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ω的二个巧妙用法(论文文献综述)
纪盛[1](2020)在《古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 ——基于诗歌、犒祀以及器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古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主要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经典文本中的女神形象进行解读,结合对考古材料和文物的分析,从不同时代(古风、古典、希腊化),不同方面(诗歌、犒祀、器物)对女神的形象做了比较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全文拟分五部:第一部分是引论,先介绍了阿芙洛蒂忒研究中所涉及的概念,梳理了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并交待了研究路径和使用的材料。第二部分是诗歌,分第一和第二两章,研究了赫西俄德、荷马以及第五首荷马颂诗的作者如何在相同的主旨下共同塑造了阿芙洛蒂忒的形象。第三部分是犒祀,分第三和第四两章,第三章探索了斯巴达与雅典的阿芙洛蒂忒犒祀形象,第四章探讨了雅典人的阿多尼斯节中的阿芙洛蒂忒。第四部分是器物,分第五和第六两章,第五章从一件巫术道具看一项源自阿芙洛蒂忒的魅惑巫术,第六章以一枚希腊化时期的钱币为线索,论及其中阿芙洛蒂忒所象征的博爱精神。第五部分是总结,概括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成果。
刘明元[2](2020)在《蒯因逻辑思想与本体论研究 ——基于清晰性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蒯因的逻辑哲学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然而,不断有学者批判蒯因的狭义逻辑观,认为他局限于将逻辑视为带等词的初等逻辑,远离了现代逻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学界不否认蒯因的本体论研究,认为它弥补了传统本体论超验性和思辨性方面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形而上学。我们在研究中惊喜地发现,蒯因的狭隘逻辑观和本体论承诺学说是其努力追求清晰性(clarity(1))知识的必然选择。蒯因追求这种清晰性的努力主要可见于两个方面。其一,蒯因严格区分逻辑的基本范畴,这种区分主要涉及符号的使用和提及、变项和模式字母、普遍词项和抽象单独词项、对于逻辑的对象性解释和替换性解释、外延对象和内涵对象、外延性语境和非外延性语境等。其二,通过语义上溯的策略,关联关于逻辑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研究,并辅之以对于“分析性”的批判,通过本体论承诺语义学标准的澄清,回应关于逻辑方法和同一性等经典哲学问题。这些努力不仅有助于清晰呈现已有逻辑研究的目标及其进展,有助于把代理函数和同构概念应用于本体论的还原,而且涉及对于词项意义和指称的逻辑语义学研究,并对逻辑命题、属性、关系、有效性、真值、类、以及序偶等逻辑范畴作出了澄清。蒯因的本体论取向有力地支持了关于逻辑的认识论研究,其本体论学说与其关于逻辑范畴的探讨相关,它们共同构成蒯因对于逻辑理论建构机制的新解释,也彰显出蒯因逻辑哲学追求客观性和清晰性的科学精神。本文主体部分的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紧紧围绕着清晰性主题逐步展开。在第一部分,我们从逻辑是否包括集合论、蒯因对经典逻辑的论述、蒯因对变异逻辑的回应、逻辑是否具有可修正性、蒯因对现代逻辑的重要贡献、蒯因的逻辑思想等方面对蒯因的逻辑研究工作及其成果作了详细介绍,并将蒯因逻辑思想归结为六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即衡量逻辑的清晰性标准、只承认带等词初等逻辑的狭义逻辑观、逻辑的根本任务、逻辑及逻辑真理的两大根基、逻辑与外部世界的间接联系以及简化人类整个概念系统意义上的逻辑可修正性。在第二部分,在解析和总结西方传统本体论研究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深入解析蒯因关于本体论承诺的语义学标准、识别实体的同一性标准以及本体论的相对性,并通过回答常见的相关逻辑哲学问题,论证蒯因本体论承诺学说的系统性与解释力。在第三部分,主要辨析蒯因自然主义哲学取向与其本体论的融贯性问题,除了集中呈现蒯因基于哲学追求清晰性的传统逻辑观转变,批判地反思其关于自然类的消去主义倾向,我们将澄清其集合论立场关于类的预设,并结合对其初等逻辑相关预设的分析,揭示蒯因逻辑哲学理论中存在的冲突,论证消除冲突的希望在于摒弃弗雷格、罗素等人的逻辑主义纲领,把非逻辑的集合论纳入蒯因逻辑哲学的整体理论建构之中,以满足自然科学理论的需要。第四部分是前三部分的升华,系统阐述了蒯因在逻辑研究和哲学研究中努力追求清晰性目标的重要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和不足之处。首先从西方哲学注重数学和逻辑的重要传统、清晰性在蒯因逻辑理论和本体论承诺学说之间的纽带作用以及蒯因对哲学的两大贡献等方面,深入发掘蒯因努力追求清晰性目标的重要理论价值。与此同时,蒯因所追求的清晰性充分体现了批判性思维的精髓,批判性思维又正好能够根除重直觉和了悟的中国传统文化温床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维陋习,并且能够有效地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从而有力地凸显了蒯因努力追求清晰性目标的不可忽略的实践意义。此外,追求严格的清晰性,会导致其狭义逻辑观偏离现代逻辑的主流思想,甚至成为现代逻辑发展的绊脚石;还会导致其本体论承诺学说仅仅适用于部分数学或全部传统纯数学的狭小范围,大大降低了其普适性。
张笑敏[3](2020)在《“方便”的多角度研究》文中认为“方便”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个词语,但其本义并非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意思。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中,“方便”有多个词义;在现代汉语中,“方便”也有不同的词义和用法。本文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出发,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平面对“方便”的意义用法进行研究,并结合语料库分析留学生习得“方便”的情况,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帮助。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简要介绍了选题缘由、文章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方便”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分析。第二部分是“方便”的来源及语义的历时演变。该部分着重考察“方便”一词的来源和本义,从历时角度对“方便”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语义演变脉络进行梳理,并尝试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方便”语义演变的认知机制。第三部分是“方便”的共时研究。该部分从共时角度分析了现代汉语“方便”在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平面的情况。重点分析了“方便”作为形容词、动词、名词时的语义情况和语法特征,以及由“方便”和其他词语构成的短语在不同语境下的语用特点。第四部分是留学生习得“方便”的偏误分析和教学方法。该部分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结合留学生习得“方便”的现状总结出“方便”的偏误类型、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第五部分是结语。该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和核心观点,同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张亮[4](2015)在《不动点方法与动态真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什么是真理?”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然而对真理论的系统、严格的逻辑语义学探讨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模型论产生之后。塔斯基于1933年为形式语言提供了形式语义学并试图用模型严格地刻画真谓词。从此,用模型来刻画真谓词成为了研究真谓词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用模型刻画真谓词指的是:为一个带真谓词的语言构造一个模型,在该模型中真谓词有一个一致的解释。除了一致性之外,模型刻画下的真谓词应当尽可能满足人们对真谓词的直觉。塔斯基是第一位对真谓词做严格的语义学研究的逻辑学家。