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选配规律的研究 Ⅰ.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红,高世庆,任扬,张俊杰,都晶晶,高聪,王军卫,马守才,宋瑜龙,张改生,牛娜[1](2021)在《小麦核质互作杂交种农艺性状和籽粒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探究核质互作杂交种不同性状间的遗传变异规律和杂种优势,用8种小麦同核异质、同质异核雄性不育系分别与恢复系R5174、R2726组配获得16个杂交组合,对其F1代及亲本的11个农艺性状和6个籽粒物理性状进行遗传变异、杂种优势、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F1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00%~32.72%,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于籽粒性状;(2)不同性状间杂种优势差异显着,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分别为0.22%~12.50%和-13.51%~3.61%,其中正中亲优势组合最低比例为50%,正超亲优势组合最高比例可达81.25%;(3)粒形与旗叶面积呈显着正相关,与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呈显着负相关;(4)从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的F1代综合得分看,P型和Y型细胞质背景下的AK58不育系与R2726的杂交组合F1表现最好;(5)通过聚类分析可将F1分为两大类,其中第二大类包含除AS细胞质背景的AK58异质不育系与恢复系R2726组配的杂交组合,其共同的特征是籽粒表面积大、千粒重高及旗叶性状较好,表型性状的综合表现优于第Ⅰ类群,说明杂交种的性状受恢复系和不育系核背景影响较大。
赵绪涛,柳海东,李开祥,徐亮,杜德志[2](2021)在《基于3个甘蓝型春油菜Pol CMS的优良恢复系选育》文中研究说明为选育出优良的恢复系父本,能够与春油菜区优良的春性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ol CMS)配制出强优势杂交组合,先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开发3个不育系和118个恢复系的SNP标记,对材料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父母本花期相遇原则,从每一类选取数量不等的恢复系,共40个恢复系,分别与3个不育系采用NCⅡ设计配制120个杂交组合,分别进行配合力效应、杂种优势及双亲遗传距离与杂种表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聚类将121份甘蓝型油菜资源分为5大类,大多数相同类型的品系被聚在了同一类,3份不育系均被聚在了第Ⅴ类;43份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的变化范围为-20.78~30.42,恢复系R83、R107和R13的GCA较大,不育系GCA较大的为S3(105A),特殊配合力较大的组合有S3×R13、S1×R48、S3×R11、S2×R89;组合S3×R13的产量超标优势和超亲优势最大,分别为37.12%和42.52%。遗传距离与单株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90。与3个不育系组配的杂交组合中,产量排名前20位的亲本恢复系大部分来自和不育系遗传距离较大的Ⅰ类,并且在春油菜区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如青杂2号、青杂7号、青杂9号、青杂12号,均为被聚在Ⅰ类的恢复系与不育系S3(105A)组配的杂交种。因此认为,(S×Ⅰ类恢复系)组配模式可以获得强优势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组合。该研究不仅为后续甘蓝型油菜杂交种选育提供了亲本选择的分子依据,也将促进春油菜区的杂交育种进程。
白志元,杨玉花,张瑞军[3](2021)在《大豆杂种优势分析及强优势组合的筛选》文中提出为了探明三系杂交大豆的杂种优势情况,试验以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基因资源研究中心大豆课题组选育的三系大豆杂交组合与对应的保持系和恢复系为材料,通过测定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质量和产量,分析大豆杂交种较保持系和恢复系的杂种优势指数、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筛选比对照增产12%的强优势组合。结果表明,大豆杂交种较保持系和恢复系在株高、主茎节数、百粒质量和产量指标上均存在较大的杂种优势指数、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各个组合间差异较大。以产量为例,杂种优势指数平均为121.1%,变幅为88.7%~148.1%;中亲优势平均为20.4%,变幅为-11.3%~48.1%;超亲优势平均为10.2%,变幅为-18.4%~46.1%。表明大豆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大豆产量切实可行。2 a共筛选出10个比对照增产12%的杂交组合,特别是杂交组合H3A×TH40的2 a产量都表现优异,为下一步的品种审定及大面积的推广示范奠定基础。
李燕红[4](2021)在《小麦核质杂种配合力、杂种优势及淀粉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新珂[5](2021)在《25个辣椒组合杂种优势分析及亲本选配研究》文中认为
