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盛泽镇的用人方略(论文文献综述)
程惠明,金文华[1](1993)在《盛泽镇的用人方略》文中提出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的经济连年来呈超常规的发展态势,全镇工业产值自1990年以来,一直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1992年又突破了30亿元大关。《人民日报》、《半月谈》和《经济日报》等众多的新闻媒介盛赞盛泽镇为“华夏第一镇”。经济的腾飞使盛泽镇的知名度与日俱增,前往参观考察者络绎不绝。然而,面对欣欣向荣的经济景象,人们并未发现盛泽人的奇招妙着,为之叹服的,却是镇党委既平凡又不寻常的用人方略——
程惠明,金文华[2](1993)在《盛泽镇的用人方略》文中研究说明 吴江市盛泽镇的经济连年来呈超常规的发展态势:全镇工业产值1985年为1.6亿元,1990年上升到1 0.42亿元,雄居全国乡镇级经济第一位。1991年猛增到15.67亿元,实现利税1.7亿元,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1992年1~10月,产值已突破25亿元。经济的腾飞使盛泽镇的知名度与日俱增,但前往参观考察者更为叹服的却是镇党委不寻常的用人方略。"以才为本"创大业盛泽,这个历史上曾与苏州、杭州、湖州并称为
胡梦飞[3](2015)在《明清京杭运河沿线水神信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万物之源,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自古以来,关于水神的信仰就非常发达。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水神信仰主要表现为对黄河河神的崇拜。唐宋以后,水神的种类越来越多,相关的记载也越来越丰富。明清时期京杭运河沿线区域水神信仰的盛行,有着深刻的自然和社会原因。由自然地理环境引发的水、旱、潮等灾害是导致各种治水神、祈雨神、潮神信仰盛行的主要原因。漕粮运输及河漕治理的现实需要则成为推动金龙四大王、晏公等运河水神形成及发展的重要因素。水神种类名目繁多,按照其属性及功能可以分为官方运河水神、民间水神两大类。运河水神主要包括金龙四大王、晏公以及数量众多的水利人格神,汶河、泗水、漳河、卫河等与运河相关的自然河神和天然水神也属于运河水神的范畴。在众多运河水利人格神中,以宋礼、白英最具有代表性。民间水神则包括龙王、真武、三官等祈雨神以及数量众多的区域性水神。水神信仰的形成及发展深受儒家思想、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其演变过程呈现出由自然神向人格神转化等特点。明清时期京杭运河沿线区域水神庙宇众多,其分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金龙四大王庙宇的地域分布则和黄河水患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中以黄运交汇、水患严重的苏北地区数量最多。水旱灾害的频发,使得具有治水和祈雨功能的龙神庙宇广泛分布于运河沿线区域。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使得北方地区真武、三官等祈雨神庙宇的数量远多于南方。水神庙宇多设有僧人、道士或庙祝,专门负责庙宇的日常管理和祭祀。水神庙宇多设有供奉庙宇日常开支的祭田或香火田。官方修建的水神庙宇,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官方的拨款和官员的捐助,由皇帝派遣河漕官员或由地方官员定期进行祭祀。民间水神庙宇的经费则主要来源于地方士绅和民众的捐助,祭祀群体多为地方士绅和普通民众。天妃信仰起源于福建,基于海运和河运的重要性,宋元明清时期官方不断对其进行加封。明清时期天妃信仰由东南沿海地区扩展到运河沿线区域,福建商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运河沿线区域的福建会馆内多供奉有天妃神,众多天妃庙宇也都兼有福建会馆的功能。地理环境和现实需要的不同,使得天妃信仰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在众多天妃庙宇中,以淮安清口惠济祠最具有代表性。河漕治理的重要性以及清口重要的地理位置是清朝统治者崇祀惠济祠的主要原因。水神信仰呈现出信仰神秘性、群体普遍性、目的功利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的出现有着深刻的自然和社会原因。水神信仰对明清国家及沿线区域社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明清统治者通过敕加封号、修建庙宇、颁发匾额、撰写祭文、隆重祭祀等手段,把金龙四大王、天妃等与漕运、河工相关的神灵列入国家祀典,并以此神化封建统治,强化皇权,进行社会教化。水神庙宇在为漕运官员和往来漕军提供祭祀场所的同时,水神崇祀也成为治河官员治理河漕的重要手段。地方官员通过祭祀水神、祈雨、祈晴等活动,实现对地方社会的有效控制,并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水神信仰对农业生产、渔业生产、航运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特有的风俗和习惯。水神信仰在发挥文化观赏功能、促进区域文化交流的同时,对社会风气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祭祀水神而产生的水神庙会在促进商品交易的同时,也丰富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
裴宏江[4](2012)在《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特殊文化功能 ——以虞山诗派、娄东诗派和梅里词派为中心》文中提出明清之际,是我国社会变革将欲进入节点的关键时期,伴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我国城镇进入了高速发展的繁盛期,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城镇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一个个城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联结广大乡村和大中型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层级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依托经济的勃兴,许多江南城镇迸发出强大的文化功能,成为蕴藉深厚的人文重镇,出现了文人集聚在非中心城市和城镇里,形成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文学流派的盛况,呈现出中国文学重心下移的局面。此种现象的发生在我国城镇发展史和文化史上都堪称空前绝后。本文选择产生在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几个文学流派——虞山诗派、娄东诗派和梅里词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作家和作品的分析,梳理出体现城镇文化功能的几大核心要素,即江南城镇经济的繁盛和文化的勃兴,江南文人的诗意栖居,便利的水运交通和士人的文化足迹,城镇中的文化世族,传统藏书和刻书的发达,以及文坛巨子归隐故里所造成的盛大人文效应,江南城镇与清初复明文化运动等,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来全面探讨此际江南城镇特殊文化功能。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七章。第一章“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繁荣与发展”:第一节梳理江南城镇的历史建制和沿革,第二节论述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经济的繁盛,第三节分析明清之际江南城镇文化的勃兴,第四节讲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个案考察,通过几个文化个案反映城镇的兴盛状况。第二章“江南城镇诗意的栖居环境及其与文学活动的关系”,第一节介绍明清之际江南城镇文人的诗意栖居,第二节梳理城镇文人于园林池馆间的风雅聚会,第三节分析钱柳唱和的缘起及其文化史意义,第四节论述赏花吟诗与文人的心路交集。第三章“发达便利的水路交通与江南士人的文化足迹”:第一节介绍明清江南城镇的水运特色,第二节分析江湖水路与江南文人的主要文化行为,第三节论述舟船中的江南城镇文学活动。第四章“文化世家和江南城镇的双向互动”:第一节梳理相关城镇的文化世家概况,第二节分析世家望族的人文特征,第三节讲科甲相传下的江南城镇世家弟子,分析其二者间的紧密关系。第五章“江南城镇的盛大图书事业”:第一节讲宏富的城镇私家藏书状况,第二节讲繁荣的城镇图书刊刻业,第三节论述城镇文人的规模宏大的着述与编书成就,重点辨析其对清初文学变革的推动之功。第六章“文坛巨子的回归故里与明清之际文学重心的下移”:第一节梳理清初士人的归隐之风,第二节介绍士人回归故里后的文化贡献,第三节探讨江南城镇在清初特殊的文学地位。第七章“江南城镇与清初复明文化运动”:第一节分析江南城镇产生复明文化运动的原因和独特优势,第二节介绍与复明文化运动的相关城镇士人概况,第三节具体论述城镇士人与复明文化运动的具体交集,第四节归纳江南城镇作为清初复明文化运动重镇的特殊意义,并进行文化反思。结语从集聚与辐射两个方面出发,来剖析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独特文化功能。
