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方凉膈散儿科临床应用举隅(论文文献综述)
胡雪原[1](2021)在《痉厥理论与温病痉厥证治研究》文中认为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肆虐以来,中医药在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学者广泛认为COVID-19是由于感受“疫疠”之邪而导致的一种流行性的急性外感热病,属于“瘟疫”的范畴。在COVID-19最为严重的危重期中,患者往往迅速出现高热惊厥、脓毒症休克等神经系统功能的障碍。如何对危重期的急性病症进行高效的辨治是外感热病中病情转归的关键,也是治疗中的难点。痉厥就是临床中常见的中医急症之一,多出现于温病过程中病情危急的阶段,它既可以作为独立症状出现在其他疾病当中,也可以作为单独一个主要的疾病。古籍是古代医家学术理论和临证诊疗经验的主要载体,通过对古籍中有效知识的探索和挖掘,从而探索关于痉厥证治的新发现,为现代医学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1.研究目的整理出痉厥的学术源流,对痉厥的内涵进行阐释。总结和归纳温病过程中痉厥的病因病机和辨治,挖掘分析其用药规律,可以促进古籍中的有效信息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为现代医学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2.研究方法与内容(1)痉厥的源流考证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梳理和讨论痉厥的学术源流。从“痉”和“厥”两方面进行释义,结合历代医家对“痉”“厥”症状和病因病机的认识,探讨痉厥之名的出现和辨治,为下一步痉厥的研究奠定文献基础。(2)痉厥和温病痉厥的内涵采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将痉厥从症状拓展为疾病的内涵进行阐释,明确痉厥的病名、症状和病因病机,这是对痉厥进行辨证论治的理论前提。(3)温病痉厥的病因病机和证治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分为湿热类温病、湿热类温病、毒疫类温病三部分探讨温病过程中痉厥的病因病机和辨治特点。(4)温病痉厥的用药规律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将温病痉厥的方药数据按照湿热类温病、湿热类温病、毒疫类温病分为三类,进行数理统计(频次、频率)、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总结分析出温病痉厥的用药规律。3.研究结果(1)通过对痉厥历史源流的梳理发现,在清代以前,痉与厥都被看做是两个不同的病证。秦汉时期的医家们对痉和厥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提出外感致痉的学说,并认为厥是阴阳失调的气机逆乱。晋隋唐时期又补充了对外感痉证的治疗,同时在《内经》基础上增加了对各种厥病的治疗方法,痉和厥论治体系初步形成。金元时期的医家们在病因病机方面造诣极大,提出了外邪与内伤共同致痉的观点,并且系统总结各类厥病,使痉和厥的病因病机理论得到极大的丰富。后世的温病医家在这基础上开始并发展了关于痉厥的研究。(2)对痉厥和温病痉厥的内涵进行探讨,痉厥作为疾病涵盖了项强、抽搐、瘈疭、拘挛等痉证的症状表现和神昏、神识不清、昏蒙等厥证的症状表现。其成因有很多,伤寒病中有之,内伤杂病中有之,但总以温病中发生的痉厥尤为多见,所以温病痉厥就是指出现于温病过程中的痉厥。并且通过对温病痉厥进行探讨,提出主要的病理因素为外感六淫中的风、湿、热邪、暑邪,以及继发性的病理产物如痰湿、瘀血。主要的病机为温邪内陷、痰浊蒙闭、阳明结热、血热瘀结。(3)根据温病的类型分为温热病、湿热病、毒疫病进行探讨。温热类温病中的痉厥主要以热伤气阴、邪陷心肝、痰热闭窍、热瘀血结、阳明热炽、气阴两伤等为主。湿热类温病中的痉厥主要以湿热酿痰、湿热痞结、胃热津枯、湿火内闭为主。毒疫类温病中的痉厥主要以火毒充斥、湿热疫毒和燥热疫毒为主。在治疗上要扶正祛邪、早期防治、攻逐祛邪、调和阴阳、急证急夺、顾护阴液。(4)温热类温病中频次较高的10味中药分别为犀角、甘草、生地黄、羚羊角、玄参、石膏、朱砂、麝香、连翘和麦冬。治疗的常用药对为:麝香-朱砂,朱砂-牛黄,麝香-牛黄,黄芩-栀子,黄芩-黄连,朱砂-冰片。通过聚类分析分为清热养阴、开窍醒神、清热泻下、滋阴潜阳等六类药物。湿热类温病中频次较高的10味中药分别为犀角、朱砂、连翘、生地黄、羚羊角、玄参、麝香、滑石、黄连和甘草。治疗常用药对为:犀角-玄参,犀角-羚羊角,麝香-朱砂,连翘-石菖蒲,犀角-石菖蒲,连翘-金银花等。通过聚类分析分为开窍行气、清热息风、清热泻下、清热化湿等四类药物。毒疫类温病中频次较高的10味中药分别为犀角、生地黄、朱砂、麝香、羚羊角、白芍、甘草、冰片、雄黄和人参。治疗的常用药对为:麝香-朱砂,麝香-冰片,朱砂-冰片,麝香-雄黄,羚羊角-石膏等。通过聚类分析分为辟秽开窍、清热息风、苦辛通降、清热养阴等四类药物。4.结论(1)历代医家关于痉与厥的认识,是后世温病医家提出痉厥的理论基础。并且通过对痉厥的内涵进行探索,规范整理出了痉厥的相关症状,解决症状名不规范和症状表述不清晰造成的内涵不完整和不明确,提出了将痉厥作为疾病进行论治的可能性。(2)温病痉厥的治疗用药以清热养阴、开窍息风为主,但是又分别各有特点。从功效上来看,温热病痉厥主要使用的是清热、养阴、开窍、息风的药物,并以祛除热邪,顾护阴液为主。湿热病痉厥用药以清热开窍、息风、化湿和行气的药物为主。毒疫类温病以清热养阴、辟秽解毒、益气扶正的药物为主。由于痉厥常见于温病过程的极期,所以在湿热类温病、湿热病类温病和毒疫类温病中的病机和证治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病证分型,提出相应的治则和治法。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治疗方药进行分析的结果也进一步佐证理论研究中的相关结论,并以更加直观、详细的方式呈现出不同类型温病过程中痉厥用药的配伍规律和治疗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
