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逻辑推理的基本性质

印度逻辑推理的基本性质

一、印度逻辑推论式的基本性质(论文文献综述)

贡布次仁[1](2021)在《藏传因明语言逻辑之“四正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基于词汇逻辑、比较逻辑、历史文献学、宗教哲学等理论研究方法以四正理为主导的佛家逻辑发展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其中,语言逻辑的应用贯穿在整个论文中,因为因明的最初起源到后来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的专用语言词汇,以及相对应逻辑的诠释。譬如,古印度哲学家陈那最初经应用声明学的“??????”“????”“??????”等基本词汇确立了他的因三相体系。其再传弟子法称把因三相的逻辑方法与“有”“无”等语词相结合,对因的分类有了更深层的探究。后期藏传因明学者以原有的因明典籍为基础,经藏语言逻辑与因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开辟了摄类学、心类学、因类学等学科。另外,藏族学者经因明逻辑与相关词汇相结合所撰写的论着,如,大译师噶瓦拜则所造《法异门备忘录》,章嘉若白多吉所着《贤者字书源》,隆多喇嘛阿旺罗桑的《五部大论名目》等。因此,笔者认为因明与语言逻辑学旨在一个领域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首先,论文以纵向的时间和横向的空间两方面逐一阐述主题。空间涉及印度和中国藏区,时间涉及古印度的“经期”和“疏期”。藏区的前宏期和后宏期。其次,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角度对古印度哲学范畴的四正理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两大不同领域的异同点进行陈述。本文共分五章,其中第一,二章从纵向的视角探讨了关于四正理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其余三章从横向的视角阐述了关于四正理的内容及其意义。具体如下:第一章讲述关于四正理概念的起源。该章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节为源于婆罗门时期的概念即吠陀(Veda)和正理(Nyāya)进行阐述。第二节为源于经书时期的概念即因明(Hetuvidyā)和量(Pramāna)进行阐述。通过四个概念的诠释,对正理概念的最初起源进行探究,并初步概括了古印度哲学的发展阶段。第二章,首先,把《佛说解深密经》作为四正理理论体系的最初出处和《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视作四正理理论体系进一步深化的典型巨着进行论证。其次,如何在藏区《经教佛语正理轮》中最初出现四正理论体系以及其内容通过世亲和无着的古因明的形式进行解读,其后如何在《佛说解密经疏》中的四正理论在古印度两位因明大师陈娜和法称的逻辑中进行沿用。最后指出在藏区后宏期四正理的理论完全被陈娜和法称的新因明理论所取代事实。第三章基于《经教佛语正理论》对《佛说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声闻地》《阿毗达磨集论》和《菩提道次第广论》等古印度哲学派生的经典之作中所示的四正理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摄类学(理路)和形式逻辑、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与其相似的理论体系加以论述。第四章把立因正理中所提出的现量和比量作为其核心内容,对立因正理分为现量和比量的原因以及从正反两个方面二量为何称为无误识进行了阐述。第五章逐一论述四正理理论的含义及其逻辑体系在古印度佛教哲学中的运用,譬如,佛教哲学中如何通过运用四正理的逻辑体系确立四谛和无我等哲学概念。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指出四正理理论体系的深层内涵有助于树立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概言之,东西方的哲学理论体系中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文章以四正理理论体系为例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等内容进行比较,诠释其相似之处。四正理理论体系作为思辨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思维方法与马克思辩证法一样,除了哲学和其他学科领域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外,在实际生活当中,也有其广泛的用途之地,因为这些理论体系在探究世界的过程中主客体各方面都存在着共同之处。亦即,这些理论不限地域和种群之差异,使其可以成为人类共享的知识财富。

冯明曼[2](2020)在《论吕澂的因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吕澂是近现代最有影响力的佛学大师之一,他的佛学研究包罗万象、涉及范围甚广。其中,先生对于因明的研究在近现代因明研究大潮中更是独树一帜、影响深远。本文力求对吕澂先生的因明研究做一个全面、细致地梳理与分析,更清晰地凸显吕澂先生因明研究的特点,探究其因明研究的影响与价值。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吕澂因明研究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分析了吕澂因明研究所受到的民国时期唯识学复兴以及日本、西方因明研究的影响,并明确了吕澂因明研究的文献来源和思想基础,探明了其以玄奘所传的陈那因明为核心的研究脉落。第二部分梳理了吕澂的因明研究历程,对他的因明着作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大致分为通论、译介、对勘和专题研究四类。第三部分阐述了吕澂的因明研究内容,包括“因明史研究”、“因明论式研究”以及“量论的研究”三大部分:因明史的研究主要涉及因明溯源、古今异说、汉藏因明的发展等方面;因明论式的研究覆盖了汉传因明逻辑学部分的全部内容,即对“宗”、“因”、“喻”三支的解释和勘误;量论的研究主要是吕先生对汉传因明认识论的探讨,着重于“现量”、“比量”、“真唯识量”的研究和评析。最后一部分总结了吕澂先生因明研究的影响,一方面吕澂先生有着语言上得天独厚的优势,精于因明原典的对勘与整理,他奠定了多语言对勘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吕先生在因明研究内容上多有创见,在研究过程中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并影响深远。另外,吕澂先生致力于发挥因明的实用性,力图将因明与其它学科相结合,从而推动了因明研究的进程。吕澂的因明研究既是对因明学文本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因明研究方法及发展方向的探索。吕澂先生是汉地最早着眼于藏、梵因明典籍的学者,不仅为后人研习因明提供了大量精确的文本资料,同时也弘扬了对勘的研习方法,清晰的勾勒出汉传因明的轮廓与细节,为现今学者如何研究因明提供了范例。

