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庐山风景区规划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荣慧芳[1](2021)在《基于网络数据挖掘的乡村旅游流时空演变与影响机制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谢国栋[2](2020)在《吉安市农业干旱风险评估及区划》文中指出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变暖不断加重,南方地区干旱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吉泰盆地是江西干旱的高发区域,也是江西省按农业人口平均拥有耕地最多的地区。于是本文以吉安市为例,通过分析降水、气温以及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的时空分布,结合近60年的历史旱情资料进行验证,揭示吉安市农业干旱的特征和成灾机制,构建了吉安市农业干旱风险评估体系,对吉安市的农业干旱进行了风险评估,并且从灌区、县、市,对吉安市抗旱提出对策。得到结论如下:(1)通过使用M-K趋势检验法和Sen’s斜率估计法对气温、降水和SPEI值进行趋势分析,得出1960~2018年降水、气温和SPEI值都是呈上升的趋势,并且都不显着。使用小波分析得出降水的周期为22a和16a。使用M-K检验法得出降水突变年份为上世纪70及80年代,气温突变年份为2012年。在ArcGIS进行空间分析得出,降水较多区域为西部以及东北部。吉泰盆地气温在17.8~18.9℃之间,井冈山气温在14.5~16.5℃之间。将由SPEI值评估得出的干旱频率和干旱站次比与历史旱情进行对比验证,有较好的匹配度,表明SPEI值适用于吉安市干旱特征分析。吉安市干旱强度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干旱频率在25.4%~37.3%之间,干旱频率较高的地区为遂川、吉州、吉水、永丰。夏季和秋季干旱站次比较高,多为全域性干旱。根据历史旱情的验证,干旱易发区域与气温高区域相重合,为吉泰盆地,所以干旱主要原因是气温较高,其次是降雨量较少。(2)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分为因子层和指标层,因子层为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最底层为指标层。致灾因子选用降水量、蒸发量;孕灾环境脆弱性选用地表水径流量、地下水径流量、土壤含水量、土壤类型、高程、坡度;承灾体暴露性选择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面积占比、农田用水占比、农作物单产;防灾减灾能力选用抗旱设备数量、有效灌溉率、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数量、水库供水能力。使用专家打分法对各指标层进行打分后,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3)自然特性包括致灾因子危险性和孕灾环境脆弱性。将指标层归一化后,使用综合评价法计算出各区域的评分,最后使用ArcGIS中的自然断点法进行等级划分。吉安市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致灾因子分为5个区,高危险区为泰和、青原、万安和遂川东部,其他地区处于中高危险区以下,致灾因子危险性空间上呈南部向东北部和西部降低的趋势,分布特点与降水量空间分布有巨大的关系。吉安市孕灾环境脆弱性的评价结果为:中高脆弱区、高脆弱区为吉安县、泰和、遂川、万安、吉水东南部、青原东南部、井冈山、永新,这几个地区地表水径流量较少土壤含水量较低,其他地区在中脆弱性以下。孕灾环境脆弱性西部、南部、东部较高,北部以及东部较低。(4)社会特性包括承灾体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分析方法与自然特性相同。吉安市承灾体暴露性评价结果为:暴露性分为5级,中高暴露性为泰和、吉安县、峡江、新干、永丰;由于吉水四个指标值都较高,高暴露性为吉水,其他地区为中暴露性以下。承灾体暴露性呈由西南向东部逐渐增大的趋势。吉安市防灾减灾能力结果为:中高能力和高能力为安福、吉安县、泰和、青原、万安。其他地区为中防灾减灾能力以下。防灾减灾能力中部地区较高,东北部和西南部较低,最低的为吉州区。(5)吉安市干旱风险区划的分布特点是:吉泰盆地的干旱风险较高,西部以及西南部的干旱风险较低。高风险区为泰和和吉水;其中泰和主要是受自然因素影响,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吉水主要受承灾体暴露性和孕灾环境脆弱性影响,该地区地表水径流量较少,作物播种面积、作物单产和粮食作物面积占比都较高。中高风险为遂川东部、万安、吉安县、永丰、新干;中风险区为永新、安福、遂川西部、峡江;中低风险和低风险为井冈山、吉州、青原。吉安市农业干旱风险区划与历史干旱情况相符,表明本文建立的干旱风险评估方法以及区划是有效的。(6)根据干旱风险图以及实地考察的结果,分别从灌区、县、市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对策:1)强化水资源利用、完善灌区管理制度、加强灌区日常养护、完善抗旱设施、正确水库调度2)采用节水灌溉措施,节约农业用水、增加抗旱服务组织3)增加土壤墒情站点,以补充土壤墒情站网、建设抗旱预案体系。
王蔚升[3](2020)在《广西S度假酒店网络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借助网络了解产品信息并完成购买已经成为当代消费者的常用方法。S度假酒店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其面临的外部环境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线上+线下营销成为S度假酒店发展的必然选择。网络营销的兴盛必然引起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发展,当前学界与业界对度假酒店网络营销所做的研究并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基于网络营销对度假酒店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结合S度假酒店的实际情况就其网络营销策略做了探讨,以进一步完善度假酒店网络营销研究成果,期望能将其用于指导度假酒店网络营销的实践。本文选择将S度假酒店作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在网络营销理论的指导下,首先分析S度假酒店网络营销的现状,并指出S度假酒店存在网络营销观念落后、网络营销渠道单一、不注重网络方面的客户管理等问题。然后本文采用PEST方法探讨了S度假酒店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针对其所处的微观环境则选择使用波特五力分析法,以及运用SWOT方法对酒店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在战略匹配的基础上,明确了S度假酒店未来发展的方向。最后总结归纳了度假酒店网络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客户需求、根据外部机遇、结合度假酒店行业特征制定了建设策略、品牌策略、渠道策略、推广策略等几个方面的策略建议。
王爱霞[4](2019)在《基于手机APP的地理研学旅行模式构建》文中指出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巧妙的将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结合起来,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开辟了有效途径。手机APP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为研学旅行的智能化开展提供了可能。研学旅行自2013年进入大众视野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它不仅是转变旅游发展的崭新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作为新理念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不仅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推手,同时也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排头兵。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采用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与社会实践中锻炼自我,习得知识,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海量数据与信息,互联网+为大数据的获得与共享提供了可能,人类已然进入信息化时代,诸如智能手机此类的移动终端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多样化的手机APP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与便利,人们的生产、学习与生活正向着智能化不断迈进。百度地图、GPS定位等手机APP已走进研学旅行的旅途之中。地理研学旅行主要是由设计路线、实地考察、教师讲解、示范操作、合作交流等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手机APP的多样化,GPS定位芯片及多种传感器的集成化为智能手机的工具化提供了可能,对地理研学旅行当前遇到的困难起到了一定的弥补作用。文章在深入分析手机APP在研学旅行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手机APP-研学旅行假说,介绍研学旅行中手机APP、地理课程、学生、教师、家长以及地理核心素养等要素间的关系,体现出手机APP在地理研学旅行中的重要作用;秉持地理性、教育性、开放性、实践性以及可行性的原则着力构建基于手机APP的地理研学旅行模式,并详细分析每种手机APP的特点,综合比较后选取所要使用的手机APP,并介绍每一款手机APP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步骤;接着,根据地理研学旅行的开展进程,建构起基于手机APP的抽象应用模式,结合案例进行实践说明。最后,针对该模式的价值及意义、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详细说明,并针对手机APP-研学旅行模式进行总结与前景展望。总之,本文将手机APP应用于地理研学旅行的实践之中,着力构建高效、便捷、协同、共享的地理研学旅行模式,为地理研学旅行的推进提供借鉴与启示。
