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斯莱斯启动两项战略发动机技术研究计划

劳斯莱斯启动两项战略发动机技术研究计划

一、罗-罗推行两项战略性的发动机技术研究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李继高[1](2017)在《英国对中国的飞机贸易及其政策演变(1954-1972)》文中研究指明东西方贸易管制,是美苏冷战对峙的产物。在巴统出口管制的所有产品中,飞机是最具代表性的物资。飞机兼具民用和军事双重属性,巴统飞机贸易的管制和政策,集中反映了冷战时期东西方贸易的基本特征。本文即是通过叙述美国和巴统贸易管制体系下,英国对中国的飞机贸易及其管制政策,并以此来关注和研究冷战时期东西方贸易关系的相关问题。英国对中国的飞机出售及其政策变化,与冷战和地区局势密切相关。新中国的成立,与巴统的建立几乎同时。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开始都被纳入巴统军需品禁运清单。而在巴统正式活动之前,英国就开始对中国进行飞机出口限制。朝鲜战争结束后,冷战局势趋于缓和,美国和巴统的贸易管制得以放松。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英国飞机工业陷入发展困境,成为其推动对华飞机出口的直接和内部原因。而中苏关系也在此时恶化,并影响到两国的经济技术援助,包括航空产品和技术。中国开始将对外贸易的重心,由苏东转向西欧国家。正是在上述背景和条件下,英国才开启了对中国的飞机贸易。此外,中印关系的恶化、越南战争的形势、中国核试验的成功、中英政治关系的起伏、中巴友好关系的建立、世界航空市场的变化、中苏贸易关系的改善、中美两国飞机市场间的联系、中美关系的缓和等众多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英国对中国的飞机贸易及其政策。伴随英国对华飞机贸易及其政策的变化,中英贸易以及东西方贸易的内容、性质和特征也在发生着变化。总体上而言,英国的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和力度,宽于美国而略严于法(西)德。在美国对华全面禁运背景下,中国与西欧及日本贸易关系的维系,尤其是英国扩大对华贸易的努力和实践,对中国有着特殊且非常重要的意义。冷战时期,苏东国家和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的不同结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两者在冷战中的不同结局。此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贸易关系,尤其是中西经济关系的状况,与东西方贸易的总体状况密切相关。

严鹏[2](2013)在《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文中研究说明战略性工业化是指国家为实现其意志而介入战略产业的工业发展过程。具体而言,一国为维护其生存与独立,在工业化进程中可以重点培育与国防有直接关联且具有技术引领性之产业。机械工业即属于此种战略性产业,因此,本文拟按历史时序对1900-1957年间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进行考察,以探究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成长机制。1900年,大清帝国处在风雨飘摇的危局中,机械工业却开始成长。清季之机械工业是在国家与市场的双重引导下发展的。然而,清政府对产业的引导十分低效,且随着清廷国势日衰,市场逐渐成为主导性力量。辛亥革命以后,在民族主义的刺激下,伴随着市场诱导,中国机械工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然而,北洋政府治下,国家渐趋失序,自由市场对产业而言构成了双刃剑。由于市场需求结构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机械产业的技术发展受到抑制,本应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械工业沦为技术能力低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面对日本加紧侵华,国民政府在加强战备的过程中,亦强化了对机械工业这一战略产业的引导。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机械工业重新布局,国统区国营企业发展壮大,其技术导向战略提升了产业实力。同时,国民政府还通过一系列政策对产业实施干预。尤为重要的是,国民政府的订货政策有力地扶植了机械工业,维系了一批民营企业的生存。但是,战后,国民政府放弃了战时政策,再加上重新开放市场,国内幼稚产业遂暴露于进口美货的严重打击之下,机械工业受灾尤重。1949年,中共建政后,形成强势国家对产业全面渗透的态势。为了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巩固国家独立,新政权将机械工业视为战略产业,采取重点扶持的态度。苏联及东欧技术大规模向中国转移,改变了中国机械工业的技术轨道,使该产业跨越式发展。在诸多因素作用下,一个“军事-工业-大学综合体”开始在中国诞生,这意味着中国的战略性工业化,在历经曲折后,终于得以大规模展开。因此,对欲改善其所处国际地位之后发展国家而言,自由市场乃双刃剑,适度的国内市场竞争能激发企业的创造力,但过度的开放会将后发展国家幼稚的战略性产业暴露于发达国家资本的打击之下,而且市场的比较优势原则会诱导后发展国家的高端产业低端化,挫败其技术能力之提升。因此,国家嵌入产业是必要的,但这要求国家统治集团有坚强的战略意志,并以高度的使命感克服牟取小集团私利的倾向,由此形成强韧的国家能力。进一步说,不管在企业层次还是国家层次,战略都意味着对于追求短期利益的经济理性之超越,唯有此种战略意志能使后发展国家追赶先进,而这种战略意志之不易获取及保持,可以解释为何数百年来能改善其国际地位的后发展国家屈指可数。

刘东[3](2018)在《二战后英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1945-1970)—重建与探索》文中提出二战对于英国航空工业既是一种光辉的转折,也是一种重新探索的开始。英国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一霸主,汇聚了所有的工业生产资源,进行工业化生产,“英国制造”是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所向往拥有的,“英国制造”也是人们对于工业品的最高期待,但是这一切随着进入20世纪英国逐渐走向衰落,直到二战结束英国最终失去霸主地位,“英国制造”的地位受到动摇,人们开始青睐“美国制造”。战后,当硝烟从欧洲大陆最终褪去,英国人开始重建这个在战争中被法西斯打的支离破碎的国家时,英国政府就已经认识到航空工业这个制造业部门在未来的地位,因此决定将它视为未来英国经济增长的一大支柱。本文的研究时间段从1945年战争结束开始到1970年欧洲第一家联合航空研制生产企业——空中客车公司成立,以英国航空工业在这25年时间里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一方面系统论述航空工业二战后开始重建到1970年走上欧洲联合的这一过程,同时探讨政府决策对航空工业的影响,以及主要能力要素对它的促进,最终勾勒出二战后英国航空工业在国际国内环境中发展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将航空工业发展的过程与二战后同时期其他主要国家进行比较,勾画出英国航空工业在世界航空工业中的地位。以上述内容为基础,最后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教训,借鉴其中优秀部分,吸取英国发展中所犯下的错误教训,走出自己的航空工业道路。