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文物修复技术水平

如何提高文物修复技术水平

一、如何提高文物修复技术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贺欢[1](2013)在《我国文物建筑保护修复方法与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物建筑保护是一个持续、系统的工作过程。需要理论方法的指导,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是不断提高保护修复理论方法的基础;通过实践的总结也是完善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首先,文物建筑保护修复设计方案的制定,需要确定正确的修复原则、修复措施以及具体的修复技术。文中介绍了真实性、可识别性、可逆性、最小干预等基本的保护修复原则,这是指导文物建筑保护修复的研究和设计工作的基础。通过阐述和分析各个原则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明确修复原则的指导作用。文物建筑的修复措施,是对修复原则的进一步反映,文物建筑的保护修复措施包括: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整修、重点修复、原址重建和环境整治等;需要结合对文物建筑的研究工作,选择正确合理的修复措施,并体现在修复设计中。展示与利用已经成为文物建筑保护修复设计和整个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物建筑完整的展示和有效的利用,能够体现文物建筑具有的价值、历史信息和文化意义,反映了保护修复的持续性和系统性。本文阐释了展示与利用的不同概念及内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文物建筑保护修复的原则与策略是整个保护工作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除了对文物建筑的现状破损情况进行修复,还需要对文物建筑的后期维护进行考虑,达到对文物建筑完整的保护。其次,作为文物建筑保护修复设计中最突出的特点,对文物建筑的调查研究工作是对保护修复原则的体现,调查研究工作的成果也将对采取的保护修复措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过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达到对文物建筑充分的认识,才能实现对文物建筑正确的保护修复。而工作方法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对文物建筑的研究方法包括建筑考古学和建筑历史学的方法,通过对文物建筑本体及其相关的环境因素,还有文献资料、访谈记录等进行研究,考古学方法和历史学方法之间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因此,本文除了对考古学方法和历史学方法分别进行研究以外,还阐述了两者共同对文物建筑进行研究的内容。对文物建筑现状进行调查也是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文物建筑保存的完好程度、破损状况和原因充分了解和认识的过程,是进一步采取具体保护修复措施和技术手段的保证。在此基础上,对文物建筑具有的价值进行评估,明确价值的组成,文中对文物建筑价值的概念,中西方对于文物建筑价值的不同认识,价值评估体系以及定性和定量的价值评估方法都做了说明。价值评估是文物建筑保护修复工作的关键步骤,对文物建筑的保护就是对其所具有的价值进行保护。所以要对价值进行正确的判断和确定。研究工作是整个保护修复设计的重点,保护修复的原则、措施、策略和技术手段都将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反映,也将最终体现在保护修复的成果中。再次,对文物建筑保护修复中技术措施进行阐述。表明保护修复是具有实际可操作意义的。文物建筑的保护修复只有最终真正落实到具体的修复技术手段上才能实现。文物建筑的保护修复设计也不是以文本的结束作为终止,而是需要在实际的工程进行中,对设计进行验证、调整和修改,这其中就包括对于修复技术措施手段的修改,以达到与实际情况的吻合,对文物建筑进行更好的保护修复。反映了保护修复设计对于修复工程的过程参与作用,这也是文物建筑保护修复设计不同于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方面。最后,对文物建筑保护修复设计的成果,即保护修复设计文本的内容和深度进行规定和要求。国内目前对文物建筑的修复设计还没有相应的国家规范,本文根据国外相应的文件、以及国内相关的规范对修复设计的文本内容进行阐述。文物建筑保护修复设计包括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的文本内容应该包括:现状踏勘文件、方案设计文件以及其他的技术文件等;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内容则应包括:设计说明文件、施工图图纸、施工图预算等。设计文本是指导实际保护修复工程的依据。因此必须规范地进行表达,是对文物建筑保护修复可实施性的反映。对文物建筑保护修复设计的方法进行研究,就是希望能够明确保护修复设计自身的特点,更好地保护文物建筑这一独特的建筑类型。阐述文物建筑保护修复设计的工作重点,规范设计的过程和内容。

裴胜兴[2](2015)在《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真实见证,对于人类了解历史、认识自我、促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的重视。考古遗址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如何保护和利用好遗址是摆在当今社会面前的严肃课题。1956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建成开放,我国成为世界上较早建设遗址博物馆建筑进行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国家。此后,我国陆续建成了大量的遗址博物馆建筑,遗址博物馆建筑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关于遗址博物馆建筑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建筑实践,比较缺乏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性研究。事实上,遗址博物馆建筑作为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方式,受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职能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涉及学科广泛,更具有复杂性,有待于研究和实践的进一步总结和完善。建筑师是参与遗址保护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目前对于如何设计遗址博物馆建筑,即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在面对遗址保护的问题时,关于建筑需要保护什么、为什么保护、如何保护等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争议。因此,论文以遗址保护理念为基点,以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博物馆发展趋势为外因,以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为内核,融贯多元学科,将系统整体性与遗址博物馆建筑相融合,建构了具有核心性、开放性、适应性、多样性、模糊性和协同性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观念,探索了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理论。遗址保护与利用强调“真实性、完整性、最小干预性和可识别性”,“空间适用、环境协调、技术适宜、形态适应”是构成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的“四要素”。只有各要素满足遗址保护的要求,才会实现基于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的总体目标。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主要论述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框架等内容。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和第三章,在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相关理论、博物馆发展、遗址保护和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认知的基础上,明确遗址博物馆建筑需要保护什么和为什么保护的问题,探索了基于保护理念建筑整体性设计理论框架,提出整体协同设计方法。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针对遗址保护的真实性、完整性、最小干预性、可识别性原则,对应遗址博物馆建筑的空间、环境、技术、形式展开研究,重点解决遗址博物馆建筑怎样保护遗址的问题,提出基于保护理念的“环境协调,空间适用、技术适宜、形态适应”的建筑设计策略。第四部分是结论,建构建筑整体性设计观念、探索建筑整体性理论、实施建筑整体性设计策略,对遗址博物馆建筑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最后,对遗址博物馆建筑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高小燕[3](2019)在《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追求更高的发展水平,更有质量的生活,满足更多的精神需要,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承载着人类文化意象和社会记忆的文化遗产该如何发挥其价值,提升与公众的联结,伴随人类的精神文明迈步进入新的时空。随着公共考古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并积极参与其中,但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考古行业、文化遗产保护者、公众等)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存在诸多“知沟”和认识偏差,导致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了价值传承的危机问题。文化遗产传承什么、如何传承、如何使得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我们研究的元起点。本文以公共考古学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为研究主题,以陕西省秦始皇陵为主要考察对象,运用考古学、文化社会学、阐释学和传播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展开讨论,研究进程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深入问题、解决问题。笔者认为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以传承价值为本质,认同为目标,互动与对话为主体,阐释与传播为途径。本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第一,我们要在社会转型和话语变迁的背景下,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重构、阐释、展示、解读和传播。文化遗产保护要立足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即文化价值,分析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价值、精神文化价值与制度层面的价值(社会治理体系和规则),从而以提升公众与文化遗产的联结、激发公众的文化意象和文化记忆为主要目的,让公众“透物见人”,能看得懂、听得懂,从而实现让静置物化的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公众与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对话”,唤醒文化记忆,实现文化认同。第二,面向未来,我们要从搭建以文化价值为导向的阐释与展示系统,联结公众主动参与保护,建构参与式叙事空间,建构文化景观和文化传播的意象空间,打造与公众交流互动型阐释模式,提升文创产品文化意象等方面,高质量阐释和展示文化遗产的价值。第三,当公共考古遇上数字传播,通过新的传播模式和渠道,使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社会秩序、政治制度、文化意象、文明观被再次呈现和建构出来,形成新的文化意象;同时,在数字传播为代表的多媒介所营造的新时空中,以新的形式、新的结构、新的表征来表达和传播文化遗产价值,使其获得新的价值延续与生长,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象和记忆。

吕宁[4](2013)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推动下的石窟遗产保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世界遗产名录和预备名录中,石窟寺主要集中在亚洲,而其中,中国的石窟无论从比例数量,还是从代表性和独特性上,都具有研究的典型意义,其也是我国传统文物的五大类型之一。由此,石窟保护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而相较于木结构、古遗址等其他类型保护来说,石窟保护表现出独特的复杂性;与此同时,目前对于石窟保护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总体性回顾比较缺乏,因此,研究中国石窟保护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实际价值。本论文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与历史资料、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中国石窟保护历程(19世纪末至2013年)做了回顾,将这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分为四个阶段,继而分析了每个阶段的社会文化背景、文物保护概况以及石窟保护的发展及典型实践案例,最终总结了中国石窟保护取得的成就和目前仍然存在的不足;基于这些总结,分析指出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颁布之前,石窟保护工作在原则、理念、保护程序和方法上暴露出了更多的问题:如对“不改变文物原状”、“可逆性”等原则缺乏清晰理解、在保护中缺乏正确的程序而容易造成二次破坏等,而在2000年后,无论从保护理念、保护程序还是保护方法上,石窟保护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这种改变是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度增强而进行的,同时,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准则》的推动;文中通过《准则》颁布之后的莫高窟保护规划与第85窟壁画保护、云冈石窟保护性窟檐建设、大足千手观音造像修复与龙门石窟治水工程五个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案例的分析,具体探讨了技术手段背后反映出的对原则的探讨和保护理念变化的趋势,由此总结出《准则》在石窟保护中保护价值观和基本原则、保护程序和方法以及管理施工规范三个方面的积极影响和推动;最后,论文论述了在面对目前石窟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时,《准则》所具有的提升空间:主要针对于石窟保护核心概念、《准则》指导性以及其认同度三个方面,并提出未来可能建议,引申出对石窟及石窟保护的定位、石窟保护的方式方法、石窟价值的多样性的思考,以期对未来《准则》的完善有所裨益,使其在石窟保护方面更具有权威性、指导力和操作性,使中国的石窟遗产能够更好的传承、延续下去。

