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大熵原理在地震重现关系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董伟民,H.C.Shah,鲍霭斌[1](1983)在《最大熵原理在地震重现关系上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提出用最大熵原理(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以下简称为MEP),建立地震危险性分析中所用的重现关系,能使地质资料、历史记载和仪器记录都汇合在这个重现关系中。用最大熵原理可以得到偏差最小的重现关系。本文指出了传统的最小二乘法(简称为I.S法)与MEP法本质的区别,并以数例说明。本文还提出一个修正的最大熵原理方法,用长期的地质资料反映大地震发生的信息,用短期的历史记载或仪器记录反映中、小地震发生的信息并把这些汇合起来。总之,修正的MEP法可以把来自不同渠道的本来不可比的、不同精确度的信息汇合到一个偏差最小的重现关系中,供地震危险性分析之用。
钱龙霞[2](2018)在《小样本风险分析理论与评估建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自然风险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开展有效的风险管理是预防风险和降低风险损失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研究针对自然风险评估过程中样本资料匮乏、风险因子众多的客观事实,开展了风险理论、小样本条件下风险概率预测和评估建模技术研究,及其在水资源、极值降水和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的应用和实验评估研究。(一)研究风险分析的基本理论,从不确定性角度提炼和总结风险的定义,分析和总结风险的形成要素,详细总结脆弱性内涵变化的扩展趋势。研究风险后果要素与风险形成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了几种风险理论模型,包括风险投入产出模型、风险多重积分模型和风险损失评估模型。(二)提出最大熵-Logistic风险概率预测模型、基于最大熵估计的Gumbel极值风险预测模型和基于最大熵估计的Gumbel copula极值风险预测模型,引入Coupled copula极值风险预测模型。(三)改进了传统的投影指标函数,提出了最大熵投影指标函数、信息熵投影指标函数和两种非线性风险评估模型,即S型函数评估模型和微分方程评估模型。(四)对北京市水资源脆弱性、水资源短缺风险概率、水资源供需风险损失及112月的水资源供需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和污水处理率是影响北京市水资源脆弱性的敏感因子,2020年北京市水资源均处于极度脆弱状态,2020年北京市在33种来水条件下的水资源短缺风险概率超过0.95,2020年北京市水资源供需风险期望损失约为1159.7亿元,2020年北京市月风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利用外调水和再生水后,北京市水资源脆弱性、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五)对泉州市水资源脆弱性和水资源安全风险概率进行评估和分析。2020年水资源为极度脆弱等级的区县分别为:鲤城区和石狮市;强脆弱等级的区县有:丰泽区、晋江市与惠安县;泉港区的水资源处于中等脆弱水平;洛江区和南安市的水资源处于轻度脆弱水平,其它区县的水资源不脆弱。2020年丰泽区、鲤城区、石狮市和晋江市水资源安全风险发生概率接近于1,惠安县水资源安全风险概率仅为0.034,其他区域水资源安全风险概率均接近于0。(六)对黄河流域、泾河流域和黑河流域部分站点的极值降水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黄河流域四个站点的最大日降水量水文频率分析实例表明基于最大熵估计的Gumbel极值风险预测模型在小样本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黑河流域和泾河流域两对相邻站点的最大日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模式研究表明基于最大熵估计的Gumbel copula极值风险预测模型具有可靠性和稳健性,该模型只需要两个水文变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进行参数估计。黄河流域两对相邻站点的夏季月降水量的水文频率分析实例表明Coupled copula模型具有很大潜力,并且基于Coupled copula模型研究相邻气象站点夏季月降水丰枯遭遇风险。(七)对海上军事活动的海洋环境风险和北极东北航道自然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海上军事活动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估为例验证改进投影指标函数和正弦函数评估模型的效果,结果表明最大熵指标的投影结果更合理,正弦模型在小样本情景下具有更大的可靠性和应用潜力。对北极东北航道710月自然环境风险的年际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和分析。
吴虹[3](2019)在《中美规范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在中美两国高烈度区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考虑到美国规范体系在国际上的先进性,本文对比研究了中美两国偏心支撑钢框架抗震设计方法的异同以及抗震性能的优劣,这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钢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比较了中美规范在抗震设防目标和水准、抗震设计方法、场地类别划分、地震作用计算等方面的基本规定,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中美规范场地类别和材料强度的对应关系,并给出两国规范地震动参数的换算关系。(2)选取中国8度区(0.2g)不同高度的偏心支撑框架结构为对比案例,在相同地震危险性条件下完成了中美案例的抗震设计,介绍了中美规范偏心支撑钢框架具体的抗震设计过程,并详细对比了设计结果在结构动力特性、基底剪力、结构变形、构件尺寸和材料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由于中美规范抗震设计思路的差异,中国案例计算得到的地震作用较大,并且由于中国规范对于偏心支撑框架设计方法较为保守,二者使得中国案例材料用量大于美国案例。(3)采用Perform-3D软件分别建立了按照中美规范体系设计的偏心支撑框架结构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采用静力推覆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比评估了设计结果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中美案例构件的屈服次序相同,均是消能梁段首先屈服,符合预期设计要求,但美国案例的消能梁段屈服早于中国案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由于中美偏心支撑抗震设计方法的差异造成中国案例偏心支撑框架部分的截面尺寸大于美国案例,所以其损伤程度较轻。考虑到中美案例的整体抗震性能较好,均能满足各自规范的设防目标,但是中国案例的总用钢量大于美国案例,结构整体的经济性相对较差。
程万正,康晋山[4](1990)在《青藏高原及邻区中长期大震形势和发震概率》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最大平均信息量或最大熵原理,分析了青藏高原及邻区(中国境内)五个带(区)的历史地震活动,求出中强震活动参数并经拟合优度检验后分时段对各带(区)未来地震强度和发震概率进行了估计和地震危险性的讨论。
