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北魏建筑

龙门石窟北魏建筑

一、龙门石窟中的北魏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郭静娜[1](2021)在《北魏平城佛教石窟群文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佛教始于天竺,之后沿着丝绸之路东传。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定都平城,随着北魏对外贸易及战争的频繁,平城逐渐成为北魏时期丝绸之路最东端的城市,由此外来文化在平城大放异彩。同时由于北魏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也使佛教在平城发展极为繁荣,以云冈石窟为代表的数座石窟陆续开凿,形成了以云冈石窟为中心的北魏平城佛教石窟群,这些石窟也在造像、乐舞、纹饰、建筑、题材等方面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征。

张子娴,尹夏清[2](2021)在《云冈石窟束帛造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冈石窟作为北魏平城时期皇室贵族开窟建寺的典范,无论是石窟雕刻还是装饰技艺都体现出多元的文化风格。文章将作为石窟雕刻与装饰的束帛造型进行统计分类,并辅以其上所承形象的辨认区分,对云冈石窟中束帛造型的位置分布、形制样式以及美学风格等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

冉令江[3](2021)在《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北朝艺术风格演变研究》文中提出

朱伟[4](2021)在《北朝皇室石窟选址布局与建筑形制研究 ——以响堂山、云冈及龙门石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石窟建筑最初起源于古印度,属于我国古代佛教建筑的一种特殊形式,作为历史与文化发展的载体,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与发展。石窟建筑盛行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由于受到宗教文化与政治历史的影响,在佛教、艺术、建筑、雕刻及书法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我国石窟建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北朝皇室石窟具有浓厚的建筑文化价值。本文选取三处具有代表性的石窟群进行调研论述,即邯郸响堂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本课题基于建筑学角度,以石窟群的“选址布局”和“建筑形制”为切入点,主要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及图解示意的方式,从石窟建筑的整体和局部两个部分来进行研究论述。在石窟“选址布局”的研究中,从选址主旨思想和空间布局特征两方面论述,并将响堂山、云冈及龙门石窟这三处石窟群进行对比,总结其选址布局的异同点,进一步分析北朝皇室石窟群选址布局的基本特征。在石窟“建筑形制”的研究中,以响堂山、云冈及龙门石窟中北朝时期凿建的部分石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窟洞建筑形制方面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窟室形制、窟龛形制、塔柱形制及窟檐形制等内容,同时对石窟的功能类型、空间类型及窟檐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之上,将三处石窟群中的部分石窟进行对比,分析石窟在建筑形制方面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其中的变化规律。本课题基于建筑学的角度,从整体出发,对响堂山、云冈及龙门石窟的选址主旨思想与空间布局特征进行分析;从局部出发,对三处石窟群中北朝时期开凿的部分石窟建筑进行研究论述,总结其建筑形制的基本特征,期望能够为石窟的建筑形制及复原保护方面提供实质性的参考。

