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希望工程”与“争当皇帝”(论文文献综述)
何建明[1](2000)在《龙门圆梦——中国高考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家长有“望子成龙”的心情,希望子女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也是自然的。我们的学校、教育部门以及党和国家的其他部门,都要注意做工作,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教师教书育人的心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
陈占敏[2](2008)在《金童话》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村歌嘹亮金崮林家村歌在七月的早晨突然奏响,太阳还要过一会儿才能升起来。此时,遥远的京都大约也是睡觉的时候。因为地球变暖,暑热难耐,大家只好把睡觉的时间往后延。金崮林家村民趁着早晨凉爽的时辰,想睡个好觉,被突然奏响的村歌惊醒,好多人就骂出了梦里没敢喊出的骂人话。睡意惺忪的时刻,大家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村歌要在人家正做梦的时候把人吵醒,不过,等到村歌把打雷都不能惊醒的人也吵得睡不过去的时候,大家
胡建国[3](1994)在《“希望工程”与“争当皇帝”》文中研究表明 有两则新闻让我思绪万千。一是兴国县高兴乡高兴村一位年逾古稀的优抚对象,将两个月的优抚金捐给了“希望工程”。二是西安最新推出的“请你当皇帝”的旅游项目,“首任皇帝竞价”,西安某公司总经理以68888元公款力挫群雄,当了“开国皇帝”。
李启军[4](2005)在《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文中指出这是一个符号统治的时代,其中也包括影视明星偶像符号的统治。在符号社会里,影视明星是符号化的影视明星。一个个影视明星偶像在不同的影视观众那里就是一个个意义充实的符号。 明星符号构成了当代人日常生活、思想沉思、艺术想象、社会批判的文化语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我们的学者在言谈、写作中要特别表示出对明星们的不屑一顾时,恰恰表征了明星现象、明星文化打破了我们可敬学者心中的那份宁静。既然明星现象、明星文化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周围,与其不闻不问或者情绪化地批判,还不如坐下来平心静气地思考和追问。 “追星”是当前社会的一大时尚。媒体在追星,制片商、导演在追星,影视迷们在追星。从报纸、杂志到电视、网络,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会开辟专门的版面、栏目、节目、窗口给各路明星,这是媒体的“追星”;影视片惯常打出明星牌、排出明星阵营,这是制片商、导演的“追星”;有自己的偶像出演的影视片就满怀热情去看,否则就没兴趣去看,这是影视迷的“追星”。媒体及制片商、导演追星,看重的是明星们的符号价值——体现为收视率、票房收入;影迷们追星,看重的是明星们的符号意义——在他们身上获得某种人生感悟和启迪,想象地满足某种愿望。所以,看影视明星、聊影视明星、读影视明星、写影视明星、追影视明星,也包括骂影视明星,成了当代大众日常生活必需的调味品。如果没有了影视明星可看、可聊、可读、可写、可追、可骂,对不少fans来说,恐怕不仅仅是感觉缺少了点什么,而且会感觉生活没有了意义。 虽然不能说没有明星制就没有明星,但是商业化的明星确实是作为商业手段的明星制的产物,而明星制是与影视的商业化发展互为表里的。中国影视业要走商业化道路,就不能拒绝明星制,就需要拥有自己的明星队伍。要培植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就不能伤害影视迷尤其是青少年影视迷对影视明星的那份
李洱[5](2001)在《花腔》文中指出 第一部有甚说甚时间:1943年3月地点:由白陂至香港途中讲述者:白圣韬医生听众:范继槐中将记录者:范继槐随从丁奎@ 消息将军,有甚说甚,那消息是田汗告诉我的.那时我还在后沟.干你们这一行的,定然晓得枣园后沟.对,那里有一所西北公学,还有一个拘留所.我自然是在拘留所里.我在那里住了两个来月.那天晚上,当田汗来后沟看我的时候,我想,他定然
王献玲[6](2005)在《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办教师在新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长达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安贫乐教,艰辛奉献,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扫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研究中国民办教师历史,一为传承其风范精神,二为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激励、鉴戒当今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秉此总纲,言三十万,由绪论、正文八章、结语共十部分构成。 绪论:界定了民办教师的概念,阐述了选题的缘起、意义及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待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论述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渊源。从清末到民国,因经费困难,师资匮乏,国家推行义务教育步履维艰,有名无实;而稍后的中国共产党在红色区域实行群众路线,走群众办学的道路,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些教训和经验对新中国建立后“穷国如何办大教育”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第二章:阐述中国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与国家财力不足的矛盾,号召群众办学,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于是,民办教师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从1949年到1951年是民办教师的出现阶段;1952年到1956年是初步整顿阶段;1957年到1966年是跌宕发展阶段;1967年至1977年是急速膨胀阶段。 