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翅土白蚁菌圃药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尤伟静,蒋欣如,凌庆枝[1](2021)在《黑柄炭角菌人工栽培生物学特性探究》文中认为野外采集白蚁蚁巢中的黑柄炭角菌菌索,分离纯化出黑柄炭角菌菌种,并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果糖是黑柄炭角菌生长较好的碳源,黄豆粉是良好的氮源;黑柄炭角菌是一种中温性真菌,最适培养温度25 ℃,pH值5.5左右为最佳,湿度85%,菌丝满瓶快、菌丝生长密度和洁白度高,自然光照条件下原基和子座形成早、数量多、质量好。
张红鑫[2](2021)在《白蚁球菌与蛹虫草的液态混合发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蚁球菌Fibulorhizoctonia sp.是日本学者松浦健二(Kenji Matsuura)最早在散白蚁巢中发现的一种共生真菌。目前,国内外关于白蚁球菌发酵的研究报道很少。本文对白蚁球菌进行了液态发酵培养,使其与蛹虫草混合发酵,提取混合发酵产物,并以代谢产物腺苷为指标,优化培养条件,为白蚁球菌与蛹虫草双菌混合发酵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蚁球菌液态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对白蚁球菌液态发酵培养基配比进行了优化实验,以发酵后的代谢产物腺苷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的发酵培养配方为:蔗糖40 g/L,酵母粉12 g/L,Mg SO43 g/L。在确定培养基组分的基础上,也对白蚁球菌液态发酵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筛选出产腺苷的最佳组合条件:温度为24℃,转速为160 r/min,接种量为4%,p H值为自然值,测得菌丝体腺苷最高含量为2.66 mg/g。(2)蛹虫草液态发酵腺苷含量的确定。以PDA综合液态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在温度为24℃,转速为160 r/min,接种量为3%,p H值为自然值的条件下对蛹虫草进行液态发酵,提取其菌丝体并进行检测,测得菌丝体腺苷最高含量为4.11 mg/g。(3)白蚁球菌与蛹虫草的拮抗实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实验,检测了白蚁真菌与蛹虫草菌株是否存在拮抗作用,结果显示两种菌株之间无拮抗作用,因此两种菌株可以作为发酵菌株进行混合发酵。(4)白蚁球菌与蛹虫草混合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对白蚁球菌与蛹虫草混合发酵培养基配比进行了优化,以发酵后的代谢产物腺苷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0 g/L,蛋白胨12 g/L,KH2PO43 g/L。在确定培养基组分的基础上,对培养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筛选出混合发酵产腺苷的最佳组合条件:温度为24℃,转速为160 r/min,接种量为5%,p H值为自然值,测得菌丝体最高腺苷含量为6.09 mg/g。综上所述,白蚁球菌和蛹虫草双菌液态发酵具有很好的药食用真菌开发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赵剑[3](2020)在《白蚁球菌的复壮保藏和活性物质测定》文中认为药食用真菌以其独特的天然活性和药用价值越来越被科研工作者所重视,尤其昆虫寄生真菌如冬虫夏草、蛹虫草等已被研究证明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白蚁球菌Fibularhizoctonia sp.是在圆唇散白蚁巢穴中发现的共生真菌,前期研究发现其菌丝体生长繁殖能力强、产量高,富含三萜类化合物和真菌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在真菌资源可利用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开发前景。本论文主要针对白蚁球菌的退化与复壮、菌丝体安全性和活性物质,开展白蚁球菌在扩大培养中质量检测指标和潜在药食用价值方面的研究,以期为白蚁球菌未来的开发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菌株复壮。为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通过对不同传代次数菌株质量的显微检测,制定了其优良性状的观察指标和保藏方法,菌丝结构粗壮强健、菌丝洁白、分枝繁茂具有良好扩散活性即可作为传代和保藏的母株,而且要严格控制传代次数在3代以内,当发生退化老化现象时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测筛选,可通过改良的尖端分离复壮技术筛选保持原有繁殖能力的菌株。(2)菌丝体安全性。急性毒性试验表明,雌雄大鼠未有死亡,试验动物解剖显示各器官未出现明显的病理性变化雌雄大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灌胃,显示该菌丝粉属于无毒级。(3)氨基酸分析。菌丝体氨基酸总含量达16.35%,包含人体必需的7种必需氨基酸:亮氨酸Leu、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苯基丙氨酸Phe、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必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0.15%。(4)其他活性物质。作为真菌类的特征醇类物质麦角甾醇,菌丝体中含量为3070μg/g,相比灵芝孢子粉和冬虫夏草含量更高,高含量的麦角甾醇促进了菌丝体细胞膜的完整性和膜结合酶的活性,液体条件下具有更强的生长繁殖活力;虫草酸含量为33.27mg/g,比野生型冬虫夏草含量略低,但培养条件简单、繁殖较快、得率高,可以通过扩大培养达到提高虫草酸产量目的。(5)真菌多糖。通过改良的超声-水提醇沉法测定,菌丝粉粗多糖提取得率为25.05%,提取率为85.60%,菌丝粉中真菌多糖实际含量测定达21.40%,比常见药用真菌所含多糖量更高,在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性实验中显示其抗氧化能力随着多糖浓度升高而升高,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真菌多糖作为重要的真菌类活性物质之一,开发成为高质量多糖产品具有很高的价值。综上,白蚁球菌具有良好的生长繁殖潜力,可应用于深层发酵,菌丝体外部形态特征和麦角甾醇含量动态变化可以作为菌种防退化质量检测指标,真菌多糖等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药用开发潜力,应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董育德[4](2020)在《白蚁巢痂状炭角菌的基因组测序及代谢产物活性成分分析》文中认为炭角菌属是白蚁废弃菌圃上的一类优势真菌。白蚁作为对林木、草坪、园林植物等造成危害的主要害虫之一,不仅严重威胁了园林中植被的生长环境和健康,同时还对园林中大量木质结构建筑等一系列城市建设造成极大危害。因此,白蚁的防治是园林保护当前的重要方向之一。本课题以废弃蚁巢发现并鉴定的痂状炭角菌为研究对象,对该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及次生代谢产物分析,对发酵液和菌丝体利用LC-MS进行次生代谢产物检测,并对发酵液的杀虫和抗菌活性进行生物测定。