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日民间信仰研究的历史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毛巧晖[1](2021)在《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到田野研究新范式——陶立璠学术研究谫论》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民俗学学科亟待恢复与重建,陶立璠以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为基础,展开多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并逐步转向民俗学研究。他以教学经验为基础编纂了《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民俗学概论》等教材,凸显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民俗的"多样性"与"本地性",对完善民俗学学科体系有一定助益。在1989—1991年中日联合民俗考察活动中,陶立璠吸纳福田亚细男的村落研究理论,并在后续研究中延续了"在具体村落中理解民俗"的理念,总结出"一步三回头"的方法,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田野范式转向起到了推动作用。
周星,黄洁[2](2021)在《中国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下)》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顺应"全球化"及国际社会文化发展的大潮,中国兴起了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作为中国文化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运动"对于中国社会和国民的文化生活产生了持续深远的影响。部分人类学家也以多种路径参与了这场"运动",并做出重要贡献。在较为全面细致地梳理中国人类学家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基本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涉及中国文化遗产的海内外人类学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述评发现,海内外人类学家对于中国文化遗产及相关保护事业的学术研究成果,大多是基于各自田野工作的现场实践而形成,其对于文化遗产行政和国家的文化政策具有文化批评和异议申述的重要价值。
林旭鸣,刘璐璐[3](2021)在《2020年海洋史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海内外学者以中文发表、出版的海洋史论着(含研究生学位论文),共约428篇(部),研究内容涵盖了海洋政策与海防、海洋权益与开发、海洋人群与海洋社会、海洋贸易与物品、海洋文化与信仰、海洋史料等问题,研究空间超越传统的中国海域、东亚海域,远及南太平洋、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海域,均取得可喜成果。本文择要加以介绍,疏漏、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章玺[4](2021)在《中国民间童话的改编研究》文中指出民间童话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讲述中得以传承。从民间童话具有变异性的特点来看,每一次讲述都是一次新生。童话本身具有的开放性、儿童强烈的阅读需求,以及商业资本的助推等因素,使童话的改写和转化已经成为必然。在当代,民间童话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既有以有声书、广播剧等为代表的口头传播形式,也有以纸质书等为代表的书写印刷形式,还有以动画等为代表的影像形式。本研究立足于民间文艺学的视角,从媒介变迁的角度对源于民间的童话这一文体入手,关注中国当代童话的多元形态,从纷繁多姿的“童话”百花园中梳理出具有中国民间特色的童话,分析其是如何对传统民间童话进行改编的。同时,基于电子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从童话的本土化创作实践中,重新思考童话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本研究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共有四章。引言部分首先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接着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一章研究童话的文化传统。从童话的经典式开头“很久很久以前”入手,回顾了童话在中国的发展史,回答“童话距离我们究竟有多远”这一疑问。从五四时期的时代背景出发,理解童话这一文体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由于童话文体本身具有的复杂性,使“童话”这一概念从进入中国起就呈现出含混不清的局面。在“儿童本位”观的基础上对“古典童话”“民间童话”“创作童话”加以区分,并通过对古典童话进行梳理,挖掘出适合改编成现代童话的文学资源。第二章研究童话的“再创作”。以文字书写类型的童话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为孩子建构一个“可记忆的中国”。首先分析《格林童话》《意大利童话集》是如何改写传统民间童话的,接着回顾中国民间童话改写的历史和现状。最后通过评析《汉声中国童话》、萧袤“山海经系列”两个经典案例,说明国内出版社和童话作家是如何利用传统题材进行童话再创作,借此探讨童话改写的原则和方法。第三章研究童话的“新传播”。以影像视听类型的童话为研究对象,聚焦当下童话传播的新形式。从读图时代这一背景入手,探讨当代儿童生活和阅读现状,分析绘本、儿童电子读物、动画等是如何讲述和传播传统故事。绘本作为一种强调“图文统一”的艺术形式,促进了民间童话的视觉化改编。儿童电子读物,极大地促进了民间童话的传播,充分满足了儿童听故事和看故事的需求。而动画作为一种更为复杂的综合艺术,在改编上难度更大。“中国学派”对传统民间童话和民间艺术的创造性运用,依然值得今天的动画创作者学习。第四章是对多元媒介下民间童话改写和阅读的反思。一苇出版的《中国故事》引发的争论,从侧面说明了童话改写的困难。通过观察民间童话在不同媒介中的改编,总结了关于民间童话改编的六点建议。通过描述当下家长对童话的认知,说明童话在当代对儿童和成人的双重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亲子阅读。结语部分,在对中国童话创作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展望童话的未来,探讨童话创作向民间传统回归的价值和意义。