文章除绪论内容外,分别是:第一章论述的内容主要是20世纪早期到二战英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状况。英国虽然是世界上比较早建立起航空工业的国家之一,但是英国的航空工业从20世纪早期到二战时期的发展是一个逐渐走向繁荣的过程,从一战开始认识到航空工业在未来的重要作用,到两战期间的重整军备,再到二战航空工业达到顶峰状态,奠定了英国航空工业在英国国家工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章内容主要论述的是二战后到70年代初航空工业在政府影响下的坎坷发展。二战后到70年代初的这段时间,是航空工业重建和探索的重要时期,经历了短暂辉煌,国防政策的震荡以及重新找到适合的发展道路,航空工业终于走向了以国际合作为基础的专业化道路。第三章内容主要论述了航空工业中起主要作用的几大能力要素。主要有国家对行业的资本支持、行业内的从业人数变化、航空工业的设计研制水平以及行业的创新变革举措。这几部分要素既是航空工业实现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也反映了国家和航空工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第四章内容主要是世界航空工业中的主要国家航空工业水平及英国航空工业地位。本部分叙述了美国、苏联和欧洲的航空水平,这也是世界航空工业的总体水平体现;同时本章对英国航空工业水平做了一个简要说明,以及相对竞争者英国的不足;最终分析了英国航空工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所在。全文以英国航空工业战后探索发展为线索,将成就和失败同时展现出来,也展现出航空工业和政府、航空公司、海外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它的主要能力要素,实现从独立到合作的观念转变,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重新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实现英国航空工业在全球化时代下的重新起航。

陈桂尧[4](2005)在《中国大学参与国家创新系统的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机构之一,大学的社会职能已经超越了教育与科研,与社会经济发生了难以割裂的联系,服务市场逐渐成为高校第三职能。高校职能的实施状况,及其与产业部门等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对于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高校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对于面临工业化和知识化双重挑战,实施和平崛起战略的中国尤为重要。但迄今国内学术界尚缺乏专门而系统的研究。本论文从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以纵向历史考察为经:大学提供教育和培训,因而天然地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个主体,20世纪以后,某些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大学以更复杂的方式参与国家创新系统成为必然--大学不仅是创新系统中作为基础研究提供者的学术界的典型代表,而且通过与产业界的互动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日益深入地参与到国家创新系统中;以横向比较分析为纬:对比国外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职能及其与其他主体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针对关于国家创新系统中大学定位这一争论焦点,本文指出争论其实在于大学和产业界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大学在何种程度以何种方式参与市场的问题。由此将镜头对准我国大学与产业界边界日益模糊的商业化技术转移模式,通过研究中国大学实施技术转移的各种模式,分析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中大学参与市场的程度和方式及其客观原因,并根据这些模式对促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从中确定作为以后章节的研究重点--合作研究模式与高校科技企业模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合作研究模式的动机、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一些结论:大学和企业参与合作研究的强势动机都指向资金需求,企业信任大学的基础研究能力,但在主观动机上则视利用大学研发资源解决应用研究及商业化生产为次优方案;大学参与合作研究的动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机与其效果之间不具有相关性;对合作研究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大学与企业是国家创新系统中关系密切但职能不同的两个主体,大学以教育培训和基础研究为己任不仅有助于大学学术能力的提高而且最终有利于企业技术的发展,但大学对于资金的现实需求又使得大学在基础性学术研究与商业化应用研究之间艰难地寻求某种平衡。作者希望通过实证研究对前文的规范研究提供佐证,并为后面的政策建议提供实证基础。 对于大学科技企业模式的研究则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以清华紫光为例,说明大学科技企业模式是在我国特定时期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制度环境下发展出来的,其产生有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只要我国风险资本市场不完善、产业界创新能力不得到根本性提高,大学科技企业就会存在下去,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博弈也会存在下去。一方面大学科技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但是参与市场就需按市场规则游戏;另一方面大学最终掌握实际控制权因而大学科技企业还需满足大学设定的目标,这必然导致矛盾的产生。从长远来看,积极从事基础性知识生产的研究型大学对经济的推动、对国家创新系统发展的作用是根本性的。大学与市场的联系必须在尊重这一原则的条件下进行,才会给大学和产业界双方带来持久的收益。 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若干政策建议:重构国家创新系统中各主体的关系,建立多元化的大学体系,正确处理高校直接涉足经济活动、创办并运营企业的独特现象,培育风险资本市场,大力建设催生衍生企业的环境。并对该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关键词:大学,国家创新系统,参与模式,合作研究,大学科技企业

华润熙[5](2007)在《奔腾的心——现代大型飞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文中认为 人们通常把发动机称为飞机的心脏,这种比喻是相当确切的。飞机和发动机相依相成,发动机产生推力使飞机向前高速推进,在机翼上造成升力,飞机就得以升上高空,没有发动机飞机就不能运动更不能上天。而在另一方面,发动机是因飞机而产生的,要不是装在飞机上,发动机也无法发挥作用,只有装备某种发动机的飞机得以成批生产并在市场上销售,该发动机才有机会得到不断发展改进。一些专家曾说,有什么样的发动机就有什么样的飞机,这是说飞机的各种性能,包括速度,高度以及机动性,经济性,环保性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发动机。因此如果说想要成功地

