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协议自稳定方法研究

通信协议自稳定方法研究

一、通信协议的自稳定性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于溢琛[1](2021)在《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光子操控》文中研究指明量子信息作为量子力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可以分为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等方向。量子通信与经典通信相比有着更强的安全性;量子计算与经典的计算相比有着更快的运算速度;量子测量相比于经典的测量方式能够实现更高精度、更高灵敏度的测量。量子信息的应用将带来全新的技术革命,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光子不管是在经典信息领域还是量子信息领域都是被广泛应用的信息的载体,对信息的处理都离不开对光子的基本操控技术,包括量子存储技术,量子开关技术,量子门控技术等。里德堡原子相较于基态原子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基于里德堡原子的量子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最热门研究方向之一。里德堡原子是指核外电子处于高激发态的原子,与低激发态原子相比有着更大的轨道半径、更长的能级寿命。里德堡原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长程强相互作用,更容易通过外场进行调控。里德堡原子系统为光子操控提供了极佳的平台。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研究了里德堡原子间相互作用以及里德堡原子与光子相互作用,实现了里德堡原子对光子的操控技术。里德堡原子对光子的操控是未来实现基于里德堡原子的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至关重要的技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实验上通过里德堡原子阻塞效应构建了作用于偏振纠缠光源中真实单光子的量子开关。偏振纠缠源是通过使用两个光束偏移棱镜(BD)在冷原子系统自发四波混频(SFWM)过程的两个路径中构建自稳定干涉仪来制备的。我们验证了偏振纠缠光源的窄带、高保真特性以及自稳定干涉仪的稳定性。通过控制里德堡原子间的阻塞效应我们实现了对纠缠光子对中的一路光子的开启和关断操作,开关比高达77±3.1%。最后探测经过光开关后的信号光子的纠缠保真度证实我们的光开关不会破坏纠缠光源原本的纠缠特性。2.实验研究了里德堡原子存储过程中恢复信号出现的拉比频率随时间衰减的拉比振荡现象。不同于以往实验,我们研究的是量子存储过程中光与原子集体态在低激发态和里德堡激发态之间的拉比振荡过程,在存储的读出过程中,低激发态原子数不断向基态转化,读出的光子信号的拉比振荡峰出现了啁啾特性。我们观测到了啁啾的拉比振荡信号,并用公式给出拟合曲线。3.实验完成了两个相距1米的里德堡原子系综之间的纠缠。我们将两个状态相同的磁光阱分别置于BD的两个路径中,输入的单光子信号有同等概率在任一磁光阱中被存储。最后探测存储恢复的光子信号验证两个系综之间纠缠性的存在。4.实验研究了空间无交叠且间距远大于阻塞半径的两条路径下的里德堡激发态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将光子存储为里德堡暗态极子,改变两路径的间距,在四倍于阻塞半径的条件下依然能够观测到里德堡极子间的相互作用。实验中我们使用高分辨率成像的单光子CCD为里德堡极子间长距离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并给出集体态拉比振荡信号在相互作用影响下的演化。本论文的特色和主要创新点如下:1.实验上首次利用里德堡原子阻塞效应实现了对纠缠光源中的真实单光子的开关操作。该开关的对比度高达77±3.1%,且不改变操作光子原本的纠缠特性。这为利用里德堡原子系统控制量子信息网络节点和量子门控操作提供了新的方案。另外我们的实验对研究里德堡原子系统与纠缠光源中真实单光子的相互作用有着指导意义。2.实验上观测到了里德堡原子存储过程中在低激发态和里德堡激发态之间出现的拉比振荡信号的啁啾特性,还给出了拟合曲线。我们的实验结果可以实现对单光子波包的按需调控。另外,对研究光与原子集体态拉比振荡提供一个新的途径。3.实验上首次实现了空间远距离的两个里德堡原子系综的纠缠。实验中我们完成了基于里德堡原子系统的纠缠态的输入、存储和输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基于纠缠源的量子通信协议实施的基本技术,在量子通信网络的构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实验结果对研究基于里德堡原子的量子节点间的纠缠交换和纠缠分发有着重要价值。4.实验上通过单光子电荷耦合器件(CCD)直接观测了两个空间无交叠且距离四倍于阻塞半径的两路径中里德堡极子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里德堡极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距离不仅与主量子数n有依赖关系还可以通过量子存储增加里德堡原子体系非线性的方式,将相互作用距离提高到阻塞半径的四倍大小。里德堡极子间相互作用距离的增长更有利于实现对长程相互作用的控制,在利用里德堡原子构建多体模拟器件方向有重要应用。另外,我们的实验结果在多体物理中的相互作用随时间演化方向也有着研究价值。

