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试验优化三针提取小檗碱的条件

正交试验优化三针提取小檗碱的条件

一、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从三棵针中提取黄连素的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蔡怀友,魏锦奎,于香安[1](1993)在《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从三棵针中提取黄连素的条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应用正交试验法对从三棵针中提取黄连素的条件,进行了优选试验。结果表明,以0.4%(g/v)硫酸液为浸泡渗滤剂,浸泡时间在24h以上,盐析液的pH1~2,含盐量达7%(g/v)时,提取效果最优,平均回收率为99.85%±0.40%。

胡宝平,税丕先[2](2011)在《小檗碱提取工艺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小檗碱又称黄连素,广泛分布在植物界。小檗碱是黄色针状晶体(乙醚),表现为季铵式、醇式和醛式3种互变异构体,其中以季铵碱型最稳定。小檗碱能缓慢溶解于冷水(1∶20)或冷乙醇(1∶100),在热水或热乙醇中溶解度比较大,难溶于

周贤春[3](2007)在《新疆欧洲鳞毛蕨中活性成分—生物碱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欧洲鳞毛蕨为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鳞毛蕨属中主要的药用植物为传统驱虫药,应用历史悠久。除了传统的药理功效外,还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肿瘤、抗菌、消炎、止血及子宫收缩等功效。欧洲鳞毛蕨的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但是很多药理研究也仅停留在提取物阶段,因此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深入研究。目前,有关欧洲鳞毛蕨中生物碱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论文针对欧洲鳞毛蕨中的生物碱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紫外波段扫描确定欧洲鳞毛蕨总生物碱的特征吸收波长;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总生物碱,便于进一步分离,我们对四种不同提取方法,即:酸水提取法、乙醇加热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采用重量法和比色法测定总碱含量并评价提取效率;正交实验法优选欧洲鳞毛蕨总生物碱最佳提取工艺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欧洲鳞毛蕨总生物碱工艺研究;最后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欧洲鳞毛蕨总生物碱,滤纸片法测定总生物碱抑菌活性,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总生物碱的MIC,对欧洲鳞毛蕨总生物碱体外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经扫描确定欧洲鳞毛蕨特征吸收波长为308nm和372nm;四种不同提取总碱方法的提取效率为:索氏提取法效果最好,总碱含量分别为:1.21%、2.297mg/100mg;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效果次之,总碱含量分别为:0.81%、1.747mg/100mg;乙醇加热提取法位列第三,总碱含量分别为:0.76 %、1.338mg/100mg;酸水提取法效果最差,总碱含量分别为:0.72%、1.290 mg/100mg。正交实验法优选提取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3D1,即:用60%的乙醇预处理12h在超声功率为0.8 KW条件下超声45 min。选用AB-8/D-101大孔吸附树脂能很好地提取分离纯化欧洲鳞毛蕨中的总生物碱,静态吸附容量为89.0mg/g,动态吸附容量为85.4mg/g,用200ml 0.1mol/l盐酸作洗脱剂,总生物碱洗脱较完全。欧洲鳞毛蕨总生物碱对细菌、酵母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欧洲鳞毛蕨总生物碱对供试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大肠埃希杆菌0.8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0.4mg/ml、枯草杆菌1.6 mg/ml、奇异变形杆菌1.6mg/ml、酵母3.2mg/ml。

李东辉[4](2008)在《连葛降糖片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研究的连葛降糖片来源于临床经验方,具有清热泻火,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根据药材性质和临床用药特点,拟制备成片剂。对薄膜衣片进行制剂学基础研究,完成制剂工艺筛选、质量标准和初步稳定性研究。方法:以HPLC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优选药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比较实验、多指标综合评价,优选薄膜衣片的最佳配方。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的盐酸小檗碱、葛根素进行含量测定,TLC法对方中药味进行定性鉴别,留样观察法考察连葛降糖片成品的稳定性。结果:通过多指标比较,确定薄膜衣片剂型。确定黄连用70%乙醇回流提取,葛根70%乙醇回流提取,桑叶、玉竹、菊芋用水共煮提。确定薄膜衣片的辅料种类和用量。建立连葛降糖片的质量标准,测定方法灵敏度高、重现好、专属性强:初步稳定性实验表明该制剂较稳定,可保证临床用药的质量。结论:研究表明,根据中医理论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制成的连葛降糖薄膜衣片的制剂工艺可行,质量稳定可控,达到了本课题的预期目的。

