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动物多倍体成因分析

珍稀动物多倍体成因分析

一、动物多倍体少见的原因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陶抵辉,刘明月,肖君泽,邓建平[1](2007)在《生物多倍体诱导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从生物多倍体的意义、多倍体基因组的形成、多倍体的人工诱导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多倍体诱变的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现状,并对生物多倍体诱导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仲嘉,易少奎,于永耀,黄松钱,沈宇东,郭青松,王卫民[2](2015)在《长江流域泥鳅与大鳞副泥鳅种质资源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长江流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野生群体进行了系统资源调查,结果显示,二倍体泥鳅(2n)与多倍体泥鳅(3n,4n,5n)在长江流域均有分布,其中二倍体泥鳅数目占有绝对优势,少量多倍体泥鳅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中游地区及若干湖泊。此外,显着性分析表明,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雌性个体都显着大于雄性个体,两物种间个体大小无显着性差异。二倍体泥鳅的体长与体质量明显小于三倍体泥鳅及四倍体泥鳅,而三倍体泥鳅与四倍体泥鳅间无显着性差异。野生群体中,泥鳅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少,大鳞副泥鳅无明显变化。相关性分析显示,泥鳅体质量与地域经度呈负相关,大鳞副泥鳅体质量与地域经度无显着相关性。研究表明,长江流域多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物种资源丰富。

周小云[3](2009)在《湖北省多倍体泥鳅分布格局及泥鳅育种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细胞学研究资料表明,泥鳅的染色体存在广泛的核型多态性。日本的野生泥鳅群体中,除了二倍体之外,还分布有大量的三倍体。通过诱导雌核发育和种间杂交,日本学者发现这些天然三倍体是由于群体中的二倍体泥鳅产生了不减数分裂配子(2n)而形成的。我国的泥鳅以二倍体和四倍体为主并且存在地理分布的多样性。泥鳅这种天然多倍体与二倍体共存的现象使之成为研究鱼类的细胞地理学、发育生物学和遗传育种学等领域的理想原材料。然而,我国目前对泥鳅多倍体现象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一是对于泥鳅细胞遗传学研究强度小,目前已有的泥鳅核型研究仅限于狭小区域的几个群体,且都是偶然的、断断续续的报道,其中部分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二是利用天然四倍体育种以促进泥鳅产业发展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本论文在广泛采样的基础上,对湖北省多倍体泥鳅的分布格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对天然四倍体泥鳅在育种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湖北省多倍体泥鳅的地理分布格局调查(1)对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种倍性的泥鳅在外部形态上几乎没有区别。将二、四倍体泥鳅18个可量性状的17个形态学参数建立判别函数进行判别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所有具有极显着性差异的参数变量的最高区分准确率为93.4%,而仅利用头长/尾柄高和头长/吻长的比例组合区分的准确度为91.3%。因此,头长/尾柄高和头长/吻长的差异可作为区分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的主要形态学标记。(2)比较了形态学分析法、染色体计数法、红细胞核体积测量法及流式细胞计数法在泥鳅多倍体倍性检测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流式细胞计数法准确、快速、适合大样本量的泥鳅倍性分析。采用该方法对湖北省27个群体的1138尾泥鳅样本进行倍性鉴定发现,湖北省的泥鳅以二倍体为主,四倍体泥鳅主要分布在沿长江主干流的部分群体中;在沿涢水水系的群体中,发现有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共存的现象,但在这些群体中没有检测到三倍体;在神农架群体中,海拔2500米处泥鳅群体为二倍体,而海拔1200米及海拔600米处的泥鳅群体为四倍体。多倍体泥鳅分布的规律性不强,与二倍体之间没有严格的地理隔离。(3)在汉川市汈汊湖区,发现有少量的天然六倍体,这些六倍体泥鳅的形态特征与二、四倍体没有明显的区别,其染色体数为6n=150(24m+18sm+108t)。2.不同细胞型泥鳅的繁殖与生长性能比较(1)将天然四倍体泥鳅(T)与二倍体泥鳅(D)自交和正反杂交,产出了二倍体(DD)、三倍体(DT和TD)和四倍体(TT)泥鳅。受精率统计结果显示,DD和TD细胞型泥鳅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二倍体和四倍体雌性泥鳅的受精能力相似;DD细胞型泥鳅的受精率显着地高于DT,且TD的受精率也显着地高于TT(P<0.05),表明四倍体雄性泥鳅的受精能力低于二倍体。(2)对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精子的DNA含量、显微及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倍体泥鳅精子的形态结构与二倍体基本相同,都是由头部、中段和鞭毛三部分组成。四倍体泥鳅精子的DNA含量为2.56±0.08pg N-1,为二倍体(1.33±0.05pg N-1)的两倍。四倍体泥鳅的线粒体数目约为34±5,比二倍体(24±4)多41.7%。线粒体是精子运动的能量来源,这种未成倍增加线粒体的现象可能是导致四倍体雄性受精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3)将二倍体(DD)、三倍体(DT和TD)及四倍体(TT)泥鳅在完全相同的养殖环境中进行15个月的养殖实验发现,TT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其它细胞型的泥鳅,DD存活率最高,DT和TD没有明显差异。TT泥鳅存活率较低的现象表明其抗逆性较差。第一个月的养殖结果显示,生长率DD与DT相似,TD与TT也相似,但同为三倍体,TD的生长率却明显高于DT,这种结果表明三倍体泥鳅的生长可能存在“母源效应”。15个月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四种细胞型泥鳅的生长速度依次为TD>TT>DT>DD。(4)分别对7月龄和10月龄的二倍体(DD)、三倍体(DT和TD)以及四倍体(TT)泥鳅的卵巢发育情况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发现四种类型泥鳅的卵巢均能正常发育,区别为不同类型泥鳅的卵巢发育的时期不一致,其先后顺序为:DD>DT>TT>TD。卵巢正常发育的现象,限制了三倍体泥鳅的实际应用价值。3、不同细胞类型泥鳅的微卫星基因杂合度比较以等位基因频率为基础,利用11个微卫星基因座对二倍体(DD)、三倍体(DT和TD)以及四倍体(TT)泥鳅群体进行了杂合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细胞类型泥鳅群体在同一位点的杂合度存在诸多差异。DD、DT、TD和TT组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4779、0.6287、0.5547和0.4448,组间差异明显。TT组中大量纯合个体的现象可能与其较低存活率有关。

客绍英[4](2010)在《菘蓝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及四倍体株系选育和品质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une)为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菘蓝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根称“板蓝根”,叶叫“大青叶”,是常用传统中药材。近年来,由于菘蓝品种长期只种不选,自留自用,产量和品质大大降低。因此培育高产、优质、遗传性状稳定的新品种是当务之急。植物多倍体具有生物量高、抗逆性强、药用活性成分含量增多等优点,为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研究围绕菘蓝多倍体株系的选育,建立了菘蓝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体系,利用秋水仙碱成功诱导、鉴定了16个同源四倍体,进行了遗传稳定性和品质评价分析,获得了优良的菘蓝四倍体育种材料。(1)建立了菘蓝的无性快繁及栽培技术体系。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外植体为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1.0mg/L+2,4-D0.8mg/L;诱导愈伤及分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 A2.0mg/L+NAA0.2mg/L;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 0.2mg/L+IBA 0.2mg/L;最佳炼苗时间为4d,长势最佳的移栽基质为蛭石:珍珠岩=1:2;可明显促进菘蓝移栽苗的生长的营养液配方为Ca(NO3)2·4H2O 945mg/L+KNO3 607mg/L+NH4H2PO4 115mg/L+MgSO4·7H2O 493mg/L;菘蓝适宜的种植密度为行距30cm×株距10(或20)cm;华北地区适宜采收期10月15-20日。