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青瓷青花装饰的试探(论文文献综述)
陈坤[1](2021)在《基于良渚器物形态语义的青瓷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文创产业是21世纪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更是国家软实力的制高点。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以中国本土区域文化为核心,切实促进中国本土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良渚古城遗址在我国古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良渚文化作为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原生地域文化,在文创行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相关部门希望将当地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融合,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良渚文化的文创产品。目前市场上有一些以良渚文化器物符号为设计内容的青瓷文创产品,但存在着生搬硬套、缺乏时代性以及创新性等问题。青瓷文创产品的形态是表达传统文化内涵和形式美的关键因素,需从形态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良渚器物文化符号用于青瓷文创产品设计的方法。形态语义学作为一门研究形态语言含义的理论学科,以语言符号的认知观来认识形态和创造形态。以形态语义学为理论基础进行青瓷文创产品设计,能加强产品形态与良渚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对于良渚器物形态语义创新具有指导作用。首先,通过形态语义学的分析方法对良渚文化玉器和陶器的形态特点和形态语义进行系统地分析,探究良渚器物形态与文化内涵之间的关联。其次,对市场上的良渚文化青瓷文创产品进行调查,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准确性”、“生动性”、“创造性”的设计原则。再者,通过对形态语义学的修辞方法的研究,提出良渚器物形态语义的转化方法;最后从消费者心理的角度提出青瓷文创产品的功能形态语义、情感形态语义和象征形态语义的创新方法。将其研究理论运用设计实践中,证明形态语义学设计方法在良渚文化青瓷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可行性。
华雪[2](2021)在《清康熙瓷上风俗画“诙诡”风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康熙年间,风俗画与制瓷工艺均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启风俗画与瓷器的共生局面。以青花、五彩制瓷工艺为基础的瓷上风俗画题材丰富,内容精妙,然而风格研究还存在短板。本文便以瓷上风俗画为论述客体,研究其在康熙朝所体现的“诙诡”风格。第一章主要作康熙社会背景与本文相关概念的梳理。本文重点借风俗、风俗画以及陶瓷绘画的概念,推导出瓷上风俗画的概念;接着结合实例辨析瓷上风俗画与瓷上风俗物象装饰图案的区别;最后界定“诙诡”的概念,钩沉其层次,分为“诙”之趣与“诡”之异;第二章述评康熙瓷上风俗画的流行题材并探究“诙诡”风格的样式来源。前者以劝农、戏曲以及婴戏等题材为重点讨论对象,后者则以商家指定画本与窑工仿制画本为视点,溯源样式的形成,得出主要与徽商、以萧云从为代表的徽籍画家群体、陈洪绶以及督陶官刘源有关的结论;第三章分析康熙瓷上风俗画“诙诡”风格的形式特点。依次体现在用线、配色、布局以及造境上。用线立形,即用线条勾勒出整个画面的轮廓,犹如钢筋一样,先支撑起整个画面的量感,靠线条塑造与现实相悖的比例、夸张的动势;色彩配置分别列举青花、五彩代表单色与复色,利用同色中的色阶差与不同纯度色彩的平涂组合,实现“诙诡”的色彩联觉;以圆器中的瓷瓶为例,风俗画借着与器型的互联关系,给图式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撑面,“诙诡”风格大多依赖“开光式”与“多层式”布局;情境营造在后期融西画透视和明暗光影,凸显空间,但整体看来,仍以国画中对情节的强调为主,整体呈现“诙诡”的艺术表现特点;第四章钩沉康熙瓷上风俗画“诙诡”风格的成因。《匋雅》曾载:“康窑人物诙诡似陈老莲”、“客货彩画则不嫌其诙诡也”,笔者结合案例分析“诙诡”风格的构成,由文人审美与大众趣味主导。萧云从、陈老莲通过“诙”之趣与“诡”之异组构文人审美,而“诙诡”风格的形成同样是大众趣味选择的结果;第五章总结市民阶层的兴盛,对绘画产生大量的审美需求,决定了瓷上风俗画的大众艺术性质。康熙瓷上风俗画通过文人审美与大众趣味建构“诙诡”语境,提出学习借鉴之思考。综上,论文通过对“诙诡”风格样式来源、形式特点以及成因的研究,厘定在康熙时代背景下,“诙诡”风格瓷上风俗画的特殊性与相对普遍性。