王沙燚[5](2008)在《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灾害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系统,它的发生、演化都具有相当复杂的特征,如有序化、突跳性、不可逆性、长期不可预测性以及模糊性、灰色特性等,这些特征都是传统的牛顿力学所不能描述的。然而,耗散结构、协同、突变论、混沌理论等非线性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的出现,使得从总体上研究系统灾变的非线性动力学发生、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成为可能。以耗散结构、协同、突变论、混沌理论的非线性理论强调了系统发生、演化的方向,亦即系统演化的不可逆性。开放的灾害系统吸收负熵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并在涨落作用下通过自组织和突变形成新的有序的结构—耗散结构。本文从耗散结构和自组织的角度研究整理了实际工程中的滑坡、围岩系统演化、水土流失、生物湮灭等灾变过程的发生、演化,总结了复杂性科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指导作用,并介绍了耗散理论在社会经济、证券市场、气象、水文循环中的应用。突变理论是研究系统的状态随外界控制参数连续改变而发生不连续变化的数学理论,是研究灾变系统突跳特性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尖点突变模型在系统危险性评价、预测和采矿、水利工程中灾害分析的应用,以及在隧道、地下硐室施工中防灾的指导作用;介绍了含软弱夹层岩体边坡失稳问题和建筑火灾的燕尾突变模型的应用。针对灾害系统的模糊性和灰色特性,本文介绍了利用模糊理论和灰色预测理论,为灾害系统的分级、综合评价、聚类分析和灾害的预测等问题整理出了较系统的解决办法。此外,灾害链理论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灾害理论,本文介绍了基于灾害链式发生机理的防灾减灾新方法的当前有关成果。信息熵是热力学熵的推广,是系统混乱程度的测度。灾害系统的发生就是降维、有序化的过程,因此,用信息熵的演化来描述灾害系统的发生、演化特征是可行的。本文在修正一些既有灾害熵表述的不足之处基础上,构造灾变信息熵基本量的特征,并提出了基于损伤张量第一不变量构造损伤信息熵的观念。介绍了信息熵应用于系统的安全评价以及水文循环等实际问题中。混沌论是上世纪60年代才建立起来的科学,混沌是指在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无规则性或不规则性,灾害的混沌特征主要表现在短期可预测而长期不可预测的特征。用Lyapunov指数、Kolmogorov熵、分数维等研究、预测灾害系统的演化,以达到防灾的目的。本文介绍了滑坡、基坑的非线性混沌预测以及基于混沌理论的冲击地压预测的具体方法。本文总结大量的灾害研究的资料,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总结了灾害系统的非线性与灾变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从大系统角度讨论了如何研究灾害孕育、演化、发生、传播、影响,评定、预测和防止的普遍规律和方法。提出了建立灾害系统和灾变动力学的思想和理论框架体系,为灾害研究以及防灾减灾提供了新思路。
罗卫华[6](2019)在《静动力作用下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整个国土面积的70%。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了平衡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战略,这造成了大量的基础设施需穿越山地、丘陵地带,最为明显的是山区高速公路的修建。当高速公路穿越山区时,因为路线要求造成了大量由于挖方和填方导致的边坡稳定性问题。对工程中所遇到的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是保证路线安全与畅通的关键技术,因此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托实际山区高速公路工程——龙永高速公路,综合考虑降雨冲刷、地震作用的影响,结合试验、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对静动力作用下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现场调查和力学试验,对依托工程中残弱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成分及宏细观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明了残弱岩体的物质组成及受力变化特性,并开展了残弱岩体的崩解试验,为残弱岩质边坡在强降雨条件下的失稳破坏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2)为考虑强降雨冲刷作用对残弱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开展了大比例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研制了模拟冲刷试验的装备和测试设备,设计了多组试验,探讨了降雨强度、坡长、冲刷量及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边坡失稳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提出了边坡设计的工程建议。(3)根据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将上、下限定理转化为相应的数学规划模型,基于MATLAB平台编制了有限元极限分析程序。在此基础上,对静力及地震作用下的土质临坡路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了路基的极限承载力的上、下限解,并将路基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进行无量纲处理,总结成设计计算表格,详细探讨了各参数对路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4)采用修正的Hoek-Brown准则来描述岩体的非线性特征,并将其直接嵌入有限极限分析程序中,同时开发了具有网格自适应的有限元极限分析程序。在此基础上,对静力及地震作用下的岩质临坡路基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无量纲处理,总结成设计计算表格以供工程参考。(5)对不考虑坡度影响的深埋矩形隧道可靠度设计问题。基于非线性失效准则,运用极限分析理论,提出了深埋隧道顶部三维坍塌模型。在上限定理虚功方程中考虑了支撑力,然后将不同的岩石参数被视为随机变量,采用一阶可靠度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对该机构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讨论了岩石参数系数变化的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支撑力设计建议供工程参考。(6)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法对含隧道的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建立边坡—隧道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模型,并定义了一个无量纲稳定性系数来衡量边坡的稳定性。通过计算得到稳定性系数的上、下限解,并将其总结成设计计算图表。最后,探讨了边坡坡角与隧道相对位置对稳定性系数的影响,同时也讨论了破坏模式的演化规律。
