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化学》是我的良师益友(论文文献综述)
焦家俊[1](1995)在《《大学化学》是我的良师益友》文中指出《大学化学》是我的良师益友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本《大学化学》期刊,封面装帧简洁明快,封面题字隽秀飘逸,尤其是当我翻开扉页时,“今日化学”、“知识介绍”、“化学实验”等各种栏目立刻一一展现在眼前,我一下子就被它那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住了。记得...
黑恩成[2](2005)在《我喜欢《大学化学》》文中研究表明
韦翠[3](2020)在《9-芴基硝酮构建螺芴基化合物的反应研究》文中指出9-芴基硝酮是一类重要且相对较特殊的硝酮,它可以通过环加成反应很容易地将芴基引入目标分子中,此时具有季碳原子的芴基由于具有很高的刚性和位阻使得这类化合物通常具有独特的性质,因此9-芴基硝酮参与的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探讨9-芴基硝酮与亚甲基环丙烷和联烯酸酯反应构建各种螺芴基化合物。本文分两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开发了一种新的策略,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N-芳基芴基硝酮与亚甲基环丙烷发生环加成、还原、酸催化缩环三步反应,一锅法制备各种螺芴基-β-内酰胺。该策略可实现克级量制备,对各种官能团有很好的兼容性,产率良好。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螺芴基-β-内酰胺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转化为其它两类新型的螺芴基骨架:螺芴基氮杂环丁烷和螺芴基喹啉酮。该策略为构建新型螺芴基化合物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第二部分,发展了吉莫斯特为催化剂控制的N-烯基芴基硝酮与联烯酸酯[4+1]环化反应高效构建螺芴基吡咯啉的策略。讨论了不同的催化剂、温度以及溶剂等条件对生成螺芴基吡咯啉反应的影响。该反应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官能团兼容性好,底物范围广,可以克级量制备,产率良好等优点,以高的原子经济性和非对映选择性合成各种官能化的螺芴基吡咯啉化合物。机理研究表明:吉莫斯特在反应中起到酸性和氢键作用促进烯醇化和选择性成环反应。
闭红艳[4](2019)在《铜催化烯基化偶联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氧化交叉偶联反应因其反应具有高效、条件温和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碳-碳、碳-杂键的构建中。利用该方法可以构建传统方法难以合成的化合物,也为一些复杂天然产物及生物碱的合成提供新的途径。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也因此吸引越来越多化学家的关注。本文主要围绕铜催化烯基化偶联反应进行研究,在铜催化下,C-、O-或N-原子类型的亲核试剂与烯基硼酸发生偶联反应,一步或多步构建新的C-C键,C-O和C-N键化合物,通过进一步的转化,可以将烯烃小分子化合物转化为各种有用的合成砌块。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报道了在温和条件下,铜催化的磷叶立德与烯基硼酸氧化偶联合成α,β-不饱和酯和α,β-不饱和-γ-酮酯。探讨了不同铜盐及其用量、碱、溶剂、添加剂、温度等对该反应的影响,控制水的用量选择性合成α,β-不饱和酯和α,β-不饱和-γ-酮酯。通过H2O18标记实验表明,水在α,β-不饱和-γ-酮酯的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该反应具有底物范围广,官能团兼容性好,区域选择性高等优点。第二部分,研究了铜催化N-羟基苯并三嗪酮与烯基硼酸的烯基化反应,以中等到优秀的产率获得α,β--氮化酮类化合物。该反应涉及一锅法Chan-Evans-Lam反应和[2,3]-重排串联反应高效构建α,β--氮化酮类化合物。[2,3]-重排过程表现出优秀的非对映选择性。DFT化学理论计算表明:铜在反应中起到偶联催化剂和加速[2,3]重排反应的Lewis酸催化剂的双重作用,同时O-烯基化中间体的平面特性更有利于进行[2,3]重排。进一步研究发现,α-氮化酮与苯肼可以发生Fischer吲哚反应,高效地转化成四氢咔唑酮化合物。通过核磁和高分辨质谱的跟踪显示:α-氮化酮与苯肼发生分子间的亲核取代反应,在空气下氧化生成腙的中间体,进而再发生Fischer 吲噪反应的得到四氢咔挫酮化合物。第三部分,开发了一种在水相中醋酸镍(Ⅱ)催化炔基吲哚酮化合物与羟胺盐酸盐进行[5+1]关环反应合成吡嗪[1,2-a]吲吲噪氮氧化合物的新方法。该反应未使用有机溶剂,底物范围广,能以中等到良好的产率获得目标化合物。与此同时,反应中的镍催化剂可以回收循环利用,且反应可以扩大量克级量规模,产物不需经过萃取、柱层析分离或者重结晶等复杂操作即可得到。
杨燕[5](2020)在《“3+1+2”模式下选科对化学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5所高中为例》文中指出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随后新高考改革正式启动。新高考对考试的科目、内容、时间、评价制度等等多个方面均进行了改革。重庆市作为改革的第三批试点地区,于2018年启动新高考改革,并且于2019年4月发布了《重庆市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规定学生必须从历史和物理两门学科中选择一门作为高考科目,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门科目中任意选择两门作为高考科目,共计12种选科组合。重庆地区施行的“3+1+2”选科模式相较此前两批次的“3+3”模式,虽然减少了学生选科组合过多给学校及教师带来的压力,但也给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系统的研究该模式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重庆市主城区抽样调查了5所有代表性的高中学校,详细地了解重庆市高中学校对此次改革的看法以及应对措施,旨在为其它的高中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总共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了此次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设计的目的、思路、方法、内容及对象。第二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因材施教”教学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以多元智能理论引导学生确定选科,以自我效能感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对学生选考化学的原因进行剖析,以“因材施教”教学理论对化学教学进行指导。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重点内容,第一阶段通过自编问卷和访谈法调查并分析重庆市第一批“3+1+2”模式的学生和化学教师对新高考的态度,对化学学科的认知,选考化学情况及影响因素,选考化学后教学的变化。