杨天源[3](2021)在《中国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地区沉船中的明清贸易瓷器》文中认为本文收集中国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地区42处明清时期沉船瓷器资料,依据瓷器组合,结合沉船年代,将贸易瓷器分为七期(约1368—1911年)。通过分期结果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江西、福建、广东、浙江等省参与瓷器贸易活动的窑场,在空间分布上动态的阶段性特点及变动。
杨俊艳[4](2021)在《漫谈古代瓷器上的“牛”》文中指出《尔雅》中,牛为"六畜"之一。牛性格温顺,吃苦耐劳,善于耕作,除了与传统农业发展关系密切外,还具备载物、运输、祭祀等多种功能。瓷器上以牛为题材,最早兴起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历经长期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或以整体为模型冥器,或以外形为器物造型,或以形象为纹样,或以首角做系耳,或以蹄足做器足,又或是与其他元素组成吉祥寓意图案。下面就以博物馆及相关文物管理部门的藏品为例,谈一下古代瓷器上的"牛"。两晋南北朝时期瓷器上的"牛"西晋时期,南方地区随着青瓷工艺的进一步成熟与装饰艺术的不断发展,率先烧造出了青瓷牛。如南昌县博物馆收藏的这件西晋洪州窑青瓷牛(图1),高8.1厘米,长16.2厘米,宽5.4厘米。形象写实生动,应是为丧葬习俗之需而烧造的模型冥器。早在战国时期,北方地区就出现了使用模型低温陶牛随葬的现象。
郑建明[5](2020)在《浙江青瓷和它引领的风流》文中研究指明瓷器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而浙江又是瓷器的故乡,是古代浙江人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浙江的制瓷业从夏商时期开始,延及明清,其主流发展过程包括先秦时期的原始瓷、汉六朝时期的早期越窑、唐宋时期的越窑、宋元明时期的龙泉窑。此外杭州的南宋官窑、浙北的德清窑、浙中西地区的婺州窑、浙东南地区的瓯窑亦各领风骚。同时,受江西、福建地区影响,在浙西、浙
王欣然[6](2020)在《手工艺与工业生产技术的融合 ——以当代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为例》文中认为当今时代下,工业生产技术下的日用陶瓷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优势,而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情感诉求越来越大,在其中体现手工艺所带来的精神内涵与审美价值也愈发重要。本文通过详细分析了陶瓷产品在手工艺与工业生产技术影响下的特点以及其各自所面临的创新问题与生产矛盾,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补性,形成了新的现代定义。因此,本文通过对手工艺和工业生产技术融合的日用陶瓷产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探索一种更加适应现代生活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发展走向以及其价值取向,研究二者融合的方式及意义,这对当代日用陶瓷的设计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可供指导日后设计。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外日用陶瓷的经典案例,从设计观念和加工过程两大方面探究了手工艺与工业生产技术融合的途径;其次,以立体造型和平面装饰的角度探讨了二者融合的交叉点及具体表现形式;进一步得出日用陶瓷因二者融合所形成的功能与形式上的互补优势以及融合所需的必要条件;并对未来进行展望,探讨了二者融合的意义:日用陶瓷设计必将打破常规,延伸设计领域的边界,发展出新的艺术形式与审美;最后,以毕业设计充分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论证。