刘哲[7](2017)在《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中耦合潜源参数不确定性效应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多个沿海国家和地区遭受了严重的地震海啸灾害。近岸场点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方法的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目前近岸场点的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主要采用基于数值模拟的概率估计方法。但就这一方法而言,潜在地震海啸源参数不确定性估计及其耦合其效应方法,还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地震活动性广义极值模型的潜在震源区强震危险性估计;(2)耦合潜在地震海啸源参数不确定性效应的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方法;(3)案例研究--给出了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及台湾沿海地区几个特定场点耦合了震级、震源深度和滑动角三个潜在地震海啸源参数不确定性效应的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结果。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以马尼拉海沟俯冲带为潜在地震海啸源区的强震活动性广义极值模型,并且将该潜在地震海啸源区分别采用广义极值模型与截断型G-R模型估计的震级上限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广义极值模型的马尼拉海沟俯冲带潜在地震海啸源区的震级上限估计值大于基于截断型震级频度模型的地震活动性模型估计值。(2)从潜在地震海啸源区的界定、潜在地震海啸源参数及其不确定性估计、海啸数值模拟、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四方面,探讨了耦合潜在地震海啸源参数不确定性效应的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方法。(3)案例研究中,首先选取马尼拉海沟俯冲带和琉球海沟俯冲带为潜在地震海啸源区;然后对这两个潜在地震海啸源区的潜在地震海啸源参数中震级、震源深度和滑动角的不确定性进行估计;接着采用逻辑树和蒙特卡洛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潜在地震海啸源参数进行赋值,得到海啸数值模拟样本,并以这些样本为输入参量,利用COMCOT地震海啸数值模式,进行中国南海、东海及其邻域的地震海啸数值模拟;最后,依据上述数值模拟结果,给出了中国大陆东南近海及台湾沿海地区6个特定场点的耦合震级、震源深度、滑动角的不确定性效应的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值。
林睿[8](2015)在《基于神经网络的篇章一致性建模》文中研究表明篇章一致性是指句子与句子之间要有一定的顺序。在逻辑上和句法上对于一个多句子文本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这样的文本来说,能否对其进行有效的篇章一致性建模是该类型文本的生成与处理的关键。如果不能够保持篇章一致性,即使篇章中的每个句子都是通顺的,整体的篇章文本也不具有可读性。篇章一致性建模在自然语言处理与自然语言生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篇章一致性模型并不能很好的适用。究其原因,是因为现有的所有篇章一致性模型都以句子为最小处理单元,着重于判断句子间的篇章一致性信息,而忽略了句子内部的单词顺序对整体的篇章一致性的影响,导致无法的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篇章一致性建模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基于最大熵模型的篇章一致性建模方法。不同于以往方法采用的句法分析的其他特征抽取手段,我们的模型采用词汇化的特征来对篇章一致性进行建模,以证明在词汇级别进行篇章一致性建模的可行性。进一步优化模型采用了利用循环神经网络来改进基于最大熵的篇章一致性模型,得到了一个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句子级语言模型。在篇章一致性建模方面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并且通过循环神经网络我们很容易的获取实数向量特征。为了同时兼顾句子级和词汇级的篇章一致性,我们提出了基于层次循环神经网络的篇章语言模型。基于层次循环神经网络的篇章语言模型将句子级的历史信息与词汇级的历史信息融合在一起,共同对句子序列进行预测。同时我们提出了层次循环神经网络的两步训练法,以高效的流水方式训练句子级语言模型和词汇级语言模型部分。在句子级别,我们利用句子排序任务对我们提出的模型进行检验,而在词汇级别,我们使用困惑度来评价我们提出的模型。最后我们还设计了一个中英机器翻译重排序系统来检验我们提出的基于层次循环神经网络的篇章语言模型在具体的自然语言处理应用中是否有用。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基于层次循环神经网络的篇章语言模型有着超越现有最优系统的好性能。
袁嘉梁[9](2019)在《减震钢框架的性能设计方法与地震易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复位阻尼器同时具备良好的自复位能力和一定的耗能能力,能有效降低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且能避免地震后出现残余变形。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可实现结构在不同的地震作用下满足选定的性能水准。对被动控制结构进行基于位移的性能设计,可直接确定结构所需附加阻尼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及布置阻尼器。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秉承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路,针对已设计好的结构,在指定的地震动参数下,评价结构达到或超越指定极限状态下的条件概率。本文针对附加自复位阻尼器的高层钢框架结构,采用基于能力谱法进行了性能设计,对安装自复位阻尼器的钢框架结构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并将能量法应用到被动控制钢框架结构中,进行了基于能量的性能评价。主要工作如下:(1)对附加自复位阻尼器的高层钢框架结构进行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针对基于位移的性能设计方法,介绍了结构整体变形与构件变形的性能水准,归纳了自复位阻尼器的选取原则,同时考虑附加阻尼比与附加刚度影响的情况下,对被动控制高层钢框架进行了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设计。此外,针对20层无控和有控的Benchmark钢框架结构进行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具体过程:确定结构性能目标与性能水准;建立结构的弹塑性分析模型,计算结构基于谱位移的性能点,评价结构整体及主要构件变形指标;根据性能目标确定性能点,计算结构的等效阻尼比,并计算结构所需的附加阻尼比;进行阻尼器力学参数设计及并布置阻尼器,并对附加自复位阻尼器的钢框架结构性能分析,评价结构与构件的变形指标,评价阻尼器的减震效果。(2)对附加自复位阻尼器的高层钢框架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介绍了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并对20层的无控及有控Benchmark钢框架结构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给出减震设计建议。具体过程:在ABAQUS软件中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无控结构和有控结构进行大量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根据时程分析数据绘制IDA曲线簇,将数据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的概率方程从而得出地震易损性曲线,并将地震易损性曲线转化为在八度设防烈度下对应的小震、中震和大震下的地震易损性矩阵,并评价阻尼器的减震效果。(3)对附加自复位阻尼器的高层钢框架结构进行基于能量的抗震评价。介绍了基于能量的抗震评估方法,并总结了与能量相关的参数的计算,如地震输入能、结构的滞回耗能、阻尼耗能、结构的滞回耗能能力。同时,针对20层无控与有控Benchmark钢框架结构进行了基于能量的安全性评价,并分析了阻尼器的耗能作用。
