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阳穿透辐射仪及其初步试验结果(论文文献综述)
谢应钦,迟建楣[1](1980)在《太阳穿透辐射仪及其初步试验结果》文中指出投射到冰、雪表面的太阳总辐射(Q),一部份被表面反射(Rk),所余的短波剩余辐射(I0)在向冰、雪层穿透的过程中被逐层吸收。其深度Z处尚余的辐射能称为穿透辐射(Ⅰz)。它们之间存在下述关系: I0=Q-Rk (1) IZ=10e-kz (2)式中:I0、Q、Rk、Iz的单位均为卡/厘米2·分;深度Z的单位为厘米;K为吸收系数,单位厘米-1。
王天河[2](2009)在《利用MFRSR反演西北混合相和沙尘云光学及物理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作为地球辐射收支系统的重要调节器,在大气能量循环、水汽循环甚至在地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云对地表和大气层顶的辐射通量以及大气中辐射能量再分布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云量、云的相态和光学厚度等信息。我国西北地区作为干旱半干旱区典型气候特征的代表区,混合相云和沙尘云成为该地区一种非常普遍的云的存在类型,增加了该地区云的光学和物理特性研究的复杂性,因此建立相关的反演算法将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地基遥感仪器多滤波旋转影带辐射仪(MFRSR)独特的观测几何和准确的大气透射观测,分别发展了薄混合相云、沙尘云光学特性的反演算法,也提出了精确估计天空云量的光谱透射率比值方法。通过理论上的敏感性试验以及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和中美沙尘暴联合观测实验移动观测站(张掖和景泰站)实时观测资料的评估和验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我们利用MFRSR的直接辐射和总辐射两个瞬时光谱观测,在辐射闭合的假定下,根据水云和冰云散射相函数的不同所引起的直接辐射及总辐射的差异,推断冰云和水云光学厚度混合率并识别云的热动力相态信息,继而精确估计薄混合相云的光学厚度。对该方法而言,1%的辐射观测误差所引起的总云光学厚度和混合率反演最大不确定性分别为8.4%和0.107;根据前向散射模拟以及SACOL、张掖和景泰站实时观测资料的评估和验证发现,基于云相识别的薄混合相云反演算法使直接辐射和总辐射反演的云光学厚度高度一致:两者之间的斜率为1.084,相关系数为0.96,均方根误差为0.679;因云粒子有效半径的差异所引起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总辐射反演的云光学厚度的最大偏差(相对误差)分别为0.21(7.9%)和0.30(9.4%)。因此,该反演算法不仅能够精确反演薄混合相云的光学厚度,而且也提供了多云条件下薄混合云中独一无二的水云和冰云光学厚度混合率。另外,本文也利用MFRSR光谱辐射观测成功提出了进行云量估计的透射率比值方法(Ratio Method)。该方法主要基于云和晴天气溶胶的光谱特征来区分天空云分数(即云量)。敏感性试验和实际观测表明,所选择波段的透射比对太阳天顶角和主要的大气气体吸收是不敏感的。由于该算法中具有当地云天和晴天背景的判断,因此比值方法的反演则不依赖于仪器的绝对校正,与云和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变化仅表现出微弱的关系,本质上减小了反演的不确定性,且其不确定性小于10%。由于窄带光谱辐射计观测目前非常广泛,这个简单的比值方法将本质上增强云量观测的能力。基于非球形沙尘气溶胶的散射特性,本文还发展了一种能够反演沙尘云中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地基遥感仪器多滤波旋转影带辐射计(MFRSR)的透射观测和雷达反演的云参数,根据沙尘气溶胶和云滴吸收特性的差异,区分和估计了沙尘及云的光学特性。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对云特性的反演误差是不敏感的,并且薄沙尘云中沙尘和总光学厚度的最大绝对偏差仅仅只有0.056和0.1,厚沙尘云的反演误差则主要依赖于总沙尘云特性的激光雪达反演误差。该方法的发展为精确估计沙尘云辐射强迫和评估沙尘云的直接和间接辐射效应奠定了基础。
陈伯龙[3](2013)在《蒸发皿蒸发过程的微气象观测及其模拟研究》文中认为尽管全球平均温度在不断增加,但对过去近50年蒸发皿观测结果分析表明,全球大多数区域蒸发皿蒸发量存在稳定的下降趋势,这就是著名的“蒸发佯谬”。为了解释“蒸发佯谬”这一现象,本文通过设置蒸发皿蒸发野外试验,借助近地层微气象观测方法来研究蒸发皿蒸发的物理过程和代表意义。利用试验所获得资料,不仅对蒸发皿蒸发过程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讨论了环境非均匀性对蒸发皿蒸发的影响,而且借助试验结果概括出蒸发皿蒸发的物理数学模型,从数值角度研究了蒸发皿蒸发特征。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三种不同型号的蒸发皿(分别为E601B、Class A、20cm,下同)平行对比观测结果分析显示,日蒸发量最大的是20cm蒸发皿,其次是Class A蒸发皿,E601B的日蒸发量最小;统计分析得到20cm蒸发皿与E601B蒸发皿日蒸发量的折算系数为1.659,Class A蒸发皿与E601B蒸发皿日蒸发量的折算系数为1.351。(2)蒸发皿不同深度的水温日变化观测结果显示,E601B蒸发皿水体10~20cm深处水温在加热时段存在明显的热力层结现象,两层之间的最大温差超过2-C,而Class A蒸发皿水体没明显的热力层结现象。(3)利用辐射仪器观测的Class A蒸发皿水面反照率呈W型日变化,其日平均值为0.087。(4)在日时间尺度上,将涡旋相关系统观测的实际蒸发LE和利用观测的微气象要素计算的潜在蒸发Ep、平衡蒸发P-T,参考蒸发E%,以及观测的三种蒸发皿蒸发量对比显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为:LE<ETo<P-T<Ep<LEpanB <LEpanA<LEpanD。(5)利用三种型号的蒸发皿蒸发量和涡旋相关系统测量土壤实际蒸散发,依据能量平衡原理和相互反馈机制,分析发现蒸发皿蒸发与土壤蒸散发之间呈现明显的互补行为,并且随着E601B、Class A和20cm蒸发皿与周围环境之间非均匀性的依次增加,三种蒸发皿蒸发所对应的非对称互补关系中的比例系数6依次增大。从蒸发速率的角度,定义了蒸发皿蒸发强度Ipan,发现互补关系中的比例系数6与Ipan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即蒸发强度越大,比例系数也越大。能量分析显示,蒸发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非均匀性越强,蒸发面的蒸发强度Ipan越大,互补关系中的比例系数6也就越大。