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和太国的军事政变(论文文献综述)
沈俊鑫[1](2021)在《泰国(1992-2020)文武关系演变及对民主转型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
齐雄伸[2](2021)在《埃尔多安执政时期土耳其对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自二战结束伊始,土美关系在中东地区扮演着重要的双边关系,影响中东地区和平进程和国际舞台上重大议题的走向。土耳其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盟友体系和推行“西式民主”的桥头堡,而美国是土耳其扩大中东影响力和参与全球改革历程的重要依仗。而进入新世纪,美土关系呈现出日益疏离状态,基于国家利益双方出现“冲突合作”交流模式,尤其是埃尔多安领导下的土耳其,该模式在美土双方外交中显得十分清晰,与美国关系呈现出陡然下降式特点。本文通过历史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在“冲突合作”的视角下研究埃尔多安执政时期土耳其对美的政策、特征和效果评估,总结出对美政策的目标及内容。正义与发展党(AKP,以下简称“正发党”)执政伊始,土耳其外交开启“战略深度”时代,转变原有“西式化”道路,保持与邻友好政策回归中东。与美国中东战略利益出现分歧后,土耳其毅然进军伊斯兰世界,恢复或者维护同西亚北非各国的国家关系。再者,“阿拉伯之春”爆发把土美关系推到顶峰,美国赞誉“土耳其模式”为中东典范,代表西式民主应对社会危机的成功案例。随后,“战略深度”主义面对复杂的中东局势的优势能力逐渐消退,库尔德民族问题出现地区化、国际化特点并渗透到土美交流机制当中,两国关系的信任赤字扩大而跌入冰点,土耳其社会也出现诸多问题。由此,土美关系进入新阶段,进而发生暗指美国参与推翻埃尔多安政府的军事政变。土耳其在扩大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层面需借助美国全球体系,而美国维护中东盟友体系和制度也需土耳其的加入。对美政策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但是,土美双方会在“冲突合作”模式中开展未来的合作交流。本文(除了引言)共有四大部分:其一,通过对国内外大环境梳理,初步探析美土关系变化历程及其相关节点。美土关系经历由正发党执政初期虽有分歧但关系相对融洽时期,进而“阿拉伯之春”席卷西亚北非地区,美土关系信任赤字逐步扩大,双方关系进入到骤然紧张的地步。其二,归纳和总结埃尔多安政府对美政策的目标及内容。从安全、政治身份和经济等领域,全面概括土耳其对美外交重点所在。在“冲突合作”模式下,土耳其意欲打造“安全”导向型外交并积蓄“博弈资本”,谋取参与地区局势发展的“指导权”;重新定义土耳其的身份和国际角色,修复和维护国际形象;发展经济、积蓄国家实力,实现土耳其“国家愿景”。其三,分析埃尔多安政府对美政策转变的原因。首先,在复杂且多变的国内环境中,土耳其因库尔德分裂主义扩散,其领土完整与主权统一受到挑战。其次,由于军事政变削弱埃尔多安政府的执政基础,使得土美信任赤字急剧扩大。再次,在次区域层面,土耳其与以色列外交关系是美土关系的缩影和典型“风向标”,与以色列关系变化深刻影响着土美关系的质量;叙利亚战争等中东地区复杂的冲突,为土耳其输出国家实力和扩大国际影响力提供重要的机遇窗口,也拨动域内外政治力量的决策方向;在国际层面,世界秩序正处在深刻的转型期,同样反映在美国的中东政策上,导致土美关系不断出现新情况;全球经济复苏方兴未艾,而新兴经济体发展成果具有强劲的吸引力,土耳其经济急于脱困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其四,评析与展望。总结出土耳其对美政策优势与不足以及展望,国际环境和地区次环境对于土耳其国家转型和转变与美外交政策提供相对有利的环境。“美俄土”和“俄土伊”协作机制使得安卡拉针对不同问题进行“选择式”外交,但因自身能源和国力透支的因素,使其长臂管辖能力遭受一定损失。未来的土美关系会出现不断冲突和矛盾,但是基于国家利益考量,双方会通过各种机制展开磋商和合作,呈现出“冲突合作”模式。
普和丽[3](2021)在《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发展态势与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湄公河流域是特殊而复杂的问题区,是集资源、政治、经济、人文、宗教、族群等多重关系于一体的复合区,也是中国跨流域合作的典型区。近年来,由于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各国地缘政治环境变动态势没有准确的把握和预判,导致缅甸密松电站搁浅、老挝的中资橡胶种植受到国际的抹黑、中资企业在越南被打砸抢及排华运动不断掀起、中老泰湄公河航道疏浚在泰国受到强烈反对等一系列问题出现。针对这些问题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中所面临的地缘困境,梳理湄公河流域各国地缘政治环境发展态势,进而提出精准的应对策略势在必行。首先从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研究区的地理概况,阐述了与研究高度相关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解析的思路与框架,对流域地缘政治环境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并对当前域内地理环境、域际地缘关系、域外地缘结构及国别地缘体进行了深刻剖析。其次,提炼出当前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动态势。最后,提出几点应对策略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域内地理环境层面。当前湄公河流域传统安全依旧存在,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安全问题碎片化趋势明显。同时,缅甸、泰国等域内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前景扑朔迷离;(2)域际地缘关系层面。受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分离状态、民族武装与政府冲突不断、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域内部分国别地缘政治环境极其脆弱,对外地缘依赖日益加剧,地缘政治、地缘军事、地缘经济及地缘文化依赖源呈现分离势头;(3)域外地缘格局层面。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深入实施、印度东进政策的持续推进、日本战略重心的渐进南移及俄罗斯近期在东南亚的活动等域外大国地缘战略的施动,湄公河流域成为多元力量的地缘战略交汇区,地缘结构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秩序愈发不稳。同时,流域内国际非政府组织高度聚集,地缘政治活动日益频繁,非但没有优化域内地缘政治环境,反而使其每况愈下。针对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中各要素新的发展态势,未来流域内国家应汇聚合力,做到如下:(1)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命运共同体;(2)搭建非传统安全问题协同治理的集约化平台;(3)阻断流域内问题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势头;(4)寻求流域内政治体制改革的智慧推进路径;(5)动态监测非政府组织(NGO)在流域内的活动。文章构建了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环境的解析方案,并对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系统实施动态解析,凝练出其变动态势,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可为国家、相关部门及企业投资地缘风险评估提供研判的依据和政策建议,以增强我国主导周边区域治理的能力。