袁中金[5](2006)在《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小城镇发展战略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对要不要发展小城镇和如何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却存在巨大分歧,以至于中国至今没有一个系统的小城镇发展的国家战略,来对小城镇的功能与地位、发展的目标与原则、发展的重点与路径、以及制度和政策等保障措施进行统筹安排。整体发展战略的缺失导致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使人们进一步质疑发展小城镇的意义。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城镇发展的机遇期和转型期,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和国情的需求与限制,迫切需要对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本项研究以全国1800多个中心镇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作者近3年主持和参与的数十个小城镇规划实例和十余项有关城镇化、小城镇领域的重大科研课题所积累的文献、实地调查资料及理论思考成果为基础,首先对小城镇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和国内外实践经验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述,进而在深入分析了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压力和经济与城镇化转型等国情演变,以及小城镇自身由量化扩张到综合功能提升为主的转型阶段特征等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解和把握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城乡二元分析框架,提出了2大功能、24字方针、5个战略重点的小城镇发展总体战略,并对5个战略重点及其实施的政策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全文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言。主要讨论了为什么要进行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以及研究的意义,重点论述了中国小城镇目前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急需对全国小城镇发展的宏观战略进行研究,以回答中国小城镇下一步如何发展的问题。导言第二部分主要总结了小城镇发展当前面临的4个方面的背景情况,即巨大的人口和就业压力、紧缺的资源环境、转型的经济和城镇化、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导言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中小城镇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的基础材料情况。 第二章,小城镇发展的国内外实践经验和理论评述。通过分析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了国际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在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有关小城镇发展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国内小城镇研究文献的阅读,从小城镇地位和发展模式、小城镇经济发展、小城镇社会转型、小城镇制度创新等方面对小城镇研究的成绩和问题进行了剖析。 第三章,一个基于城乡二元关系演变的多维分析框架。通过对中国特殊城乡二元结构生成机理及其与小城镇关系的分析,认为乡村对城市的投资和发展红利的回馈乡村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只有把小城镇放在城乡二元框架下,从
赵光辉[6](2006)在《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理及相关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等方法研究了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机理、历史与现状、趋势与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性要求,是实施国家宏观调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性要求,同时也是区域、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性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动力在于人才优势的发挥,掌握并运用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规律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各地(区域)都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产业大转移、结构大调整、人才大流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挑战,以及区域竞争力所产生的压力,抓住人才与产业两条主线,并运用互动机理实现在国际竞争当中的准确定位,在今天就显得紧迫且必要。 全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导论,对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研究的背景展开了分析,对人才、人才结构与人才结构调整、产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等概念进行了界定。阐明了全文的理论基础,即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结构理论、人才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对国内外关于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研究进行综述,表明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理,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突出为理论研究的创新性、实证研究的可信性和对策研究的科学性。第二章,研究了产业结构中的人才结构理论,建立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包括产业人才结构的概念体系,分析体系、评价体系,结构划分和调整理论。其中尤其对产业结构当中人才结构调整的目标、调整的条件、调整的原则以及调整的方法作了阐述。第三章,论文对我国历代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历史作了一次全面的考察,从古代人才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找到了人才与产业互动的轨迹,通过历代人才结构变迁及其对我国经济结构的重大影响,发现了我国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决定因素主要还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其次还有科技因素。对我国历代的人才结构进行了分析,尤其考察各个时代人才的中心,它是怎样转移的?
