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牵引式联合收割机 减少茎秆裹粮及清选损失的改装(论文文献综述)
万星宇[1](2019)在《油菜联合收获机旋风分离清选系统设计及其工作机理》文中提出油菜是我国重要油料作物,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油菜主产区之一,推动油菜机械化联合收获发展是提高收获效益、减少劳动强度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提高油菜联合收获机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小田块经营模式适应性,针对现有油菜联合收获机结构庞杂、物料迁移路程长、机械传动系统复杂的问题,结合油菜植株茎秆高粗、分枝众多且相互牵扯、成熟度不一致等特殊生物学特性,研制了一种可实现油菜短程收获的4LYZ-2.0型全液压驱动油菜联合收获机,确定了其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及工艺路线。清选作为油菜联合收获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油菜联合收获机性能。针对常规风机加振动筛式油菜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结构复杂、振动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气流清选的旋风分离清选系统,结合油菜脱出物组分糅杂及其随机迁移特点,提出了旋风分离和前置回转筛分结合的旋风分离两种清选工艺路线,开展了台架试验及田间功能性试验,分析确定了较优工艺路线及其对应送料装置、回转筛分装置结构形式,为油菜联合收获机清选系统结构改进与优化提供了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了4LYZ-2.0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短程收获的工艺路线及其基本参数。整机核心部件主要包括割台、切碎抛送装置、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旋风分离清选系统等,动力均由液压驱动系统提供,采用切碎抛送装置实现油菜茎秆的初步切断、稳定脱粒分离负载,实现了油菜茎秆的短程迁移;分析确定了收获机作业参数,验证了结构布局合理性,确定了收获机割幅为2000 mm、喂入量为1.5 kg/s-3 kg/s、发动机功率72k W。(2)设计开发了旋风分离清选系统基本结构。旋风分离清选系统关键部件包括送料装置、双锥段式旋风分离筒、吸杂管道、离心风机等,结合4LYZ-2.0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物料喂入量输入与输出关系、油菜脱出物特性提出了以“双锥段式”旋风分离为核心环节的旋风分离和与前置回转筛分结合的旋风分离两种清选工艺路线,分析了旋风分离清选系统送料装置及回转运动筛结构形式,送料装置以减少籽粒损伤为目标提出了强制输送带与抛扬装置两种结构,回转运动筛以增加筛分效率为目标提出了锥筒筛与差速圆筒筛两种结构。(3)开展了旋风分离清选系统送料装置、双锥段式旋风分离筒、前置回转运动筛分装置、吸杂管道与风机等关键部件设计与参数分析。开展了强制输送带与抛扬装置两种结构形式的送料装置参数分析,基于动力学原理分析了强制输送带线速度与油菜脱出物切向进入双锥段式旋风分离筒内的初速度之间的关系,分析确定了抛扬装置主轴转速不小于569.6 r/min、叶轮直径为300 mm、升运高度为0.6m、抛送倾角为70°。依据油菜脱出物悬浮速度差异分析确定了双锥段式旋风分离筒吸杂口直径为150 mm,圆柱段直径为340 mm。基于动力学分析了锥筒筛与差速圆筒筛的籽粒筛分过程,分析得出锥筒筛与差速圆筒筛的临界转速分别为40 r/min-70 r/min和30 r/min-60 r/min。(4)开展了旋风分离清选与前置回转筛分加旋风分离组合式两种工艺路线下清选性能的台架对比试验。a)强制输送带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强制输送带主动辊转速为500 r/min-600r/min时,清选性能较好,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结果得出了旋风分离清选系统最佳运行参数组合为吸杂口风速15.3 m/s、强制输送带线速度1.57 m/s,清洁率理论可达96.77%。b)抛扬装置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吸杂口风速与抛扬装置主轴转速较优范围分别为18m/s-22 m/s和500 r/min-700 r/min,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参数组合为吸杂口风速22 m/s、抛扬装置主轴转速600 r/min、上锥段锥角30°、无挡料板、出粮口直径200 mm,最佳参数组合条件下旋风分离清选系统清洁率和损失率分别为91.50%和6.02%。在前置回转筛分与旋风分离清选组合工艺路线中对比分析了锥筒筛与差速圆筒筛两种回转筛分装置对清选性能的影响。c)对于锥筒筛,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锥筒筛较优转速范围为40 r/min-60 r/min,旋风分离筒入口风速和吸杂口风速适宜范围分别为3 m/s-5 m/s和24 m/s-28 m/s;正交试验得出较优参数组合为锥筒筛转速40 r/min、旋风分离筒入口风速3m/s、吸杂口风速24m/s,最佳参数组合下旋风分离清选系统清洁率为88.99%,损失率为4.86%。