括在真实样品中的分析性能、环境样品中的去除效率以及循环测试等。首先,筛选并制备出一种锆基金属有机框架(UiO-66),建立了盐酸克伦特罗的选择性传感检测和去除方法,并基于真实样品进行了研究。由于UiO-66具有大的比表面积(1461 cm2/g)和稳定的光学性质,它与盐酸克伦特罗结合后,其荧光强度被猝灭达到88%。与此同时,在60分钟时可以达到UiO-66对盐酸克伦特罗的吸附平衡,吸附效率达到80%以上。其对盐酸克伦特罗在4.0-40 ng·mL-1浓度范围内具有线性响应,检测限为0.17μM。该研究为危害物的同时吸附和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此外,本文还合成了一种高选择性和灵敏性地检测双酚化合物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Ga-MOF),建立了一种高灵敏性与选择性传感双酚A的方法。这种传感器具有特定的荧光传感效果,不仅具有同步荧光增强和猝灭效应,而且具有对双酚化合物快速响应和高灵敏度的优异特性,并不受其他共存离子的干扰。其中通过π-π堆积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该传感器与双酚A形成荧光配合物,显现出其优异的传感能力,检测限为26.36 nM。由于其良好的稳定性,Ga-MOFs材料可多次回收并应用于真实样品检测。这种快速、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探针,作为进一步保障食品和水安全的强大传感工具,具有检测痕量双酚A等相关风险物质的能力。最后,本文还合成了一种具有csq-a拓扑结构的稳定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BUT-16),建立了一种快速、便捷吸附双酚类及霉菌毒素类的方法。而且与传统材料相比,BUT-16不仅具有更优异的吸附性能(BET=2124 m2g-1),而且可以同时对双酚类和霉菌毒素类化合物快速吸附,吸附容量达48 mg g-1,是活性炭等传统吸附材料的2倍以上。以斑马鱼为对象,考察了BUT-16去除水体中双酚A的效果,结果表明BUT-16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双酚A,减轻了水体中双酚A对斑马鱼的机体损伤。水体中含有7 mg/L浓度的双酚A,对斑马鱼的肝脏、肠道和腮丝造成明显的坏死症状,而用BUT-16吸附去除双酚A后,斑马鱼的肝脏、肠道和腮丝等器官未见明显损伤。同时,BUT-16对斑马鱼机体也未见明显损伤。
廖家耀[7](2014)在《AFT在“氧化铁—腐殖质-Pb2+”系统中的吸附及土壤中AFT/Pb2+检测的生物传感新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土壤是微生物生活和繁殖的良好栖息地,在土壤微生物中,黄曲霉菌是普遍存在的一类真菌,其检出率可达80%以上,特别是在种植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的土壤中。土壤中的黄曲霉菌可以侵染生长期和收获后的各种农作物,危害对人类的安全生产和健康生活。黄曲霉菌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黄曲霉毒素,从土壤中分离出的黄曲霉菌中,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占70%左右。黄曲霉毒素(AFT)是一大类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均含有一个双呋哺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结构。最常见的黄曲霉毒素有六种,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是存在最为广泛、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一种。土壤中的AFB1会发生吸附、迁移和转化,在此过程中,土壤中大量存在的、电化学活性很强的氧化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土壤中,氧化铁是含量最高的金属氧化物,其常见的形态有针铁矿、赤铁矿、纤铁矿及磁铁矿,各种氧化铁会与土壤中的腐殖质相互作用,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对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和真菌毒素起到吸附和降解的作用。由于成土和污染的原因,在土壤中还存在铅、铜、锌等重金属离子,它们在土壤中会产生竞争吸附,从而与氧化铁和腐殖质一起,共同影响着有机污染物和真菌毒素的吸附、迁移及降解。为了了解土壤中生物毒素的环境行为,系统地认识土壤中AFB1的吸附、转化和归宿,降低AFB1对农产品的污染危害,探寻秸秆归田等农业生产过程中AFT的污染治理方法,本论文确立了AFB1在氧化铁、氧化铁-腐殖酸以及氧化铁-腐殖酸-Pb2+系统中的吸附研究目标。利用水热法,本研究首先合成了土壤中的四种主要氧化铁,考察了氧化铁与腐殖酸的相互作用,然后研究了氧化铁、氧化铁-腐殖酸及氧化铁-腐殖酸-Pb2+系统对AFB1的吸附反应规律。在合成针铁矿、赤铁矿、纤铁矿和磁铁矿四种土壤中的常见氧化铁过程中,探讨了不同老化反应时间对目标晶体结晶度的影响。利用胡敏酸、富里酸对合成的氧化铁进行了改性研究。经XRD图谱证明,胡敏酸和富里酸不能改变氧化铁的晶体结构,但其XRD图谱的细节发生了变化。胡敏酸和富里酸的作用使针铁矿赤铁矿和磁铁矿晶体的衍射强度降低,衍射峰变宽。胡敏酸与纤铁矿的作用使其衍射强度增加,衍射峰变宽。说明氧化铁与胡敏酸和富里酸发生了相互作用,形成了氧化铁-腐殖酸复合物,且胡敏酸对氧化铁性质的影响大于富里酸。四种氧化铁中,纤铁矿性质受腐殖酸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针铁矿,磁铁矿受影响最小。通过SEM和AFM研究了合成的四种氧化铁及其与胡敏酸、富里酸反应后产物的晶体形状、聚集状态和表面变化。经SEM和AFM表征说明,胡敏酸和富里酸都不能改变氧化铁晶体的基本构型,但胡敏酸和富里酸能够与氧化铁晶体相互作用,改变晶体的聚集状态,影响晶体的表面性质。本论文从吸附量、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式等几方面探究了四种氧化铁及氧化铁-腐殖酸、氧化铁-腐殖酸-Pb2+系统对AFB1的吸附作用,初步明确了氧化铁体系对AFB1的吸附作用规律。针铁矿、赤铁矿、纤铁矿和磁铁矿四种氧化铁对AFB1的吸附曲线相似,其吸附量均随溶液中AFB1的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低浓度范围内,针铁矿的吸附量最大,纤铁矿次之,赤铁矿的吸附量最小。AFB1的初始浓度较高时,纤铁矿和磁铁矿的吸附量较大,针铁矿次之,赤铁矿的吸附量仍然最小。四种氧化铁对AFB1的吸附量与其比表面积的相关性不显着。纤铁矿的比表面积最大,但在AFB1的初始浓度较低时,其吸附量并不是最大的。磁铁矿的比表面积最小,但其吸附量却比赤铁矿大。说明氧化铁与AFB1的作用并不是简单的物理吸附,还发生了配位络合等化学反应。胡敏酸、富里酸对氧化铁改性形成复合物后,富里酸对氧化铁性质影响较小。四种氧化铁及氧化铁-富里酸复合物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相近,吸附量均随时间而逐渐缓慢增加。在吸附反应的1-8h时间范围内,都有解吸脱附现象的发生,特别是赤铁矿尤为明显。氧化铁-胡敏酸复合物的性质较原氧化铁改变较大,其吸附动力学曲线与原氧化铁差异明显。各氧化铁及氧化铁-腐殖酸系统的吸附可分别用Elovich动力学方程或化学反应的0级速率方程进行描述。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对各种氧化铁吸附AFB1的数据进行了拟合,相关性良好。针铁矿、赤铁矿、纤铁矿和磁铁矿四种氧化铁均为Freundlich吸附类型。形成氧化铁-腐殖酸复合物后,其吸附等温线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胡敏酸改性氧化铁的改变更显着,其吸附类型倾向于由Freundlich类型变为Langmuir类型;而富里酸改性氧化铁趋于保持吸附为Freundlich类型。在氧化铁-腐殖酸复合物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b2+,使其充分反应,形成“氧化铁-腐殖酸-Pb2+”复合体系。实验探讨了“氧化铁-腐殖酸-Pb2+”复合体系对AFB1的吸附,并比较了Cu2+、Zn2+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影响。Pb2+的存在使氧化铁、氧化铁-腐殖酸体系对AFB1的吸附受到抑制,其抑制作用随Pb2+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各系统中,单纯的氧化铁对AFB1的吸附受Pb2+的抑制作用最大,氧化铁-富里酸复合物次之,氧化铁-胡敏酸复合物的吸附受Pb2+的抑制作用最小。此结果与胡敏酸、富里酸对氧化铁性质的影响大小是相符合的。比较Cu2+、Zn2+两种离子,其对AFB1吸附的影响与Pb2+类似,都表现出抑制作用,且其抑制强度随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比较而言,三种离子中,Zn2+的抑制作用最大,Cu2+次之,Pb2+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但对不同的氧化铁,三种离子的抑制作用大小有差异。在氧化铁-腐殖酸-Pb2+复合体系对AFB1的吸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氧化铁-腐殖酸的强烈吸附,致使水溶液中的Pb2+及AFB1的浓度很小。文献也表明土壤水中的Pb2+及AFB1的浓度通常是很微小的,其检测还容易受到土壤中其他成分的干扰,难以进行准确的测定。但作为有毒有害物质,对极低浓度的Pb2+及AFB1进行检测又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研究建立新的适用于土壤这种复杂体系的、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Pb2+及AFB1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传统方法比较,生物传感器由于利用了抗体抗原或酶催化等特异性的生化反应为基础进行物质检测,必然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所以本论文利用生物传感法建立了土壤复杂体系中Pb2+及AFB1的检测新方法。本研究合成了一种新的银核金壳纳米复合材料,用其标记抗-AFB1原始抗体作为检测要素,构建了一种新的检测AFB1的侧向流动免疫试纸。免疫试纸以0.2μtm孔径硝化纤维膜为反应垫,在检测线中包被了BSA-AFB1,最佳包被量为1μg·cm-1,控制线中包被了1μL·cm-1未被稀释的羊抗-鼠1gG。通过待测分子AFB1与检测线中包被的BSA-AFB1竞争标记抗-AFB1原始抗体,截留银核金壳复合纳米颗粒显色,目视法检测样品中AFB1的含量。该侧向流动免疫试纸的检测下限值为0.1ng.mL1,比传统的金胶免疫层析法,灵敏度提高了10倍。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与经典的ELISA法进行了比较,加标结果正常,方法的再现性、稳定性良好。该方法的试纸组装简单,没有复杂的标记和分离步骤;操作简单、快速,不需要复杂精密的仪器设备以及熟练的操作人员。