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会理拉拉—通安地区钠质岩特征及石龙式铁矿成因(论文文献综述)
宋昊[1](2014)在《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及区域成矿作用》文中指出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前寒武纪地层中赋存的铜-铁矿床以矿床数量多、规模大、伴生多种金属等为特征,其中拉拉、大红山等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具有代表性,且铜铁金属资源量丰富,并伴生有Au-Mo-U-Ag-Co-REE等组分,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选题来源于由导师负责的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项目“西南地区主要成矿带铜铁金多金属找矿模型与勘查方法技术综合研究项目(12120113095500)”和中核集团委托的“西南地区深部地质过程与铀成矿作用研究”项目。论文以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拉拉、大红山、迤纳厂、岔河等铁铜多金属矿床作为研究重点,开展野外地质调研、室内分析测试及综合研究,深入系统地研究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区内岩浆岩成因及年代学、矿床地质特征、流体来源、成矿时代、矿床形成的区域构造演化等主要地质学及矿床学问题,探讨矿床的形成机理及成矿模式,总结了区域铜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及成矿作用。通过本文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1)系统总结了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地层、构造、岩浆岩与区域地质演化;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的系统研究,提出拉拉矿区A型花岗岩形成于1657±15Ma的非造山伸展环境——板内裂谷构造环境,可能与地壳-岩石圈减薄及软流圈地幔上涌有关;元素地球化学指示辉长辉绿岩主要源于富集地幔,在上升过程中可能受到陆壳岩石圈的混染;随着具有富集地幔特征的岩浆通过底侵、上涌和强烈的结晶分异,形成本区A型花岗岩,认为本区存在辉长辉绿岩及A型花岗斑岩为代表的“双峰式”岩浆组合。(2)研究了矿床多金属组合特征及规律、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微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研究拉拉矿床Cu-Au-Mo-Co-Fe-U等多金属共生组合规律及成矿元素的赋存形态;将拉拉铜矿区的成矿过程划分为三个成矿期:火山沉积-岩浆热液期、热液流体成矿期、表生氧化期,对拉拉铜矿Cu-Fe-Au-Mo-U-Co等多金属成矿期次进行划分:Fe①-P(1期);Fe②-Co-Cu①(2期);Mo-Au-Cu②-U(3期)。(3)通过与典型IOCG矿床对比研究认为有较多相似之处。拉拉铜矿床、大红山铁铜矿床不仅规模大、意义重要,而且是研究区典型的两个IOCG矿床,且二者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从成矿与Fe-Cu多金属组合、Au-U-REE、岩浆岩、磁铁矿、断裂构造、褶皱、角砾岩、萤石化及矿体产状的关系可以总结出,拉拉、大红山、迤纳厂等矿床具有较为明显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的特征。(4)通过矿石矿物硫同位素、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显示矿床具有IOCG矿床的特征;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具有多种来源,可能局部为沉积来源-沉积改造成因,是后期热液交代叠加而形成。黄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床具有火山喷发沉积叠加后期热液的成矿特征,深部流体和浅部流体均对成矿有贡献,早期以火山-沉积作用为主,通过后期热液叠加作用而成矿。(5)根据硫-碳-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示踪研究、黄铜矿包裹体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结合Re-Os体系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探讨,表明地幔流体对拉拉、大红山矿床等矿床成矿具有重要意义,拉拉、大红山等矿床的成矿流体为浅部与深源岩浆水-地幔流体有关的混合来源;地幔流体在成矿过程中的参与,是本区形成(超)大型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条件。(6)通过黄铜矿Re-Os等时线年龄测得拉拉矿床、大红山矿床、岔河矿床等成矿年龄,拉拉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085±27Ma、大红山1083±45Ma、岔河矿床为1082±46Ma,三者成矿时代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矿床的成矿可能属于中元古代末同一地质事件的产物。磁铁矿Re-Os同位素获得大红山矿床铁成矿年龄1325±170Ma,该年龄误差较大,可能代表了本区热液成因磁铁矿年龄,表明磁铁矿、磷灰石等主要在这一阶段富集成矿。通过对拉拉矿床内晶质铀矿较为系统的电子探针化学测年,确定铀的成矿年龄为824±15Ma,表明铀的形成晚于铁铜钼金等多金属的成矿作用,为新元古代的一期规模小但较为普遍的富集事件。(7)建立了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本区矿床成因较复杂,一般经历了原始矿源层形成以后各种作用下复杂的叠加改(再)造,矿床是多期次、多阶段、多种成矿作用相互叠加后在有利空间富集成矿;从区域演化特征来看,早元古代是拉拉式铜铁多金属成矿作用的预富集阶段,形成重要的矿源层,经过其后多次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而成矿,其中1.41.2Ga和1.11.0Ga是两次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作用,0.8Ga是区内IOCG矿床中的铀成矿阶段,多期次叠加成矿作用形成了铁-铜-金-铀-钼-钴-稀土多金属组合。(8)研究了成矿作用与重大地质事件的响应。对研究区Columbia超大陆裂解、格林威尔运动及Rodinia超大陆拼合裂解事件进行了总结和研究。认为成矿作用至少可以分为前期预富集作用及两次大的成矿作用,以及若干小的成矿作用,其中两次大的成矿作用主要为早元古代成矿作用和中元古代成矿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成矿过程及成矿模式。提出早元古代末和中元古代是研究区IOCG矿床的主要成矿时代,铁铜矿的形成与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有关,而多金属矿床还与后期Rodinia超大陆的拼合和Grenville运动有密切关系。认为早元古代是本区铜铁等多金属成矿作用的预富集阶段,在早元古代末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形成了矿床的赋矿层位和矿源层,经过中元古代多次构造作用和热液叠加改造,形成了研究区主要的IOCG矿床,如大红山、拉拉等矿床。
