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体表连接通路研究进展(1976-1977)

内脏体表连接通路研究进展(1976-1977)

一、内脏体表联系途径的研究进展(1976年~1977年)(论文文献综述)

杜未未[1](2020)在《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文中认为海外华文文学因创作者经历和书写对象与生俱来的跨域属性,与空间视角有着极强的适配性,受“空间转向”思潮与国内文艺研究理论热点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以空间视野介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北美华文文学作为海外华文创作版图中活跃且高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华工书写发展至当代新移民写作,创作实践始终与空间位移带来的意义表征相关联,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于对作家、作品的微观解读,缺少系统化、全局性的体系建构与理论梳理。因此需要借鉴空间理论与空间批评路径,对创作文本进行文本细读,结合史实史料,综合观照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在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的特质与互动,整体关注近代以来文本空间中典型空间意象的更迭,以及空间表征模式的流变,挖掘北美华文文学以空间维度对各时代话语、社会场域做出的文学回应。国内外丰富多元的空间理论资源在拓展思维路径的同时,也容易形成新的结构性制约,面对广袤的理论来源我们既需保持开放的视野广度积极吸纳,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对理论过度依赖而造成文本阐释的偏移。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的建构基点,仍应是立足于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融合。故而在绪论部分,从国外20世纪中后期人文社会思想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研究中的空间理论方面综合梳理理论成果,关注国内对空间理论的译介、再阐发与文学批评领域的化用现状,在理论观点不断解构、碰撞、融合的过程中,结合北美华文文学创作实况选择用“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角度进行空间书写类型的结构性呈现,一方面突破现有空间理论模型的思维制约,一方面从北美华文文学以现实主义叙事型创作为主的实用精神中,提纯出典型空间感知与构建意图,作为进一步观照文学生产所表达的空间关系、精神变迁的重要端口。第一章从北美华文文学作家在空间书写中寄予的“乌托邦愿景”出发,探讨诗性空间定位的“立”与“破”。西方乌托邦概念的空间性与中国原生的桃源式空间发生交叠,并在现代性审美、寓言化言说、以历史僭越现实等创作技艺的加持下,创造出不同时代人类精神冲动的空间想象。不仅早期华工书写中的乌托邦建构,体现出现实层面的生存空间逐利需求与话语层面的异域想象,北美华文文学中也出现过以对异国乡土建立怀旧式乌托邦的方法,在书写家族与寻根故事中铺展代际冲突间的理想化社会诉求,同时新移民创作从全球性反殖民话语体系出发,对革命理想进行乌托邦空间化呈现。此外也有作家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乌托邦路径,即用私人化的存在空间、割裂于历史的寓言式空间等游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封闭性场域,抗衡历史与社会的空间收编。第二章借鉴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分析空间书写对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异托邦视角不仅代表文学研究范式从历史视角向空间视角转变,更督促着文学批评对知识型的建构、文学秩序的形成、空间并置的认知变奏等进程化问题加以关注。从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来看,唐人街空间由最初被迫他者化的族裔聚落,演变为主动他者化的景观性空间符码,地下室意象则日趋超越离散叙事中的边缘空间定位,见证、演绎着移民群体性地位的提升;从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来看,博物馆、纪念馆、墓地等带有时间超越性的异托邦形态,与危机异托邦所呈现的庇护、排他与悖反属性,在不同层面上展现着异托邦的独特话语模式;从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来看,心理诊所、抽屉等空间意象,也具有审视自我救赎、时代省思,考察秩序与隐私感知等价值指向。第三章由恶托邦入手观察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北美华文文学发展过程受到近现代时期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殖民、文化压榨,与西方20世纪经济、战争危机两种恶托邦空间感受的共同影响,展现出更为暴虐复杂的空间属性。早期华人移民遭遇“排华”事件的险恶生存处境、战争时期的罪恶城市镜像、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以及因愚昧、贫穷、灾难等原因形成的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在展现群体苦难屈辱、无畏挣扎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性与天性的博弈与沉沦。第四章聚焦于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呈现。作为对空间书写类型及其转型的归纳与演绎的补充,空间的流通、割裂、争夺乃至无序,展现着科技跃迁带来的世界性空间碰撞,与空间激变对国际关系提出的新思考:如何定位空间流通与全球化体系建构中的地方性存在,如何正视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空间割裂与认知错位,如何解读人类社会中多种形态的空间争夺行为,这些均是跨域书写需要加以深度思考的即时性问题。第五章集中剖解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思考表达层面的空间叙事和内容层面的空间表征,如何通过叙事艺术实现共融。综合选择北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特色较为突出、使用频率较高,且围绕空间元素展开的空间叙事手段,鉴于创作现状与研究视野,在对群体性创作策略的整合和对个体书写经验的凝视下,主要从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以及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三方面入手。最后总结北美华文文学空间想象流变中的精神史变迁与创作转型,在书写范畴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向中,去边界化的地志空间书写与世界化文化症候相互表征;身份感知从“缺失”与“追寻”,到形成多元复合的文化认同,隐形身份认同与日常空间审美化成为新移民作家群拓展书写主题的意识底色;职业叙事原型由“经济”过渡到“科技”,故事空间场域由纽约过渡到硅谷,表象转变的背后实则蕴藏着空间认知结构的跃迁与价值基点的当代重塑。

闫向民[2](2020)在《新疆褐牛肉用功能基因筛选及基于转录组和全基因组的群体选育进程分析》文中提出新疆褐牛是以新疆本地哈萨克牛为母本,先后与瑞士褐牛、阿拉塔乌牛以及科斯特罗姆牛进行杂交,经长期选育而成的乳肉兼用型牛。经过多年改良,其肉、乳产量得以有效提高。目前,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是新疆肉牛生产的主要品种。本研究以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种用群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两个品种的屠宰性状、胴体性状、营养成分、食用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接着,通过转录组测序比较了两个品种牛背最长肌转录组差异,挖掘差异表达基因和潜在影响肉质的生物学通路;最后,通过基因组重测序技术明确了到目前阶段为止新疆褐牛选育过程中受人为选择的基因,并利用转录组及基因组测序结果联合分析的方法明确了新疆褐牛选育过程中有关肉质性状的分子改良进展,主要结果如下:1、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群体间屠宰及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对比分析发现,新疆褐牛产肉性能、体表脂肪沉积、胴体指标优于哈萨克牛;新疆褐牛部位肉剪切力值、蒸煮损失等肉质性状好于哈萨克牛。2、RNA高通量测序表明,哈萨克牛与新疆褐牛背最长肌存在67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在哈萨克牛中高表达的共286个,在新疆褐牛高表达的共387个。其中,(1)ABLIM2、ACTB、ARPC1A、DNAAF1、COL12A1、STC1、ITGA7等基因可潜在影响肌纤维形成和分布,进而影响产肉量和肉质;(2)ADCY6、ATP5E、POR、LDHA、ACACB、ACOT2、CPT1A、FADS3等基因可影响能量产生、利用、脂类运输和代谢,从而潜在影响肌间脂肪含量,进而影响肉质;(3)CH1、NMNAT3、PTS、CFB、FBXO32、NAMPT、PANK1、ANXA9、BIN3、CRYAB、SIRT5、DCLRE1C、MCM6、ARNTL、HLX、ADCY10、AOX1、ADAMTS10、ATAD3等基因可影响碳水化合物、辅酶、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和苷酸转运/代谢、转录、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更新和信号转导,进而对细胞基本生物学功能进行调控;除此之外,UBIAD1、C1H21ORF7、CMYA1、CCDC138等大量基因也具有差异表达,但具体生物学功能尚不明确;(4)CFB、GLUL、FBXO32、FUT11、GCNT1、GLCE、ACTB、ARPC1A、STC1、ADCY6、POR、LDHA、ACACB、ACOT2、CPT1A基因在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的股四头肌、腰大肌、斜方肌、半腱肌、肋间肌这5个部位肉中存在差异表达,并可能是影响肉质的候选基因。3、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表明,哈萨克牛和新疆褐牛群体间存在500余万个SNP位点和70余万个Small Indel位点;哈萨克牛和新疆褐牛群体所有SNP/Small Indel涉及功能基因10000个以上,生物学通路258个。而全基因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表明,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相比,新疆褐牛选育过程中,有4000余个区段受到选择,并调控大量基因进行差异表达,涉及Rap1 signaling pathway、Ras signaling pathway、Chemokine signaling pathway、Fox O signaling pathway、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Protein processing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Hippo signaling pathway、Focal adhesion、MAPK signaling pathway等85个生物学通路。本研究初步明确了新疆褐牛选育过程中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的变化,探讨了新疆褐牛在基因组和转录水平的选育进程,为下一步新疆褐牛专用品系的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志刚[3](2020)在《患病江豚微生态变化及迁地背景下江豚保护性研究》文中指出长江江豚是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鄱阳湖、洞庭湖等沿江大型湖泊的淡水豚类物种。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生态遭受严重破坏,长江江豚的栖息地环境持续恶化,导致其种群数量快速下降,由20世纪90年代的2700头,下降至2017年的1014头。目前,长江江豚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迁地保护是进行长江江豚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江豚保种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疾病感染和饲养管理技术欠缺严重制约了迁地保护区江豚的健康生长和种群繁育。