吕树彬[2](2021)在《高建忠应用甘露消毒丹方证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文旨在总结导师应用甘露消毒丹的方证经验及相关学术思想。通过梳理甘露消毒丹的文献源流与学术源流,总结甘露消毒丹法,分析导师应用甘露消毒丹的学术思想。通过整理、统计甘露消毒丹的临床病案,总结和研究导师应用甘露消毒丹的方证经验。方法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梳理甘露消毒丹的文献源流及学术传承,总结甘露消毒丹法;通过跟诊、听讲座、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等途径,总结导师相关学术思想;通过搜集整理导师应用甘露消毒丹的临床有效病例,提取病例中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方药组成等数据的频次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展示研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和研究导师应用甘露消毒丹的方证特点和配伍规律,总结导师应用本方的临床经验。结果1.基本情况:男女比例约为1.5:1,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2.舌脉情况:舌质以暗红舌为主,频率为65.57%;其次是红舌和暗舌,频率分别为19.67%、11.48%。舌苔以黄腻苔为主,频率为63.93%;其次是白腻苔,频率26.23%。脉象以复合脉为主,频率为87.32%;脉象以细、弦、缓为主要特点,频率分别为50.82%、49.18%、65.57%。3.疾病和症状体征分布情况:疾病方面,以五官科疾病和中医内科中的脾胃系统疾病为主,二者频率分别为39.84%、32.03%。症状体征方面,上焦的症状和体征频率最高,其次为中焦和下焦,频率分别为55.67%、29.38%、16.49%。4.用药情况:原方药物使用频次为:藿香61次、滑石61次、白豆蔻59次、石菖蒲57次、黄芩55次、川木通与通草合计50次、连翘49次、浙贝母44次、射干40次、茵陈28次、薄荷13次。原方药物常用剂量为:藿香12g、滑石15-18g、白豆蔻6g、石菖蒲9g、黄芩12g、川木通或通草3g、连翘12-15g、浙贝母12g、射干9-12g、茵陈15g、薄荷6-9g。与原方相比,导师应用川木通23次,通草27次;用浙贝母44次;茵陈和薄荷应用频次较低,分别为23次、13次;加减用药方面,用药频率较高的分别是生薏苡仁、炒鸡内金、桔梗,频率分别为20.20%、19.70%、17.17%。5.联合方组使用情况:一共有8例患者应用了联合方组,频率为13.11%;其中半夏泻心汤6次,频率为9.84%;柴桂龙牡汤和丹栀逍遥散各1次,频率为1.64%。结论1.甘露消毒丹首载于《医效秘传》,学术源流可以追溯到凉膈散,甘露消毒丹法是以芳香散湿和辛凉透热为核心治法的一种治疗湿热毒蕴证的组方思路。2.导师治疗湿热证重在调畅三焦,健护脾胃,梳理气机。3.甘露消毒丹的应用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龄阶段以青壮年为主。导师应用甘露消毒丹以咽喉肿痛、颐肿,食欲不振、脘腹痞闷,舌暗红,苔腻,脉象细、弦、缓等为方证要点。导师临床应用以五官科和脾胃系统疾病为主,病机要点为上焦热毒和中焦气机阻滞。4.导师应用本方的常用剂量为藿香12g、滑石15-18g、白豆蔻6g、石菖蒲9g、黄芩12g、川木通或通草3g、连翘12-15g、浙贝母12g、射干9-12g、茵陈15g、薄荷6-9g。木通酌情选用川木通或通草;用浙贝母代替川贝母。临证常减用茵陈、薄荷;常加用生薏苡仁、桔梗、炒鸡内金。5.甘露消毒丹很少与其它方剂组成联合方组。
张九思[3](2021)在《升降散合凉膈散化裁防治小儿复发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胃郁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升降散和凉膈散化裁对复发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发作期和间歇期进行治疗。发作期观察并评价应用升降散合凉膈散化裁治疗小儿复发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间歇期针对本病易于反复发作的特点,在“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下初步探索,通过使用制定的日常中医证候量化表,对素体实热质患儿进行肺胃郁热表现的监测及量化评估,选择不同评分的时间节点应用升降散合凉膈散化裁干预治疗,观察患儿反复发作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次数和初探量化评估后药物干预治疗的最佳时间节点,以期为临床中医预防本病开拓新思路。方法:发作期收集符合复发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医、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于肺胃郁热证的患儿70例,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在急性发作期,治疗组给予升降散合凉膈散化裁+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治疗,对照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治疗,两组疗程均10天,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各项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并评价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间歇期(急性发作期治疗结束后),把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儿分别按照1:1比例各分为2组,对所有患儿均使用日常中医证候量化表进行肺胃郁热表现的监测和量化评估。治疗组的两组患儿分别按照不同评分的时间节点予升降散合凉膈散化裁中药汤剂口服干预治疗(治疗组1:给药干预标准为日常中医证候评分≥15分;治疗组2:给药干预标准为日常中医证候评分≥18分),对照组的两组患儿仅进行评分不予中药干预处理,共计干预随访6个月,以4组患儿6个月内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次数作为主要评价内容。应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1.两组病例治疗第10天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23例,显效8例,有效0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9例,有效2例,无效0例,两组病例治疗10天后临床疗效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上优于对照组。2.单项症状评分的组内比较:治疗第3天、第5天、第10天,各单项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在用药后单项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3.