周家云[2](2008)在《四川会理拉拉铜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陆动力学背景》文中提出论文对四川会理拉拉铜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大陆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七章内容进行阐述。论文首先概述了大陆动力学及成矿作用的诞生和意义,指出了大陆动力学是确定成矿系统的形成、演化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键,其研究是对传统成矿理论的突破,也是最终确定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和矿床成因模式的关键,对于矿区的找矿勘探工作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根据拉拉铜矿构造成矿动力学机制,河口群、辉长岩群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建立起拉拉铜矿区域大陆动力学演化序列;根据矿床年龄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研究矿床成因和成矿期次,确定不同时期不同地质体与矿床之间的成矿关系(物质、流体、热动力),并最终以各地质体为媒介反演该区大陆动力学演化的不同构造背景下的成矿作用,从而确定矿床成矿过程和矿床成因模式。首先,矿体严格产于古元古代晚期河口群中部的变钠质火山岩层位,矿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河口群相似,河口群火山岩属于海底喷发的碱性系列,形成于陆间裂谷或坳拉槽环境,说明拉拉铜矿具有伴随河口群火山喷流—沉积的早期同生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其次,矿区东西向构造对矿床展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这些区域和矿床地质特征显示了新元古代早期(1000Ma左右)华南地块西南缘格林威尔构造运动(早晋宁运动)南北向的挤压导致了拉拉地区含矿岩系东西向叠瓦式冲断-褶皱构造体系的形成和变质成矿作用的发生;第三,矿区辉长岩与矿床时空分布密切相关,辉长岩可能是新元古代中期(850Ma)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超级地幔柱源成因,由此推断,拉拉铜矿成矿作用晚期地幔柱辉长岩浆热事件对矿床巨量金属元素堆积起到极其重要的成矿“引擎”的作用,辉长岩侵位时携带的巨大热量与早期含矿地层发生“引潮共振”,为成矿元素的重新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强大的热动力,最终形成拉拉地区巨量金属元素的富集。
仇定茂[3](1985)在《论四川会理“石龙式”铁矿的成因及形成机理》文中研究表明"石龙式"铁矿位于四川会理拉拉—通安地区。矿床产于基性岩体与围岩(河口组、通安组变质钠长石岩)的接触带中。目前已发现该类型的铁矿有拉拉石龙、李家坟、官地、通安新发(M1)铁矿,以及龙潭箐、白石崖、红岩村、周家等铁矿床(点)。这些铁矿的成矿条件十分相似,故命名为"石龙式"。
仇定茂[4](1985)在《四川会理地区前寒武系层状钠质岩特征及其成因探讨》文中提出本文从岩石的原生构造、残留结构和副矿物特征等探讨产于前寒武纪地层中的变质层状钠质岩的成因. 根据钠质岩的产出与上下岩层(正常沉积变质岩)整合和沉积过渡关系,岩石具变余层理构造、变余砂状结构,局部见交错层、韵律层,以及副矿物锆石、电气石呈浑圆状等.认为该岩石应属于沉积变质形成。而不是海底喷发的火山熔岩.
孙君一[5](2019)在《川西拉拉矿区复合岩席的成因及对成矿作用的启示》文中提出层状岩席的组装过程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近年来引起了强烈质疑。许多作者通过镁铁质岩席的研究认为层状岩席形成于多脉动岩浆组装过程,而用岩浆通道模型论述岩浆型矿床的成矿作用。本文首次报道了在川西拉拉矿区发现的一种含矿镁铁质岩席,它的深入研究可以为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提供进一步约束。野外观察表明,该镁铁质岩席可以划分出九个岩相带,相邻岩相带为侵入接触关系。九个岩相带以第五岩相带为中心,其岩相学特征向上、下两侧呈现镜像关系。从外到内,依次出现富球粒结构辉绿岩(YWS-1相带)、贫球粒结构辉绿岩(YWS-2相带)、富辉石斑晶辉绿岩(YWS-3相带)、贫辉石斑晶辉绿岩(YWS-4相带)和含白云母铁矿石(YWS-5相带)。这种岩相特征表明了镁铁质岩浆的近连续输入,前导性岩浆层中心的未固结部分成为后续岩浆运动的通道,富矿流体最晚输入。显微镜观察、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和CSD分析发现,各岩相带均具有显微斑状结构,说明各相带均具有至少两阶段固结历史,且最后一次为岩浆快速固结过程。斑晶矿物组合比较相似,主要为云母、角闪石、辉石、Ti-Fe氧化物、斜长石等;但各岩相带主要斑晶矿物及颗粒大小有较大区别:YWS1-2相带斑晶矿物主要为角闪石、云母和Ti-Fe氧化物;YWS-3相带的斑晶矿物除角闪石、云母外,还含有特征的大颗粒辉石;YWS-4相带含有小颗粒辉石及方解石斑晶。YWS-5相带斑晶为Ti-Fe氧化物、白云母、钾长石和石英。这种含水矿物斑晶表明所有岩相带都是挥发分(H2O+CO2)饱和或过饱和岩浆固结的产物,但各岩相带的岩浆具有不同的来源。对各相带代表性晶体进行了EMPA电子探针剖面分析,认为岩席中各相带角闪石均为钛闪石,结晶过程中岩浆成分较稳定;云母可分为两个不同晶体群,YWS1-4相带的云母属黑云母,YWS-5相带云母属白云母,形成于不同的岩浆房中;辉石来自于深部岩浆的循环晶,3种不同晶形、粒度的辉石,代表了3种不同的岩浆过程;磷灰石可分为两个不同晶体群:YWS-5相带的粒状、高P2O5、高F型;其他相带的针柱状、低P2O5、低F型;Fe-Ti氧化物以YWS-5相带含量最多且整体铁含量高于其他相带。