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爆清砂”中水玻璃再生砂的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宸[1](2020)在《水玻璃旧砂钝化再生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树脂砂、粘土砂和水玻璃砂是应用最广泛的三大砂型铸造工艺。其中,水玻璃砂良好的工艺性能使之在21世纪后逐步兴起并且越来越多地在铸钢生产中使用。目前,每生产一吨铸钢件,便会有近乎相当质量的水玻璃废砂产生,我国目前年产铸钢件达到了上千万吨,产生的废砂如果不进行再生利用,就会对环境产生危害。绿色清洁生产是21世纪铸造行业的发展趋势,水玻璃砂是最有可能实现绿色清洁生产的铸造型砂,因此,进一步开发水玻璃旧砂再生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酯硬化水玻璃砂和CO2硬化水玻璃砂为研究对象,确定了水玻璃砂湿法再生的适宜工艺及工艺参数为3min擦洗+3min冲洗循环再生三次,SXW洗砂机转速为1200r/min、砂水比1.5:2。确定了水玻璃砂干法再生的适宜工艺及工艺参数为每次再生15min,循环再生三次,磨轮再生机的转速为1000r/min。研究发现,酯硬化水玻璃砂无论是采用湿法再生还是干法再生,由再生砂混制酯硬化水玻璃砂的抗拉强度均低于由新砂混制酯硬化水玻璃砂的抗拉强度。在四个工作循环内,用CO2硬化水玻璃砂的湿法再生砂混制水玻璃砂的抗拉强度达到由新砂混制CO2硬化水玻璃砂的水平,然后随着工作循环次数的增加,抗拉强度降低。用CO2硬化水玻璃砂的干法再生砂混制CO2硬化水玻璃砂的抗拉强度远低于由新砂混制CO2硬化水玻璃砂的抗拉强度。水玻璃砂钝化再生的适宜工艺及工艺参数为钝化再生温度850℃,加热15min。由钝化再生砂混制酯硬化水玻璃砂的24h抗拉强度在三个工作循环内接近或高于由新砂混制酯硬化水玻璃砂的24h抗拉强度,三个工作循环以后,由钝化再生砂混制酯硬化水玻璃砂的24h抗拉强度降低。由钝化再生砂混制CO2硬化水玻璃砂的抗拉强度在三个工作循环内接近由新砂混制CO2硬化水玻璃砂的抗拉强度,三个工作循环后,由钝化再生砂混制CO2硬化水玻璃砂的抗拉强度降低。
李之旭,鲜广,范洪远,王均,于越,王伟[2](2020)在《铸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及其治理方法》文中研究表明系统地对铸件生产过程各环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废气和废液(简称"三废")的源头及相应的基本特性进行阐述,并对"三废"相应治理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给出了铸件生产"三废"治理的总体思想。
姚进法[3](2011)在《酯硬化水玻璃砂在高速动车铸钢件生产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产化高速动车铸钢件的生产过程中,采用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艺成功生产出合格、安全可靠的高速动车组车钩、夹钳等铸钢件,创造出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详细论述了铸钢件生产工艺选择的依据,酯硬化水玻璃砂原材料、工艺性能,以及生产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分析。
王继娜[4](2009)在《非常温作用下水玻璃旧砂的性能特征及其再生性研究》文中指出水玻璃砂无毒无味、环境友好,被专家认为是21世纪最可能实现绿色铸造的型砂,但要实现基于水玻璃砂的绿色铸造必须解决水玻璃旧砂的再生难题。本文从研究非常温作用下水玻璃旧砂性能特征入手,试验测试了非常温作用下水玻璃旧砂的干法再生效果及其再生砂性能;从改性水玻璃和硬化工艺两方面探讨了改善水玻璃旧砂再生性能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非常温作用下水玻璃旧砂的物理形貌和化学组成。结果发现:受热条件下,受热温度为320℃~520℃时,水玻璃旧砂粘结剂膜大面积破裂,水玻璃粘结剂由常温下的晶态和非晶态复合结构转化成单一的非晶态结构,有利于脱膜再生,因为非晶体材料比晶体材料的脆性大;冰冻条件下,冰冻温度为-10℃~-40℃时,含水的水玻璃粘结剂膜表面会产生气泡和冰晶,水玻璃旧砂中残留粘结剂也可以实现非晶态转变,提高旧砂再生脱膜率。