鲁云云[5](2021)在《云冈石窟中的忍冬纹样研究》文中指出真容巨状、气势雄伟的云冈石窟,被誉为公元五世纪中国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装饰纹样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不容忽视。忍冬纹样又因其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的特点而在云冈石窟众多装饰纹样中显得格外突出。本文以分布在云冈石窟各个洞窟中的忍冬纹样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前人对忍冬纹样式源流的研究状况,再结合部分云冈石窟中的忍冬纹样式与西方古建筑雕饰上的棕叶纹及汉画像石边饰上的纹样对比,认为不同类型的忍冬纹样应有着各自的源流演变,忍冬纹的源流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孤立的特指一种来源。其次运用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将云冈石窟里的忍冬纹样分为普遍类、繁复类和特殊类三大类,再根据忍冬纹样式的变化细分为若干型,系统的对云冈石窟里的忍冬纹样进行类型分析。同时将目光还放到了同一时期开凿的龙门、巩县、响堂山石窟和考古发现中出土的忍冬纹资料,运用云冈石窟忍冬纹样类型分析的研究方法类比分析这些材料,从而建立云冈石窟中的忍冬纹样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再次,结合美术学中的图像法从平面和空间两个角度对云冈石窟中的忍冬纹样装饰功能进行分析,通过选取部分代表性材料的个案研究探寻忍冬纹样的装饰意涵。最后在上述三大研究主体源流、类型、装饰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关于忍冬纹的认识。云冈石窟忍冬纹样的深入研究,对于探寻五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云冈石窟所开创的云冈纹样模式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以及深化云冈石窟花草图案艺术美的理解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宋美乐[6](2020)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音乐史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音乐发展史中的重要时期,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在此时期留下丰富的音乐史料,主要包括文献史料与文物史料。这些史料详细呈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在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佛教音乐、音乐交流方面的发展面貌。此时期,洛阳的宫廷音乐包含雅乐与燕乐,雅乐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进行了少量创新,燕乐主要内容体现了魏晋时期清商乐的产生。民间音乐多体现于谣谚的形式,佛教音乐在此时期的洛阳经历了初传、发展、繁盛的三个阶段,音乐交流在此时期已出现了中亚、西亚、南亚等多个国家的交流。同时,洛阳音乐在东汉、曹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亦呈现不同的时代特点。

张保珍[7](2020)在《半跏思惟像研究 ——从印度到中国》文中提出半跏思惟像是佛教美术中少有的以形式命名的造像,流行于印度贵霜后期的犍陀罗地区,十六国北朝时成为汉地佛教造像的重要类型,并远播朝鲜半岛及日本。本文以印度与中国的半跏思惟像为中心,从图像学角度对其姿体形态、服饰装具、场景标识等造型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对造像的身份尊格、图像含义、信仰形态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揭示半跏思惟像的发生和演变历程,系统阐释半跏思惟像的本质含义。印度半跏思惟像由半跏坐姿和思惟手势结合而成,前者象征王者身份,后者表现人物悲悯、忧虑等心理状态,二者早在印度无佛像时代已经出现,到贵霜时趋于定型。根据表现形式,印度半跏思惟像分为“佛传图”、“说法图”及“尊像”三个系列。佛传图中的半跏思惟像主要表现悉达多太子身处世俗爱欲与修行觉悟之间的艰难抉择,并隐喻太子“思惟成佛”的觉悟途径。“说法图”与“三尊像”中的半跏思惟菩萨,多与交脚菩萨对称布局,二者可能是化导众生的观音和上证菩提的弥勒。“说法图”另有半跏思惟附属图像,对应天人菩萨的闻法姿态。单尊半跏思惟像形式各异,身份限于释迦与观音,抑或两者并存。中国半跏思惟像较早见于吴晋时期的南方墓葬及稍后的克孜尔石窟。十六国、北魏时期,半跏思惟像广布于中原北方地区的石窟寺及受其影响的造像碑、造像塔中,形式特征虽不相类同,但多与犍陀罗的“树下静观图”或“说法图”有关。北魏晚期,半跏思惟像在龙门石窟完成“树下思惟”图式的汉化定型,影响延续至隋代中期的莫高窟壁画。东魏、北齐时,单尊半跏思惟像在曲阳、邺城、青州形成地域风格中心,“太子思惟像”的表现程式及其象征含义得以固化。隋唐以后,佛教趋向多元化发展,半跏思惟像隐含的身份尊格与信仰观念逐渐淡化,并由此走向衰落。