皮成功[6](2008)在《航空工业国际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原来的世界政治均衡被打破,“革命”与“战争”主题被“和平”与“发展”所代替,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浪潮扑面而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国际化成为一个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航空工业是一个国际性的产业。我国的航空工业是我国现代工业的缩影,是国防工业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工业的发展不仅对一个国家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对国民经济也有着诸多的影响。历经百年国际市场风雨沧桑的锻炼,特别是20世纪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航空工业国际化有了长足的发展。此前,理论界和企业界对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国际化问题有许多探讨,对特定国家的某一产业的国际化问题却很少关注,而这正是中国航空工业寻求国际化发展路径最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图在此方面有所创新。本论文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借助产业国际化的相关理论,分析当今世界航空工业的国际化趋势,探究其国际化发展的动因,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另一方面,世界航空制造领域内的这种国际化发展趋势,必然会对我国的航空工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故本文从国际航空产品贸易、技术贸易、转包生产以及外商直接投资这几种在航空制造领域内常见的国际化途径来分析国际化对我国航空工业的影响。论文最后系统提出我国航空工业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胡承波[7](2011)在《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航空企业也不例外。对于处在经济发展变革中的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来说,实施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创新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条件、发展的基础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与手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依靠有效的技术创新,必须建立规范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因此,如何构建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选题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在分析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技术环境及其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系统的分析方法,综合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产业演进理论、企业竞争理论、绩效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控制投影模型等相关理论,对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构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全文除绪论和总结展望外共有六章。其中第二章提出并分析了技术创新、竞争优势理论、绩效理论、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等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技术创新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对中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作了比较分析,指出需要依靠建立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来提高企业及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第四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揭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所需的创新环境;第七章通过对西飞的实证研究验证和分析本文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及其评价体系。航空制造业企业通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学习机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企业家精神、组织模式创新、创新文化建设等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建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是指在企业使命和创新战略指导下,为主动响应市场动态性变化,通过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各种因素、环节、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动调节与控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功能和过程,及时有效地为市场不断提供新的价值,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综合性能力体系,其内生于企业独特资源、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以及一系列激活机制,以有效满足或引导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来体现。论文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七个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即学习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和战略计划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是一种方法、结构和工具,用来组织和创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种指标。