首次实际测试了非常温作用下水玻璃砂样的力学性能,推导了水玻璃旧砂再生去膜的力学条件,建立了衡量旧砂可再生性的数学关系式。旧砂能否得到较好再生,即残留膜能否被较大破坏或能否被摩擦去除,其关键是旧砂粒上残留膜本身的力学性能的大小,也即它的弹性模量E和屈服强度σs的大小。E/σs,越大,残留膜被破坏的程度越大,旧砂越容易再生。首次实际测定了不同处理温度下水玻璃砂样的力学性能E/σs值,来直接反应粘结剂膜的力学性能。当对砂样进行320℃~520℃的加热、或对砂样进行-10℃~-40℃的冰冻时,砂样的E/σs值较大,粘结剂膜较容易被碰撞或者摩擦去除,旧砂的可再生性较好。冰冻情况下,砂样中的含水量和冰冻温度对砂样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含水量一定时,冰冻温度越低,砂样的E/σs值越大;冰冻温度一定时,含水量约为10%的砂样的E/σs值最大。发明了水玻璃旧砂“冰冻-机械”干法再生新方法,在自行研制的多功能干法再生设备上试验研究了非常温作用下水玻璃旧砂干法再生效果。采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冰冻-机械”干法再生水玻璃旧砂时,脱膜率高达43%左右,远大于旧砂不经加热处理的普通机械干法再生的脱膜率(5%~10%)和120℃~520℃“加热-机械”干法再生脱膜率(15%~25%)。液氮制冷和利用自然低温冰冻再生水玻璃旧砂都是可行的。液氮冰冻水玻璃旧砂(温度-40℃)时,再生脱膜率可达40%左右;自然空气冰冻水玻璃旧砂(温度-10℃~-15℃)时,再生脱膜率达到约32%。试验研究了再生处理温度对水玻璃再生砂性能的影响。水玻璃旧砂经320℃~520℃的加热处理后,可使其再生砂的再粘结性能(强度、可使用时间等)大为提高,但溃散性恶化严重;而经-40℃左右“冰冻-机械”干法再生的再生砂溃散性很好。与不经加热处理的普通机械干法再生砂相比:320℃~520℃“加热-机械”再生砂的再粘结强度提高了约130%、可使用时间增长了约80%~100%,但残留强度也提高了约35%,溃散性恶化;-40℃“冰冻-机械”干法再生砂的再粘结强度提高了约90%、可使用时间增长了约60%~75%,残留强度降低了20%,溃散性较好。研究分析了高温下水玻璃砂中硅酸盐体系的反应机制,提出了水玻璃改性材料的选择原则,选择了固体矿物粉末、液体复合物和纳米氧化物粉末等作改性剂材料对水玻璃及原砂进行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玻璃及原砂经固体矿物粉末与相应助剂复合改性后,水玻璃砂常温强度提高30%~40%、残留强度降低60%~70%;液体复合物对水玻璃的改性效果较好,在常温强度提高约16%的情况下,残留强度下降了约78%;纳米氧化物粉末对水玻璃的改性效果不理想;采用固体矿物粉末改性和液体复合物改性的水玻璃砂较普通水玻璃砂具有更好的循环使用性能。研究测试了微波硬化工艺对水玻璃旧砂再生回用性能的影响。微波硬化水玻璃砂在水玻璃加入量为1.5%时,砂型常温强度略高于3%水玻璃加入量的酯硬化砂样,高温残留强度仅为酯硬化砂样的1/7,溃散性很好,有助于改善水玻璃旧砂的再生回用性能;但是微波硬化水玻璃砂吸湿性强,对模具材料要求较高。针对微波加热水玻璃砂对模具材料要求较高的问题,发明了一种微波二次加热水玻璃砂新方法,大大降低了微波加热水玻璃砂对模具材料的要求,可采用普通的木模和塑料模具,提高了微波加热效率,使微波加热水玻璃砂工艺向实际应用迈进了一大步。试验研究了超细粉末硬化工艺对水玻璃旧砂再生回用性能的影响。当粉末加入量为水玻璃加入量的25%时,采用粒径为5μm的超细粉末、水玻璃加入量为3%时的水玻璃砂样的常温强度,比粉末粒径为70μm、水玻璃加入量为5%的砂样提高了27%左右,残留强度降低了约85%;粉末硬化水玻璃砂对水玻璃的模数敏感度不高,使用模数为2.7水玻璃的砂样与模数为2.3水玻璃的砂样24h强度相差不大,但是高模数(2.7)水玻璃砂样的残留强度比低模数(2.3)水玻璃砂样降低了约60%。因此超细粉末硬化水玻璃砂工艺可大大改善水玻璃旧砂的溃散性和再生性。
樊自田,王继娜[5](2008)在《铸钢车间技术改造的工艺选择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我国铸钢件生产的特点、原材料供应情况以及当今铸造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作者分析了采用水玻璃砂工艺、树脂砂工艺、粘土砂工艺等生产铸钢件的特点,探讨了目前我国铸钢车间技术改造的工艺方案选择的有关问题,重点比较了有机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艺和酯硬碱性酚醛树脂砂工艺在生产成本和使用性能上的区别。