d)对于差速圆筒筛,基于EDEM开展了差速圆筒筛运行参数正交试验,分析得出了最佳参数组合为助流装置转速80 r/min、筛网转速35 r/min及助流装置投影面锯齿数6个,在最佳参数组合条件下籽粒总损失率与清洁率分别为4.83%与85.7%。(5)基于CFD分析了双锥段式旋风分离筒结构和运行参数对气流场状态的影响。a)探究了旋风分离筒入口风速、吸杂口风速对旋风分离筒内气流场分布的影响,以旋风分离筒锥段与圆柱段衔接面处气流速度、旋风分离筒中心轴处气流与压力等为气流场状态评价指标,建立了旋风分离筒入口风速、吸杂口风速与衔接面、出粮口等关键位置气流速度之间的数学模型,以油菜脱出物悬浮速度差异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优化目标函数,优化结果表明:入口速度和吸杂口风速的较优值分别为4.25 m/s和29.87 m/s,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基本吻合。b)开展了旋风分离筒上锥段锥角、圆柱段直径、圆柱段高度、下锥段锥角、出粮口直径对筒内气流场分布影响的单因素试验,以筒内气流场对称性、连续性、气流零速区状态为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旋风分离筒较优参数组合为上锥段锥角30°、下锥段锥角75°、筒体直径350 mm、筒体高度240 mm、出粮口直径200 mm。(6)以清选系统籽粒清洁率与损失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旋风分离清选与前置回转筛分加旋风分离组合式两种工艺路线下清选系统的田间功能性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以强制输送带与抛扬装置为送料装置的旋风分离清选系统清洁率分别为94.45%和90.21%,损失率分别为7.73%和6.54%;以锥筒筛与差速圆筒筛为前置回转筛分装置的旋风分离清选系统清洁率分别为86.8%和84.4%,损失率分别为6.7%和5.9%;旋风分离清选工艺路线下籽粒清洁率较高,前置回转筛分与旋风分离清选组合工艺路线下籽粒损失率较小,两种工艺路线下清洁率与损失率差距不大,旋风分离工艺路线结构更为简化,为油菜联合收获机旋风分离清选系统结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赵子英[2](2019)在《联合收割机过桥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收割机过桥作为物料输送的过渡功能部件,不仅需要外形结构强度能够挂接不同重量的割台,同时需要满足喂入性能的需求,使物料能够均匀的喂入到主机中,顺利完成后续处理工作,由于用户对收割机喂入量需求日益增加,需要提高链耙的强度,控制链耙的质量。更需要具备良好的通用性能,可以适配更多种类的割台,同时能够完成快速挂接更换割台,以完成用户对通用收割机的使用需求。尤其是对大豆的收获,因大豆结荚低,除需要配备高性能的挠台,过桥也需要提供更理想的收获角度,适合的收获角度能够提升过桥的喂入性能,使得物料能够顺畅的通过割台绞龙和过桥喂入辊,大大降低割台的损失。这就对国内现有的固定式过桥适配器提高了要求,现有的过桥结构无法完全满足各种作物在不同地况条件下的收获需求。本文基于现有某型号联合收割机过桥设计不理想的现象:链耙结构耐久性有待提升;过桥壳体强度需进一步增强以适配更大载荷的割台做设计技术储备;过桥适配器无法调节,导致不能够完美的发挥割台的收获性能。根据以上几点设计了一种针对不同作物不同行距及不同地况的喂入过桥,对过桥关键部件进行理论分析、结构设计、有限元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完成的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联合收割机不同时节需要收获不同的作物,其喂入过桥需要匹配不同割台收获不同作物的作业原理进行理论分析。(2)在三维建模软件Creo中对联合收割机过桥进行三维实体建模,确定过桥在整机结构中的基本参数和整体结构,为过桥关键部件的设计与试验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3)结合理论分析和田间作业的实际要求对过桥关键部件喂入链耙和喂入壳体进行设计;将所设计的链耙、壳体结构的三维模型使用FEA进行分析,对链耙进行力学分析,检验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4)完成功能样机的试制,进行室内试验及田间性能和可靠性试验,校验过桥功能是否合理及结构的耐久性。所设计的过桥链耙强度得以提升,过桥壳体经过加强处理可满足未来割台重量需求,同时因增加适配器调整功能,能够适配不同割台在不同作物条件下完成谷物籽粒收获,同时能够满足可靠性要求,还可提供大喂入量的通过性能需求,优良的结构设计能够保障收获效率,降低维修时间及人工成本,为农民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刘基,金诚谦,梁苏宁,倪有亮[3](2017)在《大豆机械收获损失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大豆收获是大豆生产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采用适当的收获机械适时完成大豆收获作业是大豆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大豆机收损失一直是大豆机械化收获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国内外针对损失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损失率也在不断的降低,但仍不能满足需求。为此,从减少大豆机收损失出发,对大豆割台、输送装置、脱粒清选装置等关键部件的研究现状以及大豆收获方式、机理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豆收获机械今后的研究重点。
