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初中地理精品课竞赛”总结

河南省“初中地理精品课竞赛”总结

一、河南省“初中地理优质课大赛”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吕俊思[1](2020)在《高中地理优质课堂中教学资源的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实现优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历来的追求之一,而打造优质课堂是达成优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地理优质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资源是否有效利用直接影响着地理优质课堂的教学效果。对地理优质课堂中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学习与改善地理教学资源的利用方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也促进着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主要采用课堂观察的方法对地理优质课堂教学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基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个不同的教学内容,从教学资源筛选-整合-呈现的利用逻辑出发,分别对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资源利用的定量与定性分析,从而总结出地理优质课堂中教学资源利用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地理优质课堂中教学资源利用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与原因分析,提出优化教学资源利用的对策。通过数据分析与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教学中在资源的数量类型、资源的整合、资源的呈现和资源利用效果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共性,但由于不同教学内容的性质差异,其在教学资源的利用的各个环节上也都存在着许多的差异性。第二,不同教学内容的地理优质课堂虽然总体都比较优质,但在教学资源利用上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1)地理教学资源数量较多,存在堆砌感;(2)对学生和乡土生活资源利用不足,存在距离感;(3)地理教学资源机械整合,存在割裂感;(4)地理教学资源呈现方式传统,存在局限感。第三,针对地理优质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优化策略,比如说:(1)深入挖掘地理教学资源的多重价值和功能;(2)重视并发挥人力教学资源的独特作用;(3)教师团队协作开发乡土资源和生活资源;(4)利用多重地理教学资源打造教学合力;(5)提升教学资源意识与开发利用技能,等等。本研究从教学资源利用的角度研究地理优质课堂,创新了地理优质课堂的研究视角。而且研究从地理教学资源利用的具体逻辑过程出发,基于不同教学内容构建了全新的观察分析框架,这创新了教学资源利用研究的具体研究内容,为教学资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殷文华[2](2020)在《农村初中地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研究 ——以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促使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也给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带来了诸多影响。实践表明,多媒体课件辅助初中地理教学的优势已经日益明显,并且在农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彰显了它独特的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多媒体地理课件制作与应用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农村大部分中学已基本配备多媒体硬件设施,具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本条件,一些教师也积极尝试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新模式,教学效果和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都有明显提升。但另一方面,受农村中学一些主客观条件限制,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或使用不当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地理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应用要求高,只有加强课件制作和应用质量,才能进一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为此,本研究选择本人任教的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农村初中,以情境学习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和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尝试找出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并探索解决对策,以期让多媒体课件在农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有效。本研究首先对睢县多所中学共50位农村初中地理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之所以多媒体课件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主要是农村地理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为:第一,多媒体课件制作页面繁杂,教学重难点不突出;第二,农村地理教师素材库匮乏,素材运用不恰当;第三,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照本宣科教授知识,多媒体课件没有得到有效使用,教学方式守旧;第四,师生课堂互动较少,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第五,课件播放速度不合理,学生学习出现顾此失彼现象。再者,以情境教学法、多元智力理论和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针对问卷调查反映出的问题,根据初中地理教学特点,提出了农村初中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的方法和技巧;最后,选择居民与聚落的“聚落”一节课,制作完善了多媒体课件,并开展了实证教学研究,通过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课堂注意力、回答问题积极性及测试成绩等方面的不同,验证了新多媒体课件对提升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合理应用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不仅有利于直观的展示抽象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和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目前,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应用还存在一些显着问题,通过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应用质量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本研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策略,可以为广大一线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提高多媒体课件使用水平提供帮助和启发,同时也为农村初中其他学科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应用提供了范例。

