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项资金”问题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余伦昌[1](1992)在《“三项资金”问题研讨会综述》文中提出 广东金融学会、湛江金融学会于11月16日至18日在湛江市联合举办“三项资金”问题小型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18篇,出席会议的有论文作者及特邀人士二十多人。讨论情况综述于后。“三项资金”即产成品资金、发出商品资金及应收款预付款。对于工业生产企业,“三项资金”是资金循环中,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之后,主要处于销售阶段的商品资金占用(其中预付款可能属于购买阶
张娟[2](2006)在《中国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评价研究 ——以江苏为例》文中提出政策评价是在政策运行过程不同阶段都需要的重要工作内容。但长期以来,人们专注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很少关心政策实施后的效果评价。政策评价是我国政策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政策制定中这种现象不仅在一般政策过程中普遍存在,在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过程中也存在。农村税费改革实施几年来取得了什么效果,有无达到预期政策目标,政策的实际效益和效率如何,较少进行评价。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成为开展本研究的初衷。随着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新政策大量出台和实施的情况下,也有必要科学诊断政策效果,为下一步政策走向提供依据。由于政策评价在中国是个较新的学科,当前还没有评价农村政策所需的、相对系统的理论支撑,也缺乏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国外对政策评价的研究虽然比国内早,但大多集中于公共政策的评价领域,由于国情差异和我国农村的特殊性,其评价标准、模型、方法等还不能直接用于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评价;在与农业有关联的政策评价方面,因各学者的出发点、注重问题的角度以及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的差异很大,其评价结果也大相径庭、悬殊较大。国内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同仁对税费改革政策的内容、运行过程、政策缺陷、运行效果等进行了一些研究,为后来者提供了一定的素材和分析基础,但总体上缺少严谨的分析、尤其缺少理论升华,所以对整个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运行情况就无法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本研究在借鉴政策评价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分别从政策学、公共经济学等层面探讨了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评价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农村税费政策的内容,从国家领导人讲话和各种文件中提炼出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目标(税费改革的直接目标是减轻农民负担,同时提出改革农村税费制度、调整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利益机制以及配套改革等三个政策次目标来完成减轻农民负担总目标),界定了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评价的概念与作用,梳理了税费改革政策评价的不同类型。本研究围绕税费改革政策目标,建立评价框架,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并进一步系统地构建了税费改革政策评价的指标体系。本文以江苏的税费改革为研究对象,利用江苏省农村税费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提供的各方面数据,结合对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典型调查,围绕政策目标,分别对农村税费政策、利益调整政策以及配套改革政策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AHP分析方法对税费改革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文章最后总结了税费改革实施效果偏差及其偏差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出税费改革政策实施效果偏差最终的“两难”,分析税费改革政策目标差异,并提出建立税费改革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税费改革配套政策以及深化农村税费制度的政策建议。税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表明,改革后农民负担比改革前减少了,负担减轻。农村税费制度显示了消除针对农民的税负身份歧视,表达了整个社会税负公平的理念和趋势,也就是政策的实际效果也和政策的意图基本相一致,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基本成功。从农民负担的组成部分来看,各部分减少的程度不相同:农村税费政策后农民合同内负担减轻;合同外的“三乱”负担有所减轻,但仍然存在;面向农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并未发生实质性的下降;农民负担的平等性下降,税费减免后这种情况有所好转。调整各方利益政策效果的评价表明,税费改革调节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机制的路径是通过减少基层政府的收入,增加农民收入,而非基层政府对基层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则用转移支付的形式给予部分填补,但这种路径的经济效益为负数,效率也不高。税费改革政策调节了改革各主体的利益,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政府收入减少,税费改革政策给了农村基层政府财政运转状况一个揭示机制,改革前期减少的是基层财政收入中的自筹资金,后期减少的是农业税收入,这些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税费改革政策给基层政府运转依靠自筹资金(增加农民负担)维持运转以揭示机制,也给基层政府发出发展当地经济维持正常运转的预警;改革前期村级组织运转难,后期已经基本能保持正常运转;改革期间农民负担减轻,收入增加,农业生产边际成本基本保持不变,即减少负担额对江苏的农民收入来说占比太小,减轻农民负担并没有调动江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使农民长效、持久增收增效需要用其他政策来启动。配套改革政策效果的评价表明,由于县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江苏对基层组织实行转移支付制度,部分地消除地区间的财力差距,反映上级政府对社会公共产品的服务准则,体现财政的再分配功能,使不同地区能够保证获得基本水平的公共服务,履行政府的资源配置和稳定经济职能。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地区的转移支付还不能全额按时到位,存在层层截流等;机构改革难以真正到位,分流人员大都是从行政编制变为事业编制,基层政府的人员经费并未真正减少;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体制改革政策明确提出取消面向农民征收的农村教育集资和教育费附加,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改革。这项改革体现了国家作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主体的理念,同时也体现出农村基础教育纯公共产品性质,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缩小不同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实现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初步均衡,促使教育朝着均衡化的方向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劳动力公平竞争提供了新的平台,标志着农村基础教育正朝着符合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方向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部分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仍以乡镇为主甚至以农民为主,农民的教育负担比较重,教师工资难以全额准时到位,基础教育负债增加,有的地区出现教育危机,税费改革政策也给农村基础教育负债运行以揭示机制,对政府付出随时应付危机出现的预警。利用上述三个方面的评价结果,结合改革取得的社会效益,运用多目标分析模型分析税费改革后综合效益,结果表明,综合效益值比改革前提高,但江苏的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改革的综合效益不同。苏南地区改革前、后综合效益值都比较大,但改革效果欠佳;苏北地区改革前、后综合效益值小,改革的效果好;苏中地区综合效益及改革的效果居两者之间。基于上述评价,本研究在对上述评价结果进行分类。第一类是基层财政收入减少、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下降。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是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减少实际也是财政收入减少的结果,因而第一类是基层财政收入减少。第二类是部分地区基层行政机构改革、人员分流不到位甚至出现倒流。第三类是面向农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并未明显减少、针对农民的“三乱”虽然有所减少但依然存在,转移支付不能全额、按时到位,存在层层截流等。剖析了上述问题之间的关系得出:第一类问题的出现是伴随着税费改革政策实施出现的问题,是政策设计不到位造成的;第二类问题的出现是税费改革政策中的配套政策不到位造成的,与第一类问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第三类问题的出现与第一类问题、第二类问题都有关,第一、二类问题是第三类问题的原因。税费改革政策实施出现偏差的根本原因是财政收入减少运转“难”,精简机构人员分流“难”,本文称之为“两难”。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确实减轻了,但目前的状态是处于动态平衡当中,因为基层财政运转难、精简机构分流人员不到位等影响增加农民负担的因素未从根本上根除。只要基层财政运转难、精简机构分流人员不到位等情况依然存在,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就会下降;只要转移支付不能全额、按时到位,面向农民的“三乱”就难以清除,行政事业性收费就不会明显减少。上述研究是围绕税费改革政策目标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效果与政策目标出现的偏差,反衬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目标还不是很科学,税费改革政策目标中还存在目标差异,需要进一步调整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统一政策目标。论文在最后提出完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建议。建立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完善配套改革政策,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要注重制度性政策创新、目标性政策创新以及工具性政策创新,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
