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广腐植酸肥料

大力推广腐植酸肥料

一、大力推广腐殖酸类肥料(论文文献综述)

高阿娟[1](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成效显示种植特色经果林对喀斯特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土壤养分的改良功不可没,经果林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并给当地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刺梨种植过程中存在水肥施用不合理问题,导致刺梨果实品质降低。对喀斯特刺梨植株进行不同水肥处理,将水肥耦合对土壤环境、刺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合起来,对刺梨果实品质的提升、石漠化治理生态衍生产品生命周期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学、水肥耦合有关研究理论、刺梨生长需水需肥规律、刺梨果实生理学理论,针对石漠化治理水肥耦合与刺梨果实品质提升、刺梨管理过程施肥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2018-2020年通过对刺梨种植地野外考察、选取传统肥料与新型肥料对研究区内60株刺梨植株进行水肥配施、14个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与8个刺梨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运用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及单因素、双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围绕石漠化治理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并通过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机理-机制-技术-应用示范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通过刺梨水肥耦合试验,阐明水肥耦合下刺梨土壤理化性质、刺梨果实品质的特征,揭示不同水肥处理对刺梨土壤环境、刺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评价适宜刺梨提高果实品质的水肥配比,提出适宜刺梨生长的水肥耦合技术,集成刺梨品质优化调控技术并进行示范验证,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特色经果林的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两个研究区刺梨地土壤各养分含量在水肥处理和CK下均表现出逐层递减的垂直分布规律,水肥处理可以显着影响刺梨根部土壤理化性质(P<0.05),显着影响土壤养分的含量(P<0.05),灌水、施肥及其交互作用对两个研究区刺梨地土壤肥力影响显着(P<0.05):在该实验中,土壤p H基本不随灌水施肥量变化,说明灌水施肥处理均未对刺梨的土壤生长环境造成影响,除p H外,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其他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随着施肥水平升高,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研究中发现,土壤养分对灌水的响应较为复杂且不同肥力条件下差异较大,通过传统肥料与新型肥料配施,土壤养分含量均有所改善。两个研究区内,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在W2条件下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含量达到最大,继续增大灌水量到W3水平,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均降低,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灌水、施肥及其交互作用对两个研究区刺梨地土壤肥力影响显着(P<0.05),进一步说明通过灌水施肥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径。2两个研究区刺梨在同一灌水或施肥条件下,果实品质指标随施肥或灌水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中水、低水处理下的刺梨果实品质指标明显高于高水处理,在W2F2(中水中肥)处理下,果实品质达到最佳,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两个研究区土壤养分指标与刺梨果实品质指标之间均具有相关性,且相关性多表现为极显着:各水肥处理下果实品质指标含量增加,且均在W2F2(中水中肥)表现最高,W3F1(高水低肥)表现最低,且低于CK处理,说明适当的水分亏缺有助于可溶性糖、维生素C等果实品质指标的积累,提高刺梨果实的糖酸比等品质。W3(高水)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增多,土壤养分随含水量淋溶至深层土壤,而刺梨植株根系较浅,吸收到的养分较少,导致刺梨植株生长缓慢,影响刺梨果实品质。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两个研究区不同水肥处理下土壤养分指标与刺梨果实品质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说明通过水肥处理影响土壤环境,而土壤环境又通过影响刺梨植株生长,进而影响果实品质。3以刺梨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含水率、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黄酮、多酚为综合评价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法对两个研究区不同水肥处理刺梨各果实品质指标综合分析,结果均显示W2F2(中水中肥)处理得到刺梨果实品质最好,W3F1(高水低肥)处理最差:水肥配施对刺梨果实指标均具有显着影响,随着水肥施用量增多,刺梨果实各指标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说明在适宜刺梨生长的范围内,增加水肥施用量对果实品质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超过该范围则会对果实品质产生负效应。研究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研究开展周期仅一年,因此应至少再进行两年试验,结合植株不同生长阶段取样分析,考虑如降水、温度等气候因素年际变化对刺梨生长的影响,综合确定适宜刺梨的水肥配比。通过构建刺梨果实销售、深加工产品流通模式,形成完整的石漠化生态治理衍生产品产业链,促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高效发展。4在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基于喀斯特石漠化水肥耦合与刺梨果实品质提升的现有刺梨施肥、灌溉技术,提出刺梨施肥改良技术、刺梨灌水改良技术等关键创新技术,并对关键创新技术进行示范验证:现有施肥技术多以简易器具辅助施肥,劳动强度较大,综合效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刺梨施肥改良技术,实现翻土开沟、深度可调的目的,克服施肥量不好控制、施肥不精确的问题;对于喀斯特地区灌水多采用漫灌或人工浇灌、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提出刺梨灌溉改良技术,控制流速和整体流量,同时解决刺梨灌溉方式中存在根系湿润范围小,不能对根系进行精准灌溉的问题。