杨子仁[4](2021)在《延续与差异:菲律宾南海政策比较研究(2010-2020)》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南海主权争端是中菲关系的“重头戏”,也是影响南海地区局势的重要因素。阿基诺三世执政期间,在短暂延续上届政府的南海政策后,逐步接轨美国亚太战略,菲律宾南海政策呈现出“激进化”的态势。中菲间爆发“黄岩岛”事件,并且围绕“南海仲裁案”展开长达数年的外交拉锯战,南海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南海逐渐沦为大国博弈的重要场域,地区局势骤然紧张。菲律宾国内的政权交替成为南海地区局势转圜的关键节点。杜特尔特就任总统以来,菲律宾南海政策从“联美制华”向“严守中立”转变,风格务实、手段多元、大国平衡成为杜特尔特政府南海政策的典型特征。由于国内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借力中国,加之来自美国的安全承诺难以兑现、中国南海维权的力度和决心提升以及东盟对成员国激进行为的内部约束,杜特尔特政府不得不“柔化”其南海政策;然而,“南海仲裁案”的客观存在以及菲律宾国内政治保守派的掣肘为菲律宾南海政策的“柔化”规定了限度,杜特尔特必须安抚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在南海问题上保持适度强硬以维持政权合法性和稳定性。总体来说,2010至2020年期间,菲律宾政府的南海政策兼具延续性与差异性,杜特尔特政府对阿基诺三世政府的“激进化”南海政策既有继承也有修正。杜特尔特政府延续了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南海政策目标,适度柔化政策手段,寻求主权争议的政治解决,改变同中国对抗的姿态,主动为南海问题降温,开启了中菲关系转圜提升的历史机遇期。中菲两国应把握机遇,进一步缩小主权争端在中菲关系中的所占比重,强化经济关联,加深政治互信,加快“南海行为准则”谈判进程,建立地区争端管控机制和行为规范,使南海真正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Ramazan (?)amil A(?)ak[5](2020)在《正发党执政时期土耳其的对华关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耳其民族和中华民族是两个古老的民族,它们位于欧亚大陆的两个极端。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就有着频繁的交流,在21世纪中更是如此。本文主要分析土耳其正发党执政期间对华政策的发展演变。2002-2006年间,正发党政府在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的战略指导下,优先考虑了发展欧盟与土耳其的政治、经济、军事关系,而土耳其对华贸易逆差增加的主要因素结果形成了土耳其对“中国威胁”的看法。正发党政府无法实现加入欧盟的目标,自2006年以来一直希望发展土中关系,特别是希望减少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此后,由于双方高层互访增多,两国关系在各个领域开始发展。2009年,土耳其前总统居尔访华后,两国关系预计会有新的发展。在此期间,双边高层军事谈判和两国部长的互访产生了积极影响。两国关系随着中国总理温家宝于2010年10月7日访问土耳其时发展成为战略伙伴关系。两国战略合作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土耳其在2010年与中国进行了军事演习,演习后得到了北约的大力回应。土耳其和中国从2010年开始的战略合作,在2013年宣布的“一带一路”项目双赢政策的框架内,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这个项目不仅增进了两国经济关系,从而推动了两国人民文化和历史联系,也增进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土耳其2013年曾决定从中国购买34亿美元导弹防御系统,但在北约强烈回应后,于2015年取消了招标。2002年,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为16亿美元。2018年,这一总额为236亿美元。然而两国之间有严重的贸易逆差,为了消除这一问题,土耳其需要实施长期战略计划。尽管近年来两国关系有所发展,但两国之间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两国在中东和中亚战略上有所不同。应该为两国建立协商和对话机制,以加强在第三国的合作。
朱丹炜[6](2020)在《西非区域安全治理与中国—西非安全合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战结束后,非洲的安全形势发生了新变化。过去被两极格局掩盖的诸多安全隐患开始发酵,国内冲突逐渐取代国家间冲突成为主要的安全威胁。政变、内战、饥荒、难民潮、疾病、部族冲突等问题支配着非洲的安全议程。区域内国家地理上的相邻性更使这些安全问题具有了外溢性,一国的国内冲突往往蔓延至其他国家,从而威胁到整个区域的安全与稳定。西非作为非洲爆发冲突最为频繁的次区域之一,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武装暴力冲突。这些国家由于国力弱小、国家机制不健全,不仅难以独自应对冲突,并且常常受到邻国冲突波及,必须借助集体的力量维护自身的安全。在此背景下,西非国家经济共同逐渐承担起维护本地区安全与稳定的职能。以1999年《关于冲突预防、管理、解决、维和与安全的协定》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西非安全治理机制,不仅是非洲第一个综合性、多维度的区域和平与安全机制,也是区域组织将人道主义干预原则正式编入法律文件,并且将武力防止民选政府被推翻行为合法化的首次实践。西共体对一国内部冲突的介入打破了以往不干预国家内部事务的传统,在解决安全问题的同时也开始将发展议题,尤其是民主与善治纳入到框架中来。近年来西共体探索积极维护和平的路径,在冲突预防、早期预警与反应机制等议题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西共体安全机制的构建凸显了综合安全在区域安全治理中的重要性。新的区域安全治理较之传统的集体安全,在安全的指涉对象、安全的领域、安全的手段等方面上均有了突破,呈现出多元、综合、开放等特征。西共体在实践中越来越重视“人的安全”,将多种类型的安全议题纳入到治理体系之中,还实现了与非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联动治理。