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学学报第二卷(一九八三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张乃馨[1](2021)在《冀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研究 ——基于聚落视角的观察》文中认为
刘立安[2](2020)在《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宋以前的灸疗学术传承和发展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并就灸疗学术发展过程中,相关的若干学术论点进行尝试性挖掘。灸疗学术史的考证、分析是中医针灸学科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其学术渊源可上溯先秦。本文研究目的是以学术史研究的角度,对先秦至宋代的灸疗学术进行纵向的考证、分析,并形成总结,以全面地梳理这段时期灸疗学术成果,并揭示其背后的学术发展轨迹。探寻在该段历史时期内灸疗学术沿革的内在规律,初探学术发展背后的社会动因,填补灸疗专科学术沿革研究的空白。本研究进一步借学术史研究中所见学术发展与社会、文化推进的联系性,结合社科领域为主的多学科对照,从横向上对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过程中若干相关学术论点进行尝试性挖掘与拓展,探究其学理的贯通、旁通、变通规律,拟为以后的灸疗学术挖掘、学理研究提供新视角性的借鉴和启示。研究方法:本义主要通过全面搜集、梳理宋以前灸疗文献、史料,结合典型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和综合研究方法,进行灸疗学术传承、发展的研究及若干学术论点的挖掘。典型分析方法乃于研究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学术人物及其成果和相关着作文献,后进行深入剖析,以揭示其学术特点、利弊得失与学术规律。理论分析方法是通过理性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其通过在思想上把事物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特征、属性、关系等,再从本质上加以界定和确立,进而通过分析、综合,把握其规律性。综合研究方法即在大量占有学术传承、发展史料基础上,通过纵向、横向、多维度的分析、综合、比较,以呈现学术发展的成果,揭示其特征、利弊和规律。研究结果:依据宋及以前灸疗学术传承、发展客观事实与规律,本文将该段时期灸疗学术发展历程划为五个历史分期:(1)自三代之前至《灵枢》、《素问》成书前,为灸疗学术的萌芽阶段。该阶段,可见一些与灸疗相关的出土物,有关灸疗的记载散见于儒、道等诸子作品中,《马王堆帛书》中见载经脉的雏形,但并未见成熟的灸疗指导理论体系;(2)自《黄帝内经》成书至晋皇甫谧写成《针灸甲乙经》时期,是灸疗学术体系初建阶段。在该阶段,古人总结了此前的中医及灸疗理论,逐渐形成体系。在详述人体的经络腧穴基础上,《内经》、《针灸甲乙经》等文献全面论述了灸疗适合地域、从业适合人员、适用情况判断、施灸原则、灸疗补泻、穴位灸禁及与他法联合应用等灸疗基础理论,至此灸疗学术基础理论体系初步建立;(3)自晋代葛洪着《肘后备急方》到唐初甄权、张文仲等医家论灸,是灸疗学术的发展丰富阶段。在该阶段,灸疗急救思想及急症施灸发展迅速,外科、伤科、痈疽之灸方均丰。灸法上也大有丰富,首开隔物灸先河。灸疗临床见经外奇穴的选用;(4)自唐孙思邈着《备急千金方》到北宋政府编就《圣济总录》,可以称之为灸疗学术的繁盛阶段。该阶段,王焘等不少医家“重灸思想”鲜明。灸疗学术在魏晋南北朝丰富基础上,出现第二次总结。该时对于腧穴、灸材、艾炷形制、灸法、灸量、施术、灸疮护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定,明确提出了灸例、腧穴标准、疗程等内容,灸方也极大丰富。在大总结基础上,可见灸疗思想及方法的进一步发展;(5)自《灸膏肓俞穴法》、《西方子明堂灸经》等民间灸疗专书出现延续到宋代以后,为灸疗学术争鸣与门派初现阶段,本阶段民间灸疗专着多方出现,在灸疗学术探讨上不再追求全面,而多针对灸疗学术体系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探讨,医家各有所主张,各有所长,各有灸疗学术所挖掘的点,初步可见学术分门别派之端倪。在对宋以前灸疗学术演变进行纵向历史分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灸疗在各个阶段的学术特征、沿袭创新、利弊得失,并阐述了灸疗学术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本文剖析出宋以前灸疗的学术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大体上有相合性,这也折射出学术发展背后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经济基础性因素的影响。经济基础又决定着上层建筑,故可进一步窥见灸疗学术发展与文化的联接。综合可见,中医药体系中的灸疗学术发展与文化、社会的发展有紧密关联。启示我们在当下,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来发展灸疗学术有其必要性,据此笔者提出了后续灸疗学术发展选题的建议。一者,对于当前“老龄化”社会将至,灸疗学术探索在老年病领域或大有可为:再者,在当前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下,社会医学倡议逐渐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上,提倡并重视疾病预防,故对保健灸疗的研究也是可取的方向;三者,在抗击新冠状病毒疫情中,艾灸发挥了防疫作用,面对复杂且日益全球化的疫病流行趋势,灸疗防控传染病研究也是一个有意义的方向。这也表明,对于传统灸疗学术的挖掘,回归和联系传统文化并进行多学科互参式的研究是可取方式之一。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综合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宋以前灸疗学术的全景式梳理与总结,抓取了灸疗学术体系发展的整体视角,进而回溯针灸及中医整体学术理论体系,以多学科对照、贯通思路,对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过程中若干相关学术论点进行了横向挖掘与拓展,对于“艾”的本义与阴阳的联系、“腧穴取穴法”的系统性、“奇经八脉”理论、灸疗手法、“古音六字诀”音韵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以为后续灸疗学术理论研究乃至针灸和中医学术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借鉴。研究结论:通过对宋以前灸疗学术史的纵向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结合综合分析和理论研究,得到以下四点结论:(1)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五期;(2)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历程与社会更替历史进程有相合性,且宋以前灸疗学术演进背后存在着明显的社会动因;(3)宋以前灸疗学术的沿革对于今后灸疗学术研究的选题有所启示;(4)在针灸乃至中医学术理论研究方面,多学科对照、贯通探索是可取途径之一。