具体结果如下:1、对野外采集的子实体分离、纯化,测序结果NCBI比对显示菌株FB序列与痂状炭角菌EU179864.1序列相似率达99%。菌株FB子实体形态学特征以及电子显微结构观察结果均符合痂状炭角菌特征,确定菌株FB为痂状炭角菌。2、对菌株FB全基因组测序。测序数据表明,菌株FB基因组总碱基数是8504443518 bp,碱基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9%,GC含量为51.39%。对过滤掉、删除质量较低的原始数据进行重新组装、基因预测以及功能注释。结果表明菌株FB的全基因组中有个10442蛋白编码序列,基因总长度为14129422 bp,基因占基因组百分比为40.7%,基因平均长度为0.300基因/kb。功能注释结果显示该菌株基因产物主要在生物合成。次生代谢产物预测发现32个同源基因簇。3、对FB菌株冷干浓缩发酵液进行杀虫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发酵液对金黄色普通球菌抗菌效果较好。但未检测出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利用LC-MS方法对发酵液和菌丝体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鉴定,通过对比文献,、得到8种次生代谢产物,分别为γ-亚麻酸丙酸、脑苷C、麦角固醇、烟曲霉素、3-羧酸、球毛壳甲素、尿囊素、丁酸,主要具有抗菌活性、抗抗药性菌活性、杀线虫活性等。
何容,罗晓莉,张沙沙,张微思[5](2019)在《鸡枞菌食药用价值及产品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鸡枞菌是一种名贵的食药用真菌,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综述了鸡枞菌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以及产品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更好地开发鸡枞菌提供理论参考。
张欢欢[6](2019)在《土白蚁种质资源遗传分化及营养成分分析》文中提出白蚁是一类原始的社会性昆虫,也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其中,土白蚁属Odontotermes(Isoptera:Termitidae)隶属于具有培养真菌习性的大白蚁亚科Macrotermitinae为“培菌性白蚁”。土白蚁个别种类会对人类及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但大部分土白蚁还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分解者,对人类而言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因此,是重要的资源性昆虫。我国土白蚁资源丰富,但是目前土白蚁种质资源分类有待厘定,营养价值基础数据有待完善。所以,本研究主要对华南及周边地区的土白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对优势种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进行种群遗传分化研究,以及基于代谢组学产物数据测定,对不同处理方式之间白蚁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土白蚁种质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线粒体COⅡ,16S rRNA基因对现有土白蚁标本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COⅡ基因相较16S rRNA基因能更好地反映土白蚁种间关系;COⅡ基因表明粗颚土白蚁 Odontotermes gravelyi与细颈土白蚁Odontotermes angustignathus 亲缘关系较近;COⅡ与16S rRNA同时指出,O.javanicus可能为我国土白蚁的新记录种,洛阳 土白蚁Odontotermes luoyangensis、富阳土白蚁Odontotermes fuyangensis 和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可能存在同物异名的现象;浦江土白蚁odontotermes pujianensis、双工土白蚁Odontotermes dimorphus与黑翅土白蚁亲缘关系很近。2、基于线粒体COⅡ与16S rRNA基因标记分析我国华南及周边地区的黑翅土白蚁种群遗传分化:我国云南地区的黑翅土白蚁种群有分化,但不明显;COⅡ基因能将不同地理种群的黑翅土白蚁进行区分;COⅡ基因相较于16S rRNA基因能较好的反应出黑翅土白蚁不同地理种群内部的遗传差异问题。此外,日本与我国的黑翅土白蚁种群遗传分化较大。3、基于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ILIC UHPLC-Q-TOF MS)对黑翅土白蚁液氮(TL)与冻干(TD)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分析冻干处理对土白蚁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经检测结果为:(1)共有26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其中有23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得到上调;(2)黑翅土白蚁液氮(TL)与冻干(TD)进行中长链脂肪酸检测后,得到的19种中长链脂肪酸全部上调,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约占检测到的脂肪酸的26.3%,饱和脂肪酸占75%,多不饱和脂肪酸约占26.3%。(3)黑翅土白蚁液氮(TL)与冻干(TD)进行非靶检测中,共有144种显着性差异代谢物。其中,TDf组对比TLf组上调表达的有111个显着性差异代谢物(27种氨基酸、41种有机酸、6种生物胺、4种糖类、3种维生素、3种酚、1种酯以及其他28种化合物),下调表达的有33个显着性差异代谢物。涉及的代谢通路有:中枢碳原子代谢,ABC转运蛋白,蛋白质消化和吸收,氨基酸-RNA生物合成,矿物质吸收等。基于代谢物成分分析,黑翅土白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冻干处理更有利于运输和保存。4、基于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ILIC UHPLC-Q-TOF MS)对黄翅大白蚁和Macrotermes barneyi液氮(ML)与黑翅土白蚁液氮(TL)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分析俩种白蚁间的营养价值差异。检测结果显示:(1)共有26种氨基酸以及胆碱和腐胺这2种氨基酸衍生物,其中14种氨基酸均上调;(2)黄翅大白蚁液氮(ML)与黑翅土白蚁液氮(TL)进行脂肪酸检测后,发现所检测到的20种中长链脂肪酸中有14种上调:多不饱和脂肪酸约占28.5%,饱和脂肪酸约占42.8%,而单不饱和脂肪酸也约占28.5%(3)黄翅大白蚁液氮(ML)与黑翅土白蚁液氮(TL)进行非靶检测后,发现共有171种显着性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表达的有106个显着性差异代谢物,下调表达的有65个显着性差异代谢物。其中,显着性上调差异代谢物包括:38种氨基酸、16种有机酸、3种糖类、4种生物胺、2种维生素、12种脂肪酸以及31种其他代谢产物。所涉及的代谢通路有:嘌呤代谢,ABC转运蛋白,中枢碳原子代谢,蛋白质消化和吸收,氨基酸-tRNA生物合成等。不同种白蚁之间的营养成分有差异,在糖类和氨基酸方面,黑翅土白蚁优于黄翅大白蚁。
