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功是全民健身的有效方法之一──访国家体委群众体育司司长邱玉才(论文文献综述)
薛浩[1](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张春桃[2](2019)在《成都市主城区社区体育自组织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职能开始逐渐发生转变,适当的放权,公民为主导地位逐渐壮大,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社区大量兴起全民健身活动,这与我们计划经济时期他组织的群众体育相对比,“自组织”的模式非常明显。这些社区“自组织”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以“中、小规模”的特征,来满足社区居民对体育健身需求,弥补政府职能的缺失,转变参与者角色转换,调动积极性。体现出社区体育顽强的生命力及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发展当前成都市的全民健身活动和建设社区有着十分积极的催化作用。本人以成都市社区体育自组织发展现状的研究为切入点,以便于能够了解成都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情况,并为其提出发展方向的一些建议。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采用长期参与、走访和与居民互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在成都市的社区中选择体育自组织活动开展较好或一般的社区进行深度调查。从社区体育自组织发展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对象出发,然后对社区体育自组织的现状、特征、潜在优势、发展策略等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区自组织的组建情况有着自组性的特征,参与人群对自组织认识不足,参与者的性别、年龄、学历等结构不平衡;自组织管理直线制特征,对自组织活动宣传不到位,参与者接收信息闭塞,活动项目单一参与者积极性不高,参与以浅表式为主;自组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当前,成都市社区体育自组织中自组织具有松散的特征,参与者没有严格自我约束意识,组织内部严重的等、靠、投思想,主人翁意识薄弱,组织内部发展的社区体育指导员质量较低;场地不足和资金匮乏是影响社区体育自组织体育活动进一步发展的普遍问题,调查发现,自组织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是政府扶持居民自筹为主,资金量不足,仅维持组织内部小部分开销。根据对成都市社区体育自组织调查的结果及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提高社区参与者对体育自组织内涵的认识;政府加大宣传,提高居民参与活动积极性;加强成都市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发展社区体育新兴体育活动项目,丰富社区体育自组织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开展与学校体育的合作;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来源,实现社区供需平衡;改革社区体育管理模式,释放社区居民自治发展空间;建立社区体育网络化公众平台,实现社区间优势互补。
李瑞珍[3](2018)在《中国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限制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虽然妇女体育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妇女在参与体育活动、体育管理以及体育就业上的歧视问题依然存在。不管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我国,妇女的体育参与状况都不容乐观,妇女的体育活动参与率较低。妇女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她们的体育参与。当前我国学者多是基于个体的需求层面研究妇女体育参与的限制因素,从而提出解决对策,而城市社区是妇女日常生活的重要区域,社区的体育服务供给情况是否会影响妇女的体育参与情况,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因此,本研究以中国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限制因素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她们在社区体育参与中的行为特点及其限制因素,为促进我国妇女体育参与提供更好地解决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哈尔滨8个城市为调查地区,对调查城市社区妇女特征及社区体育参与情况、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特征、城市社区体育供给限制因素以及发达国家解决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成功案例进行调查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限制特征包括个人层面(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婚育情况)和社区层面(社区性质)六个特征,涉及到自身限制、体验限制、人际限制、结构限制四个维度。其中,年龄在31-4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私营企业主,两万元以下收入,离异或独居妇女,郊区城镇居住者是限制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最明显的特征。自身限制因素中对城市社区妇女影响最明显的3个因素为缺乏技能、没有兴趣、缺乏自信;体验限制因素中对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影响最明显的3个因素是没有人指导、没有女性教练员指导、伤病;人际限制因素为伙伴;结构限制因素中对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影响最明显的5个因素是工作、家务、场地、女性锻炼设施以及女性体育活动。而结构限制是影响我国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首要因素。2.我国城市社区妇女对社区提供的体育设施供给、健身指导供给、体育信息供给、体育活动组织供给总体情况不太满意,尤其是社区的健身指导供给和体育活动组织供给。在体育设施供给上,限制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是社区体育场地及设施配备不足、健身场所距离较远等;在健身指导供给上,限制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以及业务能力较低、社区体质监测类型单一等;在体育信息供给上,限制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是社区体育信息宣传渠道较少且宣传途径较为传统等;在体育活动供给上,限制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是活动经费不足、体育活动单一以及宣传不到位等。3.