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自动化系统》综述

《国家统计自动化系统》综述

一、《国家统计自动化系统》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喻琼[1](2021)在《2021年《社会科学动态》总目录》文中研究说明

杨由[2](2021)在《微信平台支持下中职《影视鉴赏》微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主流形式,在这种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微学习应运而生。微学习有利于促进教育创新与变革,充分满足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求,让学习者获得非正式学习体验,有效弥补了正式学习的不足。学习者可利用现有移动终端设备便捷地获取片段化的学习资源,包括技能、知识等,从而解决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综合分析与总结当前微学习研究现状与中职公共艺术课程开设背景的基础上,本文所探究的微学习活动是基于微信平台的支持下形成的,希望对相关领域设计与开展微学习活动有所借鉴。本文综合运用了四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在参考WebQuest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微学习活动设计模式,并结合所构建的模式进行具体案例的设计与实践,主要围绕如下几方面展开课题研究:(1)文献研究法对现有微学习、中职公共艺术课程开放现状以及微信平台教学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收集与总结,并对微学习的相关概念作了明确界定与阐述。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微学习兴起的当下出现了较多关于微信平台应用于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但将微信平台运用于中职院校教学的研究比较稀缺,另外由于中职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中职公共艺术类课程的开展在现阶段遇到了一些困境这两个原因,因此如何在信息化时代运用新型学习方式调动中职学生对于公共艺术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并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去思考与解决。(2)在参考并借鉴“WebQuest”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微学习的特点与微信平台的优势,作者以微信平台为载体构建出微学习活动设计模式,并具体根据微学习活动设计模式和中职《影视鉴赏》课程内容标准对相关微学习活动案例进行设计。“WebQuest”的模式分为绪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估、结论六步,所以本研究的微学习活动设计模式分为主题判断、任务设计、过程设计、资源设计、评估设计五个部分,并最终选择中职《影视鉴赏》课程内容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微学习活动设计。(3)使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微信平台的前期调查分析,并通过组建微信学习圈的方式进行微学习活动的实践准备,接着运用行动研究法对选择的中职《影视鉴赏》课程内容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微学习活动实践,最终运用访谈法直接访谈微学习活动参与者,得到关于微学习活动的反馈信息后分析微学习活动的实践效果以及微信平台支持下微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本文以微信平台为基础进行微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应用,以WebQuest模式作为微学习活动设计的理论支撑,具体阐释了整个微学习活动设计过程,同时在微学习活动实践中涉及的微学习“活动单”让学习者对于微学习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与环节一目了然,另外,运用行动研究法进行微学习活动的具体教学应用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希望能为日后微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借鉴。

关泠[3](2020)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以“编纂”为核心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是社会科学文化活动中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也是军事辞书编纂的重要领域。编纂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中国军事科学发展史和辞书编纂史上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军事百科全书、辞典,系统介绍古今中外军事领域知识,全面总结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百科知识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中国当代军事科学发展水平,在传播军事知识,推动军事科学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编纂实践,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的探索虽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够丰富,特别是近10年鲜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近代以来世界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谱系为框架,将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置于该框架中研究与考量。以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为主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编纂机构、编纂人员、编纂成果的发展,总结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经验。通过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过程,编纂系统工程的运行方式,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与方法。通过探讨编纂的政治性与客观性的科学考量,以及文献资料研究在编纂中的作用,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规律。以中国当代3部大型军事百科全书为个案,从其编纂内容、编纂实践、编纂现代化着手,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特色与创新。本文运用军事学、辞书学、史学、编辑出版学及传播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作了系统研究。从“学科论”出发,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的知识分类及其与军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关系。从文化缔构的角度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系在建立新的军事知识秩序,实现军事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辞书框架理论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主体与编纂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首次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查阅了1980年至2016年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原始文件、资料、档案、会议记录等,访谈了部分直接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和重要事件亲历者,厘清了编纂中的重要事件、节点及发展脉络。通过考察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制和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并与国内外其他百科全书编纂进行比较,提炼并总结了编纂特点、作用和贡献。通过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及发展进行系统探索,认为编纂活动为军事学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动和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首次集中对编纂中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梳理、档案整理、访谈记录等,重点研究了解放军军战史、重要人物若干问题的编纂原则、标准,以及表述、评价标准(准则)的形成,如长征“密电事件”、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等表述的形成及我军36位军事家的确定过程等,集中反映了编纂工作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及其统一。本文拓展了军事百科全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王毅民,邓赛文,李松,王祎亚[4](2020)在《X射线荧光光谱在地球化学调查中的应用评介》文中认为中国的勘查地球化学在过去40年间走到了国际最前端,极大地带动了中国地质分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技术的应用水平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提高。作者记述了XRF分析技术在全国地球化学勘查("化探扫面")39个元素、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54个元素(指标)和国际地球化学填图76个元素分析3个配套方案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成果及其意义。在中国30多年的各类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中,XRF提交的数以亿计的高质量数据是几代一线XRF工作者做出的令地球化学和分析化学家都惊叹的历史性贡献。文章收集和评介了1984—2018年间XRF在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主、次、痕量多元素分析方面文献47篇,以列表方式统计了所用仪器、制样方法、校准与基体校正方法、测定组分及代表性元素的检出限等要点,其中测定组分超过30种的有15篇文献。对28篇方法研究及少数痕量分析文献也做了简述,最后评介了地球化学调查分析成果在地质分析技术发展中的意义,特别强调分析方法的整合与集成、标准与质量监控方法的统一和全国地质实验室的协调运作等措施为以后解决地质工作中的重大地质分析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全篇引文129篇。

