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多抗直叶大穗玉米杂交种——玉玉9号的选育

高产、优质、多抗直叶大穗玉米杂交种——玉玉9号的选育

一、竖叶大穗型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豫玉9号的选育(论文文献综述)

杨致远[1](2019)在《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对种植密度的响应》文中认为研究不同时期玉米主要单交种在不同密度下的生育期结构、株型性状结构、光合效率性状结构和籽粒产量性状结构的响应与演变规律,可为设计适宜高密度种植的单交种提供性状选择的参考。本试验选取我国1980s-2010s间的12个大面积推广品种,包括中单2号、四单19、沈单7号、丹玉13、掖单13、农大108、郑单958、浚单20、先玉335、德美亚3号、DK516、华美1号,于2017-2018年在东北区(辽宁沈阳和吉林公主岭)和黄淮海区(河北石家庄和河南新乡)进行了两年四点的试验研究,旨在探讨:(1)不同年代典型杂交种在相同种植密度下(4000、6000、8000、10000株/667m2)的生育期结构、株型性状结构、光合效率性状结构和籽粒产量性状结构的演变规律;(2)相同杂交种或同一年代杂交种在4种种植密度下的生育期结构、株型性状结构、光合效率性状结构和籽粒产量性状结构的变化规律;(3)依据生育期结构、株型性状结构、光合效率性状结构和籽粒产量性状结构等的演变规律,提出适宜高密度种植的单交种的选择性状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980s玉米杂交种随密度的增加,生育期逐渐延长,株型先紧凑后松散再紧凑,株高和穗位高均先升高后降低,叶绿素含量先降低再升高,产量逐渐降低;1990s玉米杂交种随密度的增加,生育期先升高后降低,株型先紧凑后松散再紧凑,株高和穗位高均先升高后降低,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产量逐渐降低;2000s玉米杂交种随密度的增加,生育期逐渐延长,株型先紧凑后松散,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产量逐渐降低;2010s玉米杂交种随密度的增加,生育期逐渐延长,株型先紧凑后松散,株高逐渐降低,穗位高升高并稳定,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产量先升高后降低。(2)在4000-6000株/667m2密度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1980s杂交种的生育期延长,株型变紧凑,叶绿素含量降低,产量降低;1990s与2000s杂交种生育期延长,株型变紧凑,叶绿素含量含量降低,产量降低;2010s杂交种生育期延长,株型变松散,叶绿素含量升高,产量升高;在6000-8000株/667m2密度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1980s与1990s杂交种的生育期延长,株型变松散,叶绿素含量降低,产量降低;2000s与2010s杂交种生育期延长,株型变紧凑,叶绿素含量降低,产量降低;在8000-10000株/667m2密度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1980s与1990s杂交种的生育期延长,株型变紧凑,叶绿素含量升高,产量降低;2000s杂交种生育期延长,株型变差,叶绿素含量升高,产量降低;2010s杂交种生育期延长,株型变差,叶绿素含量降低,产量降低。(3)随着年代的更替,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有着显着提升,但因年代特性不同,每个年代杂交种产量受不同性状影响。1980s杂交种产量主要受生育期、穗行数和出籽率的制约,叶绿素含量、穗长和行粒数表现良好;1990s杂交种产量主要受叶绿素含量、收获时含水量和容重的制约,穗行数和行粒数表现良好;2000s杂交种产量主要受倒伏率、倒折率、穗长的制约,叶相值,穗粗、穗行数和百粒重表现良好;2010s杂交种产量主要受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的制约,生育期、倒伏率、倒折率收获期含水量和出籽率表现良好。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我国玉米杂交种随年代更替过程中,穗部性状尤其是百粒重、穗行数与行粒数对产量影响最大,且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这种影响逐渐增加。

赵慧琪,张玉霞[2](2018)在《民权县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从选择良种、适时播种、田间管理、及时除草与植株长势控制、适期晚收等方面总结了我县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民权县区夏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保障玉米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彭冉虹[3](2017)在《玉米矮秆突变体R08d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文中研究说明种质资源作为玉米育种的物质基础,历来受到育种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合理株型是作物品种高产的生育基础和重要的形态特征,其中矮生性状是理想株型的一个重要方面。矮秆玉米具有抗倒、耐密、适宜机械化生产和群体光能利用率高等特点,因而矮秆基因的发掘及遗传研究利用在玉米育种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因可供育种利用的玉米矮秆基因资源比较单一,限制了玉米矮化育种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创制、鉴定和利用新的玉米矮秆资源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R08及其经EMS诱变而获得的矮秆突变体R08d和同源突变体R08h为供试材料,对比研究三者之间的农艺性状差异和分子遗传差异,并利用矮秆突变体R08d与5个自交系进行遗传交配设计,研究该突变体矮秆性状的遗传规律,采用BSA-SSR标记法对该矮秆基因进行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者间的农艺、经济性状及分子遗传差异:矮秆突变体R08d的株高比自交系R08降低47.27%,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同源突变体R08h相对R08株高增高2.3%,差异达显着水平;2个突变体之间株高相差94%,差异达极显着水平。