发达国家在促进妇女和女孩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以及解决妇女体育参与障碍时,涉及到的部门组织范围更为全面,提出的解决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其中,英国为促进妇女和女孩的体育参与解决障碍的案例研究主要集中在情感障碍和实际障碍方面;美国为促进妇女和女孩的体育参与解决障碍的案例研究主要集中在缺乏自信、技能和活动方面;加拿大为促进妇女和女孩的体育参与解决障碍的案例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障碍、外部障碍和影响障碍方面;澳大利亚为促进妇女和女孩的体育参与解决障碍的案例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际障碍方面。这些发达国家为促进妇女体育参与的案例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妇女体育参与率明显上升,为我国解决妇女体育参与遇到的时间、机会、场地设施、活动、信息等限制问题提供较好的借鉴之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市社区妇女体育的发展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1.政府部门:在体育设施供给上,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社区体育供给的投资力度,体育设施要更加符合女性的锻炼需求和托儿设施;在健身指导供给上,要培训更多的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妇女健身志愿者,多为女性提供免费的健身课程与健身项目;在体育信息供给上,要建立体育信息网络,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在体育活动供给上,要和相关体育组织、学校以及企业机构开发适合不同身体情况、不同时间、不同年龄、不同能力水平的体育活动项目。同时,为促进妇女的体育参与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纲领,以及可操作的具体实施行动计划。2.社区部门:在体育设施供给上,社区部门应合理规划场地设施的位置以及制定灵活的使用场地设施时间表,并定期进行维护和翻新;在健身指导供给上,引进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举办健身知识讲座以及活动项目指导,培养妇女以及女孩的体育参与意识以及技能培训,定期对社区的妇女进行体质监测,同时针对不同妇女的身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锻炼计划;在体育信息供给上,建立社区体育信息服务网络,利用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宣传,在社区的商店超市、幼儿园、健身广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建立体育信息宣传栏,定时发布和更新女性健身知识和活动信息,包括时间和地点、服装,更换设施,照顾孩子等;在体育活动供给上,加强和其他组织合作,开发适合女性的非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举办多种类型的体育活动以及家庭体育活动,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婚育情况、不同健身能力水平妇女的体育需求。
苏王飞[4](2018)在《《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文中指出中国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不同时期、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武术的报道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武术报道的历时研究,就具有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中,报纸的武术报道现场表现力不如电视,速度快不过网络,但也拥有自身独特的报道优势和特色,报纸内容繁多丰富,选择性和针对性较强,能将武术报道做深、做全、做透,有利于受众深度了解武术事件本身。在众多大众媒体中,根据办报历史、综合全面、权威主流的筛查标准。《中国体育报》(原名为《体育报》)作为我国第一份专业体育类报纸,也是第一份体育类党报。它信息量大,权威性强,无论从体育界还是报纸业或是体育的大众传播领域,都是首屈一指的。更为重要的是,它见证了中国体育报纸发展的所有阶段,能够提供完整详实的文本资料,并具有代表性,而且其内容安排除了在竞技体育新闻报道上大做文章之外,更重视体育报纸的宣传功能,传统体育也被囊括其中,而武术报道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本文选择《中国体育报》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对武术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本文选定1958年至2017年作为研究时间区域。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国体育报》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我国武术的发展情况,对《中国体育报》创刊60年武术报道的发展历程以及特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1958-1966年);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1973-1987年);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1988-2007年);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2008-2017年)。本论文还从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特征等几个方面分别对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与归纳,以探讨《中国体育报》历年来武术报道的变化趋势、呈现出的特点及其报道的整体特征。《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在其6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其内容与形式可以说一直都在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很多,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还有来自体育事业和新闻事业本身的影响。从武术报道的规模上来看,《中国体育报》成立之初,其对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武术报道一直是时而增加时而减少,并未形成稳定、成熟的报道模式。从恢复发展阶段到繁荣发展阶段,其武术报道量虽有所起伏,但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深化改革阶段,报道量更是大幅度上升;从武术报道的内容上来看,由最初的国内武术新闻报道逐渐拓展到国际武术新闻报道比重不断增大,成为该报的报道重点;从武术报道的体裁上来看,由起步阶段以数量较小字数较少的消息类为主发展到通讯类、评论类等各体裁相辅相成;从武术报道的手段来看,由最初单纯的黑白版面和文字类新闻到色彩和图片不断地运用到武术报道中,版面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武术报道在体裁上主要是消息和通讯,还有一部分单纯的图片报道和少量的评论。初期其稿件多来自本报记者和新华社,随着报道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派出记者釆访各种国际武术赛事,逐渐形成了以本报作者自釆稿件为主。