近年来,长江江豚疾病频发,而关于长江江豚病原学(细菌和病毒)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迁地保护区饲养管理不当又时常引起江豚死亡率高和繁殖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对长江江豚感染性疾病和迁地保护区江豚的饲养管理开展系统性研究,初步了解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原,掌握长江江豚主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建立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的技术规范。本研究开展了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的病原学调查;长江江豚病料样本的病毒群落研究;长江江豚6种危害较大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理化鉴定、PCR鉴定等,对462份长江江豚呼吸孔、粪便、血液、内脏组织、皮肤病灶、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等样品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同时使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对患病长江江豚和健康长江江豚的肠道菌群进行了研究。结果从462份长江江豚样本中,获得655个细菌纯培养,分离鉴定成功31种细菌,分别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微球菌(Micrococcu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变形杆菌(Proteu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嗜麦芽窄杆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链球菌(Streptococc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诺卡氏菌(Nocardia)、弧菌(Vibrio)、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魔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肠球菌(Enterococcus)、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黄杆菌(Flavobacterium)、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志贺样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和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其中产气荚膜梭菌、弧菌、爱德华菌等11种细菌在长江江豚属首次发现,大肠杆菌、气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在所有样品中检出率相对较高;肠道内容物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到菌属340种,其中15种为潜在致病菌属,分别为埃希氏菌属、乳杆菌属、链球菌属、绿脓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诺卡氏菌属、弧菌属、巴氏杆菌属、葡萄球菌属、魔氏摩根菌、肠球菌、幽门螺旋杆菌、弯曲杆菌。2长江江豚主要致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利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兽医药理学和兽医病理学方法对分离自长江江豚的6种主要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魔氏摩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菌株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均可良好生长,与其他动物源细菌无明显差异;生化研究和16s r RNA序列测定结果与各菌最初鉴定结果表型一致;细菌耐药性研究结果显示,6种菌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性,以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弱,气单胞菌属不同菌之间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BALB/c小鼠致病性试验证实,6种菌对小白鼠均有致病性,以维氏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的致病力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最弱,感染小白鼠剖解病理变化存在一定差异,但主要以肺脏瘀血、出血和肝脏瘀血、变性和坏死为主。3长江江豚病毒性疾病研究初探通过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对收集自2017-2019年野外患病死亡的长江江豚组织病料(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皮肤等)进行了病毒群落研究和分析。结果共获得10600个重叠序列(contigs),检测到病毒65个,其中,基于参考序列鉴定出病毒25种,Denovo序列鉴定病毒42种。科水平上,两种方法鉴定出的优势病毒为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线头病毒科(Nimaviridae)、阿克曼病毒科(Ackermannviridae)、痘病毒科(Poxviridae)、丝状噬菌体科(Inoviridae)、短尾噬菌体科(Podoviridae)、砂粒病毒科(Arenaviridae)、有尾噬菌体目未分类病毒科(Caudovirales unclassified)。除疱疹病毒外,噬菌体病毒、逆转录病毒、线头病毒、痘病毒和砂粒病毒等均为首次在长江江豚上发现。4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研究通过临床大量实践和数据分析,分别对迁地保护区大水域、围网环境下和疗养池中生长的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总结制定出迁地保护区大水域、围网环境下和疗养池中长江江豚饲养管理的技术规范,计算统计出长江江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的正常阈值,发现了长江江豚各生理生化指标与江豚疾病诊断间的相关性,建立了长江江豚健康体检的技术规范和健康评价标准,基本形成了长江江豚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技术体系,其中通过静脉滴注对患病长江江豚进行治疗的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系统阐明了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的流行特点;初步探明了长江江豚病料样本病毒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并首次发现了大量的长江江豚源病毒;揭示了6种常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细菌性疾病药物治疗和疫苗研发的参考信息;建立了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饲养管理和疾病诊疗的技术规范。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是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长江江豚保种面临的主要问题,知己(不断提高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水平等)和知彼(掌握长江江豚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病原的生物学特性、长江江豚生长特性和各个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等),方能有效解决长江江豚在迁地保护过程中疾病防控盲目和饲养管理欠缺的现状,为长江江豚、中华白海豚等鲸类动物的健康成长和种群繁育提供理论支持。

马丹凤[4](2020)在《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卵巢储备功能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促孕安怡方是黎烈荣教授在更年安怡方的基础上,针对高龄女性生育力下降化裁而成,在前期临床观察研究已取得较好的疗效的基础上,我们以自然衰老的雌性大鼠(10-12月龄)为初老模型,观察促孕安怡方对初老模型大鼠卵巢储备功能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并对其机理作初步研究,为促孕安怡方在生育力下降的高龄女性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及坚实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自然衰老的10-12月龄的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二组,分别为:初老模型组和初老药物组,另外一组为正常对照组(4-6月龄大鼠)。每组的给药方式如下所示:A组(正常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纯化水12.73ml/kg,每日1次,连续15日;B组(初老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纯化水10.82ml/kg,每日1次,连续15日;C组(初老药物组):灌服促孕安怡方,剂量10.82ml/kg,每日1次,连续共15日;实验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实验为:初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通过15天对自然衰老雌性大鼠(10-12月龄)进行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观察,选取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表现为动情间期延长或动情周期紊乱者作为初老雌性大鼠模型。第二部分实验为:研究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生殖内分泌调控的影响。各组大鼠分别于给药15日后,麻醉,开腹,腹主动脉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第三部分实验为:研究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的卵巢组织形态学及卵巢干细胞因子(SCF)和生长分化因子9(GDF-9)表达的影响。将实验二取血后的大鼠,剖取卵巢组织,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苏木素-伊红(HE)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卵巢结构,各期卵泡及黄体数目;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卵巢干细胞因子(SCF)和生长分化因子9(GDF-9)的蛋白定量表达水平。第四部分实验为:研究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的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及对白血病抑制因子(LIF)、HOXA-10mRNA表达的影响。将实验二取血后的大鼠,剖取子宫组织,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苏木素-伊红(HE)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量和结构;制备透射电镜切片,观察胞饮突;免疫组化HRP法测定子宫内膜LIF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HOXA-1OmR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它以免疫学反应为基础,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然后洗涤除去多余的游离反应物,通过显色,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测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绘制出标准曲线,同时计算出待测定物的浓度。