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企业创新能力,对于航空制造业企业科学地定位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保持和提高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优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外,改善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创新环境,对于加快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进程,提高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效,推动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朱大明[8](2012)在《美国环境责任航空计划回顾与最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减少航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世界航空技术发展主要方向之一。环境责任航空(ERA)研究计划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2009年开展的主要针对减少噪声、氮氧化物排放和油耗的高技术成熟度等级计划。本文综述了ERA计划的发起、目标和技术方法及实施途径,并介绍了根据该计划设计的飞行器的最新成果。

白水[9](1994)在《罗-罗推行两项战略性的发动机技术研究计划》文中指出 这两项计划分别是高温验证机第5阶段(HTDU5)计划和近期先进核心军用发动机技术(NTAT)计划。前者的目标是研究和验证在各种可能的未来发动机上将先进技术应用于燃烧室和高压涡轮的途径,后者是重点验证先进的压缩系统、低压涡轮、加力燃烧室系统和喷管。

陈晓东[10](2020)在《S航空制造公司外包供应商的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十三五”规划中航空航天产业被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飞机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在民用航空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伴随着航空发动机瓶颈的突破,预计未来10年到20年,中国的飞机制造业将迎来快速的发展期。国内在研制大型客机的同时,也在对干线飞机、民用直升机、货运飞机等进行系列化发展。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企业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他们会更关注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生产外包无疑受到企业广泛的关注和运用。然而,通过查阅国内外对外包供应商评价的研究现状,发现对航空制造业外包供应商的评价研究很少,这可能会对航空制造业的发展造成一些制约。因此急需建立一套适用航空制造企业的外包供应商评价体系,以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在航空制造业中开展的外包供应商评价现状调研,以及对S公司的现状分析,发现对外包供应商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指标单一和粗线条、在评价数据搜集中忽视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等共性问题,无法对外包供应商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本文以供应链管理、综合评价、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外包供应商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指标权重确定时,充分综合了国内外学者的指标选择标准以及同行业、S公司和目标供应商的各方信息和建议,使构建的整个指标体系能更趋向于全面、系统。然后通过在S公司的实例验证,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对不足之处作出了进一步完善。该外包供应商评价体系在成本节约、现金净流量、外加工业务报废率及交付准时率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为S公司选择出有共同发展理念、长期协同配合的外包供应商,给双方带来了双赢的局面,同时也对同行业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二、罗-罗推行两项战略性的发动机技术研究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罗-罗推行两项战略性的发动机技术研究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英国对中国的飞机贸易及其政策演变(1954-197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及其评述
    第三节 文章的创新之处、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英国对中国飞机出口限制的缘起及其贸易的基础和前提(1954-1958)
    第一节 西方对华贸易禁运与英国对华飞机出口限制的起源
    第二节 朝鲜战争后英国及西方对华贸易禁运的缓和
    第三节 中英航空工业的"危"与"机"
    第四节 中国的再次试探与英国的反应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英国向中国出售子爵号飞机及其意义(1958-1963)
    第一节 巴统民用飞机管制的放宽与英国航空公司竞相来华
    第二节 子爵号飞机合同的签署与英国对其意义的评判
    第三节 美国及巴统成员国的反应与英国的应对之策
    第四节 中印边界冲突对子爵号飞机交付的影响
    第五节 子爵号飞机的交付与各方的反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国对中国购买飞机的反应和政策(1963-1964)
    第一节 英国公司的出售计划与英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态度
    第二节 子爵号飞机交付前中英双方的进一步接触和策略
    第三节 英国政府关于对华飞机出售问题的评估和讨论
    第四节 英国对华出售飞机政策的制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国对华出售飞机政策的收紧(1964-1969)
    第一节 英国拒绝向中国出售VC10远程民用客机
    第二节 英国决定暂不出售三叉戟飞机
    第三节 文革前半期英国对华出售飞机的政策评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国对中国飞机贸易管制政策的放宽(1969-1972)
    第一节 英国与巴基斯坦向中国转让二手三叉戟飞机
    第二节 英国同意向中国出售二手民用VC10远程飞机
    第三节 英国成功向中国直接出售三叉戟飞机
    第四节 英国对华民用飞机贸易限制政策的取消
    本章小结
后续:从民用到军事——英国对华飞机贸易政策的重大转变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战略性工业化
    一、工业化的政治经济学
        (一) 何谓“战略性工业化”?
