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的探讨

关于加强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的探讨

一、加强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墨竹[1](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文中认为国际化经营是世界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资银行转型发展的必要环节。对于银行国际化发展来说,无论是海外业务改革、国际并购或重组,都需要通过海外布局作为载体得以实施,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加强区域布局是国际化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也是成就一流跨国银行的基本路径。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在过去几十年间,通过海外布局大幅推动了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使得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国际化发展进入瓶颈期,前期的业务优势、区位优势不复存在,甚至部分老牌跨国银行选择退出次要区域市场以保存竞争实力。这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无疑是一个抢占国际市场的机遇窗口。世界银行业的彼消此涨,使中资银行不得不思考,在经历了国际化初期的快速发展后,今天要如何进一步深化海外市场布局、强化业务管理,实现由“走出去”到“沉下去”、由“做大”到“做强”的转变?中资银行正处于谋求战略发展和国际化转型的关键阶段。然而,当前世界经济低迷,疫情影响持续,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中国坚挺的经济金融市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RECP自由贸易区等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的逆势表现,仍为中资银行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我国主张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更是为中资银行国际化开辟了崭新路径。于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也变得愈发关注和重视。梳理众多关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宏观研究多于微观研究、务虚探索多于务实研判,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一是银行国际化问题的主流研究重点仍集中在如何提高银行国际化竞争力、银行国际化发展影响因子分析等课题上,而忽视了非常重要的区位选择布局及环境背景研究;二是对于中资银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资金融通的中坚力量,关注两者之间勾稽推动关系的研究成果却比较少;三是少有研究者会从“一带一路”沿线整体角度切入,对区位选择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探索建立系统数据模型,提供可量化的对策建议。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平台,抢占银行国际化发展机遇,区位选择布局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研究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这不仅是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整体情况的广泛整理,是对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路径的深入挖掘,更是对两者间关联匹配度的创新研究。本文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以下简称“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选取“一带一路”倡议沿线69个国家2015年至2019年政治、经济、金融、贸易、营商数据作为样本,借助SVM支持向量机模型(以下简称“SVM模型”)进行分类评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否适合中资银行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结合银行国际化动因涉及的指标与实证结果进行差异化对标对比,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面对选择“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目标国家进行国际化布局时,中资银行可以借助研究结果,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做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选择,降低区位选择布局成本。同时,研究结论也能为不同性质、或处于不同国际化发展阶段的中资银行,提供可量化的区位选择建议,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整体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梳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理论研究脉络,说明相关理论基本概念,形成文献综述,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理论运作机理,引入国内外大型银行国际化优秀案例,提炼可供借鉴的国际化区位选择经验。第3章,对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区位选择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中资银行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现状,判断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优势和劣势。第4章,介绍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数据库的建立和指标选取等,并进一步阐释SVM模型原理和指标内涵。第5章,运用SV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SVM模型实验结果,回归银行国际化动因理论,结合差异化指标给出有针对性的判断建议。第6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主要结论和下一步建议。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为: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脉络吻合,两者发展相互助推;SVM模型实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结果显示实验样本集中有47个国家适合中资银行开办分支机构或进一步发展国际化业务。其次,从实证结果分析来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中欧、东欧三个区域最适合中资银行开拓发展。第三,结合实证分析结论,中资银行可以综合考虑税收法律、文化维度、环境绩效等附加因素,进一步优化区位选择结果。最后,SVM模型可实现进一步延展,待“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数据进一步完善,发展更为成熟时,可在现有模型基础上直接增加指标参数,实现模型结果的实时测度,及时帮助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国际化区位最优选择。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位优势,中资银行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安排:(1)统筹规划国际化区位选择布局战略;(2)做好自身区位选择布局阶段化安排,实现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网格化辐射;(3)强化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合作意识,加强公司治理,提升服务管理效率;(4)进一步践行可持续发展责任,以服务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经济健康发展。

