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组装超薄膜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龙,陈文刚,谢永,刘德春,宋文涛[1](2021)在《硅材料表面减摩抗磨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微机电系统(MEMS)发展迅猛,但系统中可发生相对运动的微构件之间的摩擦磨损问题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主要对固体薄膜润滑、分子超薄膜润滑、离子注入、微织构及石墨烯膜层表面改性方法在微机电系统减摩抗磨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应当继续深化硅材料复合表面改性技术及改性层摩擦行为的研究,加强对新型复合表面改性技术的创新和探索。本研究对于拓展MEMS的使用寿命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涛[2](2021)在《功能聚合物PHB和P3HT超薄膜的制备与结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研究的深入,高分子超薄膜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具有规则化学结构的聚合物超薄膜结晶是凝聚态物理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另外,从涂料到有机电子器件,超薄聚合物薄膜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考虑到受限几何结构中大分子的微观结构对超薄膜的最终宏观性质起着重要作用,了解超薄膜结晶机制对聚合物薄膜结构的影响也就极为关键。本文选取了经典的结晶性聚合物聚三羟基丁酸片poly(3-hydroxybutyrate)(PHB)和半结晶性聚合物聚三己基噻吩poly(3-hexylthiophene)(P3HT)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旋涂法成功制备了不同厚度的PHB、P3HT超薄膜,以及共混体系下PHB/PVPh共混超薄膜。另外通过热压印的方法对P3HT超薄膜进行了纳米压印,成功复制了图案化的纳米线条。在此基础上,成功构建以PVPh为基底的P3HT双层薄膜,且也通过热压印的方法得到了图案化的纳米线条,并成功实现了上层P3HT超薄膜的完全受限。其次,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系统性的研究了PHB超薄膜的结晶行为和结晶形貌,并且测量了100 nm以下PHB超薄膜的薄膜厚度。结果表明,随着熔融温度的提高,PHB超薄膜晶体的形态大致都是从“簇状”晶体状态变为“束状”晶体,最后转变为“球晶”形态。不同厚度的PHB薄膜在2θ=13.4°,在2θ=27.2出现衍射信号,直至薄膜厚度减低到~20 nm时,薄膜的结晶能力最弱未出现结晶信号。当无定型聚合物PVPh加入后,PHB/PVPh(8/2)共混超薄膜的结晶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只有当共混超薄膜的厚度比较高,熔融温度也比较高的同时,薄膜表面才能出现经典的球晶形貌,当厚度降低或者熔融温度降低后,球晶形貌都没有出现,而且当厚度降低到15 nm后共混薄膜表面很难看到有序状态。通过X射线衍射仪检测不同厚度的共混超薄膜的结晶情况后,结果显示,~75 nm厚度的共超混薄膜在2θ=13.4°出现衍射信号,但是~45 nm和~15 nm厚的超薄膜没有出现衍射信号峰,这是由于PHB结晶受限的结果导致的。再者,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原始P3HT超薄膜及图案化后的P3HT纳米线条薄膜进行了系统性的形貌表征和结晶性能检测。结果表明,没有经过纳米压印的P3HT(~80 nm)原始超薄膜,没有看到明显的结晶峰,说明在低厚度下的原始P3HT薄膜结晶强度较低。图案化后的P3HT(~80 nm)超薄膜在2θ=5.4处出现了明显的衍射信号峰。这是因为纳米压印技术的应用使得薄膜的结晶变强。~160 nm厚的P3HT超薄膜经过纳米压印后的纳米线条薄膜的结晶峰最高,而且强度最高,这是因为薄膜较厚和纳米压印后的共同结果导致的。最后,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表征了PVPh/P3HT双层超薄膜以及图案化后的纳米线条。结果表明,图案化后的PVPh/P3HT双层超薄膜纳米线条与模板完全匹配。用GIWAXD和面积探测器对束缚条件下图案化聚合物超薄膜的结晶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对于原始薄膜、无图案薄膜和纳米光栅薄膜,一般都是单面取向的。但衍射信号(100)面衍射峰有明显的光强跃迁。与无图案聚合物薄膜的衍射强度相比,纳米光栅薄膜的衍射轮廓强度值明显增大。在部分约束条件下,P3HT纳米光栅薄膜的分子取向是单面的,而没有其他的分子取向。部分约束下的P3HT纳米光栅薄膜的结晶能力比完全约束下的P3HT纳米光栅薄膜的结晶能力更小。因此,可以进一步推断,在基于纳米印迹光刻技术制备纳米光栅结构的过程中,完全约束对P3HT聚合物分子的增强结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宋一帆[3](2021)在《新型二维Cu-TCPP膜的制备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膜分离技术由于具有节能高效、分离性能好、投资成本低、可连续运行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环境友好的分离工艺。然而,由于传统聚合物膜存在选择性和渗透性之间的trade-off效应,导致制备兼具高选择性和渗透性的聚合物膜仍面临极大的挑战。具有原子级厚度的二维材料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膜分离领域的发展。在二维膜制备过程中,同时精准调控膜材料面内孔道和层间通道的尺寸对实现精确分子筛分性能至关重要。金属卟啉二维材料是一类由大π键共轭构成、具有稳定大环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其不仅具有卟啉分子本身结构、功能多样性的特点,而且金属卟啉分子之间可通过金属键连接形成扩展的二维层状结构。其中,二维Cu-TCPP纳米晶体层与层之间的堆叠效应极大程度地缩减了面内孔道尺寸,使得c-轴取向二维Cu-TCPP膜有望实现精准分子筛分。本论文针对上述膜分离工艺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结合二维Cu-TCPP材料本身结构的优越性,通过简便的原位溶剂热合成法完好地保留了Cu-TCPP晶体结构的完整性,最终成功制得了致密、高度c-轴取向的二维Cu-TCPP膜并研究了其对小分子气体混合物的分离选择性和长期运行稳定性。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Zn O过渡层为Cu-TCPP晶体在α-Al2O3载体表面提供活性成核位点,通过分析Cu-TCPP形貌表征特征,发现有机金属源Cu(acac)2替代传统无机金属源Cu(NO3)2·3H2O参与反应可显着抑制Cu-TCPP晶体体相成核;同时以三乙胺(TEA)有机碱为结构导向剂能够成功诱导二维Cu-TCPP晶体沿平行α-Al2O3载体表面方向生长,证实了采用Zn O过渡层原位溶剂热制备c-轴取向Cu-TCPP膜的可行性。(2)采用焙烧Zn Al-NO3 LDH前驱体制得的Zn O过渡层为Cu-TCPP晶体在α-Al2O3载体表面提供活性成核位点,通过控制合成Zn Al-NO3 LDH前驱体过程中添加NH3·H2O的浓度来调控Zn O过渡层的结晶度,最优合成条件下成功制备致密、高度c-轴取向且厚度仅80 nm的二维Cu-TCPP膜。(3)对上述二维Cu-TCPP膜进行单组份及双组分混合气体渗透测试和长期运行稳定性测试,证实该膜在453 K和1 bar的测试条件下对H2/N2和H2/CH4气体对的选择性分别高达40.2和56.0,并且可在该测试条件下连续运行30 h。与大多数文献已报道的MOF膜相比,上述二维Cu-TCPP膜气体分离性能指标更加优异。
