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型空分装置的操作原理(论文文献综述)
蒋理[1](2018)在《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空分是工业上对于空气分离装置的简称,其目的是通过技术手段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氮氩及稀有气体等工业气体,为下游装置提供服务。由于大型空分EPC(英文名称: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中文名称:工程总承包)工程项目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技术约束性较高,具有一次性大额投资而且投资期较长的特点,因此科学的项目经济性分析是项目决策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也是项目投资成本控制的基础。对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项目成本控制,不仅可以为EPC总包商节省大量的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为业主减少资金投入,达到双赢的目的目的。项目成本控制理论经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后已经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体系,但多用于建设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对于空分工程项目的研究较少,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填补这块空白。本文通过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Working Breakdown Structure)进行成本分解,按照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参考建设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相关的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设计了一套针对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的独创成本控制方案,采用了全过程、动态控制的理论,运用了责任成本法、价值工程法、目标成本法。其内容包括利用技术革新优化项目整体方案,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设计最具性价比的装置方案;然后利用定额预算法、目标成本法在设计阶段进一步优化设计、制造、施工方案;同时结合目标成本法和价值工程法准确判断采购设备的真实成本,进行精细化采购,提升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基于责任成本法、全过程、全面成本管理方法建立动态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在施工中基于目标成本法对现场分包商的工程量进行严格审核,确保项目实施成本符合或低于预算。另外建立了成本控制方案评价模型,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通过收集专家的评判意见,并加以分析,总结出缺点及不足后,对项目成本控制初步方案进行优化及再评价,确认改进方案可行后,才将改进方案运用于实际项目,进行实际的检验验证,得出结论。
西安交通大学制冷教研室讲座编写组[2](1971)在《空分原理讲座 第一讲 空分流程原理》文中研究说明革命在发展,生产在飞跃。当前我国制氧行业形势一片大好。广大读者迫切要求了解制氧机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教导,我们决定开辟“空分原理讲座”,特约请西安交通大学制冷教研室组织编写,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完稿,本刊从本期起络续刊登。讲座共分四讲:第一讲,空分流程原理;第二讲,空分设备和机器;第三讲,中小型空分装置的操作原理;第四讲,全低压型空分装置的操作原理,我们准备分三期刊完。毛主席教导我们:“看的人提出意见、写短文寄去,表示欢喜什么,不欢喜什么,这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使这个报纸办得好。”我们热诚地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并能及时地把意见告诉我们,以便今后修改,共同把讲座办好。
顾福民[3](2005)在《国内外空分发展现状与展望(上)》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国内外空分的发展现状及动态,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加以论述。
郑华东[4](2000)在《中小型空分设备节能增效的途径》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中小型空分设备节能增效的途径。在安全生产、工艺操作、设备 (改造 )维护、产品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出节能降耗、增产创效的措施与方法。并列出一些实例
褚瑞华[5](2020)在《工程项目投标成功影响因素分析与投标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项目具有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较长、参与建设的单位众多、施工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项目管理任务艰巨、项目信息处理量巨大、工程建设效果的社会影响深远等特点。针对工程项目的的特点,本文对投标成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各影响因素中,决定项目能否中标最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首先从工程项目投标相关理论出发对本文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了阐述,其次从投标评价方法、投标风险、投标报价以及投标决策四个方面识别出工程项目投标成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工程项目投标成功影响因素层次结构,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分析,并结合专家打分结果求出各指标权重,根据权重结果提出工程项目投标成功对策。