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洞实验方法在沙漠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风洞实验方法在沙漠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风洞实验方法在沙漠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贺大良,刘贤万[1](1983)在《风洞实验方法在沙漠学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风沙运动和防治风沙、风雪流工程等的模拟实验研究表明,风洞实验技术应用于沙漠学研究中,进行半定量、定量的测量,可以提高研究水平,更好地解决生产实践任务。

董治宝,吕萍,李超[2](2020)在《火星风沙地貌研究方法》文中研究指明火星探测是深空探测的热点和焦点。中国于2020年实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风沙地貌过程是火星表面最广泛和最活跃的地貌过程,一直是火星研究的重要内容。持续推进火星风沙地貌过程研究需要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的支撑,在目前无法采用实地观测直接获取资料的情况下,探索和提高研究方法的水平尤为重要。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现代技术应用3个层面剖析了火星风沙地貌研究方法。方法论注重归纳法与演绎法,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辩证统一。研究方式包括探测研究和模拟研究,在地球上选择与火星类似的地方开展类火星研究,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研究方式。充分利用各种遥感观察与探测技术,是火星风沙地貌研究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模拟实验也一直是风沙地貌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人类无法实施实地调查和观测的情况下,风洞模拟和数值模拟在火星风沙地貌过程以及环境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孙钦明[3](2016)在《新疆典型沙区区域防风固沙体系协同配置研究》文中提出新疆沙区属于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的地区,水资源匮乏,植被盖度低,沙丘活化,大风、沙尘暴、扬沙、浮尘等风沙危害对新疆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等方面均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对全国的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巨大影响。本研究选取新疆典型沙区:北疆150团和南疆和田地区作为研究区,研究典型沙区区域尺度防风固沙体系的协同配置,对区域防风固沙、风蚀灾害研究和治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研究根据风沙局部移动和长距离扩散的危害特征,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方法,结合风洞试验、FLuent数值模拟和野外观测,分析新疆典型沙区近30年(1980-2014年)风沙灾害现状、成因和时空变化趋势;区域尺度上,分析沙尘来源路径及不同下垫面条件对风沙运动的影响,针对性的进行防护林体系空间布局;林带尺度,以风沙物理学模型为基础确定林带最佳疏透度;在局域尺度上,分析自然植被与防护林协同配置优化模式以及农作物与农田防护林优化配置模式,构建新疆典型沙区以防护林、自然植被、农田作物为基础的防风固沙体系配置模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北疆和南疆全年平均风速在1960-2014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各季节和全年平均风速均在1995年之后下降趋势变弱。植被变化对平均风速的反馈随着时间尺度变化而变化,最佳时间尺度一般为20旬,最佳时滞为8旬。大风和植被因素是影响沙尘暴较为直接的因素。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植被覆被的增加以及相应大风的减小,是区域沙尘暴呈减小趋势的主要原因。2)通过对典型沙区莫索湾地区沙沉降变化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自西向东沙沉降速度逐渐降低,尤其是在4月份,0.2m,0.5m,1.5m高度上风沙沉降速度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沙丘、丘间低地和农田下垫面表层土壤趋向于粗化,地表沙尘物质可以较容易在风的作用下进入空中,成为沙源地,而荒漠自然植被区和防护林内部表层土壤粒径趋向细化,这说明防护林体系可以抑制沙尘物质,同时防护林体系可以降低风速减弱风蚀作用,也可以拦截和降解沙尘物质,因而使得这些地区可以明显降低向大气中提供沙尘物质。3)林带尺度,通过野外相对风速和疏透度的观测分析,当林带疏透度为0.35时,防护林防护效益最佳。采用风沙理论分析表明,当疏透度p>35%时,防风固沙能力随着防护林疏透度的增加出现急剧下降趋势,而当p<35%时,防风固沙能力随着防护林疏透度的减小变化缓慢。数值模拟过程中,选取林带风速衰减曲线与u/u0=100%直线围成的区域面积衡量林带的防护效益,结果表明当林带疏透度为0.35时,防护效益最好。4)为针对性的进行区域尺度防护林体系配置,本研究分析南疆和田地区和北疆150团沙尘来源及其路径。结果表明,南疆和田地区有五类传输路径:西南、西部、西北、北部和东北。东北路径发生沙尘天气最高,3-5月发生比例分别为67.6%、44%和48%。北疆150团3月份近地面传输路径主要有6条,其中以北部路径所占比例最高(传输路径1),占总路径轨迹的46%。2011-2014年北疆150团西北路径发生的沙尘天气最高,随着月份的增加,西和西北路径的气流和沙尘天气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其中最大值集中在4月份和5月份。5)在0.5m和1.5m两高度处,防护林与自然植被协同后对风速起到了减弱作用,据此得到最小相对风速和不同相对风速条件下二者协同配置的优化模式,如在0.5m高度上,当相对风速取值0.5时,协同配置最优模式为:防护林结构因子指标:冠层体积30.95m3,胸高断面积0.47m2,株行距为3.79m2,自然植被指标为:平均高度1.44m,盖度0.21。