张明明[4](2021)在《动态键驱动超薄聚醚砜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高分子薄膜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泛的应用空间,在航空、航天、密封、微电子、防护层等领域被广泛使用。在某些尖端领域,因受应用条件的限制,不仅对薄膜的厚度有一定的要求,而且还需要薄膜具有较高的热性能和较好的机械性能。聚醚砜(PES)作为高性能工程热塑性材料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使其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然而,基于聚醚砜制备超薄膜的研究却少有报道,因此,设计与制备超薄、高强韧聚醚砜薄膜材料是一项对科技进步具有促进意义的研究工作。本论文旨在获得纳米级别的超薄聚醚砜薄膜,以4-羟基苯并三氮唑、4-羟基吲哚为原料,分别与4,4’-二氟二苯砜进行反应,制备两种不同结构的聚醚砜,聚(醚砜苯并三氮唑)(PESB)和聚(醚砜吲哚)(PESI),并采用旋转涂抹法对所得聚合物进行超薄膜制备。利用金属配位作用和阳离子-π作用对超薄膜进行性能强化,获得性能优异的聚醚砜薄膜,同时对其强化机理进行了分析,另外对PESI薄膜进行了疏水处理,获得了较好的疏水效果。具体结果如下:以4-羟基苯并三氮唑和4,4’-二氟二苯砜为原料通制备聚合物PESB,并利用红外和核磁氢谱对PESB的结构进行表征。选用旋涂法来进行超薄膜的制备,并通过调节工艺条件(聚合物浓度和旋涂转速)来制备不同厚度的PESB超薄膜。将薄膜浸泡于浓度为0.1 M的Cu SO4溶液18小时后,薄膜性能得到大幅提升。未浸泡Cu2+的PESB超薄膜的拉伸强度为75.84MPa,断裂伸长率为3.93%,浸泡后的聚合物超薄膜(PESB-Cu2+)的拉伸强度为105.38 MPa,断裂伸长率为4.83%,前后对比,拉伸强度提升了25.45 MPa,断裂伸长率提升了0.9%。计算机模拟表明,性能提升的原因是PESB超薄膜与Cu2+之间发生了金属配位作用。以4-羟基吲哚和4,4’-二氟二苯砜为原料制备聚合物PESI,并利用红外和核磁氢谱对PESI的结构进行表征。选用旋涂法来进行超薄膜的制备,并通过调节工艺条件(聚合物浓度和旋涂转速)来制备不同厚度的PESI超薄膜。将超薄膜浸泡于浓度为0.1M的Mg Cl2溶液12小时后,薄膜性能得到大幅提升。未浸泡Mg2+的PESI超薄膜的拉伸强度为70.57 MPa,断裂伸长率为4.01%,浸泡后的聚合物超薄膜(PESI-Mg2+)的拉伸强度为102.93 MPa,断裂伸长率为5.13%,拉伸强度提升了32.36 MPa,断裂伸长率提升了1.12%。计算机模拟表明,性能提升的原因是PESI超薄膜与Mg2+之间发生了阳离子-π作用。另外,对PESI进行了Si O2疏水改性处理,获得了较好的改性结果,当Si O2含量为20%时,材料具有最佳的疏水性能,水接触角达到146o。
秦晨晨,张肖,崔巍[5](2021)在《具有诊疗效果的新型载体材料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超薄膜类生物活性材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材料,具有功能结构多样、来源丰富、高生物兼容性等优点。超薄膜类生物活性材料超分子自组装体是以分子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为主导,进而形成的分子聚集体,在自组装的组成过程中,其基元物质是分子、聚合物、胶体以及宏观的颗粒物质,在非人为干预下自发地变为有序的功能性结构体。本文综述了不同组装基元,通过超分子非共价作用力,构建的具有诊疗效果的新型载体材料。重点介绍了中空微胶囊和多层核壳结构纳米材料在光疗、化疗以及联合治疗中的应用,展现了超薄膜组装得到的新型载体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潜在的应用。
谭子婷[6](2021)在《界面改性在柔性器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因其独特的柔性、延展性和低成本制造工艺,柔性电子器件在信息、医疗、能源和国防领域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柔性电子领域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已涌现出大批可商用产品。比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柔性电子显示器、印刷射频标签(RFID)、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随着其快速发展,柔性电子器件涉及到的领域也进一步扩展,也必将涌现出更多的实用化产品,进而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对柔性电子器件的研究目前已经成为热点之一。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通常需要将功能材料制备在柔性的衬底表面,其制备工艺中会涉及到大量的界面工程。界面作为不同材料与相间的分界,其界面缺陷、界面应力以及界面的稳定性等决定着柔性电子器件的电学性能及工作稳定性。因此,探究界面对柔性电子器件性能影响的机理,进而开发合理的界面工程,对柔性电子器件的构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聚焦于柔性电子器件的界面。首先,通过有效简易的工艺调节界面理化性质或构筑合理的界面结构。然后,探究和优化界面改性工艺,开发有效的调控界面理化性质的策略,最终揭示界面理化性质对柔性电子器件性能的影响机理及构筑高性能的柔性电子器件。围绕上述关键点,本论文主要基于等离子体或化学修饰等处理手段,改性界面理化性质,调节材料界面的黏附性、形貌、表面能等,进而构筑柔性可穿戴器件和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OFET)。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受犰狳背部带状鳞片和弹性皮肤交替排列结构启发,结合等离子体工艺特点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的理化性质,制备具有硬质硅氧层(SiOx)与弹性层交替的微折叠裂纹结构的PDMS衬底,基于此衬底制备高性能可拉伸电极。