第三章:讲述民办教师队伍的治理整顿。“文革”结束后,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工作,从1978年到1993年这15年,对民办教师队伍进行了规范建设。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减少民办教师的比例,健全民办教师管理制度,提高民办教师素质,改善民办教师待遇,民办教师长期存在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第四章:讲述民办教师的光辉业绩。在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撑起了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半边天,担负着农村扫盲教育的主要工作,同时在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第五章:讲述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生存。民办教师的奉献与他们应得到的社会回报存在着极大的反差。民办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如耕教矛盾,待遇低,与公办教师同工不同酬,生活极端穷困,社会地位低下,受人歧视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民办教师队伍的建设,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六章:讲述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时国民经济已有很大的发展,已有能力增加教育投入,于是,从1994年到2000年,党和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措施,基本上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 第七章:主要阐述贫困地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经验及启示。不少经济落后地区由于领导重视教育,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落到实处,民办教师问题解决得很好,这说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领导重视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八章:主要阐述代课教师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吸收新的民办教师的门关死之后,代课教师开始出现,并逐步壮大。代课教师主要分布在“老、少、边、山、穷”的农村穷困地区,承担着这里的基础教育和扫盲教育。他们对中国教育如同当年的民办教师一样,作出了同样的贡献,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是,代课教师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本部分提出了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若干思考。 结语部分:主要阐述民办教师问题对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事业的反思。长期以来民办教师队伍生存的艰难,管理上的紊乱,农村办学条件的极端简陋,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吸取这些教训,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战略地位,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建设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
史振厚[7](2005)在《农村非政府组织(RNGO)社会职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型,非政府组织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与政府和市场一起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三维。本论文主要从职能角度来研究农村非政府组织(RNGO),按照“RNGO的基本理论—RNGO的兴起与发展—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RNGO的博弈—RNGO的建设”这个总体研究思路进行。按照实证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历史和比较分析相结合以及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种方法,对农村非政府组织进行研究。文章的主要创新之处首先在于把“三农”问题与非政府组织结合起来,提出了研究“三农”问题的新视角;其次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研究农村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关系;另外提出了RNGO进行自身组织建设的途径。全文共分为九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文献评述、研究方法和思路、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小康与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是不同部门,即政府、市场和非政府组织之间和谐共处,共同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然而,我国RNGO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层次比较低,人们的认识还不够清楚,甚至有些误解。