突变体R08d植株矮化,节间严重缩短,穗位低,果穗偏小,结实率低,雄穗存在轻微返祖现象。突变体R08h叶片数增多,叶夹角变小,叶面积增大,雄穗分枝更少更短且与主轴角度更小。根据《玉米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标记法》(NY/T1432-2014),利用40对SSR引物,检测出R08h、R08d与R08存在差异位点数分别为6个、5个,R08h与R08d存在6个差异位点数,R08、R08d、R08h三者间差异位点数均≥2,判定突变体R08h、R08d与自交系R08分别是不同的材料。2、突变体R08d矮秆性状的遗传规律:矮秆突变体R08d分别与5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玉米自交系组配六个世代(P1、P2、F1、B1、B2、F2),所有群体的试验结果在雅安和双流2点表现一致。正反交F1群体均表现高秆,且株高差异不明显,没有表现出细胞质遗传的效应;与R08d回交的5个B1群体,均表现出1:1高矮秆分离比例;与高秆自交系(R08、K305、21-ES)回交的B2群体株高不分离,全为高秆;与矮秆自交系(K123d、K125d)回交的B2群体高矮秆分离比例符合1:1;与高秆自交系构建的F2群体高矮秆分离比例为3:1;与矮秆自交系构建的F2高矮秆分离比例为9:7,符合两对隐性单基因的分离规律。综合表明,突变体R08d的矮秆性状不是细胞质遗传,为细胞核遗传,受一对隐性单基因控制,暂命名为dr08,且与控制矮秆自交系K123d、K125d的矮秆基因不等位。3、矮秆基因dr08的定位结果:用R08d和K305为双亲构建的F2作为基因定位群体,共2142株,其中矮秆522株。选用平均分布在玉米10条染色体上的458对SSR引物,在亲本R08d与K305间进行多态性筛选,获得有明显多态性引物191对。在F2极高、极矮秆基因池间继续扩增,最终选出3对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分别为bnlg1523、umc1087、umc2261。增加3.0-3.03上的40对公共SSR引物,又筛选出2对SSR引物umc2376、bnlg1144。利用筛选出的5对SSR引物对F2中的522株矮秆单株进行单株验证,将矮秆基因dr08初步定位在3号染色体的短臂上,位于SSR分子标记bnlg1 144和bnlg1523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2.0 cM和1.5 cM。

张森,王平,姜立雁,刘学玲,李洁,金真[4](2016)在《玉米种植方式的演变与玉米新品种选育》文中认为该文从玉米新品种选育更替和种植方式的演变两方面,总结了玉米生产中的玉米新品种及相应配套的种植方式,证明不同的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合理的种植方式能大幅度提高玉米的产量,其中合理密植是最好的种植方式。

刘文国[5](2015)在《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及演变规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过去的几十年里,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为吉林省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入系统研究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及演变对于进一步培育新品种的遗传产量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技术解析不同年代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基于NCII设计分析黄改系主要性状遗传改良,在不同密度水平下,评价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演变规律,为今后自交系的改良和利用及育种技术路线的确立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利用49对SSR荧光标记对2000年-2010年间审定的吉单系列品种亲本自交系进行了分析,65份自交系划分为Reid、Lancaster、四平头、PB、Volga、旅大红骨和其他等7个类群。其中,以Reid、Lancaster、四平头、PB和Volga这五个类群为主。主要应用的杂种优势模式有Reid×四平头、Lancaster×四平头、Reid×Volga、Lancaster×PB、Reid×Lancaster和Reid×PB等6种,尤其以Reid×四平头、Lancaster×四平头和Reid×Volga这3种杂种优势模式占优势。确定了以吉V022、吉V993为代表的欧洲Volag种质与我国的Reid、Lancaster、四平头等类群存在距离,并独立成群,建立了Reid×Volga和四平头×Volga两个新的杂种优势模式。利用3K SNP芯片技术对1978年-2012年间主推吉单系列品种亲本自交系进行了分析,依据遗传距离将129份自交系划分为Reid、Lancaster、地方种质、四平头和PB等5个类群,所占比例分别为25.58%、27.91%、29.46%、10.08%和6.98%。依据主成分分析和模型聚类可进一步简化为A群(Reid)、B群(Lancaster)和D群(四平头、旅大红骨及地方群体选系),所占比例分别为16.28%、11.63%和38.76%,有33.33%的自交系为混合群。按NCII试验设计组配5×6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研究了5份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主要应用的黄改系主要性状遗传改良。结果表明,对黄早四的遗传改良因性状而异。单株产量、行粒数、籽粒含水量和出籽率这四个性状上没有显着进展,保持了黄早四原有的配合力。而散粉期、吐丝期、穗重、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这7个性状则进行了显着改良。改良性状呈现的趋势包括:在四-444之后选育的黄改系延迟了散粉、吐丝期,推迟了生育期;向缩短穗粗的方向改良;在穗重、穗长、穗行数、百粒重性状上向增加或减少两个方向同时进行改良。综合各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吉853的一般配合力综合表现最好。设置3个密度梯度,分别为D1(45000株/公顷)、D2(60000株/公顷)和D3(75000株/公顷),将吉单系列玉米品种划分为中熟和中晚熟2种类型。对1970年-2010年代的53个吉单系列玉米品种进行了耐密性分析。