王蕾[2](2021)在《交通银行X分行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胡彦鑫[3](2021)在《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产业与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一段时期以来,产融结合成为提升企业资本运营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也成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多元化的重要发展战略。“由产到融”以及“由融到产”的两种运营方式,相互渗透、组合互补,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这种探索,其初衷在于充分借鉴发达市场经济体产融结合的实践,探索拓宽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渠道,以满足巴塞尔协议有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嗣后,三十余年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由产到融”的政策实践,并极大提升了企业投资的活力,促进了产业资本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满足了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监管要求,提升了企业效能。然而,随着风险冲击和内外环境的改变,“由产到融”的政策实践在近期以来出现了风险积聚的现象,甚至诱发了严重的金融风险。如包商银行被“明天系”掏空,成为“明天系”企业的提款机,最终诱发严重的信用风险。2018年,监管当局专门出台针对性的金融监管文件,规范企业投资境内金融机构,防范交叉风险传染,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良性发展。回顾我国企业与银行业协同发展的历史实践,在充分肯定企业资金进入银行业提升运营效能的同时,亦宜反思这一进程中的风险形成,应如何正确认知效能提升与风险事件频发成为摆在理论研究与金融实践层面的一个颇为棘手的课题。基于此,本文聚焦于科学评估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产生的风险这一时代课题,为提高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有效规范公司参股银行行为、防范产融结合风险、实现实体经济健康持续的增长提供有益借鉴。本文从防范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入手,根据当前公司参股银行后风险事件频发且实体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风险交叉传染的特点,梳理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机理以及风险产生的机理,构建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拓展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经济学解释。回顾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明确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同时选取2008年-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后,在缓解约束与提高效率两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同时对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关联交易风险、交叉传染风险进行进一步对比与分析,分析其产生的危害。进一步在理论梳理和现状剖析的基础上,采用2008-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混合效应面板回归、Probit、Tobit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影响,一方面验证了公司参股银行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另一方面验证了公司参股银行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通过参股商业银行,我国公司能够提高效能,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风险;本文进一步将包商银行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深入探究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同时通过34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最后,对全文的结论进行归纳,并从稳定货币政策预期、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合理支付股利、规范公司参股银行市场秩序、完善企业及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强化外部监管等方面提出提高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加强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公司参股商业银行的实际,梳理了公司参股银行后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一方面能提高参股公司的效能,另一方面也会产生较大的风险。公司参股银行通过信息效应、协同效应和银企关联效应三种渠道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公司参股银行影响投资效率的机理体现在:一是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相对较小时,相对充沛的内源资金会造成企业管理人员过度自信,进而为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而提高投资规模,而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便很容易出现过度投资,从而导致企业投资效率的降低。二是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相对较大时,企业可以利用的资金就会相应降低,优先的可支配资金会使企业错过很多预期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导致投资效率的降低;当企业缓解了融资约束,企业就会避免错失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进而提高投资效率。三是因融资约束导致的企业资金量的减少从另一个角度可以促使企业在投资之前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甄别,选择投资价值更大的项目,同时进一步加强投资项目的管理,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因此本文认为融资约束能够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与此同时,公司参股银行后,主要存在两种风险,即关联交易风险,实体与金融交叉传染的风险。第二,通过历史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中国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因,同时综合运用混合效应面板回归、Probit、Tobit等计量方法,揭示了公司参股银行后在提高效能方面存在异质性影响。公司参股银行之后,融资约束程度显着降低,企业所有制性质、国家宏观政策、区域发展和营商环境在缓解融资约束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参股银行可以显着缓解由于融资约束造成的投资效率损失。第三,通过实证研究并辅以典型案例分析公司参股银行风险产生的危害,揭示了关联交易风险及交叉传染风险产生的原因,随着非国有股东占比的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随之提升,并对不同银行产生非对称性影响。通过系统梳理包商银行发生风险事件的全过程,揭示产融结合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风险成因归结为市场秩序不规范、公司财务不稳健、银行公司治理不完善和外部金融监管失灵四方面,两类风险具有隐蔽性强、破坏性大和周期性等特征,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同时,容易诱发区域性金融风险。通过2008-2018年34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后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整体来看,随着非国有股东参股银行比例的上升能显着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非国有股东参股商业银行通过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进而提高了银行的风险承担。非国有股东参股商业银行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城商行非国有股东参股比例的提升能够促进银行风险承担的提升,而股份制银行非国有股东参股比例的提升抑制了银行风险承担,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并未产生显着影响。

丁芊宾[4](2021)在《银行股权结构对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 ——基于信贷行为的中介效应》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迅速,为股东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参股商业银行,使得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日益多元化。这一方面可以补充商业银行资本,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盲目扩张和关联贷款等不合理信贷行为,进而导致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急剧上升。合理的股权结构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关键,规范的信贷行为是商业银行资金安全的保障,安全可控的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核心。在此背景下,研究银行股权结构对信贷风险的影响,以及信贷行为在其中的中介效应,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股权结构、规范信贷行为和降低信贷风险,更有利于维护金融系统稳健运行、服务实体经济健康成长和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主题是银行股权结构对信贷风险的影响,以及信贷行为在其中的中介效应。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进而确定研究方向。然后从银行公司治理理论和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两个角度出发,梳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并将基础理论知识与研究内容相结合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接着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研究假设和论证理论分析。