第二阶段根据一阶段的调查结果对二类重点学校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水平、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化学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进行抽样调查,深入分析学生影响学生选考化学的因素。第四部分是对“3+1+2”模式下高中生选考化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选科及选考化学后出现的主要问题:(1)选科方面:选考化学比例大幅度下降;选科存在盲目性;化学职业生涯教育滞后。(2)教学层面:学生两极分化情况加剧;化学教师工作压力增大。第五部分是基于第四部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策略。(1)选科方面:允许高中采取“套餐组合”的渐进式改革策略,加大“3+1+2”模式下选科的宣传和解读力度;加强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加强开展与落实化学职业生涯教育工作。(2)教学层面: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转变化学教师的观念;转变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优化化学分层教学,加大化学教师的培训力度。第六部分是对本研究的总结与展望。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深入的剖析与讨论,本研究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3+1+2”模式下5所重庆高中学校的2018级学生化学选考比例为50.02%,同2017级学生相比其比例出现大幅度下降,其中二类重点学校下降比例最为明显接近22%。不同类型学校、性别学生选考化学比例存在显着性差异,且一类重点学校选考化学人数比例>二类重点学校选考化学人数比例>一般高中学校选考化学人数比例。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选考化学比例有所差异。(2)“3+1+2”模式下5所重庆高中学校的2018级学生化学选考组合比例最大的为物化生,其次为物化地、历化生、历化政。不同类型学校、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选考化学组合存在差异,其中一类重点学校学生仍倾向于选考传统的物化生组合,学优生倾向于选择物化生,学中生倾向于选择物化政,学困生倾向于选择物化地。不同性别的学生选考化学组合存在显着性差异,男生倾向于选择物化生和物化地等组合,而女生倾向于选择物化生和历化生等组合。(3)个人、教师、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选考化学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个人维度为首要影响,其次为学校维度、社会维度、教师维度和家庭维度,家庭维度的影响程度虽然不大,但是家庭收入对学生选考化学影响程度较大。(4)在学生个人维度上,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兴趣、成绩、学好信心、对化学学科的认知、对新高考方案的了解程度、选考时间。其中化学学习兴趣是首要影响因素,而化学学习兴趣在成绩、性别上存在差异。此外,影响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化学实验、化学知识本身、教师(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做化学题的成就感。(5)兴趣、成绩、学好信心、报考大学的要求、就业前景和特长对学生选考化学影响较大,为强影响因素。
王艳妮[6](2014)在《高中化学实验AP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新《化学课程标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浙江省教育厅关于高等学校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开发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指导意见》,大学先修课被列为普通高中化学选修系列之一。笔者从2013年初开始进行了高中化学实验AP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的实验工作,意在研究高中化学实验AP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课程要素,做出科学、有效、可行的教学设计,为高中化学选修课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本文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依据,阐述高中化学教学必须兼顾科学性和人文性,培养出更多全面而有个性的多样化人才。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大学先修课的独特优势:课程开发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能力和高中阶段育人要求等,开发、开设具有层次性和梯度化的先修课程。化学实验先修课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又能给学生个性发展培养提供有利保证,从而强调了化学实验AP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验先修课程的开设与实践,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及形成有很大的帮助,不仅使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选择的空间,也对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个性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实验先修课程的开设在理论上和实践操作上是可行的。
乌力吉[7](2015)在《徐光宪:中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文中指出徐光宪院士是我国着名化学家,是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不仅在理论化学领域成就卓着,在应用化学领域也成绩斐然,他提出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使我国稀土分离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他编写的《物质结构》教材风靡全国数十年,将众多学子领进理论化学的殿堂,1988年荣获了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徐光宪在其60余年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生涯中,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和我国着名化学家唐敖庆院士一道为发展我国理论化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俩之间的深沉真挚的友谊在中国学术界传为永远的佳话。