田立刚,冯长明[3](2019)在《温公颐对中国逻辑史研究的理论贡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公颐是当代中国逻辑史研究中成果丰硕并做出重大理论贡献的着名学者。在中国逻辑史合法性和合理性的问题上,他充分肯定中国古代有逻辑,并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详实地论证了中国古代逻辑的内容和发展进程;提出了先秦逻辑分为"辩者派和正名派"两派的划分,准确把握了中国古代逻辑发展的基本线索;认为"内涵的逻辑"和"三物逻辑"是中国逻辑史的主要特征,并论证了中西方逻辑在内容和特质上的差异。温公颐坚持运用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的方法,准确阐释了中国逻辑史发展和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关联性;他倡导的以原着为依据和范畴分析等研究方法为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

张波[4](2019)在《《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史研究(1782-200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墨经》是中国第一部科学着作,其中蕴含丰富的逻辑学、数学和物理学知识,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由《墨子》中《经上》《经说上》《经下》《经说下》《大取》《小取》6篇组成,为广义《墨经》;前4篇为狭义《墨经》。本论文以《墨经》逻辑与数理知识学术史为研究对象,以1782年毕沅着手撰写《墨子注》、2009年张知寒主编《墨子志》重版为研究的起、止点,将这227年的历史划分为清中期(1782—1839)、晚清、民国、现代(1949—2009)四个时期,对180多位作者的近千篇着述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阐释、分析、评述:首先,中国古代有没有逻辑?晋朝鲁胜在《墨辩注序》中对概念“名”进行新的定义和具体说明。傅山在《大取篇释》中阐释是非、名实、同异逻辑思想,尤其重视对“名”概念的分析。清中期汪中研究语义的发展及“异名而同实”的问题。晚清时,孙诒让在《墨子间诂》中校注《墨经》逻辑文本,挖掘其中逻辑思想的因素;梁启超在《墨子之论理学》中,采用西方逻辑术语来比较分析《墨经》中的逻辑学知识,开创墨经逻辑义理研究和比较研究之先河。民国时西方逻辑学的引入,胡适、梁启超、章太炎、章士钊、杨宽、杜国庠等掀起研究《墨经》逻辑的热潮。胡适重点讨论《墨经》中的“说知”,并通过对中西印逻辑的比较来认识《墨经》的特点和优点;章太炎在论式上首次对中西印三大逻辑体系进行探讨;章士钊采用西方逻辑知识来比较解释《墨经》思维形式理论、思维规律。同时学者围绕旁行句读、名墨关系、牒经字、治墨经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现代研究《墨经》逻辑的学者,大陆有詹剑锋、谭戒甫、伍非百、汪奠基、温公颐、孙中原等,港台有严灵峰、史墨卿等,国外还有末木刚博、李云九、葛瑞汉、李绍昆等,都认可中国古代有逻辑学,这一逻辑就是“名学”“辩学”。第二,中国古代数学与西方数学有什么差异?自从晚清邹伯奇发现《墨经》有中西算法以后,孙诒让等始用《几何原本》来释义《墨经》“中”“厚”等数学概念。民国时,章太炎亦分析“平”“圆”等概念,但未涉及三角、勾股等形体,指出中西认识数学时存在差异:中国先应用,后解释原理,而西方与之相反。到现代,詹剑峰认为墨子心目中的点(端)、线(尺)等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梅荣照认为释义《墨经》“平”为“同高”,确切;如采用《几何原本》来释义“平”为“平行”,不妥。可见,梅荣照认为中国几何学不同于《几何原本》,中国古代算学也异于古希腊数学,即具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第三,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清中期俞樾虽然否定、批判近代重学、光学源于《墨经》的观点,但至少能说明《墨经》有重学、光学萌芽。晚清邹伯奇最早认可《墨经》中有自然科学知识。陈沣用凹透镜、凸透镜等光学知识来解读《墨经》条目。尹桐阳用近代西方科学来阐释《墨经》中“力”“景”等知识。栾调甫从重力、光学等知识来阐释《墨经》中科学。现代学者方孝博、杨向奎、詹剑峰、姜宝昌、金秋鹏、钱临照、洪震寰、戴念祖等都认同《墨经》中有力学、光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方孝博把狭义《墨经》所涉内容分为四类,第四类划归为自然科学及其在工艺上的应用;他还阐述《墨经》中的时空等10条物理基本概念、力学、光学各8条等。当今国内学界以至科学史界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只有技术而无科学”,对此观点,戴念祖等认为,中国古代虽缺乏阿基米德的数学方法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推演,但我国先人经验理论也是科学。另外,为深入分析、印证《墨经》中含有逻辑与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本论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分别对《墨经》中的“名”“端”“力”等3个概念进行再认识、再研究,从而证实它们实际蕴含着逻辑学、数学和物理学等知识的萌芽。最后,本论文概括、总结出180多位学者在长达227年间研究《墨经》逻辑与数理知识时,所取得的3方面的显着成就,证实中国古代不仅有逻辑和科学,而且也有异于西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独特数学体系。同时也指出研究《墨经》时,在校本、方法、主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阐释了在研究《墨经》时所得到3个启示:自由度、质疑和创新。本论文分析新时期《墨经》研究概况,展望《墨经》研究的未来远景。