于浩[10](2020)在《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与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逐步向深海发展,超压区域中的油气勘探开发逐渐增加,钻前异常压力预测逐渐成为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关键环节。准确的异常孔隙压力预测在油气资源的勘探、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油藏工程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孔隙压力预测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单一地球物理参数与孔隙压力(或有效应力)之间的经验关系之上,而异常孔隙压力不仅成因复杂,且受到区域构造背景、沉积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单变量模型往往不能够充分描述孔隙压力的复杂变化;同时,由于对压力成因及其影响因素认识限制,以及用于孔隙压力预测的数据资料(测井、地震资料)的局限及误差,使得孔隙压力预测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为此,论文开展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与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基于岩石物理实验数据和测井资料的分析,明确了岩石纵波速度与有效应力和孔隙度之间存在复杂的多变量关系。针对具有明确函数形式的参数化模型难以准确反映有效应力与速度、孔隙度和泥质含量之间复杂非线性关系的问题,论文开展了非参数化有效应力模型研究。进而在非参数化多变量有效应力直接变换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机器学习算法,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方法,提高了测井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地震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方法研究,建立了三维地震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方法技术流程,提高地震孔隙压力预测精度;同时,为了提高三维空间岩石速度、孔隙度及泥质含量三个变量的求取精度,开展了地震叠前同步反演应用研究,提高地震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所需的纵波速度场及用于构建上覆应力场的密度场精度,开展了基于梯度提升算法的多地震属性变换方法研究,为三维地震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提供高精度的岩石孔隙度场和泥质含量场。其次,为定量分析地震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的不确定性,论文开展了基于地质统计协同模拟方法的地震多变量预测孔隙压力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使用基于最小/最大自相关因子变换的序贯协同模拟算法,生成大量用于预测岩石物性变量实现,结合基于机器学习的地震多变量压力预测方法获取多组预测孔隙压力实现,进而估算预测压力的分布,使用95%置信区间表征预测压力不确定性。最后将上述方法及流程应用于研究区三维孔隙压力场的预测及其不确定性分析。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岩石样品实验数据中速度-有效应力关系的拟合结果分析,对于有效应力项,Eberhart-Phillips模型采用的线性函数与指数函数叠加的函数形式适合砂岩地层,而Sayers模型采用的幂函数形式则适合泥岩地层,因而两个参数化模型的具体函数形式包含对岩性的假设。使用非参数化模型去除了具体函数形式的限制,因而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岩石物性与有效应力之间的变化关系。2)在非参数化有效应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测井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应用机器学习算法需要较大量的训练数据,而实测压力数据点往往很少,难以满足训练数据需求,使用正常压实段的有效应力数据代替实测数据构建训练数据集能够解决实测数据不足的问题。在进行数据集归一化时,由于孔隙度与泥质含量数据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使用分位数归一化方法比使用最大最小值归一化方法更有效。通过对比不同井上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超参优化的结果,可以推断相同地质背景的几口井可以采用相同的超参组合。相较于多层感知机、支持向量机和梯度提升算法,随机森林算法在测井孔隙压力预测中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孔隙压力预测精度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拟合优度和泛化能力相关。相较于确定性模型方法,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方法能够给出更加准确的异常压力起始深度。3)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地震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叠前同步反演获得速度场和用于计算上覆应力的密度场,利用多地震属性变换获得孔隙度与泥质含量场,进而在每个CDP点上应用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多变量预测方法。在进行地震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时,由于计算量较大,使用预测精度接近的梯度提升算法代替随机森林算法能大幅度减少运算时间和运算占用的系统资源。在进行非欠压实成因压力校正时,由于仅能获得井位上的压力卸载指数U,因而需要使用克里金插值获得区域上卸载指数的分布。井旁预测压力与井上实测压力的误差分析以及压力场的沿层切片分析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给出准确的预测压力,且预测压力场的分布符合地质背景趋势。4)地震速度、孔隙度和泥质含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需要使用协同模拟来重现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多变量的协同模拟算法复杂、效率低,本文使用基于最小/最大自相关因子变换的协同模拟算法实现了地震速度、孔隙度和泥质含量的协同模拟,利用多组变量的实现,使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孔隙压力预测方法获得预测孔隙压力的多组实现,进而估算空间中预测孔隙压力的分布。使用该方法能够获得预测压力的置信区间,表征预测压力的不确定性。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测井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方法。该方法在有效应力的非参数化变换基础上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测井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2)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地震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方法。该方法在叠前同步反演和基于梯度提升算法的地震多属性变换方法的基础上将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变量预测模型应用于地震资料孔隙压力预测。3)提出了一种基于地质统计随机模拟的多变量孔隙压力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使用基于最小/最大自相关因子变换的协同模拟算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压力预测方法模拟预测孔隙压力获得多组预测压力实现,估算空间点上孔隙压力的分布,进而量化预测压力的不确定性。
