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igh Efficiency REPM Motors(论文文献综述)
刘琴[1](2021)在《无人驾驶无轨胶轮车路径规划与路径跟踪技术研究》文中指出
屈鹏鹏[2](2021)在《热压/热变形Nd-Fe-B磁体的制备及晶界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钕铁硼(Nd-Fe-B)稀土永磁材料第一次面向世人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经过不断地完善和研究,成功运用在工业生产上。而且因为其具有优异的磁性能等优势,所以被人们广泛的称为“磁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稀土永磁材料的技术也不断更新,它在一些新兴的朝阳产业中也显示出广阔的市场空间,如在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磁悬浮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Nd-Fe-B稀土永磁材料根据工艺生产的工艺方式不同,可分为烧结、粘结和热压热变形Nd-Fe-B三种。与传统的烧结Nd-Fe-B制备工艺相对比,热压热变形Nd-Fe-B磁体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温度低、工艺时间短、晶粒细小等独特优点。热变形法是近30年来唯一一种在纳米晶硬磁性材料中诱导织构取向的实用技术。本文主要通过探索热压工艺参数制备综合性能优越的致密的各向同性热压磁体,再根据不同的热变形速率进行制备磁性能优异且取向良好的各向异性磁体。并且采用了晶界添加RE-Fe(RE为Pr,Nd,Dy)合金和热处理再扩散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热变形磁体的磁性能和热稳定性,并对其矫顽力增强机理和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本文利用商业纯MQU-M磁粉在不同的热压温度下来制备各向同性的热压Nd-Fe-B磁体。热压磁体主要由随机取向的等轴粗晶组成,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其密度逐渐增加。最终发现在热压温度为650 ℃的时候制备的热压磁体,其综合磁性能最为优异。其次,当热变形温度为820 ℃时,选择不同的热变形速率进行制备热变形Nd-Fe-B磁体,实验中发现随着热变形速率的降低,热变形磁体的剩余磁化强度也逐渐变低。这是因为热变形速率的变慢,其保温时间延长,在高温下长时间变形,这很容易导致磁体的晶粒逐渐变大,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变形阻力,不利于磁体的变形,最终导致了磁体的剩余磁化强度降低。因此我们选择综合性能最好的热变形磁体进行下一步实验。在热变形速率为1.0 mm/s,且热压温度和热变形温度分别为650 ℃和820 ℃的工艺参数下具有最好的综合磁性能,其Jr=1.41 Gs,(BH)max=46.5 MGOe,Hcj=12.55 k Oe。最后,选择变形速率为1 mm/s制备热变形磁体,并添加不同含量的Pr80Fe20、Nd80Fe20和Dy80Fe20合金,发现Dy80Fe20合金的添加效果更为优异。当添加2 wt.%Dy80Fe20合金时,热变形磁体的矫顽力Hcj从12.55 k Oe提高到18.23 k Oe,而Jr和(BH)max分别从14.1k Gs和46.5 MGOe降低到12.9 k Gs和39.3 MGOe。剩余磁化强度Jr的降低是由于取向度的降低和粉末薄片界面上过多的富RE相聚集,导致形成了没有取向的粗大晶粒区域。通过添加2 wt.%Dy-Fe后,剩磁温度系数α和矫顽力温度系数β分别从-0.1268%/℃和-0.6319%/℃增加到-0.1063%/℃和-0.5290%/℃,热稳定性得到了改善。并且添加2 wt.%Dy-Fe的热变形磁体比原时热变形磁体的Tc要高。通过晶间添加Dy-Fe合金,主相晶粒中的Pr或Nd原子被Dy原子部分取代,从而形成了(Pr/Nd,Dy)2Fe14B核壳结构,这也是矫顽力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通过在600 ℃下进行热处理再扩散,可以再次提高磁体的矫顽力。同时,富RE相的不均匀聚集现象会使得反磁化区域不均匀,从而导致了磁体的磁各向异性不均匀,这也导致了热变形磁体的回复曲线有开口的现象。本文通过研究制备各向异性热变形Nd-Fe-B磁体的制备工艺及其在保证剩余磁化强度不降低的情况下通过晶界添加的方法来进一步提升热变形磁体的矫顽力。该技术对于制备高矫顽力、高剩余磁化强度的热变形Nd-Fe-B磁体极具工业生产价值。
曹帅[3](2021)在《烧结Nd-Fe-B磁体取向行为及其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烧结Nd-Fe-B磁体广泛应用于高新技术领域。剩磁Br作为Nd-Fe-B磁体的主要性能指标,直接反映在磁体的使用过程中,其进一步提高对于磁体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剩磁Br与取向度密切相关,明确磁体的取向行为并提高取向度成为Nd-Fe-B磁体获得高剩磁Br的关键。本文围绕烧结Nd-Fe-B磁体的取向行为过程及其影响机理,研究了磁体制备工艺过程中取向度的变化规律,探究了影响磁体取向度的关键因素,设计并完成了烧结Nd-Fe-B磁体的湿法成型工艺,实现了高取向度磁体的制备,通过微磁学方程拟合计算及磁畴观测,并借助复合晶界扩散技术,阐明了磁体取向度及错取向晶粒对反磁化过程及矫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了 Nd-Fe-B磁体取向压型及烧结过程的取向行为。研究发现大块磁体不同部位存在取向度、密度和磁性能的非一致性问题。压型过程的离散元模拟仿真表明,颗粒间摩擦阻力造成了坯体应力的内外分层现象。烧结过程研究表明,磁体在液相烧结的毛细作用下取向度略有下降,随后由于固相烧结的晶粒吞并长大,取向度又发生小幅升高。设计并完成了烧结Nd-Fe-B磁体的湿法成型工艺,实现了磁体取向度的大幅提高。通过与干粉压型工艺的比较研究表明,湿法取向压型工艺制备的磁体具有更高的取向度和剩磁,同时力学性能也得到改善。研究了取向度及错取向晶粒对磁体反磁化过程及矫顽力的影响机理。通过磁畴观测发现,反磁化畴更易在取向度较低的区域形核,并实现反磁化畴的“逐步传递”,而对于取向度高的区域表现为“瞬间传递”。通过矫顽力微磁学方程拟合计算,发现磁体取向度越高,晶粒的自退磁作用越小。设计并采用复合晶界扩散工艺对不同取向度的Nd-Fe-B磁体进行扩散处理,在大幅加强晶粒间的去交换耦合作用和晶粒表面的磁硬化作用后,发现错取向晶粒是高矫顽力扩散磁体中反磁化畴的形核点。矫顽力微磁学方程拟合计算表明,室温条件下,与取向相关的顽力系数因子α(?)随取向度的提高而变大,随着温度升高,磁体中退磁场能对矫顽力起主导作用,较差的晶粒取向度抑制了高温热扰动。同时,研究了粉末颗粒尺寸、稀土元素含量、重稀土组分添加等因素对Nd-Fe-B磁体取向行为及取向度的影响。发现当粉末颗粒尺寸D50介于2.98~4.18 μm时,磁体取向度变化较小。稀土含量在27.9~30.9 wt.%时磁体取向度基本不变,当稀土含量大于31.9 wt.%(液相量增加),磁体取向度有所下降;少量重稀土组分添加对磁体取向度的影响不大。