向芮仪[7](2020)在《中国古代动物形砚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以笔墨纸砚为代表的文房四宝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笔墨纸砚之外,还有一些种类繁多,用途广泛的文房清供也为我们绘就中华文明历史画卷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与文房四宝相应发展而来的各种文房辅助用具也被称为文房清供,砚滴便是重要的文房清供之一。砚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停发展,在砚滴的辅助研墨的实用功能外,文人们赋予了它赏玩收藏的怡兴养心的功能,使之成为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器具。考古发现、博物馆收藏以及收藏类书籍中的动物形砚滴为本研究的主题,主要将设计艺术学科与考古学科结合来研究。首先对课题研究背景、研究范畴与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等进行阐述。然后从动物形砚滴的产生背景、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发展过程以及动物形砚滴的造型寓意、使用功能入手,进行研究分析。再从形态设计的角度来观察研究对象,从形制分类、造型结构以及装饰题材、手法三个方面来重点分析并总结其设计特征。接着从材质与工艺的角度研究分析动物形砚滴最常见的三个材质青铜、陶瓷、玉石砚滴的概况、发展与工艺。最后总结动物形砚滴中所蕴含的古代造物设计思想,从中体会并分析出对现代设计的启迪。对中国古代动物形砚滴的美学与造物设计思想的研究有助于对古人造物设计思想精髓的探寻,吸收传统造物思想的精华。通过研究其设计发展过程,了解其设计发展规律,其中折射出这些时期人们设计审美情趣的变化,工艺技术的发展。在现代设计发展状况之下,需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力量,才能设计出与众不同,历久弥新的设计作品,才能从众多设计作品之中崭露头角。
吴军明[8](2020)在《景德镇唐至元瓷釉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景德镇唐至元的瓷釉技术是我国古代瓷釉技术发展史中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系统梳理,有利于厘清景德镇瓷业技术的发展脉络,理解景德镇瓷业中心地位的形成原因。本文以最新考古发掘的乐平南窑、湘湖兰田窑遗址为依托,以近年来景德镇铜锣山、凤凰山、湖田、落马桥等宋元窑址和御器厂明代窑址出土的瓷片标本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分析、锶同位素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等测试分析方法,对不同时期的瓷釉样品和制釉原料的元素组成、锶同位素组成、显微结构、物相组成等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模拟实验及文献资料,深入研究了景德镇唐至元代瓷釉技术特征、演变规律、原料配方及技术源流等关键问题,科学诠释了“无灰不成其釉”的内涵。组成分析表明,景德镇唐代瓷釉元素的组成特征与越窑青釉相似,CaO、P2O5含量均在15%和0.5%左右,且Sr含量基本在500ppm以上,为高钙高锶的草木灰釉;五代瓷釉借鉴了北方白釉配方采用的无机灰料配釉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改用草木灰和石灰石共同作为助熔剂配釉(釉中CaO含量仍保持15%左右,但P2O5含量明显下降,仅为0.25%以下,Sr含量仅为100ppm左右),且已开始使用釉果(瓷石)类原料配釉(TiO2含量从唐代的0.4%以上,下降到五代的0.15%以下,其中五代白釉更是下降为0.03%),创烧了蟹壳青釉和白釉瓷,并为其后青白瓷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南宋以后,釉灰制备趋于成熟稳定,其在釉中的添加量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减少。显微结构分析表明,景德镇唐、五代青釉中存在大量蠕虫状小液滴,少数样品蠕虫状分相结构内部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圆球状小液滴。五代白釉及其后的宋代青白釉、元代青花釉和卵白釉则未见明显分相结构,但宋代青白釉中气泡明显增多且变大,元代卵白釉中存在一定量的短柱状或针状晶体。唐、五代青釉的分相结构明显不同于其他瓷釉的原因是其化学组成具有高磷高钙的特点,而P2O5、SiO2皆为玻璃网络形成体,会使釉中出现[PO4]3-与[SiO4]4-两种不同形式的网络结构并产生分相。模拟实验和对制釉原料分析发现,狼萁草起始分解温度低,拥有两个连续的放热峰,有利于釉灰煨烧过程中熟石灰里的Ca(OH)2向CaCO3转变,作为酸性土壤指示性植物,组成上较高的Fe2O3含量促进了景德镇瓷釉“白里泛青”特色的形成,加之狼萁草在景德镇当地分布广、产量大、易采集,这些特征是其长期作为釉灰烧炼的专用原料沿用至今的重要原因。