1970年-2010年间,中熟和中晚熟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产量遗传增益速率分别为110.55kg公顷-1年-1和107.25kg公顷-1年-1。中熟品种产量演变趋势呈前期快速增加、后期平缓的趋势,中晚熟则呈前期快速增加、中期趋于平缓、后期继续增加的趋势。产量的遗传增益主要是由单株产量贡献的,品种耐密性改良进展虽不显着,但耐密性呈逐步提高的趋势。中熟与中晚熟品种在穗长、穗行数、穗粗方面演变趋势相同,而在单株产量、行粒数、百粒重、秃尖和出籽率演变趋势不同。不同年代重点改良的性状不同,1980年代的中熟吉单品种在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性状上得到改良,中晚熟品种在行粒数上得到显着改良。1990年代的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均在百粒重和穗粗上得到显着改良,但中熟组品种显着降低了穗行数。2000年代的中熟品种在穗粗和穗行数得到改良,中晚熟品种在百粒重上得到显着改良。2010年代的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均在穗粗和穗行数上得到改良,但降低了穗长和行粒数。

丰光,景希强,王孝杰,何晶,李妍妍,于兵,黄长玲,邢锦丰[6](2012)在《我国不同时期玉米单交种产量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我国玉米发展变化规律,为今后玉米育种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方法利用我国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20个玉米单交种及其32份亲本自交系为材料,采用3点裂区试验设计,分析产量、杂种优势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产量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品种产量和中亲产量随年代推进逐渐提高;早期品种高密条件下产量下降,当前品种随密度增加产量逐渐提高;低密条件下不同时期品种杂种优势逐渐增加,高密条件下杂种优势逐渐降低,中密和均值条件下杂种优势没有变化;随年代变化,雄穗分枝和穗上叶与主茎夹角逐渐减少,行数、子粒长和百粒重逐渐增加,行粒数、出籽率和容重没有变化;产量的增加与杂种优势无显着相关性,与穗行数、穗粗、子粒长、百粒重和中亲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雄穗分枝数和穗上叶与主茎夹角呈极显着负相关。结论杂种优势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不大,亲本产量的提高、种植密度的增加、株型的改善、雄穗分枝的减少及果穗性状的优化是当前我国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彭玮[7](2012)在《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始终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优良品种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农业科研体制僵化、品种创新能力薄弱、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种子市场监管手段落后、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长期困扰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粮食“八连增”的光环背后,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种业目前基本上处于“吃老本”的状态。在种业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外国种业公司近年来大举进入中国种业市场,致使我国部分种业公司面临被挤出种业市场、市场份额被蚕食、自主品种被外国种子代替等困境,危及我国粮食安全。保证国家对种业的控制力和主导力,做大做强中国的民族种业,牢牢掌控中国粮食的“命脉”,已经迫在眉睫。本研究分为七个章节,主要是四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有关本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对中国种业的起源与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种子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少、研发成果转化率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缺乏先进的管理和运营经验是导致竞争力偏弱的主要因素;同时对世界种业发展模式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种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通过对湖北省种子企业、管理机构、生产基地、农户的800余份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对湖北省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科研体制进行实证分析,对湖北省种子企业的规模、研发投入、人才结构、销售收入等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农户用种行为及市场监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制约湖北省种业发展的问题所在;第四部分包括第七章,在前六章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加快国内资源整合、完善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机制、推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并提出湖北种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供相关职能部门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中国种业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中国种业取得了显着成效,品种选育水平逐步提升、良种供应能力逐步提高、种子企业实力逐步增强、种子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中国种业发生了深刻变化,种子技术实现了高新化、科研成果实现了产权化、种子生产实现了区域化、种子经营实现了市场化;通过对我国种子生产与品种研发的案例分析,总结了我国种子生产基地模式与种子经营模式。