张潇[8](2019)在《河南巩县石窟的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巩县石窟是中国着名的石窟寺之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老县城东北约13公里的南河渡镇,开凿于寺湾村大力山断崖之上。石窟“一”字型横向分布,分为西、中、东三个区域,现存有5个窟,1个千佛龛,3尊大型摩崖造像,以及331个摩崖造像小龛。自北魏始凿以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唐至明清时期,各类造像与题记丰富,在中国石窟寺发展史以及佛教艺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研究立足于田野,利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巩县石窟进行了科学调查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正文部分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本文选题背景。根据现存造像情况和现有研究成果,石窟寺确系始凿于北魏后期,但因无确切的文献记载,石窟寺究竟为何会开凿于此地,主体洞窟和窟内造像龛是否为北魏帝室所开凿的皇家石窟,其具体开凿年代和发展脉络到底如何,目前学术界仍存在争议。另外,除主体洞窟和窟内造像龛外,巩县石窟拥有数量众多的小型造像龛,这些造像龛的开凿年代、特点等问题也没有进行过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其次,对巩县石窟的既往发现和研究史进行了梳理;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并交代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为概述。首先对巩县石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探讨了巩县石窟周边独特的水利和交通地理条件;其次,从巩县石窟出发,对中国石窟寺的选址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本章亦对河洛历史文化与佛教文化进行了探讨。第三章对巩县石窟5个主体洞窟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首先刊布了主体洞窟调查报告;其次,在调查的基础上,就洞窟形制和造像选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巩县石窟5个主体洞窟中,第1、2、3、4窟为中心柱石窟,形制既吸取了云冈第三期石窟的特点,又将龙门佛殿窟的一些布局特点纳入了开凿的设计中;第5窟为方形三壁三龛式佛殿窟,不仅仅是对龙门宾阳中洞的复刻和描摹,也是云冈和龙门两种形制特色结合的产物。洞窟礼拜观像方式的发展,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第四章对巩县石窟的窟内造像龛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首先,刊布了窟内造像龛调查报告,打破以洞窟为基本单位的限制,采取以造像龛为基本研究单位的方法,对窟龛造像进行编号;其次,对窟内造像龛进行了类型学研究;最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类型学的结论,对于巩县石窟的年代和序列做出以下推断:第1窟的开凿时间最早,是为宣武帝所开凿,时代约相当于龙门大型石窟停工的熙平年间;第2窟在雕凿出雏形后废弃而并非完工后崩塌,与灵太后胡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第1窟、第2窟并非作为双窟所营建,第2窟是独立的、以灵太后为功德主的大型石窟;第4窟和第3窟都是为孝明帝以及当时实际掌握政权的灵太后胡氏所造,在时间序列上晚于第1窟,与第2窟的时间相当,但也开始于熙平年间。因灵太后被废,后期壁面雕凿十分粗糙和草率,并且第3窟出现了众多的雕凿改变;第5窟本意是为孝庄帝所造,但经北魏末期的动乱和政治斗争之后,实际完工于孝武帝时期,但仍为皇家力量所造,并非民间自主雕凿。第五章首次刊布了巩县石窟外壁摩崖造像小龛及洞窟内后期雕凿造像小龛的完整调查报告,为小龛的研究提供基础。第六章对巩县石窟造像小龛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首先,通过类型学分析,将巩县石窟的小龛雕刻分为北朝造像小龛和唐代造像小龛两个部分;其次,就两个不同时期的小龛雕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北朝小龛的雕凿,始于北魏普泰年间,但北魏时期的小龛仅可确认227龛一例。可确认的东西魏时期的小龛远多于北魏,雕凿位置相对统一,都围绕在各个窟窟门的周围,尤其是第5窟,数量最多。东魏小龛数量远多于西魏,说明此地区还是处于东魏控制之下的。北齐时期是巩县石窟小龛雕刻的一个高峰,除占据中区外,在各个窟的外壁均有分布,雕凿的类型来看,也更加多样和富于变化,有了很多创新和改变,但由于巩县在北齐时期仍然比较封闭,所以造像保留了更多北魏和东西魏的传统,衣衫仍然比较厚实,并无轻薄贴体的发展趋势,可见巩县石窟的北齐小龛造像具有浓厚的当地特色。