另外,三次煨烧和四个月时间尿沤处理后的釉灰,CaCO3含量可达91%,平均粒径仅为13.45 μm,表明釉灰制备所采用的煅烧、消化、煨烧和尿沤等系列工艺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古代石灰石原料细粉化和高纯化加工工艺。综合分析表明,由唐至元,景德镇瓷釉完成了从钙釉向钙碱釉的转变,明代以后则进一步完成了向碱钙釉的转变,这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唐代的初创期、五代至北宋的创新发展期、南宋以后的成熟提升期。其中钙釉向钙碱釉的转变使釉料的高温流动性下降,这为釉下彩绘细线条的表现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撑,也可能是青花瓷在元代突然成熟和兴起的重要技术原因。此外,景德镇瓷釉技术的演变特点,充分体现了景德镇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的陶瓷文化内涵,这也是景德镇得以成为千年瓷都的重要原因。
方婷婷,江建新[9](2020)在《浅谈景德镇出土明代仿龙泉窑瓷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根据近年来的出土资料与相关文献对景德镇地区明代仿龙泉窑瓷器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考察对象主要包括御窑厂遗址出土的明代官窑仿龙泉窑器,以及景德镇地区明代民窑仿烧的龙泉窑器。研究表明,明初景德镇地区受浙江龙泉窑的影响,仿烧技术已达较高水平。随着明代官窑仿烧技术的完善,以及景德镇地区仿龙泉窑的成功,龙泉青瓷的地位逐渐被景德镇窑所替代。
郑博雅[10](2020)在《高温颜色釉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先秦时期记录手工业制造技术、经验和规范的科技专着《考工记》有云:“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即说明在制造器物的时候,使用不同的“美材”和“巧工”能够展现出不一样的设计特点。此外在制造和劳动时,还需要选在恰当的时间,尽可能地利用自然界赋予的有利外部条件,如此产出的物件才可以称之为精良之作。1不同的时代铸就了不同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语言,不管是“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唐代越窑青釉瓷器2,还是“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宋代青白釉瓷器3,又或是“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明清彩瓷4,都证明了艺术发展史上不同时代阶段的审美差异性,以及颜色釉在陶瓷艺术领域有着别具一格的独特美感。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中的高温颜色釉装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类是利用颜色釉的纯粹美感来进行装饰,体现了高温颜色釉特殊的材质美。另一类是各种陶瓷绘画中利用高温颜色釉表现造型关系所产生的“绘画美”,其中包括了写实、写意、抽象等现代艺术中主要的表现形式,此章节中以李菊生、李强、潘文复等艺术家的高温颜色釉作品举例分析。本文在最后针对高温颜色釉与陶瓷装饰和绘画艺术的发展趋势,对于新兴的陶艺、装置艺术与颜色釉的结合,笔者提出了对其未来发展的看法,认为今后以高温颜色釉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形式将呈现出更多、更加丰富的面貌,并随着艺术观念的更新,高温颜色釉艺术的发展会迈向更大的舞台。
二、浙江青瓷青花装饰的试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青瓷青花装饰的试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良渚器物形态语义的青瓷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理论方面 |
1.3.2 青瓷文创产品市场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阐述 |
2.1 设计形态语义学概述 |
2.1.1 设计形态语义学的概念 |
2.1.2 形态语言的构成 |
2.1.3 形态语义的分析方法 |
2.2 良渚器物概述 |
2.2.1 良渚器物的文化成就 |
2.2.2 良渚器物的分类 |
2.3 青瓷文创产品概述 |
2.3.1 青瓷的出现与发展 |
2.3.2 浙江青瓷的美学特征 |
2.3.3 青瓷文创产品的特点 |