姚新涛[5](2019)在《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生态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规划实践中,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产生了概念泛化、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多数位于我国自然环境较好,生态敏感性较强,且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地。因此,在实践中更需要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构建基于环境、资源和景观等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实践,提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从而解决规划实践中可能产生的资源、环境和景观破坏等问题,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4个部分。基础和理论研究对应第1、2、3章,通过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系统和内容等进行研究,并将资源、环境和景观的量化评价作为构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的基础,基本确定其概念体系、系统要素、研究方法和规划层次;实证研究对应第4、5章,通过AHP、PCA和SOM等量化评价方法,结合GIS技术,对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空间结构和环境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宏观区域级别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时序、空间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划定视野下的环境管控措施;应用研究对应第6、7章,运用RS、GIS等技术手段,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指数和文化生态学中的文化共生理论,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湘西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格局和景观视觉评价,以确定山地生态旅游的功能分区和旅游设施的空间选址规划,并以此作为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物质性规划设计的理论指导,使其既包含感性的艺术创造,又具有理性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湘西地区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和景观的评价结果:生态旅游资源质量总体等级很高,但分布不均,集中在湘西南北两端,且交通连接度低;生态旅游的环境适宜性可分为高、中、低和不适宜4个类型;八大公山的景观格局中,斑块密度小、破碎度较高、廊道连接性差。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及所提出的规划应对策略,可得到如下结论:宏观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应建立在资源、环境评价的基础之上,并根据评价结果,从开发时序、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管控等方面提出空间响应策略;中观景区生态旅游的总体规划,需要以景观格局分析作为旅游功能分区的基础,并结合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综合确定各旅游设施的存量规划;微观景点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山地景观视觉评价,综合确定设施的空间选址,并通过文化共生理论,构建反映本土文脉的设计策略。
刘冉芝[6](2019)在《甘肃省生态安全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省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通道和西部建设的枢纽区域。因此,开展甘肃省生态安全研究有利于其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也有利于促进西北地区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及边疆稳固。本文以甘肃省的12个地级市和2个自治州为研究区,以生态安全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6年为研究时间段,通过综合指数评价法对2008-2016年甘肃省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并通过传统的马尔可夫模型、空间马尔可夫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甘肃省生态安全在时间滞后、空间滞后以及时空滞后条件下的变化特征;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甘肃省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除兰州以外,2008-2016年甘肃省各地区生态安全评价值不高且变化幅度小,全省各地生态安全等级表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体特征,但总体上评价值呈增长趋势,生态安全等级也由临界安全向一般安全和较安全过渡,说明甘肃省生态环境普遍得到了提升。其中,酒泉、陇中部分地区以及甘南地区的生态安全评价值增幅最大,河西大部分地区的增幅较小,而嘉峪关和陇南地区的评价值则呈下降趋势。(2)从生态安全等级的时间演变特点来看:2008-2016年,甘肃省各地区临界安全等级至安全等级的变化相对比较稳定,且等级越高其稳定性也越强;安全等级向上转移的概率较大,甘肃省各地区生态安全趋于好转;相邻等级之间转变的概率较大,安全状况变化幅度不大;生态安全在中间等级不断交替,演变频繁。从生态安全等级空间演变特点来看:各地区生态安全存在关联性,空间效应较显着,生态安全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从空间上看,河西中北部地区、西南地区和陇中东部地区的生态安全等级得到提升,而嘉峪关生态安全等级呈现下降状态。从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变特点来看:在时间滞后条件下,地区上一年的生态值对该区生态值有一个显着的正向影响;在空间滞后条件下,同期邻域生态值对该区生态值也具有正向影响;在时空滞后条件下,邻域上一年的生态状况对该区当年的生态值没有显着影响。(3)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得出甘肃省和各地区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2008-2016年各指标关联度存在差异,准则层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响应层、状态层和压力层,要素层关联度较高的主要为人文社会压力、环境响应和环境压力;从各地区来看,陇中、陇东、西南地区关联度响应层>状态层>压力层;河西地区关联度压力层>状态层>响应层;陇南地区关联度状态层>响应层>压力层。
朱茜[7](2018)在《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营销绩效评价是旅游景区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有明晰具体的营销绩效水平,设计出更好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景区的营销投入效率等作用。然而,学术界将重点放在营销策略的研究上,却忽略了对营销策略实施后的效果测评。近年来,人们开始正视现实问题,反思旅游景区大量营销投入所带来的效果,亟需有一种能够衡量旅游景区营销绩效的理论和方法,学术界就如何对营销绩效进行评价的问题展开了研究。就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将旅游景区营销绩效作为一个研究主题的并不多见,没有成熟理论和普遍接受的评价指标体系,也缺乏对影响因素的剖析,这不利于充分发挥旅游景区营销资金的使用效用,影响其旅游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学者们进一步研究。本文在对市场营销绩效、旅游目的地营销绩效和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的指标、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发展并应用了理论。再此基础上展开了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我清楚了相关研究内容和脉络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完成了对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基于此,本研究重点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旅游景区营销绩效的评价不同于一般的企业产品营销,选择什么样的评价指标?该如何去构建一个既有科学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的评价指标体系?(2)旅游景区营销绩效水平究竟如何?采取什么方法对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进行评价?(3)旅游景区营销绩效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是如何作用于旅游景区营销绩效的?具体有哪些维度构成,具体影响程度如何?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研究最主要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具体如下:首先,构建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解释性交互行动主义方法的研究步骤,通过深度访谈获取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把握现象,提炼出关键词,经过预选-修正-确定三个环节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研究提出:(1)旅游景区营销绩效可从三个维度进行衡量,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市场竞争性。(2)综合以往的研究和本文的访谈,运用现代营销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本研究构建的综合指标体系包含3个层次,共13个指标,除满意度指标外,所有指标均使用增长率表示。(3)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本文所构建的景区评价指标体系与以前的研究在理论基础、指标来源和指标选择方面均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理论创新。其次,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基于构建的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问卷内容,形成测量量表,对我国5A级旅游风景区进行调查,共获得103份符合研究需要的样本数据,时间跨度3年,指标数据采用平均值。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景区综合营销绩效水平整体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在103个样本景区中,共有85个样本景点的营销绩效隶属于“中”等以上水平,但处于“好”等级的样本占总体样本比1/3。表明整体绩效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旅游景区营销绩效水平不均衡。除了少数样本景点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市场竞争性三个维度上的绩效水平保持均衡之外,大多数景点的营销绩效水平并不均衡。(3)旅游景区营销在经济效益方面的绩效高于其他两个方面的绩效,说明景区营销的社会绩效和市场竞争性绩效方面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4)依据景区所属区域,东部区域的营销绩效水平最高,其次是西部区域的营销绩效,中部相对较低。(5)通过对样本绩效结果比较发现,灰色系统绩效评价方法与主成分分析方法获得绩效结果基本保持一致。(6)本研究所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依据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模型计算的绩效水平符合客观现实。