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工作统计资料(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珠[1](2021)在《抗战时期入滇难民的收容安置研究》文中指出抗战中后期,有部分难民随着战线推移,逐渐向更远的大后方迁徙,特别是武汉失守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从抗战全面爆发至1938年秋,云南外来难民还非常少,主要是因为滇省距离战区较远,路途艰辛,因此云南还不是战区难民最先考虑的避难地点之一。1941年上海、香港和越南沦陷后,中国由北向南的海路已经被日军阻断,众多难民在向南迁徙的过程中开始转向陆路。此时,通往云南省境内的陆路,南京就有可达云南的公路,南京沦陷后,从安徽或江西也可转至云南,连接贵州和四川的路线在此前也已通车,进入云南的难民也越来越多。云南省政府积极响应国民政府的要求,筹备设立各救济机构,随即展开收容安置工作,包括对难民的临时收容、组织训练以及为难民介绍职业等。本省在收容安置难民的过程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外来难民这些来滇难民本省来讲迁移至滇,也给战时云南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
王美[2](2021)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承袭清末的基础上,破旧立新、中西融合,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充实、完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近代转型,保障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存续发展,实现了功能与价值的合一。本研究基于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回顾,呈现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其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样态,并累积了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政策革新与完善的历史经验。本研究以一种找寻与回溯的历史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结合全面与局部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展现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要素变化和政策运行过程,让色彩斑斓的民国高等教育政策图景生动地铺展开来,从动态中去把握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轨迹与特征,阐释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为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着眼于挖掘民国历史的大格局之异,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侧重分析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社会背景,从政治局势的杌陧、经济形势的起伏、文化运动的洗礼,以及教育轨迹的转换四个方面展开。其次,按照回溯性的政策分析方式,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组成要素分类,对办学政策、经费政策、学科与课程政策、招生与考试政策、教员与学生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深度把握。在纵向深描政策变迁的同时,又以横向的视角,来透视不同阶段各类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内容、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并将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变化、地方应对、大学实践、校长活动穿插起来,构成一个动态、丰富的叙述结构,使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得以真实的复原呈现。再次,聚焦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进程的关键之处,分析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外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包括社会诉求的不断牵引、知识分子及教育团体的持续呼吁、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变化等;从内部因素来看,涉及权威集团理念的转变、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目标群体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等。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回应性与适应性的变迁。与此同时,归纳凝练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并探究其中的利益逻辑。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等重要的历史特点。其背后的利益逻辑则主要是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以及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的成本考量。最后,审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所呈现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新潮与旧浪的冲击下流变绵延,一直在努力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不断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是铺陈理想与务实选择的产物,其生命力既来源于预先的理论准备,更扎根于实践中的丰富与拓展。但回溯历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审慎的考量后,发现其也有局限性。如高等教育政策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阻隔、“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沟通与协调的非一贯性等。探赜索隐、以史鉴今。本研究将目光投射到那段逝去的历史中,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现实启示,即在当下高等教育政策建设过程中,要秉承一种辩证视角和开放心态,既坚持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又要积极建构中国化坐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兼顾高等教育政策的“质”与“量”的双重效益,靶向高等教育需求精准施策,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并合理定位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使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能够真正助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鄂义强[3](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指出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曹文杰[4](2020)在《江苏省失业保险制度就业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失业问题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对劳动者而言,失业是最大的风险,而就业是最好的保障。