(6)在不涉及土壤、植被以及近地层大气之间复杂相互作用过程的条件下,依据普遍的反馈机制建立了实际蒸发与蒸发皿蒸发之间的互补对应关系,借助这一互补关系,可以利用蒸发皿蒸发量与观测的局地净辐射、地表热通量和近地面空气温度来估计局地实际蒸散发。同时,这也为估计实际蒸散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7)以能量守恒原理和边界层梯度输送理论为基础,借助陆面过程研究结果,并考虑非均匀下垫面造成的局地能量平流和对边界层混合速度的影响,参数化蒸发皿侧壁发生的能量通量,应用Monin-Obukhov相似理论计算蒸发皿水面感、潜热通量,构建了20cm蒸发皿蒸发的数学物理模型。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水面与周围地表之间的净辐射、感热通量所形成的非均匀性差异:同时也能模拟20cm蒸发皿的水温和蒸发的日变化过程。整个试验期间,模拟的逐时水温均方根误差(RMSE)为1.84℃,平均相对误差(MAER)为9.8%;逐时蒸发量模拟的RMSE和MRER分别为0.018(mm.h-1)和39.8%;逐时水体重量模拟的RMSE和MRER分别为26(g)和4.2%。在沙漠和农田进一步检验模型性能显示,沙漠下垫面逐时水温RMSE为2.24℃,MAER为9.2%;逐时蒸发量RMSE为0.013mm·h-1, MRER为33.8%;沙漠下垫面模拟的逐日蒸发量RMSE和MRER分别为0.44(mm·d-1)和3.7%;农田下垫面模拟的日蒸发量RMSE为0.57,MRER为6.8%。这表明模型同样能够较好的模拟干旱和湿润两种环境中的蒸发皿蒸发量。另外,用Class A和E601B两种蒸发皿观测结果分别对模型进行检验显示,该模型同样能够较好的反映这两种蒸发水温和蒸发量的逐时变化过程。
吕达仁,陈洪滨[4](2003)在《平流层和中层大气研究的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平流层和中层大气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得到大气科学界和日地物理界共同关注的研究前沿。中国科学界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立即抓住这一前沿作为发展重点之一。2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较为系统地开展了这一方向的研究,并在一些方面进行了前沿性的工作。作者着重介绍以下几方面的进展:(1)平流层和中层大气探测设施与探测方法;(2)大气臭氧、平流层气溶胶的监测与分析;(3)行星波在中层大气环流与大气臭氧分布中的作用;(4)重力波在中层大气的传播特征与作用;(5)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的动力物理与化学问题。
周青[5](2019)在《基于多源高时空分辨率同步观测资料的北京云垂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高、云层数以及云厚度等云宏观垂直结构参数影响地气系统能量收支平衡,且与天气系统的演变以及气溶胶和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机制密不可分。本论文以超大城市综合气象观测试验获取的高精度、时空同步多源遥感数据为基础,利用北京南郊观象台Ka波段毫米波雷达、激光云高仪、L波段探空、葵花8静止气象卫星、风廓线雷达等连续观测数据,研究并探讨云垂直结构反演方法,并通过设备相互对比验证从而分析了云宏观垂直结构反演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并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探空数据研究了北京地区云垂直结构的气候特征,最后初步提出了基于多源数据判识“云锋区”的综合判别方法。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并改进了基于探空秒数据和毫米波雷达反射率因子的云垂直结构判识方法。通过探空与毫米波雷达观测对比,毫米波雷达观测云顶高度平均偏低422.0 m,而云底高度则平均偏高350.7 m,总体二者一致性较好,引起二者偏差的主要原因主要有观测云高的物理原理不同、气球漂移、降水时雷达衰减、云垂直结构算法的局限性等。2.利用毫米波雷达、激光云高仪和葵花8卫星反演云高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三种设备云检测结果一致率高达74.4%,其中毫米波雷达观测云底高度比激光云高仪高0.08 km,而云顶高度则比葵花8卫星高0.82 km。雾霾天气下云高仪观测云底一般低于毫米波雷达,降水条件下毫米波雷达观测云底和云顶均偏低,且云底观测偏差随雨强增大而减小,而云顶偏差随雨强增大而增大。相反,随着云厚增大,云顶偏差逐渐变小,云底偏差则逐渐变大。在对降水情况下毫米波雷达观测云高进行订正后,冬季云底高度均值为4.42 km,夏季云顶高度均值为9.34 km。3.利用探空秒数据统计了北京的云垂直结构分布特征。北京夏季云出现频率最高(22.7%),冬季最低(9.9%);北京地区平均云顶高度、云底高度、云层厚度及云层间距分别为6.2 km、4.0 km、2.2 km、1.7 km,各云层的平均高度均呈现出春夏季大于秋冬季的特征;北京地区云层以混合云层为主,暖云层所占比重为秋季最大,冬季最小,冷云层所占比重为春季和冬季最大,夏季最小。4.利用Ka波段毫米波雷达三年观测数据研究了北京云垂直结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降水云所在高度低于非降水云,而雷达反射率则强于非降水云;夏季和秋季的云顶高度和雷达反射率强度均比春季和冬季要高。云底高度出现频率有两个峰值,分别位于0–1 km和5–6 km处,而云顶高度出现频率峰值位于9–10 km处。从季节变化来看,秋季平均云量最高,冬季最低;其中夏季云量峰值集中在15时到20时之间。北京地区以中高云为主。高云和降水云集中分布在北京的雨季(从5月到10月),而中云则主要分布在冬季和春季。5.基于锋面理论首次提出“云锋区”概念---即云团与其上下层环境大气的交界处且要素梯度变化剧烈的过渡带区域。利用探空、毫米波雷达、风廓线雷达研究发现“云锋区”各要素均具有梯度变化不连续、脉动幅度较大等共同特征,并通过个例综合给出“云锋区”的合理范围。
高培,魏文寿,刘明哲[6](2012)在《中国西天山季节性积雪热力特征分析》文中提出利用中国天山积雪雪崩站干、湿雪雪层内每隔5min一次的10层雪温数据,探讨了一次降雪过程后干、湿雪的雪层温度特征,对比分析了干、湿雪的雪面能量平衡方程中各分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整个冬半年积雪各层温度基本<0℃,雪温日变化振幅由雪面向下逐渐减小,积雪深层温度的波峰(谷)值稍滞后于积雪浅层温度极值1~2天。(2)湿雪冷中心的出现时间早于干雪,暖中心的出现时间晚于干雪,太阳辐射对湿雪的穿透深度大于干雪。(3)雪层温度振幅变化与能量吸收随雪深都呈指数衰减分布。积雪密度越大,吸收系数越小,穿透深度越大。(4)干雪雪面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几乎都为负值,积雪积累。湿雪雪面的潜热通量与感热通量方向相反,互相抵消,所以净辐射是导致湿雪消融的主要因素。
