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是关键 管理出效益——对华新营养食品厂经营情况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李占魁[1](2010)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这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来说尤为重要,临夏是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和四大门宦发源地,在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2千多万穆斯林当中,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临夏地区的经济发展超越了本身,具有跨区域影响和全国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综合采用实地调查研究方法、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历史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临夏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归纳出解决临夏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及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及操作性。全文共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研究概况。正文共有八章。第二章总结了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理论及西部民族省份近年来某一特色经济领域内超前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以后的七章着重分析了临夏特色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及临夏特色经济发展,原则与战略,并对临夏农业特色经济、旅游特色经济、商贸特色经济、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则、思路、方向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战略发展模式。对特色经济与国家扶持、特色经济与基础教育做了探讨。
安定[2](2005)在《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较少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学术界的重视,然而它们却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中,集中地凸现着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冲突。对其现实困境及走出困境的出路进行专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分为现状研究和对策研究两个部分。在现状研究中,首先分析了当前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对国内外城市遗产保护的概况、发展和趋势进行了介绍,并进一步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基础的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概念;结合对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实地调研,论文从个案、误区、困惑以及启示等不同层面层层深入的对研究对象的遗产保护现状进行了概括,指出当前西部中小名城面临“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重困境;在对困境根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整合遗产保护的历史使命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时代需求”为内涵的可持续保护策略;并进而指明实现“历史资源优势向城市竞争优势的转化”是“解困之路”的关键环节。在对策研究中,论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西部中小名城的可持续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在城市形态层面探讨了“历史资源整合”的策略,结合国内外大量实例介绍了多样化的整合措施与手段,其目标在于使名城中的历史资源形成“合力”,凸显资源优势;通过引入“战略管理”理念,构建了“管理机制革新”策略,意在通过对城市遗产管理在体系和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效率、强化能力,从而为名城保护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借助现代营销学的视角,提出了“城市形象营销”的策略,探讨了城市形象对于激发城市魅力、激活历史资源的重要作用,并针对西部中小名城城市形象营销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重点从定位、特色、品牌和推广等方面提供了分析与建议。从现状到对策,论文体现了从现实中来又回到现实中去的研究过程,为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他城市提供了具有现实性和操作性的建议和参考。
邱国盛[3](2003)在《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既是中国由农业时代向新型工业化时代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又是中国城市实现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作为中国崛起于农业时代的政治中心城市与崛起于工业时代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典型代表,北京、上海在20世纪的发展演变又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历程。目前,有关北京、上海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迄今尚缺乏对这两个城市进行长时段、综合性比较研究。本论文则填补了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空白。 作为北京、上海比较研究的第一篇博士论文,为揭示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的特征、规律,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首先,城市发展的背景比较。 