根据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初步总结出评价方法、投标风险、投标报价、投标决策等四个影响投标成功的一级评价指标,并挑选总共15种二级评价指标,作为项目评价指标体系;(2)确定了工程项目投标评价方法的影响因素有最低投标报价法、综合评估法、其他评标方法;投标风险的影响因素有环境、技术、招标单位、投标单位;投标报价的影响因素有技术难度、资金流转、竞争对手、分包商;投标决策的影响因素有招标单位因素、环境因素;(3)根据分析得到每一个指标的权重,对各指标权重进行排序,由权重结果可以看出对工程项目投标的影响因素排名依次为投标风险、投标报价、投标决策、投标评价方法。(4)从投标报价、投标决策、投标风险、投标评价方法四个方面提出工程项目投标成功的对策。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工程项目投标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同时对工程项目投标过程中风险应对及各因素考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尤其对空分项目的招投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才正彬[6](2019)在《空分装置高效节能优化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工业气体被形象地称为“工业血液”,空分装置则是气体生产的“心脏”。空分设备是一种高能耗设备,在煤化工行业中,制氧能耗约占总能耗的1 0%~1 5%,甚至更大;另外,空分装置电力消耗占钢铁企业总电耗的15%~20%。因此,在满足原有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对系统生产流程进行调整改善,有效调节产品供需平衡,从而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节能降耗,为本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客观的支持和帮助。空气分离装置大部分采用空气压缩机、空气冷却塔、分子筛吸附器、增压透平膨胀机、规整填料塔(中压塔、低压塔、粗氩塔、精氩塔)制取满足客户需求的氧、氮和氩。本文主要结合空分装置运行特点,在空分装置中的可优化项目上进行效率优化研究和应用,充分利用峰谷分时电价(TOU)的特点,结合空分装置实际运行能力,在市场液氧、液氮需求变动时,采用TOU对空分负荷进行变工况调整,降低产品整体电费,增大收益;类比分子筛吸附系统的顺控控制,对本装置的液化系统的启动进行剖析,分部分项的进行列分,通过优化实现了特定装置(液化装置)一键启动,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操作强度以及将误操作风险降低至零,实现了装置的高效节能运行的目的。
刘梅梅[7](2020)在《中小型LNG气化站冷能利用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天然气占国内能源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管道气供应不足,我国进口了大量的液化天然气(LNG)。大型的LNG气化站冷能利用研究广泛,在气化站建设时就同期规划了冷能利用项目。中小型气化站冷能利用研究较少,常采用空浴式气化器进行气化,除了造成资源浪费,在站内也容易形成冷雾,会腐蚀站内设备,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对LNG冷能进行有效利用是保证LNG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小型LNG气化站冷能利用进行研究。本文基于中小型气化站的特点,研究并筛选出合适的冷能利用方式。根据气化站区位特点(周边有无工业余热),提出不同的冷能利用方案。对于有工业余热可以利用的中小型气化站,以工业余热为热源,以LNG为冷源,提出了两种LNG冷能用于朗肯循环发电和CO2液化回收的新流程,并对流程进行了模拟和性能分析;对于无工业余热可以利用的中小型气化站,提出了一种LNG冷能与太阳能联合发电循环流程,并对其进行模拟和性能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对于周边有工业余热可利用的中小型气化站,提出的流程1和2?效率最高可达到49.70%和51.03%,对应的比功为237.70 k J/kg LNG和234.48 k J/kg LNG,CO2的液化率为0.60 kg/kg LNG。基于?分析方法,对?损失进行分析,换热器?损失占比为68.17%和67.88%。研究了余热最高温度、工质压力和流量对流程比功和?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比功和?效率随着余热温度和循环压力的增加而增加,流程1比功高于流程2,?效率低于流程2;循环工质流量与比功呈正相关关系,?效率随工质流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最优工质流量为3500 kg/h。当LNG气化量高于设计值时,启用流程2,低于设计值时,启用流程1并采用低温液氮和LNG联合供冷流程来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稳定运行时间会受到液氮储罐容积的限制。对于周边无工业余热可利用的中小型气化站,提出的LNG冷能和太阳能联合发电循环分为LNG冷能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对LNG冷能发电系统中的设备进行了?分析,得到换热器内的?损失占流程总?损的绝大部分(约占总?损的69.23%),泵和膨胀机中存在的?损失约占总?损的30.77%。对影响系统性能较大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系统比功和?效率都随太阳能热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LNG压力P1和P7增加,系统比功和?效率随之增大,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随着一级膨胀压力(P5)的增大,系统比功和?效率都随之减小;系统比功和?