据此认为YWS-5相带金属矿物与其他相带金属矿物来源不同,为富矿流体形成。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岩席整体为碱性系列辉长岩类岩石。Sr、Nd同位素整体显示出岩石圈地幔源区特征,YWS1-4岩相带样品靠近PM区附近,说明其岩浆应来源于岩石圈地幔,YWS-5相带样品落于EMⅡ区,结合其富水特征,认为是由于后期岩浆脉动过程中壳源流体注入幔源岩浆所致。岩席整体形成于大陆裂谷构造环境。利用磷灰石LA-MC-ICP-MS U-Pb同位素方法,测得磷灰石反等时线图解年龄为278±28 Ma。结合上述各种特征认为岩席中的矿物晶体分属于不同的晶体群,主要为熔体、流体晶体群,存在少数固体晶体群。矿物结晶于不同的进化岩浆房,在岩浆多次脉动作用下,上升、侵位、迅速固结形成该岩席各个相带。拉拉岩席之下当时应存在一个多重岩浆房系统,这些岩浆房由不同成分的进化岩浆充填,可能富集了相应的成矿金属。当深部含矿流体输入该岩浆系统时,引起骨牌效应,导致各种含矿流体大规模释放。而该区的镁铁质岩席对成矿物质起到了屏蔽作用,使其大规模聚集形成超大型矿床。与攀枝花铁矿有相似的成矿机制。
马比阿伟[6](2019)在《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前寒武纪岩浆成岩成矿作用及其构造背景》文中研究表明扬子陆块西缘是研究中国三大克拉通之一的华南克拉通的关键地区之一,广泛分布于其上的中—新元古代岩浆岩是理解扬子陆块及华南克拉通前寒武纪时期构造—岩浆演化等一系列科学问题的解剖窗口。同时,扬子陆块西缘在超大陆的聚合、裂解过程中形成了多期瞩目的成矿作用,在中段形成了会理岔河锡矿床、冕宁泸沽铁锡矿床等一系列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由于对扬子陆块西缘古老基底的组成、演化及相关成矿机理等一系列问题还不明朗,使得这一地区的前寒武纪地质问题长期以来备受瞩目。本论文在详细阅读分析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扎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获得第一手地质资料,进而对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出露的岩浆岩开展了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Sm-Nd同位素体系等的研究,探讨了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前寒武纪岩浆岩的时代、成因、构造背景和区域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同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分析相关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等。阐释了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在前寒武纪时期的成岩成矿作用及其构造背景,并进行了相关成矿远景区优选。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对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前寒武纪岩浆岩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存在三期前寒武纪岩浆记录,时代分别为中元古代晚期(1055 Ma1006 Ma)、新元古代早期(842 Ma772 Ma)和新元古代中期(750 Ma728 Ma)。首次将摩挲营花岗岩体的成岩时代划归为中元古代,同时进一步证实了康定岩群中存在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的变质地层。研究并获取了摩挲营花岗岩体和兴隆辉长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Sm-Nd同位素等数据。认为中元古代摩挲营花岗岩形成于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引起地壳加厚的动力学背景,源岩为上地壳泥岩和其它碎屑岩。新元古代兴隆辉长岩形成于陆缘弧上,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是幔源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混染早先存在的前寒武纪基底物质的结果。认为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在四堡/江南造山带西缘的碰撞拼合时限为中元古代晚期,时间上与全球性的格林威尔造山事件一致。重新厘定了扬子陆块西缘新元古代钾质花岗岩,将四川省冕宁—石棉交界处原认为陆陆碰撞形成的S型花岗岩识别为A型花岗岩。基于从地质特征、岩浆岩的岩石组合及时空关联、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等各方面的综合研究和系统的观察和思考,本文认识到这些A型花岗岩与―洋脊俯冲‖作用有关,并首次提出了用―洋脊俯冲‖和―板片窗‖的概念来解释扬子陆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事件。研究区内摩挲营花岗岩体和泸沽花岗岩体分别与会理岔河锡矿和冕宁泸沽铁矿紧密相关。本次研究对两个岩体的侵位时代、岩石类型、构造背景等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进展。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将岔河锡矿和泸沽式铁矿划分为分别在不同成矿时代,不同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下形成的岩浆汽成—高中温热液型硫化物锡矿床和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锡矿床。按照相关成矿区带划分依据与原则,结合本文对扬子陆块西缘前寒武纪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取得的研究进展,对扬子陆块西缘锡钨铁花岗岩成矿带进行了划分。通过进一步对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等的分析研究,圈定了―与中元古代陆陆碰撞背景下S型花岗岩有关的锡钨成矿区‖和―与新元古代洋脊俯冲背景下A型花岗岩有关的铁锡成矿区‖两个成矿远景区。