高俊,孙晓明,王瑾,于占洋[4](2020)在《采用强迫风冷的压缩机用永磁电机三维温度场分析》文中认为对一台采用强迫风冷的压缩机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三维温度场进行建模和分析。首先,根据永磁电机的设计参数,对气隙导热系数进行了等效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散热风扇的流量计算出永磁电机机壳表面的风流速,进而得到不同型号风扇作用下电机机壳边界处的散热系数。最后,基于有限元仿真对电机的三维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对不同风速冷却下电机的温度场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
王龙君[5](2020)在《钕铁硼废料中稀土的选择性分离与回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钕铁硼废料富含稀土,其综合回收价值高。现存的回收工艺多存在稀土回收率低、流程长、酸碱用量大、铁渣难以利用等问题。为此,本论文在明晰钕铁硼废料各金属赋存状态基础上,开展了钕铁硼废料中稀土的选择性分离与回收研究,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钕铁硼废料中稀土与杂质的赋存状态,表明钕铁硼废料主要物相为氧化稀土与氧化铁,其中氧化铁的含量高达71%,这为稀土的选择性提取与分离带来了较大的挑战。(2)基于稀土硫酸盐与杂质金属硫酸盐分解温度差异,开展了两段硫酸铵焙烧钕铁硼废料选择性提取和分离稀土试验研究。研究硫酸铵用量、一段焙烧时间、一段焙烧温度、二段焙烧时间、二段焙烧温度等工艺条件对钕铁硼废料稀土分离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XRD等分析检测手段确定各个焙烧阶段物相转化机制,构建钕铁硼氧化物选择性转型理论体系。结果表明,在钕铁硼废料与硫酸铵混料质量比1:2.5;一段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1 h;二段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2 h的工艺条件下,稀土的浸出率可达95.80%,其它杂质金属Fe、Al、Cu、Co的浸出率分别仅为0.008%、0.27%、1.64%、3.48%。采用XRD、ICP等检测手段确定两段焙烧过程中稀土硫酸盐两种转化路径:(1)(NH4)2SO4-NH4RE(SO4)2-RE2(SO4)3;(2)(NH4)2SO4-NH4Fe(SO4)2-Fe2(SO4)3-RE2(SO4)3,这两条转化路径实现了稀土的高效提取。(3)确定了Fe2(SO4)3亦可使稀土氧化物发生硫酸盐转型,利用这一特性,开展了基于硫酸减量化钕铁硼废料硫酸化焙烧的试验研究。研究硫酸用量、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对选择性分离稀土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硫酸用量为理论量的2.0倍、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1.5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焙烧水浸,98.35%的稀土氧化物在H2SO4、Fe2(SO4)3的共同作用下转化为易分离的硫酸稀土,其余杂质金属Fe、Al、Co、Cu浸出率分别仅有0.0085%、0.43%、2.70%、2.07%,实现了稀土的高效选择性转型与分离。硫酸用量与现阶段报道的钕铁硼硫酸化焙烧所需硫酸量相比减少了90%,实现了硫酸减量化,节能环保效果显着。(4)开展了草酸沉淀-煅烧法、碳酸钠沉淀-煅烧法、硫酸复盐沉淀-碱转-煅烧法从富含稀土的溶液中回收制备稀土氧化物研究。重点考察了碳酸钠沉淀法加料方式、碳酸钠用量、反应温度、碳酸钠浓度、料液流速、陈化时间、晶种加入对稀土沉淀、晶粒大小、过滤性能的影响,综合比较了三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草酸沉淀-煅烧法可得稀土收率99.44%,产品纯度99.83%,但成本也较高;硫酸钠复盐沉淀-碱转-煅烧法可得稀土收率97.95%,产品纯度98.04%,成本较高;碳酸钠沉淀-煅烧法可得稀土收率99.12%、产品纯度98.33%,制备成本较低,值得推广采用。研究成果对促进钕铁硼废料综合回收利用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赵煜[6](2020)在《风沙风洞流动特性试验及风力机叶片材料的冲蚀磨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西北地区独特的风沙天气,风力机叶片受到沙尘颗粒的冲击,在叶片表面上产生冲蚀磨损,严重影响风力机叶片的气动性能,降低风力机年发电量,因此,建立风力机叶片材料的磨损模型对预测风力机叶片磨损尤其重要。首先设计了可控质量流率的风沙风洞试验台,并对试验段内的颗粒质量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本试验台在现有直流式低湍流度风洞的基础上,加装了风洞混合段、风洞收缩段与风洞试验段。风沙风洞试验台使用自主设计的螺杆输沙装置供沙,使用鼓风机将螺杆输沙装置输出的沙粒通过排管输送至风洞混合段内,与风洞来流相互混合,沙粒最终通过风洞收缩段进入风洞试验段。本文选用颗粒直径在0.4mm0.5mm的沙粒,在试验段风速10m/s的条件下,测量颗粒在试验段内的颗粒质量分布,得出结论如下:(1)颗粒在风洞试验段内前0.6m流动较为紊乱,0.6m至0.9m之间颗粒流动均匀;(2)试验段截面2的颗粒质量分布与排管出口高度有关,试验段截面2的颗粒质量流率与排管的输沙速率有关;(3)通过三种回归函数对各排管在试验段截面2的颗粒质量分布曲线进行拟合,得到试验段截面2处的颗粒质量分布规律。(4)对风洞混合段内9根排管分别输沙时试验段截面2的颗粒质量分布进行叠加,得到9根排管同时输沙时试验段截面2处颗粒质量分布的理论叠加值;并在相同输沙条件下,进行9根排管同步输沙试验,得到试验段截面2处颗粒质量分布的试验结果;通过对试验值与叠加值进行对比,发现试验段截面2处颗粒质量的叠加值与试验值分布规律相同,且试验值的颗粒质量分布相比于叠加值更加均匀;在9排管同步输沙条件下,试验段截面处颗粒质量流率均匀区域占整个试验段截面2面积的70%左右。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冲击速度为10m/s,不同颗粒质量流率(1.125g/s、2.25g/s、4.5g/s、6.75g/s、9g/s),不同冲击角度(15°、30°、45°、60°、75°、90°)条件下的平板试样冲蚀磨损特性,并与相关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变化规律相同。研究发现,冲击角度为30°、60°、75°、90°时,随着颗粒质量流率的增大,试样表面的磨损分布位置基本相同,试样表面总磨损率随着颗粒质量流率的线性增大而线性增大。随着冲击角度的增大,试样表面总磨损率在15°至45°范围内略有减小,在45°至75°范围内显着增大,75°时的总磨损率最大,75°至90°范围内总磨损率显着减小。
