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新型建材经济效益显着(论文文献综述)
王娟[1](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绿色建筑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绿色建筑开始逐渐被推广。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处于初期阶段,由于建设方和受益方信息不对称,绿色建筑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而绿色建筑综合效益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鉴于此,如果能识别出绿色建筑综合效益的影响因素,对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梳理分析,明确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有助于对绿色建筑综合效益的提升。但是在现有的关于绿色建筑的研究中,对于其综合效益的研究较少,大多是从经济效益、增量成本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研究,对综合效益的影响因素和测算指标相对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从系统角度对绿色建筑综合效益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识别出绿色建筑综合效益的影响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绿色建筑综合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对绿色建筑的综合效益从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并构建了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其次,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和Vensim软件建立了绿色建筑综合效益仿真模型。最后,结合赣州市某绿色建筑住宅项目案例,对该项目未来的综合效益情况进行模拟仿真,通过调整“可再生能源节能、使用高效节水器具、利用可循环建材、采用透水地面”的应用比例,进行多次模拟仿真,并观察该项目后期综合效益变化趋势,进一步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绿色建筑项目的运营阶段,绿色建筑的综合效益会随着时间的累积逐年增长,最后其波动范围逐渐减小;通过引入系统动力学所建立的绿色建筑综合效益模型,定性描述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定量分析模型中的状态变量,将案例数据代入模型,预测该项目综合效益未来变化趋势;在该项目中平均医疗费、提高工作效率、节电量对综合效益有着正向敏感性,且敏感程度依次增强,绿色建筑的相关建设者可通过各因素的敏感性来确定最终的综合效益情况,进而为今后的绿色建筑综合效益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文丽[2](2018)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应运而生的绿色建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中小城市数量众多,资源丰富,新型城镇化发展处于加速期,推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政策覆盖率低、发展效率低、节能技术落后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建立了科学有效的成本效益测算方法,研究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的分析框架,定量研究了增量成本和增量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定性分析了社会效益,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提供了更加合理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当前,国内外对绿色建筑的研究力度逐步加大,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理论也在逐步完善,但是基于我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绿色建筑研究较少,文章结合我国中小城市的特点,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及绿色建筑的相关基础理论。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特点;总结了绿色建筑从诞生、完善到全面发展各阶段绿色建筑理论的发展,同时阐述了成本效益理论等,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进行了研究,对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做了对比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发展问题颇多。通过对我国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涉及的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生态城市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出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及与大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差距,论述了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的必要性,对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建筑的匹配发展提出了建议。通过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和“有无对比”分析法对绿色建筑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分析了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特征,提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效益概念。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广东、山东及青海的地方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总结出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方面的差异,同时根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的特点,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的发展建议。以威海市某绿色公共建筑为例,分析计算其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绿色建筑作出评价,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利用节能技术发展绿色建筑能有效地提高增量效益,降低建筑物的能量消耗,提高建筑物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胡景山[3](2016)在《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以天津建材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资源、环境压力日益明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都市建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建材产业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解决建材产业发展中的难题,用新的发展方式促进都市建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节能减排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分析都市发展与建材产业生命周期的关系和我国建材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性的提出了都市建材产业发展定位的CHB模型,指出都市建材出纳员应当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三中心、三载体、一基地、一平台”,明确了都市建材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方向。这三个中心分别是绿色建材产品和技术研发中心、都市固体废弃物利用中心、节能减排环保中心;三个载体分别是都市发展的承载体、都市文化的蕴含体、都市景观的组成体;一个基地是建材产业生态化基地;一个平台是建材产品展示交易平台。论文采用定型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模糊生态评价模型,提出了模型的层次结构和指标体系,并以2008-2011年我国和天津市建材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模糊生态评价模型进行了生态评价分析。本文的研究丰富了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价研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对生态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为指导建材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一种思路,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兰君[4](2019)在《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煤炭是中国能源的基石,未来中国能源以煤为主的消费结构不会改变。然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传统的煤炭产业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亟需探寻转型升级路径,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在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的同时,兼顾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建设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能源消费结构不同,环境承载力不同,因此,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空间优化问题。《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将产业升级和优化布局相结合。本论文在探讨煤炭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典型国家煤炭转型升级案例的基础上,在分析中国煤炭产业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技术经济和生态效率两个维度建立评价模型,综合考虑煤炭产业经济性和环境兼容性的基础上,寻找出与各省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容量相匹配的煤炭产业,将传统煤炭、高效燃煤发电、煤制油气和现代煤化工在各省进行布局,最后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提出中国煤炭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发达国家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往往出现在工业化中后期。转型的方式主要是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除了主观性的限制煤炭消费量外,通过高效燃煤发电节约用煤,并发展煤化工等将产业链延长,从传统的燃料利用向燃料和原料并重的方式转变。(2)沿海省区的煤炭生态利用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大省的煤炭生态利用效率高于煤炭资源禀赋大省。(3)新兴煤炭产业中,煤制气和煤制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超过4成,与资本投入一同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4)短期内煤制油、煤制气产业增量无法实现对冲传统煤炭产业因产能过剩、能源结构调整等原因而导致的发展动能减弱,高效燃煤发电是短期内提升煤炭产业发展动能、加速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的最有效补充。(5)未来全国各主要区域的煤炭产业布局可划分为三类:(1)重点发展类:内蒙古、陕西、山西、新疆、山东、河北、安徽、贵州;(2)逐步调整类:辽宁、湖南、浙江、河南、青海、宁夏、甘肃、黑龙江、四川、云南;(3)逐步退出类:广东、福建、江苏、湖北、海南、天津、上海、重庆、北京、广西、江西、吉林、浙江、西藏。(6)到2035年中国煤炭产业中煤化工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煤电需求基本维持现有规模,而建材行业、冶金行业由于生态保护的压力和行业下行的变化需求不断下降,现代煤化工和其他行业需求则快速增长。