赵苓岑[5](2020)在《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作为二十世纪法国本土的“先驱”作家、批评家,针对其作品、公共参与的批评及“历史现场”的还原却明显地滞后,但这一错位却恰逢法国社会运动及理论走向外的热潮,积极影响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进程:宏大叙事的形而上的传统被后现代所质疑、清算。后现代思潮中的两股主流后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同属否定性批判,却在批判后是否建制的问题上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近来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解构主义中“书写”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这一概念有所对话,而且能够继续对话,以回应后现代的现实。深刻影响了解构主义“书写”概念的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实际上已经预示了这一异质性对话,或者说铺垫了这一对话的可能。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作用于后现代思潮,这一问题又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问题:中性何时又如何走向否定性批判,在批判的理论坐标上留下“中性批判”的轨迹,中性批判又如何以非连续性、匿名、复多性等特征实现“书写”与实践、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政治的对话,中性批判如何又是否能够建立“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又是否为另一种建制,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拓展布朗肖研究、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互动,并探索进一步深化对话的可能,但在国内布朗肖研究中却属于缺位的状态。本论文以“布朗肖中性批判”为研究对象,旨在文化、社会、历史的典型现象中还原“中性批判”的生成,并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中性批判的生成关键在于与他者的异质性对话,集中展现了上世纪思想史“非连续性”的转向、尊重他异性的伦理转向以及回归日常的走向。论文将结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再现布朗肖中性思想与法国典型文学、文化符号、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德国早期浪漫派、新小说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对话,试图阐明中性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逐步地走向文学的共通体,实现一种新的共通体与生活方式。论文分绪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正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在阐明选题动机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布朗肖中性思想如何与法兰克福学派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对话,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史三段论、日常的三层公开性、三种关系,以构建中性批判的话语。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中性批判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选择在正文部分提供较为详实的史料,综合分析中性批判的来龙去脉。论文第一章将聚焦中性批判生成的土壤。二十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批评史避不开布朗肖与萨特,因为他们,法国“话语”因而可能。布朗肖、法国、二十世纪是相互成就的。法国的首都、文学之都、布朗肖文学生涯的起点及场域——巴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空间:既为布朗肖所描述,又为其提供中性的条件,也构成中性的接受。本章将分析布朗肖为何批判以科学与进步为标准的现代性:首先享受科学与进步成果的巴黎充斥着以新闻为代表的专制语言,以街垒运动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反犹现象所表现出的对他者的排斥,促使布朗肖反思自法国大革命以来享有过大权力的启蒙以及启蒙所过度推崇的理性。具化了现代性的现代化城市巴黎,作为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互动最为频繁与最为集中的场域,为中性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及恰当的喻体。后续章节则回应中性批判的两个关注:生存与审美,也就是如何与他者共存的伦理与如何合乎尺度的表达。同时,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也对应着布朗肖不同的创作阶段,按时序呈现中性批判的发展。首先,以政论式写作开启文学生涯的30年代,布朗肖如何以中性意识突破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重围,不仅刺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和平欧洲”的假象,而且借德占区巴黎与巴黎人无以识别的民族面貌强调了中性的必要性:以批判实现自知,但这一阶段的写作更多地倾向于文化自觉,属于中性走向否定性批判的探索初期。第三章则通过与具体的他者——巴特——的比较(对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以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末期反戴高乐威权、反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及这一社会活动高潮期的宣言与自治组织为观察对象,分析二者的不同反应及表述,凸显布朗肖中性批判基于日常的现实粘度与“实践性”,中性批判也正是因为作用于自发性意识的可能,具有实践性。60年代社会运动热潮渐冷,包括布朗肖在内的法国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的思考上来,认为权力的讨论不能仅限于国家机构、政治的视域,应回溯至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第四章以布朗肖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为切入点,布朗肖批判其“反思自我”的极端主义的可能,提出并实践以断裂、复多性语言为特征的断片书写。但也正因为断片书写,中性批判走向了不同于哲学与传统文学的道路:以写作而非建制作用于意识,而非推翻制度,打造不断生成的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或许过于理想,但中性批判对新小说、80年代城市日常书写乃至二十世纪文学艺术的影响至今可见,这样一种跨时空的差异性互动或许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共通体的生成性,因此,论文最后一章将具体地以布朗肖代表性虚构作品《死刑判决》为例,辅以新小说理论旗手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代表性虚构作品《窥视者》,分析中性批判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如何调动图文互动,实现一种基于日常又与文学艺术共谋的新的生活方式。论文结论部分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路径、考察重点与核心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指出,通过考察布朗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性批判的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与思想碰撞,其实践的价值、精神的内涵、思想的前瞻性与独特性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与充分的揭示。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布朗肖中性批判的定义、阶段的划分、特征的梳理、历史定位与思想溯源的追溯,更在于将其当做已经实践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帮助我们探索新时期的批判路径。