巩县石窟无北周小龛雕刻。晚期的小龛全部雕刻于唐代,就年代跨度来说是很宽的,早中晚唐都有,但就雕凿的数量和质量来看,明显集中雕凿于唐高宗和武周时期,龙朔年间、麟德和乾封年间、总章和咸亨年间为三个雕凿高峰。第七章对巩县石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帝后礼佛图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分析了礼佛图的现状、来源以及独特性和价值;第二部分对巩县石窟与其他相关石窟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证,讨论了巩县石窟与云冈石窟、鸿庆寺石窟、水泉石窟、西沃石窟和万佛山石窟的关系。结语部分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对于研究中未尽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继续开展提出了方向。

司博仑[9](2019)在《南涅水石刻馆单体造像佛衣样式探析 ——以第一、三、五、七展厅单体佛造像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坐落于太行山中的沁县南涅水村,于1957年发掘出一大批以民间石刻为主的石刻造像,根据其确切纪年的题记记载,这批石刻造像所属历史时代最早为北魏永平元年(508年),最晚的为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南涅水石刻馆单体造像展厅中的“半披式”佛衣样式造像与云冈石窟造像不同,云冈石窟体现的是在统治者的监督下对佛像佛衣塑造的规范性,而在南涅水造像中的“半披式”佛衣样式中体现出的是工匠的变通。云冈石窟以及龙门石窟中千佛“垂领式”佛衣样式在展出的南涅水石刻造像中仅有两比丘立像。而“褒衣博带式”佛像的衣裙下摆也不像云冈那种形如张开羽翼的鸟的翅膀般张扬,其给人的感觉是含蓄之美。“敷搭双肩下垂式”与“钩钮式”佛衣样式衣纹浅刻,与龙门石窟的那种华丽的装饰相比,更多的是体现质朴的民俗气息,但缺失了龙门石窟衣纹的那种写实性与装饰性。整体来看,南涅水石刻馆中的单体造像展厅的造像多显示世俗化特征,是为中下层阶级人士所喜闻乐见的形象特征。佛像面容不像皇家石窟那种庄严雄伟之感,从南涅水石刻单体造像中还存在的佛头中可以看出其样貌多为朴实善良的常人面孔,加上其砂岩材质经过时间的打磨冲刷,更显佛像柔美之感及不食人间烟火的超凡精神,其半圆雕式的形制凸显了由高浮雕向圆雕不成熟的过渡转变。本文采用实地考察、佛像测绘、考古出土等材料,运用图像分析对比的方法,分析出南涅水石刻馆中的单体造像佛衣雕刻较之云冈、龙门石窟整体趋于轻薄,除“褒衣博带式”佛衣样式与龙门石窟中相同佛衣样式较为相似外,其余佛衣样式多是差异性大于相似性,以彰显出其对两大石窟的继承与创新。三大窖藏石刻之一的南涅水石刻自被发掘以来,就散发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们研究民间石刻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王姣姣[10](2016)在《河南石窟造像中的吹管乐器考辨》文中提出目前,有关中国吹管乐器的研究已经有大量实物出土,在很多画像砖、石窟造像、石窟壁画以及字画上都能看到吹管乐器的身影。但是对于部分吹管乐器的形制和名称的考证,学者们也常有争论,甚至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观点。河南石窟造像中有大量演奏器乐或歌舞的伎乐人和伎乐天的音乐图像。本课题将河南石窟音乐图像中的吹管乐器,在使用传统气鸣发声原理划分的同时,从持式上将其划分为“横、竖、直、斜”四类乐管;将石窟中的“边棱类”横吹乐管称为“篪”,且发现龙门石窟古阳洞中有一个开孔居中的吹“篪”伎音乐图像;还发现了龙门石窟中前人所没有发现的斜吹乐管“龠”。石窟音乐图像中的吹管乐器形制是随着时代更新的,这些乐器也反映了其对应时代的乐队编制,以及汉传佛教使用乐器的本土化。这些音乐图像资料对研究中国的乐器历史有很大的价值。

二、龙门石窟中的北魏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门石窟中的北魏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1)北魏平城佛教石窟群文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造像
二、乐舞
三、西来纹样
四、建筑
五、雕刻题材
六、平城佛教石窟群的影响与意义

(2)云冈石窟束帛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冈石窟束帛造型的装饰分布
2 云冈石窟中束帛造型的形制样式
3 云冈石窟中束帛造型的美学风格
4 结语

(4)北朝皇室石窟选址布局与建筑形制研究 ——以响堂山、云冈及龙门石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概述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石窟”的涵义