于炜[7](2018)在《黑翅土白蚁群体活动能力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是为害农林植物最严重的白蚁之一,可危害多种农作物和林木。同时还是水利堤坝的重要害虫,为害严重时可造成崩堤垮坝。本文以黑翅土白蚁为研究对象,对其室内染色、野外诱捕、取食个体数量及取食范围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松木块、园林废弃物的粉碎物以及植物枯枝这3种引诱材料中,松木块对黑翅土白蚁的引诱效果差,不推荐用于野外黑翅土白蚁的诱捕。园林废弃物粉碎物和植物枯枝能有效引诱黑翅土白蚁取食,其中使用园林废弃物粉碎物的监测装置单罐最大诱捕数量为3272头,最少为197头,平均1480头;使用枯枝的监测装置单罐最大诱捕数量为1689头,最少为43头,平均827头;而使用松木块的监测装置单罐最大诱捕数量仅为87头,最少数量为31头,平均59头。2.以中性红作为黑翅土白蚁室内染色标记物、滤纸作为食料,具有高染色率、低死亡率的优点,因此适合作为测定黑翅土白蚁取食个体数量和活动范围的标记物。使用0.2%浓度中性红染色的滤纸强迫喂养3天,黑翅土白蚁染色成活率可达91%。而0.1%浓度的中性红在控制死亡率方面优于0.2%浓度的中性红,其在第4天和第5天的染色成活率要高于0.2%浓度的中性红,分别为86%和88.33%。3.试验测得4个黑翅土白蚁群体取食个体数量分别为443133±45469头、495360±67429头、674345±101703头、1224662±93112头。试验结果显示黑翅土白蚁取食个体数量与体长呈正相关。4.试验测得3个黑翅土白蚁群体最大取食距离、取食范围分别为10.62m、14.71m、14.78m和39.4m2、110.14m2、84.15m2。根据试验结果,使用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在园林绿地中防治黑翅土白蚁时,推荐埋置间距为5-8m,这样既可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又能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
罗威[8](2018)在《乌灵菌发酵产物药理功能筛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研究乌灵菌菌丝体、乌灵菌总发酵物与乌灵菌发酵液的免疫调节、抗抗辐射、抗氧化、抗疲劳等药理活性,并比较其药理火星的强弱。方法 采用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纯净水组)、阳性组(生晒参水煎剂)、乌灵菌菌丝体组、乌灵菌发酵液高、低剂量组与总发酵物高、低剂量组,每天上午灌胃给药1次,连续30天。1.通过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试验、血清溶血素(HC50)和凝集素水平检测、碳粒廓清试验以及免疫脏器系数的变化来观察乌灵菌发酵产物对免疫调节功能;2.通过检测辐射损伤小鼠的血液学指标、骨髓有核细胞数与骨髓细胞微核率来观察乌灵菌发酵产物的抗辐射功能;通过测定血清与脏器匀浆的MDA、SOD、GSH-Px值来检测乌灵菌发酵产物的抗氧化功能。3.通过观察小鼠血清尿素氮、肝糖原、血乳酸的含量与负重游泳时间来观察乌灵菌发酵产物的抗疲劳功能。结果1.免疫调节功能试验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乌灵菌菌丝体组明显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P<0.05);乌灵菌发酵液高、低剂量组明显提高小鼠耳肿胀度(P<0.05),促进小鼠脾脾淋巴细胞增殖(P<0.05),增大血清凝集素抗体积数与碳粒廓清指数(P<0.05,P<0.01);总发酵物高剂量组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明显增大耳肿胀度(P<0.05)。2.抗辐射试验中,与模型组相比,乌灵菌菌丝体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显着上升(P<0.01),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下降(P<0.05),总发酵物高剂量组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下降(P<0.05)。抗氧化功能试验中,与模型组相比,乌灵菌菌丝体组的肝脏GSH-Px活性明显提高(P<0.05);乌灵菌发酵液高剂量组血清中GSH-Px活性明显增强(P<0.05),低剂量组血清中的SOD活性明显加强(P<0.05);总发酵物高剂量组心脏MDA含量明显下降,低剂量组血清中的GSH-Px活性明显增强(P<0.05)。3.抗疲劳试验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乌灵菌菌丝体组肝糖原含量显着升高(P<0.01);乌灵菌发酵液高、低剂量组的尿素氮、血乳酸、肝糖原含量和负重游泳时间无明显差异;总发酵物高、低剂量组肝糖原的含量显着下降(P<0.01)。结论乌灵菌菌丝体具有抗辐射与抗疲劳功能;乌灵菌发酵液具有增强免疫调节与抗氧化作用;乌灵菌总发酵物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抗辐射与抗氧化等功能。
刘嘉,张威,张宁,杨海军[9](2015)在《白蚁巢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生物学上将白蚁的蚁巢称为菌圃,菌圃在临床上的应用尚不多见,一般用于骨伤及内科疾病的治疗。本文根据近年来对白蚁巢分布、种类、生药学特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归纳,为白蚁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严丽荣[10](2014)在《白蚁菌圃及中药等对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治疗机制及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一组由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组织退行性变性而产生的疾病总称,它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 HD)、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等。