张可[6](2020)在《生态学批判与生态社会主义构建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研究萨拉·萨卡的相关着作我们发现,与其它生态社会主义学者不同,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详实的实证材料的基础之上所完成的。其核心观点是认为:不论是传统社会主义,还是基于经济理性的资本主义,就其实质来说都是工业社会的现代变种。以计划模式为主导的传统社会主义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所衍生出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其诞生时起就面临着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过度强调工业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和新阶级的出现、社会道德的沦丧一并造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崩溃。此外,萨拉·萨卡基于生态学视角,对基于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也进行了生态学批判,他着重分析了衍生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态治理方案——“生态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虚幻性及其理论主张的现实矛盾,认为这种不涉及问题本质的局部调整方案带来的同样是在“自然极限”状态下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并且会像传统社会主义那样走向“死胡同”。在对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分析的基础上,萨拉·萨卡提出了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设想。他主张从培育生态社会主义“新文化”入手,倡导“替代性进步观念”和“简单生活的新文化”,进行经济收缩和有计划、有秩序的撤退,在此基础上“重构”社会主义以实现可持续的目标。从而建立一个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有机共存,符合生态正义原则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萨拉·萨卡对传统社会主义的生态性批判和基于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生态性批判,不仅丰富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扩展了对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思想的研究视域,而且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性原因,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非正义性和不可持续性。并且,他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状出发,指出中国极其具备走向生态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可以说,萨拉·萨卡从生态学批判的视角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了信心。此外,萨拉·萨卡从道德伦理选择、生产调节选择、稳态经济模式选择这三大层面为我们描绘了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美好画卷,为生活在人际冷漠和主客间对立的矛盾世界的人们带来了一丝光明和希望。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他的理论主张也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其生态社会主义构想具有很大程度的乌托邦色彩,这必然会使其陷入理论与实践无法统一的矛盾窘境。但即使是这样,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对传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态学批判、以及对未来生态社会主义的设想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因此,不管从价值层面来看,还是从实践层面来看,研究萨拉·萨卡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苏日娜[7](2020)在《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文中研究表明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或逻辑斯蒂,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逻辑或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诞生于17世纪末,迄今为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而兴起的。随后,数学的发展提出并要求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且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应用的数学科学。1920年,随着英国着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罗素(1872-1970)来华,数理逻辑正式传入中国。本文以1920-1966年间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和中外数理逻辑交流等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分前史时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梳理数理逻辑的诞生及其各分支的发展历史。2.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数理逻辑的引介工作。分析了罗素来华之前,中国学者关于数理逻辑的探讨以及罗素《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围绕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着《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探讨了数理逻辑被最初引进时中国学者的态度、学术水平与传播范围等问题。搜集了早期中国学者的数理逻辑论文,介绍了他们对集合论、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基础理论3个方面的引介工作。3.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中国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现代逻辑》和金岳霖的《逻辑》3部具有代表性的着作为切入点,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数理逻辑研究的方向、水平与贡献。特别探讨了各层次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数理逻辑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4.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这一时期数理逻辑界为消除科学界和大众对数理逻辑的歪曲和误解所做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与“12年远景规划”对数理逻辑的助推作用,总结了中国学者在数理逻辑理论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以1952年“院系大调整”为背景,讨论了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情况。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以傅种孙、张申府、金岳霖、汪奠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为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引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引介工作是谨慎的、负责的,也是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使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历史性的、坚实的一步。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国内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屈指可数,并没有广泛和稳固的发展基础。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和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数理逻辑只是中学、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3.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为使数理逻辑具备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数理逻辑学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20世纪五十年代,数理逻辑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数理逻辑发展已经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进入专门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数理逻辑在逻辑演算、递归论及数理逻辑的应用等领域有比较集中的研究,尤其在逻辑演算、递归论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4.大学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转折。1927年,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开设数理逻辑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接受数理逻辑教育的第一批留学人员出国深造,师从世界知名大师学习。他们回国后,投身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线,开创了我国数理逻辑崭新的局面。5.国家政策是助推数理逻辑发展的重要动力。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颁布后,数学界及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相应地开展了远景规划的实施工作。数理逻辑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构建了中国数理逻辑发展的新格局。