一般认为,一定程度的失业水平是正常现象,可以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但过高的失业率,不但会影响劳动者的基本生活质量,甚至会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失业,不仅是个人问题,更多地是由其经济和社会政策改变、产业结构调整、人口结构变化等造成的社会问题,因此,国家应该承担起解决失业问题的责任,而失业保险制度则是我国应对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基本功能逐步地完善,由建立之初“保生活”的单一功能,发展到如今“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的复合型功能,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推行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的发挥。党的十八、十九大报告均强调了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以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江苏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其社会保障事业一直走在全国前沿,并且江苏省也是2006年我国在7个省(市)实施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的地区。因此,研究江苏省失业保险制度就业效应,既能检验试点政策实施的效果,又顺应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趋势,极具代表意义。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方面的研究,以期能够找出制约其促进就业的因素,这对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和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部分对江苏省失业保险制度的就业效应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并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然后对研究思路、使用的研究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了概括。第二部分,界定本文的基本概念,并建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先梳理和总结了江苏省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历程及功能演变;然后介绍了江苏省失业保险制度给付机制、覆盖范围、受益水平及基金支出状况;随后重点描述了江苏省失业与就业现状,着重分析了失业保险制度中用于促进就业的主要措施及其实施效果。第四部分,利用纵向综合评价法对江苏省2004-2017年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效应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7年江苏省失业保险制度的就业效应在逐年增强,但2004-2011年综合评价值为负数,则表明其促进就业的效果较差;2012-2017年的综合评价为正数,则表明促进就业的效应明显较好。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中,对促进就业具有重要影响的是有关失业保险基金相关的指标,此外,受益率也是影响江苏省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重要因素。第五部分,则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及综合评价结果,在肯定江苏省失业保险对就业具有促进作用的基础上,也发现制约其促进就业的因素,主要有:1.失业保险制度参保及受益较低;2.失业保险制度的给付机制不合理,缺乏再就业激励;3.失业保险基金利用率不高,支出结构失衡;4.就业服务机制不健全,实施效果有待提高。最后一部分,结合我国最新的就业政策及国外经验,对以上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丁宇[5](2020)在《泰兴市政府履行公共就业服务职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国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就业优先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并驾齐驱,足以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公共就业服务是推动就业相关政策落实落地的重要手段,如何及时有效的掌握就业需求,盘活公共就业服务资源要素,推动区域内公共就业服务履职能力提升,成为亟待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江苏省泰兴市强化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工作创新创优,大力推动辖区内公共就业服务发展,成效明显。但辖区内化工企业多、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人才需求领域较为集中,在履行公共就业服务职能过程中,仍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人才队伍有待优化、“放管服”改革力度待强化等突出问题。本文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服务评价理论,经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社会公众对泰兴市公共就业服务满意度的相关评价,通过研究评价数据与内容,直观的了解泰兴市政府部门在履行公共就业服务职能,推进区域内公共就业服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给出相关对策建议。与此同时,通过进一步了解公众需求,提出泰兴市政府部门在履行公共就业服务职能过程中要设计出针对性、多元化的服务项目,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提高服务供给的有效性;要加强公共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及监管管理机制,满足区域内社会公众的多元化、差异化就业需求。论文旨在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助力提升泰兴市政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履行水平,以达到缓解当地就业难问题的现实目的。
吴小雪[6](2020)在《重庆市失业保险基金再就业促进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的“稳定器”。日趋严重的失业问题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炙手问题。失业保险制度作为抑制失业、促进就业,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主要项目,在稳定和扩大就业中推波助浪,促进劳动力再生产。重庆市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适应新常态的关键期,由经济结构调整引起的城镇失业问题日渐突出,而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重心仍在“保基本”上,难以适应就业严峻形势下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需求,加上旧的保障体系逐渐失灵、新的保障体系尚未完善,使失业保险基金对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促进效果每况愈下。进一步强化失业保险基金再就业促进功能,逐渐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对再就业促进的投入力度已成为失业保险改革的当务之急。在当前重庆市就业增长缓慢的发展态势下,如何有效利用失业保险基金,更大程度地发挥再就业促进功能,亦是关系民生的民心工程之一。本研究以失业保险基金为切入点,沿着“理论基础-实证研究-问题原因分析-经验借鉴-政策建议”的思路,对失业保险基金再就业促进功能进行评估分析,拟深入了解重庆市失业保险基金运行状况以及对再就业促进的效用如何。