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龚建良,金秉宁,龚婉军,邓哲,张正泽[1](2022)在《点火载荷下翼柱型装药结构完整性数值分析》文中提出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翼柱型装药在点火载荷下结构完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三维损伤黏弹性本构性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商业有限元软件的二次开发平台,编写用户子程序,展开有限元数值计算,获取翼柱型装药在固化降温、点火载荷下装药结构的应力、应变与位移场分布。结果表明,在温度载荷与点火载荷下,药柱内表面变形模式是不同的。然而,不管在温度载荷或点火载荷下,在翼槽处装药Von Mise应力与Von Mises应变高于其他部位。此方法可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结构完整性安全评估。
蒋亚强,杨皓瑜,黄继军,暴利军,林宏,李大鹏,刘善友[2](2021)在《复合固体推进剂黏合剂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端羟基丁二烯(HTPB)、端羟基共聚醚(HTPE)、聚缩水甘油叠氮醚(GAP)、聚3-硝酸酯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PNIMMO)和聚缩水甘油硝酸酯(PGN)等几种主要黏合剂近十年的发展概况。强调优化固化体系、完善黏合剂网络结构以及嵌段改性是当前黏合剂发展的主要策略和技术手段。同时,提出随着纳米科技、高分子合成与改性新技术以及超分子化学的蓬勃发展,自修复和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引领黏合剂发展的前沿领域。
庞维强,周刚,王可,李焕[3](2021)在《固体推进剂损伤多尺度模拟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固体推进剂性能实验研究中通常存在的消耗性成本大、实验周期长和安全隐患等问题,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代替实验开展相关研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从微观分子动力学、介观耗散动力学、宏细观多尺度综述了固体推进剂力学损伤的研究进展。分子动力学微观和推进剂细观损伤模拟,有助于深入揭示推进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构效关系,可以从微观角度解释推进剂的力学行为和一些特殊的实验现象。展望了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推进剂性能的发展前景,指出通过微观-介观(细观)-宏观多尺度模拟的有效链接可全面揭示固体推进剂性能。
张哲,辛苗,张正金,詹平,马思瑜,吴亚伟[4](2022)在《固体推进剂储存老化力学性能双因素方差分析》文中认为采用单轴拉伸实验方法研究了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随老化时间延长,推进剂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呈下降趋势;温度越高,下降趋势越明显;70℃下,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50、60℃时。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老化时间、老化温度对抗拉强度、伸长率、断裂能均存在显着影响。与老化温度相比,老化时间对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更显着。
李辉,宋齐轩,吴轩,许进升,陈雄[5](2022)在《复合固体推进剂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复合固体推进剂本构模型的研究是分析贴壁浇注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结构完整性的重要基础。从微观角度看,复合固体推进剂由大量不同大小的固体颗粒(例如AP颗粒,RDX颗粒和Al颗粒)嵌入基质中,基质和固体颗粒通过粘合剂彼此结合。因此,本文通过考虑复合固体推进剂中颗粒大小和颗粒-基质界面失效强度的差异的分布情况,假设在外部载荷下固体推进剂的损伤演化服从Weibull分布函数和幂律分布函数,建立了含损伤的粘弹性本构模型,通过文献[2]中HTPB推进剂在高温(323K)、常温(293K)和低温(233K)下的实验数据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并对两种统计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分布函数都能够描述HTPB推进剂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本构模型预测的最大应力误差基本都小于20%,但是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的本构模型稳定性更好。
张焘,陈頔,王立民,卞云龙,迟雪,申志彬[6](2022)在《宽温-围压-多速率下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测试与失效评估》文中认为药柱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发动机的能量来源,也是发动机的承载结构[3]。药柱在发动机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是发动机的薄弱环节,药柱结构一旦失效会导致发动机直接报废,对药柱失效的发动机点火甚至会引发爆燃、爆炸甚至爆轰等灾难性的后果,严重危及人员及高价值作战/试验平台的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建立可靠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结构完整性的评估方法和失效判据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重要工作[4]。