20世纪是中国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新型工业化时代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封闭条件下的自然经济、被迫开放前提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对封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对外开放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20世纪不同历史时期北京、上海发展的共同背景。但是,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半殖民地化的地域差异、计划经济的战略走向和改革开放的渐进性特征是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背景的差异。比较表明,在现代化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北京、上海都有着既相同又不同的历史背景,共同的背景决定了相同的现代化发展走向,而不同的背景却决定了20世纪北京、上海城市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差异。 其次,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比较。 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决定20世纪北京、上海城市发展道路与发展方向的核心力量。政治机制是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核心机制。1840年以后,外力楔入使经济机制成为政治机制以外决定中国城市发展的另一重要动力机制。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北京、上海,这两种动力机制的作用不同。近代时期,在经济机制的强大作用下,上海获得迅速的发展。1 949年以后,在政治机制的强大作用下,北京迅速发展成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但是,近代北京、上海的畸形特征与改革开放之初北京、上海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又表明,如果政治机制与经济机制不能形成‘良性互动,城市也难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得益于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北京以知识产业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又是在经济机制的强力作用下促成的。因此,北京、上海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共同繁荣表明:政治机制和经济机制都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同时,保持政治机制与经济机制的良性互动则是推进中国城市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 第三,城市功能演变比较。 功能多样化是20世纪j七京、上海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不同动力机制的作用下,20世纪北京、上海城市功能的演变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1 949年以前,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差异在促使上海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经济中心之时,北京仍然是一个功能有限的传统政治中心城市。1949年以后,在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主导下,北京以其独特的首都优势而发展成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全面发展的多功能政治中心城市,而上海城市的经济功能却日益单一化,由于金融、贸易、航运等功熊都相继弱化,使其成为生产功能发达的重要工业基地。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为北京、上海城市功能的调整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上海日益发展成为集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经济中心城市,而北京在不断强化城市政治、文化功能的同时,又发展成为中国的新经济中心城市。 第四,城市地位、作用变化比较。 作为20世纪以来城市发展动力机制与城市功能转变差异的结果,北京、上海城市地位与作用的变化可以被认为是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异同的最终体现。1 840年以前,北京位于中国封建城市体系的中心,而上海却位于这一体系的边缘,两城市地位的悬殊不可同日而语。但是,1840年以后,独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背景使上海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得到全面提升,并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东方心脏”。而北京政治地位却不断下降,1927年以后甚至2由首都降为地方政治中心城市。1949年以后,首都地位的恢复使北京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全面提升,成为中国最大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和第二位的经济中心城市。而上海功能的单一化却使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不断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机制与经济机制的良性互动使北京的政治中心地位与文化中心地位都不断增强,而上海经济中心地位也不断上升,从而使两城币分别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与经济中心城市。 第五,北京、上海的城市—区域关系比较。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20世纪以来北京、上海的发展演变必然对北京、上海的城市与区域关系产生深刻影响。从城乡关系看,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的不同使近代上海的城乡关系较为明显地体现出工业时代的特征,而北京的城乡关系更多地体现农业时代的特征。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差异又使近代北京、上海所在地分别形成了北京一天津、上海一南京等两个典型的双中心城市体系。1949年