效率随着二级膨胀压力(P9)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呈抛物线趋势,比功和?效率存在一个最大值。使用TRNSYS对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模拟,以北京、敦煌和拉萨为例,确定各地区每月太阳能集热器的辐照量、集热器集热量和辅助加热量。对比辅助加热量和LNG冷能发电系统的发电量确定地区是否适合采用该联合发电循环。北京地区LNG冷能发电系统每月的发电量小于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量,不推荐采用该联合发电循环。敦煌地区在4~11月太阳辐射强烈,环境温度较高,在此时间段适合应用该联合发电循环。由于降水的影响,拉萨地区在2~4月所需的辅助加热量要高于LNG冷能发电系统,5月~次年1月更适合应用该联合发电循环。综合分析LNG冷能和太阳能联合发电循环系统适用于太阳年辐照量大且干燥少雨的地区。在敦煌12月~次年3月、拉萨2~4月若按照原工况运行将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在此时间段内将太阳能热水温度调整至50℃,所需的辅助加热电能大幅降低,均低于LNG冷能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分别富余3.30×104k Wh和2.14×104k Wh的电量。夏季LNG冷能发电系统中冷却后的循环水可以用于冷水空调,为站内工作间制冷后再进入太阳能集热器,具有可观的节电效益。
黎金业[8](2016)在《A公司空气分离装置的工艺优化和技术改造》文中研究指明工业气体是石油、钢铁、化工、医疗、食品、冶金和电子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在我国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空分装置是制取工业气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操作。本文在详细调研了A公司空分装置单位能耗高、产量不足等缺点的基础上,结合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和化工过程模拟对其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本文通过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和Minitab软件对A公司空分装置关键工艺参数进行数据分析,寻找空分装置的工艺瓶颈;通过和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以及设备厂家的专家一起讨论,寻找空分装置的设备瓶颈。根据工艺瓶颈和设备瓶颈进行释放瓶颈的可行性分析,确定降低单位能耗和增加产量的优化方向,进而制定工艺优化措施并实施。根据空分装置的基本情况,结合空气分离的理论,考虑了四种技术改造方案,并通过Aspen Plus软件对各个方案进行了工艺模拟,根据工艺模拟计算的结果及投资回报年限,选择了经济性最好的技术改造方案。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技术改造的原理以及设计、施工、调试和操作过程中的关键点,现场实施了技术改造,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工程实施效果表明,工艺优化和技术改造完成后,液氮单位能耗降低了3.02%,产量增加了7.03%,实现了目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且空分装置运行稳定可靠。A公司空分装置工艺优化措施和技术改造方案具有方案简单、容易实现、成本低、易于操作的优点,对于类似的空分装置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田园[9](2011)在《KDON-29000/9000型空分装置项目选型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首先介绍了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原有的1-4#空分装置工艺流程,并对多年来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简要地分析、比较。结合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原有1-4#空分产能及醋酸配套CO联产甲醇工程(即1#工程)对空分产品的需求,确定配套空分装置的产品规格书。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空分技术,从多方面对一套6万Nm3/h空分和两套3万Nm3/h空分进行了比较,确定1#工程应配套采用两套3万Nm3/h空分,并将5、6#空分装置定型为KDON-29000/9000型。新筹建的5、6#空分装置是由杭氧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它是采用工业汽轮机“一拖二”来驱动空压机和增压机的内压缩、膨胀空气进下塔、全精馏无氢制氩流程。从多方面分析了KDON-29000/9000型空分装置的技术性能、流程特点、配套机组及设备特点等。并通过几个关键过程的有效能分析,提出若干优化生产的方法。介绍了5、6#空分投产运行情况,并对比了1-4#空分与5、6#空分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根据5、6#空分装置选型过程的思考、比较和研究等,提出了空分装置选型的几点见解。5、6#空分设备自2006年6月6日开工建设,2008年4月2日5#空分生产出合格氧气、2008年5月28日6#空分生产出合格氧气,共历时722天。投产两年多来,每套空分装置实际氧气产量均能达到29500Nm3/h,氮气产量为9000Nm3/h,液氧、液氮和液氩三液产品产量、质量都达到了设计指标。与1-4#空分相比,产品纯度、氧提取率等重要经济技术指标都有所提高。
西安交通大学制冷教研室[10](1972)在《中小型空分装置的操作原理》文中认为本文原为西安交通大学制冷教研室编写的“空分原理讲座”之第三讲。该讲座于《深冷简报》1971年第3期开始连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在编出“空分原理讲座”之后,很多读者要求我们继续编出专题讲座,为配合当前大造制氧机和改造旧设备的需要,为广大制氧工作者提供设计资料。目前,在西安交通大学制冷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正在编写“空分设备设计讲座”,第一讲将于今年第3期《深冷简报》开始连载。因此,“空分原理讲座”修订工作暂时搁了下来。为考虑中小型制氧机操作工人的需要,我们先将第三讲以单文编入本副刊,由于时间关系未作全面修改,只个别地方改了一下,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出,以便修订时参考。