迄今为止,此类疾病的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AD和PD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能明确,但有研究表明,AD和PD的发生发展有着共同的氧化应激损伤通道,从而造成生物大分子物质氧化损伤,并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在AD、PD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治疗方面,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副作用大,费用高,易产生耐药性,长期服药效果下降,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很多中药均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能够抑制氧化应激所带来的一系列的损伤及其继发的细胞凋亡,尤其在治疗AD、PD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今后中药在阻止或延缓AD、PD发生、发展,以及预防和治疗AD、PD中会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本研究旨在研究和探讨白蚁菌圃及中药等,其抗氧化、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机制和效果,为开发新的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利用N-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给大鼠腹腔注射,再用爬杆法进行筛选,选取PD模型大鼠随机抽取治疗组及对照组,由黄芪、天麻、银杏叶、白芍、钩藤、连翘、生甘草、野生葛根、大叶红景天、黄连等配成中药平颤方,联合褪黑素(MT)给予模型组及对照组进行治疗21d,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及脑切片,分别用H-E染色,Bax/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TUNEL法细胞凋亡染色,对脑匀浆进行多巴胺(dopamine, DA)及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 HVA)和二羟基苯乙酸(dihydroxy-phenyl acetic acid, DOPAC)的测定。2.利用野生型果蝇(UAS-wild-type a-synuclein/+)及UAS-DdC果蝇杂交得到PD果蝇,以野生型果蝇为对照组和PD果蝇作为研究组,给予不同浓度的白蚁菌圃醇提液培养42d,并对培养前后PD果蝇的行为学及寿命进行分析、对果蝇脑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观察。3.利用D-半乳糖持续皮下注射建立小鼠AD模型的,作为实验组,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分别从四个象限将小鼠放入水池中,计算潜伏期平均值,以评价小鼠空间记忆的获得能力,并对模型实验组小鼠血液进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GSH)的测定,评价造模是否成功,给予模型组小鼠喂食不同浓度的白蚁菌圃醇提液,同时测定AD模型治疗组小鼠血液的SOD,MDA和GSH水平,评价不同浓度白蚁菌圃醇提液对AD小鼠的治疗效果,并分别观察比较AD模型组与治疗组的小鼠脑部p-淀粉样蛋白表达、脑组织和肝组织病理学改变。4.白蚁菌圃醇提液对抗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研究,用H202建立人神经瘤母细胞SH-SY5Y氧化应激损伤模型,MTT法测不同时间段的细胞存活率,同时收集各组细胞培养液用于检测SOD、MDA和GSH,在造模同时和造模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白蚁菌圃醇提取液,观察其对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预防及治疗作用。5.白蚁菌圃水提液对胃癌细胞系BGC-823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白蚁菌圃水提液与BGC-823细胞作用24h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台盼蓝染色法测细胞存活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取对数期生长的BGC-823细胞,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并行细胞总RNA的提取,cDNA逆转录,荧光定量PCR,设计引物,扩增。结果1.MPTP复制的PD动物模型,其前脑组织DA、HVA、DOPAC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显着降低,同时伴随有智力减退和运动障碍;使用中药平颤方+MT治疗21d,模型组中DA、HVA、DOPAC含量均较病理对照组明显增加;给予中药平颤方联合MT治疗PD,大鼠前脑纹状体神经元和胶质细胞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增强,Bax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同时DA细胞凋亡减少。2.与对照组相比,PD雄性果蝇的攀爬能力随年龄成熟而增强,但在羽化后的24到48d,下降较明显。在白蚁菌圃实验组中,白蚁菌圃干预并起作用的时间和浓度相关,在雌性果蝇中,PD果蝇的攀爬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不同浓度的白蚁菌圃培养都能提高PD果蝇的攀爬能力,在羽化后18到48d最显着,且随浓度及果蝇年龄的增长,效果更好,雌雄PD果蝇之间攀爬能力无明显差异,且用含不同浓度的白蚁菌圃醇提液培养基饲养的果蝇寿命明显延长,呈现了较好的剂量依赖性关系。取攀爬能力下降较明显的第36d的果蝇,制作病理切片,经HE染色的病理切片可见,与对照组相比,PD果蝇的脑组织边缘皮质层细胞变薄、排列紊乱,空泡增多,添食了白蚁菌圃提取物的果蝇脑组织中,细胞数目增多,排列较紧密有序,空泡减少。3.在AD衰老模型组迷宫试验中,小鼠体力、智力下降,逃避潜伏期延长明显,其氧化和抗氧化指标明显改变,且AD模型组脑部改变与衰老的生理变化相符合,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证明造模成功。治疗组中,小鼠血液SOD活力、GSH含量、MDA含量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不同浓度白蚁菌圃治疗后AD模型组脑细胞、肝细胞中,细胞形态随着药物治疗浓度的增加,绝大多数细胞形态逐渐接近正常,且治疗组脑组织绝大多数细胞中,β-淀粉样蛋白表达逐渐接近正常组小鼠脑组织。4.在神经瘤母细胞SH-SY5Y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白蚁菌圃醇提液,通过SOD、MDA及GSH测定结果表明,白蚁菌圃醇提液预先处理细胞,可以对抗H202诱导的SH-SY5Y细胞的损伤,存活率提高,表明白蚁菌圃醇提取液可以对抗H202造成的损伤。5.白蚁菌圃水提液与胃癌细胞系BGC-823细胞作用24h后,结果显示,加药后BGC-823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细胞的数量和形态都发生了改变,细胞数目减少,部分细胞破裂,另有部分细胞的核皱缩,核浆变少等,表明白蚁菌圃水提液能破坏和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对BGC-823细胞的存活率有较大影响,细胞的存活率与浓度呈负性相关,同时发现白蚁菌圃提取物可以引起p53基因表达的上调,但其机理有待研究。结论1.MPTP注射建模显示,模型组绝大多数小鼠鼠须脱落明显,毛色逐渐失去光泽,易脱落,皮肤弹性差,呈现出衰老体征,表明AD模型成功建立,中药副作用小,可以和西药配伍,从而增加治疗的效果减少耐药性,模型实验组中药治疗后,衰老症状、行为学及脑部组织病变等均有改善,褪黑激素分子小,作用部位广泛,以其高弥散的穿透能力发挥生物学效应,通过提高脑的抗氧化能力,防止脑组织免受自身氧化应激损伤。中西药二者联合使用,有机联系辨证论治的统性和证候之间的关系,为探索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PD的优势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2.