理论上系统研究RNGO职能问题的成果还不多见,因此,深入研究就具有重大意义。第二章从理论上对农村非政府组织(RNGO)进行分析。从经典组织理论入手,到非政府组织理论的剖析,进而对RNGO进行理论界定。指出RNGO主要由农民自发成立,参与主体是农民,旨在于更好地实现农民利益。RNGO的存在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本章从不同角度对RNGO进行了分类,主要是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第三章讲述RNGO的兴起和发展。国际上考察了对中国具有典型意义的三个标本: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农村非政府组织,指出了其对中国RNGO的借鉴价值之所在。论述了中国近代RNGO的历史传承和发展情况,考察了民国时期梁漱溟和晏阳初的乡村建设实验。重点分析了RNGO发展的必要性,从提高农民市场竞争力、表达农民自身利益、实现农民平等国民待遇等角度进行。最后阐述了中国RNGO发展的基本概况。第四章论述RNGO的政治职能。考察了中国近代农会的发展历程,论述了重建新式农会的必要性,认为新式农会是农村社会新的整合组织。RNGO的政治职能突出表现在能够促进农村的民主化进程和农民维权上,这也包括城市农民工。村民委员会是一种特殊的非政府组织,可看作是半政府、半民间组织,它们在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中起到很大作用。第五章研究RNGO的经济职能。RNGO的经济职能体现在科技推广、专业生产、农村市场和扶贫开发等诸方面。本部分结合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民
侯钰鑫[8](2000)在《好爹好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好爹好娘》是作者继《好风好雨》之后,又一部长篇力作.这是一个悲壮沧桑、荡气回肠的故事.孙浩被破格提拔为古城县县委书记后,他面对的是一堆理不清的乱麻:组织部长卫济民受到十几个待业干部的起哄谩骂,骤然暴死又突然复生;四乡百姓集体上访,要求严惩贪官污吏,取消不合理摊派;地委书记佟怀志安置亲信,架空孙浩;代县长苗刚倚仗和省委书记的特殊关系,搜刮民财,造成小方庄人命案;电视台记者夏露揭露八年前一桩冤案:佟怀志迫害田茂林,冒功请赏,爬上高位,山区群众为田茂林立碑,伸张正义……古城县斗争复杂,险象环生.孙浩从困惑到清醒,从彷徨到坚定.他冒着风险为田茂林平反,并采纳他的建议,修渠引水,为山区人民造福;顶着压力重用卫济民,"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党建",在全县广泛开展"一学三争"整顿乡村党组织的工作.佟怀志、苗刚等黔驴技穷,雇佣杀手,杀人灭口.省委书记薛雷亲临古城县调查研究,支持孙浩的正确举措.他还知晓了曾被自己错勘贤愚的田茂林,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由衷感到,满山遍野的山碑是老百姓为共产党立的丰碑,人民群众才是我们的亲爹娘啊!此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本刊选载部分篇章,以飨读者.
李遵慧,李淑艳,贾琦,袁克丽[9](2008)在《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建议》文中指出复习要求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旨在促进学生对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进行较系统的回顾、整理和查缺补漏、总结归纳,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全省还有部分毕业班未进入课改年级,但复习均要充分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
关玉国[10](2016)在《传播向善正能量 唱响时代主旋律》文中研究指明南阳是古宛之地,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南阳儿女具有勇于献身、重义轻利、忠厚立身、助人为乐的群体性格。近年来,南阳市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新格局,铸就了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模范的时代风尚。
二、“希望工程”与“争当皇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希望工程”与“争当皇帝”(论文提纲范文)
(4)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开创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 |
第一节 影视明星:被学术研究遗忘的角落 |
一、一个明星符号统治的时代 |
二、风光与寂寞:明星在大众传媒与学术研究中迥然不同的命运 |
三、本研究的具体价值和意义 |
第二节 影视明星研究现状描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一) 对明星社会地位的研究 |
(二) 对明星文化意义的研究 |
(三) 对明星身体及其表演的研究 |
(四) 对明星符号意义的研究 |
(五) 对明星职业工作及与其关联的明星制度的研究 |
(六) 对影迷及影迷文化的研究 |
(七) 符号学方法的运用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一个构想: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 |
一、研究对象:中国影视明星 |
二、研究方法:符号学 |
三、理论架构 |
第二章 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界定 |
第一节 几个相关的概念 |
一、影视明星与表演艺术家 |
二、影视明星与影视演员 |
三、影视明星与影视名人 |
第二节 作为象征性偶像符号的影视明星 |
一、从商业界定走向符号学界定 |
二、影视明星是特殊的象征符号 |
(一) 作为符号的象征 |
(二) 象征符号是一种内涵符号 |
(三) 影视明星是象征符号 |
