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细胞系建立的初步研究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细胞系建立的初步研究

一、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细胞系建立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丽丽[1](2013)在《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的鉴定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内蒙古通辽草甸野大豆与当地栽培大豆品种大白眉进行杂交,产生大量性状分离后代,经过近30年逐年选育,目前共获得后代株系50余个。本研究以从获得的杂交后代株系中分别筛选出产草量高的饲草型新品系、种子产量高的籽实饲料型新品系及草实兼用型新品系为最终目的,针对部分表型性状基本稳定的株系材料,分别从形态学、农艺性状、分子遗传学以及耐盐性生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重点分析杂交后代株系的变异程度、变异来源、材料间的遗传关系和不同材料苗期对抗盐胁迫的反应机制及耐盐性的高低比较,并对主要目标株系进行生产性能评价及适应性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31供试材料叶、花、荚果及种子等器官中,发生变异最大的是籽粒颜色,种脐和种皮分别呈现出了7种不同的颜色。单株有效荚数、四粒荚数、三粒荚数、分枝数、粒茎比、株粒重、一粒荚数、秕荚率、底荚高等9个性状是所有供试材料的主要变异来源。16个数量性状可简化为互相独立的6个主因子。2筛选出的11个引物对31份供试材料进行ISSR扩增,共获得条带123个,多态性位点94个,其中引物S23可以将所有供试材料进行区分。供试材料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80.94之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5。聚类分析结果将31份材料分为7类,主坐标分析将31份材料分为10类。3通过对供试材料苗期6个耐盐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的分析,认为耐盐性强弱顺序为15>17-1>0004>zs01>2>CK2>9002>S002>10=0005>S001>ny01>CK1>12-4>pz01。根据耐盐性强弱可划分为4类。根据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与脯氨酸和SOD酶活性的相关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4S001在草产量及种子产量方面明显优于野大豆,增产效应明显,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作为草食兼用型新品系进行进一步推广种植试验及申报新品系。S002草质较柔嫩,干草产量特别是种子产量明显高于野大豆,可以作为饲草型株系继续进行推广试验。亦可将其作为可与玉米混播及混贮的草种,提高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混贮比例为玉米与S0027∶3或8∶2。

余潮[2](2017)在《基于蛋白质组、转录组和基因组分析野生与栽培大豆产量差异形成的遗传基础》文中认为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之一,分子育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手段。驯化和育种过程是一种微进化,多基因的协同变化使大豆表型发生复杂变化并最终使大豆产量较野生祖先显着提高。本文从比较大豆野生群体、地方群体和育成群体各组织器官的蛋白组、转录组和基因组的差异入手,筛选与大豆产量有关的功能基因,探讨野生与栽培大豆产量差异形成的遗传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从实验室前期研究的434份大豆材料中根据不同地理来源、不同生态型挑选有代表性的野生大豆、栽培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各40份共120份,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大豆野生群体、地方群体、育成群体的幼荚、胚芽、顶芽等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在幼荚中找到三个群体间表达量存在显着差异的蛋白质56个,质谱鉴定37个;从胚芽中找到三个群体间表达量存在显着差异的蛋白质25个,质谱鉴定22个,从顶芽中找到三个群体间表达量存在显着差异的蛋白质35个,质谱鉴定34个,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很多与蛋白质合成及空间结构的折叠、光合作用、糖的代谢等过程有关,通过Phytozome网站的BLASTP功能,获得来自大豆各组织器官差异表达蛋白可能的编码基因217个。2、以地理南北分布均匀和花期相遇为依据,从120份材料中精选野生大豆7份,地方品种6份,比较受精后13天幼小豆粒的转录组差异,使用Illumina Hiseq2500测序平台获得了400百万长度为151碱基对的双末端测序读长,13份材料的测序深度在75-137倍之间,从获得了表达量数据的32262个基因中,筛选出在野生群体和地方群体间表达量存在显着差异的基因520个,其中表达量上调的360个,表达量下调的160个。3、以实验室前期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数据和不同地理来源为依据,从120份材料中精选野生大豆、栽培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各20份共60份,采用DNA测序技术从624个大豆功能基因(包括217个差异表达蛋白可能的编码基因)中获得356100bp的DNA序列,找到2774个SNP,分析表明大豆驯化和育种过程中遗传多样性持续下降,驯化过程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育种过程,采用Tajima’s D、Fu and Li’s D*、Fu and Li’s F*等中性检验,从624个基因中筛选到地方群体和育成群体中显着偏离中性模型的基因78个。4、从Soybase网站获得大豆产量相关的QTL,与从蛋白组(217个)、转录组(520个)和基因组(78个,含38个差异表达蛋白编码基因)比较中获得的777个基因所在位置进行比对,发现269个位于大豆产量相关的QTL中,比例高达34.6%,通过蛋白质组、转录组和基因组初步筛选出的基因位于大豆产量相关的QTL中比例分别为29.5%、36.5%和35.9%。本研究通过对野生和栽培大豆蛋白质组、转录组和基因组的比较获得了777个在其中某个组中存在显着差异的基因,发现269个位于已定位的大豆产量相关QTL位点内,很可能与大豆产量形成有关,表明通过组学技术可有效筛选与大豆产量有关的功能基因,为进一步了解大豆驯化和育种的分子过程与机理,揭示野生与栽培大豆产量差异形成的遗传基础,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基础。

徐照龙[3](2013)在《大豆盐胁迫表达谱分析及盐响应转录因子bZIP110、WRKY49和WRKY111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约有3000万公顷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土地,土地盐渍化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研究植物的耐盐机理,筛选和培育适应盐土环境的耐盐植物,对于盐碱土地生态系统的改善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大豆是重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研究大豆耐盐机理对培育耐盐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栽培大豆和滨海野生大豆为研究对象,分析盐胁迫差异表达基因,并研究了其中3个表达差异显着的基因bZIP110、WRKY49和WRKY111的表达特征、调控机制与生理功能,试图为大豆耐盐性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利用数字表达谱(DGEP)对耐盐的野生大豆品系“野大豆2号”和盐敏感的栽培大豆品种“东农690”进行盐胁迫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发现野生大豆中共有1327个基因发生差异表达,826个上调表达,501个下调表达;栽培大豆中共有3627个基因表达发生差异表达,上调表达1709个,下调表达1918个。对几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显示与DGEP数据中的表达趋势一致。经过筛选分析,选择转录因子bZIP110、WRKY49和WRKY111作为与大豆耐盐性相关的候选基因。利用大豆转基因复合植株、转基因拟南芥以及转基因烟草鉴定候选基因耐盐性,结果显示bZIP110、WRKY49以及WRKY111基因均具有提高转基因植株耐盐能力的作用。大豆转录因子bZIP110基因全长1542bp,没有内含子,编码区(CDS)长507bp,编码168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将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中,聚类分析其属于S组群。bZIP110受NaCl诱导,NaCl处理12h后,在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中都出现显着响应。组织表达分析发现,bZIP110在根、茎、叶中都有较高表达,只有在R4(盛荚期)叶中的表达量较低。过表达bZIP110能提高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抗盐胁迫能力,减少叶片内Na+的积累,上调胁迫应答基因MYB2、PADS、UGT71B6、LCL1、DREB2、 NHX1、SOS1和RCI3。其中RCI3比野生型上调达30倍,RCI3编码一个过氧化物酶(POD),可催化过氧化氢(H202)、酚类和胺类化合物分解,具有消除过氧化氢和酚类、胺类毒性的作用,推测这可能是bZIPHO能提高转基因拟南芥耐盐性的主要原因。转基因拟南芥中胁迫应答基因CCA1.LTP3和P5CS没有显着差异,LHY有显着降低。酵母双杂交试验发现bZIP110具有自激活作用,并且能与C组群的bZIP105互作。酵母单杂交试验发现bZIP110与DNA基序ACGT有一定的结合作用,但没有bZIP105与之的结合作用强。综合酵母单杂交和双杂交结果,可以推断bZIP110与bZIP105相互作用形成异源复合二聚体后,bZIP105绑定DNA序列,而bZIP110行使激活下游基因的作用。大豆转录因子WRKY49基因全长3519bp,有4个内含子, CDS长1728bp,编码575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其定位于细胞核中,具有两个WRKY结构域和一个“锌指基序”,聚类分析显示属于Ⅰ组群。VRKY49被盐胁迫强烈诱导。200mMNaCl处理后,WRKY49在栽培大豆中响应速度快,但是在野生大豆中表达更稳定。这可能与野生大豆更耐盐有一定关系。组织表达分析发现,WRKY49在所有组织中都有表达,在根和叶中表达量高,在豆荚中的表达量低。拟南芥突变体证明其功能缺失后,盐胁迫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比野生型低;幼苗根长也显着比野生型短。过表达WRKY49能提高转基因拟南芥和烟草植株的耐盐性,上调表达LHY、UGT71B6、 DREB2、PAD3、RCI3、LTP3、NHX1和SOS1等8个基因,其中RCI3上调表达60倍以上。CCA1、MYB2、LCL1和P5CS等4个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但转基因拟南芥叶片中Na+含量与野生型无显着差异,WRKY49可能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Na+区隔化的能力。大豆转录因子WRKY111基因全长3618bp,3个内含子,CDS长1197bp,编码398个氨基酸,具有1个WRKY结构域,属于IIc组群。WRKY111受盐胁迫强烈诱导。盐胁迫后WRKY111在栽培大豆中响应速度快,而在野生大豆中表达逐步上调,相对栽培大豆中更稳定,这可能跟野生大豆更耐盐有一定的关系。主要在根中表达,在茎、叶和花中表达量低,而在荚中基本不表达。过表达WRKY111能提高转基因拟南芥和烟草植株的耐盐性,上调表达DREB2、MYB2、PAD3、RCI3、LTP3、NHX1和SOS1等7个基因,其中编码POD基因RCI3比野生型高100倍,CCA1、LCL1、UGT71B6和P5CS等4个基因没有明显变化,LHY比对照低。转WRKY111基因拟南芥植株Na+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上调表达过氧化物酶基因RCI3和降低叶片内Na+含量可能是WRKY111提高转基因植株耐盐性的主要原因。