此外,西非的安全治理还有域外行为体的参与,一些大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海外利益的增长,中国正在加强与西共体和西非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帮助其提高自主建设和平与安全的能力。本文将从区域安全治理的视角出发,分析和探讨西共体安全治理在机制与实践层面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与西非安全合作的特征与趋势。文章首先对区域安全治理的理论框架以及西非安全问题类型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区域安全治理的特征,包括治理主体多元分层,与国家、区域乃至全球治理联动,超越传统安全议程范围;引入区域协调机制、区域管理机制和区域监测机制作为区域安全治理的运行机制。随后分析西非地区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及产生原因,发现目前西非安全形势仍不乐观,国际化的国内冲突,尤其是恐怖主义问题已成为西非地区最主要的安全挑战。其次,探究西共体为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在机制与规范上的应对措施,包括西共体向安全领域转型的动因、过程与特点,认为西共体的区域安全治理在机制层面表现出综合治理的特征,形成了以调解和预防性外交为核心的区域和平与安全架构,安全规范出现了从政权安全向人的安全转变的趋势,公民社会积极参与,呈现出从区域到全球的多层安全治理图景。再者,分析西共体在解决冲突问题中的实践,选取2012年至2013年的马里危机作为研究案例,剖析西共体作为区域内最主要安全架构如何运用自身机制发挥作用、处理成员国军事政变与武装冲突问题。维和能力的严重欠缺是西共体在冲突治理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需要借助多边合作与区域间合作的模式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比较中国和法国在与西非安全合作上的异同,发现尽管法国在与西共体的合作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超过中国,但其深度介入西非安全事务甚至在一些问题上单边主义的做法不适合中国全面借鉴。未来中国参与西非安全治理还存在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尤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可以发挥建设性作用。
潘晓婷[7](2020)在《1973年以来泰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军人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军队是泰国政治民主化历程中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至今在本国的多元化政治力量斗争中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在1973年民主运动以前,国家政权基本掌握在军人手中,宪政体制徒有其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新阶层力量的崛起,军人的威权统治开始受到民主因素的制约,其干政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包括与王室结成非正式联盟、与文人技术官僚共同执政、通过组建或支持政党参政和以“司法政变”打击敌对政党等,以维持自身的执政合法性。由于时代的变化和民主力量冲击的不断加剧,军人的主要政治角色也越发保守,由威权政治转型时期政党政治的主导者逐渐转变为文人政治时期的民主中断者,再转变为新旧政治力量对决时期的秩序保卫者与民主机制的破坏者。军人角色的复杂性也对泰国政治民主化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既包括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经济、调节政党纠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包括破坏民主机制、中断民主进程等方面的不良影响。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制约、低度的民主制度化水平和军方的自身优势等因素,民主政治难以稳定而持续地发展,军人对泰国政治也产生了持久性的影响。这种政治困境的根源在于泰国未考虑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而过度依赖和效仿西方民主模式,国内各方政治力量只是将“民主”作为政权夺利的手段而非公平竞争、共商国是的基本原则。只有立足本国国情,并与民主的根本原则相结合,泰国才能走出一条稳妥有效的民主康庄大道。
龙武[8](2020)在《菲律宾对美军基地撤离态度研究(1986-1991)》文中研究表明1991年,美国政府与菲律宾政府之间有关军事基地续约谈判的工作失败,美国军事基地限期撤出菲律宾。这一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美军基地撤离菲律宾是20世纪美国外交史上的一个十分特别的案例,此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调整都是主动的,然而菲律宾军事基地的搬离则是唯一的一次被动行为。这一切都发生在科拉松·阿基诺执政时期。阿基诺时期是菲律宾政治从独裁走向民主重建的最初阶段。经历了十几年独裁统治的菲律宾民众十分渴望民主,在菲律宾各方势力的推动下,阿基诺夫人走到了台前,接过了带领菲律宾人民重建民主政治的重任。在六年的总统生涯里,阿基诺夫人重建和巩固了民主制度,但是由于国家的负债和积弊,经济重建工作举步维艰。阿基诺夫人走上了马科斯的老路,试图通过支持美军基地继续留在菲律宾的做法来换取美国的经济援助。菲律宾民众和非政府组织在反马科斯独裁的运动中逐渐成长,反马科斯的经历增加了他们对美国这个曾经作为马科斯政权支持者的反对情绪。在民主重建时期自由的政治环境里,以菲律宾无核联盟为代表的反美军基地组织蓬勃发展,凭借着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去宣传和组织民众,形成了一支势力庞大的反基地力量。国会中的大部分参议员曾遭受马科斯迫害或曾参与反马科斯运动,有着较强的民族主义情绪。在反基地的非政府组织的游说和群众性游行示威的压力下,参议院尊重了民众的意愿,否决了两国有关延期撤离美军基地的新协定。文章从科拉松·阿基诺时期,菲律宾总统、参议院和非政府组织对美军基地的态度为切入点,探究他们对基地撤离各自所持的观点以及背后的原因,揭示菲律宾在这一时期的新变化和致使美军基地撤离的主要原因。
