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进一步完善市管县体制(论文文献综述)
崔庆仙[1](2012)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文中提出地方制度,是中国国家决策执行系统的“空间一权力”安排,也是影响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本论文围绕以下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多年来,政府主导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地方制度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第二,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曾应对过诸多共同的机遇和挑战,在相应的地方制度建设层面,有哪些普遍意义值得中国借鉴?第三,中国正面临着诸多经济社会问题,“路径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的地方制度改革,在追赶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地方制度建设应走向何方?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第一,注重问题关怀的实证研究,以上海、漳州、三亚等城市-区域为案例,对地方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解释与证实;第二,遵循逻辑演绎的研究理路,在对地方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研究中,既努力厘清地方制度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充分发掘深层次的经济社会背景以及各项制度之间横向的互动机理,从而更准确把握地方制度变革的内在历史逻辑:第三,以人文地理学的相关方法为主,采用学科综合的研究视角,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效能。本论文主要有三大研究板块:一是,对西方若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地方制度变革与创新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借鉴;二是,对建立在传统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中国地方制度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提炼;三是,对当代中国地方制度改革进行了实证与规范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第一,中国两千多年的地方制度变迁具有极强的连续性,并不断向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方向演进。第二,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地方制度改革主要围绕中央集权和城乡二元制度体系建设展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逐级下放权力的地方制度改革之路。第三,中国地方制度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国家权益地方配置的不均衡和权力下放中行政管理层级与幅度的悖论,这是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社会矛盾激化、地方政府信任危机、腐败现象严重等现实问题的地方制度背景。较多的行政区划层级、复杂的条块关系和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制度集权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第四,世界主要现代化大国地方制度变革表现出诸多共性,地方民主自治的精神和能力构成中国与若干现代化大国最为根本的差异。第五,立足于当前政治结构,现有体制内的地方制度改革应当主要是一个方案设计的技术问题和地方政府的作为问题;逐步推进地方民主自治,以此重塑地方制度,使地方成为维护国家稳定的基石和实现社会繁荣的强大动力,应当是未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地方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张鼎良[2](2011)在《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 ——以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体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层级实行“省-市-县-乡”四级制。这种多层级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常常导致行政机构臃肿、行政人员过多、行政成本大、行政效率低,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迅速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减少行政层级,改革市管县体制,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扩大县域权力。在行政管理理论、行政区划理论方面,国外学者、专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这些理论对我国的省管县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国外行政管理的实践为我国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提供了示范作用。我国的省管县体制改革,受到学术界、政府官员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专家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发表学术论文,阐述了市管县存在的弊端、探究了省管县体制。我国政府官员一方面及时出台了关于省管县的基本政策,另一方面在全国22个省级单位实施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这些试点省份,立足自身省情,根据我国政策和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了各具特色的省管县财政政策,扩大了县域权限,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形成了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独特模式,这些改革实践,为我国进一步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提供了示范作用。我国中部、东部省份,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们的文化素质高,省管县体制改革基本上都在中部、东部省份进行。我国西部地区多山地形,受自然条件限制,交通发展缓慢,经济发展不快,少数民族多,因此,在中部、东部省份实施省管县改革后的较长时间,西部省份仍然实行的是多层级的管理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科学技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在西部省份实施省管县体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贵州省位于西部,全省大部分是山地,少数民族分布广泛,贵州省实施省管县体制必须立足贵州省省情,借鉴我国实施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经验,制定适宜的政策,通过合理划分省、县的行政权限、明确省、县的财政权限、适当扩大县的规模、实行市、县分治等路径,积极推进。贵州的少数民族分布广泛,民族自治机构自治州对于维护各少数民族权利、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挥了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条件下,贵州省必须继续完善自治州体制,等条件成熟以后,逐步实行省管县体制。贵州省的地级市对贵州经济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根据贵州实际情况,重新确立地级市的地位,寻求处理市县的正确关系。贵州省的地区行政公署在贵州的经济发展中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贵州经济发展,尤其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行政公署对县域经济的制约日益明显。因此,实施省直管县后,根据贵州省省情,地区行政公署应仍然作为省的派出机构存在,地区行政公署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必须进行精简,提高行政公署的办事效能。探索贵州省实施省管县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进一步丰富我国省直管县理论;另一方面,为我国西部其他省份实施省管县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马珍妙[3](2016)在《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理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管县体制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产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和成熟,市管县体制逐步暴露出其固有的缺陷性,在一些发达地区的情况更是如此。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主张推行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希冀以此来扭转财政、权力和效率等漏斗效应;现实中也有一些省份逐步在开展改革试点。