二、影视明星是象征性的偶像符号 |
(一) 抽象符号与形象符号 |
(二) 影视明星作为偶像符号的特殊性 |
第三节 影视明星的符号结构与价值结构 |
一、索绪尔二元结构说与皮尔斯三元结构说 |
二、影视明星与一般演员的符号结构 |
三、影视明星与一般演员的价值结构 |
第三章 影视明星认定与生产的符号学工程 |
第一节 名导名片机制 |
第二节 出镜率机制 |
第三节 曝光率机制 |
第四节 人气指数机制 |
第五节 片酬与出场费机制 |
第六节 票房号召力机制 |
第七节 奖牌榜机制 |
小结 |
第四章 1920-40年代:反叛时代 |
第一节 好莱坞影响下早期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运作 |
一、好莱坞类型片哺育了早期中国电影类型片 |
(一) 国产滑稽喜剧片与好莱坞滑稽喜剧片 |
(二) 国产侦探片与好莱坞侦探片 |
(三) 通俗社会片与好莱坞情节剧 |
(四) 国产爱情片与好莱坞爱情片 |
(五) 响应好莱坞等外国历史片的国产古装片 |
(六) 受好莱坞西部片、侠盗片启发的中国武侠片 |
(七) 与好莱坞歌舞片竞争的中国歌唱片 |
二、好莱坞明星制哺育了早期中国电影明星制 |
(一) 好莱坞电影明星制 |
(二) 早期中国电影明星制 |
(三) 明星制与类型片的内在联系 |
第二节 早期中国电影明星的符号类型 |
一、1920年代明星的符号类型 |
(一) 坏蛋符号 |
(二) 侠义英雄符号 |
(三) 俊男帅哥符号 |
(四) 高超演技符号 |
(五) 悲剧人生符号 |
(六) 可爱童真符号 |
二、1930年代明星的符号类型 |
(一) 美女靓妹符号 |
(二) 俊男帅哥符号 |
(三) 硬汉符号 |
(四) 高超演技符号 |
(五) 蛇蝎美女符号 |
(六) 坏蛋符号 |
(七) 开心符号 |
(八) 能歌善舞符号 |
(九) 才女符号 |
(十) 苦难童年或快乐童年符号 |
三、1940年代明星的符号类型 |
(一) 高超演技符号 |
(二) 俊男帅哥符号 |
(三) 善良朴实劳动者符号 |
(四) 坏蛋符号 |
(五) 清纯少女符号等 |
第三节 早期中国影星符号意义分析 |
一、整体符号意义:反叛先锋 |
(一) 192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整体符号的反叛内涵 |
(二) 193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整体符号的反叛内涵 |
(三) 194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整体符号的反叛内涵 |
二、个体符号意义:个案分析 |
(一) 中国苦难美女符号——阮玲玉 |
(二) “中国电影皇后”符号——胡蝶 |
第五章 1950-70时代:神圣英雄时代 |
第一节 大陆电影生产体制及其明星的符号类型 |
一、大陆电影生产体制 |
(一) 管理机制 |
(二) 电影观念 |
二、“22大”明星及明星符号类型 |
(一) 神圣英雄符号 |
(二) 坏蛋符号 |
第二节 港台电影生产体制及其明星符号类型 |
一、港台商业电影生产体制 |
(一) 台湾电影生产 |
(二) 香港电影生产 |
二、港台电影明星的符号类型 |
(一) 侠义英雄符号 |
(二) 硬汉符号 |
(三) “白马王子”符号 |
(四) 青春玉女符号 |
(五) 开心符号 |
(六) 高超演技符号 |
(七) 贫穷善良老人符号 |
第三节 1950-7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符号意义分析 |
一、整体符号意义:神圣英雄 |
二、个体符号意义:个案分析 |
(一) 标准军人的符号——王心刚 |
(二) 中国功夫的符号——李小龙 |
第六章 1980年代以来:从平民英雄到平民时代 |
第一节 198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业发展概观 |
一、1980年代以来大陆影视商业化进程 |
(一) 电影业的重新商业化之路 |
(二) 电视剧生产的商业化历程 |
二、平民化时代影视英雄叙事的嬗变 |
(一) 死了神圣化的英雄,诞生了平民化的英雄 |
(二) 影视中的平民英雄叙事 |
三、两岸三地影视发展趋向一体化 |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明星符号类型 |
一、政治风云人物符号 |
二、帝王符号 |
三、侠义英雄符号 |
四、男子汉/硬汉符号 |
五、女强人符号 |
六、俊男帅哥符号 |
七、美女靓妹符号 |
八、小人物符号 |
第三节 198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明星符号意义分析 |
一、整体符号意义:大众世俗理想与愿望 |
二、个体符号意义:个案分析 |
(一) 英雄气平民符号——周星驰 |
(二) 普通平民符号——葛优 |
结语 一个新概念:明星符号学 |
一、解神话:鲍德里亚消费符号学批判 |
二、“明星符号学”的几个主要理论渊源 |
(一)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 |
(二) 卡西尔的文化人类学符号学 |
(三) 罗兰·巴尔特的神话符号学 |
(四) 鲍德里亚的消费符号学 |
三、影视明星的多重符号意味 |
(一) 影视明星是影视商业化生产体制的符号 |
(二) 影视明星是大众文化心理的表征 |
(三) 影视明星在影视生产系统中的符号力量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5)花腔(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有甚说甚 |
@消息 |
&二里岗战斗的常识 |
@毛驴茨基 |
&与田汗拉家常 |
@早产儿 |
&葛任家谱 |
@骆驼肉 |
&白圣韬的丈人 |
@诗朗诵 |
&《谁曾经是我》 |
@鼻出血 |
&粪便学 |
@菩萨心肠 |
&东方的盛典 |
@二人行 |
&忧郁斯基 |
@易子而食 |
&梅苏膏(哥) |
@屎白疗伤 |
&大宝 |
@活口不留 |
&白圣韬的结局 |
第二部喜鹊唱枝头 |
@喜鹊唱枝头 |
&劳改队 |
@歌乐山 |
&《蚕豆花》 |
@命令 |
&《东方红》 |
@奔丧 |
&父亲之死 |
@革命友谊 |
&初恋 |
@葛任赴日 |
&大贞丸号 |
@黄鼠狼给鸡拜年 |
&显微镜 |
@蚕豆乖,乖蚕豆 |
&行走的影子 |
@杨凤良 |
&关于杨凤良 |
@密电 |
&一个迷案的揭晓 |
@盼星星,盼月亮 |
&宗布的大荒山之行 |
@白圣韬又被吊了起来 |
&慢性腹泻 |
@白圣韬见到了葛任 |
&透明,轻盈,绯红 |