景灿灿[5](2017)在《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唐疏”研究述评》文中认为“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指顾之间窥基的《因明大疏》由日本回返汉地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国内学者对汉传因明“唐疏”的研究亦有百余年之久。这一研究历程处在东西方文化激烈交锋与深度交流的新融合时代,经过近代的复苏、现代的高潮、当代的不断融合与发展,又在比较逻辑学、比较哲学、比较宗教学的大背景影响下,形成了百余年具有西方学术背景的“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唐疏’”研究的曲折历程,基于这一研究历程的深厚积淀,已经到了需要回顾总结的研究阶段。本课题研究的归属实质是“学术史”的研究范畴,遗憾的是,由于论域时间跨度大,论旨不易,且又涉及多种语言和多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学界尚无以“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唐疏’研究”为题的专着出现。虽然也有不少以“百年中国汉传因明研究”这一类以总结、反思性为题的相关研究,但就目前学界的总结和回顾而言,还未全面实现自觉的总结与反思,未能在反思中彻底扭转以往“据西释中”的研究模式。唯有将“唐疏”的研究置于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的学术背景下,才能真正从更高的视野对此进行合理的总结与反思并作出恰当的评判与鉴别,最终实现优良的继承与发扬。本文正是通过对汉传因明百余年“唐疏”研究的历程进行梳理与评述,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问题,并力图探索出未来“唐疏”研究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进一步挖掘和拓展汉传因明“唐疏”的研究空间开辟道路。

李段霞[6](2017)在《试论虞愚的因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虞愚先生一生对因明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其中包括对因明的研究和撰述,发表了多篇在学术界有重大影响的学术论文,参与主编了《中国逻辑史资料选·因明卷》等等。这些行动全都体现了虞愚先生抢救和发展因明的志愿和决心。其对因明义理的研究也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弘扬的。本文正是力求对虞愚的因明研究内容和成果做一次较全面的梳理和系统性整合,以期发掘出有益的价值。以此来充分呈现出虞愚对因明的贡献以及在因明界的价值,同时也期望能为因明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虞愚本人的简介,虞愚因明研究的主要内容,虞愚因明研究的主要方法以及学界的研究现状。在虞愚的简介中着重阐述了虞愚因明研究的贡献。虞愚的因明研究采用互资参证的方法,对三种逻辑进行了精细且系统的比较。这一比较研究弥补了前人在因明研究中只重注疏这一方法上的缺陷,同时也启迪了后人。第二部分包括三章,是对虞愚因明研究的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这部分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本部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虞愚对因明概况的研究,虞愚对因明发展史中重要人物的研究,虞愚对因明义理的研究。1.虞愚对因明历史演进的进程进行了梳理,写就了一幅清晰的因明史谱系图。2.虞愚对陈那、法称和玄奘三位大师各自对因明发展的重要贡献进行了研究,以此来阐释因明发展中的转折点。3.虞愚以西方逻辑的术语和体系来解释因明义理,其中包括因明三支推论式、因三相、喻支、现量比量等问题,从阐述虞愚对因明义理的研究,也可以看出互资参证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虞愚因明研究中。第三部分是最后一章,着重阐释了虞愚因明研究的若干启示,力求通过对虞愚因明研究的研究以期从中发掘出其对现在因明争论问题的价值及解决思路与方法。本文是对虞愚的因明研究的研究,因此笔者立足于虞愚的着作以及论文,力求对其因明研究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概括,在梳理的过程中,对虞愚的因明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细致阐述,并在阐述中发掘其对现在因明争论问题的启示。

汪楠[7](2017)在《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述评》文中指出百年来佛教量论因明学发展跌宕起伏,自1982年2月在北京召开抢救因明座谈会之后,“抢救因明遗产、推动因明发展”成了当前学术界的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佛教量论因明学是当今汉传因明与藏传量论交融发展的结晶,“量式”更是研究量论因明学的核心内容。本文正是以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的历史发展为背景,评述“量式”研究状况,从而梳理出当前对“量式”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思考,希望对量式研究提供新思路。基于百年中国学界对佛教量论因明学的原典研究和原典研究之研究,笔者对“量式”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认为量式是在“量”的视域下所研究的“式”,是以量论为基础的语言表达范式,以“量式”为上位概念,“论式”和“法式”是下位概念,而“应成式”是“法式”的实际运用。通过对“论式”的研究,发现汉传因明的量式研究主要集中在“论式”,其中对陈那改革后的三支论式的评价最高,对成立三支论式的形式要求因三相的研究最为集中,然而对因三相和三支论式进行符号表达时,学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不同的论证,从而产生了诸多论诤。通过对“法式”、“应成式”的研究,发现藏传量论的量式研究集中在“法式”,因此,藏传量论对法称的体系更为推崇。而在这近百年的研究中,汉传因明与藏传量论交融发展,汉藏学者相互交流相互促进,“量式”背后庞大的量论因明学体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清晰起来,“量式”在量论因明学中的功能正是在这样的认识论前提下显得尤为重要,量论因明学正是在“量式”的研究的基础上成了探求佛教认知模式之门的钥匙。