首先,通过整理概括国内外文献和相关理论,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其次,结合重庆市失业保险实施情况以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状况,对失业保险基金收支以及基金在促进再就业方面的支出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整理计算相关数据,构建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具有时序特征的纵向综合评价法对重庆市失业保险基金再就业促进功能进行评估分析。再次,根据评估结果发掘制约失业保险基金再就业促进功能发挥的阻碍因素和原因:如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窄、失业保险基金使用效率低、基金支出用于促进再就业的比例低、对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少的问题和制度覆盖目标存在偏差、基金支出结构不合理、基金使用监管不到位、职业培训和介绍机构服务流于形式、失业者本身社保意识淡薄等原因。然后,总结介绍了国内试点省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经验做法,并选取了试点成效好的省市进行对比以借鉴“精华”之处,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根据以上内容的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2001-2017年重庆市失业保险基金再就业促进功能总体上处于由弱到强的提升之中;(2)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以及职业培训补贴的增加能够促进再就业率的提高,而在重庆市失业保险基金运行过程中,失业保险受益率、职业介绍的失业人员就业成功率以及职业培训结业率这些指标得分处于下降趋势,是重庆市失业保险发展的阻碍因素,限制了再就业促进功能的发挥;(3)优化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对再就业促进的投入力度,强化失业保险与再就业的联动机制。
张少凯[7](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救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抗战时期,日军侵略给中国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众多民众被迫离开家乡,过着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困难生活,形成了西迁难民潮。为解决难民生活上所面临的问题、救济难民,国民政府制定了战时难民救济措施,开展难民救济工作。这一时期,贵州省作为西南抗战大后方的省份,曾遭到日军轰炸、侵略,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贵州省内难民产生。并且由于省外大批难民逃至贵州,导致贵州难民数量暴增,难民除面临着吃、穿、住、行等一系列问题外,还影响当地社会秩序、治安管理。受制于经济实力,要急需救济大量难民,贵州则需要花费大量物资。但为救济战时难民,贵州省专门设立难民救济机构,制定并实施相关难民救济的具体措施和政策。此外,相关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也在积极救助难民。这一时期,贵州省在救济难民过程中,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加上受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未能达到预期救济效果。但战时贵州仍尽力救济难民,解决了难民基本生活困难问题,稳定了社会秩序、为抗战保存了力量、支援了抗战。全面抗战时期,贵州在积极救济难民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高丽贤[8](2020)在《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等教育普及,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生待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增大,影响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已成为社会、政府、高校及大学生自身广泛关注的焦点。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现状,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把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优先策略及创造积极的就业政策环境,减少大学生就业压力,提高就业水平。大学生就业服务由政府主导,高校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社会组织提供其他服务的多元主体参与。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通包通分”阶段,由国家统一进行提供服务。第二阶段为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双向选择”阶段,高校开始建立就业指导中心。第三阶段为市场经济时期的“自主择业”阶段。政府逐渐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设置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随着呼和浩特市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非常严峻。虽然政府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仍存在,提升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质量已成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调查问卷,并对收集的问卷采用信度效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探究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提出提升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确定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难点。第二章为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阐释了公共就业服务、大学生就业服务、就业服务质量、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及servqual服务质量方法等核心概念;解释了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及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理论,为本文奠定了理论研究基础。第三章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及现状分析,梳理了我国政府、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及呼和浩特市政府出台的相关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并对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分析。第四章为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实证研究,通过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与servqual量表的五个维度,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制定出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调查问卷。通过对各高校发放问卷,对收集的问卷进行spss数据分析,检验问卷的信度效度、通过描述性分析测量期望服务质量与感知服务质量之间的差距,并使用方差分析,计算出各维度的期望服务与感知服务之间是否存在着显着性差异。第五章为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第四章的数据分析,揭示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六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第七章为结语,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及展望。