王旻[4](2013)在《即墨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的营养评价及其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大豆分布最多的国家。野生种拥有栽培种所缺乏的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丰富变异,是作物改良的重要基因来源。野生大豆种子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能力可能与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 inhibitor, TI)在野生大豆中的表达量高于栽培大豆有关。鉴于野生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Wild soybean trypsin inhibitor, WSTI)的高表达及良好的生物学活性,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开展对即墨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本论文可为合理地保护和利用野生大豆这种生物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资料。本文首先对产自即墨的野生大豆进行了营养价值评价。通过凝胶过滤层析和亲和层析,借助建立的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分离得到WSTI,并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了研究。提取野生大豆总RNA后,反转录后经巢式PCR扩增出WSTI目的基因测序并做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以市售栽培大豆为对照,对即墨野生大豆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即墨野生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为40.74%,脂肪含量为16.91%,总糖含量为11.26%,与栽培大豆无显着差异;野生大豆含有较多的铁、钙元素,但锌、镁元素含量较低。野生大豆脂肪酸种类比栽培大豆少4种,但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远高于栽培大豆;野生大豆氨基酸总量高于栽培大豆,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第一限制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营养指数(NI)和氨基酸比值系数(SRCAA)分别比栽培大豆高出5.41%、5.9%、1.02%和3.71%,说明即墨野生大豆营养成分全面且均衡,可作为优质蛋白质原料进行利用。(2)对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建立AMC标准曲线,得到抑制剂活力计算公式:U=(F-300.4)/1.19。该条件下测得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浓度在0.1μg/mL~0.7μg/mL范围内,与反应速度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检出限约为8.30ng/mL,适用于后续纯化过程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痕量检测。(3)等电点沉淀法得到的WSTI粗品,其抑制剂活力为9.86U/mg,该值高于同法处理得到的市售栽培大豆抑制剂活性。先用Sephadex G-50凝胶过滤层析得到两个蛋白吸收峰,第二个峰W2峰有抑制活性,活力为54.69U/mg;再用Sepharose4B亲和层析得到一个吸收峰W23,活力为552.85U/mg;最后用Pellicon5000超滤膜进行浓缩,透析除盐及小分子杂质后,测得活力为672.06U/mg。样品经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纯品WSTI。经上述几步分离纯化,纯化倍数可达68.16倍,活性回收率为44.46%。(4)紫外光谱扫描显示WSTI在220nm和280nm处有最大吸收峰。WSTI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和耐酸碱性,对还原剂(DTT)耐受性较强,对其他变性剂,如尿素、盐酸胍、二硫苏糖醇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耐受性,说明WSTI是一种稳定性较强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WSTI为竞争性可逆抑制剂,抑制常数Ki为0.21μmol/L,远低于Km值,是一种抑制活性较高的抑制剂。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可知,所得纯品WSTI包含两个峰,分子量分别为9.2kDa和23.0kDa,即Bowman-Birk型(BSTI)和Kunitz型抑制剂(KSTI),其中主要为B型胰蛋白酶抑制剂,而K型含量极少(约占5%)。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WSTI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在0.1μg/mL-l mg/mL的浓度范围内,对A549肺癌细胞无显着性抑制效果。(5)从野生大豆中提取出总RNA后反转录,再经巢式PCR扩增出KSTI和BSTI目的条带,扩增产物大小分别约为654bp和357bp。即墨野生大豆KSTI基因序列的起始密码子为ATG,终止密码子为TGA,与已报道的野生大豆及栽培大豆相似性均达99%。由217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24031Da,理论等电点4.847。含有26个碱性氨基酸、31个酸性氨基酸、78个非极性氨基酸和82个极性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含有STI家族的保守序列,其中80位的丝氨酸和90位的精氨酸构成其活性位点。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组成,无规则卷曲比例最大。即墨野生大豆BSTI起始密码子为ATG,终止密码子为TAA,与已报道的野生大豆及栽培大豆相似性均达99%。由118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3016Da,理论等电点4.045。含有16个碱性氨基酸、12个酸性氨基酸、43个非极性氨基和47个极性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含有BBI家族的保守序列,其中62位的苏氨酸和63位的赖氨酸构成其蛋白酶结合位点,Cys60、Thr61、Lys62、Cys68、 Cys87、Ala88、Leu89、Qln94、Cys95九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其活性区。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组成,无规则卷曲比例最大。

文自翔[5](2008)在《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分化和演化及其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原产于我国,其野生祖先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广泛分布于东亚,栽培大豆的起源演化问题是植物学家和大豆育种家长期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选用60对分布于全基因组的细胞核SSR标记(nuSSR)和11对叶绿体SSR(cpSSR)标记,检测了由393份地方品种和196份野生大豆组成的全国代表性样本的细胞核、叶绿体基因组的变异,目的是在解析不同生态群体核、质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上,揭示种群分化和地理分化的遗传基础,推论生态群体间遗传进化的途径;此外,利用代表性样本nuSSR标记的基因型数据,在分析成对位点连锁不平衡、群体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生育期、产量、品质等20个育种性状重复鉴定的表型数据,进行性状与标记的关联分析,目标是发掘栽培、野生群体中与主要育种性状相关联的nuSSR位点及其等位变异,并明确携有优良等位变异的载体材料。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分化和演化(1)栽培、野生群体的nuSSR变异都很丰富(A值分别为980、1067),cpSSR变异较小(A值分别为44、57)。野生大豆在核质水平的遗传丰富度、Simpson指数都明显高于栽培大豆,表明栽培大豆在经历驯化过程后遗传多样性下降了。然而,在栽培大豆中检出的980个nuSSR等位变异中,有603个(61.5%)等位变异与野生大豆中检出的一致,另外也出现了377个(38.5%)新增等位变异,在检出的44个cpSSR等位变异中,也有7个(15.9%)是新增等位变异,可见人工进化在促成栽培大豆核质水平的变异上是有显着效用的;栽培生态群体中,以南方3个生态群体(中南、华南、西南)的遗传多样性较高,野生生态群体中以长江中下游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cpSSR等位变异NTCP10-117在所有栽培大豆生态群体中都有不同频率的分布,野生群体中只在长江中下游群体材料有分布。(2)基于nuSSR、cpSSR标记的分子方差分析表明,除栽培大豆生态群体间叶绿体水平差异不显着外,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种间及种内各亚群间在核质DNA分子水平差异都达极显着;参试材料基于遗传数据的聚类与材料的生态群体归类经过χ2测验分析呈极显着相关;各栽培及野生生态群体在核、质基因组水平都或多或少具有各自的特有、特缺等位变异。说明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生态地理分化是有遗传基础的。(3)栽培、野生材料联合聚类图揭示与栽培大豆亲缘关系最近的野生类型大多为长江中下游及西南、中南野生生态群体;进一步对各生态群体间进行UPGMA遗传聚类,发现在各栽培大豆生态类型与野生大豆生态群体的遗传距离中,都以与长江中下游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由此推测在南方野生群体中尤以长江中下游野生大豆可能是栽培大豆的野生祖先。2.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4)栽培群体的连锁不平衡成对位点数较野生群体多,但野生群体位点间连锁不平衡程度高,随距离的衰减慢。通过群体SSR数据遗传结构分析发现,栽培和野生群体分别由9和4个亚群体组成,亚群的划分与群体地理生态类型相关联,也再次证实地理生态类型的划分是有其遗传基础。(5)在栽培和野生大豆代表性样本中累计检测到与农艺性状相关联的nuSSR有91个位点(次);与品质及加工性状相关联的位点有39个位点(次)。关联分析发现的主要性状QTL位点数多于由家系连锁定位(family-based linkage mapping)所得的位点数。野生群体中农艺性状关联位点的检出率高于栽培大豆群体,而品质、加工性状关联位点的检出率却明显低于栽培大豆;栽培群体中累计有27个位点与性状相关;野生大豆种质中累计有34个位点与性状相关联。部分标记在两类群体中都表现与同一性状关联,检出的位点有一致性,也有互补性;一些标记同时与2个或多个性状相关联,可能是性状相关乃至一因多效的遗传基础;关联位点中累计有32个位点(次)与遗传群体连锁分析定位的QTL一致。(6)以携带“无效等位基因(null allele)”材料表型均值为对照,对与性状关联位点的等位变异作了进一步的解析,估计了等位变异的潜在表型效应增量(减量),利用该信息估计位点增效(减效)等位变异的平均效应。发现在栽培及野生种质中检出的优异等位变异有同、有异、有互补性;关联位点正、负效应等位变异均值间有差异;多性状关联位点其等位变异在不同性状间各有其表型效应的方向和大小;等位变异在相关性状效应上方向、大小的异同解释了性状间正、负相关的遗传原因。研究鉴别出了一批农艺品质性状的关联优异位点、等位变异及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载体材料;关联作图得到的信息可以弥补家系连锁法QTL定位信息的不足,并直接利用等位变异信息进行亲本选拔、组合选配及后代等位变异辅助选择,以提高育种成效。