张炜华[8](2020)在《智能汽车交通致损侵权责任承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智能汽车备受关注,国外谷歌、戴勒姆奔驰与特斯拉等知名企业在智能汽车的开发上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我国百度公司也着意于智能汽车的产品研发,并在2019年下半年推出了智能汽车租赁业务。智能汽车的发展与推广是人类社会智能化趋势下的必然结果,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智能汽车与传统机动车在运行构造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由此所导致的损害责任承担或将与传统责任承担方式不同,尚需考虑现行道路交通法律规范所确立的侵权责任体系能否有效涵盖智能汽车侵权责任。因此,本文以探索智能汽车侵权责任承担为研究目的,运用比较分析、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智能汽车概念特征等级的界定、智能汽车法律规制的必要性、智能汽车责任承担中的法律问题及分析与智能汽车责任承担的具体构想四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对智能汽车的概念、特征和等级进行概述,说明智能汽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特点所在。首先,根据法规对智能汽车的称谓和概念做了明确的的界定,同时在明确智能汽车概念的基础上,将智能汽车与传统机动车进行比较得出智能汽车的三大特征:运行自主性,驾驶人员非特定性与数据系统依赖性。此外根据技术差异的不同对智能汽车进行阶段性的划分,统共为驾驶支援,部分自动化,有条件自动化,高度自动化,完全自动化五阶段,并提出了不同阶段智能汽车的不同表征,为后文对智能汽车的进一步探讨作铺垫。第二部分,围绕智能技术完善与否、侵权法针对新事物社会价值的考量与国外立法趋势三点,阐释现实中存在对智能汽车责任承担进行法律规制的需求。本部分列举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智能汽车致损事故典例,印证智能汽车造成事故损害的可能性依旧存在。由此,为了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并更好地迎接智能汽车上路,侵权法应当对新技术做出回应,通过及时地填补损害维持法律的功能性与权威,不妨碍新技术的发展。从国外立法视域来看,对智能汽车相关法律规制的调整已然形成趋势,本部分介绍了美国、德国、英国三个国家的相关法律应对措施用以借鉴,并提出我国同样应当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需要,明确智能汽车正式投入市场后责任承担的法律规制,指出下文需要进一步研究智能汽车交通致损中的法律问题。第三部分,提出智能汽车侵权责任承担中所存在的疑难问题并加以分析,由责任主体资格问题入手,探讨智能汽车的法律定位,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智能汽车交通致损法律适用问题的探究,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与产品责任进行具体分析,同时也提出了责任承担过程中的损害分散问题。本部分首先从法律主体的理性特征、责任的实际承担、现行技术方面三点上展开分析,否定智能汽车的主体资格。其次,探究智能汽车的基本法律规制框架应选择何种范式,从现实出发应当先在既存法律体系寻求解决办法,在传统交通事故处理中“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产品责任”上进行法律漏洞的填补。之后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与产品责任在智能汽车领域内适用的展开分析,前者中责任主体认定不清、过错归责适用难,应当降低驾驶人的过错判定标准,明确责任主体由传统驾驶人转向制造商的趋势;后者中产品缺陷认定难、免责事由不明晰、缺陷证明与因果关系认定的不合理、软件设计者责任主体未定,应当明确产品标准,理清免责事由的援引情形,调整证明责任,确立软件设计者责任地位。最后,分析智能汽车事故损害分散问题,以“电车难题”为例,解释高风险时代的责任分配变动,提出智能汽车责任在高风险时代的多元化分配需求。对疑难问题的认知最终导出具体的法律建议。第四部分,以事先风险防范和事后归责为两方面,提出智能汽车交通致损责任承担的法律建议,并最终将事先事后法律应对措施归并至立法完善层面。通过对前文分析的总结,笔者指出在事先应当设立智能汽车风险防范体系:一是参照美国政策法案经验,施行智能汽车监管制度;二是运用保险制度进行风险分担,扩张强制保险的投保主体与承保范围,同时以商业险作为并用措施;三是设立专门的赔偿基金对智能汽车事故损害进行救济。在事后也要明确智能汽车交通致损责任承担:一是区分人工操作和自动驾驶两种情形,未开启自动驾驶时沿用传统责任体系处理即可。二是按阶段划分智能汽车的责任承担。在驾驶支援、部分自动化、有条件自动化阶段,若驾驶人违背驾驶义务应承担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若事故由智能汽车本身故障造成且驾驶人无法纠正,智能汽车厂商对此承担产品责任;在高度自动化和完全自动化阶段,失去人的操纵后智能汽车运行服从于制造者的设计安排,理应由智能汽车厂商承担后果。三是在归责原则的确认上,适用产品责任时采无过错责任原则,在适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时分两种情形:智能汽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采过错推定原则;智能汽车与传统机动车之间采过错责任原则。四是在产品责任缺陷认定上,填补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空白,以消费者合理预期认定“不合理危险”。五是在沿用侵权法传统免责事由的同时对产品责任特定免责事由进行调整解释,避免企业过度免责。六是产品责任缺陷证明与因果关系认定上减轻受害者举证责任、安装“黑匣子”。最后,总结智能汽车的事先风险防范与事后责任承担构想,在立法层面上进行完善,通过对《道路交通安全法》与《产品质量法》等法律规范的调整,为智能汽车侵权责任的合理分配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与制度保障。

郭瑞[9](2020)在《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高校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的高校智库评价有助于检视高校智库建设中的问题,为高校智库的发展诊断号脉,明确标准及树立标杆,推动我国高校智库的良性互动及整体实力提升。我国对高校智库的评价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评价主体单一及多元评价主体合作的缺失、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及共识度较低、评价结果的应用有待完善等问题制约了高校智库评价功能的发挥。因此,亟待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及其体系精准把脉我国高校智库发展问题。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对高校智库评价提出“改进科研评价”的指示。2015年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计划,推动高校智库的发展完善、学科优势发挥、管理体制改革及整体水平提升。以上文件为完善高校智库评价提供了顶层设计。本文在此背景下,立足于公共管理学、教育评估学,结合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构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挖掘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理论工具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理论分析框架下将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高校智库评价中其他要素,共同促进高校智库评价问题的解决。最后基于建构的指标体系,抽样选取18所典型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评估结果来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提升高校智库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由绪论、四章、结束语六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研究的立意和主旨。详细梳理学界对智库评价及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现状,对本文的核心概念高校智库、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进行解释和界定。阐述本文运用的理论分析工具治理理论及第四代评估理论。厘清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和价值取向。第一章,详细阐述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和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高校智库评价涵括的主体维度、客体维度、工具维度、指标维度、结果维度等进行阐述。其次,通过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来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高校智库评价制度环境的诱导、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及解析进行详细论述。理论分析框架的搭建为下文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二章,本部分设计调查方案,探求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相关机理。首先,对问卷设计、抽样方案、样本数据等进行阐述分析。其次,探求高校智库评价各维度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以及各个要素维度间的“耦合”关系。通过要素维度的相关分析发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程度影响较大,说明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促进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及共识性;评价工具中评价方式方法对评价指标科学程度的影响最大;评价制度完善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和评价结果公信影响都较大;评价程序的完善对评价结果的公信影响较大,但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影响较小。最后,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挖掘高校智库评价面临的诸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及科学性有待提升、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等问题,并通过理论分析制约其完善的机理。第三章,基于第二章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内在机理分析结合理论工具的指导,提出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遵循《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中“改进科研评价”的政策导向及梳理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关注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同行评议、高校智库、民众及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价值诉求,完善评价工具的情况下,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而成。