目前,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中,主要采用标准哑铃型固体推进剂试件常压下单轴拉伸下最大伸长率作为药柱结构完整性的失效判据[1,2]。本文针对两类固体推进剂开展不同温度、围压、拉伸速率等条件下的单轴拉伸试验,获得了该两类固体推进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研究了两类固体推进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特性。进一步分析后认为,单纯以固体推进剂标准哑铃型试件常压下单轴拉伸的最大伸长率作为药柱结构的失效判据已不能充分满足固体发动机装药结构的设计需求,亟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针对固体推进剂的配方、固化工艺、载荷历程及应用环境等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药柱结构完整性失效判据。
吴晗旭,王辉,刘向阳,周东谟[7](2022)在《考虑推进剂力学性能非均匀性的装药结构完整性分析》文中认为大型固体发动机固化降温等所引发的贮存载荷较为严重,复杂的装药结构导致装药内部的应力/应变场也是不均匀的。非均匀贮存载荷的长期作用会引起药柱的力学性能的分布不均匀。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推进剂力学性能非均匀性的装药结构完整性分析方法。仿真结果显示:考虑推进剂装药力学性能非均匀性与否,对装药结构完整性分析结果影响较大。以本文研究模型为例,在仅考虑因贮存载荷而引起的推进剂装药最大延伸率分布不均匀时,装药结构完整性计算结果差异较大,装药结构完整性的安全系数随应变敏感系数正相关。推进剂装药力学性能非均匀性对固体火箭动机药柱结构完整性寿命有着显着的影响。对于本文研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当不考虑推进剂装药力学性能非均匀性时,其结构完整性寿命为30年;当以应变敏感系数为2.94来标定其力学性能的非均匀性时,其结构完整性寿命为42.7年;当应变敏感系数为-2.94时,为0年。
孙喆[8](2021)在《大青山不会忘记:从手搓药条到巨龙腾飞》文中认为内蒙古大青山,位于阴山山脉中段,东西绵延27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对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岁月而言,这里是内蒙古革命运动的发祥地,是内蒙古抗日斗争的主战场,是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九一九”和平起义的重要地区,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经济中心?
刘庆东,吴祝骏,李苗苗,徐一锋,孙菲,任仰,宋雪峰[9](2021)在《固体推进剂3D打印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固体推进剂是火箭、导弹的重要动力源,其性能提高对提升导弹武器的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备受关注的先进制造技术,能够完成传统制造工艺难以达到的高精度、高复杂度的器件制造,解决传统固体推进剂浇注工艺难以解决的混料不均匀、产品一致性差、安全性低等问题,在固体推进剂制造领域具备广阔的前景。目前3D打印制备固体推进剂相关研究开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面临安全保障和工艺瓶颈两大难题。针对固体推进剂3D打印的安全性问题,将固体推进剂3D打印及其相关工作分成了部分含能组分3D打印、混合推进剂3D打印以及固体推进剂3D打印三个阶段,逐步论证其含能组分的安全可打印性。针对固体推进剂3D打印工艺瓶颈问题主要介绍了3D打印推进剂专用浆料、设备的开发进展。从目前已有的成果和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固体推进剂3D打印研究应该聚焦在专用配方的开发以及实现打印规模化两个方面。
娄建坤,袁剑民,张平安,邓剑如[10](2021)在《多功能遥爪键合剂的设计和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高键合剂对多种含能填料的适应性,改善固体推进剂的界面粘接强度,设计开发了一种多功能遥爪键合剂。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应用评估,对键合剂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多功能遥爪键合剂对多种填料具有较好的键合作用,通过调整键合剂分子主链结构,可以适应不同的黏合剂体系。并且相对于"三爪"型键合剂,"两爪"型键合剂的支化度更小,在黏合剂中的扩散更容易,键合剂向界面迁移的能力越强,键合作用越好。
二、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点火载荷下翼柱型装药结构完整性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本构模型 |
2 应力更新方程与一致切线刚度矩阵 |
3 装药几何模型 |
4 结构完整性计算与分析 |
4.1 温度载荷 |
4.2 点火载荷 |
5 结论 |
(2)复合固体推进剂黏合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传统型黏合剂的研究进展 |
1.1 端羟基丁二烯(HTPB)黏合剂 |
1.2 端羟基共聚醚(HTPE)黏合剂 |
2 含能黏合剂的研究进展 |
2.1 叠氮类含能黏合剂 |
2.1.1 含能热固性黏合剂 |
2.1.2 含能热塑性黏合剂 |
2.2 硝酸酯类含能黏合剂 |
2.2.1 聚硝酸酯甲基氧丁环黏合剂(PNIMMO) |
2.2.2 聚缩水甘油硝酸酯(PGN) |
3 黏合剂发展新方向 |
3.1 自修复黏合剂体系 |
3.2 3D打印技术 |
4 展望 |
(3)固体推进剂损伤多尺度模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 |
2.1 共混体系 |
2.2 共晶体系 |
3 介观耗散动力学模拟 |
4 细观损伤模拟 |
5 宏观性能模拟 |
5.1 本构模型法 |
5.2 有限元方法 |