二、中小型空分装置的操作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型空分装置的操作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2 相关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
2.1 项目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2.1.1 项目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 |
2.1.2 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 |
2.2 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借鉴与启示 |
3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特征分析及成本构成研究 |
3.1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特征分析 |
3.1.1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特征 |
3.1.2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的特性 |
3.2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构成分析 |
3.2.1 基于WBS的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构成分解 |
3.2.2 项目建设各阶段的成本分析 |
3.2.3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成本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方案制定 |
4.1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方案设计 |
4.1.1 成本控制方案的设计目标与原则 |
4.1.2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方案的制定 |
4.2 成本控制的策略与措施 |
4.2.1 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策略 |
4.2.2 项目设备采购阶段的精细化采购成本控制策略 |
4.2.3 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策略 |
4.2.4 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策略 |
4.2.5 项目风险识别及成本控制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5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案的效果评价 |
5.1 成本控制方案评价 |
5.1.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5.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3 评价项目成本控制方案 |
5.2 基于评价结果的方案改进 |
5.2.1 方案改进原则 |
5.2.2 方案改进的内容及要求 |
5.3 改进后的成本控制方案效果再评价 |
5.3.1 改进后的成本控制方案评价模型 |
5.3.2 最终成本控制方案效果评价 |
5.4 成本控制方案实施的措施建议 |
5.4.1 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
5.4.2 成本控制程序及要求 |
5.4.3 成本控制的保障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实例分析 |
6.1 YTH工程概况 |
6.2 YTH项目成本实际控制方案 |
6.2.1 项目成本控制程序 |
6.2.2 项目成本控制要点 |
6.2.3 理论方案与实际执行时的偏离 |
6.3 项目成本控制实施后的效果分析 |
6.3.1 项目整体成本控制结果 |
6.3.2 项目成本实际控制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成本控制方案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成本控制方案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成本控制方案评价问卷 |
附录四: 成本控制方案控制效果评价指标的选择问卷 |
附录五: 成本控制方案控制效果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排序问卷 |
附录六: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方案的控制效果评价指标问卷 |
(3)国内外空分发展现状与展望(上)(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现状 |
2.普莱克斯 |
3. 梅塞尔 |
4. 法液空 |
5.林德 |
6.APCI |
7.日本酸素 |
(4)中小型空分设备节能增效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狠抓安全生产 实现空分设备节能增效 |
1.1 严管理,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并严格执行 |
1.1.1 抓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1.1.2 抓各项制度的贯彻与落实 |
1.2 抓重点, 防止空分设备发生爆炸 |
1.2.1 原料空气质量必须满足要求 |
1.2.2 加强对加工空气中有害杂质的清除 |
1.2.3 加强对二氧化碳、乙炔及其它碳氢化合物的检测 |