ELISA分为多种方法,本文用双抗夹心法检测大鼠血清AMH、INH-B、FSH和LH,用竞争法检测E2。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处理标本组织石蜡切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图像。本文,此法主要用于观察卵巢和子宫内膜的细胞形态及卵巢LIF蛋白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是把蛋白转移到膜上,再用抗体进行检测的方法。本文主要用此法检测卵巢干细胞因子(SCF)和生长分化因子9(GDF-9)的蛋白定量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是指一种在DNA扩增反应中,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PCR全程,然后用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文主要用此法检测子宫内膜HOXA-1OmRNA含量。所有实验的数据结果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分析,数据资料以(?)形式表示,组间差异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One-Way ANOVA)并进行多重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初老雌性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4-6月龄雌性大鼠的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均观察到周期出现的规律动情周期。10-12月龄雌性大鼠做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观察,可以观察到动情间期延长或动情周期紊乱,但极少数有个体差异性。2.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生殖内分泌调控的影响促孕安怡方能够提高初老模型大鼠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和雌二醇(E2)水平,降低促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初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老药物组与初老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的卵巢组织形态学及卵巢干细胞因子(SCF)和生长分化因子9(GDF-9)表达的影响促孕安怡方能够提高初老模型大鼠的卵巢脏器指数和干细胞因子(SCF)及生长分化因子9(GDF-9)的表达,改善卵巢显微结构。初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老药物组与初老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的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及白血病抑制因子(LIF)、HOXA-10mRNA表达的影响促孕安怡方能够提高初老模型大鼠的子宫脏器指数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及HOXA-10mRNA的表达,改善子宫内膜显微结构并增加胞饮突数量。初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老药物组与初老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促孕安怡方能够调控初老模型大鼠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上调卵巢干细胞因子(SCF)和生长分化因子9(GDF-9)的表达;增强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HOXA-10mRNA的表达;改善卵巢和子宫显微结构;从而改善初老模型大鼠的卵巢储备功能和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强初老雌性大鼠的生育力。

鲁旭[5](2020)在《《红楼梦》俄译本中医元素俄译研究》文中指出中医富含中国传统特色,是我国无可替代的瑰宝;《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名。因此,将二者相结合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可以让我们加深对《红楼梦》本身的理解和感悟,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医。而探究《红楼梦》中医元素的俄译,对掌握传统中医术语的俄语翻译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帕纳秀克版本的《红楼梦》俄文全译本中出现的中医元素翻译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以及科米萨罗夫等值翻译角度研究《红楼梦》中医元素的俄译规律,探讨影响中医翻译准确性的因素和中医翻译的原则及策略,并尝试探究《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中医疾病证候、中医诊断治疗、中医药材药方、饮食养生文化等方面的翻译得失。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总结了《红楼梦》俄译历程,梳理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指出研究过程中的难点以及本文的创新点。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本文的理论基础,概述了翻译美学理论和科密萨罗夫等值翻译理论,探讨了影响中医翻译准确性的因素,并就此提出中医翻译的原则和翻译策略。第二章总体梳理了俄语中对中医元素翻译的历史与现状,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早期、中期和现今,从宏观上介绍中医元素在俄罗斯的翻译发展状况。第三章以第二章划分的三个时期为基础,概括了中医元素俄译的三个阶段特点。第四章是本文重点,将《红楼梦》中出现的中医元素划分为六类:中医理论知识的俄译;中医疾病证候的俄译;中医诊断和治疗的俄译;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的俄译;中医饮食养生的俄译以及香疗法和西洋药的俄译,结合翻译美学理论和科密萨罗夫等值翻译理论进行分析,总结中医元素的翻译方法,并对其中出现的部分误译提出修改方案。最后一章为本文的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总结,并对未来做出展望。

李丹[6](2020)在《加减四妙丸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三臂试验》文中指出目的:高尿酸血症(HUA)伴或不伴有痛风性关节炎(GA)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现有西药降尿酸副作用较多,新型药物尚未广泛应用,本研究通过观察中药加减四妙丸、四君子汤联合苯溴马隆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临床效果与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提供科学的、有循证医学依据且副作用较轻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88例患者,经剔除后,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7例高尿酸血症(或伴有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以静脉血尿酸(sUA)水平540 μmol/L作为条件进行分层随机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对照组为A组苯溴马隆,观察组B为苯溴马隆联合健脾中药组(四君子汤),观察组C为苯溴马隆联合利湿中药组(四妙丸),所有中药制成颗粒剂,90天为1疗程,服药1-2个疗程。分为治疗期和随访期,分别于治疗期0时点及随后的每0.5月各访视一次;随访期每1.5月回访一次,即第4.5月,第6月。分别记录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1月、第2月、第3月及第6月的静脉血尿酸(sUA)、中医证候评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疗效。同时随访停药1月后病情复发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静脉血尿酸(sUA)、尿酸排泄率(FEUA%)、肾功能情况及中医湿证评分、舌象特征、SF-36测评、体液分布情况、痛风急性发作频率等评价3组疗效差异。所得数据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高尿酸血症患者88例,对照组苯溴马隆组30例和观察组苯溴马隆联合四君子组30例,观察组苯溴马隆联合四妙丸组28例。入组后经审核,最终纳入有效病例共87例。1、两组患者降尿酸效果比较:组间sUA 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3.603,P=0.032);随着时间的发展,两组sUA在治疗后第1月呈显着下降趋势,组间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97,P<0.001);三组间比较在治疗后第2月的sUA达标率(sUA≤360 μ 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且联合中药的两组较单纯西药组达标率高,其中,苯溴马隆联合四妙丸组达标率最高。2、尿酸排泄分数方面:三组患者治疗期间内尿酸排泄分数(FEUA%)总体均呈上升趋势,组间效应(F=2.548,P=0.084)及时间效应(F=2.163,P=0.0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肾功能情况比较:三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血肌酐(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其他实验室观察指标方面:三组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治疗3月后,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方面,联合中药治疗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80,P=0.011),三组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淋巴细胞百分比(LYM%)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其他观察指标:1)湿证方面:三组患者湿证总体呈下降趋势,三组患者的湿证水平不同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43,P=0.037),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30,P=0.006);2)舌象方面:三组患者各组间R、G、B、V、L、a的值总体均呈下降趋势,提示其色彩值较治疗前降低,即舌色及舌苔情况较治疗前改善;三组裂纹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655,P=0.033),且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44,P=0.022);各组苔色白在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98,P<0.001);各组苔色黄白相兼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66,P=0.023);各组无苔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92,P=0.011);3)SF-36量表方面:三组患者的SF-36各项总分在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5),且在治疗后第6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5)。