但是应该看到,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属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政治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福祉的实现,因此必然要求对其进行全面论证。现在是否已经具备全面推行行政省直管县体制的条件?怎么样理性地、科学地推行?为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对我国推行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行全面而理性地研究,这不仅有利于丰富我国行政区划理论,也可以为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文章首先对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选题意义与选题背景进行了阐述,并对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其次,笔者对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与探讨,这些理论基础包括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相关概念与学理支撑。然后对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必然性进行系统地论析,同时对当前全面推行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条件并未成熟的客观情况进行了理性地研究。再次,笔者对英、俄、日、印四个国家减少行政区划层次的改革实践进行了介绍,总结了这四个国家行政区划层级改革的经验,为我国理性地推行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提供经验借鉴。最后,我国今后推行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应秉持层级与幅度相适应维护政治稳定、配套改革同步推进、积极改革与渐进调整相结合以及规范统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等原则,在对行政省直管县改革体制中存在的不利条件进行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当前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路径建议: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与社会组织、建立理性官僚制、有序推进行政区划方面的改革、严格依法推行行政区划改革等。
王雪丽[4](2013)在《目标、条件与路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浙江省为代表的一些省区陆续推行以“强县扩权”、“扩权强县”、“县财省管”等为主要内容的“省直管县”系列改革。2005年以来,中央也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专门针对这一改革的政策文件。2010年,中编办在全国选择了8个省区作为试点,正式启动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可以说,“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中国地方政府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探讨,是一项十分紧迫而且具有长远意义的理论工作。“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不是简单地替代“市管县”体制,在纵向政府间形成新的权力隶属关系,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淡化权力归属意识,树立“域”的观念,在理顺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行政区与经济区、政府系统内部纵向和横向关系的基础上,建构一套“以域代属、按需定责”的区域治理体系。尽管“省直管县”体制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试点情况总体良好,但在调研中发现,在一些地方,比如广东顺德,省直管后县域经济反而出现了“倒退”的情况,这说明“省直管县”体制并不是适合所有地区的“万金油”,在政府系统的纵向体制上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模式。“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其中,改革基础包括:必要的经济基础、有限的政府责任和有效的管理幅度;改革条件包括:市县关联度、地级市经济实力、县域经济发达程度、省级政府统筹协调能力、地域空间条件、人口规模与分布密度、交通与信息技术条件、管理者的能力、社会自治程度、改革共识与政策支持等。‘‘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仍然处在探索阶段,随着这一体制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各种伴随改革而来的体制机制问题也将揭开冰山一角,逐渐显露出来。能否有效破解各种改革难题,为改革继续前行扫清障碍,事关整个改革的成败。当前,各地“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中之所以会频繁遭遇瓶颈问题,与“区划导向”的改革思路有关。这一思路认为区域经济发展遭遇行政阻隔的问题只有通过调整行政区划,改变层级隶属关系才能得到解决。从短期来看,“区划导向”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助于冲破行政区对经济区的发展束缚;然而,从长远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区始终处于不断向外拓展的发展态势,行政区永远不可能完全满足经济区的扩张需求。如果不能跳出“区划导向”的改革思路,那么,从“市管县”到“省直管县”,只能是权宜之计,终将陷入行政层级反复调整的循环怪圈。“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从区划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是不够的,改革要取得实质性突破与进展,有赖于多方面措施的综合推进。因此,在改革中,需要超越“区划导向”,转而从重塑地方政府间利益格局、超越“级别”与“权力”的对等关系、重构地方政权体系、理顺条块关系、创新权力制衡机制等方面寻求问题的解决。当前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需要及时澄清,否则会把改革引向歧途。比如,财政“省直管县”与行政“省直管县”宜同步推进;“权力下放”要有节有度;谨慎调整县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行政级别;审慎调整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客观看待试点经验;避免设定“时间表”;“省直管县”与“市管县”可以共存等。同时,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过程中,还需要适时启动相关配套改革。具体包括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推进省以下分税制改革以及市制和县制改革等。
陈亮[5](2013)在《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83年开始的“市管县”体制在实施过程中显现出诸多弊端,对此,学术界提出了进一步的改革构想,其中占主流的就是“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本文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的综合性的研究,在梳理“市管县”体制的演变历程、实施效果、存在弊端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分析“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最后提出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若干对策。文章认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有助于突破“市管县”体制的束缚,有助于规范地方政府间关系,有助于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与此同时,“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有可能增大地方政府间的博弈,有可能导致新一轮县域冲突,为此,应充分认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系统性,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上述研究,对于丰富我国行政组织理论与政府治理理论,并对指导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斌[6](2008)在《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 ——以浙江省、市、县政府间关系为研究案例》文中认为本文以地方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从分析中国的权力结构和变迁轨迹入手,指出,中国的地方治理是一个政府权力调整与职能重新界定的过程,即治理权威在市场、政府和第三部门之间的分化和扩散,以及在政府体系内部通过行政权力和责任的下放来增进地方(下级)政府的积极性、灵活性、回应性,其实质是治理权从国家单中心主义向多中心化和多层次化的变迁过程。因此,地方治理是一种实践、一套规则体系,也是一种理念,其不仅要求在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确立起合作主义的政治框架,而且也应将上下级政府间关系纳入协商与合作的关系模式之中,走向府际治理。