程琳琳[3](2018)在《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机理与实证》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如何更好地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在此境况下,各国普遍寻求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虽然工业部门是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但是农业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推进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应运而生。它的理念在于在降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持续提高农业系统的生产效率,增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农业碳生产率兼具“保增长”与“促减排”双重属性,应是新时期中国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中关注的核心内容。那么,中国农业碳生产率的现实水平如何,其历史演变轨迹与发展趋势如何,其空间分布结构又是如何表现的,是否存在某种变化特征与规律,导致其时空分异的机理与决定机制何在?农业碳生产率在空间上是否存在外溢效应,此种外溢性又是由何种因素的空间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如果存在外溢特征,则意味着低碳农业发展中不能忽视空间地理因素可能的重要作用,而在农业结构优化与转型的背景下,需要确定什么样的政策来不断提升农业的整体碳生产率水平?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问题,将对发展低碳农业和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从“碳生产率”概念出发,以“机理阐释-生产率测度-时空分析-实证检验”为逻辑主线,系统性分析了“相对减排”阶段中国农业低碳化发展的主要问题。研究布局如下:第一部分为研究缘起、理论渊源与分析框架构建(第1、2、3章),旨在介绍本研究选题的国内外背景与目的、可能的贡献、基本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性;在此基础上,明确本研究核心概念及其内涵户,梳理相关领域研究动态;最后,以经典理论为支撑,剖释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内在机理及决定因素。第二部分,主要部分为农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与空间格局变迁特征刻画与揭示,即在明确本研究农业碳排放核算清单内容的基础上,从“相对减排”阶段低碳农业发展题中之义出发,以合适的方法测度农业碳生产率,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其分异特征(第4、5、6章)。第三部分,从空间地理视角实证检验农业碳生产率增长的决定机制,深入分析农业产业结构变迁中的农业碳生产率增长情况,并检验农业产业集聚在其中可能具有的门槛结构性效应;最后基于前文得到的结论的与发现,提出政策建议(第7、8章)。通过系统研究,主要形成了得到结论:第一,19932016年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增加明显,但增速有所放缓;在各类气体中,甲烷的排放比例不断缩减,而二氧化碳的比例提高明显。同时,农业碳排放地域梯次分布特征明显,各地区碳排放总量排序为优先发展区>适度发展区>保护发展区,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西南>西北>东北>华南>青藏;不同农业碳排放又存在结构差异性特征,畜牧业仍是农业第一大碳源。第二,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整体增长较快,但省际、区际间增长的非均衡性越发凸显;从收敛性来看,全国与任一地区均不存在σ收敛迹象,但全国、优先发展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迹象。区域分布上,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整体形成了东部沿海外围高值区、西部内陆低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种植业碳生产率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地域分布特征,而畜牧业则表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而在全国农业碳生产率差距不断缩小的情况下,西北区和华南区内部省份之间的分化是农业碳生产率非均衡化发展的根源。第三,省域农业碳生产率存在空间依赖性,但其在不断弱化,这说明尽管中国农业碳生产率存在着聚类现象,但局部区域内省份间农业碳生产率的分化更加明显,与前文相关发现较为一致。考究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空间地理因素在农业碳生产率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省区农业碳生产率不仅受到本地技术进步、农业产业集聚、国家财政支农投入、种植业结构、城镇化、工业化和自然灾害的显着影响,还受到邻域国家财政支农投入、工业化、农业对外开放度和农业产业集聚的外溢作用。在这其中,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正向影响较大,且其在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碳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门槛效应。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农业的特点、优势主导产业以及功能地位,有区别、有重点的推进农业低碳转型。第二,如何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与空间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协调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抑或成为新时期提高农业碳生产率、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以及推动农业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第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影响农业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但这种作用的发挥会因农业产业集聚度的差异而不同,应有区别地推进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规模化与集群发展及其低碳转型。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对农业碳排放核算清单的范围界定更为全面与科学。农业碳排放核算内容的合适与科学与否,直接关乎相关问题研究的准确性与客观性。结合中国与世界权威机构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运用更符合中国实际的大田实验数据测度中国农业碳排放,对现有研究是一个较好的补充与拓展。二是视角的创新。从农业碳生产率的角度解释农业低碳发展问题,不仅符合当前阶段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碳强度降低的约束性发展目标,也更贴合农业减排的。同时,本研究基于新地理经济学理论,从空间地理视角分析了农业碳生产率分异的机理,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农业碳生产率的决定因素,亦是对以往研究假设空间均质做法的改进与拓展。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从空间地理视角,运用空间门槛效应模型探讨了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碳生产率的非线性关系,拓展了人们对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碳生产率增长中内在作用的认识。
朱远来[4](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于水[5](2007)在《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以江苏为例》文中提出本论文从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机制与效率问题。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探讨不同乡村治理模式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影响,比较江苏省苏南与苏北地区典型乡村治理模式,探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差异及其深层次的原因,对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第三部门在乡村治理结构中的功能作用、农民政治参与和需求表达机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财政资金使用在各层级间的委托-代理结构的低效率进行分析,并构建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来改造低效结构,完善农村合作组织与政府间沟通机制和公共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本研究在探讨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关系时,将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修建和运营决策机制以及对社会、政治、技术、经济及生态环境影响纳入研究框架,从而更全面地从制度因素、社会因素角度考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与综合效果。对区域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评价,项目后管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选择江苏省苏南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若干行政村,苏北地区连云港、徐州、盐城、宿迁等若干行政村为个案,采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典型案例调查、座谈讨论、理论分析与现场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探讨农村公共产品的理论基础、国外经验评介、完善总体框架、分析实施难点等方面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机制、效率对乡村治理模式的权力结构、责任结构及财政资金使用开展决策支持研究。最终论文从现状特点实证分析、国际经验借鉴比较、案例分析、政策实施和具体建议等,在通过充分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座谈会,分析研究制定调研方案;在江苏省部分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会谈,形成更明确的观点和思路;最后形成结论和建议。研究共分六个部分。(一)探讨了多中心理论在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现实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在现实中最大的应用价值是提出在政府的治道变革中,打破单中心的政府统治模式,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多中心的行政体制具有解决农村问题尤其是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巨大优势。