叶欢欢[3](2020)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研究 ——以郑州M中学为例》文中提出21世纪是大数据、互联网+的时代,需要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基于帮助学生进一步适应社会生活,促进其终身发展,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将地理核心素养作为高中生地理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基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提升奠定基础。高中地理教学如何通过创设有效的地理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水平,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问题情境的研究背景、相关概念、国内外现状和理论基础进行综述,梳理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意义,又以问卷方式对郑州M中学的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现状和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与态度、问题意识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发现的不足,提出了相对应的优化方案和创设问题情境的依据、原则、基本应用流程,并对提出的优化方案进行了实践教学加以验证。首先,对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现状和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从三个方面发现都存在着不足:学校方面:缺乏相应的系统培训安排。教师方面:(1)学习创设地理问题情境的主动性不强;(2)地理情境素材资源匮乏,类型单一;(3)问题情境的创设侧重于导入环节;(4)问题设计能力有限。学生方面:(1)地理基础薄弱,高中自然地理学习兴趣偏低;(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质疑问题的地理问题意识较差。其次,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学校方面:(1)建立地理情境素材资源库,丰富教学资源;(2)组织好系统培训和集体说备课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师方面:(1)提升地理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地理理论学习的主动性;(2)创设多类型的地理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兴趣;(3)明晰教学目标,规范问题设计;(4)注重地理知识衔接与相关知识的渗透;(5)教学过程中呈现主线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动态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方面:(1)自觉加强地理双基训练,为问题解决奠定知识基础;(2)留意身边的情境经验,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3)构建虚拟问题情境,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信与能力。最后,根据地理问题情境创设与应用的基本流程,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实验教学。最后对实验班的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与态度较实验前大大提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较之前有了进步;地理学习的主动性较之前有所增强;学习效果明显提高。本文的创新之处:(1)结合地理教学的需要将问题情境按其素材来源进行分类,是对问题情境教学理论的有益补充;(2)将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地理问题意识能力培养相结合,从不同的维度提出了优化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教学加以检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足与展望:鉴于本研究的时间有限和研究者能力的局限,期望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深入开展问题情境教学研究,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教育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

闫克乐[4](2020)在《高中《人工智能》教学中案例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政策,提倡在中小学阶段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所以近几年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学校越来越多,但由于当前高中《人工智能》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多数教师仍在探索《人工智能》课程的有效教学方式。2017年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曾多次提出《人工智能》模块应使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如何在现有的教材和资源的基础上设计合适的教学案例是亟需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高中《人工智能》教学中案例设计情况进行探究,并尝试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当前高中《人工智能》教学中案例设计的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问题应该如何解决?2.教师应该如何根据现有资源选择案例素材,以及根据自身所处的教学情况对教学案例进行设计,使之更切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首先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进而找到此次研究的价值,为接下来的研究做铺垫。其次,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开展高中《人工智能》教学中案例设计的现状研究,探究当前高中《人工智能》教学中案例设计的现状,并通过现状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发现当前高中《人工智能》教育中教师案例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案例设计所依据的教材参差不齐;案例设计所用的素资源少且不易获取;人工智能任课教师少;人工智能教学环境和设备有待完善;教师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有待深入;教师对教学目标和案例设计目的之间的切合度不好把握;教师的案例设计能力有待提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前文分析,从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三方面进行问题解决对策的分析。1.教育部门应推动教材的统一和案例资源库的建立;2.学校应加强师资培训并完善人工智能教学设备;3.教师应提高自身案例设计能力,具体包括教师应掌握案例设计的目标;教师应了解案例设计的原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原则确定案例类型;教师应提高案例素材收集的能力和对案例素材设计加工的能力;教师应注意案例设计后对案例的修改完善。

周子烨[5](2020)在《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自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文件以来,研学旅行在全国逐步得以推广,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等10个部门也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指导意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课程成为研学旅行的重中之重。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有独特的区域特征和丰富的研学资源,本文基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以研学旅行为途径对呼和浩特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应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法、行动研究法,主要研究适宜进行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路径。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后现代课程论、地理学理论,遴选出10个典型的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案例,并结合对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呼和浩特市乡土地理资源的综合分析,开发呼和浩特市研学旅行课程资源。为地理教师开发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提供了思路,也丰富了呼和浩特市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根据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遵循安全性原则、研究性原则、典型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地理性原则;开发的基本程序是:资源收集调研→资源筛选分析→资源设计整合。第二,适宜开展初中地理研学旅行的乡土资源应具备典型性、安全性、交通便利性、可探究性的特点,遴选整合出6大类、109个乡土地理资源。第三,适宜开发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教学内容应具备与乡土地理的关联性、实践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特点,包含12个研学主题。第四,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包含自然景观类、文化遗产类、科普场所类、农业景观类、工业景观类、公共交通类六大类资源。第五,课程资源应用方案由研学主题、研学目标、研学线路与时间安排、研学活动准备、研学活动方案、研学总结评价六个部分组成,基于此设计了4个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应用方案。