(2)人工诱导、鉴定和筛选了16个菘蓝纯合同源四倍体。以90mg/L秋水仙碱加入培养基诱导28d,菘蓝染色体的加倍率可达28.30%;菘蓝四倍体试管苗特征:生长慢,芽粗短,胚轴膨大,叶片肥厚宽大皱褶,叶缘呈锯齿状,色泽深绿,叶脉粗;四倍体田间移栽苗特征:叶色深绿,叶片宽厚变形,叶面粗糙,叶缘锯齿状,整株生长势旺盛,分蘖能力强,冬性较强;四倍体叶部细胞显微结构特征:气孔巨大、保卫细胞的叶绿体数目增多;四倍体染色体倍性鉴定方法:根尖常规压片法和幼叶流式细胞仪法。(3)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菘蓝四倍体株系遗传稳定性。改良CTAB法是菘蓝DNA最佳的提取方法;ISSR反应的最佳体系为:25μl体系中含1×buffer2.5(不含MgCl2), MgCl2 2.0mmol·L-1、引物浓度为0.76μmol·L-1、dNTPs 190μmol·L、Taq DNA聚合酶1.5U;利用5个引物,用于3个菘蓝四倍体株系8-36代之间ISSR分子标记没有发现明显差异,在所检测的5个引物中,均未产生变异条带。(4)综合评价了16个菘蓝四倍体株系的农艺性状、品质、抗逆性。获得的四倍体株系之间在叶片、根部性状及产量上存在一定差异;菘蓝叶片长度、最长干根长与产量间具有相关性;株系DB3、DB5、DB7、DB10以收获菘蓝叶为好,而株系DB3、DB7、DB10、DB16以收获菘蓝根为佳;90%以上的四倍体株系根中靛蓝、靛玉红含量均高于二倍体株系,而叶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下降;四倍体株系根中的多糖含量均低于二倍体,70%以上四倍体株系叶中多糖含量高于二倍体,其中DB1、DB10、DB15根中多糖含量较高,DB6、DB13和DB15叶中多糖含量最高;测定了菘蓝四倍体株系的17种氨基酸含量,其中DB7、DB8根和叶中的精氨酸含量均高,可根、叶两用,DB1、DB7和DB12脯氨酸含量较高,可作抗旱材料,DB7、DB9和DB12叶中总氨基酸含量最高,可叶用;测定了PEG和NaCl胁迫处理后菘蓝四倍体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SOD和POD活性、脯氨酸电导率的变化,发现DB3、DB5、DB16在抗旱性和提高有效成分上表现均优,DB2、DB5、DB6、DB9、DB10、DB12和DB14表现出较好的耐盐能力;分离并鉴定了菘蓝根腐病的病原菌包括茄腐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和禾谷丝核菌;通过根段回接法进行根腐病抗性鉴定,发现DB1、DB3、DB6、DB9、DB14抗病性较差,DB5和DB11抗根腐病能力较强;利用简化特尔裴法,选用产量、靛蓝含量、靛玉红含量、多糖含量、总氨基酸含量、抗旱性、抗盐性及抗根腐病能力8个指标,综合评价16个菘蓝四倍体株系,发现除DB2、DB4、DB5、DB6、DB13外均优于二倍体株系,其中DB3、DB10和DB16等3个四倍体株系均在80分以上,表现良好,可作为进一步繁殖研究的材料。

傅东海[5](2007)在《位串模型中显性基因对群体演化的影响》文中认为多倍化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自然界及人工的多倍体动植物也普遍存在。染色体组的多倍化是推动植物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物种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自然界中的生物多倍体现象以及自然发生和人工诱导的多倍体,还简要描述了其繁殖机制,从而抽象出多倍体的繁殖方式,再结合引入有性Penna模型,建立起多倍体的Penna模型,制定繁殖机制,使任意两个性成熟个体无论它们是几倍体都可以随机结合,繁殖出相应的后代,进而形成群体的演化。将建立的多倍体模型与单倍体、二倍体模型进行定性的比较,发现它们在本质上的相似点。在相同的外界条件和参数下,我们要观察基因位串的每一位的显隐性对群体动态稳定时的倍数所起到的作用。为了使计算在可执行的时间内,设定16位长的基因串,使用Penna模型的参数,并设定多倍体上限和初始的多倍体分布比例,从而制定出数值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出每一种位串显隐性分布情况对应的种群演化倍数。在处理数据结果时引入每一个基因位的影响力,Fi(1≤i≤16),通过Fi的值体现每一位的呈显性时对最终群体平均基因串倍数的影响程度。通过比较发现,基因串第2,3,4位的Fi值明显比其它位小,并且这三个值很接近,而第1位却和其它的几位的Fi值彼此间很接近,即第2至5位的显隐性对群体稳定时基因串倍数的影响能力最大。本文第一部分介绍自然界和人工状态下的多倍体生物现象,第二部分着重介绍Penna模型及多倍体Penna模型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建立多倍体的Penna模型,确定计算方法、计算出数值,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影响力、灭绝比例等指标进行考察,并改进算法计算出更进一步精确的结果。

张成松[6](2009)在《重要水产养殖虾蟹类的多倍体诱导及性别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虾蟹类甲壳动物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为解决沿海及内陆农民的就业和经济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近年来由于种质退化、环境恶化和病害猖獗等原因,虾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因此开展虾蟹类的遗传改良势在必行。研究表明,水产动物的多倍体育种和单性化养殖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论文选取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和中华绒螯蟹这3个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进行了多倍体和雌性化控制的研究,优化了中国明对虾和中华绒螯蟹的多倍体诱导方法及凡纳滨对虾雌性化控制的关键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倍体中国明对虾在早期生长阶段的生产性状和生物能量学特征。在中国明对虾受精卵第一次成熟分裂以前,利用热休克的方法抑制第一极体释放可以获得高比例的三倍体,实验未发现有类似于贝类非整倍体及四倍体存在的现象;热休克显着降低了中国明对虾的变态存活率,而倍性本身对其影响不明显;倍性操作显着影响了中国明对虾的体形特征,三倍体对虾体形粗短而二倍体对虾体形修长;根据部分形态学指标发展了中国明对虾倍性判别公式,其判别准确率在90%以上。利用热休克方法抑制第二极体释放获得高比例的中国明对虾三倍体,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三倍体和二倍体对虾在幼虾阶段的生长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倍性操作对中国明对虾幼虾阶段的急性盐度突变的适应能力及摄食率无明显影响,但其对三倍体中国明对虾的养殖成活率、生长率、饵料转化效率及蜕皮周期有显着影响(P<0.05);二倍体对虾的最适生长盐度为20‰,而三倍体对虾为30‰,在幼虾阶段,三倍体中国明对虾未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三倍体和二倍体中国明对虾在性腺发育之前和性腺发育早期的生物能量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倍性操作对中国明对虾的基础代谢水平和能量收支模式有显着的影响。在性腺发育以前,在实验盐度范围(1535‰)和温度范围内(2632℃),三倍体对虾的耗氧率显着高于二倍体对照(P<0.05),而在某些盐度或温度梯度下,三倍体对虾的排氨率也明显高于二倍体对照(P<0.05),但三倍体对虾分配于生长的能量份额明显低于二倍体(P<0.05);在性腺发育早期,三倍体对虾的耗氧率及排氨率仍明显高于二倍体对虾(P<0.05),其分配于生长的能量份额较高,但与二倍体对虾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为三倍体中国明对虾早期生长性状的解释提供了生物能量学基础。对中华绒螯蟹脱落及附着受精卵在产出后的形态学指标进行了观察测量,并基于形态学的观察,优化了河蟹三倍体诱导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河蟹受精卵在产出后经历了一个体积膨胀的过程,受精膜经历了形成举起、举起达最高再降低的过程,而卵黄团的位置也随发育时间而改变;初步确定了一个不受温度、遗传背景等影响的可用于大批量生产河蟹三倍体的起始处理时刻的形态学标记-受精膜举起,大大提高了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诱导效率。首次尝试并优化了凡纳滨对虾雌性化控制的诱导方法,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受精卵对温度的耐受力随发育而提高;在原肠中后期,热休克处理(39℃处理3min)可以显着提高诱导群体的雌性比例。