该可拉伸电极成功应用于肌肉电信号的探测以及应变传感器的制备。(2)借助PDMS膜的强透气性,在真空下,气态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双官能团分子能快速到达PDMS与PEDOT:PSS膜的界面处,并分别发生共价键合,成功高效地将大面积、图案化PEDOT:PSS膜转移至PDMS膜表面形成复合双层膜。具有不同表面结构的双层膜,分别被应用于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和热控柔性致动器的制备。(3)利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介电层表面进行改性,通过调控等离子体工艺,实现对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介电层的表面能、表面基团、电荷分布的调控,从而改变有机半导体沉积的形貌,揭示界面理化性质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有效调制器件的开态电流、阈值电压和回滞等电学性能,进而实现兼备高迁移率和稳定性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构筑。
梁跃耀[7](2021)在《聚合物支撑型超薄金属—有机骨架膜制备及其气体分离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体分离膜技术因绿色高效、节能减排及操作简单等优势,在气体纯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气体分离膜材料作为核心部件,直接决定了气体的分离纯度和分离效率。其中,聚合物支撑型分离膜具有低成本、易放大等优势,成为研究热点。但是,传统聚合物支撑型分离膜的气体渗透选择性能难以满足膜大规模工业应用的经济技术需求。开发兼具高渗透性和良好选择性的聚合物支撑型金属-有机骨架(MOFs)膜有望解决上述难题,推动膜分离技术的应用。本文采用活性有机界面层为核心,制备了一系列超薄且致密的MOF膜,包括ZIF-8膜、DZIF-8膜、Cu BTC膜、ZIF-L膜和CuTCPP膜,为高性能聚合物支撑型气体分离MOF膜的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一种界面诱导极化原位制备超薄MOF膜的新方法。通过聚乙烯醇(PVA)-金属离子高活性有机界面层的设计,诱导界面层上MOFs晶核的生长。被界面层吸附的配体会发生质子化,进而均匀地吸附溶液体系中的金属离子、配体和金属离子-配体复合物,自组装形成超薄致密的ZIF-8膜和Cu BTC膜。由于界面层的极化作用,所制备的MOF膜具有不饱和的金属位点。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OF膜具有高的CO2渗透速率(4000-5000 GPU)和合适的CO2/CH4分离因子(15-30)。(2)利用二乙醇胺(DEA)进一步原位改性界面诱导极化法制备超薄低晶态ZIF-8膜(DZIF-8膜)。由于DEA会加速配体的质子化,增加与界面层极化配体的竞争吸附,进一步加强界面处MOFs中不饱和金属位点的形成,导致超薄低晶态DZIF-8膜的形成。结果表明:所制备DZIF-8膜对C3H6的渗透速率为2000-3000GPU,C3H6/C3H8的分离因子为90-120,优于当时所报道的相关分离膜材料。(3)在PVA-Zn2+界面层附近的亚纳米限域空间内,利用自由晶核和铆钉晶核之间的关系,界面诱导原位剥离制备超薄ZIF-L膜。通过利用PVA-Zn2+界面层和不同的配体含量,原位制备了厚度从微米级别到100 nm以下的ZIF-L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IF-L膜对CO2/CH4体系具有渗透选择性能。(4)利用聚合物协同机制调控界面MOFs晶核的生长,原位制备了厚度低于10 nm的超薄CuTCPP膜。PVA-Cu2+界面层的设计,增加了CuTCPP在界面层上的异相成核位点。表面活性剂PVP聚合物的引入,调控CuTCPP晶核的各向异性生长,诱导超薄CuTCPP纳米片的生长和组装。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uTCPP膜展现出高的CO2渗透速率和合适的CO2/CH4分离因子。
王佳明[8](2020)在《基于氧化石墨烯限域作用制备MFI型分子筛膜》文中研究指明分离过程始终是工业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单元。膜分离技术由于分离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MFI型分子筛膜稳定性好、孔径均一,所以被广泛应用于膜反应器、分离等工业领域。因此,研究其合成及分离性能意义深远。近些年在分子筛膜的合成方式中,研究人员大都采用二次生长方式,并且为了减小其传质阻力,将目光着眼于合成出无孪晶存在的、b-轴取向的超薄分子筛膜。利用二次生长技术合成分子筛膜的关键是组装出高质量的晶种层,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对于组装取向单层晶种层具有很好的效果,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被用来组装单分子层的技术,一直是本实验室的研究课题。本研究将继续采用LB技术组装晶种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GO的合成、LB组装以及分子筛纳米晶粒及纳米片的合成研究。FT-IR和SEM表明成功合成了 GO。通过AFM观察了利用LB技术沉积的GO薄膜,结果显示成功组装了单层紧密排列的GO薄膜,并且GO的平均厚度约为2 nm。对分子筛纳米晶粒采用FT-IR及XRD表征结果显示,存在MFI结构的特征峰,并且粒径分析结果显示颗粒大小在140 nm左右,这证明了成功合成了 silicalite-l纳米晶粒。纳米片的合成研究结果表明,当合成液中水摩尔比为1000、合成时间为12h时,成功制备了厚度小于10nm的分子筛纳米片,这对于后期用于合成超薄取向分子筛膜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2.采用LB技术组装晶种层,并研究了超薄膜的合成及H2/CO2分离。结果表明,当晶种液浓度为0.1%、拉膜膜压为30mN/m时,晶种层紧密单层排列。在不锈钢底基上,采用底基-晶种层-GO覆盖层的制备顺序合成了超薄取向分子筛膜。结果显示,当合成时间为4 h时,随着合成液浓度的降低,分子筛膜的厚度降低,当配比中水摩尔比为2000时,合成的膜最薄,厚度约为200-300nm。在该配比下,研究了生长时间对分子筛膜合成的影响,当生长时间为24h时,得到的膜为b轴取向,厚度约500nm,表明成功合成出超薄取向分子筛膜。以多孔氧化铝片为底基合成的分子筛膜对H2/CO2分离结果表明,经APTES修复后的膜的理想选择性有很大提高,展现出较好的气体分离性能,当生长时间是24 h时,理想选择性达到15.83。