洪烁虹[6](2020)在《运用主题式情境教学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共十九大在社会发展需求下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中教育改革也迎来新浪潮。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解决真实情境问题所表现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区域是地理学科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区域认知作为四大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地理课程体系蕴含的核心思维方式和能力。探索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有效教学方式成为迫切任务。而主题式情境教学是一种集主题情境、问题教学、探究学习于一体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因此本研究提出主题式情境教学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教学策略,能契合当前地理教学的需要,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对主题式情境教学和区域认知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确定研究思路、界定相关概念。结合当前地理教学现状和教学背景,论述了运用主题式情境教学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相关性,再通过教师的访谈调查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区域认知培养的现状和主题式情境教学应用于区域认知培养的现状,发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得到启示。据此提出了运用主题式情境教学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教学原则、准备策略与实施策略。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学生主体性原则、深度启发性原则、知行合一性原则和情境迁移性原则。准备策略主要包括:研读课程标准,深化区域认知理解;探寻主题素材,凝练区域认知情境;划分水平等级,厘定区域认知目标。实施策略主要包括:创设情境,确定教学主题线索;带入情境,初步培育区域意识;运用情境,培养区域概括分析;升华情境,形成区域发展评价;迁移情境,促进区域知识迁移;凭借情境,检测区域认知素养。根据教学策略,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以浙江安吉美丽乡村建设》为案例进行设计与实施,并检验其教学效果。检验结果显示,运用主题式情境教学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可为地理教师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提供可行方案。

薛艺涵[7](2020)在《元认知视角下初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现状研究》文中指出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一大特征是区域性,但在目前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仍然有教师重视区域知识的传授,忽略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元认知对于能力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但这一概念目前并未普遍运用至地理课程中。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与元认知理论不谋而合。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元认知的内涵与结构、区域认知素养及其培养、视频分析方法在课堂教学研究中的运用,进而探究了初中区域认知素养维度构成及其表现,构建了元认知视角下的初中区域地理课堂观察指标,设计了元认知视角下初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调查问卷,对当前元认知视角下初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教师能够结合学生认知体验进行教学、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区域地理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自我检查区域地理学习水平,但缺乏引导学生关注个体在区域认知方面的差异,缺乏引导学生认识学习任务与区域地理材料,缺乏引导学生调节区域认知过程,并且教师职称、教龄是影响教师从元认知出发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主要因素。基于问卷调查与视频分析的结果,本研究从元认知的视角提出了初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七大建议。

郑楠楠[8](2019)在《中学区域地理教师教学行为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教师自身素质外化的教学行为,已成为影响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同时,区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地理学习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中学区域地理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对于优化地理教师行为结构,提高地理教师教学质量,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和保障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等研究手段,对国家级初中地理优质课视频进行综合分析,以施良方教授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分类和高菲对区域地理的分类为基础,分别从区域地理位置、区域特征、区域差异与联系、区域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来分析区域地理教师教学行为。通过对优质课视频的分析发现,同一主题内容教师教学行为存在共性,不同主题内容教师教学行为存在差异。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从区域地理的课程地位、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等角度,阐述研究背景,明确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明确教师教学行为以及区域地理的概念,并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详细分类。通过对地理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多集中在行为变革、行为问题、行为有效性等方面,洞悉地理教师教学行为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发现教学行为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三部分是基于国家级初中地理优质课教师教学行为分析,对2014年—2016年国家级初中地理优质课视频进行分类处理,通过对视频的观察分析,从区域地理四个方面来分析教师教学行为存在的共性和差异。第四部分是区域地理教师教学行为原因研究,不同区域地理内容教师教学行为存在差异,由于知识本身属性、课程标准和学生情况不同,教师对不同类型的区域地理教学内容,就会采取不同的教学行为。第五部分是区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基于对区域地理教师教学行为共性的分析,设计出关于人教版初中地理的教学案例,以期为中学地理教师改善教学行为提供借鉴和参考。第六部分是结论与不足,通过对中学区域地理教师教学行为共性和原因等内容的归纳总结,提炼出文章的基本结论,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在本文中,主要有以下创新点:第一,通过搜索文献发现,中学区域地理与教师教学行为两者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选题较新颖;第二,通过对国家级初中优质课视频的观察分析,梳理出教师对同一地理教学内容行为的共性和不同地理教学内容行为的差异;第三,本研究结合知识属性、课程标准、学生学情和教育理论等探究教师教学行为存在共性的原因。