张超[7](2020)在《表贴式变频永磁同步电机谐波电流与电磁力波的分析计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调速范围宽、效率高、功率因数高、起动转矩大等诸多优势,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工业伺服、风力发电和机车牵引等领域,现代电动驱动系统的发展完善为永磁电机的广泛应用提供强有力的保证。然而,相对于电网直接供电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变频驱动永磁同步电机的振动和噪声大,显着影响电机的性能,是变频器和电机研发设计阶段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变频器供电的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流含有丰富的谐波分量,电流谐波与电磁力波紧密联系,尤其是变频器开关频率附近的高频电流谐波产生的高频电磁力波,其频率较高,易接近电机固有频率而引起共振。电机的振动和噪声主要由作用在定子内表面的电磁力波产生,研究变频器供电永磁同步电机的谐波电流与电磁力波,能够为选取合适的控制策略及抑制电机的振动和噪声提供参考。本文以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作为变频器的控制策略,对电机的定子电流谐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不同控制策略下变频器供电的电机电磁力波时间和空间分布,并从变频器控制角度考虑削弱高频电磁力波。本文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1)研究了矢量控制下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流谐波的频谱分布、含量和幅值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根据空间矢量调制的基本原理,分析变频器输出线电压谐波的表达式,总结出PWM谐波电流的频谱分布规律,为谐波电流的仿真分析提供理论参考。建立矢量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联合仿真有限元模型,研究电机负载周期性变化、变速调节等因素对定子电流谐波含量的影响。同时,深入研究PWM谐波电流的转速特性和负载特性,总结其谐波分量的幅值与转速和转矩的关系。选取一台7.5kW的永磁电机进行了实验,测量分析了不同转速和转矩条件下电流谐波含量和PWM谐波幅值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2)研究了直接转矩控制策略下永磁电机定子电流谐波的频谱分布、含量和幅值的变化规律。根据调制技术的不同,直接转矩控制分为传统直接转矩控制和基于SVPWM技术的直接转矩控制,分别研究这两种直接转矩控制下电机的电流谐波频谱分布、含量和幅值的变化规律。搭建这两种直接转矩控制策略下的变频器-电机系统的有限元联合仿真模型,分别对两种直接转矩控制策略下电机定子电流谐波频谱进行比较分析。电机给定不同转速和负载,研究在不同转速和转矩条件下电流谐波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PWM谐波幅值与转速和转矩的关系。(3)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在空载、正弦供电和变频器供电下的径向和切向电磁激振力波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及谐波幅值大小。利用磁动势-磁导法解析推导了电机在空载、正弦供电和变频器供电情况下径向电磁力波的表达式,得到电磁力波的阶次和频率,为电磁力波的仿真提供理论参考。解析法能够快速、准确得到电磁力波的阶次和频率,只能定性分析,而有限元法可以精确得到各电磁力谐波的幅值。利用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下的变频器-电机系统模型仿真计算相应的电磁力波,利用编写的Matlab程序对电磁力波进行二维傅里叶分解得到时间和空间分布图。将电机在空载和正弦电流供电下得到的电磁力谐波的阶次、频率和幅值作为参照,与电机在变频器供电时丰富电流谐波下的电磁力谐波分量进行比较。对不同供电状态下的电磁力波进行分析,能够为进一步研究电机的振动和噪声提供参考。(4)选取合适的变频器控制策略抑制高频电磁力波。变频器在固定开关频率的作用下引入了高频时间谐波电流,其产生的高频电磁力谐波频率较高,易与电机的固有频率接近而产生共振,进而引起电机的高频噪声。建立随机PWM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计算电机额定状态下的电流和高频电磁力波,进行傅里叶分解得到电流谐波和电磁力谐波的频谱,与变频器固定开关频率下得到的电流谐波频谱和电磁力谐波频谱进行比较分析,论证随机PWM调制技术对削弱高频电磁力波的有效性。
曾基灵[8](2020)在《HDDR技术应用于烧结钕铁硼晶界调控与表面处理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风力发电、电动汽车、个人消费类产品以及智能制造领域对高性能永磁体需求的增加,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受到更多的关注。经过三十多年的技术发展,烧结钕铁硼的最高的磁能积已经逼近其理论极限,近乎完美。材料目前所面对的挑战主要在于满足一些更为严苛的使役环境。一方面,如永磁电机等设备要求磁体具有更高的室温矫顽力以抵抗高温下的退磁效应。目前增强矫顽力最高效的手段是晶界扩散,通过该过程,重稀土元素进入晶粒表层形成具有高磁晶各向异性场薄层,从而实现高效利用重稀土元素的效果,但作用深度受限。另一方面,受制于本身微观结构与化学性质,材料在高温湿热环境中极易发生严重的晶间腐蚀而失效。提高磁体耐蚀性,目前主要是利用金属镀层,然而成本较高,且污染较重。HDDR能够通过高温下可逆的氢反应促使一些稀土-铁/钴合金生成较为均匀的纳米晶,本论文工作通过利用HDDR的反应特性实现高效提高矫顽力与改善磁体耐蚀性能。一方面,通过HDDR反应细化稀土-铁/钴化合物辅相晶粒尺寸,实现对钕铁硼晶界环境的精确调控以提升磁体综合磁性能。