他提出刻画真谓词的标准和语言分层理论,前者为许多学者所认同,而后者则受到了诸多的批评。后者受到批评的根本原因在于,塔斯基的真理论是一种静态的真理论。对某个语言,该语言的真谓词不是通过语言自身动态地去寻求对真谓词的刻画,而是站在语言之外去寻求对真谓词的刻画。在克里普克提出通过不动点方法寻找不动点模型来刻画真谓词之后,通过模型来刻画真谓词的理论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克里普克所使用的不动点方法与塔斯基的方法截然不同。不动点方法构建了一个模型序列,这个模型序列是一个动态地寻找对真谓词刻画的模型序列,在该序列中,克里普克最终选择了(最小)不动点模型来刻画真谓词,这是一种“动”“静”结合的刻画方式。这种刻画方式得到的最小不动点模型具有一些良好的性质并且可以通过“有根性”直觉来进行哲学辩护,但是无论从内在的角度还是从外在的角度来考察,克里普克的最小不动点模型所导致的最小不动点理论都是具有缺陷的。尽管许多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努力为最小不动点理论辩护,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到,这些辩护并不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最小不动点模型在刻画力上的不完全。基于这种原因,由其所得到的内在最小不动点理论又被称为低级的弗完全理论。鉴于通过不动点方法所得到的最小不动点模型是刻画力不完全的,古普塔提出了修正方法。修正方法在很多地方与不动点方法类似,也是通过构建模型序列来寻求对真谓词的刻画。因此,修正方法在实际上是不动点方法的变体。在构建模型序列的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修正规则,修正规则的哲学说明看似简单,实际上困难重重。另外,由于修正规则在极限规则处的不确定性,存在许多种真理修正理论且这些理论各有特点。通过综合前人的发展,菲尔德总结了三个具有良好性质的真理修正理论,并通过分析这三个真理修正理论得出如下结论:在真理修正理论中,关于真谓词的推理规则不保真。另外,由于在真理修正理论中排中律成立,但是存在语句φ使得φ和(?)φ两者都不成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合直觉。菲尔德通过改进修正方法并且将不动点方法和修正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带良好条件句的真理论,其理论结合了不动点理论和修正理论的优点。菲尔德将不动点方法的简洁性和修正方法所得到的理论的刻画表达力结合起来,使得他的理论克服了不动点理论刻画上的弗完全性和修正方法的复杂性。菲尔德构造了一个模型序列,其中存在类似于克里普克的最小不动点模型的可接受模型。在可接受模型中,T-模式可以被不受限制地满足,并且真概念是透明的。许多直觉上为真但是在最小不动点模型中不为真的语句,在可接受模型中都为真。然而,通过对菲尔德的确定算子的分析,可以发现从根本上来说,菲尔德的真理论仍然是弗完全的,因此其理论被称为高级的弗完全理论。用模型刻画真谓词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强化的说谎者语句的报复,报复问题涉及到模型刻画真谓词的局限性问题。通过分析模型论语言和实际语言可以看到,模型论语言并不能完全地反映实际的语言。因此,相对于模型的真谓词与实际的真谓词是有区别的,相对于模型的真谓词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际的真谓词。上述所有真理论都是用经典集合论语言所构造的,但是也存在用非经典集合论语言所构造的真理论,其代表是巴威斯等人的情境语义学。尽管在哲学解释上情境语义学与上述真理论差别很大,但是在形式构建上,笔者认为情境语义学与上述理论有许多类似之处:情境语义学对罗素型命题的批评实际上就是对最小不动点理论的弗完全性的批评;而它通过奥斯汀型命题将情境内化于命题的方案,也可以通过模型序列的构建来完成。不同之处在于,由于情境语义学采用的是非良基集合论,这使得它可以通过循环集合直接构造自指命题而不需要通过哥德尔编码来进行,然后通过对循环集合的结构的分析来刻画真谓词并且解决语义悖论问题。总而言之,情境语义学是用非良基集合论对克里普克的(最小)不动点理论的重新阐述。克里普克、古普塔和菲尔德这三人的真理论是近四十年来模型刻画真谓词的主要理论,而情境语义学在某种程度上也与不动点方法密切相关。因而,如果将古普塔的修正方法看做是不动点方法的一个变体,并且不考虑各个模型刻画理论的哲学辩护的话,那么如下断言并非言过其实:不动点方法在近四十年的时间内在用模型刻画真谓词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本文主要是对模型刻画理论近四十年的发展历史做一个分析。通过深入考察克里普克的最小不动点理论、古普塔等人的真理修正理论和菲尔德的带良好条件句的真理论等主要的真理论,并细致地对这些真理论所使用的方法进行比较,揭示出对真谓词的模型刻画实际上是一个模型序列建构的过程。随着模型序列发展,对真谓词的刻画变得越来越恰当,最终达到稳定状态。这个过程是一个“动”“静”结合的过程,通过动态寻找来达到对真谓词的稳定刻画。笔者明确地指出,“动”指的就是模型序列的发展过程,而“静”指的是模型经过一定过程的发展之后稳定于某一个模型或者某些模型,通过这种方式能达到对真谓词在形式技术上的一个“动”“静”结合的刻画。
禹杭[5](2019)在《隐喻广告效果研究 ——基于消费者学习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并运用到营销活动中去,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国广告市场规模的扩大、广告支出费用的攀升。然而,在广告产业发展迅猛的今天,有关广告效果的问题仍然牵动着各方利益者的神经,因为对广告主而言,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还是高额的广告费用能否产生预期的广告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设计出对消费者更有劝说效果的广告,广告设计者们经常借助各式各样的修辞方式向消费者传递广告卖点,隐喻就是其中之一,而采用隐喻这种形式含蓄地传递广告卖点的广告即为隐喻广告。鉴于隐喻在提升广告劝说效果上的价值逐渐得到广告实践者们的关注,研究隐喻广告效果就成了相关领域学者的兴趣点。然而,目前该话题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学界,国内学者鲜有发声。因此,本文以国内企业的隐喻广告实例为现实依据、以国内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国情境下隐喻广告的效果。此外,以往文献基于修辞学视角对该话题的研究已经涉及各个层面,继续在这个视角下进行研究很难再有新的发现,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寻找新的视角进行研究上的突破。因此,本文创新性地从消费者学习这一视角入手,聚焦于该领域的知识迁移理论,将隐喻视作一种内在学习途径并对其在广告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丰富该领域的研究。隐喻在广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是研究隐喻广告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本文首先进行了一项预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对国内主流杂志上隐喻广告的应用现状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第三章)。主要发现是:(1)隐喻作为一种广告策略确实被广泛地应用于广告实践,这表现为近20%的商业广告使用了隐喻,而且这些隐喻广告中有四分之一都使用了不止一个隐喻;(2)隐喻广告的广告主大多是经营实物类产品的企业,隐喻多被它们用来传递广告卖点,如产品特征和产品利益;(3)标题和正文是广告中出现隐喻最多的位置,但这些位置上的隐喻往往具有较低的新颖度,相比之下,广告图画中出现隐喻的比例稍低一些,但这些隐喻都具有较高的新颖度。在第三章预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以下三项具体研究:研究一以是否采用隐喻这一内在学习机制为出发点,对隐喻形式如何影响广告效果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发现是:(1)就认知效果而言,使用隐喻比不使用隐喻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结构关系而非属性特征的知识迁移,且更容易产生不符合预期的认知推断,这两种表现促使隐喻广告比非隐喻广告产生了更多的认知精细加工;(2)就情感效果而言,使用隐喻比不使用隐喻会使消费者产生更积极的广告态度,但是隐喻源域本身所具有的情感特征会调节消费者对隐喻广告的态度;(3)就行为效果而言,隐喻广告确实比非隐喻广告更容易让人产生购买意向,而这一效果会受到隐喻源域本身所具有的情感特征和解释性信息存在与否的调节作用;(4)在隐喻形式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中,认知精细加工程度和广告态度先后发挥中介作用,但是如果将相关因素的调节作用纳入考虑范畴,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隐喻广告的传播效果都会按照“认知-情感-行为”这一路径来生成。研究二以使用什么样的隐喻作为内在学习机制为出发点,对隐喻内容如何影响广告效果进行了理论探讨(第五章)。