罗风华[9](2020)在《广东省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路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广东省是异地务工人员流入最早,也是全国吸纳异地务工人员就业最多的省份。大量异地务工人员来粤就业给广东省提供了丰富劳动力供给的同时也给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政府职能部门带来巨大压力。目前,广东省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仍以提供现场求职招聘为主要形式,现有公共就业服务政策体系、就业服务能力、手段等与新常态下的就业模式和异地务工务工人员日益多元化的就业需求不相适应,无法有效满足异地务工人员对公共就业服务的需要。通过异地务工人员的公共就业服务路径优化,为他们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就业服务,能够促使异地务工人员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造就一支新的产业大军,解决城市发展后劲的问题。所以如何优化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路径,成为广东省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协同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等公共管理理论,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回顾了广东省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发展历程和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路径主要内容和总体成效。然后,利用问卷调查和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路径优化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接下来,从就业服务政策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政府部门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协同联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不够、服务过程碎片化、公众满意度不高等方面探究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不能满足需求的原因。最后从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加强政策之间协同性、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建设高水平就业服务平台,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和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水平和完善监督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广东省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路径优化的建议,为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路径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王璐琳[10](2019)在《提升福州市失业保险制度就业促进功能的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发挥着“保生活”的传统功能,在“促就业”、“防失业”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显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建立之初,主要是为了应对转型期规模庞大的下岗失业人员,因而在功能定位上更加凸显“保生活”。随着我国失业人口的结构性转变,我国失业保险的制度功能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如何借助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成为现阶段政策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是对福州市失业保险制度功能的专项研究,研究的主体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基于福州市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费率水平和支出结构等方面的分析,从制度本身的发展特征来分析制度功能的转变。分析结果显示,福州市失业保险的参保范围不断扩大但制度覆盖率仍偏低;失业保险费率趋于下降,且通过稳岗补贴政策发挥费率的杠杆作用;就业促进支出占比逐渐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些发展特征表明,福州市失业保险制度正在实现从“保生活”向“促就业”的功能转变,但发挥就业促进功能仍面临巨大挑战。二是对失业保险制度专项就业促进政策的研究,并选择最具代表性和最受社会关注的“见证补贴”政策为分析案例,进行专项评估。评估结果显示通过开展职业培训,能够转变基金支出结构,引导社会从业方向,刺激失业人员再就业;通过政府直接购买培训成果,避免了复杂的过程管理,但是做好监管工作才能有效实现促就业的目的。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应当从提高失业保险制度覆盖面、优化制度费率机制和给付机制等方面,从机制性设计上构建失业保险就业促进的制度导向;建议从加强“见证补贴”监督管理,重视职业培训专业引导,推广就业培训券制度,理清职业培训补贴支出渠道等方面提升制度就业促进专项政策的绩效。
二、全国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工作统计资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工作统计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1)抗战时期入滇难民的收容安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及资料述评 |
五、主要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一章 抗战时期云南外来难民问题的产生及其演变 |
第一节 少数外省难民入滇 |
第二节 外省难民大批来滇 |
第三节 疏散部分外省难民离滇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云南收容安置外来难民的机构和措施 |
第一节 抗战时期云南收容安置外来难民的主要机构 |
一、振济委员会云南省振济分会 |
二、振济委员会运送配置难民昆明总站 |
三、云南省临时救济湘桂难胞委员会 |
第二节 难民收容 |
一、难民收容所 |
二、难民给养 |
第三节 难民组训 |
一、难民组训委员会 |
二、组织训练难民 |
第四节 难民职业介绍 |
一、难民职业介绍委员会 |
二、职业介绍 |
第三章 抗战时期云南收容安置外来难民工作述评 |
第一节 难民收容安置工作取得的成效 |
一、重视积极救济 |
二、政府救济力量发挥重要作用 |
三、为云南社会带来了新风气 |
第二节 难民收容安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难民异地登记困难 |
二、主要赈济机构权责不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的变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背景 |
一、政治局势的杌陧 |
(一)共和体制初建催发民初教育新气象 |
(二)一元权力制度促使教育权向上集中 |
(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引发教育态势迫紧 |
二、经济形势的起伏 |
(一)实业经济初步发展对教育的有限投入 |
(二)稳定财政格局促使教育经费短暂平稳 |