樊自田,王继娜,黄乃瑜,董选普[6](2007)在《水玻璃旧砂再生回用技术的进步与挑战》文中研究说明内容提要:概述了水玻璃旧砂的特点以及水玻璃旧砂再生回用技术的进步。介绍水玻璃旧砂的湿法再生技术和干法再生系统。分析了水玻璃旧砂再生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种较佳的水玻璃旧砂再生方案:对于采用"面砂—背砂"制的工厂,应进行干法回用处理;对于采用单一砂的工厂,应进行湿法再生;而最理想的方法是"干法回用、湿法再生"。
石光玉,于洪照,相子强[7](2005)在《解决铸钢件热裂缺陷的工艺方法分析和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德风[8](2004)在《铸钢生产酯硬化工艺的研究》文中认为铸造是一门古老而又难以掌握的技术,在工业中应用极为广泛。新型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艺是在传统水玻璃砂工艺基础上研制的新一代造型制芯工艺,它克服了普通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艺低温硬化性能差、旧砂回收率低的缺点。采用研制的新型酯硬化水玻璃和专用酯类固化剂,对水玻璃粘结体系进行活化改性,使型(芯)砂的综合工艺性能、铸件质量达到了树脂砂水平。新型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艺中水玻璃的加入量大幅度降低,型(芯)砂溃散性好,铸件出砂清理容易,铸件质量完全可以达到高标准要求。本文是在对铸钢用酯硬化水玻璃砂进行了充分试验、生产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的应用性研究论文。文中提出了铸钢生产酯硬化水玻璃砂的造型制芯工艺方法,并确定出批量和大批量生产的设备和相关的工艺装备、工艺参数。经过大量的试验和实践所取得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为其他需要进行铸钢生产工艺改进的企业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刘仲礼[9](2003)在《铸造旧砂再生工艺及应用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每年要排放1000万吨以上的铸造旧砂,旧砂的大量排放,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对旧砂的再生回用已成为铸造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混合型旧砂和水玻璃旧砂进行不同再生工艺的研究,然后利用再生砂制芯、造型,检验再生砂的可使用性,其目的是使再生砂能全部或部分取代新砂造型、制芯,减少旧砂的排放。 对混合型旧砂的实验结果表明,对混合型旧砂进行干法再生和低温加热+干法再生,再生砂仅能回用于造型。采用选择性再生,即将块状树脂旧砂从混合型旧砂中分离出来,对树脂旧砂进行再生,再生工艺采用干法再生和热气流再生+干法再生,再生砂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其中热气流加热分为低温加热和中温加热,中温加热对比低温加热,再生砂质量提高不大。从经济方面考虑,生产中易采用干法再生和低温加热+干法再生。 对干法再生出来的树脂再生砂进行制芯的工艺实验,实验标准按照生产上的要求来实行。实验结果表明,再生砂只能以部分加入用于制芯;由于再生砂性质的变化,制芯工艺必须做一定的调整,其树脂与固化剂的比值要低于标准值4;在旧砂加入量为30%,树脂加入量树脂加入量2.5%(砂重),固化剂加入量0.7%(砂重),树脂与固化剂之比值为3.57,制得的型芯质量达到生产上的使用要求。 对低温加热+干法再生出来的树脂再生砂进行制芯的工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再生砂也只能以部分加入用于制芯;再生砂加入量为5%时,制得的型芯质量达到生产上的使用要求;在再生砂加入量为30%时,制芯工艺要做一定的调整,在树脂加入量2.2%(砂重),固化剂加入量0.7%,树脂与固化剂之比值为3.14时,型芯质量合格。 对水玻璃旧砂的实验结果表明,干法再生和低温加热+干法再生均可生产出质量合格的再生砂,后者比前者更为有效,但经济性不如前者。 从经济性考虑,采用干法再生砂做造型、浇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50%再生砂造型,造型工艺不须调整并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铸件。 目前,旧砂再生在效益方面可能无利可图,但却是铸造行业发展的方向,是实现绿色铸造的一个重要环节。