二、最大熵原理在地震重现关系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最大熵原理在地震重现关系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小样本风险分析理论与评估建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险评估建模研究 |
1.2.2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
1.2.3 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 |
2.1 风险与不确定性 |
2.1.1 不确定性的含义与分类 |
2.1.2 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关系 |
2.2 风险的定义与分类 |
2.2.1 基于不确定性的风险定义 |
2.2.2 基于其它特性的风险定义 |
2.2.3 风险分类 |
2.3 风险要素 |
2.3.1 形成要素 |
2.3.2 后果要素 |
2.4 风险理论模型 |
2.4.1 风险统计模型 |
2.4.2 风险投入产出模型 |
2.4.3 风险多重积分模型 |
2.4.4 风险损失评估模型 |
2.5 风险分析流程与方法 |
2.5.1 风险辨识 |
2.5.2 风险评估 |
2.5.3 风险决策 |
2.5.4 残余风险评估与处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小样本案例的自然风险概率预测建模 |
3.1 最大熵原理 |
3.1.1 不确定性与熵 |
3.1.2 最大熵原理的依据 |
3.2 最大熵-Logistic风险概率预测模型 |
3.2.1 风险因子识别与筛选 |
3.2.2 Logistic回归模型 |
3.3 极值风险预测模型 |
3.3.1 基于最大熵估计的Gumbel极值风险预测模型 |
3.3.2 基于最大熵估计的Gumbel Copula极值风险预测模型 |
3.3.3 Coupled copula极值风险预测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小样本和多维风险指标的非线性风险评估建模 |
4.1 指标标准化处理 |
4.2 投影寻踪方法 |
4.2.1 建模步骤 |
4.2.2 存在问题 |
4.3 改进投影指标函数 |
4.3.1 信息与熵 |
4.3.2 最大熵指标 |
4.3.3 信息熵指标 |
4.4 非线性风险评估模型 |
4.4.1 S型函数评估模型 |
4.4.2 微分方程评估模型 |
4.4.3 参数估计 |
4.4.4 模型验证 |
4.5 水资源脆弱性评估模型 |
4.5.1 指标标准化处理 |
4.5.2 指标降维处理 |
4.5.3 评估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京市水资源风险分析与实验评估 |
5.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5.2 水资源脆弱性分析与评估 |
5.2.1 水资源脆弱性指标及处理 |
5.2.2 水资源脆弱性函数构建 |
5.2.3 1979~2012 年水资源脆弱性计算与分析 |
5.2.4 2020年水资源脆弱性评估 |
5.3 水资源短缺风险概率预测 |
5.3.1 风险敏感因子筛选 |
5.3.2 风险概率预测模型建立与检验 |
5.3.3 2020年风险概率预测 |
5.4 水资源供需风险损失评估 |
5.4.1 边缘概率分布模拟 |
5.4.2 Copula函数的选择 |
5.4.3 2020年水资源供需风险损失评估 |
5.5 水资源供需月风险评估 |
5.5.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5.2 1~12月水资源供需风险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泉州市水资源风险分析与实验评估 |
6.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6.2 水资源脆弱性评估 |
6.2.1 水资源脆弱性函数构建 |
6.2.2 2000~2012 年水资源脆弱性计算与分析 |
6.2.3 水资源脆弱性影响因子分析 |
6.2.4 2020年水资源脆弱性评估 |
6.3 水资源安全风险概率预测 |
6.3.1 水资源安全风险预测建模 |
6.3.2 各县(区、市)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极值降水风险分析与预测实验 |
7.1 单变量极值降水水文频率分析 |
7.1.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7.1.2 结果和分析 |
7.1.3 不确定性分析 |
7.1.4 极值降水风险概率预测 |
7.1.5 结论 |
7.2 相邻站点极值降水水文频率分析 |
7.2.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7.2.2 结果和分析 |
7.2.3 不确定性分析 |
7.2.4 讨论与结论 |
7.3 相邻站点降水丰枯遭遇风险分析 |
7.3.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7.3.2 结果和分析 |
7.3.3 基于Coupled copula的降水丰枯遭遇分析计算 |
7.3.4 结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实验 |
8.1 海上军事活动海洋环境风险评估 |
8.1.1 数据来源 |
8.1.2 结果分析 |
8.1.3 讨论和结论 |
8.2 北极东北航道自然风险评估与区划 |
8.2.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8.2.2 指标处理 |
8.2.3 结果分析 |
8.2.4 结论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中美规范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美规范条文对比 |
1.2.2 中美规范地震作用对比 |
1.2.3 中美结构抗震性能对比 |
1.3 设计规范的选用 |
1.3.1 美国规范的选取 |
1.3.2 中国规范的选取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美抗震规范对比 |
2.1 中美规范抗震设计思想对比 |
2.1.1 抗震设计原则 |
2.1.2 地震作用计算 |
2.1.3 抗震设计反应谱 |
2.1.4 地震响应修正系数 |
2.2 抗震设计参数的协调 |
2.2.1 场地类别的协调 |
2.2.2 地震动参数的协调 |
2.2.3 结构材料的协调 |
2.3 中美结构设计重要指标的控制 |
2.3.1 最小地震剪力 |
2.3.2 层间位移 |
2.3.3 结构高度 |
2.3.4 刚重比 |
第三章 中美高层偏心支撑框架设计及结果对比 |
3.1 设计基本信息 |
3.1.1 工程概况 |
3.1.2 结构材料 |
3.1.3 设计荷载 |
3.2 地震作用确定 |
3.2.1 抗震设防类别 |
3.2.2 场地类别和地震动参数 |
3.2.3 抗震设计反应谱 |