仇定茂[7](1985)在《论四川会理“石龙式”铁矿的成因及形成机理》文中提出"石龙式"铁矿位于四川会理拉拉—通安地区。矿床产于基性岩体与围岩(河口组、通安组变质钠长石岩)的接触带中。目前已发现该类型的铁矿有拉拉石龙、李家坟、官地、通安新发(M1)铁矿,以及龙潭箐、白石崖、红岩村、周家等铁矿床(点)。这些铁矿的成矿条件十分相似,故命名为"石龙式"。
于文佳[8](2018)在《四川拉拉Fe-Cu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文中研究说明拉拉铁铜矿床被认为是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元古代内生金属矿床。该矿床传统上被归属为火山喷流-沉积成因,近年来,学者们陆续将其归属为IOCG矿床。然而,对于典型IOCG矿床的实例研究尚存在诸多疑问,特别是对拉拉地区广泛分布的钠长岩类与成矿的关系的争议颇多,矿区出露的隐爆角砾岩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缺乏详细报道,成矿流体来源问题尚未解决,因而对矿床成因和成矿时代的判断尚显依据不足,这直接影响拉拉地区矿产资源储量的评估。为此,本博士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以拉拉小露天采坑及大露天采坑普遍发生钾化、钠化和碳酸岩化的岩石为实例进行了野外地质学与岩相学研究,从而揭示了矿区的矿物组合特征,并与国际典型IOCG矿床进行对比;(2)对拉拉地区出露大面积的角砾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搜集并处理了国内外关于角砾岩类型的结构定量数据,进而重新评估了这些角砾岩的类型,并论述了隐爆角砾岩与成矿之间的关系;(3)对于与成矿过程紧密相关的隐爆角砾岩和围岩细碧角斑岩建造,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定年工作,进而从成矿机制的角度为成矿时代提供制约;(4)对于大小露天的细碧角斑岩建造进行了野外地质学与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其流体改造特征、流体来源以及深部过程,进而为拉拉IOCG矿床属性提供完整证据链。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以下创新性认识:(1)角斑岩基质中既有原生钠长石呈残余斑晶产出,也有次生钠长石呈他形粒状交代原生钠长石现象,且角斑岩含矿量较细碧岩低;钠长石的电子探针面扫描显示磁铁矿沿钠长石四周分布,且晚期成矿流体具有富K和Al的特点,说明细碧岩受到了晚期构造变动的影响。(2)拉拉小露天细碧角斑岩不同位置蚀变程度不同,明显富集Nb、Ta、Zr和Hf,强烈亏损Ba、Pb、Sr、Ti,ΣREE变化较大,成矿流体的Na含量较低且富含大量的K、Al、CO2和H2O,中等呈的Ca,这使得LREE分异明显。87Sr/86Sr初始比值为0.701260.76241,5件角斑岩εNd(t)值为-1.096.75,显示流体上升途径亏损地幔—地壳的过程。(3)角砾岩的分形特征的差异取决于角砾岩在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物理化学条件、岩体自身的物理性质,拉拉小露天角砾岩的分形特征显示其为单纯爆炸形成的刚性角砾,并受到轻微的后期改造作用,从定向程度、空间分布、圆度等CSD特征值来看,与构造角砾岩具有一定的差异。(4)拉拉小露天采坑细碧角斑岩建造形成年龄为1720±11 Ma,与区域上大面积分布的石英钠长岩的时代近于一致,且在成矿作用之前已经发生强烈构造变形,而沿片理面充填的含矿细脉则没有任何变形的迹象。隐爆角砾岩的锆石绝大多数来自围岩,受到了后期热事件的影响,但隐爆角砾岩本身没有经历后期事件的改造,表明其锆石晶体的Pb丢失现象应当是发生在隐爆角砾岩形成时期,且胶结物中见有矿化现象,说明成矿年龄小于围岩形成年龄。因此本文不支持拉拉铁铜矿床为火山喷流-沉积成因,结合前人报道的成矿元素组合特征,本文报道的新证据支持该矿床为IOCG型矿床的认识。(5)隐爆角砾岩和细碧角斑岩中的成矿流体的脉状侵入说明拉拉成矿作用与流体有关,拉拉小露天地下深部的成矿流体在流体库中膨胀,由于晚期构造变动的影响,密闭空间内的压力超过上覆围岩的压力时,瞬间沿着细碧岩和角斑岩中间的断裂带释放形成隐爆角砾岩。(6)成矿流体来自于地下深处的岩浆房,不断上升至地壳,在上升过程中侵入到薄弱带或片理化岩石成矿,这一成矿过程类似于透岩浆流体模型。
鲁佳[9](2017)在《云南东川因民铁质基性岩构造岩相学特征与成岩成矿关系》文中研究表明扬子地块西缘经历多期构造-岩浆-热事件,形成了元古宙IOCG矿床(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成矿域,但铁质基性岩与铁铜矿床成矿机理的关系不清。本文选择云南东川因民铁铜矿区铁质基性岩类为研究对象,以实测构造岩相学、岩相学、矿相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综合手段,在系统构造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铁质基性岩类的岩浆演化动力学特征与铁铜矿床成矿作用关系,主要获得的认识如下:1.因民铁铜矿区铁质基性岩类组成了火山岩—次火山岩杂岩体,可划分为六种铁质基性岩类的构造岩相学类型和两种与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的构造岩相学类型,相序结构分带明显,具有同期异相结构相体和异时同位叠加相体特征。早期辉绿辉长岩(1800±37Ma)侵入于新太古代—早元古代小溜口岩组中,其岩相学分带为次火山岩中心相、过渡相和边部相,并与因民组一段火山溢流相(暗绿色铁质基性熔岩等)属于同期异相结构相体。其后,辉绿岩和辉绿辉长岩等次火山岩(1720+31/-32Ma)侵入火山溢流相中,晚期火山通道相/火山隐爆角砾岩相(含磁铁矿矿浆角砾的熔结火山角砾岩等)呈穿切关系分布上述构造岩相体中,与其在同空间相伴的岩浆热液角砾岩相(黑云母岩浆热液角砾岩等)和火山热水喷流通道相(含铜硅质钠质热液角砾岩等),共同为火山隐爆—热水喷流成岩成矿事件形成的异时同位叠加相体,这些成岩成矿相体穿切早期古火山机构并围绕其集中分布。构造岩相学恢复揭示了本区火山岩—次火山岩杂岩体为铁铜矿床的成矿系统根部相和成矿物质供给中心部位。2.构造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因民铁铜矿区铁质基性岩具有贫硅(Si02=45.96%~50.71%)、富铁质(TFeO=10.38%~20.51%)和高碱性(富钠而低钾,Na20+K20含量为1.07%~8.31%)等特征,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和稀土元素。铁质基性岩浆演化程度较高,具有从苦橄质玄武岩→粗面玄武岩→响岩质碱玄岩方向的演化趋势。稀土配分模式图、微量元素含量和比值等具有与OIB型地幔端元成分类似的特征,研究认为本区铁质基性岩岩浆源区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洋岛玄武岩类似,具有陆内裂谷构造背景,推测东川(因民)地区铁质基性岩上涌侵位为本区陆内裂谷环境形成的构造动力学机制。