张心[5](2016)在《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城市问题频发的时期:城镇规模的扩大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社会矛盾加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市特色和民俗文化严重流失;城市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大量见证城市发展、塑造城市风貌并维系市民认同感的城市遗产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存的时代。一方面,从总体上来说,社会各界对城市遗产价值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意识都有所提升,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遗产保护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明显加大,各项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有序进行,城市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稳步提高。另一方面,过度追求规模与速度、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急进式”建设和改造加速了城市中承载集体记忆的场所的大量消失,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日渐被通俗化、雷同化的城市风貌所取代:缺乏人文关怀的保护手段和过度消费的利用方式将城市遗产隔离于绝大多数公众的生活之外,日益严重的“孤岛化”“绅士化”现象加剧了蕴含于城市遗产中的传统人文生态的丧失和社会适应性的衰退。以人为核心、注重文化内涵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使城市遗产保护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被赋予了缓解城市特色危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使命。本论文基于人本视角对城市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回答“什么是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以及“怎样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三个问题,结合实例为处理好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探索可行的途径与方式。在城市遗产保护中,以人为本意味着坚持保护的公益属性,尊重公众的主体地位,突出公众的主体作用;同时也意味着满足公众全面发展的合理需求,推动遗产保护与公众生活的衔接,促进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基于对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的这一解读,本论文主体内容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主题与选题背景进行介绍,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论文中的第一、二章内容,分析了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的应然性与现实意义,回答了“为什么要以人为本”这一问题。首先,城市遗产保护是城市治理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人为本作为国家层面所明确的社会发展战略核心,理应成为开展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准则。其次,城市遗产是当代社会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由人创造、传承,并能够反作用于人。其所具有的“城市”属性体现在分布的集聚性、价值的公共性、功能的日常性以及应对外界冲击的脆弱性,历史信息价值、文脉传承与情感寄托价值、科学教育价值、可持续发展价值等也都与人的生活和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对城市遗产进行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关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以人为本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保护城市遗产的应然要求。第三,当前我国城市遗产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既由于历史遗产所不得不经受的自然损耗和寿命时限,更在于一些“人为”的毁损行为。“建设性破坏”、扭曲遗产价值的利用及不当的保护方式即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城市建设与遗产管理中的人本观念薄弱,特别是忽视广大普通民众在遗产保护中的价值、作用和全面发展需求。因此,以人为本也是破解现实困局、实现“遗产保护-城市发展-民生改善”多赢的现实抉择。第三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四章,论述了如何在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及城市遗产保护机制中针对现实问题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即回答了“怎样实现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城市遗产保护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企业、民间非营利组织和广大普通民众,这些群体或个人的立场、诉求和参与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产生的作用和受到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相对来说,普通民众在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参与较少且缺乏实质性参与,保护意识和能力仍待提升,合理需求与合法权益时常难以得到保障。增强普通民众与政府部门的良性、有效互动是尊重民生诉求、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并协调各相关者利益冲突的具体方式。针对现阶段存在的规则不明、政府态度模糊及民众无力的症结,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到实处有赖于完善公众参与的机制、动力保障,适度“授民以权”并吸收第三部门的力量引导、规范公众的参与行为。同时,灵活开展文化遗产教育,通过媒体、文物展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及文化遗产日活动等培养、提升公众的参与意愿和能力,推动城市遗产保护真正成为文化惠民的重要部分。论文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总结。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并非一味地只讲保护不讲发展,或是消极、笼统地对城市范围内的历史遗存进行保存,而是促进城市遗产保护与公众生活真正衔接,使“活起来”的城市遗产服务社会、惠及民生,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赵东[6](2014)在《数字化生存下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陕西为中心》文中认为随着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也越来越多的将其融入,并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途径,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纷纷开展了相关项目研究和探索性尝试。国内许多地区,也纷纷把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纳入地域发展规划之中,大力发展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国内外不断进行着数字化技术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探索与应用,其重要作用和前景已日趋显着和宽广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历史文化资源极大丰富的陕西省为中心,对数字化方式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进行研究,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阐释界定,认知了当前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所存在的矛盾,探讨了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基础理论,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主体,提出PIPP模式是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理想模式以及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第一章主要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概念界定。在考述“历史”、“文化”、“文化资源”基础上,本文认为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人类过去发生的事物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而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精神要素以及附着在物质上的精神要素。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需要得到大力保护与开发。在当前,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存在着比较大的矛盾,但是,两者又都不能忽视,既不能一味地开发,也不能一味地保护,必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因此,各种业态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都一定要处理好,而数字化方式的保护与开发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有助于不断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手段。第二章对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阐释与分析。首先,数字化是指将客观事物(信息、信号)抽象,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形成“比特”(数字0和1),并对其进行加工、存储、处理、表现、展示和传播的过程。其次,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采集、数字处理、数字考古、数字修复、数字保存、数字管理、数字集成、虚拟现实、数字出版、数字传播等内容。再次,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涉及到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内容管理与发布技术、3S技术、网络技术等重要技术。文化空间知识可视化理论、信息科学理论等是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重要基础理论。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出现的三维技术在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中必不可少。另外,基于三维技术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人机交互的虚拟现实理论与技术可以大大提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水平,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展示,极力拓展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途径,并使得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日趋融合为一体。第三章主要围绕陕西省分析了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极大丰富。时代的发展,使得丰富的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必须得到大力保护与开发,陕西省在两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实践中,往往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这样,当前“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呼唤既能充分提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水平又能几乎不破损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一方面,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协调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并有助于宣传地域历史文化,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并提升文化软实力,以及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极具必要性。