朱尔亮[2](2020)在《双轮爬梯自平衡物流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研究与智控系统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服务机器人是新兴的集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智能系统。当前机器人行走机构主要可分为轮式、腿式、履带式三种,但单一的行走机构环境自适应性差,无法在非结构性环境(如:楼梯)下运行;而传统的自平衡机器人MEMS姿态测量系统应对非结构性环境时的可靠性不高,平衡控制适应性较差;并且当前的服务机器人对于室内环境感知能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双轮爬梯自平衡物流机器人,通过对可变形轮式行走机构的设计;轮式倒立摆爬梯动力学模型的搭建;变转矩姿态控制策略的研究;以及基于ROS框架的激光SLAM定位与室内导航的引入,有效的克服了室内服务机器人几大关键性难题,本文从解决物流机器人“末端派送”的问题出发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可变形轮式倒立摆的爬梯动力学模型研究。通过分析爬梯所需转矩与机器人质量、质心偏角、轮半径等物理参数的关系,研究普通圆轮与可变形轮的最大翻越高度,并使用MATLAB对爬梯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可变形轮式行走机构最大爬梯高度满足国家标准高度的楼梯;然后通过力和运动角度展开分解,使用拉格朗日方程对机器人爬梯运动进行动力学建模,推出机器人驱动系统传递函数,并对该系统进行Simulink仿真分析,通过仿真曲线得出该机器人系统是一种不稳定的、非线性斜坡式倒立摆系统,证明现有机械驱动机构不足以实现爬梯。(2)基于ROS框架的底层与上层智控系统设计。提出变转矩的底层姿态控制方案和引入ROS架构的上层激光SLAM定位与室内导航方案。通过恒转矩与恒功率控制对比,提出转矩环代替速度环的控制策略,降低元器件的功耗实现爬梯,并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该控制策略应对非结构环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使用SLAM框架的Google-Cartographer算法进行构图,建立全局与局部路径规划,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定位与导航;设计整机通信系统,实现多传感器与底层、底层与上层之间的串口通信以及PC上位机与上层控制板的SecureShell网络通信,并通过订阅机器人各传感器发布的ROS话题信息,对底层运动进行控制。(3)试制“末端派送”物流机器人样机。对样机下发派送任务,并进行变形轮校准实验;楼宇内直行、爬梯、转向实验;室内定位与导航实验。以质心偏移距离来判断爬梯稳定性;以落脚点的偏差范围来判断爬梯通过性;以直观的SLAM地图与最短的派送路线来判断室内定位与导航的智能性。实验结果表明课题所设计的机器人具备一定的环境感知及地形自适应能力,验证了爬梯理论分析的有效性,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智控系统研究的科学性。

徐勇[3](2020)在《网络化多智能体系统的事件触发一致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先进控制技术的日益发展,分布式大规模复杂网络的出现和蓬勃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控制领域,比如无线传感器网络、编队控制、能源系统等。多智能体系统作为复杂网络系统中一种典型系统,由于它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在多智能体的协同控制中,一致性是其最基本的研究问题,其目标主要是通过设计一个控制器使得智能体之间通过局部的信息交换来实现每个智能体的状态或者输出收敛到一个共同的值。在传统的一致性控制背景下,一致性的获得是通过假设智能体之间存在连续的安全信息交换来实现的。然而,这样的假设在数字执行平台上需要有足够的计算资源和理想通信环境的支持。特别是当智能体本身的内部设备是由电池供电以及通信网络被攻击者攻击时。很显然,由于有限的通信带宽和易受攻击的通信信道使得这一假设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实现。为了充分利用多智能体系统中的有限的通信网络资源,事件触发控制作为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被引入到多智能体系统中研究一致性问题。本论文主要设计事件触发控制策略研究多智能体系统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固定/切换通信拓扑、控制器发生故障、通信网络遭受外部攻击等。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固定和切换通信拓扑下多智能体系统事件触发一致性分析。考虑到每个智能体因复杂通信环境很难获得自己的真实状态,采用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估计每个智能体的真实状态。然后,通过估计的状态设计事件触发一致性协议和事件触发条件分别考虑固定通信拓扑和切换通信拓扑两种情况下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问题。分析表明,设计的事件触发控制器和事件触发条件不仅可以保证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而且也可避免“芝诺现象”的发生。其次,基于观测器的分布式自适应事件触发机制下多智能体系统容错一致性分析。在多智能体通信网络中,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可能导致系统状态的不可用、控制器部分失效以及由于在设备开关过程中可能导致的抖振现象。为了克服上述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本章节提出基于观测器的分布式自适应事件触发容错通信协议和分布式自适应事件触发条件。其中,抖振现象的存在致使设计的控制器是不连续的。然后,利用状态边界层的方法将不连续控制器转化为连续控制器。分析表明,本章节设计的控制器和事件触发条件不仅可以完全避免智能体之间连续通信的发生同时也可以保证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的实现。再次,已知拒绝服务器攻击策略下多智能体系统事件触发安全一致性分析。在多智能体网络中,智能体之间的通信可能受到外部攻击从而降低系统的性能甚至破坏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从网络安全的角度研究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由于攻击者是能量受限使得整个时间序列被分为通信区间和攻击区间。其中,通信区间因不遭受网络攻击而存在事件触发;攻击区间会因遭受网络攻击使得智能体之间不能通信从而导致智能体的控制输入变为零。对于通信区间,采用测量组合的方法设计领航者-跟随者通信协议和触发条件来研究事件触发一致性问题。对于攻击区间,假设系统可以提前检测到攻击者的部分信息,采用状态估计的方法来预估系统的演化过程。针对整个时间序列,采用Lyapunov函数和迭代方法来给出多智能体系统能够获得安全一致性的充分条件。最后,未知拒绝服务器攻击策略下多智能体系统输入事件触发安全一致性分析。当攻击者的攻击策略完全未知时,针对通信区间,采用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来估计间断时刻内智能体之间的相对状态。然后,基于估计的相对状态来设计事件触发通信协议和触发条件。其中,所设计的触发条件是基于每个智能体的控制输入而不是传统的状态测量误差。对于攻击区间,通过假设存在备份机制,无控制输入的被控系统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恢复到通信区间。由于备份机制的存在,整个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切换系统”框架。通过引入攻击频率和攻击持续时间这两个概念,并讨论给出其上界,分析了切换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实现安全一致性的充分条件。