研究60年《中国体育报》的武术报道,不仅仅是为了描述和概括武术报道的特征和内容变化等,还是为了寻找《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对于当今武术新闻传播的现实意义。作为我国第一份专业体育类报纸,《中国体育报》的武术报道无论是报道理念还是报道业务,对于当今的武术报道、传播和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何文斯[5](2014)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街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构建设积极正向的社区体育文化,对于建立和谐社区人际关系、增强社区居民归属感和荣誉感,提升社区整体文明程度都起着重要作用。对上地街道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进行研究,构建符合上地街道的社区体育文化发展模式,能够对其它类似社区产生借鉴意义。本文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和深入调研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当前上地街道社区体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精神文化方面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论如下:1、上地街道社区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严重不足,种类配置单一,利用率低,未考虑不同年龄段社区居民运动需求与身心特点的差异性。2、上地街道社区体育人口已初具规模,不同年龄人群的体育运动时间段有显着差别,参与者以老年人为主体,出现老龄化趋势。3、上地街道社区体育文化没有形成统一的体育精神,缺乏凝聚力;社区体育参与者的参与意识与实际参与情况不符,对上地街道社区体育文化的全面发展造成阻碍。4、上地街道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系统管理水平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上地街道多方面协调力量加强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资源整合与投入,但缺乏长效机制。5、易于开展且受场地地器材限制小的体育项目最受欢迎并开展广泛;民间社区体育组织自发发展壮大,有力推动了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高鹏飞[6](2012)在《陕西省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当前陕西省社区体育在结构建设、组织、场地等方面的情况,对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二期工程,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素质具有现实的意义。
赵德勋[7](201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老年人体育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社会是一种“大政府,小社会”的社会格局。体育部门包揽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所有的体育事务,这也是体育部门管理水平和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加入WTO,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体育等诸多领域发生着深刻变化。原有的政治化、行政化、一体化的社会逐步过渡到开放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新型社会。在过去,政府统得过死,垄断了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随之代替的是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社会走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多元化的治理模式。中国由一个政府高度集权的“大政府、小社会”逐步走向政府部门、经济盈利部门、社会第三部门等共同发展的“小政府、大社会”。政府的主要功能转向提供政策保障,以及公共类的体育产品和服务。本文从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理论视角,探讨当前老年人多样化体育需求的背景下,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通过对老年人体育发展现状的诊断,为老年人体育政策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提出未来政策改革的方向。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和逻辑分析法。主要结论:中国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制定日趋体现“健康长寿为本、娱乐消遣养老”的目标和取向。中国制定的各项群众体育政策中,涵括老年体育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对老年体育发展起到宏观指导和协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老年人体育政策经历了突出社会、法制、科学、生活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政策的变化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和举办,政府体育职能的转变,基层老年人体育管理的缺位,利益集团的利益追求以及老年人多样化体育需求的凸显等都对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影响。老年人多样化体育需求的凸显,既有内部的“需要锻炼”的动力,也有来自外部社会支持系统的改善。政府目前在老年人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中存在着以下缺失:管理主体责任不清,决策的失误,管理方式的不合理,服务意识淡化,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的体育需求等。老年人体育未来发展的政策调整不但要有针对老年人体育发展要素的具体政策,更要完善老年人体育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