另一方面,陕西科研力量雄厚,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就,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有着充分的基础与条件,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第四章对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各类主体进行了分析认知。按照参与性,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主体构成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包括研发主体、利用主体和控制主体等。不同主体之间既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又相互交织,而且角色又可以重合和转换,并存在着相互影响或制约的关系。研发主体可以分为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企业、个人等;利用主体可以分为研究型(研究Ⅰ型和研究Ⅱ型)、中介型和一般型三种不同的类型;控制主体则包括国际组织、国家、省内各级政府以及各有关机构等。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需要这些主体在发挥好本体作用的基础上,与其他主体之间协同努力,共同推进。第五章对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在诸多主体努力下,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闻名世界的大型遗址博物馆,国家AAAAA(5A)级景点,其数字化过程涉及到文物考古、保护与博物馆收藏、展示以及数字化景区旅游等众多方面。陕西数字博物馆是我国首座省级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创建、依托全省馆藏文物数据库信息和集观赏性、知识性、互动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数字博物馆,标志着陕西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辉煌,迈出了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跨越性的一步,为国内外数字博物馆建设进行了重要的实践性探索。陕西师范大学袁林教授对古籍数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过程中有着特别的意义。作为诞生并飞速发展在数字化时代的着名旅游休闲度假区,曲江新区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虚拟展示与网络传播,是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过程中的重要代表。第六章提出了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理想模式——PIPP模式。在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政府模式、私人(个人)模式与企业模式三种基本的模式。但是,这三种模式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而影响到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在实践中,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PPP模式也被尝试着运用,体现出了一些优势,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与缺陷。这样,PIPP模式成为了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PIPP模式,即公共部门—中间组织—私人部门的合作模式(Public—Intermediary—Private Partnerships),主要是通过中间组织(intermediary)对政府与私人部门者进行组织、沟通与协调,形成三方力量共同推动公共项目运行的一种模式。PIPP模式属于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物,主要是在具体的项目运行中体现其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大量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中都可以得到应用,作为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工程项目对其应用则是一种必然趋势。第七章探讨了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是当前数字化生存与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产物,极其有利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文化产业发展,而文化产业则又是文化软实力的物化,并可以进一步提升国家与地域文化软实力。通过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可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是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成果和显着标志。可以依托专门机构与企业形成文物数字化保护、修复、管理、复仿制等业务的文博产业,成为文化产业新业态。还可以发展以传统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持,通过一定的软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等渠道为人们提供数字化旅游产品和数字化旅游服务而形成新兴的数字旅游产业。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中的数字考古、文物数字修复、数字管理、数字出版、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内涵都是数字化时代媒体产业大发展的重要基础,既是传统媒体传播的技术基础,也是新兴互联网企业不断凝聚“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在文物数字化后,通过利用专业人士取得的成果,动漫游戏创作者们稍加创意和运用一些创作技巧,则很容易开发出一系列文物类动漫短片和小游戏。而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创制动漫游戏产品,市场不仅仅在于用户、玩家,其重要市场就还在于文化、非遗保护系统“政府买单”以及民俗景区景点强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存在着的巨大商机。通过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可以使广告创意素材来源极为丰富并便捷,即使是“泛专业人士”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创意、制作相关广告,也会得心应手,有利于广告产业发展大繁荣。

陈蔚[7](2006)在《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遗产保护在世界各国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我国,遗产保护的意识和保护的能力随着国家步入繁荣昌盛的现代社会获得了日益提高。但是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和旧城改造规模的扩大,对遗产保护带来了很大冲击,“保与拆”的矛盾在某些地区日益突出,一些由于管理不善或盲目无知造成的遗产毁坏事件屡屡发生。这种状况和目前各地区各民族日益重视保护自身传统文化,保护历史遗产的大势背道而驰,也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因为随着文化产业化速度的加快,历史文化遗产所蕴涵的丰富资源业已成为国家发展文化经济,民族产业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二十一世纪是我国民族文化复兴与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建立健全我国历史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体系成为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纵观国际社会,许多国家已经摸索出了适合自身条件和社会情况的遗产保护理念与管理方法。我们有必要在系统学习、分析借鉴它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发扬民族文化精神,建设新时期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观念和新方法。本文正是循着这一思路,从分析我国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一方面,对西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并从社会文化背景的角度剖析了西方遗产保护理念形成的深层基础。另一方面,以时间为序对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梳理,并指出目前我国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研究的趋向和潮流所在。根本目标在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遗产保护理论框架;并分别从“遗产保护修复原则与方法、保护设计方法以及遗产管理方法”等多层面深化对于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的建设,为今后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2章):反思西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发展与变迁背后的社会文化基础。系统总结出西方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保护方法体系的主要成果。第二部分(3章):系统总结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建构当代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和保护理论框架。第三部分(4章):展开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修复原则与方法研究。从剖析我国传统建筑价值观对古建筑修缮方法与技术的深刻影响入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遗产保护修复理论与方法。第四部分(5章):展开我国建筑遗产保护设计方法研究。在对建筑遗产整体价值进行研究探讨与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为科学保护措施的制定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完善我国建筑遗产保护设计方法体系。第五部分(6章):展开我国建筑遗产管理方法研究。针对目前遗产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就遗产管理的法律建设;行政制度;公众参与方式;保护资金来源等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在学习西方比较成熟的遗产管理模式基础上,完善我国建筑遗产管理方法体系。

姚青石[8](2015)在《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及其保护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川渝地区作为一个边界相对模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四川盆地内部。该地区多样的地理环境、丰沛的自然资源,多元的地理文化以及历史上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使得该地区产生和发展了众多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场镇。虽历经流觞,但至今仍保留了大量具有独特空间形态和历史人文景观的传统场镇。然而,随着川渝地区的快速“城镇化”,这些广泛分布于农村地区的传统场镇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并在演进过程中暴露出“趋同化”、“变异化”、“边缘化”等诸多问题。如何全面认识、保护、延续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的空间环境特色成为了当前重要的议题。论文借用系统分析法、类型学等研究方法,以大量的第一手调研资料,系统分析了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的空间环境特色,论述了传统场镇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探索了传统场镇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策略与方法,对传统城镇的理论研究和保护均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论文首先从区域宏观视角出发,通过对场镇分布规律的统计和分析研究,指出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在市场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网状空间结构体系,归纳了其在地理空间分布上不仅呈现出数量大、分布广,而且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川西、川东两大密集分布区域以及核心区密集、边缘区稀疏的特征,总结了“多层级”的场镇市场关系,分析了在这种结构体系之下传统场镇在环境、经济、社会方面的职能作用。其次从中观视角出发,论述了地理环境、经济贸易、交通运输、军事战争、宗教文化等因素是传统场镇演进的主要推动力,它们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影响和决定着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与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总结了在其综合作用下传统场镇空间形态与类型多样化的规律特征。