杨平[5](2012)在《不同载体和前体脂质体对盐酸小檗碱体外释放和大鼠体内吸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不同载体材料和工艺的筛选,改善盐酸小檗碱在胃肠道的吸收,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制备了四种不同处方的胶囊剂:盐酸小檗碱普通胶囊、复方胶囊、壳聚糖胶囊和前体脂质体胶囊。以盐酸小檗碱普通胶囊为对照,以体外释放度和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为指标,比较四种盐酸小檗碱胶囊体外释药和体内吸收情况的不同,筛选出可有效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载体材料,并为新的给药系统-前体脂质体在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分别以淀粉、木香水提物、壳聚糖为载体辅料,采用湿法制粒制备三种不同的盐酸小檗碱胶囊剂,建立HPLC测定不同胶囊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2)采用载体沉淀法制备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SephadexG-50凝胶柱层析法,以PBS(pH7.0)为洗脱剂,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以10%Triton X-100乙醇溶液破膜,用HPLC去分别测定脂质体总药物量和游离药物量,计算包封率。并对前体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和初步稳定性进行了考察。(3)采用转篮法对四种不同胶囊剂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的释药情况进行考察,并对不同处方胶囊剂在不同介质中的累积释放度进行释药模型拟合和相似性评价。(4)建立大鼠血浆中小檗碱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并对大鼠灌胃给予盐酸小檗碱四种不同胶囊剂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用药动学软件Kinetica4.4处理,计算单次口服给药后四种胶囊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SPSS16.0对四种胶囊的药动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并进行多重比较。结果(1)体外释放度实验表明,三种不同胶囊剂中盐酸小檗碱的释放情况为:在人工胃液中,复方胶囊释放较慢,壳聚糖胶囊释放最快,说明壳聚糖可以促进盐酸小檗碱的溶出释放;人工肠液中,盐酸小檗碱在复方胶囊与普通胶囊中的释放具有相似性,壳聚糖胶囊具有特有的释放曲线,释放速度明显加快,也表明壳聚糖可以促进盐酸小檗碱的溶出释放。(2)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三种胶囊药动学参数除达峰时间外,差异均不显着,木香水提物不能促进盐酸小檗碱的吸收,壳聚糖虽能促进小檗碱的溶出吸收,体内达峰时间显着缩短,血药浓度提高,但是体内消除也加快,生物利用度并未提高。(3)前体脂质体作为新型载体,经工艺研究得到其最佳处方为:磷脂药物比为8:1,磷脂胆固醇比为4:1,载体磷脂比为2:1。制得三批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为流动性好的淡黄色颗粒。休止角为34.8°,包封率为38.68%,平均粒径为741.9nm,制备工艺稳定可靠。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稳定性较好,高湿及光照环境下不稳定,故应选择避光、防湿性能好的包装材料储藏和运输。(4)盐酸小檗碱在前体脂质体中体外释药较慢,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人工胃液中20h累计释放41.7%,经模型拟合符合Higuchi方程,人工肠液20h累积释放84.1%,经模型拟合符合威布尔(Weibull)方程。(5)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的生物利用度相对普通胶囊生物利用度为123.7%,相对空白前体脂质体组生物利用度为157.72%,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与前三种胶囊相比,生物利用度分别为普通胶囊的1.24倍、复方胶囊的1.58倍、壳聚糖胶囊的1.6倍,说明前体脂质体可以促进小檗碱体内的吸收,增加小檗碱的生物利用度。结论通过对盐酸小檗碱四种胶囊剂的体外释药情况和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发现壳聚糖作为载体材料可以促进小檗碱的释放和吸收,但不能显着提高体内生物利用度,而新的给药系统--前体脂质体可以促进小檗碱的释放吸收,并能显着提高小檗碱的体内生物利用度。同时因能制成固体剂型可避免液态脂质体容易水解、聚集沉淀和造成药物渗漏,稳定性差等弊端。

冯岗[6](2008)在《小果博落回杀虫杀菌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小果博落回(Macleaya microcarpa)为罂粟科博落回属植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在对西北地区杀虫植物资源广泛筛选时发现该植物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为进一步明确小果博落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本研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和杀虫活性测试;明确了该植物主要的活性成分,测试该活性成分对常见昆虫在不同作用方式下的室内毒力、观察了其对昆虫的致毒症状学并测定了其对昆虫体内重要酶系活性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明确了其主要杀虫作用方式,初步推测了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同时研究了小果博落回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杀菌活性,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小果博落回总生物碱对试虫具有拒食、胃毒、毒杀、抑制生长发育、杀卵和种群抑制等多种作用。对粘虫3龄幼虫、菜青虫5龄幼虫和小菜蛾3龄幼虫48 h的AFC50值和96 h LC50值分别为0.265、0.557、0.543 mg/mL和0.106、0.123、0.166 mg/mL;对桃蚜和麦二叉蚜48 h LC50值分别为0.362和0.710 mg/mL;对山楂叶螨和棉红蜘蛛24 h LC50值分别为0.185 mg/mL和0.754 mg/mL;可抑制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种群增殖;对棉铃虫3龄幼虫具有一定的抑制生长发育作用,7 d的生长抑制率为69.5%(5 mg/mL);对粘虫还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5 d的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仅为58.8%和22.6%(2.5 mg/mL)。