赵莹[5](2021)在《明清山东龙神信仰研究》文中指出
王丽娟[6](2021)在《吉林汉军旗人萨满烧香仪式音乐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甄智[7](2021)在《沦陷时期南京地区的日伪报刊研究(1938-1945)》文中指出
黎帆[8](2021)在《中国传统祈福文化在对泰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祈福是人类最原始最普遍的心理及精神活动之一,祈福文化则正是人类心理、精神活动的折射。在每一种特定文化群体进化发展时,都会创造出兼具自身群体属性与文化属性的祈福文化,因此,祈福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非常常见且尤为重要。伴随我国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泰国与我国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国际关系,了解两国的祈福文化不仅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而且有助于加强两个国家及民族之间的理解交流,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因此,在对泰汉语文化教学中中国传统祈福文化教学是值得探索的。本研究立足于对中国传统祈福文化较为全面的了解来探求中泰两个民族祈福文化的差异性和文化内涵的共通性,将中国传统祈福文化与对泰汉语教学联系起来,分析赴任学校的基本情况,探讨中国传统祈福文化的教学应用实践,对教学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最后结合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过程,提出有益的关于中国传统祈福文化的对泰教学建议,以期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东南亚国家的跨文化交际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为民俗文化研究的发展开阔视野。
陈兰馨[9](2021)在《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立足于“本土化”的概念,着重论述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被知识界、思想界接纳,被中国共产党转化为具体实践,逐步融入本土文化并拥有“民族身份”的过程。本文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解构为两个维度:一是认知维度的本土化,即马克思主义如何在认知层面“化”中国;二是实践维度的本土化,即中国如何在实践层面“化”马克思主义。二者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本土实际融合的重要方面。本文的研究时段从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始,到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止。文章主要选取了三个要素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与发展:概念语词、思想话语和本土实践,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跨语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汉语词汇化、马克思主义的本土话语形成及本土化主体的确立、本土化自觉的唤醒、本土化经验的升华阐释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实现本土化,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又如何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思想资源,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本文的叙述逻辑始于西学东渐下中国知识体系和文化土壤的变化。西方分科的知识体系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与西方知识输入相伴的是世界观的重构和思想界地覆天翻的变化。一方面,现实迫使经世致用的士大夫不得不走出“天下主义”,重新审视中国和“万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的读书人受西方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开始反思儒道历史观下的中国命运,他们开始了中西哲学、中西文化融合的又一次尝试,试图通过接纳进化论来构想改变中国历史天命的进路。当西方文化的新观念传入中国,传统汉语知识和观念开启又一轮的自我更新。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开始进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自然需要为每一个新概念找到合适的汉语对等词,西学译介的术语及译着的传播在认识论上构建了不同界域之间的“转义之门”,成为中国人认识、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起点。20世纪初,日本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桥梁。大量日译马克思主义文献和由日文转译的汉译文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概念语汇,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也为中国人接纳这门艰深晦奥的学问搭建了理解的基石,并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输入了早期的学理。1919年,五四运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进程得以加速。