郭煦[4](2019)在《实时系统概率模型检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实时系统使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对实时系统的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实时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进行的评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提高软件可信度的重要手段,概率模型检测可以自动化地对软件及硬件系统完成形式化验证,从定量的角度给出其属性的分析结果。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对实时系统实施概率模型检测的理论框架,提出对实时系统进行概率模型检测的解决方案,为概率模型检测技术进一步走向应用进行探索。由于实时系统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实时系统进行概率模型检测是十分困难的。归纳起来,实时系统具有以下三个特性:实时性,自稳定性和交互性。第一,由于实时系统具有实时响应的特性,实时系统模型的行为往往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这种模型的根本特征是其状态空间是无限的。但是概率模型检测技术只适用于有限状态空间模型,因此,对实时系统实施概率模型检测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二,实时系统具有自稳定的特性,即在无需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实时系统可以自动地从一个不稳定状态到达另一个稳定状态。支配实时系统自稳定过程的自稳定算法的性能成为制约实时系统的性能的关键因素。第三,实时系统要和工作环境或用户进行交互。对实时系统的性能、可靠性的评估不能单方面考虑实时系统本身;而是应该尽可能还原其真实的使用环境,将实时系统模型置于与其工作环境或潜在用户的交互背景之下进行评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针对实时系统模型呈现无限状态空间的情况,提出了将实时系统的概率模型进行离散化的语义规则。这一规则可以将实时系统的无限状态空间模型概率时间自动机离散化,在保留实时属性的基础上,将其转换为有限状态空间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利用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可以计算属性概率值的上下边界。而目前的研究只是针对概率时间自动机模型本身,属性的定量计算从模型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出发,向前(或向后)到达目标状态(或初始状态)。但是这样的计算法方法只能给出属性值的单个边界(即最大值或最小值)。第二,本文针对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可能面临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首次提出了在概率背景下的抽象-精化系列算法。旨在缓解或消除状态空间爆炸对概率模型检测的影响。该系列算法采用自适应方式对模型的状态空间做划分。状态集群的标准是到达目标状态的概率值,而不是基于迁移关系的相似性。这是对定性分析背景下的抽象-精化中以迁移关系的相似性作为抽象标准的改进与创新。定性背景下的抽象精化的核心思想是反例引导的抽象-精化;而本文提出在对抽象模型进行精化时,以到达目标状态的概率值上下界的差值是否超出给定精度作为标准。与其他抽象精化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抽象精化过程并没有完全针对抽象模型,抽象精化的过程同时兼顾具体模型。第三,本文针对实时系统的自稳定特性,应用概率模型检测技术,以可规约的方式对支配实时系统自稳定过程的自稳定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与现有的自稳定算法性能评估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可规约的方式严格限定了自稳定状态集为所有配置集合的真子集,而不是所有配置集合的子集。这一限定更加接近自稳定算法的实际工作情况。经过分析,发现令牌传递的概率、令牌分布情况、每台主机拥有的令牌数量及主机的数量是影响自稳定算法性能的主要因素。第四,本文针对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不足以描述并发及实时系统与工作环境交互的情况,提出了将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进一步抽象为随机参与者博弈模型的方案,并提出了针对随机参与者博弈模型的相应的抽象-精化框架。由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对于并发的建模能力有限,并且它不能描述实时系统与其所工作的环境之间的交互,而只能从单方面将交互行为刻画为模型的不确定选择,这样使得模型的行为不能完整准确地刻画实时系统的实际行为。本文提出的建模规则支持对交互双方的行为都进行建模。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形式化验证条件更加接近实时系统实际工作环境,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验证结果。并且本文提出了针对随机博弈模型的抽象精化框架,用于对状态空间更大的模型进行概率模型检测。

周森鑫[5](2018)在《可信工业控制网络系统性能属性测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控制网络系统是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的关键,是衡量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安全运行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信计算已经成为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吸引了全球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有:(1)首先分析了工业控制网络系统的安全现状和安全需求,研究了可信工业控制网络系统的实现技术,提出一种可信工业控制网络系统体系结构。划分可信工业控制网络系统的可信属性为安全性、可生存性和可控性。(2)针对工业控制网络系统的特点,将安全性细为其可用性、可靠性和单位时间内失败次数,提出多态有奖Markov安全性度量方法,分别定量度量其可用性、可靠性和单位时间内失败次数。(3)建立了工业控制网络系统连续时间Markov可生存性定量测试模型。该度量模型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引入通用生成函数和层次分析法解决了模型的“状态爆炸”问题,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为了解决某些工业场合不满足严格的Markov性质,探索了连续时间多态半Markov可生存性度量方法。(4)根据工业控制网络系统的瞬间性能与其平均输出性能缺陷值,提出了基于输出性能的可控性判别方法。为了提高工业控制网络系统的可控性,识别其关键节点,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的可控性度量方法。为了求解具体的可控性优化措施动作集合,提出了基于Markov决策的可控性度量方法。针对某些场合Markov决策可控性度量方法中相关参数无法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可控性度量方法。针对可控性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Markov决策过程的可控性优化模型和基于强化学习的可控性优化模型。论文研究成果为构建可信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