本文指出,以往研究用来解释隐喻广告效果成因的观点——预期偏离观仅考虑了隐喻形式在广告效果生成中的作用,但是如果将隐喻视作内在学习途径的话,除了隐喻形式的作用,隐喻内容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隐喻内容也是隐喻广告生成相应效果的一个重要来源,具体而言,构成隐喻的源域概念与目的域概念之间的概念相似度决定了不同隐喻在内容上的差异,而这种内容上的差异与形式上的差异一样,会促成隐喻广告效果的生成。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支持这一观点,即相比由两个概念相似度较高的概念组成的隐喻,由两个概念相似度较低的概念组成的隐喻更容易引发广告受众产生更多的认知精细加工、更积极的广告态度和更高的购买意向。研究三综合了研究一和研究二,以视觉注意在消费者学习过程和广告加工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为立足点,借助眼动技术同时分析了隐喻形式和隐喻内容如何影响消费者对广告的视觉加工,并进一步探讨了隐喻广告视觉加工和广告效果评估之间的关系(第六章)。主要发现是:(1)就隐喻形式的作用而言,是否使用隐喻在捕获广告受众的视觉注意力上不存在差异,但是使用隐喻比不使用隐喻能让广告受众在广告卖点以及品牌信息上产生更多的视觉注视;(2)就隐喻内容的作用而言,使用什么样的隐喻在捕获广告受众的视觉注意力上也不存在差异,但是使用由两个概念相似度较高的概念组成的隐喻比由两个概念相似度较低的概念组成的隐喻更容易让广告受众产生更多的视觉注视;(3)消费者对隐喻广告的视觉加工和效果评估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即并不是获得最多视觉注视的隐喻广告一定最受消费者喜欢。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出了以下贡献。理论方面:(1)全面揭示了隐喻广告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效果上的具体表现,并进一步揭示了隐喻广告效果的生成路径;(2)提出隐喻广告效果的生成不仅是形式的作用,还有内容的作用;(3)揭示了隐喻形式和隐喻内容作用下消费者对广告的视觉加工特征,并提出隐喻广告的视觉加工特征和广告评估效果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实践方面:(1)使用隐喻形式传递广告卖点确实与使用直白的非隐喻形式产生了不一样的广告效果,而且广告中是否使用隐喻确实能通过认知反应和情感反应影响到购买意向;(2)广告实践中并不是使用了隐喻便可高枕无忧,在确定使用隐喻形式后还需要进一步考虑使用什么样的隐喻;(3)广告实践中使用隐喻形式传递广告卖点并不是捕获受众视觉注意的有效方式,但是如果广告主希望受众能够在广告卖点以及品牌信息上停留更长时间,隐喻表达确实比非隐喻表达更为有效,不过广告实践者也要注意,受众对隐喻广告的视觉加工与其对广告的反应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为最吸引受众视觉注意力的隐喻广告并不一定能让受众产生最积极的反应。
王洛岚[6](2016)在《言说·理性·神性—逻各斯在西方早期文论中的意义演变》文中研究指明“逻各斯”是西方文明源发性概念之一,它对西方文化与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比较文学尤其是比较诗学而言,如何从历史发展中探讨理论的源头,以一种比较的视野从他者参照自身,从而促进双方的交流和理解是学者们肩负的重任。虽然目前国内不乏关于逻各斯的研究,却不曾有人对其进行历史溯源,考察它在西方早期文论中的意义演变轨迹。通过现存的古希腊文学作品、历史资料,以及考古发现,本文认为逻各斯的意义演变与早期希腊社会变迁密不可分,且主要体现为“言说”、“理性”、“神性”这三个阶段。古代希腊社会并不存在所谓的标准希腊语,而是根据不同的群体形成不同形式的方言。虽然口语形式多样、口音有所差异,但其语法和词汇内涵皆保持在希腊语的范畴之内,分享并反映了一种基本统一的文化,而这种文化与主要表现为神话的秘索思密不可分。秘索思代表了一种独立于真假判断之外,记忆遥远、无法考察其真实性却又极具权威性的言说方式。与这种主流言说迥异的便是逻各斯,它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诗篇中多表现为“谎言”,是一个虚幻、不真的故事。到了公元前5世纪左右,逻各斯的使用频率极速上升,尽管仍然保留了虚假的特点,但在戏剧家手中它又有了真实的意味,由此便形成了真假逻各斯的角逐。这种从虚假走向真实的转变与当时希腊社会的变革密切相关。迈锡尼文明的覆灭让社会陷入混乱,使人们产生回归秩序的诉求;随后城邦兴起,加之伊奥尼亚地区通过殖民和贸易储备了相当的财富,让一部分人从生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有闲暇思考抽象的问题。这些变化让人们逐渐抛弃了对神的崇拜,转而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思考世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逻各斯逐渐成为一种理性的言说,甚至被赫拉克利特尊为宇宙法则。但即便如此,语言的双重性问题仍存于巴门尼德的诗篇之中。之后智者将逻各斯视为一种变动的、用于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爱智者苏格拉底却认为逻各斯构成了人类最高级的活动,并认为其中包含着知识与真理。而后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哲学传统,否定诗是一门技艺,谴责诗人的非道德性并将其逐出理想国。但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了纯粹的哲学家与城邦之间的永恒冲突。基于此,他将神话加以改编,通过让秘索思和逻各斯结合,以一种诗性的方式言说道理,利用前者不言自明的话语权威性实现后者对民众的教育。柏拉图的这种尝试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被固定下来,并以“诗学”命名,处于历史和哲学的中间地带。也是在亚氏那里,逻各斯的理性意义被进一步加强,成为人与动物的差别所在。到了希腊化时期,斯多葛学派在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对逻各斯作了“内”与“外”的区分:他们将事物、争论、区别、综合、分析之间的联结视为内在的逻各斯,而外在的逻各斯才是在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可识别的声音”。经由该学派的发展,逻各斯不仅是理性,甚至被直接指称为神。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则根据这一理论,将逻各斯视为神的内在神性,使之成为联系神和感观世界的中介。而逻各斯的这种中介身份到了《约翰福音》中则被实体化为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约翰将逻各斯称作上帝之子,通过逻各斯的人格化,实现我父的显现,并完成救世的使命。
倪璐璐[7](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提出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梁鹏[8](2016)在《亚里士多德悲剧概念研究 ——以《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现存的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悲剧”是《诗学》的中心概念之一,又是我国文学、美学研究的重要参照物。我们有必要给亚氏悲剧概念一个本体论的定位。本研究采用比较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及古典语文学方法,以亚氏《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为中心,辅之以1600年至1900年三百年间的7个拉丁文《诗学》翻译注疏本,及1773年至今的若干古希腊文、古希腊文—拉丁文、古希腊文—德文、古希腊文—英文、拉丁文、拉丁文—德文、梵文—德文辞书,力图通过文本的细读,给《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中的悲剧概念一个本体论的定位,亦即亚氏眼中的悲剧是什么。第一章首先对τ(?)αγωδΙα(悲剧)进行词源学分析。依照先西文后中文,先古典语文后现代语文的顺序依次梳理,旨在追根溯源,厘清τ(?)αγωδΙα一词在从古至今,从西到东的演变与流传过程中,词义中相对恒定的与变化了的成分。第二章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对τ(?)αγωδΙα一词进行分析。宏观视角中,分析τ(?)αγωδΙα在《诗学》文本中章节及主题的分布,以找出与悲剧概念相关性高的其他美学概念。微观视角中,对《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中的所有τ(?)αγωδΙα及其派生词进行全面分析。第三章将τ(?)αγωδΙα与《诗学》中的相关美学概念作比较分析,这些概念包括:πΟΙεω(创作)、με(?)Οζ(要素、元素、部分)、μυ(?)Οζ(故事、情节)、μΙμ(?)σΙζ(模仿或艺术再现)、(?)ωμωδΙα(喜剧)及επΟπΟΠα(史诗)。先对这些概念本身的意义进行梳理,而后分析它们与τ(?)αγωδΙα间的共性与个性。第四章首先分析《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中集中与散见的关于悲剧概念的论述,而后分析亚里士多德心目中理想的最佳的悲剧的特征。在亚里士多德《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中,τ(?)αγωδΙα概念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通过对实际存在的悲剧作品的抽象概括得出的悲剧概念,符合这个概念的特征的作品可以叫做悲剧,这一概念可以简单地表述为:τ(?)αγωδΙα指具备故事情节的、复杂的、能引人同情畏惧的文字作品或舞台表演,或指创作上述文字作品或进行上述舞台表演的行为。另一个是亚里士多德理想中的最好的悲剧的概念,也可简单地表述为:具备悲剧之体用但能达到荷马史诗的艺术效果的悲剧就是最好的悲剧。