3.2.4 抗震设计类别 |
3.2.5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
3.3 结构设计 |
3.3.1 荷载效应组合 |
3.3.2 双重抗侧力体系框架剪力调整 |
3.3.3 截面承载力验算 |
3.3.4 偏心支撑框架结构设计要求 |
3.4 设计结果对比 |
3.4.1 重力荷载代表值和结构设计周期 |
3.4.2 抗震设计剪力 |
3.4.3 层间位移角 |
3.4.4 结构构件尺寸及材料用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高层偏心支撑框架抗震性能评估 |
4.1 弹塑性分析模型 |
4.1.1 材料本构关系 |
4.1.2 构件数值模型 |
4.1.3 构件塑性变形界限 |
4.1.4 其他分析参数取值 |
4.1.5 弹塑性分析模型正确性校核 |
4.2 静力弹塑性分析 |
4.3 动力弹塑性分析 |
4.3.1 地震波的选择与输入 |
4.3.2 结构总体层次的性能对比 |
4.3.3 结构构件层次的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美中高层偏心支撑框架设计及抗震性能评估 |
5.1 设计信息 |
5.2 设计结果对比 |
5.2.1 重力荷载代表值和结构设计周期 |
5.2.2 抗震设计剪力和层间位移角 |
5.2.3 结构构件尺寸及材料用量 |
5.3 抗震性能对比 |
5.3.1 弹塑性分析模型 |
5.3.2 地震波的选择与输入 |
5.3.3 结构总体层次的性能对比 |
5.3.4 结构构件层次的性能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5)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灾害的含义和类型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 |
1.4 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与主要结果 |
1.5 关于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灾变与耗散结构理论 |
2.1 灾变系统耗散结构与非线性系统科学的复杂性概述 |
2.2 复杂开放系统的耗散特征 |
2.3 耗散系统的非平衡热力学理论 |
2.4 现代非线性理论基础 |
2.5 工程结构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推导工具 |
2.6 耗散结构系统的动力学灾变特征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系统灾变行为的协同学理论基础 |
3.1 协同学的基本理论 |
3.1.1 协同学的基本概念 |
3.1.2 一些典型系统的协同学数学描述 |
3.2 灾害发生的自组织特性 |
3.3 灾害自组织的幂分布律 |
3.4 灾变过程的随机扩散特征 |
3.5 灾害系统演化的沙堆动力学模型 |
3.6 工程系统灾变的自组织理论应用 |
3.7 岩石—岩体工程系统灾变的协同、分岔分析应用 |
3.8 电力系统大停电事故的协同学分析与预测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系统灾变行为的突变论特征 |
4.1 突变论的基本概念 |
4.2 突变论理论基础与基本分析方法 |
4.3 事故和灾害的突变论预测与评价 |
4.4 突变理论在岩土工程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
4.5 突变理论在采矿工程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
4.6 突变理论在水利工程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
4.7 降雨裂缝渗透影响下山体边坡失稳灾变分析 |
4.8 灾变分析的燕尾型突变动力学模型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灾变行为的模糊理论描述 |
5.1 模糊数学基础 |
5.2 灾害评估研究内容与方法 |
5.3 灾变问题的模糊分析及隶属度函数 |
5.4 灾变特征的模糊识别评价 |
5.5 灾变状态的模糊综合分析与评定 |
5.6 灾变信息熵的模糊性 |
5.7 基于模糊马尔可夫链状原理的灾害预测 |
5.8 工程系统灾变的多理论综合模糊分析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系统生态环境灾变的链式的理论 |
6.1 自然灾害链式的理论体系 |
6.2 灾害链式结构的数学关系与模型分析 |
6.3 自然灾害链断链减灾模式分析 |
6.4 自然灾害链式理论的工程分析算例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系统灾变的灰色预测 |
7.1 灰色分析的基本数学原理 |
7.2 灾害的灰预测 |
7.3 灰色预测理论的应用 |
7.4 灰色理论与其它理论的结合应用 |
7.5 灰色多维评估理论与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系统灾变特征的信息熵表示 |
8.1 熵的概念与基础 |
8.2 各种熵间的关系与应用 |
8.3 最大熵原理及其在灾害分析中的应用 |
8.4 工程结构分析中灾变信息熵应用 |
8.5 灾变信息熵的非确定性描述 |
8.6 信息熵在系统安全、风险、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灾变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综合分析 |
9.1 工程灾变问题中的非线性动力学混沌分析 |
9.2 混沌的的识别与预测 |
9.3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相空间重构技术与应用 |
9.4 基于机理模型的工程灾变综合分析 |
9.5 工程灾变问题中的综合分析方法与模型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静动力作用下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1 静力作用下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降雨影响下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临坡路基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1 静力作用下临坡路基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2 地震作用下临坡路基稳定性研究现状 |
1.4 含隧道的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残弱岩体的成分及特征 |
2.1 概述 |
2.2 残弱岩体的成分 |
2.2.1 残弱岩体粒组及粒度成分 |
2.2.2 残弱岩体中矿物成分的类型 |
2.2.3 矿物成分与粒相的关系 |
2.3 膨胀性矿物及其特征 |
2.3.1 膨胀性矿物 |
2.3.2 矿物的物化性质 |
2.3.3 矿物的力学性质 |
2.3.4 矿物的微观组构特征 |
2.4 残弱岩体的力学特征 |
2.4.1 残弱岩体单轴抗压强度 |
2.4.2 裂隙面倾角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2.4.3 残弱岩体的工程力学特征 |
2.5 小结 |
第3章 残弱岩质边坡冲刷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残弱岩体崩解测试 |
3.2.1 残弱岩体的宏观特征 |
3.2.2 残弱岩体裂解发展阶段 |
3.2.3 崩解碎屑物分析 |
3.2.4 碎屑物力学参数测试 |
3.3 残弱岩质边坡冲刷试验 |
3.3.1 试验装置研制 |
3.3.2 试验方案 |
3.3.3 试验过程 |
3.3.4 试验结果分析 |
3.3.5 冲刷量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静力及地震作用下土质临坡路基稳定性分析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简介 |