李衍军,刘贵林[4](2016)在《苜蓿种子收获机械发展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草业技术的发展,苜蓿种子机械化收获技术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我国苜蓿种子生产的实际状况出发,分析了苜蓿种子收获机械的特点,介绍了国外苜蓿种子的机械收获情况和国内现有成果水平,结合苜蓿种子收获机的发展与推广,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科研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秦云[5](2012)在《联合收割机负荷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社会经济对粮食生产中的收获质量、效率有很高要求。目前,联合收割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已逐步普及,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谷物损失。但跨区机收作业中,联合收割机特性会因工况的差异而变化。如不能及时调整工作状态,将导致作业效率下降,故障率上升,机械损耗加剧,严重时可能损坏机器。联合收割机特性复杂,人工控制无法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须设计收割机总体负荷自动控制装置,根据实际工况自动控制其收割速度,保证联合收割机总体负荷处于最佳状态。本课题来源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口“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2006BAD11A03),以设计制作联合收割机负荷控制系统为目标,对收割机特性、控制算法、控制器软硬件设计等相关领域进行研究,设计了负荷控制算法和装置,并进行大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算法及控制器能根据联合收割机的不同工况及时调整控制参数,在保证高作业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主要内容围绕以下工作展开:1)为了研究联合收割机的特性,检验各类算法的控制效果,建立了联合收割机整机计算机仿真模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碧浪4LZ2.0型履带式全喂入横置轴流滚筒联合收割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重要部件如柴油发动机、HST、V型传动带、割台、作物输送器、脱粒滚筒、清选筛、输粮搅龙等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建立各部件的动力学模型和作物运动模型。根据收割机结构有机整合各子系统模型,构成联合收割机整机数学模型。在Simulink软件环境下设计了收割机计算机仿真模型,对收割机的各种稳态特性、扰动瞬态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收割机的内部参数漂移和外部扰动对其工作状态有明显的影响,而且会随作业时间、作业对象的变化而变化,难以精确获取。总之,联合收割机系统存在着严重的非线性和时变性,不仅模型阶次高,而且是典型的大惯性、纯延迟系统。2)为加快研究进度,降低研发成本,克服实车试验所受的各种制约,研究、设计了联合收割机半实物仿真模型,用以模拟联合收割机的各种工况,实现对负荷控制器实物的试验测试。通过仿真适配器接收控制器实物发出的控制信号,模型计算机根据数学模型获得各环节的响应,再由仿真适配器输出,模拟传感器检测信号作为控制器反馈。利用相同信号控制联合收割机实车和半实物仿真模型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表明半实物仿真模型具有与实车相似的特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模拟收割机的作业过程,实现对负荷控制器实物的实时仿真。3)针对收割机高阶非线性、参数漂移、特性复杂的问题,设计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负荷控制器。利用RBF网络在线辨识收割机特性参数,以此为基础构成逆模型控制器对收割机进行控制。多种工况条件下的计算机仿真试验表明,控制器对系统参数漂移具有一定适应能力,在不同工况条件下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4)为了解决收割机大惯性、存在纯延时环节等问题,同时基于对其外部扰动的研究,设计了负荷-车速串级控制器。分别利用单神经元PID技术和直接广义预测控制技术设计了车速控制器和负荷控制器。计算机仿真试验表明,引入车速副回路有效提高了系统工作频率,强化了对系统内部参数、外部扰动的适应能力,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5)基于上述研究内容,设计了嵌入式联合收割机负荷控制器,并利用半实物仿真模型和4LZ2.0型联合收割机实车进行大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器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可实现收割机总体负荷的自动控制,获得较好的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