穆春唤[9](2020)在《美国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在美国的国际战略中一直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也是美国建立和维持全球统治地位必然要涉足的重点区域。美国自冷战时起,就试图通过和中东地区各种类型政治行为体之间的联系来参与这个地区的事务,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与中东地区库尔德武装组织之间的关系。多年来,美国始终关注中东地区不同国家的库尔德武装组织,并根据自己与这些库尔德武装组织所在国家的关系或局势,来制定针对这些库尔德武装组织的不同政策。本文主要是从威胁认知理论的视角,来分析美国在规避威胁、遏制威胁以及消灭威胁等动机的驱使下,对中东地区不同国家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作为一种客观现实,美国对中东地区不同国家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是多元的。既有正向关系的支持、合作以及接触,也有反向关系的打压与制裁。在此基础上,政策实施的深度和广度也存在差异。而这些政策的形成与差异的产生,都和美国的威胁认知具有重要的内在联系。首先,威胁认知是导致美国对不同国家库尔德武装组织开展合作、支持和接触,或是打压、打击和制裁等基本政策的主要原因。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积极支持与合作政策,主要源于美国对冷战时期苏联共产主义势力对伊拉克的影响,还有伊拉克极权主义政权在海湾地区的扩张以及穆斯林什叶派势力在伊拉克的增长等一系列威胁认知。同样,美国积极支持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是感受到了叙利亚内战中“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崛起在中东地区对美国构成的巨大威胁。小布什政府和特朗普政府将伊朗视为中东地区的主要安全威胁,而与伊朗库尔德武装组织进行了接触。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对伊朗的威胁评估显着下降,同时对库尔德武装组织自由生活党的威胁认知相对上升,因此,将该组织列入了恐怖主义组织名单进行制裁。对于土耳其库尔德武装组织,美国主要是考虑到与土耳其的同盟关系,因而支持土耳其政府镇压库尔德工人党,并将该组织列入恐怖主义名单予以制裁。其次,威胁认知对美国的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具有限制作用。中东地区库尔德武装组织所追求的违反国家主权原则的民族分离主义目标,影响着美国对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威胁认知,因此,美国在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采取支持与合作政策时,谨慎把握对这些组织的支持限度,尽量降低库尔德民族主义对地区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威胁。最后,威胁认知也影响到美国对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性质。就美国与伊拉克和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合作而言,考虑到伊拉克的地缘重要性和伊拉克什叶派威胁的长期存在,因而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合作政策更具有战略性;而由于“伊斯兰国”组织威胁的短期性和非关键性,因此美国基于反恐战争与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形成的合作关系则侧重于战术性。本文通过威胁认知理论对美国针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所做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美国作为国家行为体对于中东地区库尔德武装组织所代表的非国家行为体制定政策时的威胁认知考量。并从中认识到美国对于中东地区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之所以存在如此巨大差异,根本原因就是美国对待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并非是为了支持库尔德民族的自治与独立,而是从威胁认知出发来更加有效地维护美国自身在中东地区的霸权。从论文研究的创新来说,这种研究的视角和研究结果,不仅是一种学术上的探讨,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陈行[10](2020)在《美国对伊拉克政策研究(1958-1960)》文中研究说明1958年1月,艾森豪威尔政府出台NSC5801/1号文件,将支持伊拉克哈希姆王朝等阿拉伯亲西方保守政权确立为限制纳赛尔以及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不断扩大的影响力的方式。1958年的“7月14日革命”成功推翻了哈希姆王朝的统治。由于认为伊拉克保守政权的倒台象征着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力量已经无法阻挡,为避免苏联借由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力量进一步扩大对中东地区的影响,进而威胁到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艾森豪威尔政府在1958年11月出台的NSC5820/1号文件中放弃了NSC5801/1号文件中限制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计划并开始寻求与民族主义者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试图将其引导至对西方有利的轨道上来,并将对伊政策由对哈希姆政权的支持调整为对卡塞姆政权的“观望”。进入1960年以后,随着卡塞姆逐步巩固了其政权,并采取行动限制了国内共产党的发展,伊拉克与西方的关系出现了缓和的迹象。NSC6011号文件重申了对伊拉克的观望政策,并试图通过开展人员和信息交流活动,潜移默化地对伊拉克施加影响,继而将其引导向更加中立的立场上来。1958-1960年美国对伊拉克政策的调整的根源在于美苏两国的对抗,苏联支持阿拉伯民族主义并试图借以削弱西方国家在中东地区的存在,美国政府限制苏联影响力的扩大并希望维持中东地区的稳定,以保障石油对西欧国家的供应。艾森豪威尔政府内部对纳赛尔以及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负面的看法限制了美国与埃及以及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之间进一步的和解与合作。卡塞姆与苏联之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并在与国内亲纳赛尔分子的斗争中利用伊拉克共产党的力量,使艾森豪威尔政府产生了对“共产主义危机”的担心。伊拉克国内持续动荡的局势使得艾森豪威尔政府难以找到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方式,只能依赖纳赛尔间接地对伊拉克局势施加影响。这些原因共同促成了艾森豪威尔政府在1958-1960期间对伊政策的调整。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伊拉克采取的观望政策促进了卡塞姆政权与西方关系的短暂缓和。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在短时间内处于一种较为平静的阶段。但是由于美国并没有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与伊拉克之间的关系,限制了美伊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导致美伊关系在经历了短暂的缓和后再度紧张。美国的对伊拉克的观望政策使得伊拉克并没有完全倒向苏联,苏联的中东政策在短暂地将重心调整为支持伊拉克后又重新调整为支持埃及。伊拉克没有在苏联的支持下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导致其统治者必须依赖军队的支持以巩固政权,这为伊拉克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隐患。1958-1960年美国对伊政策的调整对现阶段我国的外交活动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二、美国和太国的军事政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和太国的军事政变(论文提纲范文)
