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上级协调关系的准则(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1](2013)在《中国医患危机管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医患危机,是指发生重大医疗意外事件后,患方或患方纠集众人大闹医院的危机事件,或者通过媒介过度渲染与炒作,以致严重影响医院社会声誉和正常运作,损害医务人员名誉及生命健康权益的事件。2005年以来,我国医患关系呈现出危机紧张的趋势,严重影响医院及社会的正常秩序,造成医务人员心理极度的恐慌。世界着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于2012年刊出的文章《结束对中国医生的暴力行为》总结道:“中国的医生正受到威胁。”各种医患危机事件的频频爆发,给卫生行政人员、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及学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医患关系的管理工作要结合我国现有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针对医患关系呈现的新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的危机管理经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医患危机管理体系。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医患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一,对国内外危机管理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从理论建设及实践应用两大方面对危机管理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归纳、分析和评价,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体评述,并对国内外医患关系管理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进行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在梳理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危机管理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其实践应用已经遍布国家安全管理、企业管理、旅游业管理、医院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等多个领域。因此,危机管理理论为医患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详细阐述医患危机管理的基础理论。在分析危机与危机管理的内涵和特征、医患危机与医患危机管理的定义与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危机管理的理论,论述了医患危机管理的多学科基础。医患危机管理研究的价值取向是以危机管理的基本内容为出发点,对医患危机管理过程进行剖析,以提高医患危机管理水平,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通过本章对医患危机管理相关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详细介绍,为论文后续各章的研究提供理论背景和知识铺垫。第三,对我国医患关系管理的历史进程进行纵向回顾,并从多角度剖析学术界对医患关系管理不同阶段的评价,促使卫生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制度的完善,为后续的医院医患危机管理能力调查、医患危机成因挖掘与危害指标评估及医患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做铺垫。第四,基于经典的奥古斯丁危机管理理论,构建医院医患危机管理能力评价体系。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对评价体系的分析,可以对医患危机事件的危机管理能力有一定的认知。不仅可以对总体情况有了解,还能对医患危机事件的危机管理各项指标能力有清楚的认识。为我国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最大程度的提高我国医患危机事件的危机管理能力。第五,在对医院医患危机管理能力调查的基础上,挖掘医患危机的成因,这是避免医患危机发生的重要环节。通过采用德尔菲法、视觉模糊评分法等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的医患危机成因指标体系,对医患危机发生可能性及危害程度进行评估,以找寻医患危机发生的规律,从而找到解决医患危机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对医患危机事件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是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及目前医患关系管理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保障。第六,在对医患危机进行成因挖掘与危害指标评估的基础上,详细阐述构建我国医患危机管理体系的系统整体原理和博弈演化原理,以及相关构建原则、指导思想、中心构架及辅助构架,通过对奥古斯丁危机管理理论及PDCA循环管理理论进行优化整合,将“嵌入式”整合的多阶段循环式危机管理核心构架引入“3U”医患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提出我国全面统一的医患危机管理体系(“3U”医患危机管理体系)。着重分析了“3U”医患危机管理体系的构成,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对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借助Citespace软件的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功能,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近10年医患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为数据,对医患关系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可视化图谱的绘制与全面分析。第二,通过对危机的概念、危机管理的理论、医患危机的内涵、医患危机管理理论的界定,结合医患危机的特点,对医患危机管理的体系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并总结我国医患关系管理的历史进程及阶段特点,从多学科理论视角出发,梳理归纳学术界对医患关系发展各个阶段的评价。第三,基于经典的奥古斯丁危机管理理论建立了医患危机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对医患危机管理能力作出了评价,建立医患危机成因指标体系,并对医患危机发生可能性及危害严重性进行评估,为探索避免医患危机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第四,本课题在医患危机管理能力评价及医患危机成因评估的基础上,将危机管理理论和”PDCA”循环管理理论整合,提出“嵌入式”整合的多阶段循环式危机管理核心构架,并将其引入“3U”医患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包括中心构架及辅助构架等。为我国医患关系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促进医患关系和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建议。本文在医患危机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和方法研究方面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基于经典的奥古斯丁危机管理理论建立了医患危机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对医患危机管理能力进行调查。结果为医患危机事件危机管理能力接近较好,但仍存在不足,并分析差距的原因。第二,建立一套科学、客观、敏感的医患危机成因指标体系,并对医患危机发生可能性及危害性的评估,得出导致医患危机最可能发生的因素是医院管理因素,医患危机发生后导致结果最严重的因素同样是医院管理因素。通过定性定量研究,为医患危机事件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三,医患关系管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医院管理,应在管理理念上开拓创新。医患关系的危机管理不是单纯的一个危机管理过程,而是医患危机循环管理过程。将危机管理理论和PDCA循环管理理论整合,提出“嵌入式”整合的多阶段循环式危机管理核心构架,并将其引入“3U”医患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包括中心构架及辅助构架等,从而构建我国医患关系危机管理“3U”体系,即主观危机意识与危机管理行动的统一、主观危机意识与管理工具的统一以及危机管理行动与管理工具的统一,对医患关系紧张危机的形势进行有针对性、全方位的系统管理。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人们美好的愿景,既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又是过程。构建医患关系危机管理体系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还需要大量的后续研究工作,因此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发展前景。