杨文昱[3](2020)在《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文中提出张亚初先生是当代卓有成就的古文字学家,学术造诣颇深,尤其擅长金文研究,在学术界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张亚初先生研究古文字所取得的成就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汉字理论、有关专着等方面的成就。文章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张亚初先生的生平和主要学术成就,国内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目的及意义。这一部分内容,对张亚初先生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学术活动的特点进行了简短的概括。第二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文字学考释与研究”,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分类讨论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成就。在甲骨文考释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甲骨文中“铸”、“(?)”、“挞”、“讯”等字的理解;在金文考释与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金文中“免”、“(?)”等字的考释成果以及对多友鼎、太保罍、作册嗌卣等器铭文的研究成果;在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乙辛时期青铜容器、对商周青铜盉及卣壶等内容的研究成果;并对其撰写的包括《西周金文官制研究》《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商周古文字源流疏证》《商周金文姓氏通考》在内的诸多着作进行了概括总结。第三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提出的关于古文字形体、造字法以及古文字考释方法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评析,另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所做的包括编写年鉴在内的其它工作进行了梳理。第四部分“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第五部分为“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附录部分搜集、整理了张亚初先生发表、合作发表论文以及会议发言稿42篇,按发表年代先后顺序升序排列,并选用较为清晰的古文字形体代替了部分模糊形体,将部分手抄本文章录入为更加清晰的印刷体文章,以方便读者阅读与推进后续研究的深入发展。
裴世东[4](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认为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桑哲承[5](2019)在《商代先民食物结构初步研究 ——以河南新郑望京楼遗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晓超[6](2019)在《西南地区出土战国秦汉时期花纹砖与铭文砖研究》文中提出砖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当中,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花纹砖、铭文砖的出现、发展具有极其复杂的内涵与意义。在经过数十年的科学考古工作后,丰富的出土材料为探究西南地区花纹砖、铭文砖的发展演进提供了新的条件。本文首先详尽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南地区战国秦汉时期花纹砖、铭文砖的发现、整理与研究状况,并对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部分概念进行界定;继而在全面掌握材料的基础上,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参照,将西南地区出土的花纹砖、铭文砖结合地域特征皆划分为三区,运用类型学方法对出土一千余件花纹砖、铭文砖的纹饰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型式学划分,对花纹砖、铭文砖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详细考究,探讨了诸种类型花纹砖、铭文砖的演变规律及其特征,将花纹砖划分为四个发展演变阶段:第一期西汉末期至新莽时期、第二期东汉早期、第三期东汉中期、第四期东汉晚期;将铭文砖划分为两个发展演变阶段:第一期西汉末-新莽时期至东汉早期、第二期东汉中晚期,从而在横、纵两个维度上,初步建构了西南地区战国秦汉时期花纹砖与铭文砖的发展脉络。此外,本文还结合历史文献对花纹砖、铭文砖集中出土区域、发展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花纹砖、铭文砖的集中出土、发展演进与秦汉时期西南地区郡县设置、制砖工艺的提升、汉文化推进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宁江英[7](2018)在《汉代休闲生活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中从休闲生活的主体、休闲时间、休闲活动、休闲观念四个方面对两汉时期的休闲生活进行了探讨。汉代休闲生活的主体比先秦时期范围有所扩大,包括皇帝、诸侯王、权贵官吏、富商大贾、中等富人或家财殷实的小富之家,部分隐士、部分平民,亦可归入此类。有闲阶层通过奢侈的、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衣食住行来显示其与众不同的身份。