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部成就不同的现实主义小说——《子夜》与《金钱》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僡蘐[1](2020)在《作家专论·文学现象·文学史建构 ——论孙中田的现代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孙中田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第二代学人的代表人物,从五十年代开始致力于现代文学研究,在茅盾研究、鲁迅研究、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色彩的诗学研究、文学史编纂等领域有突出的学术贡献。目前,学界对孙先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掘。本文通过对孙先生现代文学研究成果的细读,以及对孙先生与其他现代文学研究者的比较,将孙先生放置在现代文学学术史中评析孙先生的现代文学研究。同时,本文通过对孙先生进行的个案研究来以点窥面,对现代文学研究几十年来在社会、历史、文化进程中发生的变化加以探讨。论文主体共分为五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阐明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论题的研究现状、论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论文在论题的研究现状一节对论文的研究框架进行了说明,将孙先生的学术研究分为作家论、文学现象研究、文学史建构三个维度,三个维度紧密相连,层层递进,由点及面至体构成孙先生的学术研究世界。第一部分,“孙中田先生的学术历程”。本部分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简要介绍了孙先生的生平。“少年宏志:时代纷繁里潜心学业(1928-1950)”叙述孙先生的少年时代;“响应呼唤:百废待兴中重任在肩(1950-1980)”叙述孙先生在八十年代前的学术经历;“兼容并蓄:学术转型时融汇中西(1980-2000)”叙述孙先生在八十年代后到新世纪前的学术经历;“多元一体:学科交叉启学术新篇(2000-2015)”叙述孙先生晚年的工作与生活。论文的第二、三、四部分是论文的重点,从点、面、体三个角度完成对孙先生文学研究框架的建构。第二部分,“作家论:孙中田先生文学研究的基点”。本部分首先概述作家论的概念内涵与文学史意义,然后论述孙先生的作家论,认为作家论是孙先生的研究基点。其中,茅盾研究是孙先生作家论的核心,经历了从革命意识形态向历史与审美视角转换的过程;鲁迅研究是与孙先生的茅盾研究形成对照的重要维度。在八十年代前,孙先生的鲁迅研究与他同时期革命意识形态色彩浓烈的茅盾研究风格迥异,专注于审美品评。八十年代后,两者的研究方式变得相近,这从侧面体现出了时代社会背景对文学研究的影响。本部分还论述了孙先生对沈从文、戴望舒、穆木天等作家进行的研究,最后总结了孙先生的作家论从革命意识形态到审美视角解读的范式转换。第三部分,“文学现象研究:孙中田先生文学研究的‘面’”,论述孙先生的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与色彩的诗学研究。孙先生的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体现了亲历者的学术还乡倾向,孙先生是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的引领者与开拓者;孙先生的色彩的诗学研究则体现了孙先生强烈的学术个性,站在色彩学的角度回望文学,本质还是落在文学的审美特点上。第四部分,“文学史建构:孙中田先生独特的文学史观”,论述孙先生的文学史书写与孙先生的文学史观。受限于种种因素,孙先生参与编写的四套文学史都没有跳脱出革命意识形态的影响,与他理想中的“心灵史”有一定的距离。而从孙先生整体的文学研究来看,孙先生抱持着在多元互补的文学世界中从作家心理的视角去发掘文学价值的文学史观。另外,孙先生的研究风格偏向理性,孙先生心中的文学价值不仅包含审美价值,还包括着政治、历史、文化等多重价值。第五部分,“孙中田先生的学术贡献”,对孙先生在学科建设、史料研究、学术方法三个方面的学术贡献进行了总结。论文结语评述了孙先生在与其他学者的对比中彰显出的学术研究个性与共性,总结了孙先生文学研究整体上的稳健风格。论文附录列出了孙先生生平与创作大事记与孙先生指导的博士生名单及学术状况简介。
邵伯周[2](1983)在《两部成就不同的现实主义小说——《子夜》与《金钱》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子夜》出版不久,瞿秋白就肯定说这部小说"带着很明显的左拉的影响(左拉的‘L’ARGENT,——《金钱》)"①,但茅盾本人却一再加以否认。六十年代初他在答问时说:"不是受左拉《金钱》的影响"②,一九八○年又在《回忆录》中说:"我虽然喜欢左拉,却没有读完他的《卢贡·马卡尔家族》全部二十卷,那时我只读过五、六卷,其中没有《金钱》。"③评论家和作家本人的不同说法,哪一种更可信呢?
