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剂量普鲁卡因治疗新生儿百日咳2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文,王雪秋,李禄全[1](2017)在《新生儿百日咳临床特征》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儿百日咳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2-2016年收治的29例新生儿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儿中仅1例有明确百日咳患者接触史。临床表现有阵发性咳嗽29例(100.0%),咳嗽后呕吐22例(75.9%),痉挛性咳嗽伴青紫16例(55.2%),鸡鸣样回声7例(24.1%),呼吸暂停4例(13.8%)。15例患儿(51.7%)深部痰培养阳性,共培养出其他病原菌16株;合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4株。所有患儿均采用阿奇霉素或克林霉素治疗,痊愈19例,好转出院8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新生儿百日咳传染源隐匿,往往无明确百日咳接触史;临床以阵发性咳嗽为主,少有鸡鸣样回声;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阳性者不能完全除外新生儿百日咳。
丁惠[2](1996)在《大剂量普鲁卡因治疗新生儿百日咳2例》文中提出大剂量普鲁卡因治疗新生儿百日咳2例安徽淮南市妇幼保健院丁惠新生儿百日咳临床较少见。我们采用大剂量普鲁卡因静脉封闭及雾化治疗,成功地抢救了2例新生儿百日咳痉咳期的病儿。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女,23天。因阵发性青紫憋气逐渐加剧6天,在院外治疗后无效...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3](2004)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文中研究指明
总后卫生部[4](2004)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各军区、各军兵种联(后)勤部卫生部,总参三部后勤部卫生处、总参管理保障部、总政直工部、总装后勤部卫生局,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部:
徐叔云[5](1973)在《抗菌素临床应用与药理》文中研究指明 前言在毛主席“自力更生”的伟大方针指引下,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我国抗菌素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许多抗菌素新品种如庆大霉素、春雷霉素、争光霉素以及合成的抗真菌一号、半合成的去氧土霉素、甲烯土霉素等相继诞生,有力地打破了帝修反的垄断。由于新抗菌素的创制和提供临床使用,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6](2008)在《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卫医发[2004]2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各军区、各军兵种联(后)勤部卫生部,总参三部后勤部卫生处、总参管理保障部、总政直工部、总装后勤部卫生局,武警部队后
百会[7](1980)在《国内三十年来针灸临床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近三十年来,国内针灸临床研究有巨大进展。据不完全统计,从1949——1979年上半年为止,已发表的针灸论文资料达九千多篇,其中80%以上是临床报合。事实证明,针灸已用于270多种病症的治疗,对其中80多种病症有较好的疗效。传染病针灸治疗传染病,目前已遍及病毒、细菌、螺旋体、原虫、蠕虫等引起的多种疾病。有时还用作预防手段,有一定作用。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早期单纯型针大椎等穴,多于6—8小时退热,6—20小时其它症状相继消失。恢复期患者效果亦佳。在流行区针健康人足三里预防本病,发病率也显着减少。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轻中型患者,针足三里、太
谢令箭[8](2019)在《支气管扩张症的相关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Reid分型分布规律,分析本病不同Reid分型患者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探索各分型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住院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病例,根据HRCT诊断报告和Reid分型结果,分析该病不同Reid分型的分布特点;以Reid分型为分组依据,统计分析不同分型与性别、吸烟史、年龄、结核病史、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常规、血脂、白蛋白、空腹血糖、胸部CT、免疫学检查(IgG、IgA、IgM、IgE)、血沉、血浆超敏CRP、血浆降钙素原(PCT)、咯血、胸闷、胸痛临床症状、合并感染、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痰培养结果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纳入支气管扩张症病例180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100例,平均年龄(68.75±10.40)岁,不同Reid分型的例数分别为:囊状组106例(58.89%),柱状组53例(29.44%),囊柱状组21例(11.67%)。2.一般资料:(1)三种Reid分型当中,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状组的平均年龄(70.84±9.487)年,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2)180例患者平均病程为(21.21±13.68)月,平均住院天数为(9.01±2.95)天。三组间病程差异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囊状组的病程(24.43±14.734)月,明显长于其余两组。