3 良渚器物的形态语义分析 |
3.1 良渚玉器的形态特点 |
3.1.1 “因料赋形” |
3.1.2“形随情感” |
3.1.3“折角装饰” |
3.1.4“组合化、系列化” |
3.2 良渚玉器形态语义分析 |
3.3 良渚陶器的形态特点 |
3.3.1“对称均衡” |
3.3.2“仿生” |
3.3.3“形态与功能的统一” |
3.4 良渚陶器形态语义分析 |
3.5 良渚器物形态语义总结 |
4 基于良渚器物形态语义的青瓷文创产品设计原则和方法 |
4.1 基于良渚器物形态语义的青瓷文创产品设计原则 |
4.1.1“准确性”原则 |
4.1.2“生动性”原则 |
4.1.3“创造性”原则 |
4.2 基于良渚器物形态语义的青瓷文创产品转化方法 |
4.2.1 “比喻”转化方法 |
4.2.2 “借代”转化方法 |
4.2.3 “双关”转化方法 |
4.2.4 “夸张”转化方法 |
4.2.5 “联想及象征”转化方法 |
4.3 基于良渚器物形态语义的青瓷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方法 |
4.3.1 功能形态语义创新 |
4.3.2 情感形态语义创新 |
4.3.3 象征形态语义创新 |
5 基于良渚器物形态语义的青瓷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
5.1 设计目标与同类型竞品调研 |
5.2 同类型产品分析 |
5.3 设计方案 |
5.3.1 良渚玉琮青瓷文创产品设计方案 |
5.3.2 良渚陶豆青瓷文创产品设计方案 |
5.4 方案效果展示与设计说明 |
5.4.1 良渚玉琮青瓷文创产品展示与设计说明 |
5.4.2 良渚陶豆青瓷文创产品展示与设计说明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片来源 |
(2)清康熙瓷上风俗画“诙诡”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康熙社会背景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社会背景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辨析 |
第二章 康熙瓷上风俗画流行题材与“诙诡”样式来源 |
第一节 以劝农、戏曲以及婴戏为代表的流行题材述评 |
第二节 萧云从与陈洪绶促成的“诙诡”样式来源厘定 |
第三章 康熙瓷上风俗画“诙诡”形式特点 |
第一节 用线立形 |
第二节 色彩配置 |
第三节 布局设计 |
第四节 情境营造 |
第四章 康熙瓷上风俗画“诙诡”风格成因 |
第一节 文人审美的渗透 |
第二节 大众趣味的选择 |
第五章 康熙瓷上风俗画“诙诡”语境与思考 |
第一节 “诙诡”语境之建构 |
第二节 学习借鉴之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地区沉船中的明清贸易瓷器(论文提纲范文)
一、沉船贸易瓷器分期 |
(一)第一组明代早中期(约1368—1490年) |
1. 东南沿海地区 |
2. 东南亚地区 |
(二)第二组明代中期(约1490—1560年) |
1. 东南沿海地区 |
2. 东南亚地区 |
(三)第三组明代晚期(约1560—1620年) |
1. 东南沿海地区 |
2. 东南亚地区 |
(四)第四组明末清初(约1620—1650年) |
1. 东南沿海地区 |
2. 东南亚地区 |
(五)第五组清代早期(约1650—1740年) |
1. 东南沿海地区 |
2. 东南亚地区 |
(六)第六组清代中期(约1740—1850年) |
1. 东南沿海地区 |
2. 东南亚地区 |
(七)第七组清代晚期(约1850—1911年) |
1. 东南沿海地区 |
二、沉船贸易瓷器分期的认识 |
三、贸易瓷器窑场空间的变动 |
四、余论 |
(5)浙江青瓷和它引领的风流(论文提纲范文)
浙江是瓷器的故乡 |
引领明代之前窑业发展 |
浙江青瓷与“一带一路” |
Export to Overseas Countries |
(6)手工艺与工业生产技术的融合 ——以当代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
2.1 日用陶瓷 |
2.2 手工艺 |
2.3 工业生产技术 |
2.4 手工艺与工业生产技术 |
第3章 基于手工艺和工业生产技术融合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研究 |
3.1 日用陶瓷中手工艺与工业生产技术融合的途径 |
3.1.1 设计观念的融合 |
3.1.2 加工过程的融合 |
3.2 日用陶瓷中手工艺与工业生产技术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 |
3.2.1 立体造型中的融合 |
3.2.2 平面装饰中的融合 |
3.3 日用陶瓷中手工艺与工业生产技术融合的优势 |
3.3.1 功能互补 |
3.3.2 形式互补 |
3.4 日用陶瓷中手工艺与工业生产技术融合的必要条件 |