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将公共事物治理等同于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通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志愿服务、公私伙伴关系等途径,将一部分公共物品和服务生产让渡给社会组织和私人机构承担,以其成本、技术和竞争优势,为公众提供更有效率、品质更高的物品和服务。公共部门、私人经济部门和第三部门之间正在形成一种相对独立、分工合作的新型治理结构,这种新型结构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公民社会的逐步发育将日趋成熟,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权责界定明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多中心治理体制将是我们的必由之路.(二)阐述了国外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总结了亚洲和欧美国家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经验,亚洲国家以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快各类农协组织的发展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欧美国家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整合乡村权力为主导,提倡多元文化主义与充权的社会运动,强调法律对地方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与相应的决策权力,供给主体多元化,监督体系完善,地方政府依法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负责,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充足,这为地方政府对公共产品需求的回应奠定了物质基础.由于对公共产品提供作了较为细致的分工,地方政府对法案分配的任务无法相互推诿,因而其效率较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不同的融资渠道。在村镇政府的常规财政收入不足的情况下,村镇政府可以通过居民公决来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由于地方政府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中央税收分享的高度依赖也损失了公共产品提供的部分效率。(三)探讨了不同乡村治理模式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和机制问题。实现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有效治理,一直是历代政府努力探寻和梦寐以求的政治目标。乡村政治制度从秦汉时期的乡亭制、隋唐时期的乡里制、宋代以后的保甲制,民国时期的乡村自治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社制,以及当前的“乡政村治”模式,都是这种探寻的结果。研究按历史发展划分4个阶段,总结了四种乡村治理模式。通过对传统的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现代化早期的乡村治理模式、政社合一的乡村治理模式以及村民自治基础上的乡村治理等模式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和机制的分析,为当下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经验与借鉴,重点分析了现今的五种乡村治理模式,探讨了我国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认为我国乡村治理的困境是由于乡镇政府由生存困局引发财政困难、公共服务供给减少,压力型体制使乡村两级机构关系不顺,村委会的行政化趋向等加剧了乡村社会的离散性等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政府对乡村社会全面控制,包括财政控制、政治控制、人口控制和土地控制,形成了对乡村社会的控制体系;强制行政化偏离了预期方向,其效果越来越差。另一方面人们抱怨政府过于强大、管得太多,需要乡村自治予以制衡;由于我国村级组织系统和能力不完整,加之宗族势力等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消极影响,使得乡村自治不充分,难以独立维护乡村社会稳定和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四)探讨了第三部门的发展是解决乡村草根民主问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村发展问题的有效路径。分析了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民维权组织、农村综合性社会组织的现状与发展,对农村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产权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重博弈过程。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建立可以弥补乡镇政府职能的缺位问题。运用多中心理论构建新型农民合作体有助于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发生变化,实现乡村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产品的筹划与建设,使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与筹资途径多元化;在公共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形成良性有效的责任监督体制,保障国家、地方、农民、社会多方权利;特别是后税改时代,乡村政治权力的式微容易衍生地方政治不稳定因素,而农村合作组织在完善农民合法利益诉求途径的同时也有效地遏制了地方不稳定因素的蔓延。(五)构建了基于多中心治理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分析框架。多中心的治理模式打破了严密的纵向权力链,消除了压力型行政体制得以存在的基础,农村治理主体获得了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权,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充分利用农村治理主体在公共产品需求方面的信息优势,最大限度地避免误导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偏好。更重要的是,自下而上的权威来源改变了对基层政府官员的激励,迫使其从追求上级政府支持最大化转向追求社区内农民支持最大化。农民在本社区内的公共产品供给中赢得了“话语权”,并能根据基层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绩效对其合法性作出具有影响力的评价。有效保证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公共选择机制的形成和完善。依据公共产品供给的特性,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体系与筹资模式,重建“政府+农村社区+私人部门+第三部门+农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结构,在供给主体、资金来源和供给方式上实现“政府核心责任+多元主体分摊”型的成本分摊机制。科学合理地划分了相关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范围和供给种类。通过对筹资主体的法治约束,限制基层政府公共行政过程的随意性,赋予了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筹资与供给的监督权,构建“统筹规范+全方位监督+绩效考核”型的监管机制;完善了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与公共财政体系,确保财政筹资能力的不断提高。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顺序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六)通过对苏南、苏北治理模式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证研究,验证了多中心乡村治理模式是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高效率的理想制度设计。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治理模式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与机制也不同。在多中心乡村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政府经济职能区域性差异、乡村治理权力结构的村民自治组织、村干部角色定位、农民组织、乡村关系、乡村民主状况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机制和责任监督等的比较分析。对苏南、苏北治理模式进行定位。运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对苏南与苏北地区在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质量、数量、功能性及对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效果评价;构建了适用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主导+政府辅助+村民参与”的治理模式,和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主导+乡村辅助+村民筹资或筹劳”的治理模式。
孙宏兵,费耀辉[6](1990)在《用好增量 活化存量 促进乡镇企业稳定协调发展——农业银行南通分行乡镇企业资金管理研讨会综述》文中研究表明 九月十九日至二十日,农行南通分行在海安召开了乡镇企业资金管理研讨会。出席会议的36位代表共提交论文30篇,会议就如何“用好增量,活化存量,提高效益,促进乡镇企业稳步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游小峰[7](2008)在《政府主导型的娄底市扶贫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现象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同存在的普遍问题。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贫困问题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对扶贫开发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综述国内外扶贫开发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运用公共管理中的相关理论进行娄底市政府扶贫开发的适用性分析,通过对娄底市经济发展、农村贫困和扶贫开发现状研究发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不够健全、基层组织结构的涣散和村级经济组织的弱化、贫困户主体意识的缺失和人力资源的缺乏等已成为制约娄底市政府主导型的扶贫开发工作进程的主要原因,课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2.创新组织建设机制;3.强化贫困农民的参与意识;4.优化政策环境,整合扶贫资源。