单项症状评分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发热、咽痛、扁桃体化脓、扁桃体充血肿大及次要症状评分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第5天组间比较,在发热单项症状评分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余主症咽痛、扁桃体化脓、扁桃体肿大充血及所有次要症状评分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第10天组间比较,在发热、咽痛、扁桃体化脓、扁桃体充血肿大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次要症状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4.治疗组的完全退热时间和对照组的完全退热时间分别为42.581±5.371h、68.437±6.425h,两组完全退热时间比较,P<0.05,具有明显的差异,治疗组完全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5.间歇期把发作期治疗结束后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分为两组,对素体实热质患儿进行肺胃郁热表现的监测及量化评估,在两组不同评分的时间节点应用升降散合凉膈散化裁干预治疗,比较随访6个月内治疗组1与对照组1之间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次数及治疗组2与对照组2之间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次数:治疗组1与对照组1、治疗组2与对照组2之间6个月内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次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间歇期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两组患儿分别按照不同分数标准予升降散合凉膈散化裁中药汤剂口服干预治疗,比较随访6个月内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次数,治疗组内的组1和组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数下给药干预,两组患儿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反复次数组内比较没有差异。结论:应用升降散合凉膈散化裁治疗小儿复发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胃郁热证)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显着且明显优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间歇期通过对日常肺胃郁热表现的量化评估,探索不同评分的时间节点应用升降散合凉膈散化裁干预减轻患儿肺胃郁热程度,可以减少患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次数,达到预防本病的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畅[4](2021)在《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治法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其上承病因病机,下统方药,在理、法、方、药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独特体现。历代医家无不重视对治法的研究。采用医史文献学、考据学、归纳与总结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暖肝治法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暖肝治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厘清其学术发展源流,系统归纳了其功效,总结其在临床中的运用。论文主体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中医“肝”相关的理论问题。具体包括(1)中医对“肝”的解剖认识概括成命名时期、功能概括时期、丰富发展时期、中西医交流互鉴四个时期。(2)“肝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3)中医文献中少见“肝阳虚”的原因。(4)关于“肝无补法”的提法有失偏颇。(5)肝为“刚脏”,是对肝脏不易见阳虚病机而易见阴虚病机的病机易趋性和病证表现的概括。(6)梳理了历代对“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认识过程。(7)对“肝藏血”生理功能的进行了阐释。(8)肝与小便的调控及生殖功能的发挥密切相关。(9)肝之所以称为“将军之官”,是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10)“罢极之本”一词主要有“耐受疲劳”和“遣散气血到周身”两种含义。(11)“肝生于左”并非指的是肝的实际解剖部位,而是对其功能特点的高度概括。第二部分提出了“暖肝”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认为暖肝法适用于治疗肝阳不足或寒凝肝脉所引起的寒性病证。暖肝法的适用范围是肝寒证,包括肝阳虚证、肝气虚证、肝血虚证、寒凝肝脉证、肝郁气滞证等诸证中有寒象者。比较了暖肝与疏肝、泻肝、补脾与补肾这几组治法,阐释了其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三部分梳理了散落在中医古籍中有关“肝寒”和“暖肝”的内容,将暖肝治法学术源流划分先秦两汉、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其理论特点分别概括为理论奠基、深化病机、创制新方、崇尚温补的四个阶段。第四部分归纳了暖肝治法的功效与临床运用,暖肝治法下又可以再分为八个证治原则,分别是(1)暖肝散寒,理气止痛法;(2)暖肝温阳,舒筋通脉法;(3)暖肝行血,补虚养血法;(4)暖肝通阳,行气解郁法;(5)温敛肝气,缩尿起痿法;(6)暖肝和胃,降逆止呕法;(7)暖肝通阳,化气行水法;(8)暖肝补虚,调摄冲任法。第五部分对《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暖肝法的运用进行数据发掘,数据挖掘结果与文献分析结果相互应证。