李秀春[2](2021)在《植物残体堆肥对湘南土壤理化特性及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湖南郴州植烟土壤复种指数升高,化肥过度施用和烤烟连作等致使植烟土壤结构和土壤质量变差,进而直接影响烤烟的生长。为解决湖南郴州烟区土壤问题,提高烟叶产质量,本研究从植物残体堆肥的理化性状、养分释放规律、根际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和烤烟生长等方面展开,研究结果如下:一、植物残体堆肥的理化性质。通过对湖南郴州不同烟区采集的36份植物残体堆肥样本分析得出:样本水稳性粒级主要以≥2 mm的大颗粒和≤0.106 mm的黏粒为主;p H在适宜烟草生长的范围之内,均值为6.13,变异系数0.08;速效钾含量丰富,均值为547.92 mg/kg,变异系数为0.78;13C-NMR图谱官能团分析得出有机碳以芳香碳为主。综合上述结果得出植物残体堆肥可以改善湖南郴州烟区粘性大,通透性差等问题,各项养分含量均较丰富,能够满足湘南烟叶生产的要求。二、通过对不同植物残体堆肥处理下养分释放分析得出:施用植物残体堆肥会提高土壤p H和硝态氮含量,降低土壤铵态氮含量;施用植物残体堆肥的处理土壤净矿化速率先增加后降低且显着高于CK,8%处理效果最优;施用植物残体堆肥会抑制土壤氮素的矿化;8%植物残体堆肥下有效磷和速效钾释放量显着增加,到第28 d时8%植物残体堆肥下有效磷释放量达到了100%以上。三、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植物残体堆肥施用量对烟草苗期根际土壤p H、土壤养分、根系形态及烟苗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a.与CK相比,不同植物残体堆肥处理均能显着提高根际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而降低根际p H 0.37~0.59个单位;b.与CK相比,2%、4%和8%的植物残体堆肥下烟株地上部干物质量分别增加21.94%、38.76%和80.24%,根系干物质量分别增加67.50%、92.50%和87.50%;施用植物残体堆肥处理能显着增加植株根系总根长、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c.与CK相比,不同植物残体堆肥处理能显着增加烟株地上部氮磷钾积累37.88%~88.05%、48.95%~55.77%和34.16%~109.33%;显着增加根系氮磷钾元素积累量71.17%~97.75%、45.34%~66.91%和87.27%~128.99%。综上,8%的植物残体堆肥在改善土壤养分、增加烟株苗期生物量以及提升烟株养分积累方面均具有显着效果。四、采用小区试验分析不同植物残体堆肥对土壤微生物及烤烟生长的影响。得出倍量植物残体堆肥(12000 kg/hm2)能提高土壤细菌α多样性指数和特有菌种数。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是各处理土壤细菌门水平排名前三的菌门,倍量植物残体堆肥(12000 kg/hm2)均提高了烤烟根、茎和叶生物量,根和叶生物量增幅在10.92%~27.58%和35.78%~51.11%;倍量植物残体堆肥(12000 kg/hm2)烤烟产量和产值增幅在15.25%~44.12%和16.15%~35.78%,而且能提高上中等烟比例。

叶文风[3](2021)在《源分离褐水与有机生物质共消化产甲烷效果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厕所污水从源头进行分离处置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末端污水处理厂的氮磷处理负荷,提高资源回收营养元素的可持续性。褐水是含少量冲洗水的粪便,其具有大量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厌氧消化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是一项有前景的处理技术。针对褐水单独消化时厌氧消化效率低的问题,本论文对比分析了不同农业废弃物有机质与褐水共消化的产甲烷效果,并对筛选出的适宜有机质与褐水共消化的混合比例和温度进行了优化,深入探究了共基质种类和后续厌氧消化过程中工艺参数对产气量、溶解性有机物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机制,以实现源分离褐水的高效资源化。本研究以源分离褐水为主要底物,选用农村地区较为常见的花生秸秆、花生壳和养猪废水作为共基质添加,按照相同初始挥发性固体含量(VS)和混合比例(1:1,VS比)条件,分别与褐水共消化产甲烷。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褐水单独消化组,共消化组的累计产甲烷量分别增加了 102%、51%和35%。VS降解率分别为28%、26%和22%,与褐水单独消化组(44%)相比较低。花生秸秆和花生壳的添加提高了混合液的碳氮比,使系统中营养元素更为平衡。对溶解性组分分析发现,共消化组中初始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浓度分别增加了 4倍、2倍和8倍,从而为微生物提供了更多的可转化为甲烷的底物,各组中间代谢产物挥发性脂肪酸没有明显积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进一步的三维荧光表征发现,添加花生秸秆的反应组中色氨酸类蛋白物质降解程度最大,共基质的添加减少了消化液中腐殖质的积累。机理分析发现,添加花生秸秆的反应组中的水解酶和产酸酶活性促进较为明显。并且共基质的添加促进了水解产酸菌的生长,花生秸秆和花生壳两组中水解产酸菌科相对丰度较高,产甲烷古菌以乙酸营养型Methanotrichaceae为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褐水与花生秸秆共消化的混合比例(3:1、1.5:1、2:1、1:1、1:0,VS褐水:VS花生秸秆)进行了优化,发现以3:1比例混合相对于以1:1和1:0混合的实验组产甲烷量分别提高了 29%和161%。机理分析发现,负荷固定时花生秸秆比例的降低促进了厌氧相关酶活性,而1.5:1比例对F420活性有抑制作用(空白组的-12%)。对共消化的温度(25℃、37℃、50℃和50℃-37℃)进一步优化时发现,不同温度下累积产甲烷量分别为753、1185、919和1030mL/g-VS。恒定中温和高温-中温消化均能促进产甲烷,虽然后者中高温促进了水解,但对最终甲烷产量的影响不显着。温度对微生物的种类和丰度有明显影响。四组的优势细菌科分别为Synergistaceae(29.42%)、Smithellaceae(10.57%)、Peptostreptococcaceae(18.64%)和Moraxellaceae(16.14%),优势古菌属分别为Methanobacterium(66.64%)、Methanosaeta(59.24%)、Methanosarcina(64.05%)和Methanosaeta(63.58%)。为了进一步强化产甲烷效果,将花生秸秆与褐水的混合物分别进行热预处理(80℃)和碱预处理(pH11)后进行厌氧共消化产甲烷,发现碱处理和低温热处理的产沼气量相对于对照组(未预处理)分别提升了 44.4%和54.2%,甲烷产量分别提升了 66.4%和51.9%。机理研究表明,预处理提高了蛋白质的溶出,对碳水化合物浓度的溶出没有明显影响。以模式多糖为底物,进一步考察了预处理对多糖构象的影响,预处理增强了多糖分子在水溶液中的不对称性,热处理后多糖不具备有序结构,碱处理后多糖有部分有序结构。热处理和碱处理可以使辅酶F420的浓度分别提升了 2.7和2.4倍,但对水解酶和产酸酶没有促进作用。预处理可以使乙酸型产甲烷菌科Methanotrichaceae相对丰度维持较稳定的水平。由此可见,添加适宜的共基质与褐水厌氧共消化产甲烷,可以增加水解和酸化阶段溶解性有机物的浓度,为微生物提供更多可供利用的底物。同时,共基质添加可以提高水解和产酸阶段的酶活性,以及相关的水解菌和乙酸型产甲烷菌的相对丰度,从而提高厌氧共消化的甲烷产量。在负荷固定的情况下,秸秆比例的降低可提高初始溶解性有机物浓度。不同比例混合分别对蛋白酶、α-葡萄糖苷酶、乙酸激酶和琥珀酰辅酶A转移酶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混合基质进行预处理可以进一步强化有机物的水解和产甲烷相关辅酶F420的浓度,从而促进氢营养型产甲烷过程,提高褐水厌氧共消化的甲烷产量。