在实证分析中,选取我国22家商业银行2010-2019年的数据,以不良贷款率来衡量信贷风险,作为被解释变量;从股权属性、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四个维度来描述股权结构,作为解释变量;从贷款规模、贷款集中度、贷款期限和贷款价格四个方面来表示信贷行为,作为中介变量。并据此进行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之后通过案例分析来补充实证分析,进而共同论证理论分析。在案例分析中,结合包商银行从案例的角度去分析银行股权结构对信贷风险的影响,以及信贷行为在其中的中介效应,并基于案例实际情况将股权结构的落脚点放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上,将信贷行为的落脚点放在关联贷款上。通过研究发现,第一,关于银行股权结构对信贷风险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国有属性与信贷风险的正相关关系不显着;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信贷风险显着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信贷风险显着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信贷风险显着负相关。第二,关于信贷行为中介效应,贷款集中度在股权属性对信贷风险的影响中存在遮掩效应;贷款期限和贷款价格在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信贷风险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贷款期限、贷款价格和关联贷款在股权集中度对信贷风险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贷款集中度、贷款期限和关联贷款在股权制衡度对信贷风险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同时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优化股权结构和规范信贷行为,监管部门加强外部治理有助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降低。

邵倩倩[5](2021)在《信贷集中度对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商业银行信贷集中是一种普遍现象,表现为信贷资金集中放贷给某几个大客户、某些行业以及某些地区。具有国资背景的大企业因为有政府信用背书而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传统的基础性实体行业在政府的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得到大量的信贷资金;发达地区的项目由于企业资质高、资金回流快、项目效益好得到银行的支持。尤其是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出台之后,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向制造业、钢铁、煤炭、房地产等有政府信用支持的产业,信贷集中风险在商业银行内部积聚,2012年左右风险逐渐暴露,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需矛盾日益严重,产业结构亟需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出台对传统的行业格局发起来了挑战;另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落地,金融科技的日渐成熟,“金融脱媒”的现象愈演愈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过去不合理的信贷结构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敞口加大,表内资产安全性下降,不利于商业银行的长期经营,甚至威胁到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本文首先对信贷集中度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梳理,信贷集中对商业银行的作用包括提高商业银行的客户质量、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成本、提高银行信贷业务的专业性等等,消极影响包括羊群效应带来的非理性竞争、同质同类贷款带来的风险积聚、资金套牢带来的被动性风险等等。本文收集了2006-2019年26家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回归,分别从客户集中度和行业集中度两个维度进行考察,实证结果发现信贷业务的客户集中度和行业集中度都会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资本收益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对不良贷款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但是不会对城商行的收益和风险产生显着的影响。行业集中度比客户集中度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更加剧烈。同时,纳入经济周期、内部治理结构、产业竞争结构的代理变量作为交互项的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周期会加强信贷集中度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作用,但是内部治理结构和产业竞争结构不会显着加强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根据经济周期、信贷对象特征等在不同类型银行经营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提出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辛睿[6](2021)在《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科技是金融和科技的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的发展对整个银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先行发展起来的支付宝、腾讯等金融科技巨头与商业银行在存贷业务、支付结算业务和财富管理等业务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蚕食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但也变相激励商业银行学习金融科技企业的先进技术,在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上与金融科技融合发展,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而且,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有很大差异,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也可能不同。因此研究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及异质性对商业银行更好的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技术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影响机制出发,选取了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编制的省级层面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覆盖广度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选取了合适的投入产出指标,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出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综合技术效率指数(efc)和技术进步指数(tec)作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异质性研究。并进一步根据实证结果选取了一家城市商业银行苏州银行和一家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进行案例探讨,从企业经营发展的角度探讨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与案例探讨,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存在技术溢出效应,显着促进了商业银行综合技术效率的提高,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但是在本文的研究中,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没有产生显着影响。二是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确实存在异质性。金融科技降低了大型国有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综合技术效率都有进步,且城商行的综合技术效率进步更明显。主要是大型国有银行的规模较大、体制臃肿、决策速度较慢,前期容易被优先发展金融科技的企业和银行蚕食资源,而城商行规模小、管理扁平化、决策迅速,能迅速依托金融科技拓展当地市场。三是本文基于苏州银行和招商银行进行案例探讨后发现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培养金融科技复合人才、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实行具有自身业务特色的金融科技发展战略、数字化转型扩展客户群体以及打造智能化的风控管理系统,帮助商业银行更好的实现自身的经营发展,从而提高经营效率。