(2)埃尔多安执政时期土耳其对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价值 |
1.学术价值 |
2.应用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重点、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1.重点 |
2.创新点 |
3.研究方法 |
一、埃尔多安执政时期土耳其对美政策的历程 |
(一)前“阿拉伯之春”时期 |
1.植根于地缘政治理念的“战略深度”主义 |
2.国家战略意图差异导致双方关系处在矛盾状态 |
(二)后“阿拉伯之春”时期 |
1.以民族主义为外交指导思想进一步放大双方的国家利益差异 |
2.中东局势发展动态诱使美土双方关系降至“冰点” |
二、埃尔多安执政时期土耳其对美政策的内容 |
(一)优化美式安全格局,谋取地区发展的“指导权” |
1.“以安全先行”,优化土耳其安全网络结构 |
2.借助中东复杂局势,谋求大国博弈格局中的有利地位 |
(二)重新定义土耳其的角色,维护国家形象 |
1.奠定共同的价值观和公民身份,稀释美国精神对社会干预作用 |
2.独立于美国防务体系外,积极修复与西亚北非地区国家关系 |
(三)发展经济、积蓄国家实力,实现土耳其“国家愿景” |
1.转化市场模式,缓解对以美主导国际市场依赖 |
2.巩固海外经济辐射力参与全球市场格局建设 |
三、埃尔多安执政时期土耳其对美政策的动因 |
(一)复杂且多变的国内环境影响 |
1.领土完整与主权统一受到挑战 |
2.军事政变使得美土信任赤字急剧扩大 |
(二)充满危机的中东地缘环境 |
1.与以色列关系深刻影响着美土关系 |
2.叙利亚战争拨动域内外政治力量的决策方向 |
(三)国际秩序正处在深刻的转型期 |
1.美国的中东政策 |
2.新兴经济体发展成果具有强劲的吸引力 |
四、埃尔多安执政时期土耳其对美政策的评析与展望 |
(一)实施对美政策的有利条件 |
1.大国博弈下的战略机遇 |
2.地区层面的国家实力 |
(二)实施对美政策的制约因素 |
1.与大国关系的脆弱处境 |
2.透支式的施政策略 |
(三)土耳其对美政策的展望 |
1.地区博弈态势进一步维持 |
2.土与美及其盟友保持“斗而不破”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发展态势与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缘政治是当今政治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
1.1.2 湄公河流域国家是中国周边重要的地缘共同体 |
1.1.3 近年来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发展态势扑朔迷离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地缘政治研究方面 |
1.3.2 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研究方面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及拟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图 |
1.5.2 拟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地理环境 |
2.1.3 社会经济文化环境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地缘环境理论 |
2.2.2 地缘安全理论 |
2.2.3 非传统安全理论 |
2.2.4 相互依赖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环境解析 |
3.1 解析思路与框架构建 |
3.1.1 解析思路 |
3.1.2 框架构建 |
3.2 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环境的历史变迁 |
3.2.1 冷战时期 |
3.2.2 冷战后至2013 年 |
3.2.3 2013 年至今 |
3.3 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环境现状解析 |
3.3.1 域内地理环境 |
3.3.2 域际地缘关系 |
3.3.3 域外地缘结构 |
3.3.4 国别地缘政治环境分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环境发展态势 |
4.1 安全问题碎片化 |
4.1.1 传统安全问题依旧存在 |
4.1.2 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
4.2 域外地缘政治势力介入加剧 |
4.2.1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印太战略的实施 |
4.2.2 印度“东进”政策的推进 |
4.2.3 日本地缘战略重心的转移 |
4.2.4 俄罗斯新时期在东南亚的活动 |
4.3 政治体制改革之路前景堪忧 |
4.3.1 域内多种政治力量的并存 |
4.3.2 西方国家的干预加强 |
4.4 域内问题国际化趋势显着 |
4.4.1 缅甸的民主化呈国际化趋势 |
4.4.2 越南与中国南海争端国际化 |
4.4.3 其他国际化动向 |
4.5 非政府组织活动频率增加 |
4.6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依赖源分离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环境变动的应对策略 |
5.1 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命运共同体 |
5.2 搭建非传统安全问题治理的跨境集约平台 |
5.3 阻断流域内问题的国际化方向发展势头 |
5.4 探寻域内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智慧推进路径 |
5.5 动态监测非政府组织(NGO)在流域内的活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延续与差异:菲律宾南海政策比较研究(2010-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本文结构 |
第一章 阿基诺三世政府时期菲律宾南海政策 |
第一节 阿基诺三世政府时期菲律宾南海政策的形成 |
一、中菲关系“黄金时期”的短暂延续 |
二、对接美国亚太战略与政策激进化 |
三、适度收缩 |
第二节 阿基诺三世政府南海政策的目标 |
一、国内政治清算 |
二、赢取国内利益集团支持 |
三、抵消中国南海地区实力优势 |
第三节 阿基诺三世政府南海政策的特点 |
一、倚美制华 |
二、推动南海问题东盟化、国际化 |
三、行为激进但意志薄弱 |
第二章 杜特尔特政府时期菲律宾南海政策 |