        (二) 经济思想史上的分歧
        (三) 产业选择及时空范围说明
    二、对学术前史之梳理
        (一) 中国大陆地区研究综述
        (二)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研究述评
    三、框架设计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启动与受挫(1900-1927)
    第一节 清末国家与市场对机械工业的双重引导
        一、清廷对战略工业之培育
        二、市场对机械工业之诱导
        三、国家与市场的协同作用
        四、参照系:明治日本的机械工业
    第二节 民初国家失序下机械工业的自发演化
        一、市场支配下机械工业的发展与危机
        二、国家保护缺失下的企业自救
    小结
第二章 民族危机与战略性工业化重启(1927-1937)
    第一节 市场对机械工业发展的抑制
        一、产业技术的低端化:以农机工业为例
        二、战前机械工业的劳动密集化趋势
        三、企业制造高端技术产品的成败
    第二节 战备压力下国家对机械工业的引导
        一、南京国民政府应对日本蚕食之战略
        二、南京国民政府推动机械工业发展之举措
        三、战前东亚工业化道路之竞争
    小结
第三章 战争刺激下战略性工业化的加速(1937-1945)
    第一节 战争对机械工业地理格局的重塑
        一、国家主导东部机械工厂内迁
        二、国统区民营机械企业的发展
        三、敌占区机械工业之演化
    第二节 战时国营机械企业的壮大
        一、后方国营机械企业的发展概况
        二、资源委员会领军企业承担国家战略
        三、高端部门:航空发动机工业之萌芽
        四、普通部门:国家资本介入农机工业
    第三节 战时政策下国家对产业之嵌入
        一、选派机械技术人才出国实习
        二、编订检验规范培育机床工业
        三、依靠订货政策维持产业发展
    小结
第四章 政权交替时期战略性工业化之顿挫(1945-1949)
    第一节 战后中国机械工业的重组
        一、开放性自由市场之重启
        二、机械工业地理格局之再塑造
    第二节 国家在机械工业中扩张的多重面相
        一、国家资本之膨胀与国企技术弱化
        二、国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家之吸纳
        三、非国营企业对国家权力之认同
    第三节 自由市场重启后机械工业的衰颓
        一、政策转向与机械工业的行业危机
        二、国家再嵌入产业之失败
    小结
第五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强势展开(1949-1957)
    第一节 强势国家嵌入机械工业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之确立
        二、机械工业管理体制的建立
        三、国家权力对机械工业全面渗透
    第二节 机械工业技术演化路径之变更
        一、对苏联与东欧技术的大规模引进
        二、社会主义研发模式之构建
    第三节 军-工-学综合体之形成
        一、军-工-学关系之协同演化
        二、中国大陆机械工业发展之绩效
    小结
结论 战略性产业演化的历史逻辑
    一、影响战略性产业演化的相关因素
    二、市场对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抑制作用
    三、战略意志对后发展国家的重要性
    余论:战略性工业化的普遍性
参考文献
致谢

(3)二战后英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1945-1970)—重建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1、选题缘由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畴说明
        1、研究方法
        2、研究范畴说明
第一章 20世纪前半期英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一战前后英国航空工业的形成动力及发展
        一、航空工业发展动力
        二、军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进程
    第二节 重整军备与二战对航空工业的推进
        一、重整军备对航空工业的影响
        二、二战对航空工业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 二战后英国航空工业的变化历程
    第一节 “布拉巴赞”委员会和二战后航空工业的重建
        一、“布拉巴赞”委员会和战后航空工业的关系
        二、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期的短暂辉煌与问题
    第二节 1957年国防白皮书与航空工业合理化运动
        一、1957年桑迪斯国防白皮书
        二、航空工业的合理化
    第三节 1965年《普洛登报告》和国际合作的联系
        一、1965年《普洛登报告》
        二、60年代英国航空工业的重大转折——走向国际合作
        三、英国航空工业国际合作的范例——“协和”超音速飞机
第三章 二战后航空工业的主要发展要素
    第一节 航空工业内的财政及人员变化
        一、政府对航空工业的资金支持
        二、从业人员变化与航空工业的关系:
    第二节 英国航空工业研制能力
        一、飞机研制能力
        二、喷气发动机的发展
    第三节 航空工业的创制能力
        一、理念转变
        二、制造能力
第四章 英国航空工业在世界航空工业中的地位及评价
    第一节 二战后世界各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一、美国航空工业
        二、苏联航空工业
        三、欧洲航空工业
        四、世界航空工业中的英国
    第二节 英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一、英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经验
        二、英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教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中国大学参与国家创新系统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2.1 关于大学理想的论述和研究
        1.2.2 现代大学职能研究
        1.2.3 国家创新系统研究
        1.2.4 文献研究发现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1.4.1 论文主要内容
        1.4.2 论文创新点
        1.4.3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2.1 引言
    2.2 关于创新和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
        2.2.1 关于创新
        2.2.2 关于国家创新系统
    2.3 大学是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主体
        2.3.1 大学职能的历史考察
        2.3.2 大学成为国家创新系统重要主体的必然性
    2.4 若干发达国家的大学与国家创新系统
        2.4.1 德国
        2.4.2 英国
        2.4.3 法国
        2.4.4 日本
        2.4.5 美国
        2.4.6 OECD国家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地位与作用的小结
    2.5 中国大学与国家创新系统
        2.5.1 中国大学体系的变革
        2.5.2 中国国家创新系统基本情况
        2.5.3 中国大学R&D活动主要特征
        2.5.4 中国大学科研与其他创新主体的关系
        2.5.5 关于中国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大学参与市场的主要模式
    3.1 引言
    3.2 中国大学与市场联系的基本情况回顾
    3.3 中国大学与市场联系的主要模式
        3.3.1 传统模式
        3.3.2 衍生企业模式