盛翠菊[3](2017)在《百年“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百年以来(1894—至今)的“乡下人进城”小说为研究对象,借由对核心文本的细读,尝试在百年以来乡土中国现代转型的历史视阈下,以现代性为切入点,对百年以来的“乡下人进城”小说书写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考察,在小说与社会历史背景双向互构的逻辑框架下展开研究,集中探讨中国的后发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在“乡下人进城”这一贯穿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小说创作母题之中的,其独特性何在,进而为中国后发现代性寻求一种新的阐释路径。本文试图对既有的研究模式进行突破和创新,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仅局限于文本内部的探讨,也把文本生成的历史语境、生产机制等外部因素纳入研究的范畴,在更为开放的语境和视野中探讨城乡迁移问题及其所体现的复杂的现代性。本文在行文中抓住每一阶段“乡下人进城”小说所呈现的总体特征,围绕几个核心文本展开讨论,重点放在进城乡下人因时间穿越和空间迁移所引出的诸种问题上,以此来透视这一阶段“乡下人进城”小说中独特的“现代性”书写。根据社会结构性因素变迁而导致的社会场域变化、文学的发展特点以及此类小说自身的创作情况不同,本文分现代文学阶段、建国后“二十七年”文学阶段、1980年代、1990年代以后和新世纪叙事变奏五个时段来展开论述:第一章是现代文学阶段(1894—1949)的“乡下人进城”小说研究。这一时段是自由“资本”社会,乡土中国的自然经济在西方外来资本的入侵下逐步解体,乡下人进城多为一种“向城求生”的行为。这一时段的“乡下人进城”小说处于自发书写状态,多为“乡村破产”的副产品,尚未形成潮流,因社会历史原因呈现出1930年代创作相对集中的状况,以两类创作为主,一类是1930年代“左翼”文学思潮影响下的政治、经济视域下的创作,茅盾的《子夜》《微波》、王统照的《山雨》、丁玲的《奔》、叶紫的《杨七公公过年》等小说当属此列。这些小说文本多借由城乡政治、经济的破产来揭示外来资本入侵的罪恶,呈现出“半殖民地”国家想象色彩。“左翼”之外,这一时段其它作家诸如老舍、沈从文、王鲁彦等的“乡下人进城”小说多秉持文化批判立场,旨在揭示城市资本对人性的侵蚀,城市在作家的笔下被塑造成人性的“地狱”。上述两类小说可谓殊途同归,共同呈现出审美现代性批判色彩。第二章是建国之后“二十七年”文学(1949—1976)阶段的“乡下人进城”小说研究。这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新政权面临的是一个“国家进城”的问题。这一时期的“乡下人进城”小说在国家话语规约下主要呈现为“干部”进城叙事和“招工”进城叙事两种故事模式,小说中的“城”也呈现出从“消费的城市”到“生产的城市”的变迁,两类叙事共同演绎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双城故事”。“干部”进城叙事着力批判的是“消费的城市”中“糖衣炮弹”对于“进城干部”的腐蚀,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复杂的阐释和批评机制就完整呈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干部进城”的焦虑。“招工”进城叙事则试图用“斯巴达”式的“生产的城市”来消弭“干部”进城叙事中对于“消费的城市”的焦虑。柳青《创业史》中徐改霞的进城就纠结着对“消费的城市”的焦虑,但这种焦虑很快被艾芜的《百炼成钢》、草明的《乘风破浪》等工业题材小说中的“生产的城市”所消弭,实现了“工业的疗救”。这两种进城模式的小说包含着一套符合国家社会转型的完整的叙事逻辑:“个人欲望”服膺于“国家意志”,这套逻辑见证了乡下人由“个体进城”到“国家进城”的历史变迁。此类小说正是以这种方式参与到对建国之初“农村包围城市”“接管城市”“建设城市”的“工业的中国”的总体性构想之中,对城市资本消费的审美现代性焦虑很快被社会现代性所取代,呈现出符合社会历史发展逻辑的现代性追求。第三章是1980年代(1977—1991)的“乡下人进城”小说研究。这一时段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乡下人进城为半自由的状态,体制因素尚未完全消除,“城乡二元体制”规约着此时进城的乡下人,陈奂生式“上城”故事和“高加林”式乡村知识青年进城故事是1980年代两种主要的进城模式。陈奂生式“上城”多为短暂行为,到城市购买日用品和出售农副产品是他们“上城”的原因,这种短暂的城乡迁移也同样让进城的乡下人“遭遇”了城市现代性,面对诸如城乡之间物质层面的巨大差异、城乡意识形态、城乡文化冲突等问题,小说中不无审美现代性批判意味。在“高加林”式乡村知识青年进城故事中,较之铁凝《哦,香雪》中香雪的“在乡望城”和路遥《人生》中高加林、贾平凹《浮躁》中的金狗的“城乡两难”,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进城更具“个体进城”的色彩,这种源自个体现代性觉醒而引发的进城符合1980年代由“改革开放”“城市化”“新启蒙”等时代话语所诠释的时代特征,也同样契合了社会现代性的发展逻辑。第四章是1990年代以来(1992—2007)的“乡下人进城”小说研究。市场经济大潮引发的“乡下人进城”热潮也同样引发了此类小说创作,这一时段的“乡下人进城”小说创作可谓是“众声喧哗”,创作主体和小说的数量都是前所未有的,已成为“表面上亚主流、实际上主流”的书写方式。“苦难叙事”“性别叙事”“乡村荒芜化”是这一时段此类小说持续关注的焦点,这些小说不同程度呈现出“问题小说”的特色,旨在揭露和批判。“苦难叙事”既关注进城乡下人必须面对的物质层面的生存困境,也不乏对他们因城市“他者”身份而引发的精神焦虑的关注。“性别叙事”在这一时段的小说中主要表现为乡村女性身体沉沦和乡村学子城市婚姻两种叙事模式,其中乡村女性的身体沉沦故事最为常见。在“苦难叙事”和““性别叙事”中,作家把现代城市想象成“罪恶之源”,这种城市想象实质上是一种“城市焦虑”,是作家对于现代化进程中诸多负面因素的反思和批判。“乡村荒芜化”的书写则是一种“乡村焦虑”,城市的现代化不仅带走了乡村的劳动力,造成了乡村的“三留守”问题,乡村的传统文化也随之“荒芜”,“即将消失的村庄”已成为作家的共同隐忧。这三类叙事都旨在问题的揭露和批判,为读者呈现出的是现代性狰狞的一面,带有强烈的现实介入意识,揭示了进城乡下人所面临的“进不去的城,回不去的乡”的生存困境,更多呈现出的是一种审美现代性的批判立场。第五章是针对2008年之后“乡下人进城”叙事变奏的探讨。国家层面的“和谐社会构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倡对当下“乡下人进城”小说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一阶段的“乡下人进城”小说既有“城乡融合”的“诗性”建构,也不乏阶层固化的隐忧。城乡融合的努力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城市乡村化的建构努力,乡下人的“进城梦”与城里人的“田园梦”通过“庄稼进城”这一叙事模式来完成,“寓言化”的书写最终实现了城乡融合的“诗性”建构;二是乡下人的城市融入,王安忆《骄傲的皮匠》中的小皮匠以骄傲与自尊赢得了城里人的尊重,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进城。