果蝇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较短的生命周期,并且易于进行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操作和分析,是一个非常稳定而实用的模式生物,果蝇PD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人类PD的慢性退行性改变。白蚁菌圃对PD果蝇的攀爬能力及寿命有较明显的改善,且呈现较好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雌性和雄性之间无明显差异,经白蚁菌圃治疗后的PD果蝇,其脑组织边缘皮质层细胞较PD模型组增多,且排列整齐,脑组织内的空泡减少,此改变与果蝇的攀爬能力和寿命的改变相一致,由此可以证明白蚁菌圃可以改善PD的运动障碍,可能与白蚁菌圃抗氧化作用相关,其神经保护作用及抗PD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因其较强的抗氧化作用,白蚁菌圃有望发展成为一种预防和治疗PD的新型药物。3.在实验中,利用D-半乳糖持续皮下注射建立小鼠AD模型可靠,经不同浓度白蚁菌圃治疗后,氧化抗氧化指标及肝组织、脑组织形态改变、脑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表达减少,随着治疗浓度的增加,改变呈现浓度依赖性,显示高浓度治疗剂量效果更佳,说明白蚁菌圃具有抗AD的作用。4.以H202体外诱导SH-SY5Y细胞氧化损伤的模型,可以比较直观地分析抗氧化剂对细胞的保护作用,预先加入白蚁菌圃醇提取液处理细胞,说明白蚁菌圃醇提取液具有一定的预防H202对SH-SY5Y细胞的损伤作用。当白蚁菌圃醇提取液与H202同时处理细胞时,细胞的存活率比H202损伤对照组仍有提高,并与剂量呈正向趋势,说明在白蚁菌圃醇提取液中存在抗氧化的物质,推论白蚁菌圃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能与其高含量的黄酮总甙有关,但其起作用的主要成分尚不清楚,需进一步检测。5.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白蚁菌圃对胃癌细胞BGC-823具有一定的促凋亡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
二、黑翅土白蚁菌圃药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翅土白蚁菌圃药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黑柄炭角菌人工栽培生物学特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菌种的来源 |
1.1.2 培养基与主要试剂 |
1)菌种的分离与保藏培养基(改良PDA): |
2)培养基: |
1.2 黑柄炭角菌菌种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1.3 黑柄炭角菌人工栽培及条件优化选择 |
1.3.1 黑柄炭角菌人工栽培工艺流程 |
1.3.2 黑柄炭角菌人工栽培条件优化选择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丝体的生长与形态特征 |
2.2 黑柄炭角菌人工栽培条件优化实验 |
2.2.1 碳源对黑柄炭角菌菌丝体产量的影响 |
2.2.2 氮源对黑柄炭角菌菌丝体产量的影响 |
2.2.3 pH值对黑柄炭角菌菌丝体产量的影响 |
2.2.4 温度对黑柄炭角菌菌丝体产量及原基分化的影响 |
2.2.5 光照对菌丝体生长及黑柄炭角菌原基分化的影响 |
2.2.6 湿度对黑柄炭角菌原基分化及子座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2)白蚁球菌与蛹虫草的液态混合发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蚁的种类及分布 |
1.2 白蚁共生真菌的研究现状 |
1.3 药食用真菌的概述 |
1.4 蛹虫草简介 |
1.5 腺苷概述 |
1.5.1 腺苷简介 |
1.5.2 腺苷的发展 |
1.6 发酵食品概述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1.7.1 白蚁球菌液态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
1.7.2 蛹虫草液态发酵实验 |
1.7.3 白蚁球菌与蛹虫草的拮抗实验 |
1.7.4 白蚁球菌与蛹虫草蛹虫草液态混合发酵的初步探索 |
第二章 白蚁球菌液态发酵培养基及条件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培养基制备 |
2.3.2 菌种活化 |
2.3.3 种子液接种 |
2.3.4 菌丝体培养 |
2.3.5 试样提取与制备 |
2.3.6 样品处理 |
2.3.7 样品检测 |
2.4 白蚁球菌液态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 |
2.4.1 最适碳源优化 |
2.4.2 最适氮源优化 |
2.4.3 最适无机盐优化 |
2.4.4 培养温度筛选 |
2.4.5 摇床转速筛选 |
2.4.6 接种量筛选 |
2.4.7 白蚁球菌液态发酵菌丝体腺苷含量的初步验证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腺苷含量测定 |
2.5.2 发酵培养基及条件优化 |
2.6 讨论 |
2.7 小结 |
第三章 蛹虫草的液态发酵及与白蚁球菌的拮抗实验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PDA综合培养基制备 |
3.3.2 菌种活化 |
3.3.3 种子液制备 |
3.3.4 菌丝体培养 |
3.3.5 试样提取与制备 |
3.3.6 样品处理 |
3.3.7 样品测定 |
3.3.8 蛹虫草液态发酵培养 |
3.3.9 蛹虫草与白蚁球菌的对峙培养实验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白蚁球菌与蛹虫草混合发酵的初步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PDA综合培养基制备 |
4.3.2 菌种活化 |
4.3.3 种子液接种 |
4.3.4 菌丝体培养 |
4.3.5 试样提取与制备 |
4.3.6 样品处理 |
4.3.7 样品测定 |
4.4 白蚁球菌和蛹虫草菌液态混合发酵产腺苷培养基及条件优化 |
4.4.1 最适碳源优化 |
4.4.2 最适氮源优化 |
4.4.3 最适无机盐优化 |
4.4.4 接种量筛选 |
4.4.5 培养温度筛选 |
4.4.6 摇床转速筛选 |
4.4.7 双菌混合发酵菌丝体腺苷含量的初步验证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腺苷含量测定 |
4.5.2 发酵培养基及条件优化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白蚁球菌的复壮保藏和活性物质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蚁概述 |
1.1.1 白蚁的分类及分布 |
1.1.2 白蚁与共生真菌资源的研究现状 |
1.1.3 白蚁与真菌的关系 |
1.2 药食用真菌的退化、复壮及保藏 |
1.2.1 药食用真菌概况 |
1.2.2 药食用真菌菌种的退化 |
1.2.3 药食用真菌菌种的复壮 |
1.2.4 药食用真菌菌种的保藏 |