段连运[8](2016)在《纪念《大学化学》创刊30周年》文中研究指明2004年7月,常文保教授不幸辞世,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举荐我接任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和《大学化学》主编,南京大学姚天扬教授专程来京商谈此事。我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接下这副担子。接是接了,然而心弦紧绷,自知从无涉足办刊领域,更谈不上经验,恐有闪失,辜负朋友们的期望。好在此时经华彤文老师、常文保老师及许多学校老师的共同奋斗,《大学化学》已走出了创刊初期的艰难阶段,步入常态运作,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一定经验。于是我抱
李春敏[9](2019)在《省级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 ——以Q大学H教授为例》文中认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未来。随着我国本科教育的大力发展,名师越来越成为高校教学中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学名师是高校教师群体的杰出代表、教师队伍的引领者。研究名师专业成长的历程,不仅可以为普通教师的成长成才提供有效地借鉴,还可以通过对名师个人案例的研究,探讨其成长背后的思想观念、教育理念、价值取向、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技巧等。因此,通过对Q大学省级高校教学名师H教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探究其专业成长历程,分析其成为名师的影响因素及成长途径,从中获得启发性的成长价值,并对名师成长的经验做出总结性的概括。绪论部分主要从名师对于其他教师的带动作用、社会的呼唤、个人对名师专业成长具有浓厚的兴趣三个方面介绍了选题的缘由,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名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所在。文章从国内、国外两大领域对名师成长的专业标准、成长过程以及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总括性的回顾,提出研究问题,阐明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并对教学名师、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概念界定。第一部分,对高校省级教学名师进行了相关的理论阐释,对教学名师的特征、名师对普通教师、学校、学生的榜样力量等方面进行概述,并从教师职业生涯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终身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四方面进行理论基础阐述。第二部分,通过对省级教学名师H教授成长历程的个案研究,分析成长环境、工作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入门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遇到的困惑和解决措施。第三部分,分析名师专业成长影响因素,主要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大方面进行论述。在内在影响因素中,文章从个人品质、情感、教学艺术、知识经验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外在影响因素方面,文章分析了教育改革的要求、学校制度与文化的影响、社会对教育持有的期望、关键事件与重要人物的影响。第四部分,基于对名师H教授的成长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名师的成长途径。从内在出发,自身高尚的师德,坚定的教育信念,勤奋治学、刻苦钻研,自我反思与领悟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密不可分的;从外在看,同侪互帮互助,教育行政部门应适当放权,制定完善的教育制度,给予高校教师更多的自主权。第五部分,结论与启示。主要从拒绝平庸、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特色;同侪互助,科研共享;深入实践,深刻反思三大方面进行阐述。
刘春玲[10](2010)在《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文中提出本文以1898年—1949年间青岛的市政建设为研究对象,引入市政学、管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此期间青岛的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与论述。1898年德国租借青岛后,大规模的建港建城拉开了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序幕,此后青岛经历了日本的两度侵占、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统治。本文纵向梳理了德租时期的“依法治城”、日据时期的“以军治城”和“以华制华”、北洋政府时期在“自主治市”过程中进行的官制改革,以及国民政府时期的市长制及“专家治市”等不同的政府组织构建系统及运行机制;通过对1900年《青岛城市规划》、1910年《青岛市区扩张规划》、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1939年《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和《青岛特别市母市计划》的分析,深入探讨这些城市规划在技术层面和可实施性上有着哪些特点,对青岛的城市现代化、空间布局、城市规模、建筑文化、人文景观等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通过对青岛港、胶济铁路、道路、下水管道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研究,和自来水、供电、公共交通、公共卫生与防疫、园林绿地等城市公用事业的研究,以及城市居民的住宅建设及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的考察,探讨青岛如何按照现代西方市政理论去实践和构建城市设施,如何按照“现代方式”去规划和整顿城市空间,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居住环境和培养了市民的现代生活方式,市政府又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城市管理的,对青岛的城市化和都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最后,本文总结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三个特点,即制度建设具有连贯性、持续性;市政建设经费来源固定化;市政工程实行招商承建制度、有统一的建筑标准和有规范的监管机制。