这种“城乡融合”的“诗性”建构虽属“纸上构虚”,但其符合社会现代性的发展逻辑,是当下“城乡融合”的美好“愿景”。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东西的《篡改的命》、范小青的《碎片》触及的则是当下“乡下人进城”过程中“坚硬”的现实,诠释了“阶层固化”这一社会问题。这三篇小说与郝景芳的小说《北京折叠》共同勾勒出的是当下“城市新穷人”的“现在”与“未来”,小说在这一层面的叙事继续延续着此前几个阶段此类小说的审美现代性批判立场。本文在乡土中国现代转型的百年视域中,在小说与社会文化语境双向互构的逻辑框架下,把百年以来的“乡下人进城”小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把文学与文化研究相结合,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关注文本生成的多重历史文化语境,既重视对百年“乡下人进城”小说的整体性的、历时性的考察,又注重共时性的研究和具体文本的阐释;既在“史”的视野中对“乡下人进城”小说进行线性梳理,又在“论”的视野中对其进行理论提升与观照;挖掘不同时期进城叙事与中国城乡现代转型的互动关系,借此阐释中国的后发现代性在此类小说中的体现与流变,进而探究百年以来乡下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精神轨迹以及进城之旅艰难的原因。本文的研究为中国的后发现代性探寻了一条新的阐释路径,不失为文学社会学研究范式解决问题的一种新尝试,对于深入解读当代社会文化病症,对于深刻反思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社会、历史、文化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邓礼华[4](2007)在《传承神韵,独创经典——《子夜》影响研究一瞥》文中研究表明在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当中,现代文学史被片面认为是一部"模仿史"。从影响研究的视角出发,以传承与独创为文学维度,论述《子夜》与中、外文学作品影响研究的现状,对《子夜》的影响研究作一个简要的概述,以求还原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真实面貌。
周景雷[5](2004)在《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书在继承前辈学者或者同代人的茅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了六个角度,对茅盾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作了另一种梳理和解读,借助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文化和文学环境考察了茅盾的独特性存在。本文认为“独特性”用在茅盾身上,最能体现出他与现代文学的关系。它超越了通常人们所认识到的茅盾的文学和文化贡献,回归到文学和文化的构成当中。在本文的研究和写作里,既考虑到茅盾之成为茅盾的文化和心理背景,即纵向的构成关系,更要考虑到他在他那个时代的位置,即横向的构成关系,而这一点又是较好地理解茅盾的关键,所以本文主要地采取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在横纵差别的对比中考察茅盾的独特性。 在“茅盾与中国现代小说”一章中,本文并不是要研究茅盾对现代小说的贡献,而是想通过茅盾在这些小说中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来说明茅盾对中国的认识。女性形象、知识分子形象、资本家形象和农民形象是茅盾提供给我们的认识中国社会的四组人物系列,他们的奋斗与挣扎都深刻地表现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必然出现的人的生存状态,是茅盾对现代化的一种独特性理解。 在“茅盾与现实主义”一章中,本文回避了对茅盾现实主义理论体系和理论内容的综合阐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本文所要做的工作是考察茅盾的现实主义文学观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出现的可能性,甚至包括这些可能性的最终走向,因此作为对比,胡风和周扬的现实主义理论便也一并被考察了。 在“茅盾与左翼文学”一章中重点考察了茅盾的左翼文学观以及他对左联的皈依和超越,在这一点上最能表现茅盾的矛盾性。一方面茅盾对左翼文学(革命文学)进行了限制性的规范,使他超越在绝大多数的革命作家之上,表现了一个文学家的本位良知;另一方面他对左翼组织产生了无限依恋,是团结和组织左翼文学的重要一翼,他对左翼文学的深刻影响正在这里。 “茅盾与现代文学评论”应该包括三方面,即作品论、作家论和文学史论。作品论前人多有研究,故未再论及;而作家论是茅盾文学评论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文体,在研究上似乎已有定论。但本文提供了另一种角度,确定了茅盾三段论式的作家论模式,这样可能更符合茅盾的动态思维走向。文学史论是茅盾现代文学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点又是此前茅盾研究中较少涉及的。实际上现代文学史甚至是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很多方式方法都是沿着茅盾的思路走下来的,只是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较详细地梳理了茅盾的文学史观念和文学史写作传统。 茅盾在现代文学史上作为一名大家,与其他文学家的关系是广泛而复杂的。他游历甚广,所涉作家甚多。有的给予茅盾影响很深,有的被茅盾影响很深。但如果要综合论述必定会篇幅冗长,故在“茅盾与中国现代作家”一章中,本文选择了与茅盾有密切关系的鲁迅、瞿秋白和郑振铎三人,分别代表了思想性、政治性和文学性,构成了一种立体的现代文学状态,将茅盾置身其中,考察茅盾与现代文学的深刻关系。 在最后一章中,讨论了茅盾创作的中外文化渊源,这是茅盾创作的底蕴,也是他与现代文学间的基本关系。
邵伯周[6](1983)在《两部成就不同的现实主义小说——《子夜》与《金钱》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子夜》出版不久,瞿秋白就肯定说这部小说"带着很明显的左拉的影响(左拉的"L’ARGENT"——《金钱》)"①。但茅盾本人却一再加以否认。六十年代初他在答问时说:"不是受左拉《金钱》的影响"②。一九八○年又在回忆录中说:"我虽然喜欢左拉,·却没有读完他的《卢贡·马卡尔家族》全部二十卷,那时我只读过五、六卷,其中没有《金钱》。"③评论家和作家本人的不同说法,哪一种更可信呢?本文试作一比较研究。一让我们先考察一下左拉的自然主义创作理论以及茅盾与左拉