郭清梅[2](2012)在《行政规定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进程中,行政规定在行政机关实施法律、法规和执行政策,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等方面发挥着其他行政手段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行政机关发布的大量违法或不适当的行政规定不仅侵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损害了行政机关的权威。因此,科学、合理地规制行政规定已经成为关系我国能否实现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议题,并因此而受到众多行政法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多角度研究。从我国现行行政规定规制制度构建情况看,我国已经从行政规定制定权限、制定程序、行政系统内备案审查、行政复议附带审查、行政系统内定期或不定期清理、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法院适用性审查后向行政机关提出有关纠正行政规定错误的司法建议等不同层面多角度对行政规定加以规制。这些规制制度从行政系统内外共同对行政规定制定权作出规范和监督,其目的既在于确保行政规定的权威和有效实现行政规定管理职能,也在于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规定之错误以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经过多年的制度创新、完善及其实践运作之后,对于这些多种多样的行政规定规制制度之设置目的及其综合规制效果,已有必要作出客观分析和反思性总结。从我国行政法学者在行政规定规制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看,学者多从理论应然的角度专项讨论行政规定监督问题,近年来尤其越来越多的行政法学者集中关注和研究监督法中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行政复议法修改中涉及的对行政规定的复议审查问题以及行政诉讼法修改中涉及的对行政规定司法审查等问题。因此,研究者相对忽视了对我国不同系统各种行政规定规制制度本身是否科学可行、制度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各种有关行政规定控制和监督制度能否共同对行政规定起到应有的综合规制功能等问题的客观分析和细节性思考。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正是,以实证统计分析,考察我国不同系统各种行政规定规制制度和制度之间的衔接关系作为研究出发点,努力回应这些有关行政规定规制制度科学性和协调性的问题。论文由导论、概述、行政系统内自我规制、行政系统外规制、重构和完善行政系统内外规制机制等五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说明了论题研究的起因,分析论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并且阐明了论文采用的实证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界定了论文的核心概念“行政规定”,描述了国内外有关行政规定研究现状,并对主要理论研究成果作出梳理和评析。这部分研究内容为论文围绕核心论点展开奠定了必要基础。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即:行政系统内不同规制制度本身是否科学的问题;如何合理处理行政系统内不同规制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其中,首先,描述了我国行政系统内行政规定制定、备案审查、复议附带审查、清理等规制制度的主要规制现状;其次,分析了各种规制制度本身存在的尚需进一步科学化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对行政系统内各种规制制度之间(尤其是制定程序、备案程序与清理程序之间)的衔接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行政系统内规制机制问题的对策。第四部分,首先阐述了行政系统外规制行政规定的必要性;其次考察和分析了行政系统外部立法机关规范行政规定制定权限、程序的制度和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监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人大系统规制制度内容提出了解决对策;第三阐述了我国行政法学界有关应否将行政规定纳入司法直接审查范围的主要争议,描述我国现行适用性附带司法审查制度实际运行状况并且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为完善我国司法审查监督制度,应当修改行政诉讼法,明确确认法院行使适用性附带司法审查的权力和提出纠正行政规定错误的司法纠错建议制度;同时,确认特定级别的法院能够行使确认或否决行政规定效力的附带司法审查制度。第五部分,从备案审查规制机制和个案审查机制两个层面,分别分析了不同层面规制行政规定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其中,一方面,笔者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剖析了行政系统的备案审查与人大常委会系统的备案审查之制度和实践中存在的异同以及相互衔接问题,提出了依据行政系统与人大常委会系统在规制行政规定中的应然功能定位,通过修改监督法,重新构建以行政系统内常规主动审查为主,并以人大常委会“备而待审”为补充的备案审查规制机制,以节约审查资源和避免不同系统之间的预防性审查冲突。另一方面,笔者全面系统地描述了行政备案审查审查机关与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机关应行政相对人建议而启动的个案审查、行政复议附带审查机关应行政相对人请求而开展的复议附带审查、行政诉讼中法院因要确定行政规定能否作为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依据而开展的个案适用性附带审查等多元化个案审查制度及其实践,分析了不同个案审查制度之间潜在的审查冲突问题,提出了依据行政规定是否对行政相对人已经造成实际侵害而分类处理个案审查冲突的规制机制。总之,论文的主要论点是,要想充分发挥行政规定的积极功能,并克服和避免其消极影响,就要在设定规范行政规定制定、管理和监督权限及其程序等方面的制度时,始终贯彻包括合法性、科学性和系统协调性在内的正当性考量,即既要科学构建不同规制制度内容,尤其要关注规制制度的程序细节设定,也要处理好各种规制制度之间的协调有序问题,并科学解决和设定不同规制制度之间的审查(尤其是被动个案审查)冲突解决机制。
姜超[3](2017)在《教师交流政策执行机制研究 ——基于天增县的实地考察》文中提出教师交流成为焦点是一系列社会政策惯性使然,大致按照“国家改革-社会变革-教育失衡-教师交流”的逻辑链条衍生而来。当前,教师交流已成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破解传统择校难题、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的重要抓手。调研发现,该政策在不同县域的执行力度差异很大。那么,教师交流政策在县域层面是如何执行的?县域执行生态对政策过程产生了什么影响?执行过程嵌入在哪些主要关系中?选择我国西南地区天增县,进行了为期88天的实地考察。以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现场考察了19所学校、访谈了4位教育局领导、12位科长、18位校长和20位教师。总结出六种教师交流模式:跨县交流、集团内交流、县管校聘交流、骨干示范交流、县内领办交流和艺体教师巡回交流;提炼出教师交流的五种类型:没交流、假交流、浅交流、强交流和深交流;划分出政策质量与执行力度匹配效果的四种可能:理想型、悲哀型、耽误型和抑错型;批判了几个常见观点:依靠行政机制能有效促进教师交流;教师交流能克服职业倦怠;教师交流不利于学校文化建设;教师交流不利于培养教师归属感;教师交流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建构出由执行结构、执行关系、执行策略和执行环境为基本构件的教师交流政策执行机制的理论模型。(1)提炼出三种执行结构:主体结构、利益结构和交往结构。具体分析了各主体之间的责任冲突,论证了教育公共利益同其他利益之间的“主—次”关系,讨论了教师交流政策执行中话语交往的“非法性”。(2)发现了四种执行关系:生态协同关系、过程协同关系、部门协同关系和结构-功能协同关系。研究指出政治上“科长治县”不利于横向协调,经济上相对落后增加了教师对经济利益的敏感度,交流补贴带给薄弱学校教师相对不公感,社会文化上的“脸面观”影响了教师的学校选择。研究指出教师交流过程的实质不是交流“教师”而是交流“教师素质”。论证了部门协同困难的“行动—结构”二维归因,既包括相关主体的行动乏力,也包括科层体制自身的过度分化。(3)总结出四种执行策略:按兵不动、选择性过渡、刚性彻底和柔性强制,并对四种策略进行了多维比较。(4)依据“基本结构+弹性安排”的政策建议模式,提出了理论支撑机制、政策完善机制、实践动力机制、编制盘活机制和缺陷回避机制等五个方面的机制性政策建议。
《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课题组[4](1998)在《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总论乡镇政权是国家最基层的权力机关,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落脚点。加强乡镇政权行政管理研究,是充分发挥乡镇政权及村社组织职能,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一、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管理体制的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郝文升[5](2012)在《低碳生态城市过程创新与评价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提出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低碳生态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转型的必然趋势,我国诸多城市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摸索实践。在这种情况下,明确低碳生态城市的定义和内涵,解析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过程,探索政府、企业和公众协同至善的最佳治理模式,构建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于推动低碳生态城市的研究实践,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低碳生态城市的定义及其内涵进行了辨析。