马瑞丽[9](2020)在《LDHs基复合材料的构筑、调控及其应用探索的研究》文中提出层状双羟基金属复合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即LDHs)作为一种二维无机层状材料,具有可插层组装的特性,可与一种或多种光功能性客体分子复合构筑LDHs基复合发光材料。LDHs的刚性层板可为光功能性客体分子提供限域环境,使其均匀地分散在层间,减弱它的非辐射跃迁,进而提升其发光性能。本论文致力于提高光功能性客体分子的性能和发现新颖的发光现象,并扩展其应用范围。以LDHs为主体材料,基于静电超分子组装,分别与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花菁素染料(Cy3)和花生酸(AA)复合构筑(CdTe QD@LDHs/AA)n与(Cy3@LDHs/AA)nLB薄膜;通过插层的方式,分别与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BP2)、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BP4)与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5,5’二磺酸钠二苯甲酮(BP9)复合构筑DES-BP(x%)/LDHs(BP:BP2、BP4、BP9)材料,经结构分析,产物可以命名为二维层间超分子无限固溶体(2D ISISSs)。对(CdTe QD@LDHs/AA)n 与(Cy3@LDHs/AA)n LB 薄膜和DES-BP(x%)/LDHs 2D ISISSs的光学性能进行调控优化后,根据它们的结构性能进行应用探索。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为光功能性薄膜、粉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潜在应用研究提供了简便有效的设计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双亲性(CdTe QD@LDHs/AA)n Langmuir-Blodgett(LB)薄膜的制备及其有机挥发性气体(VOCs)荧光传感性能研究:基于构建仿生物膜的构想,以Mg2Al-LDHs纳米片为主体层板,CdTe QDs为发光客体分子,AA为双亲性分子,利用LB膜静电组装法构筑双亲性(CdTe QD@LDHs/AA)nLB薄膜,SAXRD、SEM、紫外、荧光光谱等结果表明该薄膜具有周期性有序结构并且表面形貌均一。CdTe QDs与单纯的层层组装法(LbL)法制备的(CdTe QDs@LDHs)n膜相比,双亲性(CdTe QD@LDHs/AA)nLB薄膜的发光强度、寿命和量子产率分别增加了约10、2和3倍,这归因于AA的间隔作用有利于CdTe QDs的均匀分散,减弱因分子间相互作用造成非辐射跃迁。并且,与(CdTe QD/AA)3 LB薄膜相比,(CdTe QD@LDHs/AA)3 LB薄膜的发光强度增加至5倍,可以归因于LDHs刚性层板为CdTe QDs提供层间限域环境,抑制分子之间聚集造成的淬灭现象。考虑到(CdTe QD@LDHs/AA)nLB薄膜双亲性结构,将其应用到具有不同极性的VOCs检测当中:对具有强极性的胺类VOCs产生不可逆的荧光淬灭现象,对非胺类VOCs产生可逆的荧光增强的现象。根据SAXRD与ATR-FTIR的分析,推测该薄膜对VOCs产生的荧光增强/淬灭双模式响应归因于薄膜的双亲性结构对不同极性的VOCs的吸附不同。2、双亲性(Cy3@LDHs/AA)nLB薄膜的制备及其温度传感性能研究:为了扩展LDHs基薄膜的组装客体分子范围,利用LB膜法将Mg2Al-LDHs纳米片与两性有机分子Cy3层层组装构筑双亲性(Cy3@LDHs/AA)nLB 薄膜。SAXRD、SEM、AFM 表明该薄膜具有周期性有序结构和均匀的形貌;紫外和荧光光谱检测该沉积过程是均匀递增的。与Cy3溶液相比,(Cy3@LDHs/AA)40 LB薄膜的寿命、量子产率和辐射跃迁的速率常数(kr)分别增加约6、12和2倍。AA的分隔分散作用和LDHs纳米片提供的刚性限域环境使Cy3在薄膜状态时均匀分散,并有效抑制了分子间π-π堆积或偶极-偶极相互作用,避免其发光淬灭现象,从而提升Cy3的发光性能。(Cy3@LDHs/AA)n LB薄膜对于温度的刺激有明显的可逆响应,其发光的强度随着温度增加而减弱,这可以归因于升高温度增加了非辐射跃迁的发生。本工作扩展了 LDHs基薄膜的客体分子范围,实现了 Cy3的固载化和发光性能的提升,并且发现其在温度传感领域具有极大潜力。3、DES-BP(x%)/LDHs 2D ISISSs的制备,调控及其生物成像研究:基于LDHs的可插层性,选取三种紫外光吸收剂((BP:BP2、BP4、BP9)使用单滴法制备DES-BP(x%)/LDHs 2D ISISSs。与纯的BP溶液和固体相比,DES-BP(x%)/LDHs 2D ISISSs的发光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它们的发射波长在480-520 nm之间具有可调性,通过改变x%可对BP的发光性能进行调控优化。其中DES-BP2(4%)/LDHs、DES-BP4(8%)/LDHs 和 DES-BP9(16%)/LDHs 的发光强度是最佳的。与纯的BP2固体相比,DES-BP2(4%)/LDHs的量子产率、寿命、荧光强度、kr分别增加了近13、4、75和4倍;与纯的BP4固体相比,DES-BP4(8%)/LDHs的量子产率、寿命、荧光强度和kr分别增加了近14、4、45和3倍;与纯的BP9固体相比,DES-BP9(16%)/LDHs的量子产率、寿命、荧光强度和kr分别增加了近30、10、100 和 4 倍。与此同时,DES-BP2(4%)/LDHs、DES-BP4(8%)/LDHs和DES-BP9(16%)/LDHs的非辐射跃迁速率常数(knr)分别减弱了 2、5和5倍。更重要的是,与BP2、BP4和BP9的溶液和固体相比,DES-BP(x%)/LDHs出现了上转化发光的新性能。基于DES-BP(x%)/LDHs优异的发光性能、生物相容性和细胞穿透性,将其应用到细胞上/下转换激光共聚焦荧光成像,荧光寿命成像中。相比原BP类分子,DES-BP(x%)/LDHs呈现杰出的细胞溶酶体成像能力,因此DES-BP(x%)/LDHs可作为荧光探针应用到细胞成像领域。
张恒[10](2020)在《超薄膜中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取向图案构筑及结晶熔融行为研究》文中指出嵌段共聚物超薄膜因其可以自组装形成微纳米级结构在微电子器件、传感器以及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其自组装结构的形态受额外施加的流动场以及其自身结晶行为控制。本文研究了超薄膜体系中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乙烯基吡啶(PS-b-P2VP)、结晶性嵌段共聚物聚己内酯-b-左旋聚乳酸(PCL-b-PLLA)和聚氧化乙烯-b-聚己内酯-b-左旋聚乳酸(PEO-b-PCL-b-PLLA)自组装的取向和结晶熔融行为,表征了退火时间、去润湿孔接触线宽度以及去润湿孔的生长行为对PS-b-P2VP超薄膜取向图案构筑的影响,探讨并验证了去润湿流动场诱导相分离形成取向纳米结构的机制;同时利用原位加热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广角X射线散射分析技术(WAXS)研究了PCL-b-PLLA和PEO-b-PCL-b-PLLA超薄膜的结晶熔融过程,表征了嵌段共聚物薄膜结晶后自组装结构的形貌以及加热过程中晶体的熔融行为,并根据熔融过程深入了解了具有多结晶性嵌段的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过程。