我国近三十年的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受体制、机制和观念的制约,尚未达到成功的标准,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低,企业科研实力薄弱,尚未成为农业科研主体,必须加快农业科研体制改革。2、从美国种业发展的历程来看,与中国种业发展相似,也是有政府管理到过渡阶段、垄断阶段、市场化竞争阶段,说明种业发展的规律应该走向市场化;种子企业对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是种业发展巨大推动力,同时重视品牌的建设与保护,以法治种,保证质量也是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应借鉴美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政府引导,合理分工,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技术推广,同时注重立法保障。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应该明确各级科研机构和单位的分工,合理解决人员分流,探索更为有效的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合作模式,建立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新型农业科研体系。3、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发现,湖北省种业发展严重滞后,与全国农业大省、用种大省的身份严重不符。全省21家科研机构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显示科研机构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科研体制约束导致科研工作困难重重;全省106家种子企业的调查问卷显示,湖北省的种子企业规模小,基本上属于经营型企业,无力进行种子科研活动,企业核心竞争力薄弱;全省672户种子种植户的调查问卷显示,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地变化,妇女、老人、儿童比例的提高对保障种业生产提出了挑战。农户对种子重要性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基本上通过经销商的渠道进行购买种子,同时农户对种子品牌还没有建立一定的忠诚度,种子企业的品牌建设急需加强。大部分农户认为种子价格偏高,市场上品种多、乱、杂,种子经营主体经营行为混乱,市场监管急需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制约湖北省种业发展的四大因素,即科技创新能不强、供种保障能力面临威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种业发展环境不佳。4、建立了湖北省种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市场监管能力四个方面,量化未来湖北省种业发展的主要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为保障目标实现的具体内容,加快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种子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形成以产业发展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和“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根据湖北种业资源禀赋条件和未来十年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需要,结合湖北种业优势和特色,按品种对湖北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业区域布局进行合理规划;最后根据重点内容和区域布局设计重点项目,更加具体的规划出湖北省种业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种业发展要有一个宏观发展规划和一条清晰的路线图。一是加快国内种业资源整合,快速提升国内种子企业国际竞争力;二是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制;三是要构建种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必须从产权和种业的机制活力等关键环节上突破;四是利用竞合优势,加大种业科技开发和优化资源配置;五是提高供种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六是健全管理机构,提高市场监管能力。

丁佳琦[8](2012)在《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灌浆和脱水速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籽粒田间灌浆速率以及生理成熟后脱水速率,对我国北方玉米的产量、品质及储藏加工有显着影响。研究我国玉米单交种和亲本自交系的灌浆和脱水速率变化规律,对选育灌浆速率快,成熟后脱水快的单交种十分必要,对玉米的品质改良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我国不同年代具有代表性的20个玉米单交种及其32份亲本自交系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系统地研究了玉米籽粒干物质重、含水量、灌浆和脱水速率的变化规律,籽粒品质成分同灌浆和脱水速率的相关性;同时分析了灌浆和脱水速率的遗传效应。得出以下结果:1.系统研究了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和自交系灌浆和脱水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灌浆速率总体呈单峰曲线,峰值一般出现在授粉后15-20天;生理成熟期的脱水速率呈持续下降趋势,生理成熟后的脱水速率呈上下起伏的波动变化;不同单交种和自交系的灌浆和脱水速率在不同年际和不同取样时间上均有极显着差异;不同密度对单交种和自交系的平均灌浆和脱水速率影响的差异较小。2.