@杨凤良之死 |
&邱爱华 |
@葛任却没有走 |
&真诚的痛恨 |
@马缰绳 |
&阿庆之死 |
第三部OK,彼此彼此 |
@我是来还愿的 |
&一点说明 |
@忘掉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
&南陈北李 |
@忘掉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续) |
&希望小学 |
@苏区之行 |
&交通线 |
@第一夜 |
&剧团 |
@葛任劝我走 |
&好一朵茉莉花 |
@胡安之死 |
&历史诗学 |
@每天都有人头发变白 |
&关于阿庆的一点补充 |
@狗的哲学 |
&巴士底病毒 |
@扁桃体发炎 |
&万物为刍狗 |
@谈诗论道 |
&徐玉升与《逸经》 |
@组阁 |
&对邱爱华之死的补充 |
@迷雾中的冰莹 |
&费朗的记述 |
@川井寻兄 |
&七福神与喜鹊宴 |
@调查研究 |
&我成为我的开端 |
@阿庆的工作汇报 |
&真实就是虚幻? |
@白圣韬 |
&西官庄邮局 |
@循序渐进 |
&小休息,大休息 |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
&尾声 |
(6)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民办教师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民办教师问题的总体研究 |
二、关于民办教师产生的历史原因研究 |
三、关于民办教师的历史地位研究 |
四、关于民办教师存在的问题研究 |
五、关于民办教师问题解决的研究 |
六、关于民办教师的政策研究 |
七、关于民办教师管理研究 |
八、地方民办教师研究 |
九、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地区民办教师问题的研究 |
十、关于代课教师问题的研究 |
第四节 相关资料 |
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内容和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三、研究的创新 |
第一章 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旧中国义务教育的困扰 |
一、中国义务教育的起步 |
二、师资匮乏对义务教育的困扰 |
三、从晚清政府到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的开凿 |
四、对旧中国义务教育艰难进行的反思 |
第二节 共产党红色区域民办教育的兴起 |
一、苏维埃时期的教育 |
二、抗战后期解放区民办学校的发展 |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小学民办”教育 |
第二章 中国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一节 民办教师的产生 |
一、穷国办大教育,民办教师应运而生 |
二、民办教师的初步整顿 |
第二节 民办教师在跌宕中发展 |
一、快速增长的三年 |
二、困难时期的压缩和调整 |
三、上个世纪60年代前中期民办教师的再度发展 |
第三节 极度膨胀达到顶峰 |
一、教育走上畸形发展道路 |
二、人口增长失控,学龄儿童急速增加 |
三、师范院校长期停办,公办教师队伍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和补充 |
第四节 国家关于基础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政策 |
一、“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历史渊源 |
二、“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提出 |
三、“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实施 |
第三章 民办教师队伍的治理整顿 |
第一节 民办教师队伍整顿工作的提出及部署 |
第二节 加强对民办教师的管理 |
第三节 减少民办教师的比例 |
一、将一部分优秀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
二、通过师范转招民办教师 |
三、堵口子 |
四、辞退 |
第四节 改善民办教师地位 |
一、提高民办教师的社会地位 |
二、提高民办教师的物质待遇 |
第五节 提高民办教师的业务素质 |
第四章 民办教师的巨大奉献 |
第一节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 |
一、民办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主力军 |
二、民办教师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骨干作用 |
三、执着教育,无私奉献,民办教师留给后人的故事 |
第二节 堪负农村扫盲重任 |
一、以民教民扫盲方针的制订 |
二、民办教师肩负起农村扫盲重任 |
三、为了扫盲事业,民办教师付出了无尽的艰辛 |
四、扫盲教育的巨大成就 |
第三节 对教学研究和改革的贡献 |
一、教法研究 |
二、复式教学组织研究 |
第四节 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引路人 |
第五节 中国民办教师所产生的国际影响 |
第五章 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
第一节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民办教师队伍的稳定 |
一、可靠的报酬收入 |
二、工作条件在当时农村环境里有相当的吸引力 |
三、计划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的禁锢 |
第二节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
一、亦教亦农的尴尬境遇 |
二、低待遇 |
三、“民转公”的艰难期盼 |
四、极度的心理屈辱和精神压力 |
第六章 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 |
第一节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形势 |