(三)强化收支控制导致教育陷入生存困境 |
三、文化运动的洗礼 |
(一)复古逆流回澜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多元思想碰撞 |
(三)三民主义文化涌现与国家意志统制 |
四、教育轨迹的转换 |
(一)“以日为师”教育基准的破除 |
(二)德美教育理念由边缘走向主流 |
(三)法国教育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延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期的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实现多样化起步(1912-1926) |
一、民主决策机制及其多样高等教育政策制定 |
(一)学制的趋新改造与办学新规定 |
(二)教育经费“指定专款”的设想 |
(三)学科规程“现代性”的融入 |
(四)招考办法“独立化”的尝试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程的初拟 |
二、“悬浮型”政权管理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实施 |
(一)自由治学改革实践的进行 |
(二)管理中的纷乱:教育财政方案执行失范与索薪运动 |
(三)自由中的无序: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困境 |
三、革新起步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近代政策体系初具,引导高等教育事业初步发展 |
(二)政策设计缺乏规划,导致大学规模过度扩张 |
(三)政策实施效果式微,管理高等教育能力有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秩序的选择:高等教育政策趋向规范化与体系化(1927-1936) |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嵌及其高等教育政策选择 |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办学法令的颁布 |
(二)国家对教育经费筹拨的权威保障 |
(三)训政时期学科政策内容的不断充实 |
(四)“单独招生”向“计划招生”的政策过渡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定的“规范化”完善 |
二、“压力型”强权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政策落实 |
(一)大学整顿工作的有力推进 |
(二)中央财政训令下发与地方应对 |
(三)“党化”与“秩序化”:训育政策的强化执行 |
(四)“取舍”与“统一”:各校师生管理办法的实施 |
三、发展与控制双重奏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体系逐步规范,立法建设取得成果 |
(二)政策实施效力增强,推动高等教育秩序化管理 |
(三)政策强制性加大,促使府学互动和博弈增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失序的应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应急调整与迁变(1937-1949) |
一、抗战建国及其高等教育应急政策部署 |
(一)教育方针的仓促调整与学校布局规划 |
(二)教育经费“减成拨发”办法的采用 |
(三)配合战时需求的学科训令变化 |
(四)“统一招生”到“多元选拔”的政策转衔 |
(五)教员与学生相关事项的“调适性”补充 |
二、“挽救性”动员督促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执行 |
(一)抗敌御辱与内迁方案的临危施行 |
(二)统一招生政策的短暂实施与终止 |
(三)恢复秩序的艰难努力:复员与甄审计划的开展 |
(四)困境中的生存维系:各校有限的师生救济方案和措施 |
三、喜忧参半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纵向供给较为密集,立法数量得到扩充 |
(二)确立战时教育政策体系,挽救高等教育事业 |
(三)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影响大学稳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因的探寻: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外部因素 |
(一)社会诉求与国家危机的回应——外部场域发生的改变 |
(二)知识分子与教育团体的起弊——政府与民间的自主互动 |
(三)教育问题凸显及严重性变化——决策主体关注度的提升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部因素 |
(一)政党规约的折射与渗透——执政集团理念的转变 |
(二)决策程序的失调与规范——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 |
(三)目标群体的规避与适从——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演进的归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与利益逻辑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 |
(一)“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 |
(二)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 |
(三)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逻辑 |
(一)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 |
(二)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 |
(三)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成本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历史的审思: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评析与启示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经验借鉴 |
(一)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 |
(二)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
(三)从理论构建和实践需求中生成教育政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局限 |
(一)政策“质”呈现与“量”供给的脱节 |
(二)政策设计“幻象”与执行“真相”的阻隔 |
(三)“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的摇摆 |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现实启示 |
(一)建构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化坐标 |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轨 |
(三)兼顾“质”“量”效益,靶向高教需求精准施策 |
(四)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与约束机制 |
(五)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选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
(一)责任政府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4)江苏省失业保险制度就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就业与失业 |
二、失业保险制度 |
三、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马歇尔公民权力理论 |
二、凯恩斯主义失业理论 |
三、最优失业保险理论 |
第二章 失业保险制度变迁及江苏省失业保险概况 |
第一节 失业保险制度变迁及其功能演变 |
一、萌芽阶段——稳定社会形势,救济“失业”工人 |
二、初创阶段——配套劳动改制,保障基本生活 |
三、发展阶段——配套国企改革,初现促进就业 |
四、完善阶段——强化促就业、防失业功能 |