代理有闲的存在更进一步彰显了有闲阶层的财富、地位和荣誉。在汉代,上自帝王下至庶民几乎都拥有闲暇时间。当然,不同休闲生活主体的闲暇时间长短以及休闲生活在个人生活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汉代中央到地方官吏、边卒休假时间的长短与等级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其休假方式和时间长短取决于官吏边卒的工作性质。平民的闲暇时间大多集中在了农闲和节日。人们闲暇时间的生活不仅用来消闲娱乐,还会受到社会风俗和舆论导向的影响,具有教化和教育作用。两汉时期的“游戏”是休闲活动的主要构成部分。士人们虽然对博弈评价不高,但博弈类“游戏”已深入人心并持续发展。“角抵”的休闲娱乐属性发端于战国末年至秦代,汉代“角抵”有时可以指代百戏,并发展出指代具有一定情节的“角抵戏”。投壶在汉代虽然娱乐属性增强,但仍以礼的形式存在,故投壶未被时人以“戏”相称,这并不影响其作为一种“游戏”活动而存在的事实。有些“游戏”如“斗兽”、汉昭帝“弄田”等是否属于休闲活动值得商榷。“水戏”被研究游艺的学者们所忽略。两汉与异域休闲娱乐文化的交流与政治交往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异域休闲娱乐活动得到了时人的喜爱并逐渐本土化,原有的休闲娱乐活动也逐渐渗入了一些异域元素。两汉士人对休闲活动比较关注,时人对与政治关系比较疏远的休闲活动形成了一些看法。王充所论休闲生活目的不在于“求食”更为合理。休闲是符合人类本性的行为,但社会上经常出现一些沉溺于休闲活动而累及正业的现象,促使大部分士人认为休闲活动是无意义、甚至有害的。因此,有时有节的休闲生活得到肯定。休闲生活为帝王君主所喜爱,最受欢迎的当属“田猎”,又被称为“游田(畋)”、“游猎”等。士人从各种角度对皇帝的休闲生活进行劝谏。休闲活动与国家政务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庶民不疲乏、有余暇开展休闲活动是政治稳定的象征。在皇帝生病或国丧期间是不允许娱乐的。在饥荒年,取消部分休闲娱乐活动,禁酒也属此类。对外交往中的休闲活动也应该以展示大汉之礼为主。
吴家洲[8](2018)在《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研究唐代洛阳地区森林的变迁。洛阳地区地处“天下之中”,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政治、文化积淀,使得其发展到唐代,依然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极其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这种发达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森林消耗的基础上的,发达程度和森林消耗速度成正比,在安史之乱前表现的尤为明显。目前,国内有关唐代区域森林变迁的研究并不多见,有关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变迁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拟利用中国古代的文献、档案资料,结合考古发掘资料,并运用数学、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水文学等自然科学的一些方法,对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变迁状况进行考察,找出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分析其造成的影响及采取的森林保护措施,以期尽可能复原唐代洛阳地区的森林变迁状况,为当今洛阳地区和一些类似地区的森林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减少主要是由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各种木构建筑的营建、薪柴和丧葬的日常消耗、战争的破坏等原因引起的,由此造成了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等水环境恶化问题和动植物资源减少、土壤盐碱化、土地沙化及气候环境有所恶化等其他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唐代洛阳地区人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也采取了一些植树造林的措施,但人工林无论数量和质量都远远无法和天然森林比较,唐代洛阳地区的森林呈不断下降趋势,生态环境也逐渐恶化。
杨梅花[9](2017)在《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天山北坡地区为研究范围,探讨绿洲的人文性,由历史的表层升入到历史的底层去探索绿洲人居景观的历史发展渊源。研究以一种综合、整体、动态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去看待和解读历史景观对象,从“自然—人文”、“有形—无形”立体模式去梳理“自然”和“文态”的绿洲人居历史脉络。针对全文的这一主旨,本文在研究方法、基础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的三个板块分别提出“建构文化景观视角下绿洲人居景观分析研究理论框架”、“梳理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和过程性特征”、“提炼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三方面的具体目标,并围绕上述目标形成文章的三个创新点。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天山北坡位于新疆地理骨架的中间位置,既是天山自然生态廊道,又处于文化地域“丝绸之路”北道。区域内涵盖了新疆多种的地貌类型,东部的吐鲁番盆地绿洲被戈壁和哈顺沙漠所包围,中部是天山山地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相间的冲积扇平原,西部是伊犁河流域绿洲。同时,“丝绸之路”带动区域多元文化发展,人居景观历史底蕴丰富、特色鲜明。