文亚婷[9](2018)在《中学专家型地理教师成长历程教育叙事研究》文中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教育,教师为本。随着知识科技的迅猛发展,教师对于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也成为社会全面关注的热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为《纲要》)明确提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而专家型教师阶段是代表着教师专业化程度最高的阶段,因此,培养专家型教师,不仅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要求,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然目标诉求。由于我国的中学地理长期处于“副科”边缘化位置,对地理教育重视度不足,发展比较薄弱。全面开展的地理教育改革对地理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目标,因此,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养提升成为必然之势。只有促进地理教育工作者向专家型地理教师成长,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全球意识、地理实践力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地理素养,提升地理教育质量。每个个体都会受到独特宏观社会背景及微观成长环境的影响,因此研究专家型地理教师的成长,不仅要学习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智慧等,也必须重视其成长历程,深入挖掘、全面立体地重现专家型地理教师的成长道路。鉴于此,本文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中的教育叙事研究范式,采用叙事研究能够让教师充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进行自我反思。在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了一位河南省的专家型地理教师张老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深入观察她的真实教育生活世界,通过深度访谈来倾听她的内心声音,希望通过展示张老师的实然成长经历和专业发展故事,更全面、更立体地重现专家型地理教师成长的历程。本研究将专家型教师成长与地理学科相结合,在提炼专家型教师成长之共性规律的同时,从地理学科的专业特殊性的角度出发,对地理学科专家型教师的成长经历和专业发展过程进行深入而翔实的教育叙事研究,以时间发展为叙述线索,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叙述方式采用第一人称,缩短与读者间的距离,增强了真实性与可读性,对于地理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研究发现,“终身学习”的坚定信念,即教师的自我完善愿望和专业自主意识,促使教师不断实现自我突破与超越;该专家型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怀,源于她的个体成长经历中的理解和生成,并推动其在专业发展道路上不断求索教育真谛;职业责任感、积极乐观的心态及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是该专家型地理教师纾解压力和解决难题的秘诀,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愉悦的情感体验更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激励因素;教师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和自我建构能优化教学实践,促进优质教学,是专家型教师的专业根基;教学反思和研究是专家型教师自我提升专业化水平的核心因素与重要路径;关键事件和重要他人对专家型教师职业选择、理想树立和事业成就有深刻影响;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和环境是专家型教师的成长的坚实后盾;学校环境、教师群体文化及成长平台为专家型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外在条件。据上述分析可知,本文研究对象张老师的专业化成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叙事研究关注的是个体,重在经验的理解,因而笔者尝试以一个建构主义者之角色,从解释学与现象学的角度出发,遵照教育叙事研究之本质,对专家型地理教师张老师的成长历程做详细及深刻的了解、探讨与解释,而非提出具有广泛意义上的理论或结论。

王智嵘[10](2018)在《中学地理实验的科学性问题研究 ——基于中学地理实验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到:设计模拟实验活动,要引导学生经历相对完整、规范的科学研究过程,从实验方案设计到实验过程的观察、记录、操作实施、数据处理分析,最后撰写实验报告及汇报交流,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及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1]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部分中学校园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地理实验室,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地理实验室来体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中学地理实验的科学性问题研究非常重要。目前,我国中学地理实验的科学性还存在问题。本研究中,笔者通过观察六节课堂教学视频中的地理实验案例,分析十二个专着中的地理实验案例、十个地理教学类期刊论文中的地理实验案例,归纳出中学地理实验科学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忽视目标的适切、原理的准确、内容的适宜、方案的严谨、操作的规范、评价的有效这六大方面。根据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同时进行了大量地理实验方面文献阅读与分析,结合专家访谈,设计并实施了七个案例,在上述三方面研究工作基础上,总结“提高中学地理实验科学性的注意事项”:地理实验价值的适切性、地理实验原理的准确性、地理实验内容的适宜性、地理实验方案的严谨性、地理实验实施的规范性、地理实验评价的有效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促进科学性在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笔者还提出几点思考。例如: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几种形式可分为地理课、地理实验课、地理第二课堂、地理微课、家庭实验课、竞赛课这六种;中学地理实验发展趋势设想:由教师演示转向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究,由教师设计转向教师设计与学生设计结合,由验证性实验转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由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结合。