张薇[4](2021)在《腐植酸与控释肥配施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适于生姜优质高产的新型配方肥料,本试验以‘山农1号’生姜品种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腐植酸(A0、A1、A2、A3)与化肥(B0、B1、B2)配施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其中腐植酸设4个水平,分别为:0kg/667m2(A0)、50kg/667m2(A1)、100kg/667m2(A2)、200kg/667m2(A3),化肥设3个处理,分别为:不施化肥(B0)、普通复合肥(N-P2O5-K2O=13-9-26)200kg/667m2(B1)、控释肥(N-P2O5-K2O=13-9-26)200kg/667m2(B2)。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处理生姜植株的生长量存在显着差异,随腐植酸用量的增加,生姜各器官的生长量显着增加,其中以A3较高,产量达6303.48kg/667m2,较A0增加了24.21%;控释肥处理的生姜产量较高,达5994.21 kg/667m2,较普通复合肥的处理增产5.23%。生姜根茎可溶性糖、干物质、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抗坏血酸等随腐植酸用量的增加显着增加,A3较A0分别提高了46.45%、7.48%、46.67%、28.57%、13.94%。腐植酸用量与肥料种类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2.不同处理生姜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存在显着差异,随腐植酸用量的增加,生姜对N、P、K的吸收积累量显着增加,A3较A0分别提高了50.50%、45.30%、33.79%,A3肥料农学效率较A0提高了24.10%;在相同腐植酸用量下控释肥处理的生姜植株的N、P、K利用率及肥料农学效率显着高于普通复合肥处理,如腐植酸A3水平下控释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及肥料农学效率分别为45.85%、32.83%、54.95%和33.43kg/kg,较普通复合肥分别提高了6.48%、6.45%、4.69%和5.23%。3.在肥料相同的情况下,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在9月20日时A3B1较A0B1提高了11.66%、4.42%,A3B2较A0B2提高了12.12%、3.78%。在同一腐植酸水平下,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在9月20日时A0B2较A0B1提高了3.84%、2.21%,A3B2较A3B1提高了4.26%、1.59%。4.不同处理根际土壤养分存在显着差异,随腐植酸施用量的增加根际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着增加,其中以A3较高,分别为1.377g/kg、0.954g/kg、139.68mg/kg、108.99mg/kg、138.57mg/kg,较A0分别提高了58.09%、43.67%、43.48%、63.35%、64.61%。不同肥料处理也显着影响根际土壤养分,控释肥处理均高于普通复合肥处理。

吕明露[5](2021)在《磷激活剂对胶东苹果园土壤磷有效性及植株磷吸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磷是苹果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而磷肥施入土壤后极易被固定吸附导致磷有效性变差,造成磷肥利用效率偏低。为此探究磷激活剂对土壤磷有效性和苹果生长及磷吸收的影响,对于实现苹果磷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于2020年2月—12月,以一年生苹果砧木M9T337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类型磷激活剂对烟台酸性苹果园土壤磷组分、磷有效性以及对苹果砧木幼苗生长发育和磷吸收利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炭、腐殖酸、沸石三种磷激活剂对植株生长、磷利用效率及土壤磷组分的影响:与不添加磷激活剂相比,添加1.5%生物炭、腐殖酸与沸石后植株生物量显着增加,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根尖数增多,提高了根系活力,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活性磷Na HCO3-Pi与中等活性磷Na OH-Pi比例增加,稳定磷HCl-P、Residual-P比例降低,提高了土壤速效磷含量,最终提高了植株的磷积累量。综合来看,生物炭处理效果最佳,腐殖酸处理次之。2、减施磷肥配施生物炭对苹果植株生长、土壤磷有效性和磷吸收利用的影响:与不施磷相比,施磷处理显着促进植株地上部与根系生长,增加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和植株磷积累量。与正常施磷(P)相比,减磷20%(80%P)显着抑制了植株的生长。与正常施磷和减磷20%(80%P)相比,减磷配施生物炭显着增加植株的株高、茎粗、鲜重和干重,促进了根系发育,提高了根系活力,增加了速效磷含量,显着提高了植株磷积累量与磷肥表观利用率,以80%P+2.5%B(减磷20%配施2.5%生物炭)效果最佳。