3.4.1 生产工艺的进步 |
3.4.2 顺应市场的需求 |
第4章 日用陶瓷中手工艺与工业生产技术融合的意义 |
4.1 自由——新型产业链的引言 |
4.2 引申——工业技术与人的融合 |
4.3 参与——设计身份的多元化 |
4.4 期许——关于AI技术的应用 |
第5章 毕业设计 |
5.1 设计背景 |
5.2 设计思路 |
5.3 设计流程 |
5.3.1 草图绘制 |
5.3.2 制作步骤 |
5.3.3 成品效果 |
5.4 设计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本人作品) |
在读期间相关创作研究成果情况 |
(7)中国古代动物形砚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畴与研究对象 |
1.2.1 本文砚滴的研究范畴 |
1.2.2 动物形砚滴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与综述 |
1.4.1 古代文献中对砚滴的记载 |
1.4.2 与砚滴相关的收藏、鉴赏类书籍 |
1.4.3 近现代关于砚滴的研究文献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动物形砚滴概述 |
2.1 动物形砚滴的产生背景 |
2.1.1 文房清供的产生与发展 |
2.1.2 砚滴的产生与发展 |
2.1.3 审美文化的发展 |
2.2 动物形砚滴发展的影响因素 |
2.2.1 书法艺术的发展 |
2.2.2 审美情趣的变化 |
2.2.3 文人意识的发展 |
2.3 动物形砚滴的发展过程 |
2.3.1 汉至南北朝时期的砚滴 |
2.3.2 隋唐时期的砚滴 |
2.3.3 宋元时期的砚滴 |
2.3.4 明清时期的砚滴 |
2.4 动物形砚滴的造型寓意 |
2.4.1 一般文化动物 |
2.4.2 神化动物 |
2.4.3 同题材动物形砚滴造型演变 |
2.5 动物形砚滴的功能分析 |
2.5.1 辅助研墨——实用便利 |
2.5.2 赏玩收藏——怡兴养心 |
第三章 动物形砚滴形态设计研究 |
3.1 形制分类及其设计特征 |
3.1.1 单主体仿生 |
3.1.2 多主体结合 |
3.1.3 形制设计特征 |
3.2 造型结构及其设计特征 |
3.2.1 两孔式动物形砚滴 |
3.2.2 一孔式动物形砚滴 |
3.2.3 造型结构设计特征 |
3.3 装饰题材、手法及其设计特征 |
3.3.1 装饰题材 |
3.3.2 装饰手法 |
3.3.3 装饰设计特征 |
第四章 动物形砚滴的材质及工艺分析 |
4.1 青铜技术的发展与铜制动物形砚滴 |
4.1.1 青铜动物形砚滴概况 |
4.1.2 青铜动物形砚滴的工艺分析 |
4.2 陶瓷技术的发展与陶瓷类动物形砚滴 |
4.2.1 陶瓷动物形砚滴发展概况 |
4.2.2 陶瓷动物形砚滴的工艺分析 |
4.3 玉石的发展与玉石类动物形砚滴 |
4.3.1 玉石动物形砚滴概况 |
4.3.2 玉石质动物形砚滴工艺分析 |
第五章 动物形砚滴的设计思想及启示 |
5.1 动物形砚滴设计思想探析 |
5.1.1 “制器尚象”的造物观念——仿生造型的溯源 |
5.1.2 “文质彬彬”的造物观念——功能与审美的结合 |
5.1.3 “神与物游”的造物观念——将意境融于设计 |
5.2 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
5.2.1 赋予设计文化价值 |
5.2.2 赋予设计场景意境 |
5.2.3 实用与审美相结合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图表索引 |
附录二 :动物形砚滴列表 |
附录三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项目与社会实践 |
(8)景德镇唐至元瓷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瓷釉的产生与发展 |
2.2 景德镇唐至元瓷业发展概况 |
2.2.1 景德镇简述 |
2.2.2 景德镇唐至元瓷业的文献梳理 |
2.2.3 景德镇唐至元瓷业考古研究进展 |
2.3 景德镇古代瓷釉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2.3.1 景德镇古代瓷釉技术发展简述 |
2.3.2 景德镇代表性制釉原料 |
2.3.3 景德镇瓷釉技术研究现状 |
2.4 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
3 研究内容、思路及创新性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调研 |
3.3.2 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 |
3.3.3 科学分析 |
3.3.4 模拟实验 |
3.4 课题创新性 |
4 景德镇唐至元瓷釉科技分析 |