第一节 杜特尔特政府时期菲律宾南海政策的形成 |
一、表态强硬占据主动 |
二、行为低调释放和解信号 |
三、明确政策合作导向 |
第二节 杜特尔特政府南海政策的目标 |
一、维持南海既得利益 |
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
三、保障外交独立自主 |
第三节 杜特尔特政府南海政策的特点 |
一、风格务实 |
二、手段多元 |
三、平衡大国力量 |
第三章 菲律宾南海政策的延续性与差异性 |
第一节 延续性:寻求国家利益最大化 |
一、坚持南海主权主张 |
二、固化南海利益 |
三、巩固美菲防务合作 |
第二节 差异性:政策手段趋向“柔化” |
一、淡化中菲南海主权争端 |
二、避免在中美间“选边站” |
三、坚持政治渠道解决南海主权争端 |
第四章 杜特尔特政府南海政策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保持适度强硬有利于提升政权合法性 |
一、南海仲裁案的客观制约 |
二、政治压力集团的掣肘仍存 |
三、迎合国内民族主义情绪 |
第二节 对国内发展议题重要性的认知提升 |
一、经济发展惠及民众的诉求上升 |
二、禁毒反恐运动希望得到中国支持 |
第三节 “激进化”政策可操作性下降 |
一、美国安全承诺的强度与可信度不足 |
二、中国反制倾向上升 |
三、南海问题“东盟化”的正向效应显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正发党执政时期土耳其的对华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一章 正发党的对华政策 |
第一节 2002-2009年相互认可-蜜月时期 |
第二节 2009-2010年危机时期 |
第三节 2010-2015年战略合作期 |
第四节 2016年7月15日政变后的关系 |
第二章 正发党执政时期的土-中安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正发党执政时期双边安全关系 |
一、正发党执政时期的双重军事访问 |
二、正发党时期军事技术领域的关系 |
三、正发党时期两国军事行动关系 |
第二节 土耳其与中国军事关系影响因素 |
一、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 |
二、中东和中亚恐怖事件增加 |
三、土耳其探索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多样性 |
第三章 正发党执政时期土-中经济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正发党执政时期双边经济关系 |
一、2002年正发党执政初期的土中双边经济关系 |
二、2010年以后土中两国的经济战略合作 |
三、丝绸之路项目下的双边经济关系 |
第二节 影响土耳其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因素 |
一、正发党政府的欧盟政策与中国威胁 |
二、中国经济增长与土耳其的外部需求的多样化 |
三、地理位置对丝绸之路项目的重要作用 |
第三节 两国间的贸易不平衡 |
一、贸易不平衡的原因 |
二、消除贸易不平衡的建议 |
第四章 土中关系在中东与中亚地区的冲突与协调 |
第一节 两国在中东地区问题上的冲突与协调 |
一、阿拉伯之春与两国中东政策的差异 |
1、利比亚内战 |
2、埃及政变与后来 |
3、叙利亚内战 |
二、东地中海和塞浦路斯问题 |
三、建议 |
第二节 两国在中亚地区问题上的冲突与协调 |
一、突厥主义下的从亚得里亚海到中国长城的土耳其世界话语和土耳其榜样 |
二、21世纪土耳其在中亚的积极外交政策 |
三、建议 |
第三节 土耳其在中东中亚地区的政策与活动对土中关系影响 |
第五章 结论:土中关系的前景 |
参考文献 |
(6)西非区域安全治理与中国—西非安全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 |
2、国外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西非安全问题特点与原因 |
一、区域安全治理的理论框架 |
二、西非三类安全问题及特点 |
1、大规模武装冲突 |
2、政权更迭相关的安全问题 |
3、其他非传统安全问题 |
三、西非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 |
第二章 西共体安全治理体系的演进 |
一、从区域经济组织到区域安全治理机构 |
1、西共体区域机制的初创 |
2、西共体集体安全的建设 |
3、西共体安全治理的转型 |
二、西共体区域安全治理机制与规范 |
1、冲突预防与解决 |
2、民主与善治 |
3、非传统安全 |
三、西共体区域安全治理机制的特点 |
第三章 西共体在马里危机中的区域治理实践 |
一、马里问题的背景 |
二、马里危机中的西共体多层次合作治理 |
1、西共体与马里的协调 |
2、西共体与非盟的协调 |
3、西共体与区域外行为体的合作 |
三、评价 |
第四章 区域安全治理视角下的中国与西非安全合作 |
一、中国-西非安全合作历程与特点 |
二、法国-西非安全合作比较分析 |
三、未来中国-西非的安全合作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1973年以来泰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军人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相关理论 |
五、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1973年以来泰国政治民主化历程 |
第一节 “开放政治”时期(1973-1976) |
一、学生与军人的对抗 |
二、“民主试验”及其失败 |
第二节 过渡型军人政权时期(1976-1988) |
一、文人代理政府的“倒退” |
二、温和军人政权的“半民主政治” |
第三节 文人政治时代(1988-2001) |
一、民主的重启与军人的负隅顽抗 |
二、文人政府的频繁更替 |
第四节 新资本集团与传统势力的对抗时期(2001至今) |
一、他信文人政府的惠民施政 |
二、后他信时代新旧势力的对决 |
第二章 泰国民主化进程中的军人干政及其特点 |
第一节 1973年以来的军事政变 |
一、1976年军事政变 |
二、1991年军事政变 |
三、2006年和2014年军事政变 |
第二节 1973年以来的军人执政 |
一、炳·廷素拉暖政权(1980-1988) |
二、巴育·占奥差政权(2014-2019) |
第三节 军人干政的行为特点 |
一、与王室建立非正式联盟 |
二、利用政党身份参政 |
三、军文共治 |
四、以“司法政变”夺权 |
五、军人干政的周期性 |
第三章 军队在泰国民主化进程中的角色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军队在泰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角色变化 |
一、政治转型时期:政党政治的主导者 |
二、文人政治时期:民主进程的中断者 |
三、新旧集团对抗时期:政治秩序的保卫者与民主机制的破坏者 |
第二节 军队在泰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积极影响 |
一、维持政治社会秩序稳定 |
二、促进经济现代化 |
三、调节政党纠纷 |
四、缓冲民主化速度 |
第三节 军队在泰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消极影响 |
一、军人威权破坏民主机制 |
二、军事政变影响泰国国际形象 |