不同风速和林带疏透度下,枣树对林带前后流场均具有显着影响,特别是林带后近地面风速缩减程度较大,能够提高防风效应1.28%-29.05%。6)风洞实验表明,小风速(8m/s)和大风速(14m/s)下的流场差异不明显。不同林带结构对风速的影响不一,在冠层高度林带后2H处,8行与4行林带比6行林带出现更多的湍流区,而在其上方20cm处,6行林带出现明显的上空加速湍流区。相同风速下,不同配置的多林带林网流场差异明显,在基干林分别为4、6行时,阻力抬升区要比基干林分别为8、10、12、14行时要小。林带不同配置结构下近地表流场变化差异较大。对于阻力抬升区而言,林带间距小时,冠层高度流场等值线更加密集,说明林带间距对流场区域分布具有明显影响。研究区以风速缩减率模型和风洞实验结果为基础,构建局域尺度农田防护林网优化配置模式。表明当初始风速为10m/s时,农田防护林网的最优配置模式为基干林14行,田间林带6行,林带间距1为20H,林带间距2为11H。综上所述,新疆典型沙区进行防护林体系的系统配置,首先明确区域尺度上风沙灾害发生规律及沙尘传播路径和不同下垫面供尘能力,针对性地进行区域防护林体系配置;其次,在局域尺度上分析防护林外围自然植被以及防护林内部农作物的防风固沙效益,以此为基础进行局域尺度的防护林协同配置;第三,在林带尺度上,选取林带疏透度作为林带结构因子指标进行调控建设。

董治宝,郑晓静[4](2005)在《中国风沙物理研究50a(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8年初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得到了国家的批准,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背景下,风沙物理研究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适应国家创新体系的要求,风沙物理学首先重新凝练了学科方向和目标,改善研究手段、拓展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思路,使我国风沙物理学研究的国际影响不断增加。笔者从风沙颗粒运动、风沙流、风沙边界层、风沙地貌动力学、土壤风蚀、防沙工程原理和风沙电等几个方面比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我国风沙物理学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张正偲,董治宝[5](2014)在《风沙地貌形态动力学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风沙地貌是广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甚至部分湿润地区,由风力作用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风沙地貌学是研究在风力作用下物质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空间组合规律及其形成演变的科学,是地貌学中以风为外营力形成的地貌为对象的分支学科。风是风沙地貌学研究的基础,其贯穿整个风沙地貌学研究。风况决定了风沙地貌的形态特征、空间组合特征和演化过程,同时,沙丘表面气流和风沙流控制沙丘的形态演化过程和移动过程。风沙地貌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在沙丘形态特征、动力学过程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从风沙地貌观测方法、分析方法和形态动力学角度出发,总结了近年来风沙地貌形态、形成风况以及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全站仪、三维地形扫描仪等新的形态观测设备开始应用于风沙地貌形态测量,使得大范围风沙地貌形态精准测量成为可能,为风沙地貌形态动力学研究提供精确的地形特征资料。同时,三维超声风速仪等高频风速观测仪器也广泛应用于风沙地貌动力学观测,从而探讨风沙地貌形态—近地层气流的互馈机制。但是,针对具体的分析方法,如风况与沙丘形态的对应关系,近地层气流的分析方法以及形态—气流互馈关系等方面,目前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董治宝,吕萍[6](2020)在《7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是除流水之外塑造地球景观的第二大流体,以其为外营力形成的风沙地貌在全球干旱区广泛分布,超过40%的全球陆地面积受风沙地貌过程的影响,与人类生存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9世纪末以来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持续关注。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发育风沙地貌,但风沙地貌研究比国际研究晚半个多世纪,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本文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发展的3个阶段:初创阶段(1949—1977年)、充实发展阶段(1978—1999年)和国际化研究阶段(2000年至今)。现在中国风沙地貌研究的水平整体与国际并行,部分领先。中国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风沙地貌研究工作包括沙丘移动规律、风沙地貌区域综合研究、中国独特风沙地貌发育演变过程、戈壁地貌学研究、沙丘二次流以及地外星球的探索研究。中国风沙地貌学研究有在未来领跑国际研究的潜势,但风沙地貌学家必需有4个方面的战略思考,即综合集成、地球系统科学引领、全球视野和深空时代的发展。

董治宝,董光荣,陈广庭[7](1995)在《风沙物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沙物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博士董治宝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董光荣研究员陈广庭沙漠化被认为是当今世界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作为沙漠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风沙物理学愈来愈受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明确风沙物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掌握目前风沙物理学的研...