1.2.4 设置完善可靠的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 |
2 改进操作方法 实现空分设备节能增效 |
2.1 缩短空分设备启动时间 |
2.2 降低分馏塔上塔压力 |
2.3 改进纯化器再生工艺流程 |
2.3.1 纯化器再生气源加温改用空气 |
2.3.2 纯化器吹冷时氮气旁通 |
2.4减少空分设备冷量损失 |
2.4.1 复热不足冷损的控制 |
2.4.2 减少跑冷损失的措施 |
2.5 优化操作, 增大产品产量 |
2.6 延长空分设备运行周期 |
3 加强设备改造与维护 实现节能增效 |
3.1 空压机组的节能措施 |
3.1.1 加强空气滤清器的维护 |
3.1.2 加强空压机的维护 |
(1) 提高空压机等温压缩效率的措施有: |
(2) 提高机械效率的措施有: |
3.1.3 加强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
3.2 空分预冷机组的节能措施 |
3.3 分子筛纯化器的节能措施 |
(1) 原料空气要无油干燥。 |
(2) 降低进入纯化器前空气的温度。 |
(3) 分子筛纯化器的再生要彻底。 |
(4) 严格控制使用周期。 |
(5) 降低阀门管道的阻力。 |
3.4 膨胀机的节能措施 |
3.5 空分塔的节能措施 |
3.6 空分设备电路运行的节能措施 |
3.7 设备管理节能措施 |
4 空分产品综合利用 实现节能增效 |
4.1 氧、氮、氩放空的利用 |
4.2 纯化器再生氮气的回收利用 |
4.3 合理利用不同纯度的氧、氩、氮产品 |
4.4 氧、氮、氩低温液体的利用 |
(5)工程项目投标成功影响因素分析与投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主要内容 |
1.3 论文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工程投标及投标人的含义 |
2.2.2 招投标方式 |
2.2.3 招投标分类 |
2.2.4 层次分析法 |
2.3 小结 |
第三章 工程项目投标成功影响因素评价分析 |
3.1 工程项目投标成功的影响因素识别 |
3.1.1 投标评价方法 |
3.1.2 投标风险 |
3.1.3 投标报价 |
3.1.4 投标决策 |
3.2 工程项目投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1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 小结 |
第四章 HY公司ASD项目实证分析 |
4.1 HY公司ASD项目简介 |
4.1.1 HY公司简介 |
4.1.2 HY公司空分装置简介 |
4.1.3 ASD项目外部环境分析 |
4.1.4 内部环境分析 |
4.2 HY公司ASD项目案例研究 |
4.2.1 打分专家背景 |
4.2.2 工程项目投标影响因素层次结构的建立 |
4.2.3 构建判断矩阵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工程项目投标成功对策 |
4.3.1 投标报价对策 |
4.3.2 投标决策对策 |
4.3.3 投标评价方法对策 |
4.3.4 投标风险对策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SD项目投标影响因素专家打分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空分装置高效节能优化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空气的主要分离方法 |
2.1.1 吸附法 |
2.1.2 膜分离法 |
2.1.3 低温精馏法 |
2.2 空气分离设备 |
2.3 峰谷分时电价 |
2.3.1 国外峰谷分时电价现状 |
2.3.2 国内峰谷分时电价现状 |
2.4 空分变负荷 |
2.4.1 跟踪调节 |
2.4.2 液氧与液氮周期倒灌变负荷 |
2.5 化工智能化生产技术 |
2.5.1 化工智能化生产技术的现状 |
2.5.2 智能化化工生产技术的实际应用 |
2.6 课题提出和研究内容 |
3 实验部分 |
3.1 空分流程介绍 |
3.2 空分设备及设计参数 |
3.2.1 空气压缩机组 |
3.2.2 预冷系统 |
3.2.3 空气净化系统 |
3.2.4 进料和循环氮气压缩机组 |
3.2.5 冷箱内设备 |
3.2.6 增压透平膨胀机组 |
3.2.7 其它设备 |
3.2.8 冷却水循环系统 |
4 空分系统TOU变负荷 |
4.1 TOU变负荷基准的确定 |
4.2 TOU变负荷数据选取 |
4.3 TOU变负荷收益计算 |
4.4 空分系统TOU实际测试 |
4.4.1 空气压缩机负荷±500 Nm~3/h运行模式下空分系统TOU |
4.4.2 空气压缩机负荷±1000 Nm~3/h运行模式下空分系统TOU |
4.4.3 空气压缩机负荷±2000 Nm~3/h运行模式下空分系统TOU |
4.4.4 不同TOU运行模式的比较 |
4.4.5 TOU运行模式深入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液化系统自动启动 |
5.1 空分液化系统手动启动 |
5.2 空分液化系统自动启动步骤划分 |
5.3 手动和自动启动空分液化系统的比较 |
5.4 成本核算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导师情况 |
(7)中小型LNG气化站冷能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LNG冷能利用特点及热力学分析评价方法 |
2.1 状态方程的选取 |
2.2 LNG冷量特性 |
2.3 LNG冷?特性 |
2.4 工艺系统热力学分析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种冷能利用工艺研究 |
3.1 冷能发电工艺 |
3.2 液化CO2工艺 |
3.3 冷能制冰工艺 |
3.4 低温冷库工艺 |
3.5 冷水空调工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LNG冷能与工业余热的联合发电循环 |
4.1 朗肯循环改进研究 |
4.2 LNG冷能与工业余热的新型动力循环简介 |
4.3 LNG冷能与工业余热的新型动力循环模拟分析 |
4.4 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
4.5 工艺调整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LNG冷能与太阳能的联合发电循环 |
5.1 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 |
5.2 LNG冷能与太阳能的联合发电循环介绍 |