在对低碳生态城市产生背景和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从过程论角度将低碳生态城市定义为以低碳发展为中轴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自然环境生态化、经济发展低碳化和社会生活幸福化的协同可持续发展演进过程。这为低碳生态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其次,对善治理念下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过程进行创新性地深入解析。将善治理念和过程研究方法引入低碳生态城市研究中,认为善治理念下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一个持续性的系统性互动过程,是政府、企业、公众追求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趋向协同至善的公共管理过程,进而剖析了低碳生态城市的主体嵌入过程和客体发展过程,及其相互联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动态演进关系。再次,构建了基于三维空间结构的低碳生态城市三维目标—过程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从低碳生态城市三个子系统的特征目标出发,构造了基于自然生态、经济低碳和社会幸福三维空间结构的评价数学模型;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定量指标采用“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递阶层次框架结构,运用德尔菲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8项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定性指标借鉴中新天津生态城引导性指标的方式,针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机制选取5项指标。评价方法既可用于城市发展状态和过程评价,还可对城市发展的目标进行可达性分析,指导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最后,以天津市为例,对低碳生态城市三维目标—过程评价方法进行实例研究。评价结果与天津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过程和成效基本吻合,初步检验了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鲁敏[6](2012)在《转型期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调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令世人瞩目,在众多的解释变量中,地方政府无疑居于重要地位。与此同时,人们注意到在非经济建设的部分领域中地方政府的角色远不及其在经济中那样绚丽夺目。转型期地方政府是在多重领域中多种角色相互交织的矛盾组合体。如何为地方政府发挥积极作用创造更好的环境?这成为研究者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政府角色是指特定环境中的政府,在运用权力履行责任中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的总和。应然角色是指法律规定的或者制度设计者所预期的政府角色,实然角色是指实际运行的政府所表现出来的角色。一般而言,地方政府的应然角色与实然角色的形成逻辑和具体表现是有差别的。政府角色定位是政府角色的总体特征。从内涵上看,政府角色定位是对一定时期内政府行为和结果的整体概括,它涉及到政府职能、权力、责任等多重因素,是一个跨度较大,内涵丰富,联系面广,具有较强综合性的词汇。地方政府角色是特定制度环境下的产物。计划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几乎没有独立的利益结构,基本上是中央政府的附属机构和执行机关,表现为“依附型人格”的角色定位。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地方政府的制度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官员激励和管理体制、财政体制、纵向政府间的“职责同构”、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监控机制等制度集合成为影响转型期地方政府角色最关键的因素。转型期以来,中央政府试图通过“放控结合”的策略组合来应对面对的困境和变数。“放”就是通过策略性放权释放地方政府的活力,激发潜能。中央政府不再希望地方政府仅仅充当执行机构和附属机关的“依附型人格”角色。“控”的是经济绩效、改革的节奏和意识形态,保证整体利益和中央权威。“控”意味着地方政府不能成为完全自主的“独立化人格”角色。在意识形态、经济绩效和组织体系上,它必须接受中央政府严厉的控制。总体看来,在政治集中和经济分权的双重作用下,地方政府表现为“非独立化人格”的角色定位。地方政府“非独立化人格”的角色定位意味着其主体地位的非独立性,思想动机的矛盾性和角色影响的非协调性。毫无疑问,这种角色定位对于有效完成特定时期的历史任务具有积极意义。但这种角色也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某种困境埋下了伏笔。对于转型期地方政府角色定位的影响,本研究试图用“非均衡和不协调”来概括。在来自中央政府的超强激励下,地方政府总是试图将中央政府下放的各种权力和资源用于上面最想看到,也最容易看到的政绩显示上。于是,为了达到某方面的目标而不顾其他目标就成为他们的“理性”选择。当他们为了某一特定的目标而无视其他次一级的目标时,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就会沦为水月镜花的梦想。当政治经济的现实基础出现变化的情境下,地方政府“非独立化人格”就会转化为一定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成为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阻力。一旦它所具有的历史局限性完全表现出来的时候,它就会被更高的社会形式所代替。如果说转型初期地方政府在超强激励下追求经济绩效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改善能够增强合法性基础的话,那么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其片面追逐经济而罔顾其他的非均衡发展策略不仅不会加强其合法性基础,而且会逐渐破坏它,直到走到尽头。地方政府“非独立化人格”所具有的消极性和局限性决定了其过渡性和暂时性。因此,经济社会的转型过程必将是地方政府由“非独立化人格”向“独立化人格”回归的过程。要从政府体制和政府过程两个角度来调适地方政府行为,促进地方政府角色的合理回归。其中,实行“多中心小回路”的地方政府体制,要从“边际切入”逐步过渡到“内核聚变”,特别是注意权力转接的临界点,防止出现权力“真空”和代理失效等问题。现阶段的对策建议是逐步降低对地方政府“以GDP为中心”的超强激励,增强地方民众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的能力,改革和完善地方政府的权力运行模式等。
陈国锦[7](2019)在《Y市主城区政府公务员绩效考评制度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政府机构革新的持续深入,创建服务型政府及政府工作者绩效监管变成现今社会的一大热点。基层政府公务人员作为一线工作者,其直接立于工作最基础,直接面向广大民众,而他们的工作水平和绩效水准直接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且于第一时间得以呈现,服务型政府的贯彻执行需要城区政府工作者的积极工作表现。合理、科学与高效公务员绩效监管对提高公务员工作绩效十分有利,亦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在综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平衡计分卡及政府公务人员绩效考评的前提下,对其产生的背景、当前研究情况及选题的意义进行探究,并整理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研究目的以及具体探究的内容。研究对象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Y市主城区政府,通过实证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深入探究了Y市主城区政府公务人员现有绩效考评情况,对现有绩效考评问题进行了整理和总结,研究分析所得的数据,解析了Y市主城区政府绩效考评所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1、对于绩效考评,很大一部分公务人员还存在认知不足的问题,对此,应提升公务员对绩效考评的认识和学习;2、目前Y市主城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还较为薄弱,评估方法还不够完善,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方式,增强考评结果运;3、公务人员对于绩效考评积极性较低,应该提升激励效果,提振公务人员的积极性。
许浩[8](2020)在《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校来华留学生数量和规模的扩大,由各种因素引发的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也在日益增多。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危害性与紧迫性等特点,给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完善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预防和妥善处置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应急管理机制包括应急预防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应急恢复机制、应急保障机制。本文首先梳理了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及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然后基于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的特点、类型与成因,分析当前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现状与问题。最后根据当前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存在问题,从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的应急预防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应急恢复机制、应急保障机制四方面出发,提出完善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议。