乔红波[7](2004)在《麦蚜、白粉病危害后冬小麦冠层高光谱的测量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光谱遥感以其较多的波段和丰富的数据为遥感在农业中的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应用高光谱遥感对作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发生为害进行监测是农业遥感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于2003、2004年使用便携式光谱仪对郑州、北京地区不同程度麦蚜、白粉病为害后的冬小麦冠层高光谱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在不同生育期内对不同为害水平的冬小麦麦蚜、白粉病冠层光谱进行测定,并同步调查百株蚜量和白粉病病情指数,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麦蚜、白粉病为害后小麦冠层光谱在绿光区、黄光区和近红区反射特性差异,并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别和百株蚜量、白粉病病情指数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而且对影响光谱测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地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绿光区、近红外平台和黄光区处的冠层光谱反射率分别随百株蚜量和病情指数的增加呈明显的下降、下降与上升趋势,且差异显著。对冠层光谱反射率曲线进行波形分析,微分结果表明,不同虫情、病情反射率的一阶导数变化明显,红边位移不是很显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百株蚜量、白粉病病情指数相关关系显著。天气条件、叶片湿度、仪器高度、太阳高度角和小麦品种对光谱测量影响较大。该研究为今后通过航天、航空遥感大面积监测冬小麦麦蚜、白粉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荣刚[8](2003)在《UV-B辐射增加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平流层臭氧减少导致到达地表UV-B变化及其对地球生态的影响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环境科学的三大热点课题之一,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的观测及品质分析资料,研究了紫外辐射增强对C4类作物——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产量构成、品质的影响,该研究结果既有助于深刻了解UV-B增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影响的特征规律,又有助于了解UV-B增加对农作物影响的机制、原因,并据此提出防御对策,以克服或减弱紫外辐射对农作物的不良影响,同时可修正和完善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作物影响研究结果(目前研究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仅仅考虑热(温度)、水(降水)、气(CO2)的变化,而忽略了光(太阳紫外辐射)的变化及其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可作为制定政府政策、法律的依据,具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UV-B增加对玉米形态学上的影响包括株高降低、叶面积下降、叶片变狭长、玉米粒叶比、粒秆比、根冠比均减小;对生理生化的影响包括叶片中的类黄酮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包括玉米群体的中下部总辐射和UV-B辐射强度增加,玉米群体的中下部温度升高,中上部的温度降低,不同深度的地温也有显著的变化;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的影响包括穗长、茎粗、穗粗;穗粒重、穗重、苞叶重、穗轴重、均粒重;穗粒数、行粒数、百粒体积、百粒重、容重、穗行数等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玉米生长动态的影响包括干物质生产速率减小,且生育期不同玉米干物质积累所受到的影响也不同,同一个生育期不同UV-B处理下玉米不同器官所受到的影响程度不同。对玉米的光合产物向玉米籽粒中运输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UV-B增加处理下玉米的经济产量、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均减少,且经济产量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 UV-B增加对玉米品质影响的分析表明:UV-B增加处理下玉米的可溶性糖百分含量的变化不同的王米品种有着不同的表现,且葡萄糖、果糖、蔗糖变化的趋势及幅度也是不同的;淀粉百分含量是降低的;赖氨酸及蛋白质的含量比对照组要高;不同溶性的蛋白质受到影响后其变化趋向及幅度均不相同,玉米籽粒化学品质的变化是显著的;不同的玉米品种受到UV-B增加的影响后,其变化是不同的。 由于UV-B增加引起的玉米籽粒中赖氨酸及蛋白质的增加,可能在以后的生产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
臧楠[9](2005)在《南海SST日变化特征及夏季风爆发对SST日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SST是海洋作用于大气的最直接的因子,是海洋-大气运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由于太阳的强迫作用,最基本的变化模式是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作为气候系统最基本的变化模式,日变化成为一个数值模式正确性的关键检验,而且日变化对现有海气通量计算方案改善的有重要的意义。 南海(the south China sea)位于我国大陆以南,东西跨度99°10′E~122°10′E,南北跨度3°N~23°37′N,面积350万km2,是热带太平洋西部的一个重要边缘海。南海位于亚澳季风区中部,近年来,众多学者认为南海的季风具有其独特性,称为南海季风。过去的研究表明,赤道印度洋西风迅速东扩和向东北扩展以及相伴随的中低纬相互作用和西太平洋副高东撤是南海夏季风爆发的特征过程,与此同时,亚洲低纬地区的南北温差和纬向风垂直切变符号转变也相应的发生,并且西风急流和湿度场也有明显的突变。