李文[6](2021)在《基于光谱分析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物的提取优化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土壤和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土壤DOM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矿物风化、土壤质量、污染物质的转运等各种环境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目前通常使用水或盐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提取土壤中的DOM,但不同的提取条件得到的结果差异较大,这严重制约了不同研究之间的相互比较。此外,使用合适的表征技术也是开展土壤DOM研究的必要前提。近年来,紫外-可见光光谱(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metry,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技术(Three Dimensional Fluorescence-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 Spectroscopy-Parallel Factor Analysis,3D-EEMs-PARAFAC)因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以及对样品破坏小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不同生态系统中DOM的表征研究。因此,开展基于光谱技术的土壤DOM比较及应用研究对了解土壤中DOM的形成和命运及其对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10种代表性的耕地土壤,通过UV-Vis和EEM-PARAFAC技术研究了不同物理和化学浸提条件对土壤DOM性质的影响规律,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典型黄土区(延安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DOM的研究中,为土壤DOM的高效提取和评价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土壤质量提升和土壤生态环境的管理、保护和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适宜的土壤DOM提取条件为:1 mm筛分尺寸、10:1水土比、1 h浸提时间、40℃浸提温度、p H=7、0.05 M Na H2PO4·2H2O(关注DOC变异)或H2O(关注整体DOM性质)。1 mm的筛分尺寸有助于表达DOM组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10:1的水土比可以保证高DOC含量以及陆源和亲水性蛋白质类DOM组分表达。1 h的浸提时间有利于稳定有机组分的释放。40℃的浸提温度可以保证高DOC含量以及亲水性有机组分的表达。p H接近7的浸提剂有利于反映土壤实际p H环境下的DOM特征。Na H2PO4·2H2O有利于DOC的浸出,但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类组分的表达,而H2O更能综合表达DOM的组分类型。中等浓度0.05 M Na H2PO4·2H2O有利于DOM组分的稳定浸出和客观表达。(2)物理条件容易对内源性DOM组分的浸出造成显着影响,与其他物理条件相比,浸提温度对DOM的浸出影响更大,较高的温度(>40℃)往往会导致DOM的腐殖化程度和芳香性组分含量下降,尤其是在碱性土壤中。筛分尺寸和水土比对于DOM的影响作用相似,较小的筛分尺寸和较大的水土比对于亲水性的蛋白质类DOM组分的释放具有促进作用。化学条件对DOM的浸出影响更加显着,其中浸提剂种类和浓度对于DOM的影响作用相似。(3)典型黄土区30年林地土壤的DOC含量最高(203.33 mg kg-1),而耕地最低(83.70 mg kg-1)。林地种植年限超过20年后,DOC含量发生显着增加(97.53~201.25mg kg-1),草地和林地的DOC含量在1 m土壤剖面中不断减小,而耕地为先增加后减小。这说明土地利用类型和人为活动会显着影响土壤DOM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而生态改善行为在较长时间(约20年)后才会有效改善土壤质量。(4)从土壤样品中共鉴定出2种腐殖酸类组分(C1和C3)和1种蛋白质类组分(C2),且两类DOM组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机制。腐殖酸类组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而蛋白质类组分正好相反,这种情况在耕地土壤中更加明显。表层土壤中含有大量大分子、高芳香结构和高腐殖化程度的DOM组分,这是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和人为活动影响土壤腐殖化和矿质化过程后综合作用的结果。

李哲[7](2021)在《酒糟有机肥生产、肥效以及酒糟生物质炭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白酒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年产白酒约1300万吨,浓香型白酒超过70%。每酿造1吨白酒需消耗2.5-3.0吨高粱,约产生3.0吨酒糟(丢糟)和48吨废水。因此,在白酒的产业链上,每年约有3900万吨酒糟和处理酿酒废水产生的大量污泥(以下简称污泥)亟待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在浓香型白酒的酒糟中,谷壳残渣超过70%,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二氧化硅和少量蛋白质等,pH 4.04.5,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不宜做饲料,其它再利用途径如生产沼气,提取饲料蛋白等均存在二次副产物残留,不能彻底无害化处理和有效利用,难于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目前,酒糟和污泥的处理方式以填埋和焚烧为主,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成本高昂。如何将酒糟和污泥同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尚无报道。值得注意的是,酒糟和污泥均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植物营养元素,是一种潜在的有机肥源。四川泸州是泸州老窖的产地,当地的酿酒高粱主要种植在风化深,淋溶强,有机质缺乏,pH低的土壤上,急需改良培肥。此外,生物炭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增加土壤有机碳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酒糟减量制备生物炭用于酸性土壤也鲜有报道。本文以泸州老窖酿酒公司的酒糟和污泥为原料,研制酒糟有机肥(以下简称有机肥)生产技术;通过田间试验了解有机肥和酒糟生物炭对高粱、小麦产质量的影响;采用宏基因组技术,研究酒糟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及碳氮代谢功能的影响,旨在为浓香型酿酒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污泥、酒糟和腐熟剂按不同比例混合堆制,历经升温期,高温期和降温期,水分含量持续降低,氮、磷、钾和腐殖酸含量逐渐增加,堆肥物料颜色由黄褐色变为褐色、黑褐色或黑色。污泥和酒糟按1:2(质量比)混合,添加高温发酵菌剂,经40天左右的堆肥发酵可生产出质量合格的有机肥,各项指标符合NY/525-2012国家标准。(2)在有机肥配施化肥(有机N:化肥N=1:1)的处理中,高粱的田间产量、籽粒含氮量、植株磷钾吸收量分别比单施等养分的化肥增加12.55%、36.70%、22.22%和29.20%;土壤有效氮,磷酸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也显着提高。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适量配施有益于增加高粱产量,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土壤酶活性。(3)小麦田间试验表明,有机肥配施化肥(有机N:化肥N=1:1)的产量最高,单施有机肥比单施商品有机肥的小麦产量增加17.78%,说明前者的肥效优于后者。在化肥减量配施酒糟有机肥处理的土壤中,全氮、碱解氮、铵态氮和土壤酶活(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显着高于单施化肥或商品有机肥。(4)单施有机肥、生物炭和二者配合施用均显着提高高粱的田间产量和籽粒千粒重;酒糟生物炭和有机肥配施改善高粱品质(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增加),提高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尽管单季高粱对单施酒糟有机肥的响应总体稍优于其他处理,但生物炭的远期效应有待通过长期试验做进一步验证。(5)土壤是决定微生物种群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因适量添加酒糟生物炭而改变。在适量添加酒糟生物炭的土壤中,微生物DNA序列数和碱基数增加,说明微生物总数增加,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丰度的影响因种群不同而异,适量的生物炭提高未分类菌、细菌、古菌、病毒和真核生物数量,总体上增加碳氮代谢酶功能基因的丰度和通路。