田清震[6](2000)在《中国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AFLP指纹分析及生态群体遗传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探索适用于大豆AFLP指纹图谱分析技术体系的基础上,以来自全国生态区的代表性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种质为材料,建立我国大豆代表性种质的指纹图谱,研究其应用于大豆材料归类及种间分化的可行性;结合细胞质RFLP标记研究我国野生与栽培大豆生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推论群体间遗传进化的途径,并对不同进化类型群体形态农艺特征进行鉴定,为促进野生种质向栽培大豆遗传渗透与大豆种质创新提供依据。1.大豆AFLP指纹图谱快速鉴定体系的建立 在McDonald等(1994)种子提取DNA的基础上,对大豆种子提取DNA的技术进行了改进,证实了银染法相对于同位素检测方法的效果,比较和筛选了适宜于大豆AFLP分析的酶切和引物组合,从而形成适用于大豆指纹图谱快速鉴定的AFLP银染操作程序。在得到稳定清晰、分辨率较高的指纹图谱的前提下,使从大豆种子到AFLP指纹图谱鉴定结果的整个过程只需2-3天,提高了分析的效率。2.AFLP银染技术用于建立大豆指纹图谱的效果 从4种酶切组合中筛选的MseⅠ与EcoRⅠ可提供最佳多态性,在此基础上从218对引物组合中筛选17对引物组合,用于我国92份野生和栽培大豆代表性材料指纹图谱分析。17对引物组合的平均鉴别效率为68.54%,引物组合M-GGA/E-CGA可以将供试材料全部区分,M-CTC/E-ACT、M-GGA/E-GGC、M-CTC/E-CGA鉴别效率在90%以上,运用一定带纹组合或特征条带可以将供试材料加以鉴别。与野生大豆相比较,相同的引物组合在栽培大豆上的鉴别效率较低;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中所检测到AFLP总带数基本一致,但野生大豆中的多态性条带明显多于栽培大豆,多态性百分率和遗传多样性系数也是野生大豆大于栽培大豆。3.利用AFLP分子标记进行大豆归类及种间鉴别的研究 根据17对引物组合得到348条差异性条带,其中M-CG/E-CGA-4、M-CG/E-CGA-12及M-CGA/E-GGC-14三条带均可鉴别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对供试材料进行AFLP分子标记聚类分析,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可以明显分群,个别中间类型根据特征带纹及遗传相似系数,应归入野生大豆,因而我国大豆亚属分为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两个种是合适的,不宜再将中间类型列为独立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AFLP所揭示的材料之间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关系密切,野生大豆聚类分析的结果与材料生态区分类结果有较高的相符性。4.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生态群体间遗传特点与进化关系研究 利用内切酶EcoRⅠ、ClaⅠ和叶绿体探针H2,内切酶HindⅢ、BamHⅠ和线粒体探针cox2、atp6,分别对我国各生态区620余份大豆材料的细胞质基因组进行了RFLP分析,结合细胞核AFLP分析结果,发现野生大豆分子水平蕴藏着比栽培大豆更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野生和栽培大豆中均以长江流域及中南区域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且晚熟播期类型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各地理群体之间的分化十分明显;栽培大豆各季节类型中,长江流域以南各播季类型群体之间分化都十分明显,而黄淮海区春豆与夏豆群体间分化较小。 在前人关于南方是我国栽培大豆起源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我国南方的中南区域野生大豆是与各地栽培类型邀传关系均最近的野生群体,各生态区栽培大豆可能来源十中南区野生大豆,而后经由对光温敏感的晚熟类型演化成为对光温钝感的各种早熟栽培类型。S.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生态群体间形态农艺性状分化 对不同进化类型群体520余份材料的形态农艺世状进行了综合鉴定。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中,部表现长止流域及中南区显性性状比例较高,遗传变异相对较为丰盅。野生大豆的生育期组随纬度阵低山早变晚,呈现明显的地理分布:拢培大豆的生育期组分布除与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外,与季节生态类型也有密切的关系。形态农艺性状所揭示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分化和季节分化程度与分子标记分析得到的结染相一致,证实大豆的进化趋势是从光温反应敏感向不敏感发展,从晚熟型生态型向早熟生态型进化。

燕雪飞[7](2014)在《中国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化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分别从区域尺度和居群尺度入手分析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区域尺度主要利用国家种质资源数据库中资料,在大的空间地理尺度下分析野生大豆表型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并探讨表型性状的进化特征;居群尺度主要是以黄淮地区4个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大豆居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遗传多样性与表观遗传多样性在天然种群中的分布和分化;进一步对部分野生居群与当地的栽培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明确二者的遗传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国家大豆种质资源数据库的表型资料为基础分析野生大豆的表型及表型的进化特征,首先统计不同叶形材料的表型性状及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披针叶野生大豆材料有最大的平均遗传多样性。同时,不明显的主茎类型、黑色种皮、紫色花以及低的百粒重等表型特征的比例在线形叶材料中明显偏高,而圆形叶材料则以明显的主茎类型、黄色种皮、白色花以及高的百粒重为特征。由此推断,披针形叶和线形叶是野生大豆材料中比较原始的叶形,圆叶是野生大豆材料中较为进化的类型,即野生大豆在叶子大小方面存在着逐渐变大的进化趋势。同时,其它表型性状与叶形一样,呈现出一定的进化方向。2.统计不同百粒重材料的表型性状及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22-2.71g材料的平均蛋白含量最高(46.02±3.20%),0-1.21g材料平均脂肪含量最低(9.04±1.68%),0-1.21g材料的平均生育期最长(144.39±30.39天)。质量性状方面,随着百粒重增加,主茎、种皮颜色等性状呈现规律性变化。研究者普遍认同百粒重增加是野生大豆进化的方向,由此推断蛋白含量降低,脂肪含量升高,生育期变短,主茎由不明显到明显,种皮泥膜从无到有,花色由紫色向白色,种皮由黑色向褐色向黄色,茎上茸毛色由褐色向灰色,脐色由黑色到棕色是野生大豆表型性状的进化方向。同时本研究还发现2.72-4.21g材料的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高,向百粒重更大和更小的方向,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都逐渐降低。3.以黄淮地区4个保护区的野生大豆种群为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4个种群均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天津武清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1=0.287, PPL=68.62%),依次是河北安新种群(1=0.241, PPL=62.91%)、山东垦利种群(1=0.235, PPL=58.94%)、河北冀州种群(I=0.212, PPL=50.66%). AMOVA分析表明大部分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部(71%),只有小部分变异(29%)存在于种群间,且显着性检验P<0.01。对所有材料进行Structure分析,结果选定K=4为最佳种群数量,说明4个种群的分化有遗传基础。Outlier位点分析显示,4个种群共有33个outlier位点,揭示了黄淮地区野生大豆种群适应性分化的遗传机制。4.利用MSAP技术对黄淮地区4个野生大豆种群的表观遗传多样进行研究,结果显示4个种群总体体现出较高的表观遗传多样性(Ne=1.290;1=0.280; He=0.178),大于经典遗传多样性(Ne=1.252;1=0.244; He=0.155)。 AMOVA分析表明种群间存在显着的表观变异(P<0.01),但4个种群的表观遗传分化程度(Φst=0.124)要小于遗传分化程度(Φst=0.291)。基于MSAP数据的Structure的分析没有得出最佳种群数量,即表观分化没有反映种群真实的地理起源,可能是由于生活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的4个野生大豆种群体现出了对环境的趋同适应,而表观变异对环境的反应更为迅速,因此,这种趋同适应首先在表观水平中表现出来。遗传距离、表观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分析表明,随着地理距离增加,遗传距离和表观遗传距离均有持续上升趋势;遗传变异和表观遗传变异在所研究的4个种群中都表现为显着相关,说明表观变异并不是独立于遗传变异而存在的。5.选择已研究的黄淮地区的3个野生种群与当地的栽培种群进行遗传与表观遗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个栽培大豆种群共30份材料,比野生大豆(94份材料)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栽培,Ne=1.381,1=0.371, He=0.236;野生,Ne=1.278,1=0.270, He=0.171),而且二者的表观遗传多样性也有相同的对比关系(栽培,Ne=1.384,1=0.365, He=0.235;野生,Ne=1.331,1=0.335, He=0.211),可见,栽培种含有比当地野生资源更多的遗传信息,证明了黄淮地区栽培种并非完全由当地野生资源驯化而来。对比AFLP和MSAP的结果,还可以发现,3个野生大豆种群的表观遗传多样性显着高于遗传多样性(F-test,P<0.001),而栽培大豆种群的表观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则差别不显着(F-test,P=0.181-0.531),可能与DNA甲基化模式在野生环境下更易受环境诱导产生变异有关。通过Structure, AMOVA, PCA以及聚类分析表明,野生和栽培群体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Φrt=0.12,P<0.01),野生种群间也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0.307<Φst<0.352,P<0.01),只有栽培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不显着(Φst=0.02)。可能是栽培种间由于杂交出现的基因交流导致种群间分化不明显。