再次,从微观视角出发,通过对场镇外部开放空间环境、建筑空间环境、场镇景观与人文空间环境的深入分析,展现出川渝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的个性化地域特征。之后,基于对建国后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历史变迁的回顾,与当前场镇现状的观察与总结,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论文提出了以整体空间环境为特色的传统场镇保护理念,并对其所涵盖的“保护与发展”、“维护与塑造”、“激活与转化”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实现了从认识对象、分析问题,到决解问题的跨越。并从保护方法、技术措施、保障机制、发展路径出发,探索并建构了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的保护策略与方法,为探索我国在不同地域环境下传统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刘敏[9](2012)在《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同时,公众的民主意识、权益意识不断提高、市民社会持续进步,建筑遗产保护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呼声逐渐加强。这既顺应了国际社会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趋势,也响应了国家政策的号召,是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一边是建筑遗产不断受到蚕食、消失在城市开发改造中;一边是公众参与阻力重重,政府自利化趋势明显,导致缺乏公众参与保障机制、非政府组织和非赢利组织发展缓慢、公众参与无序、专家“御用化”趋势、企业趋利现象明显等诸多不良现象。面对如此局面,笔者在研究西方国家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公共政策和市民社会的角度,对我国公众参与现状及困境加以解析,找出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采用跨学科、走访、现场考察等方法,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加以研究与分析。其次,以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运动为例,通过对公众参与主体的采访、现场考察调研以及媒体报道分析等,对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历程加以分析研究,建立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一手档案。尤其重点分析研究了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可行性,结合天津市专门负责历史风貌建筑修缮的国有企业——“整理公司”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实例,对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优势和社会责任加以重点研究。同时结合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案例,采用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是一门专业性强、深层次、复杂的社会问题,仅凭单一学科很难解决全部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学、文化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历史学、法学、遗产保护等角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加以分析研究,从公众参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展开系统性全面的研究,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化之路。

荣山庆二(Sakayama Keiji)[10](2013)在《日本文物建筑保护及维修方法研究 ——并浅述中国保护现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论述日本文物建筑的保护修复,并切入中国的古建筑修复制度与方法,作概说及论述。日本于19世纪中期开始颁布文化保存相关法律:明治四年(1871)《古器旧物保存方》、明治十三年(1880)年《古社寺保存金》、明治三十年(1897)《古社寺保存法》制定法律,昭和四年(1929)《国宝保存法》、昭和二十五年(1950)发布了完整的《文化财保护法》;而中国则从清末开始重视文物建筑的保护,民国19年(1930年)发布了《古物保护法》,50年后,于1982年颁布了《文物保护法》。论文以日本的维修准则的变化谈起,涉及技术概况、修复资财以及自古以来的工匠传承、现代的训练方式、发展到保存活用、历史的环境保存方法等内容,进而得出结论。作者在日本从事文物建筑维修工作,并且编写了数册修复报告书,了解日本方面的体制与维修操作方法,并据此论述日本的文物建筑修复方法。除了维修实例、制度上的论述外,材料的确保,维修事业人才培养也是重要的环节,也作详细的说明。文物建筑在修复环节上,设计监理是最重要的。另外维修调查的方法及调查细部的论述,古材的判断方法与榫口接榫式样,古式建筑原样的分析方法也在论文中说明。保护事业亦然不能忽略保护原则,日本与中国同样追求复古与“修旧如旧”的原则。本论文在历史建筑修复保护的论述上以日本为主,中国为辅,特别在后章具体例举说明日本的史迹整备方法,各具备代表性大型修复现场作概述。其中涵盖了数栋亲自修复文物建筑的详细现状变更的资料,作为中国方面提供参考的思路。

二、如何提高文物修复技术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提高文物修复技术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文物建筑保护修复方法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2 文物建筑保护修复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步骤
    2.1 文物建筑保护修复设计的特点
    2.2 文物建筑保护修复的主要原则
        2.2.1 保护修复的基本原则
        2.2.2 保护修复的派生原则
        2.2.3 保护修复原则的发展
    2.3 主要的保护方式与措施分类
        2.3.1 间接保护方式
        2.3.2 直接保护方式
        2.3.3 展示与利用
    2.4 保护修复设计的主要步骤
    2.5 小结
3 文物建筑的调查研究
    3.1 历史与考古研究
        3.1.1 研究目的与内容
        3.1.2 通过考古学方法进行研究
        3.1.3 通过历史学方法进行研究
    3.2 文物建筑测绘调查
        3.2.1 文物建筑测绘调查的现状
        3.2.2 文物建筑测绘方法与作用
        3.2.3 残损情况勘察
        3.2.4 法式勘察
    3.3 文物建筑调查研究的成果
    3.4 小结
4 文物建筑的价值评估
    4.1 我国文物建筑价值评估
        4.1.1 我国的文物建筑价值评估制度
        4.1.2 完善文物建筑价值评估制度
    4.2 价值评估体系
        4.2.1 文物建筑价值的基本概念及价值观
        4.2.2 建筑材料、工艺与结构评估
        4.2.3 综合价值评估体系
    4.3 价值评估方法
        4.3.1 价值评估的方法
        4.3.2 各种方法的比较
        4.3.3 价值评估的过程
        4.3.4 价值评估的作用
    4.4 小结
5 文物建筑保护修复关键性技术
    5.1 木结构修复技术
        5.1.1 梁枋、柱
        5.1.2 斗拱
        5.1.3 屋面
        5.1.4 木装修
        5.1.5 木构件
        5.1.6 油漆彩画
    5.2 砖石结构修复技术
        5.2.1 砖面
        5.2.2 砖墙
        5.2.3 石材
    5.3 文物建筑保护的“防护性措施”
        5.3.1 防虫、防腐
        5.3.2 防火、防雷、抗震
        5.3.3 排水、防潮
    5.4 文物建筑修复技术的新发展
    5.5 小结
6 文物建筑保护修复设计文本编制及深度要求
    6.1 文本编制的目的
    6.2 方案设计文本编制
        6.2.1 编制内容要求
        6.2.2 现状勘察文件
        6.2.3 方案设计文件
        6.2.4 其他要求
    6.3 施工图设计文本编制
        6.3.1 编制内容要求
        6.3.2 设计说明文件
        6.3.3 施工图图纸
        6.3.4 基础设施设计
        6.3.5 施工图预算
    6.4 小结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相关文件
    C. 研究生期间参与绘制的文物建筑保护修复设计图纸

(2)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课题的提出
        1.1.1 外部动因——遗址博物馆建筑研究的重要性
        1.1.2 内部动因——遗址博物馆建筑研究的必要性
        1.1.3 个人动因——遗址博物馆建筑研究的基础性
    1.2 遗址博物馆建筑研究现状
        1.2.1 国外遗址博物馆研究现状
        1.2.2 国内博物馆学界关于遗址博物馆的研究
        1.2.3 国内建筑学界关于遗址博物馆建筑的研究
    1.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1.3.1 提出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观念
        1.3.2 探索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理论
        1.3.3 提出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策略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5 研究方法
        1.5.1 系统整体的研究方法
        1.5.2 分析综合的研究方法
        1.5.3 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
        1.5.4 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本概念的整体性认知
    2.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1.1 欧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演变概述
        2.1.2 国际文物保护规则
        2.1.3 国内文物保护规则
        2.1.4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中的整体性思想
    2.2 博物馆的发展与演变
        2.2.1 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2.2.2 当代博物馆概念
        2.2.3 当代博物馆职能
        2.2.4 博物馆建筑的历史演变
        2.2.5 当代博物馆建筑整体发展特征
    2.3 关于遗址保护
        2.3.1 关于遗址
        2.3.2 遗址保护的概念及核心性
        2.3.3 遗址保护的内容和尺度
        2.3.4 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基本原则
        2.3.5 遗址保护与展示原则的整体性
    2.4 遗址保护的方式——遗址博物馆建筑
        2.4.1 遗址博物馆概念
        2.4.2 遗址博物馆职能
        2.4.3 遗址博物馆建筑
        2.4.4 遗址博物馆建筑类型
    2.5 国内遗址博物馆建筑发展概况
        2.5.1 遗址博物馆产生的背景
        2.5.2 我国遗址博物馆发展概况
    2.6 小结
第3章 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研究
    3.1 影响遗址博物馆建筑的因素
        3.1.1 外部因素
        3.1.2 内在因素
    3.2 当前遗址博物馆建设存在的不良问题
        3.2.1 表面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建筑思潮的影响
        3.2.2 观念因素——遗址保护与建筑标志性的冲突与矛盾
        3.2.3 本质原因——遗址博物馆建筑缺乏整体认识价值观
    3.3 问题反思——整体性与遗址博物馆的融合
        3.3.1 系统整体性
        3.3.2 建筑整体性的理论基础
        3.3.3 整体性对遗址博物馆建筑的意义
    3.4 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理念建构
        3.4.1 核心性
        3.4.2 开放性
        3.4.3 适应性
        3.4.4 多样性
        3.4.5 模糊性
        3.4.6 协同性
    3.5 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
        3.5.1 建筑设计目标
        3.5.2 建筑结构层级
        3.5.3 建筑核心要素分解
        3.5.4 整体协同设计方法
    3.6 小结
第4章 遗址博物馆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研究
    4.1 建筑空间
        4.1.1 建筑空间的功能与意义
        4.1.2 遗址保护与展示和建筑空间的关联性
    4.2 遗址博物馆建筑选址设计
        4.2.1 与一般文化博物馆选址差异
        4.2.2 遗址博物馆建筑选址模式
        4.2.3 遗址博物馆建筑选址设计思路及原则
    4.3 遗址博物馆建筑实用功能设计
        4.3.1 建筑功能构成的匹配性与合理性
        4.3.2 建筑空间布局的选择性
        4.3.3 交通流线组织的秩序性
        4.3.4 以实用功能为导向的建筑设计方法
    4.4 遗址博物馆建筑空间场所设计
        4.4.1 建筑场所
        4.4.2 遗址保护与建筑场所的关联性
        4.4.3 遗址博物馆建筑场所的生成机制
    4.5 遗址博物馆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策略
        4.5.1 合理规划选址
        4.5.2 配套适用空间
        4.5.3 选择合适布局
        4.5.4 组织秩序流线