闫敏[8](2020)在《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技术措施复合作用机制及其优化配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防沙措施作为生物措施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被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及城镇等地区的沙害防治,不同防沙措施复合作用机制及有效防护范围的确定对防护体系结构设计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不同防沙技术措施的风洞实验,研究了单一防沙措施和叠加防沙措施在不同指示风速梯度作用下的水平气流速度场变化规律与垂直气流速度廓线变化特征,分析了措施前后风沙流的垂直分布及其周围阻沙效果,探讨了不同防沙措施的复合作用机制,并对其复合作用规律进行野外实地验证,结合经济成本优化了不同沙害防治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防沙措施近地表气流随水平距离均呈现出“先降低、逐渐稳定、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且这种变化规律不受指示风速干扰,但其气流变化拐点差异显着。方格沙障迎风侧-10H始终为气流波动的点位,-5H为风速降低的拐点,沙障内气流趋于稳定的拐点不同,整体表现为规格越小、高度越高气流稳定速度越快,拐点位置越靠前,而背风侧有效防护距离较短,气流穿过沙障区域后很快恢复。单行沙障迎风侧-4H始终为气流波动的点位,-2H为风速降低的拐点,气流趋于稳定的距离较短。双行沙障迎风侧气流变化拐点与单行沙障相同,气流进入沙障间后逐渐趋于稳定,在背风侧一定距离后开始恢复。当沙障经不同方式叠加后,没有改变气流在迎风侧的变化规律。“前窄后宽”与“前阻后固”模式增加了气流稳定区域的距离,延长了气流恢复点的位置,“前高后低”模式与双行沙障差异不显着。(2)不同防沙措施迎风侧不同位置气流速度廓线受障碍物影响不显着,背风侧气流速度廓线变化拐点差异显着。方格沙障与单行沙障背风侧近地表0~4cm高度内气流显着降低,4~16cm气流抬升明显,4cm高度为风速急剧变化的拐点。双行沙障增强了对近地表气流的控制作用,8cm高度为风速急剧变化的拐点。当不同防沙措施叠加后,不同高度风速的降低和抬升作用出现分异,4cm高度为“前阻后固”模式风速急剧降低的拐点,8cm高度为“前高度低”和“前窄后宽”模式风速急剧降低的拐点,且呈现出随防沙措施高度的增加拐点向上移动的变化规律。所有模式中指示风速的变化只影响风速变化的尺度,不影响气流速度廓线的变化规律。(3)风洞放置模型后,迎风侧风沙流结构特征与空洞时基本相似,90%的输沙量主要集中在0-10cm高度层,背风侧输沙量随垂直高度的变化不再遵循风沙流结构定律,且不同位置不同高度层输沙量与风速呈显着幂函数关系。因措施的不同每一高度层输沙量发生变化,整体表现为高度越高、叠加数量越多输沙总量越少,且输沙量集中范围逐渐向上移动,峰值由8cm移至16cm高度,10~20cm与20~30cm高度层输沙量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加。(4)防沙措施二维空间积沙表面积直接反映措施对风力的干扰范围和积沙的潜在范围,间接反映防沙措施的阻沙效果;防沙措施三维空间阻沙量直接反映一定沙源、风况条件下防沙措施的阻沙效果,两者共同反映防沙措施的阻沙效果。0.15m高度1.5m×1.5m规格和0.15cm高度2m×2m规格、单行沙障以及12H行间距的双行沙障阻沙效果均较差。经不同措施相互组合后阻沙效果明显增强,不同指示风速条件下,三行沙障阻沙范围约为双行沙障的1.51倍,阻沙量约为双行沙障的2.18倍;“前阻后固”型叠加模式较同规格方格沙障阻沙范围平均增加了 32.18%,阻沙量增大了 17.12%。(5)复合作用模型及预测结果显示,不同防沙措施近地表风速的有效防护距离差异显着,规格越小、高度越高、防沙措施数量越多复合作用越明显。不同单一措施经过叠加后,其有效防护范围成倍增加,双行沙障较单行沙障有效防护距离约增加了 13H,三行沙障较单行沙障约增加了 28H;而合理的“前高后低”叠加模式与等高模式差异不显着,“前窄后宽”模式显着增加了高立式沙障的有效防护距离、“前阻后固”模式显着增加了方格沙障的复合作用,近地表气流趋于稳定的速度明显加快。结合阻沙特征及野外实测结果,0.15m高度1.5m×1.5m和2m×2m规格,0.8m高度以下单行沙障以及12H行间距双行沙障防风效应较弱,0.2m高度1m×1m规格、0.3m高度1m×1m规格沙障与4H行间距双行沙障与相近规格防风效应差异不显着,经济成本较高,均不推荐使用,其它措施均可根据实际情况相互叠加选择使用。(6)乌兰布和沙漠沙害防治体系中应建立工程防沙与植物防沙相结合的综合防沙体系,其中,工程防沙体系中应结合当地风沙环境特征选择“吕”字型前密后疏配置模式、“回”字型外密内疏配置模式、“前高后低”型两行一带以及“前窄后宽”型三行一带等沙害防治模式,根据沙害程度相互叠加建立成由“前沿阻沙带、固阻结合带、固沙带”组成的“前阻后固、固阻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