樊自田,董选普,黄乃瑜,陆浔[10](2002)在《水玻璃砂工艺与材料研究的新进展》文中提出概述了水玻璃砂工艺与材料研究及应用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笔者认为 ,采用改性水玻璃粘结剂的酯硬化工艺 ,可使水玻璃的加入量降为 2 0 %~ 3 0 % ,水玻璃砂的溃散性接近树脂砂 ;将水玻璃旧砂的回用与湿法再生结合起来 ,是目前最经济、最理想的选择 ,可以基本解决水玻璃旧砂再生难的问题
二、“水爆清砂”中水玻璃再生砂的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爆清砂”中水玻璃再生砂的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水玻璃旧砂钝化再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环境方面 |
1.2.2 资源方面 |
1.2.3 经济方面 |
1.3 常用水玻璃砂工艺 |
1.3.1 CO_2硬化水玻璃砂工艺 |
1.3.2 有机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艺 |
1.4 水玻璃旧砂再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试验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
2.1 试验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2.2 试验设备和材料 |
2.2.1 试验设备 |
2.2.2 试验用原材料 |
2.3 水玻璃再生砂质量评价指标 |
第3章 常用再生方法对酯硬化和CO_2硬化水玻璃砂适应性研究 |
3.1 水玻璃砂湿法再生和干法再生适宜工艺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
3.1.1 酯硬化水玻璃砂湿法再生工艺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
3.1.2 酯硬化水玻璃砂干法再生工艺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
3.2 酯硬化水玻璃砂和CO_2硬化水玻璃砂湿法再生适应性研究 |
3.3 酯硬化水玻璃砂和CO_2硬化水玻璃砂干法再生适应性研究 |
3.4 酯硬化水玻璃砂的湿法再生和干法再生对比研究 |
3.5 CO_2硬化水玻璃砂的湿法再生和干法再生对比研究 |
3.6 小结 |
第4章 水玻璃砂钝化再生技术研究 |
4.1 酯硬化水玻璃砂钝化再生工艺参数的确定 |
4.2 酯硬化水玻璃砂钝化再生砂性能研究 |
4.3 CO_2硬化水玻璃砂钝化再生工艺参数的确定 |
4.4 CO_2硬化水玻璃砂钝化再生砂性能研究 |
4.5 钝化再生水玻璃砂与湿法再生砂和干法再生砂的抗拉强度比较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2)铸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及其治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三废”的产生及其特性 |
1.1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及其特性 |
1.2废气的产生及其特性 |
1.3废水的产生及其特性 |
2 三废治理方法 |
2.1 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法 |
2.2 废气的治理方法 |
2.3 废水的治理方法 |
3 结束语 |
(3)酯硬化水玻璃砂在高速动车铸钢件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选择的依据 |
2 酯硬化水玻璃砂原材料、工艺性能及生产情况 |
2.1 原材料 (1) 原砂 |
2.2 小批量试制 |
2.3 批量生产 |
3 生产应用情况及经济效益 |