再次、旅游景区营销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综合政府职能理论和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探讨了旅游景区营销绩效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认为旅游景区营销绩效的形成是内外部环境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从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微观环境角度剖析了影响景区营销绩效的核心要素,包括旅游景区的资源要素、政府支持、行业发展、管理者和营销能力5个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方法,构建概念模型并提出15个研究假设,设计了测量量表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变异系数法确定测量题项,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分析。本研究将已经过检验的指标体系的三个测量维度作为自变量,将影响因素作为潜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3个样本景区进行调查获取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因子分析、区分效度,为进一步的模型分析和假设检验奠定基础。验证性分析结果显示:(1)旅游景区的资源要素、政府支持、行业发展、管理者和营销能力5个要素,对旅游景区营销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2)本研究提出的15个研究假设,大部分假设得到了支持,其中有9个成立,6个不成立。(3)影响因素的各维度对营销绩效各维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景区营销的经济绩效受资源要素、行业发展、管理者能力和营销能力的显着影响,景区营销的社会绩效受政府支持、行业发展的显着影响,市场竞争性绩效受政府支持、行业发展、管理者和营销能力的显着影响。最后,提出了旅游目的地营销绩效优化策略。在实证研究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旅游景区营销绩效的优化策略,并在营销绩效评价制度保障机制方面提出了建议,为实务界的营销绩效改进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在理论框架方面,文献分析发现,旅游景区营销的研究重点在营销策略上,而忽视了营销策略实施之后的绩效评价研究。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拓展了旅游景区营销理论研究的框架,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贡献。(2)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现有研究缺乏对长期性、创新性的评价,缺乏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本研究从利益相关者、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的视角出发,评价指标综合考虑政府、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利益诉求满足程度,反映了对环境的重视程度,重视营销绩效生成过程的“黑箱”的研究,新引入品牌资产和营销创新指标。(3)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剖析景区营销绩效的影响因素。已有的研究多以单要素研究为主,本研究以现代市场营销和政府职能等理论为支撑,综合剖析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为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基本框架的现实选择提供理论依据。(4)提出影响因素对营销绩效影响的模型。已有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本研究将已经检验过的指标体系的三个测量维度作为自变量,将影响因素作为潜变量构建概念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分析,明晰要素之间的具体相关程度,为下一阶段的营销管理和投入提供指导。(5)研究方法的应用方面,本研究首次引入灰色系统理论,主要借助灰色白化权函数这一研究工具,以此可将灰数变成白数,即将模糊不清,不确定的问题明确化。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就是将景区的营销绩效按照各个函数表达式得出函数值,并确定景区营销绩效的水平。还引入了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研究,构建主成分回归模型,对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可依据得分进行排序。利用两种绩效评价方法,还可以通过结果的一致性来判断灰色绩效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为后续研究者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彭小翠[8](2018)在《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江西特色民宿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旅游背景下,民宿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酒店的情怀产业一直受到游客的追捧和喜爱。江西婺源民宿也走在发展的前列,出现了一批如婺源西冲院、九思堂和福绥堂的精品民宿,乡村民宿发展已有蓬勃之势。但是,纵观江西民宿研究和整体发展情况,民宿理论研究水平相对薄弱,相关设计论着少之又少;此外,民宿呈现景区利益驱动发展过速和两级分化严重;同时,缺少系统设计策略引导的民宿设计均质化严重,与江西本土文化关联互动缺失,只是浮于表面。而特色优质乡村民宿反对平庸,突出特色体验、主客互动和乡村情怀,并展现民宿地域特质和文化内涵,这些都需要建筑设计进行专业引导。相比于传统酒店建筑,更需要“精耕”的匠心营建。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基于江西民宿发展地情,以建筑学专业视角对江西民宿进行设计研究。首先,通过收集多方的文献资料,对乡村旅游、乡村特色民宿、“伪民宿”等相关定义进行重新诠释,通过总结国内外乡村民宿发展概况,对民宿进行分类;其次,对江西民宿各地发展现状展开调研,通过问卷调研和实地案例调研分析了民宿设计现状及问题。然后,在立足江西地情基础上提出民宿细节要素设计策略、特色体验设计、乡土性设计和建筑人情化设计的策略。最后,通过研究生期间的“阿婆农舍”实际案例举证设计策略的可行性,以期为乡村建设特色民宿设计提供思路参考。
黄文君[9](2018)在《庐山风景区B酒店网络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互联网的普及率日益增高,互联网技术开始逐步进入到各行各业,在营销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的酒店行业而言,消费者现在可以利用网络迅速全面的了解任何一家酒店的基本设施、地理环境、房型信息、价格促销等情况,并通过PC端或者移动端自行完成预订、支付、退房等业务。由此可见,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升级使得传统酒店行业的竞争趋势日趋严峻。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同时降低成本、提高盈利,不被淘汰,越来越多的酒店开始改变传统的营销策略,采取网络营销的手段对酒店进行宣传、推广。本论文以庐山风景区B酒店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收集到的数据以及酒店的实际情况,运用网络营销相关的理论对庐山风景区B酒店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当前该酒店的网络营销现状以及存在的管理层营销观念滞后、网络营销的渠道单一、客户关系管理质量不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自建营销导向型网络平台、搜索引擎优化、全社交平台营销和分析整合数据四个方面,对庐山风景区B酒店网络营销策略提出了改进的意见,为酒店的网络营销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作者也希望本文能够为其他中小型企业提供网络营销改革的参考实例或依据。
胡科翔[10](2018)在《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时间虽然相对较短,但得益于国家层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顶层推进,其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过预期,但作为一项新兴事物,生态旅游的发展缺少法律规制的紧贴跟进和密切配合,以致各种问题不断暴露丛生,违法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肆意滥用与过度开发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损害污染方面,可谓是殊为突显。跟传统产业相比较,作为被长期誉为“朝阳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的旅游业,按理说应属于环境保护责任负担较轻的产业之一,作为其升级发展的孕育产物,生态旅游的破茧而出更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发展己任,从而实现旅游效益与环境保护事业的协调双赢。不过由于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与理念模式与我国目前法律规制的现实状况还存在诸多不协调同步的地方,因此其很多时候只是被当做一种口号式的宣传而被广为知晓,所以在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运营的实际工作中,依然导致了各种损害环境资源的现象频发。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生态旅游资源的损害问题,紧紧抓住法律规制这一“牛鼻子”才是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从特定行业领域和专门实践范畴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要领之一。