张栋豪,张晓翔[8](2016)在《百年来汉传因明研究方法之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一百多年的汉传因明发展过程中,学者们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历史文献的方法、西方现代逻辑理论解析的方法等对汉传因明进行探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其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与学术发展相比还显滞后。汉传因明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方法的革新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在保持和完善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一方面可以吸取中国逻辑史中的研究方法,比如历史分析和文化诠释的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提出新的方法应用于因明研究,比如创造性诠释学和科学革命结构论的方法。

戎雪枫[9](2015)在《汉传因明论争研究》文中认为汉传因明是以汉语为载体的佛家论辩逻辑。汉传因明的研究中有很多争议的问题,例如同品、异品的概念、除宗有法说、因明的逻辑性质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学术价值。在对汉传因明与逻辑的关系、汉传因明形式逻辑的研究简单概括和以形式逻辑进行研究、解释因明的方法提出批评的基础上,对当代因明研究中同异品定义的分歧进行全面剖析,诠释了历史上同异品的几种不同定义。本文以同品、异品的概念分析入手,引入因明量论中关于自相和共相的理论,试图探究解决同品异品概念上的论争及除宗有法问题上的争议之路径。在因明量论关于自相、共相理论基础上,本文认为关于上述问题的争论根源在于混淆了同异品在自相与共相层面的不同指谓。因明论式中自相指涉喻依与宗前陈,共相指涉宗法、因法及因三相、九句因中的同异品。本文主张以佛教“法”的概念来重新定义共相层面的同异品。在上述讨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除宗有法问题,本文认为同异品在自相层面的喻依须除宗有法,共相层面的同异品不须除宗有法,即宗法、因法、因三相、九句因不须除宗有法,我们认为有些学者所主张的全面除宗有法说是值得商榷的。国内学者割裂了因明与量论的关系,无论是全面除宗有法,还是部分除宗有法,似乎都没有关注到同异品概念的不同层面,他们仅仅在一个层面上讨论同异品的概念问题,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关于因三相、九句因等相关问题的论争。由于喻体显示宗法、因法不相离性,所以喻体亦不必除宗有法。喻体是作为公共知识的全称命题,而不是所谓的“除外命题”。喻依与宗前陈是类比性质的要素而不是归纳概括要素。即使从单纯的形式逻辑角度看,所谓因明逻辑性质的演绎说、演绎兼归纳说、最大限度类比说都存在理论上的漏洞。演绎说舍弃了喻依的类比因素,演绎兼归纳说把喻体视为由喻依归纳而来的命题,最大限度类比说则否定了由喻依到喻体的归纳性,认为喻体是“除外命题”。如果从单纯的形式逻辑来看,因明是具有演绎兼类比性质的推理,但这种演绎与类比推理都是与因明支分颠倒的形式。因明本质上是论辩的工具,属于非形式逻辑的范畴,因明与非形式逻辑的论证理论正相适应。利用图尔敏论证模式对因明论式的分析,本文认为图尔敏论证形式的或然性与因明三支的实际相符合,因明论证的合理性在非形式逻辑框架下正是通过因三相得以实现的。利用图尔敏模式分析因明论式不必舍弃其中的任何成分,是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有机联系的理想模式。学界在发现因明的非形式逻辑性之后主张拒斥形式逻辑分析的做法是可以商榷的。利用图尔敏的非形式谬误理论对因明过论进行分析,可以把因明过类划入相应的类型,但似宗中的部分过类在图尔敏非形式谬误中没有相应的类型,即图尔敏非形式谬误中缺乏与“主张”(Claim)相对应的谬误类型,在因明分析中须另外设立相应的非形式谬误类型。

