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利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服务系统》进行查询(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超[1](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姚赞荣[2](2019)在《H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给众多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对传统行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对于教育培训机构而言,也意味着新的发展与机遇。在互联网时代下,教育培训机构想要长远的发展,必须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更多的市场份额,意味着改变传统的方式教学方式非常重要,必须从全新的角度,对互联网教育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本文以教育培训行业的H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H公司互联网教育产品营销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TP理论、营销4P理论等营销理论知识,对H公司互联网教育产品的营销策略实施方案展开研究。首先,本文应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互联网教育及教育机构的营销理论的研究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基于互联网教育产品与教育机构企业营销的重要性,阐述互联网教育与教育机构营销的发展历程及当前研究成果。其次,根据H公司的概况及发展状况,结合内外部环境与最新的行业特点,针对H公司当前的营销现状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深度访谈并辅以企业经营的实际数据,找出H公司当前市场营销存在的题,然后进行问题成因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优化建议,以期为H公司提供一个完整的营销策略。本文通过H公司营销方案的研究,以期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对自学考试在线教育的其他教育培训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既顺应时代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刘素娟[3](2014)在《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学分银行机制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四大支柱之一。然而,伴随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制约瓶颈: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亟待改革和完善,各继续教育形式之间利益驱动倾向严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以更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推进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学分银行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和教育管理机制。国外发达国家的学分银行实践和国内学分银行试点表明:学分银行具有方便、可行的优点,它有助于避免学习者重复学习,调动学习者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者受教育程度,增强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激励相容度,促进终身学习理念的建立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有助于区域内类型相同、级别相似的教育机构间的分工合作,及时沟通信息,减少低水平的重复,把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障碍降到最小;有助于政府对继续教育质量的统筹管理,促进合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适度刺激各办学机构之间的良性发展,使有限的继续教育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为此,本研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学分银行及其相应的机制设计。首先,从学分银行的理性认识入手,对学分银行的概念、特征、功能、内部结构等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其次,通过对我国继续教育现状与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学分银行在满足人们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继续教育资源有效配置方面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我国现有学分银行机制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进一步论证了学分银行实施的可行性。第三,以机制设计理论为基础,利用其核心内容分析继续教育发展中各种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的问题,找到解决继续教育问题的办法,即通过设计一种机制——学分银行,实现继续教育各种形式间发展的和谐愿景,达到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双赢的目标。第四,以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学分银行建设的实践为背景,通过对学分认证、积累与转换四种主要模式的研究与探讨,来尝试建构中国的学分银行机制。第五,站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结合我国继续教育现实和人们的实际需要,量身定做,打造平台,建立内部和外部运行、管理和保障机制,最终形成完整的学分银行机制运行的总体框架。
胡国庆[4](2019)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新型办学模式,是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有益补充。它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凭借“以考促学”、“以考保教”的独特办学形式,为不同群体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机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和推广的重要教育形式,是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的催化剂。河北省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试点推广省份之一,于1984年上半年正式开考,在不同时期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世纪换迁之际,我国进入经济转型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时期,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形势和任务发生重大调整,迫切要求其做出战略转型,以持久运行和健康发展。由此,笔者依托终身教育理论和自我导向学习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历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梳理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史进程,透析其发展困境,尝试从政府层面、考生群体层面、主考院校层面、社会助学层面寻求解决对策,为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健康发展制定可行之策。