柯淋[6](2017)在《红外气体传感器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设计一种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可燃气体传感器,采用电调制非色散红外技术,由于多数可燃气体在波长为3.40μm处拥有其特征吸收峰,所以针对可燃气体选用滤光片中心波长为3.40μm,此滤光片对应的输出信号为测量信号,为保证传感器测量值的可靠性及长期稳定性,再选用一个滤光片作为参考信号,由于多数气体在4.00μm左右的波长处均无吸收,因此第二个滤光片中心波长选为4.00μm,此滤光片对应的输出信号即为参考信号。由于参考信号理论上是稳定不变的,因此当传感器硬件系统出现老化、漂移等现象时,会导致测量信号发生变化,此时参考信号产生作用,可基本排除此类异常。传感器选用ARM内核的微处理器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及运算单元,使用ARM处理器自带的定时器产生中断信号,每次中断时驱动红外光源变换工作状态,从而实现红外光源的电调制。光源发出的红外能量通过含有被测气体的腔体后,再经滤光片滤除其它波段的能量,最后到达探测器,探测器吸收能量后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通过电路处理后,由处理器启动模数转换器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由此模拟量转变为数字量,软件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对数字量进行去噪和滤波,将实时测量数据和标定数据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实时测量的气体浓度值。经过实验测试,该传感器测量值准确、可靠、响应灵敏、体积小、功耗低,分辨率达到0.01%VOL,测试数据及性能指标达到预期。

陈永刚,罗雅允,贺欢欢[7](2015)在《基于WLAN的CBTC系统中安全通信协议设计与验证》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基于WLAN的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CBTC系统属于安全苛求系统,而基于WLAN技术的无线通信子系统属于开放传输系统,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各种未知因素的干扰.为了确保相关数据的安全可靠传输,完成了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CBTC通信协议的设计.运用形式化建模语言CPN(colored Petri net,有色Petri网)对所设计的协议进行了建模描述.状态空间分析法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协议正确,能够满足CBTC系统的应用需求.

罗雅允[8](2015)在《基于IEEE802.11标准的CBTC系统中安全通信协议设计与验证》文中指出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能够很好地补充传统通过轨道电路控制列车运行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具有安全性好、传输效率高等特点,已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广泛运用。目前,CBTC系统大多采用技术成熟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技术作为其数据通信子系统,为系统中信息的交换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但由于该无线通信子系统属于开放传输系统,其信道开放,信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容易受各种未知因素的干扰和入侵者的攻击。而CBTC系统又属于安全苛求系统,其数据通信子系统中传输的数据为确保列车安全运行的安全相关数据。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对列车运行控制信息进行保护。鉴于安全的数据通信在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CBTC中的重要地位,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专门制订了标准EN 50159。本文依据该标准,并借鉴欧洲EURORADIO功能接口规范,设计了适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实际状况的CBTC安全通信协议,来确保安全相关数据的安全可靠传输。在设计过程中,借鉴了协议工程理论的相关知识。设计部分涵盖协议提供的服务、协议的功能、协议元素构造、协议组织以及协议文本编制等各方面的内容。由于使用自然语言描述的协议文本不严格、有二义性且没有统一的描述标准,因此协议设计完成后还采用有严格语法和语义定义的形式描述语言CPN(Colored Petri Net,有色Petri网)和它的支持工具CPN Tools对设计的CBTC安全通信协议进行了建模描述。建模过程采用“自上而下、由简及繁”的思想,先建立了CBTC系统通信协议的顶层模型,而后深入研究其基本组成单元即单链路协议模型,再从该基本模型入手,研究了多链路模型及加入安全防护措施后的安全模型。模型建立完成之后,为保证协议设计的正确性,对该协议模型运用状态空间分析工具进行了分析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协议描述过程没有语法和语义错误。建立的协议模型具有公平性、有界性,且没有死锁、活锁等现象,从而证明CBTC安全通信协议设计正确,可用来确保CBTC系统中信息的安全可靠传输。

林菲,孙勇,丁宏,任一支[9](2014)在《自稳定的分布式事务内存模型及算法》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具有瞬时故障的分布式系统,综合考虑系统鲁棒性和可扩展性,提出了一种自稳定的分布式事务内存模型(self-stabilizing distributed transactional memory,SSDTM).首先,利用分层技术和抵押组合理论建立模型框架,并对生成树算法进行了自稳定改进,以克服现有算法只能适应稳定环境的缺点;其次,将数据流技术与自稳定相结合,设计了数据对象操作方法,提高了系统的数据访问局部性;然后,在给出事务服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逻辑时钟的SSDTM并发控制算法;最后,结合理论推导,使用4个典型测试用例在SimJava环境下对SSDTM进行了多角度、大规模的分析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强的参数鲁棒性和适用性,与其他模型相比,SSDTM具有更高的吞吐量和容错性.