司同[9](2020)在《道德领导对建言行为的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心理安全和心理赋能的中介作用》文中指出有关于员工建言行为前因的研究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重视并鼓励员工建言行为。已有研究关注了道德领导和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但其更深层的作用路径尚未得到很好的揭示。已有研究主要集中讨论道德领导和员工建言的直接关系或中介因素,较少深入到心理层面探究更深层次的心理作用机制。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使用SPSS、LISIREL、AMOS等数据处理工具,对线上收集的有效问卷265份,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索道德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心理安全、心理赋能在道德领导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道德领导对建言行为产生积极影响。领导-成员交换中介了道德领导与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2)道德领导对建言行为的影响有两条具体的心理作用路径,分别为“道德领导-领导成员交换-心理安全-建言行为”和“道德领导-领导成员交换-心理赋能-建言行为”,“领导成员交换-心理安全”和“领导成员交换-心理赋能”分别在这两条作用路径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本文研究启示领导者或团队:(1)道德领导对建言行为尤为重要,管理者应提高道德管理的水平,以激发出下属更多的建言行为。(2)建立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建言行为有重要影响,管理者与员工应建立一种良好的私人关系,这有助于员工更积极地投入工作,从而更好地为组织的发展建言献策。(3)员工的心理状况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心理安全和心理赋能均有助于员工将外部的情景因素转化为自身的建言动力,因此领导者可以选择重视员工心理建设、关注员工感受的方式来促使获取更多的员工建言。
蔡文勇[10](2019)在《玩忽职守罪中直接责任人员归责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玩忽职守犯罪是典型的过失犯罪,很多情景下,行为人主观方面即存在过失,具体表现在:未能履行监督人应当承担的监督责任,最终导致不良行为产生,或者由于未按照要求打造安全体系,进而引发损失现象形成。在追究行为人的玩忽职守行为时,特别是监督、管理过失引发的重大责任事故中,因果关系极其复杂,往往是多因导致一果,如何在众多的原因寻找属于玩忽职守罪的原因,是查办玩忽职守案件的重点和难点。司法实践表明,传统因果关系刑法理论一直未能给办案人员提供一个清晰、可操作性的标准,如果机械的进行违法性判断是不妥的,无法做到罪责一致。在对行为人进行归责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行为人是否存在影响其责任大小的因素,通过客观归责理论和主观归责理论对实务中因果关系判断,特别是对结果的预见可能性的判断,能提供较为清晰和可操作的标准和方法。
二、同上级协调关系的准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上级协调关系的准则(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医患危机管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相关法律依据 |
1.2 国内外医患危机管理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1.2.1 国外医患危机管理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医患危机管理研究进展 |
1.2.3 相关成果评述 |
1.3 国内外医患关系管理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
1.3.1 研究热点与前沿领域分析 |
1.3.2 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
1.3.3 相关成果评述 |
1.4 研究内容概述 |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2 研究内容概述 |
1.4.3 拟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论文的逻辑框架 |
第2章 医患危机管理基础理论 |
2.1 危机与危机管理 |
2.1.1 危机的内涵与特征 |
2.1.2 危机管理的内涵、模式范畴及特点 |
2.2 医患危机与医患危机管理 |
2.2.1 医患危机的定义与特点 |
2.2.2 医患危机管理的内涵与具体环节 |
2.3 医患危机管理的多学科基础 |
2.3.1 医患危机管理的哲学基础 |
2.3.2 医患危机管理的复杂系统科学基础 |
2.3.3 医患危机管理的管理学基础 |
2.3.4 医患危机管理的信息科学基础 |
2.3.5 医患危机管理的经济学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医患关系管理的历史演变 |
3.1 我国医患关系管理的历史进程 |
3.1.1 古代医患关系管理的萌芽阶段 |
3.1.2 近代医患关系管理的过渡阶段 |
3.1.3 现代医患关系管理的变革阶段 |
3.1.4 医患关系的专门化管理阶段 |
3.2 医患关系不同阶段的多学科评价 |
3.2.1 史学角度的评价 |
3.2.2 经济学角度的评价 |
3.2.3 心理学角度的评价 |
3.2.4 伦理学角度的评价 |
3.2.5 管理学角度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医院医患危机管理能力调查 |
4.1 调查目的及原则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原则 |
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1 调查结果 |
4.2.2 调查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医患危机成因挖掘与危害指标评估 |
5.1 医患危机成因挖掘 |
5.1.1 医患危机成因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医患危机成因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 医患危机危害指标评估 |
5.2.1 危害指标评估方法 |
5.2.2 危害指标评估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面统一的医患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 |
6.1 体系构建原则 |
6.1.1 科学管理原则 |
6.1.2 积极防御原则 |
6.1.3 持续正面应对原则 |
6.2 体系构建原理 |
6.2.1 系统整体性原理 |
6.2.2 博弈演化原理 |
6.3 体系构建指导思想 |
6.3.1 基于决策因素整合理论核心 |
6.3.2 基于人员管理因素结合博弈模式 |
6.3.3 基于沟通因素树立危机意识 |
6.3.4 基于信息管理因素加强信息化建设 |
6.3.5 基于医院管理因素构建总体构架 |
6.4 3U 医患危机管理体系的中心构架 |
6.4.1 奥古斯丁危机管理理论核心 |
6.4.2 PDCA 管理理论核心 |
6.4.3 “嵌入式”整合的多阶段循环式危机管理核心构架 |
6.5 3U 医患危机管理体系的辅助构架 |
6.5.1 塑造医患危机管理博弈思想 |
6.5.2 构造医患危机管理新思维 |
6.5.3 加强医患危机管理信息化建设 |
6.6 形成 3U 医患危机管理体系总体构架与可行性分析 |
6.6.1 形成总体构架 |
6.6.2 可行性分析 |
6.7 存在问题与建议 |
6.7.1 存在的问题 |
6.7.2 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2)行政规定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行政规定规制研究概述 |
一、 概念界定 |
二、 行政规定规制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二章 行政系统内自我规制 |
第一节 行政系统内自我规制概述 |
一、 行政系统内自我规制的含义 |
二、 我国行政系统内自我规制问题出现的背景 |
三、 行政系统内自我规制的功能和理论基础 |
四、 我国行政系统内自我规制行政规定的历史变迁 |
第二节 行政规定制定权限和程序规制 |
一、 制定权限和程序法制化的意义 |
二、 制定权限和程序制度主要规制内容和存在的问题——主要以省级制定程序规制文本研究为例 |
三、 完善行政规定制定权限和程序制度的对策 |
第三节 备案审查规制 |
一、 行政系统内行政规定备案审查的含义、必要性及其规制意义 |
二、 备案审查主要规制内容和存在的问题——以省级备案审查规制文本研究为例 |
三、 完善行政系统内行政规定备案审查制度的对策 |
第四节 清理规制 |
一、 概述 |
二、 清理规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现行省级有关清理制度为例 |
三、 完善清理规制的对策 |
第五节 复议附带审查规制 |
一、 行政复议规制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二、 完善行政复议法的必要性 |
三、 完善复议附带审查规制法律制度的综合对策 |