胡璐雅[7](2021)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投资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经济从2012年开始逐渐放缓了发展速度,我国也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和拓展中面临较大的挑战。尤其是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还不明朗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会导致市场对于资金的需求降低。且在利率市场化的今天,我国商业银行想如从前靠赚取存贷款利差存活变得越来越艰难。近几年各家商业银行都在成立自己的理财子公司,银行业监管机构对银行自有资金投资活动逐步放开,我国商业银行非贷款业务占比也在不断增加,且金融投资又是非贷款业务的主要运用方向,表明商业银行在利用传统业务的逐利过程中把方向逐渐转向了金融投资业务。但是商业银行的金融投资业务是否会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其影响的路径又是什么,需要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投资和风险承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对于研究的时代背景、选题的意义进行阐述。然后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现有的理论基础,分析金融投资业务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内在机理并提出假设。在实证方面,选取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的18家商业银行共十年的数据,通过构建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金融投资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在风险度量方面,本文引入Z指数衡量银行破产风险,并将其分解为资产组合风险和杠杆风险,建立面板模型,分析金融投资业务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途径和方式。研究发现:商业银行金融投资业务的开展会增加银行的风险承担,即银行的破产概率会升高,破产风险也增加。从分解指标资产组合风险和杠杆风险来看,金融投资会降低资产组合风险但会增加杠杆风险。显然,金融投资通过增加商业银行的杠杆风险进而增加了破产风险,较高的金融投资比例可以激励银行优化资产组合但会减小资本资产比率从而减弱对经营不确定性的覆盖。在对金融投资和风险承担做进一步非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金融投资和Z值具有倒“U”关系,即与风险承担存在“U”型关系。因为在线性回归分析中得出金融投资会增加银行风险承担的结论,说明金融投资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存在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均值分布在“U”型的右侧。因此,今后商业银行在开展金融投资业务中,银行要继续优化投资的结构以及规模,提高收益,增强对风险的抵补程度和覆盖能力以降低风险承担。使金融投资能激励银行扩大资本规模、减少资产负债的过度扩张以增强经营的稳健性。最后,本文从银行自身、监管机构以及市场环境三个角度出发,分别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投资发展提出了建议。

宋昌蓉[8](2021)在《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TFP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促进了实体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随着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以支付宝和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各类互联网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新产品导致传统商业银行的客户被分流,打破了银行原有垄断地位,使其盈利空间遭受冲击。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各类创新也启发了商业银行,对银行业转型升级有促进作用。本文通过DEA-Malmquist指数计算了110家商业银行2009-2019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文本挖掘法构建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指数和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指数,研究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本文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2)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3)引入中介效用机制研究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和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两大创新类型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同时,本文在稳健性检验中引用北京大学的省市级普惠金融指数作为解释变量研究不同地区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能够显着促进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2)从影响机制上来看,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既有直接的技术溢出效应又有间接的中介效应,即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能够直接通过技术开源等直接技术溢出形式将技术分享给商业银行,提升银行业务处理效率,从而提高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也能够通过技术的不断完善带来商业化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迭代更新,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带来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3)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会通过竞争效应和模仿效应综合影响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短期内,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新产品一经问世就极大抢占商业银行借贷业务原有市场,降低银行全要素生产率。但从长远来看,商业银行可以模仿学习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从而开展自身业务,降低获客成本,从而提升自身经营绩效。实证结果显示,现阶段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的竞争效应明显大于模仿效应,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着为负。(4)互联网金融创新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吸收能力最强,因此受到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影响最大,城市商业银行次之,对农村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较小。

郭茜茜[9](2021)在《RAROC模型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是否合理不仅关乎商业银行自身的实际收益,同时也关乎整个实体经济的稳健运营,尤其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定价。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较国外晚,贷款定价机制也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不断加强对贷款定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2019年8月17日,人民银行发布改革和完善商业借贷市场报价利率(LPR),并将其作为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的相关公告,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至此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将基本实现完全市场化。在商业银行利差收窄,盈利普遍下降的大背景下,银行内部如何加强对风险成本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在贷款定价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测度借款人信用风险大小,包含对违约概率等指标的计量,以期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承担合理的利率补偿。因此加强贷款定价的研究对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完善内控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利率化发展进程,对传统的贷款定价方法进行罗列汇总,分析每种贷款定价模型的优缺点。其次,着重介绍RAROC贷款定价法,包括其基础模型构建,优缺点以及在我国市场上采用的可行性分析等,并在此基础上对RAROC贷款定价模型进行改进。改进主要基于客户贡献度与地区差异指数,力求达到对RAROC贷款定价的精确与完善,实现贷款利率效益与风险的匹配,以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业务的恶性竞争,实现差异化定价。然后是实证分析部分,本文从CSMAR数据库中筛选出了自2019年8月20日至今的22个贷款样本,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RAROC贷款利率,并与改进后的贷款利率进行比较分析。在实证过程中,尤其注重对预期违约概率的测算,使用了KMV模型进行精确估计。同时针对每个测算指标进行精准与替代指标估计,得出改进前RAROC贷款利率与改进后RAROC贷款利率。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仍存在对风险重视不够,导致实际贷款利率相对于RAROC贷款定价利率低,同时改进后的利率更加满足对客户贷款的差异化定价需求,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行业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完善银行数据库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贷款利率定价,形成差异化、个性化定价机制;加强借款人信用风险计量,完善风险量化体系;加强经济资本管理,完善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经济资本的测度;建立对贷款定价的动态追踪机制等。