杨靓[8](2010)在《野生大豆渗透胁迫相关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盐、干旱和低温等逆境条件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的重要环境限制因子,严重制约我国乃至世界的农业生产。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日趋成熟,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耐逆作物新品种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植物对胁迫的耐受是一个系统的调控过程,需要众多基因和蛋白的参与,导入单个功能基因对作物抗逆性的改良效果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实际农业生产的要求。而一些在信号转导网络中起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因子,尤其是激酶蛋白,些许单基因的表达就可以启动信号传导网络,激活下游众多功能基因的转录、表达和功能蛋白的活化,从而达到综合改良作物抗逆性的效果。因此,挖掘抗逆蛋白激酶基因,将为作物转基因育种提供功能更加显着的基因资源。野生大豆是我国宝贵的野生种质资源,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和适应能力,是抗逆基因克隆的理想材料。本研究以耐盐东北野生大豆为试材,结合本研究室已构建的耐盐东北野生大豆高盐、干旱、低温胁迫反应的基因表达谱,高通量筛选出胁迫早期应答蛋白激酶基因。并选取了其中SnRK类蛋白激酶基因GsAPK、钙/钙调素调控的受体类蛋白激酶基因GsCBRLK和LRR受体类蛋白激酶基因GsLRPK进行全长基因的克隆;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揭示了靶基因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特性;通过亚细胞定位、结合特异性分析及酶学特性分析,初步研究了靶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应答机制;最后通过超量表达技术分析了靶基因的抗逆功能。通过本研究,将加深对植物抗逆分子机理的认识,同时得到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对植物渗透胁迫抗性起重要作用的新基因,为作物抗逆分子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生大豆渗透胁迫早期应答蛋白激酶ESTs的筛选结合野生大豆高盐、干旱和低温胁迫基因表达谱,利用Linux序列分析平台,预测了野生大豆ESTs数据库中所有ESTs在渗透胁迫早期的表达情况。在野生大豆ESTs数据库所包含的9983条Contigs序列中,7214条可在芯片上找到对应探针组。筛选出其中在低温胁迫(4oC)处理下表达量上调的非冗余蛋白激酶ESTs 18条,在NaCl胁迫(200mM)处理下表达量上调的非冗余蛋白激酶ESTs 20条,在干旱(30%PEG模拟)胁迫下表达量上调的非冗余蛋白激酶ESTs 27条。进一步通过蛋白数据库UniProt和Go注释数据库预测蛋白激酶ESTs的功能,选取在胁迫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3个蛋白激酶EST(sBM521010、BG044348和CL1238Contig1)进行全长基因克隆和生物学功能的研究。2.蛋白激酶全长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利用电子克隆、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3个野生大豆胁迫早期应答全长蛋白激酶基因:GsAPK(CDS区共1020bp,编码399个氨基酸)、GsCBRLK(CDS区共1362bp,编码453个氨基酸)和GsLRPK(CDS区共2145bp,编码714个氨基酸)。对3个基因进行序列比对、蛋白结构预测,结果表明:GsAPK基因产物N端不含有信号肽序列,但含有1个肉豆蔻酰基化位点,可能受翻译后修饰的调控。C端具有SnRK蛋白激酶家族的特征性催化结构域。此外,GsAPK基因产物可形成1个强跨膜结构域(184-201aa)。GsCBRLK基因产物N端不含有信号肽序列,不能形成跨膜结构域,但含有1个钙调素结合结构域(147-169aa),可与钙调素结合传导胁迫信号;1个肉豆蔻酰基化位点,可能受翻译后修饰的调控。C端具有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的保守催化结构域。GsLRPK蛋白具有胞外串联排列的LRR基序、跨膜结构域和胞内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符合LRR-RLK家族的特征性结构。此外,N端含有1个信号肽序列(1-22aa)。3.蛋白激酶基因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特性分析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蛋白激酶基因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 GsAPK、GsCBRLK和GsLRPK基因的转录受低温、干旱、高盐和ABA处理的诱导,可能在信号传导通路中参与ABA依赖的途径。但根中的变化趋势与叶中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在胁迫处理时间点上的分析表明,根中发生胁迫响应的时间明显的早于叶,存在组织特异性表达。4.蛋白激酶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分析利用GFP依赖的瞬时表达系统分析蛋白激酶基因的亚细胞定位情况。构建了3个激酶蛋白与GFP融合的瞬时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浸润法,使本氏烟叶片的表皮细胞瞬时表达重组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表明GsAPK、GsCBRLK和GsLRPK蛋白均定位于植物细胞的质膜上,可能参与胁迫信号的感受和传导。5.激酶蛋白GsCBRLK的结合特异性分析利用缺失突变法分析了GsCBRLK蛋白与GsCaM的体外结合特异性。构建了GsCBRLK蛋白全长、3个缺失突变和GsCaM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利用大肠杆菌BL21表达了重组蛋白。体外的结合实验表明GsCBRLK蛋白N端含有钙调素的结合位点(147-169aa),并且这种结合特异性是Ca2+依赖的。利用酵母双杂交分析了GsCBRLK蛋白与GsCaM的体内结合特异性。构建了GsCBRLK蛋白全长、3个缺失突变和GsCaM蛋白的酵母表达载体,并进行了共转化。报告基因β-半乳糖苷酶的转录和表达表明GsCBRLK蛋白可以和GsCaM在体内特异性的结合。6.蛋白激酶的酶学特性分析构建了GsAPK和GsLRPK蛋白的植物表达载体,并利用大肠杆菌BL21表达了重组蛋白。采用体外磷酸化分析纯化蛋白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GsAPK蛋白的磷酸化活性需要ABA的激活,可以不依赖于Ca2+而存在。GsCBRLK蛋白的自磷酸化活性不受Mn2+激活,Mg2+有微弱的激活作用,而Ca2+的存在可以强烈的激活其自磷酸化活性。同时CaM可以通过直接与GsCBRLK蛋白的CaMBD区结合来正调控GsCBRLK蛋白自磷酸化和底物磷酸化活性。GsLRPK蛋白的磷酸化活性需要低温和干燥的激活。7.激酶基因的超量表达及抗逆功能分析构建了2个融合有His6-Tag和GsAPK、GsCBRLK激酶蛋白的植物超量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蘸法对模式植物拟南芥进行遗传转化。通过Southern blot和RT-PCR对抗性植株进行了分子生物学检测,每个激酶基因得到T4代转基因植株2株。通过分析转基因及野生型植株在胁迫处理下的表型,确定激酶基因的抗逆功能。结果表明:GsAPK提高了转基因植株对ABA胁迫的抗性,却降低了转基因植株对NaCl胁迫的抗性;GsCBRLK提高转基因植株对NaCl和ABA胁迫的抗性。构建了GsLRPK蛋白的酵母超量表达载体,采用LiAc法对酵母进行转化。通过分析转GsLRPK基因酵母和转空载体酵母在胁迫处理下的表型,确定激酶基因GsLRPK的抗逆功能。结果表明:GsLRPK能够提高转基因酵母对低温胁迫的抗性,而不能改变对NaCl和高渗的抗逆。