6 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数值模拟的建议 |
7 结论 |
(4)固体推进剂储存老化力学性能双因素方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实验 |
1.1 实验原料 |
1.2 推进剂制备及加速老化实验 |
1.3 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固体推进剂的力学性能变化 |
2.2 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
2.2.1 双因素方差分析原理 |
2.2.2 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
2.2.3 老化机理分析 |
3 结论 |
(5)复合固体推进剂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复合固体推进剂损伤本构模型 |
2.1 积分型线性粘弹性模型 |
2.2 含损伤本构模型 |
2.2.1 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的本构模型 |
2.2.2 基于幂律分布函数的本构模型 |
3 本构模型参数获取与验证 |
3.1 本构模型参数获取 |
3.2 本构模型验证 |
3.3 讨论 |
4 结论 |
(6)宽温-围压-多速率下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测试与失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试验标准与规范 |
2.1 试件与试验设备 |
2.2 数据处理方法 |
3 某丁羟固体推进剂单轴拉伸性能研究 |
3.1 常压环境下的单轴拉伸试验研究 |
3.2 围压环境下的单轴拉伸试验研究 |
3.2.1 不同围压环境对单轴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
3.2.2 围压环境下(10MPa)的单轴拉伸试验研究 |
4 某NEPE固体推进剂单轴拉伸性能研究 |
4.1 常压环境下的单轴拉伸试验研究 |
4.2 围压环境下(10MPa)的单轴拉伸试验研究 |
5 结束语 |
(7)考虑推进剂力学性能非均匀性的装药结构完整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推进剂力学性能参数 |
2.1 加速老化试验及数据分析 |
2.2 推进剂力学性能非均匀性表述 |
2.3 数值模拟方法 |
3 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
3.1 有限元模型 |
3.2 材料参数 |
3.3 计算工况及边界条件 |
3.4 药柱破坏准则 |
3.5 结果分析 |
3.5.1 固化降温载荷分析 |
3.5.2 药柱最大延伸率分析 |
3.5.3 装药结构完整性分析 |
4 结论 |
(8)大青山不会忘记:从手搓药条到巨龙腾飞(论文提纲范文)
1 从一根不起眼的小药条说起 |
2 那个凝目夜空、热泪长流的夜晚 |
3 挺直腰杆子,意气风发创辉煌 |
人物志 |
记者手记 |
(10)多功能遥爪键合剂的设计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分子结构设计 |
3 模拟计算 |
4 应用 |
5 结论 |
四、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点火载荷下翼柱型装药结构完整性数值分析[J]. 龚建良,金秉宁,龚婉军,邓哲,张正泽.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22(01)
- [2]复合固体推进剂黏合剂研究进展[J]. 蒋亚强,杨皓瑜,黄继军,暴利军,林宏,李大鹏,刘善友. 中国胶粘剂, 2021
- [3]固体推进剂损伤多尺度模拟研究进展[J]. 庞维强,周刚,王可,李焕.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1(12)
- [4]固体推进剂储存老化力学性能双因素方差分析[J]. 张哲,辛苗,张正金,詹平,马思瑜,吴亚伟. 爆破器材, 2022(01)
- [5]复合固体推进剂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研究[A]. 李辉,宋齐轩,吴轩,许进升,陈雄. 第六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暨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四十二届技术交流会暨2021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第六册), 2022
- [6]宽温-围压-多速率下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测试与失效评估[A]. 张焘,陈頔,王立民,卞云龙,迟雪,申志彬. 第六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暨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四十二届技术交流会暨2021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第六册), 2022
- [7]考虑推进剂力学性能非均匀性的装药结构完整性分析[A]. 吴晗旭,王辉,刘向阳,周东谟. 第六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暨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四十二届技术交流会暨2021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第六册), 2022
- [8]大青山不会忘记:从手搓药条到巨龙腾飞[N]. 孙喆. 中国航天报, 2021
- [9]固体推进剂3D打印技术研究进展[J]. 刘庆东,吴祝骏,李苗苗,徐一锋,孙菲,任仰,宋雪峰. 航空材料学报, 2021(06)
- [10]多功能遥爪键合剂的设计和应用[J]. 娄建坤,袁剑民,张平安,邓剑如. 含能材料, 2021(11)
标签:老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