赵婉孜[7](2009)在《托尔斯泰和左拉的小说与《子夜》的动态流变审美建构》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上世纪30年代的"扛鼎"之作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史诗性的建构,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与西方文学有着多维复杂的关联。本文拟从托尔斯泰和左拉的思想、创作与茅盾《子夜》的诞生,在作家世界观、思维方式、生活取向、作品构思及其它艺术手段的比较分析中,尝试探讨中国新文学对外国文学的动态流变式的借鉴、吸取和创造的审美建构方式,以期概括中外文学关系中某些可供借鉴的共通性。
黄金[8](2020)在《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特质,产生中心与边缘、都市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商业体制与文学场域、区域与整体等多重权力关系与复杂矛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化领域中进行着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文学实践。而消费文化语境的限定,不仅仅是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当作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商业语境作为一种境遇现实,观察消费文化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和接受产生的深刻影响。基于此,论文将从香港边缘状态的呈现、异化主题的延伸与小说的跨界实验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精神思想及形态特征,并追寻其在香港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广义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理论谱系、美学特色及相关主义之间的关联,简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的关键特质及个中联系,并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选题价值、框架思路进行总括性的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前两章通过香港文学生态环境的探讨和地域文化的比较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后三章结合文本细读展开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作出整体描述。从香港商业化的文学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奉行坚守严肃文学品性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一直以来都在以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艰难生存。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也在不断调适自我,试图在文学理想、市场趣味和公共规则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香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接受过程与西方同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存在一定时差,香港现代主义经过现代化、本土化、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呈现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因此,对于香港现代主义整体的内涵与性质便容许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理解。除此以外,中西文化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赋予香港文学“混杂”的特质,在此情境中发展起来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既有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反思。第二章从香港的“边缘”状态及其独特价值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互动交流。依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发生的时间线索,可以得到一条完整、连续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路线,而香港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革命中的一次高峰。香港不仅在传统断裂的特殊时期接过了文学薪火,承担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在不同地区间发挥了不可小觑的转承枢纽作用。在此意义上,香港文学的意义不能仅以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作僵化论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存在相对性和变化性。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地理版图中,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经验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和转化,也有文学内部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比较上海与香港、香港与台湾的异同,可以看到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文化环境与风俗人情等文化因素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学表现与个性。第三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主要探索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思想精神。从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不同代际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特性,崛起于50年代的刘以鬯、昆南、马朗等是香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后的“资深一代”、“中生代”与“新生代”作家,每一代作家的书写都不同程度地对前代进行拓展延伸,也有反省和创造。