张义峰[6](2009)在《纵轴流风筛式清选装置参数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风筛式清选装置在水稻联合收获机上被广泛的应用,是联合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整机的工作性能,因此,尽快提高联合收获机的清选质量,将是解决我国水稻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市场上被广泛看好的纵轴流水稻联合收获机的清选装置进行设计和试验研究,以达到改善纵轴流水稻收获机清选装置的清选性能的目的,对于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自行研制了纵轴流风筛式清选装置试验台,该试验台具有结构和工作参数可调的特点,可对影响清选性能的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可实现高速摄像和气流场的试验研究,采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和监控组态软件,实现了数据采集和过程监控的智能化,系统工作可靠、测试精度高。该试验台结构简单,操作及调整方便;利用清选装置试验台作为平台,以水稻清选过程中的功耗、含杂率、损失率为性能指标,以喂入量、曲柄转速、离心风机速度和离心风机倾角为参数,研究上述参数对于清选性能指标的影响,并对筛下物料沿横向与纵向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离心风机转速、离心风机出口倾角、曲柄转速和喂入量对功耗、含杂率和损失率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随着离心风机转速的增加,含杂率降低,损失率、功耗增大;随着风机出口倾角的增大,含杂率和损失率都有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风机出口倾角的改变对功耗几乎没有影响;随着曲柄转速的增大,含杂率和损失率都有增大的趋势,功耗有所下降;随着喂入量的增大,含杂率上升,损失率下降,功耗有所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不大。(2)对不同离心风机转速、不同离心风机出口倾角、不同曲柄转速和不同喂入量影响下的筛下物和含杂率沿筛子的横向和纵向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筛下物总重、籽粒重、杂余重和含杂率沿筛子横、纵向的分布规律。(3)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各性能指标与因素间的回归方程,分析了清选装置的曲柄转速、离心风机转速、离心风机倾角三个参数对功耗、含杂率、损失率的影响规律。利用各性能指标的回归方程,采用主目标函数法,用MATLAB进行优化求解,综合评定后得到优化参数为:曲柄转速为235r/min,离心风机转速为764r/min,风机倾角为28°,通过验证试验后,所得到的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
刘贵林,杨世昆,贾红燕,王振华[7](2006)在《苜蓿种子收获机械的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苜蓿号称"牧草之王",但苜蓿属于总状花序,种子分布在全株各处,成熟期极不一致,即使到了收获季节,不仅叶子、茎秆是绿的,而且有的还在开花,因此不能使用未经改装的稻麦联合收割机沿用传统工艺直接进行收获。国外苜蓿种子的收获方法目前国外普遍采用分段收获法
樊文宪,张敏[8](1999)在《高粱联合收获机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我国高粱联合收割机研制历史,提出了改装谷物联合收割机实现高粱机收的思路;叙述了改装设计原理、主要性能指标;并对进一步完善进行了探讨。对我国高粱产区均有示范作用,可资借鉴。
叶绿新,赵虹,逄锦旺,张显辉,孙贵敏[9](1997)在《黑龙江垦区水稻机械收获现状与发展》文中认为针对黑龙江垦区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而水稻收获机械相对滞后的问题,调研了垦区水稻机械收获工艺的发展过程、现有水稻面积与设备、收获工艺,以及对大型收获机械的技术改造内容,并从垦区水稻生产的特点,论述了水稻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
刘广海[10](1983)在《我国水稻收获机械发展概况》文中研究指明 一、研制简史我国水稻收获机械的研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早在1956年我国南方主要水稻产区就开始研制脱粒机和收割机;有些地区还研制了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研制工作大体上可分下列几个阶段:(一)人畜力机械的研制和推广(1956~1961年)
二、牵引式联合收割机 减少茎秆裹粮及清选损失的改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牵引式联合收割机 减少茎秆裹粮及清选损失的改装(论文提纲范文)