通过对不同年代不同单交种的含水量和干物质积累的研究分析得出:近年来的单交种含水量在生理成熟期和收获期比早期品种高;近年来的单交种的干物质积累在速率和持续时间上比早期品种有所上升;不同类群自交系的含水量和干物质积累有明显的差别,Lancaster和塘四平头脱水程度高于其他群,P群和Reid群的干物质积累在速率和持续时间上高于其他群;不同单交种生理成熟后期脱水速率有明显差异,早期有脱水较好的品种,如本玉9和烟单14,近年来品种除先玉335外脱水速率都很低。3.通过研究籽粒品质成分同灌浆和脱水的相关性,得出:玉米灌浆速率同籽粒鲜重呈极显着正相关;脱水速率同鲜重、干重呈极显着负相关;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之间正相关;淀粉与蛋白质、油份负相关;灌浆和脱水速率同籽粒成分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4.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的遗传规律符合加性—显性模型,灌浆速率的显性效应比重高,广义遗传力高,不宜早代选择。脱水速率的广义遗传力高,加性方差比重较高,所以对玉米籽粒脱水速率这一性状在群体内进行选择是有效的;通过对亲本与杂交种间杂种优势分析表明,不同亲本组配的杂交种籽粒的灌浆和脱水速率的中亲优势不明显,超亲优势有极显着差异。这一研究结果为有效选育后期脱水较快的玉米品种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杨虎[9](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孙世贤[10](2010)在《我国杂交玉米品种推广与成效》文中研究说明

二、竖叶大穗型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豫玉9号的选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竖叶大穗型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豫玉9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对种植密度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玉米种质资源概述
        1.1.1 玉米种质资源的概念
        1.1.2 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的现状
    1.2 玉米的杂种优势研究
        1.2.1 杂种优势的概念
        1.2.2 国内外玉米杂种优势研究和利用的现状
    1.3 玉米的品种改良
        1.3.1 品种改良的概念
        1.3.2 玉米品种改良的方法概述
    1.4 我国玉米育种的发展历程
        1.4.1 30 到40 年代早期玉米品种的引进与选育
        1.4.2 50 年代农家种与品种间杂交种的发展
        1.4.3 60 年代双交种的发展
        1.4.4 70 年代至今单交种的发展
    1.5 玉米高密度育种
        1.5.1 玉米高密度育种的概念
        1.5.2 玉米高密度育种的国内外研究利用现状
    1.6 种植密度对玉米单交种的影响
        1.6.1 种植密度对生育期的影响
        1.6.2 种植密度对倒伏性状的影响
        1.6.3 种植密度对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
        1.6.4 种植密度对主要株型性状的影响
        1.6.5 种植密度对玉米叶绿素的影响
2 目的与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的选择
    3.2 田间试验方法
        3.2.1 田间试验设计
        3.2.2 田间性状测定指标与方法
        3.2.3 田间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技术路线图
4 结果与分析
    4.1 联合方差分析
    4.2 不同年代杂交种生育期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4.2.1 抽丝期
        4.2.2 散粉期
        4.2.3 ASI
    4.3 株型性状结构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
        4.3.1 株高
        4.3.2 穗位高
        4.3.3 雄穗分支数
        4.3.4 茎粗
        4.3.5 叶向值
    4.4 抗性性状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
        4.4.1 倒伏率
        4.4.2 倒折率
    4.5 光合效率性状结构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
        4.5.1 叶绿素
    4.6 产量性状结构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
        4.6.1 收获时含水量
        4.6.2 穗长
        4.6.3 穗粗
        4.6.4 秃尖长
        4.6.5 穗行数
        4.6.6 行粒数
        4.6.7 百粒重
        4.6.8 容重
        4.6.9 出籽率
        4.6.10 产量
    4.7 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玉米产量构成的基础
        5.1.2 增加穗粒数的途径
        5.1.3 高密度育种中玉米杂交种理想株型的选择
        5.1.4 百粒重和株型紧凑与玉米杂交种高产的关联
        5.1.5 不同密度下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的变化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民权县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择优良杂交种
2 力争早播
3 合理密植
4 田间管理
    4.1 及时定苗
    4.2 及时中耕灭茬
    4.3 科学追肥
    4.4 合理浇灌
    4.5 及时除草
5 适期晚收

(3)玉米矮秆突变体R08d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突变体的产生及应用