第六节 对行政系统内规制机制的反思及其完善对策 |
一、 对行政系统内行政规定规制机制的反思 |
二、 完善行政系统内行政规定规制机制及解决制度间冲突的对策 |
第三章 行政系统外规制 |
第一节 概述 |
一、 概念 |
二、 种类 |
三、 行政系统外监督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权力机关对行政规定的规制 |
一、 规制制度和实践的发展变迁 |
二、 行政系统外备案审查规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以省级人大常委会规制文本研究为例 |
三、 解决权力机关规制问题的对策 |
第三节 司法审查规制 |
一、 司法审查行政规定的含义、分类 |
二、 评析我国学界关于司法审查行政规定的争议 |
三、 适用性附带审查行政规定制度、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 |
四、 解决司法审查规制问题的对策 |
第四章 重构和完善行政系统内外规制机制 |
第一节 重构行政系统内外备案审查机制 |
一、 行政系统内外的备案审查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
二、 我国现行备案审查规制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三、 行政系统内外备案审查实际规制效果比较及原因分析 |
四、 重构行政系统内外备案审查机制的对策 |
第二节 完善个案审查监督机制 |
一、 个案审查规制制度、实践、规制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
二、 学界有关现行个案审查监督机制的争议 |
三、完善个案审查机制和解决个案审查冲突的对策 |
结论 |
参考资料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教师交流政策执行机制研究 ——基于天增县的实地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三、思路、步骤与方法 |
四、调研身份和时间安排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总体评价与选题审视 |
第二章 天增县概况 |
一、全县总体概况 |
二、近年教育实践概况 |
三、当前教师结构概况 |
四、天增县教师交流概况 |
第三章 教师交流政策执行结构研究 |
一、直接主体VS间接主体——执行主体结构分析 |
(一)执行主体的构成 |
(二)主体之间的冲突 |
二、公共利益VS其它利益——执行利益结构讨论 |
(一)执行利益构成 |
(二)利益关系分析 |
三、话语霸权VS无政府主义——执行交往结构研究 |
(一)理论工具--公共行政话语理论 |
(二)正式交往中的话语正当性分析 |
(三)非正式交往中的话语正当性分析 |
第四章 教师交流政策执行关系研究 |
一、环境对执行产生了什么影响——生态协同关系分析 |
(一)生态协同的理论话语 |
(二)天增县执行生态对教师交流的影响 |
二、执行环节上有何不畅——过程协同关系分析 |
(一)过程协同的理论话语 |
(二)天增县教师交流政策执行过程 |
三、各部门如何分担执行责任——部门协同关系分析 |
(一)政策执行中的横向协同 |
(二)职称“评而不聘”现象 |
四、如何选择教师服务供给途径——结构—功能协同关系分析 |
(一)结构—功能协调的理论话语 |
(二)幸福中学的公-私伙伴协同 |
第五章 教师交流政策执行策略研究 |
一、教师交流政策执行策略提炼 |
(一)按兵不动策略——没交流 |
(二)选择性过渡策略——浅交流 |
(三)刚性彻底策略——强交流 |
(四)柔性强制策略——深交流 |
二、教师交流政策执行策略比较 |
(一)语词风格比较 |
(二)策略性质比较 |
(三)比较再思 |
三、政策认知对执行策略选择的影响 |
(一)政策认知的维度 |
(二)对策略选择的影响 |
第六章 教师交流政策执行的机制性建议 |
一、理论支撑机制:夯实教师交流政策的理论基础 |
(一)发挥社会学想象力,准确判断教师交流社会背景 |
(二)倡导深刻批判性究,准确把握教师交流政策前提 |
(三)厘清教师身份性质,引导教师交流政策工具选择 |
二、政策完善机制:提高教师交流政策文本合法性 |
(一)该不该让“少数人的对话”削弱--应该 |
(二)能不能让“少数人的对话”削弱--很难 |
(三)如何让“一些人的对话”加强--搭平台而不主导 |
(四)减少同其它有关政策的冲突 |
(五)建立健全教师交流配套制度 |
三、实践动力机制:厘清政策执行主体的责任边界 |
(一)行政人员的“服从上级性”与“自由裁量权” |
(二)学校校长的“法人代表性”与“组织外溢性” |
(三)交流教师的“组织归属感”与“职业归属感” |
四、编制盘活机制:建立教师编制银行 |
(一)建立教师编制银行的必要性 |
(二)教师编制银行的运行方式 |
(三)教师编制银行的约束条件和功能限度 |
五、缺陷回避机制:灵活运用多种教师交流手段 |
(一)行政机制--发挥刚性意志优势 |
(二)市场机制--发挥激励引导功能 |
(三)公民机制--发挥教育感染作用 |
(四)文化机制--发挥适应调节优势 |
第七章 结论、反思和展望 |
一、结论 |
二、反思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附件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 |
附件二: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各所学校之间的交通距离(单位:km) |
附件三:教育局长访谈提纲 |
附件四:教育局科长(主任)访谈提纲 |
附件五: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
附件六:学校教师访谈提纲 |
附件七:田野日志的结构说明与举例 |
后记——感恩于自己走过的路 |
(4)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总论 |
一、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管理体制的形成 |
1. |
2.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体制。 |
3.现行乡 (镇) 体制 |
(二) 我国乡镇行政效能的现状分析 |
1.乡镇政府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2.乡 (镇) 政府行政效能的制约因素 |
(三) 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 |
1.大刀阔斧裁减冗员全面推行乡镇机关精兵简政 |
2.实行乡镇党委政治领导下的党政分开。依法加强乡镇政府机构的职能 |
(1) 从认识上明确乡镇党委对政府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
(2) 理顺党政关系的两种过渡模式。 |
3.改革乡镇“条块分割体制实现乡镇政府的权力归位 |
二、继续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推动农村两个根本转变 |
(一) 我国乡镇行政职能的历史变迁 |
1.农村社会结构的巨变 |
2、农村所有制结构的变革 |
3.农民的分化呈现多元化 |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长期稳定 |
(二) 继续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客观必然 |
1.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政府职能转变 |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3.农村现代化的客观进程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4.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三) 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1.政府在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上的职能定位 |
2.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 |
(四) 乡镇转变职能的基本内容 |
1.实行政企分开 |
2.经济调控。 |
(1) 乡镇财政调控。 |
(2) 乡镇金融调控。 |
(3)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
三、加强村级管理方式研究——从行政机构到自治组织 |
(一) 我国村级管理现状及依据 |
1、我国村级管理概况。 |
(1) 村级自治形式。 |
(2) 行政管理形式。 |
(3) 混合管理形式。 |
2.现实依据 |
(1) 村级自治形式: |
(2) 行政管理形式。 |
(3) 混合管理形式。 |
(二) 目前村级组织的运行状况和改革设想 |
1.目前的村级组织实质上仍是一级非完全性的行政机构 |
2.乡村之间因为职责上的矛盾而产生了体制变形 |
3.自治职责不明加剧了村级组织管理功能的弱化和农民的分散发展 |
4.集体经济的薄弱和自治意识的淡薄制约着农村自治建设 |
(三) 把村务公开作为推进村民自治的突破口 |
1.村务公开是村民自治的内容。 |
2.村民自治是村务公开的前提。 |
3.村务公开是村民自治的需要。 |
4.村民自治是村务公开的保障。 |
(四) 强化村规民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
四、加强乡镇行政管理素养, 提高乡镇行政管理水平 |
(一) 乡镇行政管理的思想基础建设 |
1、加强乡镇公务行为自律机制建设 |
(1) 思想道德建设 |
(2) 行政道德建设 |
(3) 行政道德修养 |
(4) 行政科学素养 |
(二) 乡镇行政执行的特点与要求 |
1.乡镇行政执行的特点: |
2.乡镇行政执行中的问题。 |
3.乡镇行政执行的要求 |
4.乡镇行政执行与创办示范基地 |
(三) 探索乡镇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方法 |
五、科学评价乡镇行政效能,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一) 建立科学的行政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
1.评价的指标体系 |
2.评价标准的误区 |
(二) 在评价乡镇行政效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注意近期与远期的一致性。 |
2.注意局部与全局的统一性。 |
3.正确看待组织与个人的工作成果与绩效。 |
4.注意分析原因与结果。 |