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缘起、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二章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寻找其转型发展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新形势下具有的特征和功能进行阐释。第四章系统梳理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史沿革,并从社会、学生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个方面归纳、总结其发展动因,为问题分析做铺垫。第五章通过对访谈材料进行深度加工,指出当前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政府、学生群体、社会助学和主考院校等方面存在的现实性问题。第六章针对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面临的困境,运用终身教育理论和自我导向学习理论,促进其明确自身定位基础之上,在政策法规、主考院校、社会助学和学生群体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多方合力以期推动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持久健康发展,进而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经验,并对其未来动向进行展望。
陈永鸿[5](2014)在《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福建省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至今,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同行,为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培养了许多有用之才,成为福建省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支生力军。然而,随着当前多种教育形式的冲击,加上自身发展认识的不足,使得自考生源数量不断下滑,从而影响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以下简称“福建高教自考”)。因此,笔者认为应该认真分析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现状,根据新时期国家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准确定位,完善管理体制,并争取更多的教育学者参与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研究,为福建高教自考事业的发展制定可行之策。本文首先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内涵及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理论进行探讨,并以此为理论根基来论证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可行性发展道路。其次,通过收集各方面文献资料对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梳理,同时,运用访谈研究方法来分析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产生原因。最后,从探索终身学习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角度来阐述福建高教自考发展的指导思想,并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对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进行对策思考。
申燕[6](2009)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种以三位一体的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以及实行“教考分离”为特征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形式。自1981年在我国实施以来,它以社会广泛的生源基础,宽进严出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开放而又严谨的考试制度,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从而建立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然而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国家在强调“教考分离”的同时,对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社会化、网络化的助学服务支撑体系的构建重视不够,没有对社会各类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构建起一套比较完整的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的自考助学服务体系,致使目前的自学考试存在着严重的教育资源分散,各类自考助学机构良莠不齐,各自为政,学生无所适从。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自主学习资源,目前的自学考试助学完全采取的是应试教育,国家大力倡导和推行的素质教育难以开展。这些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自学考试的健康发展。因此,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建立三位一体的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的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已势在必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是广大自考助学学生的迫切愿望,也是现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有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三位一体的本质特征,从理清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服务体系涉及到的核心概念的内涵入手,重点探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的特点及其服务体系的构成、类型、功能与运行机制,以及服务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三位一体的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平台开发建议。
葛鸿贵[7](2005)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传统模式向网络化生存模式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为各社会主体共同分享技术进步和信息资源,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生活质量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空间。对世界各国而言,信息化都成为当前大势所趋。在此基础上,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在现代社会已深入到各行各业,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MIS事实上已成为计算机MIS。MIS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在现阶段普遍认为MIS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或其他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统。利用有计算机技术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准确性,降低信息处理的成本,从而使信息成为企业的资源,创造价值,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当前自学考试蓬勃发展,我市自学考试的专业数量逐年增加,考试种类和形式不断出新,参加考试的人数保持稳定。