郭文章[10](2009)在《ATS系统内部通信协议的设计及形式化验证》文中提出在CBTC(Communications-based Train Control,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中,ATS(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自动列车监控)子系统实时监控列车运行线路及列车运行状况,为调度人员提供实际运行线路上的大量现场信息。ATS系统设备间的数据交互都是通过通信协议来完成,通信协议将系统内的设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系统中各子单元共同协作完成特定的功能,通信协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功能的完成和系统性能的优劣。传统的通信协议验证大多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检验协议设计的正确性,这样的验证方法无法从理论的角度来证明通信协议设计的正确性,同时也很难发现一些隐藏很深的设计漏洞。所以应用形式化的验证方法对协议的设计模型进行验证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ATS系统的内部通信协议进行了设计和形式化的验证工作,并给出了验证结果分析。首先,介绍了形式化的验证方法,形式化验证方法的意义在于它能够证明待验证系统模型设计的正确性,它会遍历系统内所有的状态迁移路径来验证模式是否满足指定的性质。接下来阐述了符号模型检验方法的原理及其支持工具SMV,具体说明了SMV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语法,同时指出了在使用SMV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其次,依据需求对内部通信协议进行了设计。先简要介绍了设计工具RationalRose,接着阐述了ATS系统内部通信协议的需求以及相应的设计策略,简单来说内部通信协议的需求即通信协议要满足ATS系统对数据传输的需求,接着针对需求进行了内部通信协议的架构设计和模块划分工作,最后以UML类图、序列图和活动图的方式对内部通信协议的功能进行了概要设计,为形式化验证工作提供了建模基础。最后,使用形式化的方法对内部通信协议关键模块进行了验证,通过抽象内部通信协议的有限状态迁移图,用SMV语言对待验证的模型进行描述,用CTL公式对待验证的性质进行表达。其中对于临界区的操作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得验证最终得以通过,对于数据冗余、处理关键数据报文处理的形式化验证均一次通过。通过形式化验证证明了通信协议关键模型设计的正确性,进而保证了内部通信协议的开发质量。

二、通信协议的自稳定性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信协议的自稳定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光子操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量子信息简介
    1.2 里德堡原子简介
        1.2.1 里德堡原子性质
        1.2.2 里德堡原子间的阻塞效应
        1.2.3 里德堡原子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里德堡原子的制备及电磁诱导透明
    2.1 里德堡原子的制备
    2.2 里德堡原子的电磁诱导透明
    2.3 基于里德堡原子EIT的量子存储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里德堡阻塞效应的纠缠光子开关
    3.1 纠缠光源的制备
        3.1.1 原子系统中纠缠光源的研究背景
        3.1.2 窄带、高保真度偏振纠缠源的产生
        3.1.3 自稳定性验证
        3.1.4 光子源的纠缠特性
    3.2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光开关
        3.2.1 光开关的研究背景
        3.2.2 光开关的实验研究
    3.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里德堡原子存储过程中的拉比振荡
    4.1 里德堡原子拉比振荡的研究背景
    4.2 里德堡原子存储过程中的拉比振荡
        4.2.1 里德堡原子存储实验装置
        4.2.2 存储过程中的拉比振荡模型
        4.2.3 里德堡原子存储中的拉比振荡的实验研究
    4.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两个里德堡原子系综之间的纠缠
    5.1 系综纠缠的研究背景
    5.2 两个里德堡原子系综纠缠的实验研究
        5.2.1 实验光路
        5.2.2 两个MOT中的里德堡存储过程
        5.2.3 两个里德堡原子系综纠缠性验证
    5.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里德堡极子间相互作用距离的研究
    6.1 里德堡长程相互作用的研究背景
    6.2 两个里德堡格点间的相互作用
        6.2.1 两条分离路径下的里德堡存储
        6.2.2 里德堡原子系统的非线性响应
        6.2.3 极子间相互作用距离的研究
        6.2.4 里德堡极子间相互作用对拉比振荡的影响
    6.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双轮爬梯自平衡物流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研究与智控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及背景
    1.2 国内外双轮移动机器人研究现状
        1.2.1 双轮移动机器人行走机构现状分析
        1.2.2 双轮移动机器人平衡控制现状分析
        1.2.3 双轮移动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与仿真研究现状
    1.3 双轮移动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分析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论文框架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双轮爬梯自平衡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研究
    2.1 引言
    2.2 双轮爬梯机器人可行性分析
        2.2.1 传统双轮机器人爬梯分析
        2.2.2 可变形轮式行走机构设计
        2.2.3 可变形双轮机器人爬梯分析
    2.3 双轮爬梯自平衡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研究
        2.3.1 拉格朗日方程
        2.3.2 双轮爬梯自平衡机器人动力学建模
    2.4 双轮自平衡机器人行走机构爬梯动力学建模及仿真
        2.4.1 爬梯机器人行走机构动力学建模
        2.4.2 爬梯机器人行走机构仿真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轮爬梯自平衡机器人智控系统设计
    3.1 引言
    3.2 机器人ROS系统框架设计
    3.3 底层基于轨迹跟踪的变转矩爬梯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3.3.1 底层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3.3.1.1 中央处理模块
        3.3.1.2 姿态获取模块
        3.3.1.3 系统执行模块
        3.3.2 基于轨迹跟踪的变转矩姿态控制软件方案规划
        3.3.2.1 变转矩需求来源
        3.3.2.2 基于爬梯轨迹的变转矩策略
        3.3.2.3 变转矩控制系统仿真与实现
    3.4 上层基于激光SLAM定位与自主导航系统设计
        3.4.1 上层系统硬件方案选型
        3.4.1.1 激光雷达模型
        3.4.1.2 激光雷达测距原理与坐标转换
        3.4.2 室内定位与自主导航软件方案规划
        3.4.2.1 google-cartographer机器人SLAM建图
        3.4.2.2 基于ROS的自主导航系统
    3.5 机器人系统通信设计
        3.5.1 底层通信协议设计
        3.5.1.1 通信接口
        3.5.1.2 数据格式
        3.5.1.3 上层板发布数据包
        3.5.1.4 底层板反馈数据包
        3.5.2 PC端与机器人端ROS网络通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轮爬梯自平衡物流机器人整机集成试验
    4.1 实物样机搭建
    4.2 变形轮式行走机构调试实验
    4.3 物流机器人楼宇间运动实验
        4.3.1 平地运动性能实验
        4.3.2 楼梯越障性能实验
        4.3.3 转向性能实验
    4.4 物流机器人室内定位与自主导航实验
        4.4.1 激光雷达与SLAM地图创建与测试
        4.4.2 基于ROS的自主导航配置与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内容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成果