聂中欣[6](2021)在《番茄优良自交系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岳丽昕[7](2021)在《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白菜是我国大面积种植的蔬菜,生产上以一代杂交种为主。但是,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的机理尚不清楚,杂交种选育很大程度上依赖育种者的经验,育种效率低。因此,探索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对提高大白菜育种效率及阐明杂种优势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筛选14份大白菜亲本配制组合,分析各性状的杂种优势;选取两个代表性F1组合,利用不同方法对其F2分离群体的单株重进行QTL定位;结合转录组测序,比较不同耐热性大白菜在高温胁迫处理下的表现,鉴定了参与高温胁迫的关键基因。结果如下:1、利用14份大白菜优良骨干亲本,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91个F1组合,对亲本及组合开展11个性状的田间调查,结果发现:91个组合在28天苗期生长量、单株重、叶球重、生育期(商品成熟期)等四个性状均表现显着的杂种优势,最大超亲优势值分别为241.84%、118.14%、120.69%和-207.79%,说明白菜杂交育种可显着提高产量并缩短生育期。2、对亲本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2,444,676个高质量SNPs。基于全基因组SNPs差异和亲本间纯合差异SNPs位点的不同方法,计算亲本间的遗传距离(GD),遗传距离GDtotal和GDhomo的变幅分别为0.222~0.379和0.211~0.365。通过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GDhomo与28天生长量的中亲优势(r=0.262)和超亲优势(r=0.234)、球重的超亲优势(r=0.214)呈显着正相关(p<0.05),说明遗传距离可以部分预测大白菜杂种优势。3、利用QTL-seq和Graded Pool-seq在产量强优势组合的F2群体(418株)中检测到4个控制单株重的QTLs:q PW1.1,q PW5.1,q PW7.1和q PW8.1。连续两年的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1)q PW8.1定位在标记A08_S45(18,172,719)和A08_S85(18,196,752)之间,约23.5 kb,解释了8.6%的单株重和23.6%的白菜总球叶数的表型变异;还包含一个可能控制单株重杂种优势的杂合区段。2)q PW1.1和q PW7.1解释的单株重表型变异分别是11.7%和10.7%,且q PW7.1表达易受环境影响。3)q PW5.1在着丝粒区域具有显着信号,推测其高杂合性造成的“假超显性效应”和来自亲本‘XJD4’的增效等位基因是影响大白菜产量杂种优势的可能原因。4、以亲本“玉田包尖”配制的大白菜组合具有显着杂种优势,且正反交F1、957株F2的单株重、球高等性状的遗传明显偏向该亲本,说明亲本“玉田包尖”为强优势亲本,具有较强的性状遗传力。确定单株重为“玉田包尖”类白菜的优势性状之一;采用QTL-seq和Graded Pool-seq将包尖组合单株重QTL定位在A09染色体。5、筛选耐热亲本‘268’和热敏亲本‘334’,分别对其进行高温胁迫与对照处理,结合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11,055和8,92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所有DEGs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获得7个与高温胁迫高度相关的关键共表达模块和核心基因;高温胁迫后,耐热大白菜‘268’中谷胱甘肽代谢和核糖体生物发生途径显着上调,光合作用途径被抑制;而热敏大白菜‘334’中核心基因HSP17.6、HSP17.6B、HSP70-8、CLPB1、PAP1、PYR1、ADC2和GSTF11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参与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
杨婕[8](2021)在《苜蓿杂交亲本选择及其杂种F1苗期生长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苜蓿育种中利用其杂种优势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有效途径。如何组配亲本,筛选强优势的杂交组合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本研究以45份苜蓿种质材料为试材,采用SRAP分子标记法分析材料间的遗传距离,结合倍性和育性差异,组配不同品种、不同倍性的苜蓿杂交组合。依据杂交后代产量性状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表现,筛选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以期为培育高产、优质的苜蓿新种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杂交组合亲本倍性相同时,四倍体材料间可交配的亲和性大于二倍体之间;杂交组合亲本倍性不同时,二倍体材料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的可交配性大于四倍体材料为母本的杂交组合;母本雄性不育的杂交组合的可交配性大于母本雄性可育的杂交组合。(2)草原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aoyuan No.1’)诱导的二倍体材料×四倍体10号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的杂种优势最高;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jiang Daye’)诱导的二倍体材料×7号黄花苜蓿表现正向杂种优势;母本为二倍体,父本为四倍体的杂交组合较父本为二倍体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更强。(3)所有杂交子代均为四倍体。亲本遗传距离较远的杂交组合四倍体草原1号杂花苜蓿×10号黄花苜蓿的结荚率、每荚种子数、相对结实率均较高,新疆大叶紫花苜蓿×1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杂交子代单株生物量最高,杂种优势及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两个杂交组合均具有培育高产杂交后代的潜力。