        1.3.2 石窟“建筑形制”的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我国石窟建筑的发展历程及类型概述
    2.1 佛教文化对中国石窟建筑文化的影响
        2.1.1 我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
        2.1.2 佛教文化与中国建筑文化的联系
        2.1.3 佛教文化对石窟建筑的影响
    2.2 我国石窟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2.2.1 石窟建筑的起源
        2.2.2 起初传入阶段
        2.2.3 发展盛行阶段
        2.2.4 由盛转衰阶段
        2.2.5 主要石窟分布概况
    2.3 我国石窟建筑的类型概述
        2.3.1 功能类型
        2.3.2 空间类型
        2.3.3 空间形式类型
        2.3.4 传统窟檐类型
    2.4 石窟建筑的破坏与保护
        2.4.1 破坏因素
        2.4.2 保护方式
        2.4.3 保护原则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朝响堂山、云冈及龙门石窟选址与布局特征研究
    3.1 我国石窟建筑选址的基本原则
    3.2 响堂山石窟的选址与布局
        3.2.1 自然历史概况
        3.2.2 选址主旨思想
        3.2.3 空间布局特征
    3.3 云冈石窟的选址与布局
        3.3.1 自然历史概况
        3.3.2 选址主旨思想
        3.3.3 空间布局特征
    3.4 龙门石窟的选址与布局
        3.4.1 自然历史概况
        3.4.2 选址主旨思想
        3.4.3 空间布局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朝响堂山石窟建筑形制特征研究
    4.1 南响堂山石窟建筑形制
        4.1.1 下层“塔柱窟”形制
        4.1.2 上层“佛殿窟”形制
        4.1.3 其余石窟形制
        4.1.4 南响堂山石窟建筑形制总结
    4.2 北响堂山石窟建筑形制
        4.2.1 南区“佛殿窟”形制
        4.2.2 中区“塔柱窟”与“佛殿窟”形制
        4.2.3 北区“塔柱窟”与“佛殿窟”形制
        4.2.4 北响堂山石窟建筑形制总结
        4.2.5 窟檐建筑保护现状分析
    4.3 水浴寺石窟建筑形制
        4.3.1 东、西两窟形制
        4.3.2 东、西两侧摩崖佛龛群形制
        4.3.3 水浴寺石窟建筑形制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朝云冈与龙门石窟建筑形制特征研究
    5.1 云冈石窟建筑形制特征研究
        5.1.1 北魏早期“大像窟”形制
        5.1.2 北魏中期“成组双窟”形制
        5.1.3 北魏晚期“中小型窟”形制简述
        5.1.4 早期“昙曜五窟”与中期“双窟”形制对比
    5.2 龙门北朝时期石窟建筑形制特征研究
        5.2.1 兴盛期“大型”佛殿窟形制
        5.2.2 过渡期“中型”佛殿窟形制
        5.2.3 复兴期“代表性”石窟简述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北朝响堂山、云冈及龙门石窟建筑形制对比研究
    6.1 响堂山与云冈石窟建筑形制的对比
        6.1.1 “塔柱窟”中心柱形制对比
        6.1.2 “佛殿窟”窟室平面对比
        6.1.3 窟檐形制对比
        6.1.4 龛像形制对比
    6.2 响堂山与龙门石窟建筑形制的对比
        6.2.1 “佛殿窟”窟室平面对比
        6.2.2 龛像形制对比
        6.2.3 窟檐形制对比
    6.3 龙门与云冈石窟建筑形制的对比
        6.3.1 “佛殿窟”窟室平面对比
        6.3.2 龛像形制对比
        6.3.3 窟内装饰对比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5)云冈石窟中的忍冬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目的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忍冬纹样的源流分析
    2.1 忍冬纹样源流的几种概说
    2.2 忍冬纹样源流的多元化分析
第三章 忍冬纹样的类型分析
    3.1 云冈石窟中的忍冬纹样类型分析
        3.1.1 普遍类