5.正确看待潜在绩效和显着绩效。 |
6.上级评价与下级评价并重。 |
(三) 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持续发展 |
1.全面搞好乡镇精神文明建设 |
(1) 明确职责, 要把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
(2) 结合实际, 认真贯彻“重在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 |
(3) 以人为本, 发挥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2.推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1) 从指导思想上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方略 |
(2) 理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 |
(3) 围绕可持续发展进行一次农业科技革命 |
(4) 按可持续发展思路整体开发、改善、保护整个国土资源 |
(5) 加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10项建设 |
乡镇行政管理历史沿革和基本特点 |
一、乡镇行政管理的历史沿革 |
(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乡制 |
1、秦汉的“乡亭制”。 |
2、魏晋南北朝之乡制。 |
3、隋唐的乡里行政组织。 |
4、 |
5、明代的乡制, 明朝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高度发展的朝代。 |
6、清朝之乡制。 |
(二)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乡镇行政制度 |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乡镇建制 |
1、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议行合一”的乡苏维埃 (1927—1937) |
2.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的乡镇建制 (1937—1945) |
3.解放战争时期的乡镇建制。 |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乡镇建制 |
1.建国至人民公社化前的乡镇建制。 |
2.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体制 (1958—1983) 。 |
3.现行乡镇体制 (1983至今) |
二、乡镇行政管理的基本特点 |
1.管理对象的直接性。 |
2.管理渠道的终端性。 |
3.管理内容的聚集性。 |
4.管理方式的具体性。 |
农村社会变迁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
一、农村社会变迁与乡镇政府职能的相关性 |
(一) 制度变迁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 |
(二) 农村社会变迁的主要表现及其关联 |
三、政府在农村社会变迁中的作用 |
二、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继续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
(一) 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政府职能 |
(二)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三) 农村现代化的客观进程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四)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一) 政府在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上的职能定位 |
1.保护产权。 |
2.提供公共产品。 |
3.保护资源与环境。 |
4.稳定和管理市场。 |
5.收入再分配。 |
(二) 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 |
1.执行职能。 |
2.建设职能。 |
3.服务职能。 |
4.协调职能。 |
5.监督职能。 |
6.治安职能。 |
四、继续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对策研究 |
(一)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应理顺四种关系 |
1.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加强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 |
2.理顺政企关系, 加强政府对企业的宏观管理。 |
3.依法整合乡村关系, 有效发挥乡镇政府职能。 |
4.合理解决县乡关系, 健全和完善乡镇政府职能。 |
(二)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应解决两对矛盾 |
1.职能扩张与财政制约的矛盾。 |
2.职能转变与行政环境的矛盾。 |
乡镇行政决策执行与控制 |
一、乡镇行政运行机制 |
(一) 行政运行机制的含义 |
(二) 行政运行机制的内容 |
1.行政运行的权力调整机制。 |
2.行政运行协调机制。 |
3.行政运行激励机制。 |
4.行政运行适应机制。 |
5.行政运行的约束机制。 |
(三) 乡镇行政运行机制要素简析 |
1.乡镇行政运行主体要素。 |
2.乡镇行政运行动力要素。 |
3.行政运行控制要素。 |
4.行政运行程序要素。 |
5.行政运行保障要素。 |
二、乡镇行政决策 |
(一) 乡镇行政决策的范围 |
(二) 乡镇行政决策的特点 |
(三) 乡镇公共决策过程 |
(四) 乡镇日常决策的主要方法 |
(五) 乡镇决策的主要问题 |
(六) 乡镇行政决策面临的矛盾 |
三、乡镇行政执行 |
(一) 乡镇行政执行的特点 |
(二) 乡镇行政执行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
(三) 乡镇行政执行的要求 |
(四) 乡镇行政执行与创办示范基地 |
四、乡镇行政控制 |
五、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运行 |
(一) 乡镇与县级条块关系 |
(二) 乡镇党政关系 |
(三) 乡镇政企关系 |
(四) 乡镇行政管理与村级自治的关系 |
(五) 解决县乡条块矛盾的设想 |
(六)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依据 |
1.一个理论依据。 |
2.实践依据。 |
(5)低碳生态城市过程创新与评价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城市病”与生态城市 |
1.1.2 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 |
1.1.3 低碳生态城市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与本文研究空间 |
1.2.1 国外低碳生态城市研究现状 |
1.2.2 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现状 |
1.2.3 国内低碳生态城市研究现状 |
1.2.4 国内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现状 |
1.2.5 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研究和实践现状 |
1.2.6 研究现状述评与本文研究空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低碳生态城市理论研究 |
2.1 低碳生态城市的学科和理论基础 |
2.1.1 学科和理论基础框架 |
2.1.2 学科基础简介 |
2.1.3 基础理论简介 |
2.2 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其内涵 |
2.2.1 低碳生态城市概念辨析 |
2.2.2 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 |
2.3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选择 |
2.3.1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
2.3.2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模式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善治理念下低碳生态城市过程创新研究 |
3.1 善治的概念及其拓展 |
3.1.1 善治的概念 |
3.1.2 善治概念的拓展 |
3.2 善治理念下低碳生态城市过程创新 |
3.2.1 过程哲学及其应用 |
3.2.2 善治理念下低碳生态城市过程创新 |
3.2.3 善治主体嵌入过程创新研究 |
3.2.4 善治客体发展过程创新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碳生态城市三维目标—过程评价研究 |
4.1 低碳生态城市的三维空间结构模型 |
4.1.1 低碳生态城市复杂性分析 |
4.1.2 低碳生态城市三维空间结构模型 |
4.2 低碳生态城市三维目标—过程评价模型 |
4.2.1 低碳生态城市三维目标评价 |
4.2.2 低碳生态城市过程评价 |
4.2.3 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结果分级与应用 |
4.2.4 基于 GM(1,1)模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可达方程 |
4.3 低碳生态城市三维目标—过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指标体系的意义和功能 |
4.3.2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4.3.3 指标框架构建 |
4.3.4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 |
4.3.5 定量评价标准值确定 |
4.3.6 定量指标评价值计算 |
4.3.7 定量指标权重设定 |