(3)网络化多智能体系统的事件触发一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多智能体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2 预备知识
    2.1 代数图论
    2.2 稳定性理论
    2.3 基本数学引理
    2.4 小结
3 固定和切换拓扑下多智能体系统事件触发一致性分析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
    3.3 控制器和事件触发条件设计
    3.4 收敛性分析
    3.5 数值仿真
    3.6 小结
4 基于观测器的分布式自适应事件触发机制下多智能体系统容错一致性分析
    4.1 引言
    4.2 数学模型与问题描述
    4.3 自适应事件触发控制器和事件触发条件设计
    4.4 收敛性分析
    4.5 数值仿真
    4.6 小结
5 已知DoS攻击策略下多智能体系统的事件触发安全一致性分析
    5.1 引言
    5.2 数学模型与问题描述
    5.3 控制器和事件触发条件的设计
    5.4 收敛性分析
    5.5 数值仿真
    5.6 小结
6 未知DoS攻击策略下多智能体系统输入事件触发安全一致性分析
    6.1 引言
    6.2 数学模型与问题描述
    6.3 控制器和事件触发条件的设计
    6.4 收敛性分析
    6.5 数值仿真
    6.6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7.2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研究成果

(4)实时系统概率模型检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实时系统模型的离散化
        1.3.2 抽象-精化算法
        1.3.3 实时系统的自稳定性分析
        1.3.4 实时系统的交互性分析
    1.4 研究现状和相关工作
        1.4.1 形式化方法
        1.4.2 模型检测
        1.4.3 概率模型检测
        1.4.4 抽象技术
        1.4.5 归约方法
    1.5 研究方法和主要贡献
    1.6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背景
    2.1 离散时间马尔科夫链
    2.2 对DTMC的模型检测
    2.3 对DTMC附加成本/收益
    2.4 连续时间马尔科夫链
    2.5 对CTMC的模型检测
    2.6 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2.7 对MDP的模型检测
    2.8 概率时间自动机
    2.9 概率时间计算树逻辑
    2.10 随机参与者博弈模型
第三章 概率时间自动机的语义分析
    3.1 概率时间自动机的语义
    3.2 可达性属性的计算
    3.3 PRISM中的PTA建模
    3.4 积分语义的正确性
        3.4.1 数字化
        3.4.2 概率可达性计算
        3.4.3 期望可达性和收益函数
    3.5 积分语义的局限
        3.5.1 秒限界的概率可达性
        3.5.2 PTCTL逻辑
    3.6 案例分析
        3.6.1 对动态配置协议的建模
        3.6.2 概率时间自动机模型
        3.6.3 性能分析
    3.7 相关工作
    3.8 小结
第四章 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抽象-精化验证
    4.1 前言
    4.2 简单案例
    4.3 相关技术背景
    4.4 CSAR算法体系
        4.4.1 简介
        4.4.2 生成初始化抽象
        4.4.3 值迭代算法
        4.4.4 抽象算法
        4.4.5 迭代计算算法
        4.4.6 自适应的精化算法
        4.4.7 CSAR算法的正确性证明
    4.5 案例分析
        4.5.1 首领推选协议
        4.5.2 有界重传协议
    4.6 相关工作
    4.7 小结
第五章 实时系统的自稳定性分析
    5.1 前言
    5.2 关于自稳定算法
        5.2.1 算法概要
        5.2.2 调度
        5.2.3 匿名或区分
        5.2.4 共享变量
        5.2.5 参数化
        5.2.6 系统模型
    5.3 对自稳定算法的概率模型检测
        5.3.1 收敛性验证
        5.3.2 时间复杂度
        5.3.3 性能分析
        5.3.4 令牌传输概率对性能的影响
        5.3.5 McIver-Morgan猜想
    5.4 相关工作
    5.5 小结
第六章 实时系统的博弈模型研究
    6.1 前言
    6.2 对MDP的抽象
    6.3 抽象方法分析
    6.4 正确性证明
    6.5 抽象框架
        6.5.1 抽象精化策略
        6.5.2 抽象精化算法
    6.6 案例研究
    6.7 相关工作
第七章 结束语
    7.1 总结
    7.2 未来的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其他成果