章节内分别选取刘以鬯、西西、董启章、潘国灵作为四代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意识与历史精神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现代主义书写旨趣与方式的演变以及作家思想观念上的突围与超越。第四章围绕现代主义的“异化”主题,讨论都市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异化的现代城市,承受着由物质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疏离感,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因其开放多元的历史传统而具有文化包容性。作为亲历异化的都市人,作家借助作家形象的塑造进入城市言说,同时还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们群体性地在都会情境中经历迷失,也从中探求自我拯救之路。异化造就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景观,从病态的市井男女到纷繁庞杂的物质,都可以见到现代文明病影响下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物化逻辑之下“人”与“物”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和解的矛盾关系。此外还探讨了殖民环境影响下港人历史观念的异化问题,香港现代主义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断裂的殖民记忆和疏离的历史意识。第五章主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对通俗文学的跨界影响。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很注重发掘个人的内在意识世界,表现人类颓废虚无、荒唐放纵等负面心理倾向,导致了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家的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关于“真实”与“虚构”的争论。但从现代主义作家具体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来看,他们不仅没有割裂写实与虚构的联系,还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现实存在与现代、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融汇。此外,香港现代主义很注重叙述形式、技巧和结构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作家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文体的越界探索了文学表达的多种可能。现代主义不仅在吸引着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作家也产生影响,从古龙小说可以看到存在主义与武侠文学的融合,这种尝试使通俗小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语部分重申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并探讨了现代性的书写方向。从一般的现代性意义来说,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精神上,都在实现向传统反叛、与传统决裂的目标,从具体的实践成果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香港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优势与缺失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构建起多元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风格,其现代性书写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接下来面对现代性书写如何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无论是倡导回到“以人为本”的“多元现代性”理论,还是面向未来的“重写现代性”,都颇具启发作用,香港的现代性书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王丹[9](2016)在《1930—1945年都市小说中的建筑书写》文中研究指明建筑,是建筑物及其附属物的总称。在1930—1945年的都市小说中,建筑是频繁出现的文本意象,这些建筑意象促成了都市小说中的建筑书写。15年是个不短的时间范畴,但由于建筑书写群体性与个体性的融合,15年的建筑书写又并不是很大的文学范畴。本文主要将建筑书写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新感觉派小说中的建筑书写,主要集中在论文的第二章;新感觉派小说中的建筑具有公共性、流动性、西式化、堆积化等特点,其建筑书写主要传达现代性及其领域下的消费文化、颓废主义。建筑成为新感觉派作家展现都市上海的契机,化解了都市上海与文本上海间真实与创作的界限,虚虚实实难以分清。建筑书写将文学、文化两个领域融合于一体,使得新感觉派小说中的建筑书写带有双重涵义。第二类是左翼色彩小说中的建筑书写,主要集中在论文的第三章;这部分很明显地将西式建筑与亭子间划下了界限,西式建筑书写具有群体性的表现功能,作家借助西式建筑展现的经济性、复杂性,西式建筑的霸权象征,人物生存的颓废状态等,展开批判,西式建筑成为左翼批判的论据和论证,西式建筑也升华了作家的无产阶级思想。亭子间是建筑书写的个体性表现,作家以亭子间为窗口,还原亭子间背后贫与凡的生活状态,知识分子自身抑与扬的精神求索,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在亭子间味味俱全,亭子间成为一代知识分子精神历程的见证者。西式建筑是观览别人的风景,带有嫉妒和批判的心理。亭子间是自己真实的写照,具有相知相惜的真实感。总体上,左翼色彩的建筑书写将文学与政治融合,且强调建筑的政治意义。第三类是张爱玲、苏青小说中的建筑书写,主要集中在第四章。这一类的建筑主要是公馆、公寓的书写,公馆书写传达出遗老遗少的僵尸气息和末日空间,公馆被公馆中的人物染上鸦片味、灰色调,就像一张张黑白片。公寓是女性逃离旧家庭,寻找新生的居住地,因此具有早期女性主义的象征,也暗含女性理想的期盼。公寓,接纳了“叛逆”的女性,也见证了独立女性生存的艰辛与不易。这三类建筑融合在一起,弥补了15年的时间错觉,缩短了文学的范畴。涉及建筑的小说很多,但有意地进行建筑书写的小说却不是很多,本论文在第一章对都市小说与建筑书写的详细情况进行了叙述,最后一个章节着重于对本时期作家建筑书写的原因探索,是对本时期作家建筑书写的深层追问,进而突出本时期都市小说建筑书写的刻意性。