3.因民铁铜矿区成岩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叠加特征,早期(因民期)岩浆活动年龄为1800±37Ma,代表了东川群因民组的底界年龄,后期辉绿辉长岩侵入年龄为1720+31/-32Ma,推测其一直延续到1667±13Ma,形成火山岩—次火山岩杂岩体。与成岩成矿有关岩浆—热液活动可划分为四个期次:(1)岩浆自变质期,以钙钠硅酸盐化蚀变相为主要特征,处于高温强氧化环境(T=662~1684℃,△NNO=+0.78~+2.11),Fe以磁铁矿的形式出现。(2)岩浆热液平衡期,以水解钾硅酸盐化蚀变相为主要特征,处于高温强氧化环境(T=505~590℃,1gfO2=-12.4~-5.25,P=1.16~2.26kbar),Fe以赤铁矿形式为主,为本区因民期稀矿山型铁铜矿床富集成矿的主要期次。(3)火山热水淋滤期,以水解硅酸盐化蚀变相(青磐岩化蚀变相)为主要特征,形成以深部岩浆热液为主导的岩浆热流体-大气降水—盆地流体对流循环体系,属于中低温强还原性流体(T=170~235℃,1gfO2=-51.93~-43.70,1gfS2=-13.34~-2.50),该流体淋滤铁质基性岩中的Fe、Cu等成矿物质,顺着构造发育地带迁移并卸载成矿,为本区因民期和落雪期Cu富集成矿的主要期次。(4)热液叠加改造富集期,本区经历多期次的构造—岩浆—热事件(1800Ma~1OOOMa),铁质基性岩岩浆不仅带来深部(上地幔和下地壳)新的成矿物质,而且又造成了岩浆活动的热异常区,重新激活了成矿热液的循环对流体系,同时铁质基性岩作为被淋滤的对象,成为了本区铁铜矿床稳定持续性成矿物质的供给系统。
朱利岗[10](2019)在《云南武定地区铁-铜-金-铀-稀土矿成矿作用与成矿动力学》文中研究指明云南武定铁铜多金属成矿带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康滇地轴的中南段,区域内前寒武纪铁铜矿产丰富,其古-中元古代地层由变质火山岩和变质沉积岩组成,目前认为康滇地区为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成矿带。本文以云南迤纳厂、邵家坡和鹅头厂矿床为例,获得主要成果如下:1、首次在迤纳厂矿床中观察到磷灰石CL图像有环带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核部较亮部分富含La、Ce、Nd等稀土元素,表现为两期稀土富集作用,在稀土成矿早期有较强烈的稀土富集,在稀土成矿晚期稀土富集作用逐渐减弱,这与磷灰石背散射图像中从核部到边缘稀土矿物颗粒由大变小至没有的规律相吻合。2、通过对不同类型矿石矿物学的分析得出迤纳厂矿床、邵家坡矿床、鹅头厂矿床具有相似的矿物组合,都含有一定量的稀土矿物和铀矿物,只是数量不同。在邵家坡铜矿床中首次观察到矿石中赋存稀土矿物和铀矿物,稀土矿物主要有氟碳铈钙矿、氟碳铈矿、独居石等,铀矿物呈包裹体状分布在黄铜矿中。在鹅头厂铁矿床中也赋存有独居石和氟碳铈矿等稀土矿物和铀矿物,铀矿物主要分布在黄铁矿和石英中。3、迤纳厂矿床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δ34SV-CDT值集中在+1‰+3‰表明硫来源于岩浆硫,而鹅头厂矿床和邵家坡矿床硫化物中的硫来源于海水硫酸盐;原位铅同位素表明铅来源于地幔或地幔岩浆上涌;氢氧同位素分析得出δ18OH2O值为2.7‰10.7‰及δDV-SMOW值为-98.2‰-47.7‰,表明成矿流体在成矿早期来自岩浆作用,在成矿晚期有变质水的加入;碳氧同位素分析得出δ13CV-PDB值为-2.4‰1.00‰及δ18OV-SMOW值为6.9‰18.4‰,在成矿早期少量来自深源地幔包体,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主要来自海相碳酸盐的溶解;矿石中黑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龄为897±14Ma、886±72Ma,为区域上发生变质作用的时间,其与该区稀土矿物的富集成矿作用有联系。4、中基性岩浆岩侵入体及砂岩锆石U-Pb同位素研究表明,古-中元古代本区有岩浆岩活动,碎屑锆石中存在大量太古代-古元古代锆石,其中最老锆石年龄为2948±13Ma。中基性岩浆岩锆石的Hf-O同位素图解中得出其主要来自亏损地幔,研究区的矿化作用与亏损地幔源岩浆活动有关。
二、四川会理拉拉—通安地区钠质岩特征及石龙式铁矿成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会理拉拉—通安地区钠质岩特征及石龙式铁矿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及区域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2.1 IOCG 矿床的概念及研究范畴 |
1.2.2 国外 IOCG 研究现状 |
1.2.3 中国 IOCG 研究现状及意义 |
1.2.4 扬子地块西南缘下元古界铜铁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及方案 |
1.3.4 技术路线 |
1.3.5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与成矿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层及含矿岩系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1.4 变质岩 |
2.1.5 区域矿产 |
2.2 主要矿床地质特征 |
2.2.1 拉拉矿床 |
2.2.2 大红山矿床 |
2.2.3 岔河铜多金属矿床 |
2.2.4 迤纳厂稀土铁铜矿床 |
2.2.5 小结 |
第3章 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 |
3.1 原岩恢复及地层沉积环境 |
3.1.1 变质岩原岩恢复 |
3.1.2 地层沉积环境 |
3.2 构造环境的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
3.2.1 基性侵入岩 |
3.2.2 酸性侵入岩 |
3.3 岩浆岩时代 |
3.3.1 分析方法 |
3.3.2 锆石微量元素 |
3.3.3 锆石年龄 |
3.4 讨论 |
3.4.1 年代学意义 |
3.4.2 区域构造背景指示意义 |
3.4.3 双峰式岩浆岩的意义 |
第4章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1 硫化物铼锇同位素分析测试方法 |
4.2 拉拉矿床铼锇成矿年代 |
4.2.1 测试结果 |
4.2.2 成矿物质来源指示 |
4.3 大红山及岔河矿床铼锇成矿年代 |
4.3.1 黄铜矿 Re-Os 同位素年龄 |
4.3.2 磁铁矿 Re-Os 同位素年龄及意义 |