张晓军[7](2001)在《几种对虾染色体及多倍体诱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染色体制片、流式细胞术、显微荧光、组织学切片、透射电镜、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从细胞遗传学角度,研究了对虾的染色体和多倍体诱导等问题。 以胚胎、无节幼体、卵巢、精巢等为材料,采用空气干燥法制片,获得了刀额新对虾、凡纳对虾和细角对虾的体细胞和减数分裂染色体中期分裂相。结果表明,刀额新对虾的染色体数目为2n=78,n=39,核型为2n=78=40M+10SM+14ST+14T。凡纳对虾和细角对虾染色体数目相同,为2n=88,n=44。以鸡血细胞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Partec CCAⅡ)对刀额新对虾的细胞核DNA含量进行了测定,其值为鸡血细胞的1.75倍,绝对含量为4.025pg/2c。对细角对虾、日本对虾、刀额新对虾和中国对虾的基因组大小进行了比较,发现四种对虾基因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细角对虾、日本对虾、刀额新对虾、中国对虾,由此推导出对虾科在进化过程中DNA发生丢失的假设。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中国对虾18SrDNA序列和(AG)n微卫星序列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初步研究的结果发现18SrDNA序列分布在中国对虾一对染色体的端粒区域;(AG)n微卫星序列分布在5对染色体上,着丝粒和端粒区域都有分布。 本文对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及刀额新对虾的多倍体诱导进行了研究,成功地诱导出了三种对虾的三倍体幼体,诱导率最高分别达到68.52%、59.99%、49.70%。并进一步探讨了热带对虾多倍体诱导的特点,认为对产卵温度较高的热带和亚热带对虾,冷休克的诱导效果较好。 采用热休克、冷休克、CB、6-DMAP、秋水仙素及咖啡因等方法,进行了中国对虾四倍体诱导研究。通过抑制第一极体排放或抑制第一次卵裂等途径,上述方法都获得了四倍体胚胎,最高诱导率达100%。实验中优化了诱导条件,筛选了诱导方法,认为热休克方法最佳。 利用显微荧光技术研究精子入卵,原核形成、移动、结合以及再分离的过程, 且已向一民 几种对虾染色体及多倍体诱导研究 们民e到良t二一b二一微管、微丝的活动及纺锤体等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深入了解多倍体的诱导机理。本文在中国对虾三倍体、四倍体诱导过程中,观察了诱导处理后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进一步分析了多倍体的形成过程。实验中发现四倍体诱导中存在细胞形态的特殊变化,认为是由于诱导处理导致的中心体复制异常所致,这也是诱导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文中讨论了四倍体诱导的最佳时机的选择,即选择染色体已经分开,中心体尚未复制的时刻,并由此讨论了中心体的复制事件。 利用组织学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三倍体成虾不同时期的性腺。结果表明,中国对虾三倍体的卵巢外观上退化明显,在组织学上可分为增殖期、阻滞期和退化期,卵巢细胞的发育大多停滞在卵原细胞阶段,尚未观察到有形态成熟的卵子形成,除少数生殖细胞进入卵黄形成前期,大多数为不定性细胞。三倍体精巢形态发育和组织学结构与二倍体相近,但产生的精子数明显少于二倍体。且输精管、贮精囊也呈退化趋势。精巢中所发现的染色体数在60-80、100-120和 230-250区间的非整倍体细胞所占比例很大,其原因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丢失。在超微结构上,观察到三倍体卵巢内的卵原细胞线粒体退化,核糖体较少,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比较发达,在晚期少数卵母细胞有卵黄颗粒存在。三倍体精巢中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的细胞器不发达,线粒体少,高尔基体较多;滤泡腔和输精管内精子很少,大小不一。

肖俊[8](2010)在《洞庭湖水域不同倍性野生鲫鱼生物学特性及进化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多倍化在进化中的作用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脊椎动物中,鱼类的多倍化现象最为普遍。鲫鱼更是被认为是古老的四倍体鱼。鲫鱼(Carassius auratus L.)由于其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抗病能力极强,分布很广,且在洞庭湖水域具有丰富的资源。我国的野生鲫鱼在很长时间内一直被认为是二倍体(2n=100)。但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各省的野生鲫鱼中陆续报道有三倍体的存在。本研究以洞庭湖水域的野生鲫鱼为研究对象,对其倍性进行了大规模的检测,发现其中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三种不同倍性的野生鲫鱼存在,并对这三种倍性野生鲫鱼的多种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它们可能的多倍化起源和进化方式。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DNA含量检测及染色体制片方法,从2005年起系统地检测了洞庭湖水域的野生鲫鱼的倍性及其倍性组成。检测结果表明:在洞庭湖水域的野生鲫鱼群体中,除了存在染色体数目为2n=100的二倍体野生鲫鱼外,还存在染色体数目为3n=150+的三倍体野生鲫鱼及少量染色体数目为4n=200的四倍体野生鲫鱼。三倍体野生鲫鱼的数量在群体中占大多数,并且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四倍体野生鲫鱼在群体中的数量极少,并且只发现了雌性个体。其中,在中国野生鲫鱼群体中存在四倍体尚属首次报道。三种不同倍性的野生鲫鱼在洞庭湖水域中同时发现,对探讨鲫鱼多倍化和在染色体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2.对洞庭湖水域三种不同倍性野生鲫鱼的外型及血细胞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水域野生鲫鱼在外型上与已报道各地三倍体鲫鱼有较大区别,但三种不同倍性野生鲫鱼彼此间在外型上并没有明显区别;三种不同倍性野生鲫鱼血细胞大小与倍性成正比,且能在三倍体和四倍体野生鲫鱼血细胞中观察到一定数量的无丝分裂的现象。3.使用了组织学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洞庭湖水域三种不同倍性野生鲫鱼性腺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卵巢组织学切片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倍性野生鲫鱼的卵巢都有正常的结构,能产生正常的卵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二倍体野生鲫鱼和三倍体野生鲫鱼成熟精子结果表明:二倍体和三倍体野生鲫鱼精子都具有正常的头部和尾部,但头部大小随倍性增加而增大。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二倍体和三倍体野生鲫鱼精巢结果表明:二倍体和三倍体野生鲫鱼精巢结构基本相似,但三倍体野生鲫鱼精子头部,观察到一定数量的空泡存在。对三种不同倍性野生鲫鱼的性腺研究表明:洞庭湖水域野生鲫鱼性腺发育均正常,能够形成正常的精子和卵子。以上结果为证明三倍体野生鲫鱼可育提供了直接的细胞学证据。4.使用一系列与鲫鱼亲缘关系远近不同的雄鱼(二倍体野生鲫鱼、三倍体野生鲫鱼、鲤鱼、团头鲂及紫外灭活的团头鲂精子)与三种不同倍性野生鲫鱼雌鱼进行繁殖实验,比较研究三种不同倍性野生鲫鱼的生殖方式,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倍性的野生鲫鱼有其各自不同的生殖方式。其中,二倍体野生鲫鱼行正常的两性生殖;四倍体野生鲫鱼只有雌性,但通过行天然雌核发育的生殖方式产生全雌后代来繁衍;而三倍体野生鲫鱼为中间类型,如遇同源的三倍体野生鲫鱼精子受精则行两性生殖的生殖方式,产生雌雄两种性别的后代。如遇亲缘关系较近的异源精子激活则行天然雌核发育生殖,产生全雌的后代。这个结果极大的丰富了我们对鲫鱼生殖方式的认识,该结果对今后野生鲫鱼的繁殖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线粒体基因组具有完全母性遗传的特点,对三种野生鲫鱼的线粒体全序列测序并比较,结果表明:三种野生鲫鱼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彼此间的遗传距离小于与红鲫的遗传距离,分化的时间很短。而通过Sox基因HMG框分子标记检测不同倍性野生鲫鱼,比较了它们的基因组在分子水平的差别,发现在三倍体野生鲫鱼与四倍体野生鲫鱼中存在异源片段。同时,使用只有在鲫属鱼类中才能扩增出的1900bp的Sox4基因建立系统树,发现二倍体野生鲫鱼与红鲫聚为一支,而三倍体和四倍体野生鲫鱼聚为一支。这两个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表明:不同倍性的野生鲫鱼起源于同一母系,但其中三倍体和四倍体野生鲫鱼很可能不是二倍体野生鲫鱼直接加倍得到,而是通过二倍体野生鲫鱼与近缘种通过杂交得到。这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说明高倍性野生鲫鱼的起源与进化,并探讨了使野生鲫鱼出现染色体加倍的可能原因。上述结论为探讨杂交在物种进化中起到的作用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韩英[9](2008)在《不同倍性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性腺和配子发育及血细胞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虹鳟Onchorynchus mykiss(Walbaum)是重要的冷水性养殖鱼类。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群体产量,近年来养殖人工诱导三倍体不育系虹鳟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四倍体虹鳟作为三倍体制种的亲本,也已被成功诱导和培育。由于染色体多倍化,多倍体虹鳟的生殖机制发生了改变,甚至导致了三倍体虹鳟雌性不育。性腺是鱼类进行繁殖活动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性腺发育和配子发生的规律,才能对鱼类的繁殖过程更好地进行调控。