顾帅磊[9](2021)在《蓖麻骨干亲本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对101份蓖麻亲本划分了杂种优势群,对部分优异亲本及其F1代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101份亲本中,11个连续性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0.28~64.24%,平均值为35.84%。15个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为4.418~4.610,平均值为4.545。2.用58对SSR引物在101份亲本中共检测出328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等位基因4~12个,平均5.655个。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532~0.844,平均为0.731。101份蓖麻亲本被划分为5个杂种优势群。3.2019年1×11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中,各亲本(前5名)一般配合力表现为:株高:B13-1>B1-3>B11-1>B27-6>B63-5(倒序);主穗位高:MSBK-3>B63-5>B11-1>B6-6>B13-1(倒序);茎粗:AS-20>MSBK-3>GD-9>B63-5>A3-2;有效分枝数:B63-5>AS-20>MSBK-3>B13-1>SD-21;有效果穗数:B63-5>MSBK-3>AS-20>B13-1>SD-21;主穗蒴果数:B13-1>AS-20>A3-2>B27-6>B6-6;百粒重:GD-9>B46-4>B6-6>B11-1>A3-2。4.2020年3×18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中,各亲本(前5名)一般配合力表现如下:出苗期:雌性系FG-4最好,两性系FG-1和MD-1最优;出苗率:YB-5>AS-1>B1-3>YB-3>GD-8;茎粗:YB-5>TG-2>YB-3>B1-2>GD-9;主穗位高:AS-1<SD-22<B1-3<FG-2<YB-3(倒序);主茎节数:AS-1>B1-3>GGB-1>FG-2>YB-3;有效果穗数:B1-3>B2-2>B1-2>YB-3>B13-1;主穗蒴果数:B1-3>YB-5>B13-1>SD-22>YB-3;一级分枝蒴果数:YB-5>B6-6>B13-1>FG-2>YB-3;主茎穗长:B1-3>FG-2>YB-5>B13-1>SD-10;一级分枝果穗长:SD-21>FG-2>B13-1>SD-10>YB-5。各组合特殊配合力表现(前5名,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如下:出苗期:FG-4×FG-1、FG-4×MD-1;出苗率:FG-4×SD-10、FG-4×GGB-1、GGB-1×GD-9、YB-3×FG-1、YB-3×B13-1;茎粗:SD-21×B2-2、FG-4×SD-22、FG-4×TG-2、YB-3×B13-1、20×GD-9;主穗位高:FG-4×B13-1、SD-21×FG-2、SD-21×FG-10、YB-3×B1-2、YB-3×MD-1(倒序);有效果穗数:SD-21×B2-2、YB-3×B1-3、YB-3×B13-1、FG-4×FG-3、FG-4×SD-22;主穗蒴果数:YB-3×B13-1、FG-4×SD-22、SD-21×B1-2、SD-21×MD-1、YB-3×B1-3;主茎节数:FG-4×GD-9、FG-4×B13-1、SD-21×GD-8、YB-3×B1-2、YB-3×SD-12;一级分枝蒴果数:SD-21×B6-6、YB-3×FG-2、FG-4×FG-3、SD-21×SD-10、YB-3×GD-8;主茎穗长:SD-21×YB-5、FG-4×SD-12、YB-3×B13-1、YB-3×B2-2、FG-4×FG-2;一级分枝果穗长:FG-4×B13-1、SD-21×B6-6、SD-21×FG-1、FG-4×FG-3、YB-3×B2-2。5.茎粗、主穗位高、单株有效果穗数、主穗蒴果数、主茎节数、主茎穗长和一级分枝穗长等7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高(69-79%),狭义遗传力中等(30.1-58.3%);一级分枝穗蒴果数、出苗率、出苗期的广义遗传力较高(77.63%、78.92%、76.54%)狭义遗传力较低或很低(30.1%、27.4%、5.06%)。
韩亚丽[10](2019)在《大豆杂种优势群划分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豆富含蛋白质和植物油,含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如异黄酮和酚类化合物,因其营养价值占主导地位,被认为是传统的保健食品,因此人们对大豆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但我国作为大豆的生源地,大豆产量曾居世界第一,后相继被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超过,从大豆净出口国沦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截止2018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528万吨,进口量为8231万吨,大豆自给率在15%左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大豆单产较低。