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对相关理论背景与研究现状的综述;第二章是“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绿洲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是在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梳理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第三、四、五、六章“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分析”则是对本文研究地域人居演进的梳理与案例筛选、归纳;第七、八章节“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分析”与“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提取”则是基于第三、四、五、六章节的理论架构与案例选取,对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演进的深入研究;最后,第九章结语则是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总结与归纳。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绿洲人居景观的“文化—空间—时间”的多维分析框架,在对该地域范围内历史城镇进行了调研和历史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文章重点选取了伊犁州直、乌鲁木齐地区、哈密等区域历史城镇作为论述的典型案例。基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从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各个学科领域,通过对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共性与特性的关联、对比分析,总结出天山北坡人居景观发展历史的四个典型“人文初曦、文化之脉、城镇之维、边疆之链”阶段特质和“变迁、调整、适变、更新”空间过程规律,并从中提取人居景观的“生态、政治、社会、人文”的“依赖、主导、秩序、交融”机制,丰富了关于该地域中人居景观历史的基础研究内容。本文首次构建了特定区域的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的研究理论,完善了绿洲学的人文景观历史研究内容,创新了绿洲人居景观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唐磊[10](2017)在《汉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名属于词汇中的专有名词,是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孕育的地名数量极为庞大。我国对地名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但由于传统地名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地名学科体系建立的时间较晚等因素,我国的地名研究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另外,随着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地名被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的文化属性日益被重视和关注。我国于2014年开启了为期4年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使得汉语地名词的研究具有较好的社会背景和现实价值。本文旨在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结合汉语地名自身的语言文化特性,挖掘与阐述地名理论和个案。本文以地名和地名学的基本理论为框架支撑,采用历时、共时相结合的方法,试对汉语地名的语言文化属性进行探讨。地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对地名的阐释皆与汉语文化息息相关,二者互为融合,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的主要内容为:首先是地名词研究的基本理论阐述。在历时、共时层面上,对汉语地名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汉语地名呈现出的区域性特征进行论述。其次对汉语地名所具有的构建功能、汉语地名在心理认知视角下的解读作了综合性的分析。最后,在掌握文献资料和现今地名分布数据的基础上,对“坂、峦、沱、潭、渊、坞”等地名词作了细致的个案性研究与探讨。全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简要地介绍了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汉语地名研究的学科理论勾勒。首先对地名、地名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其次从语言、历史、移民、地理、社会心理、国家主权等方面对汉语地名研究具有的意义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证。第三章以历时层面为出发点,研究了汉语地名的起源、发展演变。在起源上,汉语地名经历了地理意识、有声语言地名、图画地名、文字地名四个阶段。在发展演变上,从汉语地名发展演变的过程、影响汉语地名发展演变的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别论述。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上,主要就殷墟卜辞中的地名、继殷墟卜辞之后的古代地名和现今地名呈现出的过程性特征进行了描述。在地名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上,主要探讨了地名的名实关系以及地名发展演变的方式和速度。第四章以共时层面为出发点,研究了汉语地名具有的区域性特征。本章将汉语地名分为历史、地理、语言三个类型区,并以历史地名与现今地名、老地名与新地名、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人文地理实体地名、民族语言地名、汉语方言地名、外语地名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与论证。第五章为汉语地名的综合性研究。本章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汉语地名进行了综合性的阐述,即汉语地名词在汉语词汇中表现出来的构词功能、地名心理认知视角下的文化解读。地名不仅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具有构建汉语其他类型词汇的功能,如汉语地名词可构成植物类词语,汉语地名词可构成姓氏,可为品牌、农产品品牌标志命名等。地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还折射人类认知、心理特征,对地名作认知、心理的文化解读有助于深化对汉语词汇的认识。第六章是汉语地名词的个案研究,主要是在历时、共时相结合的基础上利用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现今的地名数据等对汉语地名中的六个常见通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其中:“坂”以地名“长坂”为着手点,对其以及与之相关的少数民族地名通名、域外语言地名进行了触类旁通的拓展。通名“峦”“沱”“潭”“渊”以“荆州谓之峦”“楚人谓深水为潭”“楚人名渊曰潭”等古楚方言材料为支撑,通过基本音义探源及义项演变分析,发现它们作地名词使用时,不管是历史地域分布还是现时地域分布,皆位于古楚国的地域范围内,应为典型的古楚方言地名词。另外,通过对“坞”的地域分布及地名词使用的特征考证,初步判定其应与古越语中的发语词“乌”存在联系。