史晓宇,杨英[5](2020)在《“釜底抽薪”理论下的方剂组成及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釜底抽薪"为《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本意为不能制敌,便消弱其势,以柔克刚。在中医治病八法中,被用来借喻为以泻去热的下法和以清消火的清法,是治病求本思想的极佳体现。笔者就该理论指导下的方剂组成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总结。
马茗晗[6](2020)在《疏风止痉方治疗儿童癫痫临床观察及对耐药性癫痫模型大鼠脑内卡马西平浓度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评价疏风止痉方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初步探讨马融教授运用疏风止痉方治疗儿童癫痫证治规律。2.初步探讨疏风止痉方对耐药性癫痫模型大鼠癫痫发作及脑脊液中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浓度的影响。方法:1.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马融教授运用疏风止痉方治疗的癫痫患儿62例,采集其性别、发病年龄、发作表现、发作频次、发作诱因、既往史、家族史、脑电图及颅脑核磁、服用抗癫痫西药情况及中医证素特征等,使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录入相关全部信息,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疏风止痉方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规律。2.选取大鼠10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大鼠,其余90只均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点燃癫痫大鼠模型,将点燃成功的癫痫大鼠先后通过14天丙戊酸钠、卡马西平预处理后,将仍有癫痫发作的大鼠作为耐药性癫痫模型。将耐药性癫痫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予以卡马西平、卡马西平联合特异性抑制剂PDTC及卡马西平联合低、中、高剂量疏风止痉方药灌胃治疗28天,观察耐药性癫痫模型大鼠每周的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灌胃治疗结束后,每组大鼠中随机选取6只,利用微渗析采样技术收集大鼠脑脊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脑脊液中卡马西平浓度。结果:1.疏风止痉方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证治规律(1)疏风止痉方治疗儿童癫痫具有一定的疗效,其显效率为35.5%,总有效率为80.6%。治疗非耐药性癫痫儿童显效率为45.9%,总有效率为94.6%;治疗耐药性癫痫儿童显效率为20.0%,总有效率为60.0%。(2)通过证素分析结果表明,疏风止痉方更适用于癫痫风热上扰证,患儿既往多有热性惊厥病史;发作常以外感发热为主要诱因;以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要发作类型,中医证候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目直视或斜视,牙关紧闭,口角伴或不伴流涎,四肢强直抽搐,常伴有外感症状,如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咽红,舌淡红或红,苔白,脉浮或滑。2.疏风止痉方对耐药性癫痫大鼠发作行为的影响除正常对照组大鼠之外,其他各组大鼠每周均有不同程度的癫痫发作。(1)发作次数的影响:第1周、第2周疏风止痉方中、高剂量组发作次数少于耐药模型组、阳性对照组(p<0.01);疏风止痉方低剂量组发作次数少于阳性对照组(p<0.01),与耐药模型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第3周、第4周疏风止痉方各剂量组随药物剂量增加,发作次数呈减少趋势(p<0.05);疏风止痉方中、高剂量组发作次数明显少于耐药模型组、阳性对照组(p<0.01)疏风止痉方低剂量组发作次数少于耐药模型组(p<0.01),与阳性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2)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第1周、第2周疏风止痉方各剂量组随药物剂量增加,发作持续时间逐渐缩短(p<0.01);阳性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其他各组(p<0.05)。第3周、第4周疏风止痉方各剂量组随药物剂量增加,发作持续时间逐渐缩短,各剂量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疏风止痉方高剂量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耐药模型组、阳性对照组(p<0.01)。3.疏风止痉方对耐药性癫痫大鼠脑脊液中卡马西平浓度的影响(1)疏风止痉方各剂量组随着中药剂量增加,脑脊液中卡马西平浓度呈递增趋势,各剂量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疏风止痉方高剂量组卡马西平浓度低于阳性对照组,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疏风止痉方低、中剂量组卡马西平浓度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3)耐药模型组大鼠脑脊液中卡马西平浓度明显低于其他各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疏风止痉方高剂量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疏风止痉方治疗儿童癫痫显效率为35.5%,总有效率为80.6%。疏风止痉方不但对治疗非耐药性癫痫儿童有一定疗效,总有效率为94.6%,且对治疗耐药性癫痫儿童也有一定疗效,总有效率为60.0%。2.临床中疏风止痉方更适用于癫痫风热上扰证,患儿既往多有热性惊厥病史;发作常以外感发热为主要诱因;以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要发作类型。3.疏风止痉方可减少耐药性癫痫模型大鼠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疏风止痉方通过调节脑内NF-κB炎症信号通路,抑制相关炎性细胞因子,下调P-gp水平,继而提高脑内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的浓度有关。