张晓莉[8](2013)在《美国教师教育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体制与机制研究 ——以专业发展学校为中心》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成为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流行范式。虽然名称各不相同,但其所倡导的合作理念颇为一致,如今这种模式已林立于世界各国。如同任何其他教育改革举措一样,如何促进革新预期成效的充分实现是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美国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简称PDS)作为依托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模式改进教师教育的产物,同样面临此问题。本文认为,评定教师教育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革新成效的指标有两个,一是合作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合作功能是否得以发挥;二是合作关系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与此同时,由于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作为一种组织间关系构建,因此合作组织体系的设置以及运行机制的创设往往成为制约合作成效能否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据此,本论文所关注的核心研究问题得以确立,即“PDS作为一种典型的合作模式,它是通过怎样的体制与机制促进合作有效持续进行的?”。为了更好地回答核心研究问题,本文将其分解为以下子问题:一是美国教师教育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史前探索为PDS合作体制与机制的设计提供了怎样的经验教训?PDS本身在近三十年的演进历程中,其体制与机制设计历经了怎样的演进?体现了怎样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二是PDS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核心功能有哪些?PDS促进合作功能得以发挥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三是从整体上看,美国PDS是基于怎样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合作有效持续进行的?四是从案例分析看,各州、大学和各PDS是通过怎样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合作有效持续进行的?依据研究问题,本文择取文献研究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对本研究的适切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研究中的历史回顾与考察需要大量史料佐证,理想设计需要搜集整理代表性专业组织PDS报告,实践运行则需要各类政策性文献以及遍布全美数十个州的优秀PDS实践运行的资料支撑。二是本研究的研究重点在于剖析有效可持续PDS项目的合作体制与机制,而不是试图证明PDS是否有效可持续,因此通过文献研究是可以完成的。文献搜集过程中主要以权威性专业组织的报告,联邦政府、州政府的政策性文献,关于PDS运行情况的一手文献为主,以精心选取的权威PDS研究者的二手文献为辅。文献分析中,本文采用了历史分析与现状分析相结合、理想设计分析与实际运行分析相结合、整体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期全面深入剖析,更好地回答研究问题。本文由绪论、主体五章及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设计、选题意义、创新之处等内容。主体五章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美国教师教育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史前期探索的考察,分两节解析了不同时段的典型合作模式——实验学校和入门学校的产生与发展、特色类型与功能,在探索中提取其持续运行所依托的体制与机制,以及致使其最后走向衰败的合作体制与机制方面的弊病。史前考察一方面可以形成对美国教师教育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发展历程的整体感知,另一方面作为PDS合作模式的先前探索,必然为PDS合作体制与机制的设计提供经验教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PDS合作模式创建的起点与平台。第二章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发展历程的回顾,首先阐明了此时期教师教育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模式得以正式启动的背景与理论基础,进而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此时期的多种合作类型,阐明了PDS在诸多合作类型的中位置。在此基础上,本章第三部分专门剖析了PDS在近三十年发展历程中合作体制与机制的设计与演进。作为过渡章节,本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作为第一章史前探索的延续,从纵向完成了全美教师教育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历程的回顾,又作为集中阐释PDS合作模式的开端,明确了PDS的历史起点及其在当前多样性合作探索中的位置,又回顾了PDS自身体制与机制设计的发展史。第三、四、五章是从实践角度对PDS的研究。其中第三章主要阐明两个问题,一是呈现PDS在全美分布与实施的概貌;二是阐释PDS合作功能及其发挥情况,这是后续两章研究得以开展的前提性问题,因为只有证明了在实践中PDS功能确实已得以发挥,才可能探索其功能发挥所依托的体制与机制。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从整体和案例两个层面分析了优秀PDS所依托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第四章为整体呈现,该章首先选定了当前PDS探索中的优秀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进而将这些优秀PDS探索中丰富多样的组织管理经验与运行策略纳入到合作体制与机制的分析框架之中,宏观展现了PDS合作得以有效持续进行的合作体系与运行机制。第五章以马里兰州为例,遵循从历史到现状,从设计到实践,从整体到个案的思路展开对合作体制与机制的探索,全面深入地呈现了PDS的内外部体制与机制保障。结语部分集中阐述了研究结论,并就美国经验的可推广性进行了探讨。本研究认为,确保美国PDS合作有效持续发展的体制与机制的最显着的特征是多层次性、系统性。所谓“多层次性”是指全美层次、州层次、大学层次以及学区层次均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为PDS合作功能的发挥以及合作关系的维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所谓“系统性”是指成功的PDS本身形成了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维系、合作机构的创设、合作人员的配置、合作资源的分配、合作目标的确定、合作内容的开发、合作过程的监管以及合作结果的评价等方面的专门体系。PDS经验作为世界范围内教师教育领域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探索的成果可以共享,但由于其植根于美国社会与教育土壤,不可移植。
刘剑平[9](2007)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等诸多方面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对可耗竭性不可再生资源开采的产物,资源性产业的兴起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促进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长期的、高强度的对资源不合理开发及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变,大部分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衰竭、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地方财政困难、下岗失业压力大、经济增长缓慢、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与环境下,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规避资源型城市对资源“刚”性的“路径依赖”,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与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与政策意义。本文在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在借鉴与总结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实际,充分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系统学、管理学等基础理论,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制度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领域进行了重点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定性与定量、实证与规范等研究方法对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概念、形成发展机制、面临问题、衰退成因、发展出路等进行了分析与界定。在此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主要内容及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与核心问题。(2)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提出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的关键,而产业转型则是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对产业转型的流程、城市衰退产业的识别与调整、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及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度量与培育等进行了实证与规范研究。(3)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出发,系统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造“血”机制——创新体系与外在支撑保障机制——政策法规两大体系,并对其创新体系与政策法规体系的完善与培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4)据不同资源型城市差异,构建了个性与共性、动态与静态相统一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状态、发展程度、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旨在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偏差进行纠偏与决策功能。(5)运用上述的相关理论成果,对典型资源型百年矿城——江西萍乡成功转型进行了实证个案分析。在先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1)内容创新。第一,在创新思想与理论的指导下,系统地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内生造“血”机制与发展动力源——创新体系;第二,据系统原理,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法规体系;第三,提出并构建了个性指标与共性指标相统一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将制度与政策影响因素纳入其中。第四,借鉴M.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了资源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度量体系,并就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进行了深入研究。(2)应用方法创新。