段瀚[5](2016)在《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分工的细化与深化,乡镇企业已逐步从社区式的范围经济转化形成为国际、区域以及城市分工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从农村地区演化形成的新产业区,其内生性的柔性特质与外部性的嵌入发展共同推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分工深化与网络组织。但是,受制于县域经济地区传统的“二元”结构,尤其是西部后发县域地区的发展引擎动力不足,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化进程发展缓慢,亟需通过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的融合发展突破传统的路径锁定,形成基于城乡一体的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论文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必要性、目标性、可行性与地域性为逻辑主线,运用多学科交叉、理论演绎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依据整体的组织结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论文认为分工与融合是产业演进过程中的统一体,产城融合的内在逻辑是通过产业分工的演进而不断形成的一种从分离、协同到融合的状态。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农村地域形成的产业区,伴随着分工的细化与深化,其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是以规模报酬递增的累积效应提高交易效率与分工水平。以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推动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然后,针对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了现状分析与研判。当前,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园区的典型类型主要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类产业园区;以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为核心的涉农类产业园区;以资源利用为核心的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但由于区域工业化水平发展缓慢,综合竞争力薄弱,导致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通过运用AHP法,分析得出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基本处于成型期与成长期的发展阶段,部分初步迈入了成熟发展期。其次,论文以融合目标—发展阶段(AHP)—地域现实的逻辑,构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了实证测度。总体上看,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基本属于临近融合失调、轻度融合失调、中度融合失调、严重融合失调以及极度融合失调等类型,主要集中于轻度融合失调—中度融合失调的区间。而不同典型类型的工业集中区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工业类产业园区存在以上所述各种类型;涉农类产业园区,主要为轻度融合失调型,且产业发展水平普遍滞后于城市发展水平;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基本属于轻度融合失调与中度融合失调等类型。同时,通过结合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内涵,针对不同典型类型的县域工业集中区提出了适宜的产业路径选择,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工业类产业园区应当分别以创新发展、集聚发展为升级路径,并形成相应的城乡产业互动机制;涉农类产业园区应当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关键路径,并形成以“农”为核的城乡产业融合机制;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应当以建设生态园区为转型路径,并形成多元构成的城乡产业联动机制。最后,论文认为县域经济系统的资源禀赋是融入全球、国内以及区域价值链的重要优势。作为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将逐步形成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为核心的城乡价值链。价值链的增值过程会不断促动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融合发展,更会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整个县域地区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为核心单元的产城空间群落,并根据与核心单元互动频率、互动强度的不同,形成相应的关联单元、协调单元。而基于工业集中区发展过程中产城的动力转换,论文针对关中不同类型典型园区探索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空间发展模式,尝试性的从空间规划目标、空间规划路径及规划编制重点三个方面构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规划框架,同时对典型工业集中区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保障措施。
宋中南[6](2020)在《基于绿色建筑宜居性的新型建材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遵循“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根本理念,在概括总结当代建筑三个基本特征,深刻分析绿色建筑发展中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与建筑功能和居住环境宜居性密切相关的新型建材与应用关键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研发;提出了具有企业特色的绿色建筑宜居性提升解决方案,并在中国建筑技术中心林河三期重要工程中进行了综合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经济和环境效益,达成了既定的技术创新目标。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论文深入研究了轻质微孔混凝土制备及其墙材制品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了装饰、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微孔混凝土复合外墙大板。其中对微孔混凝土水化硬化过程中托贝莫来石形成条件的阐明属业内首次,多功能复合外墙大板工业化生产及其成功应用为业内首例,为绿色建筑的宜居性围护结构提供了范例。(2)试验研究了透水混凝土、植生混凝土的制备与铺装技术以及试验方法,研发了适合各类工程条件下的多孔混凝土铺装技术。实施的透水性铺装达到高透水率、高强和高耐久性的技术要求,在环境降噪,热岛效应消减,水资源保护和提升环境的宜居性方面效果显着。(3)针对绿色建筑对高效节能屋面的要求,论文深入研究了白色太阳热反射隔热降温涂料和玻璃基透明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与性能,将反射降温、辐射制冷、相变吸热和真空隔热四种机理集成为一体,并揭示透明隔热涂料在近红外范围内高吸收和在远红外区域低发射的隔热机理。开发成功了生态环保型高效降温隔热涂料,对降低室内冬季取暖和夏季制冷的能耗有显着效果。(4)论文不仅对光触媒涂料的空气净化机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探索了C掺杂锐钛型TiO2提高了TiO2触媒剂的光催化活性的新途径,而且在此基础上开发成功了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该涂料对甲醛的去除率可达95%,对NO的去除率可达93%,对细菌的杀灭率可达98%,可显着改善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5)通过系统研发和各项成果集成,形成了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屋面和墙面热工、空气净化和生态铺装技术为一体的宜居性提升一揽子解决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多项重点工程,表明论文的研究成果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较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材料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7](2004)在《2020年中国材料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指出 一、前言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具有一定功能和使用价值的器件的物质,人类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物质基础,也是科学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材料一直扮演着划分时代的角色。历史证明,一种新材料的问世,往往孕育着一批新技术产业的诞生,给人类社会的进步以革命性的巨大推进。
董姝娜[8](2016)在《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表明,集聚与扩散是我国区域成长、区域差异形成、区域关系调整的重要方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率先集聚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带来我国其它地区发展机会剥夺问题的出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扩散,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与一体化发展成为新时期宏观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国以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关注集聚与扩散的正外部性,而忽略集聚对外部地区发展的剥夺,转移与扩散对外部区域的破坏等负外部性问题。基于区域外部性的扩散与一体化研究成为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关系重构的“热点”领域。本文在传统集聚与扩散研究基础上,强调从区域发展正外部性的研究视角出发,研究发达地区对外部区域的发展扩散效应,在西方区域发展扩散理论与实践借鉴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与模式,归纳总结我国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对我国区域整合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客观评价,其研究目的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逐步收敛,现代区域发展关系的重构,发达地区扩散对落后地区的拉动与支撑,为过度集聚发达地区的再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基于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发展扩散理论研究成果和针对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现实背景,归纳总结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驱动机制与扩散模式,以长吉区域为例,分析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现状特征,对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由6章构成:第一章区域发展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这一部分从发展扩散概念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区域发展扩散理论形成背景和主要的研究成果,并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分析与评价,剖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分析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研究的未来趋势,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第二章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心-外围理论、极化-涓滴效应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梯度推移学说、点轴理论与区域外部性理论等区域发展经典理论,阐述了这些基础理论与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关系,为本论文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我国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非平衡性的现实基础与主要表现,其次从我国发展扩散的必然性,城乡关系的转变,区域市场体系的完善,区域发展观念与文化的变化,区域发展政策变化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再者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主要模式。