研究了辅相在烧结过程中与主相合金共同作用下微观结构演变过程及元素迁移行为,不同晶界相以及元素迁移对磁体最终磁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设计HDDR反应,在烧结磁体表层制备了50μm纳米晶层。研究了HDDR表面纳米化所带的耐蚀性以及表层力学强度提升的主要机理,阐释该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过程以及其对磁性能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纳米晶辅相添加磁体在烧结过程过程中液相对重稀土向主相晶粒扩散的行为影响巨大。液相较少的区域,重稀土元素扩散停留在晶粒的浅表区域,晶粒内外层重稀土元素含量差异较大;液相较多的区域,晶粒内外层元素含量差异小。其中通过向稀土含量29wt.%的主相添加Dy Fe2,矫顽力提升效率达到了4.17 k Oe/1wt.%Dy。对Dy-Fe及Nd-Co辅相添加磁体的研究发现,Nd6Fe13Ga及Ia-3结构Nd2O3在晶界的良好分布是其最终磁性能提高的重要原因。通过设计合理的HDDR反应方案,在普通烧结磁体表面形成了50μm左右的纳米晶层。表层耐蚀性提升的机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表层纳米晶区域的三角晶界富钕相分散,晶界连续性差,阻止了沿晶界发生的腐蚀;二、纳米化表面在腐蚀环境中形成了成分均匀、总体化学势较低的纳米结构导致腐蚀难以发生,抑制了腐蚀原电池的形成;三、细化的晶粒致使表层的晶界密度增加,减小了表面电导,从而减小了腐蚀电流密度。对表面HDDR反应过程的研究发现,在歧化过程中,棒状组织首先在晶界附近形成并向里扩展。在磁体50~400μm深处,由棒状歧化组织演化而来氧化物颗粒镶嵌于主相晶粒之中,以及形成的晶格畸变区域是此处矫顽力恶化的主要原因。随着磁体尺寸的扩大,表层体积分数减小,表层对磁体整体退磁过程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吴镜清[9](2020)在《模块化弹复性机器人原型设计及其自主对接技术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机器人的弹复性是受生物自修复行为的启发而来。弹复性机器人是指机器人在系统发生部分故障而丧失功能时,能够通过自身改变来恢复原有的功能。机器人的弹复性能够提高机器人系统的生存能力。本课题旨在研究一种模块化的弹复性机器人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发了一种双方块式的弹复性机器人模块Rebot。Rebot模块由一个公方块,一个母方块和一个连杆组成。公方块能够与其他模块的母方块通过一种钩式对接装置进行对接。Rebot模块还设有一种齿合式离合器,使机器人具有欠驱动,被动关节和被动连杆等特性。此外,还设计了 Rebot模块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通讯系统。(2)研究了 Rebot模块组成机器人系统的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通过D-H参数法建立机器人模型,分别对模型进行正运动和逆运动分析。并使用MATLAB中的Robotic Tool Box对机器人系统的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进行求解以及轨迹生成。(3)分析机器人通过自主对接方法实现自修复的方法。提出一种降维策略,使机器人借助环境帮助将三维空间的对接转换成二维平面内的对接。此外,还提出一种新颖的模块化机器人自主对接方案。该方法采用了基于目标检测算法对接目标模块进行搜索,并通过激光,红外传感器进行对接面之间的偏距测量,并基于逆运动学方法实现模块间的自主对接。(4)使用3D打印制造了 Rebot的原型,并搭建了 Rebot通过自主对接实现自修复的实验平台。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自主对接算法的可行性。
汤明辉[10](2020)在《具有强去耦边界的烧结NdFeB永磁体结构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性能烧结NdFeB稀土永磁材料广泛地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领域。内禀矫顽力(Hcj)作为一种重要性能指标反映了永磁体的抗退磁能力。为提升Hcj,工业上通常添加重稀土 Dy,Tb以提升主相的磁晶各向异性场。然而,重稀土资源紧缺、价格昂贵,本研究选用轻稀土基合金构筑连续的强去耦合边界,最终获得了无重稀土高矫顽力磁体。以近正分(Nd,Pr)2Fe14B为主合金,低熔点Pr-Cu共晶合金作为辅合金替代传统的稀土-铁系边界相。通过研究辅合金的吸氢、脱氢行为确定了新的氢破、制粉及烧结工艺。系统阐述了Hcj与组织结构,回火行为间的联系,发现最佳回火温度为480℃,略高于边界相最低共晶温度(476℃)。对回火行为的讨论表明,矫顽力提升与非平衡界面固态扩散回复及边界相结构转变无关,而与富稀土、铜共晶液相迁移有关。共晶熔体自角隅向晶界处迁移,改变了边界相的分布形式,形成了连续地去耦边界,进而实现Hcj的大幅提升。重复升温及对冷速的调控,发现此类液相迁移过程具有可逆性。进一步在略低于最低共晶温度的460℃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固态回复机制并不适用。另外,还发现Pr-Cu合金共晶液相迁移方向与主相晶面方向有关,不仅大幅提升了磁体的抗弯强度,且获得了垂直c轴方向(404MPa)强于平行方向(345 MPa)的与传统磁体相反的反常磁体。采用Pr-Cu共晶合金快淬带对商用无重稀土 38M磁体(5 mm厚)进行晶界扩散处理,磁体Hcj由14.78提升至20.35 kOe(优于Dy-Cu合金处理磁体的17.19 kOe)。这是由于:不同于Dy-Cu合金晶内体扩散占主导,作用深度小(~500 μm),磁硬化组织需要在高温扩散阶段形成;Pr-Cu样品以晶界扩散为主导,作用深度大(~4mm),去耦组织在低温回火阶段就能形成。对于纳米级厚度的晶界相APT精确分析表明,强去耦晶界的产生伴随着晶界厚度(3-→ 11nm)的增加及铁原子浓度地稀释(65-→ 40 at.%)。由于Pr-Cu扩散的宏观特征受重力因素影响,磁体下表面扩散深度低,通过翻转扩散处理,进一步获得了全通透、平均晶粒度为6.87μm,Hcj达21.95 kOe的无重稀土烧结磁体。研究Pr-Cu与Pr-Al两种扩散源合金与具有不同稀土及铝元素含量的母磁体边界相的相互作用。与Pr-Cu合金不同,Pr-Al合金对不同磁体处理Hcj均有一定的提升,与主相混合焓为负的A1原子在液相向晶界处迁移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Pr-Cu合金处理磁体Hcj变化主要在低温回火阶段;Pr-Al合金处理磁体Hcj变化主要在高温扩散阶段。确定了强去耦边界形成的关键因素与一种和主相润湿性好的RE-Fe-Al(Al=4~6at.%)边界有关。稀土量为29.0及31.5 wt.%的磁体合金扩散深度相似,均不超过1.5 mm。发现了高铝38M(Al=0.74 wt.%)母磁体自身具有的薄层连续晶界相应是大幅提升合金扩散深度(~4 mm)的通道。对比研究了 Pr70Cu30及Pr80Al20速凝铸片(SC)的氢破制粉行为发现:前者吸氢能力强,显示出双相脱氢行为;后者表面具有钝化层,吸氢能力较弱,显示出单相脱氢行为。晶界扩散结果表明,扩散温度下Pr-Cu双相氢化细粉浆料脱氢后活性大,发生氧化,最终难以再复合实现“液相-液相”扩散。Pr-Al单相氢化细粉浆料脱氢熔融,可以实现“液相-液相”扩散。