为污染土壤修复、秸秆还田管理、食品安全分析和监测等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AFB1安全筛查方法,具有潜在的商业应用价值。本论文基于脱氧核酶(DNAzyme)修饰、纳米金标记探针作为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以个人葡萄糖计为基础的土壤及环境中微量Pb2+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Pb2+特异性诱导DNAzyme裂解,将葡萄糖淀粉酶固载结合到金探针上,根据葡萄糖淀粉酶水解淀粉的量,通过个人葡萄糖计读数实现对Pb2+的检测。该方法利用酶催化进行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很高,检测下限比传统方法低1000倍,能够用于环境中极微量Pb2+的检测,这在土壤环境、食品安全等领域尤为有用。该方法不需要价格昂贵的仪器,操作简单,适合于基层实验室以及普通民众。本方法的建立为土壤安全、环境检测、食品评估等各领域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简单、灵敏、价廉的Pb2+检测方案。综上所述,本论文的主要创新工作,一是利用胡敏酸和富里酸对土壤中常见的氧化铁进行了改性,通过XRD、SEM等表征,证明胡敏酸对氧化铁的表面性质影响大于富里酸。研究了氧化铁及氧化铁-腐殖酸-Pb2+系统对AFB1的吸附作用,明确了其吸附作用规律。为生物毒素AFB1在土壤环境中的降解归宿提供了依据,为农产品的AFB1吸附降解脱毒提供了新的思路。二是组装了一种新的免疫试纸,以其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检测土壤和食品中微量AFB1的新型免疫层析分析方法。三是基于目标诱导DNAzyma修饰电极,纳米金标记探针作为信号放大策略,利用便携式血糖计作为检测仪,建立了一种新的检测土壤或环境中微量重金属Pb2+的灵敏方法。
殷焕顺[8](2012)在《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对土壤及水中酚类污染物的检测研究》文中认为酚类化合物是一类毒性大、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长距离迁移能力和生物危害性,能导致生物体内分泌紊乱、生殖及免疫机能失调、神经行为和发育紊乱以及致癌、致畸、致突变,因此,部分酚类化合物也称为环境激素。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酚类化合物的使用量逐年上升。目前,酚类化合物是造成土壤和水环境严重污染的有机化合物之一,主要来源于塑料、染料、杀虫剂、造纸和石化产品。因此,对它们在水、土壤中的残留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有实际意义。电化学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方便、灵敏、价格低廉、绿色环保及易于微型化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药物分析和环境监测等方面。本文研究了部分酚类物质在纳米材料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其在土壤及水体中的残留水平进行了分析检测。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方面:(1)制备了酪氨酸酶-丝素-多壁碳纳米管-酞菁钴修饰玻碳电极,并研究了双酚A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反应。丝素能够保持酪氨酸酶的生物活性,多壁碳纳米管能够提高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速率,酞菁钴能催化双酚A的电化学氧化。双酚A在电极表面的反应为完全不可逆反应。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双酚A的氧化电流与浓度在5.0×10-8-3.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8mol/L。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抗干扰性。对土壤试样中的双酚A检测的回收率在96.5%-105.5%之间。(2)合成了Mg-Al层状类水滑石,并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循环伏安、示差脉冲伏安、线性扫描伏安、计时库仑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双酚A在Mg-Al层状类水滑石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结果显示双酚A在修饰电极上于0.454V处出现一个不可逆的氧化峰,说明双酚A在电极表面的氧化过程属于完全不可逆过程。在优化条件下,双酚A的氧化电流与浓度在1.0×10-8-1.05×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9,检出限为5.0×10-9mol/L。制备的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抗干扰性。对土壤试样中的双酚A检测的回收率在95%-107%之间。(3)制备了碲化钴-聚酰胺胺修饰玻碳电极,运用循环伏安、示差脉冲伏安、线性扫描伏安、计时库仑、时间-电流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双酚A在其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结果显示,双酚A在0.49V具有一个不可逆的氧化峰。对实验条件,如pH、扫速、富集时间等,进行了优化。机理研究表明,双酚A在电极表面的氧化反应属于两电子两质子过程。在优化条件下,BPA的氧化电流与浓度在1.3×10-8-9.89×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9mol/L。制备的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抗干扰性。对水样中的BPA检测的回收率在97%to107.2%之间。(4)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修饰玻碳电极,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然后,分别研究了4-硝基苯酚和2,4-二硝基苯酚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研究表明,4-硝基苯酚和2,4-二硝基苯酚在电极表面均属于完全不可逆氧化过程,纳米羟基磷灰石能提高4-硝基苯酚和2,4-二硝基苯酚在电极表面的氧化信号。对影响电化学行为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如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固定量、pH、扫速、富集条件等。在优化条件下,4-硝基苯酚和2,4-二硝基苯酚的氧化电流与浓度分别在1.0×10-6-3.0×10-4mol/L和2.0×10-6-6.0×10-4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0×10-7mol/L和7.5×10-7mol/L。该方法具有简单、选择性高和灵敏性高的优点。对水样中的4-硝基苯酚和2,4-二硝基苯酚进行检测,结果令人满意。(5)制备了石墨烯纳米片,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将石墨烯分散于壳聚糖中,制得石墨烯-壳聚糖复合物。研究了4-氨基苯酚在石墨烯-壳聚糖复合物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研究证明,石墨烯能够增强4-氨基苯酚在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并对其氧化还原过程具有催化作用。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对部分电化学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在优化条件下,4-氨基苯酚的氧化电流与浓度别在2.0×10-7-5.5×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3,检出限为5.7×10-8mol/L。对水样中的4-氨基苯酚进行检测,结果令人满意。(6)通过电解法制备了石墨烯-碳纳米球混合物,该混合物在溶液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分析等对制备的混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对苯二酚在石墨烯-碳纳米球混合物修饰玻碳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研究证明,该混合物能够提高对苯二酚在玻碳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信号。对pH、扫速、富集电位、富集时间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计时库仑研究表明,石墨烯-碳纳米球混合物能够提高电极的有效表面积。在优化条件下,对苯二酚的氧化电流与浓度分别在1.0×10-7-1.0×10-4mol/L和1.0×10-4-6.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8mol/L。对土壤样品中的对苯二酚进行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王婧[9](2013)在《珠海软土固结性质的宏微观试验及机理分析》文中认为软土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其物理力学性质非常复杂,具有高含水量、大孔隙比、高压缩性、低强度、且渗透性差、结构性显着等特点,广泛分布于沿海、河流中下游及湖泊的三角洲地区。在软土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淤泥和淤泥质土,主要是由极细的粘土颗粒、有机物、氧化物等固相物质和水组成。珠海软土表现出典型的软土性质,其地基土呈现出低承载力、大沉降量、沉降稳定所需时间长等,这将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进度以及安全性。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证明,软土特定的历史环境会影响其工程性质的形成,而且软土的工程性质不仅与其矿物成分,颗粒大小、深度、外荷载状态及排水条件有关外,还与其微观颗粒及孔隙特征、颗粒的连结方式及组成排列、颗粒之间的胶结方式等微观结构形态特征有关。目前阶段而言,大量学者都主要从宏观层面对软土的工程特性进行研究,而这从根本上解释不了软土表现不良工程特性的本质规律。本文通过宏观与微观试验,系统的介绍了研究珠海软土工程性质的手段方法,分别从宏观及微观的角度分析了珠海软土固结等工程特性及其固结过程变化的微观机制。本文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及理论成果如下:(1)通过珠海原状软土不同深度的室内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得出珠海软土颗粒土以细粒土为主,粘土矿物含量大。