第四章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这一部分梳理了交易成本、贸易交流、市场竞争等传统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直接投资、规模经济、长期增长、产业集聚等现代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视角,介绍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联盟、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等我国区域一体化的经典案例,客观评价了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实践效果。第五章长吉区域发展与扩散系统分析。这一部分剖析了长吉区域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阐述了长吉城市集聚与扩散发展的主要表现,分析了长吉区域产业分布格局、城镇整体布局以及区域对外联系的空间格局,评价了长吉区域对省域经济发展、吉林省中部城市群、长吉图开放区和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扩散效应。第六章长吉区域一体化整合与重构。这一部分从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必然性,东北亚国际合作、我国区域一体化、吉林省经济格局和长吉图国家战略等方面阐述了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形成背景,从产业整合格局、城镇整合、功能空间整合、基础设施整合、生态空间整合以及一体化制度创新等方面分析了长吉区域整合发展的未来格局。
胡灿伟[9](2011)在《“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的最基本单元,是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承载区域,是“国本经济”的关键;县域是我国大多数国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县域经济关系到大多数民众的生活,是“民生经济”的关键;县域又是我国国土的主要分布地区,生态建设的关键地段,“三P”(污染、人口、贫困)问题的集中区域,是“生态经济”的关键;县域是我国弱势群体主要的聚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关系到矛盾的消解和社会的稳定。开展县域经济研究,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和稳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我国中部地区县域人口众多,但经济发展极为滞后,开展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中部模式,促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全国的小康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借助于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以及数量经济学、现代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模式选择和优化路径。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后,从中部崛起背景战略上把握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在从历史演化、现状特征和数量评价三个方面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总结,从理论上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组团发展模式,并详细分析了县域组团发展模式的前提、规律和内涵,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格局。此后,围绕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四个主要机制,从空间优化、产业集聚、政府协作和要素推动四个方面,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优化路径。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模式梳理。总结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侧重对国外的农村地域(或曾经的农村地域)及其所依附的中小城市地域经济经验梳理,比较了在农业和农村发展形成典型过程和经验的美国、法国、日本三国作为借鉴对象进行分析,在系统论思想的指导下,分析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可能借鉴的经验。(2)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从“中部崛起”角度,建立了一个区域分工的框架,在分析中部崛起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评估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对中部地区尤其是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影响,揭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3)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化与现状特征分析。通过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分布基本情况分析基础上,从演化角度分析对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历程,并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总结了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与问题。(4)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数量评价。运用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建立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湖北省各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总体评价,然后以GEOdata软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进行空间经济评价,对湖北省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发展进行耦合评价。(5)“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在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特征总结和发展反思基础上,提出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并根据这一模式分析了中原县域组团发展实践经验,并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特征,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路径。(6)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分析。从回顾湖北省县域经济的“点-轴”开发模式出发,分析湖北省县域经济“点-轴”开发的现状与问题,利于首位度模型、断裂点模型、城市辐射能力评价模型等分析了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的困境,提出基于组团发展的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路径。(7)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聚优化分析。在对湖北省县域产业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现状和困境,并指出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导向、布局和策略。(8)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增长要素分析。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在分析整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参考有关省市的研究成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反映经济增长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增长模型;探讨影响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以及不同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9)“中部崛起”视角下湖北省县域政府协作机制分析。在湖北省“市管县”向“省管县”行政体制变化的分析下,理清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县域政府之间的博弈状态,并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加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政府协作机制。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选题的前沿性。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是伴随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由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均衡发展战略调整而凸现出来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国内理论界对县域经济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东部地区也涌现出了一批经济强县,创造出多个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但在广泛借鉴东部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经验的同时,中部地区还没有培育出特色县域经济模式,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仍然没有实现跨越发展。究其原因就在于中部地区同东部地区面临的历史环境、政策条件、资源禀赋和区域定位存在较大的差别,东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可能并不适合中部地区。因此,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集中表现在:“区域分工定位、经济发展历史与资源环境禀赋限制条件下,如何寻找一条适合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事实上,从当前研究现状看,还很少有研究从理论高度系统回答这一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湖北省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的阐释与回答,从而具有一定的前沿性。(2)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论文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湖北省为例,在中部地区现有的区域分工定位分析、县域经济现状特征分析和资源禀赋条件分析的背景下,在理论上找到一条适合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并从政策层面提出实现这一道路的优化路径。论文在理论上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并从整体上回答了宏观背景下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与优化问题。结论包括:①国内县域经济发展系统演化过程是一个从无序的区域发展到有序的经济发展要素协同过程,必须走“特色起飞-综合序化-创新集聚”路径。②中部崛起战略凸显湖北省县域区位优势,明确产业定位重点,提高县域通达程度,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序化发展奠定基础。