顾海东[7](2003)在《论吴江民营工业的发展》文中指出本文从吴江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入手,从企业自身发展、区域特点和行业经济特点三方面对吴江民营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吴江民营工业今天的“一镇一品”、“五大板块”的行业特点和经济局面,是在“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双重影响下,有效激活集体存量资产,利用吴江丰厚的产业基础、人力资源以及活跃开放的经商理念等文化历史因素,抓住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依靠自身优势,发展龙头企业,重视传统产业,拓展配套延伸而形成的。指出民营工业企业是农民生活奔向小康,逐步共同致富的源泉,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企业自身发展、政府和行业特点等角度探讨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思路,对民营工业的发展策略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提出了资本运作、走国际化道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重视科技和人才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完善调整民营经济的法律体系和给予民营企业以“国民待遇”等策略和建议。
张晨[8](2014)在《转型视野中的地方治理:空间转换、体制重塑与绩效评价转向》文中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地方治理的变迁,实际上是中国政治现代性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现代国家构建和社会成长的重要见证。特别是70年代末以来,中国在党政一体化的基本政治架构(Party-State System)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造就了GDP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地位,经济市场化以及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成绩。与此同时,中国国家治理行为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不同层面,一是中央政府层面的变革,二是中央-地方关系转换背景下地方自主性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三是国家-市场-社会这三者关系重新建构的过程。在这一系列变迁过程中,地方政府成为了改革的关键和中轴变量:既是中央政策的传声筒和执行者,又是基层需求的感应器,地方政府成为了中央政府和基层社会的双重代理人。其中,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行动力的激活,使得80年代后,中国国家治理在不触及根本政治制度框架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既有体制空间的拓展和体制效能的最大化释放,从而带来了从中央到地方在治理绩效方面的全方位提升,进而也给体制空间本身的转换和突破赢得了可能。然而伴随经济增长和社会成长而来的,还有逐渐突显的社会不公现象、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难以回避的腐败问题,以及必须正视的社会分化和利益固化。曾经被视为是撬动改革核心力量的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的红利消耗殆尽之际,其创新动力也缺乏了更深层次的激励。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从转型政治学的视角审视、归纳和总结地方政府行为,如何判断、分析和指引大转型中地方治理的何去何从,是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要解决的时代问题。在特定制度框架内对地方核心行动者的深入分析,构成了我们今天理解30多年来中国地方治理变迁的基本立场。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整合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构建分析地方政府行为的基本框架,即“体制空间-核心行动者-治理绩效(SAP)”,在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治理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厘清改革进程中,国家构建和社会成长对地方治理形成的深远影响。以地方核心行动者为切入点,力图整合宏观体制和微观行动者的互动关系;将历史和时代造就的客观条件与行动者的主观偏好和价值观念相结合;有效联接起静态的结构功能与动态的政治过程。从而对当前社会转型的历史实践、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以及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起到具体有效的指导作用。本文正文共分为八个部分。导论详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详尽梳理、分析和归类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中国地方治理研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的政治学、行政学、经济学和社会相关研究成果的不足,并对本文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设计和主要的研究假设。第一章对有关地方治理研究,从行为主义向新制度主义理论范式的视角转换进行必要性论证,指出新制度主义、行动者理论和治理理论的运用,将使地方政府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宏观与微观、历史和现实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成为可能。同时,在明确地方治理研究新范式的相关概念基础上,构建了以体制空间为治理行为的约束与激励条件,以核心行动者为地方治理过程的中轴变量,以及治理绩效为地方治理的目标诉求和评价体系,这一整套完整的地方治理分析框架。最后再次强调“S-A-P”框架与以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以及社会学制度主义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该分析框架对现实发展的实际意义。第二章主要从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和技术的四个维度,分别阐述其作为地方治理的空间各维度对地方治理产生的影响。其中,民族-国家-地方-社会三者交互演进博弈的现代化历程有力证明了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历程,也是政治现代性在中国地方政治层面全面而曲折展开的历程。因此,考察近代以来中国地方治理变迁,离不开国家构建这一视角。建国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经历了一系列“放权让利”、市场化改革和数次央地关系的调整,成为现实的理性行动者,其理性行为或来自于政绩追求,或来自于自身利益,其自利性和自主性的确立,为地方治理空间的拓展奠定了基础。地方文化复苏所带来的“地方性知识”差异化对地方治理绩效差异所产生的影响正日益显现。除此之外,在社会转型的大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地方治理未来方向的不确定性。第三章从宏观国家追赶型发展战略入手,分析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对地方政府角色定位产生的重大影响,并由此型塑了地方政府从“管制型”向“发展型”,再从“发展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逻辑演变过程。并且在此基础上,以地方政府生态职能为主要方面,进一步分析,地方政府角色转换中职能重心位移的路径依赖。第四章以地方治理体制变迁为中心,详细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地方和基层展开的历次重大体制性改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独具特色的,包括“一市多制”等在内的多种中国地方治理现象。并且通过对“五政模式”的归纳,进一步深入挖掘地方性复苏中,政府-市场-社会之间走向正轨,并且逐步完善成熟的良性循环关系。