朱东法[8](2010)在《豫南三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社区体育是指社区居民针对自身状况,以其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以获得健美乐为目标,选择在其所在社区的辖区内以各种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的群众体育。是由社区居民自主进行的简便易行、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具有自主性、公益性、多样性、有趣性、服务性等特点。对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交流邻里感情,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区繁荣发展等都有重要意义。在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从2001年的申奥成功到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在我国掀起了一股运动健身热潮,全民健身运动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展开,社区体育在我国表现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位于河南省南部的信阳、南阳、驻马店三市与北部的洛阳、安阳等城市相比较,属于经济发展薄弱的地区,因此它们在社区体育活动开展方面也有其自己的特点。本文对豫南三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社区体育活动的服务队伍薄弱,社会体育指导员比较缺乏,社区体育指导员是城市社区体育健身娱乐服务的主要力量,他们是指导社区居民进行健身娱乐活动的纽带,社区体育骨干队伍的培养以及志愿者队伍的壮大也是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必不可少的服务。职能管理部门组织还不够,直接影响居民参与健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居民健身活动存在盲目性和盲动性。2.社区体育的开展,场地设施是构成城市社区体育健身娱乐服务的重要物资要素,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增加,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社区体育组织缺少充分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平台,场地问题依然是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最主要瓶颈。但是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社区的发展,必将推动社区健身娱乐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辖区现有的体育场地的建设。3.豫南三市社区居民在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上仍是以比较传统的散步、跑步、太极拳、篮球、足球、交谊舞、民间舞蹈为主。在锻炼时间的选择上,主要是集中在早晨和傍晚,其中早晨以中老年人为主。在锻炼的频数方面,每周坚持2—3次的锻炼人数所占比例较小,在锻炼时间的利用上也不够科学合理。在锻炼者方面,以中等收入人群为主,中老年人的健身意识相当较强,展现出参与者的年龄结构不合理。4.豫南三市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主要以街道社区体协为主,其他区域性体协为辅,组织结构基层化特点十分明显。街道社区体协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以辖区单位和居委会为参加单位,共同组成了街道社区体协。资金来源主要是街道社区拨款和自筹经费为主,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参与各种体育锻炼的需求。居民在社区体育方面最大的要求和愿望是要求有体育场所,这和豫南三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社区体育场所和器材严重缺乏有关。
王维婷[9](201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政策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社区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科学化和法制化和对社区体育政策研究的重视。本研究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社区体育政策的发展历程,深掘政策背后的社会和政策背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变化为主要线索,以我国体育方针、群众体育方针政策的变化为背景,以党史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阶段划分作为参照,以有关社区体育政策标志性文本的出台作为依据,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两大阶段,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社区体育政策发展的经验,探讨在群众体育不断发展的未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政策的走向和趋势,为我们更好的制定新时期社区体育政策、引导开展新时期城市群众体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为实现群众体育新腾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一点积极贡献。
田彤[10](2006)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落脚点》文中认为社区体育是进行一定的社会体育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体育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体育活动区域。社区体育文化是社区体育的细胞,以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是当前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社区体育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体育行为方式,它对社区体育的和谐发展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在研究社区体育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社区体育文化的概念与内涵,探讨了社区体育文化在构建社区体育和谐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加强社区文化体育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研究在我国的进一步开展和实现全民健身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二、气功是全民健身的有效方法之一──访国家体委群众体育司司长邱玉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功是全民健身的有效方法之一──访国家体委群众体育司司长邱玉才(论文提纲范文)
(1)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1.1 民间武术 |
1.4.1.2 自由 |
1.4.1.3 秩序 |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
1.4.2 理论基础 |
1.4.2.1 四因说 |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创新 |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6.2.1 文献研究法 |
1.6.2.2 田野调查法 |
1.6.2.3 历史分析法 |
1.6.2.4 案例研究法 |
1.6.2.5 口述史方法 |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内容 |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8.1 研究重点 |