珠海软土中颗粒以粘粒和粉粒等细粒土为主,且矿物成分中,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其次为伊利石,蒙脱石含量较少。比表面积较大,液塑限与其比表面积呈正相关关系;粘土矿物比表面积值及吸附性能强于非粘土矿物,结合水量高;比表面积与渗透系数呈现一定负相关性,表现出比表面积越大,渗透性越低的特征。(2)通过珠海软土的常规固结试验及回弹试验的成果数据,可以得出珠海软深厚土层属于欠固结土。软土的固结特征与先期固结压力相关,当固结压力超过先期固结压力时,土体的固结速率呈现增长趋势。水平向固结系数在固结的初始阶段与竖向固结有较大区别,随着土样深度的增加,最终的固结系数稳定值呈现减小趋势。珠海相软土的结构性较强,当固结压力超过上覆土体荷载时,土体处于回弹初始阶段,回弹曲线特征较为平缓;当固结压力卸载到小于上覆土体荷载时,土样处于快速回弹阶段,回弹曲线特征较陡,孔隙比增长迅速。(3)运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珠海原状不同深度及不同切面方向的软土以及固结后的土样进行观测分析,得出珠海天然软土的微观结构主要有蜂窝状结构、海绵状结构及凝块状结构三种类型。土颗粒呈曲片絮凝状叠聚体,微孔隙分布较多,深部比浅部土样的微观颗粒小,密实度大,且絮凝结构明显,微孔隙分布多,定向概率熵较大。固结过程中大量的大孔隙被压缩成小孔隙,土体变得更加密实,颗粒也无明显定向性,颗粒单元体呈现出由原来边-面、边-边组合转化为面-面组合为主,无明显曲片状结构,颗粒凝聚成团,且相互之间接触紧密。在荷载增加的过程中,孔隙中的水分减少,结合水膜变薄,颗粒凝聚成团状形式。大孔隙面积和数量减少,小孔隙数量增多,等效孔径相应减小,孔隙由粒间孔隙向团聚单元体内部孔隙转变。固结过程中垂直方向比水平方向的微观性质变化明显,长轴容易被切割破坏成小颗粒,土样的微观结构单元体特性主要在受压方向发生相应的变化。(4)通过压汞试验,研究珠海软土的渗透作用对其微观孔隙尺度分布的变化影响,及固结过程当中土样的微观孔隙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珠海原状软土的微观孔隙都主要分布400nm-2500nm及30nm-400nm。渗透后土样的微观孔隙有所增大,渗透力的作用带走了部分颗粒,且孔隙集中分布孔径大于原状样的峰值孔径值,同时软土的孔隙面积有所减小,且对微观孔隙尺度的分布有均化的作用。在固结过程中土体较大的孔隙逐渐转变为较小孔隙。软土试样在固结压力100kPa<p<200kPa时,孔隙比和平均孔径都减小迅速;而当固结压力p>200kPa,孔隙比及平均孔径仍在减小,但速度减缓。(5)针对单向固结的普遍方程和太沙基单向固结理论,通过微观参量比表面积S、等效孔径D、颗粒的定向概率熵H m、颗粒的分形维数D p与土的固结系数的相应关系,给出了考虑微观因素修正的固结系数方程,并通过微观参量的范围取值,给出了相应微观参量的影响因子α、β、ζ、η数值。并通过实际的工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对珠海金湾软土的现场取样图片、十字板剪切数据、及实际固结沉降量等结果的分析,验证其分析值与室内的宏观与微观试验测试分析的数据及理论的正确性及可靠性。
邓思思[10](2013)在《嘉兴平原河网溶解氧平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溶解氧是大部分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溶解氧的浓度过低时会危害河流的生态环境,削弱水体对有机污染的自净能力,使水中主导生物群落由好氧生物向厌氧生物发展,导致水环境恶化。在平原河网环境下,对溶解氧相关研究有所不足,因此本文对嘉兴平原河网地区的溶解氧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模拟,为嘉兴水环境整治提供参考。本文对嘉兴河网进行溶解氧日间变化监测,估算其大气复氧系数、光合作用复氧量和耗氧量。监测及计算结果显示嘉兴河流溶解氧值偏低,初级生产力低,耗氧量偏高。通过不同方法计算大气复氧系数,结果表明使用溶解氧平衡法计算更为合理。另外研究发现在有降雨情况下,河流溶解氧下降,河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下降。另外针对嘉兴河道底泥耗氧量,本文使用实验室测量和现场测量两种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发现,总体上嘉兴河流的底泥耗氧量处于高值。另外在现场实验中发现,疏浚后的河流底泥耗氧量相对较小。同时,对底泥进行含水量、颗粒分析和有机物含量分析后,发现有机物含量以及颗粒大小与底泥耗氧量相关性较高,而含水量相关性较小。本文将大气复氧系数和底泥耗氧量应用于QUAL2Kw模型中,为嘉兴市的竹桥港建立并率定了水质模型,并对其参数灵敏性进行了分析。灵敏性分析结果表明藻类及大气复氧系数最能大幅度影响溶解氧的变化。本文包括了关于河流水环境修复方法的资料。该资料介绍国内外运用的一些河流治理技术的实例,综述各种河流水环境修复方法。资料中并简要分析各种方法的特点,及运用范围,以方便在选择水治理方案时作为参考。
二、粘土干燥灵敏性快速测定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粘土干燥灵敏性快速测定法(论文提纲范文)
(2)上海浅部土层沉积环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上海浅部土层沉积环境研究 |
1.2.2 上海浅部土层物理力学及化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3 沉积环境对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 |
1.2.4 天然沉积土的结构性和超固结性 |
1.2.5 软黏土小应变三轴试验方法 |
1.3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上海浅部土层的沉积环境 |
2.1 引言 |
2.2 上海市地质环境概况 |
2.3 上海市浅部土层工程地质概况 |
2.4 上海地区东海海平面变化 |
2.4.1 长江三角洲的区域范围 |
2.4.2 气候与海平面 |
2.4.3 海平面变化 |
2.4.4 讨论 |
2.5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
2.5.1 现代三角洲发育前的古环境 |
2.5.2 海进-海退旋回 |
2.5.3 现代长江三角洲沉积过程 |
2.6 上海浅部各层土的沉积环境 |
2.6.1 暗绿色硬土层 |
1.沉积年代 |
2.分布规律 |
3.沉积过程 |
2.6.2 上覆软黏土层沉积 |
2.6.3 上海浅部土沉积环境的特殊性 |
2.7 小结 |
第三章 上海浅部土层的物理与化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取样 |
3.3 物质组成 |
3.3.1 颗粒的矿物组成 |
3.3.2 X衍射试验 |
1.试验原理 |
2.试验结果 |
3.3.3 黏土矿物组成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
1.各种黏土矿物的指示作用 |
2.长江流域岩源分布 |
3.伊利石较多的原因 |
3.4 基本物理指标 |
3.4.1 土颗粒比重和有机质含量 |
3.4.2 颗粒级配 |
3.4.3 液塑限 |
3.4.4 活性 |
1.活性的定义 |
2.活性与黏土矿物的关系 |
3.4.5 沉积环境对物理特性的影响 |
3.5 孔隙溶液的化学特性 |
3.5.1 提取孔隙溶液 |
3.5.2 pH和ORP |
1.测量原理 |
2.试验步骤 |
3.试验结果 |
3.5.3 导电率和含盐量 |
3.5.4 离子浓度 |
1.关于浓度单位 |
2.海水的盐度 |
3.孔隙溶液中各阴、阳离子测试方法 |
4.孔隙溶液中各阴、阳离子浓度分布 |
5.各离子所占阴(阳)离子比例 |
3.5.5 沉积环境对化学特性的影响 |
3.6 溶液含盐量与液塑限的关系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上海浅部土层的压缩和剪切特性的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标准固结试验 |
4.2.1 试验步骤 |
4.2.2 试验结果 |
1.e–log_(10)p曲线和压缩、回弹指数 |
4.2.3 渗透系数 |
1.e–k关系 |
2.渗透各向异性 |
4.3 常规三轴试验 |
4.3.1 三轴试验仪 |
1.三轴试验基本原理 |
2.老三轴的改造 |
4.3.2 试验结果 |
1.固结排水剪切试验 |
2.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
4.4 压缩指数C_C与天然含水率W_N的关系 |
4.4.1 w_n、e_0和w_L三个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
4.4.2 w_n–C_c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上海浅部土层结构性和超固结性的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结构性研究 |
5.2.2 超固结性研究 |
5.3 土体结构对压缩性的影响 |
5.3.1 压缩指数与固结压力关系 |
5.3.2 结合孔隙指数理论分析 |
1.固有压缩线(Intrinsic compression line,ICL) |
2.沉积压缩线(Sedimentation compression line,SCL) |
3.上海浅部各层土的I_v–lgp_v关系曲线 |
5.4 结构性对剪切性质的影响 |
5.4.1 结合临界状态理论分析 |
5.5 土体结构的破坏过程 |
5.6 固结试验确定先期固结压力 |
5.6.1 Casagrande经验作图法确定先期固结压力p_c |
5.6.2 Becker能量法确定p_c |
5.7 超固结性在三轴试验中的表现 |
5.8 小结 |
第六章 软黏土的小应变三轴试验研究 |
6.1 前言 |
6.2 常规三轴试验的缺陷 |
6.3 试验仪器简介 |
6.3.1 GDS全自动三轴仪 |
6.3.2 霍尔传感器及其安装方法 |
6.4 小应变三轴试验流程 |
6.4.1 剪切前阶段 |
1.饱和与预固结 |
2.B检测 |
3.主固结 |
6.4.2 剪切过程 |
6.5 剪切前接触力Q_(PRE)的影响分析 |
6.5.1 剪切数据处理方案 |
6.5.2 剪切数据处理结果 |
1.剪切前有q_(pre) |
2.剪切前无q_(pre) |
6.6 试样帽与轴压传感器的接触方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6.6.1 K_0固结消除接触过程的影响 |
6.6.2 改进试样帽与轴压传感器的接触形式 |
6.7 结构性和超固结性对土体刚度的影响 |
6.8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和专利 |
(3)环境污染控制过程高灵敏生物传感技术研究及其检测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生物传感技术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
1.1.1 生物传感技术的原理及其早期发展 |
1.1.2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1.1.3 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
1.1.4 功能型纳米颗粒在生物传感技术中的应用 |