代玉荣[4](2003)在《企业并购的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本质上看,企业并购是指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两个或更多的企业根据特定的法律制度所规定的程序,通过签定一组市场合约的形式合并为一个企业的行为,整合是指调整公司的组成要素使其融为一体的过程。并购整合研究既是目前并购实践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丰富和完善现有并购理论的客观需要,这对于中国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更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在西方国家,资本市场学派、战略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等流派都从自己的理论出发对并购整合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我们国家企业并购起步较晚,并购整合理论还不成熟,中国企业并购及并购整合的运行离不开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特有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本文的研究从中国经济现实出发,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并购整合的成功经验,基于系统论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并购后整合极其重要的部分——组织系统的整合,并对各个子系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文共分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深入分析了国内及西方国家法律及学者对“并购”概念理解,提出了企业进行并购的基本动因。 第二部分:从整合的概念及必要性入手,提出了整合的基本模式,分析了组织系统整合设计的基本思路及理论研究框架。 第三部分:这部分首先提出了几种组织结构的模式,然后针对我们国家企业并购整合具体情况进行模式的优化分析,最后提出了组织结构整合的目标——构建学习型组织。 第四部分:这部分从管理制度的内容入手,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管理制度整合设计的基本思路,并以中银集团的组织整合和制度整合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第五部分:这部分从文化整合的基本类型及不同类型的适应性入手,提出了文化整合的策略模式及对每种模式进行案例分析。 第六部分:这部分深入细致的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整合过程,并分析了人力资源的整合成本,并且以万科与华远的人力资源及组织文化冲突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张景玉[5](1992)在《领导是关键 管理出效益——对华新营养食品厂经营情况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此调查报告介绍了华北石油地质局兴办的多种经营企业——华新营养食品厂四年来所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及其经验。总结了该厂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有一个懂生产经营、会管理、能实干的领导班子;二是重视企业管理,有一套科学、严格、完整的管理制度;三是重视提高产品的质量、职工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改造,根据市场的需求积极开发新产品,搞好产品销售,加快资金周转;四是建立严密而科学的经济责任制,搞好企业内部分配;五是重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民主管理。
二、领导是关键 管理出效益——对华新营养食品厂经营情况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领导是关键 管理出效益——对华新营养食品厂经营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2.3 主要创新 |
1.3 研究概况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式 |
2.1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竞争优势理论 |
2.1.3 非均衡发展理论与均衡发展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后发优势理论 |
2.2 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 |
2.2.1 云南的歌舞模式 |
2.2.2 新疆的石油模式 |
2.2.3 青海的创意经济模式 |
2.2.4 宁夏的影视文化和伊斯兰模式 |
2.2.5 广西山水+民俗文化旅游模式 |
2.2.6 内蒙古的牛羊模式 |
第三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
3.1 临夏回族自治1990—2008年的农业(个案)及工业发展(个案) |
3.2 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现状 |
3.2.1 经济发展速度 |
3.2.2 经济发展水平 |
3.3 临夏州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发展速度慢 |
3.3.2 临夏州农民人纯收入增长缓慢 |
第四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条件与思路 |
4.1 基础条件的SWOT分析 |
4.1.1 优势(S)分析 |
4.1.2 劣势(W)分析 |
4.1.3 机遇(O)分析 |
4.1.4 威胁(T)分析 |
4.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 |
4.2.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思路 |
第五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5.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
5.1.1 特色农业发展 |
5.1.2 渔业的发展 |
5.1.3 养殖业的发展 |
5.1.4 林业的发展 |
5.2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
5.2.1 信息方面的问题 |
5.2.2 科技方面的问题 |
5.2.3 空间布局方面的问题 |
5.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思考研究 |
5.3.1 对把临夏建成我国同中东食品贸易的加工业基地问题的对策研究 |
5.3.2 以创意农业促推临夏回族地区经济发展 |
5.3.3 临夏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