1.8.2 研究难点 |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1.2.1 兵操演练 |
3.1.2.2 隐匿民间 |
3.1.2.3 寓于舞中 |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1.3.1 战事之需 |
3.1.3.2 武举制度 |
3.1.3.3 任侠尚武 |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1.4.1 统一天下 |
3.1.4.2 治国理政 |
3.1.4.3 竞逐自由 |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2.2.1 流转授拳 |
3.2.2.2 民间结社 |
3.2.2.3 湖团组织 |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2.3.1 自然环境 |
3.2.3.2 政权迭变 |
3.2.3.3 社会变迁 |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2.4.1 驱除鞑虏 |
3.2.4.2 强国强种 |
3.2.4.3 自由放任 |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4.2.1 竞技武术 |
3.4.2.2 群众武术 |
3.4.2.3 学校武术 |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4.3.1 国家战略 |
3.4.3.2 政策利好 |
3.4.3.3 续写传统 |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
4.2.1 纷呈图景 |
4.2.2 地理分布 |
4.2.3 传承谱系 |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
6.1.1 自利则生 |
6.1.2 以正求反 |
6.1.3 自由扩张 |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
6.2.1 利他方能利己 |
6.2.2 制衡利益格局 |
6.2.3 正义穿插其中 |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
8.1 精英行动 |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
8.2 地方社会 |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
8.3 国家在场 |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
8.4 相互在场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
附录8 :文件Ⅰ |
附录9 :文件Ⅱ |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成都市主城区社区体育自组织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相关概念界定 |
2.1 社区的概念 |
2.2 社区体育概念 |
2.3 自组织概念的界定 |
3 文献综述 |
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3.1.1 国外社区体育现状研究 |
3.1.2 国外社区体育自组织的相关研究 |
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3.2.1 国内社区体育研究现状 |
3.2.2 国内社区体育自组织的研究 |
4 研究对象、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2.3 访谈法 |
4.2.4 实地调查法 |
4.2.5 数理统计法 |
4.2.6 逻辑分析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成都市社区体育自组织活动的现状分析 |
5.1.1 成都市所研究社区分布区域概况 |
5.1.2 成都市社区体育自组织的基本情况 |
5.1.3 参与者参与社区体育自组织活动现状 |
5.2 成都市社区体育自组织的发展特征 |
5.2.1 成都市社区体育自组织形成的自组性特征 |
5.2.2 成都市社区体育自组织发展组织结构“聚散状态”特征 |
5.2.3 成都市社区体育自组织管理形式“直线制”特征 |
5.2.4 成都市社区体育自组织发展非盈利性和公益性的特征 |
5.3 成都市社区体育自组织发展潜在机遇 |
5.3.1“运动成都”成为成都市社区体育自组织发展的催化剂 |
5.3.2“世界赛事名城”是成都市社区体育自组织发展的模范 |
5.3.3“十三五”规划是成都市社区体育自组织发展的奠基石 |
5.4 成都市社区体育自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4.1 居民对社区体育自组织认识不足 |
5.4.2 参与自组织活动过程中性别比例失调 |
5.4.3 参加者对自组织活动信息闭塞 |
5.4.4 自组织活动组建项目单一 |
5.4.5 社区场地器材严重匮乏 |
5.4.6 社区体育自组织发展资金匮乏 |
5.4.7 社区体育健身指导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
5.4.8 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
5.5 成都市社区体育的自组织未来发展策略 |
5.5.1 居民自身提高对体育自组织内涵的认识,形成终生体育意识 |
5.5.2 政府加大宣传,树立居民积极参与自组织体育活动意识 |
5.5.3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队伍建设 |
5.5.4 发展新兴体育活动项目,实现自组织活动多元化 |
5.5.5 开展与学校体育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
5.5.6 拓宽资金来源,实现社区供需平衡 |
5.5.7 改革社区体育管理方式,释放社区居民自治活力 |
5.5.8 建立体育网络化公众平台,实现体育资源共享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器材场地供不应求 |
6.1.2 自组织内部发展不协调 |
6.1.3 参与意识及动机不强 |
6.1.4 自组织人员配置不健全 |
6.1.5 自组织活动经费不足 |
6.2 建议 |
6.2.1 对政府部门建议 |
6.2.2 对社区街道办居委会建议 |
6.2.3 对社区居民建议 |
6.2.4 对社区体育社会指导员建议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 附件 |
(3)中国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限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中的妇女歧视 |
1.1.2 参与体育活动是解决妇女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
1.1.3 妇女的体育活动参与率较低 |
1.1.4 社区体育为妇女参与体育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现状研究 |
2.1.1 国外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现状研究 |
2.1.2 国内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现状研究 |
2.2 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现状研究 |
2.2.1 国外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现状研究 |