一方面,五四之后,中国思想界整体反映出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治表达方式和政治蓝图的心态,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提供了这种可能。另一方面,中国知识界和思想界在五四之后开始了新一轮重组。一是话语议题的转变,即使用话语的范畴开始从学术议题向政治议题递进。二是话语功效的凸显,主要体现在话语在政治传播的功效方面,马克思主义语汇开始被附着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三是话语主体的建立,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的个体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二十年代后期到三十年代初的话语争锋最终回归到“中国向何处去”的元问题,为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奠定了思想基础,从侧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认知维度被接纳的过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主体,自此,马克思主义开始从众多外来思想的一支,正式转变成一种可实践的革命方案。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早期阶段“以俄为师”,按照俄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案指导中国革命。其间,中国共产党从奉为圭臬地模仿到有自觉地反思,在曲折的探索中,形成了对统一战线、农民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权等问题的独立见解。毛泽东的观点无疑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他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革命主体、革命方式和群众政策,并首次在党内会议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回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在文化层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是对“体用论”的超越,是对中西文化评估固有范式的突破。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文化传统和文化发展的价值。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出了本土化过程中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正确处理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问题。总之,本土化要完成从认知维度向实践维度的跨越,应该避免脱离中国近现代的社会现实,避免变成为一种理论自身的逻辑演绎。理论必须经过和现实的结合才能算是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否则只能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局限在知识层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之所以如此典型,在于其不仅形成了本土化运动——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还实现了理论的民族化,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一部分。
谷倩兮[10](2021)在《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国家纷纷在华设立外交公使馆,并展开支持其在华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国研究,刚刚完成民族统一的意大利也不甘于后。悠久的意大利汉学传统渐渐从以传教士为研究主体走向现代和世俗,又从学院式汉学走向实地考察现实中国的研究。这一时期着名的意大利东方学家和远东语言文学教授、早期派驻中国的意大利外交官罗声电(Lodovico Nocentini,1849-1910)就是一位对于复兴意大利汉学发挥重要引领作用的承上启下的人物。分析罗声电论着,挖掘他作为学者和外交官两种角色的转换,可以展现出其中国文化造诣如何使之以外交官视角对现实中各种事件进行考察。本论文利用佛罗伦萨大学、罗马大学、意大利外交部档案馆、图书馆和其他意大利图书馆中关于罗声电的一手档案材料和原始文献,结合历史学、国际政治学理论方法,从语言、文化视角,展开关于罗声电的外交和学术生涯的全方位的梳理,挖掘他带领意大利汉学由衰弱转向繁荣的历程及其对意大利汉学发展和开拓意大利汉学新的研究方向的推动。通过分析罗声电的重要论着,本论文把握其对中国社会、文化、中意关系的研究以及其中所反映的意大利对外政策。本论文以五章的篇幅,以史为线,详细阐述罗声电的生平和学术道路;罗声电继承意大利汉学传统对中国思想观念和语言文学的研究;罗声电在现代意大利的东亚外交政策背景下的外交官经验和他开拓的对中国国际关系问题的探讨;罗声电在对中国现实政治、经济和社会研究和思考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中国观;罗声电在那不勒斯东方学院和罗马大学担当汉学教授和学术负责人期间创办刊物、兴办大学、组建语言学校和图书馆、设立协会等各种组织活动和贡献以及他对20世纪意大利汉学的重要引领作用。从详尽的分析和考察中,本论文揭示出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意大利汉学对于整个意大利汉学发展历史的重要意义;罗声电上述研究和活动的中意文化交流意义和对中学西传产生的影响。希望本研究能够丰富19—20世纪之交的中意关系史研究,为晚清史方面的研究揭示更多历史事实和细节。
二、中日民间信仰研究的历史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日民间信仰研究的历史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到田野研究新范式——陶立璠学术研究谫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民俗学研究 |
二、“概论”编写热潮与民俗学学科体系的重建 |
三、民俗学田野作业研究范式的实践与反思 |
(2)中国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下)(论文提纲范文)