蒙传鹏[7](2020)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方剂来源与经方应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撰的成药药典,书中许多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探究《局方》一书的方剂来源与经方应用情况,以期从方剂来源角度认识《局方》所载方剂、明确《局方》选方特色,并通过对《局方》中的经方应用情况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为当今中医临床工作者应用经方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以《局方》为研究对象,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①文献综述部分,对与《局方》相关的文献和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掌握近年来《局方》的研究进展;②方剂来源研究部分,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方剂来源研究的意义与分类进行论述,从而对本课题之方剂来源研究做出具体定位,并以彭怀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主要参考书,同时结合其他相关研究以确定各方剂之来源;③经方应用研究部分,主要从剂型服法、主治病证和经方加减方三个方面对《局方》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2)统计分析法:利用Microsoft Excel频数统计方法,分别将《局方》各卷方剂按方源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并将《局方》各卷之统计结果进行汇总,得出《局方》全书方剂来源情况表,据之分析《局方》选方特色,从而对《局方》一书产生新的认识。(3)对比分析法:将《局方》所载内容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相关原文进行对比,并根据两者的异同点,分析、总结《局方》对经方的应用情况。结果:(1)现有的关于《局方》的研究不仅数量较多,而且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成书、版本、附录内容、病证、方药、成就与评价等多个方面,但与方剂来源相关的研究数据较少,并缺乏关于经方应用情况的系统研究;(2)《局方》所载788首方剂中,20首方剂之来源难以确定,23首方剂源自约19位古人,22首方剂源自13种已佚古籍,723首方剂源自32种现存古籍;(3)已知方剂来源为《局方》的方剂共512首,约占该书方剂总数的65%,且此类方剂在《局方》各卷(第九卷除外)中的占比均在一半以上;《局方》所载宋代方剂至少为669首,约占《局方》所载方剂总数的85%;《局方》中的经方共计28首,除《局方》本身外,仅次于源自《太平圣惠方》的方剂数目;(4)在经方的剂型服法方面,《局方》将汤剂类经方全部改用作煮散剂,每次服药量大多在12克(即宋代之三钱)左右;《局方》注明了各方剂的服药时间,如理中丸为“食前”服,小青龙汤为“食后”服,小半夏加茯苓汤为“空心”服,等等;(5)《局方》对经方主治病证的记载,体现了其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继承,这种继承总体上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精神;《局方》补充或扩展了经方的主治病证,总结了部分经方的功效及其所治病证的病因病机;(6)《局方》中的一些方剂可视为薯蓣丸、葛根汤、五苓散、甘姜苓术汤、麻黄汤等经方的加减方,这些方剂无疑是对经方的继承和发展。结论:(1)《局方》之方剂来源十分广泛,该书汇聚了宋代及宋之前的众多优秀方剂;从方剂传承的角度看,《局方》对方剂的创新远大于继承;从方剂产生时间来看,《局方》中的方剂大多产生于宋代;通过各方源之间的比较,可知《局方》相对重视经方。(2)《局方》将汤剂类经方改为煮散剂使用,不仅扩展了经方的应用形式,亦对当今中医临床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煮散剂具有疗效可靠、节约药材、方便快捷等优点,若能合理地使用煮散剂,将有利于解决中药材浪费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接受度。(3)《局方》在继承仲景原文的同时,亦补充或扩展了经方的主治病证,并记载了大量经方加减方,对当今中医临床应用经方极具参考价值。
巴建全[8](2019)在《凉膈散临床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凉膈散原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之功,主治上中二焦火热证。近年来,凉膈散在临床各科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耳鼻喉科(外耳道炎)、口腔科(急性智齿冠周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呼吸系统(外感发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消化系统(急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病、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皮肤科(寻常痤疮、寻常型银屑病、尿毒症皮肤瘙痒)、神经系统(中风、小儿癫痫)及脓毒症等不同科别和系统的疾病。临证使用凉膈散应抓住证治要点,随证加减,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同时还可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对照研究。
许遵贤,赵艳[9](2019)在《《幼科心法要诀》中“凉膈散”治疗儿科病刍议》文中认为《幼科心法要诀》用"凉膈散"治疗小儿急惊风、感冒夹热、肺热咳嗽、火热喘急、小儿实热,体现了异病同治思想;并强调找特异性症状和观察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整体情况,体现精准辨证思想。凉膈散配伍精当,广泛用于儿科临床;凉膈散能异病同治的关键是病证结合,核心是精准辨证。