面对这种形势,以手工为主的自考管理方法已成为自考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建立新的自考管理系统,实现计算机对自考各个环节全面管理已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全面介绍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历史发展与特点,论述了自学考试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体制的建立,探讨了自学考试管理方法和手段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并结合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和技术,以研究和开发适应天津自学考试管理需要的科学、高效、快捷、安全的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为目的,对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功能分析、并确立了科学的模式结构。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后,可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增强自学考试管理的功能,提高工作效率,使得数据处理进一步标准化。
程耀祖[8](2013)在《基于ASP.NET的天津市区县高自考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在计算机和网络不断普及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自考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该行业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结合天津市区县自考管理工作的现状,针对用户的实际需求,探索该市区县自考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旨在提高自考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实现自考数据集中存放、信息共享,从而达到更好地为考生服务的目的。针对天津市区县高自考服务管理工作的业务现状,深入进行调研和分析,并结合当前流行的Web开发技术,详细介绍了高自考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本文提出了采用ASP.NET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基于Visual Studio平台开发高自考服务系统的技术方案。按该方案,开发实现了考生管理、报考管理、考试安排、成绩管理、费用管理等功能模块。其中,考生管理实现了考生的在线注册与审核;报考管理实现了考生远程在线报考课程;通过考试安排,实现了报考课程、考试信息的发布;成绩管理为学生及时查询成绩,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费用管理完成了对学生报考费用信息的维护;本文在系统测试部分详细讨论了该系统的测试过程,给出了部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用例,通过测试,验证了系统各功能模块符合预期指标,能解决用户在高自考服务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各类问题。由于高自考服务系统的开发基于三层架构,因此,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为后期的维护工作或二次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目前,该高自考服务系统已经在天津市区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机构上线试运行,截止目前,该系统运行稳定。
孙冬喆[9](2014)在《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终身教育的理念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推广与普及,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最终目标,即期待建立一个“学习社会”(learning society)的愿景亦越来越明晰。就当前的状况而言,加大力度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并对已有的教育体系、教育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大突破与创新,从而打破学校与学校外教育之间互相割裂的壁垒,以最终建立一种能够对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评估、统一认证,并予以积累和转换的机制,也即目前国际社会十分流行的所谓学分银行制度,已经成为目前政府正在推行的重大政策举措之一。再就学分银行的功能而言,其一是可以将学校与学校外教育机构取得的学习成果通过统一认证而获得认可;其二是通过学习成果的认证而把不同形态的教育机构予以有机衔接;其三是通过这一机制的建立可以起到推动全民参与终身学习的作用。简言之,学分银行存储的不是货币而是学分(学习成果的代表形式),汇兑的也不是货币而是学历或资格证书。学分银行基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体现的是一种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贯通学校与学校外教育“立交桥”的制度保证和技术支持。因此,研究学分银行的理论意义不仅在于解读其本身的运作机制与保障体系的问题,而且更是对终身教育理论的实践拓展具有现实而重要意义的重大举措。其次,学分银行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以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作为研究选题,属于基础性、应用型的研究课题;而作为一项正在推动的实践活动,其又亟需得到理论的指导,因而又是一项富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通过该项课题的研究将探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背景下学习的多样性与多元化,同时就架构学校与学校外教育立交桥的可能性做出有益的探索。本研究采取文献分析法、纵向的历史与横向的国别比较法、调查研究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多种复合的研究方法,内容涉及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文献综述、学分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国际社会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经验、以及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具体案例。而在深入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与相关专家进行深度访谈验证研究观点准确性的基础上,最终对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理性判断,并就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问题提出现实而有益的建议则是本论文期待达成的最终目标。本论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对一个国际社会正在流行并已在我国得以实施,但无论理论探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处在初始阶段的新生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审视与研究,则其本身在论文选题与内容的切入方面就具有填补国内研究空白的创新意义。本研究共分为六章,具体研究思路如下:一、背景分析:提出问题→厘清概念→提出论点;二、文献梳理:历史视角→现实轨迹→问题聚焦;三、比较借鉴:了解他国经验→梳理本国实践;四、实证调查:明晰问题;五、要素分析;六、对策建议。经研究,影响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三项,一是传统教育体系之间存在的固有割裂与断层;二是学分银行制度缺乏外部的保障机制;三是迄今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框架体系。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提出了如下三点对策建议:一是加快学分银行立法进程;二是尽快建立统一的国家资格框架基准;三是建立由第三方独立机构对学分银行进行管理的操作平台。有关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研究在当下的学术界还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随着学分银行在落实终身教育理念、保障公民学习权、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的作用与功能日益显现,这一人类教育史上的重要创想与实践课题终将受到更多的关注与瞩目。