生产量与需求量相差悬殊,这种大豆无法自给自足的状况,迫切需要大豆育种技术的升级换代。经过多年的育种实践,得出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大豆单产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杂交亲本选配的盲目性,目前300多个不育系,400多个恢复系,每年配制组合600余对,而育成杂交种的数量仅有12个,研究效率极低。故借鉴玉米、水稻等作物的育种经验,通过一系列方法划分杂种优势群,为大豆亲本选配提供方向,推动杂交大豆的产业化进程。同时,杂种优势群划分将有助于指导常规育种。本研究以5份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12份恢复系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方法组配60个杂交组合,对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每荚粒数分别进行杂种优势、配合力效应、及其与F1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并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17份大豆亲本进行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共得出以下结论:1.基本明确了大豆杂种优势在F1中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组合之间差异较大。F1产量性状中亲优势组合占全部组合的55%,超高亲优势组合占33.33%,中亲和超高亲优势均≥20%的占15%。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等产量相关性状的中亲优势组合分别占55%、56.67%和23.33%,并发现国内与国外品种杂交优势较强。2.调查的4个农艺性状中,产量、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中亲优势平均值均为正值,只有每荚粒数的中亲优势为负优势。说明产量相关性状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分析发现,产量杂种优势高的组合,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杂种优势普遍也高,每荚粒数的杂种优势都为负优势,说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对产量的贡献较大。3.配合力分析表明:17份亲本材料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变化范围为-27.94%56.62%,其中6份材料表现为正效应;30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为正值,占总体的50%。从产量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分析得出高优势组合的双亲或双亲之一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兼具有正向的特殊配合力。4.通过杂种优势、配合力及其F1性状值相关分析,SCA与F1产量和单株荚数的杂种优势及其性状值均相关;GCA与产量性状值和单株粒数的中亲优势呈极显着相关,与单株荚数的中亲优势、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的超高亲优势及性状值呈显着相关;各性状SCA与GCA之间不相关。5.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通过性状值、配合力和遗传距离划分杂种优势群,均将17个亲本划分为7类。结合产量分析杂种优势与三种划分方法的结果,发现优势组合一般来自于不同的类群间。
二、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选配规律的研究 Ⅰ.杂种优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选配规律的研究 Ⅰ.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核质互作杂交种农艺性状和籽粒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种植 |
1.2 性状调查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F1代农艺性状和籽粒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
2.2 F1代农艺性状和籽粒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2.3 F1代农艺性状和籽粒性状的相关性 |
2.4 不同杂交组合农艺性状和籽粒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2.5 不同杂交组合的综合得分值 |
2.6 不同杂交组合F1的聚类分析 |
3 讨 论 |
4 结 论 |
(2)基于3个甘蓝型春油菜Pol CMS的优良恢复系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基因组DNA提取 |
1.3 遗传距离计算与系统进化树构建 |
1.4 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遗传距离计算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
2.2 产量相关性状方差和配合力分析 |
2.3 杂种优势分析 |
2.4 杂优模式分析与验证 |
2.4.1 杂优模式分析 |
2.4.2 杂优模式验证 |
2.5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
2.6 配合力效应与单株产量及超亲优势的关系 |
3 讨论 |
(3)大豆杂种优势分析及强优势组合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豆杂种优势分析 |