4.3.8 区域协调发展定性评价指标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天津市的评价实例研究 |
5.1 天津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概括 |
5.1.1 天津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历程 |
5.1.2 天津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现状 |
5.2 天津低碳生态城市三维目标—过程评价 |
5.2.1 定量评价计算结果及分析 |
5.2.2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6)转型期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选题的理论价值 |
三、 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转型期地方政府角色的研究综述 |
二、 从财政角度对地方政府行为调适的研究综述 |
三、 从职能角度对地方政府行为调适的研究综述 |
四、 从条块关系角度对地方政府行为调适的研究综述 |
五、 从权力集分角度对地方政府行为调适的研究综述 |
六、 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理论框架 |
一、 基本概念 |
二、 技术路线 |
三、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 创新点 |
二、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地方政府的角色演变 |
第一节 政府角色概述 |
一、 政府角色的内涵 |
二、 应然角色和实然角色 |
三、 政府职能、政府权力、政府责任和政府角色定位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角色的生成分析 |
一、 社会本位:地方政府应然角色的生成逻辑 |
二、 制度环境:地方政府实然角色的决定因素 |
三、 制度设计失效:地方政府角色错位的关键节点 |
第三节 制约地方政府角色演变的直接因素 |
一、 利益导向:地方政府角色演变的内在驱动 |
二、 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模式:地方政府角色演变的外在压力 |
三、 微观主体:地方政府角色演变的诱导因素 |
第三章 制度视角:转型期地方政府角色定位的总体分析 |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地方政府的角色 |
一、 主体地位的依附性 |
二、 思想动机的单纯性 |
三、 行为选择的相对确定性 |
第二节 转型期地方政府角色定位的制度环境分析 |
一、 政治集中下的经济分权:转型期地方政府的权力场 |
二、 依法行政中的人治底色:转型期地方政府的权力运行方式 |
第三节 非独立化人格:转型期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 |
一、 转型期中央政府的策略组合 |
二、 地方政府“非独立化人格”的内涵 |
第四章 权责配置:转型期地方政府角色的中观分析 |
第一节 政府权责配置的基本理论 |
一、 相关概念阐释 |
二、 政府权责配置的政治价值 |
三、 政府权责配置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转型期地方政府的权责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放权分责:转型期政府权责配置的趋势主旋律 |
二、 权责配置失衡:转型期地方政府权责配置的总体特征 |
第三节 转型期权责配置对地方政府角色的影响 |
一、 权责配置下地方政府的能力短缺与角色尴尬 |
二、 权责配置混乱与地方政府角色模糊 |
三、 权责配置失效与地方政府角色异化 |
第五章 场域比较:转型期地方政府角色的差异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政府角色的层级差异 |
一、 角色差异与层级责任 |
二、 角色差异与层级行为特征 |
三、 角色差异与层级行政资源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角色的地域差异 |
一、 政府市场关系的地域差异 |
二、 制度创新的地域差异 |
第三节 地方政府角色的人为差异 |
一、 行动空间和激励机制 |
二、 “政治能人”的形成逻辑 |
三、 案例和启示 |
第四节 地方政府角色的领域差异 |
一、 在社会管理领域和经济领域中表现的差异 |
二、 对待自身改革和非自身改革的态度差异 |
三、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差异 |
四、 在政府间合作中的差异 |
第六章 转型期地方政府角色定位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经济建设型政府”观念下不同领域的非均衡发展 |
一、 “经济建设型政府”的形成 |
二、 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中的“被动防守” |
三、 地方政府在生态建设中的消极作用 |
第二节 行为同质化下区域发展不协调 |
一、 转型期以来地方政府行为的同质化 |
二、 地方政府行为趋同对区域特色的影响 |
三、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
第三节 中央宏观调控执行效果的不确定性 |
一、 现行的宏观调控体制下中央地方政府利益的差异性 |
二、 地方政府弱化宏观调控执行效果的作用机制 |
三、 地方政府的策略对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影响 |
第四节 “表面文章”下的深层矛盾 |
一、 “表面文章”的政治逻辑 |
二、 维稳:一种特殊形式的表面文章 |
三、 热衷表面文章带来的影响 |
第七章 地方政府角色定位的趋势分析 |
第一节 独立化人格:转型期地方政府角色的理性回归 |
一、 主体地位的相对独立性 |
二、 价值取向的民本性 |
三、 行为模式的确定性 |
四、 角色影响的协调性 |
第二节 服务型政府视角下地方政府角色理性回归的必然性分析 |
一、 从“控制”到“服务”:现代政府发展的新阶段 |
二、 不同主体的平等和独立是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前提和基础 |
第三节 转型期地方政府理性角色变化的现实基础 |
一、 治国理政思路的调整 |
二、 微观层面的政治诉求 |
三、 自身角色转变的现实愿望 |
第八章 转型期地方政府行为调适的总体思路和对策 |
第一节 多中心小回路:从政府体制调适地方政府行为的基本思路 |
一、 多中心小回路:西方典型国家②政府体制的启示 |
二、 “多中心小回路”的民主价值 |
三、 从“边际切入”到“内核聚变”:“多中心小回路”的实现策略 |
第二节 从政府过程角度调适地方政府行为的基本思路 |
一、 政府过程中的民主形态 |
二、 政府过程视野下转型期地方政府行为的“偏离” |
三、 政府过程视野下西方典型国家的经验 |
四、 优化政府过程与地方政府行为合理化 |
第三节 对策建议 |
一、 降低对地方政府“以 GDP 为中心”的超强激励 |
二、 增强民众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的能力 |
三、 完善地方政府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模式 |
四、 推进分税制和行政区划改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Y市主城区政府公务员绩效考评制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公务员绩效考评的相关概念 |
2.1.1 公务员 |
2.1.2 绩效 |
2.1.3 绩效考评 |
2.1.4 公务员绩效考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平衡计分卡理论 |
第三章 Y市主城区政府公务员绩效考评现状分析 |
3.1 基层政府公务员绩效考评现状 |
3.1.1 考评特点 |
3.1.2 考评模式 |
3.1.3 考评效果 |
3.1.4 考评反馈 |
3.2 Y市主城区政府公务员绩效考评的现状 |
3.2.1 考评模式 |
3.2.2 考评内容 |
3.2.3 考评范围 |
3.2.4 考评结果 |
3.3 Y市主城区政府公务员绩效考评调查结果分析 |
3.3.1 调查设计 |
3.3.2 数据分析 |
3.3.3 调查结果 |
3.4 Y市主城区政府公务员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 |
3.4.1 考评体系不完善 |
3.4.2 对考评认识不足 |
3.4.3 结果反馈运用和应用效果不佳 |
第四章 Y市主城区政府公务员绩效考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未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
4.1.1 考评指标体系缺乏量化标准 |
4.1.2 考评程序不够规范 |
4.2 对考评体系认识不足 |
4.2.1 考评目的了解不充分 |
4.2.2 缺乏考评积极性 |
4.3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
4.3.1 公务员对信息技术了解不足 |
4.3.2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仍有欠缺 |
4.4 考评结果科学运用不足 |
4.4.1 考评结果的运用被忽视 |
4.4.2 考评结果有效激励不够 |
第五章 完善主城区政府公务员绩效考评的对策 |
5.1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方式 |
5.1.1 建立完善的考评指标体系 |
5.1.2 评估指标设置应当全面,权重配置要合理 |
5.1.3 建立以公众满意度为核心价值追求的绩效考评综合模式 |
5.2 加强公务人员对绩效考评的学习和认识 |
5.2.1 合理制定针对公务人员的培训计划 |
5.3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 |
5.3.1 构建公务员信息技术学习体系 |
5.3.2 进一步推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
5.4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建立考评结果应用及反馈应用体系 |
5.4.1 增强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 |