本文着眼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所暴露出的各种乱象,引申并总结出当前面临的生态旅游资源规制难点,然后将全文划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围绕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和逻辑内涵阐述了基于法理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理论架构;第二部分从生态旅游资源适用于法律规制的特征、法律关系主体的识别以及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的静态与动态属性分析等三个层面出发探讨了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研究内容体系;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法制化框架,然后结合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典型案例,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剖析了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所在;第四部分从生态环境损害预防的角度出发,在深入分析旅游规划的法治本质原貌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通过确立和加强旅游规划环境处置职能、确认和厘定旅游规划环境责任、设计和完善旅游规划公众参与制度来达成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的环境问题防治机制建构;第五部分从生态旅游发展中的资源管理角度出发,设想了利用旅游环境税和国家公园分别作为管治工具与管治平台,并在充分考虑生态旅游资源利益相关者的正当权利基础上,为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环境公共治理的路径达成铺平了道路;第六部分从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环境损害产生以后的法律救济角度出发,基于对旅游环境权的甄别和梳理,探讨了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设想,并讨论了怎样利用司法救济渠道来助推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重塑。本文的立论基础先是从理论上扎实阐明何谓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和特征表现,然后借助法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的相关理论支撑为本文架构起有理有据、条理得当的论据要素,同时通过分析围绕生态旅游资源使用问题而生成的各种利益关系以及识别出它们背后的利益主体来为后续研究定下依据基调,紧接着就是立足于问题导向性的研究方式从各种典型案例中找到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需要破解的诸多难点,最后围绕这条规制难点的逻辑主线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公共治理和损害救济等三大程序环节中,提出解决措施和改进方案。
二、庐山风景区规划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庐山风景区规划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吉安市农业干旱风险评估及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及农业干旱 |
1.2.2 干旱指标 |
1.2.3 干旱风险评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吉安市农业干旱特征 |
2.1 区域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土壤类型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资源 |
2.1.5 社会经济 |
2.1.6 水利基础设施 |
2.1.7 农用地现状 |
2.2 抗旱现状 |
2.2.1 非工程措施抗旱现状 |
2.2.2 工程措施抗旱现状 |
2.3 基于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降水时空特征 |
2.3.3 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
2.4 基于SPEI指数的吉安市干旱时空特征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干旱强度时空变化特征 |
2.4.3 干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 |
2.4.4 干旱站次比变化特征 |
2.5 历史旱情旱灾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安市农业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1 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 |
3.1.1 致灾因子危险性 |
3.1.2 承灾体暴露性 |
3.1.3 孕灾环境脆弱性 |
3.1.4 防灾减灾能力 |
3.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1 选取原则 |
3.2.2 指标选取 |
3.3 数据来源及方法 |
3.3.1 数据来源 |
3.3.2 研究方法 |
3.4 评价指标建立 |
3.5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3.5.1 构建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
3.5.2 指标权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吉安市农业干旱风险影响因子评价 |
4.1 研究方法 |
4.1.1 指标归一化 |
4.1.2 综合评价法 |
4.2 致灾因子危险性因子评价 |
4.2.1 危险性因子的指标评价 |
4.2.2 危险性因子评价 |
4.3 承灾体暴露性因子评价 |
4.3.1 暴露性因子的指标评价 |
4.3.2 暴露性因子评价 |
4.4 孕灾环境脆弱性因子评价 |
4.4.1 脆弱性因子的指标评价 |
4.4.2 脆弱性因子评价 |
4.5 防灾减灾能力评价 |
4.5.1 防灾减灾能力的指标评价 |
4.5.2 防灾减灾能力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安市农业干旱风险综合评价 |
5.1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模型 |
5.2 干旱灾害风险综合评价 |
5.2.1 区划结果分析 |
5.2.2 各分区分析 |
5.3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检验 |
5.3.1 基于历史干旱情况分析 |
5.3.2 基于粮食减产情况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吉安市农业干旱防控对策 |
6.1 灌区干旱防控对策 |
6.2 县干旱防控对策 |
6.3 市干旱防控对策 |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广西S度假酒店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3.1 度假酒店 |
1.3.2 网络营销 |
1.3.3 4P理论 |
1.3.4 PEST分析模型 |
1.3.5 波特五力模型理论 |
1.3.6 SWOT分析法 |
1.3.7 STP理论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S度假酒店网络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S度假酒店基本概况 |
2.2 S度假酒店网络营销现状 |
2.2.1 产品策略 |
2.2.2 定价策略 |
2.2.3 渠道策略 |
2.2.4 促销策略 |
2.3 S度假酒店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
2.4 S度假酒店开展网络营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4.1 S度假酒店开展网络营销的必要性 |
2.4.2 S度假酒店开展网络营销的可行性 |
第三章 S度假酒店网络营销环境分析 |
3.1 S度假酒店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法因素 |
3.1.2 经济因素 |
3.1.3 社会文化因素 |
3.1.4 技术因素 |
3.2 S度假酒店微观环境分析 |
3.2.1 竞争对手分析 |
3.2.2 替代品的威胁分析 |
3.2.3 潜在的新进入者分析 |
3.2.4 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3.2.5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3.3 S度假酒店的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3.5 SWOT矩阵分析 |
第四章 S度假酒店市场细分及定位 |
4.1 S度假酒店市场细分 |
4.2 S度假酒店目标市场选择 |
4.2.1 会议客源市场 |
4.2.2 商务客源市场 |
4.2.3 休闲度假市场 |
4.3 S度假酒店的市场定位 |
第五章 S度假酒店网络营销策略建议 |
5.1 S度假酒店网络营销平台建设策略建议 |
5.1.1 建立S度假酒店官方网站 |
5.1.2 优化S度假酒店官方网站 |
5.2 S度假酒店网络营销品牌策略建议 |
5.2.1 创建网络品牌应注意的问题 |
5.2.2 S度假酒店网络品牌策略 |
5.3 S度假酒店网络营销渠道策略建议 |
5.3.1 S度假酒店网络直接销售渠道策略 |
5.3.2 S度假酒店网络间接销售渠道策略 |
5.4 S度假酒店网络营销推广策略建议 |
5.4.1 广告策略 |
5.4.2 搜索引擎关键词策略 |
5.4.3 短信及邮件策略 |
5.4.4 网站联盟策略 |
5.4.5 自媒体营销策略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4)基于手机APP的地理研学旅行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学旅行的发展背景 |
1.1.2 研学旅行的课标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原理与方法 |
2.1 原理 |
2.1.1 核心概念界定 |
2.1.2 手机APP-地理研学旅行假说 |
2.1.3 基于手机APP的地理研学旅行模式构建原则 |
2.1.4 基于手机APP的地理研学旅行模式构建 |
2.2 方法 |
2.2.1 手机APP评介 |
2.2.2 手机APP的发展前景 |
2.2.3 地理类手机APP的比较与选择 |
3 基于手机APP的地理研学旅行案例设计——以庐山为例 |
3.1 庐山概况 |
3.2 庐山研学旅行实践点选择 |
3.3 基于手机APP的庐山研学旅行案例设计 |
3.3.1 前期准备阶段 |
3.3.2 活动开展阶段 |
3.3.3 反思交流阶段 |
4 讨论 |
4.1 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4.2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4.2.1 设计思路问题及对策 |
4.2.2 实践操作问题及对策 |
4.2.3 技术支持问题及对策 |
4.2.4 模式推广问题及对策 |
4.3 产生的效果 |
4.3.1 促进研学旅行智能化开展 |
4.3.2 确保研学效果最优化 |
4.3.3 促使地理核心素养养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前景展望 |
5.2.1 研学模式多元化 |
5.2.2 研学组织专业化 |
5.2.3 研学制度完善化 |
5.2.4 研学信息共享化 |
5.2.5 研学实践课程化 |
附录 附录1: 关于研学实践点选择的说明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湘西地区 |
1.2.2 山地生态旅游 |
1.2.3 生态旅游规划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
1.4.1.1 文献分析法 |
1.4.1.2 演绎法 |
1.4.1.3 层次分析法(AHP)和神经网络模型(SOM) |
1.4.1.4 问卷调查法 |
1.4.1.5 基于ARCGIS10.2 软件平台的空间数据统计和分析 |
1.4.1.6 基于RS技术遥感影像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