(1)油菜联合收获机旋风分离清选系统设计及其工作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菜联合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 |
1.2.2 农机农艺融合研究概况 |
1.2.3 联合收获脱出物物料特性研究概况 |
1.2.4 风筛式清选装置研究现状 |
1.2.5 旋风分离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4LYZ-2.0 型油菜联合收获机总体设计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总体结构设计与短程工艺方案 |
2.2.1 动力底盘形式选择 |
2.2.2 油菜联合收获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2.1 基本结构 |
2.2.2.2 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
2.2.3 旋风分离清选系统工艺路线与基本结构组成 |
2.2.3.1 旋风分离清选工艺路线与基本结构 |
2.2.3.2 前置回转筛分与旋风分离清选组合工艺路线与基本结构 |
2.3 油菜联合收获机参数分析及整体布局 |
2.3.1 性能指标与参数分析 |
2.3.1.1 割幅 |
2.3.1.2 前进速度 |
2.3.1.3 喂入量 |
2.3.1.4 工作效率 |
2.3.1.5 整机功耗 |
2.3.2 整机布局 |
2.3.2.1 纵向倾覆临界条件 |
2.3.2.2 转弯半径 |
2.3.3 喂入量输入与输出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旋风分离清选系统设计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送料装置设计与参数分析 |
3.2.1 强制输送带输送过程动力学解析 |
3.2.2 抛扬装置设计与参数分析 |
3.3 双锥段式旋风分离筒参数分析 |
3.3.1 最小风量 |
3.3.2 出粮口直径 |
3.3.3 圆柱段外径 |
3.3.4 吸杂口直径 |
3.4 前置回转运动筛分装置设计与分析 |
3.4.1 锥筒筛设计与筛分过程动力学解析 |
3.4.1.1 临界转速分析 |
3.4.1.2 喂入搅龙设计与分析 |
3.4.1.3 筛网选型与分析 |
3.4.1.4 排草板高度与宽度 |
3.4.2 差速圆筒筛设计与筛分过程动力学解析 |
3.3.2.1 有效筛分面积与临界转速分析 |
3.3.2.2 物料助流装置设计与参数分析 |
3.5 管道布局与风机选型 |
3.5.1 管道布局 |
3.5.2 风机选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旋风分离筒内气流场控制与籽粒运动过程解析 |
4.1 引言 |
4.2 气流场控制 |
4.2.1 双锥段式旋风分离筒气流场特点 |
4.2.2 气体流动基本方程组 |
4.2.3 雷诺时均方程组 |
4.2.4 k-ε 湍流模型 |
4.3 籽粒运动过程解析 |
4.3.1 籽粒在气流中的受力分析 |
4.3.2 籽粒自由迁移过程的运动学与动力学解析 |
4.3.2.1 连续稳定流场内籽粒自由迁移过程分析 |
4.3.2.2 零速区对籽粒自由迁移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旋风分离清选系统台架试验与结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强制输送带式送料装置对清选性能影响 |
5.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2 试验因素与指标 |
5.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3.1 吸杂口风速对清选性能影响 |
5.2.3.2 强制输送带主动辊转速对清选性能影响 |
5.2.3.3 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的数学关系模型 |
5.2.3.4 参数优化 |
5.3 抛扬式送料装置对清选性能的影响 |
5.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3.2 试验因素与指标 |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3.1 吸杂口风量对清选性能影响 |
5.3.3.2 抛扬装置主轴转速对清选性能影响 |
5.3.3.3 正交试验与较优参数组合 |
5.4 锥筒筛对清选性能的影响 |
5.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4.2 试验因素与指标 |
5.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3.1 锥筒筛转速对清选性能影响 |
5.4.3.2 入口风速对清选性能影响 |
5.4.3.3 吸杂口风速对清选性能影响 |
5.4.3.4 正交试验 |
5.5 基于EDEM的差速圆筒筛仿真试验与分析 |
5.5.1 参数设置 |
5.5.1.1 变量参数设置 |
5.5.1.2 颗粒模型建立 |
5.5.1.3 差速圆筒筛模型建立 |
5.5.2 正交试验 |
5.5.2.1 试验因素与评价指标 |
5.5.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3 台架对比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旋风分离筒气流场数值分析 |
6.1 引言 |