三组患者的精力(VT)(F=3.257,P=0.043)及精神健康(MH)(F=4.88,P=0.01)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生理机能(PF)(F=4.121,P=0.018),VT(F=3.876,P=0.027),一般健康状况(GH)(F=3.451,P=0.039),近1年身体健康变化(HT)(F=12.249,P<0.001)评分组内各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情感职能(RE)评分在苯溴马隆联合四君子组的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互效应显着(F=3.755,P=0.014);4)身体成分分析方面:苯溴马隆联合四君子组患者总体评分较治疗前稍有增高,提示该组患者的身体成分总体情况较前改善,其余两组则经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稍有下降。三组各组内身体节段水分(右上肢、躯干、左上肢)、体重、体脂百分比(PBF)、腰臀比(WHR)、腹围、内脏脂肪面积(VFA)、肥胖度、身体细胞量(BCM)、上臂围度、上臂肌肉围度、去脂体重指数(FFMI)、骨矿物质含量、体脂肪、体脂肪含量、身体质量指数(BMI)、脂肪量指数等方面在治疗不同时点段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去脂体重(F=2.527,P=0.049<0.05),肌肉量(F=2.651,P=0.041<0.05),和基础代谢率(BMR)(F=2.604,P=0.044<0.05)方面其时间与组别存在交互效应,主要表现在苯溴马隆组与苯溴马隆联合四君子组。6、痛风发作频率比较:苯溴马隆组经治疗后痛风发作平均天数显着下降,苯溴马隆联合四妙丸组发作频率较稳定。结论:通过对中药四妙丸及四君子汤联合苯溴马隆与苯溴马隆单纯西药治疗临床效果的对比可发现:1、三组药物治疗均可以达到降尿酸的目的。其中,四妙丸联合苯溴马隆组在治疗后1月血尿酸下降幅度最大,在治疗后的第4.5月和第6个月时两组药物的疗效差异明显,苯溴马隆组的血尿酸水平较低;但在sUA≤360umol/l的达标率方面,两组联合中药组的达标率较苯溴马隆组高;故须结合其他疗效指标及临床症状等综合评估治疗方案的疗效。2、肾功能方面:苯溴马隆组与苯溴马隆联合四君子组在治疗后的第3月至第6月尿白蛋白肌酐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苯溴马隆联合四妙丸组呈下降趋势,且痛风发作频率最低,提示苯溴马隆联合四妙丸组在降尿酸过程中的护肾作用。3、安全性方面:三组的白细胞计数(WBC)各个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联合中药的两组在治疗后第3月至治疗后第6月WBC呈下降趋势。其中,苯溴马隆联合四君子组WBC水平较苯溴马隆联合四妙丸组低。4、湿证方面:中药联合西药的两组患者的湿证积分相对于西药苯溴马隆组低,且苯溴马隆联合四妙丸组的湿证积分治疗前后呈下降趋势且较苯溴马隆组水平低,而苯溴马隆联合四君子组的湿证积分治疗前后未见明显下降。5、舌象方面:苔色白、苔色黄白相兼、舌质瘀斑、裂纹的改善可以从另一方面体现治疗效果,且中药联合苯溴马隆组较苯溴马隆组疗效佳。其中,苯溴马隆联合四君子组效果最优。6、SF-36方面:三组患者经治疗后,精神、身体健康方面得到改善,三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苯溴马隆联合四君子组的情感职能的差异尤为突出。7、身体成分分析方面:三组患者经治疗后,身体成分总分较治疗前增加,说明降尿酸治疗对于身体水分、脂肪、BMI等方面的改善至关重要。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体内水分的减少及体脂肪相关指标的增加。苯溴马隆联合四君子组效果最优,而苯溴马隆联合四妙丸组欠佳。因此,降尿酸治疗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应积极治疗。此外,中医药在降尿酸治疗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安全性较单纯西药治疗高,值得不断推广和继续深入探索研究。

张璋[7](2019)在《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中药用药规律及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一、目的探索高脂血症中医证素特点、证素与中药用药的关联性、证素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联性。从理论、诊断、治疗环节探索高脂血症统一便捷的中医辨证方法及治疗的规律性、客观性、规范性,为高脂血症中医临床诊断和中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二、方法(1)文献研究。(1)理论研究。用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概念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古代和现代有关高脂血症和中医证素文献,通过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归纳概括高脂血症中医学及中医证素领域研究观点。(2)数据挖掘。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三大数据库中检索有关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文献。一方面从筛选的文献中提取中医证型,统一规范中医证候名。依据证型分解证素的理论来提取中医证素。一方面从文献中提取中医治疗部分的中药,并统一规范中药名称、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建立高脂血症文献中医证素与中药研究数据库。用SAS9.4统计软件和关联规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中药药性及使用的频数进行统计,采用关联规则分析证型、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中药之间关系,中药配伍关系,对它们间的关联关系采用cytoscape进行可视化展示。(2)临床研究。临床采集209名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一般资料、中医四诊临床信息和TC、TG、LDL-C、HDL-C、PT、APTT等一系列临床常用生化指标检测数据。运用“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10.0版”软件对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分析提取中医证素(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建立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临床生化指标研究数据库。采用SAS9.4统计软件对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性别、年龄、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三、结果(1)文献研究。(1)理论研究。高脂血症从中医学病因病机上大多认为饮食不节、过逸少劳、情志内伤、痰浊不化、瘀血阻滞、脏腑失调。证素与高脂血症为数不多的研究显示病位证素以脾、肝、肾为常见。病性证素虚实都有,实性病性证素以痰、瘀、气滞常见,虚性病性证素以气虚、阴虚常见。(2)数据挖掘。从筛选符合研究标准的120篇文献中提取的中医证型经过规范证候名得到主要中医证型14个,提取的病位证素7个,分别是脾、肾、肝、经络、胆、胃、心神(脑)。病位证素脾,肾,肝三者占到88.55%。提取的主要病性证素12个,分别是痰、血瘀、阴虚、气虚、湿、气滞、阳虚、火(热)、精(髓)亏、血虚、毒、阳亢。治疗高脂血症高频使用中药的四气主要为“温、平、微寒、寒、微温”,五味主要为“甘,苦,辛”,归经主要为“肝经、脾经、胃经、肺经、心经、肾经”。排在前10位的高频使用单味药分别是山楂,丹参,泽泻,茯苓,何首乌,半夏,白术,决明子,陈皮,大黄。高频使用中药用药种类主要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清热药、理气药和化痰药。主要病位证素脾、肝、肾与中药置信度和关联度高的是:脾与泽泻、茯苓、丹参、山楂;肾与何首乌、泽泻;肝与何首乌、决明子;频数排前的病性证素痰、血瘀、阴虚、湿、气滞、阳虚、火(热)与中药置信度和关联度高的是:痰与山楂、泽泻、半夏、丹参、茯苓;血瘀与山楂、丹参;湿与山楂、茯苓、泽泻;阴虚与何首乌、枸杞子、山楂、泽泻;气滞与柴胡、山楂、白芍、丹参;阳虚与附子、厚朴、白术、苍术、干姜、淫羊藿;火(热)与决明子,大黄,山楂,柴胡,丹参,茵陈。中药配伍提示有三个组合常用,组合一: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组合二:山楂、大黄、丹参、决明子、何首乌、泽泻;组合三:枸杞子,山茱萸,山药,熟地黄。(2)临床研究。临床筛选符合研究标准的209名高脂血症患者中男性患者95名(45.45%),女性患者114名(54.55%)。将收集的中医四诊信息通过“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10.0版”软件提取得到病位证素12个,分别是病位证素肝、心、胸膈、胃、肺、脾、肾、经络、筋骨、膀胱、心神(脑)、大肠。病性证素18个,分别是病性证素痰、阴虚、湿、阳亢、血瘀、火(热)、血虚、气虚、气滞、燥、阳虚、津亏、气逆、水停、动风、不固、动血、血热。分析发现:病位证素脾、肝、心和病性证素气虚、气滞与性别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高脂血症患者中女性患者的病位证素脾、肝、心和病性证素气虚、气滞较男性出现的概率大。病位证素脾与TG、LDL-C、HDL-C、PT、ALT、TC、HGB、TBIL、ALP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位证素脾与TG、LDL-C、HDL-C、PT、ALT、HDL-C呈负相关系,病位证素脾与TC、HGB、TBIL、ALP呈正相关系。TG、LDL-C、HDL-C、PT、ALT水平越低,TC、HGB、Tbil、ALP水平越高,病位证素脾的可能性越大。病位证素心与PT、APTT、ALT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位证素心与PT呈负相关系,病位证素心与APTT,ALT呈正相关系,PT水平越低,APTT,ALT水平越高,病位证素心的可能性越大。病性证素气虚与TC、LDL-C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气虚与TC呈负相关系,病性证素气虚与LDL-C呈正相关系,TC水平越低,LDL-C水平越高,病性证素气虚的可能性越大。病性证素痰与APTT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痰与APTT呈负相关系,APTT水平越高,病性证素痰的可能性越小,病性证素非痰的可能性越高。病性证素阳亢、阴虚、火(热)与GLU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阳亢与GLU呈负相关系,病性证素阴虚、火(热)与Glu呈正相关系,Glu水平越高,病性证素阳亢的可能性越小,病性证素阴虚或火(热)的可能性越大。病性证素湿与APTT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湿与APTT呈负相关系,APTT时间越短,病性证素湿的可能性越高。病性证素燥与RBC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燥与RBC呈正相关系,RBC水平越高,病性证素燥的可能性越大。四、结论(1)通过临床分析与文献分析结合得到高脂血症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以病位证素肝、脾、肾为最密切,病性证素是有虚有实,以实性病性证素痰、血瘀、湿、气滞,虚性病性证素气虚,阴虚等为常见。这一结论与前期理论研究成果基本相符。(2)研究发现高脂血症各个常见证素相关联的中药及高脂血症中药用药配伍组合规律。高脂血症的治疗以肝脾肾为中心,祛痰、瘀、湿、气滞实邪,平衡气血阴阳,调和脏腑。(3)高脂血症中医证素和临床常用生化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有意义的提示。如TC与病位证素脾呈正相关系,TC水平增高提示病位在脾的可能性增加。(4)中医证素既有中医辨证内涵,又能客观规范辨证方法,中医证素和现代临床生化指标有一定相关性,能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所以证素辨证用于高脂血症诊疗有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邱灵慧[8](2019)在《刮痧对小鼠乳腺肿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索》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刮痧疗法对TUBO模型小鼠和4T1模型小鼠的预防作用,同时解决刮痧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包括有效控制刮痧力度及刮痧时间间隔,并初步探究刮痧作用的免疫学机制。