金宇[8](2021)在《生物肥影响下的镉活性和稻米镉富集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农业部在大力推广生物肥,生物肥施入土壤将会引起土壤性质变化,继而影响植物对Cd的吸收,因此有必要明晰生物肥对农田作物Cd富集的影响。本文采用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结合传统土壤溶液和化学提取研究生物肥输入下Cd的生物可利用性;采用高通量测序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生物标记物的相对丰度变化;采用13C-NMR结合二维相关光谱技术等研究有机质的结构特征以及其与Cd的络合顺序,以期探讨生物肥影响下的镉活性和稻米镉富集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浙江省农田土壤总镉平均值为0.31±0.12 mg kg-1,超标率为28.8%。浙江省水稻精米镉浓度均未超过0.2 mg kg-1的限值,平均浓度为0.067 mg kg-1。稻米镉含量与土壤总镉、有效态镉呈正相关,与土壤pH、CEC等呈显着负相关。(2)生物肥的外源有机质是驱动土壤p H变化和稻米镉富集的主要因素,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受土壤质地影响。台州稻田土(酸性粉砂质壤土)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不同施肥管理方式对优势菌的相对丰度没有明显影响,但显着提高低丰度有机异养菌Actinobacteria和Sphingobacteriia相对丰度,有机异养菌的有机质代谢释放碱性物质,缓冲p H下降,降低土壤Cd活性;绍兴稻田土(弱酸性粉砂质黏壤土)优势菌群为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不同施肥管理方式对优势菌的相对丰度有明显影响,高有机质的生物肥处理使绿弯菌门相对丰度显着升高,微生物的有机质代谢可能释放小分子有机酸,降低土壤p H,促进籽粒镉富集。(3)以动物源鸡粪肥和植物源菜籽饼肥为有机基质,研究生物肥中功能菌驱动的有机质代谢对镉活性的影响,发现功能菌促进拟杆菌门类有机异养微生物大量繁殖,改变固液相有机质结构,产生与Cd络合能力较强的小分子溶解性有机质,如醇类、羧酸类、酰胺类等。

吴小芳,吴彬,龙海波,赵敏,邓爱妮[9](2020)在《腐殖酸类营养型改良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及防控根结线虫效果评价》文中指出为了探索番茄根结线虫病绿色防治的新途径,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不同稀释倍数的腐殖酸类营养型改良液对番茄植株生长及根结线虫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类营养型改良液对番茄植株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显着,防效依次为稀释200倍改良液(T5)>稀释800倍改良液(T2)>稀释400倍改良液(T4)>稀释600倍改良液(T3)>稀释1 000倍改良液(T1)>对照组(CK)。施用了稀释200~800倍的改良液的植株比对照组株高、茎粗、叶片养分含量、干物质量和叶色都明显有所提高和改善,其中稀释800倍的改良液植株长势最佳,与CK相比,株高增加了4.5 cm,茎粗增加了1.4 mm,叶绿素值增加了12.1,根结线虫防治效果为27.34%。因此,施用腐殖酸类营养型改良液可以促进番茄生长,且对番茄的根结线虫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是番茄可持续农业生产的一项有效策略。

倪丹,樊继刚[10](2020)在《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在温室辣椒上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验证连云港伟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在辣椒上的实际应用效果,为辣椒高产、优质、经济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喷施连云港伟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含腐殖酸水溶肥料每公顷产量高达32 368.5 kg,比常规施肥增产2 409 kg,增幅8.04%,增加收益7 371.6元,产投比高达3.26。