刘萧[10](2021)在《普惠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将普惠作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其中,积极发展普惠金融事业就是一个关键举措。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作为普惠金融业务的主要提供者,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小微企业、“三农”领域等边缘人群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对我国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从现实发展来看,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导致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并不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商业银行正常的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对自身经营绩效的具体影响就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认为普惠金融业务通过资源共享机制、风险分散机制以及市场竞争机制三方面作用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同时,将我国十八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从两个维度出发共选取五个指标利用熵值法计算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指数,从四个维度出发共选取十四个指标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衡量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普惠金融业务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在实证层面,本文以2011-2019年我国十八家样本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以此来分析普惠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具体影响,并对实证结果做出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负面影响。之后进一步对商业银行分类,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普惠金融业务对各类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均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其中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负面影响最小,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较大。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银行角度和监管机构角度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促进普惠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建议。对银行来说,要对症下药,找到成本与收益不匹配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解决,各商业银行也应积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商业银行也应该借助金融科技发展的东风,提升普惠金融业务经营效率。对监管机构而言,一方面要完善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另一方面要深化普惠金融教育,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群体的金融意识,保护其合法权益。

二、加强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背景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主要创新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及经验借鉴
    2.1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1 银行国际化概念及内涵
        2.1.2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问题国内外文献综述
        2.1.3 “一带一路”下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
    2.2 外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2.2.1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2.2.2 美国花旗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2.3 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2.3.1 中国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2.3.2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第3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及合作现状
    3.1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识别
        3.1.1 宏观政治因素
        3.1.2 贸易发展因素
        3.1.3 投资发展因素
        3.1.4 绿色金融因素
    3.2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环境与现状
        3.2.1 “一带一路”下的金融环境情况
        3.2.2 中资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情况
    3.3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3.3.1 国际化发展的优势
        3.3.2 国际化发展的劣势
第4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构建
    4.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方法
        4.1.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4.1.2 数据指标总库选取的基本原则
        4.1.3 最高关联度指标主成分分析
    4.2 合作评估体系的指标内涵
        4.2.1 政府管理指标
        4.2.2 经济投资指标
        4.2.3 金融发展指标
        4.2.4 贸易水平指标
        4.2.5 营商开放指标
    4.3 合作评估体系SVM模型选择
        4.3.1 线性SVM模型
        4.3.2 非线性可分SVM模型
        4.3.3 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优势
第5章 评估体系SVM模型实证结果及差异化结论分析
    5.1 合作评估体系呈现的SVM模型实验结果
        5.1.1 综合角度SVM模型实验结果
        5.1.2 引入时序角度的实验结果
        5.1.3 引入地理角度的实验结果
    5.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结论分析
        5.2.1 沿线各国比较优势情况汇总
        5.2.2 比较优势理论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5.3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结论分析
        5.3.1 沿线各国文化维度情况汇总
        5.3.2 文化维度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5.4 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的结论分析
        5.4.1 社会责任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5.4.2 绿色金融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第6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3)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文献综述