方法用TUBO乳腺癌细胞建立乳腺癌模型,将24只Balb/c乳腺癌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预防组和治疗组,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在种植乳腺癌之前24h和之后24h进行刮痧,观察刮痧对肿瘤大小产生的影响;用4T1乳腺癌细胞建立乳腺癌模型,将16只Balb/c乳腺癌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和预防组,预防组在种植乳腺癌之前24h进行刮痧,观察刮痧对肿瘤大小产生的影响;用可以量化的智能刮痧板选取1N、3N和9N的力对小鼠刮痧,观察皮肤表皮,刮痧部位皮肤HE染色和ELISA检测的IL-1α和IL-6含量的变化;用TUBO乳腺癌细胞建立乳腺癌模型,将16只Balb/c乳腺癌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和预防组,用智能刮痧板控制刮痧力度不变,在种植乳腺癌之前24h对预防组进行刮痧,探究刮痧对小鼠成瘤大小的影响。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小鼠刮痧后不同时间点血常规的变化,用ELISA检测刮痧后不同时间点小鼠IL-1α和IL-6含量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刮痧后不同时间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初步描绘出刮痧后不同时间点免疫细胞和因子的变化趋势;采用流式多因子检测技术,检测刮痧后即刻、0.5h和24h与肿瘤和炎症相关的多种免疫因子(IL-23、IL-1α、IFN-γ、TNF-α、MCP-1、IL-12p、IL-1β、IL-10、IL-6、IL-27、IL-17A、IFN-β、GM-CSF、TNF-α、IL-2、IL-17A、IL-4)含量的变化;通过智能刮痧板控制刮痧力度后探究刮痧对小鼠成瘤大小的影响。结果在种植肿瘤后第15天摘除小鼠乳腺癌组织,称重,结果显示:TUBO和4T1乳腺癌模型小鼠的刮痧预防组(种植肿瘤之前24h刮痧组)肿瘤都有所减小,但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刮痧治疗组(种植肿瘤后24h)TUBO乳腺癌减小,但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力度刮痧HE染色结果显示:1N刮痧组皮肤无明显变化;3N刮痧组皮肤无明显受损,可见血管充血,无血管出血和炎症细胞浸润;9N刮痧组皮肤受损严重,已无基本组织形态,出血严重,出现较多的炎症细胞浸润。不同力度刮痧EIISA结果显示:1N组没有明显变化;3N组的IL-1α和IL-6含量均有适度升高(p<0.05);9N组的IL-1α含量显着升高(p<0.01),IL-6升高接近20倍,差异显着(p<0.01)。智能刮痧板控制刮痧力度之后,TUBO乳腺癌预防组组间差异减小接近于模型组,预防组肿瘤大小有所减小,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刮痧后不同时间点血常规结果显示:从刮痧0.5h开始到刮痧后1h,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总数逐渐增加,在24h时出现下降,在72h之后恢复到正常值。刮痧后不同时间点ELISA结果显示:刮瘀0.5h开始到刮痧后1h,血清中IL-1α和IL-6含量逐渐上升,在24h时出现下降,72h之后恢复,接近正常水平。流式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刮痧后,T细胞百分比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没有出现显着性变化。流式多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刮痧后即刻,IL-10明显降低(p<0.05),刮痧后0.5h,IL-10显着降低(p<0.01),IL-6显着升高(p<0.01),MCP-1明显降低(p<0.05),刮痧后24h,MCP-1恢复到正常,IL-10比正常值仍降低(p<0.01),IL-6比正常值仍升高(p<0.01)。结论刮疲对TUBO和4T1形成的移植瘤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TUBO形成的移植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初步确定对小鼠刮痧时采取的力度:3N可能是小鼠刮痧的合适力度,既能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刺激,又不会对皮肤组织产生严重的损伤。智能刮痧板可以较好的控制刮痧力度。刮痧对小鼠免疫系统产生影响,主要维持在0.5h-24h之间,在72h后基本恢复正常。刮痧可以使MCP-1和IL-6在外周血中的含量明显上升,IL-10明显下降,可能是刮痧对机体产生影响的主要机制。

兰婕[9](2019)在《陆海之间:惠东社会的亲属、生计与信仰实践》文中提出本研究是关于惠东地区小岞的亲属制度与社会结构的探索。惠东属于典型的闽南汉人社会,却因异于常规的婚姻习俗——长住娘家,成为人类学中国东南社会研究的焦点之一。通过小岞的田野调查发现,奇特风俗的背后关系着亲属制度在地方的实践结果以及渔业社会海陆关系的呈现。海样与陆地的象征结构也通过实际的社会关系、渔业生计、民间信仰、亲属关系与宗族制度被表达出来。亲属制度的实践过程中,小岞的婚礼仪式、婚姻形态、生育习俗、家庭关系以及分家与财产继承出现了复杂的变化,反映出整个社会对母系作为潜在继承世系的认可。当地人在母系世系中实行过继和收养以及“外甥承母舅”的谚语都说明小岞亲属制度当中的并系特征,但与小岞的父系社会原则并不矛盾。以渔业为主要生计方式的小岞在空间格局和社会结构中都要面对陆地与海洋的关系,比如“男人管海,女人管山”的生计分工,民间信仰活动中对海陆二重性的仪式性展演。借助并系制亲属关系作为语言,海陆关系被转化成可实践的行为,在与讨海有关的习俗中成为按照并系亲属关系进行礼物交换的规则。随着渔业技术变革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行政体系对地方社会移风易俗运动的大力执行,小岞长住娘家的传统婚俗逐渐走向消亡,但并系制亲属关系仍旧保留下来,成为本研究重要的田野佐证。弗里德曼开创的宗族研究范式将中国东南社会塑造成一种仅以父系为唯一原则的纵向继替模式,掩盖了横向联姻对继嗣规则产生改变的可能性,从而将亲属制度简单化。同时,海洋与陆地的关系也没有被真正纳入到汉人社会结构的研究中。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小岞社会的全面考察,为理解汉人社会的丰富性与差异性,以及理解海岛、海岸线社会提供新的解释路径与案例。

徐晓倩[10](2018)在《当代小儿推拿学科发展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梳理建国以来小儿推拿学科发展中有关教育、科研、医疗、出版物、学术组织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再现小儿推拿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学科发展特征,分析学科发展的影响因素,为该学科未来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进一步促进小儿推拿学科的发展。方法:文献学方法、访谈法相结合。运用中医文献学的方法,全面搜集、梳理当代小儿推拿学科发展的相关文献,初步描绘出当代小儿推拿学科发展的整体框架;通过实地专家访谈,了解小儿推拿名家对小儿推拿学科发展历程的回顾认识,分析当代小儿推拿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结果与结论:1.理清了小儿推拿学科发展脉络。2.为小儿推拿学科发展研究进行了理论和方法学探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素材,提供了研究范例。3.针对当代小儿推拿学科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二、内脏体表联系途径的研究进展(1976年~1977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脏体表联系途径的研究进展(1976年~1977年)(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空间”概念的厘清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乌托邦愿景:诗化空间定位的“立”与“破”
    第一节 桃源式空间的现代性衍生
        一、早期华人书写中的乌托邦想象
        二、家族与寻根:异国的怀旧乌托邦
        三、革命理想的乌托邦空间化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文物:传统人文元素的空间重塑
    第三节 存在空间与寓言化空间:抗衡历史的封闭性场域
第二章 异托邦: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
        一、唐人街:从族裔聚落到景观化的空间符码
        二、地下室:超越离散的边缘空间再定位
    第二节 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
        一、博物馆/纪念馆/墓地:异托时与异托邦的叠加
        二、庇护/排他/悖反:危机异托邦的存在方式
        三、妓院/舞会/社交媒体:日常秩序的“补偿性异位”
    第三节 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
        一、心理诊所:自我救赎的通道与时代省思的边界
        二、抽屉:秩序与隐私的空间感杂糅
第三章 恶托邦: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
    第一节 天使岛:早期移民经历与排他空间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域下的罪恶城市镜像
    第三节 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
    第四节 愚昧/贫穷/灾难: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
第四章 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拓扑化”呈现
    第一节 空间的流通:全球化体系下的地方性存在
    第二节 空间的割裂: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认知错位
    第三节 空间的争夺:根植于人类本能的社会行为
第五章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空间叙事结构
        一、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
        二、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
        三、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
    第二节 作家创作历程中的文本空间搭建
        一、续写:作家对成名作的补充与再消费
        二、重写:改写旧作行为下的文本空间重构
        三、超越互文:由生命体验出发的主题共鸣与书写革新
结语
    一、从“区域”到“全球”:去边界地志空间书写中的文化症候
    二、从“身份缺失”到“在地化认同”:隐形身份与日常空间审美化
    三、从“经济”到“科技”:职业叙事原型中的空间认知结构跃迁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外空间理论着述汉译版本辑录
附录2 国内空间与文学研究专着辑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新疆褐牛肉用功能基因筛选及基于转录组和全基因组的群体选育进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新疆褐牛遗传改良进展
        1.1 无序杂交的改良阶段(20世纪初-1949年)
        1.2 有序导入的选育阶段(1950年至1976年)
        1.3 品种形成的登记阶段(1977-1986年)
        1.4 选育提高的扩群阶段(1987-2006年)
        1.5 专用品系的培育阶段(2007年至今)
    第2章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牛生产中的应用
        2.1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牛业生产与研究中的应用