2.以粘虫3龄幼虫为试虫,采用活性追踪法,从小果博落回叶乙醇提取中分离纯化出21种活性成分,经MS、1H NMR、13C NMR分析鉴定了其中的16种化合物,其中,包括8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去甲基血根碱、二氢血根碱、二氢白屈菜红碱、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小檗碱、6-甲氧基二氢血根碱、β-别隐品碱、原阿片碱;3种三萜类化合物:齐墩果酸、能果酸、羽扇豆醇;2种甾醇类化合物β-谷甾醇和豆甾醇;2种脂肪酸类化合物:19-二十三碳烯酸和18-二十二碳烯酸;以及一种桉烷型倍桉烷-4-烯-3醇。经文献调研,熊果酸、羽扇豆醇、19-二十三碳烯酸、18-二十二碳烯酸、桉烷-4-烯-3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去甲基血根碱和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为首次从小果博落回中分离得到。分别测试了上述化合物对粘虫3龄幼虫、小菜蛾3龄幼虫、菜青虫5龄幼虫和棉铃虫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其中去甲基血根碱、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桉烷-4-烯-3醇、能果酸和羽扇豆醇等5种化合物的农用杀虫活性均为首次报道。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以上化合物中,生物碱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对供试昆虫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其中,以二氢血根碱的杀虫活性最高,对粘虫3龄幼虫、菜青虫5龄幼虫和小菜蛾3龄幼虫96 h的LC50值分别为0.085、0.065和0.215 mg/mL,对棉铃虫3龄幼虫5 d和7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1.57%和81.48%(2 mg/mL),故推测其可能为小果博落回主要的杀虫活性成分之一;倍半萜化合物桉烷-4-烯-3-醇也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而分离得到的其它三萜类、甾醇类化合物活性明显低于生物碱和倍半萜类化合物。由此初步认为:小果博落回中生物碱类化合物可能是其主要的杀虫活性物质,倍半萜和三萜类化合物对其杀虫活性可能也有贡献。3.采用载毒叶片法测试了二氢血根碱对粘虫幼虫的毒杀活性,并测定了其对粘虫中枢神经系统乙酰胆碱酯酶(AChE)、腺甙三磷酸酶(ATPase)和几种代谢酶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氢血根碱对粘虫5龄幼虫具有较强的胃毒毒杀活性,处理后72 h的LC50为0.259 mg/mL;其对ACh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处理12、24、48和72 h的抑制率分别为11.78%,18.21%,35.27%和40.31%;离体条件下对AChE的IC50为0.0274 mg/mL;对Na+,K+-ATP酶和Ca2+,Mg2+-ATPase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粘虫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无明显影响;对酸性磷酸酯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对酶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碱性磷酸酯酶的抑制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O-脱甲基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推测粘虫5龄幼虫的AChE可能是二氢血根碱的作用靶标之一,二氢血根碱对粘虫5龄幼虫的毒杀作用可能与其对解毒酶的抑制有关。4.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小果博落回总生物碱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小果博落回总生物碱对供试的16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0.022和0.024 mg/mL;对番茄灰霉和烟草赤星病菌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39和0.049 mg/mL;组织法测定结果表明小果博落回总生物碱在供试浓度为0.75 mg/mL时,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分别为73.68%和43.06%;盆栽试验表明其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较高的保护作用,防治效果为63.36%。本论文初步研究了小果博落回对昆虫主要的作用方式和杀虫谱,明确了杀虫活性化学成分特征,发现了几个具一定特色的农用杀虫活性化合物;比较了各活性成分的杀虫活性强度,确定了小果博落回中主要的杀虫活性成分,初步揭示了该活性成分对昆虫可能的作用机理;并对小果博落回总生物碱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杀菌活性进行了初步探讨。本论文为充分利用小果博落回植物资源,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了的理论依据。