刘珊[9](2020)在《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胀果甘草抗逆相关基因分析》文中认为土地盐碱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了解植物抗逆机理并筛选抗逆相关基因对抗逆植物分子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根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对盐处理之后的愈伤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了胀果甘草转录组数据。本研究基于胀果甘草转录组数据,对注释为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LEA)、NAC转录因子(NAC transcription factor,NAC)和富集脯氨酸蛋白(proline-rich proteins,PRPs)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筛选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对GiLEA3-1、GiNAC06、GiPRP3进行基因功能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胀果甘草LEA、NAC、PRPs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从盐胁迫胀果甘草转录组中鉴定出20个LEA家族基因以及1个上调的LEA差异表达基因、86个胀果甘草NAC转录因子基因和14个NAC差异表达基因、5个PRPs家族基因以及3个PRPs差异表达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多数胀果甘草LEA、NAC、PRPs基因与其他物种的胁迫相关基因聚集较紧密。多数胀果甘草LEA家族基因编码蛋白质在细胞质中的碱性环境下发挥功能;胀果甘草NAC差异表达基因编码蛋白质大多在细胞核中的酸性环境下发挥作用;胀果甘草PRPs家族基因编码蛋白质在碱性环境下通过跨膜运输在细胞的多个区域发挥其作用。(2)转录组数据验证选定16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有11个基因表达情况与转录组结果相同,验证基因的表达情况与转录组所给数据一致率达到68.75%,表明转录组测序数据可信性较强,对于后续筛选胁迫相关基因具有指导意义。(3)不同非生物胁迫下LEA、NAC、PRPs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对胀果甘草愈伤组织分别进行0.8%NaCl、15%PEG和100 μmol/L ABA胁迫处理,测定各个基因在不同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GiLEA3-1、GiPRP1可能在干旱、盐胁迫下诱导表达;GiNAC03,GiNAC08可能受干旱、ABA胁迫诱导表达;GiNAC06可能响应盐、干旱、ABA胁迫诱导表达;GiPRP3可能在干旱胁迫下诱导表达。(4)分别包含GiLEA3-1、GiNAC06、GiPRP3的转基因烟草株系的获得以pEASY为克隆载体骨架分别构建了含GiLEA3-1、GiNAC06、GiPRP3的重组克隆载体。以pBI121为植物表达载体,利用XbaI、SmaI为酶切位点分别构建含GiLEA3-1、GiNAC06、GiPRP3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分别导入野生型烟草,对经过抗生素抗性筛选得到的抗性烟草株系分别进行目的基因的DNA水平及RNA水平检测,获得分别包含GiLEA3-1、GiNAC06、GiPRP3的转基因烟草阳性株系。本研究验证了盐胁迫条件下的胀果甘草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可靠性强,对目的基因筛选与基因功能研究具有指导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发现GiLEA3-1、GiNAC06、GiPRP3均为非生物胁迫诱导基因,获得了分别包含这三个基因的转基因烟草株系,为后期研究转基因植株抵抗非生物胁迫能力及响应非生物胁迫调控机理奠定基础,为胀果甘草及其他作物的分子育种提供新的耐受非生物胁迫候选基因。

闫龙[10](2012)在《大豆种间杂交(Glycine max × G. soja)后代籽粒性状QTL定位》文中指出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Zucc.)是拓宽栽培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改善籽粒品质的有益基因源。百粒重、蛋白含量和泥膜是区别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籽粒的3个显着特征。对野生大豆特别是对其重要性状的遗传研究将为认识和更好的利用这些珍贵资源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本研究以中国野生大豆ZYD2738为材料,与不同栽培大豆构建遗传群体,对其主要籽粒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遗传图谱2个。以冀豆12×ZYD2738组合85个单株F2群体和冀豆9号×ZYD2738组合236个单株F2群体为作图群体构建的遗传图谱,对大豆基因组覆盖率达69.2%。其中,冀豆12×ZYD2738组合遗传图谱包括了121个SSR标记,标记间平均距离10.7cM;冀豆9号×ZYD2738遗传图谱包括了143个SSR标记,标记间平均距离12.9cM。在冀豆9号×ZYD2738遗传图谱中,发现了18号染色体上的偏分离热点区域。2、精细定位野生大豆泥膜基因B1,并利用精细定位区间两侧标记分析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间的演化关系。以6个栽培大豆×野生大豆组合F2代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体泥膜有无分别受1-2对基因控制遗传。以冀豆9号×ZYD2738组合204个F2纯合隐性单株和3072个F3次级群体单株为材料,将泥膜基因精细定位于13号染色体Indel标记B118和B19之间约43Kb范围内。利用B1精细定位区间两侧标记,以154份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和79份一年生野生大豆为材料,分析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之间的演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群体间单倍型多样性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南方野生大豆≥北方野生大豆≥南方栽培大豆≥黄淮野生大豆≥北方栽培大豆≥黄淮栽培大豆,单倍型发生频率在各群体间存在差异。聚类分析可将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区分开,揭示出北方和黄淮材料间较近的遗传关系,但定位区间单倍型地理来源特异不明显。3、精细定位百粒重位点qSWT131。冀豆12×ZYD2738组合F2:3群体在石家庄种植定位到5号、7号、10号和13号染色体上的4个QTL,F2:4群体在三亚种植定位到2号和10号染色体上的2个QTL;冀豆9号×ZYD2738组合F2:3群体在石家庄种植定位到9号、13号和14号染色体上的3个QTL, F2:4群体在三亚种植定位到6号和9号染色体上的2个QTL。利用F6:7次级分离群体,将qSWT131精细定位在13号染色体Satt663和Satt114之间物理距离3.27Mb范围内。以341份一年生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和17份全基因组重测序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关联分析,进一步将精细定位区间缩小至QSSNP-Gm13-0095635和QSSNP-Gm13-0101267之间物理距离1.49Mb范围内。4、定位野生大豆ZYD2738高蛋白位点qPRO201并明确互作效应。以冀豆12×ZYD2738和冀豆9号×ZYD2738两个组合F2:3家系为材料,均定位到位于20号染色体的野生大豆高蛋白位点qPRO201。在冀豆12×ZYD2738组合中,高蛋白位点与标记Satt239和Satt354相关,ZYD2738等位变异蛋白含量较冀豆12等位变异高出2.18%,在冀豆9号×ZYD2738组合中,高蛋白位点与标记Satt419和Satt270相关,ZYD2738等位变异蛋白含量较冀豆9号等位变异高出1.29%。在冀豆9号×ZYD2738组合中检测到了qPRO201对另一个蛋白含量位点qPR0191的屏蔽作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时,同时以qPRO201和qPRO191作为选择位点较仅以qPRO201作选择位点,后代蛋白含量由40.43%提高到41.15%。本研究获得了具有育种利用价值的QTL位点和种质资源,为利用野生大豆优异基因拓宽栽培大豆遗传基础奠定了理论和材料基础。