南海季风活动与热带大气环流和海温变异存在密切关系,与季风变动相关的海面净热通量和海面淡水通量也影响着南海的上层热力学和动力学,同时南海季风活动也与ENSO事件紧密相关。 本文利用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SCSMEX)期间投放在南海中部的三个ATLAS定点浮标所测得的高时间分辨率海温数据分析南海SST的日变化特征,并且发现1998年夏季风爆发前SST具有规则的日变化特征,而在季风爆发后SST日变化变得不规则。并用两艘科学考察船(实验3号和科学1号)分别在南海北部和南部测量的海温数据验证了这一差异。本文采用一维混合层模型,结合海气热通量交换数据和上层海洋动力过程解释夏季风爆发前后SST日变化差异的原因。结果发现太阳短波辐射在季风爆发前对SST日变化占主导地位,太阳短波辐射的日变化导致了SST的规则的日变化;在季风爆发后,太阳短波辐射对SST的作用降低,潜热通量对SST日变化的影响增大。上层海洋动力系统与SST变化有很好的相关关系,但是对SST不起决定性作用。
张北斗[10](2014)在《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的反演算法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疆域辽阔,气象灾害多发。为减少灾害性天气对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造成的巨大威胁,国家不断加强现代化气象观测手段,增强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采用被动接收的方式,工作时无需对外发射电磁波,体积小、功耗低,还有长期连续工作、无人值守和便于组网等独特优势。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代替无线电探空气球,在数值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中承担关键角色。本文发展了一套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大气温湿廓线反演算法,并用于我国星载雷达校飞试验对比观测和估算雷达路径积分衰减;研制成功了地基35通道微波辐射计原理样机,设计了一套标定方法和大气温湿廓线反演系统,利用Visual VC++,开发了辐射计的软件控制系统及实时可视化图像显示模块,并进行了多次野外观测对比试验。基于多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亮温,发展了大气温湿及液态水廓线反演算法。以试验地区近二十年的历史无线探空资料为样本集,经过先期去除资料数据量缺失、格式转换、插值等处理后,进行分类处理,分为大气晴空无云数据集和有云数据集两种情况。对于晴空无云的样本集,利用大气微波辐射传输模式,以晴空大气温度、湿度、气压、高度等信息作为输入参数,计算获得多通道微波辐射亮温数据集、积分水汽总量和液态水总量,其中液态水总量值为零。对有云样本数据集,以大气相对湿度廓线作为初始数据,使用绝热液水含量分析方法,模拟计算出液态水廓线。将晴空无云模式计算获得的亮温数据集和有云状况计算获得的亮温数据集,与大气廓线一一对应,合并成综合数据集。为增加对噪声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对亮温数据集进行添加随机噪声处理。将模拟的多通道微波辐射亮温值归一化后作为输入参数,以对应的大气温湿廓线及第一层大气温度、湿度、气压作为输出样本,构造改进的BP神经网络训练样本集,在高性能计算中心平台上,经过百万次循环神经网络训练,获得一组能够反演试验区大气廓线的神经网络参数。以观测的多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实际亮温值和仪器实测的地表温度、湿度、气压作为参数,输入至神经网络模型正向计算,反演获得0~10Km间47层或58层的大气温度、水汽密度、相对湿度、液态水廓线及大气整层的积分水汽和液态水总量。将反演算法用于12通道微波辐射计亮温反演。与GPS探空数据对比,反演的大气温度廓线在7Km以下误差均在3K以内,水汽密度廓线在6Km以下误差均在3g/m2以内,部分底层廓线的反演值与GPS探空观测接近,获得了较好的反演结果。同时,通过模式分析出云水廓线,弥补GPS探空不足,利用微波辐射计观测进行验证,估算雷达路径积分衰减,用于试验降水雷达反演分析。兰州大学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6研究所(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于2009年至2013年联合开发,研制成功了地基35通道MWP967KV型微波辐射计原理样机。在水汽波段22~30GHz、氧气波段51~59GHz进行探测,亮温测量范围是0至400K,测量精度达到0.5K。参与设计了辐射计的系统组成、天线、转台、接收机、数据处理单元等分系统,实现了一体化的整机设计、多传感器的集成、紧凑的双波段天线组件、小步进扫频式的多通道辐射探测,实现了冷热源人工标定与自动标定措施的结合。掌握了小型化高性能毫米波天线总成技术、宽带低副瓣毫米波馈源技术、宽带低损耗毫米波波束分配技术、宽带高性能毫米波面天线技术、宽带参数化密集通道接收机技术、极微弱高频信号精密检测技术及多传感器集成一体化设计技术。在MWP967KV型微波辐射计的硬件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套辐射计的标定方法和流程及35通道微波辐射计反演算法,实现大气温湿、液态水廓线及积分水汽和云水含量的反演计算,垂直分辨率为:50m@0~500m,100m@500m~2km,250m@2~10km;同时,利用Visual VC++开发环境,设计了辐射计的软件系统、复杂数据存储技术及实时可视化图像显示模块。继而开展了MWP967KV型35通道微波辐射计的试验验证及数据对比分析工作。以研制的微波辐射计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为观测基础,在陕西、河北、北京、甘肃、吉林、山西等六省市开展八次验证试验和考核,加电工作时间累计超过六千小时,对辐射计的性能和反演精度进行了多项验证,对微波辐射计的观测个例、典型天气下的观测结果和观测数据样本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对比验证。对比结果表明,K频段亮温值与探空模拟亮温平均偏差基本都小于1K,相关系数达到0.98以上,V频段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与无线探空观测相比,反演的温度廓线平均偏差不大于2K,水汽廓线最大误差不超过1.5g/m3,相关系数达到0.98以上,积分水汽值与MP-3000观测值相关系数达到0.989。试验验证表明,MWP967KV型是一款我国自主研制的自动化、多功能、高精度新型大气微波遥感探测设备,为我国气象探测和人影业务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仪器装备支持,且对于天气变化动态的实时连续监测、直观评价和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二、太阳穿透辐射仪及其初步试验结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阳穿透辐射仪及其初步试验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2)利用MFRSR反演西北混合相和沙尘云光学及物理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西北地区云光学和物理特性研究的重要性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二章 多滤波旋转影带辐射仪(MFRSR) |