二、《大学化学》是我的良师益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化学》是我的良师益友(论文提纲范文)
(3)9-芴基硝酮构建螺芴基化合物的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螺环化合物的重要性 |
1.2 芴基化合物的重要性 |
1.3 螺芴基化合物的重要性 |
1.4 螺芴基化合物的合成策略 |
1.5 9-芴基硝酮的合成及其应用 |
1.5.1 9-芴基硝酮的合成 |
1.5.2 9-芴基硝酮的应用 |
1.6 论文的立题 |
第二章 芴基硝酮与亚甲基环丙烷构建螺芴基-β-内酰胺化合物 |
2.1 螺环-β-内酰胺化合物的重要性 |
2.2 合成螺环-β-内酰胺化合物的策略 |
2.3 课题的引出 |
2.4 反应的尝试及条件优化 |
2.4.1 反应尝试 |
2.4.2 条件优化 |
2.5 一锅法制备化合物4a的尝试 |
2.6 N-芳基芴基硝酮与亚甲基环丙烷反应的底物拓展 |
2.7 不同类型的9-芴基硝酮对制备螺芴基-β-内酰胺的影响 |
2.8 反应机理研究 |
2.9 手性螺芴基-β-内酰胺的制备 |
2.10 螺芴基-β-内酰胺的克级量制备及转化 |
2.10.1 螺芴基-β-内酰胺的克级量制备 |
2.10.2 螺芴基-β-内酰胺的转化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芴基硝酮与联烯酸酯构建螺芴基吡咯啉化合物 |
3.1 螺环吡咯啉的重要性 |
3.2 合成螺环吡咯啉化合物的策略 |
3.3 课题的引出 |
3.4 反应尝试及条件筛选 |
3.4.1 反应尝试 |
3.4.2 条件筛选 |
3.5 螺芴基吡咯啉的底物拓展 |
3.6 反应机理的研究 |
3.7 螺芴基吡咯啉的克级量制备及转化 |
3.7.1 克级量反应 |
3.7.2 转化 |
3.8 本章小结 |
论文总结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4.1 实验室通则 |
4.2 芴基硝酮与亚甲基环丙烷构建螺芴基-β-内酰胺化合物 |
4.2.1 N-芳基硝酮1的合成 |
4.2.2 亚甲基环丙烷2的合成 |
4.2.3 螺芴基-β-内酰胺4的合成 |
4.2.4 化合物5的合成 |
4.2.5 3a和4a的对映选择性合成 |
4.2.6 化合物6的合成 |
4.2.7 化合物7的合成 |
4.2.8 化合物8的合成 |
4.3 芴基硝酮与联烯酸酯构建螺芴基吡咯啉化合物 |
4.3.1 联烯酸酯化合物10的合成 |
4.3.2 螺芴基吡咯啉化合物11的合成 |
4.3.3 螺芴基吡咯啉化合物12的合成 |
4.3.4 螺芴基吡咯啉化合物13的合成 |
4.3.5 化合物14的合成 |
4.3.6 化合物15的合成 |
4.3.7 化合物16的合成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新化合物谱图 |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铜催化烯基化偶联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Chan-Evans-Lam反应简介 |
1.2 Chan-Evans-Lam芳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
1.3 Chan-Evans-Lam烯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
1.3.1 C-烯基化的偶联反应 |
1.3.2 N-烯基化的偶联反应 |
1.3.3 O-烯基化的偶联反应 |
1.3.4 Chan-Evans-Lam偶联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
1.4 论文的立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铜催化磷叶立德与烯基硼酸反应合成不饱和酯化合物 |
2.1 α,β-不饱和酯、α,β-不饱和-γ-酮酸酯化合物的重要性 |
2.2 α,β-不饱和酯、α,β-不饱和-γ-酮酸酯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
2.3 课题提出 |
2.4 α,β-不饱和酯、α,β-不饱和-γ-酮酸酯化合物反应尝试及条件优化 |
2.4.1 反应尝试 |
2.4.2 条件优化 |
2.5 不同磷叶立德与烯基硼酸的底物拓展 |
2.6 磷叶立德与烯基硼酸的反应机理研究 |
2.7 双取代烯基硼酸与磷叶立德的实验 |
2.8 磷叶立德盐对反应影响研究 |
2.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铜催化N-羟基苯并三嗪酮与烯基硼酸的烯基化和[2,3]重排反应 |
3.1 课题的引出 |
3.2 N-羟基苯并三嗪酮合成a-氮化酮类化合物的反应尝试及条件优化 |
3.2.1 反应尝试 |
3.2.2 条件优化 |
3.3 不同N-羟基苯并三嗪酮与烯基硼酸的底物拓展 |
3.4 a-氮化酮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
3.4.1 合成吲哚类化合物的策略 |
3.4.2 反应尝试 |
3.4.3 a-氮化酮类化合物与苯肼反应的底物拓展 |
3.5 反应机理的研究及推测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镍催化水相中烯基化合成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 |
4.1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的重要性 |
4.2 环化反应合成吡嗪[1,2-a]吲哚类化合物的策略 |
4.3 课题的引出 |
4.4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的反应尝试及条件优化 |
4.4.1 反应尝试 |
4.4.2 条件优化 |
4.5 合成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的底物拓展 |
4.6 反应机理的研究 |
4.7 [5+1]环化反应的应用 |
4.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总结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5.1 实验通则 |
5.2 铜催化磷叶立德与烯基硼酸的反应合成不饱和酯化合物 |
5.2.1 磷叶立德1的合成 |
5.2.2 烯基硼酸2的合成 |
5.2.3 α,β不饱和酯3的合成 |
5.2.3.1 α,β不饱和酯3aa的合成 |
5.2.3.2 α,β不饱和酯3ba的合成 |
5.2.3.3 α,β不饱和酯3ca的合成 |
5.2.3.4 α,β不饱和酯3da的合成 |
5.2.3.5 α,β不饱和酯3ea的合成 |
5.2.3.6 α,β不饱和酯3fa的合成 |
5.2.3.7 α,β不饱和酯3ga的合成 |
5.2.3.8 α,β不饱和酯3ha的合成 |
5.2.3.9 α,β不饱和酯3ia的合成 |
5.2.3.10 α,β不饱和酯3ja的合成 |
5.2.3.11 α,β刀不饱和酯3ka的合成 |
5.2.3.12 α,β不饱和酯31a的合成 |
5.2.3.13 α,β不饱和酯3ma的合成 |
5.2.3.14 α,β不饱和酯3na的合成 |
5.2.3.15 α,β不饱和酯3oa的合成 |
5.2.3.16 α,β不饱和酯3pa的合成 |
5.2.3.17 α,β不饱和酯3ab的合成 |
5.2.3.18 α,β不饱和酯3ac的合成 |
5.2.3.19 α,β不饱和酯3ad的合成 |
5.2.3.20 α,β不饱和酯3ae的合成 |