本文将研究对象聚焦于省市县政府间纵向关系,通过分析政府间权力配置与职能履行情况,指出当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面临困境的根源在于没有触动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行政管理体制,即没有调整和改革传统的权力结构,层级政府间权力配置滞后于各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政府间责权利不匹配,使得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着政府治理任务日益繁重和治理能力不足的困境。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间权力结构的变迁与政府角色的转变以及省市县政府间的权力配置模式、职能定位与治理工具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省市县政府间的治理机制,指出,在省市县政府间既有财政管理、项目审批、干部管理、绩效考核、信息沟通等一整套正式的制度安排,同时由于政府间正式制度的供给不足和低效率,使得政府间治理的非制度化现象十分严重。在研究案例的选择上,以浙江省、市、县三级政府间关系为主要案例,考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先后于1992年、1997年和2002年以及200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的经济强县扩权改革的制度背景和运作模式,分析浙江省管县体制的经济基础、财政管理体制、“强县扩权”政策体系、省管县体制的绩效和制度条件。同时,以2006年启动的浙江义乌市扩权改革试点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了扩权过程中政府间的利益博弈、角色差异和制度效应,探讨了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制度困境,即中国现行的行政层级体制和资源配置模式已经将地级市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制度化甚至法律化了,地方政府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着动力不足、权限不足甚至是合法性不足的多重困境。本文认为,优化省、市、县政府间关系必须从根本上调整权力在上下级政府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配置,构建多中心治理的格局,在政府间治理结构中更多地嵌入合作、沟通、协商机制,形成府际治理,改变命令—控制的单一行政模式,实现地方治理。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首先,政府间关系的重塑必须跳出行政权力在政府层级间纵向配置的传统思维,将权力配置放到政府—市场-社会的大格局中,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合理规约政府的治理边界,改变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中心治理格局,改革资源行政化的配置模式,在政府、市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地方治理。其次,要在改革行政层级体制,实行市县分治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政府间职责,确立以县为主体的地方公共服务供给责任体系,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政府间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包括政府间公共服务的财权配置机制、监管机制和评价机制。最后,还应优化区域发展的空间布局,调整省级行政建制,缩小省域行政范围;积极培育大城市,实施都市经济圈发展战略;加快乡镇体制改革,理顺县乡关系。
冯乐坤[7](2015)在《国有财产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研究 ——以地方所有权为视角》文中认为自继受前苏联公有制中的国有财产理论以来,我国国有财产范围不仅极其广泛,又遍及全国各地,因国有财产统一由中央作为统一主体进行具体管理也不现实,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国有财产一直存在着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权管理,中央与地方一直分享着国有财产的利益,各级地方对其直接支配的国有财产事实上已经处于享有所有权之实,但各级地方所直接支配财产仍然被视为国有,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不断发生,为此,在借鉴前苏联后期以及俄罗斯立法转而采纳对国有财产实行的中央与地方分别所有以及各主要国家所采纳地方所有理念的基础上,我国理应赋予各级地方对其直接管理支配的国有财产享有所有权。不过,我国地方所有是将部分国有财产主体从国家变更为地方,地方所有财产其实就是对国有财产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具体进行财产分权的结果,立法就应确定中央与各级地方之间对国有财产的具体划分标准,各级地方所有财产范围也就最终得以确定。然而,受各国行政区划所形成的各个地方均为地方所有权主体的影响,地方所有层级往往与地方层级具有对应性,地方所有权的形成其实就是以各国不同的行政区划制度为基础,既然我国目前行政区划所形成的地方层级实行三级或者四级模式,我国地方所有层级理应分为省级、地级、县级、乡镇级等层级,因现实中的我国地方层级处于变动之中,地方所有财产必然会面临在各级之间进行具体分割,具体分割标准理应予以明确。当然,未来立法在对地方所有财产规定的过程中,不仅要适用各级地方所有权平等、利益衡量的理念,也要采纳“一般+分散”的立法模式,即宪法、民法进行一般性规定的同时,相关单行法也应对其加以规定,尤其要允许各地方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形而对各级地方所有财产范围进行规定。
王吉平[8](2008)在《市管县体制改革取向探析》文中指出市管县体制在一定时期具有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合理性,发挥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管县体制暴露出许多的弊端。大多数人认为需要改革市管县体制,关于市管县体制改革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取向判断,一是维持并完善市管县体制,二是否定市管县体制,实行省管县体制,这两种主张都有不适之处。改革市管县体制,应当从调整行政区划层次入手,实行省——市——乡镇(区)——村的区划体制,这样,既有利于改善和发挥地级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又有利于理顺不同层级政府关系,提高行政效率。
王洪跃[9](2017)在《市管县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机理与局限性分析》文中认为城乡二元结构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构建一套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市管县体制的内涵可从两方面加以解读,一是反映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资源配置关系,二是反映了地级市政府与县级政府之间的权力配置关系。本文在分析权力对生产要素的流通与配置的影响基础上,分别从市管县体制两方面内涵出发,分析市管县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机理与存在的局限性。基于我国现实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行政权力引导城乡区域经济的生产要素流通与配置非常必要,而市管县体制能够在城乡之间搭建起制度联通平台,有利于调节城乡关系,进行城乡统筹规划,引导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流通与配置,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转变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然而,市管县体制也存在诸多局限性:市级与县级政府权责配置不合理、城乡建设评价机制存在缺陷、城市管辖幅度与其综合实力不匹配,以及地理条件的限制等,这些局限性因素限制了市管县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作用发挥,甚至加剧了城乡分化。因此,本文通过综合考量认为,市管县体制适合我国目前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虽然存在诸多的局限性,限制了其促进城乡一体化其目标的实现,对于市管县体制不应盲目废止,而应通过对其内在机制予以优化完善,使其更好地发挥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
张占斌,苏珊·罗尔[10](2012)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访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教授》文中研究说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我国进入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开展的一项重要改革。近十年来,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理论储备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各省区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了省直管县体制的不同模式。在"十二五"时期,促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理论升华和实践创新必将对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起到推动作用。