2.1.1 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2.1.1.1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辨析 |
2.1.1.2 生态旅游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
2.1.1.3 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
2.1.2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2.1.2.1 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 |
2.1.2.2 国内生态旅游的概念 |
2.1.2.3 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
2.1.3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2.1.3.1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
2.1.3.2 基于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 |
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
2.2.1 国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
2.2.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
2.2.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进展 |
2.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进展 |
2.2.2 国内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
2.2.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
2.2.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进展 |
2.2.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践研究进展 |
2.2.3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3.1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
2.2.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发展趋势 |
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1.1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
2.3.1.2 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 |
2.3.1.3 景观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3.2 文化生态学理论 |
2.3.2.1 文化生态学的原理 |
2.3.2.2 文化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
2.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
2.3.3.3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3.4 资源环境科学理论 |
2.3.4.1 资源环境学概念及起源 |
2.3.4.2 资源环境学在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构建 |
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
3.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 |
3.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的构架 |
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关系 |
3.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 |
3.2.1.1 客源系统中游客体验的相关概述 |
3.2.1.2 支撑系统中的生态旅游策划 |
3.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目的地系统和特殊系统 |
3.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结构 |
3.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
3.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 |
3.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
3.4 基于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要素 |
3.4.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 |
3.4.1.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
3.4.1.2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量化评价的类型 |
3.4.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综合评价 |
3.4.2.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
3.4.2.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适宜性评价及其主体功能区划 |
3.4.2.3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测评 |
3.4.3 基于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和设计 |
3.4.3.1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
3.4.3.2 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在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选址的应用 |
3.4.3.3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转型升级 |
3.5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和环境解说规划 |
3.5.1 社区参与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阶段 |
3.5.2 社区参与到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保障性措施 |
3.5.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环境解说规划 |
3.5.3.1 环境解说规划的概念及必要性 |
3.5.3.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解说规划系统要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规划响应 |
4.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
4.1.1 湘西区位及资源统计 |
4.1.1.1 湘西区位简介 |
4.1.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统计 |
4.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 |
4.1.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内容 |
4.1.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
4.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和特征 |
4.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
4.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
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评价 |
4.2.1 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 |
4.2.1.1 评价原则 |
4.2.1.2 评价内容 |
4.2.2 评价方法 |
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及评价标准 |
4.2.3.3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
4.2.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2.4 本节小结 |
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评价研究 |
4.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
4.3.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3.2.1 数据来源 |
4.3.2.2 研究方法 |
4.3.3 结果分析 |
4.3.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类型特征 |
4.3.3.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均衡特征 |
4.3.3.3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密度特征 |
4.3.3.4 生态旅游资源交通结构特征 |
4.3.4 相关结论 |
4.4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响应和保护策略 |
4.4.1 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
4.4.1.1 生态旅游概念不清晰导致资源开发定位不准确 |
4.4.1.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互补性弱,开发同质性强 |
4.4.1.3 无序无度盲目开发造成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
4.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规划响应 |
4.4.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开发时序规划 |
4.4.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竞合策略 |
4.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之间的交通优化措施 |
4.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协调机制 |