        1.1.1 自然突变
        1.1.2 人工突变
        1.1.2.1 诱发突变
        1.1.2.2 利用插入序列产生的突变
    1.2 突变体的遗传差异鉴定
        1.2.1 形态鉴定
        1.2.2 细胞学鉴定
        1.2.3 DNA分子标记鉴定
    1.3 玉米矮秆突变体株高性状的遗传规律
        1.3.1 研究方法概述
        1.3.2 单基因矮生体系
        1.3.3 多基因矮生体系
        1.3.4 单基因与多基因矮生体系的关系
    1.4 基因的定位研究
        1.4.1 基因定位方法
        1.4.2 矮生单基因定位
        1.4.3 矮生多基因定位
2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及来源
    3.2 试验方法
        3.2.1 田间试验
        3.2.2 R08d与R08h和R08之间遗传差异分析
        3.2.3 R08d矮秆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
        3.2.4 R08d矮秆基因定位
4 结果与分析
    4.1 R08、R08d、R08h遗传差异
        4.1.1 农艺、经济性状比较
        4.1.2 分子遗传差异
    4.2 R08d矮秆性状的遗传分析
        4.2.1 F_1株高表现
        4.2.2 回交群体B和F_2株高频率分布
        4.2.3 回交群体的株高分离比例
        4.2.4 F_2群体株高分离比
    4.3 矮秆基因dr08的定位
    4.4 定位区间内的基因预测
5 讨论
    5.1 突变体R08d和R08h的表型特征
    5.2 与已知矮秆基因的等位关系
    5.3 候选基因的预测
    5.4 矮秆突变体R08d的应用前景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玉米种植方式的演变与玉米新品种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1950年后玉米品种更新的年代、代表品种及种植方式
二、1950年后玉米新品种选育更替程中种植方式的演变
    1、国外种植方式的演变
    2、中国种植方式的演变
三、结语

(5)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及演变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国内外玉米品种遗传基础及演变
        1.1 国内外玉米品种遗传基础
        1.2 国内外玉米品种的演变
        1.3 国内外玉米品种改良
    第二章 吉林省不同年代玉米生产发展及种质基础
        2.1 吉林省玉米生产发展历程
        2.2 吉林省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的主要种质基础
        2.3 吉林省玉米主要杂优模式分析
        2.4 吉林省玉米种质应用总结
    第三章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
        3.1 DNA分子标记的时代意义
        3.2 代表性分子标记种类及用途
        3.3 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的应用
        3.4 SNP分子标记
        3.5 SNP分子标记的应用
        3.6 SNP的发展前景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基于SSR荧光标记的2000年至2010年间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1978年至2012年间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的遗传基础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时期黄改系的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年代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演变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种业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
        1.4.2 种业科技创新的理论研究
        1.4.3 种业产业化的理论研究
        1.4.4 中国种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1.4.5 农业科研体制问题研究
        1.4.6 中国种业发展路径研究
2 种子供给与需求弹性分析
    2.1 种子需求及弹性理论
        2.1.1 种子用户的需求特征
        2.1.2 种子市场的需求弹性分析
    2.2 种子市场供给理论
        2.2.1 种子市场供给主体的特征与类型
        2.2.2 种子供给特征及供给弹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3.1 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我国种业发生了深刻变化
        3.1.2 我国种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效
    3.2 种子生产基地与生产体系管理——以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3.2.1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模式
        3.2.2 企业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管理
    3.3 我国种子企业的经营模式
        3.3.1 登海模式
        3.3.2 屯玉模式
        3.3.3 奥瑞金模式
        3.3.4 德农模式
    3.4 我国农业科研现状分析
        3.4.1 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历程