第二节 江苏省失业保险制度运行及促进就业概况 |
一、失业保险缴费及支付原则 |
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及待遇水平 |
三、失业保险基金收支规模及结构 |
四、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状况 |
第三章 江苏省失业保险制度就业效应评价——基于纵向综合评价法 |
第一节 评价方法介绍及指标构建 |
一、纵向综合评价法简介 |
二、评价指标构建 |
第二节 江苏省失业保险制度就业效应的综合评价 |
一、指标数据收集 |
二、数据规范化整理 |
三、评价模型的构造 |
四、评价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江苏省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参保及受益偏低,制度瞄准度不高 |
一、覆盖范围窄,覆盖目标群体错位 |
二、受益率偏低,受益对象精准度不高 |
第二节 给付机制不合理,缺乏再就业激励 |
一、失业保险金给付水平偏低 |
二、失业保险给付期限过长 |
三、失业保险给付方式灵活性较差 |
第三节 失业保险基金利用效率不高,支出结构失衡 |
一、基金利用效率不高 |
二、基金用于促进就业支出较少 |
第四节 就业服务机制不健全,实施效果有待提高 |
一、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
二、培训层次偏低 |
三、缺乏绩效评估机制 |
第五章 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扩大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提高制度瞄准度 |
第二节 调整失业保险制度给付机制,增强再就业激励 |
一、适度提高失业保险给付水平 |
二、适当缩短失业保险待遇期限 |
三、建立灵活的失业保险给付方式 |
第三节 优化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提高基金利用效率 |
一、增加就业服务项目补贴 |
二、增设新的促进就业项目 |
第四节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
一、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 |
二、丰富就业服务的内容 |
三、建立就业服务绩效评估机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泰兴市政府履行公共就业服务职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5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就业服务 |
2.1.2 公共就业服务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公共服务评价理论 |
3 泰兴市公共就业服务现状调查 |
3.1 泰兴市就业的基本状况 |
3.2 泰兴市公共就业服务现状 |
3.2.1 加大财政投入 |
3.2.2 完善政策服务保障体系 |
3.2.3 注重就业信息数据收集 |
3.2.4 促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发展 |
3.2.5 促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
3.2.6 创新服务供给模式 |
3.3 泰兴市公共就业服务公众满意度评价 |
3.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3.2 调查对象概况 |
3.3.3 调查结果分析 |
4 泰兴市政府履行公共就业服务职能中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泰兴市政府履行公共就业服务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
4.1.1 信息化程度不高 |
4.1.2 项目及培训设计不佳 |
4.1.3 缺乏专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人才队伍 |
4.1.4 资金保障制度难以落实 |
4.1.5 缺乏完善的服务责任机制 |
4.2 泰兴市政府履行公共就业服务职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公共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不足 |
4.2.2 缺乏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机制 |
4.2.3 机构人员编制与素质问题 |
4.2.4 就业服务资源分配不均、投入不足 |
5 国内公共就业服务发展经验研究 |
5.1 国内治理经验 |
5.1.1 常州市公共就业服务发展经验 |
5.1.2 宁波市公共就业服务发展经验 |
5.1.3 淮安市公共就业服务发展经验 |
5.1.4 盐城市公共就业服务发展经验 |
5.2 借鉴 |
5.2.1 建设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
5.2.2 注重财政资金投入 |
5.2.3 注重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
6 提升泰兴市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 |
6.1 提高服务的信息化与专业化水平 |
6.1.1 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标准化与专业化水平 |
6.1.2 注重公共就业信息化建设 |
6.2 提供多样化、全面化的服务项目 |
6.2.1 拓展公共就业服务项目的覆盖面 |
6.2.2 创新公共就业服务形式 |
6.3 注重工作人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
6.3.1 推进服务人员专业化建设 |
6.3.2 加强绩效考评体系建设 |
6.4 建设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 |
6.4.1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经费管理 |
6.4.2 加大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的扶持力度 |
6.5 注重监督管理 |
6.5.1 建设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
6.5.2 加强监督与检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泰兴市公共就业服务公众满意度与需求调查 |
泰兴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访谈提纲 |
致谢 |
(6)重庆市失业保险基金再就业促进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失业保险制度 |
2.1.2 失业保险基金 |
2.1.3 就业和再就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
2.2.2 职业搜寻理论 |
2.2.3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重庆市失业保险基金再就业促进功能评估 |
3.1 重庆市失业保险的实施情况 |
3.1.1 重庆市失业保险缴费及给付规则 |
3.1.2 重庆市失业保险参保及受益情况 |
3.1.3 重庆市失业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及结余状况 |
3.1.4 重庆市失业保险基金在再就业促进方面的使用情况 |
3.2 重庆市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现状 |
3.2.1 重庆市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总体情况 |
3.2.2 重庆市城镇失业人员职业培训实施情况 |
3.2.3 重庆市城镇失业人员职业介绍实施状况 |
3.3 重庆失业保险基金再就业促进功能评估—基于纵向动态综合评价法 |
3.3.1 纵向综合评价法简介 |
3.3.2 指标的选取 |
3.3.3 指标的处理 |
3.4 综合评价与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重庆市失业保险基金再就业促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失业保险参保及受益程度低 |
4.1.2 失业保险基金对再就业促进的资金投入偏少 |