第五章是本文分析的重要核心变量和主要内容,即展开对地方核心行动者地方治理的具体行为分析。在发展主义治理逻辑指引下,地方核心行动者的治理行为主要可以分为以“全员招商”为代表的常规性行为和以“政策擦边球”为典型的非常规性行为。这两种行为都可以被总结归纳为一种压力型体制下的“权宜型治理”模式。第六章地方治理绩效,不仅是地方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直接表现,而且由于核心行动者的创新和尝试,可能会引起对原有体制空间本身的突破,倒逼体制改革,引发制度变迁,因此,治理绩效构成了“体制空间-核心行动者-治理绩效-体制变迁”这一逻辑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变量。随着政府治理改革和社会成长发育,对地方治理的评价也从原来的单一主体转变为参考第三方评估的方式,引入公众满意度测评。本章以2008-2011年“昆明治理”问卷调查为个案,深入分析了公众满意度测评体系,对反映地方治理现状,改善和提高地方治理水平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论述了地方治理迈向多中心体系的前景和展望,提出地方治理改革从管理到服务,从管理到合作,以及从管理到治理,强调客户导向、社会协同,引入市场机制的基本向度和要求。地方治理的转型必须坚持服务、合作和治理的基本原则。从过程上以标准化推动全程化管理,在功能上以数字化实现系统化,在结构方面以制度化促进多元化,是加快实现地方治理转型的基本路径。结论部分对整篇论文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梳理,同时对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进一步明确了实现良性地方治理的基本目标和实现策略。
姚云[9](2014)在《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民工,作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来的新型劳动力大军,是中国产业工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的新市民。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工的队伍持续发展壮大。2013年,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69亿人,这其中的外出农民工人数就有1.66亿人。农民工队伍的产生和壮大,增强了整个现代社会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了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为推动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增强国际竞争力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然而,农民工在贡献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的基本权益却经常得不到保障,农民工“讨薪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时刻困扰着他们的生活,法律纠纷案件增多,农民工自身权益受损后相应的维权法律服务滞后,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对农民工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一系列促进农民工发展、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措施已经被制定出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的国发[2006]5号文件《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各级政府部门将农民工工作作为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尊重和服务农民工,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机会,从消除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体制障碍、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农民工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等农民工最直接、最现实也是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出发,全面推进农民工工作。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农民工的权益,促使农民工队伍健康发展。本研究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进行的,从农民工输入地的角度,选取一个外来农民工的典型分布区域——苏州市吴江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获得吴江区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吴江区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现状,以小见大地剖析我国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通过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昆山、张家港、上海的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引用三地成功经验,对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建议。然而,要完善针对农民工的法律服务体系,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我们农民工自身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全社会的大问题,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此类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以完善我国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使得农民工的基本权益能够得到保障。
李雪艳[10](2012)在《《天工开物》的明代工艺文化 ——造物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文中提出《天工开物》较为全面地记录了晚明时期中国的传统造物工艺,本文通过对于《天工开物》文本与图像资料、相关文献史料、实地考察与工艺试验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初步提出《天工开物》着者宋应星的思想之源,分析《天工开物》诞生的主客观原因;围绕《天工开物》文中的手工艺记录,着重探讨了明代工艺文化的文化结构与文化特点,提出明代工艺造物的宗教信仰具有关注民生、进行社会整合、强化政权统治的特点与功能;提出明代造物观中,凝结于物,政权意味浓厚的天地观的强化,传统天人观、道器观的颠覆;描绘以物为载体,由简入奢的明代生活习俗的转化现象与动因;完善、补充、阐释《天工开物》中相关手工造物的工艺环节与技术要素。通过以上研究力图勾画出明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手工造物的整体文化面貌及明代工艺造物技术、工具、物质形态、品质发展演变的状态、动因、受限因素与明代历史文化背景之间的内在关联。
二、盛泽镇的用人方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盛泽镇的用人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3)明清京杭运河沿线水神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史料运用 |
四、概念界定、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水神信仰兴起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
第一节 明代以前的水神信仰 |
一、先秦时期 |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三、唐宋元时期 |
第二节 地理环境、水旱灾害与水神信仰 |
一、地理环境与水神信仰 |
二、水旱灾害与水神信仰 |
第三节 漕运、河工与水神信仰 |
一、漕粮运输与水神信仰 |
二、河漕治理与水神信仰 |
第二章 水神信仰的种类及构成 |
第一节 运河水神和漕运保护神 |
一、金龙四大王 |
二、晏公和萧公 |