邹露[7](2009)在《篦子三尖杉的组织培养及生物碱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是一种古老孑遗植物,它的叶、枝、种子、根可提取多种植物碱,对治疗白血病和淋巴肉瘤等有一定的疗效,同时又是材用和园林绿化用的优良树种。随着篦子三尖杉的开发利用及其潜在价值的发现,篦子三尖杉的快速繁殖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但到目前为止,篦子三尖杉的组织培养在国内外开展极少,更未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本研究运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分别对篦子三尖杉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培养体系和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高三尖杉酯碱代谢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湖南地区三种三尖杉(普通三尖杉、篦子三尖杉、粗榧)叶片中高三尖杉酯碱的含量高低为:篦子三尖杉>粗榧>普通三尖杉。(2)篦子三尖杉愈伤组织较容易诱导,各种培养基很大范围内都可以产生愈伤组织。其中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1 NAA+0.5 mg·L-1 6-BA+1.0mg·L-1 2,4-D+0.5 mg·L-1KT。篦子三尖杉外植体取材应选择在3-5月间的嫩叶叶基,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100%,且外植体的污染率低。(3)在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以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基础,研究了蔗糖浓度、愈伤组织接种量、培养基pH值和植物激素对三尖杉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培养基MS+2.0 mg·L-1 NAA+0.5 mg·L-1 6-BA+1.0mg·L-12,4-D+0.5 mg·L-1KT,蔗糖30g·L-1,接种量2.0g·40mL-1,pH值为5.8的条件下,愈伤组织增值效果最好。研究了愈伤组织培养中培养条件及天然有机营养物质对高三尖杉酯碱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添加蛋白胨0.1g·L-1时,愈伤组织鲜重增长率最高达到556.44%,但高三尖杉酯碱含量低,而水解酪蛋白为0.1g·L-1时不仅愈伤组织干重增长率提高到330.62%,而且高三尖杉酯碱的含量也提高到16.8μg·g-1(4)在悬浮细胞培养中,蔗糖浓度低于30 g·L-1时有利于细胞生长;摇床转速为80 r·min-1,pH为5.8的培养条件有利细胞生长;高的接种量(2.0g·30m1-1)有利于细胞生物量合成;以培养基MS+2.0 mg·L-1 NAA+0.5 mg·L-1 6-BA+1.0mg·L-1 2,4-D+0.5 mg·L-1KT,添加蔗糖30g·L-1,每30~35d继代一次,成功地建立了篦子三尖杉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细胞增长率达到852.93%。(5)研究了培养条件、高三尖杉酯碱代谢前体对高三尖杉酯碱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起始pH值为6.2时,高三尖杉酯碱的代谢量最高;添加酪氨酸0.1mg·L-1+苯丙氨酸0.5 mg·L-1的代谢前体能显着提高高三尖杉酯碱的代谢,高三尖杉酯碱的含量比对照提高了77%,为8.5μg·g-1(6)篦子三尖杉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愈伤组织中高三尖杉酯碱的检测:对比了篦子三尖杉固体培养的愈伤组织和篦子三尖杉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中高三尖杉酯碱的含量。用HPLC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后者的高三尖杉酯碱含量明显高于前者。

林煌权[8](2005)在《通脉口服液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通脉口服液是广东省中医院临床长期应用的验方,治疗慢性肾炎有良好效果。本研究通过对通脉口服液的投料药材质量控制,有效部位提取纯化,不同部位的药效筛选,有效部位指纹图谱及主要化学成分分离鉴定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应用化学组分群与药效结合的手段探索其药效物质基础,为通脉口服液的组方机理、临床应用以及作用机制等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薄层鉴定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及总皂苷的含量,确定各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法筛选通脉口服液的提取工艺及总皂苷部位的大孔树脂富集纯化方法;以免疫作用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考察复方不同化学部位的药效作用;以薄层层析法和HPLC法对药效组分总皂苷部位的指纹图谱进行初步研究;以柱层析法、结晶法等对复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IR、MS、1HNMR、13CNMR、HPLC等方法对复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 1 复方各药材质控方法研究结果: 在黄芪薄层色谱中黄芪甲苷为Rf0.35黄色斑点,薄层行为良好;在三七的薄层色谱中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分别为Rf0.15、0.37处的紫红色斑点,薄层行为良好。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所测得多批黄芪的多糖含量在5.56%~7.18%之间,多批三七的总皂苷含量在6.96%~8.10%之间。 2 复方提取纯化工艺考察结果: 以多糖得率和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所得提取工艺为:A3B1C2D2,即浸泡12小时后,用8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3小时。采用经过单因素考察大孔树脂纯化总皂苷的工艺,所得通脉口服液总皂苷的得率为:2.18%~2.54%;含量为:68.51%~77.23%。 3 复方不同化学部位药效研究结果: 通脉口服液不同化学部位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实验结果显示,TM1组、TM2组、ZG组、DT组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P<0.05~0.01);而TM3组没有

二、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从三棵针中提取黄连素的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从三棵针中提取黄连素的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2)小檗碱提取工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酸水提取法
2 碱水提取法
3 乙醇提取法