4.2.1 单元离散 |
4.2.2 数学规划模型的构建 |
4.2.3 网格自适应划分技术 |
4.2.4 计算机实现步骤 |
4.3 静力作用下土质临坡路基稳定性分析 |
4.3.1 问题描述 |
4.3.2 数值模型 |
4.3.3 影响因素分析 |
4.3.4 破坏模式分析 |
4.4 地震作用下土质临坡路基稳定性分析 |
4.4.1 问题描述 |
4.4.2 数值模型 |
4.4.3 影响因素分析 |
4.4.4 破坏模式分析 |
4.5 结果对比与验证 |
4.5.1 静力作用下承载力系数Nc的比较 |
4.5.2 地震作用下承载力系数Nce的比较 |
4.6 小结 |
第5章 静力及地震作用下岩质临坡路基稳定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基于Hoek-Brown破坏准则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法 |
5.2.1 Hoek-Brown破坏准则简介 |
5.2.2 Hoek-Brown破坏准则的光滑化处理 |
5.3 静力作用下岩质临坡路基稳定性分析 |
5.3.1 基本假定 |
5.3.2 网格划分 |
5.3.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5.3.4 极限破坏模式分析 |
5.3.5 工程设计建议 |
5.4 地震作用下岩质临坡路基稳定性分析 |
5.4.1 问题描述 |
5.4.2 数值模型 |
5.4.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5.4.4 破坏模式分析 |
5.5 .结果验证与对比 |
5.6 小结 |
第6章 含隧道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
6.1 概述 |
6.2 水平地面中隧道稳定性分析 |
6.2.1 隧道三维非线性极限分析 |
6.2.2 基于最大熵原理的隧道可靠性分析 |
6.2.3 概率数值结果 |
6.2.4 影响因素分析 |
6.3 隧道存在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6.3.1 问题描述 |
6.3.2 数值模型 |
6.3.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6.3.4 破坏模式分析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附录B 设计表格 |
(7)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中耦合潜源参数不确定性效应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基于地震活动性广义极值模型估计潜在震源区强震危险性 |
3.1 引言 |
3.2 潜在震源区地震活动性广义极值模型构建方法 |
3.3 潜源区强震危险性估计 |
第四章 耦合潜源参数不确定性效应的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方法 |
4.1 引言 |
4.2 潜在地震海啸源区的界定原则 |
4.3 潜源参数取值及其不确定性估计方法 |
4.4 海啸数值模拟的原理与方法 |
4.5 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原理与方法 |
第五章 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及台湾沿海地区特定场点的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 |
5.1 特定场点的选取 |
5.2 潜源参数取值及不确定性估计 |
5.3 地震海啸数值模拟 |
5.4 特定场点的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基于神经网络的篇章一致性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篇章理论研究 |
1.2.2 篇章一致性建模研究 |
1.2.3 神经网络相关工作 |
1.3 传统方法的不足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于最大熵的篇章一致性建模 |
2.1 引言 |
2.2 最大熵模型 |
2.2.1 最大熵原理 |
2.2.2 最大熵模型的定义 |
2.3 基于最大熵的篇章一致性模型 |
2.3.1 篇章模型 |
2.3.2 最大熵篇章一致性模型 |
2.3.3 特征描述 |
2.3.4 模型训练 |
2.4 实验设置及实验结果 |
2.4.1 实验设置 |
2.4.2 模型比较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篇章一致性建模 |
3.1 引言 |
3.2 循环神经网络 |
3.2.1 循环神经网络的定义 |
3.2.2 循环神经网络的训练 |
3.2.3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语言模型简介 |
3.3 句子级语言模型 |
3.3.1 模型描述 |
3.3.2 模型训练 |
3.3.3 模型参数及初始化 |
3.4 实验设置及实验结果 |
3.4.1 实验设置 |
3.4.2 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层次循环神经网络的篇章一致性建模 |
4.1 引言 |
4.2 篇章语言模型建模 |
4.3 层次循环神经网络 |
4.3.1 模型描述 |
4.3.2 模型训练 |
4.4 实验设置及实验结果 |
4.4.1 困惑度评测 |
4.4.2 口语篇章翻译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减震钢框架的性能设计方法与地震易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自复位阻尼器研究现状 |
1.2.1 SMA材料及其特点 |
1.2.2 自复位阻尼器的研究现状 |
1.3 被动控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
1.3.1 自复位阻尼器减震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
1.3.3 框架结构基于构件变形的性能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4 被动控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研究现状 |
1.3.5 被动控制结构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研究现状 |
1.4 地震易损性分析 |
1.4.1 地震易损性的分析方法 |
1.4.2 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
1.4.3 被动控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自复位阻尼器的力学性能与选取原则 |
2.1 自复位阻尼器的力学性能 |
2.2 自复位阻尼器的选取原则 |
2.2.1 阻尼器选取原则 |
2.2.2 被动控制结构中的自复位阻尼器选取原则 |
2.3 自复位阻尼器附加阻尼比的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被动控制高层钢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
3.1 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 |
3.2 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在SAP2000 的实现方法和过程 |
3.2.1 塑性铰 |
3.2.2 塑性铰的力-位移曲线 |
3.3 构件变形的性能水准 |
3.4 构件变形的量化指标 |
3.5 能力谱法 |
3.5.1 多自由度体系的假定分析 |
3.5.2 推覆分析 |
3.5.3 建立能力谱曲线 |
3.5.4 建立需求谱曲线 |
3.5.5 能力谱法的基本步骤 |
3.6 被动控制结构基于能力谱法的性能设计 |
3.6.1 被动控制结构的等效阻尼比 |
3.6.2 被动控制结构基于能力谱法的设计方法 |