二、人类学学报第二卷(一九八三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类学学报第二卷(一九八三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2)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灸疗文献及灸疗学术相关研究综述 |
综述二 灸疗史相关研究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与若干相关学术论点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1 灸疗 |
2 学术与学术史 |
3 解构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范围、内容和方法 |
1 研究范围 |
2 研究内容 |
3 研方方法 |
第二章 宋以前灸疗学术史发展考察与纵论 |
第一节 《马王堆帛书》及其前的灸疗学术钩沉 |
1 先秦灸疗学术钩沉 |
2 汉初《马王堆帛书》中灸疗相关论述提取 |
第二节 《内经》、《针灸甲乙经》时代之灸疗基础理论体系形成 |
1 《黄帝内经》对灸疗基础理论体系的总结 |
2 《伤寒杂病论》的灸疗学术发挥与灸证对应 |
3 《针灸甲乙经》对灸疗理论与应用体系细化 |
4 《黄帝虾蟆经忌》论灸疗择时与八木取火 |
5 华佗、曹翕灸论辑考 |
第三节 灸疗急救与灸疗学术体系的丰富 |
1 《肘后备急方》详论灸治急症与隔物施灸 |
2 《小品方》辑佚部分灸疗特点析 |
3 范汪、深师、陶弘景等灸家的灸疗临证 |
第四节 《诸病源候论》至《外台秘要》时期的灸疗学术总结与推进 |
1 《诸病源候论》的背俞施灸与温热病可灸论 |
2 敦煌残卷论灸考 |
3 孙思邈《千金方》对灸疗理论体系的再次总结与发展 |
4 王焘《外台秘要》对唐初以前灸疗学术的汇总 |
5 该时期其他灸家的论述 |
第五节 官方灸疗学术继承和民间灸疗学术丰富与分流 |
1 政府主持编写医籍的灸疗学术传承 |
2 民间灸疗学术丰富与分流 |
3 该时期其他学者对灸疗学术的探讨 |
本章小结: 宋以前灸疗学术沿革纵向整体析 |
第三章 宋以前灸疗学术史若干相关学术论点横向挖掘 |
第一节 象思维的离析、贯通与灸疗乃至中医理论解构 |
1 根于象本义的象思维离析 |
2 象思维与中医文化领域的初步对接 |
3 象思维在灸疗乃至中医理论解构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参合古兵学文献的针灸奇经八脉理论考证与解构 |
1 结合古兵学文献的“奇正”整体义训 |
2 奇正思想下奇经八脉理论解构 |
第三节 纵横捭阖理论与若干针灸理论贯通研究 |
1纵横经纬贯通考 |
2 纵横理论与经络气血析 |
3 纵横学说与针灸基本手法逻辑系统性重构 |
第四节 针灸髓海理论考掘与脑户穴应用 |
1 髓海之输范围性考 |
2 从脑主神志与心主神明矛盾到四海与精气神的对应 |
3 由髓海之输范围面到线再到点:督脉与脑户穴 |
4 有关脑户穴应用的古今文献提取与统计 |
5 关于脑户禁刺讨论与骨空体系展望 |
第五节 参考“天人合一”思想的古音六字诀音韵学溯源 |
1 时间上追溯中古音 |
2 地域上转至吴音 |
3 构音时间因素与地域因素的参合 |
4 从天人合一视角对古音六字诀溯源 |
5 天人合一下古音六字诀的续贯通性 |
第六节 腧穴取穴法的考证与应用 |
1 腧穴取穴法理论体系层次划分及其考证 |
2 取穴方法体系应用性修正及初步形成模式 |
本章小结: 针灸乃至中医学术理论研究思路探索 |
结语 |
研究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张亚初先生生平及其学术成就述略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张亚初先生文字学考释与研究 |
第一节 甲骨文考释 |
第二节 金文考释和研究 |
第三节 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 |
第四节 有关专着 |
第三章 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 |
第一节 汉字理论 |
第二节 其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 |
附录说明 |
附录1 吴史新证 |
附录2 《对扬补释》质疑 |
附录3 周厉王所作祭器?簋考——兼论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 |
附录4 从商周八卦数学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 |
附录5 甲骨金文零释 |
附录6 谈多友鼎铭文的几个问题 |
附录7 商周族氏铭文考释举例 |
附录8 殷墟都城与山西方国考略 |
附录9 两周铭文所见某生考 |
附录10 《北京图书馆所藏青铜器铭文拓片汇编》序 |
附录11 张亚初先生关于淅川下寺楚墓的发言稿 |
附录12 论鲁台山西周墓的年代和族属 |
附录13 论楚公(?)钟和楚公逆镈的年代 |
附录14 于省吾先生在学术方面的贡献 |
附录15 淅川下寺二号墓的墓主、年代与一号墓编钟的名称问题 |
附录16 解放后出土的若干西周铜器铭文的补释 |
附录17 宋代所见商周金文着录表 |
附录18 对妇好之好与称谓之司的剖析 |
附录19 对商周青铜盉的综合研究 |
附录20 商代职官研究 |
附录21 殷代乙辛时期青铜容器的形制 |
附录22 论商周王朝与古蜀国的关系 |
附录23 谈古文字中的变形造字法 |
附录24 古文字分类考释论稿 |
附录25 金文研究(1988) |
附录26 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铭铜器座谈纪要 |
附录27 金文研究(1990) |
附录28 蔡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
附录29 从古文字谈胡、胡国与东胡 |
附录30 殷周青铜鼎器名、用途研究 |