③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大城市依附性特征、小城镇集聚特征、行政区域型、独立化发展特征、资源约束特征,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区域经济协作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必须组团发展加速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序化。④湖北省县域点轴空间特征不适应中部崛起战略目标和区域序化发展,需要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实现网状开发。⑤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未能支持产业集聚,需要优化产业的集群定位,实现集聚开发。⑥县域增长要素缺乏不能支持县域加速发展,必须充实县域的要素实力,实现跨越开发。⑦县域行政体制阻隔不能支持县域协作发展,必须革新县域的协作能力,实现协作开发。(3)在实证上有所创新。论文综合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的数量分析手段,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给予实证支持,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湖北省县域经济分为三个梯度。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手段,发现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呈现“圈层结构”和“东高西低”特征、“双核结构”和“点-轴”发展特征、“金字塔”结构和“离散”发展特征、“集聚结构”和“聚合”发展特征。②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湖北省县域与市域经济分为四个耦合层次。③从首位度分析看,湖北省城市规模分布属于首位分布类型。从极点城市评价看,湖北极点城市可以分为三类,综合实力均较弱。④从断裂点理论看,武汉的强弱辐射圈均较大,但不能涵盖鄂东北部分县域,内部展现序化特征;宜昌-荆州-荆门县域经济区,三个极点城市辐射半径相连,但强辐射半径仍然较小;襄阳-十堰-随州县域经济区,呈现出线性开发特征,极点城市之间辐射分散;鄂西南县域经济区,区内的点辐射处于无序分散布局状态,经济开发难度较大。⑤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发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城镇化水平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着正向影响;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着为负。⑥从县域间博弈结论看,县域政府机会主义行为使县域经济集群发展陷入囚徒困境、县域经济协作产业领域为互补性产业、政府考核机制的改变可以使得县域间的合作更为可能、合作利益优化分配有利于县域间合作机制的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也是县域建立合作机制的重要措施。(4)在政策上有所创新。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政策措施:①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特征,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格局为武汉“城市圈”单极县域经济组团、“宜昌东部-荆州-荆门”三核县域经济组团、“襄阳-十堰”双核县域经济组团、鄂西南县域经济组团以及“长江县域经济连接带”与“汉十县域经济连接带”。②县域组团发展空间优化路径选择包括建设武汉-荆州都市连绵区,提升江汉平原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打造宜昌市和襄阳市城市增长极点,以“点-轴”模式提升鄂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强化“两轴四线”,提升县域间集聚发展能力;以多种政策加快对鄂西县域综合开发力度等。③根据湖北省的资源优势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分工要求,可以依据县域组团发展形式形成食品工业县域产业集群、高科技县域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县域产业集群、“化工-冶金”县域产业集群、汽车配件县域产业集群、轻纺产业集群文化旅游、县域产业集群。④增强对县域经济的投资额度和金融扶持水平,提高县域的城镇化水平。⑤必须从“利益分配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监管监督机制和政府考核机制”等方面构建县域政府协作机制。虽然论文从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和政策优化三个层面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但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其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还有较多工作亟待下一步研究:理论研究方面:“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边界和内涵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尤其是可以用数理模型进行阐释;不同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影响因子有什么不同;区域分工与县域组团存在哪些区别;县域经济组团发展中,交通设施和产业集聚等存在什么关联;县域组团内部产业如何分工”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阐述。实证研究方面:“还可以进一步用空间计量手段分析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特征,尤其是可以用市域综合实力代替交通和人口因子分析市域经济的辐射半径:在产业集聚中,还可以用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实证分析县域组团内部的产业集群”等。政策研究方面:可以进一步细化研究针对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区域规划策略和差别化政策,并通过在典型县域的调查基础上,模拟政策实施效果。
黄浩[10](2019)在《基于水化惰性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建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人为碳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方法,而工业碳捕集技术获得的CO2亟需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后续利用技术。CO2矿化养护建材技术可利用早期成型后的混凝土材料和CO2之间的直接气固反应实现固碳,有望同时获得温室气体的大规模减排和低碳、高附加值的建材产品。尤其是利用CO2矿化养护混凝土建材并替代现有的高能耗蒸汽养护或自然养护工艺,可缩短养护时间,降低生产能耗,优化建材性能。矿化养护技术目前仍处于机理研究和材料开发阶段,缺少矿化原料的优化设计,动力学和微观反应机制方面也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针对矿化养护技术存在的问题,从矿化过程的传质特性和转化机制角度出发,深入探究矿物碳酸化对微观结构的塑造作用,最终阐明矿化反应过程和微观结构变化以及宏观使用性能、环境效益优化的关联机制。本文首先针对硅酸钙胶凝体系(波特兰水泥)的矿化养护过程,系统分析了压力、温度和水灰比的影响和矿相变化机制。矿化养护实现了1318 wt.%的固碳率和水泥净浆微观孔结构的致密化,结构的致密化进一步提高了样品的宏观性能,2小时矿化养护的水泥净浆抗压强度可达51.5 MPa,对比7天自然养护的水泥净浆提高了10%。同时,创新性地利用气体渗透率定量分析方法确定了胶凝体系内矿化动力学和孔隙水迁移的关联机制。基于水泥净浆矿化的速率变化特性和气固反应扩散控制方程,构建了表观传质动力学模型,提出了渐进式产物层扩散控制机制,获得了不同工况下的表观速率常数。在扩散控制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惰性矿物(白云石、石灰石和二氧化硅)掺杂实现了气体扩散强化,获得的二元胶凝材料在提高固碳率的同时可减少水泥使用(525%),并通过矿化养护优化力学性能。在水化惰性胶凝材料的开发方面,分别采用无定型硅酸一钙和天然硅灰石(硅酸一钙晶体)部分替代水泥构成低钙硅比复合胶凝材料,系统研究了硅酸一钙的晶相、掺比和反应工况对于矿化反应前后材料微观形貌、矿相变化、微观孔结构和气体渗透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无定型硅酸一钙主要通过分散水泥颗粒,促进孔隙内气体渗透来强化反应。天然硅灰石复合材料在矿化养护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则可确定为反应前期阶段微观结构变化主要受孔隙水扩散的造孔效应影响,反应中后期阶段微观结构主要由不同硅酸盐矿物的碳酸化反应带来的填充效应主导,而硅灰石掺杂对前后阶段的矿化均有所强化。水化惰性胶凝材料的优势不仅在于原料端可实现减排效益(不通过传统水泥的高排放过程生产),在矿化养护过程中还可通过矿物原料设计实现矿化养护的分阶段控制(例如,在前期促进气体扩散和固碳,后期致密化结构提高性能)。天然硅灰石复合材料在矿化养护相同工况下对比波特兰水泥的性能提升显着,最大抗压可达80MPa。本文深入研究了水化惰性和水化活性矿物颗粒的共性微观动力学机制。首次在微观颗粒尺度上提出了矿化的表面水覆盖控制机制(微观矿化限速步骤是矿物颗粒表面液相水的迁移和受热析出,以及对应表面水覆盖率的降低速率),推导构建了通用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基于这一机制可实现硅酸一钙在较高反应温度下(60-80℃)的深度矿化(反应停止后二次激活),并定向获得方解石或文石晶型的碳酸钙,同时调节材料微观形貌。考虑孔结构对于胶凝体系内部不同位置扩散-反应的影响,利用CT扫描技术和断面分析,获得了胶凝材料体系在非颗粒尺度下的气相扩散-反应特性以及内部孔隙水迁移的影响。基于以上对新型矿化胶凝材料的开发,本文构建了矿化养护建材全生命周期清单和模型,并对七种新型矿化养护建材配方和对应工艺进行环境效益评价,评估了不同原料和生产步骤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硅灰石复合胶凝材料配方在单位产品碳排放、能耗和其他环境影响指标中均最优。采用矿化养护替代蒸汽养护可实现30%以上的建材全生命周期CO2减排,进一步优化有望实现60%以上的减排。基于环境效益评价提出了矿化养护技术的后续配方和工艺的优化方向。
二、发展新型建材经济效益显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新型建材经济效益显着(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绿色建筑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色建筑相关理论基础 |
2.1 绿色建筑理论 |
2.1.1 绿色建筑的概念界定 |
2.1.2 绿色建筑的特点 |
2.2 绿色建筑效益界定 |
2.3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3.1 系统动力学概念及原理 |
2.3.2 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
2.3.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分析与构建 |
3.1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的分析 |
3.2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
3.2.2 环境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
3.2.3 社会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
3.3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
3.3.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3.3.2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模型的构建 |
4.1 系统目标及边界的确定 |
4.1.1 系统目标 |
4.1.2 系统边界 |
4.2 建立绿色建筑综合效益模型 |
4.2.1 因果关系图的构建与分析 |
4.2.2 模型变量的确定 |
4.2.3 建立系统流图 |
4.2.4 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 |
4.3 模型检验与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仿真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3 绿色建筑项目综合效益模拟仿真 |
5.3.1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2 情景仿真与分析 |
5.4 绿色建筑项目敏感性分析 |
5.4.1 节电量的敏感性分析 |
5.4.2 提高工作效率的敏感性分析 |
5.4.3 平均医疗费的敏感性分析 |
5.4.4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绿色建筑相关基础理论 |
2.1 新型城镇化理论 |
2.2 绿色建筑理论 |
2.3 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