三组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80例患者中有吸烟史的为32例,有结核病史23例,三组Reid分型间差异比较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资料:(1)180例合格病例患者入院时,平均体温为(36.58±0.48)℃,平均心率为(84.08±15.17)次/min,平均呼吸频率为(21.70±2.67)次/min,收缩压平均值为(76.47±10.98)mmHg,舒张压平均值为(75.45±10.72)mmHg。三组Reid分型间呼吸频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状组平均呼吸频率(23.10±2.28)明显快于其余两组。三组间体温、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血常规平均各项指标、血脂、白蛋白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平均空腹血糖(5.90±2.06)m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柱状组的平均值(6.50±2.80)mmol/L明显高于其余两组。(3)平均血浆降钙素原(PCT)(0.15±1.21)ng/ml、血沉(25.23±18.37)mm/h、免疫球蛋白(IgG、IgA、IgE、IgM)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平均血浆超敏CRP(26.50±47.26)mg/d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状组的血浆超敏CRP平均值(32.79±54.09)mg/dl明显高于其余两组。(4)180例患者中咯血者76例(42.2%),胸闷者94例(52.2%),胸痛者53例(29.4%),合并感染140例(77.8%),患有呼吸系统合并症56例(31.1%),三组间经卡方检验除咯血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胸部CT结果显示,受累肺叶数≤2的有149例(82.8%),受累肺叶数>2的有31例(17.2%),三组间胸部CT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有60例患者进行了肺功能检测,FEV1%pred平均值为(72.55±19.49)%、FEV1/FVC的平均值为(72.71±14.03)%,三组间FEV1%pred平均值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囊状组的FEV1%pred平均值(68.57±21.33)明显小于其余两组。(7)痰培养结果显示,有22例(22.0%)痰培养结果为阳性,78例(78.0%)为阴性。阳性患者中,11例(50.0%)为铜绿假单胞菌阳性,6例(27.3%)为肺炎克雷伯菌阳性,2例(9.1%)为葡萄球菌阳性,3例(13.6%)为大肠埃希氏菌菌阳性。柱状组与囊状组两组间经卡方检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阳性例数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组住院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多为中老年女性,多数患者无吸烟史及结核病史等,多有合并感染,痰培养阳性结果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且大部分患者胸部CT显示受累肺叶数≤2,Reid分型中以囊状型多见。2.支气管扩张症Reid分型与年龄、病程、呼吸频率、空腹血糖、血浆超敏CRP、咯血、FEV1%pred有关。囊状型支扩患者年龄多较大、病程较长、呼吸频率较快、血浆超敏CRP高、FEV1%pred低,囊状支气管扩张可能为病情较重型。3.体温、心率、血压、血脂、白蛋白、血常规各项指标、PCT、血沉、免疫球蛋白等指标虽与Reid分型无明确关系,但仍能反应本病严重程度。
李江涛[9](2012)在《利多卡因代谢物MEGX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建立多种条件影响下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的死后再分布模型;2.建立生物检材中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MEGX的HPLC同时测定方法;3.研究利多卡因及其代谢物MEGX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体内各脏器死后再分布的特点及其规律,比较不同死亡条件以及不同死后心脏处理方式下,利多卡因及其代谢物MEGX的死后再分布特点,为利多卡因麻醉意外案件的法医学鉴定以及死后再分布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动物模型制备:随即选取本地雄性实验犬21只分为三组,实验组1、2、3犬经蛛网膜下腔匀速注入利多卡因15mg/kg,实验组1注药后不作处理,实验组2于死后结扎出入心脏的血管,实验组3在注药时完全至于CO2环境中,于死后0h,2h,6h,10h,24h,48h,72h提取实验犬心血、肝脏、大脑、肌肉,检测各组织中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MEGX的含量,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提取对应检材作为空白对照。2.检测分析方法:取血及各组织样品,加入内标物普鲁卡因,酸化,碱化后,用乙醚提取两次,挥干,定容,保留时间定性,HPLC内标法、工作曲线法定量。3.统计学处理:实验所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各组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1.检测分析:心血和肝脏中利多卡因液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217X+0.019和Y=0.214X+0.113,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和0.988,线性检测范围均为(0.2~100)μg/ml、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5μg/ml或μg/g;心血和肝脏中MEGX液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514X+0.033和Y=0.440X+0.292,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93,线性检测范围均为(0.2~20)μg/ml、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5μg/ml或μg/g,方法回收率96±9.0%-105.4±6.3%,RSD均小于5%。