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溶剂蒸汽退火过程中薄膜的去润湿行为可以实现调控PS-b-P2VP超薄膜的自组装结构由各向同性排列到取向排列的转变。研究发现,PS-b-P2VP超薄膜的取向自组装发生在去润湿孔的生长过程中,孔边缘纳米结构的取向度(fo)随孔的生长时间(tgrow)呈指数增长:fo~tgrow1/3。当去润湿孔生长时,相邻孔碰撞可以形成孔接触线,孔接触线内部的P2VP圆柱体展现了更强的平行于孔边缘排列的趋势,退火时间的增加以及孔接触线宽度的减小使自组装结构的取向度增大,最终在孔接触线内可以形成高度有序的取向排列结构。研究认为:PS-b-P2VP超薄膜自组装结构的取向转变是去润湿提供的流动场诱导的,这种平行于孔边缘的排列方式是P2VP圆柱体在流动场的推动下弹性能量最小的最优排列。2、利用配备加热载物台的AFM原位研究了PCL-b-PLLA和PEO-b-PCL-b-PLLA结晶自组装结构的熔融行为,表征了在加热过程中薄膜自组装结构的形貌变化。研究发现:PCL-b-PLLA和PEO-b-PCL-b-PLLA超薄膜结晶后可以形成清晰的多晶片层结构。由于各晶体的熔融温度存在差异,随着温度的升高,PEO晶体首先熔融;达到PCL的熔融温度后,PCL晶体消失,只有PLLA晶体在此温度下存在。根据加热过程中表面形貌以及粘附力的变化,发现在PCL-b-PLLA超薄膜中,PLLA片层和PCL片层交替排列,两个PLLA片层中仅存在一个PCL片层;在PEO-b-PCL-b-PLLA薄膜中,两个PLLA片层之间存在一个或多个PEO片层和PCL片层。研究认为:在结晶过程中PLLA首先结晶,随后PLLA晶体片层可以作为模板限制PCL和PEO在PLLA片层间结晶,从而形成复杂的多晶片层结构。
二、自组装超薄膜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组装超薄膜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硅材料表面减摩抗磨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固体薄膜润滑在硅材料表面的应用 |
2 分子超薄膜润滑在硅材料表面的应用 |
3 离子注入在硅材料表面的应用 |
4 微织构在硅材料表面的应用 |
5 石墨烯在硅材料表面的应用 |
6 结论及展望 |
(2)功能聚合物PHB和P3HT超薄膜的制备与结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功能聚合物PHB和 P3HT研究现状 |
1.2.1 功能聚合物PHB |
1.2.2 功能聚合物P3HT |
1.3 聚合物超薄膜的制备和受限结晶研究 |
1.3.1 聚合物超薄膜的制备方法 |
1.3.2 聚合物薄膜和超薄膜结晶形态 |
1.3.3 共混体系下聚合物薄膜结晶研究 |
1.4 功能聚合物超薄膜纳米压印技术的应用研究 |
1.4.1 聚合物薄膜压印方法 |
1.4.2 聚合物超薄膜纳米压印下的结晶和应用研究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PHB 超薄膜的制备与结晶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2.2 不同厚度PHB超薄膜的制备 |
2.2.3 样品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HB超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2.3.2 PHB超薄膜的结晶形态研究 |
2.3.3 PHB超薄膜结晶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HB/PVPh 共混超薄膜的制备及结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3.2.2 不同厚度PHB/PVPh超薄膜的制备 |
3.2.3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HB/PVPh共混超薄膜的结晶形态研究 |
3.3.2 PHB/PVPh共混超薄膜的晶体结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3HT超薄膜的制备与纳米线条构筑及结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4.2.2 不同厚度P3HT薄膜的制备 |
4.2.3 P3HT超薄膜纳米线条的构筑 |
4.2.4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3HT超薄膜的制备及图案化 |
4.3.2 P3HT超薄膜图案化后纳米线条的晶体结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VPh/P3HT 双层薄膜的制备与纳米线条的构筑及结晶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5.2.2 以PVPh为衬底P3HT双层薄膜的制备 |
5.2.3 PVPh/P3HT双层薄膜纳米线条的构筑 |
5.2.4 样品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VPh/P3HT超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完全受限下的形态研究 |
5.3.2 PVPh/P3HT图案化超薄膜的结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新型二维Cu-TCPP膜的制备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二维纳米片及其制备工艺 |
1.1.1 自上而下法 |
1.1.2 自下而上法 |
1.2 二维膜的制备方法 |
1.2.1 抽滤法 |
1.2.2 涂覆法 |
1.2.3 层层组装法 |
1.3 二维膜的分离机理 |
1.3.1 层间通道筛分机理 |
1.3.2 面内孔道筛分机理 |
1.3.3 协同筛分机理 |
1.4 二维膜的分离应用及前景 |
1.4.1 气体分离 |
1.4.2 离子筛分 |
1.4.3 海水脱盐 |
1.4.4 二维膜的发展前景 |
1.5 金属卟啉二维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1 金属卟啉二维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
1.5.2 金属卟啉二维纳米片的制备 |
1.5.3 金属卟啉二维薄膜的制备 |
1.5.4 金属卟啉二维材料的应用 |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表征仪器 |
2.2 样品制备 |
2.3 样品表征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2 X射线衍射(XRD) |
2.3.3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 |
2.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4 气体分离性能测试 |
2.4.1 单组份气体的渗透性能测试 |
2.4.2 双组份气体的分离性能测试 |
3 ZnO诱导制备c-轴取向的二维Cu-TCPP膜的可行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α-Al_2O_3载体表面预处理 |