1.1.5 用于环境污染物检测的生物传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 环境污染控制过程生物传感检测体系的构建 |
1.2.1 环境污染控制过程中的检测技术研究面临的挑战 |
1.2.2 堆肥过程中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和转化 |
1.2.3 堆肥过程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微生物降解过程研究 |
1.2.4 堆肥过程生物传感检测体系的构建 |
1.3 本文构想 |
第2章 抑制型酶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用于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检测 |
2.1 前言 |
2.2 抑制型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检测痕量Cr(VI)和Hg(II)的研究 |
2.2.1 Cr(VI)和 Hg(II)检测及葡萄糖氧化酶抑制与固定化的研究背景 |
2.2.2 实验部分 |
2.2.3 结果与讨论 |
2.3 抑制型辣根过氧化物酶传感器检测苯肼及其催化与抑制动力学研究 |
2.3.1 苯肼检测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抑制与固定化的研究背景 |
2.3.2 实验部分 |
2.3.3 结果与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一次性免疫抗体膜的制备及用于农药毒莠定的免疫传感检测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2.3 毒莠定-BSA 偶联体制备 |
3.2.4 免疫实验和抗血清采集 |
3.2.5 免疫扩散实验 |
3.2.6 ELISA 实验 |
3.2.7 抗血清纯化 |
3.2.8 免疫膜制备 |
3.2.9 膜免疫反应和电化学检测 |
3.2.10 环境样品中毒莠定的浸提 |
3.2.11 安全注意事项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抗血清分析 |
3.3.2 免疫膜形态分析 |
3.3.3 免疫传感器酶反应的电化学行为分析 |
3.3.4 检测体系优化 |
3.3.5 免疫反应步骤优化 |
3.3.6 免疫传感器检测毒莠定 |
3.3.7 样品毒莠定检测 |
3.3.8 特异性和稳定性 |
3.4 小结 |
第4章 固定化纳米金原位催化扩增技术用于酚的光学检测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2.3 纳米传感晶片制备 |
4.2.4 对苯二酚检测 |
4.2.5 黄孢原毛平革菌好氧发酵液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固定化Au NPs 原位催化增长的特性分析 |
4.3.2 检测条件优化 |
4.3.3 对苯二酚检测 |
4.3.4 发酵液中酚回收实验 |
4.4 小结 |
第5章 堆肥过程中微生物降解酶活性的传感检测 |
5.1 前言 |
5.2 固定化纳米金原位催化扩增技术用于NADH 的电化学检测 |
5.2.1 NADH 电化学检测及固定化纳米金原位催化扩增研究背景 |
5.2.2 实验部分 |
5.2.3 结果与讨论 |
5.3 固定化 Au |
5.3.1 NADH 光学检测及核壳型纳米颗粒原位催化扩增研究背景 |
5.3.2 实验部分 |
5.3.3 结果与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斑点酶联免疫试纸技术用于堆肥过程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检测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 |
6.2.2 仪器 |
6.2.3 微生物培养和鼠李糖脂提取 |
6.2.4 二鼠李糖脂-BSA 偶联体制备 |
6.2.5 免疫实验和抗血清采集与纯化 |
6.2.6 免疫扩散实验 |
6.2.7 ELISA 实验 |
6.2.8 免疫试纸制备 |
6.2.9 鼠李糖脂检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二鼠李糖脂-BSA 偶联体的核磁共振分析 |
6.3.2 抗血清效价分析 |
6.3.3 抗血清特异性分析 |
6.3.4 检测条件优化 |
6.3.5 二鼠李糖脂免疫试纸敏感性试验 |
6.4 小结 |
第7章 DNA 传感器用于堆肥木质素降解功能基因的高灵敏检测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 |
7.2.2 寡核苷酸探针、引物和目标链设计 |
7.2.3 仪器 |
7.2.4 微生物培养和基因提取 |
7.2.5 PCR 扩增和限制性酶切 |
7.2.6 传感器制备 |
7.2.7 杂交和检测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金电极表面寡核苷酸探针的电化学表征 |
7.3.2 自组装和杂交条件优化 |
7.3.3 DNA 传感器检测合成寡核苷酸的性能 |
7.3.4 DNA 检测选择性 |
7.3.5 凝胶电泳分析 |
7.3.6 基因片段检测 |
7.4 小结 |
第8章 DNA 传感器用于堆肥纤维素降解功能基因的高灵敏检测 |
8.1 前言 |
8.2 金/硅/铁三层磁性核壳纳米颗粒用于纤维二糖水解酶 II 型编码基因分离和超灵敏检测 |
8.2.1 复合型磁性核壳纳米颗粒用于基因检测的研究背景和思路 |
8.2.2 实验部分 |
8.2.3 结果与讨论 |
8.3 多壁碳纳米管-高分子导电聚合物复合膜用于纤维二糖水解酶II 型编码基因检测 |
8.3.1 碳纳米管-高分子导电聚合物复合膜用于基因检测的研究思路 |
8.3.2 实验部分 |
8.3.3 结果与讨论 |
8.4 小结 |
第9章 分子信标技术用于堆肥微生物铜绿假单胞菌165 rRNA 序列检测 |
9.1 前言 |
9.2 实验部分 |
9.2.1 试剂 |
9.2.2 分子信标的设计与合成 |
9.2.3 仪器 |
9.2.4 铜绿假单胞菌菌种培养及RNA 提取 |
9.2.5 分子信标性能检测 |
9.2.6 铜绿假单胞菌总RNA 分析及165 rRNA 检测 |
9.2.7 注意事项 |
9.3 结果与讨论 |
9.3.1 分子信标性能的测试 |
9.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9.3.3 提取的铜绿假单胞菌总RNA 纯度分析 |
9.3.4 铜绿假单胞菌165 rRNA 的检测 |
9.3.5 铜绿假单胞菌165 rRNA 检测条件的优化 |
9.4 小结 |
第10章 复杂环境体系污染物及降解性能定量检测的数据解析 |
10.1 前言 |
10.2 堆肥系统中的木质素降解酶活的电化学同步检测与多元线性回归、人工神经网络数据解析 |
10.2.1 木质素降解酶活测定的研究背景及电化学同步检测酶活的研究思路 |
10.2.2 实验部分 |
10.2.3 结果与讨论 |
10.3 基于磁性纳米颗粒固定技术的漆酶传感器检测堆肥中的邻苯二酚与人工神经网络数据解析 |
10.3.1 酚类污染物检测的研究背景及漆酶传感器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思路 |
10.3.2 实验部分 |
10.3.3 结果与讨论 |
10.4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定量分析与人工神经网络数据解析 |
10.4.1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研究背景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思路 |
10.4.2 实验部分 |
10.4.3 结果与讨论 |
10.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着作目录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奖励及专利情况 |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所承担或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4)电子型导电高分子生化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农业中营养物质与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 |
1.1.1 营养物质的检测方法 |
1.1.2 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
1.1.3 现存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生化物传感器简介 |
1.2.1 传感器的概念与分类 |
1.2.2 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历史 |
1.2.3 生化传感器的组成与原理 |
1.2.4 生化传感器的类型 |
1.2.5 生化传感器的制备 |
1.2.6 生化传感器的应用 |
1.2.7 生化传感器的现状与前景 |
第三节 电子型导电高分子简介 |
1.3.1 CPs 的概念与特点 |
1.3.2 CPs 的分类 |
1.3.3 ECPs 的导电机理 |
1.3.4 ECPs 的制备方法与机理 |
1.3.5 ECPs 的表征方法 |
1.3.6 ECPs 的性能与应用 |
1.3.7 ECPs 的挑战与机遇 |
第四节 本论文工作的提出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基于ECPs电化学酶传感复合电极的设计与构建 |
第一节PPy-MWCNTs安培型AO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 |
2.1.1 实验部分 |
2.1.1.1 试剂 |
2.1.1.2 电化学实验 |
2.1.1.3 酶电极的制备 |
2.1.1.4 仪器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2.1 生物传感电极的电化学制备 |
2.1.2.2 生物传感电极的生物电催化行为 |
2.1.2.3 生物传感器的参数优化 |
2.1.2.4 生物传感器的性能 |
2.1.3 结论 |
第二节 PEDOT-MWCNTs的安培型GO传感器的制备 |
2.2.1 实验部分 |
2.2.1.1 试剂与仪器 |
2.2.1.2 生物电极的制备 |
2.2.1.3 谷氨酸的安培检测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2.1 生物传感电极的伏安行为 |
2.2.2.2 生物传感电极的阻抗图谱 |
2.2.2.3 生物传感电极的参数优化 |
2.2.2.4 生物传感电极的性能分析 |
2.2.2.5 生物传感电极的稳定性 |
2.2.3 结论 |
第三节 基于PEDOT及其羟甲基衍生物的电化学AO传感电极的设计与构建 |
2.3.1 实验部分 |
2.3.1.1 试剂与仪器 |
2.3.1.2 EDOTM 的合成 |
2.3.1.3 电化学实验 |
2.3.1.4 酶电极的构建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2.1 EDOT 和 EDOTM 在[Emim][EtSO4] 中的电聚合 |
2.3.2.2 PEDOT 和 PEDOTM 膜的电化学性质 |