4.4 矿床中铀的成矿年代 |
4.5 区内其他矿床成矿年代 |
4.6 讨论及小结 |
4.6.1 年龄数据的甄别 |
4.6.2 成矿年龄探讨 |
4.6.3 小结 |
第5章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及物源示踪 |
5.1 矿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
5.1.1 黄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2 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磁铁矿矿物学特征 |
5.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示踪 |
5.2.1 方解石稀土元素特征 |
5.2.2 黄铜矿稀土元素特征 |
5.2.3 黄铁矿稀土元素特征 |
5.3 成矿流体来源的同位素示踪 |
5.3.1 碳、氧同位素研究 |
5.3.2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3 稀有气体同位素 |
5.4 小结 |
第6章 前寒武纪地质事件与成矿作用 |
6.1 成矿地质事件及重大地质事件的响应 |
6.1.1 前寒武纪区域重大地质事件概述 |
6.1.2 早元古代末地质事件 |
6.1.3 中元古代末地质事件 |
6.1.4 新元古代地质事件 |
6.2 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
6.2.1 矿床特征及控矿作用 |
6.2.2 矿床类型 |
6.2.3 讨论 |
6.3 成矿模式 |
6.3.1 典型矿床成矿模式 |
6.3.2 区域成矿过程及成矿模式 |
6.4 小结及讨论 |
结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Ⅰ 图版(野外典型照片) |
Ⅱ 图版(流体包裹体照片) |
Ⅲ 附表(已有年代学数据统计) |
(2)四川会理拉拉铜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陆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前言 |
1.1 大陆动力学及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1.1 大陆动力学及成矿作用的诞生及意义 |
1.1.2 国外大陆动力学及成矿作用研究现状、进展 |
1.1.3 国内大陆动力学及成矿作用研究现状、进展 |
1.2 矿床研究历史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及矿床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区域构造 |
2.1.3 区域地层 |
2.1.4 区域岩浆活动 |
2.2 矿床地质特征 |
2.2.1 矿区地层特征 |
2.2.2 控矿构造特征 |
2.2.3 矿区岩浆岩特征 |
2.2.4 变质作用与成矿 |
2.2.5 矿化蚀变 |
2.3 矿体特征及矿石矿物组分 |
2.3.1 矿体特征 |
2.3.2 矿石特征 |
2.4 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3章 岩石地球化学 |
3.1 河口群 |
3.1.1 岩石学特征 |
3.1.2 样品分析测试 |
3.1.3 主量元素特征 |
3.1.4 微量元素特征 |
3.1.5 稀土元素特征 |
3.1.6 同位素年代学 |
3.1.7 同位素特征 |
3.1.8 讨论与小结 |
3.2 辉长岩群 |
3.2.1 岩石学特征 |
3.2.2 样品分析测试 |
3.2.3 主量元素特征 |
3.2.4 微量元素特征 |
3.2.5 稀土元素特征 |
3.2.6 岩体形成时代 |
3.2.7 同位素特征 |
3.2.8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 |
4.1 矿相学特征 |
4.2 样品分析测试 |
4.3 微量元素 |
4.4 稀土元素 |
4.5 同位素特征 |
4.6 同位素年龄 |
4.7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大陆动力学背景及成矿作用 |
5.1 区域构造—岩浆演化 |
5.2 成矿期次 |
5.3 古元古代坳拉槽火山活动与成矿 |
5.4 新元古代南北向挤压构造运动与成矿 |
5.5 新元古代辉长岩浆侵入与成矿 |
第6章 矿床成矿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5)川西拉拉矿区复合岩席的成因及对成矿作用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关于镁铁质层状岩席 |
1.1.2 镁铁质层状岩席与成矿作用 |
1.1.3 关于岩浆及其作用过程的相关研究 |
1.2 拉拉矿区研究进展及科学问题 |
1.2.1 拉拉概况 |
1.2.2 研究进展 |
1.2.3 科学问题 |
1.3 选题依据及工作方法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工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构造褶皱 |
2.2.2 构造断裂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第三章 复合岩体特征 |
3.1 拉拉镁铁质岩席分布 |
3.2 含矿镁铁质层状岩体地质特征 |
第四章 岩相学特征 |
4.1 岩相带1特征 |
4.2 岩相带2特征 |
4.3 岩相带3特征 |
4.4 岩相带4特征 |
4.5 岩相带5特征 |
4.6 定量化结构分析 |
4.6.1 晶体粒度分布分析方法简介 |
4.6.2 晶体粒度分布分析结果 |
4.7 岩相特征小结 |
第五章 矿物学特征 |
5.1 角闪石 |
5.2 云母 |
5.3 辉石 |
5.4 磷灰石 |
5.5 Fe-Ti氧化物 |
5.6 小结 |
第六章 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
6.1 全岩主、微量成分 |
6.1.1 主量元素 |
6.1.2 微量元素 |
6.2 Sr-Nd同位素成分 |
第七章 年代学分析 |
7.1 磷灰石LA-MC-ICP-MS U-Pb同位素测年方法简介 |
7.2 磷灰石测年结果 |
第八章 讨论和结论 |
8.1 成岩成矿条件分析 |
8.1.1 角闪石形成条件 |
8.1.2 云母形成条件 |
8.1.3 辉石形成条件 |
8.1.4 Fe-Ti氧化物形成条件 |
8.2 深部岩浆房 |
8.2.1 矿物晶体群划分 |
8.2.2 与拉拉岩席相关的深部岩浆房 |
8.3 岩席的多次脉动组装过程 |
8.4 对成矿作用的启示 |
8.4.1 对拉拉地区成矿作用的启示 |