4 结束语 |
(4)非常温作用下水玻璃旧砂的性能特征及其再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水玻璃砂技术及其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2 非常温作用下水玻璃旧砂的性能特征 |
2.1 受热条件下水玻璃旧砂的性能特征 |
2.2 冰冻条件下水玻璃旧砂的性能特征 |
2.3 水玻璃旧砂再生去膜的力学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3 非常温作用下水玻璃旧砂机械干法再生效果研究 |
3.1 水玻璃旧砂“冰冻-机械”干法再生新方法 |
3.2 水玻璃旧砂“冰冻-机械”干法再生效果研究 |
3.3 水玻璃旧砂“加热-机械”干法再生效果研究 |
3.4 不同温度作用后水玻璃旧砂的循环再生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再生处理温度对水玻璃再生砂性能的影响 |
4.1 再生处理温度对水玻璃再生砂性能的影响 |
4.2 再生处理温度对水玻璃再生砂循环使用性能的影响 |
4.3 不同处理温度下再生砂样的微观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5 水玻璃改性材料对水玻璃砂性能及其旧砂再生性能的影响 |
5.1 水玻璃改性材料的选择原则 |
5.2 固体矿物粉末材料对水玻璃粘结剂的改性效果 |
5.3 液体复合物对水玻璃粘结剂的改性效果 |
5.4 纳米氧化物粉末对水玻璃粘结剂的改性效果 |
5.5 水玻璃改性对水玻璃旧砂再生循环使用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硬化工艺对水玻璃砂性能及其旧砂再生性能的影响 |
6.1 微波硬化水玻璃砂性能特征及其旧砂再生性能 |
6.2 超细粉末硬化水玻璃砂性能特征及其旧砂再生性能 |
6.3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发展方向 |
7.1 主要结论 |
7.2 发展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5)铸钢车间技术改造的工艺选择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玻璃砂、树脂砂及粘土砂用于铸钢件生产的性能特点比较 |
1.1 三种型砂的性能特征及其应用情况 |
1.1.1 粘土砂 |
1.1.2 树脂砂 |
1.1.3 水玻璃砂 |
1.2 水玻璃砂、树脂砂和粘土砂用于铸钢件生产的比较 |
1.3 型砂成本及性能的比较分析 |
1.3.1 型砂成本 |
1.3.2 型砂性能 |
2 选择铸钢件铸造工艺技术改造方案的思考 |
2.1 水玻璃砂工艺 |
2.2 树脂砂工艺 |
2.3 覆膜砂壳型壳芯工艺 |
2.4 其它工艺选择 |
2.4.1 复合砂工艺 |
2.4.2 真空密封造型工艺 |
3 结束语 |
(7)解决铸钢件热裂缺陷的工艺方法分析和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呋喃树脂酸硬化自硬砂造成铸钢件热裂缺陷的成因 |
2 Pepset法工艺 |
3 碱性酚醛法工艺 |
4 水玻璃砂新工艺 |
4.1 水玻璃砂新工艺新在什么地方 |
4.1.1 高性能的改性水玻璃代替了原有的普通水玻璃。 |
4.1.2 对原砂品位的要求,和树脂砂对原砂要求一样。 |
4.1.3 新型的水玻璃砂硬化工艺。 |
4.2 水玻璃砂新工艺使旧砂再生回用成为可能 |
4.2.1 使用水玻璃砂新工艺为什么能解决铸钢件热裂倾向和旧砂溃散性呢? |
4.2.3 水玻璃旧砂干法再生成套设备。 |
4.2.4 水玻璃再生砂的特性和再生砂管理指标。 |
(8)铸钢生产酯硬化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铸钢生产发展历程及生产现状 |
1.1.1 铸钢件的出现和铸钢工业的形成 |
1.1.2 20世纪40年代以后铸钢工业的技术进步 |
1.2 铸钢水玻璃砂工艺特点 |
1.3 铸钢呋喃树脂砂工艺特点 |
1.4 铸钢碱酚醛树脂砂工艺特点 |
1.5 铸钢生产的发展趋势 |
1.6 选题依据 |
1.7 铸钢生产酯硬化工艺简介 |
1.7.1 有机酯水玻璃自硬砂的硬化机理 |
1.7.2 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艺的造型工艺特点 |