        4.5.5 建构场所精神
    4.6 小结
第5章 遗址博物馆建筑环境协调性设计研究
    5.1 遗址周边环境保护
        5.1.1 遗址周边环境保护的兴起
        5.1.2 遗址周边环境释义
        5.1.3 遗址周边环境构成
        5.1.4 遗址周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1.5 遗址周边环境对遗址博物馆建筑的影响
        5.1.6 遗址周边环境保护的原则
    5.2 遗址周边环境保护范围的划定
        5.2.1 保护范围划定层级
        5.2.2 保护范围划定原则
        5.2.3 执行遗址保护规划,开展遗址周边环境保护
    5.3 自然环境协调性设计
        5.3.1 适应气候,营造功能建筑
        5.3.2 地下建筑,保护地形地貌
        5.3.3 化整为零,适应地形地貌
        5.3.4 形式消隐,降低环境扰动
        5.3.5 乡土建筑,融入环境保护
        5.3.6 现代简约,表达可读特征
    5.4 城市环境协调性设计
        5.4.1 融入肌理,保护城市历史格局
        5.4.2 形象控制,协调尊重城市风貌
        5.4.3 界面围合,营造整体空间环境
        5.4.4 贴近生活,更新城市生态环境
    5.5 社会环境协调性设计
        5.5.1 遗址博物馆的社会职能
        5.5.2 遗址博物馆建筑与社会环境的协调性
        5.5.3 一个案例——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5.6 遗址博物馆建筑环境协调性设计策略
        5.6.1 三位一体,整体设计
        5.6.2 消隐体量,融入环境
        5.6.3 时代精神,对话环境
        5.6.4 文脉传承,整合环境
        5.6.5 人文设计,服务社会
    5.7 小结
第6章 遗址博物馆建筑技术适宜性设计研究
    6.1 适宜技术
        6.1.1 技术的最小干预性
        6.1.2 技术释义
        6.1.3 适宜建筑技术
        6.1.4 遗址博物馆建筑的适宜技术
    6.2 遗址破坏性主要原因分析
        6.2.1 人为保护性破坏因素
        6.2.2 遗址自然病害及主要影响因素
        6.2.3 室内遗址病害的控制策略
    6.3 实施预防性遗址保护技术
        6.3.1 宏观层面——遗址保护规划
        6.3.2 中观层面——遗址博物馆建筑(遗址公园)
        6.3.3 微观层面——遗址本体保护与展示技术
    6.4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程序性
        6.4.1 建立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工作程序的重要性
        6.4.2 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程序
        6.4.3 建筑设计的工作程序
        6.4.4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工作程序
    6.5 遗址博物馆建筑工程保护技术
        6.5.1 可逆性建筑技术
        6.5.2 遗址本体防水与防潮
        6.5.3 地基处理及基础形式
        6.5.4 抗震与结构
        6.5.5 遗址基坑加固、防水与外观处理
        6.5.6 室内温湿度控制
        6.5.7 遗址展示照明
        6.5.8 建筑设备技术
        6.5.9 乡土技术
        6.5.10生态节能技术
        6.5.11新技术探索应用
        6.5.12数字遗址博物馆技术
    6.6 遗址博物馆建筑技术适宜性设计策略
        6.6.1 实施预防保护,依托开展设计
        6.6.2 遵循保护程序,实施系统保护
        6.6.3 避免遗址伤害,降低遗址病害
        6.6.4 选择适宜技术,提高保护效果
        6.6.5 创新保护手段,适应时代发展
    6.7 小结
第7章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适应性设计研究
    7.1 遗址保护与建筑形态
    7.2 博物馆建筑形态
        7.2.1 建筑形态概念
        7.2.2 建筑形态内涵
        7.2.3 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内涵
    7.3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的适应性
        7.3.1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的演变
        7.3.2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因
        7.3.3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适应性的意义
    7.4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创作方法
        7.4.1 基于遗址文化特征的直接表现
        7.4.2 基于遗址主题阐释的抽象表现
        7.4.3 基于传统文脉延续的对话表现
        7.4.4 基于遗址场地特征的场所表现
        7.4.5 基于建构差异特征的对比表现
        7.4.6 基于遗址环境协调的整体表现
        7.4.7 基于兼顾生态节能的技术表现
        7.4.8 基于高技创作倾向的时代表现
        7.4.9 基于抢救性保护的合建表现
        7.4.10基于整体保护的生态博物馆表现
    7.5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适应性设计策略
        7.5.1 标准与尺度把握
        7.5.2 文态与生态兼顾
        7.5.3 部分与整体统一
        7.5.4 历史与现代融合
    7.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展望
附表 1:中国遗址博物馆统计分析表
附表 2:国外遗址博物馆统计分析表
参考文献
    着作文献
    期刊文献
    文化遗产保护规则
    硕博论文
    网络资料
    法律法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公共考古学研究
        二、文化遗产价值研究
        三、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阐释
        一、相关概念
        二、相关理论阐释
    第五节 问题展开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作为沟通的公共考古:任重道远
    第一节 公共考古兴起
        一、何为公共考古
        二、开展公共考古的必要性
    第二节 公共考古现状与发展
        一、国外公共考古发展趋势
        二、中国公共考古发展现状
        三、中国公共考古存在的问题
        四、中国公共考古发展思考
第三章 保护与传承的起点:价值
    第一节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
        一、“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概念缘起和发展
        二、国际宪章关于文化遗产价值保护理念的发展解读
        三、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转变
    第二节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价值危机
        一、社会变迁下的价值危机
        二、深刻原因
    第三节 文化遗产价值重构
        一、文化价值是本质核心价值
        二、价值的时代建构性
        三、价值与人的关系再建构
        四、时空价值与精神价值
第四章 重返文化遗产地:文化意象和经典的产生
    第一节 作为“文化意象”的物质文化遗产
        一、文化意象
        二、文化景观与符号表征
        三、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
    第二节 帝陵的“文化意象”
        一、空间意象
        二、景观意象
        三、文化意象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文化意象的发生
        一、秦始皇帝陵的空间意象
        二、秦始皇帝陵的景观意象
        三、秦始皇帝陵的文化意象
        四、秦始皇帝陵的审美意象
        五、秦始皇帝陵的符号意象
        六、秦始皇帝陵的文明交流意象
    第四节 重返帝陵经典的发生
        一、社会治理体系和制度
        二、思想文化
第五章 文化记忆的发生:文化遗产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第一节 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化遗产
        一、文化遗产激发文化记忆
        二、如何催动文化记忆的发生
    第二节 文化记忆、公众沟通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
        一、阐释与展示理论始源
        二、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和展示
        三、公共考古视域下阐释与展示模式转向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园文化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一、秦始皇帝陵园的价值阐释与展陈方式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秦始皇帝陵园的价值阐释与展示框架建构
第六章 公共考古遇上数字传播: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第一节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
        一、作为媒介的文化遗产
        二、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传播功能与价值
    第二节 现代传播的变革趋势
        一、传播变化趋势
        二、互联网时代传播对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的影响
        三、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传播模式嬗变
    第三节 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一、媒介与价值
        二、虚拟现实与价值传播:以故宫博物院为例
        三、新媒体时代的参与式文化
        四、“微”传播与意义建构
        五、数字传播视域下传统大众媒介与文化遗产价值“复活”
    第四节 新媒体视域下秦始皇帝陵的价值传播
        一、秦始皇陵的媒介化与价值传播
        二、秦始皇陵价值传播现状
        三、数字化传播下秦始皇帝陵价值传播建议
第七章 结论
    一、公共考古强调“沟通”以及文化遗产和公众的“共在关系”
    二、发掘文化价值 激发文化意象
    三、多元立体展开价值阐释 催生文化记忆
    四、数字传播激发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推动下的石窟遗产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概念解释
        1.1.1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1.1.2 中国石窟保护起源与相关概念阐释
        1.1.3 石窟保护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1.2 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1.2.1 石窟遗产保护相关理论研究
        1.2.2 石窟遗产保护实践研究
        1.2.3 已有研究的空白
    1.3 研究内容
        1.3.1 论文线索
        1.3.2 主要内容
        1.3.3 案例选择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中国石窟保护历程回顾(19 世纪末-2013 年)
    2.1 中国石窟保护历程概况及典型案例分析
        2.1.1 近代中国的石窟研究与保护探索
        2.1.2 石窟抢救性保护阶段概述与重要案例( 50-70 年代)
        2.1.3 科学保护尝试与重要案例(80-90 年代)
        2.1.4 石窟保护大发展时期概述(2000-2013)
    2.2 中国石窟保护的成就与思考
        2.2.1 中国石窟保护总体的成就与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
        2.2.2 对 20 世纪石窟保护工作的反思:《准则》产生的缘由 1与契机
第3章 《准则》的产生及之后的石窟保护典型案例分析(2000-2013)
    3.1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概述
        3.1.1 《准则》的制定
        3.1.2 《准则》的内容
        3.1.3 《准则》的意义
    3.2 敦煌莫高窟保护规划与壁画修复工程
        3.2.1 莫高窟保护策略
        3.2.2 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
        3.2.3 敦煌莫高窟第 85 窟壁画保护工程
        3.2.4 案例探讨与总结
    3.3 云冈石窟保护性窟檐修建工程
        3.3.1 世界遗产保护策略与系列工程
        3.3.2 云冈石窟保护性窟檐设计与修建
        3.3.3 案例探讨与总结
    3.4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修复保护工程
        3.4.1 本次工程的源起与概况
        3.4.2 调查与评估
        3.4.3 保护理念与技术路线
        3.4.4 保护与修复实施
        3.4.5 案例探讨与总结
    3.5 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
        3.5.1 工程概况