三、水利人格神 |
四、自然河神和天然水神 |
第二节 运河水利人格神:以宋礼、白英为视角 |
一、宋礼、白英生平事迹 |
二、明清官方的褒奖和加封 |
三、由人到神的原因 |
第三节 民间治水神和祈雨神信仰 |
一、龙神信仰 |
二、真武、三官和二郎神信仰 |
三、区域性水神 |
第四节 水神信仰的形成机制及演变特点 |
一、水神信仰的形成机制 |
二、儒家思想对水神信仰的渗透 |
三、佛教、道教对水神信仰的影响 |
四、水神信仰的演变特点 |
第三章 水神庙宇的地域分布 |
第一节 运河水神庙宇的地域分布 |
一、金龙四大王庙宇 |
二、晏公庙宇 |
三、水利人格神庙宇 |
第二节 龙神及民间水神庙宇的分布 |
一、龙神庙宇 |
二、民间水神庙宇 |
第三节 水神庙宇的管理和祭祀 |
一、水神庙宇的管理 |
二、水神庙宇的祭祀 |
三、水神庙宇的合祀和并祀现象 |
第四章 明清时期运河沿线区域的天妃信仰 |
第一节 天妃信仰的建构及传播 |
一、宋元时期的天妃信仰 |
二、明清官方与天妃信仰 |
三、商业活动与天妃信仰 |
第二节 天妃庙宇的地域分布 |
一、天妃庙宇的地域分布 |
二、天妃信仰的地域差异 |
第三节 天妃庙宇的历史变迁:以淮安清口惠济祠为视角 |
一、明代惠济祠的建立及发展 |
二、清朝官方对惠济祠的崇祀 |
三、清朝官方崇祀惠济祠的原因 |
第五章 水神信仰的主要特征 |
第一节 官民皆祀:信仰群体的普遍性 |
一、明清官方的祭祀活动 |
二、民间对水神的崇祀 |
第二节 御灾扞患:信仰目的的功利性 |
一、水神信仰的主要目的 |
二、信仰功利性的原因 |
第三节 迷信与传说:信仰活动的神秘性 |
一、信仰神秘性的表现 |
二、信仰神秘性的原因 |
第六章 水神信仰对皇权及河漕治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封建皇权视野下的水神崇祀 |
一、水神信仰对皇权的强化 |
二、社会教化功能 |
第二节 水神崇祀对漕粮运输的影响 |
一、漕运官员与水神崇祀 |
二、水神信仰对漕军、运丁的影响 |
第三节 水神信仰对河漕治理的影响 |
一、组织动员功能 |
二、襄助河工 |
三、镇摄河患与酬神报功 |
第七章 水神信仰对沿线区域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水神信仰与地方社会治理 |
一、水神信仰与地方社会控制 |
二、水神崇祀与地方社会教化 |
第二节 水神信仰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
一、水神信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二、水神信仰对渔业生产的影响 |
三、水神信仰对航运业的影响 |
第三节 水神信仰与地方社会生活 |
一、水神庙宇的文化观赏功能 |
二、水神信仰与区域文化交流 |
三、水神信仰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
四、水神庙会与沿岸民众日常生活 |
结语 |
附录 |
附表1 明清时期运河沿线区域黄运水灾情况表 |
附表2 明清时期运河沿线区域水利人格神祠庙分布表 |
附表3 明清时期运河沿线区域龙神庙宇分布情况表 |
附表4 明清时期运河沿线区域真武庙宇分布情况表 |
附表5 明清时期运河沿线区域三官庙宇分布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4)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特殊文化功能 ——以虞山诗派、娄东诗派和梅里词派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与综述 |
三、 研究对象、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繁荣与发展 |
第一节 :明前江南城镇的历史建制和沿革 |
第二节 :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经济的繁盛 |
第三节 :明清之际江南城镇文化的勃兴 |
第四节 :明清之际江南城镇兴盛的个案考察 |
第二章 :江南城镇的诗意栖居及其与文学活动的关系 |
第一节 :明清之际江南城镇文人的诗意栖居 |
第二节 :城镇文人于园林池馆间的风雅聚会 |
第三节 :钱柳唱和的缘起及其文化史意义 |
第四节 :赏花吟诗与文人的心路交集 |
第三章 :发达便利的水路交通的与江南士人的文化足迹 |
第一节: 明清江南城镇的水运概况与特色 |
第二节: 江湖水路与江南士人的文化行为 |
第三节:舟船中的江南城镇文学活动 |
第四章 :文化世家和江南城镇的双向互动 |
第一节:江南城镇的相关文化世家概况 |
第二节:世家望族的文化集聚与结晶 |
第三节 :科甲相传下的江南城镇世家子弟 |
第五章 :图书事业与江南城镇深厚的人文积淀 |
第一节 :宏富的城镇私家藏书 |
第二节 :繁荣的城镇图书刊刻业 |
第三节 :规模宏大的着书与编书成就 |
小结 |
第六章 :文坛巨子的回归故里与明清之际文学重心的下移 |
第一节 :清初士人的隐逸之风 |
第二节 :士人的回归及其文学贡献 |
第三节 :清初江南城镇特殊的文学地位 |
第七章 :江南城镇与清初复明文化运动 |
第一节: 江南城镇产生复明文化的原因和独特优势 |
第二节 :城镇士人对复明文化运动的参与 |
第三节 :城镇士人与复明文化运动的展开 |
第四节 :江南城镇作为清初复明文化运动重镇的特殊意义 |
结语:集聚与辐射: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独特文化功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取得的研究成果 |
(5)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2.研究背景 |
3.概念界定和研究材料 |
4.内容安排和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国内外小城镇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综述 |
1.国外小城镇发展的有关理论观点 |
2.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经验 |
3.发展中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
4.国内小城镇发展研究 |
5 国内城乡二元关系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一个基于城乡二元关系的小城镇分析框架 |
1.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机理 |
2.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与小城镇产业发展 |
3.城乡社会二元结构与小城镇人口吸聚 |
4.城乡制度二元结构与小城镇制度创新 |
5.城镇化二元结构与小城镇功能升级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历史、贡献和问题 |
1.明清以来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史 |
2.小城镇发展的贡献 |
3.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 |
4.关于我国小城镇发展几个争议问题的看法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战略 |
1.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目的和小城镇的总体定位 |
2.小城镇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中心 |
3.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不可动摇的基石 |
4.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方针 |
5.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的要点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小城镇集聚农村人口战略 |
1.主要理论观点 |
2.小城镇集聚农村人口的特点和原因 |
3 小城镇聚集人口的实证研究 |
4.国外小城镇吸引农村人口就业的典型案例 |
5.小城镇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
6.小城镇社会保障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 |
1.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 |
2.中国小城镇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3.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 |