4.1 样品来源及考古学背景 |
4.2 样品信息 |
4.3 唐至元瓷釉标本的科技分析 |
4.3.1 元素组成特征 |
4.3.2 锶同位素特征 |
4.3.3 显微结构特征 |
4.3.4 物理性能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景德镇唐至元釉用关键原料探究 |
5.1 釉灰制备原料科技分析 |
5.1.1 原料采集与处理 |
5.1.2 原料的烧失 |
5.1.3 原料元素组成特征 |
5.1.4 原料热性能特征 |
5.2 釉灰制备工艺及科技分析 |
5.2.1 釉灰制备原料加工 |
5.2.2 釉灰煨烧制备 |
5.2.3 釉灰尿沤和淘洗处理 |
5.2.4 制备工艺对釉灰元素组成的影响 |
5.2.5 制备工艺对釉灰物相组成的影响 |
5.2.6 制备工艺对釉灰颗粒粒径的影响 |
5.2.7 制备工艺对釉灰高温熔融性能的影响 |
5.2.8 制备工艺对釉灰热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景德镇唐至元瓷釉配方模拟 |
6.1 配方演变模拟实验 |
6.1.1 原料和设备 |
6.1.2 模拟配方实验设计 |
6.1.3 模拟配方实验结果与分析 |
6.2 不同釉灰配釉模拟实验 |
6.2.1 原料和设备 |
6.2.2 模拟实验基础配方探索 |
6.2.3 工艺对釉灰及釉料性能的影响 |
6.3 模拟配方釉料性能分析 |
6.3.1 釉浆性能表征 |
6.3.2 釉浆性能对施釉的影响 |
6.3.3 瓷釉结构和色度表征 |
6.4 本章小结 |
7 相关问题讨论 |
7.1 景德镇唐代瓷釉技术起源探讨 |
7.2 景德镇五代青釉呈色不同于唐代的原因探析 |
7.3 景德镇五代白釉技术源流 |
7.4 釉灰制备工艺的科学内涵 |
7.5 景德镇瓷釉技术发展脉络及特点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代表性样品照片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高温颜色釉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 |
1.3 课题的主要创新点,预期成果及学术价值 |
2 高温颜色釉的装饰属性 |
2.1 高温颜色釉的色彩美 |
2.1.1 唐代的青瓷和白瓷 |
2.1.2 宋代的影青瓷 |
2.1.3 明清时期的颜色釉 |
2.1.4 二十世纪的国营瓷厂 |
2.2 高温颜色釉的肌理质感 |
3 高温颜色釉的材质表现 |
3.1 高温颜色釉的灵动之韵 |
3.2 高温颜色釉的厚润之性 |
4 当代颜色釉的艺术表现形式 |
4.1 写实语言的新融入 |
4.2 写意语言在高温颜色釉上的表现 |
4.3 抽象语言在高温颜色釉上的表现 |
5 高温颜色釉的未来发展趋势 |
5.1 颜色釉与陶艺作品的融合 |
5.2 高温颜色釉融入陶瓷装置艺术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浙江青瓷青花装饰的试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良渚器物形态语义的青瓷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 陈坤.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12)
- [2]清康熙瓷上风俗画“诙诡”风格研究[D]. 华雪. 扬州大学, 2021(09)
- [3]中国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地区沉船中的明清贸易瓷器[J]. 杨天源. 博物院, 2021(02)
- [4]漫谈古代瓷器上的“牛”[J]. 杨俊艳. 收藏, 2021(04)
- [5]浙江青瓷和它引领的风流[J]. 郑建明. 文化交流, 2020(07)
- [6]手工艺与工业生产技术的融合 ——以当代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为例[D]. 王欣然.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中国古代动物形砚滴设计研究[D]. 向芮仪. 江南大学, 2020(01)
- [8]景德镇唐至元瓷釉技术研究[D]. 吴军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
- [9]浅谈景德镇出土明代仿龙泉窑瓷器[J]. 方婷婷,江建新.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0(05)
- [10]高温颜色釉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与研究[D]. 郑博雅.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