5.3.4 临夏州东乡县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
5.3.5 临夏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思考 |
5.3.6 临夏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
5.3.7 临夏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
5.3.8 临夏州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
第六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6.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6.1.1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资源 |
6.1.2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
6.2 临夏旅游经济发展的RMP分析 |
6.2.1 旅游资源(R)分析 |
6.2.2 旅游市场(M)分析 |
6.2.3 旅游产品(P)分析 |
6.3 特色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
6.3.1 临夏回族自治州刘家峡区域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6.3.2 临夏回族自治州伊斯兰风情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6.3.3 临夏回族自治州古动物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第七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7.1 特色工业的现状 |
7.2 临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中制约因素 |
7.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
7.3.1 从广河县回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看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工业经济的策略 |
7.3.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水产养殖现状及思考 |
7.3.3 扶持壮大支柱产业 加快临夏地区发展 |
7.3.4 抓好畜产品精深加工 获取畜产品最大利润 |
7.3.5 临夏发展清真食品HALAI现状及思考 |
7.3.6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砖雕产业的现状和思考 |
第八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8.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的形成与特点 |
8.1.1 民间商贸经济的历史追述 |
8.1.2 民间商贸经营的特点 |
8.1.3 特色民间商贸与"河州模式"形成的机理 |
8.2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现状 |
8.2.1 发展取得的成就 |
8.2.2 发展面临的制约和存在问题 |
8.3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发展对策 |
第九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与国家特殊扶持政策 |
9.1 加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落实力度 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
9.2 实施特殊扶持政策加快特困县—东乡族县特色经济发展 |
9.3 加大对临夏州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从一份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开始 |
1.1.2 研究对象的选定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社会现实意义 |
1.2.2 文化研究价值 |
1.3 学术取向、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 |
1.3.1 学术取向 |
1.3.1.1 人本主义和系统论的城市观 |
1.3.1.2 可持续发展观 |
1.3.1.3 时代性与现实性 |
1.3.2 研究角度 |
1.3.2.1 城市战略管理的视角 |
1.3.2.2 城市形象营销的视角 |
1.3.2.3 城市形态整合的视角 |
1.3.3 研究方法 |
1.3.3.1 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相结合 |
1.3.3.2 整体把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 |
1.3.3.3 多维度比较分析与多学科交叉论证相结合 |
1.4 论文探新 |
1.4.1 关注“被遗忘的角落”——研究视点探新 |
1.4.2 从“城市群体”切入——研究角度探新 |
1.4.3 为名城保护注入“时代内涵”——研究思路探新 |
1.4.4 跨学科的“综合性”与立足发展的“动态性”——研究体系探新 |
1.5 研究框架 |
上篇:现状研究 |
第2章 开发与竞争——当代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机遇 |
2.1 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 |
2.1.1 全球化与城市化 |
2.1.2 城市转型与城市经营 |
2.1.2.1 中国城市进入转型期 |
2.1.2.2 当前我国城市经营的实践错位与主要障碍 |
2.1.2.3 城市经营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
2.1.3 城市竞争与城市竞争力 |
2.1.3.1 城市竞争 |
2.1.3.2 城市竞争力 |
2.1.3.3 核心竞争力 |
2.1.3.4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竞争力 |
2.2 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历史机遇 |
2.2.1 我国城市化地区发展不平衡 |
2.2.2 西部地区城市化现状问题分析 |
2.2.3 西部大开发战略解析 |
2.2.3.1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
2.2.3.2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和重点 |
2.2.4 西部大开发对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双重影响 |