尽管有关三倍体虹鳟性腺发育已有一些研究,但缺乏对其整个发育过程的组织学、细胞学、生殖内分泌学等的系统研究,尤其缺乏对早期性腺发育的了解,对三倍体虹鳟卵巢败育的起始变化过程没有描述,对卵母细胞败育的起始时间也各有不同的观点,更缺乏对性腺中非生殖细胞发育变化及其作用的研究,对三倍体虹鳟的生殖机制也有各自不同的解释。有关四倍体虹鳟的性腺发育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435月龄的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以及26月龄、35月龄的四倍体虹鳟为试验材料,采用比较解剖技术、光学显微技术、透射电镜技术、放射免疫和免疫组化等技术,从性腺解剖结构、组织结构、超微结构以及生殖激素含量变化等几方面,对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虹鳟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的卵黄蛋白原进行了免疫组化定位,以了解染色体多倍化对多倍体虹鳟性腺发育和配子发生的影响,探讨多倍体虹鳟的生殖机制。此外,对不同倍性虹鳟的血细胞特征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二倍体雌性虹鳟35月龄卵巢已接近成熟,多数样本卵巢发育至IV+++期并排卵;雄鱼26月龄基本成熟,绝大多数样本精巢进入V期(排精期)。性成熟前雌雄虹鳟性体指数GSI持续上升,产前达峰值;雌性虹鳟肝体指数HSI在卵巢发育中后期显着下降,与GSI变化呈负相关。2.三倍体卵巢形态发育异常,不能成熟。I期卵巢与二倍体没有区别,在II期(8月龄)后发育停滞,始终保持前部稍膨大而后部呈线状的形态,没有可见的卵母细胞。个别样本卵巢中有极少数正常发育的卵母细胞。GSI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低于同期二倍体。HSI也低于同期二倍体,与GSI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三倍体精巢形态发育基本正常,与二倍体比较发育滞后,35月龄只有少数个体成熟进入V期。GSI低于二倍体。3.四倍体雌、雄虹鳟性腺均能正常发育,形态与二倍体相似,性成熟稍晚于二倍体。35月龄仅有少数个体卵巢进入IV+++期,绝大多数样本卵巢仍处于未排卵的IV++期;26月龄仅有少数样本精巢发育成熟(V期);GSI与二倍体无显着差异。4.二倍体虹鳟卵黄发生早期的卵母细胞卵黄核呈条块状,然后迁移至皮质区形成外周环,超微结构显示,卵黄核由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组成,为内源性卵黄的来源。生长环即将消失时,卵母细胞胞质中部出现一种嗜碱性丝状环,并消失于III时相。5.三倍体虹鳟卵巢发育阻滞,经历了卵原细胞→卵黄发育前期卵母细胞→败育卵母细胞+卵原细胞簇→卵原细胞簇+类生精细胞囊→类生精细胞囊的过程。染色体三倍化对雌鱼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卵巢发育早期,发育中后期卵巢有雄性化趋势。在性腺分化期,雌性三倍体虹鳟卵巢发育与同期二倍体没有区别,卵母细胞败育发生在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双线期(核仁外周晚期、卵黄发生前期),而不是其他学者报道的偶线期到粗线期。三倍体虹鳟雌性不育是综合因素所致:卵母细胞在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双线期败育是由于已配对的染色体分离紊乱;此后,卵巢中的卵原细胞不能进一步发育,是因为被卵原细胞簇壁的基质细胞阻隔,缺乏与滤泡细胞的互作而不能进一步分化。游离于卵原细胞簇外的卵原细胞可正常发育至成熟。6.三倍体雄性虹鳟能够完成精子发生过程,较同期二倍体精巢发育迟缓、坏死细胞多、精子大且大小不等。染色体三倍化对雄鱼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精子发生的晚期(精子变态期)。7.三倍体虹鳟精巢和卵巢发育中败育的生殖细胞主要被支持细胞(雄性)、类支持细胞(雌性)和成纤维细胞所吞噬。8.四倍体虹鳟卵巢和卵母细胞能够正常发育成熟;精子发生过程与二倍体基本相同,稍有滞后。其精子头部直径为2.82±0.33μm,体积明显大于三倍体(2.37±0.12μm)和二倍体(1.86±0.12μm)。9.二倍体雌性虹鳟未成熟期血清中GtH-Ⅰ和17β-E2持续升高,临近性成熟前GtH-Ⅰ和17β-E2下降。GtH-Ⅱ和T在发育前期含量很低,持续缓慢上升,在临近性成熟前迅速增加。表明GtH-Ⅰ通过刺激性腺产生17β-E2,促进卵母细胞的发育,而GTH-Ⅱ则促进卵子的成熟;三倍体雌性虹鳟生殖激素的变化与二倍体有明显不同,血清中GtH-Ⅰ、GtH-Ⅱ和17β-E2始终在低水平波动,没有明显变化规律。T含量在21月龄后持续上升,显着高于同期二倍体,为三倍体虹鳟卵巢发育类雄性化提供了生理学证据;四倍体雌性虹鳟血清中GtH-Ⅰ、GtH-Ⅱ、17β-E2和T含量与二倍体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10.二倍体雄性虹鳟未成熟期血清中GtH-Ⅰ和17β-E2持续升高,临近性成熟前GtH-Ⅰ和17β-E2下降。GtH-Ⅱ和T在发育前期含量很低,持续缓慢上升,在临近性成熟前迅速增加。1135月龄雄性个体呈现了2个周期性变化;三倍体雄性虹鳟血清中GtH-Ⅰ、GtH-Ⅱ、17β-E2和T含量与二倍体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其变化较同期二倍体滞后,只有1个变化周期;四倍体雄性虹鳟血清中GtH-Ⅰ、GtH-Ⅱ、17β-E2和T含量与二倍体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11.采用饱和硫酸铵分步沉淀与凝胶色谱两步层析法,从虹鳟卵粗提液中分离、纯化的蛋白为含糖、磷和脂的卵黄脂磷蛋白,分子量为123.2kDa。其抗血清在无外源诱导物诱导的情况下,只与正常雌鱼血浆中的卵黄蛋白原Vg反应,为雌性特异性蛋白。12.免疫组化组织定位显示,二倍体雌性虹鳟卵巢发育至IIIV期,肝细胞和血液中存在Vg,卵巢阳性反应滞后,IVV期卵母细胞中出现Vg。其它生长期,二倍体雌性虹鳟肝细胞和血液Vg呈阴性反应;各发育期三倍体雌性虹鳟,肝脏、血液及性腺Vg呈阴性反应;各发育期雄性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肝脏、血液及性腺Vg均呈阴性反应,表明环境中不存在诱导卵黄蛋白原非正常表达的诱导因子;各发育期雌、雄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肠组织Vg均呈阴性反应,表明Vg的形成与肠道无关。13.三倍体和四倍体虹鳟红细胞比二倍体更大、更长。三倍体和四倍体虹鳟红细胞大小分别为17.35±1.59×10.52±0.70μm和18.66±2.28×11.08±1.47μm ,均大于二倍体(13.30±1.31×8.34±0.63μm),与二倍体红细胞体积之比及核体积之比预期理论值(1.5︰1、2.0︰1)无显着差异;红细胞短径/长径比值分别为0.60、0.59,小于二倍体(0.63)。三倍体虹鳟红细胞压积明显小于二倍体,是由于三倍体虹鳟单位体积的红细胞数量比二倍体少所致;三倍体虹鳟的红细胞脆性小于二倍体;三倍体虹鳟与二倍体虹鳟的单位体积血液血红蛋白量没有显着差异。14.多倍体虹鳟血液中有一定比例的红细胞核呈哑铃型或双核型。低渗试验显示为红细胞异常分裂,表明多倍体虹鳟的外周血液中红细胞不是终端分化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双核型红细胞是核先于质分裂,哑铃型红细胞核是核质同步分裂的中间过程。15.三倍体虹鳟血细胞的发育经历了原始、幼稚和成熟三个阶段。外周血液红细胞系、单核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和粒细胞系中未成熟血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3.8%±1.24%、4.14%±0.99%、5.52%±0.58%和3.96%±0.47%,明显高于造血器官的相应指数。外周血液中红细胞的异常分裂是其幼稚红细胞数量增多的主要原因。16.在头肾所产生的血细胞中红细胞比例为66.90%±3.85%,高于脾脏和肝脏的相应指数(56.90%±1.77%、47.20%±2.14%);在肝脏所产生的血细胞中单核细胞和粒细胞比例分别为21.80%±1.58%和4.92%±0.01%,高于脾脏和头肾的相应指数(17.80%±2.34%、4.87%±0.99%;6.82%±1.24%、3.11%±1.10%);在肝脏所产生的血细胞中淋巴细胞的比例为14.90%±1.29%,高于头肾和脾脏的相应指数(13.20±2.86%、12.60%±2.74%)。

周雨薇[10](2020)在《减数分裂相关基因(Ph1、Dmc1)在同源三倍体鲫中表达特征的研究》文中指出三倍体生物通常被认为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而表现出不育。但研究发现,自然界中的同源三倍体鲫,可以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表现为雌、雄个体均可育。实验室中通过红鲫(2n=100,♀)和同源四倍体鲫(4n=200,♂)倍间杂交得到的人工同源三倍体鲫,雌性个体可育而雄性个体不育。为了更好的了解同源三倍化对鲫鱼育性的影响,我们采用了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自然界和人工同源三倍体鲫的性腺发育情况,减数分裂相关基因(Ph1、Dmc1)的基因序列、表达水平和甲基化水平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性腺组织切片和流式细胞仪分别对繁殖期的自然界同源三倍体鲫的性腺结构和精子DNA含量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表明,自然界同源三倍体鲫雌、雄个体均有正常的性腺结构,并且能进行正常减数分裂而产生减数配子。通过性腺组织切片和显微镜分别对繁殖期的人工同源三倍体鲫的性腺结构和配子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人工同源三倍体鲫雌性个体可产生正常卵子,而雄性个体不能产生成熟精子。2、Ph1和Dmc1基因cds区序列的克隆及分析表明,Ph1和Dmc1基因编码区序列在人工同源三倍体鲫和其二倍体祖先中相似度分别为99.77%和99.99%,在自然界同源三倍体鲫和其二倍体祖先中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9.40%和100%。