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台湾岛的地震构造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裕明[1](1979)在《我国台湾岛的地震构造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简要地论述了台湾岛及其周围地区的地质构造、重力异常、地壳结构和地震活动等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地震构造带,对台湾岛上7级以上强震的发震构造条件作了初步讨论,最后用板块构造观点探讨了本区地震的构造成因。
谢卓娟[2](2020)在《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海域经济发展,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图服务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迫在眉睫。海域地震区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然而,由于海域的特殊位置,海域地震监测受台网密度的限制,和陆域地震相比,海域的地震活动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地震资料零散,来源渠道多元化和震级标度多样性,海域地震活动的特点既存在板内地震又有板缘地震,两类地震在性质、强度、震源深度、地震活动规律和机制上不相同,造成海域地震活动性的研究相对匮乏。当前开展我国海域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缺少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无适合于海域地区的震级转换方法和经验公式,缺乏海域地震活动性的深入研究,以及针对海域地震活动特点建立的海域不同震源深度(包括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等。为此,本论文开展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并进行完整性分析,为海域活动构造划分、浅部潜在震源区和中深部“立体”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海域地震活动规律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并基于建立的地震目录进行海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为海域地震区划的编制提供重要参数,得出如下创新性成果:(1)编制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建立了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地震目录和2.0≤M<4.7级中小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为我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的试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震目录编制的技术方法。(2)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建立相应的震级转换公式。研究了我国海域地区测定的面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的震级系统差,并与陆域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系统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分析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菲律宾的地震台网,在测定同一震级标度的地震时,产生震级偏差产生的原因,并统计分析产生的震级偏差在不同深度、不同时段、不同震级段和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分别建立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震级范围和不同深度范围内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以及建立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ML震级,与菲律宾地震台网Ms震级的震级转换关系式,最终统一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的震级标度。本论文采用海域地区的地震资料建立的适合于我国海域及邻区的不同震级和不同深度范围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区别于以往国外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和国内陆域地区的浅源地震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可为今后海域地区地震震级的转换提供参考,震级系统差的研究也可为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修订这些地区的量规函数,进行震级偏差改正和地震联合观测提供参考。(3)给出了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及其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特征。收集我国海域及邻区各国地震台站的分布情况和台网的发展简史,分析和研究不同海域、不同时段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震中定位精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给出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和地震定位精度差的区域,为我国海域地区的完整性分析和沿海、近海地区海洋地震监测台网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科学参考。采用适合海域地区地震资料的除丛方法删除前余、震,并基于累积频数法和完整性震级范围分析方法(Entire-magnitude-range method,EMR)确定海域地区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和不同震源深度范围内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4)针对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特点,建立不同海域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研究我国海域地震活动在不同板内和板块边缘地区的空间分布、强度分布与频度分布特征,以及地震活动在板块边界俯冲带地区深浅部的活动特点,及其与地震构造的关系;探讨了最小二乘法(LS)和最大似然法(MLE)在计算我国海域及邻区b值时的适用性;提出在综合考虑海域各地震带地震资料完整性程度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b值计算方法,以及多方案的方式来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最终给出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b值和V4值,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海域及邻区各地震带资料的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的特征,定制的海域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有别于陆域区划和平时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只采用的最小二乘法计算方法,且不考虑震源深度范围计算得到的结果。