第三章 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
3.2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
3.2.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
3.2.2 绿色建材的发展现状 |
3.2.3 生态城市的发展现状 |
3.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差距 |
3.3.2 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 |
3.4 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建筑的匹配发展 |
第四章 绿色建筑成本与效益分析 |
4.1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的特征 |
4.2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的作用 |
4.3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测算方法 |
4.3.1 全寿命周期成本法 |
4.3.2 “有无对比”分析法 |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评价 |
5.1 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 |
5.1.1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
5.1.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
5.2 绿色建筑的评价原则 |
5.2.1 因地制宜原则 |
5.2.2 数据可靠、技术合理原则 |
5.2.3 权衡优化原则 |
5.3 绿色建筑评价方法 |
第六章 威海市绿色建筑实例分析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
6.2.1 节地与室外环境绿色建筑技术 |
6.2.2 节能与能源利用绿色建筑技术 |
6.2.3 节水与水资源绿色建筑技术 |
6.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绿色建筑技术 |
6.2.5 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技术 |
6.2.6 绿色运营管理 |
6.3 项目增量成本分析 |
6.4 项目增量经济效益分析 |
6.4.1 前期准备阶段增量效益 |
6.4.2 节能的增量经济效益 |
6.4.3 节水的增量经济效益1.2 |
6.4.4 运营管理的增量经济效益9.1 |
6.4.5 直接增量效益 |
6.5 项目间接增量效益 |
6.5.1 环境效益 |
6.5.2 社会效益 |
6.6 成本效益评价 |
6.7 项目模糊综合评价 |
6.7.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6.7.2 权重与隶属度的确定 |
6.7.3 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与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结论 |
7.2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以天津建材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2.2 产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综述 |
2.3 节能减排相关理论综述 |
2.4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综述 |
2.5 产业生态理论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都市的发展与建材产业生命周期的关系 |
3.1 都市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 |
3.2 产业结构转换与都市发展的关系 |
3.3 都市发展与建材产业关系的历史演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都市建材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建材产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
4.2 我国建材产业发展现状 |
4.3 我国都市建材产业存在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都市建材产业发展的定位研究 |
5.1 研究都市建材产业发展定位的必要性 |
5.2 都市建材产业发展定位 |
5.3 都市建材产业定位的“3C”中心 |
5.4 都市建材产业定位的“3H”载体 |
5.5 都市建材产业的一基地一平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价研究 |
6.1 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价方法 |
6.2 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价研究指标体系构建 |
6.3 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例研究:天津市建筑材料集团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价 |
7.1 天津建材集团公司简介 |
7.2 天津市建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内外条件 |
7.3 天津市建材产业生态评价 |
7.4 基于天津市建材产业生态评价结果的发展战略优化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煤炭消费规律与需求预测研究 |
1.3.2 煤炭资源生态利用效率研究 |
1.3.3 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
1.3.4 煤炭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1.3.5 文献总结及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工作量说明 |
1.7 创新点 |
2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发展理论 |
2.1.2 技术创新理论 |
2.1.3 空间布局优化理论 |
2.2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典型案例 |
2.2.1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2.2.2 国外煤炭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
3.1.1 中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演变趋势 |
3.1.2 中国煤炭部门消费结构演变趋势 |
3.2 煤炭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分析 |
3.2.1 煤炭部门需求分析 |
3.2.2 未来各省煤炭需求分析 |
3.3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3.1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问题分析 |
3.3.2 中国煤炭产业空间布局存在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煤炭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评价 |
4.1 中国煤炭生态利用效率分析 |
4.1.1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选取 |
4.1.2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模型构建 |
4.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4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4.2 基于TOBIT模型的中国煤炭生态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基于面板的Tobit模型 |
4.2.2 驱动因素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3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1 传统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1.1 传统煤电经济性评价 |
5.1.2 冶金经济性评价 |
5.2 新兴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2.1 煤制油气技术经济评价 |
5.2.2 高效燃煤发电技术经济性评价 |
5.2.3 新型煤化工技术经济性评价 |
5.3 煤炭产业技术经济对比及优选方向 |
5.4 中国煤炭产业生产要素贡献率及产出弹性分析 |
5.4.1 模型构建内涵 |
5.4.2 指标选取及处理 |
5.4.3 投入要素产出弹性的确定 |
5.4.4 模型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
6.1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 |
6.1.1 指标体系的功能与构成 |
6.1.2 构建指标体系的共性原则 |
6.1.3 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的个性原则 |
6.2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的确立 |
6.2.1 指标选择的依据 |
6.2.2 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指标内涵 |
6.3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过程 |
6.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 |
6.3.3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 |
6.4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结果分析 |
6.5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6.5.1 煤炭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 |
6.5.2 全国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5.3 重点区域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5.4 重点区域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个人简历 |
(5)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2 相关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区域发展理论 |
2.1.2 产业集群理论 |
2.1.3 空间组织理论 |
2.1.4 城乡发展理论 |
2.1.5 城乡规划理论 |
2.2 县域经济及“农三化” |
2.2.1 县域经济的概念内涵 |
2.2.2 县域经济的类型与特征 |
2.2.3 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
2.3 工业集中区的相关研究进展 |
2.3.1 工业区位与工业地理的相关研究 |
2.3.2 城市与工业组织关系的相关研究 |
2.3.3 工业集中区的相关研究 |
2.3.4 新型工业化的相关研究 |
2.4 产城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综述 |
2.4.1 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 |
2.4.2 相关研究对象的“多个类型” |
2.4.3 产城空间研究的“基本视角” |
2.5 本章小结 |
3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内涵解析与实践经验 |
3.1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 |
3.1.1 分工的思想与逻辑 |
3.1.2 分工与融合的辨析 |
3.1.3 产城融合发展的时代诉求 |
3.1.4 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内涵 |
3.2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演化机制 |
3.2.1 分工细化、深化与产业集群 |
3.2.2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区重构 |
3.2.3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农业产业化 |
3.2.4 区域多样化与地方网络效应 |
3.3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基本动力 |
3.3.1 政策制度 |
3.3.2 社会协同 |
3.3.3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设施 |