        3.5.2 保护工程技术路线与实施
        3.5.3 案例探讨与总结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推动与进步:《准则》对石窟保护的积极影响
    4.1 对于保护价值观的影响
        4.1.1 我国传统文物保护观念和方法
        4.1.2 《准则》在构建现代保护价值观上的作用
    4.2 对保护程序和方法的影响
        4.2.1 保护程序的确立
        4.2.2 评估重要性的强调
    4.3 对规范化管理和施工的影响
        4.3.1 对管理的指导作用
        4.3.2 对设计与施工的规范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反思与建议:《准则》在指导石窟工作方面的提升空间
    5.1 现行《准则》在指导石窟保护中表现出的不足
        5.1.1 遗产认知与价值理解
        5.1.2 指导性与可操作性
        5.1.3 约束力、认同度与影响力
    5.2 未来完善具体建议
        5.2.1 关于保护认知与价值理解
        5.2.2 关于石窟保护的指导性与可操作性
        5.2.3 关于《准则》的推广与认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文化遗产生存危机
        二、 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诉求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成果概述
        二、 国内研究成果概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以人为本:城市遗产保护的应然要求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与当代内涵
        一、 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
        二、 以人为本的当代内涵
    第二节 城市遗产属性的人本特征
        一、 城市遗产的分类
        二、 “城市”属性的具体内涵
        三、 “城市”属性的人本特征
    第三节 城市遗产价值的人本解读
        一、 历史信息价值
        二、 文脉传承与情感寄托价值
        三、 科学、艺术与教育价值
        四、 使用价值与可持续发展价值
第二章 以人为本:城市保护与发展的现实抉择
    第一节 城市遗产保护的当代发展
        一、 保护视野不断扩大
        二、 保护内涵日益深化
        三、 保护方式和成果逐渐与公众生活衔接
    第二节 城市遗产保护的现实困境
        一、 城市遗产管理机制亟待完善
        二、 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尖锐
        三、 城市遗产保护方式存在误区
        四、 城市遗产保护困境背后的人本缺失
第三章 以人为本与城市遗产保护利益相关者
    第一节 政府
    第二节 营利性组织
    第三节 非营利性组织
    第四节 公众
        一、 “本地型”公众
        二、 “外地型”公众
第四章 走向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兴起、内涵与目标
        一、 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兴起
        二、 公众参与的目标
    第二节 公众参与的基本形式及特征
        一、 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
        二、 舆论参与
        三、 志愿服务参与
        四、 民间资本的投资参与
    第三节 公众参与的未来发展
        一、 增强公众的实质性参与
        二、 适度“放权”与“维权”
        三、 灵活开展文化遗产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数字化生存下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陕西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四、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历史文化资源概念界定及其保护与开发
    第一节 历史文化
        一、历史
        二、文化
        三、历史文化
    第二节 历史文化资源
        一、资源与文化资源
        二、历史文化资源概念界定
        三、历史文化资源的特性与内涵
        四、历史文化资源的类型兼及与文化遗产的关系
    第三节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
        一、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
        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第二章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科学理论
    第一节 数字化的特征与优势
        一、数字与“数字化”
        二、数字化的发展历程
        三、数字化的特征与优势
    第二节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科学内涵
        一、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知识体系
        二、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重要技术
        三、数字化有利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
    第三节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相关理论与三维技术
        一、文化空间知识可视化理论
        二、信息视域的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相关理论
        三、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三维技术
    第四节 虚拟现实理论
        一、虚拟现实的特征与优势
        二、虚拟现实的发展、构成与关键技术
        三、虚拟现实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
第三章 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陕西历史文化资源
        一、“陕西”的形成、演变及省域概况
        二、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及其特性
        三、陕西历史文化资源的类型
    第二节 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现状及思考
        一、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二、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开发
        三、对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的思考
    第三节 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价值与意义
        一、全面保持陕西文物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领先地位
        二、有助于宣传陕西历史文化资源
        三、有利于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并提升文化软实力
        四、有助于促进陕西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节 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与条件
        一、雄厚的科研力量
        二、面对的时代背景与机遇
        三、已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第四章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主体分析
    第一节 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主体构成
        一、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主体界定
        二、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诸主体的作用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主体构成
    第二节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研发主体
        一、高校与科研院所
        二、博物馆和图书馆
        三、文化企业和个人
    第三节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利用主体
        一、研究型利用主体
        二、中介型利用主体
        三、一般型利用主体
    第四节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控制主体
        一、国际组织
        二、国家级组织机构
        三、省级以及相关机构
第五章 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案例分析
    第一节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数字化
        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数字化
        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数字化案例分析
    第二节 陕西数字博物馆
        一、陕西数字博物馆建设现状
        二、陕西数字博物馆发展趋势
        三、陕西数字博物馆项目分析
    第三节 袁林与古籍数字化
        一、袁林教授简介
        二、袁林在古籍数字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三、袁林古籍数字化行为分析与展望
    第四节 曲江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
        一、曲江新区概况
        二、曲江新区的历史文化景区数字化
        三、曲江新区数字化纵深发展
第六章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模式探究
    第一节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三种基本模式
        一、政府模式
        二、私人(个人)模式
        三、企业模式
    第二节 PPP模式
        一、PPP模式概述
        二、PPP模式的优势及其前提条件
        三、PPP模式与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
    第三节 以中间组织为枢纽的PIPP模式
        一、中间组织理论
        二、PIPP模式的内涵及必要性分析
        三、PIPP模式的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
    第四节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模式选择
        一、政府模式是基础和契机
        二、综合选用模式
        三、PIPP模式是努力的方向
第七章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与文化产业发展
    第一节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与文博旅游产业
        一、数字化旅游业
        二、数字化历史文化旅游业
        三、数字化时代文博新兴业态
    第二节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与传媒产业
        一、陕西传媒产业发展现状
        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推动传媒产业突破性发展
        三、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促进陕西传媒产业大发展
    第三节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与动漫游戏产业
        一、创意是动漫游戏产业的核心和基础
        二、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是动漫游戏产业的重要创意源泉
        三、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推进动漫游戏产业发展
    第四节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与广告产业
        一、促进广告创意
        二、丰富优质广告媒体资源
        三、线上线下广告整合发展
结束语
    一、本文主要观点与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插图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保护研究
        1.2.2 相关研究(当代“价值论”研究的核心成果)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与结构图
2 西方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
    2.1 西方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的主要成果
        2.1.1 遗产价值认知体系
        2.1.2 遗产概念的建立
        2.1.3 建筑遗产保护修复理论
    2.2 西方建筑遗产的保护方法
        2.2.1 保护修复原则与方法
        2.2.2 建筑遗产的“可适性再利用”
        2.2.3 建筑设计的独特分支——建筑遗产再利用设计
    2.3 国外建筑遗产的管理体系