5.3 LNG冷能发电系统模拟分析 |
5.4 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太阳能热水系统 |
6.1 太阳能集热工艺模型 |
6.2 关键设备参数设计 |
6.3 太阳能热水系统模拟分析 |
6.4 工艺调整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8)A公司空气分离装置的工艺优化和技术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
1.2 空分技术的基本原理 |
1.2.1 空气的组成 |
1.2.2 空气的主要分离方法 |
1.2.3 低温精馏法分离空气的基本原理 |
1.2.4 低温精馏法空气分离流程 |
1.3 空分行业的现状和前景 |
1.4 数据分析软件Minitab和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介绍 |
1.5 课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A公司空分装置现状 |
2.1 A公司空分装置设计性能参数 |
2.2 A公司空分装置工艺流程 |
2.3 A公司空分装置主要经济指标 |
2.4 优化和改造前性能参数 |
2.5 优化和改造前主要工艺参数 |
2.6 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改造的目标 |
第三章 工艺优化 |
3.1 增加液氮产量工艺优化方向分析 |
3.1.1 影响液氮产量的因素的因果图 |
3.1.2 影响液氮产量的因素的因果矩阵 |
3.1.3 回归分析 |
3.2 工艺优化措施 |
3.2.1 提高前端氮气流量 |
3.2.2 提高氮气液化器压力 |
3.2.3 改变氮气液化器加载量控制方式 |
3.2.4 改变氮气比控制方式 |
3.2.5 过程模拟分析和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改造 |
4.1 概述 |
4.1.1 背景 |
4.1.2 改造原则 |
4.2 四种储罐蒸发的氮气和冷量回收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
4.2.1 四种储罐蒸发的氮气和冷量回收方案 |
4.2.2 四种方案的比较筛选和分析 |
4.2.3 方案四的可行性分析 |
4.3 技术改造项目的关键点 |
4.3.1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
4.3.2 施工 |
4.3.3 调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项目投产运行情况和经济效益 |
5.1 项目投产运行情况 |
5.2 优化和改造前后主要工艺参数和性能参数对比 |
5.3 经济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KDON-29000/9000型空分装置项目选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
2.2 气体分离的方法 |
2.3 低温空气分离技术的发展 |
2.4 大型空分设备技术现状 |
2.5 我国煤化工行业的现状与发展 |
2.6 煤化工型内压缩流程空分设备的发展现状 |
2.7 空气分离行业的国内外现状和突破口 |
第3章 理论基础分析 |
3.1 低温热力学基础 |
3.2 获得低温的方法 |
3.3 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 |
3.4 外压缩流程与内压缩流程空分设备简介 |
3.5 空分设备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第4章 分析应用 |
4.1 1~3#空分装置的分析 |
4.2 4#空分装置的分析 |
4.3 空分装置产品规格的确定 |
4.4 6万Nm~3/h空分与3万Nm~3/h空分的比较 |
4.4.1 流程比较 |
4.4.2 设备比较 |
4.4.3 装置的适用性比较 |
4.4.4 国内已有装置的使用情况比较 |
4.4.5 相关装置物耗的比较 |
4.5 KDON-29000/9000型空分装置的分析 |
4.5.1 技术性能 |
4.5.2 流程概述 |
4.5.3 主要机泵的选型说明 |
4.5.4 流程特点 |
4.5.5 配套机组及设备特点 |
4.5.6 水、电、汽消耗一览表(以单套空分装置计) |
4.6 有效能分析 |
4.6.1 有效能的概念 |
4.6.2 几个过程的有效能分析 |
第5章 5、6#空分装置投产运行情况 |
5.1 筹建情况 |
5.2 运行情况 |
5.2.1 5、6#空分主要设计指标与运行指标比较 |
5.2.2 大型机组性能考核 |
5.2.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5.3 新旧装置性能参数比较 |
5.3.1 产品纯度对比 |
5.3.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比 |
第6章 结论 |
符号名称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卷内备考表 |
四、中小型空分装置的操作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研究[D]. 蒋理. 浙江大学, 2018(01)
- [2]空分原理讲座 第一讲 空分流程原理[J]. 西安交通大学制冷教研室讲座编写组. 深冷简报, 1971(03)
- [3]国内外空分发展现状与展望(上)[J]. 顾福民. 低温与特气, 2005(03)
- [4]中小型空分设备节能增效的途径[J]. 郑华东. 深冷技术, 2000(04)
- [5]工程项目投标成功影响因素分析与投标对策研究[D]. 褚瑞华.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6]空分装置高效节能优化与应用[D]. 才正彬. 浙江大学, 2019(03)
- [7]中小型LNG气化站冷能利用研究[D]. 刘梅梅. 长江大学, 2020(02)
- [8]A公司空气分离装置的工艺优化和技术改造[D]. 黎金业.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9]KDON-29000/9000型空分装置项目选型的研究[D]. 田园.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
- [10]中小型空分装置的操作原理[J]. 西安交通大学制冷教研室. 深冷技术, 197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