班文文[10](2019)在《白虎汤退热机理文献研究及其类方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明确白虎汤的退热机制以及白虎汤及其类方的现代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以“白虎汤、退热机制、发热、石膏、知母、粳米、甘草、药物成份”等为关键词和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搜索有关白虎汤退热机理、白虎汤复方成份、白虎汤各组分化学成份、中医和现代临床医学对于发热的认识等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系统论述。以“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苍术汤、竹叶石膏汤、化斑汤、临床应用”等为关键词和主题词,主要在“中国知网”搜索1980年至2018年10月期间有关白虎汤及其类方的临床应用类文献,归纳总结这些方剂在不同科室的治疗疾病谱,用Excel对每个方剂在不同科室所治疗的疾病种类进行统计,比较每个方剂在内科不同系统所治疗疾病的范围及优劣势,分析每个方剂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基本的药物加减规律。结果:1、白虎汤退热机理主要通过“降低内毒素,抑制TNF–α、IL-6、PGE2、IL-10、IL-1等炎性细胞因子,或者直接抑制某些病原体的物质代谢,并可通过体液-神经反射系统负反馈调节体温调节中枢,减少炎症因子分泌”,从而达到退热目的。2、白虎汤及其类方可治疗的疾病种类共计315种,其中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所治疗疾病种类排前,占36.2%,而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苍术汤及化斑汤所治疾病种类也达13.0%。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和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疾病种类最多;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四个方剂均可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多种肺炎、气管及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咽炎;白虎加人参汤在糖尿病治疗优势明显;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和化斑汤对各类血液系统的紫癜、紫斑疗效较好;白虎汤也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发热期,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也用于治疗各种泌尿系炎症;白虎汤也用于各类神经性病变或脑卒中并发高热患者,而白虎加桂枝汤对各种关节炎均有很好的疗效;竹叶石膏汤也可用于眩晕性疾病。其治疗特点,白虎汤多具有阳明发热、高热的症状或兼见大汗、大渴、脉洪大等症;竹叶石膏汤多具有气阴两虚证的表现;白虎加人参汤多具有气虚或阳虚的症状;白虎加桂枝汤具有发热伴见各种关节疼痛症状;白虎加苍术汤多具有内热夹湿的表现;化斑汤多具有内热或兼有皮损的特点。在发热性疾病的辨证,从病情严重程度看,则从白虎汤到白虎加人参汤是邪盛正虚的过程,后期竹叶石膏汤又是病情逐渐减轻和恢复的过程。结论:白虎汤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因子或某些病原体的物质代谢达到退热的作用。同时,白虎汤方中的主要药物的中药特性,对全方的退热起到了一个辅助的作用。白虎汤及其类方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在具体临床应用中,只要抓住各方剂的辨证要点,根据病情灵活加减应用,就可以大胆的在多科室、多系统的疾病治疗中使用这些方剂。
二、局方凉膈散儿科临床应用举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局方凉膈散儿科临床应用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1)痉厥理论与温病痉厥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一: 神经系统急症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
文献综述二: 痉厥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
前言 |
1. 痉厥的源流考证 |
1.1 “痉”与“厥”的释义 |
1.2 痉厥的历史沿革 |
1.2.1 “痉”与“厥”的发展 |
1.2.2 对痉厥认识的深化 |
1.2.3 痉厥作为疾病专篇论述 |
1.3 小结 |
2. 痉厥与温病痉厥的内涵 |
2.1 痉厥的内涵研究 |
2.1.1 痉厥病名的探讨 |
2.1.2 痉厥症状的规范化 |
2.1.3 痉厥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痉厥的相似疾病辨析 |
2.2.1 癫痫 |
2.2.2 昏厥 |
2.2.3 闭脱 |
2.3 温病痉厥与痉厥的关系 |
2.4 小结 |
3. 温病痉厥的病因病机和证治 |
3.1 温病古籍的选取范围 |
3.2 温病痉厥的病因病机 |
3.2.1 病因与发病 |
3.2.2 病机 |
3.3 温病痉厥的辨证论治 |
3.3.1 温热类痉厥 |
3.3.2 湿热类痉厥 |
3.3.3 毒疫类痉厥 |
3.4. 温病痉厥证治特点分析 |
3.4.1 祛邪扶正为纲 |
3.4.2 注重早期预防 |
3.4.3 治疗善用泄法 |
3.4.4 重视调和阴阳 |
3.4.5 急症亦应急夺 |
3.4.6 注重顾护阴液 |
3.5. 温病痉厥治疗禁忌与调摄 |
3.5.1 禁忌 |
3.5.2 调摄 |
3.6 小结 |
4. 温病痉厥的用药规律研究 |
4.1 方药的录入范围 |
4.1.1 纳入标准 |
4.1.2 排除标准 |
4.2 数据的规范化和数据库建立 |
4.2.1 数据规范化 |
4.2.2 数据库建立 |
4.3 统计分析 |
4.4 研究结果 |
4.4.1 温热类痉厥 |
4.4.2 湿热类痉厥 |
4.4.3 毒疫类痉厥 |
4.5 小结 |
5. 讨论 |
5.1 痉厥作为疾病的合理性 |