4.4.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规划与政策协调 |
4.4.3.2 制定严格明确的法律和管理体系 |
4.4.3.3 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资源保护的成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量化评价及保护规划研究 |
5.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及现状 |
5.1.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 |
5.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内部环境现状 |
5.1.2.1 湘西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
5.1.2.2 湘西人文生态旅游环境 |
5.1.2.3 湘西经济生态旅游环境 |
5.1.2.4 湘西地区社会生态环境 |
5.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环境现状 |
5.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政治环境 |
5.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经济环境 |
5.1.3.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社会环境 |
5.2 基于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
5.2.1 生态旅游环境适应性评价的概念和原则 |
5.2.1.1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
5.2.1.2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
5.2.2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
5.2.2.1 评价方法 |
5.2.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3 指标选取及量化统计 |
5.2.3.1 指标选取 |
5.2.3.2 指标量化统计 |
5.2.4 数据分析 |
5.2.4.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安全评价 |
5.2.4.2 山地生态旅游气候环境舒适性评价 |
5.2.4.3 山地生态旅游NDVI分析 |
5.2.5 评价结果 |
5.2.5.1 不适宜区域 |
5.2.5.2 低适宜区域 |
5.2.5.3 中适宜区域 |
5.2.5.4 高适宜区域 |
5.2.6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
5.2.6.1 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划定之间的关系 |
5.2.6.2 湘西山地主体功能区及亚体旅游景观划分 |
5.2.6.3 生态红线划定视角下的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保护 |
5.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及调控策略研究 |
5.3.1 区位简介及数据来源 |
5.3.1.1 研究区域 |
5.3.1.2 数据来源 |
5.3.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 |
5.3.2.1 评价指标选取 |
5.3.2.2 评价方法 |
5.3.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容量测算结果与分析 |
5.3.3.1 旅游空间容量 |
5.3.3.2 旅游生态容量 |
5.3.3.3 旅游心理容量 |
5.3.3.4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
5.3.4 基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策略 |
5.3.4.1 外部宏观调控 |
5.3.4.2 内部管理调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规划布局及具体设计研究 |
6.1 景观格局评价视角下的山地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及景观规划 |
6.1.1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
6.1.1.1 社会经济环境 |
6.1.1.2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
6.1.1.3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
6.1.2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
6.1.2.1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
6.1.2.2 研究方法及数据提取 |
6.1.3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
6.1.3.1 景观要素构成 |
6.1.3.2 景观异质性特征 |
6.1.3.3 景观多样性特征 |
6.1.4 存在问题及调整优化 |
6.1.4.1 存在问题 |
6.1.4.2 调整优化 |
6.1.5 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 |
6.1.5.1 生态旅游景观斑块布局 |
6.1.5.2 生态旅游景观廊道布局 |
6.1.5.3 生态旅游景观空间结构及功能划分 |
6.2 基于景观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规划设计 |
6.2.1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
6.2.2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空间选址研究 |
6.2.2.1 游览设施空间选址的研究方法 |
6.2.2.2 研究区域游览设施现状及备选样地的确定 |
6.2.2.3 备选地址的景观视觉评价 |
6.2.2.4 游览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 |
6.2.3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材料选择 |
6.2.4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外观设计 |
6.2.4.1 游步道设计 |
6.2.4.2 休息亭设计 |
6.2.4.3 水榭设计 |
6.2.4.4 观景台设计 |
6.3 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保护区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3.1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核心观点 |
6.3.1.1 文化生态学的诞生及定义 |
6.3.1.2 文化生态学的内在结构及表现形式 |
6.3.2 本土文化景观要素的整理和分析 |
6.3.2.1 文化生态景观要素整理 |
6.3.2.2 聚落景观的空间分析 |
6.3.3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旅游服务设施设计原则及方法 |
6.3.3.1 设计原则 |
6.3.3.2 设计方法 |
6.3.4 保护区内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3.4.1 游客中心设计 |
6.3.4.2 生态旅馆 |
6.3.4.3 环保厕所 |
6.3.4.4 餐饮设施规划 |
6.3.4.5 购物设施 |
6.3.4.6 景观标识设施 |
6.3.5 保护区外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3.5.1 酉水简介 |
6.3.5.2 演绎多元文化共生导向下的景观空间结构 |
6.3.5.3 再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节点 |
6.4 八大公山保护区内部的基础设施规划 |
6.4.1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
6.4.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及现状 |
6.4.2.1 八大公山基础设施现状 |
6.4.3 八大公山交通设施规划 |
6.4.3.1 八大公山外部交通规划 |
6.4.3.2 八大公山景区内部交通规划 |
6.4.3.3 景区内部交通设施设计 |
6.4.4 八大公山给水排水规划 |
6.4.4.1 八大公山给水预测及水源 |
6.4.4.2 八大公山排水预测及处理方案 |
6.5 保护区环境教育导向下的解说设施规划设计 |
6.5.1 保护区生态旅游解说设施现状及问题 |
6.5.2 基于SMRM模型的解说设施规划系统 |
6.5.2.1. 基于环境教育功能的环境解说——“为什么解说” |
6.5.2.2 解说受众分析——“为谁解说” |
6.5.2.3 解说内容分析——“解说什么” |
6.5.2.4 解说设施的选择——“如何解说”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和评估 |
7.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概述 |
7.1.1 概念辨析 |
7.1.1.1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 |
7.1.1.2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 |
7.1.1.3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关系 |
7.1.2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内容 |
7.2 生态旅游规划过程管理 |
7.2.1 生态旅游规划编制管理 |
7.2.1.1 规划编制组织 |
7.2.1.2 规划编制程序 |
7.2.1.3 规划评审 |
7.2.2 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管理 |
7.2.2.1 组织管理 |
7.2.2.2 人才建设 |
7.2.2.3 法律法规 |
7.2.3 生态旅游规划监督管理 |
7.2.3.1 制定全面严格的监督机制 |
7.3 山地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以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
7.3.1 生态旅游规划社区参与概述 |
7.3.1.1 社区参与的缘起及概念 |
7.3.1.2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意义 |
7.3.1.3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及方式 |
7.3.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现状 |
7.3.2.1 八大公山社区参与的问题 |
7.3.2.2 八大公山居民社区参与的态度 |
7.3.3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对策研究 |
7.3.3.1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决策 |