3.2.2 载体表面修饰CuO过渡层 |
3.2.3 载体表面修饰ZnO过渡层 |
3.2.4 二维Cu-TCPP膜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uO过渡层的表征结果及分析 |
3.3.2 ZnO过渡层的表征结果及分析 |
3.3.3 CuO诱导制备二维Cu-TCPP膜的表征结果及分析 |
3.3.4 ZnO诱导制备c-轴取向二维Cu-TCPP膜的可行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ZnO诱导制备c-轴取向的二维Cu-TCPP膜及其气体分离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载体表面修饰ZnO过渡层 |
4.2.2 高度c-轴取向超薄二维Cu-TCPP膜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ZnO过渡层的表征结果及分析 |
4.3.2 c-轴取向超薄二维Cu-TCPP膜表征 |
4.3.3 Cu-TCPP膜的气体分离性能测试 |
4.3.4 Cu-TCPP膜气体分离性能的优越性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动态键驱动超薄聚醚砜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动态键 |
1.1.1 动态共价键 |
1.1.2 动态非共价键 |
1.2 旋涂法简介 |
1.3 聚醚砜 |
1.3.1 聚醚砜的应用 |
1.3.2 聚醚砜的疏水改性 |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1 设计思路 |
1.4.2 主要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和原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原料和试剂 |
2.2 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
2.2.1 核磁测试 |
2.2.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2.3 热重分析 |
2.2.4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
2.2.5 薄膜厚度测试 |
2.2.6 拉伸性能测试 |
2.2.7 接触角测试 |
2.2.8 pH对接触角的影响 |
2.2.9 不同时间对接触角的影响 |
2.2.10 微观测试 |
2.2.11 理论计算 |
3 聚(醚砜苯并三氮唑)超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聚(醚砜苯并三氮唑)(PESB)超薄膜的制备 |
3.2.1 PESB的合成与表征 |
3.2.2 PESB超薄膜的制备 |
3.2.3 PESB超薄膜工艺探究 |
3.2.4 PESB的热性能 |
3.2.5 金属配位的计算 |
3.2.6 PESB和 PESB-Cu~(2+)薄膜的机械性能 |
3.2.7 金属配位作用增强增韧PESB的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4 聚(醚砜吲哚)超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聚(醚砜吲哚)薄膜的制备与研究 |
4.2.1 PESI的合成与表征 |
4.2.2 PESI超薄膜的制备 |
4.2.3 PESI超薄膜厚度的测试 |
4.2.4 PESI的热性能 |
4.2.5 阳离子-π作用的计算 |
4.2.6 PESI薄膜的机械性能 |
4.2.7 PESI复合疏水薄膜制备 |
4.2.8 PESI复合疏水薄膜的微观测试 |
4.2.9 PESI复合疏水薄膜的热性能 |
4.2.10 PESI复合疏水薄膜的机械性能 |
4.2.11 PESI复合疏水薄膜的疏水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具有诊疗效果的新型载体材料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空微胶囊 |
2 多层核壳结构纳米材料 |
3 总结与展望 |
(6)界面改性在柔性器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柔性电子的研究现状 |
1.2.1 柔性电子的发展简史 |
1.2.2 柔性电子器件的应用 |
1.2.3 制备柔性电子器件的材料 |
1.2.4 柔性电子领域发展的趋势及展望 |
1.2.5 柔性电子器件关键技术与难点 |
1.3 器件界面改性 |
1.3.1 界面改性辅助柔性化结构构建 |
1.3.2 界面物化性质改性调制器件性能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裂纹式-PDMS膜制备可拉伸电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可拉伸电极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PEDOT:PSS高效转移以制备柔性器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柔性压力传感器 |
3.5 热控柔性致动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等离子体技术调控OFET介电层表面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作总结和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聚合物支撑型超薄金属—有机骨架膜制备及其气体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气体分离膜发展简介 |
1.3 气体分离膜的分离机制 |
1.3.1 溶解扩散 |
1.3.2 Kundesen扩散 |
1.3.3 表面扩散 |
1.3.4 毛细管冷凝 |
1.3.5 分子筛分 |
1.4 MOFs基气体分离膜 |
1.4.1 MOFs的简介与结构特征 |
1.4.2 MOFs在气体吸附与分离方面的应用 |
1.4.3 MOF混合基质膜 |
1.4.4 MOF膜 |
1.5 MOF膜的制备 |
1.5.1 原位溶剂热法 |
1.5.2 二次晶种生长法 |
1.5.3 对扩散法 |
1.5.4 层层自组装法 |
1.5.5 化学气相沉积法 |
1.5.6 电化学法 |
1.6 CO_2/CH_4分离膜的研究进展 |
1.7 C_3H_6/C_3H_8分离膜的研究进展 |
1.8 MOF气体分离膜现存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 |
1.8.1 现存问题分析 |
1.8.2 解决思路 |
1.9 本文的工作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表征手段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设备 |