5.2.3.21 α,β不饱和酯3af的合成 |
5.2.3.22 α,β不饱和酯3ag的合成 |
5.2.3.23 α,β不饱和酯3ah的合成 |
5.2.3.24 α,β不饱和酯3ai的合成 |
5.2.3.25 α,β不饱和酯3aj的合成 |
5.2.3.26 α,β不饱和酯3al的合成 |
5.2.4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的合成 |
5.2.4.1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aa的合成 |
5.2.4.2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ba的合成 |
5.2.4.3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ca的合成 |
5.2.4.4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da的合成 |
5.2.4.5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ea的合成 |
5.2.4.6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fa的合成 |
5.2.4.7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ga的合成 |
5.2.4.8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ha的合成 |
5.2.4.9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ia的合成 |
5.2.4.10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ka的合成 |
5.2.4.11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1a的合成 |
5.2.4.12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ma的合成 |
5.2.4.13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na的合成 |
5.2.4.14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oa的合成 |
5.2.4.15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ab的合成 |
5.2.4.16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ae的合成 |
5.2.4.17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af的合成 |
5.2.4.18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ag的合成 |
5.2.4.19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ah的合成 |
5.2.4.20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ai的合成 |
5.2.4.21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ak的合成 |
5.2.4.22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kc的合成 |
5.2.4.23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ce的合成 |
5.2.4.24 α,β不饱和-γ-酮酸酯4ke的合成 |
5.2.5 α,β不饱和酯7的合成 |
5.2.6 α,β不饱和酯8的合成 |
5.2.7 α,β不饱和酯10的合成 |
5.3 铜催化N-羟基苯并三嗪酮与烯基硼酸的烯基化和[2,3]重排反应 |
5.3.1 N-羟基苯并三嗪酮11的合成 |
5.3.2 α-氮化酮化合物13的合成 |
5.3.2.1 α-氮化酮13aa的合成 |
5.3.2.2 α-氮化酮13ab的合成 |
5.3.2.3 α-氮化酮13ac的合成 |
5.3.2.4 α-氮化酮13ad的合成 |
5.3.2.5 α-氮化酮13ae的合成 |
5.3.2.6 α-氮化酮13af的合成 |
5.3.2.7 α氮化酮13ag的合成 |
5.3.2.8 α氮化酮13ah的合成 |
5.3.2.9 α氮化酮13ai的合成 |
5.3.2.10 α氮化酮13aj的合成 |
5.3.2.11 α氮化酮13ak的合成 |
5.3.2.12 α氮化酮13al的合成 |
5.3.2.13 α氮化酮13am的合成 |
5.3.2.14 α氮化酮13an的合成 |
5.3.2.15 α氮化酮13ao的合成 |
5.3.2.16 α氮化酮13bk的合成 |
5.3.2.17 α氮化酮13ck的合成 |
5.3.2.18 α-氮化酮13dk的合成 |
5.3.2.19 α-氮化酮13ek的合成 |
5.3.2.20 α-氮化酮13fk的合成 |
5.3.2.21 α-氮化酮13gk的合成 |
5.3.2.22 α-氮化酮13hk的合成 |
5.3.3 四氢咔唑酮化合物15的合成 |
5.3.3.1 四氢咔唑酮15aa的合成 |
5.3.3.2 四氢咔唑酮15ba的合成 |
5.3.3.3 四氢咔唑酮15ca的合成 |
5.3.3.4 四氢咔唑酮15da的合成 |
5.3.3.5 四氢咔唑酮15ea的合成 |
5.3.3.6 四氢咔唑酮15fa的合成 |
5.3.3.7 四氢咔唑酮15ga的合成 |
5.3.3.8 四氢咔唑酮15ha的合成 |
5.3.3.9 四氢咔唑酮15ia的合成 |
5.3.3.10 四氢咔唑酮15ja的合成 |
5.3.3.11 四氢咔唑酮15ab的合成 |
5.3.3.12 四氢咔唑酮15ac的合成 |
5.3.3.13 四氢咔唑酮15ad的合成 |
5.3.3.14 四氢咔唑酮15ag的合成 |
5.3.3.15 四氢咔唑酮15ai的合成 |
5.3.3.16 四氢咔唑酮15al的合成 |
5.3.3.17 四氢咔唑酮15an的合成 |
5.3.4 腙16al的合成 |
5.3.5 DFT 计算 |
5.4 镍催化水相中烯基化合成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 |
5.4.1 2-羰基-1-丙炔基吲哚19的合成 |
5.4.1.1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19b的合成 |
5.4.1.2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19c的合成 |
5.4.1.3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19d的合成 |
5.4.1.4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19f的合成 |
5.4.1.5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19i的合成 |
5.4.1.6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19k的合成 |
5.4.1.7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191的合成 |
5.4.1.8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19m的合成 |