丁兴富,李烁[10](2008)在《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和公共助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再论将自学考试建成全球最大的开放与远程学习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学考试应该办成全球最大的开放与远程学习体系,注重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加紧构建公共助学支持服务系统。要加快认证并建立一批规范的助学中心,开发网络在线助学平台,支持自考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有条件的地区和课程中积极探索形成性评价及相应的学分认定。
二、如何利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服务系统》进行查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利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服务系统》进行查询(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
三、生态分析框架 |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H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相关理论基础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H公司概况及营销现状 |
2.1 H公司发展概况 |
2.1.1 公司概况 |
2.1.2 组织架构 |
2.1.3 主营业务 |
2.2 H公司营销现状 |
2.2.1 H公司营销战略现状 |
2.2.2 H公司营销策略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分析 |
3.1.1 宏观环境分析 |
3.1.2 行业态势及竞争者分析 |
3.1.3 市场需求分析 |
3.2 内部环境分析 |
3.2.1 资源条件 |
3.2.2 核心能力 |
3.3 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3.5 SWOT矩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公司存在的营销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H公司营销战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1 市场细分不够充分 |
4.1.2 目标市场选择单一 |
4.1.3 市场定位过于宽泛 |
4.2 H公司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2.1 产品与服务有待改进 |
4.2.2 价格策略缺少梯度 |
4.2.3 渠道策略规划不足 |
4.2.4 缺乏促销组合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H公司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5.1 营销战略优化建议 |
5.1.1 采用多个变量因素进行市场细分 |
5.1.2 选择三级目标市场 |
5.1.3 精准市场定位 |
5.2 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5.2.1 优化产品组合 |
5.2.2 制定新的定价策略 |
5.2.3 渠道策略全方位优化 |
5.2.4 多种促销策略组合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学分银行机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 |
(一)基于继续教育工作实践的认识 |
(二)基于继续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 |
(三)基于国家继续教育政策的指引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学分银行建设理论研究 |
(二)学分银行机制比较研究 |
(三)学分银行建设个案研究 |
(四)对现有文献的基本认识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访谈研究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学分银行的理性认识 |
一、学分银行的内涵界定 |
(一)学分银行相关概念 |
(二)学分银行概念界定 |
(三)学分银行的主要特征 |
(四)学分银行的主要功能 |
二、学分银行的组成架构 |
(一)学分银行的四大系统 |
(二)学分银行的主要模式 |
三、学分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一)学分银行的产生 |
(二)学分银行在外国的发展 |
(三)学分银行在我国的发展 |
第二章 我国实施学分银行的时代需求 |
一、我国继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
(一)类型与现状 |
(二)我国继续教育的成就和经验 |
(三)我国继续教育的问题与困境 |
二、我国确立学分银行的必要性 |
(一)国家发展继续教育的要求 |
(二)学习者继续学习的需要 |
(三)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
(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 |
三、我国实行学分银行的实践尝试 |
(一)普通高校的校际学分互认与转换 |
(二)普通高校与继续教育学习成果的互认 |
(三)部分省市学分银行实施的运行探索 |
四、我国学分银行试点经验的反思 |
(一)缺乏全局性统筹 |
(二)缺乏针对性措施 |
第三章 学分银行机制的理论基础——机制设计理论 |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历史嬗变 |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源起 |
(二)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 |
(三)机制设计理论的完善——激励相容问题的解决和显示原理 |
二、机制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机制设计理论内涵 |
(二)机制设计理论的最终目标 |
三、机制设计理论与学分银行的适切性 |
(一)理论本质与产品属性的适切性 |
(二)理论内涵与实践内容的适切性 |
(三)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的启示 |
第四章 国外学分银行的比较与借鉴 |
一、韩国的学分银行 |
(一)背景与措施 |
(二)主要内容 |
(三)主要特点 |
二、澳大利亚的先前学习认定模式 |
(一)政策架构 |
(二)实践模式 |
(三)主要特点 |
三、英国的学分累积与转换机制 |
(一)历史追溯 |
(二)主要措施 |
四、欧盟继续教育与培训的学分体系 |
(一)欧盟学分转换系统(ECTS) |
(二)运行机制 |
(三)学分体系的构成 |
五、国外学分银行建设与实践的剖析 |
(一)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
(二)统一的组织结构体系 |
(三)完善的学分银行课程标准 |
(四)规范的学分累积、转换与认证机制 |
(五)顺畅的学分银行信息服务平台 |
第五章 我国继续教育学分银行机制设计构想 |
一、学分银行外部运行机制设计 |
(一)制订相关政策、法律体系和配套制度 |
(二)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机构 |
(三)开发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平台 |
二、学分银行保障机制设计 |
(一)建立质量保障机制 |
(二)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
三、学分银行内部运行机制设计 |
(一)建立学分银行的学习成果框架 |
(二)建立学分银行的标准机制 |
(三)建立学分银行的学分认证机制 |
(四)建立“存-贷-换”的学分联动机制 |
(五)建立诚信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厘定和理论基础诠释 |