2.2.2 国内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现状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相关概念界定 |
4.1.1 社区体育 |
4.1.2 妇女体育 |
4.1.3 社区妇女体育 |
4.1.4 体育参与 |
4.1.5 限制因素 |
4.2 所调研城市妇女特征及社区体育参与概况 |
4.2.1 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社区性质情况 |
4.2.2 城市社区妇女的健康状况、家庭婚育情况及闲暇活动情况 |
4.2.3 城市妇女在社区内的体育参与情况 |
4.3 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分析 |
4.3.1 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限制特征分析 |
4.3.2 城市社区体育供给限制妇女体育参与因素分析 |
4.4 发达国家解决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成功案例分析 |
4.4.1 英国解决城市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案例分析 |
4.4.2 美国解决城市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案例分析 |
4.4.3 加拿大解决城市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案例分析 |
4.4.4 澳大利亚解决城市妇女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案例分析 |
4.5 小结 |
5 促进我国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发展的对策 |
5.1 社区体育设施方面 |
5.1.1 政府部门 |
5.1.2 社区部门 |
5.2 社区健身指导方面 |
5.2.1 政府部门 |
5.2.2 社区部门 |
5.3 社区体育信息方面 |
5.3.1 政府部门 |
5.3.2 社区部门 |
5.4 社区体育活动组织方面 |
5.4.1 政府部门 |
5.4.2 社区部门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中国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限制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 B 城市社区妇女访谈提纲 |
附录 C 社区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 D 体育局相关领导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体育报道的相关研究 |
1.2.2 有关武术报道的相关研究 |
1.2.3 有关《中国体育报》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资料法 |
2.1.2 内容分析法 |
2.1.3 数理统计法 |
2.1.4 逻辑分析法 |
2.2 研究对象 |
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发展历程 |
3.1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 |
3.2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 |
3.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 |
3.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 |
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阶段分析 |
4.1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 |
4.1.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1.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1.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4.2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 |
4.2.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2.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2.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4.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 |
4.3.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3.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3.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4.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 |
4.4.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4.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4.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5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总体分析 |
5.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5.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5.2.1 报道数量 |
5.2.2 报道版面 |
5.2.3 报道来源 |
5.2.4 报道体裁 |
5.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增多报道形式、加强深度报道 |
6.2.2 采取独家报道 |
6.2.3 推崇大众武术报道 |
6.2.4 加强媒介融合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1958-1966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附表2:1973-198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附表3:1988-200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附表4:2008-201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致谢 |
(5)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社区体育文化的基本概念 |
2.1.1 关于文化的概念 |
2.1.2 关于社区文化的概念 |
2.1.3 关于体育文化的概念及结构 |
2.1.4 关于社区体育文化的概念及结构 |
2.2 国内外关于社区体育的研究 |
2.2.1 关于国外社区体育研究状况 |
2.2.2 关于国内社区体育研究状况 |
2.3 关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实地考察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上地街道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