        2.3.1 法律保障体系
        2.3.2 资金获得与管理体系
        2.3.3 保护管理制度体系
        2.3.4 教育与科研体系
    2.4 小结
3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研究
    3.1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1.1 我国古代建筑的“维修和利废”
        3.1.2 二十世纪初期,现代文物保护观念初步形成
        3.1.3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文物建筑保护理论与管理体系建立
        3.1.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3.2 当前,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建设中的新趋势
        3.2.1 保护观念的突破
        3.2.2 保护方法的发展
    3.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遗产保护理论
        3.3.1 建构当代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体系
        3.3.2 以价值认知为基础的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框架
    3.4 小结
4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修复原则与方法
    4.1 对我国传统建筑保护观念与方法的文化反思
        4.1.1 解析中国传统建筑价值观
        4.1.2 传统价值观及其修缮方式对古建筑的影响
    4.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遗产保护修复理论与方法
        4.2.1 “真实性原则”的发展与运用
        4.2.2 “修旧如旧”、“修旧如新”与“修新如旧”概念辨析
        4.2.3 建筑遗产的“重建”问题
        4.2.4 对“可识别性原则”的理解与运用尺度的把握
    4.3 小结
5 建筑遗产保护设计方法
    5.1 建筑遗产的历史研究和实地调查
        5.1.1 主要内容和方法
        5.1.2 阶段成果的记录和再处理
    5.2 建筑材料、工艺及结构研究
        5.2.1 主要步骤及内容
        5.2.2 阶段成果的记录和再处理
    5.3 建筑遗产的综合价值评估
        5.3.1 建筑遗产综合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5.3.2 建筑遗产价值评估方法及过程
        5.3.3 建筑遗产综合价值的整体性评估
        5.3.4 整体评估的作用——建立以价值评估为基础的分级保护方法
    5.4 建筑遗产保护修复设计
        5.4.1 保护修复设计的主要内容
        5.4.2 保护修复设计成果及要求
    5.5 小结
6 我国建筑遗产管理方法研究
    6.1 建筑遗产管理社会化
        6.1.1 建筑遗产分级管理
        6.1.2 公众参与
    6.2 建筑遗产管理法制化与标准化
        6.2.1 加强地方立法
        6.2.2 加快专项立法
        6.2.3 法律条文细化
    6.3 建筑遗产经济管理中的若干问题
        6.3.1 建筑遗产——“非赢利性”单位
        6.3.2 保护资金筹措中政府的作用和参与方式
    6.4 建筑遗产登录制度
        6.4.1 建筑遗产大普查
        6.4.2 建筑遗产登录
    6.5 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及其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全球化与地域文化意识觉醒
        1.1.2 传统场镇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求
    1.2 研究范围及对象
        1.2.1 研究范围界定
        1.2.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3.1 学术意义
        1.3.2 应用价值
        1.3.3 现实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1.4.1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的相关研究
        1.4.2 传统场(集)镇的相关研究
        1.4.3 传统场(集)镇空间环境的相关研究
        1.4.4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内容及框架
2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结构特征及其职能
    2.1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的生成背景
        2.1.1 地理空间环境:巴山蜀水,山环水绕
        2.1.2 水陆交通网络:运道发达、水陆相辅
        2.1.3 自然生态资源:物博产丰,矿林并蕴
        2.1.4 地理文化现象:开放包容,多元共生
    2.2 传统场镇的空间结构特征
        2.2.1 农村场镇贸易的兴盛
        2.2.2 区域经济结构体系的形成
        2.2.3 传统场镇空间结构的“网状”特征
    2.3 传统场镇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2.3.1 空间分布特征
        2.3.2 区域地理分布特征
    2.4 传统场镇市场的“多层级”结构体系
        2.4.1 基层场镇市场
        2.4.2 中间场镇市场
        2.4.3 中心场镇市场
    2.5 传统场镇的职能结构特征
        2.5.1 环境职能
        2.5.2 经济职能
        2.5.3 社会职能
    2.6 小结
3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格局演进与类型特征
    3.1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生成的历史源流
        3.1.1 早期集市场所的兴起
        3.1.2 从集市场所到集市聚居
        3.1.3 聚居制度变迁与场镇历史演进
        3.1.4 场镇时空密度演变
    3.2 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的演化机制
        3.2.1 地理环境的规限与场镇空间布局
        3.2.2 经济贸易的促长与场镇的历史演绎
        3.2.3 交通运输的促变与运道上的场镇
        3.2.4 军事战争的促动与场镇空间格局演进
        3.2.5 宗教文化的促生与场镇人文景观
        3.2.6 传统场镇空间环境演化特征
    3.3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的类型特征
        3.3.1 农业型场镇及其空间环境特征
        3.3.2 商贸型场镇及其空间环境特征
        3.3.3 矿业型场镇及其空间环境特征
        3.3.4 交通型场镇及其空间环境特征
        3.3.5 防卫型场镇及其空间环境特征
        3.3.6 宗教型场镇及其空间环境特征
    3.4 小结
4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的个性化特色
    4.1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外部开放空间环境的复合性特征
        4.1.1 街巷:交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
        4.1.2 檐廊:居住与商业相结合的空间场所
        4.1.3 广场:聚会、娱乐、民俗活动的公共空间
        4.1.4 场口:标志性的入口空间
    4.2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建筑空间环境的地缘性特征
        4.2.1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建筑类型构成
        4.2.2 场镇建筑空间环境与川渝民俗文化
        4.2.3 川渝场镇建筑营建技术与材料的适应性特征
        4.2.4 川渝场镇建筑与地方风貌特色
    4.3 传统场镇人文空间环境的社会性特征
        4.3.1 风水思想的文化遗传与实践
        4.3.2 移民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4.4 川渝传统场镇景观环境的艺术性特征
        4.4.1 山水观念下的场镇整体景观环境
        4.4.2“师法自然”的场镇景观形象
        4.4.4 画龙点睛的场镇景观小品
    4.5 小结
5 现实观察、经验借鉴与“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提出
    5.1 现实观察: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的变迁与保护
        5.1.1 建国后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的坎坷命运
        5.1.2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保护的稳步前行
        5.1.3 当前川渝传统场镇保护中的现实困境
    5.2 借鉴与启示:国外保护经验借鉴
        5.2.1 特色保护意识的觉醒:法国Z.P.P.A.U.P保护规划
        5.2.2 保护措施的科学引导:意大利热那亚保护实践
        5.2.3 保障制度体系的健全:英国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管理与控制
        5.2.4 保护与发展理念的不断前行:日本历史城镇保护
        5.2.5 小结
    5.3 突围之路:“川渝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提出
        5.3.1 保护与发展:寻求以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
        5.3.2 维护与塑造:实现场镇空间环境特色维护与塑造的并举
        5.3.3 激活与转化:推进场镇空间环境特色向优势竞争力的转化
    5.4 小结
6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策略研究
    6.1 策略一:保护方法建构:基于场镇职能,探索多样性保护方法
        6.1.1 探索与场镇环境职能相适应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6.1.2 探索与场镇经济职能相协调的“场镇贸易环境”保护
        6.1.3 探索与场镇社会职能相结合的“场镇民俗文化环境”保护
    6.2 策略二:技术措施革新:维护场镇特色,巩固资源优势
        6.2.1 区域空间整合: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新型技术措施
        6.2.2 群体空间织补:场镇群体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基本技术措施
        6.2.3 建筑空间修复:传统场镇建筑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重要技术措施
        6.2.4 活态保护:场镇人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优化技术措施
    6.3 策略三:保障机制完善:实施战略管理,强化制度体系
        6.3.1 导入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战略管理机制
        6.3.2 完善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经济保障机制
        6.3.3 健全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
        6.3.4 强化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社会教育机制
    6.4 策略四:发展路径创新:激活场镇特色,助推场镇发展
        6.4.1 场镇旅游资源开发与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结合
        6.4.2 场镇形象塑造与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协同
        6.4.3 文化产业发展与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互动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空间环境特色保护——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复兴的必由之路
    7.1 主要结论
    7.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附图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9)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上篇——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1.3 为什么以天津为例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结构
    第二章 概念释义及西方国家公众参与概述
        2.1 概念释义
        2.1.1 公众参与
        2.1.2 建筑遗产
        2.2 西方国家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1 英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2 法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3 美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4 日本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3 小结
    第三章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解析