许红菊[9](2012)在《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文中指出依据现代修辞学的观点,只要是在运用语言,就涉及到修辞的问题,修辞即等同于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汉语词汇的发展与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词义的演变、词语形式的产生及替换等都是在修辞的作用和影响下发生的。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探索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非常有价值的课题。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建立了汉语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理论体系;(2)论述了各种具体修辞方式及修辞现象影响词汇发展的原理和表现;(3)考察了具体词汇在修辞作用下的历时演变过程,并对同一修辞方式作用下的词汇发展演变情况进行了搜集、归纳和总结;(4)对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全文共有12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材料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对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的理论总述,包括“修辞理论基础”、“汉语词汇发展理论基础”、“语言运用、修辞创新、词汇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修辞现象转化为词汇现象的条件和过程”等。接着我们分为积极修辞和一般性修辞上下两篇对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加以了论述。第三章到第八章为上篇,分别论述了夸张、移就、转类、仿拟、双关、断取、连及、通感这八种积极修辞方式与汉语词汇发展的关系。第九章到第十一章为下篇,分别从“词语的搭配组合”、“句式的选用”、“汉语韵律修辞”三个方面论述了一般性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最后一章为总结,包括研究得出的结论、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次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建立了相对完整意义上的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体系。本文将“修辞”定义为“语言的运用”,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全文,做到了理论和实际应用的一致性。首次将一般性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也纳入到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体系中,以期构建完整的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系统。积极修辞部分作为对前人研究的补充重点考察了以往在词汇发展方面被关注不多的辞格,如夸张、双关、移就、断取、连及等等。2.注重从历时角度描述揭示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具体过程。本文不仅仅限于将各种修辞方式作用下的词汇现象进行罗列归类,而是致力于探索具体词汇在修辞作用下的动态演变历程,以词汇发展各个阶段的历时语料作为依据,注意对修辞行为发生伊始时的原始语境的挖掘,力求将修辞作用下的具体词汇发展演变过程客观呈现出来。3.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提出了具有一定新意的观点和想法。如我们主张将动词、形容词在词形不变即不增加任何形式标记的前提下用作主宾语且意义发生变化的情况视作为动词、形容词转类为名词,并将这种类型纳入到修辞转类的范畴。又如我们对仿拟修辞与仿拟造词法加以了区分,认为两者在运用的目的与动机、创造出的形式的性质、概念表达的情况、关联类型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由此而导致它们影响词汇发展的方式、过程和程度均有所不同。我们指出仿拟造词法是由仿拟修辞发展而来的,其近些年来的盛行有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并预测其在未来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还对过去认为的一些双关影响词义发展的例证加以了否定,指出它们要么是通过隐喻引申形成的,要么只是象征意义而并非词汇本身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双关影响词汇发展的条件和范围,并以具体例证论证了真正由双关引起的词汇发展的现象。关于“连及”修辞现象,我们分析了其与偏义复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指出不是所有的偏义复词都是由“连及”发展而来的。如“动静”一词就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存在一个“连及”的过程,它实际上是由反义并列词组通过概括正反两极的意义固化而来的,“动静”偏义是在其已经完成词汇化以后。我们还首次把韵律因素纳入到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体系中,将韵律修辞分为了积极韵律修辞和一般性韵律修辞,并分别对它们影响词汇发展的情况加以了分析与论述。
徐采霞[10](2015)在《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语序研究视角,运用语义分析、偏误分析和汉外语言对比等研究方法,基于大规模现代汉语语料库,对汉语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进行了系统考察。第一章是绪论,交代了本文研究的缘起,系统梳理了相关研究的学术史以及目前的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并就本文所采用语料的来源、搜集方法等问题作了说明。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考察了双音形容词作状语和作补语时形容词的语义特点、句法限制和语用功能,按照从唯状形容词到可状形容词、从唯补形容词到可补形容词的思路,分层次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双音形容词前置于动词作状语或后置于动词作补语的句位选择,是形容词的述物性和述行性、动词的支配性、动词和形容词之间潜在的语义关联以及状语和补语的句位意义等因素共同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第四章分析了双音可状可补形容词状补异位现象。根据形容词的语义指向,分语义指向动词、指向动词施事、指向动词受事以及评价句子所述事件四种情况,考察了形容词状补异位的句法语义限制条件,以及形容词状补异位引起的句子语义和语用功能变化。我们认为,形容词作状语或作补语不是孤立的句法结构改变,形容词状补异位引发语义和语用功能的相应变化。第五章对外国学生习得汉语形容词状补功能的主要偏误进行了分析。从汉语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汉语规则泛化和学习策略等方面分析了偏误原因。我们认为,汉语补语双重语义结构的复杂性以及补语这一句法成分的独特性是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本章还考察了部分对外汉语教材对汉语补语这一语法项目的解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第六章在对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描写和偏误分析的基础上,将汉语形容词前置于动词作状语和后置于动词作补语现象分别跟英语西班牙语方式状语和结果状语进行了对比。我们认为,汉语补语和英语西班牙语的后置方式状语都具有焦点性和某种程度的谓语性,但二者之间存在木质区别。汉语补语是高度语法化的焦点性句法成分,不仅在语法功能上超出了后置状语,而且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补语句具有很强的篇章衔接功能。本章还通过汉语和英语的对比,从概念化视角对比分析了汉语补语的复合认知结构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从有界化角度解释了形容词作状语和作补语时,与之组配的动词的有界性跟形容词有界性相匹配的特点。第七章是结语,总结了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基本认识,概述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和可拓展的研究领域。