2.1 概念界定 |
2.1.1 自学 |
2.1.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终身教育理论 |
2.2.2 自我导向学习理论 |
第三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征与功能 |
3.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征 |
3.1.1 终身性 |
3.1.2 时空延伸性 |
3.1.3 全纳性 |
3.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功能 |
3.2.1 教育功能 |
3.2.2 社会化功能 |
3.2.3 整合功能 |
3.2.4 经济功能 |
3.2.5 导学功能 |
第四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历史演进及动因 |
4.1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历史演进 |
4.1.1 雏形期 |
4.1.2 成型期 |
4.1.3 发展期 |
4.1.4 转型期 |
4.2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动因 |
4.2.1 社会 |
4.2.2 学生 |
4.2.3 自学考试 |
第五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临的困境 |
5.1 政府层面 |
5.1.1 政策法规支撑不足 |
5.1.2 资金保障欠缺 |
5.1.3 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
5.2 主考院校层面 |
5.2.1 发展动力不足 |
5.2.2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5.3 社会助学层面 |
5.3.1 办学功利色彩严重 |
5.3.2 助学系统失衡 |
5.3.3 助学形式单一 |
5.4 学生层面 |
5.4.1 生源数量减少 |
5.4.2 生源质量下滑 |
第六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路径 |
6.1 政府 |
6.1.1 健全政策法规 |
6.1.2 加大资金支持 |
6.1.3 提高管理水平 |
6.1.4 提升学历层次 |
6.1.5 构建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
6.2 主考院校 |
6.2.1 注重社会效益 |
6.2.2 增强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
6.3 社会助学 |
6.3.1 明确发展定位 |
6.3.2 构建区域性助学共同体 |
6.3.3 搭建信息化网络助学服务平台 |
6.4 学生群体 |
6.4.1 拓宽生源渠道 |
6.4.2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相关研究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内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终身学习理论 |
二、学习化社会理论 |
第三节 新时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一、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求 |
二、契合了终身教育公平性、终身性的教育理念 |
三、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
四、现代信息技术革新为自学考试改革发展提供条件 |
第二章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 |
一、逐步探索、不断完善的稳定发展阶段(1984年至2000年) |
二、完善管理、因势调整的改革创新阶段(2001年至2009年) |
三、审时度势、把握时机的转型变革阶段(2010年至今) |
第二节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的访谈分析研究 |
一、现行开考专业的考生 |
二、社会用人单位 |
第三节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
一、自考生源的挖掘不够到位 |
二、专业结构的设置不够优化 |
三、学习成果的评价不够全面 |
四、管理体制的建立不够完善 |
五、服务学习的支持不够健全 |
第四节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对自考教育认识不足,存在重考轻学的功利化倾向 |
二、专业结构设置缺乏自身特色,考试评价质量存在偏差 |
三、管理部门管理不严,管理服务意识不强 |
四、对自考学习者关注不够,政策理论研究不深 |
第三章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明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指导思想 |
指导思想一:终身学习、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指导思想二:面向社会、全民学习的教育目标 |
第二节 制定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可行措施 |
一、把握时代机遇,挖掘更多潜在的生源 |
二、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培养社会所需之才 |
三、把握考评机制的全面性,改革评价体系 |
四、增强考生服务意识,完善自考管理体制 |
五、健全学习服务支持,提高社会助学水平 |
结论 |
附录1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服务体系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自学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二) 远程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 |
(三)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服务体系 |
二、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服务体系的构成及其运行机制 |
(一) 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服务体系的基本类型 |
(二)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的构成要素 |
(三) 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
三、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服务体系的内容和基本构架 |
(一) 学生自主学习体系 |
(二) 社会助学体系 |
(三) 国家考试体系 |
(四) 评价体系 |
四、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平台开发建议 |
(一) 平台构成及其主要功能 |
(二) 平台开发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开发工具 |
(三) 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
(四) 社会助学平台 |
(五) 国家考试平台 |
(六) 质量控制平台(评估平台) |
(七) 主要辅助平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7)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自学考试现代化管理概述 |
1.1 自学考试现代化管理的特征 |
1.2 自学考试管理思想现代化 |
1.3 自学考试管理体制的建立 |
1.3.1 自学考试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
1.3.2 自学考试管理体制法制化和专业化的原则 |
1.4 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
1.5 自学考试管理现代化的展望 |
1.6 本文目的及框架 |
第二章 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
2.1 管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技术 |
2.1.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