二、应进一步完善市管县体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进一步完善市管县体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1.1 现实意义 |
1.1.2 理论意义 |
1.2 地方制度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地方制度研究 |
1.2.2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地方制度研究 |
1.2.3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中国地方制度研究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1 现代化 |
1.3.2 行政区划 |
1.3.3 地方政府 |
1.3.4 行政建制 |
1.3.5 地方制度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样本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样本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理论 |
2.2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理论 |
2.3 中央与地方关系理论 |
2.4 行政区经济理论 |
第3章 世界若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制度变革 |
3.1 英国地方制度 |
3.1.1 英国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3.1.2 英国地方制度变革 |
3.1.3 二战后英国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
3.1.4 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经验 |
3.2 法国地方制度 |
3.2.1 法国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3.2.2 法国地方制度变革 |
3.2.3 二战后法国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
3.2.4 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国经验 |
3.3 德国地方制度 |
3.3.1 德国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3.3.2 德国地方制度变革 |
3.3.3 二战后德国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
3.3.4 现代化进程中的德国经验 |
3.4 美国地方制度 |
3.4.1 美国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3.4.2 19世纪早期美国新英格兰的地方政府 |
3.4.3 美国19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地方政府制度变革 |
3.4.4 美国大都市区的碎片化政府 |
3.4.5 现代化进程中的美国经验 |
3.5 日本地方制度 |
3.5.1 日本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3.5.2 日本地方制度变革 |
3.5.3 二战后日本的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
3.5.4 现代化进程中的日本经验 |
3.6 俄罗斯地方制度 |
3.6.1 俄罗斯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3.6.2 俄罗斯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
3.6.3 现代化进程中的俄罗斯经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地方制度沿革 |
4.1 地方制度的形成 |
4.1.1 夏、商时期 |
4.1.2 走向一统的周代分封制 |
4.1.3 东周行政区划的萌芽 |
4.2 县制沿革 |
4.2.1 县的机构与职能 |
4.2.2 县的幅员变化 |
4.2.3 县的数量变化 |
4.2.4 县的分等而治 |
4.3 县级以上地方制度沿革 |
4.3.1 秦、汉时期 |
4.3.2 隋、唐、宋时期 |
4.3.3 元代以来 |
4.4 县级以下地方制度沿革 |
4.4.1 秦、汉、晋、唐时期 |
4.4.2 宋至清末 |
4.4.3 民国时期 |
4.5 城市型行政建制的形成与发展 |
4.5.1 古代地域型行政建制中的城市管理(秦-唐) |
4.5.2 古代城市型行政建制的形成(宋-清) |
4.5.3 现代城市型行政建制的发展(民国时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地方制度改革 |
5.1 当前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5.2 政区层级演变 |
5.2.1 五级制时期(1949-1954年) |
5.2.2 三级制时期(1954-1958年) |
5.2.3 四级制时期(1958年至今) |
5.3 政府间职权调整 |
5.3.1 计划经济时期中央集权与下放的反复 |
5.3.2 改革开放初期的市管县 |
5.3.3 新世纪以来的扩权强县 |
5.3.4 强化乡镇管理权限的努力 |
5.4 市(镇)制改革 |
5.4.1 市建制类型 |
5.4.2 设市模式、标准与数量变化 |
5.4.3 市域内地方制度安排 |
5.4.4 镇制改革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特大城市-区域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以上海为例 |
6.1 直辖市地位的确立(1927-1949年) |
6.1.1 直辖市制初创时期(1928-1937年) |
6.1.2 汪伪时期(1937-1945年) |
6.1.3 解放前夕(1945-1949年) |
6.2 中共政权的建立与巩固(1949-1956年) |
6.2.1 增置大区建制 |
6.2.2 上海军管政府 |
6.2.3 基层政权的改造 |
6.3 计划经济时期(1956-80年代初) |
6.3.1 中央高度集权下的地方政府 |
6.3.2 市管县体制的实施及其影响 |
6.3.3 城乡二元政区结构中的飞地型建制 |
6.3.4 中心城区对郊县的“蚕食” |
6.4 改革开放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 |
6.4.1 郊区(县)乡镇体制的恢复 |
6.4.2 权力下放中的地方制度建设 |
6.4.3 中心城区蚕食式扩张的延续 |
6.4.4 城乡政区整合与整建制转型 |
6.5 本章小结——兼论上海市未来地方制度调整的可能 |
第7章 区域性中心城市市管县体制改革与创新——以漳州为例 |
7.1 行政区划沿革 |
7.1.1 皇权时期 |
7.1.2 “区-县(市)”体制时期 |
7.1.3 市管县体制时期 |
7.2 地方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1 非对称的行政区架构 |
7.2.2 典型“小马拉大车” |
7.2.3 治理格局的碎片化 |
7.3 影响地方制度改革的重大因素 |
7.3.1 建设海西经济区——国家战略 |
7.3.2 中心城市发展——经济因素 |
7.3.3 市县关系重构——体制因素 |
7.3.4 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因素 |
7.3.5 九龙江流域保护——生态因素 |
7.4 本章小结——兼论漳州市未来地方制度调整的可能 |
第8章 县域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以三业为例 |
8.1 行政区划沿革 |
8.1.1 县制时期 |
8.1.2 县级市时期 |
8.1.3 地级市以来 |
8.2 地方制度存在的问题 |
8.2.1 地方行政系统完整性缺失 |
8.2.2 部分基层政权辖区偏小 |
8.2.3 中心城区成长存在体制摩擦 |
8.2.4 基层政权权益配置碎片化 |
8.3 影响地方制度改革的重大因素 |
8.3.1 “世界旅游岛,三亚排头兵”——国家战略 |
8.3.2 维护南海权益的前缘基地——国防因素 |
8.3.3 中心城区辐射和带动功能的提升——经济因素 |
8.3.4 “小政府、大社会”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体制因素 |
8.3.5 北部山区三亚生态屏障的保护——生态因素 |
8.3.6 地名的文化认同和无形资产价值——文化因素 |
8.4 本章小结——兼论未来三亚市地方制度调整的可能 |
第9章 结论与余论 |
9.1 结论 |
9.1.1 中国当代地方制度的特点 |
9.1.2 中国当代地方制度的问题 |
9.1.3 中国当代地方制度的改革取向 |
9.2 余论 |
9.2.1 本研究的不足 |
9.2.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2)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 ——以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体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
二 国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 研究的难点、重点、基本方法 |
四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省直管县体制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概述 |
第一节 行政组织改革理论 |
一 扁平化管理原理 |
二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
三 边际效益理论 |
第二节 行政区与经济区相互关系理论 |
一 行政区与经济区的概念与区别 |
二 行政区经济原理 |
三 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原理 |
第三节 国外现行地方行政层级设置 |
一 国外现行地方行政层级设置的概述 |
二 国外现行地方行政层级设置对贵州省行政层级设置的启示 |
第四节 我国省直管县实践中总结的经验 |
一 湖北实施省直管县模式 |
二 重庆市实施直辖市直管县模式 |