5.2 温病痉厥的分型探讨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2)高建忠应用甘露消毒丹方证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甘露消毒丹的源流 |
1.1 甘露消毒丹的文献源流 |
1.2 甘露消毒丹学术源流及立方之法探析 |
2.甘露消毒丹方义 |
3.高建忠应用甘露消毒丹学术思想 |
3.1 以通立法,调畅三焦 |
3.2 立足中焦,重视脾胃 |
3.3 升降出入,疏理气机 |
4.结语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基本资料 |
1.1 研究方法 |
1.2 资料规范化整理 |
1.3 统计方法 |
2.研究结果 |
2.1 患者基本情况统计 |
2.2 核心脉症 |
2.3 药物分析 |
2.4 联合方组使用 |
第三部分 讨论与结论 |
1.讨论 |
1.1 甘露消毒丹的方证特点 |
1.2 甘露消毒丹的用药特点 |
1.3 联合方组的应用 |
2.结论 |
2.1 甘露消毒丹源流及组方之法 |
2.2 导师学术思想 |
2.3 方证要点 |
2.4 用药情况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甘露消毒丹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升降散合凉膈散化裁防治小儿复发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胃郁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试验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中医“肝”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中医对“肝”的解剖认识 |
第二节 “肝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 |
第三节 “肝阳虚”源流及文献中少见“肝阳虚”的原因探讨 |
第四节 “肝无补法”之说的探讨 |
第五节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考释 |
第六节 “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再认识 |
第七节 “肝藏血”生理功能阐释 |
第八节 肝与小便及生殖功能的关系 |
第九节 肝为“将军之官”的理论内涵 |
第十节 肝为“罢极之本”的理论内涵 |
第十一节 关于“肝生于左”的考释 |
第二章 暖肝治法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暖肝治法的定义与适用范围 |
第二节 暖肝治法的相关概念解析 |
第三节 暖肝与疏肝、泻肝、补肾、补脾的区别与联系 |
1. 暖肝与疏肝 |
2. 暖肝与泻肝 |
3. 暖肝与补肾 |
4. 暖肝与补脾 |
第三章 暖肝治法的学术源流 |
第一节 先秦两汉——理论奠基 |
第二节 晋唐时期——深化病机 |
第三节 宋元时期——创制新方 |
第四节 明清时期——重视温补 |
第四章 暖肝治法的功效与运用 |
第一节 暖肝散寒,理气止痛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二节 暖肝温阳,舒筋通脉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三节 暖肝行血,补虚养血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四节 暖肝通阳,行气解郁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五节 温敛肝气,缩尿起痿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六节 暖肝和胃,降逆止呕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七节 暖肝温阳,化气行水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八节 暖肝补虚,调补冲任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五章 《临证指南医案》运用暖肝法的数据挖掘 |
第一节 暖肝治法相关医案的频数统计 |
第二节 暖肝治法相关药物的频数统计 |
第三节 暖肝药物关联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暖肝治法的代表药物整理 |
第三节 暖肝治法的代表方剂整理 |
第四节 小茴香历代本草文献整理 |
第五节 缩泉丸用茴香考 |
1《魏氏家藏方》中有关“缩泉丸”的原始记载 |
2 后世传抄过程中将两首“缩泉丸”混淆 |
3 现代《方剂学》教材因袭讹误 |
4 缩泉丸配伍茴香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釜底抽薪”理论下的方剂组成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方剂组成 |
1.1 清热剂 |
1.2 泻实剂 |
2 临床应用 |
2.1 肝系病证 |
2.2 心系病证 |
2.3 肺系病证 |
3 药理研究 |
4 小结 |
(6)疏风止痉方治疗儿童癫痫临床观察及对耐药性癫痫模型大鼠脑内卡马西平浓度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一 疏风止痉方治疗62例癫痫儿童的临床观察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小结 |
研究二 疏风止痉方对耐药性癫痫模型大鼠发作行为及脑脊液中卡马西平浓度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炎症反应与癫痫发作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热痫及抑制炎性因子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方剂来源与经方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局方》之研究现状 |
1 成书研究 |
2 版本研究 |
3 附录的研究 |
4 病证方面的研究 |
5 方剂与药物方面的研究 |
5.1 剂型与煎服法的研究 |
5.2 具体方剂的研究 |
5.3 具体药物的研究 |
5.4 方药特点与配伍规律的研究 |
5.5 方剂来源研究 |
6 《局方》之成就与评价 |
6.1 《局方》之成就 |
6.2 《局方》之评价 |
7 其他方面的研究 |
8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局方》方剂来源研究 |
第一节 方剂来源研究的意义与分类 |