分析俯冲带地区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为划分板块边界俯冲带的浅部潜在震源区、中深部潜在震源区的“立体”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了依据,在结合地震构造和动力学背景基础上,了解俯冲带地区的俯冲作用分布格局,并对俯冲带中深源地区的b值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俯冲带不同区域b值随深度的变化特征,以及b值在俯冲带不同段各剖面横截面随深度的分布特征,用b值图像标识出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下,板块边界未来可能发生破裂的高应力段,可为研究深部的地震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本论文的研究结果直接用于海域地震区划图试编工作中,也为今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对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中长期预测、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区划和完善我国抗震防灾体系均有重要意义。
马宗晋[3](1982)在《论全球地震构造系统》文中研究说明 一、前言地体的构造学研究经历着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历史。最初是构造地质学,它在十九世纪已发展为地质科学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浅表裸露岩层和岩体的各种构造形态及其成因。大地构造学的观念早有论述,但直到二十世纪初期,当地槽地台学说开始问世之后,它才具有较明确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对象扩展到以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为基底的整个陆壳上部,描述和推论它们的构造形态及其演化历史,在理论思考上它已触及全球陆壳与洋壳以及壳下物质的运动,但它研究的直接对象仍主要局限于陆壳上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全球构造学迅速发展起来,它的研究对象已扩展到全球包括陆壳和洋壳在内的整个岩石圈。全球构造学,在理论上,目前是以板块构造学说为主导的。从大地构造学到全球构造学的发展,思维观念的变化虽然重要,但更主要的是,地体构造学的研究领域获得了真实的进展。当前地球科学的构造观念是建立在全球岩石圈的构造研究之上的。
余钦范,马杏垣[4](1989)在《华北地区航磁图像处理结果和地震构造解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我国华北地区航磁图像处理结果,它包括航磁数据的假彩色图、立体阴影图、卷积滤波、指数滤波及局部自适应增强(LAHE)等图像。本文在研究了这些图像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基础上,对其所反映的地质实体及其演化和各种构造形迹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进而建立了华北亚板块的地震构造立体格架,并运用走滑断裂带间块体转动模型,对本区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机制作了探讨。
杨港生,赵根模,邱虎[5](2000)在《中国海洋地震灾害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详细地介绍了历史与现代中国海洋地震灾害情况。将中国海洋地震按板块构造理论划分为三个大的层次:(1)西太平洋岛弧-海沟强活动带;(2)弧后盆地弱活动带;(3)陆架海中等活动和弱活动带。介绍了有关海洋地震观测、基础性研究、地震前兆与预报、地震工程研究实践及最新动态与展望。
张虎男[6](1996)在《华南岛弧系统的近期活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的地震活跃期中,台湾海峡7.3级地震和北部湾两次6级地震的发生,标志着华南孤岛系统相应地进入了强烈活动阶段。它们虽然都受控于太平洋板块(包括菲律宾海板块)的西向挤压,但由于块体运动的主动与被动,作用力量级的不同和地质构造的差异而存在强度和诸多参数的差别。尽管如此,两处地震无疑都属于板内地震。利用它们和板缘地震的关系,可宏观地预测华南大陆的地震活动趋势。
张裕明,汪良谋,董瑞树[7](1984)在《欧亚地区现代板块构造边界和强震活动带》文中指出 前言 自板块构造说兴起后,李春昱教授是用此学说研究我国地质构造最早的学者之一。李先生不仅在中国和亚洲古板块的划分和发展上发表过许多有价值的见解,而且对板块运动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亦作过专门研究。我们在七十年代末编制亚欧地震构造图时曾得到李先生的热诚关怀、支持和鼓励,在编图思路和具体内容上给了我们十分宝贵的指教,并提供了他尚未发表的研究成果。
张裕明,汪良谋,董瑞树[8](1984)在《欧亚地区现代板块构造边界和强震活动带》文中提出前言自板块构造说兴起后,李春昱教授是用此学说研究我国地质构造最早的学者之一。李先生不仅在中国和亚洲古板块的划分和发展上发表过许多有价值的见解,而且对板块运动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亦作过专门研究。我们在七十年代末编制亚欧地震构造图时曾得到李先生的热诚关怀、支持和鼓励,在编图思路和具体内容上给了我们十分宝贵的指教,并提供了他尚未发表的研究成果。
张虎男,陈伟光[9](1983)在《泉州—汕头地震带与菲律宾板块》文中提出 新生代以来,我国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于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共同作用。在东南沿海地区则以菲律宾板块的作用为主。我国著名的强震区—台湾地震带和华南的强震带—泉州—汕头地震带(简称泉汕带),
周志鹏,杜秋姣,梁青,王杰,曾佐勋,王雄[10](2014)在《大震与重力异常突变带、活动断裂带关系及其流变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大震(Ms≥7)和巨震(Ms≥8)与重力异常和活动断裂的关系.利用EIGEN-6C重力模型计算了相关地区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查阅了相关地区的布格重力异常和活动断裂构造.分析了重力异常突变带和活动断裂带与这些地震的空间分布.发现大震和巨震常在重力异常突变带和活动断裂带交汇处发生.结合前人对地球深部构造特征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流变模型来解释大地震发生于重力异常突变带和活动断裂带交汇处的原因:地壳深部流变层(体)流动受阻碍而引起重力异常和能量积累与释放.