其次,阐述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初始集、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复次,通过问卷调查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取舍进行筛选、因子分析技术修正指标结构并对其进行赋权。最后,论述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基于第三章构建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科学抽样选取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制定评估表,详细说明评估标准及评分细则。分析18所高校智库的评价结果,挖掘样本高校智库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提出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结束语,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对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的应用,工具理性的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主客体诉求等进行总结和回顾。最后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展望未来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可能的研究焦点。本文的创新主要如下:1、基于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建构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界较多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知识市场理论、公民参与理论、组织有效性理论来分析高校智库评价。本文运用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理论分析框架体系,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和要件进行详细论述,将高校智库评价看做是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指标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分析要素维度间的关系,基于治理理论中“序参量”对其他要素的协同、整合,决定系统的演变甚至结果的功能,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其他要素维度,来发现和解决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以期探究高校智库评价系统的完善。2、研究视角及研究途径的创新。学界对高校智库评价的研究多关注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其他要素维度的研究和探讨关注较少,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以量化方式理性认知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间的相关关系,探究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构建的影响,挖掘各要素维度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以期达到显示、描述和推断被研究对象特征、趋势和规律性的相关目的,进而来论证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多维性和系统性,为高校智库评价中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证依据,这在当前的高校智库评价研究中较少出现。3、基于治理理论和第四代评估理论尊重、识别多元评价主体价值倾向,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工具理性的导向下,建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当前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多基于单一评价主体的价值倾向而建立,而智库对于政府及社会影响程度的评判话语权实质应掌握在“用户手中”,“决策用户”的认可程度决定其价值的体现。本文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和相关访谈,尝试聚焦高校智库的用户主体如政府、媒体、社会公众、利益相关方,潜在评价主体中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机构乃至高校智库本身等,他们对高校智库评价的价值理念,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涵括“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政府影响力、智库的对外合作交流情况、智库的组织情况”等共34个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集,通过因子分析技术的修正,最终确定了涵括“智库投入及平台建设因子、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因子、智库合作和对外交流因子、智库学术生产能力因子”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及29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而得的定量指标结构能够回应高校智库的各项功能,为衡量高校智库各项影响力的实现提供可供参考的维度。为完善评价方式,经过问卷调查的筛选确定11个定性指标集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4、系统分析高校智库评价结果、总结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往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多关注评价结果的排名,较少关注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及探讨。本文通过科学抽样对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样本高校智库在基础建设、运营管理、影响力实现等方面的情况,挖掘出样本高校智库在实体化建设及内部组织管理不完善,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的实现程度较低,高校智库学科间的协同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并参考评价指标提出:深化高校智库的实体化建设,完善高校智库的支撑体系;完善高校智库成果发布与转化机制,提升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从学科、项目、人员等方面深化高校智库的协同,扩大对外合作和交流等对策和建议。

崔艳英[10](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指出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二、《国家统计自动化系统》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统计自动化系统》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2)微信平台支持下中职《影视鉴赏》微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微学习研究现状
        1.2.2 中职公共艺术类课程研究现状
        1.2.3 微信平台教学应用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2.1 微学习
        2.1.1 微学习的内涵
        2.1.2 微学习的特点
    2.2 微学习活动
        2.2.1 微学习活动的内涵
        2.2.2 微学习活动的特点
    2.3 微信平台
        2.3.1 微信的功能与特点
        2.3.2 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应用
第3章 微信平台支持下微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案例
    3.1 微学习活动设计模式构建
        3.1.1 微学习活动设计模式
        3.1.2 主题设计
        3.1.3 任务设计
        3.1.4 过程设计
        3.1.5 资源设计
        3.1.6 评价设计
    3.2 微学习活动设计案例
        3.2.1 案例一:《中外着名电影人评介》
        3.2.2 案例二:《影视艺术技巧之蒙太奇、镜头与景别》
        3.2.3 案例三:《影视鉴赏与影视评论》
第4章 微信平台支持下微学习活动实践
    4.1 微学习活动实践准备
    4.2 第一轮行动研究
        4.2.1 计划
        4.2.2 实施
        4.2.3 观察
        4.2.4 反思
    4.3 第二轮行动研究
        4.3.1 计划
        4.3.2 实施
        4.3.3 观察
        4.3.4 反思
    4.4 第三轮行动研究
        4.4.1 计划
        4.4.2 实施
        4.4.3 观察
        4.4.4 反思
    4.5 实践效果分析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关键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百科全书研究的主要专着和论文
        1.3.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研究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 研究理论及其说明
第二章 编纂概述
    2.1 军事百科全书的性质、特点
    2.2 军事百科全书的功用
    2.3 编纂指导思想及目的
        2.3.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3.2 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服务
    2.4 出版、修订与版别
第三章 编纂发展历程
    3.1 编纂历史背景
        3.1.1 新时期社会文化需求和军队建设总目标催生
        3.1.2 中国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迫切需要
        3.1.3 新军事革命强力推动