6.2 仿真设置与试验方法 |
6.2.1 仿真设置 |
6.2.2 试验方法与评价方式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运行参数对气流场影响与分析 |
6.3.1.1 入口风速对气流场影响 |
6.3.1.2 吸杂口风速对气流场影响 |
6.3.1.3 运行参数的响应面优化 |
6.3.2 结构参数对气流场影响与分析 |
6.3.2.1 结构参数对衔接面处气流轴向流速分布影响 |
6.3.2.2 上锥段锥角对气流场影响 |
6.3.2.3 下锥段锥角对气流场影响 |
6.3.2.4 圆柱段直径对气流场影响 |
6.3.2.5 圆柱段高度对气流场影响 |
6.3.2.6 出粮口直径对气流场影响 |
6.3.2.7 较优参数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油菜联合收获机旋风分离清选系统田间试验与分析 |
7.1 引言 |
7.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7.3 评价指标 |
7.4 试验结果 |
7.4.1 旋风分离工艺路线田间性能试验结果 |
7.4.2 前置回转筛分加旋风分离组合式工艺路线田间性能试验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与讨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课题来源 |
附录B:注释说明 |
附录C: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2)联合收割机过桥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联合收割机过桥设计 |
2.1 过桥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 喂入链耙作业原理分析与设计 |
2.2.1 喂入链耙结构分析 |
2.2.2 喂入链耙的设计要求 |
2.2.3 喂入链耙的设计 |
2.3 过桥壳体结构分析与设计 |
2.3.1 过桥壳体结构分析与设计要求 |
2.3.2 过桥壳体结构设计 |
2.4 过桥适配器设计 |
2.4.1 过桥适配器分析与设计要求 |
2.4.2 过桥适配器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过桥关键部件有限元仿真分析 |
3.1 链耙FEA分析 |
3.2 壳体及适配器FEA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功能样机的室内和田间试验 |
4.1 室内试验 |
4.1.1 样机装配验证 |
4.1.2 割台举升下降试验 |
4.1.3 过桥链耙耐久性磨损试验 |
4.1.4 可靠性颠簸试验 |
4.2 田间收获性能及应用验证 |
4.2.1 大豆收获试验 |
4.2.2 玉米收获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大豆机械收获损失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外对大豆收获机械的研究 |
1.1 国外对机收大豆损失原因的研究 |
1.2 国外对大豆联合收获机部件的设计研究 |
1.2.1 国外对大豆割台的设计研究 |
1.2.2 国外对大豆脱粒清选装置的设计研究 |
1.3 国外对油料作物分段收获技术的研究 |
2 国内对大豆收获机械的研究 |
2.1 国内对豆荚力学性能的研究 |
2.2 国内对大豆分段收获的研究 |
2.3 国内对大豆联合收获机部件的设计研究 |
2.3.1 对大豆割台的设计研究 |
2.3.2 对大豆收割机倾斜输送器的研究 |
2.3.3 对大豆脱粒装置的设计研究 |
2.3.4 对大豆清选装置的设计研究 |
2.4 国内对减少机收大豆损失整体措施的研究 |
3 总结 |
4 讨论 |
(4)苜蓿种子收获机械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苜蓿种子的物理特性 |
2 国外苜蓿种子收获机械研究与发展 |
2.1 全喂入式苜蓿种子联合收获机 |
2.2 半喂入式苜蓿种子收获机 |
3 国内苜蓿种子收获机械研究与发展 |
3.1 全喂入式苜蓿种子联合收获机 |
3.2 半喂入式苜蓿种子收获机 |
4 我国苜蓿种子收获机的发展方向 |
4.1 加快研发大中型设备 |
4.2 研发高效率、智能化的收获系统 |
4.3 提高输送可靠性 |
4.4 优化机械结构,提高通用性 |
5 结束语 |
(5)联合收割机负荷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联合收割机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1.2.1 联合收割机智能化技术现状 |
1.2.2 早期的联合收割机负荷控制技术 |
1.2.3 现代联合收割机负荷监测与控制系统 |
1.2.4 联合收割机负荷自动控制算法的研究 |
1.2.5 联合收割机反馈自动控制系统模型与仿真技术的研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收割机对象模型的建立 |
2.1 4LZ2.0型收割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1 收割机系统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 |
2.1.2 4LZ2.0型联合收割机总体模型结构 |
2.1.3 动力系统数学模型 |
2.1.4 传动系统数学模型 |
2.1.5 行走系统数学模型 |
2.1.6 收割作业系统数学模型 |