        3.3.3 校办企业与大学科技企业模式
        3.3.4 大学科技园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统模式(合作研究)的动机、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及研究假设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2.2 问卷的质量评估
        4.2.3 研究对象的样本情况
        4.2.4 研究假设
        4.2.5 研究方法
    4.3 合作研究的动机分析
        4.3.1 大学参与合作研究的动机因素归纳
        4.3.2 大学参与合作研究的动机重要性分析
        4.3.3 企业参与合作研究的动机因素归纳
        4.3.4 企业参与合作研究的动机重要性分析
        4.3.5 合作研究模式中大学与企业动机的总结
    4.4 大学参与合作研究的动机与效果分析
        4.4.1 大学参与合作研究的效果
        4.4.2 大学参与合作研究动机与效果的相关性
    4.5 合作研究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4.5.1 合作对大学学术研究能力促进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4.5.2 合作对大学资金状况作用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4.5.3 合作对公司技术发展作用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4.5.4 合作研究效果的影响因素总结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学科技企业模式的动力机制、特征与影响
    5.1 引言
    5.2 中国大学科技企业-衍生企业与校办企业的混血儿
        5.2.1 历史回顾
        5.2.2 大学科技企业现状与特点
    5.3 大学科技企业产生的动力机制
        5.3.1 技术转移中知识的高粘滞性
        5.3.2 高校经费短缺
        5.3.3 产业界技术创新乏力,市场需求巨大
        5.3.4 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
        5.3.5 其它外部因素的影响
    5.4 大学科技企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5.4.1 校、企分离并未真正实现
        5.4.2 产权关系日趋复杂
        5.4.3 发展高度不均衡
    5.4 中国大学科技企业模式的影响
        5.4.1 积极作用
        5.4.2 消极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大学科技企业模式的缩影:清华紫光案例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及调研过程
        6.2.1 案例的选择
        6.2.2 研究方法及过程
    6.3 紫光发展回顾
        6.3.1 清华大学科技产业发展概况
        6.3.2 清华紫光十四年(1988-2002)
    6.4 起步:双重使命
        6.4.1 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诞生背景
        6.4.2 清华科技开发总公司的设立
        6.4.3 问题与制度缺陷
    6.5 调整:回归企业
        6.5.1 背景
        6.5.2 调整措施
        6.5.3 校企新关系
        6.5.4 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6.5.5 规范化:“大紫光”意识确立
    6.6 业务重组与改制:清华校产管理进一步强化
        6.6.1 背景
        6.6.2 重组措施
        6.6.3 业务重组与改制的影响与后果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引言
    7.2 政策建议和构想
        7.2.1 重构国家创新系统中各创新主体的关系
        7.2.2 建立多元化的大学体系
        7.2.3 正确处理高校直接涉足经济活动、创办并运营企业的独特现象
        7.2.4 培育风险资本市场
        7.2.5 大力建设催生衍生企业的环境
    7.3 研究展望
        7.3.1 关于大学科技企业模式的进一步研究
        7.3.2 关于大学孵化器的研究
附录一 大学调查问卷
附录二 企业调查问卷
附录三 企业样本
附录四 大学合作动机调查原始数据
附录五 企业合作动机调查原始数据
附录六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航空工业国际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产业国际化概念及相关理论评述
    2.1 基本概念
        2.1.1 国际化
        2.1.2 产业国际化
        2.1.3 航空工业国际化
    2.2 国际化的相关理论
        2.2.1 动机型理论
        2.2.2 过程与行为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航空工业的国际化趋势及状况
    3.1 航空工业的国际化趋势
        3.1.1 航空产品市场的国际化
        3.1.2 航空工业企业的国际化
        3.1.3 供应商和服务的国际化
    3.2 航空工业国际化的途径
        3.2.1 许可证发放
        3.2.2 对外直接投资
        3.2.3 国际合资经营
        3.2.4 补偿贸易
    3.3 航空工业国际化的动因考察
        3.3.1 技术动因
        3.3.2 经济动因
        3.3.3 市场动因
        3.3.4 政治军事动因
    3.4 各国政府在航空工业国际化发展中的举措
        3.4.1 美国航空工业国际化的政府举措
        3.4.2 欧洲航空工业国际化的政府举措
        3.4.3 巴西航空工业国际化的政府举措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航空工业的国际化进程及国际竞争力评价
    4.1 中国航空工业的建立
    4.2 中国航空工业国际化的历史演进
        4.2.1 第一阶段(1951-1960)
        4.2.2 第二阶段(1978-现在)
    4.3 中国航空工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4.3.1 评价方法的选取
        4.3.2 中国航空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及国际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世界航空工业国际化发展对我国航空工业的影响
    5.1 国际航空产品贸易对我国航空市场的影响
    5.2 国际技术贸易对我国航空工业的技术扩散
    5.3 转包生产对我国航空工业技术、管理水平的影响
    5.4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航空工业的技术溢出效应
        5.4.1 中国航空工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5.4.2 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5.4.3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回归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航空工业国际化发展的对策选择
    6.1 目标市场的准确定位
    6.2 选择合适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
        6.2.1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分析
        6.2.2 我国航空工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市场进入战略选择
    6.3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国际化发展政策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研究课题