        3.1.2 繁复类
        3.1.3 特殊类
    3.2 云冈石窟中的忍冬纹样类型对北朝周边石窟的影响
        3.2.1 龙门石窟
        3.2.2 巩县石窟
        3.2.3 响堂山石窟
    3.3 云冈石窟中的忍冬纹样类型对北朝考古发现的影响
        3.3.1 建筑
        3.3.2 织绣
        3.3.3 墓葬
        3.3.4 器皿
第四章 忍冬纹样的装饰功能分析
    4.1 云冈石窟中的忍冬纹样装饰功能分析
        4.1.1 平面角度装饰功能分析
        4.1.2 空间角度装饰功能分析
    4.2 云冈石窟中的忍冬纹样装饰功能影响
第五章 忍冬纹样的几点认识
总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音乐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章 东汉时期洛阳音乐史料分析
    第一节 宫廷音乐相关史料分析
        一、“汉乐四品”史料分析
        二、宫廷音乐的内容分析
    第二节 民间音乐相关史料分析
        一、文献史料
        二、文物史料
    第三节 佛教音乐相关史料分析
        一、文献史料
        二、文物史料
    第四节 音乐交流相关史料分析
        一、掸国
        二、夫余国
        三、匈奴
第二章 曹魏时期洛阳音乐史料分析
    第一节 宫廷音乐相关史料分析
        一、文献史料
        二、文物史料
    第二节 民间音乐相关史料分析
        一、文献史料
        二、文物史料
    第三节 佛教音乐相关史料分析
    第四节 音乐交流相关史料研究
        一、音乐输入
        二、音乐输出
第三章 两晋时期洛阳音乐史料分析
    第一节 宫廷音乐相关史料分析
    第二节 民间音乐相关史料分析
        一、文献史料
        二、文物史料
    第三节 佛教音乐相关史料分析
    第四节 音乐交流相关史料分析
第四章 北魏时期洛阳音乐史料分析
    第一节 宫廷音乐相关史料分析
        一、文献史料
        二、文物史料
    第二节 民间音乐相关史料分析
        一、文献史料
        二、文物史料
    第三节 佛教音乐相关史料分析
        一、龙门石窟音乐史料
        二、《洛阳伽蓝记》中佛教音乐史料
    第四节 音乐交流相关史料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7)半跏思惟像研究 ——从印度到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半跏思惟像的印度起源
    第一节 佛传图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纳亲图”中的悉达多太子
        二、“树下静观图”中的悉达多太子
        三、“决意出家图”中的悉达多太子
        四、“降魔成道图”中的魔王
        五、“涅盘图”中的世俗人物、佛弟子与天神
    第二节 “说法图”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半跏思惟像的形制特征
        二、半跏思惟像的图像含义
    第三节 尊像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三尊像”中的半跏思惟胁侍
        二、单尊半跏思惟像
    第四节 非标准式半跏思惟像
        一、“与驭者、爱马作别图”中的太子思惟像
        二、“占梦图”和“占相图”中的摩耶夫人思惟像
        三、天神思惟像
        四、婆罗门仙人思惟像
    第五节 半跏思惟像起源问题的再探讨
第二章 半跏思惟像初传中国
    第一节 南方吴晋时期的半跏思惟像
        一、半跏思惟像的形制特征
        二、半跏思惟像的形式溯源
        三、半跏思惟像的图像志分析
        四、半跏思惟像的传入路径
    第二节 克孜尔石窟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半跏思惟像的形制特征
        二、半跏思惟像的图像含义
        三、非标准式半跏思惟像
    第三节 北方十六国时期的半跏思惟像
        一、半跏思惟像的形制特征
        二、半跏思惟像的图像含义
第三章 汉地半跏思惟像的本土化呈现
    第一节 石窟造像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云冈石窟中的半跏思惟胁侍和“白马吻足”
        二、敦煌莫高窟中半跏思惟像的时代类型
        三、麦积山石窟中交脚与半跏思惟对称构图
        四、龙门石窟中的“树下思惟”图式
        五、其他石窟中的半跏思惟像