五、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路径 |
六、“文化遗产化”导致的文化变迁 |
七、乡土建筑的相关研究动态 |
八、讨论与展望 |
(3)2020年海洋史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海洋政策与海防研究 |
二海洋权益与海洋开发研究 |
三海洋贸易与进出口商品研究 |
四海洋社会与华侨华人研究 |
五海域文化、宗教交流与传播研究 |
六港口、船舶、航路与历史地理研究 |
七海洋考古、海洋文献整理与研究 |
八海洋国别史、海域史研究 |
学术会议回顾与展望 |
(4)中国民间童话的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童话研究的历史和流派 |
(二)童话与媒介 |
(三)童话与改编 |
四、研究内容及思路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及思路 |
一、童话的文化传统: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
(一)“童话”的传入 |
(二)代代相传的中国童话 |
小结 |
二、童话的“再创作”:建构一个可记忆的中国 |
(一)如何编选具有民族特色的童话集 |
1.《格林童话》 |
2.《意大利童话》 |
(二)中国民间童话改编的历史和现状 |
(三)经典改写案例分析 |
1.《汉声中国童话》 |
2.萧袤“童话山海经”系列 |
小结 |
三、童话的“新传播”:传统故事的创新表述 |
(一)根植于民间和传统的绘本创作 |
1.绘本的起源和历史 |
2.中国绘本的引进与原创 |
3.中国民间童话绘本 |
(二)民间童话的大众化传播——以童书类APP为例 |
1.儿童有声书:凯叔讲故事 |
2.电子书:KaDa故事 |
3.动画书:咿啦看书 |
(三)传统民间童话在现代影视中的再呈现 |
1.国产动画对民间童话的改编与颠覆 |
2.国产动画对民间艺术的创造性运用 |
小结 |
四、多元媒介下中国民间童话改编的再思考 |
(一)多元媒介下的中国民间童话改编 |
(二)多元媒介下的亲子阅读 |
1.童话的价值与意义 |
2.童话具有永恒的魅力 |
3.童话的双重读者:成长中的儿童与怀旧的成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中国传统祈福文化在对泰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传统祈福文化概述 |
2.1 祈福文化的来由 |
2.2 祈福文化的产生背景 |
2.3 祈福文化的特点 |
2.4 祈福文化的现实意义 |
第三章 中泰祈福文化比较 |
3.1 中泰祈福文化相同点 |
3.1.1 自然崇拜——民间神灵信仰 |
3.1.2 祖先崇拜——祭祀纳福 |
3.1.3 祈福文化生活与社会化——传统民俗节日 |
3.2 中泰祈福文化不同点 |
3.2.1 信仰不同 |
3.2.2 属性不同 |
3.2.3 风格不同 |
第四章 中国传统祈福文化的教学应用实践 |
4.1 基本教学情况分析 |
4.1.1 Ban Dung Wittaya School中学中文课基本情况分析 |
4.1.2 教学对象情况分析 |
4.1.3 教学条件情况分析 |
4.2 祈福文化教学案例 |
4.2.1 祈福节日文化教学案例 |
4.2.2 祈福祭祀文化教学案例 |
4.2.3 祈福主题文化活动教学案例 |
4.3 教学效果评价 |
4.4 教学反思 |
4.4.1 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
4.4.2 关注课堂管理问题 |
4.4.3 注重文化差异,避免文化禁忌 |
第五章 中国传统祈福文化教学建议 |
5.1 中国传统祈福文化的教学内容 |
5.1.1 基础语言知识 |
5.1.2 中国传统祈福文化知识 |
5.1.3 交际性知识 |
5.2 中国传统祈福文化的教学原则 |
5.2.1 选择教学内容注重针对性 |
5.2.2 分阶段教学注重循序渐进性 |
5.2.3 调动课堂趣味性 |
5.3 中国传统祈福文化的教学方法 |
5.3.1 直接阐释法 |
5.3.2 联系对比法 |
5.3.3 体验式教学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9)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缘由 |
(二)溯源: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历史的维度:以实然证必然? |
(二)文化的维度:古今中西的文化选择? |
(三)思想的维度:谁改造了谁? |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
(一)本土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 |
(二)研究范围界定 |
(三)理论框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 |
四、研究思路及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重构自我:与西方世界的遭遇 |
第一节 西学东渐:知识体系的冲击 |
一、知识分类和体系的整合 |
二、知识生产的体制重塑 |
三、知识权威及价值符号的更替 |
第二节 走出“天下主义”:进化的世界与中国的天命 |
一、“天下主义”的式微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
二、进化论下中国的天命 |
三、进化宇宙观的思想冲击 |
第三节 本土化的几种类型 |
一、延续型本土化 |
二、吸纳型本土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语词的溯源:马克思主义语汇的传入及影响 |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下的语词译介 |
一、在华传教士的语词译介 |
二、日译中的新语厘定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语汇的早期传播 |
一、“日马”入中:马克思主义从日本到中国 |
二、取道东洋:探源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语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语汇到话语:马克思主义本土话语的初步形成 |
第一节 思想序曲:马克思主义话语进入中国语境的背景 |
一、思想的转型:从启蒙重回革命 |
二、认识的转变:从“日马”到“俄马” |
第二节 话语议题的转换: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渐次接纳 |