二、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细胞系建立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细胞系建立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的鉴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与附表清单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豆科牧草的研究动态及地位
    1.2 野大豆种质资源概况
        1.2.1 野大豆自身价值
        1.2.2 野大豆利用概况
        1.2.3 野大豆分布现状
    1.3 国内外大豆种植及产业发展概况
    1.4 大豆属育种研究概况
        1.4.1 杂交育种
        1.4.2 诱变育种
        1.4.3 分子育种
        1.4.4 引种
    1.5 杂交后代鉴定
        1.5.1 形态学观察在杂交后代鉴定中的应用
        1.5.2 细胞遗传学在杂交后代鉴定中的应用
        1.5.3 同工酶技术在杂交后代鉴定中的应用
        1.5.4 分子标记技术在杂交后代鉴定中的应用
    1.6 大豆农艺性状研究进展
        1.6.1 主要产量性状
        1.6.2 结荚习性
    1.7 植物耐盐机理研究概况
        1.7.1 土壤盐渍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7.2 大豆属耐盐性研究概况
        1.7.3 植物耐盐性评价常用生理指标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8.1 研究基础
        1.8.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8.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株系形态学及农艺性状研究
        2.3.2 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株系 ISSR 鉴定
        2.3.3 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株系苗期耐盐性研究
        2.3.4 2 个目标株系饲用生产性能及适应性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内蒙古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株系形态学及农艺性状研究
        3.1.1 物候期观测
        3.1.2 植株及种子形态基本特征观察
        3.1.3 数量性状研究
        3.1.4 变异系数分析
        3.1.5 数量性状多变量统计分析
        3.1.6 聚类分析
    3.2 内蒙古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株系 ISSR 分析
        3.2.1 DNA 质量及浓度
        3.2.2 ISSR 反应体系确定
        3.2.3 引物退火温度的确定
        3.2.4 多态性位点
        3.2.5 遗传相似系数
        3.2.6 聚类分析
        3.2.7 主坐标分析
    3.3 内蒙古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株系苗期耐盐性研究
        3.3.1 MDA 含量变化
        3.3.2 CAT 活性变化
        3.3.3 POD 活性变化
        3.3.4 SOD 活性变化
        3.3.5 脯氨酸含量变化
        3.3.6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3.3.7 各供试材料耐盐性隶属函数研究
        3.3.8 聚类分析
        3.3.9 各供试材料在盐胁迫条件下各项生理指标相关系数
    3.4 2个目标株系饲用生产性能及适应性研究
        3.4.1 2个株系形态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3.4.2 2个株系饲草及种子产量
        3.4.3 2个株系常规营养成分
        3.4.4 2个株系结瘤情况
        3.4.5 S002 与玉米混播表现及与玉米混贮后的感官评定
4 讨论
    4.1 杂交后代株系植株及种子特征
    4.2 数量性状
    4.3 ISSR 标记在远缘杂交后代鉴定中的利用
        4.3.1 ISSR-PCR 反应体系的优化
        4.3.2 ISSR 技术在遗传关系上的应用
        4.3.3 聚类分析与主坐标分析
    4.4 常用耐盐生理指标的应用
        4.4.1 MDA
        4.4.2 渗透物质调节
        4.4.3 抗氧化酶
    4.5 野大豆种质资源的保护途径
    4.6 选择 2 个目标株系依据及意义
    4.7 下一步研究展望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基于蛋白质组、转录组和基因组分析野生与栽培大豆产量差异形成的遗传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大豆分子育种的现状
        1.1.1 国外大豆分子育种的现状
        1.1.2 国内大豆分子育种的现状
    1.2 驯化和育种中大豆的微进化
        1.2.1 大豆驯化和育种中表型的微进化
        1.2.2 大豆驯化和育种中蛋白质组的微进化
        1.2.3 大豆驯化和育种中转录组的微进化
        1.2.4 大豆驯化和育种中基因组的微进化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和科学意义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3.2 本研究的创新性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大豆材料与种植
    2.2 蛋白质组分析
        2.2.1 蛋白质提取与浓度测定
        2.2.2 双向电泳
        2.2.3 银染及图像分析
        2.2.4 差异蛋白点的质谱鉴定
        2.2.5 差异蛋白点功能分析及可能编码基因的获得
    2.3 转录组分析
        2.3.1 RNA-seq及数据分析
        2.3.2 荧光定量PCR
    2.4 基因组分析
        2.4.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4.2 DNA测序
        2.4.3 测序数据的分析
    2.5 QTL定位数据的比对
    2.6 数据的差异显着性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野生和栽培大豆蛋白质表达的差异
        3.1.1 野生和栽培大豆幼荚蛋白质表达的差异
        3.1.2 野生和栽培大豆胚芽蛋白质表达的差异
        3.1.3 野生和栽培大豆顶芽蛋白质表达的差异
        3.1.4 野生和栽培大豆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分析
        3.1.5 野生和栽培大豆差异表达蛋白质可能编码基因的获得
    3.2 野生和栽培大豆转录组的差异
        3.2.1 野生和栽培大豆幼小豆粒转录组的差异
        3.2.2 野生和栽培大豆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PCR验证
    3.3 野生和栽培大豆基因组的差异
        3.3.1 野生和栽培大豆功能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3.3.2 野生和栽培大豆功能基因的次等位基因频谱
        3.3.3 野生和栽培大豆功能基因的SNP频率
        3.3.4 所测序基因的中性检验
        3.3.5 野生和栽培大豆的系统发育(Phylogeny)分析
    3.4 大豆产量相关基因的筛选
第4章 讨论
    4.1 使用组学方法从野生和栽培大豆中筛选重要功能基因的可能性
    4.2 野生和栽培大豆差异表达蛋白质、m RNA的功能
    4.3 后续研究计划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大豆盐胁迫表达谱分析及盐响应转录因子bZIP110、WRKY49和WRKY111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盐生植物类型和分布以及植物耐盐性鉴定方法
        1.1 盐生植物类型和分布
        1.2 植物耐盐性鉴定方法
    2 植物耐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耐盐机理研究进展
        2.1 植物耐盐相关基因的克隆
        2.2 植物耐盐机理研究进展
        2.3 大豆耐盐基因的克隆及耐盐机理研究进展
    3 基因表达谱研技术及在耐盐研究中的应用
        3.1 基因表达谱技术
        3.2 基因表达谱在耐盐研究中的应用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大豆盐胁迫表达谱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鉴定与处理
        1.2 植物总RNA提取
        1.3 测序实验和数据处理方法
        1.4 DGEP数据及候选基因初步验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材料耐盐性鉴定
        2.2 RNA质量测定
        2.3 Tag去冗余和基因功能注释
        2.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5 GO基因功能与pathway通路富集分析
        2.6 候选基因初步鉴定
    3 讨论
第三章 大豆盐胁迫响应转录因子基因bZIP110功能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1.2 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1.3 PCR产物胶回收和载体构建
        1.4 大肠杆菌、农杆菌转化以及阳性克隆鉴定
        1.5 拟南芥转基因方法
        1.6 拟南芥原生质体制备、转化和观察
        1.7 拟南芥转基因鉴定
        1.8 酵母单杂交和双杂交
        1.9 转基因拟南芥胁迫相关基因表达
        1.10 转基因拟南芥Na~+、K~+含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bZIP110克隆与序列分析
        2.2 bZIP110细胞定位
        2.3 bZIP110表达分析
        2.4 bZIP110酵母单杂交和双杂交分析
        2.5 转bZIP110基因拟南芥耐盐性分析
        2.6 转bZIP110基因拟南芥胁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2.7 转bZIP110基因拟南芥盐胁迫Na~+、K~+含量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大豆盐胁迫响应转录因子基因WRKY49功能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1.2 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1.3 PCR产物胶回收和载体构建
        1.4 大肠杆菌、农杆菌转化及阳性克隆鉴定
        1.5 拟南芥和烟草转基因方法
        1.6 拟南芥原生质体制备、转化和观察
        1.7 转基因拟南芥与烟草鉴定
        1.8 拟南芥突变体鉴定与处理
        1.9 转基因拟南芥胁迫相关基因表达
        1.10 转基因拟南芥Na~+、K~+含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WRKY49克隆以及序列分析
        2.2 WRKY49亚细胞定位
        2.3 WRKY49表达分析
        2.4 WRKY49拟南芥突变体分析
        2.5 转WRKY49基因拟南芥、烟草耐盐性分析
        2.6 转WRKY49基因拟南芥胁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2.7 转WRKY49基因拟南芥盐胁迫下Na~+、K~+含量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大豆盐胁迫响应转录因子基因WRKY111功能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1.2 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1.3 PCR产物胶回收和载体构建
        1.4 大肠杆菌、农杆菌转化及阳性克隆鉴定
        1.5 拟南芥和烟草转基因方法
        1.6 拟南芥原生质体制备、转化和观察
        1.7 转基因拟南芥与烟草鉴定
        1.8 拟南芥突变体鉴定
        1.9 转基因拟南芥胁迫相关基因表达
        1.10 转基因拟南芥Na~+、K~+含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WRKY111克隆以及序列分析
        2.2 WRKY111亚细胞定位
        2.3 WRKY111表达分析
        2.4 WRKY111拟南芥突变体分析
        2.5 转WRKY111基因拟南芥和烟草耐盐性分析
        2.6 转WRKY111基因拟南芥胁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2.7 转WRKY111基因拟南芥盐胁迫下Na~+、K~+含量分析
    3 讨论
全文结论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致谢

(4)即墨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的营养评价及其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野生大豆
        0.1.1 野生大豆分布
        0.1.2 野生大豆价值及利用现状
    0.2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0.2.1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性质
        0.2.2 Kunitz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0.2.3 Bowman-Birk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0.3 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
    0.4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
    0.5 野生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基因克隆
    0.6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0.6.1 研究内容
        0.6.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即墨野生大豆主要成分及其营养价值分析
    1.1 试剂与仪器
        1.1.1 材料及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常规成分的测定
        1.2.2 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1.2.3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1.2.4 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1.2.5 营养价值分析
    1.3 结果与分析
        1.3.1 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1.3.2 矿质元素的含量分析
        1.3.3 脂肪酸的组成分析
        1.3.4 氨基酸的组成分析
        1.3.5 营养价值的评定
    1.4 小结
2 野生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提取及活性测定
    2.1 试剂与仪器
        2.1.1 材料及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野生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提取
        2.2.2 蛋白浓度的测定
        2.2.3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WSTI活力原理
        2.2.4 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力测定方法
        2.2.5 AMC标准曲线的建立
        2.2.6 胰蛋白酶最佳浓度的确定
        2.2.7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野生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提取
        2.3.2 荧光分光光度法条件的选择
        2.3.3 AMC标准曲线的建立
        2.3.4 胰蛋白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3.5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2.4 小结
3 野生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纯化及性质的研究
    3.1 试剂与仪器
        3.1.1 材料及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2 方法与步骤
        3.2.1 Sephadex G-50凝胶柱层析
        3.2.2 Trypsin-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填料的制备
        3.2.3 Trypsin-Sepharose 4B亲和层析
        3.2.4 超滤脱盐及小分子蛋白
        3.2.5 WSTI的纯度及分子量
        3.2.6 WSTI的结构性质
        3.2.7 WSTI抑制机理及抑制类型
        3.2.8 WSTI的抗肿瘤活性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ephadex G-50凝胶柱分离纯化
        3.3.2 胰蛋白酶与填料的偶联
        3.3.3 Trypsin-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的分离纯化
        3.3.4 超滤浓缩、脱盐及小分子蛋白
        3.3.5 WSTI的分离、纯化总结
        3.3.6 WSTI的纯度及分子量分析
        3.3.7 WSTI的结构性质分析
        3.3.8 WSTI的抑制机理及抑制类型分析
        3.3.9 WSTI对A549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3.4 小结
4 野生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4.1 试剂及仪器
        4.1.1 材料及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RNA的提取
        4.2.2 RT-PCR
        4.2.3 巢式PCR扩增cDNA
        4.2.4 PCR产物纯化
        4.2.5 测序分析
        4.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RNA提取
        4.3.2 目的基因cDNA序列扩增
        4.3.3 KSTI的测序结果及序列分析
        4.3.4. BSTI的测序结果及序列分析
    4.4 小结
论文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发表文章