        1.2.3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
        1.2.4 小结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2.1 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分析
        2.1.1 公司参股银行的内涵
        2.1.2 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
    2.2 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分析
        2.2.1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内涵
        2.2.2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机理分析
    2.3 公司参股银行的风险管理分析
        2.3.1 公司参股银行的风险及其危害
        2.3.2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形成的机理分析
        2.3.3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4 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2.4.1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相关理论基础
        2.4.2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
    3.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及评价
        3.1.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总体特征
        3.1.3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现状的评价
    3.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3.2.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现状
        3.2.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现状的评价
    3.3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3.3.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的事实描述
        3.3.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现状的评价
    3.4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3.4.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
        3.4.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现状的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实证研究
    4.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实证研究
        4.1.1 数据来源
        4.1.2 指标选取
        4.1.3 实证模型设定
        4.1.4 实证结果分析
    4.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下的投资效率实证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指标选取
        4.2.3 实证模型设定
        4.2.4 实证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实证研究
    5.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关联交易风险、风险传染的典型案例分析
        5.1.1 包商银行基本概况
        5.1.2 包商银行风险事件梳理
        5.1.3 包商银行暴露的风险问题
    5.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承担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5.2.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高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加强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6.1 有序推进产融结合、缓解融资约束
        6.1.1 稳定货币政策预期、缓解企业在银根收紧时期的融资约束
        6.1.2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缓解营商环境较差地区的融资约束
    6.2 借力产融结合、提高投资效率
        6.2.1 发挥产融结合在提高国有大型企业投资效率中的积极作用
        6.2.2 合理支付股利、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
    6.3 严格投资条件、有序规范公司参股银行的市场秩序
        6.3.1 严格规范公司参股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
        6.3.2 强化公司控股商业银行的资质要求
    6.4 规范公司出资来源与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并重、促进公司与银行良性互动
        6.4.1 规范公司参股银行出资来源、强化公司资本监管
        6.4.2 在实体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设立防火墙、防范风险交叉传染
        6.4.3 完善国内商业银行的信息管理系统、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
        6.4.4 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防止内部监管失效
    6.5 强化外部监管、有效降低风险发生频率和风险危害
        6.5.1 完善产融结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治保障
        6.5.2 多措并举完善穿透式监管、有效杜绝非公允关联交易和防范风险
        6.5.3 避免运动式金融监管、提高外部监管有效性
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和其它科研情况

(4)银行股权结构对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 ——基于信贷行为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银行股权结构对信贷风险的影响
        2.1.1 股权属性对信贷风险的影响
        2.1.2 股权集中度对信贷风险的影响
        2.1.3 股权制衡度对信贷风险的影响
    2.2 银行股权结构对信贷行为的影响
    2.3 信贷行为中介效应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银行股权结构对信贷风险影响的综合理论分析
    3.1 基础理论
        3.1.1 银行公司治理理论
        3.1.2 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3.2 银行股权结构对信贷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3 信贷行为中介效应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4章 银行股权结构对信贷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4.2 变量选取
    4.3 描述性统计
    4.4 相关性分析
    4.5 模型设定
    4.6 回归分析
        4.6.1 银行股权结构对信贷风险影响的回归分析
        4.6.2 银行股权结构对信贷行为影响的回归分析
        4.6.3 信贷行为对信贷风险影响的回归分析
    4.7 信贷行为中介效应分析
    4.8 稳健性检验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包商银行股权结构对信贷风险影响的案例分析
    5.1 包商银行简介
    5.2 包商银行风险事件始末
    5.3 包商银行股权结构对信贷风险的影响分析
        5.3.1 股权结构
        5.3.2 信贷行为
        5.3.3 信贷风险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信贷集中度对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创新与不足
        1.3.1 创新点
        1.3.2 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贷款集中的概念和原因
        2.1.2 贷款集中对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贷款集中的原因和测算方法
        2.2.2 贷款集中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2.2.3 贷款集中对银行收益的影响
    2.3 文献评述
3 贷款集中度概念、测度及原因分析
    3.1 概念界定
        3.1.1 客户集中度
        3.1.2 行业集中度