一、 “主义”话语的来临:问题与主义 |
二、从空间到时间:东方与西方 |
三、唯物论话语的胜利:科学与人生观 |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话语适用 |
第三节 话语的替代与综合:马克思主义本土话语的初步形成 |
一、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话语交错 |
二、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明辨 |
三、平民主义(Democracy)的话语演绎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体转换:实践维度的本土化 |
第一节 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一、“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列宁主义的启示 |
二、共产国际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土化 |
第二节 本土化自觉的唤醒: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早期实践 |
一、马列主义本土化组织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二、本土化自觉的唤醒:早期本土化的政治实践 |
第三节 “不做一定公式的奴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
一、本土化自觉的几次转折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与实践 |
第一节 认知维度的接纳与融汇 |
一、“天动人斗”:接纳的思维基础 |
二、“一本万殊”:融汇的思想特征 |
第二节 实践维度的本土化创造 |
一、本土化的话语重塑 |
二、革命道路的中国化探索 |
(一)革命主体的中国化 |
(二)革命形式的中国化 |
(三)群众政策的中国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再思考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过程解构与视阈融合 |
(一)两个维度的叙事框架:以语词、话语和实践为对象 |
(二)民族主义运动和革命的“宏事件”影响 |
三、“中国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答案 |
(一)走出“古今中西”之惑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 |
(三)进行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研究采用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罗声电的生平和早期学术道路 |
一、生平概要 |
二、学术养成 |
第二章 罗声电对中国语言和哲学的关注 |
一、罗声电与《第一位汉学家——利玛窦神父》 |
二、罗声电与《康熙圣谕和雍正广训》 |
三、罗声电对汉语的研究 |
四、罗声电对中国伦理道德的研究 |
第三章 罗声电的外交官经历:对于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 |
一、罗声电在华主要活动 |
二、罗声电的国际关系问题研究 |
第四章 罗声电的中国观:《在东亚一一印象和游记》以及对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研究 |
一、晚清中国政治制度 |
二、晚清中国社会现象 |
三、晚清中国经济状况和近代化 |
四、晚清中国城市面貌和民风民情 |
五、罗声电的中国观 |
第五章 罗声电的学术组织活动和贡献 |
一、罗声电在那不勒斯:东方学院及刊物《东方》 |
二、罗声电在罗马 |
结论 |
一、意大利汉学传统的优秀继承者 |
二、意大利汉学研究新方向的杰出开创者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罗声电所藏汉籍书目 |
附录二 罗声电藏书印 |
附录三 《在东亚——印象和游记》(1894年)书影 |
附录四 《东方研究杂志》1907年创刊号封面和目录 |
四、中日民间信仰研究的历史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到田野研究新范式——陶立璠学术研究谫论[J]. 毛巧晖. 民间文化论坛, 2021(06)
- [2]中国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下)[J]. 周星,黄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06)
- [3]2020年海洋史研究综述[J]. 林旭鸣,刘璐璐. 海洋史研究, 2021(02)
- [4]中国民间童话的改编研究[D]. 章玺.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明清山东龙神信仰研究[D]. 赵莹.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6]吉林汉军旗人萨满烧香仪式音乐文化研究[D]. 王丽娟. 哈尔滨音乐学院, 2021
- [7]沦陷时期南京地区的日伪报刊研究(1938-1945)[D]. 甄智.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8]中国传统祈福文化在对泰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黎帆.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9]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D]. 陈兰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10]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D]. 谷倩兮.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标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教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 历史主义; 文化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