        2.2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牛业生产与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新疆褐牛产肉能力及肉品质综合评价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不同部位肉功能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全基因组测序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利用基因组及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新疆褐牛选育进程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患病江豚微生态变化及迁地背景下江豚保护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长江江豚概况
        1.1 江豚分类
        1.2 江豚的地理分布
        1.3 长江江豚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1.4 长江江豚现状
        1.5 长江江豚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
    2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概述
        2.1 迁地保护
        2.2 江豚迁地保护历史
        2.3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现状
        2.3.1 湖北石首天鹅洲江豚保护区天鹅洲故道江豚繁育群体
        2.3.2 安徽铜陵淡水豚保护区夹江江豚繁育群体
        2.3.3 安徽安庆西江迁地保护区江豚繁育群体
        2.3.4 湖北何王庙/湖南集成垸迁地保护区江豚繁育群体
        2.3.5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人工养殖种群
        2.4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面临的问题
        2.4.1 半自然水域长江江豚的繁殖生物学研究欠缺
        2.4.2 长江江豚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
        2.4.3 人工调控和生态补偿机制不足
        2.4.4 人为伤害和气候条件是潜在的致危因素
    3 鲸豚类动物疾病研究进展
        3.1 海洋鲸豚类动物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3.2 海洋鲸豚类动物病毒性疾病研究进展
        3.2.1 鲸豚源麻疹病毒
        3.2.2 鲸类痘病毒
        3.2.3 鲸类乳头状瘤病毒
        3.2.4 疱疹病毒/类疱疹病毒
        3.2.5 流感病毒
        3.2.6 其他病毒
        3.3 海洋鲸豚类动物真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3.4 海洋鲸豚类动物寄生虫性疾病研究进展
    4 长江江豚疾病研究概况
        4.1 长江江豚疾病研究现状
        4.1.1 解剖学研究
        4.1.2 血液生理学研究
        4.1.3 饲养管理研究
        4.1.4 疾病相关研究
        4.2 有关长江江豚疾病防控的几点讨论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第一章 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试验试剂
        2.2 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分离鉴定
        2.2.3 长江江豚肠道菌群16SrDNA测定
        3 结果
        3.1 长江江豚细菌性样品采集结果
        3.2 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1 呼吸孔样本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2 粪便样本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3 内脏组织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4 皮肤病灶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5 腹腔积液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6 胸腔积液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7 血液样本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3 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及染色镜检结果
        3.4 细菌理化鉴定结果
        3.5 细菌PCR鉴定结果
        3.6 长江江豚肠道菌群16SrDNA测定结果
        3.6.1 测序数据处理
        3.6.2 OTU分析和物种注释
        3.6.3 各样品细菌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长江江豚样品采集方法和处理方法的选择
        4.2 水生哺乳动物细菌性疾病检测方法
        4.3 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流行情况
        4.4 江豚呼吸道菌群与疾病的相关性
        4.5 江豚胃肠道菌群与疾病的相关性
        4.6 长江江豚的主要致病菌
        5 总结
    第二章 长江江豚主要致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细菌样本
        2.1.2 试验动物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试验试剂
        2.2 方法
        2.2.1 细菌培养特性观察
        2.2.2 细菌理化特性鉴定
        2.2.3 PCR扩增和测序
        2.2.4 基因序列分析
        2.2.5 药物敏感性试验
        2.2.6 细菌致病性试验
        3 结果
        3.1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1.1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细菌培养特性
        3.1.2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3.1.3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遗传进化关系
        3.1.4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1.5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3.2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2.1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细菌培养特性
        3.2.2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3.2.3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遗传进化关系
        3.2.4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2.5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3.3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3.1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细菌培养特性
        3.3.2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3.3.3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遗传进化关系
        3.3.4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3.5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3.4 魔氏摩根菌YMM-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4.1 魔氏摩根菌YMM-AQ株细菌培养特性
        3.4.2 魔氏摩根菌YMM-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3.4.3 魔氏摩根菌YMM-AQ株遗传进化关系
        3.4.4 魔氏摩根菌YMM-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4.5 魔氏摩根菌YMM-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3.5 大肠杆菌YE-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5.1 大肠杆菌YE-AQ株细菌培养特性
        3.5.2 大肠杆菌YE-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3.5.3 大肠杆菌YE-AQ株遗传进化关系
        3.5.4 大肠杆菌YE-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5.5 大肠杆菌YE-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3.6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6.1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细菌培养特性
        3.6.2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3.6.3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遗传进化关系
        3.6.4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6.5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4 讨论
        4.1 长江江豚常见致病菌的培养特性
        4.2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鉴定方法
        4.3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耐药性
        4.4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致病性
        5 结论
    第三章 长江江豚病毒性疾病研究初探
        1 研究背景
        1.1 病毒性疾病对人和动物的危害
        1.2 长江江豚病毒性疾病研究现状
        1.3 未知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病料样本
        2.1.2 试验仪器
        2.1.3 试验试剂耗材
        2.2 方法
        2.2.1 试验流程
        2.2.2 测序数据质控
        3 结果
        3.1 测序数据质控
        3.2 去除宿主污染
        3.3 病毒组成分析
        3.4 数据组装
        3.5 病毒序列鉴定
        3.5.1 基于参考序列的鉴定
        3.5.2 Denovo病毒序列鉴定
        3.5.3 基于参考序列鉴定与Denovo序列鉴定的比较
        3.6 病毒丰度
        3.7 基因预测
        3.8 功能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高通量测序技术与未知病毒检测
        4.2 长江江豚病毒宏基因组学样本的处理
        4.3 检测相关病毒分析
        5 总结