这一结果表明,在同源三倍化过程中,减数分裂相关基因(Ph1、Dmc1)具有保守性,基因序列没有发生明显突变。3、对人工同源三倍体鲫和自然界同源三倍体鲫性腺中的Ph1和Dmc1基因进行Real-time PCR和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分析,发现与其二倍体祖先相比,Ph1和Dmc1基因在自然界同源三倍体鲫精巢卵巢和人工同源三倍体鲫卵巢中表达水平高,甲基化水平低,在人工同源三倍体鲫精巢中表达水平低,甲基化水平高。这一结果说明,Ph1和Dmc1基因的高表达可以促进同源三倍体鲫恢复减数分裂,进而产生成熟的配子,而Ph1和Dmc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可能参与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同源三倍体鱼的减数分裂过程。本研究通过对两种不同的同源三倍体鲫的性腺发育情况和减数分裂情况进行分析,为同源三倍化对脊椎动物育性的影响提供新的见解,这对鱼类进化和遗传育种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二、动物多倍体少见的原因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物多倍体少见的原因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多倍体诱导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多倍体基因组的形成
2 生物多倍体的人工诱导
    2.1 物理方法
    2.2 生物学方法
    2.3 化学诱变
        2.3.1 化学诱导剂
        2.3.1. 1 秋水仙素 (Colchicine)
        2.3.1. 2 除草剂
        2.3.1. 3 其他植物多倍体诱导剂
        2.3.1. 4 诱导辅助剂
        2.3.1. 5 水产动物多倍体诱导剂
        2.3.2 化学诱导方法
        2.3.2. 1 在体诱导
        2.3.2. 2 离体诱导
        2.3.2. 3 水产动物化学诱导法
3 问题与展望

(2)长江流域泥鳅与大鳞副泥鳅种质资源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调查区域
    1. 2 样品采集和倍性鉴定
    1. 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 1 长江流域多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分布
    2. 2 长江流域多倍体泥鳅及大鳞副泥鳅生长情况
    2. 3 长江流域泥鳅及大鳞副泥鳅性别差异
3 讨论
    3. 1长江流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地理群体分布差异
    3. 2长江流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性别结构及生长性能分析
    3. 3 长江流域泥鳅多倍体现象分析

(3)湖北省多倍体泥鳅分布格局及泥鳅育种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多倍体鱼及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1.1 鱼类中的多倍体现象
        1.2 多倍体鱼形成的细胞学机制
        1.3 多倍体鱼的鉴定
        1.4 多倍体鱼的生物学研究
        1.4.1 多倍体鱼的形态结构变异
        1.4.2 多倍体鱼的生长
        1.4.3 多倍体鱼的存活力
        1.4.4 多倍体鱼的食物转化率
        1.4.5 多倍体鱼的性腺发育及繁殖力
        1.4.6 多倍体鱼的疾病与抗逆性
        1.4.7 多倍体鱼的环境耐受力
    2 泥鳅遗传学研究历史、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2.1 泥鳅的遗传学研究历史
        2.1.1 泥鳅的细胞遗传学及多倍体现象
        2.1.2 天然四倍体泥鳅子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2.1.3 天然三倍体泥鳅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2.1.4 泥鳅的染色体操作和性别调控研究
        2.1.5 泥鳅的DNA标记和基因图谱的构建
        2.2 存在的问题
        2.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二倍体与四倍体泥鳅鉴别方法的比较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鱼来源及倍性区分
        2.2 形态学分析
        2.3 核型分析
        2.4 DNA含量分析
        2.5 红细胞核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二倍体与四倍体泥鳅的形态性状比较
        3.2 二倍体与四倍体泥鳅的染色体组型比较
        3.3 二倍体与四倍体泥鳅的DNA含量比较
        3.4 二倍体与四倍体泥鳅的红细胞核参数比较
    4 讨论
第三章 湖北省多倍体泥鳅的地理分布格局
    第一节 湖北省多倍体泥鳅的地理分布
        1.1 前言
        1.2 材料和方法
        1.2.1 采样点的设置
        1.2.2 泥鳅样本的采集
        1.2.3 泥鳅倍性的检测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1.4.1 泥鳅的倍性水平现状
        1.4.2 不同染色体倍性泥鳅的地理分布
        1.4.3 四倍体泥鳅起源探讨
    第二节 天然六倍体泥鳅的发现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鱼的来源
        2.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六倍体泥鳅的形态特征
        2.3.2 六倍体泥鳅的染色体组型
        2.3.3 六倍体泥鳅的DNA含量
        2.3.4 六倍体泥鳅的红细胞核参数
        2.3.5 六倍体泥鳅的性腺发育
        2.4 讨论
第四章 不同细胞型泥鳅的繁殖与生长比较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亲鱼的来源及倍性鉴定
        2.2 亲鱼的选择
        2.3 催产剂的注射
        2.4 人工杂交
        2.5 受精率、相对孵化率和早期存活率的比较
        2.6 不同细胞型泥鳅的倍性鉴定
        2.7 不同细胞型泥鳅的生长和存活率比较
        2.8 不同倍性泥鳅的性腺发育比较
        2.9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受精率、相对孵化率和早期存活率的比较
        3.2 不同细胞型泥鳅的倍性鉴定
        3.3 不同细胞型泥鳅存活率比较
        3.4 不同细胞型泥鳅的生长比较
        3.5 不同细胞型泥鳅的卵巢发育比较
    4 讨论
        4.1 天然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的受精力比较
        4.2 天然四倍体泥鳅的遗传特性
        4.3 多倍体泥鳅的存活力
        4.4 多倍体泥鳅的生长
        4.5 多倍体泥鳅的性腺发育
第五章 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精子生物学比较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鱼来源及倍性区分
        2.2 精液标本的采集
        2.3 精液DNA含量的检测
        2.4 精子涂片的制备
        2.5 精子电镜扫描标本的制备
        2.6 精子透射电镜标本的制备
        2.7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二倍体与四倍体泥鳅精巢及性腺发育指数比较
        3.2 二倍体与四倍体泥鳅精子DNA含量比较
        3.3 二倍体与四倍体泥鳅精子电镜观察
    4 讨论
        4.1 二倍体与四倍体泥鳅精子结构比较
        4.2 影响泥鳅精子受精能力的因素
        4.3 二倍体与四倍体泥鳅精子受精能力差异原因
第六章 不同细胞型泥鳅基因杂合度比较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鱼来源
        2.2 方法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2.2 基因组DNA纯度的检测
        2.2.3 微卫星引物的筛选和PCR扩增
        2.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3.2 扩增产物的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
        3.3 群体内的遗传变异
        3.3.1 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3.3.2 杂合度分析
    4 讨论
        4.1 多倍体鱼类基因频率的统计方法
        4.2 基因的杂合度与生长性能的关系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1 湖北省多倍体泥鳅的地理分布格局调查