二、High Efficiency REPM Motor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igh Efficiency REPM Motors(论文提纲范文)
(2)热压/热变形Nd-Fe-B磁体的制备及晶界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 |
1.3 Nd-Fe-B永磁材料的类型 |
1.3.1 烧结Nd-Fe-B |
1.3.2 粘结Nd-Fe-B |
1.3.3 热压热变形Nd-Fe-B |
1.4 Nd-Fe-B类永磁材料中的相组成 |
1.4.1 Nd_2Fe_(14)B主相 |
1.4.2 富Nd相 |
1.4.3 富B相 |
1.5 热压热变形Nd-Fe-B磁体的制备 |
1.6 热变形工艺对热压热变形Nd-Fe-B磁体性能的影响 |
1.6.1 温度对热压热变形Nd-Fe-B磁体性能的影响 |
1.6.2 变形量对热压热变形Nd-Fe-B磁体性能的影响 |
1.6.3 变形速率对热压热变形Nd-Fe-B磁体性能的影响 |
1.7 晶界添加方法的研究进展 |
1.7.1 高熔点物质的添加 |
1.7.2 低熔点合金的添加 |
1.8 晶界扩散方法的研究进展 |
1.8.1 贴片法 |
1.8.2 磁控溅射法 |
1.9 热变形Nd-Fe-B磁体的蠕变本构方程 |
1.9.1 蠕变现象和蠕变曲线 |
1.9.2 蠕变产生的机理 |
1.9.3 蠕变本构方程 |
1.10 论文选题意义与主要内容 |
1.10.1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
1.10.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案 |
2.1.1 实验技术路线 |
2.1.2 实验方案 |
2.2 实验设备 |
2.3 样品制备设备 |
2.3.1 高真空电弧熔炼系统 |
2.3.2 高真空快淬系统 |
2.3.3 热压烧结炉系统 |
2.3.4 高真空管式烧结炉系统 |
2.3.5 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机床 |
2.4 样品表征设备 |
2.4.1 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 |
2.4.2 X射线衍射仪(XRD) |
2.4.3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三章 热压温度对热变形Nd-Fe-B磁体组织演变及磁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不同热压温度对热压Nd-Fe-B磁体的影响 |
3.2.1 不同热压温度对热压Nd-Fe-B磁体密度的影响 |
3.2.2 不同热压温度对热压Nd-Fe-B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
3.2.3 热压Nd-Fe-B磁体的断口微观组织形貌 |
3.3 不同热压温度的磁体对热变形Nd-Fe-B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
3.4 热变形Nd-Fe-B磁体的断口微观组织形貌 |
3.5 热压磁体和热变形磁体的表面微观组织形貌 |
3.6 热处理对热变形Nd-Fe-B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
3.7 结论 |
第四章 热变形速率对热变形Nd-Fe-B磁体组织演变及磁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热变形速率对热变形Nd-Fe-B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
4.3 热变形速率对热变形Nd-Fe-B磁体晶粒取向的影响 |
4.4 热变形速率对热变形Nd-Fe-B磁体热稳定性的影响 |
4.5 热变形速率对热变形Nd-Fe-B磁体微观结构的影响 |
4.6 热变形速率对热变形Nd-Fe-B磁体回复曲线的影响 |
4.7 蠕变本构方程在热变形Nd-Fe-B中的探索 |
4.8 结论 |
第五章 添加RE_(80)Fe_(20)合金对热变形Nd-Fe-B磁体组织演变和磁性能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不同二元合金RE_(80)Fe_(20)添加对热变形Nd-Fe-B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
5.3.1 不同二元合金Pr_(80)Fe_(20)添加量对热变形Nd-Fe-B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
5.3.2 不同二元合金Pr_(80)Fe_(20)添加量对热变形Nd-Fe-B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
5.3.3 不同二元合金Pr_(80)Fe_(20)添加量对热变形Nd-Fe-B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
5.4 Dy_(80)Fe_(20)合金添加对热变形Nd-Fe-B磁体的影响 |
5.4.1 Dy_(80)Fe_(20)合金添加对热变形Nd-Fe-B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
5.4.2 Dy_(80)Fe_(20)合金添加对热变形Nd-Fe-B磁体热稳定性的影响 |
5.4.3 Dy_(80)Fe_(20)合金添加对热变形Nd-Fe-B磁体晶粒取向度的影响 |
5.4.4 Dy_(80)Fe_(20)合金添加对热变形Nd-Fe-B磁体微观结构的影响 |
5.4.5 Dy_(80)Fe_(20)合金添加对热变形Nd-Fe-B磁体回复曲线的影响 |
5.4.6 Dy_(80)Fe_(20)合金添加对热变形Nd-Fe-B磁体居里温度的影响 |
5.5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烧结Nd-Fe-B磁体取向行为及其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Nd-Fe-B系永磁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