孙文海[9](2016)在《几种地表条件下沙粒运动特征和湍流猝发检测的风洞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针对非平坦地形上风沙流中跃移沙粒的运动特征研究尚不完善,多数风沙输运模型和风沙流运动的研究都是基于平坦地形进行的,相关研究成果如何准确合理的应用于自然界中的复杂地形条件,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选用自然沙漠地形中最具代表性的新月形沙丘的二维剖面作为复杂地形的代表模型,通过研究跃移沙粒在坡面上的运动规律,为深入开展复杂地形形态下风沙流运动的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工作提供基础;同时针对风沙运动中所关注的一些微观和宏观内容,结合已有的平坦地形条件下的沙粒运动特征结果,采用PDA(Phase Doppler Anemometer)测量近地表沙粒运动状态和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测量空中沙粒运动状态的相结合的方式,对坡面地形上沙粒的速度分布,粒径分布及颗粒的湍流强度等物理量进行了风洞实验研究,给出了坡面地形下沙粒的运动规律;通过Mu-level检测函数对多种地形下近壁面湍流猝发猝发频率进行检测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PDA对迎风坡和背风坡上的跃移沙粒速度进行测量,并总结了跃移沙粒在坡面上的运动规律,给出了迎风坡和背风坡上沙粒速度及其水平分量和垂向分量的概率分布分布函数,坡面上沙粒平均速度与坡面上不同位置的关系,沙粒冲击速度和起跳速度的关系;总结了沙粒冲击角和起跳角的分布规律,背风坡沙粒湍流强度沿高度的变化规律。2.利用PIV对背风坡区域内空中沙粒的运动特征进行了测量和分析,总结了空中沙粒的平均速度分别随来流风速和高度的变化规律,给出了相应的关系式;总结了空中沙粒的平均粒径分别随来流风速和高度的变化规律;针对空中沙粒的速度和粒径概率分布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向上运动沙粒和向下运动沙粒平均速度和平均粒径与来流风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背风坡区域内床面起沙率的结果分析,给出了床面起沙率以及起沙颗粒的平均粒径与来流风速的关系式。3.利用一维热线测速仪对四种常见地貌形态下近壁面的流场特性进行了测量、统计并分析,利用Mu-level采样函数对近壁面的湍流猝发频率进行了检测,总结了近壁面流场中流体雷诺应力和湍流强度的变化规律,并统计并比较分析了不同地貌形态下近壁面流场中的湍流猝发频率。本论文利用PDA和PIV两种测量设备相结合的方式,给出了坡面地形下从迎风坡到背风坡的沙粒运动规律及坡面不同位置对跃移沙粒运动的影响。本文中所得到的坡面上沙粒冲击和起跳初速度分布函数,沙粒的角度分布函数以及背风坡区域的床面起沙率可以直接应用于复杂地形条件的风沙运动数值模拟研究;本文中所发现的跃移沙粒运动规律可以直接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风沙运动理论分析研究,为更好地研究复杂地形下风沙运动提供了实验数据资料。

丁召静[10](2020)在《柴达木盆地雅丹释光年代学及其环境意义》文中认为雅丹是一种主要由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类型,它是区域气候与地貌演化的良好记录与体现者,也是类火星地貌之一。作为火星研究基地的柴达木盆地,其1/3面积为雅丹地貌所覆盖,雅丹的形成时间是地貌演化的关键问题,却受到了测年方法的限制。盆地内雅丹主要由湖相地层组成,湖泊沉积结束即为雅丹发育开始,因此可以通过古湖相物质的测年推测雅丹的形成年龄。本研究首先应用光释光测年方法建立年代框架;其次,在年代学基础上分析雅丹的演化规律和过程,揭示与黄土高原物源之间的关系;最后,综合全球雅丹的分布、年代、气候和地层概况,探索雅丹分布区地貌演化的驱动机制和模式,为火星雅丹地貌研究提供借鉴。柴达木盆地古湖相物质的长石光释光年代学研究目前仍是空白,本文通过实验性研究验证了长石光释光年代学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古湖相物质测年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MET-p IRIR250信号晒褪情况良好,且不受异常衰退影响,粗颗粒钾长石和细颗粒混合矿物均可以用作测年材料,在<1200 Gy范围内提供可靠的年代结果。(2)p IR50IR250信号,即使在经过500秒的IRSL50之后,仍受到异常衰退的影响,但其较正方法,尤其是对于老样品(实测剂量>700-800 Gy时)的较正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研究。(3)p IR200IR250和MET-p IRIR250对比结果良好,且其古湖相物质的信号在沉积前已经晒褪。综合考虑信号强度和测年范围,最终选用MET-p IRIR250、pIR200IR250和石英OSL的结果建立年代框架。柴达木盆地的光释光年代学结果显示,盆地东部雅丹的湖相地层形成于~350-100 ka之间,雅丹之后的风沙堆积时间为~10-7 ka。结合雅丹形态的空间格局,柴达木盆地中晚更新世以来雅丹地貌演化特征和区域环境意义如下:(1)空间差异:盆地西部雅丹较东部发育早,但其体型高大、间距较小,表示仍处于青-壮年阶段;而东部雅丹起步晚却已经步入体型矮小、间距较大的壮年-消亡期。这是由于盆地西部强盛的风力提供了持续不断的下蚀动力,为雅丹长脊不断更新“基底”,形成高大且均匀分布的长垄;而盆地东部风力减弱,下蚀受限,以侧蚀(顶部剥蚀)为主的过程导致雅丹走向消亡。(2)时间规律:雅丹主要发育于冰期,间冰期则以湖泊发育为主。冰期时,气候干旱,湖泊萎缩,被加强的西风带南移至柴达木盆地上空,导致雅丹在干涸的湖床之上加速发育;间冰期时,增强的亚洲夏季风为盆地带来丰沛的降水,维持古湖发展。(3)盆地东部地貌演化:察尔汗地区雅丹于海洋同位素阶段(MIS)6,尤其是MIS 4时期发育,MIS 2时已具有成熟流线形态,MIS1时风积地貌发育。盆地MIS 5时期的湖泊将淹没部分MIS6时期形成的雅丹;在MIS 4时,当湖泊萎缩至极小规模甚至完全干涸时,盆地全面进入雅丹发育。稳定的单向风、高盐的环境、持续的侧蚀作用促使线形雅丹形成;MIS 1时,风沙堆积并继承雅丹的线形形态(一侧侵蚀,一侧堆积),发育成线形沙丘。(4)对黄土高原物源探究的意义:“冰期雅丹发育,间冰期湖泊发育”的模式,为柴达木盆地成为黄土高原重要物源提供了新证据。雅丹发育过程中将释放大量粉尘,冰期时强大的西风为这些粉尘物质搬运出盆地提供了动力;而盆地内蓄积的丰富的湖相沉积为粉尘的释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供应。结合柴达木盆地的研究成果和全球雅丹统计,雅丹分布区地貌演化的驱动机制和模式得以被揭示。冰期时向赤道移动的干燥且强劲的西风带为雅丹形成提供动力条件;间冰期时,西风带或者带来了更为丰沛的降水或者让位于更加湿润的气候系统(如亚洲夏季风势力向中亚地区深入并挤占西风控制区),雅丹发育被湖泊演化所中断。在此过程中,雅丹分布区存在如下地貌演化模式:冰期时,雅丹地貌发育释放大量粉尘物质进入全球粉尘传输,导致洼地形成(或者原有洼地扩大);间冰期时,洼地汇水演变成湖泊,湖泊沉积又为下一期雅丹演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形成新的雅丹。该地貌演化模式及其基于形态的雅丹发育模式,有助于火星雅丹发育阶段的判断和地貌-气候过程的研究,这对于无法取得实地考察的火星地貌研究意义重大。