4.1.1 上地街道社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
4.1.2 上地街道社区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
4.1.3 上地街道社区体育行为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
4.1.4 上地街道社区居民个体体育行为状况 |
4.1.5 上地街道行政主体机构行为 |
4.1.6 上地街道社区居民群体体育行为 |
4.2 上地街道社区体育文化构建影响因素调查 |
4.2.1 制约上地街道社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因素 |
4.2.2 制约上地街道社区体育行为文化建设的因素 |
4.2.3 制约上地街道社区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的因素 |
4.3 上地街道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对策 |
4.3.1 依托学校资源解决社区体育活动场地问题 |
4.3.2 明确行政主体责任,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
4.3.3 引导和鼓励社区居民、驻区单位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
4.3.4 增强社区体育精神凝聚力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陕西省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 |
二、讨论与分析 |
1.社区体育的含义 |
(1) 社区含义。 |
(2) 社区体育含义。 |
2. 以西安为“龙头”各市社区体育工作进入较快发展阶段 |
(1) 西安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
(2) 其他地市发展概况。 |
3. 影响参与社区体育因素 |
4. 陕西省社区体育的政策环境 |
5. 陕西省社区体育组织环境 |
6.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维修不及时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老年人体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依据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老年人体育的研究 |
2.1.1 关于老年人体育开展现状的研究 |
2.1.2 关于开展老年人体育意义的研究 |
2.1.3 关于老年人体育的社会学研究 |
2.2 关于体育政策的研究 |
2.2.1 关于体育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
2.2.2 关于体育政策制定过程及具体政策的研究 |
2.2.3 关于加强我国体育政策研究对策的研究 |
2.2.4 关于国外体育政策的研究 |
2.2.5 关于体育政策的中外对比研究 |
3 研究对象、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比较研究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概念界定 |
4.1.1 老年人体育 |
4.1.2 政策与体育政策 |
4.1.3 老龄政策 |
4.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4.2.1 公共服务理论 |
4.2.2 公共政策理论 |
4.3 我国老年人口的基本状况 |
4.3.1 老龄化社会 |
4.3.2 我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 |
4.3.3 我国老年人社会保障现状 |
4.3.4 从"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 |
4.3.5 我国老年人体育发展现状 |
4.4 研究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的社会意义 |
4.4.1 推进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的科学化进程 |
4.4.2 提高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的民主化水平 |
4.4.3 提高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的效率和效益 |
4.4.4 有利于完善老年人体育的社会支持系统 |
4.4.5 促进老年人体育的改革和发展 |
4.5 我国不同时期的老年人体育政策 |
4.5.1 第一阶段:1978-1986年 |
案例分析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 |
4.5.2 第二阶段:1987-1995年 |
案例分析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
4.5.3 第三阶段:1996-2001年 |
案例分析 《老年人体育发展规划》 |
4.5.4 第四阶段:2002-2010年 |
案例分析 《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 |
4.6 影响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因素 |
4.6.1 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对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影响 |
4.6.2 经济环境对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影响 |
4.6.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影响 |
4.6.4 政府体育职能转变对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影响 |
4.6.5 基层老年人体育组织管理现状对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影响 |
4.6.6 利益集团的利益追求对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影响 |
4.6.7 老年人多样化体育需求的日益凸显对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影响 |
4.7 国外老年人体育政策及其借鉴 |
4.7.1 国外老年人体育相关政策 |
4.7.2 国外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启示 |
4.8 未来中国社会发展与老年人体育政策保障 |
4.8.1 老年人多样化体育需求日益凸显与各方责任 |
4.8.2 我国老年人体育未来发展的政策保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豫南三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是社区体育开展的主要依据。 |
1.1.2 理论研究意义 |
1.1.3 实践指导价值 |
1.2 国内外社区体育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社区体育研究现状 |
1.2.2 我国社区体育的研究现状 |
1.3 有关概念的界定 |
1.3.1 有关社区的定义和特点 |