(5)可信工业控制网络系统性能属性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工业控制系统概念和组成
        1.1.2 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安全现状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2.1 可信计算理论的产生
        1.2.2 可信理论研究现状
        1.2.3 多态理论研究现状
        1.2.4 工业控制网络系统风险评估标准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及逻辑关系
第二章 可信工业控制网络系统理论基础
    2.1 可信计算的原理和实现
    2.2 随机过程理论
        2.2.1 随机过程简介
        2.2.2 Markov模型
        2.2.3 连续时间Markov模型
        2.2.4 连续时间半Markov模型
    2.3 有奖Markov模型
        2.3.1 基本定义和模型描述
        2.3.2 模型计算方法和步骤
    2.4 通用生成函数(Universal Generating Function,UGF)
        2.4.1 生成函数
        2.4.2 通用生成运算符和通用生成函数
        2.4.3 通用生成函数在工业控制网络性能分析中应用
        2.4.4 工业控制网络系统性能定量评估
第三章 可信工业控制网络系统架构
    3.1 彩虹计划与可信计算
    3.2 可信计算环境的构建
        3.2.1 可信计算环境的发展
        3.2.2 可信网络连接
        3.2.3 可信环境构建技术
    3.3 可信网络的可信管理
    3.4 可信工业控制网络体系结构
        3.4.1 传统工业控制网络系统体系结构
        3.4.2 传统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安全措施
        3.4.3 可信工业控制网络系统体系结构
        3.4.4 可信工业控制网络系统网络协议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信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安全性研究
    4.1 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安全性措施
    4.2 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安全性研究现状分析
    4.3 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可信测度模型
        4.3.1 安全评估标准和度量方法
        4.3.2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和可信网络解释
        4.3.3 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参考模型
        4.3.4 可信定量测度模型
    4.4 多态有奖Markov安全性度量模型
        4.4.1 基于可用性定量度量
        4.4.2 基于失败次数的定量度量
        4.4.3 基于可靠性定量度量
        4.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信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可生存性研究
    5.1 可信工业控制网络的可生存性
        5.1.1 网络系统可生存性的概念
        5.1.2 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可生存性定义
    5.2 网络系统可生存性分析及评估
        5.2.1 可生存性分析
        5.2.2 可生存性评估
    5.3 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可生存技术
        5.3.1 可生存性需求分析
        5.3.2 可生存技术研究现状
        5.3.3 可生存技术的实现
    5.4 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可生存性度量
        5.4.1 可生存性度量模型
        5.4.2 静态可生存性计算模型
        5.4.3 多性能动态可生存性计算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可信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可控性研究
    6.1 线性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性
        6.1.1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可控性
        6.1.2 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可控性
    6.2 复杂网络可控性
        6.2.1 复杂网络的基本特征参数
        6.2.2 复杂网络的基本模型
        6.2.3 复杂网络的可控性判别
    6.3 可信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可控性
        6.3.1 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可控性度量
        6.3.2 基于输出性能的可控性度量
        6.3.3 基于复杂网络的可控性度量
        6.3.4 基于Markov决策过程的可控性度量
        6.3.5 基于强化学习的可控性度量与优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红外气体传感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红外气体传感背景
        1.2.1 气体传感器的发展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技术指标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传感器理论基础
    2.1 基础理论
        2.1.1 气体浓度计算的理论
        2.1.2 红外光谱的基础知识
        2.1.3 分子能级与量子学相关知识
        2.1.4 气体的红外吸收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2.2 硬件开发工具
    2.3 软件开发环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感器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传感器系统总体设计
    3.2 关键器件选型
        3.2.1 微处理器选型
        3.2.2 红外光源选型
        3.2.3 热释电探测器选型
    3.3 电源管理电路设计
    3.4 红外光源驱动电路设计
    3.5 处理器及外围电路
    3.6 模拟小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3.7 PCB电路板设计
    3.8 硬件电路实现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感器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信号采集与数字信号处理
    4.2 零点和灵敏度校准设计
    4.3 数字通信模式及传输方式
    4.4 数字通信协议设计
    4.5 传感器浓度计算
    4.6 软件调试
    4.7 软硬件联合调试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及数据分析
    5.1 传感器测试环境
    5.2 传感器标定测试
    5.3 测试数据分析
    5.4 硬件参数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WLAN的CBTC系统中安全通信协议设计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1CBTC安全通信协议
2CBTC安全通信协议设计
    2.1协议功能
    2.2协议元素
3CBTC安全通信协议形式化描述与验证
    3.1CBTC安全通信协议上层模型
    3.2VC子模型
    3.3ZC子模型
    3.4CBTC安全通信协议的验证
4结论