1.8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9 本章小结 |
2 铸钢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艺研究 |
2.1 改性水玻璃、固化剂技术参数的选择 |
2.2 酯硬化工艺用原砂技术参数的分析选择 |
2.3 混砂工艺技术研究 |
2.3.1 碾轮式间歇混砂工艺研究 |
2.3.2 连续混砂工艺研究 |
2.3.3 混砂设备选择 |
2.4 酯硬化水玻璃砂造型、制芯技术 |
2.4.1 型砂、砂芯硬化时间控制技术研究 |
2.4.2 酯硬化水玻璃砂铸造工艺技术参数分析研究 |
2.4.3 酯硬化水玻璃型、芯砂溃散性分析研究 |
2.4.4 酯硬化水玻璃砂铸造生产设备的选择 |
2.5 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艺试验结果分析 |
2.6 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艺 |
2.7 本章小结 |
3 酯硬化铸钢生产技术应用实例及工艺技术分析 |
3.1 箱体、薄壁件应用实例及工艺技术分析 |
3.2 厚大件应用实例及工艺技术分析 |
3.3 铸件质量分析 |
3.3.1 尺寸精度检测 |
3.3.2 金相组织分析 |
3.3.3 外观质量检测 |
3.4 落砂效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酯硬化水玻璃砂铸造工艺技术可行性分析 |
4.1 工艺技术对比分析 |
4.2 产品质量对比分析 |
4.3 生产成本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酯硬化水玻璃砂铸造技术总结与展望 |
5.1 酯硬化水玻璃砂铸造技术总结 |
5.2 酯硬化水玻璃砂铸造技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铸造旧砂再生工艺及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铸造旧砂再生的意义 |
1.2 旧砂再生的发展概况 |
1.2.1 旧砂再生的发展及其阶段 |
1.2.2 国外旧砂再生的发展 |
1.2.3 我国旧砂再生的发展 |
1.2.4 旧砂再生发展的新趋势 |
1.3 旧砂再生工艺方法原理及特点 |
1.3.1 干法再生 |
1.3.2 湿法再生 |
1.3.3 热法再生 |
1.3.4 组合式再生 |
1.4 旧砂再生设备类型 |
1.4.1 旧砂再生设备的发展 |
1.4.2 气流再生设备 |
1.4.3 机械再生设备 |
1.4.4 湿法再生设备 |
1.4.5 热法再生设备 |
1.4.6 联合再生设备 |
1.5 课题选题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铸造旧砂的性质及再生机理 |
2.1 各种旧砂的性质 |
2.1.1 旧砂的一般性质 |
2.1.2 粘土旧砂的性质 |
2.1.3 树脂旧砂的性质 |
2.1.4 水玻璃旧砂的性质 |
2.2 旧砂再生机理 |
2.2.1 旧砂砂粒表面状况 |
2.2.2 粘结剂膜的粘结力与性质分析 |
2.2.3 旧砂再生能量理论 |
2.2.4 脱膜的基本形式 |
2.2.5 脱膜能的理论分析 |
第三章 混合旧砂再生方法的选择 |
3.1 实验对象的确立及分析 |
3.2 云内的砂循环情况 |
3.3 旧砂成分的分析 |
3.3.1 粘土砂 |
3.3.2 树脂砂 |
3.4 对旧砂、新砂的测试及分析 |
3.4.1 铸造用砂的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
3.4.2 旧砂、新砂性能测试 |
3.4.3 旧砂、新砂SEM图比较 |
3.5 再生砂的质量要求 |
3.5.1 树脂粘结剂对再生砂的要求 |
3.5.2 粘土再生砂的质量要求 |
3.6 再生工艺的选择 |
3.7 实验所采用的设备 |
3.7.1 旧砂生产线 |
3.7.2 热气流再生机 |
3.7.3 LGG滚筒再生机 |
3.7.4 振动再生机 |
第四章 混合型旧砂再生实验 |
4.1 实验步骤及工艺流程 |
4.1.1 干法再生 |
4.1.2 低温加热+干法再生 |
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3 选择再生的提出 |
4.4 分离后树脂旧砂的性质 |
4.4.1 树脂旧砂的来源 |
4.4.2 树脂旧砂的扫描测试结果 |
4.5 分离后树脂旧砂的再生 |
4.5.1 分离后树脂旧砂再生方法的选择 |