二、ω的二个巧妙用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ω的二个巧妙用法(论文提纲范文)
(1)古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 ——基于诗歌、犒祀以及器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概念、方法与材料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范畴 |
一 解题 |
二 阿芙洛蒂忒是谁? |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 |
一 重新认识一位神:有关阿芙洛蒂忒研究的近况 |
1.研究的趋势与转变 |
2.对犒祀活动的研究 |
3.对形象职能的把握 |
4.对观念象征的理解 |
二 如何研究一位神:本文研究阿芙洛蒂忒形象的写作思路 |
第三节 文章结构与资料来源 |
一 篇章布局 |
二 材料筛选 |
三 体例说明 |
上编:诗歌 |
第一章 赫西俄德与荷马对阿芙洛蒂忒形象的艺术处理 |
引言:赫西俄德与荷马的竞赛 |
第一节 《神谱》与《劳作与时日》中的阿芙洛蒂忒 |
一 一场离奇的缺席 |
二 乌拉诺斯之女 |
三 被区别对待的阿芙洛蒂忒 |
第二节 《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中的阿芙洛蒂忒 |
一 奥林波斯的名分 |
二 无所事事的阿芙洛蒂忒 |
三 一次遭拒的请愿 |
小结 |
第一章 附录:澄清柏拉图《会饮》中的“两位阿芙洛蒂忒”之说 |
第二章 《致阿芙洛蒂忒的荷马颂诗》的情节主题及其创作意图 |
引言:坠入爱河的爱神 |
第一节 HH5的剧情与文本 |
一 HH5叙事梗概 |
二 HH5形成时间和创作地点 |
三 HH5的抄本传统及其首刊本 |
第二节 第一首《致阿芙洛蒂忒的荷马颂诗》中译 |
第三节 掌控阿芙洛蒂忒(操持之事) |
一 诗篇中的各种角色,以及诗篇的布局 |
二 诗篇中各角色的象征意义,及其对应关系 |
1.山泽女仙 |
2.伽倪墨德斯和提托诺斯,以及安奇塞斯 |
3.埃涅阿斯,或与宙斯 |
4.野兽 |
5.三女神(雅典娜、阿尔特弥斯、赫斯提娅) |
三 从语义方阵看诗篇的叙事逻辑 |
1.X型语义方阵 |
2.O型语义方阵 |
四 神也会痛苦:阿芙洛蒂忒的“埃涅阿斯” |
第四节 在赫西俄德与荷马之间 |
小结 |
第二章 附录: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非罗马人的维纳斯 |
上编合论:驯服最后的提坦 |
中编:犒祀 |
第三章 城邦犒祀中的阿芙洛蒂忒 |
引言 |
第一节 斯巴达戎装的阿芙洛蒂忒神像 |
一 两尊武装的爱神像 |
二 被缚的神像 |
三 可怖的神像 |
四 立像的规律 |
五 失踪的神像 |
六 斯巴达人二元对应的阿芙洛蒂忒 |
第二节 阿提卡海边的阿芙洛蒂忒神庙 |
一 比雷埃夫斯港的阿芙洛蒂忒 |
二 阿芙洛蒂忒的圣所 |
三 海港与海神 |
四 阿芙洛蒂忒与大海 |
五 雅典人的阿芙洛蒂忒 |
六 雅典人一脉相承的阿芙洛蒂忒之链 |
小结:“媾兵”与“引航”之神 |
第三章 附录:犒祀(cult)中译小议,略说引纳(initiation)与酹奠(libation) |
第四章 雅典阿多尼斯节中的“阿芙洛蒂忒” |
引言 |
第一节 雅典的阿多尼斯节 |
一 屋顶和梯子,还有夏季的盆栽 |
1.夏季的阿多尼斯节 |
2.屋顶和梯子 |
3.盆栽 |
二 观察雅典阿多尼斯节的三种视角 |
第二节 爱神的伴侣 |
一 另一种“引纳礼仪” |
二 女神与少年 |
第三节 哀悼的意义 |
一 葬礼哀悼与雅典妇女 |
二 阿芙洛蒂忒与哀悼中的女性 |
第四节 阿多尼斯节妇女 |
一 女神、娼妓、妻子与少年 |
二 阿芙洛蒂忒(哀悼的女性)v.s.雅典娜(雅典城邦) |
三 集体之声,或女性歌队 |
小结:活着的“女神” |
第四章 附录:庇昂的《祭阿多尼斯文》中译 |
中编合论:女神侧身像 |
下编:器物 |
第五章 阿芙洛蒂忒与古希腊的魅惑巫术 |
引言 |
第一节 小鸟与轮子:一架激发情欲的装置 |
一 神 |
二 道具 |
三 人 |
第二节 欲火与折磨:魅惑巫术的仪式和咒语 |
一 和相似咒语的比较 |
二 与同类法器的对比 |
三 施咒:言与行 |
第三节 魅惑巫术的倒转使用与阿芙洛蒂忒形象的转落 |
一 以彼之道:伊克西翁的受罚与魅惑巫术道具运用的反转思维 |
二 生存之技:古希腊妓女对魅惑巫术的反转使用 |
三 阿芙洛蒂忒“消失” |
小结:性爱女神 |
第六章 阿芙洛蒂忒与希腊化时期的理想城邦实践 |
引言:博爱女神 |
第一节 月之背面:钱币上端坐的阿芙洛蒂忒与一座理想城 |
一 失落的天空城 |
二 真实的理想城 |
第二节 太阳王:创建天空城的动因 |
一 自诩为神 |
二 狂心之城 |
三 语言大同 |
四 效法君王 |
五 阿芙洛蒂忒的统治 |
第三节 星星之火:亚历克萨尔科斯的继业者? |
一 哲学思想 |
二 神话思维 |
三 君王观念 |
四 小亚余晖 |
五 东方回响? |
小结 |
下编合论:私情与博爱 |
总结 |
图表目录 |
古史分期 |
缩略语表 |
参考文献 |
文献索引 |
专名索引 |
后记 |
(2)蒯因逻辑思想与本体论研究 ——基于清晰性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蒯因本人的著述 |
2.国内研究状况 |
3.国外研究状况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2 论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可能创新之处 |
第2章 蒯因狭义逻辑观是其清晰性追求的必然产物 |
2.1 从含集合论的逻辑到不含集合论的逻辑 |
2.1.1 逻辑包括集合论 |
2.1.2 逻辑不包括集合论 |
2.2 蒯因论经典逻辑 |
2.2.1 蒯因论真值函项和布尔函项 |
2.2.2 蒯因论量化逻辑 |
2.2.3 蒯因论逻辑真理 |
2.3 蒯因对变异逻辑的回应 |
2.3.1 蒯因论模态逻辑 |
2.3.2 蒯因论命题态度逻辑 |
2.3.3 蒯因论谓词函子逻辑 |
2.3.4 蒯因论多值逻辑和直觉主义逻辑 |
2.4 蒯因论逻辑的可修正性 |
2.5 蒯因对现代逻辑的贡献和逻辑思想 |
2.5.1 蒯因对现代逻辑的贡献 |
2.5.2 蒯因基于清晰性的逻辑思想 |
第3章 逻辑赋予蒯因本体论以清晰性 |
3.1 蒯因本体论承诺学说提出的背景 |
3.1.1 超验的、思辨的西方传统本体论存在着严重缺陷 |
3.1.2 蒯因对西方近代和现代反形而上学观点的批评 |
3.1.3 蒯因对弗雷格、罗素等人的逻辑分析方法的采用 |
3.2 蒯因本体论承诺的语义学标准 |
3.2.1 蒯因对本体论承诺语义学标准的具体表述 |
3.2.2 准确表述本体论承诺语义学标准的要点 |
3.2.3 举例说明本体论承诺语义学标准的具体应用 |
3.3 蒯因识别实体的同一性标准在逻辑解释和本体论选择中的具体应用 |
3.3.1 蒯因识别实体的同一性标准在逻辑解释中的具体应用 |
3.3.2 蒯因识别实体的同一性标准在本体论选择中的具体应用 |
3.4 本体论的相对性 |
3.4.1 指称的不确定性 |
3.4.2 本体论的相对性 |
3.4.3 本体论还原的相对性 |
3.5 蒯因本体论承诺学说的清晰性特征 |
第4章 重归于融贯的蒯因本体论并未丧失其清晰性 |
4.1 后期蒯因的哲学框架与其本体论不融贯 |
4.2 初等逻辑与集合论的区别和联系 |
4.2.1 初等逻辑与集合论之间的区别 |
4.2.2 初等逻辑与集合论之间的联系 |
4.3 标准语法与集合论语法的异同 |
4.4 蒯因本体论融贯性的回归 |
4.5 重归于融贯的蒯因本体论并未丧失其清晰性 |
第5章 蒯因追求清晰性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与不足之处 |
5.1 蒯因追求清晰性的理论价值 |
5.1.1 蒯因追求清晰性是西方哲学注重数学和逻辑的重要传统的延续 |
5.1.2 清晰性是蒯因逻辑理论和本体论承诺学说联系的纽带 |
5.2 蒯因追求清晰性的实践意义: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 |
5.2.1 蒯因追求的清晰性实质上是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标准 |
5.2.2 重直觉和了悟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滋生思维陋习的温床 |
5.2.3 培养批判性思维是根除思维陋习和增强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
5.3 蒯因追求清晰性的不足之处 |
结语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方便”的多角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应用价值 |
四、研究现状 |
(一)关于“方便”的词性问题 |
(二)“方便”的语义研究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方便”的来源及语义的历时演变 |
第一节 “方便”的来源及本义 |
一、“方便”的来源 |
二、“方便”的本义 |
第二节 “方便”语义的历时演变 |
一、“方便”语义的历时演变 |
(一)智慧义 |
(二)教化义 |
(三)救助义 |
(四)巧妙义 |