4.1.3 失业保险基金使用效率低 |
4.1.4 职业介绍及培训效果欠佳 |
4.2 原因分析 |
4.2.1 失业保险制度覆盖目标错位 |
4.2.2 参保主体缺乏申领失业保险金的意识和积极性 |
4.2.3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不合理 |
4.2.4 职业培训和介绍体制运行不完善 |
4.2.5 失业保险与再就业相关方面缺乏联动性 |
4.3 小结 |
第5章 试点省市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再就业的经验启示 |
5.1 试点省市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再就业的经验 |
5.1.1 增设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项目 |
5.1.2 增加失业保险基金再就业支出资金的投入 |
5.1.3 加强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的管理 |
5.2 试点省市政策实施后失业保险基金运行效果评价分析 |
5.3 综合分析与比较 |
5.4 小结 |
第6章 强化失业保险基金再就业促进功能政策建议 |
6.1 优化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 |
6.1.1 适度提高失业保险金水平 |
6.1.2 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对再就业促进的投入 |
6.2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
6.3 强化失业保险与再就业联动机制 |
6.4 加强职业培训及职业介绍机构规范化建设 |
6.4.1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 |
6.4.2 完善职业介绍机构的服务功能 |
6.5 完善失业保险基金的监管体制 |
6.5.1 强化失业保险基金内外部监督 |
6.5.2 规范业务经办程序,提升服务质量 |
6.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
(7)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救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贵州自然环境及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贵州自然环境 |
第二节 贵州历史沿革 |
第二章 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形成 |
第一节 贵州难民产生的原因 |
第二节 贵州难民群体 |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救济机构及其政策 |
第一节 国民政府难民救济机构的建立 |
第二节 贵州省难民救济机构的建立 |
第三节 贵州难民救济政策的制定 |
第四章 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救济的具体措施 |
第一节 难民的收容安置 |
第二节 组织和扶助生产自救 |
第三节 难民医疗救助 |
第四节 难民的疏送与遣返 |
第五章 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救济特点及经验教训 |
第一节 贵州难民救济的特点 |
第二节 贵州难民救济的成效 |
第三节 贵州难民救济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公共就业服务 |
2.1.2 大学生就业服务 |
2.1.3 就业服务质量 |
2.1.4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
2.1.5 serqual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
2.2 理论借鉴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3 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理论 |
第3章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梳理及现状分析 |
3.1 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 |
3.1.1 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 |
3.1.2 内蒙古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 |
3.1.3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 |
3.2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具体做法 |
3.2.1 建设创业内蒙古行动 |
3.2.2 开通高校毕业生服务平台 |
3.2.3 完善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
3.3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取得的成效 |
3.3.1 打造具有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园 |
3.3.2 构建内蒙古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平台 |
3.3.3 促进高校大学生多渠道就业 |
第4章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实证分析 |
4.1 大学生就业服务量表的设计 |
4.1.1 问卷结构 |
4.1.2 确定量表的维度及项目指标 |
4.2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现状调查 |
4.2.1 样本统计 |
4.2.2 信度效度分析 |
4.2.3 描述性分析 |
4.2.4 方差分析 |
4.3 研究结果总结与讨论 |
第5章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 |
5.1.1 大学生就业服务机制不健全 |
5.1.2 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制不完善 |
5.1.3 私营职业介绍机构发展不健全 |
5.2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5.2.1 政策制定不全面 |
5.2.2 高校就业服务的改革不够彻底 |
5.2.3 私营职业介绍机构不规范 |
第6章 提升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的对策 |
6.1 建立健全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机制 |
6.1.1 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扩宽就业渠道 |
6.1.2 保障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 |
6.1.3 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引导作用 |
6.2 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
6.2.1 开设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课程 |
6.2.2 加强个性化与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
6.2.3 切实做好就业服务保障机制 |
6.3 强化私营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 |
6.3.1 规范私营职业介绍机构的交易 |
6.3.2 加强私营职业介绍机构与高校之间的合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广东省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价值 |
1.2.2 理论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异地务工人员 |
2.1.2 公共服务 |
2.1.3 公共就业服务 |
2.1.4 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 |