5.4.1.9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19n的合成 |
5.4.1.10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19o的合成 |
5.4.1.11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19p的合成 |
5.4.2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的合成 |
5.4.2.1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a的合成 |
5.4.2.2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b的合成 |
5.4.2.3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c的合成 |
5.4.2.4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d的合成 |
5.4.2.5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e的合成 |
5.4.2.6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f的合成 |
5.4.2.7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g的合成 |
5.4.2.8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h的合成 |
5.4.2.9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i的合成 |
5.4.2.10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j的合成 |
5.4.2.11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k的合成 |
5.4.2.12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1的合成 |
5.4.2.13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m的合成 |
5.4.2.14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n的合成 |
5.4.2.15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o的合成 |
5.4.2.16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p的合成 |
5.4.2.17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q的合成 |
5.4.2.18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r的合成 |
5.4.2.19 吡嗪[1,2-a]吲哚氮氧化合物20q的合成 |
5.4.3 肟21a的合成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新化合物谱图 |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三 攻读硕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5)“3+1+2”模式下选科对化学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5所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化学学科的重要性 |
1.1.2 新高考下选科的必然性 |
1.1.3 重庆市2018年启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 |
1.1.4 “3+1+2”模式下选科的现实困境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综述述评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对象 |
1.3.5 研究思路 |
1.3.6 研究意义 |
2 理论基础 |
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 “因材施教”教学理论 |
2.3 学习动机的重要理论 |
2.3.1 需要层次理论 |
2.3.2 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理论 |
3 “3+1+2”模式下选科及化学教学现状调查 |
3.1 工具的开发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
3.1.2 调查问卷的试测及信效度分析 |
3.1.3 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 |
3.1.4 访谈对象的选取 |
3.2 整体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3.2.1 第一阶段学生问卷调查的人口学背景统计 |
3.2.2 化学选考情况分析 |
3.2.3 化学选考情况的人口学背景差异分析 |
3.2.4 学生对新高考方案的态度分析 |
3.2.5 学生选科时间的分析 |
3.2.6 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知分析 |
3.3 选考化学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
3.3.1 学生选考化学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
3.3.2 个人维度分析 |
3.3.3 教师维度分析 |
3.3.4 家庭维度分析 |
3.3.5 学校维度分析 |
3.3.6 社会维度分析 |
3.4 分类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3.4.1 第二阶段学生问卷的人口学背景统计 |
3.4.2 化学学习兴趣水平的统计分析 |
3.4.3 化学学习兴趣水平的人口学背景差异分析 |
3.4.4 化学学习兴趣水平的相关分析 |
3.4.5 化学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
3.4.6 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的统计分析 |
3.4.7 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人口学背景差异分析 |
3.4.8 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
3.5 对学生“学”的调查结果分析 |
3.5.1 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分析 |
3.5.2 化学学习负担情况的分析 |
3.5.3 化学课堂学习情况的分析 |
3.5.4 学生化学学习成绩分析 |
3.6 对化学教师“教”的调查结果分析 |
3.6.1 化学教师对新高考方案的认知 |
3.6.2 对化学学科地位的看法 |