附录31 太保罍、盉铭文的再探讨 |
附录32 金文新释 |
附录33 金文研究(1992) |
附录34 现代已故史学家于省吾 |
附录35 疑难铭文拟定字一览表——摘自《殷周金文集成引得》 |
附录36 金文考证例释 |
附录37 商周卣壶考述 |
附录38 甲骨文字新解(二则) |
附录39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订补 |
附录40 燕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
附录41 谈四种整体文字及其意义 |
附录42 古文字源流疏证释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 |
一、选题原因 |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
一、研究方法 |
二、注释规范 |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
小结 |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
小结 |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西南地区出土战国秦汉时期花纹砖与铭文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西南地区自然与历史地理概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时间及区域范围 |
第三节 研究史综述 |
一、专门的研究 |
二、相关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相关问题说明 |
一、研究方法 |
二、砖部位名称及形制说明 |
三、相关问题说明 |
第五节 主要研究材料 |
第二章 花纹砖研究 |
第一节 花纹砖地域研究 |
一、地域分布 |
二、分区 |
第二节 花纹砖型式分析 |
一、甲类单一纹饰 |
二、乙类双组合纹饰 |
三、丙类三组合纹饰 |
四、丁类多组合纹饰 |
第三节 分期与断代 |
一、花纹砖分期 |
二、花纹砖断代 |
三、花纹演进过程 |
四、小结 |
第三章 铭文砖研究 |
第一节 铭文砖地域研究 |
一、地域分布 |
二、分区 |
第二节 铭文砖型式分析 |
第三节 分期与断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附录一:贵州汉代砖室墓的初步研究 |
附录二:赫章可乐M20 年代献疑 |
(7)汉代休闲生活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 |
三、研究方法及旨趣 |
第一章 汉代休闲生活的主体 |
第一节 汉代休闲生活主体的构成 |
一、远离生产性劳作的有闲阶层 |
二、伴随生产性劳作的休闲生活主体 |
第二节 汉代休闲生活主体的衍生阶层——代理有闲阶层 |
一、成年后的部分世家子弟 |
二、有闲阶层的部分女眷 |
三、有闲阶层的奴婢 |
第三节 汉代休闲生活主体的特征 |
一、汉代休闲生活的主体与社会阶级分层并不完全吻合 |
二、汉代休闲生活的主体对休闲生活的参与度高低不一 |
三、占汉代休闲生活主体主要构成部分的“有闲阶层”的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汉代休闲生活的时间基础 |
第一节 汉代官吏的闲暇时间 |
一、汉代官吏的闲暇时间 |
二、汉代官吏闲暇时间的差异性特征 |
第二节 农夫的闲暇时间兼及闲暇活动——基于《四民月令》的考查 |
一、农闲 |
二、非农闲期的闲暇时间 |
第三节 汉代闲暇时间的支配方式 |
一、社会风俗、舆论导向下的闲暇生活 |
二、相对自由的消闲生活 |
小结 |
第三章 汉代休闲生活的重要方式——“游戏” |
第一节 “游戏”的含义 |
一、战国末期至东汉语辞意义上“游戏”含义的变迁 |
二、种类繁多的“游戏”活动 |
第二节 深入人心的博弈类“游戏” |
第三节 “角抵”的变迁 |
一、“角抵”源自先秦时期的讲武之礼 |
二、角抵的休闲娱乐属性发端于战国末年至秦代 |
第四节 先秦秦汉时期投壶的演变 |
一、投壶源自射礼的观点有待商榷 |
二、王沟东周墓所出提梁壶腹“投壶图”性质对投壶渊源的启示 |
第五节 “游戏”研究偏颇之处例考 |
一、“斗兽”性质考 |
二、汉昭帝“弄田”性质考 |
第六节 被忽视的“游戏”——“水戏” |
第七节 汉代休闲活动中的外来因素 |
一、政治交往与休闲文化交流之间的联系 |
二、中原休闲活动与异域文化 |
小结 |
第四章 汉代的休闲观 |
第一节 士人对与政治关系疏远的休闲生活的看法及其影响 |
第二节 士人对帝王休闲活动的看法及影响 |
一、备受皇帝、诸侯王青睐的休闲活动 |
二、士人对皇帝休闲生活的看法及劝谏 |
三、士人对与国家政务关系密切的休闲活动的看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洛阳地区概况 |
第一节 唐代洛阳地区范围界定 |
第二节 洛阳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
一、洛阳地区地形地貌概况 |
二、洛阳地区水系概况 |
三、洛阳地区气候概况 |
四、洛阳地区土壤概况 |
第三节 唐以前洛阳地区森林概况 |
一、先秦至两汉时期洛阳地区森林概况 |
二、魏晋至隋时期洛阳地区森林概况 |
第二章 唐代洛阳地区的森林变迁 |
第一节 唐代洛阳地区农业开发与森林变迁 |
一、唐朝洛阳地区安史之乱前的农业开发与森林变迁 |
二、唐朝洛阳地区安史之乱后的农业开发与森林变迁 |
三、唐朝洛阳地区的人口变迁 |
第二节 唐代洛阳地区手工业发展与森林变迁 |
一、唐代洛阳地区矿冶业对森林的消耗 |
(一) 唐代洛阳地区金属矿产分布情况 |
(二) 唐代洛阳地区矿冶业消耗材木分析 |
(三) 唐代洛阳地区矿冶业与生态环境 |
二、唐代洛阳地区陶瓷业对森林的消耗 |
(一) 唐代洛阳地区瓷窑作坊遗址分布 |
(二) 唐代洛阳地区制瓷业消耗森林分析 |
(三) 唐代洛阳地区烧瓦业消耗森林分析 |
三、唐代洛阳地区造船业、造纸业对森林的破坏 |
(一) 唐代洛阳地区造船业对森林的破坏 |
(二) 唐代洛阳地区造纸业对森林的破坏 |
四、唐代洛阳地区其他手工业对森林的破坏 |
第三节 唐代洛阳地区的木构建筑耗材与森林变迁 |
一、唐代洛阳地区的宫室建筑与森林变迁 |
(一) 唐代洛阳地区新营建宫室建筑分布情况 |
(二) 唐代洛阳地区新营建宫室建筑消耗材木分析 |
二、唐代洛阳地区佛教、道教建筑与森林变迁 |
(一) 唐代洛阳地区佛教建筑与森林变迁 |
(二) 唐代洛阳地区道教建筑与森林变迁 |
三、唐代洛阳地区居民建筑与森林变迁 |
四、唐代洛阳地区木构建筑与森林变迁 |
第四节 唐代洛阳地区的薪柴、丧葬用林与森林变迁 |
一、唐代洛阳地区的薪炭消耗与森林变迁 |
(一) 唐代洛阳地区薪炭使用情况 |
(二) 唐代洛阳地区薪炭耗材分析 |
二、唐代洛阳地区丧葬用林与森林变迁 |
(一) 唐代厚葬之风盛行 |
(二) 唐代洛阳地区棺木耗材分析 |