(7)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关于技术创新概念
        1.2.2 关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1.2.3 关于技术创新能力
        1.2.4 关于技术创新主体
        1.2.5 简要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
    2.1 技术创新的涵义和意义
        2.1.1 技术创新的涵义
        2.1.2 技术创新的特征
        2.1.3 技术创新的意义
    2.2 技术创新的基本类型
        2.2.1 技术创新的分类
        2.2.2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
    2.3 技术创新与产业演进分析
        2.3.1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机制的影响
        2.3.2 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2.4 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2.4.1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2.4.2 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
        2.4.3 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
    2.5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理论
        2.5.1 绩效的概念
        2.5.2 绩效管理的内涵
        2.5.3 企业组织绩效理论
    2.6 企业持续创新理论
        2.6.1 持续创新概念的渊源及含义
        2.6.2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内涵与构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3.1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3.1.1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特点
        3.1.2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历程
        3.1.3 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基本状况
        3.1.4 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形成过程
    3.2 中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3.2.1 国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3.2.2 国外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分析
        3.2.3 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2.4 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3.3 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作用分析
        3.3.1 国家竞争力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3.3.2 航空制造业企业在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中的战略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体系的构建
    4.1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界定
    4.2 学习机制的形成
        4.2.1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学习机制分析
        4.2.2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学习能力发展的特征
        4.2.3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学习战略的建构
    4.3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与选择
        4.3.1 企业战略
        4.3.2 技术创新战略
        4.3.3 技术创新推进企业战略发展
    4.4 员工参与创新机制
        4.4.1 员工参与创新培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4.4.2 员工参与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4.4.3 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企业科学和谐发展
    4.5 企业家精神
        4.5.1 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核心
        4.5.2 企业家对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4.5.3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企业家战略
    4.6 创新文化建设
        4.6.1 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共同进化机制
        4.6.2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文化的内涵
        4.6.3 充实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具体途径
    4.7 组织模式创新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能力评价
    5.1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5.1.1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内涵
        5.1.2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对创新项目的作用机理
        5.1.3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
        5.1.4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能力分析
    5.2 中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5.2.1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意义
        5.2.2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素
        5.2.3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能力评价的原则
        5.2.4 航空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度量
    5.3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
        5.3.1 数据包络分析理论
        5.3.2 以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为输出的多目标DEA控制投影模型
        5.3.3 基于DEA的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环境分析
    6.1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环境
        6.1.1 企业创新环境概念
        6.1.2 政策环境分析
        6.1.3 市场环境分析