二、河南省“初中地理优质课大赛”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初中地理优质课大赛”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地理优质课堂中教学资源的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优质课堂研究现状
        1.3.2 地理优质课堂研究现状
        1.3.3 地理教学资源研究现状
        1.3.4 总体述评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优质课堂
        2.1.2 地理优质课堂
        2.1.3 地理教学资源
        2.1.4 地理教学资源利用
    2.2 理论基础
        2.2.1 地理教学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多元智能理论
3 高中地理优质课堂观察
    3.1 优质课堂观察的框架构建
    3.2 优质课堂观察的样本选择
4 基于教学内容的地理教学资源利用
    4.1 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资源利用
        4.1.1 教学资源类型与数量
        4.1.2 教学资源的整合
        4.1.3 教学资源的呈现
        4.1.4 教学资源利用的效果
    4.2 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资源利用
        4.2.1 教学资源类型与数量
        4.2.2 教学资源的整合
        4.2.3 教学资源的呈现
        4.2.4 教学资源利用的效果
    4.3 区域地理教学内容的资源利用
        4.3.1 教学资源类型与数量
        4.3.2 教学资源的整合
        4.3.3 教学资源的呈现
        4.3.4 教学资源利用的效果
    4.4 本章小结
5 高中地理优质课堂教学资源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5.1 地理教学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5.1.1 地理教学资源数量较多,存在堆砌感
        5.1.2 对学生和乡土生活资源利用不足,存在距离感
        5.1.3 地理教学资源机械整合,存在割裂感
        5.1.4 地理教学资源呈现方式传统,存在局限感
    5.2 优化地理教学资源利用的对策
        5.2.1 深入挖掘地理教学资源的多重价值和功能
        5.2.2 重视并发挥人力教学资源的独特作用
        5.2.3 教师团队协作开发乡土资源和生活资源
        5.2.4 利用多重地理教学资源打造教学合力
        5.2.5 提升教学资源意识与开发利用技能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农村初中地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研究 ——以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新课改革的需要
        (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三)培养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需要
        (四)教师自我提升的需要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案例分析法
    五、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一)多媒体课件
        (二)地理核心素养
    二、理论基础
        (一)情境学习理论
        (二)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三)多元智力理论
第三章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现状调查
    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现状调查
        (一)调查样本选取
        (二)样本质量评价标准制订
        (三)调查结果分析
    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现状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二)问卷调查对象的选择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三、多媒体课件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的原则和技巧
    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和技巧
        (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
        (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巧
    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原则和技巧
        (一)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原则
        (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技巧
第五章 教学案例
    一、基于多媒体教学的案例设计
    二、基于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案例分析
    三、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实证测验
第六章 结语
    一、基本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评审标准
附录B 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使用情况调查
致谢

(3)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研究 ——以郑州M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背景:地理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地理知识背景:高中地理知识综合程度较高
        (四)问题情境方法使用背景:地理教学中开展不足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小结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问题
        (二)情境
        (三)问题情境
    二、理论基础
        (一)地理教学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三)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四)马赫穆托夫的问题教学理论
第三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二、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
        (二)调查问卷的实施
    三、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一)教师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二)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四、调查结果总结
        (一)学校方面
        (二)教师方面
        (三)学生方面
第四章 高中地理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优化方法
    一、学校方面
        (一)建立地理情境素材资源库,丰富素材资源
        (二)组织好系统培训和集体说备课活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二、教师方面
        (一)提升地理教学理论的学习与地理问题情境创设的主动性
        (二)创设多类型的地理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兴趣
        (三)明晰教学目标,规范问题设计
        (四)注重地理知识衔接与相关知识的渗透
        (五)呈现主线式问题情境,培养动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方面
        (一)加强地理双基训练,为问题解决奠定知识基础
        (二)留意身边的情境经验,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虚拟问题情境,增强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自信与能力
第五章 高中地理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应用及有效性分析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依据和原则
        (一)创设依据
        (二)创设原则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应用流程及案例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应用流程
        (二)实施案例
    三、问题情境创设的实验及其分析
        (一)实验目的和方法
        (二)实验的对象
        (三)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时长
        (四)实验结果分析
        (五)实验反思
第六章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应用现状调查(教师)
    附录B 高中地理学习现状与问题意识调查(学生)
    附录C 学生访谈内容
致谢