1.3 药食用真菌主要活性物质概述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白蚁球菌的生殖方式及复壮培养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3.1 主要培养基 |
2.3.2 培养方法 |
2.3.3 样本制备 |
2.3.4 菌种提纯复壮方法 |
2.3.5 菌株保藏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不同传代阶段菌核的形态特征 |
2.4.2 菌种的生殖方式 |
2.4.3 尖端分离复壮菌株长势 |
2.4.4 菌株的保藏 |
2.5 讨论 |
第三章 菌丝粉氨基酸测定与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3.3.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 |
3.3.2 氨基酸组分测定 |
3.3.3 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 |
3.4 实验结果 |
3.4.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
3.4.2 菌丝粉氨基酸成分组成 |
3.4.3 氨基酸组分评分表 |
3.5 讨论 |
第四章 菌丝体生物活效物质测定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4.3.1 虫草酸的测定 |
4.3.2 麦角甾醇的测定 |
4.4 实验结果 |
4.4.1 虫草酸含量测定结果 |
4.4.2 麦角甾醇含量测定结果 |
4.5 讨论 |
第五章 真菌多糖的测定及体外活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主要材料和仪器 |
5.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5.3.1 真菌多糖含量测定 |
5.3.2 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
5.3.3 真菌多糖的抑菌实验 |
5.4 实验结果 |
5.4.1 真菌多糖的含量 |
5.4.2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
5.4.3 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 |
5.4.4 Fe~(2+)螯合活性 |
5.4.5 总还原力 |
5.4.6 抑菌活性 |
5.5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白蚁巢痂状炭角菌的基因组测序及代谢产物活性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园林中白蚁防治进展 |
1.1.1 园林植物的白蚁危害现状及特点 |
1.1.2 园林建筑的白蚁危害现状 |
1.1.3 园林中白蚁防治手段 |
1.1.4 园林中真菌防治白蚁研究进展 |
1.2 痂状炭角菌研究进展 |
1.3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微生物方向的应用 |
1.4 次生代谢产物预测 |
1.5 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
2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3.3 试验仪器 |
3.4 常用培养基和抗生素配制 |
3.5 试验方法 |
3.5.1 痂状炭角菌的分离与鉴定 |
3.5.2 痂状炭角菌全基因组测序与代谢产物预测 |
3.5.3 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痂状炭角菌的分离纯化、鉴定 |
4.1.1 DNA序列比对结果 |
4.1.2 电子显微结构观察结果 |
4.1.3 菌种活化 |
4.2 全基因组测序及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
4.2.1 数据产出与质量控制 |
4.2.2 基因预测 |
4.2.3 重复基因序列预测 |
4.2.4 基因功能注释 |
4.2.5 次生代谢产物预测 |
4.3 痂状炭角菌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
4.3.1 抗菌、杀虫活性分析 |
4.3.2 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
5 讨论 |
5.1 痂状炭角菌分离、鉴定 |
5.2 痂状炭角菌全基因组测序及次生代谢产物预测 |
5.3 痂状炭角菌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鸡枞菌食药用价值及产品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鸡枞菌的营养价值 |
2 鸡枞菌的药用价值 |
2.1 抗氧化作用 |
2.2 免疫功能调节作用 |
2.3 改善酒精肝损伤作用 |
2.4 镇痛、抗炎作用 |
2.5 降血脂作用 |
2.6 抗肿瘤作用 |
3 鸡枞菌产品开发现状 |
3.1 食品 |
3.2 药品 |
4 结语 |
(6)土白蚁种质资源遗传分化及营养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培菌性白蚁介绍 |
1.1.1 培菌性白蚁概况 |
1.1.2 土白蚁概况 |
1.2 土白蚁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1.2.1 土白蚁形态分类学研究进展 |
1.2.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白蚁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1.3 白蚁营养成分研究进展 |
1.3.1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1.3.2 白蚁在代谢组的研究进展 |
1.3.3 土白蚁营养价值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华南及周边地区土白蚁系统发育分析 |
2.1 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DNA的提取和检测 |
2.3.2 基因PCR扩增和测序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COⅡ基因序列分析 |
2.4.2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2.5 讨论 |
第3章 黑翅土白蚁种群遗传分化 |
3.1 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
3.2 试验主要仪器和试剂 |
3.3 试验方法 |
3.3.1 DNA的提取和检测 |
3.3.2 COⅡ与16S rRNA基因PCR扩增和测序 |
3.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COⅡ基因分析 |
3.4.2 16S rRNA基因分析 |
3.5 讨论 |
第4章 黑翅土白蚁基于代谢组学的营养成分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主要设备及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样品预处理 |
4.2.2 代谢物提取 |
4.2.3 检测与分析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试验结果 |