    3.2 编纂历程及阶段
        3.2.1 编纂的开创与奠基(1980~1986)
        3.2.2 编纂的专业化与全面建设(1986~2002)
        3.2.3 编纂的纵深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2002~2016)
    3.3 编纂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
        3.3.1 兼具行政性和学术性的领导机构
        3.3.2 从临时性机构到正式定编的组织机构
    3.4 权威型的撰写和编审人员
    3.5 专业型的专门编纂人员
第四章 编纂理论与方法:博采、萃取与确定
    4.1 博采:基于军事科学研究成果
        4.1.1 “学科论”与军事百科全书总体设计
        4.1.2 以军事科学研究为基础
    4.2 萃取: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
        4.2.1 积淀与初建
        4.2.2 完善与架构
        4.2.3 传承与创新
    4.3 确定:系统工程的运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治性与客观性:科学考量标准
    5.1 坚持政治原则
        5.1.1 “事关国家和军队的科学文化基本建设”
        5.1.2 反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成果
        5.1.3 政治性问题的处理解决
        5.1.4 作为“武器”的军事百科全书
    5.2 秉持客观性
        5.2.1 人物条目评价原则的提出
        5.2.2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献资料研究与条目撰写审定
    6.1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
        6.1.1 编纂的广度、深度取决于文献资料的占有度
        6.1.2 基础建设与长远保存
    6.2 藏用并重
        6.2.1 文献资料建设
        6.2.2 文献资料核对
    6.3 条目专题资料与条目撰写、审定
        6.3.1 “因条而宜”建立条目专题资料系统
        6.3.2 收集、鉴别、取舍——以“段德昌”条目专题资料为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编纂特色与创新
    7.1 编纂内容
        7.1.1 知识内容:从填补空白到全面反映
        7.1.2 知识体系:在创新中发展
        7.1.3 文体语言:百科体裁与军事特色
    7.2 编纂实践
        7.2.1 “国家编纂体制”
        7.2.2 “小核心、大外围”的编纂机制
        7.2.3 与其他百科全书编纂模式之比较
    7.3 编纂现代化设想
        7.3.1 编纂技术平台现代化
        7.3.2 构建军事知识服务体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发展
    8.1 推动军事辩证法学科建设
        8.1.1 条目范畴的确定
        8.1.2 学科的建立
        8.1.3 在发展中调整
    8.2 拓展军队政治工作学科范畴
        8.2.1 学科之争
        8.2.2 学科体系的完善
    8.3 夯实军事法学科研究基础
        8.3.1 学科的增设
        8.3.2 填补军事法研究空白
    8.4 构建军事装备学科理论体系
        8.4.1 反映军事装备知识增长
        8.4.2 创新发展军事装备理论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9.1 解放军军战史若干重要问题
        9.1.1 长征“密电事件”的争论
        9.1.2 西路军相关条目的表述
        9.1.3 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问题
        9.1.4 对百团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9.2 军事人物相关问题
        9.2.1 清除“左”的影响——以被错杀人物条目为例
        9.2.2 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以“项英”“粟裕”条目为例
        9.2.3 人物评价“功是功,过是过”——以“林彪”条目为例
        9.2.4 人物图片阐释知识语言
        9.2.5 解放军“军事家”的论证和确定
        9.2.6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人物评价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X射线荧光光谱在地球化学调查中的应用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 全国化探扫面及39个元素分析配套方案
2 多目标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及52个元素,2项指标的分析配套方案
3 全球地球化学填图及76个元素分析配套方案
4 勘查地球化学分析应用文献简介
    4.1 标准物质
    4.2 标准方法
    4.3 专着
    4.4 期刊文献
5 主要成果及意义
6 结语与讨论

(5)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法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性批判的土壤——文学与革命
    1.1 新闻与死亡的权利
        1.1.1 新闻的景观与文学的自知
        1.1.2 捧杀、棒杀与回归日常
        1.1.3 照片、疾病与日常的过渡及匿名
    1.2 暴力与日常
        1.2.1 暴力与日常三难
        1.2.2 四百多年街垒史与中性批判的调性
        1.2.3 精神街垒与知识分子的拒绝
    1.3 批判与日常
        1.3.1 《国际杂志》与跨界的“世界”
        1.3.2 批判的根基与尺度——语言栅栏
    1.4 写作与日常
        1.4.1 中间人以及跨界的中性关系
        1.4.2 反犹与为了纪念及警示的批判
        1.4.3 奥斯维辛之后共通体的写作
        1.4.4 流亡、外边与写作的受难、救赎
    小结:拱廊街、拱廊街计划
第二章 中性批判的萌芽——文化自觉与理论探索
    2.1 象征或者象征性
        2.1.1 “不设防”与象征的逃逸
        2.1.2 象征的“理性组织”与政治激情
        2.1.3 分裂式政论写作
        2.1.3.1 异见者的呼唤——中性的身份
        2.1.3.2 游击、断裂的批判与时代病的诊断
        2.1.3.3 疾病的隐喻、纳粹与虚假的联盟
        2.1.3.4 非暴力不合作的批判与“和平欧洲”的假象
    2.2 虚构与象征
        2.2.1 虚设的门与无形的门
        2.2.2 落空的手与中性的“念头”
    2.3 同时代的颜色
        2.3.1 德占区巴黎与无法识别的民族面貌
        2.3.2 不可能者的思想:他异的关系
        2.3.3 拉斯科的野兽与文学的起源
    小结:以文学扞卫象征
第三章 中性批判的发展——布朗肖与巴特的中性
    3.1 模糊的中性与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
        3.1.1 “服务的中性”与“为中性服务”
        3.1.2 巴特的中性与符号结构
    3.2 中性的不同实践——白板书写与白色书写
        3.2.1 “意识”的自由而非“功效”的自由
        3.2.2 中性的不同程度:意识的缺席或者行动的自杀
    3.3 写作的生成与想象的变形
        3.3.1 作家应有的属性:反复自杀的耐心
        3.3.2 先知之言——神性的受难
    3.4 中性批判的“我”
        3.4.1 “我可以是谁”的疑问与文学的开端
        3.4.2 反复接近原初的白板书写
    3.5 走出文本的行动:宣言及自治组织
        3.5.1 “走出”、“别处”与文学的本质、作家身份及写作的需求
        3.5.2 拒绝直接而急迫的行动与文学的娱乐性、匿名性
        3.5.3 词与物的中性或者行动的中性
        3.5.3.1 结构主义与政治冷感的原因
        3.5.3.2 无法匿名的戴高乐与知识分子纳粹化的可能
        3.5.4 巴特与词语的“象牙塔”
        3.5.5 为了玫瑰的战役——签名与自治组织
        3.5.5.1 与宣言合一及签名的集体性
        3.5.5.2 启蒙、批判与自治组织
    小结:文本的欢愉与共通体的狂欢
第四章 中性批判的成熟——布朗肖与德国浪漫派
    4.1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危机与文学的良机
        4.1.1 “反思”与写作的镜子
        4.1.2 “无动于衷”的布朗肖与“脱轨”的浪漫派
    4.2 “反思语言”对“反思自我”的批判
        4.2.1 “反思自我”的弊端与语言的自治
        4.2.2 断片的60 年代与布朗肖的断片
        4.2.2.1 独白的交流——断片的花环
        4.2.2.2 言语的群岛与断裂的必然
    4.3 中性语言的特征:“欧几里得几何到黎曼几何”
        4.3.1 中性——言语关系
        4.3.2 等待,遗忘——无尽的谈话
        4.3.2.1 等待匿名与复多的言语
        4.3.2.2 “遗忘的回忆”——断片的起点
        4.3.3 作为第三类关系的断片
        4.3.3.1 玩弄切分的解构
        4.3.3.2 断片的三种距离
    小结:如果批判成为一种起源
第五章 中性批判的装置艺术——布朗肖与罗伯-格里耶的日常
    5.1 日常与现实
        5.1.1 结构主义模型与中性批判
        5.1.2 日常、批判及闲暇
        5.1.3 “闲暇”的品格与约减的翻译
        5.1.4 “远”和“空”的旅行
    5.2 中性的图文互动与作为开关的玛德莱娜蛋糕
        5.2.1 “重现的镜子”以及小说之光
        5.2.2 死亡作为文学的权利
        5.2.3 死亡之眼与作品的诞生
        5.2.4 《死刑判决》的核心意象:都灵裹尸布
        5.2.4.1 《死刑判决》与叙事的叠层
        5.2.4.2 《窥视者》与移动摄影机
    5.3 窥视内外
        5.3.1 内部窥视
        5.3.2 蒙太奇的外部窥视
    5.4 牧神的迷宫——《窥视者》与《死刑判决》的装置艺术
        5.4.1 牧神与现代性
        5.4.2 《窥视者》与造浪的人工海岸
        5.4.3 《死刑判决》与拱廊街
    小结:创造一种日常