(5)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分化和演化及其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大豆种质资源概述
        1.1 大豆种质资源的组成
        1.2 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意义
        2 栽培大豆野生大豆资源的保存、研究与利用
        2.1 全球大豆种质的保存概况
        2.2 大豆种质资源研究中使用的遗传标记
        2.3 栽培大豆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现状
        2.4 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利用现状
        3 大豆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
        3.1 栽培大豆起源研究的意义
        3.2 栽培大豆起源研究的现状
        3.3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进化研究进展
        4 关联分析—种质资源研究的新领域
        4.1 连锁不平衡概念
        4.2 关联分析的两种策略
        4.3 关联分析的统计方法
        4.4 影响关联分析的因素
        4.5 大豆基因组的LD结构研究进展
        5 本研究目的与路线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第二章 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地理生态分化和演化关系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细胞核DNA及叶绿体DNA的SSR分析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栽培大豆、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
        2.2 中国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地理生态分化的遗传基础
        2.3 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材料及地理生态群体间的演化关系
        3 讨论
        3.1 栽培大豆、野生大豆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
        3.2 栽培和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特异性与地理生态分化的关系
        3.3 栽培大豆、野生大豆生态群体的演化关系
    第三章 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试验及性状的观察与测量
        1.3 SSR标记全基因组扫描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群体SSR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及其衰减
        2.2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群体结构的分析
        2.3 与大豆农艺品质性状相关联的SSR标记
        2.4 与大豆农艺品质性状相关联的SSR标记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
        3. 讨论
        3.1 SSR位点连锁不平衡与关联作图的关系
        3.2 关联分析时分析群体结构的必要性
        3.3 关联定位的特点
        3.4 野生群体和栽培群体关联分析结果的特异性
    第四章 全文讨论、结论及创新之处
        1 全文讨论
        1.1 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的理论、现实意义
        1.2 栽培大豆在中国起源地的倾向性意见
        1.3 关联分析得到的优异关联位点及优异等位变异的利用
        1.4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2 全文结论
        3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中国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AFLP指纹分析及生态群体遗传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 大五种质资源概述
        1.1 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意义
        1.2 大豆种质资源的种类
    2 大豆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与利用现状
        2.1 世界各国大豆种质资源保存状况
        2.2 栽培大豆的研究与利用情况
        2.3 野生大豆的研究与利用情况
        2.3.1 一年生野生大豆的研究与利用
        2.3.2 多年生野生大豆的研究与利用
        2.4 大豆核心种质研究
        2.5 大豆种质资源研究中应用的遗传标记
    3 大豆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3.1 大豆品种生化指纹
        3.2 大豆分子指纹研究
        3.2.1 应用于大豆的分子指纹种类
        3.2.2 AFLP分子标记及其特点
        3.2.3 大豆的分子指纹研究状况
        3.2.4 AFLP分子标记的应用
    4 大豆的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
        4.1 大豆的起源与进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4.2 大豆的起源研究现状
        4.3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的进化研究进展
    5 研究目的与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大豆AFLP指纹图谱研究
        2.2 大豆细胞质DNA RFLP研究
        2.3 大豆形态农艺性状分析
    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一 大豆AFLP分析程序的建立
        1.1 大豆种子DNA提取的改进
        1.2 不同酶切组合的比较
        1.3 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1.4 AFLP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
        1.5 不同引物组合多态性比较
    二 AFLP银染技术用于建立大豆指纹图谱的研究
        2.1 供试野生大豆AFLP指纹鉴别结果
        2.2 供试栽培大豆AFLP指纹鉴别结果
        2.3 供试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AFLP指纹图谱比较
    三 AFLP分析应用于大豆归类及种间鉴别的研究
        3.1 AFLP分析揭示野生大豆材料间的遗传关系
        3.2 AFLP分析揭示栽培大豆材料间的遗传关系
        3.3 AFLP分析应用于大豆材料归类的研究
        3.4 AFLP指纹用于鉴别野生种与栽培种的研究
    四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生态群体遗传特点与进化关系研究
        4.1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生态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4.2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不同生态群体遗传分化分析
        4.3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生态群体细胞质基因组分布特点
        4.4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各地理生态群体之间遗传关系分析
        4.5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各季节生态群体之间遗传关系分析
    五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生态群体形态农艺特点
        5.1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生态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5.2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生态群体形态性状特点分析
        5.3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生态群体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野生大豆概况
        1.1.1 野生大豆分类学地位
        1.1.2 野生大豆生物学特性
        1.1.3 野生大豆的分布情况
    1.2 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
        1.2.1 遗传多样性概述
        1.2.2 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尺度
        1.2.3 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水平
        1.2.4 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1.3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起源关系研究
        1.3.1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进化关系
        1.3.2 野生大豆的起源
        1.3.3 栽培大豆的起源
第二章 不同叶形野生大豆的形态性状及其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叶形的分布
        2.2.2 不同叶形野生大豆的地理分布
        2.2.3 不同叶形野生大豆的数量性状
        2.2.4 不同叶形野生大豆的质量性状
        2.2.5 不同叶形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不同百粒重野生大豆的形态性状及其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百粒重的分布
        3.2.2 不同百粒重材料野生大豆的地理分布
        3.2.3 不同百粒重材料野生大豆的数量性状
        3.2.4 不同百粒重材料野生大豆的质量性状
        3.2.5 不同百粒重材料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黄淮地区4个野生大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AFLP选择性扩增结果及比较
        4.2.2 野生大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4.2.3 种群的遗传分化及遗传结构分析
        4.2.4 Outlier位点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黄淮地区4个野生大豆种群表观遗传多样性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甲基化模式分析
        5.2.2 野生大豆种群表观遗传多样性及其与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5.2.3 野生大豆表观遗传结构及其与遗传结构比较分析
        5.2.4 遗传距离、表观遗传距离以及空间地理距离
        5.2.5 野生大豆种群甲基化敏感outlier位点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黄淮地区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遗传与表观遗传多样性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栽培大豆遗传多样性与表观遗传多样性
        6.2.2 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与表观遗传多样性
        6.2.3 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的遗传结构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综合结论与讨论
    7.1 野生大豆的表型变异
    7.2 野生大豆表型性状的进化
    7.3 野生大豆的遗传分化
    7.4 野生大豆的表观遗传分化
    7.5 进化中的outlier位点
    7.6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分化模式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论文图表统计