3.6.3 化学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
3.6.4 化学教师的资源储备情况分析 |
4 “3+2+1”模式下选考化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4.1 化学选科方面 |
4.1.1 普通高中选考化学比例大幅度下降 |
4.1.2 普通高中生选考化学时存在盲目性 |
4.1.3 普通高中化学职业生涯教育工作滞后 |
4.2 “3+1+2”模式下选科对化学教学的影响方面 |
4.2.1 学生选考化学后两极分化情况加剧 |
4.2.2 化学教师教学压力增大 |
5 “3+2+1”模式下高中生选考化学的建议与对策 |
5.1 化学选科方面 |
5.1.1 允许普通高中采取“套餐组合”的渐进式改革策略 |
5.1.2 加大对“3+1+2”模式下选科的宣传和解读力度 |
5.1.3 加强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
5.1.4 加强开展与落实化学职业生涯教育 |
5.2 教学层面 |
5.2.1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
5.2.2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 |
5.2.3 转变化学教师的观念 |
5.2.4 转变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 |
5.2.5 优化化学分层教学 |
5.2.6 加大对化学教师的培训力度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自评量表项目分析结果表 |
附录 Ⅱ 高中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自评量表项目分析结果表 |
附录 Ⅲ 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自评量表相关分析结果表 |
附录 Ⅳ 高中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自评量表相关分析结果表 |
附录 Ⅴ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科情况调查问卷(学生问卷试测版) |
附录 Ⅵ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科情况调查问卷(学生问卷正式版) |
附录 Ⅶ 重庆地区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科对化学教学影响的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 Ⅷ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和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 Ⅸ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学生第一次访谈提纲 |
附录 Ⅹ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化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Ⅺ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学生第二次访谈提纲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主要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
(6)高中化学实验AP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本文研究的问题 |
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高中化学实验 AP 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理论依据 |
1. 高中化学实验 AP 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
2. 高中化学实验 AP 课程开设的理论依据 |
2.1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
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高中化学实验 AP 课程开设现状及开设可行性调查 |
1. 调查目的 |
2. 调查方法 |
3. 调查对象 |
4.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1 高中实验类选修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 |
4.2 高中化学实验 AP 课程开设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高中化学实验 AP 课程的开发设计 |
1. 高中化学实验 AP 课程的具体开发 |
2. 高中化学实验 AP 课程纲要及授课内容 |
3. 高中化学实验 AP 课程开发案例 |
4. 高中化学实验 AP 课程教学案例评价 |
5. 瓯海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中化学实验 AP 课程开设情况的访谈调查 |
6. 访谈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1. 研究的结论 |
1.1 结论一 |
1.2 结论二 |
1.3 结论三 |
2. 研究的建议 |
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瓯海区第一高级中学教师的访谈问题 |
附录G 瓯海区第一高级中学学生的访谈问题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7)徐光宪:中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岁月留痕 |
二、“一生为科学 耄耄犹耕耘”1 |
三、“德清臻上寿 师道仰高风”1 |
四、情谊真挚 共创辉煌 |
五、简短的结语 |
(9)省级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 ——以Q大学H教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四)研究问题及方法 |
1.研究问题 |
2.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教学名师 |
2.教师专业成长 |
一、省级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理论研究 |
(一)省级教学名师阐述 |
1.教学名师的特点 |
2.教学名师的榜样力量 |
(二)省级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研究的理论基础 |
1.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2.需求层次理论 |
3.终身学习理论 |
4.建构主义理论 |
二、省级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个体特征分析 |
(一)教学名师H教授专业成长环境的分析 |
1.成长历程 |
2.工作环境 |
(二)教学名师H教授专业成长过程的阶段特征分析 |