    第二节 造像碑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半跏思惟像的形制特征
        二、半跏思惟像的图像含义与信仰形态
        三、对南朝造像碑相关图像的探讨
    第三节 造像塔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半跏思惟像的生成与演变
        二、半跏思惟像的组合形式与图像含义
    第四节 单体半跏思惟像
        一、太平真君三年半跏思惟像的意义
        二、太和时期金铜观音像与“树下思惟”
        三、河南“三尊像”中的半跏思惟菩萨
        四、曲阳造像中的“太子思惟”
        五、邺城造像中的“白马吻足”
        六、青州造像中的南朝因素
        七、其他单体造像的相关问题
    第五节 北朝墓葬美术中的半跏人物形象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河南巩县石窟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意义
    第二节 巩县石窟的既往发现与研究史
        一.初始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二.探索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
        三.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
        四.繁荣阶段(21世纪至今)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述
    第一节 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石窟寺选址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环境
        三.水利和交通地理条件
        四.石窟寺的选址与原则
    第二节 河洛文化与佛教
第三章 主体洞窟的调查与研究
    第一节 洞窟调查报告
        一.洞窟编号说明
        二.西区洞窟
        三.东区洞窟
    第二节 洞窟形制与造像布局
        一.洞窟形制
        二.造像布局
第四章 窟内造像龛的调查与研究
    第一节 窟内造像龛调查报告
        一.窟内造像龛(即窟龛)编号说明
        二.西区窟龛
        三.东区窟龛
    第二节 窟内造像龛类型
        一.窟龛形制
        二.造像形式和组合
        三.佛装主尊
        四.菩萨装主尊
        五.胁侍菩萨像
        六.胁侍弟子像
    第三节 窟内造像龛雕凿特点和年代
        一.造像龛的龛形特点
        二.造像选择
        三.巩县石窟雕凿年代推断
第五章 造像小龛调查报告
    第一节 西区小龛调查报告
    第二节 中区小龛调查报告
    第三节 东区小龛调查报告
第六章 造像小龛研究
    第一节 造像小龛的类型
        一.小龛形制
        二.造像形式和组合
        三.佛装主尊
        四.菩萨装主尊
        五.主尊台座的类型
    第二节 造像小龛的分期和年代
        一.小龛的分组
        二.小龛的年代和特点
第七章 巩县石窟其他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 帝后礼佛图研究
        一.帝后礼佛图遗存现状
        二.巩县石窟帝后礼佛图来源
        三.巩县石窟帝后礼佛图独特性和价值
    第二节 巩县石窟与其它石窟的关系研究
        一.巩县石窟与云冈石窟的关系
        二.巩县石窟与鸿庆寺的关系
        三.巩县石窟与水泉石窟的关系
        四.巩县石窟与西沃石窟的关系
        五.巩县石窟与万佛山石窟的关系
结语
附录 巩县石窟壁脚雕刻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9)南涅水石刻馆单体造像佛衣样式探析 ——以第一、三、五、七展厅单体佛造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来源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方法与不足之处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3.3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南涅水石刻历史沿革和遗存现状
    2.1 南涅水石刻的历史沿革
    2.2 南涅水石刻出土情况与单体造像遗存现状
第三章 南涅水石刻馆单体佛造像的服饰样式研究