4.3.1 非靶代谢组分析 |
4.3.2 氨基酸代谢组结果及分析 |
4.3.3 脂肪酸分析结果 |
4.4 讨论 |
4.4.1 黑翅土白蚁冻干与黑翅土白蚁液氮处理营养成分比较 |
4.4.2 黄翅大白蚁液氮与黑翅土白蚁液氮营养成分比较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黑翅土白蚁群体活动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白蚁与人类的关系 |
1.1.1 白蚁的作用 |
1.1.1.1 维护生态平衡 |
1.1.1.2 开发利用价值 |
1.1.2 白蚁的危害 |
1.1.2.1 危害房屋建筑物 |
1.1.2.2 危害水利堤坝 |
1.1.2.3 危害管线设施 |
1.1.2.4 危害农林植物 |
1.2 白蚁防治技术 |
1.2.1 物理防治 |
1.2.1.1 人工挖巢 |
1.2.1.2 黑光灯诱杀 |
1.2.1.3 物理屏障 |
1.2.1.4 其他物理防治方法 |
1.2.2 化学防治 |
1.2.2.1 药剂预防处理 |
1.2.2.2 药剂熏蒸 |
1.2.2.3 诱饵毒杀 |
1.2.2.4 白蚁防治化学药剂及其特点 |
1.2.3 生物防治 |
1.2.3.1 病原性微生物 |
1.2.3.2 生物源药剂 |
1.2.4 综合防治 |
1.3 黑翅土白蚁研究进展 |
1.3.1 品级类型及形态特征 |
1.3.1.1 生殖型 |
1.3.1.2 非生殖型 |
1.3.2 生物学特性 |
1.3.2.1 生活史 |
1.3.2.2 巢穴 |
1.3.2.3 分飞 |
1.3.2.4 活动规律 |
1.3.2.5 群体取食范围 |
1.3.2.6 引诱材料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黑翅土白蚁野外诱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诱捕材料制备 |
2.2.2 野外诱捕 |
2.3 试验结果 |
2.3.1 直观检查 |
2.3.2 诱捕数量 |
2.4 讨论 |
2.4.1 引诱材料对诱捕效果的影响 |
2.4.2 检查方法对诱捕效果的影响 |
2.4.3 检查间隔时间对诱捕效果的影响 |
3 黑翅土白蚁室内染色 |
3.1 供试虫源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3.1 食料染色 |
3.3.2 不同含水量食料制备 |
3.3.3 染色培养 |
3.4 结果和分析 |
3.4.1 香樟木材 |
3.4.2 香樟树皮 |
3.4.3 滤纸 |
3.5 讨论 |
3.5.1 食料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
3.5.2 中性红浓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
3.5.3 食材含水质量比对染色的影响 |
4 黑翅土白蚁取食个体数量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试验地点 |
4.2.2 标志-重捕 |
4.3 数据处理 |
4.4 试验结果 |
4.5 讨论 |
4.5.1 巢龄与群体数量的关系 |
4.5.2 环境与群体数量的关系 |
5 黑翅土白蚁取食距离和范围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试验地点 |
5.2.2 标记诱饵制备 |
5.2.3 野外标记 |
5.3 数据处理 |
5.4 试验结果 |
5.5 讨论 |
5.5.1 巢龄与取食距离和范围的关系 |
5.5.2 黑翅土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埋置间距 |
6 结论 |
6.1 野外诱捕 |
6.2 室内染色标记 |
6.3 取食个体数量 |
6.4 取食距离和范围 |
6.5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乌灵菌发酵产物药理功能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免疫调节功能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 实验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3. 实验仪器 |
(二) 实验方法 |
(1) 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DTH) |
(2) 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
(3) 小鼠体液免疫功能测定 |
(4) 小鼠碳粒廓清试验 |
(5) 统计学处理 |
二、结果 |
1. 乌灵菌发酵产物对小鼠免疫细胞应激能力的影响 |
2. 乌灵菌发酵产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的影响 |
3. 乌灵菌发酵产物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
4. 乌灵菌发酵产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
三、分析与讨论 |
(一) 发酵产物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二) 发酵产物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
(三) 发酵产物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二部分 抗辐射与抗氧化功能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 实验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3. 实验仪器 |
(二) 实验方法 |
(1) 动物分组与给药 |
(2) 抗辐射指标的测定 |
(3) 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二、结果 |
1. 乌灵菌发酵产物对血液指标学的影响 |
1.1 血液学指标中WBC、RBC、HGB的变化 |
1.2 血液学指标中HCT、PLT的变化 |
2 乌灵菌发酵产物对骨髓有核细胞计数与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
3. 乌灵菌发酵产物对MDA含量的影响 |
4. 乌灵菌发酵产物对SOD活性的影响 |
5. 乌灵菌发酵产物对GSH-PX活性的影响 |
三、分析与讨论 |
(一) 乌灵菌发酵产物的抗辐射功能 |
(二) 乌灵菌发酵产物的抗氧化功能 |
第三部分 抗疲劳功能试验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 实验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3. 实验仪器 |
(二) 实验方法 |
(1) 小鼠血乳酸测定 |
(2) 小鼠负重游泳试验 |
(3) 血清尿素氮和肝糖原测定 |
(4) 统计学处理 |
二、结果 |
1. 乌灵菌发酵产物对血乳酸曲线下面积的影响 |
2. 乌灵菌发酵产物对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 |
3. 乌灵菌发酵产物对血清尿素氮与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
三、分析与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10)白蚁菌圃及中药等对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治疗机制及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模型研究 |