三 浙江省实施省直管县模式 |
四 三省(市)省直管县模式的比较 |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层级设置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地方行政层级设置变迁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政府行政层级设置状况 |
一 建国初期地方行政层级实行四实二虚六级制 |
二 1954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地方行政层级实行三实一虚制 |
三 文化大革命期间地方行政层级实行四级制 |
第三节 我国现行地方行政层级设置状况 |
一 我国现行地方行政层级设置类型 |
二 我国目前行政区划设置的特点 |
第四节 贵州省行政层级设置的历史演变 |
一 新中国成立前贵州行政层级设置变迁 |
二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地方政府行政层级设置状况 |
三 当前贵州行政层级设置状况 |
第三章 贵州省地级行政层级对县域发展的作用 |
第一节 贵州省市管县体制对县域发展的作用 |
一 贵州省市管县体制概述 |
二 市管县体制对贵州省县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
三 市管县体制对贵州省县域发展的消极影响 |
四 改革贵州省市管县体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贵州省自治州体制的政治经济作用 |
一 自治州体制的含义及其类型 |
二 贵州省自治州体制的重要意义 |
三 继续完善贵州省自治州体制 |
第三节 贵州地区行政公署体制对县域发展的作用 |
一 贵州省地区行政公署体制的概况 |
二 地区行政公署体制对贵州省县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
三 地区行政公署体制对贵州省县域发展的消极影响 |
四 改革与完善贵州省地区行政公署体制 |
第四章 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体制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贵州县制和县域经济 |
一 贵州县制的历史变迁 |
二 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
三 贵州省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
四 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
五 大力发展贵州省县域经济 |
第二节 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体制的必要性 |
一 省直管县有利于减少贵州的行政管理层级、提高省县行政效能 |
二 省直管县有利于促进贵州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
三 省直管县有利于促进贵州省稳定和发展 |
四 省直管县有利于保障贵州省各族人民充分享受权利 |
五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要求实施省直管县体制 |
第三节 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的可能性 |
一 中央提出的新政策为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提供了政策保障 |
二 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贵州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提供了经济保证 |
三 政府职能的转变为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提供了制度保证 |
四 我国实施省直管县的成效为贵州实施省直管县提供了经验 |
五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提供了技术保证 |
第五章 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的有效路径 |
第一节 合理划分省县的行政权限 |
一 贵州省划分省县行政权限的法律依据 |
二 省县各级拥有的行政职权范围 |
第二节 明确省县的财政权限 |
一 财税体制改革是省、县政府职权划分得以实现的关键 |
二 完善省对县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
三 借鉴现有实施省直管县财政的省处理省、县财政权限的经验 |
第三节 适当扩大县的规模 |
一 我国实施强县扩权的成功实践 |
二 贵州省县域规模的现状 |
三 贵州省扩县的经验及应该采取的方法 |
第四节 加强省县行政机构改革 |
一 贵州省的省县行政机构设置现状 |
二 建立精简、高效的省县行政机构 |
第五节 完善群众自治组织建设 |
一 健全、完善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各项制度 |
二 健全、完善村委会的各项制度 |
三 认真落实自治组织的选举制度和监督制度 |
四 推行乡镇自治、实现乡镇社会转型 |
第六章 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体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一节 实行市(地级)县分治 |
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县级行政权力约束机制 |
第三节 建立适合县域发展的县级财政体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问题的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省制的含义 |
2.1.2 县制的含义 |
2.1.3 行政省直管县的含义 |
2.2 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的学理支撑 |
2.2.1 国家结构形式理论 |
2.2.2 行政区划理论 |
2.2.3 府际关系理论 |
2.2.4 层级与幅度关系理论 |
2.2.5 政府职能转变理论 |
第3章 当前我国推行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
3.1 推行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3.1.1 历史演变及其宪法的回归 |
3.1.2 城乡分治的客观规律 |
3.1.3 行政组织结构扁平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趋势 |
3.1.4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
3.2 推行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基本具备的有利条件 |
3.2.1 符合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动机 |
3.2.2 市管县体制在我国发达地区弊端凸显 |
3.2.3 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
3.2.4 交通运输条件的显着改善 |
3.2.5 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
3.2.6 学术界的理论成果与试点省份的经验借鉴 |
第4章 当前我国推行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条件尚未完全成熟 |
4.1 当前我国推行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的表现 |
4.1.1 行政区划相关的法制建设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
4.1.2 市管县体制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4.1.3 政府职能转变并未完成 |
4.1.4 设省模式不具有普适性 |
4.2 当前我国推行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的原因分析 |
4.2.1 市场经济不发达 |
4.2.2 社会自治不成熟 |
4.2.3 传统官僚制的制约 |
4.2.4 区域文化的深层次制约 |
第5章 国外减少行政区划层级改革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减少行政区划层级的改革实践 |
5.1.1 日本减少行政区划层级的改革实践 |
5.1.2 俄罗斯减少行政区划层级的改革实践 |
5.1.3 英国减少行政区划层级的改革实践 |
5.1.4 印度减少行政区划层级的改革实践 |
5.2 国外减少行政区划层级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5.2.1 行政区划层级结构扁平化 |
5.2.2 地方自治的发展为行政区划层级改革提供动能 |
5.2.3 遵循城乡分治的历史规律 |
5.2.4 严格依法进行行政区划的设立与改革 |
第6章 积极稳妥推进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 |
6.1 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原则 |
6.1.1 维护政治稳定的原则 |
6.1.2 行政层级与管理幅度相适应的原则 |
6.1.3 配套改革同步推进的原则 |
6.1.4 积极改革与渐进调整相统一原则 |
6.1.5 规范统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原则 |
6.1.6 改革创新性与历史继承性相一致原则 |
6.2 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
6.2.1 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 |
6.2.2 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与社会组织 |
6.2.3 建设现代理性官僚制 |
6.2.4 有序推进行政区划体制改革 |
6.2.5 严格依法推行行政区划体制改革 |