(8)基于IEEE802.11标准的CBTC系统中安全通信协议设计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简介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安全通信协议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协议设计技术及协议验证方法介绍
    2.1 协议模型
    2.2 协议设计方法
        2.2.1 协议设计原则
        2.2.2 分层次的协议设计
    2.3 协议的验证方法
        2.3.1 协议验证方法的发展现状
        2.3.2 有色Petri网
        2.3.3 CPN的建模工具CPN Tools
    2.4 小结
3 CBTC安全通信协议设计
    3.1 CBTC安全通信协议设计需求分析
        3.1.1 CBTC系统应用需求分析
        3.1.2 协议应具有的性质
        3.1.3 安全防护措施选取需求
    3.2 CBTC安全通信协议设计
        3.2.1 协议提供的服务
        3.2.2 协议的功能
        3.2.3 协议元素
        3.2.4 协议组织
        3.2.5 协议文本的编制
    3.3 小结
4 CBTC安全通信协议的形式化描述与验证
    4.1 CBTC安全通信协议基本模型建立
        4.1.1 CPN建立模型的思路和方法
        4.1.2 CBTC系统上层模型
        4.1.3 单链路协议模型
        4.1.4 双链路协议模型
    4.2 加入防护措施的CBTC安全通信协议模型
    4.3 CBTC安全通信协议的验证
        4.3.1 状态空间分析方法
        4.3.2 状态空间分析报告
    4.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自稳定的分布式事务内存模型及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基础
    1.1 分布式计算模型
    1.2 瞬时故障下的自稳定性
2 事务内存模型
    2.1 SSDST算法
    2.2 BDOL算法
    2.3 SSDTM服务建模
    2.4 SSDTM的并发控制
3 实验
    3.1 实验方法和环境
    3.2 实验结果
4 相关工作
5 结束语

(10)ATS系统内部通信协议的设计及形式化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列车自动监控系统概述
        1.1.2 ATS系统内部通信协议
    1.2 符号模型检验技术及工具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2 形式化验证方法
    2.1 形式化验证方法概述
    2.2 符号模型检验
        2.2.1 符号模型检验概述
        2.2.2 Kripke结构
        2.2.3 计算树逻辑CTL
    2.3 符号模型检验工具SMV
        2.3.1 SMV工具简介
        2.3.2 SMV工作原理
        2.3.3 SMV语言
        2.3.4 使用SMV发现的问题
    2.4 小结
3 ATS系统内部通信协议的设计
    3.1 Rational Rose设计工具简述
    3.2 ATS系统内部通信协议需求分析及设计策略
        3.2.1 结构需求分析
        3.2.2 数据传输需求分析
        3.2.3 链路状态需求分析
        3.2.4 设计策略
    3.3 ATS系统内部通信协议架构设计及模块划分
        3.3.1 总体结构
        3.3.2 模块划分及功能描述
    3.4 ATS系统内部通信协议模块设计
        3.4.1 类图设计
        3.4.2 通信传输类库初始化
        3.4.3 数据发送序列图
        3.4.4 数据接收
        3.4.5 数据处理流程
        3.4.6 将数据插入上传数据列表
        3.4.7 数据上传流程
        3.4.8 关键数据报文的发送
        3.4.9 关键数据报文的接收
    3.5 小结
4 ATS系统内部通信协议的形式化验证
    4.1 临界区操作状态迁移模型及形式化验证
        4.1.1 临界区操作状态迁移模型
        4.1.2 验证结果及分析
        4.1.3 对改进后的状态迁移模型验证结果及分析
    4.2 数据冗余处理状态迁移模型及验证
        4.2.1 数据冗余处理状态迁移图模型
        4.2.2 验证结果及分析
    4.3 关键数据报文处理状态迁移模型及形式化验证
        4.3.1 发送方状态迁移图模型
        4.3.2 接收方状态迁移图模型
        4.3.3 信道状态迁移图模型
        4.3.4 验证结果及分析
    4.4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通信协议的自稳定性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光子操控[D]. 于溢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双轮爬梯自平衡物流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研究与智控系统实现[D]. 朱尔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3]网络化多智能体系统的事件触发一致性研究[D]. 徐勇. 浙江大学, 2020(01)
  • [4]实时系统概率模型检测问题研究[D]. 郭煦.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可信工业控制网络系统性能属性测度研究[D]. 周森鑫.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6]红外气体传感器设计与实现[D]. 柯淋.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7]基于WLAN的CBTC系统中安全通信协议设计与验证[J]. 陈永刚,罗雅允,贺欢欢.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5(04)
  • [8]基于IEEE802.11标准的CBTC系统中安全通信协议设计与验证[D]. 罗雅允.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4)
  • [9]自稳定的分布式事务内存模型及算法[J]. 林菲,孙勇,丁宏,任一支.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4(09)
  • [10]ATS系统内部通信协议的设计及形式化验证[D]. 郭文章. 北京交通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通信协议自稳定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