(4)高中《人工智能》教学中案例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我国重视人工智能教育的开展
        (二)国内外人工智能课程皆已逐渐普及
        (三)高中《人工智能》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四)《人工智能》教学中的案例设计亟需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案例分析法
    五、概念界定
        (一)案例
        (二)高中《人工智能》课程
    六、理论基础
        (一)范例教学理论
        (二)情境学习理论
第二章 研究综述
    一、案例教学法的研究综述
        (一)案例教学法的发展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二、案例设计的研究综述
        (一)案例设计前的案例素材选择
        (二)案例素材选择后的案例设计
    三、高中《人工智能》教学的研究综述
        (一)高中《人工智能》教学的问题
        (二)高中《人工智能》案例教学
        (三)《人工智能》教学中的案例设计
第三章 高中《人工智能》教学中案例设计的现状
    一、专家访谈
        (一)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二)访谈数据的整理
    二、问卷调查
        (一)问卷编制与调试
        (二)问卷样本选取与发放
        (三)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三、高中《人工智能》教学中案例设计的分析
        (一)高中《人工智能》教学中案例设计分析
        (二)对已有高中《人工智能》教学中案例设计分析的启示
第四章 高中《人工智能》教学中案例设计的问题
    一、案例设计依据的教材参差不齐,需要制定统一的教材
    二、案例设计所用的案例素材资源较少且不易获取
    三、人工智能任课教师少,导致案例设计缺乏探讨对象
    四、教学环境和设备有待完善,导致部分形式的案例难以呈现
    五、教师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有待深入
    六、教师对教学目标和案例设计目的之间的切合度不好把握
    七、教师的案例设计的能力有待提高
第五章 高中《人工智能》教学中案例设计的对策
    一、教育部门应推动教材的统一和案例资源库的建立
        (一)教育部门应制定统一的教材,为案例设计提供依据
        (二)教育部门应建立案例资源库,为案例设计提供参考
    二、学校应加强师资培训并完善人工智能教学设备
        (一)学校应加强人工智能师资的培养,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
        (二)学校应完善人工智能教学设备,为案例呈现提供条件
    三、教师应提高自身案例设计能力
        (一)教师应掌握案例设计的目标
        (二)教师应了解案例设计的原则
        (三)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原则确定案例类型
        (四)教师应提高案例素材收集的能力
        (五)教师应提高案例的设计加工能力
        (六)教师应注意案例设计后的完善修改
第六章 研究总结、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反思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高中《人工智能》教学中案例设计的现状调查
    附录 B 高中《人工智能》教学中案例设计的访谈提纲
    附录 C 三本高中《人工智能》教材中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呈现
    附录 D 高中《人工智能》教学中案例设计的探索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研究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研学旅行
        2.地理研学旅行
        3.地理课程资源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3.后现代课程论
        4.地理学理论
二、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说明
    (二)案例具体分析
    (三)案例分析启示
三、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
    (一)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原则
        1.安全性原则
        2.研究性原则
        3.典型性原则
        4.整合性原则
        5.地理性原则
    (二)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程序
        1.资源收集调研
        2.资源筛选分析
        3.资源设计整合
    (三)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依据
        1.师生的实际情况
        2.呼和浩特市乡土地理资源
        3.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4.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5.初中地理教材
    (四)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
四、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应用
    (一)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应用方案
    (二)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实施
    (三)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实施启示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理研学旅行相关文献资源目录
附录2 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案例
附录3 呼和浩特市乡土地理资源
附录4 初中地理研学旅行主题目录
附录5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应用方案设计
附录6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之《研学手册》
致谢

(6)运用主题式情境教学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新时代背景
        二、新课标背景
        三、新高考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为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提供可行方案
        二、丰富教师认知视角、促进教学改革
        三、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主题式情境教学的研究现状
        二、区域认知的研究现状