6.2.6 不断增强府际间的合作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目标、条件与路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 |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一、“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的主要观点 |
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的局限性 |
第三节 理论框架 |
一、主要概念 |
二、基本观点 |
三、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政府间关系理论 |
二、政府职能配置理论 |
三、政府层级理论 |
四、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
第五节 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三、研究工作的限度 |
第一章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动因与目标定位 |
第一节 “省、市、县”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一、“省分别管理城市和农村地区”体制 |
二、“市管县”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
三、“市管县”体制的松动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启动 |
第二节 推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客观因素 |
一、经济体制转型是“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根本动力 |
二、城市化加速是“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现实驱动力 |
三、政府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直接动力 |
第三节 推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主观因素 |
一、县级政府基于自身发展利益的选择 |
二、部分地级市的“甩包袱”心理 |
三、省级政府制度创新的动机 |
四、中央政府对改革“红利”的期待 |
第四节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 |
一、近期目标 |
二、终极目标 |
第二章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基础与条件 |
第一节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基础 |
一、必要的经济基础 |
二、有限的政府责任 |
三、有效的管理幅度 |
第二节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条件 |
一、市县关联度 |
二、地级市的经济实力 |
三、县域经济的发达程度 |
四、省级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 |
五、地域空间条件 |
六、人口规模与分布密度 |
七、交通与信息技术条件 |
八、管理者的能力 |
九、社会自治程度 |
十、改革共识与政策支持 |
十一、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典型试点省份改革现状与评估 |
第一节 河南省改革实践 |
一、背景介绍 |
二、改革运行情况 |
三、经验与问题观察 |
第二节 江苏省改革实践 |
一、背景介绍 |
二、改革运行情况 |
三、经验与问题观察 |
第三节 贵州省改革实践 |
一、背景介绍 |
二、改革运行情况 |
三、经验与问题观察 |
第四章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推进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难题 |
第一节 地方政府间利益格局面临重组 |
一、市县竞争与市县争利 |
二、“市刮县”变“省刮县”、“县刮镇”之忧 |
第二节 “以级定权”的权力配置制度面临挑战 |
一、县级政府的升级“冲动” |
二、市辖区借机扩充权限 |
第三节 地方政权体系面临重构 |
一、省、市、县政府机构的设置问题 |
二、区域司法体制重构问题 |
三、市级人大代表选举问题 |
第四节 条块矛盾制约改革前行 |
一、垂直管理体制对县级政权的肢解 |
二、垂直管理部门在改革中定位模糊 |
三、条块关系协调不畅 |
第五节 权力监督体系面临失衡风险 |
一、行政系统内部权力监督“真空”风险加大 |
二、行政系统外部监督渠道不完善 |
第五章 超越区划:“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思路转换 |
第一节 “区划导向”的现实表现 |
一、行政区与经济区的高度统一 |
二、行政级别与政府权力的高度统一 |
第二节 “区划导向”思维成因分析 |
一、“行政区经济”思维惯性 |
二、“职责同构”体制下的“从属型政府间关系” |
三、“以级别定权力”的权力配置模式 |
四、缓解省级政府管理压力的现实考虑 |
第三节 超越“区划导向”的必要性 |
一、经济区渴望突破行政区的束缚 |
二、层级调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发展困境 |
三、区划调整宜慎重 |
第四节 思路转换:“区划导向”到“功能归位” |
一、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合理定位 |
二、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的合理定位 |
三、纵向政府间关系的合理定位 |
四、市县关系的合理定位 |
第六章 综合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对策组合 |
第一节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需要明确的几点认识 |
一、财政“省直管县”与行政“省直管县”宜同步推进 |
二、“权力下放”要有节有度 |
三、谨慎调整县的行政级别 |
四、审慎调整行政区划 |
五、客观看待试点经验 |
六、避免设定“时间表” |
七、“省直管县”与“市管县”可以共存 |
第二节 破解“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难题的对策建议 |
一、重塑地方政府间利益格局 |
二、超越“级别”与“权力”的对等关系 |
三、重构地方政权体系 |
四、理顺条块关系 |
五、创新权力制衡机制 |
第三节 综合推进“省直管县”体制的配套改革 |
一、切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二、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 |
三、推进省以下分税制改革 |
四、启动市制与县制改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内关于“市管县”体制及其弊端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关于“市管县”体制改革思路的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意义的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改革思路的相关研究 |
1.2.5 国外关于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的相关研究 |
1.2.6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简要评论 |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基本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创新点 |
1.4.1 论文的基本结构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省直管县”体制的内涵及其改革的理论基础 |
2.1 “省直管县”体制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省直管县”体制的涵义 |
2.1.2 与“省直管县”体制相关的概念 |
2.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行政组织理论 |
2.2.3 政府治理理论 |
2.2.4 社会公平理论 |
第3章 “市管县”体制的实施及“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提出 |
3.1 “市管县”体制的界定及其演变过程 |
3.1.1 “市管县”体制的界定 |
3.1.2 “市管县”体制的演变过程 |
3.2 “市管县”体制实施的动因、方式及效果分析 |
3.2.1 “市管县”体制的动因 |
3.2.2 “市管县”体制的实施方式 |
3.2.3 “市管县”体制的实施范围 |
3.2.4 “市管县”体制实施的合理性和积极效果 |
3.3 “市管县”体制的弊端及其改革构想 |
3.3.1 “市管县”体制的弊端 |
3.3.2 “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构想 |
3.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提出 |
3.4.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3.4.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现实可行性 |
第4章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现状与总体成效分析 |
4.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现状 |
4.1.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实施与进展 |
4.1.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范围与模式 |