4 酶法提取法
5 超声提取法
6 液膜法提取法
7 微波提取法
8 超高压水射流提取法

(3)新疆欧洲鳞毛蕨中活性成分—生物碱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综述
    一 生物碱研究概况
        1 生物碱的分类与分布
        1.1 生物碱的分类
        1.2 生物碱在植物界的分布
        2 生物碱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意义
        3 生物碱的生物活性
        3.1 抗肿瘤作用
        3.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3 作用于神经系统
        3.4 抗菌、抗炎、杀虫作用
        3.5 抗病毒作用
        3.6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7 其它作用
        4 生物碱的应用前景
        5 生物碱提取与纯化技术
        5.1 生物碱提取技术
        5.2 生物碱纯化技术
        5.3 结语
    二 蕨类植物研究概况
        1 蕨类植物简介
        2 鳞毛蕨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2.1 化学成分研究
        2.2 鳞毛蕨的药理作用
        2.3 结语
        3 欧洲鳞毛蕨的研究概况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1 紫外扫描测定欧洲鳞毛蕨总生物碱的最大吸收波长
        1.1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试剂
        1.1.3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供试液的制备
        1.2.2 总生物碱的鉴定
        1.2.3 总碱的特征波长扫描
        1.3 结果与讨论
    2 欧洲鳞毛蕨总生物碱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2.1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超声提取法
        2.2.2 索氏提取法
        2.2.3 乙醇加热提取法
        2.2.4 酸水提取法
        2.2.5 欧洲鳞毛蕨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3 正交试验法优选欧洲鳞毛蕨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试剂、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正交表设计
        3.2.2 总生物碱的提取
        3.2.3 比色法测总碱含量
        3.2.4 酸碱滴定法测总碱含量
        3.3 结果与讨论
    4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欧洲鳞毛蕨总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4.1 实验材料、仪器、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试剂
        4.2 方法
        4.2.1 含量测定
        4.2.2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
        4.2.3 洗脱溶媒的选择
        4.2.4 最佳吸附pH 值的确定
        4.2.5 吸附容量的确定
        4.2.6 洗脱溶媒用量的确定
        4.2.7 工艺稳定性试验
        4.3 结果与讨论
    5 欧洲鳞毛蕨总生物碱的抑菌活性研究
        5.1 实验材料、仪器、试剂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供试液的制备
        5.2.2 菌悬液的制备
        5.2.3 抑菌效果测定
        5.2.4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第三部分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连葛降糖片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及治疗现状
        1.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病因分析
        2.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
        3.结语
    第二章 方药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1.葛根
        2.黄连
        3.桑叶
        4.菊芋
        5.玉竹
    第三章 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剂型与工艺设计
        1.处方组成
        2.制法与工艺流程
    第二章、提取工艺研究
        1.葛根提取工艺研究
        2.黄连提取工艺研究
        3 桑叶等三味水提取工艺优选
    第三章 成型工艺研究
        1.仪器与试药
        2.方法与结果
    第四章 质量标准与控制方法研究
        1.原料药的质量标准研究
        2.连葛降糖片质量标准制定
    第五章 连葛降糖片初步稳定性考察
第三部分 结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不同载体和前体脂质体对盐酸小檗碱体外释放和大鼠体内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部分
    第一章 壳聚糖在药学方面的研究应用
    第二章 前体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提高盐酸小檗碱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