(8)野生大豆渗透胁迫相关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2.2 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1.2.3 基因组学在植物抗逆性研究中的应用
        1.2.4 植物渗透胁迫相关蛋白激酶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3.1 本研究的课题来源
        1.3.2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数据库与生物软件
        2.1.3 菌株与质粒
        2.1.4 试剂
        2.1.5 培养基
        2.1.6 仪器
    2.2 方法
        2.2.1 野生大豆渗透胁迫早期应答蛋白激酶ESTs 的筛选
        2.2.2 渗透胁迫相关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2.3 激酶基因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特性分析
        2.2.4 激酶基因的瞬时表达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2.2.5 激酶蛋白的原核表达分析
        2.2.6 激酶蛋白GsCBRLK 的体外结合特性分析
        2.2.7 激酶蛋白GsCBRLK 的体内结合特异性分析
        2.2.8 激酶蛋白的酶学特性分析
        2.2.9 激酶基因GsLRPK 在酵母中的超量表达及抗逆功能分析
        2.2.10 激酶基因GsCBRLK、GsAPK 在拟南芥中的超量表达及抗逆功能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野生大豆渗透胁迫早期应答蛋白激酶ESTs 的获得
        3.1.1 野生大豆ESTs 数据的收集
        3.1.2 渗透胁迫早期应答蛋白激酶ESTs 的筛选
    3.2 渗透胁迫相关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3.2.1 全长基因的克隆
        3.2.2 基因产物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激酶基因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特性分析
        3.3.1 不同胁迫处理下野生大豆总RNA 的获得
        3.3.2 不同胁迫处理下激酶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3.4 激酶基因的瞬时表达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3.4.1 植物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
        3.4.2 激酶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3.5 激酶蛋白的原核表达分析
        3.5.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3.5.2 激酶蛋白的诱导及纯化
    3.6 激酶蛋白GsCBRLK 的体外结合特异性分析
        3.6.1 GsCBRLK 中CaMBD 的预测
        3.6.2 GsCBRLK 缺失突变及GsCaM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3.6.3 GsCBRLK 全长及缺失突变蛋白的诱导及验证
        3.6.4 GsCBRLK 与GsCaM 蛋白的体外结合特异性分析
        3.6.5 GsCBRLK 与GsCaM 蛋白的体外结合模式分析
    3.7 激酶蛋白GsCBRLK 的体内结合特异性分析
        3.7.1 GsCBRLK 全长、缺失突变及GsCaM 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构建
        3.7.2 GsCBRLK 与GsCaM 蛋白的体内结合特异性分析
    3.8 激酶蛋白的酶学特性分析
        3.8.1 不同二价阳离子对激酶GsCBRLK 磷酸化活性的影响
        3.8.2 Ca~(2+)/CaM 对激酶GsCBRLK 磷酸化活性的影响
        3.8.3 ABA 对激酶GsAPK 磷酸化活性的影响
        3.8.4 不同胁迫对激酶GsLRPK 磷酸化活性的影响
    3.9 激酶基因GsLRPK 在酵母中的超量表达和抗逆性分析
    3.10 激酶基因GsCBRLK、GsAPK 在拟南芥中的超量表达及抗逆功能分析
        3.10.1 激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3.10.2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3.10.3 抗性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3.10.4 激酶基因GsCBRLK、GsAPK 超量表达植株的抗逆功能分析
4 讨论
    4.1 抗逆基因供体材料的选择
    4.2 目的基因的选择
    4.3 基于EST 的全长基因克隆
    4.4 对5’-RACE 技术的改进
    4.5 下一步工作展望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胀果甘草抗逆相关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甘草
    1.3 LEA蛋白概述
        1.3.1 LEA蛋白的研究进展
        1.3.2 LEA蛋白的结构与分类
        1.3.3 LEA基因的表达调控
    1.4 NAC转录因子
        1.4.1 NAC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1.4.2 NAC转录因子的结构与分类
        1.4.3 NAC转录因子的表达调控
    1.5 富含脯氨酸蛋白
        1.5.1 富含脯氨酸蛋白的研究进展
        1.5.2 富含脯氨酸蛋白的结构与分类
        1.5.3 富含脯氨酸蛋白的表达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生物信析学分析
    2.1 实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分析及讨论
        2.3.1 基因家族成员鉴定结果
        2.3.2 系统进化树分析
        2.3.3 基序预测分析
        2.3.4 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
        2.3.5 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转录组验证及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1.1 植物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所用引物
    3.2 试验方法
        3.2.1 材料处理
        3.2.2 验证基因筛选
        3.2.3 RNA提取
        3.2.4 cDNA第一链的合成
        3.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3.3 结果分析
        3.3.1 验证基因的筛选
        3.3.2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3.3.3 盐胁迫下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3.3.4 模拟干旱胁迫下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3.3.5 ABA胁迫下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基因功能分析
    4.1 试验材料
        4.1.1 植物材料
        4.1.2 菌株与质粒
        4.1.3 实验所用引物
    4.2 试验方法
        4.2.1 烟草的种植
        4.2.2 基因克隆与克隆载体构建
        4.2.3 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的构建
        4.2.4 烟草遗传转化与阳性植株筛选
    4.3 结果分析
        4.3.1 基因克隆
        4.3.2 重组大肠杆菌菌落PCR鉴定
        4.3.3 重组农杆菌菌落PCR鉴定
        4.3.4 重组质粒序列测序结果
        4.3.5 抗性植株的获取
        4.3.6 转基因烟草DNA水平检测
        4.3.7 转基因烟草RNA水平检测
    4.4 讨论与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大豆种间杂交(Glycine max × G. soja)后代籽粒性状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野生大豆植物学特征
        1.1.1 野生大豆形态特点
        1.1.2 野生大豆植物学分类地位
        1.1.3 野生大豆地理分布
    1.2 一年生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
        1.2.1 一年生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
        1.2.2 一年生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优异性状鉴定评价
        1.2.3 一年生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
        1.2.4 一年生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利用
    1.3 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种间杂交后代QTL进展
        1.3.1 产量性状QTL
        1.3.2 高蛋白QTL
        1.3.3 大豆胞囊线虫抗性QTL
        1.3.4 进化性状QTL
    1.4 本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利用栽培大豆×野生大豆组合F_2构建遗传图谱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作图群体培育
        2.1.2 基因组DNA提取和SSR位点检测
        2.1.3 遗传图谱构建及其与公共图谱比较
        2.1.4 偏分离分析
    2.2 结果
        2.2.1 遗传图谱构建及其与公共图谱比较
        2.2.2 偏分离位点及其对作图结果的影响
    2.3 讨论
        2.3.1 作图群体亲本和标记位点选择
        2.3.2 偏分离对遗传作图的影响
        2.3.3 与公共图谱比较
    2.4 结论
第三章 泥膜基因B1精细定位
    3.1 材料方法
        3.1.1 泥膜显微观察和遗传分析
        3.1.2 基因定位
        3.1.3 利用B1基因精细定位两侧标记分析栽野间演化关系
    3.2 结果分析
        3.2.1 亲本和后代表型特征
        3.2.2 泥膜基因精细定位
        3.2.3 候选基因预测
        3.2.4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间演化关系分析
    3.3 讨论
        3.3.1 泥膜有无和种皮光泽度是两个不同性状
        3.3.2 候选基因预测
        3.3.3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间的演化关系
    3.4 结论
第四章 百粒重位点QSWT_13_1精细定位
    4.1 材料方法
        4.1.1 百粒重QTL初步定位
        4.1.2 基于连锁分析qWT_13_1精细定位
        4.1.3 基于关联分析qSWT_13_1精细定位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百粒重F_(2:3)和F_(2:4)表型分布特征
        4.2.2 初步定位百粒重QTL的数目和位置
        4.2.3 基于连锁分析qSWT_13_1精细定位区间
        4.2.4 基于关联分析qSWT_13_1精细定位区间
    4.3 讨论
        4.3.1 野生大豆小粒性的复杂原因及克服
        4.3.2 qSWT_11_1染色体区段演变历程
        4.3.3 qSWT_11_1图位克隆可行性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 野生大豆ZYD2738高蛋白位点QPRO_20_1定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作图群体与蛋白、脂肪含量检测
        5.1.2 QTL定位
        5.1.3 qPRO_20_1对其它蛋白含量QTL屏蔽作用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亲本及后代蛋白、脂肪含量分布
        5.2.2 蛋白、脂肪含量QTL定位
        5.2.3 qPRO_20_1对其它蛋白含量QTL屏蔽效应
    5.3 讨论
        5.3.1 栽培×野生后代籽粒蛋白、脂肪含量检测准确性
        5.3.2 QTL定位结果比较
        5.3.3 qPRO_20_1位点深入研究
        5.3.4 野生大豆高蛋白基因的利用
    5.4 结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细胞系建立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的鉴定评价研究[D]. 陈丽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09)
  • [2]基于蛋白质组、转录组和基因组分析野生与栽培大豆产量差异形成的遗传基础[D]. 余潮. 南昌大学, 2017(05)
  • [3]大豆盐胁迫表达谱分析及盐响应转录因子bZIP110、WRKY49和WRKY111的功能研究[D]. 徐照龙.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7)
  • [4]即墨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的营养评价及其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D]. 王旻.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5]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分化和演化及其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D]. 文自翔.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7)
  • [6]中国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AFLP指纹分析及生态群体遗传关系研究[D]. 田清震. 南京农业大学, 2000(01)
  • [7]中国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化研究[D]. 燕雪飞. 沈阳农业大学, 2014(01)
  • [8]野生大豆渗透胁迫相关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 杨靓.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6)
  • [9]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胀果甘草抗逆相关基因分析[D]. 刘珊. 河北大学, 2020(08)
  • [10]大豆种间杂交(Glycine max × G. soja)后代籽粒性状QTL定位[D]. 闫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2)

标签:;  ;  ;  ;  ;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细胞系建立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