1.3.2 关于社区体育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1.3.3 社区体育活动点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数据来源 |
1.4.1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数据来源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实地考察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豫南三市城镇社区的基本概况 |
3.2 豫南三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
3.2.1 社区体育主要活动地点状况 |
3.2.2 豫南三市社区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 |
3.2.3 豫南三市城市社区体育活动频数和强度 |
3.2.4 豫南三市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内容 |
3.3 豫南三市社区体育的管理现状 |
3.3.1 组织管理状况 |
3.3.2 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状况 |
3.3.3 社区体育指导者情况 |
3.4 豫南城市社区体育的参与者状况 |
3.4.1 参与者年龄状况 |
3.4.2 参与者性别状况 |
3.4.3 参与者职业状况 |
3.4.4 参与者月收入状况 |
3.5 影响社区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 |
3.5.1 影响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 |
3.5.2 影响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 |
3.6 豫南三市社区体育发展中主要问题研究 |
3.6.1 社区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不足 |
3.6.2 社区体育活动场所规划不合理 |
3.6.3 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 |
3.6.4 体育锻炼参加者结构不合理 |
3.6.5 偏远城镇及城郊居民体育锻炼的开展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2.1 强化社区体育管理机制 |
4.2.2 建立社区体育制度,规范社区体育行为 |
4.2.3 合理规划社区体育场地设施 |
4.2.4 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
5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豫南三市市社区体育现状调查问卷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政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问题的提出 |
2、文献综述 |
二、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1、基本概念的界定 |
1.1 对“城市社区”的界定 |
1.2 对“社区体育”的界定 |
1.3 对“政策”、“体育政策”的界定 |
1.4 对“城市社区体育政策”的界定 |
1.5 阶段划分的依据 |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政策的发展历程、背景及特点 |
2.1 《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出台以前(1979—1997 年) |
2.2 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出台至今(1997 年至今) |
3、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政策的内容分析 |
3.1 社区体育综合性指导政策 |
3.2 不同内容的社区体育政策 |
3.2.1 有关社区体育组织的政策 |
3.2.2 有关社区场地设施建设的政策 |
3.2.3 有关社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 |
3.2.4 有关社区居民体质的政策 |
3.2.5 有关社区体育资金经费的政策 |
3.2.6 有关社区体育活动的政策 |
3.2.7 有关评比表彰的政策 |
3.3 几种特殊人群的社区体育政策 |
3.3.1 有关社区青少年儿童的政策 |
3.3.2 有关社区老年人的政策 |
3.3.3 有关社区残疾人的政策 |
4、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
5、关于城市社区体育政策的几点思考 |
四、结 语 |
五、参考文献 |
六、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课题项目 |
七、致谢 |
(10)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落脚点(论文提纲范文)
1 社区体育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
2 社区体育文化在构建社区体育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3 加强社区文化体育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3.1 坚持社区体育服务居民的宗旨和目标 |
3.2 坚持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推广和创新 |
3.3 坚持社区体育道德规范的倡导和养成 |
3.4 坚持社区体育精神的提炼和培育 |
3.5 坚持社区体育文化形象的塑造和展现 |
四、气功是全民健身的有效方法之一──访国家体委群众体育司司长邱玉才(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2]成都市主城区社区体育自组织的发展研究[D]. 张春桃. 成都体育学院, 2019(12)
- [3]中国城市社区妇女体育参与的限制因素研究[D]. 李瑞珍. 河南大学, 2018(01)
- [4]《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D]. 苏王飞.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5]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街道为例[D]. 何文斯.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6]陕西省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分析研究[J]. 高鹏飞.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20)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老年人体育政策研究[D]. 赵德勋. 北京体育大学, 2010(05)
- [8]豫南三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朱东法. 重庆大学, 2010(04)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政策的研究[D]. 王维婷. 苏州大学, 2010(01)
- [10]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落脚点[J]. 田彤. 体育与科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