二、风洞实验方法在沙漠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洞实验方法在沙漠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火星风沙地貌研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论的思考
2 探测研究
    2.1 火星探测计划简介
    2.2 探测原理
        2.2.1 遥感影像有关概念
        2.2.2 主要火星遥感影像类型
    2.3 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探测资料
        2.3.1 光谱分析
        2.3.2 多光谱和高光谱数据
        2.3.3 多层数据
        2.3.4 热辐射数据
        2.3.5 雷达成像数据
        2.3.6 紫外线、X-射线、γ-射线数据
        2.3.7 磁场探测
        2.3.8 重力探测
3 模拟研究
    3.1 物理模拟
    3.2 数值模拟
4 类火星风沙地貌研究
    4.1 生存环境试验
    4.2 风沙地貌研究

(3)新疆典型沙区区域防风固沙体系协同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地表风沙运动研究进展
    1.2 植被防护效益研究
        1.2.1 植被与土壤风蚀
        1.2.2 植被与风沙动力学
        1.2.3 植被防护效应的研究方法
    1.3 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研究进展
        1.3.1 防护林体系土地利用结构研究
        1.3.2 防护林体系林种、林分结构研究
        1.3.3 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的研究方法
        1.3.4 防护林空间配置模型研究进展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1.3 区域风速、风向特征
        2.1.4 研究区的风积沙特征
        2.1.5 风沙灾害特征
        2.1.6 防护林建设
    2.2 野外调查方法
        2.2.1 防护林结构调查
        2.2.2 荒漠自然植被调查
        2.2.3 风速温度数据测定
        2.2.4 沙沉降观测及测量
    2.3 数据处理方法
        2.3.1 气象数据预处理
        2.3.2 植被遥感数据解译
        2.3.3 相对风速计算
        2.3.4 防护林疏透度测量
        2.3.5 互相关分析方法
        2.3.6 防护林数值模拟基本原理及方法简介
        2.3.7 沙尘传输路径分析方法
        2.3.8 风洞实验方法
第三章 新疆典型沙区气候变化和风沙灾害特征分析
    3.1 新疆沙区近 1961-2014年风速变化特征分析
        3.1.1 南北疆风速的年际变化
        3.1.2 南北疆风速的突变特征
        3.1.3 新疆沙区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分析
    3.2 区域尺度下垫面变化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
        3.2.1 各分区降水和植被变化年际趋势分析
        3.2.2 植被变化对区域降水变化的影响分析
        3.2.3 植被反馈作用过程分析
    3.3 沙尘天气变化原因分析
        3.3.1 沙尘暴的时间变化特征
        3.3.2 沙尘暴发生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
        3.3.3 准噶尔盆地气候因子与植被变化特征
        3.3.4 气候因子与植被对沙尘暴的影响
第四章 不同下垫面条件对风沙运动影响分析
    4.1 下垫面变化对风沙沉降变化的影响
        4.1.1 风沙沉降速率的空间分布
        4.1.2 不同高度降尘分布特征分析
        4.1.3 不同高度降尘粒度分布特征
        4.1.4 下垫面粒度特征与供尘关系分析
        4.1.5 不同风速、风向下风沙沉降变化特征
    4.2 沙源地不同自然植被条件下风蚀变化特征分析
        4.2.1 各样地物种组成及植被盖度变化特征分析
        4.2.2 最大摩阻风速空间分布特征
        4.2.3 临界起沙风速空间变化特征
    4.3 过渡带自然植被防护作用分析
第五章 林带尺度防护林最佳疏透度确定
    5.1 防护林疏透度测定
    5.2 疏透度与其它结构因子关系分析
    5.3 风沙物理学模型下林带最佳疏透度
    5.4 相对风速下最佳疏透度计算
    5.5 数值模拟下林带最佳疏透度分析
第六章 防风固沙体系协同配置研究
    6.1 区域尺度下新疆典型沙区风沙传输路径分析
        6.1.1 南疆和田地区春季近地面和 1500 m气流轨迹特征