二、大力推广腐殖酸类肥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推广腐殖酸类肥料(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
    (二)喀斯特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
    (三)喀斯特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1 文献获取与论证
        2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3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点与难点及拟创新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1 实验分析数据
        2 野外调查数据
        3 收集资料数据
三 水肥耦合处理下刺梨地土壤环境及果实品质特征
    (一)水肥耦合处理下刺梨地土壤环境特征
        1 水肥处理下刺梨地土壤物理指标
        2 水肥处理下刺梨地土壤化学指标
    (二)水肥耦合处理下刺梨果实品质特征
        1 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2 喀斯特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
    (三)水肥耦合处理刺梨果实品质与土壤环境相关分析
        1 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2 喀斯特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
四 水肥耦合与刺梨果实品质提升耦合机制
    (一)刺梨土壤环境对不同水肥处理的响应
        1 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2 喀斯特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
    (二)刺梨果实品质对不同水肥处理的响应
        1 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2 喀斯特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
    (三)喀斯特地区刺梨水肥适宜用量评价
        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刺梨水肥适宜用量评价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刺梨水肥适宜用量评价
        3 喀斯特地区刺梨水肥适宜用量综合评价
五 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喀斯特地区水肥耦合现有技术
        1 刺梨施肥技术
        2 刺梨灌溉技术
    (二)喀斯特地区水肥耦合关键技术研发
        1 刺梨施肥改良技术
        2 刺梨灌溉改良技术
    (三)喀斯特地区刺梨水肥配置与品质提升技术应用示范验证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技术应用示范过程
        5 示范点技术应用建设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2)植物残体堆肥对湘南土壤理化特性及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湘南植烟土壤现状
    1.2 常用有机物料的种类概述
        1.2.1 草炭
        1.2.2 饼肥
        1.2.3 生物有机肥
        1.2.4 堆肥
    1.3 有机物料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4 有机物料对烟草生长的影响
        1.4.1 有机物料对烟草生长的影响
        1.4.2 有机物料对烟草品质的影响
    1.5 本项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本项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植物残体堆肥的理化性质
    2.1 试验概况
        2.1.1 试验材料
        2.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2.1.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植物残体堆肥粒级分析
        2.2.2 植物残体堆肥化学成分
        2.2.3 植物残体堆肥有机碳功能物质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植物残体堆肥养分释放规律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设计和方法
    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3.4 数据统计
    3.5 结果与分析
        3.5.1 不同处理对土壤p H的影响
        3.5.2 不同处理对土壤铵态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3.5.3 不同处理对土壤硝态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3.5.4 不同处理对土壤净矿化速率变化
        3.5.5 不同处理对土壤无机氮释放量的影响
        3.5.6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效磷释放量的影响
        3.5.7 不同处理对土壤速效钾释放量的影响
    3.6 讨论
    3.7 讨论
第四章 植物残体堆肥对苗期根系及根际养分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2 试验设计
    4.3 样品采集
    4.4 测定指标与方法
    4.5 数据分析
    4.6 结果与分析
        4.6.1 不同处理对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4.6.2 不同处理对根际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4.6.3 不同处理对苗期根系形态及烟株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4.6.3.1 不同处理对苗期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4.6.3.2 不同处理对烟草苗期根系形态的影响
        4.6.3.3 不同处理对苗期烟株氮磷钾吸收量的影响
    4.7 讨论
    4.8 小结
第五章 植物残体堆肥对土壤微生物和烤烟生长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2 试验设计
    5.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5.4 测定项目与方法
        5.4.1 土壤细菌群落的分析
        5.4.2 植物样品的测定
    5.5 数据处理
    5.6 结果与分析
        5.6.1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5.6.1.1 不同处理土壤细菌α多样性分析
        5.6.1.2 不同处理细菌群落种类组成和相对丰度
        5.6.1.3 土壤细菌OTUs分布
        5.6.2 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的影响
        5.6.2.1 不同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5.6.2.2 不同处理对烤烟生物量的影响
        5.6.2.3 不同处理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5.6.2.4 不同处理对烤烟化学品质的影响
        5.6.2.5 不同处理对烤烟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
    5.7 讨论
    5.8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源分离褐水与有机生物质共消化产甲烷效果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列表
第1章 绪论
    1.1 乡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及资源化利用情况
        1.1.1 国内外源分离厕所现状
        1.1.2 源分离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2 厌氧消化技术概述
        1.2.1 厌氧消化基本原理与影响因素
        1.2.2 厌氧共消化的研究现状
    1.3 农业废弃物利用现状
        1.3.1 秸秆利用现状
        1.3.2 畜禽粪便利用现状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课题来源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体系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的设计与运行
        2.2.1 厌氧共消化实验装置
        2.2.2 源分离褐水与不同有机生物质厌氧共消化实验
        2.2.3 源分离褐水与适宜共基质混合比例优化实验
        2.2.4 源分离褐水与适宜共基质温度优化实验
        2.2.5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源分离褐水与适宜共基质厌氧共消化影响的实验
    2.3 测定方法
        2.3.1 常规环境指标的测定
        2.3.2 溶解性有机物(DOM)的三维荧光光谱测定
        2.3.3 甲烷气体浓度的测定
        2.3.4 挥发性脂肪酸(VFAs)浓度的测定
        2.3.5 碳水化合物结构的表征
        2.3.6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3.7 水解酶活性的测定
        2.3.8 产酸酶活性的测定
        2.3.9 辅酶F_(420)活性的测定
    2.4 微生物群落分析
    2.5 数据分析
第3章 不同有机生物质对褐水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影响
    3.1 不同共基质添加对褐水沼气产量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3.1.1 不同共基质添加对褐水沼气产量的影响
        3.1.2 不同共基质添加对褐水甲烷产量的影响
    3.2 不同共基质添加对褐水底物降解的影响
        3.2.1 不同共基质添加对减量化的影响
        3.2.2 溶解性蛋白和碳水化合物浓度的变化
        3.2.3 DOM三维荧光光谱的变化
        3.2.4 共基质添加对体系中VFAs积累量的影响
        3.2.5 共基质添加对体系中C/N的影响
    3.3 不同共基质添加对厌氧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3.4 不同共基质添加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混合比例与温度对褐水与秸秆共消化产甲烷的影响
    4.1 混合比例对褐水与花生秸秆共消化的影响
        4.1.1 混合比例对褐水与花生秸秆共消化产气量的影响
        4.1.2 混合比例对褐水与花生秸秆共消化底物降解的影响
        4.1.3 混合比例对褐水与花生秸秆厌氧共消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4.2 温度对褐水与花生秸秆共消化的影响
        4.2.1 温度对褐水与花生秸秆共消化产沼气和产甲烷的影响
        4.2.2 温度对褐水与花生秸秆共消化底物降解的影响
        4.2.3 温度对褐水与花生秸秆共消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褐水与秸秆共消化的影响
    5.1 预处理方式对褐水与花生秸秆共消化产沼气和甲烷的影响
        5.1.1 预处理方式对褐水与花生秸秆共消化产沼气的影响
        5.1.2 预处理方式对褐水与花生秸秆共消化产甲烷的影响
    5.2 预处理方式对褐水与花生秸秆共消化底物降解的影响
        5.2.1 SCOD浓度的变化
        5.2.2 溶解性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浓度的变化
        5.2.3 DOM三维荧光光谱的变化
        5.2.4 碳水化合物结构的变化
    5.3 预处理方式对褐水与花生秸秆厌氧共消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5.4 预处理方式对褐水与花生秸秆共消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腐植酸与控释肥配施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生姜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特性
    1.2 腐植酸的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腐植酸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2.3 腐植酸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3 控释肥对作物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3.1 控释肥对植物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1.3.2 控释肥对产量品质的影响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生长量及产量
        2.3.2 产品品质的测定
        2.3.3 矿质元素含量测定
        2.3.4 土壤养分的测定
        2.3.5 根系活力的测定
        2.3.6 叶片色素的测定
        2.3.7 光合参数的测定
        2.3.8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2.3.9 碳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
        2.3.10 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
    2.4 计算公式
    2.5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3.1.1 不同处理对生姜植株各器官生长量的影响
        3.1.2 不同处理对生姜产量的影响
        3.1.3 不同处理对生姜品质的影响
    3.2 不同处理对生姜大量元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3.2.1 不同生育时期生姜各器官氮磷钾含量
        3.2.1.1 不同生育时期生姜各器官氮含量
        3.2.1.2 不同生育时期生姜各器官磷含量
        3.2.1.3 不同生育时期生姜各器官钾含量
        3.2.2 不同处理生姜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特性
        3.2.2.1 不同处理生姜对氮的吸收积累
        3.2.2.2 不同处理生姜对磷的吸收积累
        3.2.2.3 不同处理生姜对钾的吸收积累
        3.2.3 不同处理生姜对氮磷钾的利用效率
    3.3 不同处理对生姜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3.3.1 不同处理对生姜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3.3.2 不同处理对生姜光合参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3.3.3 不同处理对生姜膨大期光合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3.3.4 不同处理对生姜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3.3.5 不同处理对生姜膨大期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3.4 不同处理对生姜碳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3.4.1 不同生长期生姜碳代谢关键酶动态变化