第3章 参照与历程——国内外城市遗产保护的发展与趋势 |
3.1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概况 |
3.1.1 基本趋势 |
3.1.2 欧洲城市遗产保护的现状概述 |
3.1.2.1 整体保护策略——以意大利为例 |
3.1.2.2 政策体系建制——以比利时为例 |
3.1.2.3 保护规划实践——以法国为例 |
3.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概况 |
3.2.1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及其提出 |
3.2.2 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体系中的地位 |
3.2.3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确定标准、审批程序和保护制度 |
3.2.3.1 核定原则和主管、审批机构 |
3.2.3.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制度 |
3.2.3.3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资金保障制度 |
3.2.4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分布及类型 |
3.2.5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特点 |
3.2.6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绩和问题 |
3.3 可持续发展与名城保护 |
3.3.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
3.3.2 历史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3.3.3 构建名城可持续保护战略 |
3.3.3.1 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 |
3.3.3.2 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保护 |
第4章 困境与出路——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研究 |
4.1 调研框架的确立 |
4.1.1 调研对象的选择和概况 |
4.1.2 调研的内容与重点 |
4.1.2.1 重点遗产和一般遗产的保护现状 |
4.1.2.2 历史地段的保护现状 |
4.1.2.3 城市建设和旧城更新情况 |
4.1.2.4 名城保护规划制定和落实情况 |
4.1.2.5 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 |
4.1.3 评价方法 |
4.2 个案分析——四个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现状 |
4.2.1 喀什:异域风情待更新的魅力老城 |
4.2.1.1 历史沿革 |
4.2.1.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
4.2.1.3 喀什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
4.2.1.4 喀什名城保护关键词——老城更新 |
4.2.2 武威:迷失在拆建之间的河西古郡 |
4.2.2.1 历史沿革 |
4.2.2.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
4.2.2.3 武威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
4.2.2.4 武威名城保护关键词——全力抢救 |
4.2.3 阆中:古蕴幽长待人识的嘉陵江山 |
4.2.3.1 历史沿革 |
4.2.3.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
4.2.3.3 阆中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
4.2.3.4 阆中名城保护关键词——开发有度 |
4.2.4 建水:多辟蹊径炼特色的滇南名邦 |
4.2.4.1 历史沿革 |
4.2.4.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
4.2.4.3 建水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
4.2.4.4 建水名城保护关键词——提炼特色 |
4.3 误区与困惑——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名城保护问题 |
4.3.1 误区之一:城市遗产“孤岛化”现象严重 |
4.3.1.1 “孤岛化”现象的产生 |
4.3.1.2 “孤岛化”现象之一体两面 |
4.3.1.3 对“孤岛化”现象的反思 |
4.3.2 误区之二:遗产保护“原真性”原则失效 |
4.3.2.1 关于遗产的“修复” |
4.3.2.2 关于遗产的“重建” |
4.3.2.3 关于城市建设中的“仿古” |
4.3.3 误区之三:历史街区保护“消极”、更新“不当” |
4.3.3.1 先拆后保,得难偿失 |
4.3.3.2 消极等待,失而不再 |
4.3.3.3 更新不当,盲目跟风 |
4.3.4 误区之四:保护规划制定“容易”、落实“难” |
4.3.4.1 内在机制层面 |
4.3.4.2 成果评价层面 |
4.3.4.3 利益平衡层面 |
4.3.4.4 权利督导层面 |
4.3.5 困惑之一:名城风貌如何“协调” |
4.3.5.1 “模仿”与“协调” |
4.3.5.2 “控制”与“协调” |
4.3.6 困惑之二:“金字招牌”遭遇尴尬 |
4.3.6.1 巨大的市场前景与极低的竞争力水平 |
4.3.6.2 名城旅游的特点 |
4.3.6.3 当前名城旅游的两种困境 |
4.4 调研综述——困境之核与突围之路 |
4.4.1 丽江保护与发展的“模式”研究 |
4.4.1.1 “丽江模式”的形成背景 |
4.4.1.2 “丽江模式”的表象与实质 |
4.4.1.3 “丽江模式”的问题与启示 |
4.4.2 困境之核:遗产保护游离于发展主题之外 |
4.4.3 突围之路:构建名城可持续保护策略体系 |
下篇 对策研究 |
第5章 策略一:历史资源整合——挖掘名城潜能,巩固资源优势 |
5.1 城市形态学视角下的整合策略 |
5.1.1 城市的系统观 |
5.1.2 城市的复杂适应性 |
5.1.3 城市形态学的整合概念 |
5.1.4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框架 |
5.1.4.1 整合的前提 |
5.1.4.2 整合的原则和目的 |
4.1.4.3 整合的角度 |
5.2 城市空间层面的资源整合 |
5.2.1 历史要素之间的关联 |
5.2.1.1 历史要素的耦合——连点成线 |
5.2.1.2 历史要素的集中——聚点成片 |
5.2.1.3 历史要素的辐射——以点带面 |
5.2.1.4 历史要素的组织——网络结构 |
5.2.2 历史要素与现代要素的共生 |
5.2.2.1 “背景”的衬托作用 |
5.2.2.2 “线索”的延续作用 |
5.2.2.3 对历史神态的“传承” |
5.2.2.4 对历史“原型”的抽取 |