2.1 引言 |
2.2 MFRSR仪器结构和测量原理 |
2.3 MFRSR仪器波段设置 |
2.4 MFRSR太阳直接辐射观测的校正 |
2.5 MFRSR仪器的实际研究与应用 |
2.6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三章 MFRSR观测资料及仪器定标 |
3.1 引言 |
3.2 MFRSR仪器观测资料 |
3.3 MFRSR仪器定标 |
3.3.1 实验室定标 |
3.3.2 野外定标 |
3.3.3 MFRSR仪器观测资料定标 |
3.4 MFRSR仪器的不确定性 |
3.4.1 随机噪音引起的误差 |
3.4.2 角响应函数造成的误差 |
3.4.3 仪器倾斜度造成的误差 |
3.4.4 仪器失准造成的误差 |
3.5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四章 我国西北地区单相云光学特性的反演 |
4.1 引言 |
4.2 反演方法 |
4.2.1 大气透射率的模拟 |
4.2.2 总透射反演算法 |
4.2.3 太阳直接透射反演算法 |
4.3 云光学特性反演个例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五章 我国西北地区混合相云光学特性的反演 |
5.1 引言 |
5.2 云的热动力相研究进展 |
5.3 混合相云光学特性反演方法 |
5.4 反演算法验证和评估 |
5.5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六章 我国西北地区云量的反演 |
6.1 引言 |
6.2 云量反演算法 |
6.2.1 MFRSR透射比反演算法 |
6.2.2 宽波段短波分析方法 |
6.3 反演算法验证和评估 |
6.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RefeFences) |
第七章 我国西北地区沙尘云光学特性的反演 |
7.1 引言 |
7.2 沙尘气溶胶模型 |
7.3 沙尘云光学特性反演方法 |
7.4 反演算法敏感性分析 |
7.5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8.1 总结 |
8.2 讨论 |
致谢(Acknowledgments) |
附录A 个人简历 |
附录B 在研期间科研及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C 已发表的部分论文 |
(3)蒸发皿蒸发过程的微气象观测及其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和“蒸发佯谬” |
1.2.2 互补假设理论得到重视 |
1.2.3 数值方法的发展 |
1.3 蒸发皿蒸发量研究的复杂性 |
1.4 本论文拟解决的问题及论文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蒸发皿观测试验介绍和数据处理方法 |
2.1 蒸发皿试验介绍 |
2.1.1 试验场地介绍 |
2.1.2 蒸发皿试验设计和观测详情 |
2.1.3 微气象观测 |
2.2 实验观测背景分析 |
2.2.1 近地面层气象要素特征 |
2.3 近地层能量平衡状况及订正 |
2.3.1 近地层能量分量 |
2.3.2 近地层能量平衡分析 |
2.3.3 近地层能量平衡订正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蒸发皿蒸发试验初步结果分析 |
3.1 蒸发皿蒸发的微物理过程观测 |
3.1.1 蒸发皿蒸发量 |
3.1.2 蒸发皿水温日变化过程 |
3.1.3 蒸发皿侧壁热传导 |
3.1.4 蒸发皿水面反照率 |
3.2 相关物理蒸发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3.2.1 实际蒸散发 |
3.2.2 潜在蒸发 |
3.2.3 平衡蒸发 |
3.2.4 参考蒸散发 |
3.2.5 蒸发皿蒸发量 |
3.2.6 蒸发皿蒸发量与各蒸发量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实际蒸发与蒸发皿蒸发之间互补关系及启示 |
4.1 互补关系理论 |
4.2 结果分析 |
4.2.1 环境因子与蒸发皿蒸发量 |
4.2.2 蒸发皿蒸发与实际蒸发之间的互补关系 |
4.2.3 蒸发皿系数C_(pan)的确定 |
4.2.4 比例系数b与蒸发皿蒸发强度I_(pan)的关系 |
4.3 利用蒸发皿数据估计实际蒸散发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蒸发皿蒸发量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 |
5.1 蒸发皿蒸发量观测事实 |
5.1.1 蒸发皿观测事实分析 |
5.2 蒸发皿蒸发物理数学模型构建 |
5.2.1 数值模型建立 |
5.2.2 数值计算方法 |
5.3 数值结果分析 |
5.3.1 蒸发皿能量模拟 |
5.3.2 蒸发皿水温、蒸发量、水体重量的模拟 |
5.3.3 蒸发皿蒸发模型普适性检验 |
5.3.3.1 不同下垫面模型检验 |
5.3.3.2 模型对不同蒸发皿模拟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
6.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已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加的科研课题 |
致谢 |
(5)基于多源高时空分辨率同步观测资料的北京云垂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云观测技术发展概况 |
1.2.1 探空观测云垂直结构 |
1.2.2 卫星遥感观测云垂直结构 |
1.2.3 毫米波雷达观测云垂直结构 |
1.3 云宏观垂直结构分布特征研究现状 |
1.3.1 地面与探空观测 |
1.3.2 卫星及综合遥感观测 |
1.4 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问题的提出 |
1.4.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多源观测的云垂直结构识别算法介绍 |