    3.1 佛教造像服饰起源
    3.2 南涅水石刻馆单体佛造像的服饰样式研究
        3.2.1 “半披式”佛衣样式
        3.2.2 “垂领式”佛衣样式
        3.2.3 “褒衣博带式”佛衣样式
        3.2.4 “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样式
        3.2.5 “钩纽式”佛衣样式
    3.3 小结
第四章 南涅水石刻单体造像与云冈、龙门石窟造像服饰之比较
    4.1 云冈、龙门石窟开凿背景及分期
        4.1.1 云冈石窟开凿背景及分期
        4.1.2 龙门石窟开凿背景及分期
    4.2 南涅水石刻单体造像与云冈、龙门石窟造像服饰之比较
        4.2.1 “半披式”佛衣样式之比较
        4.2.2 “垂领式”佛衣样式之比较
        4.2.3 “褒衣博带式”佛衣样式之比较
        4.2.4 “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样式之比较
        4.2.5 “钩钮式”佛衣样式之比较
    4.3 小结
第五章 沁县南涅水石刻单体造像的地域性及掩埋缘由探析
    5.1 南涅水石刻的地域性及造像风格成因
    5.2 南涅水石刻造像掩埋缘由
结语
附录一 :南涅水石刻馆单体造像佛衣样式手绘图稿
附录二 :南涅水石刻馆单体造像展厅造像数据测量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河南石窟造像中的吹管乐器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龙、巩石窟造像概说
        1.龙门石窟
        2.巩义石窟
    二、与石窟造像艺术研究的相关论着
        1.河南石窟造像艺术相关着作
        2.龙、巩石窟造像艺术相关图集
        3.龙、巩石窟造像的音乐学研究文章和专着略述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龙、巩石窟造像中的“笛”类乐管考辨
    第一节 “笛”名的古今之变
    第二节 龙、巩石窟造像中的竖吹之“笛”
        一、龙门石窟造像中的吹“笛”伎
        二、巩义石窟造像中的吹“笛”伎
    第三节 龙、巩石窟造像中的横吹之“篪”
        一、龙门石窟造像中的吹“篪”伎
        二、巩义石窟造像中的吹“篪”伎
第二章 龙、巩石窟造像中的“簧哨”类乐管考辨
    第一节 簧哨类直吹乐管
    第二节 龙、巩石窟造像中的“筚篥”
    第三节 龙、巩石窟造像中的“笙”、“竽”
    第四节 龙、巩石窟造像中的“角”、“贝”
第三章 龙、巩石窟造像中的“籁”类乐管考辨
    第一节 “龠”与“箫”的辨说
        一、“龠”与“箫”的错误混说
        二、关于“龠”为单管“斜吹”说
        三、“箫”名的古今有别
    第二节 龙门石窟单管斜吹之“龠”
    第三节 龙、巩石窟造像中的竖吹之“箫”(排箫)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龙门石窟中的北魏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1]北魏平城佛教石窟群文化特征研究[J]. 郭静娜. 云冈研究, 2021(04)
  • [2]云冈石窟束帛造型研究[J]. 张子娴,尹夏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23)
  • [3]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北朝艺术风格演变研究[D]. 冉令江. 东南大学, 2021
  • [4]北朝皇室石窟选址布局与建筑形制研究 ——以响堂山、云冈及龙门石窟为例[D]. 朱伟.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5]云冈石窟中的忍冬纹样研究[D]. 鲁云云. 山西大学, 2021
  • [6]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音乐史料研究[D]. 宋美乐. 青岛大学, 2020(02)
  • [7]半跏思惟像研究 ——从印度到中国[D]. 张保珍.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8]河南巩县石窟的调查与研究[D]. 张潇. 南京大学, 2019(12)
  • [9]南涅水石刻馆单体造像佛衣样式探析 ——以第一、三、五、七展厅单体佛造像为例[D]. 司博仑. 山西大学, 2019(02)
  • [10]河南石窟造像中的吹管乐器考辨[D]. 王姣姣.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龙门石窟北魏建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