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发展教育事业关键在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三、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是要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
第二节 全社会对民办教师问题的关注 |
一、社会各界捐助、褒奖民办教师业绩 |
二、舆论界为民办教师请命、讴歌 |
三、社会知名人士为民办教师问题呼吁 |
四、纳税人为教师待遇鸣不平 |
五、教育管理部门为民办教师主持公道 |
第三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理性思考 |
一、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符合劳动价值规律 |
二、消除公民办教师之间的差异更具有理性 |
三、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对国家法律的尊重 |
四、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义务教育的内在要求 |
第四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 |
一、民办教师队伍的整顿,为全面消化民办教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二、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为消化民办教师提供了物质保证 |
三、师范教育的发展和人口的有效控制,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
第五节 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 |
一、党和国家对民办教师问题的重视 |
二、国家关于在20世纪内消化民办教师的方针的确定和工作部署 |
三、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 |
四、民办教师的最终解决 |
第七章 贫困地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革命老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三节 偏远山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四节 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五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领导决策起着关键性作用 |
第八章 代课教师—民办教师之后的问题 |
第一节 代课教师队伍的产生 |
一、代课教师与民办教师的不同 |
二、代课教师产生的原因 |
三、代课教师队伍的发展 |
第二节 代课教师艰辛的贡献 |
一、工资待遇低、生活艰辛 |
二、代课教师大部分胜任教学工作 |
三、在穷困落后地区代课教师的重要作用 |
四、代课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
第三节 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路 |
一、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迫切性 |
二、国家、各地对代课教师的政策 |
三、有关部门和人士对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建议 |
四、代课教师的期盼 |
五、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路 |
结语 中国民办教师问题留给二十一世纪的反思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 |
一、发展基础教育具有战略意义 |
二、发展基础教育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
第二节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
一、国际上对教师职业化建设的重视 |
二、关于教师的资格证书制度 |
三、关于中小学人事制度 |
四、关于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 |
五、关于教师的继续教育 |
第三节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问题 |
一、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工资状况 |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状况 |
三、要正确认识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的意义 |
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的几点建议 |
第四节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问题 |
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现状和矛盾 |
二、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思考 |
第五节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营造农村基础教育的良好氛围 |
一、农村经济不能增长,成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
二、市场经济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冲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农村非政府组织(RNGO)社会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2.1 国外非政府组织研究概况 |