4.5.2 干法再生 |
4.5.3 热气流再生+干法再生 |
4.6 对选择性再生方法的总结 |
4.7 对混合旧砂再生回用的讨论 |
第五章 再生砂用于树脂粘结剂型芯砂的工艺实验 |
5.1 再生砂与新砂性能的比较 |
5.1.1 再生砂、新砂性能测试 |
5.1.2 再生砂、新砂SEM图 |
5.2 呋喃树脂的固化原理 |
5.3 影响呋喃树脂芯砂性能的因素 |
5.4 实验中的制芯工艺及测试内容 |
5.4.1 制芯工艺 |
5.4.2 实验中测试的内容 |
5.5 DRS-1号再生砂的工艺实验 |
5.5.1 不同再生砂加入量对型芯抗拉强度的影响 |
5.5.2 不同再生砂加入量对型芯发气量的影响 |
5.5.3 不同固化剂加入量对型芯性能的影响 |
5.5.4 固化时间对型芯性能的影响 |
5.5.5 不同树脂及固化剂加入量对芯砂性能的影响 |
5.5.6 树脂改变量对型芯发气量的影响 |
5.5.7 可使用时间的测试 |
5.5.8 结论 |
5.6 DRS-2号再生砂的工艺实验 |
5.6.1 不同再生砂加入量对型芯抗拉强度的影响 |
5.6.2 不同再生砂加入量对型芯发气量的影响 |
5.6.3 不同固化剂加入量对型芯性能的影响 |
5.6.4 不同固化时间对型芯性能的影响 |
5.6.5 可使用时间的测试 |
5.6.6 结论 |
5.7 两种再生砂工艺实验的总结 |
5.8 对再生工艺的要求 |
5.9 对两种再生方法的综合评价 |
第六章 水玻璃旧砂的再生及应用 |
6.1 水玻璃旧砂再生 |
6.1.1 水玻璃旧砂再生工艺的选择 |
6.1.2 水玻璃再生砂的质量要求 |
6.1.3 水玻璃旧砂再生实验 |
6.1.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2 造型、浇注实验 |
6.2.1 造型工艺 |
6.2.2 CO_2硬化机理 |
6.2.3 造型 |
6.2.4 浇注 |
6.2.5 实验分析及讨论 |
6.3 结论 |
第七章 旧砂再生的效益分析及展望 |
7.1 旧砂再生的效益分析 |
7.2 旧砂再生的展望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水玻璃砂工艺与材料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玻璃砂工艺难题研究的新进展 |
2 新型酯硬化改性水玻璃粘结剂 |
3 水玻璃旧砂的干法回用及湿法再生 |
3.1 旧砂回用与再生的区别 |
3.2 水玻璃旧砂的特性 |
3.3 水玻璃旧砂再生方法 |
3.4 干法再生砂与湿法再生砂的区别 |
3.5 水玻璃旧砂干法再生及湿法再生投资及成本对比 |
3.6 水玻璃旧砂再生的特征及可供选择的方案 |
3.7 污水处理及其他 |
4 结束语 |
四、“水爆清砂”中水玻璃再生砂的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玻璃旧砂钝化再生技术研究[D]. 杨宸.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2)
- [2]铸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及其治理方法[J]. 李之旭,鲜广,范洪远,王均,于越,王伟. 热加工工艺, 2020(05)
- [3]酯硬化水玻璃砂在高速动车铸钢件生产中的应用[J]. 姚进法. 铸造, 2011(08)
- [4]非常温作用下水玻璃旧砂的性能特征及其再生性研究[D]. 王继娜.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1)
- [5]铸钢车间技术改造的工艺选择与思考[J]. 樊自田,王继娜. 铸造设备研究, 2008(01)
- [6]水玻璃旧砂再生回用技术的进步与挑战[A]. 樊自田,王继娜,黄乃瑜,董选普. 中国桂林·第一届国际铸造大观园暨第七届铸造科工贸大会论文集, 2007
- [7]解决铸钢件热裂缺陷的工艺方法分析和选择[J]. 石光玉,于洪照,相子强.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05(04)
- [8]铸钢生产酯硬化工艺的研究[D]. 张德风. 南京理工大学, 2004(02)
- [9]铸造旧砂再生工艺及应用的研究[D]. 刘仲礼. 昆明理工大学, 2003(04)
- [10]水玻璃砂工艺与材料研究的新进展[J]. 樊自田,董选普,黄乃瑜,陆浔. 铸造, 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