    2 天然四倍体泥鳅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3 不同细胞类型泥鳅的微卫星基因杂合度比较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菘蓝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及四倍体株系选育和品质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菘蓝的生物学特性
        1.1.1 菘蓝的形态学特征
        1.1.2 菘蓝的生长习性
    1.2 菘蓝的药学特性
        1.2.1 化学成分
        1.2.2 药理活性
    1.3 菘蓝重要药效成分研究现状
        1.3.1 靛蓝与靛玉红简介
        1.3.2 靛蓝与靛玉红功效研究现状
        1.3.3 靛蓝与靛玉红的人工合成
        1.3.4 靛蓝与靛玉红的含量测定
    1.4 菘蓝的野生资源及栽培现状
        1.4.1 栽培及种植前景
        1.4.2 栽培技术
    1.5 菘蓝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
        1.5.1 植物细胞培养
        1.5.2 植物组织培养
        1.5.3 菘蓝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
    1.6 菘蓝多倍体及多倍体育种
        1.6.1 多倍体和多倍体育种的概念
        1.6.2 多倍体的分布
        1.6.3 动植物多倍体形成途径
        1.6.4 植物多倍体的鉴定
        1.6.5 药用植物多倍体的特点
        1.6.6 药用植物多倍体的人工诱导
        1.6.7 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存在问题
        1.6.8 菘蓝多倍体的研究现状
    1.7 菘蓝抗逆性研究现状
    1.8 研究目的意义
    1.9 研究内容
2 菘蓝无性快繁技术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菘蓝愈伤组织的诱导
        2.2.2 试管苗的生根
        2.2.3 炼苗时间的筛选
        2.2.4 栽培基质的筛选
        2.2.5 营养液的施用
        2.2.6 菘蓝试管苗大田栽培技术的优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激素种类和外植体类型对菘蓝试管苗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
        2.3.2 生长素类对菘蓝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2.3.3 炼苗时间对菘蓝试管苗移栽的影响
        2.3.4 不同基质对菘蓝试管苗移栽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2.3.5 不同营养液对菘蓝移栽苗生长的影响
        2.3.6 菘蓝试管苗大田栽培技术的优化
    2.4 小结
3 菘蓝同源多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菘蓝多倍体诱导
        3.2.2 菘蓝二倍体与多倍体组培苗和田间移栽苗的形态学观察
        3.2.3 菘蓝二倍体与多倍体组培苗和田间移栽苗的染色体倍性鉴定
        3.2.4 菘蓝二倍体与多倍体组培苗和田间移栽苗的细胞学观察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秋水仙碱对诱导菘蓝染色体加倍的效果
        3.3.2 菘蓝二倍体与多倍体组培苗和田间移栽苗的形态学观察
        3.3.3 菘蓝二倍体与多倍体组培苗和田间移栽苗的染色体倍性鉴定
        3.3.4 菘蓝二倍体与多倍体组培苗和田间移栽苗的细胞学观察
    3.4 小结
4 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菘蓝四倍体株系的遗传稳定性
    4.1 菘蓝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4.1.1 菘蓝四倍体DNA的提取方法优化
        4.1.2 ISSR扩增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4.1.3 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多次继代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四倍体菘蓝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4.2.2 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4.2.3 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多次继代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4.2.6 小结
5 菘蓝四倍体优良株系的筛选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2.1 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产量及根叶性状比较研究
        5.2.2 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有效成分的比较研究
        5.2.3 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抗逆性比较研究
        5.2.4 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抗根腐病比较研究
        5.2.5 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品质的综合评价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产量及根叶性状比较
        5.3.2 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靛蓝、靛玉红含量的比较
        5.3.3 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总多糖含量的比较
        5.3.4 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5.3.5 PEG胁迫对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靛蓝、靛玉红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5.3.6 NaCl胁迫对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靛蓝、靛玉红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5.3.7 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抗根腐病比较
        5.3.8 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品质的综合评价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注释说明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位串模型中显性基因对群体演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植物中的多倍体现象
    1.2 动物中的多倍体现象
        1.2.1 昆虫中的多倍体
        1.2.2 鱼类中的多倍体
    1.3 多倍体在农业上的应用
    1.4 动物界多倍体较为少见的生物学原因
    1.5 多倍体的进化
    1.6 多倍体形成机制
        1.6.1 体细胞加倍
        1.6.2 配子不减数
    1.7 多倍体形成途径
        1.7.1 由三倍体桥形成同源四倍体
        1.7.2 一步形成的同源四倍体
        1.7.3 由三倍体桥形成异源四倍体
        1.7.4 一步形成异源四倍体
        1.7.5 一步形成更高的倍性
        1.7.6 同源多倍体杂交形成异源多倍体
        1.7.7 不同细胞型杂交形成异源多倍体
        1.7.8 第二世代形成多倍体
2 Penna模型及其发展现状
3 多倍体Penna模型的发展
4 模型
    4.1 单倍体Penna模型
    4.2 二倍体Penna模型
    4.3 多倍体的Penna模型
5 显性基因位置对种群演化的影响
    5.1 最基本情况的结果
    5.2 多倍体上限
    5.3 显性基因位置对种群演化的影响
        5.3.1 计算方法
        5.3.2 数据分析
        5.3.3 影响力
        5.3.4 灭绝比例
        5.3.5 数据结果
        5.3.6 结果分析
        5.3.7 进一步的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重要水产养殖虾蟹类的多倍体诱导及性别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十足目甲壳动物多倍体操作的研究进展