程朝侠[10](2013)在《寻绎“正理” ——日本的陈那因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本因明传承唐代玄奘开创的汉传因明,是汉传因明的余脉。然而,唐代汉传因明不久即衰,自中唐以后日渐衰微。至宋代仍有余响,元代则毫无声息。明末虽重拾宋代余绪,但已不见唐代正脉,有摸象之讥。自明末至清数百年间,因明遂成绝学。反观日本,从因明传入至明治维新,千余年间,因明代有传人。特别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因明研究更融入时代潮流,将因明与逻辑相比较,突破汉传因明的藩篱,把因明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展至后起的法称因明。十九世纪末,日本因明对汉传因明渐有反哺之功,尤其于资料的保存、整理以及注释疏解唐疏等方面功不可没。随着唐疏由日本回归中土,汉传因明才从此走上复兴之路。日本因明研究无论长处与不足,都在近百年来的汉传因明研究中烙上深刻印痕。因此,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研究日本因明研究之长短得失,于重振汉传因明之风意义重大:于日本因明研究的全面深入考察与研究,目前在国内外还是空白。拓是本文的缘起。自20世纪初开始,日本学者的一些因明论着相继译介到我[其中,《因明学的起源与发展》对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因明研究史有系统之介与考察。这些译介之作为国内因明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参照与资料。亦有对某段、某一专题研究趋势,或某一学者思想进行介绍和考察的论文。而真正深入探讨因明理论、评述中外学者研究的当属《佛家逻辑通论》。该书对棍山雄一等中外学者因明研究的分析评述,为因明理论研究和中日因明研究的对话提供了范本此外,日本亦出现一些因明研究论着的书评。然而,至今仍未有对日本陈那因明,遑论整个日本因明研究的全面考察。其中,关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因明研究的整体地深入地研究特别是专题理论的研究尤为薄弱,关于《正理门论》多种释本的研究也尚未出现。印度佛教因明(hetuvidya)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古因明、陈那(Dignaga)新因明和法称(Dharmakirti)因明。其论证式分别为古因明五分作法、陈那新因明三支作法和法称的演绎论证式。陈那前期因明以立破学说为重心,代表作是《因明正理门论》(Nyayamukha)后期则以《集量论》(Pramanasamuccaya)为其代表作,量论(认识论)是其重心。其弟子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Nyayapravesaka)作为《正理门论》的入门书,其思想为玄奘传入中国。玄奘翻译《正理门论》与《因明入正理论》并亲自讲授,大量唐疏由此应运而生,因明研究遂在汉土结出累累硕果。其中,被尊为“大疏”的《因明入正理论疏》传入日本,以此为契机,因明研究在日本随即展开,并历千余年而不衰,涌现大量《大疏》的再注疏。日本的因明研究,在《因明入正理论》等的梵本翻译、唐疏敦煌写本的研究等方面起步较早,而于《集量论》相关文本的翻译、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自明治维新以来,其吸收西方哲学思想,借助汉、梵、藏、英文文献,对印度哲学佛教学进行全面研究,在法称及其后学因明、藏传因明研究等方面亦取得令人瞩目之进展。如上所述,日本因明研究堪称博大精深,欲括其内容于一文,实不可能。因此笔者选取汉传因明的主要研究对象陈那因明为对象,结合日本所传汉传因明的特点,进而以陈那因明的立破学说为主要研究课题,围绕逻辑论证和推理相关问题展开论述。题目“寻绎正理”之“正理”,一指陈那的重要着作《正理门论》,即“诸法本真之体义”;二指陈那因明思想的真正内涵,即所谓陈那因明“真正义理”之义。基于以上考虑,本论主要从三个维度对日本的陈那因明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第一部分中,本论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结合思想史背景,分五个阶段对日本因明研究的特色,以及各个阶段的代表着作和学者进行考察、分析和评述。在呈现日本陈那因明研究状况与特点的同时,梳理其代表性论述的具体内容,并评述其研究特色和因明思想。努力实现史论结合、点面结合、学术史与思想史结合第二部分,从专题研究的角度,结合百年中国因明研究,逐一考察陈那因明理论中的重要问题,并加以分析、研究、评述。在此部分,笔者注意为唐疏读解、为解决汉传因明研究中存在的争议提供参考,同时以汉传因明研究的重要成果与理论观点为参照,力图厘清玄奘对解读印度陈那因明的贡献。众所周知,陈那因明思想的重要着作《因明正理门论》,由于梵文原本的佚失,今仅存玄奘与义净的汉译本。故而,《因明正理门论》不惟是汉传因明所独有之重要文献,亦是其主要传承地日本陈那因明研究的重要文本。由此,在第三部分,本论从文本研究的维度入手,对照不同时期、背景下日本学者的翻译、注释与研究情况,结合日本学者所译《集量论》的相关内容,从新维度挖掘日本学者对独特的陈那因明阐释的根源。在此过程中,笔者结合国内重要成果《因明正理门论直解》中的相关解释以及唐疏展开考察,试图认识唐疏系统和梵藏系统等两大系统的研究特色,并为深入把握陈那因明体系提供文本依据。

二、印度逻辑推论式的基本性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逻辑推论式的基本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1)藏传因明语言逻辑之“四正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2)论吕澂的因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吕澂因明研究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一、时代背景
    二、思想渊源
第二章 吕澂因明论着
    一、通论性研究
    二、译介研究
    三、对勘研究
    四、专题研究
第三章 吕澂因明研究的内容
    一、因明史研究
        (一)对因明源头的考证
        (二)对古今异说的辨析
        (三)对汉、藏因明发展的梳理
    二、因明论式研究
        (一)对宗的研究
        (二)对因的研究
        (三)对喻的研究
    三、对量论的研究
        (一)现量与比量、似现量与似比量
        (二)真唯识量
第四章 吕澂因明研究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的影响
    二、对因明若干问题的解答
    三、对因明实用性的发挥
参考文献
致谢