1.2.2 国内非政府组织研究概况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非政府组织的理论概览 |
2.1 经典组织理论概要和农村非政府组织的界定 |
2.1.1 当代经典组织理论 |
2.2 非政府组织的理论界定 |
2.2.1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
2.2.2 非政府组织的功能 |
2.3 农村非政府组织(RNGO)的基本理论 |
2.3.1 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内涵 |
2.3.2 农村非政府组织的独特性质 |
2.3.3 农村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 |
2.3.4 农村非政府组织的类型 |
第三章 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和发展 |
3.1 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国际视野 |
3.1.1 美国 |
3.1.2 日本 |
3.1.3 韩国 |
3.2 农村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
3.2.1 近代民间组织的变迁 |
3.2.2 民国时期的农村非政府组织概况 |
3.3 中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兴起与发展的必然性 |
3.3.1 提高农民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 |
3.3.2 代表农民自身利益的需要 |
3.3.3 实现农民平等国民待遇的需要 |
3.4 中国当代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四章 农村非政府组织的政治职能 |
4.1 中国农会发展的近代历程 |
4.1.1 二十世纪中国农会的发展历程 |
4.1.2 重建新式农会的意义 |
4.2 农村非政府组织促进农村政治民主化 |
4.3 农村非政府组织与农民维权 |
4.4 农村非政府组织和城市农民工 |
4.5 村民委员会与农村社会民主化进程 |
4.5.1 村民自治的现状 |
4.5.2 宗族势力对我国乡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制约 |
第五章 农村非政府组织的经济职能 |
5.1 农村非政府组织与农业科技推广 |
5.1.1 农业科技推广的类型 |
5.1.2 农民组织参加技术推广的必要性 |
5.2 农村非政府组织与农村市场 |
5.2.1 农村消费市场 |
5.2.2 农村生产和流通市场 |
5.3 农村非政府组织与农村扶贫开发 |
5.3.1 我国农村的贫困现状 |
5.3.2 农村非政府组织的扶贫作为 |
5.3.3 农村非政府组织在扶贫中的优势 |
5.3.4 农村非政府组织扶贫的局限性 |
第六章 农村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职能 |
6.1 RNGO 与农村文化教育 |
6.1.1 RNGO 与农村教育 |
6.1.2 RNGO 与农村文化 |
6.2 RNGO 与农民健康 |
6.2.1 RNGO 与农民医疗 |
6.2.2 RNGO 与农民健身 |
6.3 RNGO 与农村计划生育 |
6.4 农村非政府组织与农村环境保护 |
6.4.1 我国农村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
6.4.2 RNGO 的环保行动 |
6.5 农村宗教与社会发展 |
6.5.1 宗教在农村存在的条件 |
6.5.2 农民信仰宗教的原因分析 |
6.5.3 农村宗教的社会功能 |
6.6 农村宗族组织与社会发展 |
6.6.1 农村宗族组织的概况 |
6.6.2 农村宗族势力兴起的原因 |
6.6.3 农村宗族组织的功能 |
第七章 博弈论与农村非政府组织(RNGO) |
7.1 博弈论理论简介 |
7.2 RNGO 与政府的博弈 |
7.2.1 RNGO 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 |
7.2.2 RNGO 与基层政权的冲突 |
7.2.3 几点建议 |
7.3 RNGO 与市场的博弈 |
7.4 RNGO 之间的博弈 |
7.5 RNGO 的国际博弈 |
第八章 农村非政府组织(RNGO)的建设问题 |
8.1 RNGO 的社会责任 |
8.2 农村非政府组织(RNGO)的诚信建设 |
8.2.1 RNGO 的社会公信力 |
8.2.2 RNGO 与社会监督 |
8.3 RNGO 发展的法律环境 |
8.4 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其它障碍 |
8.5 农村非政府组织的能力建设 |
第九章 个案考察---湖北洪湖渔场老年协会实验的进程 |
9.1 洪湖渔场老年协会的概况 |
9.2 洪湖渔场老年协会的意义和启迪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希望工程”与“争当皇帝”(论文参考文献)
- [1]龙门圆梦——中国高考报告[J]. 何建明. 中国作家, 2000(05)
- [2]金童话[J]. 陈占敏. 西部, 2008(11)
- [3]“希望工程”与“争当皇帝”[J]. 胡建国. 党员之友, 1994(12)
- [4]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D]. 李启军. 四川大学, 2005(02)
- [5]花腔[J]. 李洱. 花城, 2001(06)
- [6]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 王献玲. 浙江大学, 2005(07)
- [7]农村非政府组织(RNGO)社会职能研究[D]. 史振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3)
- [8]好爹好娘[J]. 侯钰鑫. 小说界, 2000(05)
- [9]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建议[J]. 李遵慧,李淑艳,贾琦,袁克丽. 贵州教育, 2008(Z1)
- [10]传播向善正能量 唱响时代主旋律[J]. 关玉国. 中国报业, 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