2.1.5 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路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协同治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三章 广东省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路径的发展与现状 |
3.1 广东省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发展历程 |
3.1.1 限制异地务工人员转移流动阶段(计划经济至上世纪80年代) |
3.1.2 有效控制、有序流动阶段(上世纪90年代) |
3.1.3 公平对待、合力引导阶段(2000年至2012年) |
3.1.4 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实行就业服务均等化服务(2012年-至今) |
3.2 广东省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路径内容 |
3.2.1 实现就业方面的公共就业服务内容 |
3.2.2 就业能力提升方面的公共就业服务内容 |
3.2.3 就业权益保障方面的公共就业服务内容 |
3.3 广东省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路径现状分析 |
3.3.1 异地务工人员实现就业渠道更加畅通 |
3.3.2 异地务工人员就业能力培训服务积极改善 |
3.3.3 异地务工人员就业权益保障服务成效显着 |
第四章 广东省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路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1 广东省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路径存在的问题 |
4.1.1 供求对接服务不够精准 |
4.1.2 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与需求脱节 |
4.1.3 就业权益保障服务难度大 |
4.1.4 多元化服务诉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
4.1.5 服务整体满意度不高 |
4.2 广东省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路径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就业服务政策之间缺乏良性互动 |
4.2.2 政府部门供给能力不足 |
4.2.3 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协同联动 |
4.2.4 缺乏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
4.2.5 服务过程碎片化,没有形成合力 |
第五章 广东省异地务工人员就业服务路径优化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就业政策,加强政策之间协同性 |
5.1.1 健全异地务工人员就业政策体系 |
5.1.2 强化政策之间的协同性 |
5.1.3 推动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落地 |
5.2 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 |
5.2.1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职责 |
5.2.2 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和对接,形成协同联动机制 |
5.2.3 整合资源,构建多元主体供给模式 |
5.3 建设高水平就业服务平台,增强服务保障能力 |
5.3.1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实体平台建设 |
5.3.2 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 |
5.4 关注需求动向,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 |
5.4.1 加强就业动态监测,及时提供精准公共就业服务 |
5.4.2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异地务工人员就业环境 |
5.4.3 加强人文关怀,解决异地务工人员的生活、心理等问题 |
5.4.4 提高异地务工人员服务工作中自主参与度 |
5.5 提供精准适合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提升技能水平 |
5.5.1 强化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责任转变 |
5.5.2 加快完善异地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
5.6 建立监督评价体系 |
5.6.1 加大督查督办力度 |
5.6.2 健全激励、考核机制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10)提升福州市失业保险制度就业促进功能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二、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
(一) 基础理论 |
(二) 研究综述 |
三、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保生活与促就业 |
(一) 失业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 |
(二) 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之辩 |
(三)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定位 |
四、福州市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及其对制度功能的影响 |
(一) 覆盖范围 |
(二) 费率水平 |
(三) 支出结构 |
五、福州市失业保险制度就业促进专项政策研究 |
(一) 福州市失业保险制度就业促进的主要政策 |
(二) 专项政策研究案例:“见证补贴”政策 |
(三) “见证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 |
(四) “见证补贴”政策的优越性 |
(五) “见证补贴”政策的局限性 |
六、结论、讨论与政策建议 |
(一) 结论与讨论 |
(二) 就业导向的失业保险制度机制设计 |
(三) 提升制度就业促进功能的政策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全国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工作统计资料(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战时期入滇难民的收容安置研究[D]. 李玉珠.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D]. 王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江苏省失业保险制度就业效应研究[D]. 曹文杰.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5]泰兴市政府履行公共就业服务职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丁宇. 扬州大学, 2020(05)
- [6]重庆市失业保险基金再就业促进功能研究[D]. 吴小雪.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7]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救济研究[D]. 张少凯.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提升研究[D]. 高丽贤. 西南大学, 2020(01)
- [9]广东省异地务工人员公共就业服务路径优化研究[D]. 罗风华. 兰州大学, 2020(01)
- [10]提升福州市失业保险制度就业促进功能的政策研究[D]. 王璐琳. 厦门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