5.2.2.5 在新旧之间搭建“中介” |
5.2.2.6 对空间主题进行“指示” |
5.2.2.7 计有当无的“留白”效果 |
5.2.2.8 自然元素的“柔化”作用 |
5.2.3 历史意象的回归 |
5.2.3.1 “象”的再现 |
5.2.3.2 “意”的象征 |
5.3 城市功能层面的资源整合 |
5.3.1 历史单元——功能的复合与转化 |
5.3.1.1 功能的复合——综合经营能力的加强 |
5.3.1.2 功能的转换——适应性再利用 |
5.3.2 历史地段——功能的调适与更新 |
5.3.2.1 激发性更新 |
5.3.2.2 转型性更新 |
5.3.2.3 整治性更新 |
5.3.3 调整城市职能系统,促动历史要素复兴 |
5.4 城市历史文化系统的整合 |
5.4.1 风貌、风情、风物并举——系统内在结构的优化 |
5.4.2 从城域、市域到地域联合——系统外延的扩展 |
第6章 策略二:管理机制革新——实施战略管理,强化保障体系 |
6.1 战略管理——西部中小名城遗产管理机制革新的基本思路 |
6.1.1 引入现代战略管理的基本理念 |
6.1.1.1 战略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6.1.1.2 战略管理的研究方法 |
6.1.1.3 在名城遗产管理中运用战略管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6.1.2 西部中小名城实施遗产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 |
6.1.2.1 管理主体研究 |
6.1.2.2 战略分析 |
6.1.2.3 战略使命与战略目标 |
6.1.2.4 战略实施 |
6.1.2.5 战略控制与调整 |
6.2 参与和协同——历史文化名城遗产管理的体系优化 |
6.2.1 优化的目标与模型 |
6.2.1.1 针对问题——协作性差与效率低下 |
6.2.1.2 优化目标——参与和协同 |
6.2.2 政府在城市遗产管理机制中的作用 |
6.2.2.1 政府职能角色的转变 |
6.2.2.2 构建遗产管理的协作平台 |
6.2.2.3 名城保护的“第一责任人” |
6.2.3 第三方机构 |
6.2.4 公众参与 |
6.3 人力、财务和监督——加强遗产管理综合能力建设 |
6.3.1 内外结合,改善人力资源质与量 |
6.3.1.1 人力资源的现状问题 |
6.3.1.2 完善培训、顾问和资质管理机制 |
6.3.1.3 重视多方参与者的遗产素质教育 |
6.3.2 广开渠道,提高财务保障能力 |
6.3.2.1 鼓励民间资本 |
6.3.2.2 建立城市遗产保护基金 |
6.3.3 多方督导,加强监控能力建设 |
6.3.3.1 建立以第三方机构为主的城市遗产评价机制 |
6.3.3.2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媒体和舆论关注度 |
6.3.3.3 加强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监督职能 |
6.3.3.4 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实行动态的管理 |
第7章 策略三:城市形象营销——激活城市魅力,提升竞争优势 |
7.1 现代营销学视角下的城市形象及其营销 |
7.1.1 城市形象 |
7.1.1.1 关于城市形象内涵的表述 |
7.1.1.2 城市形象的功能 |
7.1.1.3 城市形象的动态性 |
7.1.2 城市形象营销 |
7.1.2.1 市场和市场营销 |
7.1.2.2 西部中小名城城市形象营销的主题 |
7.2 理性定位与突出特色 |
7.2.1 名城形象的需求分析 |
7.2.2 对名城形象进行理性定位 |
7.2.2.1 市场定位的概念 |
7.2.2.2 名城形象定位的原则与误区 |
7.2.2.3 以需求为出发点理性定位 |
7.2.3 对名城特色进行提炼和拓展 |
7.2.3.1 城市特色的内涵 |
7.2.3.2 城市特色与城市竞争的关系 |
7.2.3.3 立足名城资源做足特色文章 |
7.3 强化品牌与积极推广 |
7.3.1 城市品牌的强化 |
7.3.1.1 品牌的概念 |
7.3.1.2 城市品牌的内涵和功能 |
7.3.1.3 西部中小名城品牌分析 |
7.3.2 城市形象的推广 |
7.3.2.1 城市广告 |
7.3.2.2 促销 |
7.3.2.3 其他工具或渠道 |
第8章 结语 |
附录1 中国200 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
附录2 比利时遗产保护相关政策体制 |
附录3 保护和发展历史城市国际合作苏州宣言 |
附录4 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 |
附录5 建水文物古迹及保护措施一览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古代北京、上海发展比较(1840年以前) |
第一节 北京、上海历史起源比较 |
一、 北京、上海地理差异分析 |
二、 古代北京、上海城市起源比较 |
三、 早期北京、上海城市功能定位比较 |
第二节 明代以前北京、上海的城市成长与地位变化比较 |
一、 经济重心的转移与隋唐以来北京、上海成长的异同分析 |
二、 发展机制的差异与北京、上海悬殊的城市地位比较 |
第三节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北京、上海比较 |
一、 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比较 |
二、 明清时期北京、上海城市地位与作用比较 |
第二章 早期现代化的启动与近代北京、上海发展比较(1840~1949年) |
第一节 外力楔入与北京、上海城市发展道路的分离 |
一、 时代背景的变化与近代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条件比较 |
二、 近代北京、上海城市发展动力机制比较 |
三、 近代北京、上海城市发展道路比较 |
第二节 北京、上海的早期现代化进程比较 |
一、 城市早期现代化的走向分析 |
二、 近代北京、上海由自在城市向自为城市转变进程比较 |
三、 近代北京、上海城市性质的更新差异比较 |
四、 近代北京、上海城市功能的多样化更新比较 |
五、 近代北京、上海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比较 |
第三节 近代北京、上海城市地位、作用比较 |
一、 近代北京、上海城市政治地位、作用比较 |
二、 近代北京、上海城市经济地位、作用比较 |
三、 近代北京、上海城市文化地位、作用比较 |
第四节 近代北京、上海城乡关系比较 |
一、 近代北京、上海城乡关系转换差异比较 |
二、 近代北京、上海城乡关系的畸形特征比较 |
第五节 近代北京、上海与区域双中心城市体系模式比较 |
一、 近代中国双中心城市体系模式及其特征 |
二、 南北双中心城市体系的成长模式及地位、作用比较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北京、上海发展比较(1949~1978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条件、动力机制演变比较 |
一、 1949年以后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条件比较 |
二、 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演替及其对北京、上海的影响比较 |