二、我国台湾岛的地震构造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台湾岛的地震构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地震目录编制现状 |
1.3.2 震级转换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3 我国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的研究现状 |
1.3.4 我国海域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
1.5.1 技术路线图 |
1.5.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 |
2.1 引言 |
2.2 地震目录的编目范围 |
2.2.1 空间范围 |
2.2.2 时间范围 |
2.3 资料来源 |
2.3.1 我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地震资料的来源 |
2.3.2 海域邻区各国地震资料的来源 |
2.4 编目的原则与方法 |
2.5 编目的成果与形式和目录概况 |
2.5.1 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目录 |
2.5.2 我国海域及邻区2.0-4.6级中小地震目录 |
2.6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震级的转换和震级标度的统一 |
3.1 引言 |
3.2 我国海域及邻区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转换关系研究 |
3.2.1 资料来源及概况 |
3.2.2 回归方法 |
3.2.3 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
3.2.4 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
3.2.5 与陆域震级转换关系式的对比 |
3.3 我国地震台网与其它地震台网测定地震的震级偏差研究 |
3.3.1 产生震级偏差的原因 |
3.3.2 计算方法 |
3.3.3 震级偏差的统计分析 |
3.3.4 不同地震台网震级的转换关系 |
3.4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震级标度的统一 |
3.5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资料完整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时段地震台站分布和地震监测能力 |
4.3 地震震中定位精度分析 |
4.3.1 各类地震定位精度随时间的变化 |
4.3.2 不同区域内地震定位精度的评估 |
4.4 删除前、余震 |
4.5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 |
4.5.1 地震目录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 |
4.5.2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时间分布特征 |
4.5.3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空间分布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参数 |
5.1 引言 |
5.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构造背景 |
5.3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5.3.1 研究区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带的划分和调整 |
5.3.3 近海大陆架海域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5.3.4 远海各地震统计区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5.3.5 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5.4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
5.4.1 b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
5.4.2 MLE和LS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5.4.3 近海大陆架海域和远海各地震带的b值和V_4值 |
5.4.4 俯冲带地区的b值和V_4值 |
5.4.5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对比和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我国海域及邻区M_S≥7级地震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图件 |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大震与重力异常突变带、活动断裂带关系及其流变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 |
2 中国及邻区近年来与大震和巨震相关的重力异常和活动断裂分布 |
2.1 昆仑山巨震 (Ms8.2) |
2.2 墨脱巨震 (ML8.6) |
2.3 汶川巨震 (Ms8.2) 和芦山大震 (Ms7.0) |
2.4 花莲大震区 |
2.5 日本宫城巨震 (Mw9.0) |
2.6 EIGEN-6C重力模型计算结果与对比 |
3 产生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 |
3.1 深部物质突变、板块碰撞 |
3.2 活动断裂带对地震震源的制约 |
3.3 龙门山地区的地球物理性质和深部构造特征 |
3.4 其它地区深部构造特点 |
3.5 深部构造特征总结 |
3.6 不同的解释 |
3.7 看法及讨论 |
4 启示与总结 |
四、我国台湾岛的地震构造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台湾岛的地震构造特征[J]. 张裕明. 地震地质, 1979(04)
- [2]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D]. 谢卓娟.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3]论全球地震构造系统[J]. 马宗晋. 地球科学, 1982(03)
- [4]华北地区航磁图像处理结果和地震构造解释[J]. 余钦范,马杏垣. 地震地质, 1989(04)
- [5]中国海洋地震灾害研究进展[J]. 杨港生,赵根模,邱虎. 海洋通报, 2000(04)
- [6]华南岛弧系统的近期活动[J]. 张虎男. 华南地震, 1996(03)
- [7]欧亚地区现代板块构造边界和强震活动带[J]. 张裕明,汪良谋,董瑞树.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03)
- [8]欧亚地区现代板块构造边界和强震活动带[A]. 张裕明,汪良谋,董瑞树. 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0), 1984
- [9]泉州—汕头地震带与菲律宾板块[J]. 张虎男,陈伟光. 地震, 1983(05)
- [10]大震与重力异常突变带、活动断裂带关系及其流变模型[J]. 周志鹏,杜秋姣,梁青,王杰,曾佐勋,王雄.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