2.1 Ka波段毫米波雷达探测云垂直结构 |
2.1.1 毫米波雷达的观测特点 |
2.1.2 毫米波雷达的系统组成和探测能力 |
2.1.3 基于毫米波云雷达的云垂直结构识别方法 |
2.2 L波段无线电探空判定云垂直结构方法 |
2.2.1 温度露点差法 |
2.2.2 相对湿度阈值法 |
2.2.3 温度湿度二阶导数法 |
2.2.4 改进的相对湿度阈值法 |
2.3 激光云高仪反演云底高度方法 |
2.4 葵花卫星反演云顶高度算法 |
2.5 小结 |
第三章 L波段探空与地基毫米波云雷达探测云垂直结构的对比分析 |
3.1 引言 |
3.2 设备与数据 |
3.3 探空与毫米波雷达总体比较 |
3.4 探空与毫米波雷达观测实例分析 |
3.5 探空与毫米波雷达观测差异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地基毫米波雷达与激光云高仪、葵花卫星观测云高的一致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设备与数据 |
4.3 云底高度、云顶高度总体比较 |
4.4 降水和云厚等因素对云高偏差的影响 |
4.5 不同云类型对云高偏差的影响 |
4.6 毫米波雷达订正后的云高特征分析 |
4.7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探空的云垂直结构气候特征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据与方法 |
5.3 基于探空资料的全国云底高度气候特征分析 |
5.3.1 不确定性分析 |
5.3.2 云底高度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变化 |
5.3.3 云底高度的频率分布情况 |
5.3.4 云底高度的日变化 |
5.4 基于探空资料的北京地区云垂直结构分析 |
5.4.1 总体分布特征统计 |
5.4.2 北京地区云垂直结构参数统计 |
5.4.3 北京地区云的垂直分布及季节变化 |
5.4.3.1 云高的频率分布情况 |
5.4.3.2 云出现频率的垂直分布及季节变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云垂直结构研究 |
6.1 引言 |
6.2 数据与方法 |
6.2.1 基于NCFAD的统计方法 |
6.2.2 云出现频率统计方法 |
6.3 结果分析 |
6.3.1 云垂直结构季节变化特征 |
6.3.2 云垂直结构分类统计特征 |
6.3.3 云垂直结构日变化特征 |
6.4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多种设备观测的云锋区综合判识 |
7.1 引言 |
7.2 基于锋面理论的云边界特征分析 |
7.3 数据与方法 |
7.3.1 基于探空的“云锋区”识别方法 |
7.3.2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云锋区”识别方法 |
7.3.3 基于风廓线雷达的“云锋区”识别方法 |
7.4 个例分析 |
7.4.1 层状云个例 |
7.4.2 对流云个例 |
7.5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8.1 论文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中国西天山季节性积雪热力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试验设计和资料选取 |
3 结果分析 |
3.1 雪层温度的时间序列和典型日期的选取 |
3.2 雪层热力特征分析 |
3.2.1 雪层温度日变化特征 |
3.2.2 雪层温度的极值分布与穿透辐射 |
3.2.3 雪面热量平衡方程中各分量对比分析 |
4 结论 |
(7)麦蚜、白粉病危害后冬小麦冠层高光谱的测量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害的原理 |
1.2 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害的研究现状 |
1.2.1 对农作物病虫害产生的为害的遥感 |
1.2.2 对昆虫本身的遥感 |
1.2.3 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条件的遥感监测 |
1.3 高光谱遥感发展现状 |
1.3.1 高光谱遥感发展历程 |
1.3.2 植被的典型光谱特征基础 |
1.3.3 高光谱遥感的优势 |
1.3.4 高光谱遥感监测病虫害的原理 |
1.4 本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
1.4.1 实验目的 |
1.4.2 实验意义 |
1.5 实验设计 |
第二章 光谱测量仪器与方法 |
2.1 光谱仪的选用 |
2.2 光谱测量规范 |
2.2.1 仪器的检验与标定 |
2.2.2 观测时间与气象条件 |
2.2.3 测量人员着装与操作程序 |
2.3 ASD HandHeld操作步骤 |
2.4 光谱测量方法 |
第三章 麦蚜对小麦冠层光谱特性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光谱测量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健康小麦冠层的基本光谱反射率特征 |
3.2.2 不同时期健康小麦光谱特征 |
3.2.3 麦蚜不同程度为害时小麦光谱冠层反射曲线分析 |
3.2.4 小麦群体反射率一阶导数光谱在麦蚜发生时的变化 |
3.2.5 不同程度蚜虫为害后小麦植被指数的变化 |
3.2.6 麦蚜为害后小麦冠层光谱敏感波段的选择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小麦白粉病对小麦冠层光谱特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接种方法 |
4.1.3 田间调查 |
4.1.4 光谱测量和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生育期和发病时的光谱特征 |
4.2.2 不同病情指数时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变化 |
4.2.3 不同病情指数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的变化 |
4.2.4 不同病情指数时小麦冠层植被指数的变化 |
4.2.5 白粉病为害后小麦冠层光谱敏感波段选择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影响光谱测量的因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光谱测量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天气条件对光谱测量的影响 |
5.2.2 仪器高度对光谱测量的影响 |