3.4 国内外典型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
3.4.1 日本筑波科学城 |
3.4.2 寿光农业科技园 |
3.4.3 德国鲁尔工业区 |
3.5 本章小结 |
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现状特征与发展审视 |
4.1 研究区域本底概况 |
4.2 关中地区县域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
4.2.1 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 |
4.2.2 改革开放时期—20 世纪末 |
4.2.3 进入新世纪以来 |
4.3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现状特征 |
4.3.1 产业发展 |
4.3.2 空间特征 |
4.3.3 基本类型 |
4.3.4 阶段判识 |
4.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审视 |
4.4.1 产业规模效应 |
4.4.2 社会发展水平 |
4.4.3 相关困境制约 |
4.5 本章小结 |
5 产城融合视域下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总体发展评价 |
5.1 评价思路与评价流程 |
5.1.1 评价思路 |
5.1.2 评价流程 |
5.2 指标体系设计与原则 |
5.2.1 相关文献梳理 |
5.2.2 指标设计原则 |
5.2.3 指标体系构建 |
5.3 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
5.3.1 评价方法 |
5.3.2 评价标准 |
5.4 产城融合发展评价 |
5.4.1 产城融合发展的总体评价 |
5.4.2 工业类产业园区发展评价分析 |
5.4.3 涉农类产业园区发展评价分析 |
5.4.4 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评价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路径选择 |
6.1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机遇与目标导向 |
6.1.1 区域发展机遇 |
6.1.2 区域产业网络 |
6.1.3 产业空间结构 |
6.2 工业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
6.2.1 产业升级路径 |
6.2.2 产业互动机制 |
6.2.3 典型实践研究 |
6.3 涉农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
6.3.1 产业发展路径 |
6.3.2 产业融合机制 |
6.3.3 典型实践研究 |
6.4 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
6.4.1 产业转型路径 |
6.4.2 产业联动机制 |
6.4.3 典型实践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规划模式 |
7.1 工业集中区规划实践及范式转变 |
7.1.1 规划发展与实践 |
7.1.2 规划认识的更新 |
7.1.4 规划转型的机制 |
7.2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
7.2.1 空间布局与形态 |
7.2.2 产城空间的组织群落 |
7.2.3 典型类型的空间模式 |
7.3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规划框架 |
7.3.1 空间规划目标 |
7.3.2 空间规划路径 |
7.3.3 典型类型探讨 |
7.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保障措施 |
7.4.1 加强协同发展 |
7.4.2 统筹产业政策 |
7.4.3 完善服务平台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附件1 陕西省开发区、县域工业集中区一览表 |
附件2 功效函数计算数据 |
图表目录 |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6)基于绿色建筑宜居性的新型建材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宜居性与当代建筑发展的基本特征 |
1.1.2 当代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基本发展特点 |
1.1.3 绿色建材对建筑内外环境及宜居性的影响 |
1.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轻质微孔混凝土及其墙材制备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CFC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
2.2.1 胶凝材料 |
2.2.2 骨料 |
2.2.3 其他原材料 |
2.3 CFC的配合比 |
2.4 CFC水化硬化与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
2.4.1 CFC水化硬化的特点 |
2.4.2 浇筑块体的不同部位与水化硬化 |
2.4.3 矿物掺合料和细骨料的影响 |
2.4.4 CFC的物理性能 |
2.4.5 CFC的力学性能 |
2.5 微孔混凝土的热工性能试验研究 |
2.5.1 CFC导热系数与干密度 |
2.5.2 CFC孔隙率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
2.5.3 CFC抗压强度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
2.5.4 CFC蓄热系数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
2.6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生产技术研究 |
2.6.1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的基本构造 |
2.6.2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的基本性能 |
2.6.3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生产的工艺流程与技术要点 |
2.7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的应用示范 |
2.7.1 中建科技成都绿色建筑产业园工程 |
2.7.2 中建海峡(闽清)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 |
2.7.3 武汉同心花苑幼儿园工程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用水性节能降温涂料研究 |
3.1 引言 |
3.2 降温材料概述 |
3.2.1 降温材料定义、分类、降温机理及测试方法 |
3.2.2 降温材料热平衡方程 |
3.2.3 降温材料的分类 |
3.2.4 降温材料性能参数测试方法 |
3.3 白色降温涂料的研究 |
3.3.1 原材料的选择 |
3.3.2 配方及生产工艺 |
3.3.3 性能测试 |
3.3.4 结果与讨论 |
3.4 玻璃基材透明隔热涂料的研发 |
3.4.1 原材料及涂料制备工艺 |
3.4.2 性能测试 |
3.4.3 结果与讨论 |
3.5 水性节能降温涂料的应用示范 |
3.5.1 工信部综合办公业务楼屋顶涂料项目 |
3.5.2 玻璃基材透明隔热涂料工程应用实例 |
3.5.3 应用效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孔混凝土生态地坪及铺装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及其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4.2.1 原材料的基本性能 |
4.2.2 材料的配合比 |
4.2.3 透水混凝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
4.3 透水混凝土试验和检测方法研究 |
4.3.1 透水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试验方法 |
4.3.2 测试设备 |
4.3.3 测试方法 |
4.3.4 强度试验 |
4.3.5 透水性试验方法 |
4.4 植生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4.1 试验用原材料及其基本性能 |
4.4.2 制备工艺 |
4.4.3 物理力学基本性能 |
4.5 透水混凝土地坪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
4.5.1 透水混凝土路面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
4.5.2 植生混凝土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研究 |
5.1 引言 |
5.2 超亲水自洁涂层的研发 |
5.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5.2.2 超亲水自清洁涂料的制备 |
5.2.3 混凝土表面超亲水自清洁涂料的性能 |
5.2.4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产品性能检测 |
5.3 光催化气体降解检测系统技术研究 |
5.4 C掺杂TIO2的研制 |
5.4.1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5.4.2 制备工艺 |
5.4.3 物相分析 |
5.4.4 物质化学环境分析 |
5.4.5 可见光响应测试 |
5.5 负载型光触媒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5.1 TiO_2溶胶及粉体制备 |
5.5.2 混晶TiO_2粉体的制备 |
5.5.3 基于TiO_2溶胶的光触媒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5.5.4 光催化性能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
5.6 基于TIO2粉体的光触媒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5.6.1 TiO_2-磷灰石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检测 |
5.6.2 有机硅粘合剂-TiO_2分散液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5.7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制备及中试研究 |
5.7.1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5.7.2 涂料制备工艺 |
5.7.3 检测方法 |
5.7.4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性能 |
5.8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的应用示范 |
5.8.1 北京西四南大街会议中心 |
5.8.2 北京橡树湾二期某住宅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节能环保型材料在工程中的集成应用 |
6.1 引言 |
6.2 应用项目简介 |
6.2.1 工程概况 |
6.2.2 工程建设目标及主要措施 |
6.2.3 工程难点 |
6.3 新材料及技术的集成应用 |
6.3.1 微孔混凝土墙材的应用 |
6.3.2 透水混凝土和植生混凝土铺装技术 |
6.3.3 热反射和隔热涂料 |
6.3.4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 |
6.3.5 立体绿化技术 |
6.3.6 建筑遮阳技术 |
6.3.7 光电技术 |
6.4 实施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依据 |
二、论文的主要概念解析 |
三、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
四、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章 区域发展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研究成果的梳理 |
一、区域外部性研究 |
二、扩散效应研究 |
三、扩散模型研究 |
第二节 我国研究成果的审视 |
一、扩散主体研究 |
二、扩散环境研究 |
三、扩散方式研究 |
四、扩散调控研究 |
第二章 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中心—外围理论 |
一、中心—外围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基于中心—外围理论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
第二节 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
一、极化—涓滴效应的内涵 |
二、极化—涓滴效应展的评价 |
第三节 区域发展的增长极理论 |
一、增长极理论的学术基础 |
二、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形成 |
三、区域增长极的空间效应 |
第四节 梯度推移学说 |
一、梯度推移学说的内涵 |
二、梯度推移学说的评价 |
第五节 点轴理论 |
一、点轴理论的理论内涵 |
二、点轴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
第六节 区域外部性理论 |
一、区域外部性的理论基础 |