2.2 烧结Nd-Fe-B永磁材料概述 |
2.2.1 烧结Nd-Fe-B永磁材料的基本磁性参量 |
2.2.2 烧结Nd-Fe-B永磁材料的制备工艺 |
2.2.3 烧结Nd-Fe-B永磁材料的组织结构特征 |
2.3 烧结Nd-Fe-B永磁体的取向度 |
2.3.1 磁体取向度概述 |
2.3.2 磁体取向度的表征方法 |
2.3.3 磁体取向度的影响因素 |
2.4 提高磁体取向度的方法 |
2.4.1 橡皮模等静压 |
2.4.2 超强磁场浮动压制 |
2.4.3 无压成型法 |
2.4.4 改善磁体取向度面临的挑战 |
2.5 磁体取向度与矫顽力的关系 |
2.5.1 磁体宏观取向与矫顽力的关系 |
2.5.2 磁体错取向晶粒与反磁化过程 |
2.6 选题背景与研究思路 |
3 研究方法 |
3.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3.2 成分、组织与结构分析 |
3.3 取向度表征 |
3.4 磁性能测量及磁畴观测 |
3.5 磁体密度、力学性能及残余应力测量 |
4 磁体制备过程取向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磁体取向度分布研究 |
4.2.1 磁体取向度分布的均匀性 |
4.2.2 磁体密度分布与取向度分布的关系 |
4.2.3 磁体表面残余应力分布的各向异性 |
4.3 磁体取向压型过程取向行为研究 |
4.3.1 取向压型过程颗粒取向行为分析 |
4.3.2 压型过程离散元仿真模拟 |
4.4 磁体烧结过程取向度变化机理研究 |
4.4.1 烧结过程研究 |
4.4.2 烧结过程磁体取向度变化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磁体取向度影响因素研究 |
5.1 引言 |
5.2 粉末颗粒尺寸对磁体取向度的影响 |
5.2.1 实验设计及样品制备 |
5.2.2 取向度分析与讨论 |
5.3 重稀土组分添加对磁体取向度的影响 |
5.3.1 实验设计与样品制备 |
5.3.2 取向度分析与讨论 |
5.4 稀土含量对磁体取向度的影响 |
5.4.1 实验设计与样品制备 |
5.4.2 取向度分析与讨论 |
5.5 液相扩渗对磁体取向度的影响 |
5.5.1 实验设计与样品制备 |
5.5.2 取向度分析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湿法取向压型制备高取向度烧结Nd-Fe-B磁体 |
6.1 引言 |
6.2 湿法压型工艺探究 |
6.3 湿法取向压型制备烧结Nd-Fe-B磁体 |
6.3.1 模具与浆料设计 |
6.3.2 湿法取向压型工艺设计 |
6.3.3 湿压磁体的磁性能及组织结构 |
6.3.4 湿压磁体的力学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7 取向度对反磁化过程及矫顽力的影响研究 |
7.1 引言 |
7.2 不同取向度磁体反磁化畴的产生与移动 |
7.2.1 磁畴结构与演变 |
7.2.2 反磁化过程观测与分析 |
7.3 取向度对矫顽力影响机理研究 |
7.3.1 复合晶界扩散法的设计 |
7.3.2 取向度对矫顽力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采用强迫风冷的压缩机用永磁电机三维温度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维模型建立 |
1.1 电机主要设计参数 |
1.2 基本假设与求解区域的确定 |
1.3 求解域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
1.4 材料导热系数及散热系数的确定 |
1.4.1 导热系数 |
1.4.2 散热系数 |
2 电机热源分布 |
3 电机温度场计算 |
4 结语 |
(5)钕铁硼废料中稀土的选择性分离与回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钕铁硼永磁体简介及其废料来源 |
1.1.1 钕铁硼永磁体简介 |
1.1.2 钕铁硼永磁体废料来源 |
1.2 钕铁硼废料综合回收工艺研究现状 |
1.2.1 火法回收工艺 |
1.2.2 湿法回收工艺 |
1.2.3 其它回收工艺 |
1.3 论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原料与方法 |
2.1 试验原料 |
2.2 实验化学试剂 |
2.3 实验设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硫酸铵焙烧从钕铁硼废料选择性转型分离稀土试验方法 |
2.4.2 基于硫酸减量化从钕铁硼废料选择性转型分离稀土试验方法 |
2.4.3 水浸液直接制备稀土氧化物试验方法 |
2.5 分析及检测 |
2.5.1 元素分析 |
2.5.2 样品表征与检测 |
第三章 钕铁硼废料选择性转型分离稀土研究 |
3.1 引言 |
3.2 钕铁硼废料硫酸铵焙烧试验研究 |
3.2.1 一段转型焙烧 |
3.2.2 二段选择性焙烧 |
3.2.3 结果表征 |
3.2.4 硫酸铵选择性焙烧钕铁硼废料机理研究 |
3.3 硫酸铁选择性焙烧钕铁硼废料可行性试验 |
3.4 基于硫酸减量化从钕铁硼废料中选择性转型分离稀土研究 |
3.4.1 热力学分析 |
3.4.2 试验条件研究 |
3.4.3 稀土的选择性分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浸液直接制备稀土氧化物研究 |
4.1 引言 |
4.2 草酸沉淀法 |
4.2.1 草酸沉稀土条件试验 |
4.2.2 稀土草酸盐表征 |
4.3 碳酸钠沉淀法 |
4.3.1 碳酸钠沉淀法条件实验 |
4.3.2 稀土碳酸盐表征 |
4.4 硫酸复盐沉淀-碱转法 |
4.4.1 稀土硫酸复盐沉淀工艺研究 |
4.4.2 稀土硫酸复盐表征 |
4.4.3 硫酸复盐碱转 |
4.4.4 氢氧化稀土表征 |
4.5 稀土氧化物的制备与表征分析 |
4.5.1 稀土氧化物的制备 |
4.5.2 稀土氧化物表征分析 |
4.6 三种制备稀土氧化物方法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风沙风洞流动特性试验及风力机叶片材料的冲蚀磨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理论 |
2.1 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 |
2.1.1 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 |
2.1.2 气固两相流基本流动方程 |
2.1.3 离散相颗粒在流场中的受力分析 |
2.1.4 多相流数值模拟方法 |
2.1.5 离散相模型 |
2.2 湍流模型 |
2.2.1 湍流模型概述 |
2.2.2 基于雷诺平均方程的湍流模型 |
2.3 DPM冲蚀磨损模型 |
第3章 风沙风洞试验台的设计与搭建 |
3.1 试验台结构设计 |
3.2 混合装置的结构设计与排管的空间分布 |