首次运用制度学分析方法,对资源型城市形成与发展机制、制度安排对资源型城市创新建设的重要性及作用机制、制度因素在政策体系建设中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邵峰[10](2009)在《转型时期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模式及整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正确引导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回顾中外农村城市化理论和实践的演变轨迹,研究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模式,分析转型时期沿海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新特点、新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新形势下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的整合机制。论文分为七章,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其中,第一章就论文的选题背景、核心概念、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作了基本论述。第二章总结、归纳了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国外农村城市化模式理论的新进展及其启示意义。第三章从城市化的动力角度对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具体实践模式进行了介绍,认为当前存在内生型和外生型两大类共五种类型的实践模式,分别结合典型案例对这五种模式的主要内涵和利弊进行了深入剖析。第四章分析了转型时期我国沿海地区农村城市化的现状特征,即和谐与冲突并存、博弈与失衡并存、整合与分化并存、存续与消除并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约我国沿海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思想观念、生态环境、利益分配、政策等方面的主要问题。第五章对沿海地区农村城市化互动机理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农村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区域空间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第六章提出“转型社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以微观的形式揭示了我国山东沿海地区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过程中的一些倾向。第七章提出建立面向多元居住主体的“转型社区”整合机制,包括资源整合机制、服务机制、制度规范机制、自治参与机制、文明创建机制和心理调节机制六大子机制。
二、“三项资金”问题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项资金”问题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评价研究 ——以江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1.选题依据 |
2.国、内外研究动态 |
3.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4.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一篇 税费改革政策评价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要求 |
第一章 税费改革政策及评价的理论基础 |
1.政策及政策评价相关理论 |
1.1 政策科学的启示 |
1.2 税收与收费理论的应用 |
1.3 公共经济理论的借鉴 |
2.对江苏税费改革政策的实证考察 |
2.1 税费改革政策的思路 |
2.2 税费改革的进程和内容 |
2.3 税费改革政策的目标 |
3.税费改革政策效果评价分析 |
3.1 税费改革政策评价的界定 |
3.2 税费改革政策评价的作用 |
3.3 税费改革政策评价的类型 |
第二章 中国农民负担的变迁及税费改革政策 |
1.中国农民负担的变迁历程 |
1.1 历史上农民负担的制度分析 |
1.2 新中国农民负担的制度分析 |
2.农民负担问题分析 |
2.1 农民负担与税收的关系 |
2.2 农民负担的合理性与承受力分析 |
2.3 江苏农民负担的特征 |
3 税费改革政策创新是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有效途径 |
3.1 农民负担重的原因分析 |
3.2 税费政策创新是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有效途径 |
第二篇 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
第三章 评价指标体系与江苏概况 |
1.政策评价方法 |
1.1 政策评价的基本方法 |
1.2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评价分析方法 |
2.税费改革政策的评价体系 |
2.1 税费改革政策的评价体系思路 |
2.2 建立税费改革评价指标的原则 |
2.3 税费改革政策评价框架和内容 |
2.4 税费改革政策评价指标体系 |
3.江苏农村的基本概况 |
4.税费改革政策评价的标准是减负程度 |
第三篇 税费改革政策减负效果的多角度评价分析 |
第四章 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减负效果的评价 |
1.税费改革相关试点及其评价 |
1.1 2000年前税费改革探索的三种主要形式 |
1.2 税费制度改革探索的有效性分析 |
2.2001年开始的税费制度改革评价 |
2.1 改革后农村税费制度评价 |
2.2 改革前后不同群体农民负担的不平等性变化 |
3.结论 |
第五章 调整利益机制减负效果的评价 |
1.乡镇利益的变化 |
1.1 税费改革前后乡镇财政收支结构变化 |
1.2 税费改革后乡镇收入案例分析及总体变化 |
2.村级组织利益的变化 |
2.1 税费改革后影响农民村级负担的因素分析 |
2.2 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变化的案例分析 |
2.3 2000年、2003年和2004年某村收支案例 |
3.农民利益的变化 |
4.从决策的角度分析改革政策调整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的机制 |
5.税费改革的经济成本、效益和效率分析 |
6.结论 |
第六章 配套改革政策减负效果的评价 |
1、转移支付到位情况 |
1.1 税费改革后转移支付的实施效果 |
1.2 原因分析 |
2、税费改革后乡镇机构改革的效果 |
2.1 乡镇机构改革的背景 |
2.2 税费改革后乡镇机构改革的效果 |
2.3 原因分析 |
3.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效果 |
3.1 财政与基础教育关系的理论分析以及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主体 |
3.2 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效果及原因分析 |
4.结论 |
第四篇 税费改革政策的综合评价及改进建议 |
第七章 税费改革政策的多目标评价 |
1.税费改革政策评价的综述 |
2.税费改革政策的多目标评价方法 |
2.1 多目标评价方法介绍 |
2.2 税费改革政策评价与多目标分析方法 |
3.多目标决策效益评价方法 |
3.1 指标及属性的确定方法 |
3.2 权重的确定方法 |
3.3 综合评价方法 |
4.税费改革评价方法的应用 |
5.结论 |
第八章 税费改革政策评价结论和政策建议 |
1.评价结论 |
2.原因分析 |
2.1 政策的目标差异 |
2.2 税费改革政策实施效果的偏差分析 |
3.政策建议 |
3.1 完善税费改革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
3.2 改善配套改革政策措施的建议 |
3.3 税费改革政策创新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机理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农业碳排放研究 |
1.3.2 农业生产率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碳排放 |
2.1.2 农业碳生产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低碳经济理论 |
2.2.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
2.3 碳生产率的特征 |
2.4 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机理阐释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业碳排放核算清单与农业碳生产率测度 |
3.1 农业碳排放测算及其时空演变特征 |
3.1.1 农业碳排放测算清单 |
3.1.2 农业碳排放时序演变趋势 |
3.1.3 农业碳排放空间差异特征 |
3.2 农业碳生产率测度方法及其结果 |
3.2.1 单要素农业碳生产率 |
3.2.2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农业碳生产率 |
3.2.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农业碳生产率 |
3.3 不同测算方法及其结果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特征 |
4.1 农业碳生产率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农业碳生产率变动趋势 |
4.1.2 省域农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趋势 |
4.2 农业碳生产率动态演进轨迹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3 农业碳生产率收敛性分析 |
4.3.1 σ收敛检验 |
4.3.2 绝对β收敛 |
4.3.3 条件β收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业碳生产率空间变迁轨迹与格局分布 |
5.1 农业碳生产率空间分布格局 |
5.1.1 农业碳生产率省域分布及其差异 |
5.1.2 农业碳生产率区域格局及其差异 |
5.1.3 种植业碳生产率地域结构及特征 |
5.1.4 畜牧业碳生产率地域结构及特征 |
5.2 农业碳生产率空间演化轨迹 |
5.2.1 重心模型的由来及其应用 |
5.2.2 空间轨迹呈现与分析 |
5.3 农业碳生产率区域差异分解 |
5.3.1 研究方法 |
5.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实证分析 |
6.1 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农业发展的特征性事实 |
6.1.2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6.1.3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6.1.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农业碳生产率 |
6.2.1 农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碳生产率关系辨识 |
6.2.2 模型设置与变量选取 |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
三、文献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
三、经济生活 |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
一、文化与教育 |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
一、发展现状 |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以江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数据及数据来源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框架 |
2.1 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2.1.1 乡村治理理论 |
2.1.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2.2 多中心乡村治理理论 |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基本假设与新意之所在 |