二、区域外部性的形成条件与作用特征 |
三、本文对区域外部性的基本认识 |
第三章 我国区域发展扩散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平衡 |
一、资源禀赋与环境的差异性 |
二、产业发展与结构的差异性 |
三、区域城镇化的不平衡性 |
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 |
五、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性 |
第二节 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 |
一、发达地区过度集聚与扩散需求 |
二、城乡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转变 |
三、区域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四、区域交通联系的支撑 |
五、区域政策体系的引导 |
第三节 区域发展扩散的空间模式 |
一、中心—外围的圈层扩散 |
二、交通引导的轴带扩散 |
三、跳跃式组团扩散 |
四、低密度连续蔓延扩散 |
第四章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传统理论分析框架 |
一、交易成本理论 |
二、贸易交流理论 |
三、市场竞争理论 |
第二节 现代理论分析的视角 |
一、直接投资效应 |
二、规模经济效应 |
三、长期增长效应 |
四、产业集聚效应 |
第三节 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实证分析 |
一、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
二、厦泉漳城市联盟 |
三、京津冀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 |
四、长三角城市群整合发展 |
第四节 我国区域一体化实践的评价 |
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 |
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差异性 |
三、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阶段性 |
四、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制度限制性 |
五、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客观必然性 |
第五章 长吉区域发展与扩散系统分析 |
第一节 长吉区域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 |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 |
二、历史基础与时空关联 |
三、产业发展差异与互补 |
四、城市功能差异与联系 |
第二节 长吉城市单体发展的集聚与扩散 |
一、长吉二市的集聚发展分析 |
二、长吉二市的扩散发展分析 |
第三节 长吉区域的形成发展 |
一、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 |
二、区域人口与城镇整体布局 |
第四节 长吉区域发展扩散效应 |
一、长吉区域与吉林省域经济发展 |
二、长吉区域与吉林中部城市群发展 |
三、长吉区域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四、长吉区域与哈长城市群发展 |
第六章 长吉区域一体化发展与空间重构 |
第一节 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区域背景 |
一、东北亚国际合作区位优越 |
二、我国区域一体化格局逐渐成型 |
三、吉林省经济空间格局亟需协调 |
四、“长吉图”国家战略的政策机遇 |
第二节 长吉区域产业整合格局 |
一、产业体系的构建 |
二、产业空间的整合 |
三、产业部门的融合 |
四、产业发展的创新 |
第三节 长吉区域城镇整合与一体化 |
一、区域城镇等级体系的调整 |
二、区域城镇职能结构的转变 |
三、区域城镇空间体系的构建 |
第四节 长吉区域功能空间的整合 |
一、主体功能区空间管制 |
二、重点功能空间的发展 |
三、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 |
第五节 长吉区域基础设施的整合 |
一、综合性立体交通体系的形成 |
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
三、区域市政设施的整合 |
四、提升区域信息功能 |
第六节 长吉区域生态空间的整合 |
一、区域生态环境的评价 |
二、区域生态空间的整合 |
三、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化 |
第七节 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创新 |
一、政府管理调控的创新 |
二、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 |
三、区域协调机制的创新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论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县域经济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选题的前沿性 |
1.6.2 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
1.6.3 在实证上有所创新 |
1.6.4 在政策上有所创新 |
1.6.5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与实践: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
2.1 引言 |
2.2 区域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及其对县域经济的启示 |
2.2.1 关于农业与工业关系的经典理论 |
2.2.2 关于区位布局传统理论 |
2.2.3 关于空间经济组织的理论 |
2.2.4 区域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5 县域经济发展经典理论的评述 |
2.3 发达国家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
2.3.1 美国的县域发展 |
2.3.2 法国的县域发展 |
2.3.3 日本的县域发展 |
2.4 国内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 |
2.4.1 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解析:基于系统论的分类 |
2.4.2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解析 |
2.5 启示与借鉴 |
2.5.1 国外县域经济发展实践的借鉴 |
2.5.2 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 |
第3章 “中部崛起”与湖北县域经济发展 |
3.1 引言 |
3.2 “中部崛起”的历史背景 |
3.2.1 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
3.2.2 中部地区的战略地位 |
3.2.3 中部地区发展的困境:"中部塌陷" |
3.2.4 中部地区的发展趋势:"边缘化" |
3.3 “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背景 |
3.3.1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的背景 |
3.3.2 “中部崛起”战略的区域定位 |
3.3.3 “中部崛起”战略的发展策略:“点-轴”开发模式 |
3.4 “中部崛起”与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3.4.1 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 |
3.4.2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形成重要支撑 |
3.5 小结 |
第4章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历史演化与现状特征 |
4.1 引言 |
4.2 湖北省县域分布的基本情况 |
4.2.1 湖北县域地理分区 |
4.2.2 湖北县域人口分区 |
4.2.3 湖北县域自然资源分区 |
4.2.4 湖北县域生态资源分区 |
4.3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化:1978-2008 |
4.3.1 第一个时期:县域经济起步阶段(1978-1981年) |
4.3.2 第二个时期:县域经济快速改革阶段(1982-1992年) |
4.3.3 第三个时期:县域经济快速成长期(1982-1992年) |
4.3.4 第四个时期: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时期(2002年至今) |
4.4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4.4.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1999-2008 |
4.4.2 当前湖北县域经济总体分析:2009 |
4.4.3 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分县分析 |
4.4.4 湖北省县域经济的比较分析 |
4.5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
4.5.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4.5.2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困境 |
4.6 结论 |
第5章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数量评价 |
5.1 引言 |
5.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 |
5.2.1 评价指标选择 |
5.2.2 分析方法 |
5.2.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数量评价 |
5.2.4 县域梯度划分及结果分析 |
5.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空间分布评价 |
5.3.1 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
5.4.1 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关系 |
5.4.2 研究方法 |
5.4.3 湖北省县域经济和市域经济耦合 |
5.4.4 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耦合关联的空间差异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 |
6.1 引言 |
6.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与反思 |
6.2.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特征 |
6.2.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 |
6.2.3 破解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困境的选择:组团发展模式 |
6.3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 |
6.3.1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前提 |
6.3.2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规律 |
6.3.3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分工-合作”类型分析 |
6.4 案例:中原县域组团 |
6.4.1 中原县域经济组团 |
6.4.2 中原县域组团发展模式 |
6.4.3 中原县域组团发展成效 |
6.5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分析 |
6.5.1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格局 |
6.5.2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策略 |
6.5.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支撑体系 |
6.6 小结 |
第7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分析 |
7.1 引言 |
7.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点-轴”演化 |
7.2.1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点-轴”演化 |
7.2.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问格局演化的驱动因素 |
7.3 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点-轴”布局特征分析 |
7.3.1 湖北省“点-轴”发展现状 |
7.3.2 湖北省“点-轴”发展特征 |
7.3.3 湖北省“点-轴”发展问题 |
7.4 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湖北省“点-轴”空间布局评价 |