2.3.2.3 PEDOT 和 PEDOTM 酶电极的生物电催化 |
2.3.2.4 PEDOT 和 PEDOTM 生物电极的 VC 电化学检测 |
2.3.2.5 PEDOT 和 PEDOTM 生物电极的生物亲和性 |
2.3.2.6 PEDOT 和 PEDOTM 生物电极的特异性 |
2.3.3 结论 |
第四节 基于PEDOT:PSS电化学HRP复合传感电极的设计与开发 |
2.4.1 实验部分 |
2.4.1.1 药品与仪器 |
2.4.1.2 电化学实验 |
2.4.1.3 复合电极的制备 |
2.4.2 结果与讨论 |
2.4.2.1 PEDOT:PSS 复合膜的表面形貌 |
2.4.2.2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
2.4.2.3 pH 值的优化 |
2.4.2.4 H2O2的电催化还原 |
2.4.2.5 稳定性 |
2.4.3 结论 |
第五节 PTh类衍生物安培型酶传感器的设计与改良 |
2.5.1 实验部分 |
2.5.1.1 试剂与仪器 |
2.5.1.2 EDOT-C_4-COOH 的合成 |
2.5.1.3 电化学实验 |
2.5.1.4 酶电极的构建 |
2.5.2 结果与讨论 |
2.5.2.1 PTAA/AO 安培型生物传感器 |
2.5.2.2 PTAA/GO 安培型生物传感器 |
2.5.2.3 PEDOTM-MWCNTs/GOD 安培型生物传感器 |
2.5.2.4 PEDOT-C4-COOH/AO 安培型生物传感器 |
2.5.2.5 其它 PEDOT 衍生物安培型 AO 生物传感器 |
2.5.3 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EDOT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农业应用基础探索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生物兼容性表面活性剂修饰PEDOT的安培型AO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 |
3.1.1 实验部分 |
3.1.1.1 试剂与仪器 |
3.1.1.2 电化学实验 |
3.1.1.3 酶电极的电化学制备 |
3.1.1.4 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测试 |
3.1.1.5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3.1.1.6 商业果汁中 VC 含量测定 |
3.1.1.7 蔬菜作物中 VC 含量测定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2.1 AO 复合电极的电化学制备 |
3.1.2.2 生物传感器的参数优化 |
3.1.2.3 VC 的检测与分析 |
3.1.2.4 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
3.1.2.5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3.1.3 结论 |
第二节 基于硫酸酯类离子液体修饰PEDOT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构建及其传感应用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试剂与仪器 |
3.2.1.2 电化学测量 |
3.2.1.3 PEDOT-EtSO4基底的电化学制备 |
3.2.1.4 GCE/PEDOT-EtSO4/AO/Nafion 的制备 |
3.2.1.5 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测量 |
3.2.1.6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3.2.1.7 商业果汁中 VC 含量的测定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Emim][EtSO_4]浓度对 EDOT 电化学聚合的影响 |
3.2.2.2 PEDOT-EtSO_4膜的电化学行为 |
3.2.2.3 VC 检测 |
3.2.2.4 VC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性能 |
3.2.2.5 商业果汁中 VC 的检测 |
3.2.3 结论 |
第三节 基于离子液体微乳液修饰PEDOT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3 结论 |
第四节 基于PEDOT三明治复合膜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构建及其传感应用 |
3.4.1 实验部分 |
3.4.1.1 试剂与仪器 |
3.4.1.2 AO 三明治复合电极的构建 |
3.4.1.3 标样和实际样品中 VC 的检测 |
3.4.2 结果与讨论 |
3.4.2.1 自备电极的表面形貌 |
3.4.2.2 AO 复合修饰电极的生物电催化性能 |
3.4.2.3 AO 合修饰电极的的工作机理 |
3.4.2.4 AO 复合修饰电极的工作电位 |
3.4.2.5 VC 的检测 |
3.4.2.6 AO 复合修饰电极的动力学 |
3.4.2.7 复合修饰电极的生物兼容性 |
3.4.2.8 AO 酶复合修饰电极的稳定性 |
3.4.2.9 AO 酶复合修饰电极的专一性 |
3.4.2.10 实际样品分析应用 |
3.4.3 结论 |
第五节 基于商业化PEDOT:PSS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设计与开发及其传感应用 |
3.5.1 实验部分 |
3.5.1.1 试剂与仪器 |
3.5.1.2 PEDOT:PSS 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和表征 |
3.5.1.3 电化学测量和实际样品中的 VC 含量检测 |
3.5.1.4 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检测 |
3.5.2 结果与讨论 |
3.5.2.1 PEDOT:PSS-Nafion 膜的二次电化学掺杂 |
3.5.2.2 Nafion 在 PEDOT:PSS 复合膜修饰电极的作用 |
3.5.2.3 PEDOT:PSS 复合膜修饰电极的水稳定性 |
3.5.2.4 生物传感器的生物电化学催化活性 |
3.5.2.5 生物传感器的线性关系和动力学 |
3.5.2.6 生物传感器的操作稳定性 |
3.5.2.7 生物传感器的保存稳定性 |
3.5.2.8 生物传感器的特定性 |
3.5.2.9 生物传感器在商业果汁中的应用 |
3.5.3 结论 |
第六节 基于生物兼容性功能化基团修饰PEDOT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设计与改良 |
3.6.1 实验部分 |
3.6.1.1 试剂和电化学测量 |
3.6.1.3 PEDOTM 膜的电化学制备 |
3.6.1.4 复合生物电极的制备 |
3.6.1.5 实际样品的制备与仪器 |
3.6.2 结果与讨论 |
3.6.2.1 EDOTM 的电化学聚合 |
3.6.2.2 PEDOTM 的阻抗图 |
3.6.2.3 VC 的生物电催化 |
3.6.2.4 VC 的检测 |
3.6.2.5 生物传感器的动力学 |
3.6.2.6 生物传感器的操作稳定性 |
3.6.2.7 生物传感器的特异性 |
3.6.2.8 商业果汁中 VC 含量的测定 |
3.6.3 基于 PEDOTM 的电化学 AO 生物传感器的改良 |
3.6.4 基于其它生物兼容性基团修饰的 PEDOT 电化学 AO 传感器 |
3.6.5 结论 |
第七节 基于纳米材料修饰PEDOT的安培型AO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 |
3.7.1 实验部分 |
3.7.1.1 试剂与仪器 |
3.7.1.2 电化学实验 |
3.7.1.3 酶电极的制备 |
3.7.2 结果与讨论 |
3.7.2.1 MWCNTs-PEDOT-AO 安培生物传感器 |
3.7.2.2 SWCNTs-PEDOT/AO/Nafion 安培生物传感器 |
3.7.2.3 AuNPs-PEDOT-AO 安培生物传感器 |
3.7.2.4 Graphene-PEDOT-AO 安培生物传感器 |
3.7.3 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EDOT及其衍生物的电化学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及其农业应用探索研究 |
第一节 基于PEDOT-C4-COOH纳米复合材料的马来酰肼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及其农业应用 |
4.1.1 实验部分 |
4.1.1.1 试剂与仪器 |
4.1.1.2 EDOT-C4-COOH 的合成 |
4.1.1.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1.1.4 传感电极的制备 |
4.1.1.5 实际样品的制备 |
4.1.2 结果与讨论 |
4.1.2.1 复合电极的制备 |
4.1.2.2 复合电极的性能与形貌 |
4.1.2.3 MH 的电化学行为 |
4.1.2.4 MH 的检测分析 |
4.1.2.5 传感电极的稳定性与选择性 |
4.1.2.6 传感电极的农业应用 |
4.1.3 结论 |
第二节 基于PEDOT:PSS复合电极的儿茶酚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与改良185 |
4.2.1 实验部分 |
4.2.1.1 试剂和仪器 |
4.2.1.2 PEDOT:PSS 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1.3 PEDOT:PSS 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1.4 PEDOT:PSS 传感复合电极的制备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2.1 PEDOT:PSS 修饰电极对 CC 的电化学检测 |
4.2.2.2 PEDOT:PSS 复合修饰电极对 CC 干扰物的区分测定 |
4.2.3 结论 |
第三节 基于PEDOT及其衍生物纳米复合传感电极的设计与改良 |
4.3.1 实验部分 |
4.3.1.1 试剂与仪器 |
4.3.1.2 电化学实验 |
4.3.1.3 电极的构建 |
4.3.2 结果与讨论 |
4.3.2.1 亚硝酸盐的电化学检测 |
4.3.2.2 3-吲哚乙酸的电化学检测 |
4.3.2.3 色氨酸的电化学检测 |
4.3.2.4 贝螺杀的电化学检测 |
4.3.3 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ECPs的荧光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基础探索研究 |
第一节 基于聚苯绕蒽酮的Pd~(2+)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 |
5.1.1 实验部分 |
5.1.1.1 材料 |
5.1.1.2 电化学制备与后处理 |
5.1.1.3 PBA 膜的电化学制备 |
5.1.1.4 实际样品的制备 |
5.1.1.5 PBA 对 Pd2+的荧光传感机理 |
5.1.1.6 仪器 |
5.1.2 结果与讨论 |
5.1.2.1 PBA 对 Pd~(2+)的传感检测 |
5.1.2.2 PBA 对 Pd~(2+)的特异性识别 |