2.2.2 多中心治理的主要内容 |
2.2.3 走向中国特色的多中心治理 |
2.3 基于多中心治理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分析框架 |
2.3.1 多中心乡村治理模式 |
2.3.2 多中心乡村治理模式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
第3章 国际经验借鉴及对我国的启示 |
3.1 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 |
3.1.1 亚洲国家的经验 |
3.1.2 欧美等发达国家经验 |
3.2 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借鉴 |
3.1.1 权力结构分析 |
3.1.2 责任结构分析 |
3.1.3 融资结构分析 |
3.3 乡村治理与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3.3.1 发展农合组织,形成多元化治理主体 |
3.3.2 政府直接支持与间接相结合 |
3.3.3 减少府际间博弈造成的利益损失 |
第4章 不同乡村治理模式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
4.1 我国乡村治理的模式变迁及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影响 |
4.1.1 传统的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影响 |
4.1.2 我国现代化早期的乡村治理模式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 |
4.1.3 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治理模式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影响 |
4.1.4 村民自治模式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影响 |
4.2 乡村治理模式比较研究 |
4.2.1 经济发达地区不同乡村治理模式比较研究 |
4.2.2 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不同乡村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
4.2.3 乡村治理中的村民及其治理——从“人”的视角出发 |
4.2.4 公共产品与公共行为提供中的村民治理 |
4.2.5 村民治理走出“自然状态”的突破口——从理论的视角看 |
4.2.6 村民治理走出“自然状态”的途径——从实际操作的层面看 |
4.3 我国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 |
4.3.1 我国乡村治理困境 |
4.3.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 |
4.4 我国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反思 |
4.4.1 我国乡村治理困境反思 |
4.4.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反思 |
第5章 从第三部门的视角看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嬗变 |
5.1 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第三部门的发展 |
5.1.1 第三部门在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功能定位 |
5.1.2 类政权性组织 |
5.1.3 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现状与发展 |
5.1.4 农民维权组织的现状与发展 |
5.1.5 农村综合性社会组织的现状与发展 |
5.1.6 农民社会组织制约性因素分析 |
5.2 乡村治理与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产权问题分析 |
5.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重博弈过程及对策研究 |
5.3.1 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 |
5.3.2 乡镇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博弈分析 |
5.3.3 农民与农民之间的博弈分析 |
5.3.4 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之间的博弈分析 |
5.3.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重博弈过程及对策研究 |
5.4 苏南、苏北农村组织发展及对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的影响 |
5.4.1 苏南、苏北农村组织发展现状 |
5.4.2 重塑农村社会组织的路径选择 |
5.4.3 总结 |
第6章 苏南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实证研究 |
6.1 苏南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6.2 苏南乡村治理情况 |
6.2.1 苏南乡村权力结构 |
6.2.2 苏南乡村民主状况 |
6.2.3 苏南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
6.2.4 苏南治理模式的选择 |
6.3 苏南治理模式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
6.3.1 苏南财政收支状况 |
6.3.2 苏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 |
6.3.3 苏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分析 |
6.3.4 苏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分析 |
第7章 苏北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实证研究 |
7.1 苏北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7.2 苏北乡村治理情况 |
7.2.1 苏北乡村权力结构 |
7.2.2 苏北乡村民主状况 |
7.2.3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
7.2.4 苏北治理模式的选择 |
7.3 苏北治理模式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
7.3.1 苏北财政收状况 |
7.3.2 苏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分析 |
7.3.3 苏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分析 |
7.3.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分析 |
第8章 苏南、苏北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比较研究 |
8.1 苏南、苏北经济情况比较 |
8.1.1 经济指标比较 |
8.1.2 村庄社会经济比较 |
8.2 乡村治理情况对比 |
8.2.1 权力结构分析 |
8.2.2 乡村民主状况 |
8.2.3 苏南苏北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比较 |
8.3 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的结构 |
8.3.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权力结构 |
8.3.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结构 |
8.3.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融资结构 |
8.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 |
8.4.1 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分析 |
8.4.2 农村公共产品的融资分析 |
8.4.3 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分析 |
8.5 苏南、苏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评价 |
8.5.1 苏南、苏北农村有线广播普及与利用率比较 |
8.5.2 苏南、苏北农村养老保障状况比较 |
8.5.3 综合评价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主持项目目录 |
(7)政府主导型的娄底市扶贫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背景 |
1.1.2 意义 |
1.2 国内外反贫困研究现状与实践综述 |
1.2.1 国外反贫困研究现状与实践综述 |
1.2.2 国内扶贫开发研究现状与实践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创新点和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基本方法 |
1.3.3 创新点 |
1.3.4 结构 |
第二章 扶贫开发的相关问题界定与理论依据分析 |
2.1 扶贫开发的类型界定 |
2.1.1 政府主导型 |
2.1.2 非政府组织引导型 |
2.2 扶贫开发的相关概念界定 |
2.2.1 贫困 |
2.2.2 绝对贫困 |
2.2.3 相对贫困 |
2.3 相关理论依据及其适用性分析 |
2.3.1 制度变迁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
2.3.2 后发优势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
2.3.3 激励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
第三章 娄底市经济发展和农村贫困现状研究 |
3.1 娄底市基本情况 |
3.1.1 自然条件 |
3.1.2 社会经济条件 |
3.2 娄底市经济发展现状 |
3.2.1 经济总量规模偏小,发展后劲相对不足 |
3.2.2 经济结构不合理,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任务重 |
3.2.3 地方财力不足,收支矛盾突出 |
3.2.4 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
3.2.5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呈现逐年扩大趋势 |
3.3 娄底市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
3.3.1 现状 |
3.3.2 范围 |
3.3.3 类型 |
第四章 政府主导型的娄底市扶贫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政府主导型的娄底市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
4.1.1 扶贫的主要措施 |
4.1.2 娄底市扶贫开发的主要成效 |
4.2 政府主导型的娄底市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
4.2.1 扶贫开发的成效已趋不明显 |
4.2.2 贫困农村自我发展的内力仍然不活 |
4.2.3 贫困户自我发展的意识淡薄 |
4.2.4 农村扶贫的外部政策环境仍然有待改善 |
4.3 政府主导型的娄底市扶贫开发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3.1 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
4.3.2 基层组织机构的涣散和村级经济组织的弱化 |
4.3.3 贫困户主体意识的缺失和人力资源的缺乏 |
4.3.4 宏观政策本身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 |