(五)便利义 |
(六)容易义 |
(七)机会义 |
(八)舒适义 |
(九)排泄大小便义 |
(十)合适义 |
(十一)方法义 |
(十二)设法义 |
(十三)富裕义 |
二、小结 |
第三节 “方便”语义演变的认知机制 |
一、隐喻 |
二、转喻 |
三、小结 |
第二章 “方便”的共时研究 |
第一节 现代汉语“方便”的语义分析 |
一、“方便”作为形容词时的语义分析 |
(一)便利义 |
(二)合适义 |
(三)富裕义 |
二、“方便”作为动词时的语义分析 |
(一)使便利、给予便利义 |
(二)排泄大小便义 |
三、“方便”作为名词时的语义分析 |
第二节 现代汉语“方便”的语法分析 |
一、“方便”作为形容词时的语法分析 |
(一)“方便”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方便”与其他词的组合能力 |
二、“方便”作为动词时的语法分析 |
(一)“方便”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方便”与其他词的组合能力 |
三、“方便”作为名词时的语法分析 |
(一)“方便”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方便”与其他词的组合能力 |
第三节 现代汉语“方便”的语用分析 |
一、会话含义原则 |
(一)“大开方便之门”的语用分析 |
(二)“方便一下”的语用分析 |
(三)“方便方便”的语用分析 |
(四)“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语用分析 |
(五)“行个方便”的语用分析 |
二、委婉语的礼貌功能 |
(一)“手头(儿)方便”的语用分析 |
(二)“方便方便”的语用分析 |
(三)“方便一下”的语用分析 |
第三章 留学生习得“方便”的偏误分析和教学方法 |
第一节 留学生习得“方便”的偏误情况 |
一、语义方面 |
二、语法方面 |
(一)词语搭配不当 |
(二)词性问题 |
第二节 留学生习得“方便”的偏误成因分析 |
一、目的语知识负迁移的影响 |
二、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知识负迁移的双重影响 |
三、教师教学策略的影响 |
第三节 习得“方便”的教学方法 |
一、对比教学法 |
二、词语搭配练习法 |
三、文化语境导入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不动点方法与动态真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0.1 研究背景 |
0.1.1 真谓词模型刻画的历史沿革 |
0.1.2 真谓词模型刻画的研究概况 |
0.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0.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0.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0.3.1 研究方法 |
0.3.2 文章结构 |
0.3.3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哥德尔-塔斯基经典真理论 |
1.1 皮亚诺算术系统与带真谓词T的算术语言 |
1.1.1 算术语言L_(PA),语言L_T的语法和在经典二值逻辑下的语义 |
1.1.2 哥德尔编码与皮亚诺算术系统 |
1.2 塔斯基的贡献 |
1.2.1 塔斯基不可定义性定理 |
1.2.2 塔斯基的语言分层理论 |
1.3 小结 |
第二章 不动点方法下的最小不动点理论 |
2.1 不动点方法提出的背景和不动点存在的证明 |
2.1.1 不动点方法提出的背景 |
2.1.2 不动点存在的证明 |
2.2 有根性直觉和最小不动点理论 |
2.2.1 克里普克的“有根性”直觉 |
2.2.2 莫得林的“有根性”直觉 |
2.3 最小不动点模型及其闭模型的性质 |
2.3.1 最小不动点模型的性质 |
2.3.2 最小不动点模型闭模型的性质 |
2.4 内在理论和外在理论的问题及其辩护 |
2.4.1 内在理论和外在理论 |
2.4.2 关于外在理论的论争 |
2.4.3 对内在最小不动点理论的辩护——非公理化路径 |
2.5 小结 |
第三章 修正方法下的真理修正理论 |
3.1 真谓词是一个循环谓词 |
3.2 真谓词的修正规则 |
3.2.1 修正规则的哲学说明与沙皮罗的诘难 |
3.2.2 关于修正序列的一些性质 |
3.2.3 修正方法与不动点方法的比较 |
3.3 菲尔德提出的三个真理修正理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动点方法与修正方法的结合——带良好条件句的真理论 |
4.1 菲尔德的真理论的背景 |
4.2 菲尔德的带良好条件句的真理论 |
4.3 菲尔德理论所使用的方法——不动点方法与修正方法的结合 |
4.4 菲尔德理论所面临的问题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一些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
5.1 说谎者语句的报复 |
5.1.1 说谎者语句复仇的一般性讨论 |
5.1.2 最小不动点理论对报复现象的回应 |
5.1.3 修正理论中的报复现象及其解决 |
5.1.4 带良好条件句理论中的报复现象 |
5.2 理论的弗完全性 |
5.3 语境敏感下的真谓词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隐喻广告效果研究 ——基于消费者学习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分析 |
1.2.1 隐喻广告 |
1.2.2 广告效果 |
1.2.3 消费者学习 |
1.2.4 广告媒介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隐喻广告效果研究 |
2.1.1 隐喻广告的类别 |
2.1.2 隐喻广告效果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
2.1.3 隐喻广告效果的影响因素 |
2.2 消费者学习研究 |
2.2.1 理论研究 |
2.2.2 应用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2.4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3章 隐喻广告的应用现状及特征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筛选研究样本 |
3.1.2 广告信息编码 |
3.1.3 编码信度测评 |
3.2 研究结果 |
3.2.1 编码信度测评结果 |
3.2.2 广告信息编码结果 |
3.3 总结和讨论 |
第4章 隐喻形式对广告效果的影响研究 |
4.1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
4.1.1 隐喻广告的认知效果 |
4.1.2 隐喻广告的情感效果和行为效果 |
4.1.3 隐喻源域情感特征对隐喻广告效果的调节作用 |
4.1.4 广告有无解释性信息对隐喻广告效果的调节作用 |
4.1.5 隐喻广告各效果之间的关系 |
4.2 研究方法 |
4.2.1 广告产品选择与品牌名称拟定 |
4.2.2 实验材料的制作 |
4.2.3 因变量 |
4.2.4 被试与实验流程 |
4.3 研究结果 |
4.3.1 操纵检验 |
4.3.2 假设检验 |
4.4 总结和讨论 |
第5章 隐喻内容对广告效果的影响研究 |
5.1 隐喻内容影响广告效果的理论探讨 |
5.1.1 预期偏离观的基本观点及其不足 |
5.1.2 本研究对预期偏离观的补充 |
5.2 隐喻内容影响广告效果的实验验证 |
5.2.1 研究问题与假设 |
5.2.2 研究方法 |
5.2.3 研究结果 |
5.3 总结和讨论 |
第6章 隐喻广告的视觉加工特征及其与广告效果的关系研究 |
6.1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
6.1.1 视觉注意与广告加工 |
6.1.2 视觉注意与隐喻广告加工 |
6.1.3 隐喻广告的视觉加工与广告效果评估的关系 |
6.2 实验一 |
6.2.1 研究方法 |
6.2.2 研究结果 |
6.2.3 讨论 |
6.3 实验二 |
6.3.1 研究方法 |
6.3.2 研究结果 |
6.3.3 讨论 |
6.4 总结和讨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贡献 |
7.1.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7.1.2 本研究主要贡献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言说·理性·神性—逻各斯在西方早期文论中的意义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逻各斯”与“秘索思”之关系 |
(二)“逻各斯”与其他学说之关系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逻各斯与语言之关系 |
(二)逻各斯与宗教之关系 |
(三)逻各斯与近现代思想流派之关系 |
(四)逻各斯与比较诗学之关系 |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进路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进路 |
第一章 作为“言说”的逻各斯 |
一、诗人的言说 |
二、戏剧家的言说 |
三、言说转变的原因所在 |
(一)人类自我意识的增强 |
(二)自然哲学的兴起 |