(3)温公颐对中国逻辑史研究的理论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肯定和论证了中国逻辑史的存在及其特点
    (一)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二)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三)中国逻辑史与一般逻辑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二、中国逻辑史三卷本中的主要理论创新
    (一)先秦逻辑史“辩者派和正名派”的划分及其依据
    (二)“内涵的逻辑”与“三物逻辑”
    (三)推类——中国古代推理论证理论的核心范畴
三、中国逻辑史研究方法上的新探索
    (一)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的方法在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运用
    (二)以范畴为核心与线索的分析方法
    (三)“治学三要”——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4)《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史研究(1782-200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1.2 研究时间的选取、分期及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清中期(1782—1839):阐释《墨经》逻辑研究的学术史
        1.3.2 晚清(1840—1911):阐释《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的学术史
        1.3.3 民国(1912-1948):阐释《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的学术史
        1.3.4 现代(1949—2009):阐释《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的学术史
        1.3.5 墨学相关文献分析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墨子和《墨经》
    2.1 墨子其人
        2.1.1 墨子姓名、生卒年
        2.1.2 墨子籍贯、出身
        2.1.3 墨子生平
        2.1.4 《墨子》版本
    2.2 《墨经》其书
        2.2.1 《墨经》着者、成书年代
        2.2.2 《墨经》思想渊源
        2.2.3 《墨经》体例价值
第3章 清中期(1782—1839):《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研究
    3.1 清中期《墨经》逻辑研究的学术概述
    3.2 傅山、毕沅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3.2.1 傅山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3.2.2 毕沅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与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3.3 清中期《墨经》逻辑研究评点
第4章 晚清(1840—1911):《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研究
    4.1 晚清《墨经》研究的学术史概述
    4.2 俞樾等人研究《墨经》数理的学术成果
    4.3 孙诒让、王闿运等校勘、研究《墨经》逻辑与数理的学术成果
        4.3.1 孙诒让校勘、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4.3.2 王闿运等人校勘《墨经》的学术成果
    4.4 晚清《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评点
第5章 民国(1912—1948):《墨经》数理和逻辑学术史研究
    5.1 民国时期《墨经》研究的学术概况
    5.2 吴毓江等学者校注《墨经》的学术成果
    5.3 谭戒甫等学者研究《墨经》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5.4 胡适、梁启超、杨宽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知识的学术成果
        5.4.1 胡适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5.4.2 梁启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5.4.3 杨宽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5.5 20世纪20年代初《墨经》讨论
        5.5.1 《墨经》旁行句读问题
        5.5.2 《墨经》牒经字问题
        5.5.3 名墨关系问题
        5.5.4 治《墨经》的方法问题
    5.6 民国时期《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评点
第6章 现代(1949—2009):《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史研究
    6.1 现代《墨经》研究概述
        6.1.1 大陆的《墨经》研究
        6.1.2 港台地区的《墨经》研究
        6.1.3 国外的《墨经》研究
    6.2 大陆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6.2.1 汪奠基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成果
        6.2.2 温公颐等学者研究《墨经》的逻辑成果
    6.3 大陆学者研究《墨经》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6.3.1 方孝博等学者研究《墨经》数理知识的成果
        6.3.2 钱临照等学者研究《墨经》物理知识的成果
        6.3.3 钱宝琮等学者研究《墨经》数学知识的成果
    6.4 港台地区学者研究《墨经》逻辑和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6.5 国外学者研究《墨经》逻辑和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6.5.1 日本学者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6.5.2 韩国学者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6.5.3 欧洲学者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6.5.4 美洲学者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6.6 现代《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评点
第7章 《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专题研究
    7.1 《墨经》逻辑知识“名”的再研究
        7.1.1 对“名:达、类、私”的归类
        7.1.2 注释《经上79》及《经说上79》
        7.1.3 《经上79》与《经说上79》中蕴含的科学逻辑思想及其历史作用
    7.2 《墨经》数学知识“端”的再阐释
        7.2.1 《墨经》中涉及“端”字的代表性四条
        7.2.2 《墨经》中“端”的阐释:一词一义与一词多义
        7.2.3 对《墨经》中“端”释义的辨析
        7.2.4 小结
    7.3 对《墨经》物理知识“力”的再认识
        7.3.1 学者对《经上》第廿一条目的阐释
        7.3.2 对学者的解读、观点的分析
        7.3.3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1782—2009)所取得的成就
    8.2 《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1782—2009)存在的不足
    8.3 本文从《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史研究中所获得的启示
    8.4 新时期《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的概况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唐疏”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主要汉传因明的“唐疏”简介
        一、因明“唐疏”简介
        二、唯识“唐疏”简介
    第二节 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 研究论域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研究概述
第一章 正本清源——原典“二论”的研究
    第一节 近、现代时期相关研究
    第二节 当代时期相关研究
        一、建国后继承、发展的研究阶段
        二、改革开放后臻于成熟的研究阶段
        三、新世纪不断深化拓展的研究阶段
    第三节 研究成果总结与评述
        一、近现代相关研究成果总结
        二、当代研究成果总结
第二章 近代“唐疏”研究
    第一节 “唐疏”的回归与重新刊印
    第二节 “唐疏”的弘扬及相关研究
    第三节 近代“唐疏”研究评述
第三章 现代“唐疏”研究
    第一节 相关“唐疏”研究梳理
    第二节 “唐疏”的具体研究
    第三节 现代时期“唐疏”研究评述
第四章 当代“唐疏”研究
    第一节 新起点下“唐疏”及其相关研究
    第二节 臻于成熟的“唐疏”及相关研究
        一、相关研究梳理
        二、研究的主要议题
    第三节 不断深化的“唐疏”及其相关研究
        一、“唐疏”及相关研究的梳理
        二、专题研究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第一节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反思
    第二节 对今后“唐疏”深入研究的探索
        一、未来“唐疏”深入研究的总体问题
        二、对未来“唐疏”深入研究的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试论虞愚的因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虞愚简介
    第二节 虞愚因明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虞愚因明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学界研究现状
第一章 虞愚对因明历史演进的研究
    一、因明在印度的建立与发展
    二、因明在中国汉地的发展情况
    三、因明在中国藏地的发展情况
第二章 虞愚对因明发展史中重要人物的研究
    第一节 对陈那因明的研究
    第二节 对法称因明的研究
    第三节 对玄奘的因明贡献的研究
第三章 虞愚对因明义理的研究
    第一节 对因明推论式的研究
    第二节 对因三相的研究
    第三节 对"喻支"的研究
    第四节 对现量、比量的研究
第四章 虞愚因明研究的若干启示
    ―、对因明研究方法的房示
    二、对因明推论式性质的启示
    三、对因三相问题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二、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
    三、基本概念
第一章 近现代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
    第一节 量式原典研究
        一、关于《门论》的量式研究
        二、关于《入论》的量式研究
        三、关于《大疏》的量式研究
    第二节 量式原典研究之研究
        一、历史研究
        二、专题研究
        三、比较研究
第二章 当代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
    第一节 量式原典研究
        一、汉传因明原典中的量式研究
        二、藏传量论原典中的量式研究
    第二节 量式原典研究之研究
        一、历史研究
        二、专题研究
        三、比较研究
第三章 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论诤评析
    第一节 学界争论的主要问题
        一、因的“三相”能否缺一
        二、陈那三支论式是演绎的吗?
        三、因三相
        四、除宗有法
        五、喻体是否为“除外命题”
    第二节 关于上述问题的思考
        一、三支论式的本质为何
        二、同、异品是否要除宗有法
        三、三支论式与三段论的比较
结论
    一、从陈那到法称的量式转变
    二、量式在佛教量论因明学中的功能
    三、量式在佛教认知中的作用和意义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百年来汉传因明研究方法之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比较的研究方法
    (一)因明与墨辩、西方逻辑的整体比较
    (二)因明论式的比较
        1. 异中求同。
        2. 同中求异。
    (三)其他方面的比较
二、历史文献的方法
三、西方现代逻辑理论解析的方法
四、因明方法之反思
    (一)考证训诂
    (二)比较与参照
    (三)历史分析和文化诠释
    (四)创造性诠释学
    (五)科学革命结构论