第五章 政府主导型的娄底市扶贫开发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
5.1 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
5.1.1 完善贫困户建档立卡监测制度 |
5.1.2 创新扶贫项目决策和管理制度 |
5.1.3 创新扶贫资金筹措和管理制度 |
5.1.4 创新扶贫开发成效监测考核机制 |
5.2 创新组织建设机制 |
5.2.1 创新村级班子建设机制 |
5.2.2 创新村级组织建设机制 |
5.2.3 建立农民的专业合作组织 |
5.3 强化贫困农民的参与意识 |
5.3.1 注重精神扶贫 |
5.3.2 注重参与式扶贫 |
5.3.3 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的能力 |
5.4 优化政策环境,整合扶贫资源 |
5.4.1 动员社会扶贫 |
5.4.2 整合扶贫资源 |
5.4.3 完善信贷扶贫政策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作者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二 扶贫开发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娄底市贫困户情况调查表 |
附录四 娄底市县级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统计表 |
(8)美国教师教育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体制与机制研究 ——以专业发展学校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一)关注教师教育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问题的缘由 |
(二)以美国为对象国缘由 |
(三)以体制和机制为研究重点的缘由 |
(四)以专业发展学校为中心的缘由 |
(五)研究问题澄清与分解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研究 |
(二)关于“专业发展学校”的研究 |
(三)简要总结与评价 |
三、概念界定 |
(一)大学与中小学合作 |
(二)专业发展学校 |
(三)体制与机制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意义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美国教师教育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史前考察 |
一、实验学校阶段(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60 年代末) |
(一)实验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
(二)实验学校的类型 |
(三)实验学校的作用与功能 |
二、入门学校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末至 20 世纪 80 年代) |
(一)入门学校的兴起与发展 |
(二)入门学校的运行 |
(三)入门学校的衰落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中的 |
一、教师教育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兴起的背景与理论基础 |
(一)兴起的背景 |
(二)理论基础 |
二、教师教育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类型 |
(一)以合作层次以依据 |
(二)以合作目标和内容为依据 |
(三)以合作性质为依据 |
(四)PDS 在众多合作类型中的位置 |
三、PDS 合作体制与机制的设计与演进 |
(一)奠基时期的 PDS 合作体制与机制设计(1986 年—1997 年) |
(二)标准化时期的 PDS 合作体制与机制设计(1997 年—2007 年) |
(三)深入持续发展时期的 PDS 合作体制与机制设计(2007 年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 PDS 合作模式实施概貌及功能定位 |
一、全美 PDS 合作模式实施概貌 |
(一)PDS 机构的全美分布 |
(二)PDS 管理体制 |
(三)PDS 资金 |
(四)PDS 中 NCATE 标准的运用 |
(五)PDS 项目/活动 |
(六)PDS 中的调查探究 |
(七)PDS 中的评价 |
二、专业发展学校的功能定位 |
(一)专业发展学校功能聚焦 |
(二)专业发展学校功能阐释 |
(三)专业发展学校的功能实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 PDS 合作体制与机制的整体呈现 |
一、美国优秀 PDS 的选定 |
(一)NAPDS 的年度优秀 PDS 评选 |
(二)相关文献中的优秀 PDS |
二、美国 PDS 实践中的合作体制 |
(一)合作关系的构建与维系 |
(二)合作机构、人员与资源 |
三、美国 PDS 实践中的合作机制 |
(一)合作的目标机制 |
(二)内容机制 |
(三)过程机制 |
(四)评价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 PDS 合作体制与机制的案例解析 |
一、马里兰州 PDS 兴起与发展中的组织与管理 |
(一)马里兰州 PDS 兴起阶段的组织与管理 |
(二)马里兰州 PDS 发展进程中的组织与管理 |
二、马里兰州 PDS 分布与实施现状 |
(一)马里兰州 PDS 的分布 |
(二)高等教育机构中 PDS 数量及职前教师参与情况 |
(三)马里兰州 PDS 发展水平分布 |
(四)文理学院教员参与 PDS 的情况 |
(五)马里兰州 PDS 中开展调查研究情况 |
(六)马里兰州 PDS 中的专业发展情况 |
(七)马里兰州 PDS 成本分析情况 |
(八)马里兰州 PDS 实施成效情况 |
三、《马里兰州 PDS 标准》中的合作体制与机制设计 |
(一)《马里兰州 PDS 标准》的开发 |
(二)《马里兰州 PDS 标准》的结构与内容 |
(三)《马里兰州 PDS 标准》中所体现的 PDS 体制与机制设计 |
四、马里兰州 PDS 实践运行中的合作体制与机制 |
(一)马里兰州 PDS 实践运行中的合作体制 |
(二)马里兰州 PDS 实践中的运行机制 |
五、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UMCP)PDS 的合作体制与机制 |
(一)UMCP 的 PDS 概述 |
(二)UMCP 的 PDS 合作体制 |
(三)UMCP 的 PDS 运行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与着作情况 |
(9)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概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研究进展综述及评价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基本评价 |
1.3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结构及内容 |
1.4.3 研究中的数据资料来源与使用说明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基本概念及范畴的界定 |
2.1 资源型城市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资源 |
2.1.2 资源产业 |
2.1.3 资源型城市 |
2.1.4 资源枯竭型城市 |
2.2 资源型城市形成发展机制分析 |
2.2.1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
2.2.2 我国资源型城市形成的制度学分析 |
2.2.3 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研究 |
2.3 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问题及衰退成因分析 |
2.3.1 存在问题 |
2.3.2 我国资源型城市衰退成因分析 |
2.4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出路—转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分析 |
3.1 资源型城市转型 |
3.1.1 转型 |
3.1.2 资源型城市转型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
3.2.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及研究进展 |
3.2.2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取向 |
3.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
3.3.1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变 |
3.3.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构成 |
3.3.3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
3.4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与核心问题 |
3.4.1 经济转型是重点 |
3.4.2 转型动力机制是关键 |
3.4.3 转型保障与支撑体系是前提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转型核心 |
4.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概述 |
4.1.1 产业转型基本理论 |
4.1.2 产业转型的流程 |
4.2 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的识别与调整 |
4.2.1 衰退产业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
4.2.2 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的识别与界定 |
4.2.3 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的调整及退出 |
4.3 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 |
4.3.1 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4.3.2 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的选择 |
4.3.3 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的培育与调控 |
4.4 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构建 |
4.4.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基础理论 |
4.4.2 资源型城市比较优势评价 |
4.4.3 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度量与培育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的构建 |
5.1 创新思想的起源及其理论发展 |
5.2 创新系统 |
5.2.1 国家创新系统 |
5.2.2 区域创新系统 |
5.3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构建 |
5.3.1 资源型城市构建创新体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5.3.2 资源型城市构建创新体系的原则 |
5.3.3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构建 |
5.3.4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
5.3.5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培育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研究 |
6.1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政策与法规体系综述 |