2.2 杂交大豆强优势组合的筛选 |
2.3 不育系H3A、JD24A和JY20A配合力的初步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7)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杂种优势的研究及其遗传机理 |
1.1.1 植物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1.2 杂种优势的三个经典假说 |
1.1.3 其他假说 |
1.2 杂种优势预测 |
1.2.1 配合力法 |
1.2.2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
1.2.3 其他预测方法 |
1.3 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4 BSA基因定位的发展及应用 |
1.5 大白菜产量性状研究 |
1.5.1 大白菜的产量构成及其相关性 |
1.5.2 大白菜产量性状的研究进展 |
1.6 大白菜耐热性研究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的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白菜骨干亲本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亲本及F_1的田间性状表现 |
2.2.2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2.2.3 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2.2.4 遗传参数估计与分析 |
2.2.5 大白菜杂种优势表现 |
2.3 讨论 |
2.3.1 配合力对杂交育种的影响 |
2.3.2 遗传效应对杂交育种的影响 |
2.3.3 大白菜产量、生育期表现显着优势 |
第三章 SNP标记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田间表型鉴定与数据分析 |
3.1.3 欧式距离计算与表型聚类分析 |
3.1.4 亲本的DNA提取与重测序 |
3.1.5 数据质控与变异检测 |
3.1.6 基于SNP标记计算遗传距离和亲本的聚类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于表型数据的聚类分析 |
3.2.2 亲本表型均值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2.3 亲本重测序与SNP标记开发 |
3.2.4 基于SNP标记计算亲本间遗传距离 |
3.2.5 基于SNPs的聚类分析 |
3.2.6 SNP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3.1 SNP遗传距离有助于准确聚类 |
3.3.2 SNP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3.3 双亲表型均值与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 |
第四章 矮桩组合单株重杂种优势QTL定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性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
4.1.3 单株重梯度混池的构建与测序 |
4.1.4 数据质控与群体变异检测 |
4.1.5 GPS关联分析 |
4.1.6 SNP-index分析和ED分析 |
4.1.7 分子标记开发与连锁分析 |
4.1.8 候选基因预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大白菜单株重的遗传特性 |
4.2.2 单株重与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2.3 单株重QTL的定位分析 |
4.2.4 单株重QTL验证及候选基因预测 |
4.2.5 杂合区段可能是导致单株重杂种优势的原因 |
4.3 讨论 |
4.3.1 与单株重相关的杂种优势QTL分析 |
4.3.2 A05 着丝粒高杂合的原因及解释 |
4.3.3 三种QTL分析方法的比较 |
4.3.4 QTL“一因多效”现象与性状间的相关性 |
第五章 包尖组合单株重杂种优势QTL定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田间性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
5.1.3 单株重梯度混池的构建与测序 |
5.1.4 数据质控与群体变异检测 |
5.1.5 GPS关联分析 |
5.1.6 SNP-index分析 |
5.1.7 分子标记开发与连锁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包尖大白菜优势性状的确定 |
5.2.2 亲本、F_1、F_2分离群体的田间性状表现 |
5.2.3 优势性状-单株重QTL的定位分析 |
5.2.4 单株重候选区间的验证 |
5.3 讨论 |
5.3.1 混池的数量及大小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
5.3.2 “玉田包尖”类白菜表现偏向遗传 |
5.3.3 单株重候选区间的验证分析 |
第六章 大白菜耐热性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材料与高温胁迫处理 |
6.1.2 取样与转录组测序 |
6.1.3 转录组分析 |
6.1.4 差异表达分析 |
6.1.5 基因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
6.1.6 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及可视化 |
6.1.7 q RT-PCR验证候选hub基因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大白菜品种高温处理表型 |