张德强[10](2018)在《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文中提出本文以夏济安着作《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1968年)及本书中文版(2015年)、《夏济安选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夏济安选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版)、《文学杂志》(1956-1960)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对三卷本《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以及夏氏其他未结集中英文着作的研究,考察了这些文本中作为中心问题的左翼文学观和左翼作家论;同时对夏济安着作中隐含的现代文学史观和独特的文学研究方法加以梳理。本文首先关注的是,在“西潮”冲击与传统余响的历史背景下,夏济安在思想和立场上呈现的西化倾向与保守性;而“疏离的知识分子”的边缘性和萨义德《知识分子论》意义上的“业余性”,又使他在人生选择上“一再流亡”。与五四前辈共同面对着相似的“感时忧国”的文化处境,使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在其现代文学研究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责任感与对现代左翼作家在批判之外的认同感。而在文学研究方法上,与五四先辈关于“世界文学”的认知类似,夏济安的比较文学视野更多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纳入到世界文学的范畴中。他用于研究现代作家作品的比较文学方法,注重文学原型上的相关性、文学类型上的相似性与文学风格上的同源性。其次,对夏济安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贡献,本文尝试从他的写作和编辑活动中梳理出几个比较明确的线索。通过将夏济安置于与五四先辈和大陆同行的文学史写作活动的对比中,展示其现代文学史观中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忽略的边缘性作品艺术价值的发现,以及其文学史叙述中鲜明的个人性。同时,还具体分析了夏济安现代文学史建构模式的心理学色彩与开放性特征。这种心理学色彩体现为他以“卑劣错综”为比喻性的架构,来解释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应对“西潮”产生的心理纠葛;夏济安将之应用于左翼作家研究,作家精神史研究因之成为《黑暗的闸门》一书的论述重心。而夏济安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特征一方面表现为:他的文学史研究与五四和大陆主流文学史叙述场域间的对话性,对后者既有认同也有辩驳;另一方面,这种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也体现在对50年代《文学杂志》的编辑与同时期文学批评活动中,夏济安不是把现代文学视为一个已经历史化、知识化的封闭传统,而是将五四以来开创的现代白话文学看成一个有待完善的开放性传统,他通过一系列带有探索性的编辑和批评实践,推动现代文学传统的写实主义一脉在台湾地区的延续和发展。最后,本文集中分析了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完成的以《黑暗的闸门》为代表的英文论述,关注重点在于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中着力最深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力图摆脱对已经是昨日黄花的政治立场探讨,将研究重心放在夏济安的左翼文学运动叙述模式及其对左翼作家精神史的关注上,这可说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较为鲜明的两个特征。本文也会论及美国区域研究的学术框架在课题选择和立场表达上对夏济安构成的影响,这也造成了他论证过程的“客观”与结论的不免“武断”间的矛盾性症候。作家精神史研究,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本文以夏济安的瞿秋白研究和鲁迅研究为例,具体分析了夏济安带有心理学色彩的学术视角和叙述模式。夏济安对瞿秋白“软心肠”(tenderhearted)文人气质的认识,是借鉴自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个体性格气质的划分法。夏济安将之借用为建构自己瞿秋白叙述的结构性支撑,将瞿秋白置于一个二元对立的心理学场域中,通过对其传记材料和早期创作的文本细读,结合对《最后的话》等材料的解读,来凸显其“文人化”、“软心肠”的一面,从而描述出一个内心始终处在激烈的矛盾与焦虑中的左翼作家形象。夏济安的发现既有其创见也不免对瞿秋白的革命家一面有所忽略。本文对夏济安的鲁迅研究,着眼点在于对身处特殊历史时期,其相对中西同行表现出的独特文学史眼光、与对艺术家鲁迅形象的“发现”与描述的分析。从文学史和思想史角度,夏济安认为“如果把五四运动看作除旧布新的群众运动,鲁迅的确不能作为真正的代表人物”,而将其文学上的创作倾向归于20世纪的世界文学视野下的现代主义。在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的关系上,值得关注的是,夏济安在《黑暗的闸门》中对于鲁迅杂文文学价值的重视程度,其实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逐渐提高的。他早期论述中对鲁迅文学生命结束于1926年的说法,在《鲁迅作品的黑暗面》等文章中其实有所修正。与一般对于鲁迅作品的思想性阐释不同,夏济安对鲁迅杂文的探讨更多是从艺术家个人趣味这一角度出发,同时也注意到其中隐含的带有心理学意味的时代性症候。
二、两部成就不同的现实主义小说——《子夜》与《金钱》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部成就不同的现实主义小说——《子夜》与《金钱》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作家专论·文学现象·文学史建构 ——论孙中田的现代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
1.孙中田先生的三个学术维度 |
2.研究孙中田先生的文献概况 |
(三)论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1.论题的创新点 |
2.论题的研究方法 |
一、孙中田先生的学术历程 |
(一)少年宏志:时代纷繁里潜心学业(1928-1950) |
(二)响应呼唤:百废待兴中重任在肩(1950-1980) |
(三)兼容并蓄:学术转型时融汇中西(1980-2000) |
(四)多元一体:学科交叉启学术新篇(2000-2015) |
二、作家论:孙中田先生文学研究的基点 |
(一)作家论的概念内涵及其文学史意义 |
(二)孙中田先生作家论研究的核心:茅盾研究 |
1.革命意识形态下的茅盾研究 |
2.历史与审美视角下的茅盾研究 |
(三)与茅盾研究形成对照的重要维度:鲁迅研究 |
(四)对沈从文、戴望舒、穆木天等其他作家的研究 |
(五)范式的继承与转换:从革命意识形态到审美视角解读 |