5.2.3 太阳高度角对光谱测量的影响 |
5.2.4 叶片湿度对光谱测量的影响 |
5.2.5 不同小麦品种对光谱测量的影响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麦蚜为害对小麦冠层反射率的影响 |
6.1.2 白粉病为害对小麦冠层反射率的影响 |
6.1.3 影响光谱测量的因素 |
6.2 高光谱在病虫害预测预报上的应用展望 |
6.3 下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1 |
附2 |
附3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UV-B辐射增加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序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不足之处 |
1.2.1 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
1.2.1.1 UV-B增加的植物效应 |
1.2.1.2 UV-B辐射的动物效应 |
1.2.1.3 UV-B辐射增加对植物群体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
1.2.1.4 UV-B辐射与非生物因子的相互作用 |
1.2.2 不足之处 |
2、 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主要观测内容 |
2.4 测定方法 |
2.4.1 品质测定方法 |
2.4.2 小气候观测方法 |
2.5 研究方法 |
2.5.1 UV-B辐射增加对作物及其群体影响的定量化研究 |
2.5.2 探索UV-B辐射增加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规律 |
3、 UV-B辐射增加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对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
3.2 对叶面积在群体中分布的影响 |
3.3 对叶片形态的影响 |
3.4 对玉米叶龄的影响 |
3.5 对玉米绿叶数的影响 |
3.6 对叶基角的影响 |
3.7 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
3.8 对玉米发育期的影响 |
3.9 对玉米类黄酮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9.1 对玉米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9.1.1 玉米不同生育期叶片中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
3.9.1.2 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
3.9.2 对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9.2.1 对不同生育期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9.2.2 对玉米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9.2.3 对玉米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的影响 |
3.10 对玉米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4、 UV-B辐射增加对玉米群体小气候的影响 |
4.1 对玉米群体中太阳总辐射时空分布的影响 |
4.2 对玉米群体中紫外辐射时空分布的影响 |
4.3 对玉米群体气温时空分布的影响 |
4.3.1 不同UV-B处理下玉米群体不同高度处温度随时间变化 |
4.3.2 相同UV-B处理下玉米群体不同高度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
4.4 对玉米群体地温的影响 |
4.4.1 不同UV-B处理下土壤不同深度处温度变化 |
4.4.2 相同UV-B处理下玉米群体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变化 |
4.5 对玉米群体相对湿度的影响 |
4.5.1 不同UV-B增加处理下玉米群体不同高度处相对湿度的影响 |
4.5.2 相同处理下玉米群体不同高度处相对湿度随时间变化 |
5、 UV-B辐射增加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5.1 UV-B辐射增加对玉米产量结构因素影响的分析 |
5.2 UV-B辐射增加对玉米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5.2.1 对玉米干物质生产速度的影响 |
5.2.2 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2.3 对玉米干物质分配影响 |
5.3 UV-B增加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6、 UV-B增加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
6.1 UV-B增加对玉米籽粒可溶性糖及淀粉的 |
6.2 UV-B增加对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的影响 |
6.3 UV-B增加对玉米蛋白质的影响 |
6.4 UV-B增加对不同品种玉米品质影响的比较 |
6.4.1 UV-B增加对不同品种玉米基本品质影响的比较 |
6.4.2 UV-B增加对不同品种玉米不同溶性蛋白质影响的比较 |
6.4.3 UV-B增加对不同品种玉米不同可溶性糖影响的比较 |
7、 本研究的特色与不足之处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7.3 本研究值得改进之处 |
7.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南海SST日变化特征及夏季风爆发对SST日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知识 |
1.1.1 南海的地理地形 |
1.1.2 南海季风与南海季风试验(SCSMEX) |
1.1.3 南海的水文特征 |
1.1.3.1 水温分布 |
1.1.3.2 盐度分布 |
1.1.3.3 密度分布 |
1.2 南海海表面温度(SST)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 |
1.3 本文拟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说明 |
2.2 资料比较分析 |