        三、主题式情境教学应用于区域认知培养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情境教学
        二、主题式教学
        三、主题式情境教学
        四、区域认知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情境学习理论
        二、区域地理理论
        三、建构主义理论
        四、信息加工理论
第二章 主题式情境教学与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相关性分析
    第一节 主题式情境教学与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关系
        一、二者具有需求关系
        二、二者具有促进关系
    第二节 主题式情境教学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必要性
        一、培养区域认知的社会必要
        二、新时代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
    第三节 主题式情境教学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可行性
        一、已有研究成果对主题式情境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二、主题式情境教学培养区域认知的优势
第三章 主题式情境教学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调查目的
    第二节 教师访谈调查设计与现状分析
        一、教师访谈调查设计
        二、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学生问卷调查设计与现状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设计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节 调查结论启示
        一、教师访谈结论启示
        二、学生问卷结论启示
第四章 主题式情境教学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主题式情境教学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教学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二、深度启发性原则
        三、知行合一性原则
        四、情境迁移性原则
    第二节 主题式情境教学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准备策略
        一、研读课程标准,深化区域认知理解
        二、探寻主题素材,凝练区域认知情境
        三、划分水平等级,厘定区域认知目标
    第三节 主题式情境教学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情境,确定教学主题线索
        二、带入情境,初步培育区域意识
        三、运用情境,培养区域概括分析
        四、升华情境,形成区域发展评价
        五、迁移情境,促进区域知识迁移
        六、凭借情境,检测区域认知素养
第五章 主题式情境教学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案例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案例选取与设计
        一、案例选取分析
        二、案例设计流程
    第二节 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教材分析
        二、课标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分析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六、教学过程
    第三节 教学效果评价
        一、表现性评价
        二、地理思维结构评价
    第四节 教学反思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之处
    第三节 未来展望
附录1:主题式情境教学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访谈提纲
附录2:高中生区域认知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3:问卷调查测试题
附录4:教学效果测试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元认知视角下初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对能力培养的呼吁
        1.1.2 元认知促进学生能力培养
        1.1.3 未来公民应当具备区域认知素养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深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
        1.3.2 提高教师区域地理教学水平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概述
    2.1 元认知的内涵与结构
        2.1.1 元认知内涵
        2.1.2 元认知结构
    2.2 区域认知素养及其培养
        2.2.1 区域的概念
        2.2.2 区域认知素养内涵
        2.2.3 区域认知素养构成
        2.2.4 区域认知培养
    2.3 视频分析在课堂教学研究中的运用
    2.4 研究现状评价
3 元认知视角下初中区域地理课堂观察指标构建与调查问卷设计
    3.1 初中区域认知素养维度构成及其表现研究
    3.2 元认知视角下的初中区域地理课堂观察指标构建
    3.3 元认知视角下初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调查问卷设计
4 元认知视角下的初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现状分析
    4.1 元认知视角下的初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问卷调查分析
        4.1.1 研究对象与数据采集
        4.1.2 问卷结果分析
    4.2 元认知视角下的初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视频分析
        4.2.1 视频分析步骤
        4.2.2 视频分析结果
5 元认知视角下的初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策略
    5.1 教师培训引入元认知概念
    5.2 引导学生关注个体的区域认知差异
    5.3 启发学生关于区域认知任务的认知
    5.4 加强学生对区域认知策略的认知
    5.5 重视学生自主检查的区域认知水平
    5.6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调节区域认知过程
    5.7 激发学生的区域认知体验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元认知视角下初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调查问卷
后记