4.促进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5.案例研究——常州东部小城镇主导产业规划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小城镇规模扩大和功能升级政策 |
1.城镇规模分化的基本理论 |
2.我国小城镇规模分化及其效应的统计研究 |
3.小城镇规模扩大和功能升级的新市镇战略 |
4.苏州新市镇规划案例 |
5.小城镇功能升级的促进法律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小城镇制度创新 |
1.与小城镇相关的制度变迁 |
2.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3.小城镇土地制度创新 |
4.市镇制度创新——县辖市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区域调控 |
1.小城镇发展区域调控的主要理论 |
2.我国小城镇东、中、西地带差异情况 |
3.城市密集地区的小城镇发展与调控 |
4.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发展与调控 |
5.边缘地区小城镇的发展与调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理及相关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对象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依据 |
1.2.1 研究综述 |
1.2.2 主要理论依据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产业结构中的人才结构理论:一个基本的框架 |
2.1 概念体系 |
2.2 分析体系 |
2.2.1 普遍的结构分析 |
2.2.2 常用的分析工具 |
2.3 评价体系 |
2.3.1 数据库的建立 |
2.3.2 综合评价法 |
2.4 结构划分 |
2.5 调整理论 |
2.5.1 调整的目标 |
2.5.2 调整的条件 |
2.5.3 调整的原则 |
2.5.4 调整的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历史考察 |
3.1 历代人才结构的变化 |
3.1.1 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的人才结构 |
3.1.2 两宋时期的我国人才结构 |
3.1.3 明代时期的人才结构 |
3.1.4 清代时期的人才结构 |
3.1.5 二十世纪的人才结构 |
3.1.6 我国历代人才结构变迁的轨迹 |
3.2 历代人才结构变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
3.2.1 从上古到秦汉的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
3.2.2 从魏晋到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
3.2.3 从安史之乱到藩镇割据时期的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
3.2.4 历代人才结构变化影响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过程 |
3.3 历代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规律 |
3.3.1 我国历代人才分布中心时空变迁规律 |
3.3.2 历代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经济与政治因素 |
3.3.3 历代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科技因素 |
3.3.4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社会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现状与预测 |
4.1 我国人才结构的现状 |
4.1.1 我国人才与国际比较 |
4.1.2 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结构的变化 |
4.1.3 我国区域人才结构的变化 |
4.1.4 我国人才结构变化的特点与问题 |
4.2 我国人才供给的定量预测 |
4.2.1 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供给定量预测 |
4.2.2 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专业技术人才供给定量预测 |
4.2.3 新兴产业人才供给的定量预测 |
4.2.4 高等教育学历人才供给的定量预测 |
4.2.5 高技能人才供给的定量预测 |
4.3 我国人才需求的定量预测 |
4.3.1 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的定量预测 |
4.3.2 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定量预测 |
4.3.3 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定量预测 |
4.4 我国的人才缺口分析与定量预测 |
4.4.1 我国人才缺口分析 |
4.4.2 人才需求缺口的定量预测 |
4.4.3 人才供给缺口的定量预测 |
4.5 我国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趋势 |
4.5.1 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进一步增强 |
4.5.2 产业结构变化要求人才结构与之匹配 |
4.5.3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人才质量提升与结构优化同步 |
4.5.4 所有制结构变化要求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政策配套 |
4.5.5 经济体制改革对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要求进一步强化 |
4.5.6 劳动人口增长对现有人才结构升级提出了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机理 |
5.1 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的互动机理 |
5.1.1 人才需求 |
5.1.2 人才供给 |
5.1.3 人才的价格 |
5.1.4 人才边际生产率 |
5.1.5 单个区域的人才供给规律 |
5.1.6 人才的流动规律 |
5.1.7 人才边际生产率与人才供给规律 |
5.2 人才结构调整促动产业结构调整 |
5.2.1 人才结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 |
5.2.2 区域人才状况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性因素 |
5.2.3 高素质人才催生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 |
5.3 产业结构调整拉动人才结构调整 |
5.3.1 产业结构整体上的高级化要求人才质量随之提升 |
5.3.2 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及时调整人才的就业结构 |
5.3.3 产业结构的地区性差异要求区域人才开发与流动 |
5.3.4 产业结构变动的突发性特点要求建立人才预警机制 |
5.4 产业调整通过技术发展改变人才给求 |
5.4.1 产业结构变动改变人才供给 |
5.4.2 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人才需求 |
5.4.3 技术经济发展调剂人才供需与产业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政策建议 |
6.1 人才市场政策 |
6.1.1 人才市场体制改革的目标设计 |
6.1.2 人才市场体制构建的模式框架及运作机制 |
6.1.3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中人才市场的制度安排 |
6.2 高层次人才政策 |
6.2.1 我国高层次人才宏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
6.2.2 我国高层次人才管理管理的制度创新 |
6.3 海外人才政策 |
6.3.1 扩大利用海外人才的战略思路 |
6.3.2 扩大利用海外人才的政策建议 |
6.4 高新技术人才创业政策 |
6.4.1 高新技术人才创业的政府职能 |
6.4.2 高新技术人才创业的人才政策 |
6.4.3 高新技术人才创业的配套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实证研究—以中部区域为例 |