        6.1.2 南疆和田地区春季各月近地面和 1500m气流轨迹特征
        6.1.3 南疆和田地区春季不同传输路径气流和沙尘所占比例特征
        6.1.4 南疆和田地区春季不同传输路径气流和沙尘变化特征
        6.1.5 北疆150团春季各月近地面气流轨迹特征
        6.1.6 北疆150团春季不同传输路径气流和沙尘所占比例特征
        6.1.7 北疆150团春季不同传输路径气流和沙尘变化特征
    6.2 局域尺度下防护林与自然植被协同配置模式
        6.2.1 防护林与自然植被的协同作用对风速的影响
        6.2.2 防护林与自然植被协同配置模型构建
    6.3 农田防护林与作物协同作用对风速的影响
        6.3.1 枣树对林带周围风场的影响
        6.3.2 不同风速下枣树防护林风场及防风效应
        6.3.3 不同疏透度下枣树林带风场及防风效应
        6.3.4 小结
    6.4 局域尺度农田防护林网与农作物配置模式研究
        6.4.1 对农田防护林周围流场能量分区的划分
        6.4.2 农田防护林单林带流场特征
        6.4.3 农田防护林网多林带流场分析
        6.4.4 农田防护林网多林带优化配置模式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新疆典型沙区气候变化和风沙灾害特征分析
        7.1.1 植被覆盖和沙尘暴发生持续时间关系
        7.1.2 区域尺度下垫面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
        7.1.3 沙尘天气变化原因分析
    7.2 不同下垫面条件对风沙运动影响分析
        7.2.1 风沙沉降变化特征及不同下垫面供尘关系分析
        7.2.2 沙源地临界起沙风速的空间分布特征
        7.2.3 过渡带早春自然植被防风效应分析
    7.3 林带尺度防护林最佳疏透度确定
    7.4 区域尺度下新疆典型沙区风沙传输路径分析
    7.5 局域尺度下防护林与自然植被协同配置模式
    7.6 局域尺度下防护林与农田作物协同配置模式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4)中国风沙物理研究50a(Ⅱ)(论文提纲范文)

1 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的新趋势
    1.1 研究方向与目标再凝练
    1.2 研究方法创新
    1.3 研究内容拓展与思路创新
    1.4 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
2 主要进展
    2.1 风沙颗粒运动
        2.1.1 颗粒起动条件与起动规律
        2.1.2 颗粒运动速度
        2.1.3 风沙颗粒运动轨迹
    2.2 风沙流
        2.2.1 颗粒平均速度
        2.2.2 风沙流中颗粒浓度分布
        2.2.3 输沙率
        2.2.4 输沙率随高度的分布 (风沙流结构)
    2.3 风沙边界层
        2.3.1 床面对气流的反馈
        2.3.2 风沙运动对气流的反馈
    2.4 风沙地貌动力学
        2.4.1 野外调查与观测与风洞模拟实验研究
        2.4.2 形态学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2.5 土壤风蚀
    2.6 防沙工程原理
    2.7 风沙电

(5)风沙地貌形态动力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观测方法
    2.1 沙丘形态观测
    2.2 风况观测
    2.3 近地层气流、风沙流观测
    2.4 模拟研究
3 分析方法
    3.1 沙丘形态描述方法
    3.2 风况分析方法
    3.3 近地层风沙流、风速、风向分析方法
4 形态动力学
    4.1 沙丘形态与风况
    4.2 沙丘形态动力学
5 研究不足及展望
    5.1 研究不足
    5.2 研究展望

(6)7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中国风沙地貌学的现状与历史
3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风沙地貌研究
    3.1 沙丘移动规律
    3.2 风沙地貌区域综合研究
        3.2.1 中国风沙地貌宏观规律
        3.2.2 塔克拉玛干沙漠
        3.2.3 库姆塔格沙漠
        3.2.4 青藏高原
    3.3 中国独特风沙地貌
    3.4 沙丘二次流
    3.5 戈壁的地貌学研究
    3.6 地外行星风沙地貌
4 问题与展望
    4.1 问题
    4.2 展望

(8)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技术措施复合作用机制及其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速廓线研究
        1.2.2 风沙流研究
        1.2.3 工程防沙技术措施研究
        1.2.4 风沙环境风洞研究
    1.3 研究区概况
        1.3.1 地理位置
        1.3.2 地质地貌条件
        1.3.3 气候与水文
        1.3.4 土壤与植被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风洞实验设计方案
        2.2.2 野外试验设计方案
        2.2.3 数据分析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单一防沙措施对气流速度的影响与复合机制