2.1.7 脱粒装置数学模型 |
2.1.8 清选装置数学模型 |
2.1.9 输粮搅龙数学模型 |
2.1.10 控制电机数学模型 |
2.2 收割机作业工况分析 |
2.3 收割机仿真模型 |
2.3.1 收割机SIMULINK仿真模型 |
2.3.2 收割机作业过程的仿真 |
2.3.3 收割机系统基本特性总结 |
2.4 收割机半实物仿真模型的设计 |
2.4.1 半实物仿真模型的总体设计 |
2.4.2 半实物仿真模型的仿真适配器 |
2.4.3 半实物仿真模型工况设计软件 |
2.4.4 半实物仿真模型软件的设计 |
2.4.5 半实物仿真模型试验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负荷反馈控制算法研究 |
3.1 负荷控制的基本思路 |
3.2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负荷反馈自适应控制算法 |
3.2.1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算法简介 |
3.2.2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负荷控制算法设计 |
3.3 负荷-车速串级控制算法 |
3.3.1 系统结构与基本性能分析 |
3.3.2 单神经元网络车速控制器的设计 |
3.3.3 直接预测负荷控制器的设计 |
3.4 仿真试验 |
3.4.1 系统稳态仿真 |
3.4.2 收割机正常状态下的扰动仿真 |
3.4.3 系统内部参数变化条件下的扰动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负荷控制系统设计 |
4.1 系统需求与整体结构设计 |
4.1.1 系统功能要求 |
4.1.2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4.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2.1 硬件系统结构设计 |
4.2.2 硬件平台配置 |
4.2.3 外围电路设计 |
4.3 系统软件设计 |
4.3.1 Bootloader移植与配置 |
4.3.2 Linux内核剪裁与移植 |
4.3.3 转速测量驱动程序设计 |
4.3.4 车速控制及报警输出驱动程序设计 |
4.3.5 应用程序设计 |
4.3.6 PID控制算法函数设计 |
4.3.7 负荷-车速串级控制器算法函数设计 |
4.4 shell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负荷控制系统试验 |
5.1 半实物仿真试验 |
5.1.1 田间地面起伏扰动试验 |
5.1.2 田间作物密度阶跃扰动试验 |
5.1.3 整车质量起伏扰动 |
5.2 实车田间试验 |
5.2.1 试验条件 |
5.2.2 试验方法与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纵轴流风筛式清选装置参数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纵轴流风筛式清选装置试验台的设计 |
2.1 试验台的总体设计 |
2.2 主体机架的设计 |
2.3 喂料模拟装置的设计 |
2.4 清选装置的设计 |
2.5 接料箱的设计 |
2.6 电气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纵轴流风筛式清选装置单因素试验研究 |
3.1 试验装置、材料和方法 |
3.2 清选装置主要参数对清选性能的影响 |
3.3 筛下物料和筛面清选效果沿筛面横、纵向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纵轴流风筛式清选装置多因素试验研究 |
4.1 试验设计及试验方案 |
4.2 试验因素对性能指标影响的统计及效应分析 |
4.3 性能指标的优化 |
4.4 验证试验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牵引式联合收割机 减少茎秆裹粮及清选损失的改装(论文参考文献)
- [1]油菜联合收获机旋风分离清选系统设计及其工作机理[D]. 万星宇.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2]联合收割机过桥结构优化研究[D]. 赵子英. 东北农业大学, 2019(10)
- [3]大豆机械收获损失的研究现状[J]. 刘基,金诚谦,梁苏宁,倪有亮. 农机化研究, 2017(07)
- [4]苜蓿种子收获机械发展探讨[J]. 李衍军,刘贵林. 农业机械, 2016(09)
- [5]联合收割机负荷控制系统研究[D]. 秦云. 江苏大学, 2012(08)
- [6]纵轴流风筛式清选装置参数的试验研究[D]. 张义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9(02)
- [7]苜蓿种子收获机械的开发[J]. 刘贵林,杨世昆,贾红燕,王振华. 农业机械, 2006(14)
- [8]高粱联合收获机的探讨[J]. 樊文宪,张敏.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1999(02)
- [9]黑龙江垦区水稻机械收获现状与发展[J]. 叶绿新,赵虹,逄锦旺,张显辉,孙贵敏. 现代化农业, 1997(10)
- [10]我国水稻收获机械发展概况[J]. 刘广海.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1983(05)
标签:联合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