2.2.1 ATLAS 与TRMM SST比较 |
2.2.2 ATLAS 与NCEP SST比较 |
2.3 方法说明 |
第三章 南海 SST日变化特征 |
3.1 南海 SST日变化特征 |
3.2 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 SST日变化差异 |
3.2.1 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日期 |
3.2.2 ATLAS浮标观测 SST日变化分析 |
3.2.3 航次资料 SST日变化分析 |
第四章 影响夏季风爆发前后 SST日变化差异的物理机制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文工作的主要结论 |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今后工作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的反演算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制微波辐射计的意义 |
1.3 微波辐射计应用前景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构成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大气微波遥感原理 |
2.1 概论 |
2.2 物质热辐射理论 |
2.3 大气的微波辐射特性 |
2.3.1 氧气分子的微波吸收特性 |
2.3.2 水汽分子的微波吸收特性 |
2.3.3 云的微波吸收特性 |
2.4 地基微波辐射计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2.4.1 国外研究及应用进展 |
2.4.2 国内研究及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的温湿廓线反演算法 |
3.1 大气微波辐射传输理论 |
3.2 微波辐射计反演算法研究概况 |
3.3 大气温湿廓线反演算法系统 |
3.3.1 算法简介 |
3.3.2 微波观测通道选择 |
3.3.3 MWMOD微波辐射传输模式简介 |
3.3.4 反演算法流程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地基微波辐射计在我国星载雷达校飞试验中的应用 |
4.1 雷达校飞试验简介 |
4.2 TP/WVP-3000型微波辐射计 |
4.3 地基12通道微波辐射计大气廓线反演算法 |
4.4 反演数据对比与分析 |
4.5 微波辐射计用于估算雷达路径积分衰减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地基35通道MWP967KV型微波辐射计的硬件系统 |
5.1 引言 |
5.2 MWP967KV型辐射计概述 |
5.2.1 辐射计用途 |
5.2.2 总体布局 |
5.2.3 整机系统组成 |
5.2.4 分系统互连结构 |
5.3 分系统组成及工作过程 |
5.3.1 天线 |
5.3.2 转台 |
5.3.3 接收机 |
5.3.4 毫米波接收机 |
5.3.5 视频接收机 |
5.3.6 A/D、接口控制及数据预处理 |
5.3.7 接收机恒温 |
5.3.8 检控单元 |
5.4 系统信息流 |
5.5 辐射能量接收与采集 |
5.6 辐射计参数及功能指标 |
5.7 系统技术特点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MWP967KV型微波辐射计的标定及软件系统 |
6.1 辐射计的标定 |
6.2 软件系统设计 |
6.2.1 终端软件组成 |
6.2.2 软件功能 |
6.2.3 软件流程 |
6.2.4 亮温计算流程 |
6.2.5 仪器探测流程 |
6.2.6 温湿廓线反演流程 |
6.2.7 积分总量显示流程 |
6.2.8 系统信息显示流程 |
6.2.9 数据结构设计 |
6.2.10 实时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
6.2.11 软件可视图像显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MWP967KV型微波辐射计的试验验证及数据对比分析 |
7.1 试验验证 |
7.1.1 西安研发区基本功能试验 |
7.1.2 河北涿州外场试验 |
7.1.3 西安研发区性能验证试验 |
7.1.4 河北涿州-北京试验 |
7.1.5 甘肃兰州半干旱区试验 |
7.1.6 北京鉴定试验 |
7.1.7 试验小结 |
7.2 典型天气观测个例效果 |
7.2.1 北京秋季晴空 |
7.2.2 北京秋季积云 |
7.2.3 北京阴天 |
7.2.4 北京中雨 |
7.2.5 北京入冬降雪 |
7.2.6 北京降雨过程 |
7.3 试验数据对比分析 |
7.3.1 亮温观测对比 |
7.3.2 观测数据样本实例 |
7.3.3 温度廓线观测反演对比 |
7.3.4 水汽密度廓线观测反演对比 |
7.3.5 积分水汽总量观测反演对比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工作展望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太阳穿透辐射仪及其初步试验结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太阳穿透辐射仪及其初步试验结果[J]. 谢应钦,迟建楣. 冰川冻土, 1980(S1)
- [2]利用MFRSR反演西北混合相和沙尘云光学及物理特性的研究[D]. 王天河. 兰州大学, 2009(12)
- [3]蒸发皿蒸发过程的微气象观测及其模拟研究[D]. 陈伯龙. 兰州大学, 2013(10)
- [4]平流层和中层大气研究的进展[J]. 吕达仁,陈洪滨. 大气科学, 2003(04)
- [5]基于多源高时空分辨率同步观测资料的北京云垂直结构研究[D]. 周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
- [6]中国西天山季节性积雪热力特征分析[J]. 高培,魏文寿,刘明哲. 高原气象, 2012(04)
- [7]麦蚜、白粉病危害后冬小麦冠层高光谱的测量与分析[D]. 乔红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04)
- [8]UV-B辐射增加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张荣刚. 南京气象学院, 2003(02)
- [9]南海SST日变化特征及夏季风爆发对SST日变化的影响[D]. 臧楠.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3)
- [10]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的反演算法及应用[D]. 张北斗. 兰州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