结论:成为我们自己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附录A:布朗肖发表文章、序言、后记、集体宣言、公开信、手册总览(按时间顺序排列)
附录B:布朗肖私人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列)
致谢

(6)生态学批判与生态社会主义构建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来源
    2.1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现代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双重危机”
        2.1.2 “社会主义”的失败与生态危机
        2.1.3 二十世纪后期德国绿党运动现实困境
        2.1.4 新兴发展中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2.2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2.2.2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2.2.3 法兰克福学派生态批判思想
        2.2.4 德内拉·梅多斯的增长极限理论
        2.2.5 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2.2.6 甘地主义的工业社会批判思想
第3章 萨拉·萨卡对“苏联社会主义”的生态学批判
    3.1 苏联“社会主义”与生态危机
        3.1.1 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与生态保护的对立
        3.1.2 苏联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局限
        3.1.3 “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3.2 苏联工业发展模式与生态危机
        3.2.1 粗放型经济与自然资源的极限
        3.2.2 气候地理条件造成的粮食生产极限
        3.2.3 与环境破坏伴随而来的经济成本与损失
        3.2.4 苏联的世界贸易劣势
    3.3 苏联“社会主义”“新阶级”的出现及社会道德沦丧
        3.3.1 “新阶级”的出现
        3.3.2 社会道德的沦丧
        3.3.3 “公地悲剧”
第4章 萨拉·萨卡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批判
    4.1 萨拉·萨卡对资本主义的总体批判
        4.1.1 资本主义体制内在的“反生态”逻辑
        4.1.2 资本主义的暂时性危机与根本性危机
    4.2 萨拉·萨卡对生态资本主义的批判
        4.2.1 生态资本主义基本理论主张之“生态化市场力”
        4.2.2 生态资本主义基本理论主张之“生态凯恩斯主义”
    4.3 生态危机与“生态资本主义”
        4.3.1 对“生态资本主义”的生态学批判
        4.3.2 “生态资本主义”价值理念的内在矛盾
第5章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理论构想
    5.1 萨拉·萨卡的生态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基本构想
        5.1.1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论点
        5.1.2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政策主张
    5.2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区别于市场社会主义
        5.2.1 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
        5.2.2 萨拉·萨卡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批判
    5.3 萨拉·萨卡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前景展望
        5.3.1 是“全面发展”的“进步”社会
        5.3.2 是“道德提升”的“大同”社会
        5.3.3 是价值观“一体化”的文明社会
第6章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评析及现实启示
    6.1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
        6.1.1 拓宽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视域
        6.1.2 丰富和发展了当代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6.2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局限
        6.2.1 陷入了“增长极限范式”的理论泥潭
        6.2.2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构想的乌托邦色彩
        6.2.3 生态社会主义实践路径的“反”马克思主义倾向
    6.3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6.3.1 培育生态价值观念,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
        6.3.2 转变发展观念,选择“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
        6.3.3 推动生态问题国际化,共促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及重要文献
    (二) 英文文献及相关译着
    (二) 国内相关研究着作
    (三) 国内相关研究期刊文献
    (四) 相关学位论文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数理逻辑发展史概述
    2.1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
        2.1.1 古典形式逻辑发展史简述(至17 世纪末)
        2.1.2 数理逻辑诞生的科学基础与思想基础
    2.2 第一阶段
        2.2.1 数理逻辑指导思想的提出
        2.2.2 布尔代数与关系逻辑的建立
    2.3 第二阶段
        2.3.1 集合论及其悖论
        2.3.2 数学基础三大学派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2.3.3 公理集合论的创建
        2.3.4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
        2.3.5 逻辑演算的建立与发展
    2.4 第三阶段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数理逻辑的引进
    3.1 罗素《数理逻辑》讲演及其影响
        3.1.1 《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
        3.1.2 《数理逻辑》讲演的内容及其影响
    3.2 《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
        3.2.1 《罗素算理哲学》成书背景与内容
        3.2.2 《罗素算理哲学》引起的学术争论
    3.3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3.3.1 张申府生平
        3.3.2 数理逻辑学术活动与贡献
    3.4 数理逻辑其他方面的引介
        3.4.1 集合论与数学基础的引介
        3.4.2 数理逻辑基础理论的引介
    3.5 小结
第4章 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1920-1949)
    4.1 汪奠基《逻辑与数学逻辑论》与《现代逻辑》
        4.1.1 《逻辑与数学逻辑论》
        4.1.2 《现代逻辑》
    4.2 金岳霖的数理逻辑贡献
        4.2.1 金岳霖生平
        4.2.2 《逻辑》及其影响
    4.3 数理逻辑教育的初步开展
        4.3.1 中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4.3.2 高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4.4 留学人员的数理逻辑学习与研究
        4.4.1 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4.4.2 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
    4.5 小结
第5章 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
    5.1 数理逻辑的宣传与普及
        5.1.1 对数理逻辑唯心主义的批判
        5.1.2 数理逻辑科学价值的宣传
    5.2 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5.2.1 数理逻辑领域的学术交流
        5.2.2 “12 年远景规划”中的数理逻辑
    5.3 数理逻辑各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5.3.1 理论研究成果
        5.3.2 应用研究成果
    5.4 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
        5.4.1 高等院校专门人才的培养
        5.4.2 科研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民国时期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6.1.1 第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卓越贡献
        6.1.2 数理逻辑是引介的对象,而非研究的对象
        6.1.3 数理逻辑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创新的局面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6.2.1 数理逻辑从教学研究相结合到专门研究的阶段
        6.2.2 国家政策助推数理逻辑的发展
        6.2.3 中国数理逻辑学家的国际影响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智能汽车交通致损侵权责任承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智能汽车概述