        3.1.3 地区集中度
    3.2 测量方法
    3.3 信贷集中度现状分析
    3.4 银行贷款集中形成原因分析
        3.4.1 行政后遗症
        3.4.2 逐利性
        3.4.3 羊群效应
        3.4.4 内部治理结构
        3.4.5 信贷考核机制
        3.4.6 委托代理问题
4 信贷集中度对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的理论分析
    4.1 银行经营理论
        4.1.1 资产组合管理理论
        4.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4.1.3 行为金融理论
    4.2 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4.2.1 提高客户整体质量
        4.2.2 提高银行的专业性
        4.2.3 有助于培育客户
        4.2.4 控制业务经营成本
        4.2.5 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4.3 对信贷风险的影响
        4.3.1 信贷风险积聚
        4.3.2 非理性模仿
        4.3.3 机会成本高昂
        4.3.4 丧失信贷主动性
        4.3.5 周期性危机
        4.3.6 内部治理风险
    4.4 小结
5 信贷集中度对银行收益和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与指标的选择与说明
        5.1.1 核心解释变量
        5.1.2 被解释变量
        5.1.3 控制变量
    5.2 统计性描述
    5.3 模型建立与选择
        5.3.1 模型建立
        5.3.2 模型选择
    5.4 客户集中度的实证结果
        5.4.1 客户集中度对收益的影响
        5.4.2 客户集中度对风险的影响
    5.5 行业集中度的实证结果
        5.5.1 行业集中度对收益的影响
        5.5.2 行业集中度对风险的影响
    5.6 稳健性检验
6 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强化对信贷集中度的逆周期监管
        6.2.2 创新信贷考核机制
        6.2.3 设置多层次信贷集中度的监管指标
        6.2.4 关注产业结构竞争状态
        6.2.5 重视市场化因素
        6.2.6 建立健全差异化的监管机制
    6.3 展望
参考文献

(6)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金融科技的概述
        2.1.1 金融科技的定义及相关指标的测度方法
        2.1.2 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
    2.2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界定
    2.3 文献综述
        2.3.1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相关研究综述
        2.3.2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相关研究综述
        2.3.3 文献评述
第3章 影响机制与研究假设
    3.1 金融科技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作用机制
        3.1.1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的技术溢出效应
        3.1.2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竞争效应
    3.2 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异质性影响
    3.3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研究假设
第4章 实证分析
    4.1 银行效率评价
        4.1.1 方法介绍
        4.1.2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4.1.3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4.2 计量诊断
    4.3 模型构建
    4.4 实证结果
        4.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4.4.2 数据平稳性检验
        4.4.3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
        4.4.4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异质性影响分析
        4.4.5 实证结果分析
        4.4.6 稳健性检验
第5章 案例探讨
    5.1 金融科技背景下苏州银行的经营发展策略分析
        5.1.1 提升员工专业能力,赋能企业价值创造
        5.1.2 推进事业部变革,凸显差异竞争优势
        5.1.3 突出科技赋能,推进平台特色模式
        5.1.4 推进数字化转型,延伸互联网长尾客群
    5.2 金融科技背景下招商银行的经营发展策略分析
        5.2.1 全方位提升金融科技基础能力
        5.2.2 推进数字化转型,助力零售业务发展
        5.2.3 加速金融科技应用,实现批发业务创新发展
        5.2.4 打智能化风控引擎,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5.3 案例启示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第7章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投资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对象、内容、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2.1 理论基础
        2.1.1 金融创新
        2.1.2 协同效应理论
        2.1.3 投资组合理论
    2.2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投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投资的发展现状
        3.1.1 商业银行资产运用情况
        3.1.2 金融投资业务的发展情况
        3.1.3 金融投资业务的相关政策
        3.1.4 商业银行的金融投资结构及未来可能面临的调整
    3.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4章 银行金融投资影响风险承担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设定
        4.1.1 计量模型
        4.1.2 变量选取
    4.2 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性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变量描述性分析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3.1 相关性分析
        4.3.2 共线性诊断
        4.3.3 线性回归分析
        4.3.4 非线性回归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TFP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互联网金融创新相关研究
        1.2.2 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相关研究
        1.2.3 商业银行TFP测度相关研究
        1.2.4 现有研究不足与本文创新点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2 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TFP影响的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1 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创新
        2.1.2 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形式
        2.1.3 长尾经济理论
        2.1.4 技术溢出理论
    2.2 互联网金融创新类型对商业银行TFP的影响机理
    2.3 银行类型与影响的异质性
3 实证研究设计
    3.1 模型设定与方法选择
    3.2 变量选取
        3.2.1 被解释变量
        3.2.2 核心解释变量
        3.2.3 控制变量
        3.2.4 样本数据来源
    3.3 描述性统计
4 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TFP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相关性检验和平稳性检验
    4.2 商业银行总样本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4.2.1 实证结果
        4.2.2 结果分析
    4.3 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绩效中介效应结果与分析
        4.3.1 实证结果
        4.3.2 结果分析
    4.4 异质性效应及其结果分析
        4.4.1 实证结果
        4.4.2 结果分析
    4.5 稳健性检验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启示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RAROC模型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贷款定价的研究