3.2.1 混合装置的结构 |
3.2.2 排管的空间分布 |
3.3 风沙风洞试验台的测试方法 |
3.3.1 坐标系的选取 |
3.3.2 集沙仪的使用方法与测量位置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风沙风洞试验台试验段风沙分布特性研究 |
4.1 风洞试验段截面位置的选取 |
4.2 排管射流对试验段气相流场的影响 |
4.3 不同排管射流工况下试验段颗粒质量分布规律研究 |
4.3.1 不同排管出口高度对试验段截面处颗粒质量分布的影响 |
4.3.2 不同排管输沙速率对试验段截面处颗粒质量分布的影响 |
4.4 排管高度对试验段颗粒质量分布规律的影响 |
4.4.1 排管高度对颗粒质量分布的回归函数的对比分析 |
4.4.2 各排管在试验段截面处颗粒质量分布规律 |
4.5 对称分布排管在试验段截面处颗粒质量分布规律 |
4.6 多排管在试验段截面处颗粒质量分布的叠加性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风力机叶片表面平板试样的冲蚀磨损研究 |
5.1 几何模型与数学模型 |
5.1.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5.1.2 湍流模型以及求解器设置 |
5.1.3 离散相模型设置 |
5.1.4 边界条件设置 |
5.2 不同冲蚀角度下平板试样的冲蚀磨损研究 |
5.3 不同颗粒质量流率下平板试样的冲蚀磨损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表贴式变频永磁同步电机谐波电流与电磁力波的分析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变频调速系统的发展 |
1.2.2 谐波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
1.2.3 永磁电机的电磁力波分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矢量控制永磁同步电动机电流谐波的研究 |
2.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建立 |
2.1.1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基本原理 |
2.1.2 矢量控制系统的结构 |
2.2 矢量控制永磁同步电动机联合仿真模型及仿真结果 |
2.2.1 永磁同步电机本体有限元模型 |
2.2.2 永磁同步电机联合仿真模型 |
2.3 电流谐波分析 |
2.3.1 PWM谐波电流分析 |
2.3.2 谐波电流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2.3.3 谐波电流实验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接转矩控制永磁同步电动机电流谐波研究 |
3.1 永磁同步电机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建立 |
3.1.1 传统直接转矩控制基本原理 |
3.1.2 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结构 |
3.1.3 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有限元仿真 |
3.2 基于SVPWM技术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建立 |
3.2.1 SVM-DTC基本原理 |
3.2.2 SVM-DTC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联合仿真研究 |
3.3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谐波电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频永磁同步电机电磁力波的研究 |
4.1 永磁同步电机径向电磁力波解析分析 |
4.1.1 电机空载时径向电磁力波解析计算 |
4.1.2 正弦电流供电时径向电磁力波解析计算 |
4.1.3 变频器供电时径向电磁力波解析计算 |
4.2 永磁同步电机电磁力波有限元仿真研究 |
4.2.1 电机空载时电磁力波的有限元仿真 |
4.2.2 正弦供电时电磁力波的有限元仿真 |
4.2.3 变频器供电时电磁力波的有限元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永磁同步电机高频电磁力波的抑制 |
5.1 随机PWM调制技术 |
5.1.1 分类及原理 |
5.1.2 随机开关频率PWM的上下限设计 |
5.2 随机开关频率PWM的仿真研究 |
5.2.1 随机开关频率PWM调制系统的实现及谐波电流分析 |
5.2.2 高频径向电磁力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HDDR技术应用于烧结钕铁硼晶界调控与表面处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永磁材料发展及特性 |
1.1.1 钐钴1:5及2:17 永磁材料 |
1.1.2 钕铁硼永磁材料 |
1.2 材料磁学特性及其表示方法 |
1.3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研究现状 |
1.3.1 晶粒细化技术 |
1.3.2 HDDR反应 |
1.3.3 重稀土化合物晶界扩散 |
1.3.4 晶界相(成分、磁性及晶体结构)对矫顽力的影响 |
1.3.5 磁体耐蚀性及力学性能 |
1.4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与测试分析方法 |
2.1 样品制备 |
2.1.1 磁体的制备 |
2.1.2 HDDR技术与工艺 |
2.2 测试和表征方法 |
2.2.1 磁学相关数据测量 |
2.2.2 微观组织结构表征 |
2.2.3 元素含量测量与物性分析 |
2.2.4 力学及其它性能测试 |
第3章 晶界添加HDDR纳米晶 |
3.1 引言 |
3.2 HDDR纳米晶制备 |
3.2.1 Dy-Fe合金 |
3.2.2 含其它元素(Al,Co,Cu)的合金 |
3.3 纳米晶辅相液相烧结行为及影响 |
3.3.1 微观结构变化与元素迁移过程 |
3.3.2 主相合金稀土含量对添加磁体性能影响 |
3.4 晶界相调控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
3.4.1 含Ga主相合金添加DyFe_2 |
3.4.2 NdCo_2添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烧结磁体HDDR表面纳米化 |
4.1 引言 |
4.2 表面纳米化磁体非磁学特性研究 |
4.2.1 微观结构 |
4.2.2 耐蚀性 |
4.2.3 力学性能 |