6.2.2 转录组测序分析 |
6.2.3 不同高温胁迫处理下的DEGs比较 |
6.2.4 DEGs的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
6.2.5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
6.2.6 基因共表达网络确定七个响应高温胁迫的关键模块 |
6.2.7 关键模块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
6.2.8 与高温胁迫及其恢复处理相关的hub基因 |
6.2.9 候选hub基因的表达验证 |
6.3 讨论 |
6.3.1 利用WGCNA分析构建与高温胁迫相关的共表达网络 |
6.3.2 长期胁迫与短期胁迫机制的差异 |
6.3.3 HSPs和 HSF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
6.3.4 光合作用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
6.3.5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
6.3.6 自噬相关基因可能在高温胁迫中起保护作用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苜蓿杂交亲本选择及其杂种F1苗期生长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苜蓿育种 |
1.2 分子标记与遗传距离 |
1.2.1 分子标记技术 |
1.2.2 SRAP分子标记在苜蓿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
1.3 倍性鉴定 |
1.3.1 形态学鉴定 |
1.3.2 细胞学鉴定 |
1.3.3 染色体鉴定 |
1.3.4 分子鉴定 |
1.3.5 流式细胞术鉴定 |
1.4 真假杂交种鉴定 |
1.4.1 形态学鉴定 |
1.4.2 细胞学鉴定 |
1.4.3 分子标记鉴定 |
1.5 杂交育种 |
1.5.1 品种间杂交 |
1.5.2 种间杂交 |
1.5.3 属间杂交 |
1.5.4 雄性不育系在苜蓿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
1.5.5 杂种优势的利用 |
1.5.6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分析 |
2.2.2 供试材料的倍性鉴定 |
2.2.2.1 气孔数测定 |
2.2.2.2 流式细胞术测定 |
2.2.3 人工授粉与杂交结实率测定 |
2.2.4 杂种鉴定 |
2.2.5 各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产量性状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SRAP标记的遗传距离分析 |
3.1.1 SRAP引物的多态性 |
3.1.2 45份苜蓿种质材料的遗传距离 |
3.1.3 基于遗传距离的杂交组配 |
3.2 亲本材料的倍性 |
3.2.1 气孔数法鉴定 |
3.2.2 流式细胞术鉴定 |
3.2.3 遗传距离结合倍性与杂交亲本选择 |
3.3 杂交组合结实性分析 |
3.3.1 四倍体与二倍体苜蓿材料间的杂交结实性 |
3.3.2 二倍体与四倍体苜蓿材料间的杂交结实性 |
3.3.3 四倍体苜蓿种间与种内的杂交结实性 |
3.3.4 二倍体苜蓿种间的杂交结实性 |
3.3.5 以不同育性苜蓿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结实性 |
3.3.6 27个杂交组合的结实性 |
3.4 杂种真实性与倍性 |
3.4.1 杂交后代的真实性 |
3.4.2 杂交种的倍性 |
3.5 杂交后代的产量性状 |
3.5.1 杂交后代的牧草产量性状 |
3.5.2 杂交后代的单株生物量分析 |
3.5.3 杂交组合后代牧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
3.6 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 |
3.6.1 杂交组合杂种优势 |
3.6.2 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配合力 |
4 讨论 |
4.1 苜蓿的SRAP遗传标记特征及遗传距离 |
4.1.1 SRAP遗传标记特征 |
4.1.2 遗传距离分析 |
4.2 气孔数鉴定与流式细胞仪鉴定倍性的准确性 |
4.3 苜蓿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的结实率 |
4.3.1 四倍体杂交组合与其他杂交组合结实性比较 |
4.3.2 四倍体杂交组合与二倍体杂交组合结实性比较 |
4.3.3 亲本倍性不同的杂交组合结实性比较 |
4.3.4 母本育性不同的杂交组合结实性比较 |
4.4 分子标记特异性条带与杂种鉴定 |
4.5 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 |
4.5.1 强优势组合的筛选 |
4.5.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蓖麻骨干亲本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前言 |
1.1 蓖麻概述 |
1.1.1 蓖麻简介 |
1.1.2 蓖麻的经济价值 |
1.1.3 蓖麻的供求关系 |
1.2 杂种优势和杂种优势群 |
1.2.1 杂种优势与杂种优势群 |
1.2.2 国内外蓖麻育种研究进展 |
1.3 杂种优势群的划分 |
1.3.1 蓖麻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1.3.2 SSR标记在蓖麻种质划分中的应用 |
1.4 配合力 |
1.4.1 配合力及其分析方法 |
1.4.2 配合力的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及田间种植 |
2.1.1 供试材料 |
2.1.2 田间种植试验 |
2.2 性状统计调查 |