5.1.2.3 农业应用 |
5.1.3 结论 |
第二节 基于聚芴衍生物的Fe~(3+)荧光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改良 |
5.2.1 实验部分 |
5.2.1.1 材料与仪器 |
5.2.1.2 电化学制备与后处理 |
5.2.1.3 荧光 ECPs 的制备 |
5.2.2 结果与讨论 |
5.2.2.1 荧光 P9AF 溶液的 pH 影响 |
5.2.2.2 基于 P9AF 溶液的 Fe~(3+)检测 |
5.2.2.3 P9AF 荧光传感器的选择性 |
5.2.2.4 P9AF 荧光传感机理 |
5.2.2.5 基于 PFCA 溶液的 Fe~(3+)检测 |
5.2.2.6 PFCA 荧光传感器的选择性 |
5.2.2.7 PFCA 荧光传感机理 |
5.2.2.8 Fe~(3+)荧光传感性能评估 |
5.2.3 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3 本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的科研成绩 |
致谢 |
(5)基于碳基纳米材料的地下水典型污染物电化学检测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传统地下水水质检测技术 |
1.2.1 地下水实验室检测手段 |
1.2.2 地下水现场快速检测技术 |
1.2.3 传统地下水检测方法概述 |
1.3 水环境电化学检测技术 |
1.3.1 电化学传感器基本概述 |
1.3.3 电化学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
1.3.4 碳纳米材料在修饰电极中的应用 |
1.3.5 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 |
1.3.6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
1.4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科琴黑修饰碳布电极用于六价铬的检测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材料 |
2.2.2 电极的修饰 |
2.2.3 电化学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的表征 |
2.3.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2.3.3 实验条件的影响 |
2.3.4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2.3.5 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
2.3.6 样品检测 |
2.4 小结 |
第3章 水热碳布修饰电极用于铅的检测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材料 |
3.2.2 电极的修饰 |
3.2.3 电化学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表征 |
3.3.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3.3 实验条件的影响 |
3.3.4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3.3.5 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
3.3.6 样品检测 |
3.4 小结 |
第4章 硒化铋与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用于亚硝酸盐的检测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电极的修饰 |
4.2.3 电化学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的表征 |
4.3.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4.3.3 实验条件的影响 |
4.3.4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
4.3.5 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
4.3.6 样品检测 |
4.4 小结 |
第5章 羧基多壁碳纳米管用于罗丹明B的检测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材料 |
5.2.2 电极的修饰 |
5.2.3 电化学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的表征 |
5.3.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5.3.3 实验条件的影响 |
5.3.4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
5.3.5 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
5.3.6 样品检测 |
5.4 小结 |
第6章 便携式电化学工作站的制备 |
6.1 引言 |
6.2 仪器的研制 |
6.2.1 基本情况 |
6.2.2 功能设计 |
6.2.3 电路设计 |
6.2.4 软件设计 |
6.2.5 仪器装配与参数 |
6.3 小结 |
第7章 地下水污染场地调查应用 |
7.1 引言 |
7.2 工作流程 |
7.3 实地应用 |
7.3.1 中山市某加油站地下水Pb~(2+)污染调查 |
7.3.2 西宁市某铬盐厂地下水Cr(Ⅵ)污染调查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合成及对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吸附与传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1.1.1 现状及危害 |
1.1.2 现有检测方法与去除方法 |
1.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
1.2.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简介 |
1.2.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合成方法 |
1.2.3 MOFs在吸附与传感中的应用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金属有机框架的筛选与设计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合成方法及表征结果 |
2.2.3 MOFs的活化 |
2.2.4 荧光测试 |
2.2.5 水相吸附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OFs对污染物的荧光现象 |
2.3.2 Zr(Ⅳ)-MOFs的表征结构 |
2.3.3 CLB的检测 |
2.3.4 检测机理 |
2.3.5 吸附性能 |
2.4 小结 |
第三章 Ga-MOF的制备及对双酚类化合物高效传感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Ga-MOF合成 |
3.2.3 Ga-MOF活化 |
3.2.4 荧光测试 |
3.2.5 真实水样测试 |
3.2.6 循环测试 |
3.2.7 DFT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Ga-MOF的合成与表征 |
3.3.2 Ga-MOF的荧光行为 |
3.3.3 传感机理 |
3.3.4 分析性能 |
3.4 小结 |
第四章 BUT-16对双酚A的吸附以及毒理学实验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BUT-16合成 |
4.2.3 BUT-16毒性试验 |
4.2.4 吸附测试 |
4.2.5 循环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BUT-16的性质 |
4.3.2 吸附性能 |
4.3.3 BUT-16的再生 |
4.3.4 BUT-16在动物体外的吸附及毒性评价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AFT在“氧化铁—腐殖质-Pb2+”系统中的吸附及土壤中AFT/Pb2+检测的生物传感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黄曲霉菌 |
1.1.1 黄曲霉菌的特性 |
1.1.2 黄曲霉菌在土壤中的分布 |
1.2 黄曲霉毒素B1 |
1.2.1 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 |
1.2.2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
1.2.3 土壤中AFB1的吸附与降解 |
1.2.4 AFB1的检测方法 |
1.3 土壤氧化铁 |
1.4 土壤腐殖质 |
1.5 土壤铅污染 |
1.6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选题依据 |
2.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氧化铁的合成及其与腐殖酸的作用 |
3.1 引言 |
3.1.1 氧化铁的类型与特征 |
3.1.2 腐殖质及其与氧化铁的作用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氧化铁的合成 |
3.2.3 腐殖质的提取与纯化 |
3.2.4 氧化铁-腐殖酸复合物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老化时间对氧化铁晶体的影响 |
3.3.2 氧化铁的SSA及ZPC测试 |
3.3.3 氧化铁-腐殖酸复合物的XRD表征 |
3.3.4 扫描电镜(SEM)表征 |
3.4 小结 |
第4章 AFB1在“氧化铁-腐殖酸-Pb~(2+)”系统中的吸附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pH对吸附的影响 |
4.2.3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4.2.4 吸附动力学试验 |
4.2.5 氧化铁-腐殖酸-Pb~(2+)复合物对AFB1的吸附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H对吸附的影响 |
4.3.2 四种氧化铁的吸附量比较 |
4.3.3 针铁矿-腐殖酸-Pb~(2+)复合物对AFB1的吸附 |
4.3.4 赤铁矿-腐殖酸-Pb~(2+)复合物对AFB1的吸附 |
4.3.5 纤铁矿-腐殖酸-Pb~(2+)复合物对AFB1的吸附 |
4.3.6 磁铁矿-腐殖酸-Pb~(2+)复合物对AFB1的吸附 |
4.4 小结 |
第5章 银金复合纳米颗粒作为标记探针对AFB1的免疫试纸检测 |
5.1 引言 |
5.1.1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