第二章 作为“理性”的逻各斯 |
一、言说的双重性 |
二、逻各斯中的真理 |
三、“诗学”的诞生 |
四、理性逻各斯的崛起 |
第三章 作为“神性”的逻各斯 |
一、内外逻各斯的提出 |
二、犹太教与逻各斯 |
三、基督教与逻各斯 |
(一)逻各斯的人格化 |
(二)逻各斯即神 |
(三)通过逻各斯认识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古希腊主要文献中的逻各斯 |
二、古希腊主要文献中的秘索思 |
三、逻各斯与秘索思之交互关系 |
(一)秘索思与逻各斯:前强后弱 |
(二)逻各斯的崛起 |
(三)秘索思与逻各斯:前弱后强 |
(四)小结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
一、换译称名梳理 |
二、换译称名溯源 |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
第二节 换译内涵 |
一、换译的特点 |
二、换译的本质 |
三、换译的定义 |
第三节 换译外延 |
一、换译的类型 |
二、换译的目的 |
三、换译的原则 |
四、换译的领域 |
五、换译的地位 |
六、换译的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
第一节 有形换译 |
一、单位换译 |
二、标点换译 |
三、形象换译 |
第二节 无形换译 |
一、词类换译 |
二、语气换译 |
三、语态换译 |
四、视角换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
一、概念替代机制 |
二、意象替代机制 |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亚里士多德悲剧概念研究 ——以《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义例 |
缩略语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文献综述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与亚里士多德《诗学》及亚氏的悲剧概念相关的成果 |
1. 英文文献 |
2. 德文文献 |
3. 法文文献 |
4. 中文文献 |
5. 日文文献 |
6. 对上述研究成果的概括性评价 |
(二) 《诗学》文本本身的研究成果(校勘、注释、翻译) |
1. 上述“与亚氏《诗学》及悲剧概念相关的研究成果”所根据的《诗学》文本 |
2. 对上述文献的概括性评价 |
第二节 论文的继承与创新 |
一、内容上的继承和创新 |
二、材料上的继承和创新 |
三、方法上的继承或创新 |
(一) 诠释学 |
(二) 以经释经,以《诗学》解释《诗学》 |
(三) 对勘若干拉丁文译注本 |
(四) 比较语言学与历史语言学方法 |
(五) 以古希腊原文、前人注疏及辞书为研究根据,一字片言,必标所出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一) 文献部分 |
(二) 博士论文部分 |
第四节 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悲剧)概念的词源学分析 |
第一节 西文词源 |
一、古典语文词源 |
(一) 古希腊文词源 |
(二) 拉丁文词源 |
二、现代语文词源 |
第二节 中文词源 |
第二章 《诗学》中(?)概念的古典语文学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分析——(?)概念出现的章节与主题 |
一、(?)在Buhle本中的分布 |
二、(?)在Hermanni本中的分布 |
三、(?)在Tyrwhitt本中的分布 |
四、(?)在Didot本中的分布 |
五、小结 |
第二节 微观分析——具体词形 |
一、具体词形的使用之一——单独使用 |
(一) 《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中(?)一词的全面统计 |
(二) (?)主格形式分析 |
(三) (?)属格形式分析 |
(四) (?)与格形式分析 |
(五) (?)宾格形式分析 |
(六) (?)是一个综合性艺术门类 |
(七) (?)产生发展的历史性 |
(八) 小结 |
二、具体词形的使用之二——作为派生词使用 |
(一) 三个派生词的统计与词源分析 |
(二) (?)的意义分析 |
1. 辞书 |
2. 拉丁文注疏 |
3. 上下文 |
4. 小结 |
(三) (?)的意义分析 |
(四) (?)的意义分析 |
1. 构词 |
2. 辞书 |
3. 亚氏本人用词 |
4. 拉丁文注疏本的解释 |
5. 上下文 |
6. 小结 |
三、小结 |
第三章 (?)概念与《诗学》中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与(?)(创作)——兼做《诗学》题解 |
一、(?)的意义分析 |
(一) 辞书 |
(二) 文脉的微观分析 |
1. 动词 |
2. 名词 |
(三) (?)(艺术、技艺、技术)的取舍 |
(四) 从拉丁文注疏本看(?) |
(五) 小结 |
二、(?)与(?)(创作)的关系 |
第二节 (?)与(?)(要素、元素、部分) |
一、(?)的意义分析 |
(一) 辞书 |
(二) 上下文 |
(三) 拉丁文注疏 |
(四) (?)与(?)(要素、元素、部分)的关系 |
1. 悲剧作为整体是可分的 |
2. 悲剧的部分或要素有质与量的区别 |
3. 作为抽象概念的悲剧与其中的部分亦具备完整性 |
(五) 小结 |
第三节 (?)与(?)(故事、情节)概念 |
一、(?)的意义分析 |
(一) 辞书 |
(二) 上下文 |
二、悲剧与(?)(情节)间的关系 |
(一) (?)(情节)是悲剧概念的核心 |
(二) (?)(情节)及其要素是判断悲剧同一性的标准 |
(三) (?)(情节)是判断悲剧优劣的一个标准 |
三、小结 |
第四节 (?)与(?)(模仿、艺术再现) |
一、(?)的意义分析 |
(一) 辞书 |
(二) 上下文 |
(三) 拉丁文注疏 |
(四) 小结 |
二、悲剧与(?)(艺术再现)间的关系 |
(一) 悲剧是(?)的一个下位概念 |
(二) (?)有量上的差异 |
1. (?)量上的差异引发艺术门类间的差异 |
2. (?)量上的差异引发艺术门类内部的作品间高下的差异 |
(三) (?)有类型上的差异 |
1. 以人物行为为中心的艺术再现与非以人物行为为中心的艺术再现 |
2. 对庄重的事物或人物的艺术再现及对卑下的事物或人物的艺术再现 |
3. 对有始有终的行为的艺术再现及非对有始有终的行为的艺术再现 |
4. 叙述性艺术再现与非叙述性艺术再现 |
5. 较优的艺术再现与较劣的艺术再现 |
(四) (?)也是包括悲剧作者在内的艺术家的创作对象 |
三、手段 |
四、小结 |
第五节 (?)与(?)(喜剧) |
一、悲剧与喜剧的共性 |
二、悲剧与喜剧间的差异 |
(一) (?)的意义分析 |
1. 辞书 |
2. 拉丁文注疏 |
3. 小结 |
(二) (?)的意义分析 |
1. 辞书 |
2. 上下文 |
3. 拉丁文注疏 |
4. 小结 |
三、悲剧与喜剧的高下之别 |
四、小结 |
第六节 (?)与(?)(史诗) |
一、与史诗相关的词汇 |
二、《诗学》文本中与史诗相关的词汇的全面统计 |
三、与史诗相关的词汇的词源学与词形学分析 |
(一) (?)的意义分析 |
1. 辞书 |
(二) (?)的意义分析 |
(三) (?)的意义分析 |
1. 辞书 |
2. 上下文 |
3. 拉丁文注疏本 |
4. 小结 |
(四) (?)的意义分析 |
(五) (?)的意义分析 |
1. 辞书 |
2. 上下文 |
3. 小结 |
四、(?)相对于史诗的共性与个性 |
(一) 共性 |
(二) 个性 |
1. 二者的篇幅或作品的长度有别 |
2. 悲剧较史诗更具整一性 |
3. 悲剧与史诗间整体与部分、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
五、(?)与史诗在艺术再现上的互补 |
(一) 史诗艺术再现的特点——宏大 |
1. (?)的意义 |
2. (?)的意义 |
3. (?)与(?)的意义 |
(二) 悲剧艺术再现的特点——有始有终、一以贯之 |
1. (?)的意义 |
2. (?)的意义 |
3. (?)与(?)意义间的关系 |
(三) 小结 |
六、(?)与史诗之高下 |
(一) 悲剧与史诗作为艺术门类的整体之高下 |
(二) 悲剧与史诗中个体之高下 |
(三) 小结 |
七、小结 |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中(?)概念的特征 |
第一节 集中的规范 |
一、(?)的意义 |
二、(?)的意义 |
三、(?)的意义 |
四、(?)的意义 |
五、小结 |
第二节 散见的规范 |
第三节 (?)(最好的悲剧)的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材料与语料来源 |
2 理论总述: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
2.1 修辞理论基础 |
2.2 词汇发展理论基础 |
2.3 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
上篇:积极修辞与词汇发展 |
3 夸张与词汇发展 |
3.1 夸张辞格概述 |
3.2 夸张的分类 |
3.3 夸张辞格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
3.4 小结 |
4 移就与词汇发展 |
4.1 移就辞格概述 |
4.2 “移就”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
5 转类与词汇发展 |
5.1 “转类”辞格概述 |
5.2 “转类”修辞的具体类型 |
5.3 “转类”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