        3.1 市民参与阶梯理论
        3.2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概述
        3.3 公众参与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3.3.1 存在问题
        3.3.2 应对策略
        3.3.3 小结
        3.4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法规支持体系研究
        3.4.1 法律法规释义
        3.4.2 建筑遗产保护立法研究
        3.4.3 公众参与立法研究
        3.4.4 小结
        3.5 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研究
        3.5.1 非政府组织(NGO)定义
        3.5.2 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分析
        3.5.3 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
        3.5.3.1 管理规定
        3.5.3.2 已注册登记建筑遗产保护组织
        3.5.3.3 未注册登记NGO组织
        3.5.4 小结
    第四章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4.1 概念释义
        4.2 公众参与法治机制
        4.2.1 知情权
        4.2.2 参与权
        4.2.3 监督权
        4.2.4 公益诉讼权
        4.2.5 小结
        4.3 公众参与回应机制
        4.3.1 定义
        4.3.2 相关规定
        4.3.3 存在问题
        4.3.4 应对策略
        4.3.5 小结
        4.4 公众参与教育机制
        4.4.1 定义
        4.4.2 相关规定
        4.4.3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教育
        4.4.3.1 大众教育
        4.4.3.2 专业教育
        4.4.3.3 职业教育
        4.4.4 小结
下篇——天津篇
    第五章 天津建筑遗产概述及现状研究
        5.1 天津建筑遗产简介
        5.2 天津建筑遗产现状概述
        5.3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5.3.1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5.3.2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5.3.3 保护规划制定
        5.4 建筑遗产破坏情况
        5.5 小结
    第六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发展历程解析
        6.1 觉醒期(1980S——2003 年)
        6.2 发展期(2004 年——2009 年)
        6.3 瓶颈期(2010——今)
        6.4 小结
    第七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实践解析
        7.1 个人参与——天津市民张强先生
        7.1.1 张强先生简介
        7.1.2 呼吁保护历史街区的漫漫长路
        7.1.3 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方式介绍
        7.2 社团组织——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
        7.2.1 穆森简介
        7.2.2 团队简介
        7.2.3 主要参与保护事件
        7.2.4 主要参与保护方式
        7.2.5 参与保护典型案例分析
        7.2.5.1 天津盛锡福旧址保护事件
        7.2.5.2 和平区五大道保护事件
        7.2.5.3 解放北路“原中国农工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7.3 精英参与——专家学者
        7.3.1 旧城文化采风和抢救估衣街运动
        7.3.1.1 冯骥才先生简介
        7.3.1.2 旧城文化采风运动
        7.3.1.3 抢救估衣街运动
        7.3.1.4 比较分析
        7.3.2 天津浙江兴业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7.3.3 天津原盐业银行保护事件
        7.4 非政府组织空缺下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7.4.1 企业分类及其特征
        7.4.1.1 企业社会责任
        7.4.1.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研究
        7.4.2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可行性分析
        7.4.2.1 必然性分析
        7.4.2.2 问题分析
        7.4.3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7.4.3.1 企业家参与——王可有先生
        7.4.3.2 非国有企业参与——天津老城厢改造
        7.4.3.3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
        7.4.3.4 专门性国有企业
        7.4.4 比较分析
        7.4.4.1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形势分析
        7.4.4.2 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优势分析
        7.4.4.3 建筑遗产保护专门性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7.5 小结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日本文物建筑保护及维修方法研究 ——并浅述中国保护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物建筑的保护
        1.1.2 论文研究的范围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构成
    1.4 重要定义阐释
        1.4.1 中国“文物”的演变
        1.4.2 日本“文化财”的产生
        1.4.3 文化财的语义
    1.5 中国的文物建筑保护历史
        1.5.1 文物建筑保护的萌芽
        1.5.2 中国早期文物建筑保护修复史料汇编整理
        1.5.3 近代以后的文物建筑保护
        1.5.4 文化遗产
    1.6 日本的文物建筑保护历史
        1.6.1 近代以前的文化财保存
        1.6.2 文物保存意识的萌芽
        1.6.3 奈良时代开始重视文物保护
        1.6.4 平安时代初期的继承
        1.6.5 中世、近世维修修复的开端
        1.6.6 明治维新(1866年)前半期的文化财保存
    1.7 中日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组织和国家预算
        1.7.1 文物保护法律的历史
        1.7.2 中日文物建筑保护的重要法律
        1.7.3 中日文物建筑保护组织机构
        1.7.4 中日文物保护预算
        1.7.5 中日文物数量比较
    1.8 日本《文化财保护法》中的保护修复
        1.8.1 概要
        1.8.2 民家(民居)的保存和修理
        1.8.3 近代社寺建筑的保存和修理
        1.8.4 近代建筑等的保存
        1.8.5 近代建筑等的修理和整备利用
        1.8.6 登记有形文化财的保存和利用
    1.9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实施Ⅰ:调查准备
    2.1 调查概要
        2.1.1 调查
        2.1.2 指定
    2.2 调查技法的历史过程
        2.2.1 实证调查
        2.2.2 复原调查与科学的调查
    2.3 调查的方法
        2.3.1 遗构调查
        2.3.2 文献及资料调查
    2.4 现场调查
        2.4.1 调查计划的制定
        2.4.2 布局
        2.4.3 规模和构造形式
        2.4.4 各部分的作法
        2.4.5 实测
        2.4.6 后世的改造、维修和复原
        2.4.7 照片拍摄和篆本、拓本、摺本
    2.5 细部手法和时代判定
        2.5.1 柱间的尺寸和结构
        2.5.2 中国历代古尺分析
    2.6 现状变更-申报和援助
        2.6.1 现状变更的概念
        2.6.2 与重要文化财相关的援助措施
    2.7 设计、监理与发包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实施Ⅱ:修理技法
    3.1 保护维修概要
        3.1.1 维修的分类
        3.1.2 修理规划
        3.1.3 修理内容
    3.2 中日文物建筑保护维修技术
        3.2.1 日本的保护修理技术
        3.2.2 中国的保护维修技术
    3.3 工程样式的解释
        3.3.1 临时设施(脚手架)
        3.3.2 基础维修
        3.3.3 落架调查
    3.4 保护维修工程
        3.4.1 木作工程
        3.4.2 屋顶工程
        3.4.3 其他工程
        3.4.4 国宝、重要文化财建造物保存维修补助项目概要
        3.4.5 保存维修补助项目的流程
        3.4.6 保存维修补助项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实施Ⅲ:材料与技术
    4.1 维修用材料
        4.1.1 概论
        4.1.2 木材
        4.1.3 屋顶材
        4.1.4 壁材
        4.1.5 石材
        4.1.6 涂装、上色及其他
        4.1.7 工具
    4.2 保护维修技术
        4.2.1 概述
        4.2.2 木工技术
        4.2.3 墙壁工程
        4.2.4 石工技术
        4.2.5 日本涂装、彩色及其他技术
        4.2.6 技术保存
        4.2.7 “茅葺”
    4.3 现存的植物性材质屋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物建筑保护实施Ⅳ:抗震与防灾
    5.1 抗震加固概述
    5.2 木构建筑的抗震加固
    5.3 砖瓦建筑的抗震加固
    5.4 地基的加固
        5.4.1 中国的防灾设施
        5.4.2 日本的防灾设施
第6章 文物建筑保护实施Ⅴ:建筑的活用
    6.1 文物建筑活用的概念
    6.2 古社寺的活用
    6.3 民家建筑的活用
    6.4 近代建筑的活用
第7章 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
    7.1 进行保存修理的技术人员
    7.2 保存修理技术者的培养
    7.3 主任技术者的认定
    7.4 选定保存技术的保存
    7.5 修理材料的确保
第8章 修复实例
    8.1 遗址保护整备
        8.1.1 平城宫遗址整备
    8.2 社寺的保护修复
        8.2.1 饭高寺讲堂修复
        8.2.2 本国寺本堂
        8.2.3 那古寺观音堂保存修理
    8.3 佛塔建筑保护维修
        8.3.1 身延山久远寺五重塔复原
    8.4 近代建筑保护维修
        8.4.1 东京车站丸之内站舍的维修复原
    8.5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正确理解和实施文物建筑的修缮原则
    二. 培育训练设计监理人材及文物建筑施工技艺职能制度
    三.作好文物建筑调査工作与制定正确的修缮方针
    四.解决材料和技术问题是修缮文物建筑的基本
    五.文物建筑修缮制度检讨
    六、 自然灾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中日古建筑术语对照图表

四、如何提高文物修复技术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文物建筑保护修复方法与技术研究[D]. 贺欢. 重庆大学, 2013(03)
  • [2]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研究[D]. 裴胜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4)
  • [3]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D]. 高小燕. 西北大学, 2019(04)
  • [4]《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推动下的石窟遗产保护[D]. 吕宁. 清华大学, 2013(07)
  • [5]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D]. 张心. 山东大学, 2016(10)
  • [6]数字化生存下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陕西为中心[D]. 赵东. 山东大学, 2014(11)
  • [7]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D]. 陈蔚. 重庆大学, 2006(01)
  • [8]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 姚青石. 重庆大学, 2015(07)
  • [9]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 刘敏. 天津大学, 2012(05)
  • [10]日本文物建筑保护及维修方法研究 ——并浅述中国保护现状[D]. 荣山庆二(Sakayama Keiji). 清华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如何提高文物修复技术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