5.1.2 单克隆抗体技术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核壳银金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3 Anti-AFB1和AgAu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5.2.4 侧向流动免疫试纸条的制备 |
5.2.5 侧向流动免疫试纸检测过程 |
5.2.6 样品的制备 |
5.2.7 AFB1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试纸条对目标分析物AFB1的检测原理 |
5.3.2 AgAu核-壳纳米颗粒的表征 |
5.3.3 实验条件优化 |
5.3.4 侧向流动免疫试纸的分析性能 |
5.3.5 侧向流动免疫试纸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5.3.6 样品的检测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目标诱导脱氧核酶裂解法检测土壤中的Pb~(2+) |
6.1 引言 |
6.1.1 Pb~(2+)的检测方法 |
6.1.2 脱氧核酶(DNAzyme) |
6.1.3 Pb~(2+)脱氧核酶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6.2.2 DNAzyme传感器的制备 |
6.2.3 淀粉酶和aDNA标记纳米金颗粒的制备(En-AuNP-aDNA) |
6.2.4 样品的制备 |
6.2.5 检测方法 |
6.2.6 标准曲线及选择性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检测原理 |
6.3.2 电泳表征 |
6.3.3 石英晶体微量天平(QCM)表征 |
6.3.4 En-AuNP-aDNA表征 |
6.3.5 DNAzyme传感器对Pb~(2+)的PGM响应 |
6.3.6 选择性和重现性 |
6.3.7 样品检测应用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及参与科研 |
(8)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对土壤及水中酚类污染物的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土壤及水的污染 |
2. 酚类污染物的环境危害 |
2.1 酚类化合物 |
2.2 国内外土壤及水中酚类污染物污染的现状 |
2.3 土壤及水中酚类污染物污染的特点 |
2.3.1 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
2.3.2 具有很强的迁移性 |
2.3.3 具有累积性 |
2.3.4 具有难治理性 |
2.4 土壤及水中酚类污染物污染的危害 |
2.4.1 对人体的危害 |
2.4.2 对土壤及水环境的影响 |
2.4.3 对环境的影响 |
2.4.4 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
2.4.5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 酚类污染物的检测分析现状 |
3.1 色谱分析法 |
3.2 光谱分析法 |
3.3 免疫分析法 |
3.4 电化学分析法 |
4. 化学修饰电极 |
4.1 化学修饰电极简介 |
4.2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
4.2.1 共价键合法 |
4.2.1.1 碳基电极的化学修饰 |
4.2.1.2 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基电极的化学修饰 |
4.2.2 吸附法 |
4.2.2.1 化学吸附法 |
4.2.2.2 自组装成膜法 |
4.2.3 电化学沉积法 |
4.2.4 电化学聚合法 |
4.2.5 混合掺入法 |
4.2.6 直接滴涂法 |
5. 纳米材料及其在在化学修饰电极中的应用 |
5.1 纳米材料简介 |
5.2 纳米材料分类 |
5.3 纳米材料制备与表征 |
5.3.1 纳米材料制备 |
5.3.1.1 物理气相合成 |
5.3.1.2 化学气相合成 |
5.3.1.3 沉淀法 |
5.3.1.4 溶胶-凝胶法 |
5.3.1.5 水热合成法 |
5.3.1.6 醇盐水解法 |
5.3.2 纳米材料表征 |
5.4 纳米材料在化学修饰电极中的应用 |
6. 本论文研究工作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试剂 |
2.1.2 仪器 |
2.2 试剂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酞菁钴-丝素复合材料的安培酪氨酸酶传感器对土壤中双酚 A 的电化学检测 |
2.3.1.1 多壁碳纳米管的羧基化处理 |
2.3.1.2 丝素的制备 |
2.3.1.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2.3.1.4 电化学检测 |
2.3.1.5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
2.3.1.6 样品处理 |
2.3.2 基于 Mg-Al-CO_3层状类水滑石修饰玻碳电极检测土壤中双酚 A |
2.3.2.1 Mg-Al-CO_3层状类水滑石的制备 |
2.3.2.2 Mg-Al-CO_3层状类水滑石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
2.3.2.3 电化学检测 |
2.3.2.4 土壤样品处理及检测 |
2.3.3 基于 PAMAM-CoTe 纳米材料修饰玻碳电极检测水样中双酚 A |
2.3.3.1 CoTe 纳米材料的制备 |
2.3.3.2 PAMAM-CoTe 纳米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
2.3.3.3 电化学检测 |
2.3.3.4 水样处理及检测 |
2.3.4 基于纳米羟基磷灰石修饰玻碳电极电化学氧化检测水样中 4-硝基苯酚和 2,4-二硝基苯酚 |
2.3.4.1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
2.3.4.2 电化学检测 |
2.3.4.3 水样处理及检测 |
2.3.5 基于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检测土壤中的 4-氨基苯酚 |
2.3.5.1 石墨烯的制备 |
2.3.5.2 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
2.3.5.3 电化学检测 |
2.3.5.4 土壤样品处理及检测 |
2.3.6 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球修饰玻碳电极检测土壤中对苯二酚 |
2.3.6.1 石墨烯-碳纳米球混合物的制备 |
2.3.6.2 石墨烯-碳纳米球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
2.3.6.3 电化学检测 |
2.3.6.4 土壤样品处理及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酞菁钴-丝素复合材料的安培酪氨酸酶传感器对土壤中双酚 A 的电化学检测 |
3.1.1 修饰电极在 Fe(CN)_6~(3-/4-)中的电化学行为 |
3.1.2 BPA 的循环伏安行为 |
3.1.3 检测条件的优化 |
3.1.4 电化学有效表面积和速率常数 ks |
3.1.5 安培响应 |
3.1.6 干扰研究 |
3.1.7 生物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3.1.8 实际样品测定 |
3.2 基于 Mg-Al-CO_3层状类水滑石修饰玻碳电极检测土壤中双酚 A |
3.2.1 Mg-Al-CO_3层状类水滑石的 FT-IR 和 XRD 表征 |
3.2.2 Mg-Al-CO_3类水滑石修饰玻碳电极的 SEM 图 |
3.2.3 修饰电极在[Fe(CN)_6]~(3-/4-)中的电化学行为 |
3.2.4 BPA 在不同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3.2.5 LDH 修饰量对 BPA 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3.2.6 pH 值对 BPA 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3.2.7 扫速对 BPA 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3.2.8 富集条件对 BPA 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3.2.9 计时库仑研究 |
3.2.10 校正曲线 |
3.2.11 干扰研究 |
3.2.12 电极重现性和稳定性 |
3.2.13 土壤样品检测 |
3.3 基于 PAMAM-CoTe 纳米材料修饰玻碳电极检测水样中双酚 A |
3.3.1 不同修饰电极在[Fe(CN)_6]~(3-/4-)中的电化学行为 |
3.3.2 BPA 在不同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
3.3.3 pH 值对 BPA 氧化行为的影响 |
3.3.4 扫速对 BPA 氧化行为的影响 |
3.3.5 氧化机理探讨 |
3.3.6 富集时间对 BPA 氧化行为的影响 |
3.3.7 计时库仑研究 |
3.3.8 校正曲线 |
3.3.9 重现性、稳定性和干扰研究 |
3.3.10 水样检测 |
3.4 基于纳米羟基磷灰石修饰玻碳电极电化学氧化检测水样中硝基苯酚 |
3.4.1 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修饰电极的 SEM 和 TEM 表征 |
3.4.2 不同电极在[Fe(CN)_6]~(3-/4-)中的电化学行为 |
3.4.3 检测 4-硝基苯酚(4-NP) |
3.4.3.1 4-硝基苯酚的电化学行为 |
3.4.3.2 检测条件优化 |
3.4.3.3 计时安培和计时库仑研究 |
3.4.3.4 校正曲线和检出限 |
3.4.3.5 重现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
3.4.3.6 样品检测 |
3.4.4 检测 2,4-硝基苯酚(2,4-DNP) |
3.4.4.1 2,4-硝基苯酚的电化学行为 |
3.4.4.2 检测条件优化 |
3.4.4.3 计时库仑研究 |
3.4.4.4 氧化机理研究 |
3.4.4.5 校正曲线和检出限 |
3.4.4.6 重现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
3.4.4.7 样品检测 |
3.5 基于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检测土壤中的 4-氨基苯酚 |
3.5.1 石墨烯的表征 |
3.5.2 4-氨基苯酚的电化学行为 |
3.5.3 缓冲溶液 pH 值的影响 |
3.5.4 扫速的影响 |
3.5.5 计时安培研究 |
3.5.6 校正曲线和检出限 |
3.5.7 样品检测 |
3.6 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球修饰玻碳电极检测土壤中对苯二酚 |
3.6.1 石墨烯-碳纳米球的表征 |
3.6.2 对苯二酚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3.6.3 pH 影响 |
3.6.4 扫速影响 |