6 仿拟与词汇发展 |
6.1 仿拟辞格概述 |
6.2 仿词修辞研究 |
6.3 仿词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
6.4 从仿词修辞到仿词造词法 |
6.5 小结 |
7 双关与词汇发展 |
7.1 双关辞格的基本介绍 |
7.2 “双关”的类型 |
7.3 “双关”与词汇发展 |
8 其它积极修辞方式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
8.1 断取与词汇发展 |
8.2 连及与词汇发展 |
8.3 通感与词汇发展 |
下篇:一般性修辞与词汇发展 |
9 词语的搭配组合与词汇发展 |
9.1 词语搭配组合概说 |
9.2 词语的搭配组合与汉语词汇发展 |
10 汉语句式的选用与词汇发展 |
10.1 一般性修辞之汉语句式的选用 |
10.2 句式的选用影响词汇发展的原理 |
10.3 “有”字句与词汇发展 |
10.4 连动句式与词汇发展 |
11 汉语韵律修辞与词汇发展 |
11.1 汉语韵律修辞概说 |
11.2 韵律修辞与汉语词汇发展 |
12 结语 |
12.1 本课题研究的两个结论 |
12.2 汉语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
12.3 本文的创新点、不足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 2 “夸张”词汇发展表 |
附录 3 “移就”词汇发展表 |
附录 4 “转类”词汇发展表 |
附录 5 “仿拟”词汇发展表 |
(10)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形容词作状语 |
1.2.2 形容词作补语 |
1.2.3 形容词的状补异位 |
1.2.4 对外汉语教学与形容词状补功能 |
1.2.5 基本评价 |
1.3 研究的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语料来源及说明 |
1.4.1 语料来源 |
1.4.2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双音形容词作状语 |
2.1 状语的句位意义与方式范畴 |
2.1.1 状语的句法位置和语法意义 |
2.1.2 方式范畴与方式状语 |
2.2 双音唯状形容词的语义特点 |
2.2.1 双音唯状形容词的鉴定标准 |
2.2.2 双音唯状形容词的语义特点 |
2.3 状位双音形容词的语义分析 |
2.3.1 形容词的语义类型 |
2.3.2 双音述行形容词作状语 |
2.3.3 双音述物形容词作状语 |
2.3.4 双音评价形容词作状语 |
2.4 双音形容词状语的语用功能 |
2.4.1 凸显事物性状的临时性 |
2.4.2 凸显性状描写的主观性 |
2.5 双音形容词作状语的句法制约 |
2.5.1 形动之间带不带"地" |
2.5.2 双音状位形容词的复杂度 |
2.5.3 双音形容修饰的动词的特点 |
2.6 本章小结 |
2.6.1 双音形容词状语的语义特点 |
2.6.2 双音形容词状语的语用功能 |
2.6.3 双音形容词作状语的句法制约 |
第三章 双音形容词作补语 |
3.1 补语的定义与分类 |
3.1.1 补语的定义 |
3.1.2 补语的分类 |
3.1.3 补语的本质 |
3.2 结果补语和状态补语 |
3.2.1 结果补语和状态补语界定 |
3.2.2 结果补语与状态补语的差异 |
3.2.3 结果补语和状态补语的转换 |
3.3 双音唯补形容词的语义特点 |
3.3.1 双音唯补形容词的话义分类 |
3.3.2 双音唯补状态词的结果性特点 |
3.3.3 双音唯补评价形容词的主观性特点 |
3.4 双音形容词补语的句法分析 |
3.4.1 补语标记"得"的语法化及其功能 |
3.4.2 与双音唯补形容词组配的动词特点 |
3.4.3 动词宾语和补语的语序 |
3.4.4 补位双音形容词的复杂度 |
3.5 本章小结 |
3.5.1 双音唯补形容词的语义特点 |
3.5.2 与双音唯补形容词组配的动词的特点 |
3.5.3 双音形容词作补语的句法限制及认知解释 |
第四章 双音形容词状补异位 |
4.1 形容词状补异位的界定 |
4.1.1 句法成分位序异动的两种情况 |
4.1.2 形容词状补异位与意义变化 |
4.1.3 本文所论的双音形容词状补异位 |
4.2 双音可状可补形容词的语义特点 |
4.2.1 双音可状可补形容词的述行性和述物性 |
4.2.2 与双音可状可补形容词组配的动词 |
4.2.3 双音不可状不可补形容词的语义特点 |
4.3 不同语义指向的双音形容词状补异位 |
4.3.1 语义指向受事的双音形容词状补异位 |
4.3.2 语义指向动词的双音形容词状补异位 |
4.3.3 语义指向施事的双音形容词状补异位 |
4.3.4 双音评价形容词的状补异位 |
4.4 双音形容词状补异位的语用分析 |
4.4.1 状补功能的互补性 |
4.4.2 双音形容词状语异位的语用动机 |
4.4.3 双音形容词状补异位的篇章功能 |
4.5 本章小结 |
4.5.1 双音可状可补形容词的语义特点 |
4.5.2 双音形容词状补异位的限制条件 |
4.5.3 双音形容词状补异位的语用分析 |
第五章 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偏误分析 |
5.1 双音形容词作状语的偏误分析 |
5.1.1 指宾形容词作状语的偏误 |
5.1.2 形容词状语句的正反问句偏误 |
5.1.3 状语标记"地"的偏误 |
5.2 双音形容词作补语的偏误 |
5.2.1 补语标记"得"的偏误 |
5.2.2 宾语和补语语序偏误 |
5.2.3 补语句否定式疑问式的偏误 |
5.2.4 补语句谓语动词的偏误 |
5.2.5 补语形容词形式的偏误 |
5.3 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偏误 |
5.3.1 用状语替代补语 |
5.3.2 用补语替代状语和谓语 |
5.4 形容词状补功能偏误原因分析 |
5.4.1 补语的复杂性与偏误的不可预知性 |
5.4.2 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 |
5.5 本章小结 |
5.5.1 双音形容词作状语的偏误 |
5.5.2 双音形容词作补语的偏误 |
5.5.3 形容词状补功能偏误及原因分析 |
第六章 从偏误反观汉语状语和补语的本质 |
6.1 补语与状语之比较 |
6.1.1 状语的主观性和补语的评价性 |
6.1.2 汉语补语跟外语状语之比较 |
6.1.3 形容词状语补语功能统计及启示 |
6.2 汉语补语的语法功能 |
6.2.1 汉语补语与外语的表语功能 |
6.2.2 汉语补语表达致使关系 |
6.2.3 汉语补语表达被动关系 |
6.3 形容词状语句和补语句的语用功能 |
6.3.1 形容词状语句和补语句的焦点 |
6.3.2 形容词补语句的篇章功能 |
6.3.3 状语句的叙述功能与补语句的评价功能 |
6.4 补语的概念化与有界化 |
6.4.1 汉英动结关系概念化对比 |
6.4.2 汉语补语的有界化 |
6.5 本章小结 |
6.5.1 状语和补语比较 |
6.5.2 补语的语法功能和语用功能 |
6.5.3 补语的概念化和有界化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7.2 本文的基本结论 |
7.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4 本文的不足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双音唯状形容词词表 |
附录2 双音唯补形容词词表 |
附录3 双音可状可补形容词词表 |
附录4 不能作状语也不能作补语的双音形容词词表 |
致谢 |
四、ω的二个巧妙用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古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 ——基于诗歌、犒祀以及器物的研究[D]. 纪盛.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蒯因逻辑思想与本体论研究 ——基于清晰性视角[D]. 刘明元. 西南大学, 2020(01)
- [3]“方便”的多角度研究[D]. 张笑敏.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不动点方法与动态真理论研究[D]. 张亮. 南京大学, 2015(10)
- [5]隐喻广告效果研究 ——基于消费者学习视角[D]. 禹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6]言说·理性·神性—逻各斯在西方早期文论中的意义演变[D]. 王洛岚.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7]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8]亚里士多德悲剧概念研究 ——以《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为中心[D]. 梁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02)
- [9]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D]. 许红菊.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10]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比较研究[D]. 徐采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