三、军人干政难以解决城乡对立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菲律宾对美军基地撤离态度研究(1986-199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国驻菲律宾军事基地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美菲军事基地的建立和价值 |
一、美菲军事基地的建立 |
二、美菲军事基地的价值 |
(一) 两大核心基地的服务价值 |
(二) 两大核心基地的战略价值 |
第二节 科拉松·阿基诺执政前的收回基地谈判 |
一、菲律宾独立至马卡帕加尔时期 |
二、马科斯时期 |
第二章 科拉松·阿基诺时期菲律宾的新变化 |
第一节 民主政治的重建 |
一、民主是必由之路 |
二、《1987年宪法》和全国大选 |
三、应对军队政变的挑战 |
第二节 民众情绪的高涨 |
一、反马运动中提升的民族自信 |
二、反马运动中激化的反美情绪 |
第三章 科拉松·阿基诺政府对美军基地的态度 |
第一节 总统科拉松·阿基诺 |
一、总统态度由反对变为支持 |
二、态度转变的原因 |
(一) 经济因素 |
(二) 军队和国防因素 |
(三) 个人因素 |
第二节 国会参议院 |
一、半数以上参议员反对续约 |
二、议员反对的原因 |
(一) 反马科斯经历形成的反美情绪 |
(二) 维护宪法的尊严 |
(三) 其他因素 |
第四章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对美军基地的态度 |
第一节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概况 |
一、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历史回溯 |
(一) 起步阶段 |
(二) 发展阶段 |
(三) 繁荣阶段 |
二、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特点 |
(一) 以小型化、地方性组织为主 |
(二) 热衷于政治竞选 |
第二节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态度 |
一、菲律宾无核联盟 |
二、菲律宾教会 |
三、其他非政府组织的态度 |
(一) 基地清理人民工作队(PTFBC) |
(二) 妇女教育、发展、生产力和研究组织(WEDPRO) |
(三) 全国国际贸易联合会(NCIT) |
第五章 国际外部因素对国内民众态度的影响 |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内部分歧 |
二、苏联对东南亚的新政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美国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创新 |
六、结构内容 |
第一章 研究美国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威胁认知理论与国家行为体对非国家行为体的政策 |
一、对外政策研究的认知方法 |
二、威胁、威胁认知的内涵 |
三、影响威胁认知的一般因素 |
四、影响威胁认知变化的因素 |
五、应对威胁的三种策略:规避威胁、制衡威胁和消灭威胁 |
六、国家行为体对非国家行为体的政策 |
第二节、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的非国家行为体性质 |
一、非国家行为体的内涵 |
二、库尔德武装组织的组织性 |
三、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意识形态 |
四、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治目标 |
五、库尔德武装组织的跨国影响 |
第三节、影响美国威胁认知的因素 |
一、宗教价值观 |
二、民主思想 |
三、人权价值观 |
四、主流意识形态 |
五、国际法观念 |
六、盟友因素 |
七、历史因素 |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战略合作政策 |
第一节、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秘密援助 |
一、美国对伊拉克的威胁认知 |
二、库尔德武装组织暴力革命在伊拉克的兴起 |
三、遏制威胁与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秘密援助 |
第二节、海湾战争后美国与库尔德武装组织合作关系的初步建立 |
一、美国对萨达姆政权的威胁认知 |
二、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在海湾战争前的发展 |
三、美国与库尔德武装组织战略合作关系的初步建立 |
第三节、美国与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战略性合作关系的确立 |
一、“9·11事件”与小布什政府对伊拉克的威胁认知 |
二、库尔德武装组织在伊拉克战争前的发展 |
三、美国与库尔德武装组织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合作 |
四、伊拉克战后格局与美国和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战略合作 |
第四节、美国与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关系的限度 |
一、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威胁认知 |
二、规避威胁与美国七十年代对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有限支持政策 |
三、美国反对库尔德自治区独立公投 |
第五节、威胁特点与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性质 |
一、伊拉克的地缘重要性 |
二、伊拉克战后形势与美国和库尔德武装组织建立战略性合作的必要性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美国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战术性合作政策 |
第一节、叙利亚内战前库尔德运动组织的发展 |
一、内战前叙利亚库尔德人的生存状况 |
二、叙利亚库尔德政党的建立与演变 |
三、新世纪以来叙利亚库尔德政党的发展 |
四、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库尔德政党格局的变化 |
第二节、反恐战争与美国和库尔德民主联盟党的军事合作 |
一、美国对“伊斯兰国”组织威胁认知的形成 |
二、美国在叙利亚反恐战争中的盟友困境 |
三、内战前美国与叙利亚库尔德人的关系 |
四、美国与库民联党在反恐战争中的军事合作 |
第三节、美国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支持政策的限度 |
一、美国对库尔德民主联盟党的威胁认知 |
二、规避威胁与美国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支持政策的限度 |
第四节、“伊斯兰国”威胁特点与美国和库民联党的战术性合作 |
一、“伊斯兰国”威胁的短期性与美国对库民联党的战术性支持 |