5.4.2 重视绩效评估结果实施对绩效的影响 |
结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8)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机制 |
第一节 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的概念界定 |
一、突发事件 |
二、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 |
第二节 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概念界定 |
一、应急管理与应急管理机制 |
二、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应急管理机制 |
第三节 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的类型、特点与成因分析 |
一、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的类型 |
二、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的特点 |
三、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 |
第二章 当前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分析 |
第一节 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 |
第二节 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 |
一、应急预防机制 |
二、应急处置机制 |
三、应急恢复机制 |
四、应急保障机制 |
第三章 当前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应急预防机制有待完善 |
一、应急管理危机意识有待提升 |
二、应急预案管理薄弱 |
三、信息收集与监测预警机制存在漏洞 |
四、信息交流与报送机制不健全 |
第二节 应急处置机制有待完善 |
一、应急决策缺乏科学性 |
二、应急处置沟通协调不顺畅、不及时 |
三、应急处置缺乏规范性 |
四、信息公开与舆情应对薄弱 |
第三节 应急恢复机制有待完善 |
一、应急恢复机构未明确 |
二、心理干预和疏导薄弱 |
三、应急追责与监督机制未建立 |
第四节 应急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
一、应急队伍建设滞后 |
二、应急资金和物资保障不足 |
第四章 完善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防机制 |
一、提高应急管理危机意识 |
二、加强应急预案管理 |
三、完善信息收集与监测预警机制 |
四、健全信息交流与报送机制 |
第二节 完善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
一、提升应急决策科学性 |
二、强化应急处置沟通协调 |
三、增强应急处置规范性 |
四、强化信息公开与舆情应对 |
第三节 完善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恢复机制 |
一、明确应急恢复机构 |
二、强化心理干预和疏导 |
三、建立应急追责与监督机制 |
第四节 完善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机制 |
一、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
二、增加应急资金和物资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道德领导对建言行为的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心理安全和心理赋能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文献回顾 |
2.1 建言行为 |
2.1.1 建言行为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2.1.2 建言行为的测量和相关研究 |
2.2 道德领导 |
2.2.1 道德领导的内涵和纬度 |
2.2.2 道德领导的相关研究 |
2.3 领导成员交换 |
2.3.1 领导成员交换的内涵 |
2.3.2 领导成员交换的测量和相关研究 |
2.4 心理安全 |
2.4.1 心理安全的内涵 |
2.4.2 心理安全的相关研究 |
2.5 心理赋能 |
2.5.1 心理赋能的内涵 |
2.5.2 心理赋能的相关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假设提出 |
3.1 道德领导和建言行为的关系 |
3.2 领导成员交换在建言行为和道德领导之间的中介作用 |
3.3 心理安全和心理赋能的中介作用 |
3.4 研究模型的提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 |
4.1 变量定义 |
4.2 量表选取和问卷编制 |
4.2.1 建言行为量表 |
4.2.2 道德领导量表 |
4.2.3 领导成员交换量表 |
4.2.4 心理安全量表 |
4.2.5 心理赋能量表 |
4.2.6 调查问卷编制的原则 |
4.3 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
4.4 样本和数据收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
5.1 问卷信效度分析 |
5.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
5.4 人口统计变量影响分析 |
5.4.1 性别分组检验 |
5.4.2 年龄分组检验 |
5.4.3 学历分组检验 |
5.4.4 工龄分组检验 |
5.5 变量相关性分析 |
5.6 心理安全中介假设检验 |
5.7 心理赋能中介假设检验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果讨论 |
6.1 研究结果 |
6.2 研究结果讨论 |
6.2.1 道德领导和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
6.2.2 建言行为和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
6.2.3 领导-成员交换和心理安全的关系 |
6.2.4 领导-成员交换和心理赋能的关系 |
6.2.5 道德领导对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管理启示 |
7.3 研究局限和研究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上级调查问卷 |
员工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玩忽职守罪中直接责任人员归责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典型案例引出的问题 |
第一节 7.19沪昆高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案简介 |
一、案情简介 |
二、控辩双方的观点 |
三、控辩双方争议的焦点 |
第二节 该案引发的问题思考 |
第二章 玩忽职守罪的直接责任人员的客观归责 |
第一节 直接责任人的一般含义 |
一、直接责任人与事故的直接责任人的区分 |
二、直接责任人和间接责任人的区分 |
第二节 客观归责既往理论与实务中的认识误区 |
一、不法与违法不分 |
二、归因与归责不分:将事实因果关系等同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
第三节 直接责任人的客观归责 |
一、客观归责理论的分析框架简介 |
二、关于客观归责理论的理论优势分析 |
三、关于客观归责理论的实践优势分析 |
第四节 直接责任人员行为与结果的客观归责分析 |
一、陈某和唐某的玩忽职守行为是否引发或加大了法益侵害的风险 |
二、不被允许的危险有无真正实现 |
三、实现的风险(结果)是否符合玩忽职守罪的规范目的 |
第三章 关于玩忽职守罪直接责任人员的主观归责 |
第一节 关于玩忽职守罪的主观责任形式界定 |
一、理论争议述评 |
二、过失责任之提倡 |
第二节 直接责任人员的主观归责的具体判断 |
一、过于自信过失的判断:合理信赖原则的运用 |
二、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判断:个人预见能力的判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同上级协调关系的准则(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医患危机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 王佳. 吉林大学, 2013(08)
- [2]行政规定规制研究[D]. 郭清梅. 华东政法大学, 2012(05)
- [3]教师交流政策执行机制研究 ——基于天增县的实地考察[D]. 姜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4]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J]. 《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课题组. 地方政府管理, 1998(S2)
- [5]低碳生态城市过程创新与评价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郝文升. 天津大学, 2012(05)
- [6]转型期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调适研究[D]. 鲁敏. 南开大学, 2012(08)
- [7]Y市主城区政府公务员绩效考评制度问题研究[D]. 陈国锦. 广西大学, 2019(06)
- [8]高校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D]. 许浩. 外交学院, 2020(07)
- [9]道德领导对建言行为的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心理安全和心理赋能的中介作用[D]. 司同.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玩忽职守罪中直接责任人员归责问题研究[D]. 蔡文勇. 华侨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