    3.1 单一防沙措施水平气流速度场变化规律
        3.1.1 方格沙障对水平气流速度场的影响
        3.1.2 单行沙障对水平气流速度场的影响
        3.1.3 双行沙障对水平气流速度场的影响
    3.2 单一防沙措施气流速度廓线变化规律
        3.2.1 方格沙障对气流速度廓线的影响
        3.2.2 单行沙障对气流速度廓线的影响
        3.2.3 双行沙障对气流速度廓线的影响
    3.3 单一措施防风效应复合作用规律
        3.3.1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回归的防风效应复合模型
        3.3.2 单一防沙措施有效防护距离的确定
    3.4 小结
4 叠加防沙措施对气流速度的影响与复合机制
    4.1 叠加防沙措施水平气流速度场变化规律
        4.1.1 “前高后低”型双行沙障叠加模式
        4.1.2 “前窄后宽”型三行沙障叠加模式
        4.1.3 “前阻后固”型沙障叠加模式
    4.2 叠加防沙措施气流速度廓线特征
        4.2.1 “前高后低”型双行沙障叠加模式
        4.2.2 “前窄后宽”型三行沙障叠加模式
        4.2.3 “前阻后固”型沙障叠加模式
    4.3 叠加措施防风效应复合作用规律
        4.3.1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回归的防风效应复合模型
        4.3.2 叠加措施有效防护距离的确定
    4.4 小结
5 不同防沙措施对风沙流结构的影响及阻沙效果
    5.1 空洞时风沙流结构特征
        5.1.1 风沙流垂直分布
        5.1.2 不同高度层输沙量与风速的关系
    5.2 不同防沙措施前后风沙流结构特征
        5.2.1 单一防沙措施的风沙流结构特征
        5.2.2 叠加防沙措施的风沙流结构特征
    5.3 不同防沙措施周围阻沙效果
        5.3.1 单一防沙措施阻沙效果
        5.3.2 叠加防沙措施阻沙效果
    5.4 小结
6 不同防沙措施复合作用规律的野外实证
    6.1 不同防沙措施近地表风速度变化规律
        6.1.1 方格沙障对近地表风速的影响
        6.1.2 单行沙障对近地表风速的影响
        6.1.3 双行沙障对近地表风速的影响
    6.2 不同防沙措施近地表输沙变化规律
        6.2.1 方格沙障对近地表输沙量的影响
        6.2.2 单行沙障对近地表输沙量的影响
        6.2.3 双行沙障对近地表输沙量的影响
    6.3 不同防沙措施复合作用变化规律
        6.3.1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回归的防风效应复合模型
        6.3.2 不同防沙措施有效防护距离的确定
    6.4 小结
7 乌兰布和沙漠沙害防治模式优化配置方案
    7.1 乌兰布和沙漠风沙危害成因
    7.2 乌兰布和沙漠沙害防治模式构建
    7.3 乌兰布和沙漠沙害防治模式优化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9)几种地表条件下沙粒运动特征和湍流猝发检测的风洞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沙漠概况
        1.1.2 风沙运动的危害
    1.2 风沙运动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1.2.1 沙粒的基本运动模式
        1.2.2 近地表沙粒运动研究现状
        1.2.3 沙丘地形下风沙流运动研究概述
    1.3 已有研究工作的不足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设备仪器与布置
    2.1 实验设备
        2.1.1 多功能环境风洞
        2.1.2 PDA/LDV多普勒测速仪
        2.1.3 PIV图像测速系统
        2.1.4 风速廓线仪
        2.1.5 热线测量系统
        2.1.6 坐标架
        2.1.7 多种地形模型
        2.1.8 沙样
    2.2 实验设备布置
        2.2.1 PDA实验
        2.2.2 PIV实验
        2.2.3 热线实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坡面地形下风沙跃移运动的风洞实验研究
    3.1 概率统计计算方法
    3.2 迎风坡沙粒速度的概率分布分析
        3.2.1 迎风坡沙粒的合速度概率分布
        3.2.2 迎风坡沙粒的水平速度概率分布
        3.2.3 迎风坡沙粒的垂向速度概率分布
    3.3 迎风坡沙粒角度分析
    3.4 背风坡沙粒速度概率分析
        3.4.1 背风坡沙粒合速度概率分布分析
        3.4.2 背风坡沙粒水平速度概率分布分析
        3.4.3 背风坡沙粒垂向速度概率分布分析
    3.5 背风坡沙粒角度分析
    3.6 背风坡沙粒湍流强度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背风坡空中运动沙粒速度的PIV实验研究
    4.1 空中运动沙粒速度和粒径分布
        4.1.1 空中沙粒的平均速度随风速的变化
        4.1.2 空中沙粒的平均速度随高度的变化
        4.1.3 空中沙粒的平均粒径随高度的变化
        4.1.4 空中沙粒的速度概率分布结果分析
        4.1.5 空中沙粒的粒径分布结果分析