7.1 中部区域人才评价 |
7.1.1 中部区域劳动力资源评价 |
7.1.2 中部区域劳动力资源利用率评价 |
7.1.3 中部区域就业状况评价 |
7.1.4 中部区域人口素质评价 |
7.1.5 中部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评价 |
7.2 中部区域人才产业分布结构的比例分析 |
7.2.1 中部区域人才产业分布的特点 |
7.2.2 中部区域第一产业人才分布状况比较 |
7.2.3 中部区域第二产业人才分布状况比较 |
7.2.4 中部区域第三产业人才分布状况比较 |
7.3 中部区域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主要内容 |
7.3.1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本质 |
7.3.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 |
7.3.3 产业结构与人才需求互动 |
7.4 中部区域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政策的制定 |
7.4.1 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 |
7.4.2 调整特色人才结构培育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 |
7.4.3 发展产业集聚区推动支柱产业及战略产业发展 |
7.4.4 协调产业结构与人口增长和充分就业 |
7.4.5 产业结构调整的范围全面延伸到人才流入和流出区域 |
7.6.6 以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促进中部区域知识资源水平不断提高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编的着作和科研项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7)论吴江民营工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吴江民营工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一、 吴江民营工业发展的历程 |
二、 吴江民营工业发展的特点 |
三、 吴江民营工业企业的现状分析 |
第二章 民营工业发展的成因探讨 |
一、 原有乡镇集体企业基础 |
二、 文化历史基础 |
三、 产业发展机遇 |
四、 政策环境 |
第三章 吴江民营工业发展的启示 |
一、 吴江民营工业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二、 吴江民营工业企业家族化管理的利弊分析 |
三、 “苏南模式”改制对吴江民营企业的推动作用 |
第四章 民营工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一、 从企业自身来探讨 |
二、 从政府角度来探讨 |
三、 从行业特点来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转型视野中的地方治理:空间转换、体制重塑与绩效评价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文献回顾 |
(一) 政治学路径:地方治理研究从结构功能主义到行为主义的转换 |
(二) 行政学路径:基于地方政府从机构改革到职能转变的实践考察 |
(三) 经济学路径:作为经济增长背景变量的地方政府 |
(四) 社会学路径:国家、市场与社会关系中的地方政府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路径 |
(二) 研究技术 |
第一章 S-A-P:中国地方治理研究新框架 |
一、 地方治理研究的范式转换 |
二、 地方治理研究新范式的概念体系 |
(一) 地方政府、地方政治与地方治理 |
(二) 体制空间:地方治理行为的约束与激励 |
(三) 核心行动者:地方治理过程的中轴变量 |
(四) 治理绩效:地方治理的目标诉求与评价体系 |
三、 模型构建:体制空间、核心行动者与地方治理绩效的SAP解释框架 |
第二章 地方治理的空间转换:历史与现实的考察 |
一、 近代国家构建中的地方治理变迁 |
(一) “危机中的自救”:清末至民国时期地方自治的制度建设 |
(二) “艰难的尝试”:清末至民国时期地方自治的实践 |
(三) “毁灭的种子”:民国地方治理中的“政权内卷化” |
(四) “政党-国家”嵌入社会:革命后新中国地方政权建设的努力 |
二、 后发国家经济体制转轨中的地方复兴 |
(一) 经济转轨中的地方政府自利性确认:“放权让利”与市场化改革 |
(二) 经济转轨中的地方政府自主性提升:从“地方层级”到“地方国家” |
三、 地方文化复苏与地方治理空间的修复 |
(一) 地方治理中的“地方性知识”:地方发展差异化的文化之维 |
(二) 社会转型中的“结构性振荡”:地方文化的断裂与重生 |
四、 信息网络化时代地方治理空间的拓展 |
(一) 网络时代的环境不确定性 |
(二) 网络民主:精英还是大众? |
(三) 网络舆情:“喧嚣”中的转型逻辑 |
第三章 地方治理转型中的政府角色转变 |
一、 国际比较视野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
(一) “失败国家”:“华盛顿共识”的困境 |
(二) “找回国家”:“后发优势”中的政府职能 |
(三) “嵌入式发展”:“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的对握 |
二、 市场化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变迁 |
(一) 从“管制型政府”到“发展型政府”:“地方政府公司主义”的兴起 |
(二) 从“发展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政府主导逻辑的嬗变 |
三、 地方政府角色转变中的困境:生态职能的视角 |
(一) 经济发展向度下地方治理的运行逻辑 |
(二) 地方治理生态约束下的的函数变化 |
(三) 地方政府角色转变中职能重心位移的路径依赖 |
第四章 地方治理转型中的体制重塑 |
一、 地方政府结构体系的分割与融合 |
(一) “一市多制”:地方治理“碎片化”的困局 |
(二) “区镇合一”:地方型“特区”体制的常态化回归 |
(三) “一站式”服务:地方政府过程的“无缝化” |
二、 基层政府体制的调适 |
(一) “强镇扩权”: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二) “撤镇建街”:“三集中三置换”推进城乡一体化 |
三、 地方治理中政府-市场-社会关系的重构 |
(一) 政社互动:政府和社区沟通新机制 |
(二) 政会互融:政府和社会组织关系新动力 |
(三) 政企互联:政府和企业合作新平台 |
(四) 政民互通:政府和民众互信新氛围 |
(五) 政政互助:政府间协调新形式 |
第五章 地方治理转型中核心行动者的行为分析 |
一、 “全员招商”的发展策略:地方核心行动者的常规性行为 |
(一) 确立发展主义导向的地方治理核心理念 |
(二) 发展主义地方治理逻辑的体制运作 |
(三) 发展主义地方治理策略的功能意蕴 |
二、 “擦边球”的政策执行:地方核心行动者的非常规行为 |
(一) 地方核心行动者“擦边球”行为的类型学 |
(二) 地方核心行动者“擦边球”行为的动因解析 |
(三) 地方核心行动者“擦边球”行为的体制效应 |
三、 “权宜型治理”:地方核心行动者行为模式的实质与反思 |
(一) 合法性与有效性:“权宜型治理”的功能诉求 |
(二) 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行为异化:“权宜型治理”的限度 |
(三) 从“权宜型治理”到现代国家治理:何以可能? |
第六章 地方治理绩效评价的转向 |
一、 公众满意度测评:地方治理绩效评价的新向度 |
二、 基于公众满意度的地方治理绩效评价:以“昆明治理”调查为例 |
(一) “昆明治理”公众满意度调查基本情况概述 |
(二) “昆明治理”公众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 |
(三) “昆明治理”公众满意度评价体系的实际应用 |
(四) 基于公众满意度评价视角的“昆明治理”:思考与建议 |
第七章 地方治理转型:前景与展望 |
一、 转型趋势:从政府管理到多中心治理 |
二、 转型原则:地方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 |
(一) 从管理到服务:客户导向,公众需求 |
(二) 从管理到合作:市场机制,提升“4E” |
(三) 从管理到治理:社会协同,公民参与 |
三、 转型路径:“结构-功能-过程” |
(一) 结构:以制度化保障多元化 |
(二) 功能:以数字化实现系统化 |
(三) 过程:以标准化覆盖全程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依据 |
1.4.1 理论依据 |
1.4.2 现实依据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农民工 |