(三) 唐代洛阳地区墓地对森林的破坏 |
第五节 唐代洛阳地区的战争与森林变迁 |
一、唐代洛阳地区战争的特点 |
(一) 战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
(二) 破坏范围广,破坏程度深 |
二、唐代洛阳地区战争中火攻对森林的破坏 |
三、唐代洛阳地区战争武器装备耗材分析 |
(一) 唐代洛阳地区军队弓弩配备估计 |
(二) 唐代洛阳地区弓箭、弩箭耗材分析 |
四、唐代洛阳地区战争与森林变迁 |
第六节 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变迁的总体情况 |
一、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减少的总体情况 |
二、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分布状况 |
(一) 唐代洛阳地区北部、南部、西部山区森林颇丰 |
(二) 唐代洛阳地区东部嵩山地区森林保存较好 |
(三) 从草木药物分布、行宫分布、道教圣地分布看唐代洛阳地区森林状况 |
三、唐代洛阳地区森林环境状况评估 |
第三章 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减少与环境恶化 |
第一节 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减少与水环境恶化 |
一、唐代洛阳地区水旱灾害频繁 |
(一) 唐代洛阳地区的水灾 |
(二) 唐代洛阳地区的旱灾 |
(三) 唐代洛阳地区水旱灾害的并发影响 |
二、唐代洛阳地区水土流失加剧 |
(一) 唐代洛阳地区水土流失的表现 |
(二) 唐代洛阳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影响 |
第二节 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减少与其他生态环境问题 |
一、唐代洛阳地区动物、植物资源减少 |
(一) 从唐诗中看唐代洛阳地区动物资源减少 |
(二) 从药用植物变迁看唐代洛阳地区植物资源减少 |
二、唐代洛阳地区其他环境问题 |
(一) 唐代洛阳地区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化 |
(二) 唐代洛阳地区气候环境有所恶化 |
第四章 唐代洛阳地区的森林保护 |
第一节 唐代洛阳地区森林保护措施的加强 |
一、唐代洛阳地区林业职官系统的完善 |
二、唐代洛阳地区森林保护法律和诏令 |
第二节 唐代洛阳地区的植树造林 |
一、唐代洛阳地区的果树种植 |
二、唐代洛阳城的宅院树种植 |
三、唐代洛阳地区的园林树种植 |
四、唐代洛阳地区行道树、堤岸树的种植 |
(一) 唐代洛阳地区行道树的种植 |
(二) 唐代洛阳地区堤岸林的种植 |
结语 |
附录 |
附表1 唐代洛阳地区面积估算表 |
附表2 唐代洛阳地区黄河决溢情况表 |
附图1 唐代河南府在全国相对位置图 |
参考文献 |
一、古人着作、文集 |
二、今人着作、论文集 |
三、期刊、文章 |
四、博士、硕士论文 |
五、电子、报纸、外国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干旱区绿洲城镇人居——亟待加强研究的领域 |
1.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对绿洲人居发展史的反思 |
1.1.3 总体思路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绿洲史地相关研究 |
1.3.2 人居景观相关研究 |
1.3.3 人文视角下地域人居演进机制研究 |
1.3.4 绿洲人居景观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 |
2.1 绿洲历史人居景观的呈现特征与研究框架 |
2.1.1 物质与文化的一体 |
2.1.2 空间与时间的并进 |
2.1.3 绿洲人居景观分析框架 |
2.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物质要素 |
2.2.1 环境 |
2.2.2 构筑物 |
2.2.3 空间 |
2.2.4 人的行为 |
2.3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文化维度 |
2.3.1 自然环境的“文态性” |
2.3.2 社会环境的“生态性” |
2.3.3 人居景观的文化性 |
2.4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空间维度 |
2.4.1 环境景观 |
2.4.2 城镇格局 |
2.4.3 聚落景观 |
2.4.4 地标景观 |
2.5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时间维度 |
2.5.1 时态性 |
2.5.2 时段性 |
2.6 本章小结 |
3 史前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3.1 人文起源、依附自然的环境景观 |
3.1.1 人类社会起源 |
3.1.2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 |
3.2 环境主导、功能区分的聚落格局 |
3.2.1 区位分布 |
3.2.2 功能格局 |
3.3 均质模糊、文化初现的聚落景观 |
3.3.1 居住形式 |
3.3.2 聚落空间 |
3.4 原始意识、形态质朴的地标景观 |
3.4.1 景观属性 |
3.4.2 景观分布 |
3.4.3 景观形态 |
3.5 本章小结 |
4 西汉至明末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4.1 畜逐水草、点状农耕的环境景观 |
4.1.1 社会环境 |
4.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
4.2 防御为主、分布稀疏的城镇格局 |
4.2.1 区位分布 |
4.2.2 功能格局 |
4.3 聚集与自然、随机自由的聚落景观 |
4.3.1 建筑形态 |
4.3.2 聚落空间 |
4.4 功能为先、形态单一的地标景观 |
4.4.1 景观属性 |
4.4.2 景观分布 |
4.4.3 景观形态 |
4.5 本章小结 |
5 清代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5.1 且耕且牧、边防与屯政相维的环境景观 |
5.1.1 社会环境 |
5.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
5.2 多城毗连、点状聚合的城镇格局 |
5.2.1 区位分布 |
5.2.2 功能格局 |
5.3 繁荣与转型、尺度多样的聚居景观 |
5.3.1 居住形式 |
5.3.2 聚落空间 |
5.4 礼仪凸显、同类细化的地标景观 |
5.4.1 景观属性 |
5.4.2 景观分布 |
5.4.3 景观形态 |