7.3.3.2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 |
7.3.3.3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利益分配机制 |
7.3.3.4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保护 |
7.3.4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保障机制 |
7.3.4.1 教育培训保障 |
7.3.4.2 组织制度保障 |
7.3.4.3 法律法规保障 |
7.4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相结合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评估策略研究 |
7.4.1 传统旅游规划评估所存在的问题 |
7.4.2 生态旅游规划的评估方法及数据来源 |
7.4.3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4.3.1 规划评估内容 |
7.4.3.2 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的结果、结论和展望 |
8.1 论文结果与结论 |
8.2 局限性及展望 |
8.2.1 研究局限性 |
8.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甘肃省生态安全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安全的概念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数据来源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3 生态安全评价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 综合指数评价法及生态安全分级标准 |
3.4 甘肃省生态安全评价 |
3.4.1 目标层评价结果及分析 |
3.4.2 准则层评价结果及分析 |
4 生态安全时空演变分析 |
4.1 传统的马尔可夫链 |
4.2 空间马尔可夫链 |
4.3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
4.4 甘肃省生态安全时空演变分析 |
4.4.1 生态安全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
4.4.2 生态安全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
4.4.3 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5 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5.1 灰色关联度法 |
5.2 甘肃省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5.2.1 省域影响因素分析 |
5.2.2 地区影响因素分析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旅游营销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
二、旅游营销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现代市场营销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四、政府职能理论 |
第三节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一、核心概念 |
二、研究范围的界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的功能和要素 |
一、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的功能 |
二、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的要素 |
第二节 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指标的赋权方法 |
一、赋权方法 |
二、旅游景点营销绩效评价指标赋权方法选择 |
第三节 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修正思路 |
一、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二、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的修正思路 |
第四节 旅游景区营销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一、旅游景区营销绩效的外部影响因素 |
二、旅游景区营销绩效形成的内部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旅游景区营销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二、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三、与同类指标体系的区别 |
四、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
第二节 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
一、信度检验 |
二、效度检验 |
第三节 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指标赋权 |
一、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指标的主观赋权 |
二、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指标的客观赋权 |
三、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指标的组合赋权 |
第四节 旅游景区营销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 |
一、几种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 |
二、评价方法的适应性分析 |
三、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的量化测度模型构建 |
四、指标筛选及综合绩效得分模型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以103个旅游景区为例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营销的基本情况 |
二、研究样本 |
三、数据来源 |
四、指标与指标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指标 |
二、评价模型的应用 |
三、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旅游景区营销绩效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第一节 影响营销绩效的因素模型构建与识别 |
一、研究方法 |
二、结构模型的构建 |
三、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及路径图 |
四、模型识别 |
第二节 量表设计与数据收集 |
一、问卷的设计过程 |
二、变量测量设定 |
三、数据收集方式 |
第三节 数据分析 |
一、样本回收情况 |
二、信度和效度分析 |
三、模型评价 |
第四节 实证研究结论与讨论 |
一、实证研究结论 |
二、实证结果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旅游景区营销绩效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宏观层面的优化策略 |
一、资源要素的优化策略 |
二、政府支持方面的优化策略 |
第二节 微观层面的优化策略 |
一、管理者素质优化策略 |
二、营销能力的优化策略 |
第三节 建立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的保障机制 |
一、构建监督和检测信息网络 |
二、建设和优化营销绩效评价的制度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贡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贡献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性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A-1 |
附录A-2 |
附录B-1 |
附录B-2 |
附录B-3 |
附录C |
致谢 |
(8)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江西特色民宿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民宿发展背景 |
1.1.2 缘起 |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范围和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解析 |
1.4.1 乡村旅游 |
1.4.2 民宿定义发展 |
1.4.3 “伪民宿” |
1.4.4 特色乡村民宿 |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民宿理论与案例综述 |
2.1 民宿的起源与发展 |
2.1.1 民宿起源 |
2.1.2 各国民宿发展历程 |
2.2 国内外乡村民宿设计案例 |
2.2.1 西坡山乡度假酒店之五号农舍 |
2.2.2 维尔达民宿 |
2.3 民宿的分类 |
2.3.1 常见民宿分类 |
2.3.2 江西乡村民宿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江西乡村民宿发展调研问题与分析 |
3.1 调研方法 |
3.2 江西乡村民宿发展优势 |
3.2.1 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
3.2.2 传统村落资源 |
3.2.3 全域旅游大时代 |
3.2.4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
3.3 江西民宿发展现状调研 |
3.3.1 江西民宿发展概况 |
3.3.2 江西民宿宏观调查分析 |
3.3.3 婺源乡村民宿为例的中观层面调查 |
3.3.4 改造乡村民宿案例微观调查分析 |
3.3.5 初级民宿—以婺源敬序堂客栈为例 |
3.3.6 品质化转变——以婺源沐锦秋坊客栈为例 |
3.3.7 特色民宿—以花田溪为例 |
3.4 江西乡村民宿民意调查问卷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特色乡村民宿设计策略 |
4.1 民宿设计原则 |
4.1.1 “小而美”——本质原则 |
4.1.2 生态自然——关键原则 |
4.1.3 文化融合——核心原则 |
4.1.4 特色个性——根本原则 |
4.2 基于民宿细节要素设计策略 |
4.2.1 选址 |
4.2.2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 |
4.2.3 建筑细节设计 |
4.3 基于特色体验设计策略 |
4.3.1 特色空间体验设计 |
4.3.2 特色活动体验设计 |
4.4 基于乡土性设计策略 |
4.4.1 乡土材料 |
4.4.2 乡村风貌统一建构 |
4.4.3 民宿中乡土文化植入 |
4.5 基于民宿人情化设计策略 |
4.5.1 民宿的人情关怀设计 |
4.5.2 品质化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民宿设计实践 |
5.1 项目背景 |
5.1.1 项目区位 |
5.1.2 村庄概况 |