2.1.2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
2.2 自学考试的发展及信息要求 |
2.3 自学考试的信息支持要求 |
2.3.1 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分析 |
2.3.2 系统开发应遵循的指导思想 |
2.4 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目标 |
第三章 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式结构 |
3.1 硬件系统的模式结构 |
3.1.1 硬件模式的设计原则 |
3.1.2 总体网络构架 |
3.2 软件平台系统的模式结构 |
3.2.1 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采用 |
3.2.2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
3.2.3 网络安全技术 |
3.2.4 小结 |
3.3 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 |
3.3.1 专业考试计划管理子系统的逻辑结构 |
3.3.2 考务管理子系统的逻辑结构 |
3.3.3 考籍档案管理子系统的逻辑结构 |
3.3.4 信息分析子系统的功能设想 |
3.4 系统特性分析 |
第四章 自学考试信息系统开发的实施保障 |
4.1 系统研发的难点 |
4.2 系统划分模型 |
4.3 系统实施的保障体系 |
4.3.1 政策保障 |
4.3.2 组织保障 |
4.3.3 业务流程保障 |
4.3.4 人力资源保障 |
4.3.5 资金保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ASP.NET的天津市区县高自考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自学考试信息化概述 |
1.2 高自考服务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
2.1 ASP.NET 概述 |
2.1.1 ASP.NET 简介 |
2.1.2 ASP.NET 运行原理 |
2.1.3 ADO.NET 基础 |
2.2 相关开发工具 |
2.2.1 Visual Studio 简介 |
2.2.2 SQL Server 概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系统需求 |
3.1.1 需求分析的意义和原则 |
3.1.2 功能性需求 |
3.1.3 非功能性需求 |
3.2 用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 系统设计的原则 |
4.2 系统的技术架构 |
4.3 功能模块划分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4.2 数据库物理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报考管理子系统 |
5.1.1 考生注册 |
5.1.2 课程报考 |
5.2 考生管理子系统 |
5.2.1 考生信息审核 |
5.2.2 考生信息注销 |
5.3 考试安排子系统 |
5.3.1 课程管理 |
5.3.2 考试安排 |
5.4 成绩管理子系统 |
5.4.1 成绩导入 |
5.4.2 成绩查询 |
5.4.3 统计分析 |
5.5 费用管理子系统 |
5.5.1 费用录入 |
5.5.2 费用查询 |
5.6 系统安全性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的测试 |
6.1 功能测试 |
6.1.1 测试环境及方法 |
6.1.2 测试用例 |
6.2 性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问题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研究框架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学分银行制度的概念与界定 |
第一节 制度与教育制度 |
第二节 学分制 |
第三节 学分银行制度 |
第四节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学分银行制度在中国的导入与发展 |
第一节 学分银行探索成为国际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学分银行建设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
第三节 学分银行创建在我国的“繁盛”与“混乱” |
第三章 国外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学分银行制度的运作框架与模式 |
第二节 国外学分银行制度的保障机制 |
第三节 国外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评价与借鉴 |
第四章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现状与问题 |
第二节 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调查与访谈 |
第五章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要素分析 |
第一节 教育体系的融合与重建 |
第二节 保障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
第三节 框架标准与组织机构的构建与规范 |
第四节 立法制度的建设与完备 |
第六章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快学分银行立法的进程 |
第二节 推动国家资格框架的构建 |
第三节 促进独立机构与平台的建设 |
结语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结论 |
二、创新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10)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和公共助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再论将自学考试建成全球最大的开放与远程学习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是学校远程教育还是开放与远程学习体系 |
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比较 |
构建自学考试公共助学支持服务系统 |
结 论 |
四、如何利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服务系统》进行查询(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H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姚赞荣.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3]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学分银行机制设计研究[D]. 刘素娟.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D]. 胡国庆. 河北大学, 2019(08)
- [5]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陈永鸿.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6]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 申燕. 西南大学, 2009(S1)
- [7]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D]. 葛鸿贵. 天津大学, 2005(07)
- [8]基于ASP.NET的天津市区县高自考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程耀祖.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9]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D]. 孙冬喆.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10]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和公共助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再论将自学考试建成全球最大的开放与远程学习体系[J]. 丁兴富,李烁. 开放教育研究,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