(9)汉传因明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2 国内研究现状
    0.3 国外研究现状
    0.4 因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0.5 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
    0.6 学术创新
第一章 因明的传入及汉传因明研究概况
    1.1 因明之名
    1.2 印度因明的传入与传承
    1.3 玄奘与因明: 玄奘的因明成就与不足
    1.4 汉传因明与汉传因明研究
    1.5 汉传因明与逻辑
    1.6 因明论辩与非形式逻辑
    小结
第二章 关于同品、异品与“除宗有法”问题的论争
    2.1 关于同品异品概念的当代论争
    2.2 自相、共相与同异品
    2.3 关于除宗有法的内涵及论争
    2.4 除宗有法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关于“因三相”性质的论争
    3.1 关于因三相内涵的论争
    3.2 新因明论式在形式上的要求——三相具足
    3.3 关于因三相性质的论争
    3.4 因三相与因明三支
    3.5 关于九句因与因三相关系的论争
    小结
第四章 关于陈那新因明逻辑性质的论争
    4.1 关于因明是否属于逻辑的论争
    4.2 关于新因明逻辑性质的论争
    小结
第五章 汉传因明的非形式逻辑研究
    5.1 因明研究形式化的发展及其批评
    5.2 大逻辑观及逻辑研究的转向
    5.3 非形式逻辑的主要理论渊源
    5.4 非形式逻辑论证模式与图尔敏模式
    5.5 汉传因明研究的非形式逻辑初探
    5.6 因明的非形式逻辑研究批评
    5.7 深入把握因明研究中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的互动机理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英语文献
    二、翻译文献
    三、汉语文献
致谢