    4.2 背风坡区域内地表起沙率的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地形下的湍流特性风洞实验
    5.1 常见的湍流猝发的检测方法
    5.2 未粘沙平板地形的近壁面流场结果分析
    5.3 粘沙平板地形的近壁面流场结果分析
    5.4 沙波纹地形的近壁面流场结果分析
    5.5 坡面地形的近壁面流场结果分析
    5.6 四种地形下的湍流猝发频率检测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与科研课题
致谢

(10)柴达木盆地雅丹释光年代学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本文使用的名词简称
第一章 绪论
    1.1 雅丹地貌定义
    1.2 国内外雅丹研究现状
        1.2.1 雅丹形态特征
        1.2.2 雅丹影响因素
        1.2.3 雅丹演化过程
        1.2.4 雅丹年代学
        1.2.5 存在问题
    1.3 柴达木盆地雅丹研究现状
        1.3.1 雅丹形态与演化过程
        1.3.2 雅丹风蚀与区域演化
    1.4 选题依据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1 选题依据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方法和内容
        1.5.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述
    2.1 地质背景
    2.2 地层概况
    2.3 气候特征
    2.4 地貌分布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光释光年代学方法
    3.1 光释光样品采集
    3.2 光释光年代学方法
        3.2.1 释光测年基本原理和计算
        3.2.2 石英光释光测年
        3.2.3 长石光释光测年
第四章 长石光释光测年可行性及光释光年代学结果
    4.1 样品前处理与测试
    4.2 两步法
        4.2.1 pIR_(50)IR2_(50)
        4.2.2pIR_(200)IR_(250)
    4.3 多步法
        4.3.1 剂量恢复实验和光释光特性
        4.3.2 晒褪特性和残余剂量
    4.4 讨论:方法对比
        4.4.1 多步法
        4.4.2 两步法
    4.5 光释光年代学结果
第五章 柴达木盆地雅丹演化
    5.1 基于形态的雅丹演化概念模型
        5.1.1 影响因子评估
        5.1.2 雅丹发育过程
        5.1.3 雅丹高度演化
    5.2 柴达木盆地雅丹演化时空规律
        5.2.1 空间:东部与西部
        5.2.2 时间:雅丹与湖泊
    5.3 柴达木盆地东部中更新世以来地貌演化
        5.3.1 湖泊演化
        5.3.2 沙丘演化
        5.3.3 雅丹演化
    5.4 柴达木盆地东部线形雅丹演化
        5.4.1 线形雅丹成因
        5.4.2 线形雅丹对线形沙丘发育的影响
    5.5 柴达木盆地与黄土高原物源的联系
    5.6 小结
第六章 雅丹地貌演化机制及其对火星雅丹研究意义
    6.1 西风带的影响
    6.2 轨道尺度气候变化控制
        6.2.1 雅丹地层和古湖年代
        6.2.2 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
        6.2.3 大气环流变化
    6.3 雅丹分布区的地貌演化模型
        6.3.1 雅丹发育与洼地形成
        6.3.2 地貌模型
    6.4 地球雅丹演化对火星雅丹研究意义
        6.4.1 演化模式
        6.4.2 地貌演化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风洞实验方法在沙漠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风洞实验方法在沙漠学研究中的应用[J]. 贺大良,刘贤万. 地理研究, 1983(04)
  • [2]火星风沙地貌研究方法[J]. 董治宝,吕萍,李超. 地球科学进展, 2020(08)
  • [3]新疆典型沙区区域防风固沙体系协同配置研究[D]. 孙钦明.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4]中国风沙物理研究50a(Ⅱ)[J]. 董治宝,郑晓静. 中国沙漠, 2005(06)
  • [5]风沙地貌形态动力学研究进展[J]. 张正偲,董治宝. 地球科学进展, 2014(06)
  • [6]7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的发展[J]. 董治宝,吕萍. 地理学报, 2020(03)
  • [7]风沙物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董治宝,董光荣,陈广庭. 大自然探索, 1995(03)
  • [8]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技术措施复合作用机制及其优化配置[D]. 闫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9]几种地表条件下沙粒运动特征和湍流猝发检测的风洞实验研究[D]. 孙文海. 兰州大学, 2016(06)
  • [10]柴达木盆地雅丹释光年代学及其环境意义[D]. 丁召静.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风洞实验方法在沙漠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