3.6.5 富集影响 |
3.6.6 校正曲线 |
3.6.7 样品检测 |
4 讨论 |
4.1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酞菁钴-丝素复合材料的安培酪氨酸酶传感器对土壤中双酚 A 的电化学检测 |
4.2 基于 Mg-Al-CO_3层状类水滑石修饰玻碳电极检测土壤中双酚 A |
4.3 基于 PAMAM-CoTe 纳米材料修饰玻碳电极检测水样中双酚 A |
4.4 基于纳米羟基磷灰石修饰玻碳电极电化学氧化检测水样中 4-硝基苯酚和 2,4-二硝苯酚 |
4.5 基于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检测土壤中的 4-氨基苯酚 |
4.6 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球修饰玻碳电极检测土壤中对苯二酚 |
5 结论 |
5.1 多壁碳纳米管-酞菁钴-丝素复合材料的安培酪氨酸酶传感器对土壤中 BPA 的电化学检测 |
5.2 Mg-Al-CO_3层状类水滑石修饰玻碳电极检测土壤中 BPA |
5.3 PAMAM-CoTe 纳米材料修饰玻碳电极检测水样中 BPA |
5.4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饰玻碳电极电化学氧化检测水样中 4-NP 和 2,4-DNP |
5.5 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检测土壤中的 4-AP |
5.6 石墨烯-碳纳米球修饰玻碳电极检测土壤中 HQ |
6 创新之处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珠海软土固结性质的宏微观试验及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与发展动态 |
1.2.1 土体沉积条件的研究现状 |
1.2.2 土体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
1.2.3 固结理论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珠海软土宏观工程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珠海软土沉积成因及分布规律 |
2.3 软土的物理性质 |
2.3.1 试验介绍 |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软土的固结特性 |
2.4.1 试验介绍 |
2.4.2 固结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软土的渗透特性 |
2.5.1 试验介绍 |
2.5.2 渗透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2.6 软土的力学特性 |
2.6.1 试验介绍 |
2.6.2 力学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2.7 土样扰动影响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珠海软土的微观结构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微观结构试验方案 |
3.2.1 X-射线衍射试验 |
3.2.2 比表面积法 |
3.2.3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法 |
3.3 微观结构图像定量处理技术 |
3.3.1 微观结构图像的预处理 |
3.3.2 图像二值化分割处理及图像编辑 |
3.4 微结构特性定量分析的参数 |
3.4.1 孔隙特征参数 |
3.4.2 颗粒特征参数 |
3.4.3 分形特征参数 |
3.4.4 熵 |
3.4.5 微结构参数的确定 |
3.5 珠海原状软土的微结构特性 |
3.5.1 珠海软土矿物成分分析 |
3.5.2 珠海软土比表面积分析 |
3.5.3 软土微观结构类型 |
3.6 软土固结前后的微结构特性及定量分析 |
3.6.1 微观图像观测分析 |
3.6.2 微结构特征定量分析 |
3.6.3 颗粒及孔隙的分布分维 |
3.6.4 珠海软土原状样微观结构特性 |
3.6.5 珠海软土固结后微观结构特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珠海软土的微观孔隙特征研究 |
4.1 概述 |
4.2 软土试样及测试方法 |
4.2.1 样品的预处理 |
4.2.2 微孔隙分布测试 |
4.2.3 孔隙分类标准 |
4.2.4 试验方案 |
4.3 原状珠海软土微观孔隙特征 |
4.3.1 压力-累积进汞量特征 |
4.3.2 孔径-对数进汞增量特征 |
4.3.3 孔径-累积孔隙面积特征 |
4.3.4 孔隙尺度分布特征 |
4.4 软土渗透前后的微观孔隙变化特征 |
4.4.1 10.5m土样的微观孔隙性质 |
4.4.2 21.5m土样的微观孔隙性质 |
4.4.3 30.5m土样的微观孔隙性质 |
4.4.4 渗透前后的孔隙尺度分布特征 |
4.5 软土不同压力水平下的微观孔隙特征 |
4.5.1 软土的压缩性质 |
4.5.2 孔径-累积进汞量特征 |
4.5.3 孔径-对数微分孔径特征 |
4.5.4 孔径-累积孔隙面积特征 |
4.5.5 孔隙比及平均孔径与固结压力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真空预压珠海软土固结机理的微观分析 |
5.1 概述 |
5.2 真空预压的基本原理 |
5.2.1 堆载预压的加固机理 |
5.2.2 真空预压的加固机理 |
5.3 真空预压的微观分析 |
5.4 真空预压的沉降分析方法 |
5.4.1 分层总和法 |
5.4.2 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
5.5 软土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
5.5.1 单向固结的普遍方程 |
5.5.2 太沙基单向固结理论 |
5.6 沉降计算理论的微观因素修正 |
5.6.1 微观参量的描述 |
5.6.2 固结方程的微观因素修正 |
5.7 真空预压法的实测分析 |
5.7.1 工程概况 |
5.7.2 土样基本性质 |
5.7.3 地基沉降量的计算 |
5.7.4 实际真空预压效果对比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本文的主要创新性成果 |
2 主要研究结论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嘉兴平原河网溶解氧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平原河网区域水环境现状 |
1.1.2 嘉兴水环境现状与问题 |
1.2 溶解氧对水环境的重要性 |
1.2.1 溶解氧与水体自净 |
1.2.2 溶解氧与水生生物 |
1.2.3 溶解氧与底泥 |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2 溶解氧平衡因素和底泥耗氧量测量及影响因素概述 |
2.1 河流溶解氧平衡因素介绍 |
2.1.1 大气复氧 |
2.1.2 水工建筑物的复氧作用 |
2.1.3 光合作用和生物呼吸耗氧 |
2.1.4 BOD耗氧量、硝化作用耗氧量、化学耗氧量和底泥耗氧量 |
2.2 底泥耗氧量实验方法与影响耗氧量因素 |
2.2.1 底泥耗氧量的测量 |
2.2.2 底泥耗氧量的影响因素 |
2.2.3 部分河流的SOD值总结 |
2.3 本章小结 |
3 嘉兴溶解氧平衡研究 |
3.1 溶解氧日间变化监测 |
3.1.1 研究区域污染源概况 |
3.1.2 监测点布置 |
3.1.3 监测结果 |
3.2 大气复氧系数 |
3.2.1 经验公式 |
3.2.2 静止状态下大气复氧系数 |
3.2.3 DELTA方法计算复氧系数 |
3.3 初级生产力和总耗氧量 |
3.3.1 初级生产力和总耗氧量计算及分析 |
3.3.2 暴雨对河流生物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底泥耗氧量研究 |
4.1 实验室底泥耗氧量研究 |
4.1.1 采样地点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实验结果 |
4.2 现场底泥耗氧量研究 |
4.2.1 实验地点与装置 |
4.2.2 底泥物理性状分析 |
4.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QUAL2Kw模型建立及灵敏性分析 |
5.1 QUAL2Kw模型介绍 |
5.2 QUAL2Kw水质模型适用范围 |
5.2.1 前期数据收集 |
5.2.2 河段划分 |
5.2.3 水力参数 |
5.2.4 QUAL2Kw模型关于溶解氧平衡原理 |
5.2.5 模型主要参数 |
5.2.6 模型边界条件及参数确定 |
5.3 灵敏性分析 |
5.3.1 浮游植物和底部藻类比较 |
5.3.2 其它参数的灵敏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未来期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河流水环境修复方法浅谈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粘土干燥灵敏性快速测定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粘土干燥灵敏性快速测定法[J]. А.Ф.чижский. 电瓷避雷器, 1967(01)
- [2]上海浅部土层沉积环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D]. 武朝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3]环境污染控制过程高灵敏生物传感技术研究及其检测体系构建[D]. 汤琳. 湖南大学, 2009(01)
- [4]电子型导电高分子生化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基础研究[D]. 文阳平. 江西农业大学, 2013(12)
- [5]基于碳基纳米材料的地下水典型污染物电化学检测研究与应用[D]. 张玉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6]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合成及对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吸附与传感研究[D]. 杨浩森.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7]AFT在“氧化铁—腐殖质-Pb2+”系统中的吸附及土壤中AFT/Pb2+检测的生物传感新方法[D]. 廖家耀. 西南大学, 2014(05)
- [8]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对土壤及水中酚类污染物的检测研究[D]. 殷焕顺.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1)
- [9]珠海软土固结性质的宏微观试验及机理分析[D]. 王婧.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
- [10]嘉兴平原河网溶解氧平衡研究[D]. 邓思思. 浙江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