        1.2.2 关于RAROC贷款定价的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
2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理论研究
    2.1 贷款定价及其影响因素
        2.1.1 贷款定价
        2.1.2 贷款定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2.2 贷款定价方法
        2.2.1 传统贷款定价方法
        2.2.2 RAROC贷款定价方法
    2.3 RAROC贷款定价法与传统贷款定价方法的比较
        2.3.1 传统定价方法特点及不足
        2.3.2 RAROC贷款定价方法的比较优势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RAROC贷款定价模型应用现状分析
    3.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现状
    3.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RAROC贷款定价应用现状
        3.2.1 国有商业银行RAROC贷款定价应用背景
        3.2.2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对RAROC贷款定价应用现状
    3.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RAROC贷款定价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RAROC贷款定价模型的构建与改进
    4.1 RAROC基础模型构建
        4.1.1 基础模型
        4.1.2 具体指标的计量
    4.2 RAROC模型的改进
        4.2.1 基于客户关系的RAROC模型改进
        4.2.2 基于地区发展水平的RAROC模型改进
    4.3 本章小结
5 改进后RAROC贷款定价模型的实证检验
    5.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5.1.1 数据来源
        5.1.2 样本选择
    5.2 RAROC模型主要参数值测算
        5.2.1 经营成本
        5.2.2 资金成本
        5.2.3 预期损失
        5.2.4 经济资本
        5.2.5 目标RAROC值
        5.2.6 客户综合贡献
        5.2.7 区域贷款异质性
    5.3 RAROC定价确定贷款利率与实际贷款利率比较分析
        5.3.1 改进前贷款利率比较分析
        5.3.2 改进后贷款利率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完善银行数据库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6.2.2 完善贷款利率定价,形成差异化、个性化定价机制
        6.2.3 加强信用风险计量,完善风险量化体系
        6.2.4 加强经济资本管理,完善经济资本计量
        6.2.5 建立贷款定价动态追踪机制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10)普惠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关于普惠金融业务的研究
        1.2.2 关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研究
        1.2.3 关于普惠金融业务影响商业银行盈利和风险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与经营绩效的相关理论
    2.1 普惠金融业务的相关理论
        2.1.1 普惠金融业务的概念
        2.1.2 普惠金融业务的要素
    2.2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相关理论
        2.2.1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概念
        2.2.2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方法
        2.2.3 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因素
    2.3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影响经营绩效的理论机制
        2.3.1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实现资源共享
        2.3.2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影响风险分散
        2.3.3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促进市场竞争
    2.4 小结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与经营绩效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现状分析
        3.1.1 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历程
        3.1.2 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基本现状
        3.1.3 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3.2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现状分析
        3.2.1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历史演变
        3.2.2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基本现状
    3.3 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影响经营绩效的现状分析
        3.3.1 普惠金融业务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3.3.2 普惠金融业务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力
        3.3.3 普惠金融业务与商业银行的偿付能力
        3.3.4 普惠金融业务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能力
    3.4 小结
第4章 普惠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控制变量
        4.2.4 模型的选择与构建
    4.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4.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3.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4.3.3 多重共线性检验
    4.4 回归结果分析
    4.5 稳健性检验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银行角度
        5.2.2 监管机构角度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四、加强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D]. 张墨竹. 吉林大学, 2021(01)
  • [2]交通银行X分行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问题研究[D]. 王蕾.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 胡彦鑫.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银行股权结构对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 ——基于信贷行为的中介效应[D]. 丁芊宾.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5]信贷集中度对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D]. 邵倩倩. 浙江大学, 2021(09)
  • [6]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D]. 辛睿.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7]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投资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D]. 胡璐雅.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8]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TFP的影响研究[D]. 宋昌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9]RAROC模型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中的应用研究[D]. 郭茜茜.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10]普惠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D]. 刘萧.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关于加强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