4.2.4 HDDR反应过程及微观结构演变 |
4.3 磁性能与适用性探究 |
4.3.1 氢反应对磁性能的影响 |
4.3.2 HDDR反应与缺陷 |
4.3.3 不同尺寸磁体退磁曲线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模块化弹复性机器人原型设计及其自主对接技术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弹复性机器人概述 |
1.2 弹复性机器人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前言 |
2.2 弹复性机器人研究现状 |
2.3 自重构机器人研究现状 |
2.4 模块化机器人自主对接技术研究现状 |
2.4.1 模块接头 |
2.4.2 自主对接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弹复性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
3.1 前言 |
3.2 弹复性机器人模块设计 |
3.3 弹复性机器人接头设计 |
3.4 弹复性机器人欠驱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弹复性机器人电路及控制系统设计 |
4.1 前言 |
4.2 ROS简介 |
4.3 驱动系统 |
4.4 传感系统 |
4.5 通讯系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弹复性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
5.1 前言 |
5.2 D-H参数法 |
5.3 MATLAB建模与仿真 |
5.4 正运动学分析 |
5.5 逆运动学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弹复性机器人自修复策略及自主对接技术 |
6.1 前言 |
6.2 弹复性机器人自修复策略 |
6.3 目标检测算法 |
6.3.1 传动目标检测算法 |
6.3.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 |
6.3.3 主流目标检测算法 |
6.3.4 目标检测算法选择 |
6.4 自主对接算法 |
6.4.1 预定位阶段 |
6.4.2 精确定位阶段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弹复性机器人自主对接实验 |
7.1 前言 |
7.2 实验平台搭建 |
7.2.1 Rebot模块原型 |
7.2.2 模块运动控制 |
7.2.3 目标检测模型 |
7.3 自主对接实验实验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课题回顾与主要工作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具有强去耦边界的烧结NdFeB永磁体结构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永磁材料 |
2.1.1 永磁材料基本特征 |
2.1.2 永磁材料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 |
2.2 烧结钕铁硼磁体简介 |
2.2.1 永磁材料基本特征 |
2.2.2 烧结钕铁硼磁体制备工艺 |
2.3 烧结NdFeB材料研究现状 |
2.3.1 高矫顽力烧结NdFeB磁体 |
2.3.2 机械性能研究 |
3 研究意义、思路及方法 |
3.1 选题意义 |
3.2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样品制备 |
3.3.2 性能检测及组织分析 |
4 Pr-Cu型边界烧结NdFeB磁体设计及回火行为 |
4.1 引言 |
4.2 Pr-Cu型边界烧结NdFeB磁体设计,磁性能及组织 |
4.2.1 双合金磁体设计 |
4.2.2 磁性能与组织 |
4.3 Pr-Cu型边界烧结NdFeB磁体回火行为 |
4.3.1 磁性能,组织与回火温度的相关性 |
4.3.2 磁体回火机制讨论 |
4.4 Pr-Cu型边界烧结NdFeB磁体断裂行为 |
4.5 本章小结 |
5 Pr-Cu合金晶界扩散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Pr-Cu与Dy-Cu合金晶界扩散行为异同 |
5.2.1 晶界扩散实验设计及磁性能 |
5.2.2 Pr-Cu与Dy-Cu处理磁体组织及扩散动力学 |
5.2.3 磁体低温回火效应 |
5.3 磁体宏观扩散行为 |
5.4 本章小结 |
6 扩散母磁体边界相与合金间的相互作用 |
6.1 引言 |
6.2 Pr-Cu与Pr-Al合金与磁体边界相作用 |
6.2.1 实验设计及磁性能 |
6.2.2 合金与母磁体边界相的相互作用 |
6.3 本章小结 |
7 合金氢破粉晶界扩散行为研究 |
7.1 引言 |
7.2 Pr-Cu及Pr-Al合金氢破及晶界扩散行为研究 |
7.3 Nd-Dy-Al合金氢破及晶界扩散行为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High Efficiency REPM Motors(论文参考文献)
- [1]无人驾驶无轨胶轮车路径规划与路径跟踪技术研究[D]. 刘琴.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热压/热变形Nd-Fe-B磁体的制备及晶界改性研究[D]. 屈鹏鹏.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3]烧结Nd-Fe-B磁体取向行为及其影响机理研究[D]. 曹帅.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4]采用强迫风冷的压缩机用永磁电机三维温度场分析[J]. 高俊,孙晓明,王瑾,于占洋. 电机技术, 2020(06)
- [5]钕铁硼废料中稀土的选择性分离与回收研究[D]. 王龙君.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6]风沙风洞流动特性试验及风力机叶片材料的冲蚀磨损研究[D]. 赵煜. 兰州理工大学, 2020
- [7]表贴式变频永磁同步电机谐波电流与电磁力波的分析计算[D]. 张超. 山东大学, 2020(10)
- [8]HDDR技术应用于烧结钕铁硼晶界调控与表面处理的研究[D]. 曾基灵.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020
- [9]模块化弹复性机器人原型设计及其自主对接技术实现[D]. 吴镜清.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10]具有强去耦边界的烧结NdFeB永磁体结构和性能研究[D]. 汤明辉.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