二、美国的叙北撤军计划 |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美国对伊朗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接触与制裁政策 |
第一节、影响美国对伊朗威胁认知的因素 |
一、美国对伊朗威胁认知的历史因素 |
二、美国对伊朗威胁认知的文化因素 |
三、美国对伊朗威胁认知的政治因素 |
第二节、伊朗对美国威胁的构成 |
一、伊朗的地缘地位 |
二、伊朗支持政治伊斯兰运动 |
三、构建和扩张什叶派势力范围 |
四、发展核技术 |
第三节、美国对伊朗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变化 |
一、美国对库尔德武装组织威胁认知的构成 |
二、美国对伊朗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双重政策 |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美国对土耳其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打压政策 |
第一节、美国与土耳其的关系 |
一、土耳其的地缘重要性 |
二、冷战时期美土同盟关系的建立 |
三、冷战后美土关系的曲折发展 |
四、中东剧变以来美国与土耳其的紧张关系趋势及其根源 |
第二节、库尔德工人党运动对土耳其的影响 |
一、土耳其早期的库尔德问题与政策 |
二、库尔德工人党在土耳其的崛起及其运动发展 |
三、库工党问题对土耳其内政外交的影响 |
第三节、美国对土耳其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基本政策 |
一、美国对库工党的威胁认知 |
二、美国支持土耳其打击库工党 |
三、美国协助土耳其抓捕奥贾兰 |
四、美国制裁打压库工党 |
本章小节 |
结论 |
一、研究总结 |
二、美国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在美国中东政策中的作用与影响 |
三、美国对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对库尔德运动发展的影响 |
四、库尔德运动对中东政治与社会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英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10)美国对伊拉克政策研究(1958-196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1958-1960 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伊政策调整的背景 |
第一节 NSC5801/1 号文件出台前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中东政策 |
一、“巴格达条约组织”的建立 |
二、苏伊士运河危机 |
三、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出台 |
第二节 NSC5801/1 号文件的出台及美国对伊的支持政策 |
一、NSC5801/1 号文件的出台 |
二、美国对伊拉克哈希姆政权的支持 |
第二章 伊拉克“7月14日革命”与美国对伊政策的调整 |
第一节 伊拉克“7月14日革命”与美国对新政权的承认 |
一、伊拉克“7月14日革命” |
二、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伊拉克“7月14日革命”的反应 |
三、对革命政权的外交承认 |
第二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伊政策的调整 |
一、艾森豪威尔政府对阿拉伯民族主义问题的讨论 |
二、NSC5820/1 号文件的出台与美国对卡塞姆政权的“观望”政策 |
第三章 “共产主义危机”与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伊“观望”政策的延续 |
第一节 伊拉克特别委员会的成立 |
一、卡塞姆政权上台初期的权力斗争 |
二、“共产主义危机”的出现 |
三、摩苏尔叛乱与伊拉克特别委员会的成立 |
第二节 NSC6011 号文件的出台以及美国对伊“观望”政策的延续 |
一、基尔库克骚乱与共产主义危机的消退 |
二、NSC6011 号文件的出台 |
三、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伊拉克“观望”政策的延续 |
第四章 1958-1960 年期间美国对伊拉克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影响 |
第一节 1958-1960 年期间美国对伊拉克政策调整的原因 |
一、冷战格局的制约 |
二、地区局势的变化 |
三、美伊两国国内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1958-1960 年期间美国对伊拉克政策调整的影响 |
一、对全球冷战格局的影响 |
二、中东地区局势趋于缓和 |
三、限制了美伊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
四、为伊拉克现代化进程埋下隐患 |
五、对我国外交的借鉴与启示 |
结语 |
附录1: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2:主要人物中英文对照及职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美国和太国的军事政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泰国(1992-2020)文武关系演变及对民主转型的影响研究[D]. 沈俊鑫.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埃尔多安执政时期土耳其对美政策研究[D]. 齐雄伸.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发展态势与应对策略研究[D]. 普和丽.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延续与差异:菲律宾南海政策比较研究(2010-2020)[D]. 杨子仁. 国际关系学院, 2021(08)
- [5]正发党执政时期土耳其的对华关系分析[D]. Ramazan (?)amil A(?)ak.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6]西非区域安全治理与中国—西非安全合作[D]. 朱丹炜. 南京大学, 2020(02)
- [7]1973年以来泰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军人因素研究[D]. 潘晓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7)
- [8]菲律宾对美军基地撤离态度研究(1986-1991)[D]. 龙武.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美国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研究[D]. 穆春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10]美国对伊拉克政策研究(1958-1960)[D]. 陈行.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