    第一章 盐酸小檗碱三种胶囊剂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盐酸小檗碱不同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2.2 盐酸小檗碱胶囊剂HPLC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3 盐酸小檗碱不同胶囊剂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盐酸小檗碱三种胶囊剂体内药物动力学的研究
        第一节 大鼠血浆中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2 对照品及内标溶液的配制
        2.3 空白样品的采集
        2.4 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
        2.5 方法学的考察
        第二节 大鼠口服盐酸小檗碱三种胶囊剂后血药浓度的测定
        1 仪器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药物的配制
        2.2 给药方案及样品采集
        2.3 样品处理及检测方法
        2.4 大鼠口服盐酸小檗碱三种胶囊剂后血药浓度的测定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第一节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含量及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 葡聚糖凝胶柱测定脂质体包封率方法的建立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2.2 单因素的考察
        2.3 正交设计试验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的研究
        第一节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理化性质的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前体脂质体颗粒的理化性质
        2.2 水合后脂质体的理化性质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初步稳定性的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2.2 前体脂质体的影响因素试验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胶囊剂体外释放及体内药动学的研究
        第一节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胶囊的体外释药情况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胶囊的制备
        2.2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胶囊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第二节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体内药物动力学初步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灌胃药物的配制
        2.2 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2.3 样品处理及检测方法
        2.4 大鼠口服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后血药浓度的测定结果及数据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小果博落回杀虫杀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源农药研究概况
        1.1.1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1.1.2 植物源杀菌剂概述
    1.2 博落回属植物研究进展
        1.2.1 博落回属植物简介
        1.2.2 博落回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1.2.3 博落回属植物药理研究
        1.2.4 博落回属植物农用活性研究
        1.2.5 博落回属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研究
        1.2.6 博落回属生物碱的分析方法
    1.3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设计思路
第二章 小果博落回化学成分预试及活性部位的确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小果博落回叶化学成分预试结果
        2.2.2 小果博落回不同部位的杀虫活性
        2.2.3 小果博落回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粘虫幼虫的生物活性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小果博落回的杀虫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2.3.2 小果博落回叶可作为后续研究的主要原料
        2.3.3 乙醇可作为小果博落回的主要提取溶剂
第三章 小果博落回总生物碱杀虫活性初探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植物材料和昆虫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拒食作用
        3.2.2 胃毒作用
        3.2.3 触杀作用
        3.2.4 毒杀作用
        3.2.5 小果博落回总生物碱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成虫种群抑制作用
        3.2.6 熏蒸作用
        3.2.7 生长发育抑制作用
        3.2.8 杀卵作用
    3.3 讨论
        3.3.1 小果博落回总生物碱对昆虫具有多种作用
        3.3.2 小果博落回总生物碱对昆虫具有一定的杀虫选择性
        3.3.3 小果博落回总生物碱杀虫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3.3.4 小果博落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四章 小果博落回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及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小果博落回不同萃取物对粘虫幼虫的拒食及毒杀活性