        3.4.2 不同生长期生姜氮代谢关键酶动态变化
        3.4.3 不同处理对生姜硝酸还原酶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3.5 不同处理对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4 讨论
    4.1 腐植酸与控释肥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
    4.2 生姜施用腐植酸与控释肥增产的原因
        4.2.1 腐植酸与控释肥对生姜营养元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4.2.2 腐植酸与控释肥对生姜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4.2.3 腐植酸与控释肥对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磷激活剂对胶东苹果园土壤磷有效性及植株磷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磷对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
    1.2 土壤磷存在形态及有效性
        1.2.1 土壤磷形态及分类
        1.2.2 土壤中磷形态的生物有效性
        1.2.3 土壤磷化学分级
    1.3 苹果园磷投入及土壤磷含量状况
        1.3.1 磷素投入及累积现状
        1.3.2 磷素盈余对环境的影响
    1.4 提高磷利用率的途径
        1.4.1 “4R”养分管理
        1.4.2 高效磷肥产品
        1.4.3 磷肥增效剂
    1.5 磷激活剂研究进展
        1.5.1 磷激活剂分类
        1.5.2 磷激活剂作用机制
        1.5.3 磷激活剂研究与应用
    1.6 本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材与处理
        2.1.1 磷激活剂对苹果园土壤磷有效性和植株生长及磷吸收的影响
        2.1.2 减磷增施生物炭对苹果园土壤磷有效性及植株磷吸收的影响
    2.2 测定方法
        2.2.1 植株样品测定
        2.2.2 土壤指标测定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磷激活剂对苹果园土壤磷有效性及植株生长及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3.1.1 植株生物量
        3.1.2 根系形态和根系活力
        3.1.3 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
        3.1.4 土壤磷组分
        3.1.5 植株磷积累量、磷利用效率
    3.2 减磷配施生物炭对苹果园土壤磷有效性及植株磷吸收的影响
        3.2.1 植株地上部生长
        3.2.2 根系形态和根系活力
        3.2.3 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
        3.2.4 土壤速效磷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
        3.2.5 植株磷积累量和磷肥表观利用率
4 讨论
    4.1 磷激活剂与磷的生物有效性
    4.2 生物炭与土壤磷有效性及在苹果减磷增效上的作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基于光谱分析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物的提取优化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溶解性有机物概述
        1.2.2 溶解性有机物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
        1.2.3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分析土壤溶解性有机物的应用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物理浸提条件对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土壤溶解性有机物的提取
        2.1.3 测试指标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物理浸提条件对溶解性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2.2.1 筛分尺寸大小的影响
        2.2.2 浸提水土比的影响
        2.2.3 浸提时间的影响
        2.2.4 浸提温度的影响
    2.3 物理浸提条件与溶解性有机物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化学浸提条件对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土壤溶解性有机物的提取
        3.1.3 测试指标与方法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化学浸提条件对溶解性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3.2.1 浸提剂酸碱度的影响
        3.2.2 浸提剂种类的影响
        3.2.3 浸提剂浓度的影响
    3.3 化学浸提条件与溶解性有机物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3.4 不同浸提条件对溶解性有机物性质的综合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在典型黄土区域土壤溶解有机物研究中的应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采样点概况与样品采集
        4.1.2 土壤溶解性有机物的提取
        4.1.3 测试指标与方法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溶解性有机碳的变化规律
    4.3 溶解性有机物组分鉴定与分布规律
        4.3.1 溶解性有机物荧光组分的鉴定
        4.3.2 溶解性有机物荧光组分的相对分布规律
    4.4 溶解性有机物光谱指标分析
        4.4.1 紫外-可见光光谱指数
        4.4.2 三维荧光光谱指数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酒糟有机肥生产、肥效以及酒糟生物质炭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酿酒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
        1.1.1 酒糟
        1.1.2 酿酒污泥的性质特征
    1.2 固态酿酒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现状
        1.2.1 酒糟资源化利用途径及处置现状
        1.2.2 酿酒污泥的处理处置方式
    1.3 污泥堆肥化技术
    1.4 生物炭技术
        1.4.1 生物炭
        1.4.2 酒糟生物炭制备
        1.4.3 生物炭的土地利用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酒糟堆肥的生产及其对高梁产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地概况
        3.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3.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5 数据计算与分析
    3.2 结果及分析
        3.2.1 酒糟堆肥积制过程中的温度、含水率和pH变化
        3.2.2 酒糟堆肥积制过程中的外观、养分和腐殖酸含量变化
        3.2.3 酒糟有机肥质量评价
        3.2.4 酒糟有机肥对高粱产质量的影响
        3.2.5 酒糟有机肥对高粱养分吸收的影响
        3.2.6 酒糟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酒糟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4.1 材料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地概况
        4.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4.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5 数据计算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酒糟有机肥对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4.2.2 酒糟有机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4.2.3 酒糟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酒糟生物炭与有机肥对高粱产质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4 数据计算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酒糟生物炭和有机肥对高粱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2.2 酒糟生物炭和有机肥对高粱吸收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5.2.3 酒糟生物炭和有机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5.2.4 酒糟生物炭和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5.2.5 酒糟生物炭和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酒糟生物炭对微生物种群及土壤碳氮代谢功能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6.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6.1.4 数据计算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土壤微生物基因组序列数
        6.2.2 物种注释
        6.2.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6.2.4 碳、氮代谢酶的基因及其丰度
        6.2.5 碳、氮代谢通路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8)生物肥影响下的镉活性和稻米镉富集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农业生态系统镉污染现状
        1.1.1 农田土壤镉来源及其污染水平
        1.1.2 稻米镉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1.1.3 农田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1.2 生物肥对土壤重金属活性的影响
        1.2.1 生物肥概述
        1.2.2 生物肥中有机基质对重金属活性的影响
        1.2.3 生物肥中功能微生物对重金属活性的影响
    1.3 有机质以及重金属活性的研究方法
        1.3.1 有机质结构
        1.3.2 有机质与重金属的结合特征
        1.3.3 重金属活性的表征
    1.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方法
        1.4.1 磷脂脂肪酸法(PLFA)
        1.4.2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1.4.3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分析
        1.4.4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
        1.4.5 高通量测序和组学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浙江省水稻籽粒镉富集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2.2.2 土壤理化性质和镉含量分析
        2.2.3 水稻籽粒镉含量分析
        2.2.4 浙江省农田镉污染评价方法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2.3.2 土壤可提取态镉与土壤性质相关性
        2.3.3 水稻籽粒镉富集
        2.3.4 浙江省水稻田镉污染现状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物肥输入对不同土壤镉活性和籽粒镉富集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盆栽实验
        3.2.3 土壤溶液分析
        3.2.4 DGT富集重金属含量分析
        3.2.5 土壤理化性质和镉含量分析
        3.2.6 水稻富集镉含量分析
        3.2.7 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扩增和测序
        3.2.8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土壤溶液性质
        3.3.2 不同生长阶段DGT提取重金属的纵向分布
        3.3.3 土壤固相性质
        3.3.4 水稻镉富集量
        3.3.5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3.3.6 生物肥影响稻米镉富集的作用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肥中功能菌驱动的有机质代谢对镉活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有机基质和功能菌
        4.2.2 生物肥有机质代谢实验
        4.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4.2.4 SOM和DOM与Cd络合实验
        4.2.5 分级DOM与Cd的荧光猝灭实验
        4.2.6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功能菌对不同有机基质的代谢过程
        4.3.2 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
        4.3.3 有机质结构变化以及其与镉结合特征
        4.3.4 功能菌驱动的有机质代谢对重金属活性的影响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腐殖酸类营养型改良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及防控根结线虫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盆栽试验
        1.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改良液对番茄幼苗植株生长的影响
    2.2 改良液对番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改良液对番茄幼苗叶片养分积累的影响
    2.4 改良液对番茄幼苗干物质积累量、分配率及根冠比的影响
    2.5 改良液对番茄幼苗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效果
3 讨论与结论