    1.3 水产动物多倍体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1.4 甲壳动物的性别决定与性别控制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中国明对虾第一极体三倍体的诱导及部分生物学的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倍性操作对中国明对虾幼虾阶段生长性状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倍性操作对中国明对虾生物能量学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基于形态学观察的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诱导方法优化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实验结果
    5.4 讨论
第六章 热休克诱导凡纳滨对虾雌性化的初步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实验结果
    6.4 讨论
第七章 主要结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和已完成的文章列表
致谢

(7)几种对虾染色体及多倍体诱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对虾类的染色体研究
    1.3 多倍体生物
    1.4 海洋生物多倍体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
    1.5 结论和展望
第二章 对虾的染色体研究
    第一节 刀额新对虾、凡纳对虾及细角对虾染色体研究
        2.1.1 材料和方法
    2.1.2 结果
        2.1.3 讨论
    第二节 几种对虾DNA含量的研究
        2.2.1 材料和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第三节 18SrDNA和微卫星序列在对虾染色体上的定位研究
        2.3.1 材料和方法
        2.3.2 结果
        2.3.3 讨论
第三章 几种热带对虾三倍体诱导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中国对虾四倍体诱导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对虾多倍体形成机制研究
    第一节 中国对虾三倍体诱导中的染色体行为
        5.1.1 材料和方法
    5.1.2 结果
        5.1.3 讨论
    第二节 中国对虾四倍体诱导中的染色体行为
        5.2.1 材料和方法
        5.2.2 结果
        5.2.3 讨论
    第三节 中国对虾四倍体诱导中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其机理
        5.3.1 材料和方法
        5.3.2 结果
        5.3.3 讨论
第六章 三倍体中国对虾性腺发育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2 结果
    6.3 讨论
第七章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已完成和发表的文章
致谢

(8)洞庭湖水域不同倍性野生鲫鱼生物学特性及进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鱼类多倍体研究进展
        1.1.1 鱼类天然多倍体研究
        1.1.2 鱼类中多倍体的产生机理
    1.2 鱼类多倍体育种
        1.2.1 国内外鱼类多倍体育种研究实例
        1.2.2 鱼类多倍体制备方法
        1.2.3 多倍体鱼的鉴定
        1.2.4 多倍体的运用前景
    1.3 鲫鱼概述
        1.3.1 鲫鱼分类地位及分布概况
        1.3.2 我国鲫鱼天然多倍体研究概况
        1.3.3 鲫鱼育种研究进展
    1.4 鱼类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1.4.1 形态学标记
        1.4.2 细胞学标记
        1.4.3 生化标记
        1.4.4 分子标记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洞庭湖水域野生鲫鱼倍性大量检测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DNA含量检测
        2.1.3 染色体观察
    2.2 结果与分析
        2.2.1 DNA含量检测结果
        2.2.2 肾细胞染色体观察
    2.3 讨论
        2.3.1 洞庭湖水域中野生鲫鱼倍性
        2.3.2 三倍体鲫鱼中微小染色体的探讨
        2.3.3 不同倍性野生鲫鱼的性比问题
        2.3.4 三倍体野生鲫鱼的精子DNA含量
第三章 洞庭湖水域不同倍性野生鲫鱼外型及血细胞比较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形态学特征测量
        3.1.3 红细胞显微结构的比较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倍性野生鲫鱼形态特征
        3.2.2 可量可数性状统计分析
        3.2.3 血细胞涂片观察
    3.3 讨论
        3.3.1 洞庭湖水域野生鲫鱼外型特征
        3.3.2 洞庭湖水域野生鲫鱼血细胞比较
        3.3.3 多倍化与表型的关系
第四章 洞庭湖水域不同倍性野生鲫鱼性腺比较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取材
        4.1.2 卵巢石蜡切片
        4.1.3 精液扫描电镜样品制备
        4.1.4 精巢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卵巢组织学切片观察
        4.2.2 精子扫描电镜观察
        4.2.3 精巢透射电镜观察
    4.3 讨论
        4.3.1 野生鲫鱼卵巢形态学分期概述
        4.3.2 不同倍性野生鲫鱼超微结构观察
第五章 洞庭湖水域不同倍性野生鲫鱼繁殖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取材
        5.1.2 人工催产
        5.1.3 精子灭活
        5.1.4 人工受精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繁殖实验结果
    5.3 讨论
        5.3.1 不同倍性野生鲫鱼的生殖方式
        5.3.2 关于高倍性野生鲫鱼中天然雌核发育生殖方式的思考
        5.3.3 三倍体野生鲫鱼特殊生殖方式对野生鲫鱼群体组成的影响
        5.3.4 野生鲫鱼中多种生殖方式对其种质资源保护的启示
        5.3.5 野生鲫鱼中多种生殖方式对其繁殖育种的指导意义
        5.3.6 提示四倍体野生鲫鱼可能起源与进化关系
第六章 洞庭湖水域不同倍性野生鲫鱼分子生物学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取材
        6.1.2 DNA提取
        6.1.3 线粒体DNA引物设计和PCR扩增及测序
        6.1.4 线粒体全序列拼接
        6.1.5 线粒体全序列分析方法
        6.1.6 Sox基因HMG框PCR扩增、克隆及测序
        6.1.7 序列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倍性野生鲫鱼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分析
        6.2.2 不同倍性野生鲫鱼线粒体基因组中的非编码区的比较研究
        6.2.3 不同倍性野生鲫鱼线粒体基因组中碱基组成的比较研究
        6.2.4 不同倍性野生鲫鱼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比较研究
        6.2.5 不同倍性野生鲫鱼线粒体基因组中rRNA基因的比较研究
        6.2.6 不同倍性野生鲫鱼线粒体中tRNA基因的比较研究
        6.2.7 进化树分析
        6.2.8 Sox基因HMG框扩增、测序及比较分析结果
    6.3 讨论
        6.3.1 不同倍性野生鲫鱼线粒体研究
        6.3.2 Sox基因HMG框是一个研究多倍体很好的分子标记
        6.3.3 高倍性野生鲫鱼的杂交起源
        6.3.4 人工多倍体提示野生鲫鱼多倍体产生的方式
        6.3.5 人类活动引起野生鲫鱼多倍化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实验主要试剂与配制方法
主要生物信息学软件
主要仪器
博士学习期间撰写、发表的主要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9)不同倍性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性腺和配子发育及血细胞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天然多倍体鱼类
    1.2 鱼类多倍体的人工诱导
        1.2.1 人工多倍体产生的生物学原理
        1.2.2 人工诱导多倍体鱼类的方法
        1.2.3 倍性鉴定
        1.2.4 三倍体鱼类育种的意义
    1.3 鱼类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进展
        1.3.1 鲑科鱼类
        1.3.2 其它鱼类
    1.4 多倍体鱼类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1.4.1 血液学与遗传学
        1.4.2 生长
        1.4.3 行为学
    1.5 多倍体鱼类性腺和配子发育