2.3 分子标记分析 |
2.3.1 DNA提取和检测 |
2.3.2 试验所用引物 |
2.3.3 PCR反应体系和扩增体系 |
2.4 数据处理 |
2.4.1 表型性状分析 |
2.4.2 分子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材料的代表性与多样性 |
3.2 杂种优势群划分 |
3.2.1 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
3.2.2 SSR引物多态性分析 |
3.2.3 杂种优势群划分 |
3.2.4 来自不同地区材料的居群间聚类分析 |
3.3 2019年配合力分析 |
3.3.1 配合力方差分析 |
3.3.2 配合力分析 |
3.4 2020年配合力分析 |
3.4.1 配合力方差分析 |
3.4.2 一般配合力分析 |
3.4.3 特殊配合力分析 |
3.4.4 杂种优势分析 |
3.4.5 各性状遗传力估算 |
4 讨论与总结 |
4.1 材料的代表性 |
4.2 杂种优势群划分 |
4.3 2019年配合力分析 |
4.4 2020年配合力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导师简介 |
(10)大豆杂种优势群划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杂种优势利用概述 |
1.2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假说 |
1.2.1 显性假说 |
1.2.2 超显性假说 |
1.2.3 遗传平衡假说 |
1.2.4 基因互作模式假说 |
1.3 杂种优势预测在主要农作物中的应用 |
1.3.1 杂种优势预测在玉米上的应用 |
1.3.2 杂种优势预测在水稻上的应用 |
1.3.3 杂种优势预测在小麦上的应用 |
1.3.4 杂种优势预测在油菜上的应用 |
1.3.5 杂种优势预测在其它作物上的应用 |
1.4 杂种优势的预测方法 |
1.4.1 配合力法 |
1.4.2 生理生化法 |
1.4.3 分子标记法 |
1.5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
1.5.1 杂种优势群概念 |
1.5.2 划分方法及其应用 |
1.6 大豆杂种优势利用概况 |
1.6.1 大豆杂交种培育研究 |
1.6.2 大豆杂种优势的预测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亲本性状值和配合力划分大豆杂种优势群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杂交组合的配制和性状测定 |
2.2.2 数据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产量的杂种优势分析 |
2.3.2 产量相关性状方差和配合力分析 |
2.3.3 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效应与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 |
2.3.4 杂种优势群的初步划分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RAP分子标记划分大豆亲本杂种优势群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CTAB法提取大豆叶片DNA |
3.2.2 DNA浓度检测 |
3.2.3 PCR扩增 |
3.2.4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DNA浓度检测结果 |
3.3.2 SRAP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
3.3.3 聚类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选配规律的研究 Ⅰ.杂种优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核质互作杂交种农艺性状和籽粒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J]. 李燕红,高世庆,任扬,张俊杰,都晶晶,高聪,王军卫,马守才,宋瑜龙,张改生,牛娜. 麦类作物学报, 2021(10)
- [2]基于3个甘蓝型春油菜Pol CMS的优良恢复系选育[J]. 赵绪涛,柳海东,李开祥,徐亮,杜德志.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1
- [3]大豆杂种优势分析及强优势组合的筛选[J]. 白志元,杨玉花,张瑞军. 山西农业科学, 2021
- [4]小麦核质杂种配合力、杂种优势及淀粉特性研究[D]. 李燕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25个辣椒组合杂种优势分析及亲本选配研究[D]. 王新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番茄优良自交系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D]. 聂中欣.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7]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D]. 岳丽昕.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8]苜蓿杂交亲本选择及其杂种F1苗期生长优势分析[D]. 杨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9]蓖麻骨干亲本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D]. 顾帅磊.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10]大豆杂种优势群划分的初步研究[D]. 韩亚丽.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