4.1.3 “省直管县”各模式所涉县(市)数目 |
4.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典型做法及总体成效分析 |
4.2.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典型做法 |
4.2.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总体成效分析 |
第5章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5.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1.1 本应下放的权力未得到落实 |
5.1.2 县级政府财权与事权难以匹配 |
5.1.3 地级市同省级政府间以及县级与县级政府间的博弈增大 |
5.1.4 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的工作难度均有所加大 |
5.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
5.2.1 “省直管县”同“市管县”两种体制的摩擦 |
5.2.2 干部管理体制中的政治晋升博弈 |
5.2.3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滞后 |
5.2.4 管理权限的下放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 |
5.2.5 县级行政监督与权力约束监督机制尚未健全 |
第6章 促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对策 |
6.1 明确“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原则与价值取向 |
6.1.1 明确“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原则 |
6.1.2 明确“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
6.2 科学界定省、市、县三级政府的权限与职责 |
6.2.1 构建有效政府 |
6.2.2 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 |
6.2.3 重新定位三级政府的职责 |
6.3 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 |
6.3.1 科学定位县、市、省三级政府的财政职能 |
6.3.2 健全地方税收体系 |
6.3.3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6.3.4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6.3.5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
6.4 提升县级政府执行力 |
6.4.1 准确界定县级政府执行力 |
6.4.2 科学认识县级政府政策执行流程的变化 |
6.4.3 转变县级政府治理理念并且优化县级政府工作机制 |
6.4.4 提升县级政府政策承接能力 |
6.5 完善相关综合配套改革措施 |
6.5.1 加快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 |
6.5.2 合理界定市、县行政级别 |
6.5.3 适度调整垂直管理体制 |
6.5.4 妥善做好人员分流工作 |
第7章 结论 |
7.1 “省直管县”体制是克服“市管县”体制弊端的改革构想 |
7.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加大地方政府间博弈 |
7.3 提升县级政府执行力有助于加快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程 |
7.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6)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 ——以浙江省、市、县政府间关系为研究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政府职能与政府间权力配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政府间关系研究的概况 |
1.2.2 国内政府间关系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的不足与本文的研究路径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
2 地方治理:分析视角与理论综述 |
2.1 治理与地方治理:内涵与特征 |
2.2 理解地方治理的两种纬度:横向的多中心治理与政府间的纵向分权 |
2.2.1 横向的多中心治理 |
2.2.2 政府间的纵向分权与治理 |
2.3 政府间关系与权力配置:基于中国背景的地方治理分析框架 |
2.3.1 地方治理的体制背景:行政主导型的层级控制结构 |
2.3.2 地方治理的多元主体:以公共权力为主导的治理主体 |
2.3.3 理解中国地方治理的几个关键概念 |
3 地方分权、职能定位与政府角色变迁 |
3.1 地方政府的职能配置与职能履行 |
3.1.1 地方政府职能配置:三种路径 |
3.1.2 地方政府职能履行:权力的合理配置 |
3.2 分权改革与公共权力结构变迁:地方政府角色变迁的制度背景 |
3.2.1 宪政秩序的变化 |
3.2.2 经济管理权限的下放 |
3.2.3 财政体制的变革 |
3.3 地方政府自主性的增强与角色变迁 |
3.3.1 制度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 |
3.3.2 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职能的强化 |
3.3.3 地方政府公共资源配置能力的提高 |
3.4 省市县政府的权力配置、职能定位与治理工具 |
3.4.1 省市县政府的权力配置 |
3.4.2 省市县政府的职能定位 |
3.4.3 省市县政府的治理工具 |
4 地方政府的科层结构与政府间治理机制 |
4.1 科层制与地方政府层级关系 |
4.2 省市县政府间的财政管理体制 |
4.2.1 省市县政府间的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
4.2.2 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运行成效及特点 |
4.3 省市县政府间的干部管理体制 |
4.4 省市县政府间的项目审批制度 |
4.5 省市县政府间的绩效考核和监督制度 |
4.6 省市县政府间的信息沟通和决策机制 |
4.7 省市县政府间公共资源配置 |
4.7.1 以转移支付为重点的财政资源配置 |
4.7.2 以先行试点权为重点的政策资源配置 |
4.7.3 以土地指标为重点的要素资源配置 |
4.8 科层制不足与政府间治理的非正式化 |
5 市管县体制:国内省市县政府间权力配置的一般模式 |
5.1 市管县体制的历史沿革 |
5.2 市管县体制的实现模式与效应 |
5.3 市管县体制的制度困境 |
6 渐进式的省管县体制改革:省市县政府间权力配置的浙江模式 |
6.1 省管县体制改革的浙江经验:制度变迁与特征 |
6.1.1 日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省管县体制的经济基础 |
6.1.2 不断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省管县体制的核心环节 |
6.1.3 积极实施"强县扩权"战略:省管县体制的权力结构 |
6.2 县域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省管县体制的治理绩效 |
6.3 浙江实施省管县体制的制度基础与条件 |
6.3.1 浙江的地理特征和交通状况适宜实行省管县的体制 |
6.3.2 浙江的行政区划适宜实行省管县的体制 |
6.3.3 浙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适宜实行省管县的体制 |
6.3.4 浙江相对合理的政府职能定位和政府规模适宜实行省管县体制 |
6.3.5 省级政府实行中心城市和强县经济并重的发展战略有效地平衡了市县之间的利益冲突 |
7 新一轮的县级政府扩权改革试点:以浙江义乌市为例 |
7.1 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与区域发展:理论阐述 |
7.2 义乌扩权改革的背景: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崛起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缺失 |
7.2.1 日益扩大的市场交易规模和国际化程度与经济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7.2.2 不断增加的外来人口和社会矛盾与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7.2.3 独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模式和不断扩大的制度创新需求与制度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7.3 扩权改革的过程:市县竞争、利益博弈与政府间角色差异 |
7.3.1 扩权改革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
7.3.2 改革过程与政府间角色差异 |
7.3.3 扩权改革的制度效应:市县政府间关系的变革趋势 |
7.4 走向省管县体制的制度困境:如何破解制度化利益格局 |
8 优化省、市、县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 |
8.1 目标模式:走向府际治理模式 |
8.2 域外经验:美国大都市区政府间关系的变革趋势 |
8.2.1 传统改革主义者与改革实践 |
8.2.2 多中心治理与改革实践 |
8.2.3 新区域主义的兴起 |
8.3 制度前提: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 |
8.3.1 完善市场机制,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8.3.2 积极培育非政府组织,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8.3.3 构建公共事务多元治理的制度规则,重塑政府运行机制 |