(8)中学区域地理教师教学行为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区域地理
        2.1.2 教学行为
    2.2 地理教学行为研究现状
        2.2.1 关于地理教师教学行为变革的研究
        2.2.2 关于地理教师教学行为存在问题的研究
        2.2.3 关于地理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研究
        2.2.4 关于地理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兴趣关系的研究
第3章 基于国家级初中地理优质课的教师教学行为分析
    3.1 国家级初中地理优质课视频来源及处理
        3.1.1 国家级初中地理优质课视频的来源
        3.1.2 国家级初中地理优质课视频的处理
    3.2 同一主题内容教学行为的构成研究
        3.2.1 “区域位置”教师教学行为分析
        3.2.2 “区域特征”教师教学行为分析
        3.2.3 “区域差异与联系”教师教学行为分析
        3.2.4 “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师教学行为分析
    3.3 不同主题内容教学行为的比较研究
        3.3.1 教师教学行为共性研究
        3.3.2 教师教学行为差异研究
第4章 区域地理教师教学行为成因研究
    4.1 受地理知识属性的影响
    4.2 受地理课程标准的影响
    4.3 受学生学情的影响
    4.4 受教育理论的影响
第5章 区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9)中学专家型地理教师成长历程教育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培养专家型教师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要求
        (二) 培养专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诉求
        (三) 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地理教育质量的核心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专家型教师
        (二) 专家型地理教师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 专家型地理教师
        (二) 教育叙事研究
    四、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 对研究参与者的意义
    五、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选取
        (二) 研究方法
        (三) 资料收集和整理
        (四) 研究效度和伦理
        (五) 叙事方式的前提反思——“叙述”还是“评论”?
第二章 中学专家型地理教师张老师的学业成长历程
    一、小学:从小就爱学习
        (一)“哭着闹着要上学”
        (二) 考试不知“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三) 河谷上的“勇士”
        (四) 一回家就写作业
        (五) 树下的“读书郎”
        (六) 我要考最好的高中
        (七) 上台讲题的“小老师”
        研究者旁白
    二、中学:为教师理想而奋斗
        (一) 第一次职业选择
        (二) 想学啥老师就教啥
        (三)“小小英语老师”的学堂
        (四) 提暖瓶的老爷子
        (五) 报志愿:从数学系调剂到地理系
        研究者旁白
    三、大学:愉悦的地理学习时光
        (一) 爱上地理——上山采岩石
        (二) 愉快的休闲时光
        (三) 对猕猴桃的好奇心
        (四) 骑车去黄河滩看狮子座流星雨
        (五)“师范生绝对不能作弊!”
        (六) 最喜欢的一双白色旅游鞋
        (七) 地理野外实习
        研究者旁白
第三章 中学专家型地理教师张老师的专业成长历程
    一、荥阳:梦想开始的地方
        (一) 毕业工作——赶上高考改革的“幸运儿”
        (二) 工作还是读本科?
        (三) 新学校的“开拓者”
        (四) 独自摸爬滚打的新手教师
        (五) 一场难忘的病
        (六) 初尝教学成果的“甜头”
        (七) 与“四大天王”的斗智斗勇
        (八) 继续深造——“我最不怕的就是学习”
        研究者旁白
    二、郑州:追梦的脚步从未停歇
        (一) 一次有趣的应聘
        (二) 女教师的难题:工作和家庭
        (三)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四) 当副班主任的得与失
        (五) 与年轻教师磨课
        (六) 年年高三也累得慌,但我有秘诀
        (七) 进行教学反思和研究是种享受
        (八) 地理实践力研学旅行的探路者
        研究者旁白
第四章 专家型地理教师成长动因分析与研究思考
    一、专家型地理教师张老师成长的内因
        (一)“终身学习”信念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内在驱动力
        (二) 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怀推动教育真谛的求索
        (三) 职业责任感和积极心态是解决专家型教师成长压力与难题的一剂良药
        (四) 专业知识的自我建构是专家型教师的专业根基
        (五) 教学反思与研究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二、专家型地理教师张老师成长的外因
        (一) 关键事件、重要他人推动教师职业理想确立
        (二)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坚强后盾
        (三) 学校环境、教师群体文化及成长平台为专家型教师成长提供外部支持96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张老师发表的部分论文(节选)
    附录B 学生的地理暑假作业:手绘一幅地图(节选)
    附录C 学生的地理笔记(节选)
    附录D 张老师收录、编制的《学生复习规划集》(节选)
    附录E 张老师编制的《自然界的水循环》学生课堂学习材料(节选)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中学地理实验的科学性问题研究 ——基于中学地理实验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研究技术路线
    (四)概念界定
一、中学地理实验案例科学性问题分析
    (一)中学地理实验案例科学性问题表现
        1.课堂教学视频中的中学地理实验案例科学性问题表现
        2.专着中的中学地理实验案例科学性问题表现
        3.地理教学类期刊中的中学地理实验案例科学性问题表现
    (二)中学地理实验案例科学性问题分析
        1.课堂教学视频中的中学地理实验案例科学性问题分析
        2.专着中的中学地理实验案例科学性问题分析
        3.地理教学类期刊中的中学地理实验案例科学性问题分析
二、提高中学地理实验科学性的注意事项
    (一)“提高中学地理实验科学性的注意事项”研究基础
        1.课程标准
        2.专着
        3.论文
        4.专家访谈
    (二)提高中学地理实验科学性的注意事项
        1.地理实验价值的适切性
        2.地理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3.地理实验内容的适宜性
        4.地理实验方案的严谨性
        5.地理实验实施的规范性
        6.地理实验评价的有效性
三、基于科学性的中学地理实验案例设计
    (一)中学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二)中学地理实验案例组成
    (三)基于科学性的中学地理实验案例特点
四、结论与思考
    (一)基本结论
    (二)几点思考
        1.中学地理实验教学实践的几种形式
        2.中学地理实验发展趋势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1 课堂教学视频中的中学地理实验案例分析
附录2 专着中的中学地理实验案例分析
附录3 地理教学类杂志中的中学地理实验案例分析
附录4 《如何提高地理实验的科学性》访谈问卷
附录5 基于科学性的中学地理实验案例设计
致谢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四、河南省“初中地理优质课大赛”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地理优质课堂中教学资源的利用研究[D]. 吕俊思.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农村初中地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研究 ——以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为例[D]. 殷文华. 河南大学, 2020(02)
  • [3]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研究 ——以郑州M中学为例[D]. 叶欢欢. 河南大学, 2020(02)
  • [4]高中《人工智能》教学中案例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闫克乐. 河南大学, 2020(02)
  • [5]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D]. 周子烨.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运用主题式情境教学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策略研究[D]. 洪烁虹.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7]元认知视角下初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现状研究[D]. 薛艺涵.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8]中学区域地理教师教学行为分析研究[D]. 郑楠楠. 鲁东大学, 2019(12)
  • [9]中学专家型地理教师成长历程教育叙事研究[D]. 文亚婷. 河南大学, 2018(01)
  • [10]中学地理实验的科学性问题研究 ——基于中学地理实验案例分析[D]. 王智嵘.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河南省“初中地理精品课竞赛”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