2.死后再分布:实验组1心血内利多卡因死后10小时含量显着增高(Ct/C0为2.03),与死后0时刻相比其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血内MEGX含量10小时含量同样显着增高(Ct/C0为2.11)。肝脏内MEGX含量死后2小时达到高峰,与死后0时刻相比其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后期含量下降。脑组织中利多卡因变化趋势为前期持续升高,MEGX含量则表现为低浓度平衡,变化趋势不大。肌肉中利多卡因变化幅度同样较小,MEGX含量较低。实验组2心血和肌肉中利多卡因和MEGX含量稳定。死后结扎心脏后,肝脏内利多卡因含量于死后48小时浓度达到高峰,其含量与死后0时刻相比其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组织中利多卡因变化趋势为前期持续升高,于死后72小时达到最高值,死后0时刻相比其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较实验组1和实验组2,二氧化碳吸入组(实验组3),各时间段检材内利多卡因及MEGX含量均较低,且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1.动物模型制备:本实验建立了多种条件影响下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的死后再分布模型,所建模型可用于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2.检测分析方法:本实验建立了生物检材中同时测定利多卡因及MEGX的HPLC分析方法,所建方法可用于利多卡因中毒案件法医学鉴定。3.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MEGX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体内均可发生死后再分布;除通过血路扩散外,由心肌向心血弥散也是影响心血中利多卡因死后变化的重要因素;pH值和弥散距离均为影响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死后死后再分布的主要因素。4.在利多卡因麻醉意外的法医学鉴定中,应充分考虑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MEGX死后再分布对毒物分析结果的影响,肌肉或脑可作为推测死亡当时体内利多卡因或MEGX含量含量的首选检材
都丽萍,梅丹[10](2007)在《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及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药物使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100×109/L)引致出血等症状的疾病。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按发病机制至少有以下3种:骨髓抑制性、免疫性及非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症。引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常见药物有:肿瘤化疗药物、肝素、奎尼丁、奎宁、金盐、丙戊酸及抗菌药等。肿瘤化疗药物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大体高于其他药物。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体征和症状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和牙龈出血,严重者有消化道出血、血尿、阴道出血和颅内出血。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可选用以下方法治疗:停用可疑致病药物,给予泼尼松、免疫球蛋白及输注血小板,金盐或砷化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可肌内注射二巯基丙醇以排出重金属离子。
二、大剂量普鲁卡因治疗新生儿百日咳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剂量普鲁卡因治疗新生儿百日咳2例(论文提纲范文)
(1)新生儿百日咳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
一、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 |
(一) 分级原则 |
(二) 分级管理办法 |
二、病原微生物检测 |
三、管理与督查 |
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
青霉素类抗生素 |
一、适应证 |
1.青霉素: |
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类: |
3.广谱青霉素类: |
二、注意事项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
一、适应证 |
1.第一代头孢菌素: |
2.第二代头孢菌素: |
3.第三代头孢菌素: |
4.第四代头孢菌素: |
二、注意事项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一、适应证 |
二、注意事项 |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
一、适应证 |
二、注意事项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一、适应证 |
二、注意事项 |
四环素类抗生素 |
一、适应证 |
二、注意事项 |
氯霉素 |
一、适应证 |
二、注意事项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一、适应证 |
1.红霉素 (含琥乙红霉素、依托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 等沿用大环内酯类: |
2.大环内酯类新品种: |
二、注意事项 |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 |
一、适应证 |
二、注意事项 |
磷霉素 |
一、适应证 |
1.磷霉素口服剂: |
2.磷霉素钠注射剂: |
二、注意事项 |
甲硝唑和替硝唑 |
一、适应证 |
二、注意事项 |
喹诺酮类抗菌药 |
一、适应证 |
二、注意事项 |
磺胺类药 |
一、适应证 |
1.全身应用的磺胺类药: |