三、文学现象研究:孙中田先生文学研究的“面” |
(一)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亲经历史的在场阐释 |
1.地域文学研究的历史及文学史意义 |
2.孙中田先生的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
3.东北沦陷区文学的引领者与开拓者 |
4.文化还乡:孙中田先生的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
(二)色彩的诗学研究:张扬个性的双重奏唱 |
1.新世纪跨学科研究文学的历史及文学史意义 |
2.孙中田先生的色彩的诗学研究 |
3.对于跨学科研究文学的启示 |
4.大音希声:孙中田教授的色彩的诗学研究 |
四、文学史建构:孙中田先生独特的文学史观 |
(一)时代浸染下的文学史书写 |
(二)多元互补与作家中心的文学史观 |
五、孙中田先生的学术贡献 |
(一)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 |
(二)现代文学史料研究的先行者 |
(三)学术方法与理念的探索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孙中田先生生平与创作大事记 |
(二)孙中田先生指导的博士生名单及学术状况简介 |
后记 |
(3)百年“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对象与范围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与逻辑框架 |
第一章 向城求生:现代阶段的“进城”叙事 |
第一节 “半殖民地”国家想象:政治、经济视域下的“进城”书写 |
一、城乡的溃败:“资本”的渗透与占据 |
二、向城求生:城市“黄金梦”的追逐 |
三、“子夜”式进城:“都市逻辑”下乡村的溃败 |
四、“进城”背后:政治权力运作机制的彰显 |
第二节 人性的“地狱”:文化批判视域下的“进城”书写 |
一、女性启蒙的失败:阿毛的都市“白日梦” |
二、祥子的堕落:“市民化”努力的虚妄 |
三、城市陷落:“李妈”们进城之后 |
结语 |
第二章 “双城”故事:“二十七年”文学中的“进城”叙事 |
第一节 “干部”进城叙事:由《我们夫妇之间》说起 |
一、故事层面:小说之于现实 |
二、现实层面:现实之于小说 |
三、婚变叙事:“小资”干部堕落记 |
四、“沉沦”叙事:陷落于“干部思想改造所” |
第二节 “招工”进城叙事:从“消费的城市”到“生产的城市” |
一、工业的“疗救”:从“消费的城市”到“生产的城市” |
二、如何选择:“物质享受”抑或“工业建设”? |
三、“情爱”叙事:城乡纠葛背后 |
四、“进城”的阻滞:“城乡二元体制”的建构 |
结语 |
第三章 文明的召唤:1980年代的“进城”叙事 |
第一节 陈奂生式“上城”故事:1980年代初期的“进城”叙事 |
一、如何“进城”:一个“轻快”又“沉重”的话题 |
二、“上城”之后:遭遇“现代性” |
三、城乡之间:差异叙事 |
第二节 当“青春”遭遇“远方”:1980年代乡村知识青年“进城”三部曲 |
一、在乡望“城”:“五彩缤纷的一分钟” |
二、城乡两难:“城乡交叉地带”的故事 |
三、城乡关系:“这些人”与“那些人” |
四、远行梦:“现代性个体”觉醒 |
结语 |
第四章 城乡两难:1990年代以来的“进城”叙事 |
第一节 苦难叙事: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想象 |
一、生存苦难:城市就业困境 |
二、以“公正”之名:城市“伤害” |
三、城市“创业梦”:“他者”之难 |
第二节 性别叙事: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想象 |
一、女性叙事:被消费的“身体” |
二、“凤凰男”与“孔雀女”:另一类“性别想象” |
第三节 乡村荒芜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想象 |
一、“空虚”的家:留守妇女问题 |
二、忧伤的花季:留守儿童问题 |
三、孤独中的守望:留守老人问题 |
四、即将消失的村庄:留守村庄问题 |
结语 |
第五章 “融合”与“固化”:新世纪“进城”叙事变奏 |
第一节 “诗性”建构:另一种城乡叙事 |
一、“庄稼”进城:城市乡村化的想象性建构 |
二、在现实中坚持虚构:另一种向度叙述城乡 |
第二节 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阶层固化的隐忧 |
一、高考进城:知识能否改变命运? |
二、“穿越”进城:“篡改”能否改变命运? |
三、缘何进城:反抗绝望 |
四、城市生活:“新穷人”的“贫困” |
结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研究文本 |
附录二: 小说文本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传承神韵,独创经典——《子夜》影响研究一瞥(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结语 |
(5)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茅盾与中国现代小说 |
第一节 历史想象与三部曲叙事 |
一、 革命与爱情的相互转换 |
二、 资本化的痛苦与必然 |
三、 无根基时代的自我安慰 |
四、 现代化进程的颓败线 |
五、 学生时代的苦闷与追求 |
六、 悬在琴弦上的灵魂与良知 |
第二节 叙述主体与知识分子 |
一、 知识的品格与分化 |
二、 坚守、逃离与突围 |
三、 启蒙派与现代派的承接 |
第三节 社会学女性与文学预设 |
一、 女性与时代关系的误读 |
二、 女性形象的多重资源 |
三、 女性观支撑的文学观 |
四、 革命+恋爱的人类学意义 |
第四节 现代性的的残酷与必然 |
一、 由共处走向对立 |
二、 日常性中的浪漫与残酷 |
三、 乡土文学的地域形态 |
四、 新形态与文化英雄 |
第二章 茅盾与现实主义 |
第一节 流变中的扬弃与可能 |
一、 生成语境和霸权企图 |
二、 文学功利主义的强化 |
三、 浪漫色彩的遮蔽 |
四、 真实性的不断虚化 |
第二节 从三种倾向到三足鼎立 |
一、 方法与立场间的紧张关系 |
二、 三选一的心理与思想底蕴 |
三、 三个方向与三种命运 |
四、 关于周扬给茅盾一封信的附录 |
第三章 茅盾与中国左翼文学 |
第一节 左翼的源流与茅盾的界定 |
一、 深层资源与必然性演进 |
二、 凌乱的高调色彩与整饬 |
三、 界定而非倡导的革命文学论 |
第二节 茅盾对左联的皈依与超越 |
一、 政治皈依和心理补偿 |
二、 尴尬处境的调停与维护者 |
三、 两个纠缠的传统与两种形态 |
第四章 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评论 |
第一节 茅盾与现代文学史论 |
一、 五四资源和文化派、启蒙派及政治阐释 |
二、 鲁迅的凸显和低调性的政治思考 |
三、 高调回归与文化--政治--文化模式 |
四、 政治分期及时间段的巧合 |
五、 从个人特色到文学史传统 |
六、 启蒙立场与两种主题 |
第二节 茅盾与中国现代作家论 |
一、 共生环境中的批评模式 |
二、 总结文学研究会的写作意图 |
三、 主体的自信与规范的可能 |
四、 从三段论中看互动关系 |
第五章 茅盾与中国现代作家 |
第一节 茅盾与鲁迅 |
一、 左右文坛的四次重大合作 |