1.5.2 法律服务体系 |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吴江区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现状 |
2.1 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需求分析 |
2.1.1 外来农民工法律纠纷类型 |
2.1.2 外来农民工处理法律纠纷选择方式剖析 |
2.1.3 外来农民工法律意识状况 |
2.2 吴江区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状况 |
2.2.1 政府机关对外来农民工的普法宣传服务 |
2.2.2 吴江区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对外来农民工的法律援助 |
2.2.3 服务外来农民工的法律工作人员类型梳理 |
2.2.4 吴江区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的框架体系 |
第三章 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3.1 政府以及社会对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的重视不够 |
3.2 法律服务欠缺制度保障 |
3.3 法律服务缺乏经费保障 |
3.4 外来农民工法律素养和维权意识较低 |
第四章 典型地区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
4.1 昆山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概况 |
4.1.1 昆山外来农民工基本情况概括 |
4.1.2 昆山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现状 |
4.2 张家港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概况 |
4.2.1 张家港外来农民工基本情况概括 |
4.2.2 张家港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现状 |
4.3 上海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概况 |
4.3.1 上海外来农民工基本情况概括 |
4.3.2 上海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现状 |
4.4 典型地区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益经验分析 |
第五章 完善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议 |
5.1 完善相关立法 |
5.1.1 完善农民工法律服务立法 |
5.1.2 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
5.1.3 完善劳动仲裁立法 |
5.2 完善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配套建设 |
5.2.1 提供充足的财政资金保障 |
5.2.2 建设高素质的法律服务队伍 |
5.3 建立专门的外来农民工法律援助机构 |
5.4 建立法律援助机构与相关维权部门的协调机制 |
5.4.1 建立外来农民工法律社会联动工作机制 |
5.4.2 强化劳动保障部门职权,简化工伤认定程序 |
5.5 加强法律宣传,提升外来农民工法律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天工开物》的明代工艺文化 ——造物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外研究的总体状态 |
二. 研究成果 |
三. 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缺点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的创新 |
第四节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宋应星、“天工开物”与明代社会 |
第一节 宋氏宗族与生存之乡 |
一. 盛衰之间:明帝国兴衰荣辱的历史缩影 |
二. 宋氏宗族族训中的儒学与实学思想 |
三. 宋氏宗族的宗教信仰与民俗生活 |
四. 宋氏宗族的生存与发展之乡 |
第二节 宋应星:家、国、天下 |
一. 科举入仕:幻灭的理想 |
二. 实学的走向 |
三. 传统士人情怀、时代与阶层的烙印 |
第三节 天工开物的诞生与科学实证精神 |
一. 时代造就的《天工开物》 |
二. 科学的实证精神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多元的明代文化 |
一. 大明帝国的立与覆 |
二. 儒学的平民化 |
三. 明代的商业文化 |
四. 明代的手工业 |
第二章 明代工艺造物与宗教信仰 |
第一节 造物缘起的神话传说:祖先崇拜及其现实意义 |
一、 神人、圣人造物 |
二. 《天工开物》中的造物神话与传说 |
第二节 火纸的抄造:民间多神信仰及对民生的关注 |
一. 奉新九仙一带山区土纸制作的历史渊源 |
二. 土纸抄制:多神崇拜及关注民生的信仰心态 |
三. 成品纸的使用-贯穿于民俗信仰体系中的象征物 |
第三节 窑与窑祭:窑神的形成及其社会整和功能的实现 |
一. 明窑 |
二. 窑神的形成 |
三. 祭拜仪式及仪式中的社会整和功能 |
第四节 钟、鼎、佛像铸造:神权与政权的统一 |
一. 九鼎的神化 |
二. 政、教之声 |
三. 仙佛铜像 |
第三章 凝结于物的哲学观念 |
第一节 天人合一:造物中的生态伦理观 |
一. “天与人”的学说 |
二. 天工与开物 |
三. “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 |
第二节 天圆地方:通宝钱币铸型中的君权与神权 |
一. 天圆地方的空间结构观 |
二. 通宝钱币:“形”与铸造工艺 |
三. 政权与神权相统一的货币符号 |
第三节 百姓日用为道:江南稻作用器及“中”与“至善”的成器之道 |
一. 道器观的演化 |
二. 百姓日用为道 |
三. 稻作器具的用器之道 |
四. “中”与“至善”的成器之道 |
第四章 明代造物的等级制约与僭奢之风 |
第一节 由敦朴到好美 |
一. 皇权的盛衰 |
二. 工匠的创造 |
三. 发达的商业 |
四. 工艺的成熟 |
第二节 尊卑贵贱,望而知之 |
一. 草木染色与色之尊卑 |
二. 丝裘棉麻与料之贵贱 |
三. 砖瓦、陶、瓷器皿中的等级制 |
第三节 僭礼越制与奢侈之风 |
一. 服饰的时尚之风 |
二. 房舍的由简入奢 |
三. 乘舆张盖的泛化 |
四. 笺纸与工艺墨:文房雅玩之奢 |
第五章 成熟的明代手工技艺 |
第一节 草木染色与纺织工艺 |
一. 草木染色工艺 |
二. 纺织工艺 |
第二节 砖瓦、白瓷的成型与烧制 |
一. 砖瓦成型与烧制 |
二. 白瓷成型与烧制 |
第三节 造纸工艺 |
一. 竹纸的制作 |
二. 皮纸的制作 |
第四节 制墨工艺 |
一. 制墨工艺的发展 |
二. 松烟墨与油烟墨的制作技艺 |
第五节 金属的铸造与锤锻工艺 |
一. 青铜铸造 |
二. 铁的捶锻工艺 |
三. 熔铸器具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苎麻与夏布织造 |
二. 桑树种植与蚕的养殖 |
三. 扩丝绵与制丝绵被 |
四. 龙袍织造 |
五. 富阳的竹料制作 |
六. 草木染红 |
四、盛泽镇的用人方略(论文参考文献)
- [1]盛泽镇的用人方略[J]. 程惠明,金文华. 领导科学, 1993(10)
- [2]盛泽镇的用人方略[J]. 程惠明,金文华. 党建, 1993(01)
- [3]明清京杭运河沿线水神信仰研究[D]. 胡梦飞. 南京大学, 2015(10)
- [4]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特殊文化功能 ——以虞山诗派、娄东诗派和梅里词派为中心[D]. 裴宏江.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2)
- [5]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 袁中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6]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理及相关政策研究[D]. 赵光辉. 武汉理工大学, 2006(12)
- [7]论吴江民营工业的发展[D]. 顾海东. 苏州大学, 2003(02)
- [8]转型视野中的地方治理:空间转换、体制重塑与绩效评价转向[D]. 张晨. 苏州大学, 2014(10)
- [9]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D]. 姚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10]《天工开物》的明代工艺文化 ——造物的历史人类学研究[D]. 李雪艳.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