6.1.1 建立与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法规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6.1.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法规现状及存在问题 |
6.1.3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
6.1.4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应政策法规体系发展与改革方向 |
6.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三大政策机制” |
6.2.1 三大机制综述 |
6.2.2 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
6.2.3 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
6.2.4 替代产业扶持机制 |
6.3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应配套政策体系研究 |
6.3.1 资源型城市转型配套政策体系概论 |
6.3.2 资源型城市转型配套主要政策 |
6.4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
6.4.1 建立资源型城市转型专项法律法规 |
6.4.2 《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与完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7.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基础理论 |
7.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7.2.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基础理论 |
7.2.2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展 |
7.2.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
7.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
7.3.1 指标的量化与规范化处理 |
7.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7.3.3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典型资源型城市—江西萍乡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 |
8.1 萍乡自然与社会经济发展 |
8.2 萍乡转型SWOT分析 |
8.2.1 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分析 |
8.2.2 发展优势与机遇分析 |
8.3 萍乡转型分析 |
8.3.1 资源型国企—萍矿集团转型与改革 |
8.3.2 产业结构调整 |
8.3.3 采煤区沉陷治理工程 |
8.3.4 创新建设 |
8.4 萍乡市转型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
8.5 本章小节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创新点 |
9.2 存在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转型时期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模式及整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特色的社会转型 |
1.1.2 选择山东沿海地区 |
1.2 基本概念 |
1.2.1 农村城市化 |
1.2.2 发展模式 |
1.2.3 转型社区 |
1.2.4 整合机制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国外对城市化的研究 |
1.3.2 国内对农村城市化的研究 |
1.3.3 国内农村社区的城市化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国外农村城市化模式的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外城市化的相关理论 |
2.1.1 国外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
2.1.2 国外城市化模式基本理论 |
2.2 国外农村城市化模式研究的进展与比较 |
2.2.1 国外农村城市化模式研究的进展 |
2.2.2 Desakota 与Ruralopolises 模式 |
2.3 小结 |
第三章 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模式现状分析 |
3.1 我国农村城市化模式基本理论分析 |
3.1.1 我国城市化模式理论 |
3.1.2 城市化模式的动力因素 |
3.2 沿海地区农村城市化模式的分类 |
3.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农村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
3.2.2 内生型、外生型农村城市化模式的划分 |
3.3 当前山东沿海地区农村城市化模式的实践分析 |
3.3.1 内生型 |
3.3.2 外生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转型时期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的新特点、新问题 |
4.1 转型时期沿海农村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
4.1.1 和谐与冲突 |
4.1.2 博弈与失衡 |
4.1.3 整合与分化 |
4.1.4 消除与存续 |
4.2 转型时期制约沿海农村城市化的主要问题 |
4.2.1 思想观念因素 |
4.2.2 生态环境因素 |
4.2.3 利益分配因素 |
4.2.4 政策因素 |
4.3 小结 |
第五章 沿海农村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协调互动的路径取向 |
5.1 沿海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与城市的经济互动协调 |
5.1.1 非正规经济的规范化建构 |
5.1.2 类正规经济的规模化建构 |
5.2 沿海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与城市的社会互动协调 |
5.2.1 失地农民市民意识的培养 |
5.2.2 农村社区面临向城市社区转型 |
5.2.3 由农村亚文化到新型社区文化的转型 |
5.3 沿海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与城市的区域空间互动协调 |
5.3.1 农村与城市空间改造的和谐 |
5.3.2 农村的开放空间改造 |
5.3.3 循环式设计方法 |
5.4 沿海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与城市的生态互动协调 |
5.4.1 生态建设方式 |
5.4.2 生态建设的可操作性 |
5.5 小结 |
第六章 沿海农村城市化的力冲场域——“转型社区” |
6.1 “转型社区”概念界定 |
6.1.1 “转型社区”定义 |
6.1.2 “转型社区”的特征 |
6.2 “转型社区”的经济状况 |
6.2.1 社区资源与社区经济 |
6.2.2 “转型社区”经济规模与产业分布 |
6.2.3 “转型社区”经济的特征 |
6.3 “转型社区”的地域特征 |
6.3.1 “转型社区”的全方位扩张 |
6.3.2 “转型社区”中心作用的凸现 |
6.3.3 二元格局的弱化 |
6.4 “转型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 |
6.4.1 “转型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革的影响因素 |
6.4.2 “转型社区”失地家庭生活方式的多元实态剖析 |
6.4.3 “转型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特征 |
6.5 小结 |
第七章 构建沿海“转型社区”的整合机制 |
7.1 建立沿海“转型社区”资源整合机制 |
7.1.1 资源整合的内容及原则 |
7.1.2 青岛市城阳区“转型社区”资源配置情况现状分析 |
7.1.3 沿海“转型社区”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
7.1.4 沿海“转型社区”资源整合的对策思考 |
7.2 健全沿海“转型社区”服务机制 |
7.2.1 “转型社区”服务的内涵 |
7.2.2 “转型社区”服务现状——以H 社区为例 |
7.2.3 沿海“转型社区”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7.2.4 健全沿海“转型社区”服务发展的保障机制 |
7.3 创新沿海“转型社区”制度规范机制 |
7.3.1 制度规范机制创新的原则 |
7.3.2 “转型社区”制度规范机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
7.3.3 “转型社区”制度规范的特色——村规民约的作用分析 |
7.3.4 村规民约在沿海“转型社区”中的实践——以青岛市J 社区为例 |
7.4 完善沿海“转型社区”自治参与机制 |
7.4.1 “转型社区”居民自治的内容 |
7.4.2 “转型社区”自治参与机制的价值意义 |
7.4.3 青岛市城阳区D 社区“转型社区”自治参与现状 |
7.4.4 完善“转型社区”居民自治参与的方向和途径 |
7.5 完善沿海“转型社区”文化创建机制 |
7.5.1 文化对沿海“转型社区”发展的影响 |
7.5.2 当前沿海“转型社区”文化现状分析 |
7.5.3 “转型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7.5.4 沿海“转型社区”文化机制整合策略分析 |
7.6 建构沿海“转型社区”心理调节机制 |
7.6.1 心理调节机制整合的终极目标——社区归属感·认同感的建构 |
7.6.2 社会转型期培育“转型社区”归属感·认同感的意义 |
7.6.3 “转型社区”归属感·认同感的现状及突出问题——以 Q 社区为例 |
7.6.4 增强“转型社区”居民社区归属感·认同感的政策建议 |
7.7 小结 |
结论 |
图表出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三项资金”问题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三项资金”问题研讨会综述[J]. 余伦昌. 广东金融, 1992(01)
- [2]中国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评价研究 ——以江苏为例[D]. 张娟.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6)
- [3]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机理与实证[D]. 程琳琳. 华中农业大学, 2018
- [4]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5]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以江苏为例[D]. 于水.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6)
- [6]用好增量 活化存量 促进乡镇企业稳定协调发展——农业银行南通分行乡镇企业资金管理研讨会综述[J]. 孙宏兵,费耀辉. 江苏农村金融, 1990(12)
- [7]政府主导型的娄底市扶贫开发研究[D]. 游小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07)
- [8]美国教师教育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体制与机制研究 ——以专业发展学校为中心[D]. 张晓莉.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9]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剑平. 中南大学, 2007(12)
- [10]转型时期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模式及整合机制研究[D]. 邵峰. 天津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