5.5 本章小结 |
6 民国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6.1 变牧为耕、生态恶化的环境景观 |
6.1.1 社会环境 |
6.1.2 人环境关系模式 |
6.2 点轴发展、密度增加的城镇布局 |
6.2.1 区位分布 |
6.2.2 功能格局 |
6.3 风格转型、形式多变的聚居景观 |
6.3.1 居住形式 |
6.3.2 聚落空间 |
6.4 边缘废弃、多元混杂的地标景观 |
6.4.1 景观属性 |
6.4.2 景观位置 |
6.4.3 景观形态 |
6.5 本章小节 |
7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时空变迁特征 |
7.1 人居景观演变时间历时性 |
7.1.1 人文初曦——史前时期人居景观 |
7.1.2 文化之脉——汉初至明末时期人居景观 |
7.1.3 城镇之维——清代时期人居景观 |
7.1.4 边疆之链——民国时期人居景观 |
7.2 人居景观演变空间特异性 |
7.2.1 环境景观的变迁 |
7.2.2 格局景观的调整 |
7.2.3 聚落景观的适变 |
7.2.4 地标景观的更新 |
7.3 发展模式 |
7.3.1 动态式模式 |
7.3.2 断裂式模式 |
7.4 本章小结 |
8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变机制 |
8.1 影响因素分析 |
8.1.1 生态环境决定城镇区位选择 |
8.1.2 政治军事的城镇发展决定性 |
8.1.3 经济贸易是人居兴旺的依托 |
8.1.4 科技文化提升人居内涵的凝聚力 |
8.2 戈壁荒漠、内依绿洲——生态依赖 |
8.2.1 依绿而定 |
8.2.2 逐水而居 |
8.3 孤悬塞外、武备边防——政治主导 |
8.3.1 筑城守边、扼守要地 |
8.3.2 整修驰道、多层防御 |
8.4 戍边生业、拓居边疆——社会秩序 |
8.4.1 寄田仰谷、因地制宜 |
8.4.2 戍边安居、屯城一体 |
8.5 异质交融、往复回授——人文交融 |
8.5.1 人居文化的传承借鉴 |
8.5.2 制度文化的主导推进 |
8.5.3 精神文化的潜移默化 |
8.5.4 多元文化的交融变异 |
8.6 本章小结 |
9 后记与后记 |
9.1 结论 |
9.2 研究创新点 |
9.3 后记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汉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研究现状 |
一、传统地名学阶段 |
二、现代地名学阶段 |
三、国外的地名研究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语料说明 |
第一章 地名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一节 地名 |
第二节 地名学 |
第三节 地名研究的意义 |
一、地名与语言 |
二、地名与历史 |
三、地名与移民 |
四、地名与地理 |
五、地名与社会心理 |
六、地名与国家主权 |
第二章 地名的历时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地名的起源 |
第二节 地名的发展演变 |
一、地名发展演变的过程 |
二、地名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地名的共时区域特征 |
第一节 历史类型区 |
一、历史地名与现今地名 |
二、老地名与新地名 |
第二节 地理类型区 |
一、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
二、人文地理实体地名 |
第三节 语言类型区 |
一、民族语言地名 |
二、汉语方言地名 |
三、外语地名 |
第四章 地名词的综合性分析 |
第一节 地名可构建汉语词汇 |
一、植物类 |
二、姓氏类 |
三、品牌类 |
第二节 心理认知视角的地名解读 |
一、地名与认知 |
二、地名与语言塔布 |
第五章 地名词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坂 |
一、“坂”与“阪” |
二、“坂”与“长坂坡” |
三、“坂”与汉语方言 |
四、“坂”与少数民族语言 |
五、“坂”与域外语言“大阪” |
六、小结 |
第二节 峦 |
一、“峦”的基本音义及探源 |
二、古楚地域的界定 |
三、“峦”的义项分析 |
四、“峦”的分布考察 |
五、小结 |
第三节 沱 |
一、“沱”的基本音义辨查 |
二、“沱”的历时分布及词义演变 |
三、“沱”的共时分布 |
四、滹沱考 |
五、小结 |
第四节 潭 |
一、“潭”地名的历时分布 |
二、“潭”的义项分析 |
三、“潭”与少数民族语言 |
四、小结 |
第五节 渊 |
一、“渊”的地名分布 |
二、“渊”的地名义项 |
三、小结 |
第六节 坞 |
一、“坞”的基本音义辨查 |
二、“坞”的义项分析 |
三、“坞”的地名分布 |
四、地名词“坞”应与古越语相关 |
五、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人类学学报第二卷(一九八三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冀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研究 ——基于聚落视角的观察[D]. 张乃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研究[D]. 刘立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D]. 杨文昱.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4]《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5]商代先民食物结构初步研究 ——以河南新郑望京楼遗址为例[D]. 桑哲承. 江苏师范大学, 2019
- [6]西南地区出土战国秦汉时期花纹砖与铭文砖研究[D]. 张晓超. 贵州大学, 2019(09)
- [7]汉代休闲生活若干问题研究[D]. 宁江英. 西北大学, 2018(02)
- [8]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变迁研究[D]. 吴家洲.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9]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 杨梅花.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汉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 唐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