(10)寻绎“正理” ——日本的陈那因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论
    一、解题
        (一) 陈那着作与因明思想
        (二) 日本与陈那因明
    二、问题意识与写作动机
        (一) 问题意识
        (二) 写作动机
        1、先行研究
        2、写作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一) 研究方法
        1、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
        2、学术史研究与专题研讨相结合
        3、国内研究与日本研究相结合
        4、以日译本对照为主,以唐疏和今译文本为辅
        (二) 基本框架
第一章 学术史研究
    第一节 因明传入之初至明治维新前
        一、因明传入日本
        二、因明研习兴盛
        (一) 继承《大疏》、述而不作
        (二) 注释《大疏》、评述日疏
        (三) 专题研讨、多依日疏
        (四) 析出原典、弘扬慈恩
        三、《因明论疏明灯抄》
        (一) 保存资料、校定文本
        (二) 帮助读懂原文
        (三) 因循《大疏》、有所不同
        四、《因明论疏瑞源记》
        (一) 校对文本、保存疏记
        (二) 引述、评判日疏
        (三) 不足
        小结
    第二节 明治时期
        一、排佛毁释,西学兴盛
        二、因明学研究复兴
        (一) 校定文本、冠注《大疏》
        (二) 通俗讲解、普及因明
        (三) 改造三支、创东洋新新因明
        (四) 运用西学方法、着成学术新着
        (五) 非专治佛学、明因明大意
        三、《东洋新々因明一斑》
        四、《(活用讲述)因明学全书》
        五、《因明大意》
        小结
    第三节 20世纪前半期
        一、研究新领域、开拓新视野
        二、梵汉和对照、文献历史考据
        三、创立东洋论理、关注陈那着作
        小结
    第四节 50、60年代
        一、因明研究重心转移
        二、翻译并注释《集量论》
        三、关注“量”、研究“量论”
        小结
    第五节 70年代以来
        一、法称研究兴盛,陈那研究深入
        二、研究敦煌写本、撰写因明史
        三、关注梵文新文本,深入研究旧文本
        四、区分认识论与论理学,系统研究遍充概念
        小结
    总结
第二章 专题研究
    第一节 同、异品与宗
        一、同品与异品
        (一) 大、小二论中的定义
        (二) 唐疏与日疏的讨论
        (三) 对唐疏分类的运用
        (四) 同异品的逻辑关系
        二、宗
        (一) paksa的含义
        (二) 能立与所立
        (三) 有法与法
        三、同异品与宗有法
        (一) 《正理门论》中的规定
        (二) 暂时除宗
        (三) 除宗毫无疑问
        小结
    第二节 因三相
        一、因三相的起源
        二、因三相的内涵
        三、“定有”与“遍无”
        小结
    第三节 喻
        一、喻依与喻体
        (一) 喻的构成
        (二) 喻依可否为空
        (三) 喻体的命题形式
        (四) 二喻体的逻辑关系
        二、喻体与因
        (一) 二喻即因
        (二) 言三支与义三相
        (三) 扩充、包摄
        (四) 遍充、随伴
    第四节 三支作法
        一、三支作法的命题形式
        二、三支作法的逻辑性质
        (一) 缘何演绎
        (二) 缘何演绎与归纳并存
        (三) 缘何归纳
        三、三支作法与三段论
第三章 文本对照
    第一节 文本说明
        一、《正理门论》的文本和注疏
        二、《正理门论》的日文译本
        (一) 从所依文献来看
        (二) 从所使用的话语体系和译文风格来看
        (三) 从所关注的问题和整体研究思路来看
    第二节 文本对照研究
        一、能立之多言、一言
        二、相违义、非违义与能遣、所遣
        三、火
        四、相违之二义
        五、本颂
        六、不遍因
        七、一向离
        八、定因
        九、喻体的译法
        十、近、远因与作具、作者
附论Ⅰ:“因明”一词在日本的变迁
    一、因明
    二、新々因明、因明学
    三、佛教论理学
    四、印度古典论理学
    五、佛教认识论、论理学
附论Ⅱ:日本的因明研究
    一、唐疏研究传统
        (一) 《大疏》中理论问题的探讨
        (二) 专题研究
    二、西学思潮影响下的转向
        (一) 唐疏相关研究
        (二) 印度因明相关研究
        1、一般的因明研究
        2、陈那专题研究
        3、法称专题研究
        4、其他相关研究
        (三) 日本的因明相关研究
附论Ⅲ:陈那的量
    一、量
    二、量论与因明
    三、《正理门论》与《集量论》
附录:(依据研究类别)
    A.唐疏相关研究
    B.印度因明相关研究
    C.日本因明相关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印度逻辑推论式的基本性质(论文参考文献)

  • [1]藏传因明语言逻辑之“四正理”研究[D]. 贡布次仁. 西藏大学, 2021(12)
  • [2]论吕澂的因明研究[D]. 冯明曼.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温公颐对中国逻辑史研究的理论贡献[J]. 田立刚,冯长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4]《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史研究(1782-2009)[D]. 张波.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5]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唐疏”研究述评[D]. 景灿灿. 贵州大学, 2017(03)
  • [6]试论虞愚的因明研究[D]. 李段霞. 南京大学, 2017(08)
  • [7]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述评[D]. 汪楠. 贵州大学, 2017(03)
  • [8]百年来汉传因明研究方法之反思[J]. 张栋豪,张晓翔. 学术研究, 2016(10)
  • [9]汉传因明论争研究[D]. 戎雪枫. 南京大学, 2015
  • [10]寻绎“正理” ——日本的陈那因明研究[D]. 程朝侠. 复旦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印度逻辑推理的基本性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