3.7 被动控制钢框架的抗震性能目标 |
3.7.1 地震风险水平 |
3.7.2 被动控制钢框架的性能水准 |
3.7.3 被动控制钢框架量化指标 |
3.7.4 被动控制钢框架的性能目标 |
3.8 20层Benchmark钢框架基于性能设计 |
3.8.1 20层Benchmark钢框架结构 |
3.8.2 分析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8.3 无控结构的性能分析 |
3.8.4 自复位阻尼器的设计 |
3.8.5 被动控制结构的性能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被动控制高层钢框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4.1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
4.1.1 地震波的选取和调幅 |
4.1.2 动力方程积分分析方法 |
4.1.3 增量动力分析法的流程 |
4.2 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
4.2.1 确定结构的极限状态LS |
4.2.2 地震易损性曲线的概率方程 |
4.2.3 地震易损性分析具体流程 |
4.3 附加自复位阻尼器的20层Benchmark钢框架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4.3.1 结构模型的有限元模拟 |
4.3.2 IDA曲线的绘制 |
4.3.3 地震易损性曲线的绘制 |
4.3.4 地震易损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被动控制结构基于能量的抗震评估 |
5.1 基于能量的抗震评估方法 |
5.2 地震输入能量的确定 |
5.2.1 单自由度体系的总地震输入能量 |
5.2.2 单自由度体系的等效速度谱 |
5.2.3 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输入能 |
5.3 结构累积滞回耗能 |
5.4 结构耗能能力的确定 |
5.5 算例分析 |
5.5.1 无控结构基于能量的评估 |
5.5.2 有控结构基于能量的评估 |
5.5.3 对比分析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与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意义与背景 |
1.2 相关研究进展综述与问题 |
1.2.1 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 |
1.2.2 地震孔隙压力预测 |
1.2.3 多参数孔隙压力预测模型 |
1.2.4 孔隙压力不确定性研究 |
1.2.5 地质统计协同模拟算法 |
1.2.6 机器学习算法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 |
1.2.7 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和方法思路 |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孔隙压力预测原理 |
2.1 异常压力现象及其成因 |
2.1.1 异常压力 |
2.1.2 异常压力主要成因机制 |
2.2 异常压力成因判别 |
2.3 有效应力理论 |
2.4 上覆应力计算 |
2.5 孔隙压力预测模型 |
2.5.1 理论模型 |
2.5.2 单变量经验模型 |
2.5.3 多变量模型 |
2.6 研究区域中岩石样品测试数据分析 |
2.6.1 岩石样品测试资料 |
2.6.2 速度-有效应力关系分析 |
2.6.3 速度-有效应力-孔隙度关系 |
2.6.4 岩石测试数据的局限性 |
2.7 实测压力 |
2.7.1 钻杆测试实测压力 |
2.7.2 电缆测试实测压力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 |
3.1 非参数化多变量预测模型 |
3.2 机器学习算法 |
3.2.1 多层感知机 |
3.2.2 支持向量机 |
3.2.3 随机森林 |
3.2.4 梯度提升 |
3.3 基于机器学习的测井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方法 |
3.3.1 方法流程 |
3.3.2 数据预处理 |
3.3.3 训练数据集构建 |
3.3.4 数据集的归一化 |
3.3.5 超参数优化 |
3.3.6 非欠压实成因压力修正 |
3.3.7 预测孔隙压力 |
3.4 机器学习算法应用效果对比 |
3.5 与参数化模型方法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震多参数孔隙压力场构建 |
4.1 地震多变量孔隙压力场构建方法步骤 |
4.2 地震速度场构建 |
4.2.1 叠前同步反演原理 |
4.2.2 初始模型建立 |
4.2.3 井震标定 |
4.2.4 角道集子波提取 |
4.2.5 反演结果 |
4.3 地震岩石物理参数反演 |
4.3.1 多地震属性变换算法 |
4.3.2 构建训练数据集 |
4.3.3 地震属性的优选 |
4.3.4 梯度提升模型超参优化 |
4.3.5 孔隙度和泥质含量预测结果 |
4.4 时深转换 |
4.5 地震上覆应力场计算 |
4.5.1 海水密度校正 |
4.5.2 密度延拓 |
4.6 地震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方法 |
4.6.1 构建训练数据 |
4.6.2 机器学习算法选取 |
4.6.3 超参数优选 |
4.6.4 压力卸载指数的空间分布 |
4.7 地震多变量孔隙压力场预测结果分析 |
4.7.1 孔隙压力预测精度 |
4.7.2 异常压力空间展布特征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测孔隙压力不确定性分析 |
5.1 预测孔隙压力不确定性量化方法 |
5.2 最小/最大自相关因子变换 |
5.3 基于Markov模型的序贯协同模拟算法 |
5.4 孔隙压力不确定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最大熵原理在地震重现关系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最大熵原理在地震重现关系上的应用[J]. 董伟民,H.C.Shah,鲍霭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83(04)
- [2]小样本风险分析理论与评估建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钱龙霞.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3]中美规范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对比研究[D]. 吴虹. 东南大学, 2019(05)
- [4]青藏高原及邻区中长期大震形势和发震概率[J]. 程万正,康晋山. 四川地震, 1990(01)
- [5]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探索[D]. 王沙燚. 浙江大学, 2008(08)
- [6]静动力作用下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 罗卫华. 湖南大学, 2019(12)
- [7]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中耦合潜源参数不确定性效应的方法研究[D]. 刘哲. 防灾科技学院, 2017(02)
- [8]基于神经网络的篇章一致性建模[D]. 林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9]减震钢框架的性能设计方法与地震易损性研究[D]. 袁嘉梁.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多变量孔隙压力预测与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 于浩.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