8.4.2 对攀西地区成矿作用的启示 |
8.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简介 |
(6)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前寒武纪岩浆成岩成矿作用及其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来源 |
1.2 研究现状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1.1 会理群 |
3.1.2 登相营群 |
3.1.3 康定群(Qb_2K) |
3.1.4 苏雄组(Qb_2s) |
3.1.5 开建桥组(Nh_2k) |
3.1.6 列古六组(Nh_3lg) |
3.1.7 观音崖组(Z_(1-2)g)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3.3.1 中元古代岩浆岩 |
3.3.2 新元古代岩浆岩 |
3.4 变质岩 |
3.4.1 区域动力变质岩 |
3.4.2 区域动热变质岩 |
3.5 矿产 |
第4章 采样地质体及样品岩相学特征 |
4.1 摩挲营岩体 |
4.2 会理群天宝山组火山岩 |
4.3 兴隆岩体 |
4.4 苏雄组 |
4.5 康定岩群 |
4.6 泸沽岩体 |
4.7 石棉岩体 |
第5章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5.1 概述 |
5.2 分析方法 |
5.2.1 样品靶制作和阴极发光(CL)图像 |
5.2.2 锆石U-Pb定年 |
5.3 分析结果 |
5.3.1 摩挲营岩体 |
5.3.2 会理群天宝山组 |
5.3.3 兴隆岩体 |
5.3.4 苏雄组 |
5.3.5 康定岩群 |
5.3.6 泸沽岩体 |
5.3.7 石棉岩体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中—新元古代成岩构造动力学背景 |
6.1 概述 |
6.2 地质背景 |
6.3 分析方法 |
6.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6.3.2 Sm-Nd同位素分析 |
6.4 分析结果 |
6.4.1 主量元素 |
6.4.2 微量元素 |
6.4.3 Sm-Nd同位素体系 |
6.4.4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6.5 讨论 |
6.5.1 岩石成因 |
6.5.2 构造环境 |
6.5.3 中—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 |
6.6 小结 |
第7章 新元古代钾质花岗岩的重新厘定 |
7.1 概述 |
7.2 地质特征及样品描述 |
7.3 分析结果 |
7.3.1 主量元素 |
7.3.2 微量元素 |
7.3.3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7.4 讨论 |
7.4.1 岩石成因 |
7.4.2 构造意义 |
7.5 小结 |
第8章 前寒武纪岩浆成岩成矿过程及成矿预测 |
8.1 概述 |
8.2 扬子陆块西缘锡钨花岗岩成矿带 |
8.3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8.3.1 岔河锡矿床 |
8.3.2 泸沽式铁矿床 |
8.4 成岩成矿动力学 |
8.5 成矿远景区预测 |
8.5.1 成矿区带划分依据与原则 |
8.5.2 成矿远景区优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8)四川拉拉Fe-Cu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科学问题 |
1.1.1 扬子板块 |
1.1.2 康滇Fe-Cu成矿带 |
1.1.3 拉拉Fe-Cu矿床 |
1.1.4 IOCG矿床概述 |
1.1.5 科学问题 |
1.2 选题依据与技术路线 |
1.3 基本论点与创新性认识 |
第二章 拉拉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简介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构造褶皱 |
2.3.2 构造断裂 |
2.4 岩浆活动 |
第三章 落凼矿区岩石类型及成矿条件 |
3.1 控矿构造特征 |
3.2 剖面特征 |
3.3 落凼矿区岩石类型 |
3.3.1 分析方法 |
3.3.2 结果 |
第四章 细碧角斑岩岩相学 |
4.1 引言 |
4.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4.3 分析方法 |
4.4 结果 |
4.4.1 岩相学 |
4.4.2 电子探针成分面扫描 |
4.4.3 全岩主微量成分 |
4.4.4 Sr-Nd同位素 |
4.5 讨论 |
4.5.1 成矿流体特征 |
4.5.2 与成矿的关系 |
4.6 小结 |
第五章 隐爆角砾岩研究 |
5.1 引言 |
5.2 地质背景及矿区地质特征 |
5.3 隐爆角砾岩及其围岩矿化特征 |
5.3.1 隐爆角砾岩 |
5.3.2 细碧角斑岩 |
5.4 定量化结构分析 |
5.4.1 分形理论 |
5.4.2 空间分布理论(SDP) |
5.4.3 定向程度分析理论 |
5.4.4 操作方法 |
5.5 结果 |
5.6 小结 |
第六章 成矿时代制约 |
6.1 引言 |
6.2 分析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4 讨论 |
6.5 小结 |
附表 |
第七章 成矿模型与结论 |
7.1 流体的来源和演化探讨 |
7.2 拉拉成矿模型 |
7.3 结论 |
7.4 矿床经济价值 |
7.5 未来工作展望与找矿预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补充材料 |
附录——作者简介 |
(9)云南东川因民铁质基性岩构造岩相学特征与成岩成矿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 |
1.2.1 与基性岩(超基性岩)有关的典型矿床 |
1.2.2 扬子地块西缘铁铜矿床和IOCG矿床研究现状 |
1.2.3 火山岩相的研究现状 |
1.3 拟解决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工作概况与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3 因民铁铜矿床地质特征 |
2.3.1 地层 |
2.3.2 构造 |
2.3.3 岩浆岩 |
2.3.4 矿体特征 |
第三章 因民铁质基性岩的构造岩相学类型及特征 |
3.1 湾刀山辉绿辉长岩构造岩相学划分及特征 |
3.1.1 空间分布特征 |
3.1.2 岩相划分与岩石组合 |