        3.4.2 我国农业科研体制的现状及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国外种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4.1 世界种业的形成和发展
    4.2 国际农作物种业发展趋势
        4.2.1 种业战略地位明确
        4.2.2 市场发展迅速
        4.2.3 市场集中度提高
        4.2.4 生物技术迅猛发展
        4.2.5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日益增强
    4.3 我国农作物种业的发展趋势
        4.3.1 种子产业是朝阳产业
        4.3.2 种子行业的高新技术壁垒形成
        4.3.3 种子的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大生产转变
        4.3.4 种子经营由分散、小规模区域计划经营向专业化、集团化和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转变
        4.3.5 由推广高产型品种向推广高效型品种转变
    4.4 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4.4.1 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经验借鉴
        4.4.2 对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启示
    4.5 本章小结
5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5.1.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
        5.1.2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5.2 湖北省种子科研机构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
        5.2.1 科研水平分析
        5.2.2 科研体制分析
    5.3 湖北省种子企业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
        5.3.1 湖北省种子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5.3.2 湖北省种子企业销售收入的相关因素分析
        5.3.3 湖北省种子企业聚类分析
    5.4 湖北省农民用种行为的实证研究
        5.4.1 被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
        5.4.2 农民用种情况分析
        5.4.3 市场监管情况
        5.4.4 其他
    5.5 制约湖北省种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5.5.1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5.5.2 供种保障能力面临威胁
        5.5.3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
    5.6 本章小结
6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6.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6.1.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6.1.2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目标分解
    6.2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重点内容
        6.2.1 强化机制创新,加快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6.2.2 强化规划布局,加快提升供种保障能力
        6.2.3 强化品种创新,加快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6.2.4 强化体系建设,加快提升市场监管能力
    6.3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6.3.1 粮食作物种业区域布局
        6.3.2 经济作物种业区域布局
    6.4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重点项目设计
        6.4.1 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项目
        6.4.2 农作物商业化育种项目
        6.4.3 规模化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6.4.4 种子管理能力提升项目
    6.5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7.1 本研究主要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资源重组,打造现代化种业航母
        7.2.2 构建和完善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
        7.2.3 构建种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7.2.4 利用竞合优势,加大种业科技开发和优化资源配置
        7.2.5 提高供种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7.2.6 健全管理机构,提高市场监管能力
    7.3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7.3.1 可能创新之处
        7.3.2 不足之处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科研机构调查问卷
附表2 湖北省农作物种子企业发展情况调查表
附表3 湖北省种子行政管理机构调查问卷表
附表4 种子生产基地调查问卷表
附表5 农户使用种子情况调查问卷