(10)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在温室辣椒上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供试作物
    1.3 供试肥料
    1.4 试验方法
        1.4.1 试验设计
        1.4.2 试验处理
        1.4.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辣椒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辣椒生产效益及产投比的影响
3 试验结论

四、大力推广腐殖酸类肥料(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究[D]. 高阿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植物残体堆肥对湘南土壤理化特性及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D]. 李秀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源分离褐水与有机生物质共消化产甲烷效果及机理研究[D]. 叶文风. 华东理工大学, 2021
  • [4]腐植酸与控释肥配施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D]. 张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磷激活剂对胶东苹果园土壤磷有效性及植株磷吸收的影响[D]. 吕明露.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6]基于光谱分析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物的提取优化及应用研究[D]. 李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7]酒糟有机肥生产、肥效以及酒糟生物质炭的效应研究[D]. 李哲. 西南大学, 2021(01)
  • [8]生物肥影响下的镉活性和稻米镉富集机理[D]. 金宇. 浙江大学, 2021(09)
  • [9]腐殖酸类营养型改良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及防控根结线虫效果评价[J]. 吴小芳,吴彬,龙海波,赵敏,邓爱妮. 中国瓜菜, 2020(11)
  • [10]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在温室辣椒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倪丹,樊继刚.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9)

标签:;  ;  ;  ;  ;  

大力推广腐植酸肥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