        4.2.2 小果博落回氯仿萃取物不同柱层析馏分对粘虫幼虫的拒食及毒杀活性
        4.2.3 化合物结构解析结果
        4.2.4 小果博落回8 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对粘虫3 龄幼虫的拒食及毒杀活性
        4.2.5 小果博落回6 种非生物碱类化合物对粘虫3 龄幼虫的拒食活性
        4.2.6 10 种化合物对菜青虫幼虫的毒杀活性
        4.2.7 10 种化合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毒杀作用
        4.2.8 10 种化合物对棉铃虫3 龄幼虫的毒杀作用结果
    4.3 小结与讨论
        4.3.1 小果博落回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特征
        4.3.2 生物碱可能是小果博落回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
        4.3.3 萜烯类化合物可能是小果博落回中另一类活性成分
        4.3.4 二氢血根碱的杀虫作用有必要深入研究
第五章 二氢血根碱对粘虫幼虫的毒力及几种酶系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药剂
        5.1.2 供试昆虫
        5.1.3 主要仪器设备
        5.1.4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毒力测定结果
        5.2.2 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测定结果
        5.2.3 乙酰胆碱含量测定结果
        5.2.4 ATPase 活性测定结果
        5.2.5 二氢血根碱对粘虫5 龄幼虫酯酶活性的影响
        5.2.6 二氢血根碱对粘虫5 龄幼虫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5.2.7 二氢血根碱对粘虫磷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5.2.8 二氢血根碱对粘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5.2.9 二氢血根碱对粘虫细胞色素 P450 O-脱甲基活性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二氢血根碱可能作用于粘虫的神经系统
        5.3.2 二氢血根碱对粘虫的毒杀活性与ATP 酶活性的关系
        5.3.3 二氢血根碱对粘虫的毒杀活性与AChE 活性的关系
        5.3.4 二氢血根碱对粘虫幼虫的毒杀作用可能与其对解毒酶的影响有关
第六章 小果博落回总生物碱抑菌活性初探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小果博落回总生物碱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6.2.2 小果博落回总生物碱对6 种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毒力测定结果
        6.2.3 小果博落回总生物碱对4 种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6.2.4 小果博落回生物碱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作用
        6.2.5 小果博落回总生物碱对小麦白粉病菌活体盆栽试验结果
    6.3 小结与讨论
        6.3.1 小果博落回总生物碱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6.3.2 小果博落回中各活性成分的杀菌活性强度需深入研究
        6.3.3 苯并菲啶类生物碱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有必要深入探讨
第七章 总结
    7.1 主要结论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4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部分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图谱
致谢
作者简介

(7)篦子三尖杉的组织培养及生物碱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篦子三尖杉的生物学特性
        1.1.1 外部形态
        1.1.2 内部结构
        1.1.3 化学成分
        1.1.4 地理分布
        1.1.5 生态与群落学特点
        1.1.6 篦子三尖杉的分类位置
    1.2 篦子三尖杉的研究简史
        1.2.1 篦子三尖杉的系统分裂学研究
        1.2.2 篦子三尖杉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1.2.3 篦子三尖杉的孢粉学学研究
        1.2.4 篦子三尖杉的细胞学研究
        1.2.5 篦子三尖杉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2.6 篦子三尖杉的植物化学研究
        1.2.7 篦子三尖杉的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
        1.2.8 篦子三尖杉的生物生态学和群落学研究
        1.2.9 篦子三尖杉的其他研究
    1.3 三尖杉属植物的组织培养和药用生物碱研究
        1.3.1 国内外对三尖杉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与评述
        1.3.2 三尖杉属植物药用生物碱的研究简史和现状
    1.4 生物碱介绍
        1.4.1 生物碱的性质
        1.4.2 生物碱的分类
        1.4.3 生物碱的药用作用
        1.4.4 生物碱提取与纯化技术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意义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 试验操作技术
        2.2.1 三种三尖杉老叶生物碱含量测定
        2.2.2 愈伤组织培养试验操作技术