1 方剂来源研究之意义 |
2 方剂来源研究之分类 |
第二节 《局方》各卷方剂来源研究 |
1 治诸风方 |
2 治伤寒方 |
3 治一切气方 |
4 治痰饮方 |
5 治诸虚方及治痼冷方 |
6 治积热及治泻痢方 |
7 治眼目疾方及治咽喉口齿方 |
8 治杂病方及治疮肿伤折方 |
9 治妇人诸疾方 |
10 治小儿诸疾方及诸汤诸香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1 全书方剂来源汇总 |
2 《局方》选方特色分析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局方》中经方的应用 |
第一节 剂型服法特点 |
1 经方的剂型服法 |
2 煮散剂的应用 |
第二节 主治病证探析 |
1 治伤寒方十二首 |
2 治一切气方三首 |
3 治痰饮方二首 |
4 治诸虚方三首 |
5 治秘涩方一首 |
6 治咽喉口齿方一首 |
7 治杂病方二首 |
8 治妇人诸疾方四首 |
9 总结 |
第三节 经方加减方举隅 |
1 薯蓣丸加减方 |
2 葛根汤加减方 |
3 五苓散加减方 |
4 甘姜苓术汤加减方 |
5 麻黄汤加减方 |
6 桔梗汤加减方 |
7 小青龙汤加减方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8)凉膈散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耳鼻喉科疾病 |
2 口腔科疾病 |
2.1 急性智齿冠周炎 |
2.2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
2.3 口腔炎 |
3 呼吸科疾病 |
3.1 外感发热 |
3.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
3.3 咳嗽 |
3.4 肺炎 |
3.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3.6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4 消化系统疾病 |
4.1 急性胰腺炎 |
4.2 溃疡性结肠炎 |
4.3 缺血性肠病 |
4.4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
5 皮肤科疾病 |
5.1 寻常痤疮 |
5.2 寻常型银屑病 |
5.3 尿毒症皮肤瘙痒 |
6 神经内科疾病 |
6.1 中风疾病 |
6.2 小儿癫痫 |
7 其他疾病 |
7.1 脓毒症 |
7.2 小儿手足口病 |
8 结语 |
(9)《幼科心法要诀》中“凉膈散”治疗儿科病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体现“异病同治”思想 |
1.1 凉膈散可治小儿急惊风 |
1.2 凉膈散可治小儿感冒夹热 |
1.3 凉膈散可治小儿肺热咳嗽 |
1.4 凉膈散可治小儿火热喘急 |
1.5 凉膈散可治小儿实热 |
2 体现“精准辨证”思想 |
3 凉膈散之儿科临床应用 |
4 体会 |
(10)白虎汤退热机理文献研究及其类方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白虎汤退热机理文献研究 |
一、白虎汤的方名、源流、组成和病位 |
1.白虎汤的方名释义 |
1.1 从历史文化、民俗角度 |
1.2 从道家方位角度 |
2.白虎汤的源流、组成、煎服方法、方解和病位 |
2.1 源流、组成和煎服法 |
2.2 白虎汤各组份的性、味、功效 |
2.3 白虎汤的相关条文解析 |
二、中医对发热的相关认识 |
1.发热的病因及病机 |
2.部分中医典籍或中医学派对外感发热的相关认识 |
2.1 《黄帝内经》中对外感发热的相关认识 |
2.2 《伤寒杂病论》中对外感发热的相关认识 |
2.3 温病学对外感热病的相关认识 |
2.4 近代张锡纯对外感热病的相关认识 |
三、现代医学对发热的相关认识 |
1.发热的原因 |
2.发热的机制 |
3.机体对体温的调节机制 |
四、白虎汤的现代研究 |
1.白虎汤的药理作用 |
1.1 白虎汤各组份的化学成份 |
1.2 白虎汤各组份退热机理和作用靶点 |
1.3 白虎汤复方汤剂中的化学成份 |
1.4 白虎汤中药物的相互配伍作用 |
2.阳明热证和气分热盛时的炎症因子变化 |
3.白虎汤退热作用的分子机制 |
五、分析 |
六、总结 |
第二部分 白虎汤及其类方的临床应用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资料的规范化处理 |
1.5 研究方法 |
2.结果 |
2.1 文献检索的结果 |
2.2 白虎汤及其类方所治疗疾病在现代临床中的分布情况 |
3.分析和讨论 |
3.1 白虎汤及其类方的组成 |
3.2 白虎汤及其类方的临床应用特点及药物加减规律分析 |
3.3 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白虎加人参汤在治疗热病中的关系 |
4 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四、局方凉膈散儿科临床应用举隅(论文参考文献)
- [1]痉厥理论与温病痉厥证治研究[D]. 胡雪原.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高建忠应用甘露消毒丹方证经验研究[D]. 吕树彬.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升降散合凉膈散化裁防治小儿复发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胃郁热证)的临床研究[D]. 张九思.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D]. 王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釜底抽薪”理论下的方剂组成及临床应用[J]. 史晓宇,杨英.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05)
- [6]疏风止痉方治疗儿童癫痫临床观察及对耐药性癫痫模型大鼠脑内卡马西平浓度影响的研究[D]. 马茗晗.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方剂来源与经方应用的研究[D]. 蒙传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凉膈散临床应用进展[J]. 巴建全. 江苏中医药, 2019(11)
- [9]《幼科心法要诀》中“凉膈散”治疗儿科病刍议[J]. 许遵贤,赵艳. 中医药导报, 2019(17)
- [10]白虎汤退热机理文献研究及其类方临床应用研究[D]. 班文文.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