2.3 材料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仪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3 原子力显微镜 |
2.3.4 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率分析仪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
2.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2.3.7 拉伸断裂力学性能测试 |
2.3.8 气体分离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界面诱导极化制备超薄MOF膜与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PDMS界面层的制备 |
3.2.2 PVA-金属离子界面层的制备 |
3.2.3 MOF膜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界面诱导极化机理 |
3.3.2 ZIF-8 膜的形貌与结构 |
3.3.3 Cu BTC膜的形貌与结构 |
3.3.4 MOF膜的CO_2/CH_4渗透选择性能 |
3.3.5 MOF膜的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乙醇胺原位改性ZIF-8 膜与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PVA-Zn~(2+)界面层的制备 |
4.2.2 DZIF-8 膜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DZIF-8 膜的形貌与结构 |
4.3.2 PVA-Zn~(2+)界面层的结构与性能 |
4.3.3 DZIF-8 膜的C_3H_6/C_3H_8渗透选择性能 |
4.3.4 DZIF-8 膜的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位界面剥离超薄二维ZIF-L膜与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PVA-Zn~(2+)界面层的制备 |
5.2.2 ZIF-L膜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原位界面剥离原理 |
5.3.2 PVA-Zn~(2+)界面层的结构与性能 |
5.3.3 ZIF-L膜的形貌与结构 |
5.3.4 ZIF-L片的形貌与结构 |
5.3.5 ZIF-L膜的CO_2/CH_4渗透选择性能 |
5.3.6 ZIF-L膜的稳定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聚合物调控生长超薄CuTCPP膜与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PDMS界面层的制备 |
6.2.2 PVA-Cu~(2+)界面层的制备 |
6.2.3 CuTCPP膜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聚合物调控机理 |
6.3.2 CuTCPP的形貌与结构 |
6.3.3 PVA-Cu~(2+)界面层的形貌与结构 |
6.3.4 CuTCPP膜的形貌与结构 |
6.3.5 CuTCPP膜的CO_2/CH_4渗透选择性能 |
6.3.6 CuTCPP膜的稳定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8)基于氧化石墨烯限域作用制备MFI型分子筛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分子筛概述 |
1.2.1 分子筛 |
1.2.2 MFI型分子筛 |
1.3 分子筛膜概述 |
1.3.1 分子筛膜 |
1.3.2 分子筛膜合成 |
1.3.3 分子筛膜的应用 |
1.4 取向MFI分子筛膜概述 |
1.4.1 取向MFI分子筛膜 |
1.4.2 取向MFI分子筛膜的制备 |
1.5 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
1.6 超薄分子筛膜研究概述 |
1.7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试剂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材料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4 激光粒度分析仪 |
2.3.5 原子力显微镜(AFM) |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及分子筛晶粒的合成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GO的制备 |
3.2.2 silicalite-1纳米晶粒的制备 |
3.2.3 不同条件下silicalite-1晶粒的制备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
3.3.2 silicalite-1纳米晶粒的表征 |
3.3.3 不同条件合成的silicalite-1晶粒的表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取向silicalite-1超薄分子筛膜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底基的制备及预处理 |
4.2.2 GO的疏水性改性 |
4.2.3 silicalite-1纳米晶粒的表面改性 |
4.2.4 LB法组装GO和晶种层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ilicalite-1晶种层的表征分析 |
4.3.2 不同合成条件对silicalite-1膜合成的影响 |
4.3.3 多孔氧化铝底基及晶种层的表征 |
4.3.4 silicalite-1膜气体分离性能测试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LDHs基复合材料的构筑、调控及其应用探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分子发光材料概述 |
1.1.1 超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超分子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 |
1.1.3 超分子发光材料的应用研究 |
1.2 二维层状材料的概述 |
1.2.1 二维层状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
1.2.2 二维层状材料的构筑方法 |
1.3 二维无机材料:层状双羟基金属复合氢氧化物(LDHs)的概述 |
1.3.1 LDHs的结构特性 |
1.3.2 LDHs基功能性材料的构筑方法 |
1.3.3 LDHs基功能性材料的应用探索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双亲性(CdTeQDs@LDHs/AA)_n LB薄膜的制备及其有机挥发性气体(VOCs)荧光传感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LDHs纳米片与CdTeQDs的制备 |