1.2 中药及白蚁菌圃的治疗作用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 研究方法 |
4 实验思路 |
4.1 中药对P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的研究 |
4.2 白蚁菌圃对PD果蝇治疗作用以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
4.3 白蚁菌圃对AD模型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一般材料与方法 |
1 试剂配制 |
2 试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细胞传代 |
2.3 细胞计数 |
2.4 细胞冻存 |
2.5 细胞复苏 |
2.6 HE染色 |
2.7 TUNEL(DNA断端末端标记)实验 |
2.8 MTT实验 |
2.9 流式细胞仪分析 |
2.10 细胞的原位杂交 |
2.11 免疫组化 |
2.12 细胞总RNA的提取 |
2.13 Real-time PCR扩增 |
2.14 DA、HVA、DOPAC含量的测定 |
第三章 中药平颤方联合MT对PD模型大鼠前脑细胞凋亡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分组及建模 |
1.2 爬杆实验和迷宫实验 |
1.3 中药配方及治疗 |
1.4 取材和切片制备 |
1.5 Bax/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1.6 TUNEL法细胞凋亡染色 |
1.7 DA、HVA、DOPAC含量的测定 |
1.8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治疗对PD大鼠行为的影响 |
2.2 治疗对PD大鼠智力状况的影响 |
2.3 治疗对PD大鼠前脑细胞的影响 |
2.4 治疗对PD大鼠前脑DA及其代谢物质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白蚁菌圃提取物对PD果蝇的行为学和寿命的影响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白蚁菌圃醇提取液的制备 |
1.3 果蝇培养 |
1.4 果蝇的攀爬能力和寿命学分析 |
1.5 白蚁菌圃对PD果蝇模型治疗作用 |
1.6 果蝇脑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见第二章) |
1.7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果蝇的攀爬能力 |
2.2 果蝇的寿命 |
2.3 果蝇脑组织淀粉样物质的改变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白蚁菌圃提取物对小鼠AD模型的影响 |
1 D-半乳糖持续皮下注射小鼠AD模型的建立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讨论 |
2 白蚁菌圃醇提物对A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白蚁菌圃醇提液对抗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和实验步骤 |
1.3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 |
1.4 SOD、MDA及GSH测定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白蚁菌圃醇提液对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 |
2.2 SOD、MDA及GSH测定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拓展研究白蚁菌圃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胃癌细胞BGC-823形态学改变 |
2.2 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3 白蚁菌圃水提液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2.4 白蚁菌圃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2.5 对p53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性 |
3 展望 |
第九章 文献综述(一) |
1 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
1.1 SNCA (PARK1 和 PARK4) |
1.2 常染色体隐性基因 |
1.3 PD的信号通路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文献综述(二) |
1 早发性家族型AD疾病(EOFAD) |
1.1 APP基因与AD关系 |
1.2 PSEN(Preseniliii. PSEN1 和PSEN2)与AD的关系 |
2 迟发性家族型 AD 疾病 Late-Onset Familial AD(LOAD) |
2.1 apolipoprotein E (APOE) |
2.2 其他迟发性AD基因 |
3其他一些AD遗传风险因子 |
4 AD的信号通路 |
5 生物标记 |
6 氧化应激反应与AD |
7 微量元素与AD |
参考文献 |
缩写与符号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四、黑翅土白蚁菌圃药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黑柄炭角菌人工栽培生物学特性探究[J]. 尤伟静,蒋欣如,凌庆枝. 南方农业, 2021(32)
- [2]白蚁球菌与蛹虫草的液态混合发酵研究[D]. 张红鑫. 西北大学, 2021(12)
- [3]白蚁球菌的复壮保藏和活性物质测定[D]. 赵剑. 西北大学, 2020(02)
- [4]白蚁巢痂状炭角菌的基因组测序及代谢产物活性成分分析[D]. 董育德.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5]鸡枞菌食药用价值及产品研究现状[J]. 何容,罗晓莉,张沙沙,张微思. 农产品加工, 2019(14)
- [6]土白蚁种质资源遗传分化及营养成分分析[D]. 张欢欢.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黑翅土白蚁群体活动能力的研究[D]. 于炜.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
- [8]乌灵菌发酵产物药理功能筛选研究[D]. 罗威.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白蚁巢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J]. 刘嘉,张威,张宁,杨海军.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5(03)
- [10]白蚁菌圃及中药等对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治疗机制及效果的研究[D]. 严丽荣. 江苏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