3.2 深部基性火山岩—次火山岩构造岩相学划分及特征 |
3.2.1 火山溢流相 |
3.2.2 火山喷发沉积岩相 |
3.2.3 次火山岩侵入相 |
3.2.4 火山通道相(火山隐爆角砾岩相) |
3.2.5 岩浆热液角砾岩相 |
3.2.6 火山热水喷流通道相 |
3.2.7 主要含矿岩相特征 |
3.3 小结 |
第四章 因民铁质基性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方法 |
4.2 岩石地球化学 |
4.2.1 主量元素特征 |
4.2.2 微量元素特征 |
4.2.3 稀土元素特征 |
4.3 岩浆源区及构造环境 |
4.3.1 岩浆源区 |
4.3.2 构造环境判别及意义 |
4.4 LA-ICP-MS锆石U-Pb定年 |
4.4.1 湾刀山辉长岩的形成年龄 |
4.4.2 深部辉绿辉长岩年龄 |
4.5 小结 |
第五章 因民矿区铁质基性岩的动力学特征与成岩成矿 |
5.1 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 |
5.1.1 角闪石—长石 |
5.1.2 黑云母 |
5.1.3 绿泥石 |
5.2 铁质基性岩的岩浆作用动力学特征 |
5.2.1 岩浆自变质期 |
5.2.2 岩浆热液平衡期 |
5.2.3 火山热水淋滤期 |
5.3 铁质基性岩岩浆、热液流体演化特征 |
5.3.1 岩浆高温流体演化 |
5.3.2 后期热液流体演化 |
5.4 铁质基性岩的成岩成矿作用 |
5.5 因民铁铜矿区与区域岩浆作用成岩成矿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云南武定地区铁-铜-金-铀-稀土矿成矿作用与成矿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OCG矿床国外研究现状 |
1.2.2 IOCG矿床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3 典型矿床地质 |
3.1 迤纳厂铁-铜-金-铀-稀土矿床 |
3.1.1 矿体地质特征 |
3.1.2 矿石物质组成 |
3.1.3 矿石结构构造 |
3.1.4 围岩蚀变 |
3.1.5 成矿阶段 |
3.2 邵家坡铜矿床 |
3.2.1 矿体地质特征 |
3.2.2 矿石物质组成 |
3.2.3 矿石结构构造 |
3.2.4 围岩蚀变 |
3.3 鹅头厂(罗茨)铁矿床 |
3.3.1 矿体地质特征 |
3.3.2 矿石物质组成 |
3.3.3 矿石结构构造 |
3.3.4 围岩蚀变 |
4 岩石地质地球化学 |
4.1 实验验测试方法 |
4.2 岩石学特征 |
4.3 岩石地球化学 |
4.3.1 主量元素 |
4.3.2 微量元素 |
4.3.3 稀土元素 |
4.4 锆石U-Pb年代学 |
4.4.1 中性岩浆岩年龄 |
4.4.2 基性岩浆岩年龄 |
4.5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4.5.1 锆石微量元素含量 |
4.5.2 锆石饱和温度与Ti温度 |
4.5.3 陆壳锆石与洋壳锆石 |
4.5.4 热液锆石与岩浆锆石 |
4.6 同位素地球化学 |
4.6.1 Sr-Nd同位素 |
4.6.2 Lu-Hf同位素 |
4.6.3 O同位素 |
4.7 岩浆岩成因 |
5 矿床地球化学 |
5.1 实验测试方法 |
5.2 矿石地球化学 |
5.2.1 迤纳厂矿床矿石地球化学 |
5.2.2 邵家坡矿床矿石地球化学 |
5.2.3 鹅头厂矿床矿石地球化学 |
5.3 成矿流体特征 |
5.3.1 迤纳厂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
5.3.2 邵家坡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
5.4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4.1 氢、氧同位素 |
5.4.2 碳、氧同位素 |
5.4.3 硫同位素 |
5.4.4 铅同位素 |
5.5 ~(40) Ar/~(39)Ar年代学分析 |
5.5.1 样品特征 |
5.5.2 测试结果 |
6 成矿作用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
6.1 成矿作用 |
6.1.1 成矿物质来源 |
6.1.2 成矿流体性质 |
6.1.3 成矿元素迁移和富集机制 |
6.2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6.3 成岩成矿模式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四川会理拉拉—通安地区钠质岩特征及石龙式铁矿成因(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及区域成矿作用[D]. 宋昊.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2]四川会理拉拉铜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陆动力学背景[D]. 周家云. 成都理工大学, 2008(03)
- [3]论四川会理“石龙式”铁矿的成因及形成机理[J]. 仇定茂.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 1985(00)
- [4]四川会理地区前寒武系层状钠质岩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 仇定茂. 矿物岩石, 1985(03)
- [5]川西拉拉矿区复合岩席的成因及对成矿作用的启示[D]. 孙君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6]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前寒武纪岩浆成岩成矿作用及其构造背景[D]. 马比阿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论四川会理“石龙式”铁矿的成因及形成机理[A]. 仇定茂.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6), 1985(总第六号)
- [8]四川拉拉Fe-Cu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D]. 于文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9]云南东川因民铁质基性岩构造岩相学特征与成岩成矿关系[D]. 鲁佳.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5)
- [10]云南武定地区铁-铜-金-铀-稀土矿成矿作用与成矿动力学[D]. 朱利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