7.4.1 基于城市首位度的经济空间分析 |
7.4.2 湖北省极点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
7.4.3 基于断裂点理论的经济空间分析 |
7.5 基于县域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优化路径选择 |
7.6 小结 |
第8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分析 |
8.1 引言 |
8.2 湖北省县域产业评价 |
8.2.1 湖北县域产业结构评价 |
8.2.2 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影响分析 |
8.3 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困境 |
8.3.1 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8.3.2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
8.3.3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特点 |
8.3.4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困境 |
8.4 “组团发展”下湖北县域产业集群的优化 |
8.5 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
8.6 小结 |
第9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
9.1 引言 |
9.2 县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9.2.1 投资与经济增长 |
9.2.2 贸易与经济增长 |
9.2.3 制度与经济增长 |
9.2.4 文化与经济增长 |
9.3 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理论命题 |
9.3.1 制度变迁因素 |
9.3.2 资本因素 |
9.3.3 产业结构因素 |
9.3.4 自然与区位因素 |
9.3.5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三个理论命题 |
9.4 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9.4.1 模型 |
9.4.2 数据的来源 |
9.4.3 变量涵义及选择依据 |
9.4.4 实证分析 |
9.4.5 模型分析 |
9.5 结论 |
第10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政府协作机制分析 |
10.1 引言 |
10.2 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行政体制约束分析 |
10.2.1 “市管县”体制: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四个悖论 |
10.2.2 “省管县”的可行性 |
10.2.3 湖北省的"省管县"改革 |
10.3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影响 |
10.3.1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积极影响 |
10.3.2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消极影响 |
10.4 县域经济集群发展下政府协作的博弈分析 |
10.4.1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假设 |
10.4.2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构建 |
10.4.3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分析 |
10.4.4 基于博弈模型的促进县政府之间合作的创新策略解析 |
10.4.5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结论 |
10.5 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协作模式选择 |
10.5.1 大都会区政府协作模式 |
10.5.2 国内县政府间自主协调模式: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例 |
10.5.3 省级政府派出机构协调模式:以长株潭一体化为例 |
10.5.4 联合党委领导下的协调模式:以乌昌一体化为例 |
10.6 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中政府协作机制分析 |
10.6.1资源整合机制 |
10.6.2 利益分配机制 |
10.6.3 有效监督机制 |
10.6.4 政府考核机制 |
10.6.5 推动撤县设区,促进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 |
10.6.6 加快区域性设施网络建设,提高区域一体化程度 |
10.7 小结 |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水化惰性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建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全球变暖和二氧化碳减排控制 |
1.1.2 二氧化碳的捕集技术 |
1.2 二氧化碳利用的主要途径 |
1.2.1 二氧化碳的热/电化学转化 |
1.2.2 二氧化碳的矿化固定 |
1.2.2.1 原位矿化 |
1.2.2.2 非原位矿化 |
1.2.2.3 CO_2矿化技术与工业固废资源化的耦合 |
1.2.2.4 CO_2矿化养护混凝土技术 |
1.2.2.5 中国的CO_2矿化潜力 |
1.2.2.6 矿化养护制低碳建材制品的市场潜力 |
第2章 二氧化碳矿化养护混凝土技术的研究进展 |
2.1 矿化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 |
2.1.1 波特兰水泥的矿化养护 |
2.1.2 工业固废的矿化养护 |
2.1.3 矿化材料优化方向设想 |
2.2 矿化养护过程的影响机制和动力学 |
2.2.1 CO_2压力和浓度的影响 |
2.2.2 温度和孔隙水的影响 |
2.2.3 超临界CO_2携带H_2O的影响 |
2.2.4 矿化过程速率限制问题 |
2.3 胶凝体系微观结构和矿化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
2.3.1 矿化塑造固相结构机制 |
2.3.2 微观孔结构对矿化过程的影响 |
2.4 二氧化碳矿化养护技术的主要难题和挑战 |
2.5 本文选题和研究思路 |
2.5.1 选题背景和逻辑导图 |
2.5.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章 硅酸钙胶凝体系二氧化碳矿化养护的矿相转化和影响机制 |
3.1 引言 |
3.2 CO_2矿化养护实验系统和材料 |
3.2.1 材料试剂 |
3.2.2 净浆制备和预处理 |
3.2.3 矿化实验系统 |
3.2.4 晶体矿相表征方法 |
3.3 矿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和矿相演变 |
3.3.1 压力的影响 |
3.3.2 温度的影响 |
3.3.3 水灰比的影响 |
3.4 波特兰水泥净浆的矿相变化 |
3.5 CO_2矿化水泥净浆的表观反应速率拟合 |
3.5.1 表观速率拟合模型 |
3.5.2 渐进式扩散控制的表观动力学机制 |
3.6 基于扩散控制机制的惰性矿物掺杂优化 |
3.6.1 白云石掺杂对矿化过程的影响 |
3.6.2 白云石复合胶凝材料的矿相变化特性 |
3.6.3 二氧化硅和石灰石掺杂对矿化过程的影响 |
3.6.4 二氧化硅和石灰石复合胶凝材料的矿相变化特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硅酸钙胶凝体系微观-宏观结构演变和优化机制 |
4.1 引言 |
4.2 胶凝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评价方法 |
4.2.1 干燥孔隙结构表征 |
4.2.2 含孔隙水结构的气体渗透特性表征 |
4.2.3 抗压性能测试 |
4.3 矿化影响的孔隙结构演变机制 |
4.4 矿化影响的气相渗透率演变机制 |
4.5 惰性矿物掺杂调控微观结构 |
4.5.1 白云石惰性矿物掺杂 |
4.5.2 二氧化硅和石灰石惰性矿物掺杂 |
4.6 矿化反应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强化机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化惰性胶凝材料的构效设计和矿化强化机制研究 |
5.1 新型低钙硅比水化惰性胶凝材料的概念设计 |
5.2 无定形硅酸一钙-水泥胶凝体系的矿化特性 |
5.2.1 材料试剂 |
5.2.2 无定型硅酸一钙复合胶凝材料的矿化 |
5.2.3 无定型硅酸一钙复合胶凝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特性 |
5.2.4 无定型硅酸一钙复合胶凝材料矿化的表观速率曲线拟合 |
5.3 天然硅灰石-水泥胶凝体系的矿化特性 |
5.3.1 材料试剂 |
5.3.2 WPC复合材料的矿化特性 |
5.3.3 WPC矿化的表观速率曲线拟合 |
5.3.4 WPC复合材料矿化的失水特性 |
5.3.5 WPC的晶相成分和微观形貌变化 |
5.3.6 WPC的孔隙分布特性变化 |
5.3.7 WPC的渗透特性变化 |
5.3.8 WPC复合材料矿化特性总结 |
5.3.9 WPC矿化养护的力学性能强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胶凝体系二氧化碳矿化的多尺度反应动力学机理和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单颗粒尺度硅酸一钙(水化惰性矿物)的矿化动力学 |
6.2.1 材料和实验方法 |
6.2.2 硅酸一钙矿物颗粒的矿化 |
6.2.3 颗粒尺度动力学模型推导 |
6.2.3.1 缩核反应模型 |
6.2.3.2 表面水覆盖模型 |
6.2.4 硅酸一钙颗粒矿化的模型拟合和分析 |
6.2.5 硅酸一钙颗粒矿化的微观表征 |
6.2.6 硅酸一钙颗粒矿化动力学机制的总结 |
6.3 单颗粒尺度波特兰水泥(水化活性矿物)的矿化动力学 |
6.3.1 OPC矿物颗粒的矿化 |
6.3.2 OPC颗粒矿化的模型拟合和分析 |
6.4 基于CT扫描图像的胶凝体系宏观尺度扩散-矿化特性研究 |
6.4.1 CT扫描仪和试样 |
6.4.2 OPC试样的CT图像分析 |
6.4.3 WPC试样的CT图像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CML评价体系的矿化养护建材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研究 |
7.1 引言 |
7.2 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介绍 |
7.3 矿化养护建材的数据选择和生命周期边界设定 |
7.3.1 LCA分析目标 |
7.3.2 功能单元和边界范围设定 |
7.3.3 生命周期清单和流程计算 |
7.3.4 分析情景设置 |
7.4 矿化养护建材的生命周期清单结果和环境影响评估 |
7.5 敏感性分析和配方-流程优化方案 |
7.5.1 二元胶凝材料掺比的影响 |
7.5.2 轻量化设计的影响 |
7.5.3 CO_2矿化吸收量和生产能耗的影响 |
7.5.4 原料运输距离的影响 |
7.6 本章分析总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8.1 主要研究成果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发展新型建材经济效益显着(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绿色建筑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王娟.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D]. 曹文丽. 东南大学, 2018(01)
- [3]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以天津建材集团为例[D]. 胡景山. 天津大学, 2016(11)
- [4]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兰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D]. 段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6]基于绿色建筑宜居性的新型建材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D]. 宋中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2020年中国材料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材料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 2004
- [8]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D]. 董姝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9]“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D]. 胡灿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10]基于水化惰性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建材机制研究[D]. 黄浩. 浙江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