        1.5.1 硬骨鱼类性腺和配子发育
        1.5.2 多倍体鱼类性腺和配子发育的研究进展
    1.6 多倍体鱼类的生殖调控
        1.6.1 鱼类生殖激素的种类
        1.6.2 多倍体鱼类生殖调控的研究进展
    1.7 论文研究内容
2 不同倍性虹鳟性腺发育的解剖学比较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不同倍性虹鳟制种
        2.2.2 多倍体虹鳟倍性鉴定
        2.2.3 解剖学测定
        2.2.4 试验仪器与药品
    2.3 结果
        2.3.1 二倍体虹鳟性腺形态特征
        2.3.2 三倍体虹鳟性腺形态特征
        2.3.3 四倍体虹鳟性腺形态特征
        2.3.4 不同倍性雌性虹鳟性体指数GSI 和肝体指数HSI
    2.4 讨论
        2.4.1 不同倍性虹鳟性腺发育的形态比较
        2.4.2 不同倍性虹鳟性腺不同发育时期GSI 的变化
        2.4.3 二倍体与三倍体雌性虹鳟GSI 和HSI 变化的相关性
    2.5 结论
3 不同倍性虹鳟性腺发育和配子发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本制备
        3.2.2 性腺和配子发育时期划分
        3.2.3 试验仪器与药品
    3.3 结果
        3.3.1 性腺组织学观察
        3.3.2 性腺超微结构观察
    3.4 讨论
        3.4.1 二倍体虹鳟的卵黄发生
        3.4.2 三倍体虹鳟的雌性不育
        3.4.3 三倍体虹鳟精巢发育和精子发生特点
        3.4.4 四倍体虹鳟的可育性
    3.5 结论
4 不同倍性虹鳟血清中GTH-I、GTH-II、17Β-E_2和T 含量的变化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样本制备
        4.2.2 试剂与仪器
        4.2.3 血清中GtH-I、GtH-II、17β-E_2 和T 含量的测定
    4.3 结果
        4.3.1 GtH-Ⅰ含量的变化
        4.3.2 GtH-Ⅱ含量的变化
        4.3.3 17β-E_2 含量的变化
        4.3.4 T 含量的变化
        4.3.5 回收率
    4.4 讨论
        4.4.1 二倍体虹鳟GtH-Ⅰ、GtH-Ⅱ、17β-E_2 和T 的变化
        4.4.2 三倍体虹鳟GtH-Ⅰ、GtH-Ⅱ、17β-E_2 和T 的变化
        4.4.3 四倍体虹鳟GtH-Ⅰ、GtH-Ⅱ、17β-E_2 和T 的变化
    4.5 结论
5 二倍体与三倍体虹鳟卵黄蛋白原的组织定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3 结果
        5.3.1 卵黄蛋白的洗脱
        5.3.2 卵黄蛋白电泳分析和分子量测定
        5.3.3 糖、磷、脂蛋白分析
        5.3.4 抗血清效价
        5.3.5 卵黄蛋白原的免疫组化定位
    5.4 讨论
        5.4.1 虹鳟卵黄蛋白原的纯化
        5.4.2 二倍体雌性虹鳟卵黄的发生
        5.4.3 三倍体雌性虹鳟的卵黄蛋白原
        5.4.4 雄性虹鳟的卵黄蛋白原
    5.5 结论
6 不同倍性虹鳟的血液学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方法
    6.3 结果
        6.3.1 不同倍性红细胞及其核的形态和大小
        6.3.2 三倍体与二倍体虹鳟部分血液指标
        6.3.3 三倍体虹鳟血细胞的发生
    6.4 讨论
        6.4.1 多倍体虹鳟红细胞的特征
        6.4.2 三倍体虹鳟血细胞的发生场所
        6.4.3 三倍体虹鳟血细胞发育的一般规律
        6.4.4 多倍体虹鳟外周血液红细胞的异常分裂
    6.5 结论
不同倍性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性腺和配子发育及血细胞比较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图版Ⅰ及说明
图版Ⅱ及说明
图版Ⅲ及说明
图版Ⅳ及说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减数分裂相关基因(Ph1、Dmc1)在同源三倍体鲫中表达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鱼类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1.1.1 鱼类远缘杂交
        1.1.2 鱼类多倍体研究进展
        1.1.3 多倍体二倍体化
    1.2 人工同源三倍体鲫的产生及其生物学意义
        1.2.1 人工同源三倍体鲫的产生及特性
        1.2.2 人工同源三倍体鲫产生的生物学意义
    1.3 自然界同源三倍体鲫的研究进展
        1.3.1 自然界鲫鱼倍性的研究进展
        1.3.2 自然界同源三倍体鲫生殖模式的研究进展
    1.4 减数分裂相关基因的的研究进展
        1.4.1 Ph1基因的研究进展
        1.4.2 Dmc1基因的研究进展
    1.5 DNA甲基化在多倍体中的研究进展
        1.5.1 多倍体与甲基化
        1.5.2 DNA甲基化的机制
        1.5.3 剂量补偿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人工和自然界同源三倍体鲫的育性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自然界同源三倍体鲫精子DNA含量检测
        2.1.3 人工同源三倍体鲫荧光原位杂交
        2.1.4 性腺石蜡切片
        2.1.5 人工同源三倍体鲫配子形态观察
        2.1.6 人工同源三倍体鲫卵子育性检测
    2.2 结果
        2.2.1 自然界同源三倍体鲫精子DNA含量分析
        2.2.2 FISH检测结果
        2.2.3 性腺石蜡切片结果
        2.2.4 人工同源三倍体鲫配子观察结果
        2.2.5 人工同源三倍体鲫卵子育性检测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Ph1和Dmc1基因编码区的克隆及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RNA的提取
        3.1.3 反转录
        3.1.4 Ph1和Dmc1基因编码区的克隆、测序和分析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Ph1和Dmc1基因表达水平和甲基化水平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RNA的提取和反转录
        4.1.3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分析
        4.1.4 DNA的提取
        4.1.5 DNA的重亚硫酸盐转化
        4.1.6 Ph1和Dmc1启动子区甲基化
    4.2 结果
        4.2.1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结果
        4.2.2 甲基化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总结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设备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四、动物多倍体少见的原因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多倍体诱导方法研究进展[J]. 陶抵辉,刘明月,肖君泽,邓建平. 生命科学研究, 2007(S1)
  • [2]长江流域泥鳅与大鳞副泥鳅种质资源调查与研究[J]. 仲嘉,易少奎,于永耀,黄松钱,沈宇东,郭青松,王卫民. 水产学报, 2015(08)
  • [3]湖北省多倍体泥鳅分布格局及泥鳅育种基础研究[D]. 周小云.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4]菘蓝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及四倍体株系选育和品质鉴定[D]. 客绍英.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5]位串模型中显性基因对群体演化的影响[D]. 傅东海.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2)
  • [6]重要水产养殖虾蟹类的多倍体诱导及性别控制研究[D]. 张成松.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9(10)
  • [7]几种对虾染色体及多倍体诱导研究[D]. 张晓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1(01)
  • [8]洞庭湖水域不同倍性野生鲫鱼生物学特性及进化关系研究[D]. 肖俊.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9]不同倍性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性腺和配子发育及血细胞比较研究[D]. 韩英. 东北农业大学, 2008(03)
  • [10]减数分裂相关基因(Ph1、Dmc1)在同源三倍体鲫中表达特征的研究[D]. 周雨薇.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珍稀动物多倍体成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