二、 从心灵契合到精神阐释 |
第二节 茅盾与瞿秋白 |
一、 政治同盟与文学同道 |
二、 两种文本和一种心态 |
第三节 茅盾与郑振铎 |
一、 起势:从北京到上海 |
二、 造势:从上海到北京 |
第六章 茅盾与中外文化渊源 |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资源性积淀 |
一、 地域文化与性格养成 |
二、 传统文化与文学道路 |
第二节 外来文化的改造性建构 |
一、 西方文化的方法性补充 |
二、 俄国文化的观念性内置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托尔斯泰和左拉的小说与《子夜》的动态流变审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8)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未竟的现代 |
一、“现代”的内涵与外延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动机、方法与框架思路 |
第一章 文学生态的多元发展 |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绝境逢生:资本规则下文学的发生与承续 |
第二节 文学转向的岔口: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并置 |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自省:于中西“之间”及“之外”的本土 |
第二章 “边缘”状态的复杂呈现 |
第一节 一场悄然的中国“文学革命” |
第二节 香港的“边缘”之名 |
第三节 香港对上海的文化反思与超越 |
第四节 香港与台湾的文学互动与想象 |
第三章 曲折的回旋:价值观念的代际更迭与体认差异 |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呼喊:香港现代主义先驱的意识自省与欲望批判 |
第二节 主体性的建构:资深一代作家的本土凝视与文化复归 |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另类书写:中生代作家的压抑经验与末世情结 |
第四节 重返存在的诘问:新生代作家的生存体悟与危机意识 |
第四章 抗争与认同:异化主题的基本架构与扩展延伸 |
第一节 书写的起点:异化的城与人 |
第二节 自我的指涉:从迷失到救赎 |
第三节 “物质”的美学:“物化”与“化物” |
第四节 历史的焦虑:从断裂到自适 |
第五章 求新立异:形式文体的先锋实验与跨界探索 |
第一节 理念的争论:写实与虚构的界限 |
第二节 技艺的突破:文本的形式探险 |
第三节 与俗文学的融合:存在与写意的武侠世界 |
结语 现代性的多重意义与重新书写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1930—1945年都市小说中的建筑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一章 都市小说与建筑书写 |
第一节 都市与都市小说 |
第二节 本时期的建筑书写 |
第三节 建筑书写对都市小说的影响 |
第二章 乌托邦城市:新感觉派小说中“公共”建筑的现代性书写 |
第一节 摩登:现代主义的表达 |
第二节 消费文化:以百货大楼为首的象征表达 |
第三节 颓+荡:建筑书写下的病态色调 |
小结 |
第三章 政治话语下的批判:左翼建筑书写下的写实解剖 |
第一节 以茅盾、蒋光慈为代表的西式建筑书写下畸形都市批判 |
第二节 亭子间书写的精神找寻:政治话语下贫、凡、抑、扬 |
小结 |
第四章 离家与筑家:张爱玲、苏青“私人”建筑的两重书写 |
第一节 公馆:灰色空间与末日象征(离家) |
第二节 公寓:自己的园地——女性试图寻找自我的凭证(筑家) |
小结 |
第五章 都市小说中建筑书写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新感觉派的现代性模仿 |
第二节 左翼的无产阶级革命呐喊 |
第三节 张爱玲、苏青等“饮食男女”作家的生存反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与问题意识 |
第二节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潮”影响下的人生与世界文学眼光 |
第一节 “西潮”背景与传统影响 |
第二节 动荡的学术生涯与独特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独辟蹊径的现代文学史观与编辑实践 |
第一节 身处边缘的“业余”文学史书写 |
第二节 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关怀重点 |
第三节 《文学杂志》对现代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章 精神史角度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 |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叙述模式 |
第二节 “软心肠”与“二元性”:瞿秋白研究 |
第三节 时代性焦虑下的“黑暗面”:鲁迅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小说中的梦境解析——《西游补》 |
后记 |
四、两部成就不同的现实主义小说——《子夜》与《金钱》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作家专论·文学现象·文学史建构 ——论孙中田的现代文学研究[D]. 王僡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两部成就不同的现实主义小说——《子夜》与《金钱》的比较研究[A]. 邵伯周. 茅盾研究论文选集(下册), 1983
- [3]百年“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研究[D]. 盛翠菊. 扬州大学, 2017(10)
- [4]传承神韵,独创经典——《子夜》影响研究一瞥[J]. 邓礼华.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7(05)
- [5]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D]. 周景雷. 复旦大学, 2004(01)
- [6]两部成就不同的现实主义小说——《子夜》与《金钱》的比较研究[A]. 邵伯周. 茅盾研究(第一辑), 1983
- [7]托尔斯泰和左拉的小说与《子夜》的动态流变审美建构[J]. 赵婉孜. 中国比较文学, 2009(02)
- [8]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黄金. 浙江大学, 2020(07)
- [9]1930—1945年都市小说中的建筑书写[D]. 王丹. 江苏师范大学, 2016(01)
- [10]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D]. 张德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