附表6 项目库调查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灌浆和脱水速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玉米育种概况
        1.1.1 美国玉米育种概况
        1.1.2 中国玉米育种概况
    1.2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1.3 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速率的国内外研究
        1.3.1 玉米籽粒灌浆的研究
        1.3.2 玉米籽粒脱水的研究
        1.3.3 灌浆与脱水的关系
    1.4 本试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方法
        2.3.1 田间试验方法
        2.3.2 籽粒成分测定
    2.4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我国不同年代单交种及其自交系灌浆和脱水速率的比较
    3.1 单交种和自交系籽粒灌浆和脱水速率的变化趋势
        3.1.1 单交种和自交系籽粒百粒重、含水量、灌浆和脱水速率平均表现
        3.1.2 单交种和自交系籽粒百粒重、含水量、灌浆和脱水速率方差分析
    3.2 不同年际单交种和自交系含水量、灌浆和脱水速率的变化趋势
        3.2.1 不同年际单交种和自交系含水量变化趋势
        3.2.2 不同年际单交种和自交系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的变化趋势
    3.3 不同年代单交种和不同类群自交系灌浆和脱水的变化趋势
        3.3.1 不同年代单交种灌浆和生理成熟后脱水的变化趋势
        3.3.2 不同类群自交系灌浆和生理成熟后脱水的变化趋势
        3.3.3 不同单交种和自交系含水量和干物质积累的比较
    3.4 不同种植密度对单交种和自交系含水量、灌浆和脱水速率的影响
        3.4.1 不同密度单交种和自交系含水量变化趋势
        3.4.2 不同密度单交种和自交系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的变化趋势
    3.5 不同玉米单交种和自交系灌浆峰值、收获期含水量和脱水速率比较
        3.5.1 不同玉米单交种和自交系灌浆峰值的比较
        3.5.2 不同玉米单交种和自交系收获期含水量和脱水速率的比较
    3.6 玉米籽粒品质成分与灌浆、脱水速率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3.7 讨论
第四章 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速率的遗传和杂种优势分析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2 不同玉米单交种和自交系的灌浆和脱水速率的遗传分析
        4.2.1 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速率的遗传方差比率的分析
        4.2.2 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速率的遗传力的分析
        4.2.3 玉米自交系灌浆和脱水速率的加性效应分析
    4.3 单交种籽粒和灌浆速率的杂种优势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不同单交种和自交系灌浆和脱水速率变化规律
    5.2 玉米灌浆和脱水速率的遗传分析
    5.3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二、玉米种子工程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我国杂交玉米品种推广与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2 几个主栽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2.1 中单2号
    2.2 丹玉13号
    2.3 掖单13号
    2.4 农大108
    2.5 郑单958
3 任重道远

四、竖叶大穗型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豫玉9号的选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对种植密度的响应[D]. 杨致远.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2]民权县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赵慧琪,张玉霞.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7)
  • [3]玉米矮秆突变体R08d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D]. 彭冉虹.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4]玉米种植方式的演变与玉米新品种选育[J]. 张森,王平,姜立雁,刘学玲,李洁,金真. 农业工程技术, 2016(17)
  • [5]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及演变规律分析[D]. 刘文国. 吉林农业大学, 2015(02)
  • [6]我国不同时期玉米单交种产量变化的研究[A]. 丰光,景希强,王孝杰,何晶,李妍妍,于兵,黄长玲,邢锦丰. 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 2012
  • [7]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研究[D]. 彭玮. 华中农业大学, 2012(11)
  • [8]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灌浆和脱水速率的研究[D]. 丁佳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1)
  • [9]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10]我国杂交玉米品种推广与成效[J]. 孙世贤. 作物杂志, 2010(03)

标签:;  ;  ;  ;  ;  

高产、优质、多抗直叶大穗玉米杂交种——玉玉9号的选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