1.入门阶段 |
2.胜任阶段 |
3.熟练阶段 |
4.专家阶段 |
三、省级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因素的分析 |
(一)名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
1.名师个人品质的养成 |
2.灵活有效的教学艺术 |
3.名师专业素质的生成 |
(二)名师专业成长的社会条件 |
1.教育改革的要求 |
2.学校制度与文化的影响 |
3.社会对教育所持有的期望 |
4.关键事件或重要他人的影响 |
四、省级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
(一)坚定信念,勤奋治学 |
(二)教研创新,同侪互助 |
(三)勤于反思,善于总结 |
(四)制度完善,学术自由 |
五、结论与启示 |
(一)拒绝平庸、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特色 |
(二)同侪互助、科研共享 |
(三)深入实践、深刻反思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访谈提纲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致谢 |
(10)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选题意义 |
(一) 对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的研究,对城市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二) 在反思中为当今青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
三 课题研究的概念解析、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一) 有关市政的概念 |
(二) 研究目标 |
(三) 研究内容和框架 |
四 本文的突破与创新 |
(一) 视角新颖 |
(二) 史论结合与图文并茂 |
(三) 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 |
(四) 充分挖掘运用新史料 |
第一章 青岛的城市近代化进程 |
第一节 青岛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
第二节 清末建置与传统市镇的形成 |
第三节 以商贸为中心的港口城市的初步形成 |
第四节 多功能中心城市的形成 |
第二章 城市政府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德租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依法治城” |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军治城”“以华治华” |
一 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军治城” |
二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华制华” |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府构建与“自主治市” |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专家治市” |
(一) 市政府的构建 |
(二) 区以下行政组织的构建 |
(三) 市政机构的主要职能 |
第三章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 |
第一节 德占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南北狭长”带状空间结构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城市规划与五大功能分区的空间结构 |
第三节 日占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南宿北工的空间布局 |
第四节 青岛近代城市规划的特征分析 |
第四章 按照“近代方式”构建的基础设施 |
第一节 远洋和内航并重的青岛港 |
第二节 与山东腹地相连通的胶济铁路 |
第三节 实用与人文并重的街路 |
第四节 雨污分离为主体的下水管道 |
第五章 以“城市近代化”为主旨的公用事业 |
第一节 保证城市用水的自来水建设 |
第二节 以民用和工业动力为基础的城市供电 |
第三节 多元、便捷的公共交通 |
第四节 “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与防疫 |
第五节 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园林绿地 |
第六章 住宅建设与城乡居住条件的改善 |
第一节 人口城市化与城市住宅建设 |
第二节 市内平民和乡区民众居住条件的改善 |
第七章 多元的文化娱乐设施与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 多元的娱乐文化设施 |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发展 |
第八章 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特点 |
第一节 制度建设具有连贯性、持续性 |
第二节 市政建设财政资金来源的固定化 |
第三节 市政工程建设的制度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四、《大学化学》是我的良师益友(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化学》是我的良师益友[J]. 焦家俊. 大学化学, 1995(06)
- [2]我喜欢《大学化学》[J]. 黑恩成. 大学化学, 2005(06)
- [3]9-芴基硝酮构建螺芴基化合物的反应研究[D]. 韦翠.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4]铜催化烯基化偶联反应研究[D]. 闭红艳.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5]“3+1+2”模式下选科对化学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5所高中为例[D]. 杨燕. 西南大学, 2020(01)
- [6]高中化学实验AP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D]. 王艳妮. 温州大学, 2014(03)
- [7]徐光宪:中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之一[J]. 乌力吉.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5(02)
- [8]纪念《大学化学》创刊30周年[J]. 段连运. 大学化学, 2016(12)
- [9]省级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 ——以Q大学H教授为例[D]. 李春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10]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D]. 刘春玲. 吉林大学, 2010(09)