        6.1.4 法律环境分析
        6.1.5 金融环境分析
        6.1.6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6.2 政府扶持与航空制造业企业发展
        6.2.1 政府行为的内涵与演变
        6.2.2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6.2.3 政府管理企业的职能与方式
        6.2.4 航空制造业企业的政策作用机理与目标
        6.2.5 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6.3 国外与我国航空制造业发展政策比较分析
        6.3.1 国外扶持航空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6.3.2 我国支持航空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6.3.3 中外航空制造业发展政策比较分析
    6.4 航空制造业企业实现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分析思考
        6.4.1 建设航空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及其支撑体系
        6.4.2 确立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6.4.3 完善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制机制
        6.4.4 建立和完善航空制造业企业人才激励机制
        6.4.5 加强技术引进宏观管理和强化消化吸收与创新
        6.4.6 大力推进航空制造业企业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实证研究
    7.1 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7.1.1 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况
        7.1.2 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7.1.3 影响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因素及其原因
        7.1.4 西飞集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构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途径
第8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8)美国环境责任航空计划回顾与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环境责任航空计划的来源
2 环境责任航空计划的技术目标
3 环境责任航空计划的途径与实施?
4 环境责任航空计划的最新成果
5 结束语

(10)S航空制造公司外包供应商的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
        1.1.3 选题的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现状对外包供应商评价的不足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业务外包
        2.1.1 业务外包的定义
        2.1.2 外包的分类
        2.1.3 外包的动因
    2.2 外包供应商评价的理论基础
        2.2.1 供应链管理
        2.2.2 综合评价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 外包供应商的评价方法
        2.3.1 定性评价方法
        2.3.2 定量评价方法
        2.3.3 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航空零部件制造业外包供应商评价现状和问题分析
    3.1 航空零部件制造业外包供应商评价现状调研
        3.1.1 调研目的和对象选择
        3.1.2 调研方式和遵循原则
        3.1.3 调研问卷的内容和设计依据
    3.2 航空制造业外包供应商评价现状和共性问题的总结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公司外包供应商评价现状和问题分析
    4.1 S公司基本概况
        4.1.1 业务描述及产业链
        4.1.2 组织和管理架构
        4.1.3 市场竞争和挑战
        4.1.4 市场展望
    4.2 S公司外包业务情况描述
    4.3 S公司外包供应商评价现状
        4.3.1 S公司现有外包供应商评价方法
        4.3.2 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和存在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外包供应商评价体系构建
    5.1 外包供应商评价方法选择
    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外包供应商评价机制
        5.2.1 对外包供应商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5.2.2 外包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3 判断矩阵的构建
        5.2.4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5.2.5 各层级及一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外包供应商评价体系在S公司的应用
    6.1 对S公司目标外包供应商评估
        6.1.1 目标外包供应商情况介绍
        6.1.2 按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估
    6.2 外包供应商评价机制实施效果评价与改进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
    7.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外包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四、罗-罗推行两项战略性的发动机技术研究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国对中国的飞机贸易及其政策演变(1954-1972)[D]. 李继高.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2]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D]. 严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3]二战后英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1945-1970)—重建与探索[D]. 刘东.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4]中国大学参与国家创新系统的模式研究[D]. 陈桂尧. 浙江大学, 2005(02)
  • [5]奔腾的心——现代大型飞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J]. 华润熙. 航空档案, 2007(09)
  • [6]航空工业国际化问题研究[D]. 皮成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06)
  • [7]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D]. 胡承波.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5)
  • [8]美国环境责任航空计划回顾与最新进展[J]. 朱大明. 航空科学技术, 2012(03)
  • [9]罗-罗推行两项战略性的发动机技术研究计划[J]. 白水. 国际航空, 1994(01)
  • [10]S航空制造公司外包供应商的评价体系研究[D]. 陈晓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劳斯莱斯启动两项战略发动机技术研究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