第二节 城市更新与北京、上海的社会主义改造比较 |
一、 北京、上海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基础比较 |
二、 共同的跨越:北京、上海的社会主义改造比较 |
三、 北京、上海的社会主义改造成就比较 |
第三节 1978年以前北京、上海城市发展道路比较 |
一、 新的发展战略下的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机遇比较 |
二、 北京、上海城市发展进程比较 |
第四节 建国以来北京、上海城市功能调整与地位变化比较 |
一、 北京、上海政治功能与政治地位变化比较 |
二、 北京、上海经济功能与经济地位变化比较 |
三、 北京、上海文化功能与文化地位变化比较 |
第五节 建国以来北京、上海城市与区域关系变化比较 |
一、 建国以来北京、上海城市化进程比较 |
二、 建国以来北京、上海的区域城市关系比较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比较(1978~2000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条件、动力机制比较 |
一、 改革开放与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条件、背景比较 |
二、 改革开放与北京、上海城市发展动力机制比较 |
第二节 转型中的北京、上海城市发展进程比较 |
一、 20世纪80年代北京、上海初步的改革与调整比较 |
二、 20世纪90年代北京、上海转型的加速与分化比较 |
三、 20世纪末北京、上海各具特色的转型成果比较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北京、上海城市功能比较 |
一、 20世纪80年代北京、上海经济功能的初步转变比较 |
二、 20世纪90年代北京、上海城市经济功能分化比较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上海文化功能比较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上海城市与区域关系变化比较 |
一、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上海城市化进程比较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上海的区域城市关系比较 |
第五节 迈向国际城市的北京、上海 |
结语 |
(4)企业并购的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企业并购的基本理论 |
1.1 企业并购的涵义 |
1.1.1 有关企业并购的概念 |
1.1.2 我国目前对并购概念的法律辨析 |
1.2 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 |
1.2.1 追求规模经济 |
1.2.2 节约交易费用 |
1.2.3 增加市场份额 |
1.2.4 经营战略动机 |
2 并购后组织整合的基本理论问题 |
2.1 并购整合的概念及必要性 |
2.1.1 整合的概念 |
2.1.2 企业并购后实施重组整合的必要性 |
2.2 整合的模式选择 |
2.3 组织系统的整合设计 |
3 我国企业结构子系统的整合设计 |
3.1 西方企业组织结构发展的基本阶段 |
3.1.1 创立阶段 |
3.1.2 发展阶段:规范的.职能型模式 |
3.1.3 成熟阶段:事业部制模式 |
3.1.4 再兴阶段:虚拟模式及网络模式 |
3.2 企业并购后组织结构整合的模式选择和优化 |
3.2.1 不同并购方式的组织结构变化 |
3.2.2 企业并购后的组织协调整合 |
3.2.3 我国企业并购后组织结构的调整及优化 |
3.3 构建学习型组织 |
3.3.1 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
3.3.2 相对于传统的层级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
4 管理制度的整合设计及我国对并购的法律监管 |
4.1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概念及分类 |
4.1.1 基本制度 |
4.1.2 工作制度 |
4.1.3 责任制度 |
4.2 管理制度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
4.3 管理制度的整合设计 |
4.4 案例分析:中银集团重组的组织整合和制度整合 |
4.4.1 中银重组的背景 |
4.4.2 中银集团的现状 |
4.4.3 中银集团结构重组的原因 |
4.4.4 重组的组织整合和制度整合 |
4.5 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法律监管 |
4.5.1 对上市公司并购的法律监管 |
4.5.2 协议收购的法律监管 |
4.5.3 国有企业并购的法律监管 |
5 企业并购后的文化整合 |
5.1 文化的概念及特质 |
5.1.1 企业文化的概念 |
5.1.2 企业文化的特点 |
5.1.3 企业文化的基本类型 |
5.2 企业的文化冲突 |
5.2.1 精神文化冲突 |
5.2.2 制度文化冲突 |
5.2.3 经营思想与方式方面的冲突 |
5.2.4 劳动人事方面的冲突 |
5.2.5 行为文化冲突 |
5.3 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及模式分析 |
5.3.1 文化整合的动因 |
5.3.2 文化整合的内容 |
5.3.3 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过程 |
5.3.4 组织文化整合的策略模式及案例研究 |
6 企业并购后的人力资本整合 |
6.1 人力资本整合的一般性分析 |
6.1.1 人力资本的概念 |
6.1.2 人力资本整合设计的基本思路 |
6.2 人力资本整合设计的具体环节 |
6.2.1 选人 |
6.2.2 留人 |
6.2.3 裁人 |
6.2.4 育人 |
6.2.5 用人 |
6.3 人力资本整合的成本分析 |
6.3.1 公司重组中的人力资本整合成本 |
6.3.2 横向重组中的人力资本整合 |
6.3.3 纵向重组中的人力资本整合 |
6.3.4 人力资本重组与管理摩擦成本 |
6.4 案例:万科与华远的人力资源及组织文化冲突 |
6.4.1 万科.华远之间的关系 |
6.4.2 万科和华远重组的原因 |
6.4.3 华远和万科重组的三个问题 |
6.4.4 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领导是关键 管理出效益——对华新营养食品厂经营情况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 李占魁. 兰州大学, 2010(07)
- [2]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D]. 安定. 天津大学, 2005(07)
- [3]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D]. 邱国盛. 四川大学, 2003(04)
- [4]企业并购的整合研究[D]. 代玉荣. 东北农业大学, 2003(03)
- [5]领导是关键 管理出效益——对华新营养食品厂经营情况的调查[J]. 张景玉. 中国地质经济, 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