5.1.3 项目现状 |
5.2 设计策略探索分析 |
5.2.1 “桃溪凝梦居”改造问题分析和策略反思 |
5.2.2 客观限制分析和策略反思 |
5.3 阿婆农舍改造设计策略 |
5.3.1 从特色到空间的民宿体验设计 |
5.3.2 人情化到旅游产业关联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文章总结与不足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乡村民宿问卷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庐山风景区B酒店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2 网络营销相关理论综述 |
2.1 网络营销概念及职能 |
2.1.1 网络营销的概念 |
2.1.2 网络营销的职能 |
2.2 网络直复营销 |
2.3 网络关系营销 |
2.4 大数据相关理论 |
2.4.1 大数据概念 |
2.4.2 数据库营销 |
3 庐山风景区B酒店网络营销现状及问题 |
3.1 庐山风景区B酒店总体概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产品简介 |
3.2 庐山风景区B酒店网络营销现状 |
3.3 庐山风景区B酒店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
4 庐山风景区B酒店网络营销环境分析 |
4.1 庐山风景区B酒店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1.5 PEST分析总结 |
4.2 庐山风景区B酒店微观环境分析 |
4.2.1 行业环境分析 |
4.2.2 竞争者分析 |
4.2.3 消费者分析 |
5 庐山风景区B酒店网络营销策略建议 |
5.1 自建以营销导向的网络平台 |
5.1.1 PC端网络平台建设 |
5.1.2 移动端网络平台建设 |
5.1.3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
5.2 SEO |
5.2.1 全文检索引擎优化 |
5.2.2 垂直搜索引擎优化 |
5.3 双微营销向全社交平台营销转变 |
5.3.1 双微营销及其建设 |
5.3.2 全社交平台营销 |
5.4 数据分析整合 |
6 结论及文章研究的不足 |
6.1 结论 |
6.2 文章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基础理论阐述 |
2.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 |
2.1.1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特征 |
2.1.2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
2.1.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与特征 |
2.2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逻辑关系 |
2.2.1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思考 |
2.2.2 生态旅游驱动并引发环境问题的辨析 |
2.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理论架构 |
2.3.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法理学理论分析 |
2.3.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2.3.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伦理学理论分析 |
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内容体系分析 |
3.1 生态旅游资源适于法律规制的特征分析 |
3.1.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必要性浅析 |
3.1.2 自然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属性再检视 |
3.2 生态旅游资源的法律关系主体分析 |
3.2.1 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益关系主体识别 |
3.2.2 生态旅游资源利益主体的冲突起源 |
3.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静态分析 |
3.3.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微观分析 |
3.3.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宏观分析 |
3.4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动态分析 |
3.4.1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
3.4.2 生态旅游资源管理运营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
4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法律规制难点剖析 |
4.1 我国旅游业发展及其法制建设现状概述 |
4.1.1 我国旅游业发展总体态势 |
4.1.2 我国旅游业法制建设总体状况 |
4.2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及其法制化进程总揽 |
4.2.1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总述 |
4.2.2 我国生态旅游的法制体系框架 |
4.3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剖析 |
4.3.1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案例总结分析 |
4.3.2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透析 |
5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制度的健全 |
5.1 从法治视角溯源探究旅游规划实质 |
5.1.1 旅游规划的缘起与本质 |
5.1.2 旅游规划法治体系的诉求与甄别 |
5.1.3 旅游规划立法的导向性演进历程 |
5.2 境外旅游规划立法概况与经验借鉴 |
5.2.1 美国的旅游规划立法 |
5.2.2 日本的旅游规划立法 |
5.2.3 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规划立法 |
5.2.4 国际组织有关旅游规划的公约协定 |
5.2.5 域外旅游规划立法给予我国的启示 |
5.3 我国旅游规划环境处置机制的实现 |
5.3.1 我国旅游规划法制建设与发展背景概况 |
5.3.2 我国旅游规划法制建设的现实问题剖析 |
5.3.3 我国旅游规划环境处置机制的防控因应 |
6 生态旅游资源公共治理的法律建构 |
6.1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工具——旅游环境税的建构设想 |
6.1.1 旅游环境税建构的原则与目的 |
6.1.2 旅游环境税构建的域外经验与借鉴 |
6.1.3 旅游环境税建构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
6.1.4 建构旅游环境税制度的具体设想建议 |
6.2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平台——国家公园体系的建构设想 |
6.2.1 当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结构性矛盾 |
6.2.2 国外国家公园法律法规体系对我国的启迪 |
6.2.3 基于制度可持续性视角的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立法建议 |
6.3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对象——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设想 |
6.3.1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角色分析 |
6.3.2 利益相关者关系对旅游环境的影响 |
6.3.3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博弈行为研究 |
6.3.4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的保障措施 |
7 生态旅游资源损害救济制度的完善 |
7.1 以保障视角创新旅游环境权益法律制度的理念转变 |
7.1.1 旅游环境权概念立意 |
7.1.2 旅游环境损害的侵权行为法律关系分析 |
7.1.3 旅游环境损害的侵权行为识别和认定 |
7.1.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 |
7.2 从法律适应性角度看旅游公益诉讼制度设计可行性 |
7.2.1 创建我国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7.2.2 创建我国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化探讨 |
7.3 基于司法救济渠道重构的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再审视 |
7.3.1 旅游生态补偿的驱动机理 |
7.3.2 旅游生态补偿的基本要素 |
7.3.3 旅游生态补偿的内容实质 |
7.3.4 旅游生态补偿的实现路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庐山风景区规划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网络数据挖掘的乡村旅游流时空演变与影响机制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荣慧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吉安市农业干旱风险评估及区划[D]. 谢国栋. 南昌大学, 2020(01)
- [3]广西S度假酒店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 王蔚升. 广西大学, 2020(07)
- [4]基于手机APP的地理研学旅行模式构建[D]. 王爱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D]. 姚新涛. 天津大学, 2019(06)
- [6]甘肃省生态安全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D]. 刘冉芝.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7]旅游景区营销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朱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8]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江西特色民宿设计研究[D]. 彭小翠. 南昌大学, 2018(12)
- [9]庐山风景区B酒店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 黄文君. 江西财经大学, 2018(12)
- [10]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D]. 胡科翔. 重庆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