        2.2.3 篦子三尖杉悬浮培养试验操作技术
    2.3 试验设计
        2.3.1 篦子三尖杉愈伤组织诱导试验
        2.3.2 篦子三尖杉愈伤组织培养和次生代谢物调控试验
        2.3.3 篦子三尖杉悬浮细胞培养的优化试验
        2.3.4 篦子三尖杉悬浮细胞培养中的高三尖杉酯碱次生代谢调控研究
    2.4 试验分析方法
        2.4.1 愈伤组织诱导中感染率测定
        2.4.2 愈伤组织诱导率测定
        2.4.3 愈伤组织生物量测定
        2.4.4 篦子三尖杉悬浮细胞培养参数的测定
        2.4.5 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体内高三尖杉酯碱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湖南地区三种三尖杉生物碱含量测定
        3.1.1 高三尖杉酯碱标准品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
        3.1.2 回收率计算
        3.1.3 三种三尖杉中三尖杉总碱类含量测定
    3.2 愈伤组织诱导
        3.2.1 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2.2 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讨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2.3 取材季节和取材部位对外植体感染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3.3 愈伤组织培养及高三尖杉酯碱代谢的调控
        3.3.1 蔗糖浓度、接种量和pH值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3.3.2 植物生长素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3.3.3 天然有机物对愈伤组织生长及其高三尖杉酯碱含量的影响
        3.3.4 愈伤组织生长曲线
    3.4 篦子三尖杉悬浮细胞培养的研究
        3.4.1 细胞生长曲线和高三尖杉酯碱含量变化曲线的研究
        3.4.2 接种量、摇床转速和蔗糖浓度对篦子三尖杉细胞生长的影响
        3.4.3 pH值对细胞生长及其高三尖杉酯碱含量的影响
        3.4.4 前体对细胞生长和高三尖杉酯碱代谢的影响
    3.5 不同培养方式对愈伤组织中高三尖杉酯碱含量的影响
4 结论
    4.1 湖南地区三种三尖杉叶片中高三尖杉酯碱的含量高低
    4.2 愈伤组织诱导
    4.3 愈伤组织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的调控
    4.4 篦子三尖杉悬浮细胞培养及高三尖杉酯碱代谢研究
    4.5 篦子三尖杉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培养细胞生长周期的研究
    4.6 篦子三尖杉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中高三尖杉酯碱的检测
5 展望与创新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8)通脉口服液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复方物质基础研究
        第一节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概况
        第二节 分离分析技术在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 通脉口服液的研究概况
        第一节 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第二节 三七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药材的质控研究
        第一节 黄芪的质控研究
        第二节 三七的质控研究
    第二章 复方主要化学部位的提取纯化研究
        第一节 通脉口服液提取工艺的优化
        第二节 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复方总皂苷的工艺研究
    第三章 复方不同化学部位的药效研究
        第一节 通脉口服液不同部位的免疫作用研究
        第二节 通脉口服液不同部位对大鼠血流变的影响
    第四章 复方有效部位的化学指纹图谱初步研究
        第一节 复方总皂苷的薄层色谱考察
        第二节 复方总皂苷的HPLC图谱初步研究
    第五章 复方化学成分研究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从三棵针中提取黄连素的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从三棵针中提取黄连素的条件[J]. 蔡怀友,魏锦奎,于香安. 中国药学杂志, 1993(01)
  • [2]小檗碱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 胡宝平,税丕先.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1(02)
  • [3]新疆欧洲鳞毛蕨中活性成分—生物碱的初步研究[D]. 周贤春. 新疆大学, 2007(06)
  • [4]连葛降糖片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D]. 李东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2)
  • [5]不同载体和前体脂质体对盐酸小檗碱体外释放和大鼠体内吸收的影响[D]. 杨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9)
  • [6]小果博落回杀虫杀菌作用研究[D]. 冯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7]篦子三尖杉的组织培养及生物碱检测[D]. 邹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02)
  • [8]通脉口服液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林煌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正交试验优化三针提取小檗碱的条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