2.2.3 (CdTeQDs@LDHs/AA)_n LB薄膜的构筑 |
2.2.4 (CdTe QDs@LDHs/AA)-n LB UTFs薄膜材料的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LDHs,CdTe QDs的表征及(CdTe QDs@LDHs/AA)LB UTFs的制备过程 |
2.3.2 (CdTeQDs@LDHs/AA)-nLB薄膜的结构形貌表征 |
2.3.3 (CdTeQDs@LDHs/AA)_nLB薄膜的发光性能调控与表征_ |
2.3.4 (CdTeQDs@LDHs/AA)_nLB薄膜对VOCs的双模式荧光响应 |
2.3.5 (CdTeQDs@LDHs/AA)_n LB薄膜对VOCs的荧光响应机理探索 |
2.4 小结 |
第三章 双亲性(Cy3@LDHs/AA)_nLB薄膜的制备及其温度传感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Mg2Al-LDHs纳米片的制备 |
3.2.3 双亲性(Cy3@LDHs/AA)_nLB UTFs的构筑 |
3.2.4 薄膜材料的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双亲性(Cy3@LDHs/AA)_n LB UTFs的结构形貌表征 |
3.3.2 双亲性(Cy3@LDHs/AA)_n LB UTFs的光学性能表征 |
3.3.3 双亲性(Cy3@LDHs/AA)_n LB UTFs的温度可逆响应 |
3.4 小结 |
第四章 DES-BP(x %)/LDHs 2D ISISSs的构筑,性能调控及其生物成像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DES-BP (x%)/LDHs 2D ISISSs的制备 |
4.2.3 BP@DES/LDHs细胞分散液的制备 |
4.2.4 细胞培养、毒性研究和生物成像 |
4.2.5 不良溶剂诱导BP-AIE悬浮液的制备 |
4.2.6 LDHs- BP-AIE粉末和薄膜的制备 |
4.2.7 样品仪器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DES-BP(x%)/LDHs 2D ISISSs的结构形貌表征 |
4.3.2 BP与DES-BP(x%)/LDHs 2D ISISSs的紫外吸收性能表征 |
4.3.3 BP与DES-BP(x%)LDHs 2D ISISSs的发光性能表征 |
4.3.4 DES-BP(x%)/LDHs 2D ISISSs上转换发光性能表征 |
4.3.5 DES-BP(x%)/LDHs 2D ISISSs生物成像研究 |
4.3.6 BP-AIE与DES-BP(x%)/LDHs 2D ISISSs发光性能对比 |
4.4 小结 |
第五章 重要结论 |
本论文创新点 |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10)超薄膜中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取向图案构筑及结晶熔融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 |
1.2.1 嵌段共聚物在非受限状态下的自组装 |
1.2.2 嵌段共聚物在受限状态下的取向自组装 |
1.3 嵌段共聚物的结晶行为 |
1.3.1 嵌段聚合物的溶液结晶 |
1.3.2 嵌段共聚物的本体和薄膜结晶 |
1.4 高分子薄膜去润湿 |
1.4.1 高分子薄膜去润湿研究进展 |
1.4.2 去润湿孔的生长动力学 |
1.4.3 嵌段共聚物薄膜去润湿 |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样品制备方法及条件 |
2.2.1 硅片的处理 |
2.2.2 PS-b-P2VP超薄膜的制备 |
2.2.3 PCL-b-PLLA和 PEO-b-PCL-b-PLLA超薄膜的制备 |
2.3 实验设备及表征 |
2.3.1 光学显微镜(OM) |
2.3.2 原子力显微镜(AFM) |
2.3.3 椭偏仪 |
3 去润湿诱导构筑PS-b-P2VP超薄膜自组装取向图案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蒸汽溶剂选择对PS-b-P2VP超薄膜自组装形貌的影响 |
3.2.2 去润湿对PS-b-P2VP超薄膜自组装结构取向的影响 |
3.2.3 去润湿诱导构筑PS-b-P2VP超薄膜取向图案的影响因素 |
3.2.4 去润湿诱导构筑PS-b-P2VP超薄膜取向图案的机制 |
3.2.5 PS-b-P2VP超薄膜模板法制备金属纳米线 |
3.3 本章小结 |
4 超薄膜中嵌段共聚物的结晶熔融行为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2.1 两嵌段共聚物PCL-b-PLLA超薄膜的结晶行为 |
4.2.2 两嵌段共聚物PCL-b-PLLA超薄膜的熔融行为原位研究 |
4.2.3 三嵌段共聚物PEO-b-PCL-b-PLLA超薄膜的结晶行为 |
4.2.4 三嵌段共聚物PEO-b-PCL-b-PLLA超薄膜的熔融行为原位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自组装超薄膜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硅材料表面减摩抗磨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 陈龙,陈文刚,谢永,刘德春,宋文涛. 材料保护, 2021(08)
- [2]功能聚合物PHB和P3HT超薄膜的制备与结晶研究[D]. 王涛.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新型二维Cu-TCPP膜的制备及其应用[D]. 宋一帆.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动态键驱动超薄聚醚砜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明明.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5]具有诊疗效果的新型载体材料及其应用[J]. 秦晨晨,张肖,崔巍. 广东化工, 2021(08)
- [6]界面改性在柔性器件中的应用[D]. 谭子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7]聚合物支撑型超薄金属—有机骨架膜制备及其气体分离性能研究[D]. 梁跃耀.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8]基于氧化石墨烯限域作用制备MFI型分子筛膜[D]. 王佳明. 宁夏大学, 2020(03)
- [9]LDHs基复合材料的构筑、调控及其应用探索的研究[D]. 马瑞丽.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10]超薄膜中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取向图案构筑及结晶熔融行为研究[D]. 张恒. 郑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