2.局部应用磺胺类药: |
二、注意事项 |
呋喃类抗菌药 |
一、适应证 |
1.呋喃妥因: |
2.呋喃唑酮: |
3.呋喃西林: |
二、注意事项 |
抗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药 |
一、异烟肼 |
(一) 适应证 |
1.结核病的治疗: |
2.结核病的预防: |
3.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治疗: |
(二) 注意事项 |
二、利福平 |
(一) 适应证 |
(二) 注意事项 |
三、乙胺丁醇 |
(一) 适应证 |
(二) 注意事项 |
四、吡嗪酰胺 |
(一) 适应证 |
(二) 注意事项 |
五、对氨水杨酸 |
(一) 适应证 |
(二) 注意事项 |
六、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 (卫非特) |
(一) 适应证 |
(二) 注意事项 |
七、异烟肼-利福平 (卫非宁) |
(一) 适应证 |
(二) 注意事项 |
抗麻风分枝杆菌药 |
一、氨苯砜 |
(一) 适应证 |
(二) 注意事项 |
二、氯法齐明 |
(一) 适应证 |
(二) 注意事项 |
抗真菌药 |
一、两性霉素B及其含脂复合制剂 |
(一) 适应证 |
(二) 注意事项 |
二、氟胞嘧啶 |
(一) 适应证 |
(二) 注意事项 |
三、吡咯类抗真菌药 |
(一) 适应证 |
(二) 注意事项 |
四、烯丙胺类抗真菌药特比萘芬 |
(一) 适应证 |
(二) 注意事项 |
五、其他抗真菌药:灰黄霉素 |
(一) 适应证 |
(二) 注意事项 |
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
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
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
社区获得性肺炎 |
医院获得性肺炎 |
肺脓肿 |
脓胸 |
尿路感染 (膀胱炎、肾盂肾炎) |
细菌性前列腺炎 |
急性感染性腹泻 |
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 |
【病原治疗】 |
败血症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腹腔感染 |
骨、关节感染 |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
口腔、颌面部感染 |
口腔感染 |
颌面部感染 |
眼部感染 |
细菌性结膜炎 |
细菌性角膜炎 |
细菌性眼内炎 |
阴道感染 |
宫颈炎 |
盆腔炎性疾病 |
性传播疾病 |
深部真菌病 |
分枝杆菌感染 |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
麻风分枝杆菌感染 |
白喉 |
百日咳 |
猩红热 |
鼠疫 |
炭疽 |
破伤风 |
气性坏疽 |
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 |
布鲁菌病 |
1.宜选药物: |
2.可选药物: |
钩端螺旋体病 |
回归热 |
莱姆病 |
立克次体病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编写专家组 |
(8)支气管扩张症的相关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 |
致谢 |
(9)利多卡因代谢物MEGX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率 |
2 发病机制 |
2.1 骨髓抑制性血小板减少症 |
2.2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2.3 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3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常见药物 |
3.1 抗凝血药 |
3.2 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 |
3.3 抗菌药 |
3.4 血小板抑制剂 |
3.5 利尿药 |
3.6 解热镇痛抗炎药 |
3.7 抗癫痫药 |
3.8 降血糖药 |
3.9 雌激素 |
3.10 中药制剂 |
3.11 疫苗 |
3.12 其他药物 |
4 临床表现 |
4.1 发病时间 |
4.2 出血症状 |
4.3 全身症状 |
5 诊断与鉴别诊断 |
5.1 诊断 |
5.2 鉴别诊断 |
5.2.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
5.2.2 病毒性血小板减少症 |
6 防治 |
7 结语 |
四、大剂量普鲁卡因治疗新生儿百日咳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儿百日咳临床特征[J]. 李晓文,王雪秋,李禄全. 临床儿科杂志, 2017(03)
- [2]大剂量普鲁卡因治疗新生儿百日咳2例[J]. 丁惠. 新医学, 1996(01)
-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杂志, 2004(23)
- [4]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J]. 总后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 2004(10)
- [5]抗菌素临床应用与药理[J]. 徐叔云. 安徽医学, 1973(01)
- [6]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A].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 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五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 2008
- [7]国内三十年来针灸临床进展[J]. 百会. 江西中医药, 1980(01)
- [8]支气管扩张症的相关临床特点分析[D]. 谢令箭.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9]利多卡因代谢物MEGX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研究[D]. 李江涛. 山西医科大学, 2012(03)
- [10]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及防治[J]. 都丽萍,梅丹.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