    2.1 智能汽车的概念
    2.2 智能汽车的特征
    2.3 智能汽车的等级划分
第三章 智能汽车责任承担法律规制的现实需求
    3.1 智能汽车存在现实的交通致损风险
    3.2 侵权法应当对新技术做出回应
    3.3 顺应各国对智能汽车加以规制的趋势
第四章 智能汽车侵权责任承担的疑难问题
    4.1 智能汽车法律主体资格的争议
    4.2 智能汽车责任追究的侵权法归入与单行立法抉择
    4.3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判定疑惑
    4.4 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的适用窘境
    4.5 智能汽车事故损害分散的考量
第五章 智能汽车致损多元化责任承担的构想
    5.1 建立智能汽车事先风险防范体系
    5.2 明确智能汽车致损事后责任承担
    5.3 进行智能汽车侵权责任承担的立法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国内外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二) 我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三) 研究文献评述及进一步扩展的空间
    三、核心概念
        (一) 高校智库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
    四、理论分析工具
        (一) 治理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二) 第四代评估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六、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创新
        (三) 本研究的价值取向
第一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及理论分析框架
    一、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与制度环境
        (一)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制度环境
    二、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
        (一) 制度环境的诱导
        (二) 治理主体协作的动力和基础
        (三) 治理主体的多元诉求和资源互赖
        (四) 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存在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解析
        (一)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构建
        (二)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解析
第二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审视
    一、调研方案设计
        (一)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问卷设计
        (二) 抽样方案与样本规模的估计
        (三) 问卷的发放与数据收集
    二、数据分析
        (一)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二)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三) 要素维度的相关关系
    三、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表征
        (一) 高校智库评价主体单一,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共识性
        (二) 对高校智库分类评价不完善,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程度
        (三) 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降低评价过程的公信力
        (四) 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降低评价功能的有效性
    四、制约高校智库评价完善的内在机理
        (一) 多元评价主体协同与合作的缺失
        (二) 评价偏好不一致,价值冲突与价值均衡共存
        (三) 制度规范的缺失,弱化智库评价的共识性
        (四) 信息不对称,降低评价结果的科学及共享
第三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
    一、响应式聚焦,树立高校智库评价导向
        (一) 关注多元评价主体价值诉求
        (二) 完善评价工具理性
        (三) 遵循指标体系多维性及动态发展的规律
    二、确定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一) 系统原则
        (二) 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及特殊指标互为补充的原则
        (三) 简明性原则
        (四) 可操作性原则
        (五)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三、指标体系初始集设置的阐释和说明
        (一) 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二) 定量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三) 定性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四、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
        (一) 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
        (二) 相关描述性统计
    五、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一) 因子分析
        (二) 定量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
        (三) 定量指标体系的修正
        (四) 定量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五) 定性指标体系的筛选
    六、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一) 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
        (二)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第四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实证评估
    一、评估标准的制定
        (一) 评估表的制定
        (二) 评估标准及评估细则
    二、基于18所高校智库的数据采集
        (一) 样本容量
        (二) 样本选取
        (三)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三、评估结果的比较及分析
        (一) 总分及一级指标得分分析
        (二) 二级指标得分分析
        (三) 三级指标得分分析
    四、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及提升的策略路径
        (一) 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
        (二) 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
结束语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2: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的论文情况及科研情况
后记

(10)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1.4 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2.6 小结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4.6 小结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5.6 小结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6.5 小结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7.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国家统计自动化系统》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社会科学动态》总目录[J]. 喻琼. 社会科学动态, 2021(12)
  • [2]微信平台支持下中职《影视鉴赏》微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探索[D]. 杨由. 扬州大学, 2021(09)
  • [3]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D]. 关泠. 河北大学, 2020(02)
  • [4]X射线荧光光谱在地球化学调查中的应用评介[J]. 王毅民,邓赛文,李松,王祎亚. 冶金分析, 2020(10)
  • [5]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D]. 赵苓岑. 南京大学, 2020(12)
  • [6]生态学批判与生态社会主义构建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张可. 吉林大学, 2020(11)
  • [7]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D]. 苏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8]智能汽车交通致损侵权责任承担研究[D]. 张炜华.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9]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D]. 郭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国家统计自动化系统》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