8.4 权力配置:以县为基础合理划分政府间职责权限 |
8.4.1 地方分权:政府改革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
8.4.2 改革政府层级体制,实行市县分治 |
8.4.3 确立以县为主体的地方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
8.5 制度配套:优化区域发展的空间布局 |
8.5.1 调整省级行政建制,缩小省域行政范围 |
8.5.2 积极培育大城市,实施都市经济圈发展战略 |
8.5.3 加快乡镇体制改革,理顺县乡关系 |
9 总结与探讨:政府间权力配置与中国的地方治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国有财产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研究 ——以地方所有权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主要概念说明 |
二、选题缘起 |
三、研究现状 |
四、选题价值 |
五、基本内容 |
六、观点创新 |
第一章 我国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与检讨 |
第一节 我国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 |
一、前苏联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及修正 |
二、我国建国前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与评析 |
第二节 我国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
一、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之流变 |
二、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之检讨 |
第三节 我国非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
一、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权的梳理与检讨 |
二、资源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
第四节 国有财产主体理论的评析与选择—以我国国有企业财产主体理论为样本 |
第二章 地方所有财产的法理证成 |
第一节 地方分权与地方利益保护 |
一、地方利益的多样化和独立性 |
二、地方分权、地方自治与地方利益 |
三、我国地方自治与地方利益之关系 |
第二节 地方责任的独立性 |
一、地方支出责任与地方责任的关系辨析 |
二、地方财政自主权与地方责任 |
三、地方债务的独立性 |
四、余论 |
第三节 原住民的利益保护与地方所有 |
一、原住民利益保护的法理基础 |
二、我国台湾地区原住民利益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
三、我国原住民利益保护之反思 |
四、我国原住民利益保护的立法路径分析—以矿产资源所有权为视角 |
五、结论 |
第三章 地方所有财产的层级分析 |
第一节 行政区划与地方所有的关系 |
一、域外主要国家行政区划层级之梳理 |
二、域外主要国家地方所有层级之梳理 |
三、行政区划与地方所有的关联性 |
第二节 我国地方所有层级的构建路径 |
一、省级地方的设置与省级地方所有的变动 |
二、地级地方的存废与地级地方所有财产的分割 |
三、乡镇级地方层级的存废与乡镇级地方所有的变动 |
第四章 地方所有财产的类型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所有的企业性财产 |
一、地方所有企业属性之界定 |
二、地方所有的企业性财产变动与地方利益的保护 |
三、各级地方划分企业性国有财产的规则 |
四、地方所有企业性财产的理论与实践—以银行股份制改革为中心 |
第二节 地方所有的财政收入 |
一、财政收入分权与地方所有 |
二、地方所有财政收入划分之基础 |
三、各级地方财政收入的重新分权—以设立地方税种为中心 |
四、各级地方之间的非税收入分权 |
第三节 地方所有的资源性财产 |
一、地方所有土地 |
二、地方所有矿产资源 |
三、地方所有水资源 |
四、地方所有森林资源 |
第四节 地方所有的行政事业性财产 |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财产范围之界定 |
二、行政事业性财产与土地、财政收入的关联性 |
三、各地方所有行政事业性财产之划分 |
四、地方所有行政事业性财产的理论与实践—以教育性财产为中心 |
第五章 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路径 |
第一节 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理念 |
一、各级地方所有权的平等性 |
二、地方利益的衡量性 |
第二节 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模式 |
一、国有财产的立法模式:梳理与评析 |
二、地方所有财产立法模式之梳理 |
三、我国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设计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文章 |
二、着作 |
三、博士论文 |
四、外文文献 |
(8)市管县体制改革取向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市管县体制运作的利弊 |
二、市管县体制改革取向的争论 |
1. 关于维持并完善市管县体制的分析 |
2. 关于取消市管县体制, 实行省管县体制的分析 |
三、市管县体制改革取向的探寻 |
(9)市管县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机理与局限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文献梳理与总结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四)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市管县体制的概况 |
(一)县、县级市、市辖区的内涵 |
(二)地级市的内涵 |
(三)市管县体制的内涵 |
(四)市管县体制的历史变迁 |
二、市管县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机理 |
(一)行政手段配置城乡资源的必要性 |
(二)以市政府作为统筹主体,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
(三)以城市为区域经济枢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
三、市管县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局限性 |
(一)市县政府间权责配置不合理 |
(二)绩效考核体系的不合理 |
(三)城市管理幅度与区位不合理 |
(四)地理界限阻碍了城乡间资源流动 |
四、市管县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优化路径 |
(一)增强县域发展自主权 |
(二)创新城乡建设考核体系 |
(三)培育副中心级城市 |
(四)培育新的地级市政区 |
总结及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访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一、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现实背景 |
二、借鉴历史与国外经验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 |
三、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利益再平衡 |
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取得的进展 |
四、应进一步完善市管县体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D]. 崔庆仙.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2]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 ——以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体制为例[D]. 张鼎良. 南京大学, 2011(12)
- [3]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理性研究[D]. 马珍妙. 湖南大学, 2016(03)
- [4]目标、条件与路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D]. 王雪丽. 南开大学, 2013(07)
- [5]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陈亮. 东北大学, 2013(07)
- [6]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 ——以浙江省、市、县政府间关系为研究案例[D]. 马斌. 浙江大学, 2008(12)
- [7]国有财产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研究 ——以地方所有权为视角[D]. 冯乐坤.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3)
- [8]市管县体制改革取向探析[J]. 王吉平.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9]市管县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机理与局限性分析[D]. 王洪跃. 吉林大学, 2017(09)
- [10]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访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教授[J]. 张占斌,苏珊·罗尔.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