    第四章 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2.2.2 长江江豚血液学研究
        2.2.3 长江江豚健康体检方法的建立
        2.2.4 长江江豚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2.2.5 长江江豚典型病例诊治分析
        3 结果
        3.1 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3.1.1 围网环境下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3.1.2 迁地保护区大面积水域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3.1.3 疗养池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3.2 长江江豚血液学研究
        3.2.1 长江江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方法的建立
        3.2.2 长江江豚正常生理生化指标参考范围的确定
        3.2.3 长江江豚生理生化指标与其疾病的相关性
        3.2.4 长江江豚健康体检技术规范
        3.2.5 长江江豚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3.2.6 长江江豚典型病例诊治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5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卵巢储备功能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中医学对于女性生育力的研究
        1 中医对女性生育力发展过程的认识
        2 中医对女性生育力下降乃至不孕的机理探究
        3 中医药对改善高龄女性生育力下降的对策研究
    二、西医学对女性生育力的研究
        1 西医对女性基础生殖内分泌的研究
        2 女性生育力及其影响因素
        3 改善女性生育力的西医疗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初老雌性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生殖内分泌调控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数据统计与处理
        4 结果
        5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的卵巢组织形态学及卵巢 SCF、GDF-9 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数据统计与处理
        4 结果
        5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的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及LIF、HOXA-10m RNA 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数据统计与处理
        4 结果
        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讨论
    一、促孕安怡方的组方依据及配伍特点
        1 促孕安怡方的组方依据
        2 促孕安怡方的配伍特点
    二、促孕安怡方的治疗优势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附1
附2
    文献综述 高龄女性生育力下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红楼梦》俄译本中医元素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ABSTRACT
绪论
    1.1 本文的选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红楼梦》俄译研究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1.6 本论文的研究难点
    1.7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1章 理论基础
    1.1 翻译理论
        1.1.1 翻译美学理论
        1.1.2 文化空缺及补偿翻译
        1.1.3 归化和异化
        1.1.4 科米萨罗夫等值理论
    1.2 影响中医翻译准确性的因素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中医元素俄译的历史和现状
    2.1 中医药在俄罗斯之早期(18世纪末以前)
    2.2 中医药在俄罗斯之中期(19世纪初——20世纪中后期)
    2.3 中医药在俄罗斯之近期(21世纪初至今)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医元素翻译特点
    3.1 第一阶段特点
    3.2 第二阶段特点
    3.3 第三阶段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红楼梦》中医元素的翻译探究
    4.1 《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知识
        4.1.1 《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知识概述
        4.1.2 《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知识的翻译
    4.2 《红楼梦》中的中医疾病症候
        4.2.1 《红楼梦》中的中医疾病症候概述
        4.2.2 《红楼梦》中的中医疾病症候的翻译
    4.3 《红楼梦》中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4.3.1 《红楼梦》中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概述
        4.3.2 《红楼梦》中的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翻译
    4.4 《红楼梦》中的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
        4.4.1 《红楼梦》中的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概述
        4.4.2 《红楼梦》中的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的翻译
    4.5 《红楼梦》中的饮食养生文化
        4.5.1 《红楼梦》中的饮食养生概述
        4.5.2 《红楼梦》中的饮食养生翻译
    4.6 其他中医元素的翻译
        4.6.1 《红楼梦》中的香疗法
        4.6.2 《红楼梦》中的西洋药
    4.7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
致谢

(6)加减四妙丸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三臂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高尿酸血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1.1 高尿酸血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1.1.2 高尿酸血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1.2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治疗新进展
        1.2.1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治疗中医进展
        1.2.2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西医治疗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暂停标准
        2.1.6 中止标准
        2.1.7 不良事件
        2.1.8 脱落标准
        2.1.9 脱落处理
        2.1.10 剔除标准
        2.1.11 患者入选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随机分组方法
        2.2.2 干预措施
        2.2.3 疗程
        2.2.4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见附录1)
        2.2.5 数据处理
    2.3 研究结果
        2.3.1 一般资料
        2.3.2 研究对象的临床基线资料
        2.3.3 主要观察指标结果
        2.3.4 次要观察指标结果
        2.3.5 三组患者的湿证变化趋势
        2.3.6 三组患者的舌象结果
        2.3.7 三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结果
        2.3.8 身体成分分析结果
        2.3.9 痛风发作率情况
        2.3.10 安全性检查指标资料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降尿酸的结局指标
        2.4.2 西药的安全性
        2.4.3 中药的“祛湿、抗炎”作用
        2.4.4 高尿酸血症与舌象
        2.4.5 高尿酸血症与SF-36
        2.4.6 高尿酸血症与身体成分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中药用药规律及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前言
第一章 高脂血症与中医证素
    1.1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理论研究
        1.1.1 高脂血症的概念
        1.1.2 历代对血脂及高脂血症的认识
        1.1.3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1.1.4 高脂血症中医辨证与客观指标研究
        1.1.5 高脂血症中医治疗研究
        1.1.6 其他治疗研究
    1.2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研究
        1.2.1 血脂的组成、来源与功能
        1.2.2 血脂在血液中存在及转运方式
        1.2.3 血脂的影响因素
        1.2.4 高脂血症分型
        1.2.5 高脂血症治疗研究
    1.3 中医证素及证素辨证的理论研究
        1.3.1 证与辨证
        1.3.2 中医学经典辨证方法
        1.3.3 其他辨证方法
        1.3.4 证素及证素辨证
        1.3.5 中医证素应用研究
        1.3.6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研究
    1.4 小结
第二章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中药用药规律的文献数据挖掘研究
    2.1 文献资料
        2.1.1 文献来源
        2.1.2 检索策略
        2.1.3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规范证型
        2.2.2 提取证素
        2.2.3 规范中药
        2.2.4 数据处理
    2.3 研究结果
        2.3.1 文献检索结果
        2.3.2 中医证型、病位证素及病性证素频数统计
        2.3.3 中药分类、使用及药性频数统计
        2.3.4 中医证型、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2.4 讨论
        2.4.1 高脂血症的辨证分型分析
        2.4.2 高脂血症的病位证素分析
        2.4.3 高脂血症的病性证素分析
        2.4.4 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分析
        2.4.5 文献高脂血症的证型、证素与用药规律的关联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联研究
    3.1 临床资料
        3.1.1 研究对象
        3.1.2 诊断标准
        3.1.3 纳入标准
        3.1.4 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制作量表
        3.2.2 收集临床信息
        3.2.3 数据处理
    3.3 研究结果
        3.3.1 临床基础情况
        3.3.2 病位证素分布情况
        3.3.3 病性证素分布情况
        3.3.4 性别与病位证素、病性证素
        3.3.5 年龄与病位证素、病性证素
        3.3.6 高脂血症病位证素与年龄、性别和生化指标关系
        3.3.7 高脂血症病性证素与年龄、性别和生化指标关系
        3.3.8 高脂血症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相关生化指标回归分析显着性意义结果汇总
    3.4 讨论
        3.4.1 高脂血症病位证素分析
        3.4.2 高脂血症病性证素分析
        3.4.3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性别的分析
        3.4.4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TC、TG、LDL-C、HDL-C的分析
        3.4.5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PT、APTT的分析
        3.4.6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GLU的分析
        3.4.7 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素与ALT、ALP、HGB、TBIL、RBC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结论
    4.1 血脂的中医学特点
    4.2 高脂血症的中医发病机制
        4.2.1 气血津液失和
        4.2.2 脏腑功能失调
    4.3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特点
        4.3.1 高脂血症中医病位证素特点
        4.3.2 高脂血症中医病性证素特点
    4.4 中药抗高脂血症作用机制
        4.4.1 抑制脂类吸收
        4.4.2 抑制脂质合成
        4.4.3 影响胆汁酸循环
        4.4.4 抗过氧化作用
        4.4.5 提高HDL-C水平
    4.5 高脂血症中药用药规律
    4.6 结论
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知情同意书
附表2: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信息采集表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业绩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介

(8)刮痧对小鼠乳腺肿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刮痧的实验研究
        1 刮痧对免疫的调节作用
        1.1 刮痧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分子水平研究
        1.2 刮痧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细胞水平研究
        1.3 刮痧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组织形态学水平研究
        2 刮痧的抗氧化损伤作用
        2.1 抗氧化损伤相关的分子水平研究
        2.2 抗氧化损伤相关的基因层面研究
        3 刮痧对血流变化产生的影响
        3.1 刮痧引起的局部血流变化与经络腧穴理论
        3.2 刮痧引起的血流变化与刮痧的定量研究
        4 其他
        5 结语
    综述二 免疫细胞、因子与肿瘤
        1 免疫细胞
        1.1 Th细胞
        2 细胞因子
        2.1 白介素分子
        2.2 趋化因子和造血因子类
        2.3 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类
        3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刮痧对TUBO乳腺癌小鼠成瘤大小的影响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试剂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分组
        1.2.2 细胞培养和传代冻存
        1.2.3 乳腺癌细胞的制备和注射方法
        1.2.4 刮痧准备和刮痧方法
        1.2.5 统计方法
    1.3 结果
        1.3.1 刮痧对TUBO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1.4 讨论
第二章 刮痧对4T1乳腺癌小鼠成瘤大小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分组
        2.2.2 注射用乳腺癌细胞的制备
        2.2.3 取材
    2.3 结果
        2.3.1 刮痧对4T1乳腺癌模型的预防作用
    2.4 讨论
第三章 探究刮痧力度对刮痧效果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试剂及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分组
        3.2.2 备皮及刮痧
        3.2.3 刮痧参数
        3.2.4 制作HE染色切片观察刮痧后皮肤组织状态
        3.2.5 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1 α和IL-6含量
        3.2.6 统计方法
    3.3 结果
        3.3.1 刮痧后整体效果展示
        3.3.2 HE染色切片
        3.3.3 不同力度刮痧后IL-1α和IL-6含量变化
    3.4 讨论
第四章 通过智能刮痧板控制刮痧力度后探究刮痧对小鼠成瘤大小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试剂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分组
        4.2.2 注射用乳腺癌细胞的制备
        4.2.3 取材
    4.3 结果
        4.3.1 刮痧对TUBO乳腺癌的预防作用
    4.4 讨论
第五章 探究刮痧后不同时间点免疫功能的变化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动物
        5.1.2 试剂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实验分组
        5.2.2 血常规检测
        5.2.3 T细胞亚群检测
        5.2.4 ELISA法检测刮痧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清IL-1 α和IL-6含量
        5.2.5 统计方法
    5.3 结果
        5.3.1 刮痧对小鼠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总数的影响:
        5.3.2 刮痧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5.3.3 ELISA检测刮痧后不同取血时间IL-1 α和IL-6含量变化
    5.4 讨论
第六章 探究刮痧对小鼠免疫因子的影响
    6.1 实验材料
        6.1.1 实验动物
        6.1.2 试剂和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Aimplex 7-plex的免疫因子检测方法
        6.2.2 LEGEND plex多因子检测方法
    6.3 结果
        6.3.1 刮痧后不同时间点7种细胞因子在血清中含量的变化
        6.3.2 刮痧后不同时间点13种细胞因子在血清中含量的变化
    6.4 讨论
第七章 讨论与总结
结语
创新点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9)陆海之间:惠东社会的亲属、生计与信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界定
    第二节 理论背景与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四节 田野点介绍
第二章 长住娘家
    第一节 惠东的长住娘家现象与婚姻变迁
    第二节 惠东的亲属制度研究与讨论
第三章 亲属制度
    第一节 亲属称谓
    第二节 小岞的婚姻与生育
    第三节 小岞的宗族与家庭关系
    第四节 继承
第四章 渔业生计
    第一节 农业
    第二节 渔业
    第三节 渔业经济变迁
第五章 信仰实践
    第一节 小岞民间信仰的空间体系
    第二节 仪式活动与巫术实践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10)当代小儿推拿学科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建国到改革开放(1949 年-1977 年)小儿推拿学科的发展
    (一)教育
    (二)科研
    (三)医疗
    (四)出版物
二、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小儿推拿学科的发展
    (一)教育
    (二)科研
    (三)医疗
    (四)出版物
    (五)学术组织
讨论
导师李华东教授诊疗儿科病症经验总结
结语
    一、研究取得的成果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小儿推拿历史源流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四、内脏体表联系途径的研究进展(1976年~1977年)(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D]. 杜未未. 吉林大学, 2020(03)
  • [2]新疆褐牛肉用功能基因筛选及基于转录组和全基因组的群体选育进程分析[D]. 闫向民. 吉林大学, 2020
  • [3]患病江豚微生态变化及迁地背景下江豚保护性研究[D]. 刘志刚.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4]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卵巢储备功能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 马丹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红楼梦》俄译本中医元素俄译研究[D]. 鲁旭. 武汉大学, 2020(03)
  • [6]加减四妙丸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三臂试验[D]. 李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中药用药规律及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D]. 张璋.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8]刮痧对小鼠乳腺肿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索[D]. 邱灵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9]陆海之间:惠东社会的亲属、生计与信仰实践[D]. 兰婕. 厦门大学, 2019(08)
  • [10]当代小儿推拿学科发展史研究[D]. 徐晓倩.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标签:;  ;  ;  ;  

内脏体表连接通路研究进展(1976-1977)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